计算机硬件技术十篇

时间:2023-03-21 06:49:19

计算机硬件技术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1

【摘 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作为底层系统的硬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硬件;系统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underlying hardware of the system. It analyzes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 hardware system.

【Key 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Hardware; System

1 计算机硬件简介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设备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的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部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驱、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音箱等,这些设备通过接口和连接线与主机相连[1]。

2 计算机硬件技术

计算机硬件技术,是以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核心,逐步掌握各个硬件模块的原理与功能,从而能够利用硬件技术进行系统开发。

3 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范畴

计算机硬件技术主要面向计算机软方向专业开设,因此是一门综合性的硬件技术课程,其范畴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电路元器件、计算机数制、常用逻辑部件、硬件结构及原理、指令与汇编语言、接口与外部系统、单片机系统[2]。

其中,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以计算机组成为例,如下图所示:

图1 计算机硬件组成

图中涵盖了计算机五大硬件模块: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箭头表明了各种信息流向。图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各个硬件模块的功能,从而根据箭头分析各种信息在硬件设备中如何传递。

4 硬件技术的核心

硬件技术的核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

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为掌握硬件技术的基础。

(2)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核心部件,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微处理器技术,重点是对指令和指令系统的理解。

同一厂商会在一个处理器产品的基础上不断研发下一代新的兼容产品,而新一代处理器与前一代要实现指令兼容,即新一代指令系统包含前一代处理器的全部指令,同时可能增加新指令。而不同厂商之间也可能生产指令兼容的处理器产品。如何提高处理器性能,也是各个厂商争先研究的对象,一般采取的技术包括:流水线、超标量、超线程、Cache、扩展指令集、多核心等。

(3)总线

总线就是严格定义的信号线集合,用于实现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信息传输的通道[3]。总线具备公共性、标准型和可扩展性等特征。通过总线可实现点对点连接或者多点连接。只能实现点对点连接的通道在概念上不是总线,习惯上也称为总线。

在计算机中,总线一般分三种: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

DB:传输数据内容,与内存、I/O之间双向传输;

AB:传输的存储位置,如存储器地址、端口地址等,与I/O接口或之间单向传输;

CB: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如存储器读/写、端口读/写等,与I/O接口之间单向传输。

(4)接口

接口是用于完成计算机主机系统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4-5]。接口由接口硬件(接口电路、连接器、连接电缆等)和接口软件(程序)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2 接口电路的构成

接口功能主要包括:数据传送、数据缓冲、信号变换、中断、差错控制、高层通信协议、即插即用、电源管理、动态配置等。接口构成都是通过数据变换机制来完成。对接口的操作是程序对接口的访问(读/写)的方式,不同接口电路支持不同的操作方式,常用方(下转第324页)(上接第128页)式包括查询、中断和DMA控制方式。

5 计算机硬件技术总结

熟悉计算机硬件技术,目的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仅要熟悉各个硬件模块的功能,还需了解相关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新标准,利用硬件性能测试方法,能解决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桂秋,宋维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8.

[2]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57-61.

[3]周洪利,朱卫东,陈连坤.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59-162.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2

关键词:计算机 维护技术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影响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的因素有许多,而主要的原因却是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方式不当,导致计算机频繁出现问题。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人们缺乏维护计算机中的硬件,在加上人们长期使用计算机,致使计算机中的硬件受到损坏。尽管计算机出现问题时可以维修,但维修的过程中却比较复杂、繁琐,并且耗时又耗力。因此,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定期维护计算机硬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掌握基础的维护技巧和解决故障的方法。

1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基础方法

计算机硬件是由机箱、主板、电源灯相关的组件构成,因此,在解决计算机故障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从主要的构成部分研究计算机出现问题,分析硬件是由于哪种原因受损。然后,再解决计算机硬件的故障,在解决故障的过程中,人们不要随意拆毁硬件,要到专业维护计算机的地方处理计算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计算机硬件主体部分进行维护,以防止硬件老化给计算机带来的危害。

1.1维护CPU

CPU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其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两部分组成,CPU 是维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主体,CPU能准确的处理计算机中的数据,并保证计算机一直处于开机状态。如果CPU 发生故障,计算机运行速度将减慢,甚至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瘫痪。因此,在日常维护计算机硬件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CPU,对于CPU的散热问题要快速的处理,大部分计算机瘫痪的原因都是CPU的散热部分出现问题。试想一下,如果计算机缺少防热功能,计算机在工作期间将会不断的产生热量,计算机的温度则会上升,从而致使CPU超负荷承载。只有我们做好CPU 维护工作,计算机的散热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1]。

1.2维护主板

主板是计算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机主板的维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主板的清洁度,让主板处于干净的状态,其次,我们要防止液体进行计算机的主板中,如果大量液体进入主板,不仅主板中的零件不能正常使用,CPU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全面维护计算机的主板。

1.3维护硬盘

在维护计算机硬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好防潮工作,同时,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关闭计算时,要按照计算机操作的步骤,而不要直接关闭计算机。此外,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开硬盘,如果计算机一直处于高温状态,我们应关闭计算机,以增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1.4对内存条进行维护

内存条与计算机的其他组成部分不同,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经常维护内存条,但要在原有型号的基础上升级内存条,从而维护计算机的系统[2]。

2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方法

2.1解决CPU出现的故障问题

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一旦出现故障,计算机将离开停止工作。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CPU出现故障的因素。一般情况下,CPU主要出现的问题在散热风扇部分,当散热风扇损坏,CPU将会失去散热功能。因此,在解决CPU 的故障时,我们要清理散热风扇的灰尘,防止灰尘堵塞风扇,保持风扇正常运行的功能。其次,我们还应定期检测CPU,了解CPU 的特性,如若发现CPU出现问题,就应立刻更换CPU,从而满足计算机对CPU 的需求。

2.2解决硬盘出现的故障问题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死机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的硬盘出现故障,导致计算机中的数据不能被识别。因此,我们要定期的清理硬盘中的垃圾文件,重新设置计算机的系统。此外,我们要适当的检查数据线,避免数据线老化对硬盘产生危害。比如:计算机出现蓝屏就是因为硬盘的问题,由于计算机系统长期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垃圾软件,导致硬盘缺少足够的空间,这样计算机的频率就会增多,蓝屏也随之出现,而解决计算机的蓝屏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定期扫描计算机,清理无用的软件,为硬盘提供充足的空间。二是检测硬盘安全位置是否合理,相关的数据线是否连接得当。三是检测计算机的驱动器,在出现蓝屏时重新安全驱动器。

2.3解决内存条出现的问题

在启动计算机时,如果屏幕没有显示,但却能听到声音,那就是内存条出现问题。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打开机箱,观察内存条是否安置在原有的位置,如在原有的位置,则是内存条的插槽出现问题,然后我们只需清理插槽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确运行功能。所以,我们要选择质量好的内存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问题的出现[3]。

3加强人们的对计算机硬件维护意识,让人们熟练掌握维护技巧

由于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问题而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严重浪费人们的资金。因此,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升人们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的意识,让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自主定期检测硬件。其次,为了使人们减少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人们可以在网上查询维护计算机硬件的技巧,并熟练的掌握维护技能。只有人们对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产生足够的了解,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人们才能知道问题的根源,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计算机的故障。而且,对于计算机日常的维护工作,人们也能做的更好。

4结语

总之,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计算机随处可见。因而,我们必须要掌握计算机正确的操作技巧,并充分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其次,计算机作为高科技产物,人们在使用时要小心谨慎,细心维护,当出现故障时要稳定处理。只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计算机硬件维护工作,那计算机存在的故障将会减少。

参考文献

[1]范军.关于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及方法的具体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12-23.

[2]王苏波.计算机硬件维护关键技术的若干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56-67.

[3]刘国峰.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和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89-90.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3

关键词:计算机 硬件维护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所常见的技术设备,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加长,计算机难免会在运作速度和效率上产生一些问题,由于计算机故障而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根据调查情况来看,硬件是计算机故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源头,例如计算机突然黑屏、卡机等问题。而硬件又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有关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保养十分重要。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的维护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1.1 控制设备

在硬件的组成部分中,控制设备占据着较为核心的位置,其主要功能在于根据所接收的命令进行一定的判断,再将需要传送的信息输入到对应的部件,确保计算机运行系统的稳定。控制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硬件的性能高低和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因此,控制设备的维护可以说是整个计算机硬件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1.2 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包括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内部存储连接到中央处理器,主要通过运行系统所传达的命令进行有关数据的读取和存储。外部存储器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存储空间很大,通常用来保存用户的数据和信息,保存时间较长。需要对外部存储器的信息进行读取时,就要将外部存储器与计算机接口进行相联,然后完成读取工作。

1.3 运算设备

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运算设备来完成的,通过用户输入的不同命令来实现各种简单或复杂的运算,满足人们对数据的处理与统计的要求。有了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都变得更加便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更加迅速精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4 输入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硬件系统中负责连接人机的部分就是专门的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其中输入设备接收用户的命令,然后将所接收的命令传送给相应的部件进行判断和处理,最后由输出设备再传送给用户,从而实现人机的交流与沟通。

2 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

2.1 环境清洁

计算机硬件的运行环境包括外部环境。空气的干燥程度以及空气中灰尘的含量都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硬件的工作状况。如果空气湿度较大或灰尘较多,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硬件的工作效率。因此,当需要对计算机故障进行检查和维修之前,需要先确保计算机硬件的外部运行环境的良好,然后对计算机进行清理,为计算机的维护与保养准备良好的外部条件。

2.2 维护顺序

在正式开始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工作之前,应当先对计算机的外接设备进行检查,然后再检查计算机主机。因为外接设备的检查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进行。因此在了解了计算机故障现象之后,需要先对鼠标、键盘等外接设备进行检查,检测是否存在问题。外接设备的检查工作完成之后再开始主机的检查。其次,电源的检查优先于部件的检查。因为人们通常容易忽视电源存在的问题,例如电源虚接等就容易导致计算机故障。因此如果在检查完计算机各个部分之后,发现一切正常,则需要对电源进行检查。最后,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程序应当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通常我们需要先对计算机的接线口和插孔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再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

3 计算机维护的关键技术

3.1 先清洁后检测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空气中所含有的灰尘量以及空气的干燥程度都会对计算机硬件的工作状态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空气中灰尘的含量过大或者空气过于湿润,都不利于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影响到计算机硬件的使用寿命长短。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很多计算机硬件出现问题最开始都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所以,在开始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工作之前需要先进行外部环境的优化和机身的清洁,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维护程序,避免对计算机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3.2 先外部设备后主机

通常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工作的过程当中,外部设备的故障较为容易检测,进行维护的程度也相对容易。所以,在了解了计算机故障的大致情况下,应当先对鼠标、显示屏等外接设备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没有问题再对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检查。由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硬件维护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小人为因素对计算机硬件的破坏。

3.3 先电源后部件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在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最容易忽视掉的问题便是电源问题。例如由于电源虚接或电源功率不够等问题所引起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时,人们可能常常忽略掉这些简单而又经常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可能就会明显加大计算机维护工作的工作量。所以,在计算机硬件的实际维护工作当中,一定不能忘记对电源进行检查,并保障电源的安全使用。

3.4 先静态后动态

所谓静态是指计算机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所保持的状态,动态便是计算机接通电源后的运行状态,静态与动态是刚好相反的两种运行状态。在计算机的硬件的有关维护工作过程中,应当谨记先要关掉电源,保持计算机静态的状况,在静态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再接通电源进行动态状况的维修,以免由于不正确的通电程序而导致故障事态的扩大,带来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3.5 先简单后复杂

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应当坚持先易后难的工作理念。例如在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工作中,应当先对接口进行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再进行其他部件的检查和维护。

参考文献

[1]林振宇.计算机硬件维护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24-24.

[2]徐克楠.计算机硬件维护的综合策略[J].硅谷,2011,(4):4.

[3]苗蕾.浅谈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J].硅谷,2011,(1):128-128.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4

关键词:硬件组装;维护技术;系统安装

中图分类号:TP307

1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1.1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下图1是计算机硬件中常见的部件。

图1 计算机硬件组成

1.2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过程。第一步:要先打开主机箱的盖。将主板固定在机箱里并拧紧螺丝;第二步:电源的安装,机箱电源通常是安装在机箱内左上方并固定好四颗螺丝,需要注意电源的风扇是朝机箱外面的,其好处就是起到散热的作用,否则无法正常安装;第三步:CPU安装:CPU是主板上的核心部件,由于CPU的针脚较细,容易插坏,所以一定要细心,对位入座。CPU发热量较大,为了增加散热功能,建议在CPU背面与小风扇间涂上散热的硅胶,然后再固定风扇上的四颗螺丝或者挂钩。另外还需要将风扇电源线接入主板对应的接口上;第四步:内存安装,将内存安装在主板的插槽上,插槽两边各有一个扣,扣住内存条。需要注意内存缺口要与插槽对应,然后再垂直压下内存即可;第五步:硬盘安装,硬盘需要用四颗螺丝拧紧到机箱前面中间的位置。同时需要将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分别接主板和机箱电源,以此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及读取功能;第六步:显卡安装,找到主板上显卡插槽位置,将显卡对准主板插槽上接口往下压,并用螺丝拧紧在机箱上(说明:有些主板是集成显卡、网卡和声卡,不需我们手工安装);第七步:控制线的连接,首先要确定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以及开关机、重启按钮与主板之间的接口连接位置(有对应的英文文字),需要注意区分好正负极之间的连接。接线英文的说明:HDD LED是指硬盘灯、PWR SW是指机箱外开关机的电源线、Reset是指重启电脑、Speaker是指主板喇叭线、Keylock是指键盘锁的接口线以及PowerLED是指板电源灯的接线;第八步:上面的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完成机箱外部设备的安装,外设包括:鼠标、键盘、音箱、光驱(如果需要通过光盘安装操作系统的,一定需要装上光盘驱动器)以及显示器等接线;第九步:确保前面的工作准确无误后再接通电源,观察计算机屏幕显示情况,然后再安装操作系统。

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

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前的基本设置。首先需要启动计算机,按DEL键进入到主板BIOS进行参数的设置。其次是从BIOS主菜单中找到Advanced BIOS Features 选项,按回车进入子菜单项。再次是在子菜单项中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通过键盘上的上下方向键来设置为USB-CDROM或者USB-HDD(U盘启动),这样就把系统设置为光盘驱动(或者U盘)启动了。最后,按F10键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界面。

2.1 标准安装法。第一步,将市面上购买的Win8系统盘放入光驱,或者网上下载Win8系统存入U盘中并接U盘接口(细节略);第二步,通过BIOS自动引导光盘(U盘)启动;第三步,此时我们会见到屏幕上的提示:“press aany key to boot from CD or DVD...”看到这个提示时按任意键就可以进行win8的安装了;第四步:在安装界面的language to install项中选择English,其它两个选都选Chinese,点Next按钮,然后点击Install Now就可以正式安装Win8系统了,最后等待安装完成(细节略)。

2.2 快速ghost安装法。由于标准安装win8所花时间较长且麻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Ghost来进行快速安装操作系统。有了ghost软件就变得十分方便,只需十多分钟就能够把Win8系统安装完成,下面说一说ghost安装Win8系统的详细步骤:

到市面上购买ghost克隆软件光盘(里面包含有ghost.exe文件及ISO系统镜像文件等),或者到网上下载ghost..exe和系统镜像文件到U盘。

第一步:开机后运行ghost程序,选择恢复系统,进入ghost;第二步:菜单操作顺序是:local->partition->from image;第三步:在Ghost新窗口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之前已准备好Win8的gho文件所在路径;第四步:选择好后Wind8的ghost文件后,双击open按钮,并依次点击OK即可;第五步:此时会出现将系统安装到哪一个盘的选项,选C盘即可(通常系统是安装在C盘);第六步:按顺序点击确定就可以快速安装Win8系统了。

3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

系统安装完毕后需要在安装硬件驱动程序,主板,声卡,显卡,网卡等等。安装硬件驱动程序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最原始的方法一个一个驱动程序进行手工化安装,首先需要从主板光盘中找到主板驱动、声卡驱动、网卡驱动、显卡驱动。如果主板光盘中无法找到相匹配的驱动时,则需要到网上下载,相对来说复杂一点;第二种方法:自动安装法,即是借助于第三方驱动安装软件进行驱动程序的自动安装。常用的驱动安装软件有:驱动精灵、360驱动大师等。使用这些驱动软件可以自动识别主机驱动程序,然后直接到网上下载相匹配的驱动并自动安装。

4 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要领

下面笔者总结了一些常见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4.1 电脑的日常工作环境。通常电脑是工作在20~25℃之间的环境下;需要做好防静电的工作,另外电压不稳定会容易造成对电脑电路以及部件造成不良的损害;尽量防止机箱的震动以及外部的噪音,因为震动与噪音有可能会对电脑中的某一些部件造成损坏。

4.2 维护计算机时不要急着拆开机箱,首先需要认真观察计算机四围设备情况,例如:计算机的外设、连接线、电源、温度以及湿度等。其次是计算机机箱的内外面是否有过多的灰尘、电路板与元器件颜色是否有变化,如鼓起则需要拿去维修店维修。指示灯的显示是否正常等。最后分析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是否正确,如不兼容的需要更换配件,系统资源的使用是否过多等;现安装了哪个版本的操作系统,已安装的软件是否有冲突;硬件驱动程序版本是否为最新的等。

4.3 按照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想到是一些什么故障,怎么样会产生如此的故障?我们该怎么样去处理呢。其次是,现在网络较发达,将发现的故障现象,到互联网上查找,这样可以快速解决故障,节省成本。另外一定需要坚持“先软后硬”的故障排除原则,即查找在整机维护判断过程中,我们需要先判断是否是属于软件的故障,如果可以正常开机时,那么可以考虑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假设故障无法从软件中排除掉,那么只好从硬件方面进行认真检查。

4.4 计算机环境维护即是电源接地是否属于正常,工作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我们需要对计算机工作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以及做好日常清洁工作等。灰尘是计算机的最大杀手,通常计算机的硬件故障大都是由于机器内部的灰尘过多而引起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计算机内外部的清洁工作。

参考文献:

[1]高争.浅谈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J].商情,2011(05).

[2]付长城.浅谈计算机维修思路与障碍诊断方法[J].科教文汇,2008(04).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5

【关键词】计算机 维护维修 硬件设备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维修是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关键。但是如何有效地维护和维修计算机硬件呢?

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这两大部分构成的,硬件是计算机固定装置的总称,由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组成,具体包括了主板、电脑键盘、监视器、光驱、硬盘、打印机等等,其中计算机硬件维护维修主要是主板、显卡、硬盘等这几种硬件设备。很多计算机的硬件构造都是采取总线的结构,它是联系计算机中其他部件的重要公共渠道。

2 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

2.1 显示器

一般来说,显示器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具有五到六年的使用寿命,如果没有认真维护和保养显示器,显示器很容易就会报废。为了防止电脑屏幕内部出现烧坏的现象,应当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同时要使用蘸有中性洗液的软布来擦拭屏幕表面,擦拭时注意力度,切不可因为过于用力而对屏幕造成外力的冲击。

2.2 主板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计算机的主板可以运行五到十年左右,如果保养和维护的措施得当,那么其使用寿命会加长。在平时的使用中,其实主板的清理工作是比较少的,但是最好能定期清扫一下主板内部,根据主板的运行情况来更换CPU散热器中的散热膏,还要给散热器里面的风扇加机油。另外也要保持主板的温度正常,使得主板能够更加耐用。

2.3 硬盘

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如果计算机硬盘出现了问题,那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对硬盘的日常维护。一方面是在平时的使用中不要随意挪动硬盘,因为硬盘在读写的过正中,其数据的输送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在读盘时随意挪动了硬盘,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另一方面硬盘在运转时会和机箱处于一个共震点上,主要表现为“轰轰轰”的声音,虽然振幅非常小,但是长期下来可能会使硬盘损坏,所以在使用硬盘时可以垫上橡胶垫,尽量减少硬盘与计算机主机之间的共振情况。

3 计算机硬件故障的维修

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主要有主机加电问题、CPU问题、主板问题、内存问题、磁盘问题、光驱问题、显示器问题等等,在处理这些计算机硬件问题时应当遵循以下的原则。

3.1 维修原则

3.1.1 先软后硬

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我们应当先排除软件的问题,在保证软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计算机还不能正常使用,那么就务必要从硬件上入手,对计算机硬件的设备进行逐一的排查,从而快速找出故障原因。

3.1.2 先易后难

在进行维修之前,要先分析清楚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解决,切不要太在意细节,从容易的问题入手,如果解决不了,那么再从难的方面着手。

3.1.3由外到内

一般来说,就要先检查计算机外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外部设备一切正常的话,则要检查计算机自身有关的接口或者是板卡等,由外到内,不断地缩小发生故障的范围,直至找出问题源头。

3.2 具体维修方法简述

3.2.1 主机加电类故障

这种故障主要表现为主机没办法加电、开机之后无法显示、死机、无法进入BIOS等,这时就要采取“望、闻、听、切”的方式,通过“望”来检查计算机设备是否出现变形、各种指示灯是不是正常闪动、机箱内部接线是否出现断裂;通过“闻”来检查计算机是否有异常的味道发出;通过“听”来检查上电之后会不会有很大的噪声;通过“切”来检查温度是否异常高、各部件是否有异物、内存是否插在正确的位置等等

3.2.2 内存问题

当内存出现问题时,主要表现为计算机正常启动之后没办法显示,并且主机的喇叭声一直响着,一般是因为内存条和插槽之间接触不良,可以将内存条然后重新插入主板内存条的插槽中;或者是拔下内存条之后,换一条新的内存条。不过如果拔出了内存条,那么也可以用橡皮擦擦拭内存条上的金黄色部分,同时也要清理一下插槽,然后再重新插入内存条。

3.2.3 主板问题

在计算机正常运行1分钟之后会自动停止,计算机没有任何的反应,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主板有问题,一个是计算机电源坏了,还有一个是机箱上的开关没有连接好。如果排除了以上三个原因,那么就要对计算机内部进行仔细的观察,很多时候是由于在主板和机箱底板之间缺少了铜柱,使得主板直接和机箱底板接触,造成了短路现象。

3.2.4 显示器问题

在平常的使用中,显示器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的,主要表现为电脑黑屏、无法显示,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潮湿或者是散热不好导致的黑屏。具体来说,如果电脑黑屏了,首先会想到的是显卡问题,但是换了一块新的显卡后还是黑屏的话,也许因为潮湿的天气。很多时候那些在外面的接口因为潮湿的环境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另外,在检查了主机分系统、硬盘和软盘驱动系统没问题的情况下,电脑还是黑屏,那么应高重点检查显卡散热的情况,因为显卡散热不良会直接导致电脑黑屏,这样的话就要查看散热风扇的电源线是否出现了松动,如果松动的话就要重新固定好电源线,从而排除故障。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计算机硬件的故障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在维修计算机硬件问题时务必要遵循先软后硬、先易后难、由外到内等原则,保证故障排除的有序性,同时也要在平时多积累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经验,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水平。另外,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维护保养好计算机,才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颖.浅谈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141-142.

[2]殷志强.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原则与策略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4(11):221-222.

[3]申宁.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8):190.

[4]和国亮.解析计算机硬件维修与日常维护维修[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1):293-294.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案例教学;硬件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当今社会对于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熟练掌握计算机的通才极为紧缺。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院校加强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基于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实施精英教育是大连理工大学提出的教学改革指导方针。“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技术基础课程。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以来,我校便开始执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成为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之一。2003年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列为重点核心课程,并提出了教学基本要求。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大连理工大学非电类理工科专业技术基础限选课程。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知识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使其能成为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利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应用相关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2立足创新能力培养,构建“硬件”教学课程体系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作为非电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类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改革应符合精英人才培养这一目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包含了众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该课程对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任课教师不能只“教”计算机的硬件知识,还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组的任课教师根据这一思路,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高校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以基于通识教育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环节、考核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构建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来的教学实践,该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3重视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根据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2003年提出的指导意见中的教材建设要求,对于典型核心课程的教材,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使教材能反映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对于教材中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学生能学到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要编写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材。教材内容不是一般性地讲解计算机的技术与方法,而是将它们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要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教材从内容到结构要能反映案例课程的特点。

根据“意见”精神,课程组的任课教师编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硬件技术》,以目前在计算机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80x86系列微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基础知识,并通过对计算机中相关先进技术的介绍,体现出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与趋势。

结合教材内容,重新调整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参见表1,教学学时为32学时。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常用逻辑元器件、CPU、指令系统、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常用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等诸多内容,较为繁杂,课程组的任课教师本着少而精、知识面宽、知识新等原则,删繁就简,一是适时修改教学大纲,使之尽量符合新的学科技术及应用发展现状;二是体现在每次具体讲课内容中,可及时传递一些新的学科技术及应用信息,强调加强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保持课程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主要选用和总结具有一般性、普遍性意义的内容。并在今后的课程讲授中,实时追踪最新计算机发展技术,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

4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方法

计算机硬件课程的特点是包括多门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而且大部分知识枯燥抽象,晦涩难懂。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与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格格不入”,学生对抽象的指令和复杂的硬件电路很不适应。如果教学方法不合理,学生往往因为感觉太难而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课程组在授课环节的设计上,围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以是否符合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据。实践表明,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的启发式方法授课,配合精心选择的各种工程实际案例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用浅显易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式介绍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避免一开始就介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细节。在每一堂课的设计上都有一个重点主题,课堂内容围绕这个重点展开,而不是一味按照讲义的章节顺序进行。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时,以人体为例对比介绍,CPU的作用相当于人类的大脑,指挥身体各个器官协调工作,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相当于人们的耳、鼻、喉、眼等感知器官,显示器和打印机等输出设备相当于人类的嘴、手、脚等等,既避免了枯燥的讲解,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选取和策划教学案例,案例是为知识服务的,所讲的案例一定要紧紧围绕相关知识,切不可偏离主题。具体讲授时可以步步导入,由浅入深;也可互相穿插,讲述理论知识时引入案例分析,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又回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探讨。整个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出精心准备的各种问题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提示,这样学生对知识在实例中的应用会有更切身的体会,这种体会还可以进一步反作用于知识,使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进一层。比如在讲授逻辑电路时,结合三人表决电路的设计,从实际出发,重点介绍逻辑电路的设计和优化,这样讲授要比按照教材逐一介绍各种逻辑电路的效果好得多。又比如在介绍串行接口的介绍,避免对接口原理的枯燥讲解,引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例,介绍RS232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进而引申出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RS422和RS485接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研究型学习氛围。课程组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的介绍,引导和启发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5重视实践环节

鉴于上机实践实习在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任课教师编写了《计算机硬件基础》上机实验配套教材,合理组织实验教学内容。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必由之路。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独立创造能力;在实验内容上,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分别开设计算机硬件拆装实验和微机接口实验两部分。

计算机硬件拆装实验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套微型计算机,要求学生认知计算机各个主要硬件、独立完成组装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独立完成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操作。课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要求记录CPU型号和主频,主板外频和倍频的设置方法,各种板卡的型号,各种外设的品牌型号。除了上述实验报告以外,还要求学生根据电脑市场的商情和学生本人的实际需求,写出一份虚拟装机报告。该实验适用于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力学系、化工学院、材料学院、船舶学院、环境生命学院和管理学院等。表2为该实验内容及学时(12学时)安排。

微机接口实验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套综合实验仪器设备,完成A/D和D/A转换实验,I/O接口设计等(4学时)。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和数字电子技术进行综合设计能力。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了要求提前预习实验的环节,以使学生不盲目地仅为完成实验内容而做实验,而是要求他们做完实验后有一定的收获,得到一定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最后给出具有一定见解的实验报告。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该实验适用于土木学院、动力系和化机系等。

6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理解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外,着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课本知识,还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改革了传统的“一纸定终身”的考评模式,学生的最后成绩由基础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综合评定得出,其中基础理论部分的考核采用上机考试,机考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并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实验成绩。任课教师根据平时出勤情况、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以及课堂讨论等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严肃考场纪律,杜绝学生作弊思想的滋生,课程组老师建立数量庞大、范围广泛的试题库,并随时补充新的题目加入试题库。课程组的任课教师开发了计算机硬件考试系统,并按遗传算法随机组卷,学生上机答题,避免了雷同的试卷,杜绝了相互抄袭的现象。上机考试的评阅则采取学生考试结束后当场打分,整个考评过程透明公正。此外,课程组还建立了考试结果分析制度,以指导命题和改进教学。

7结束语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从2006年秋季开始进行,从各学期学生的教学评估情况看,多为“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方式浅显易懂”、“考核方式新颖”、 “这门课程很有趣”等正面评价。从学生的认可度来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经过课程组教师的长期努力建设,2008年该门课程获得辽宁省精品课程立项,现正在建设当中。

构建合理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基础,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体系建设及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完善了课程体系,改革了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环节和实验教学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近年来,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从大中城市报考来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计算机水平,这些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有限的课堂讲授,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课程组的教师正在努力建设基于因特网的教学资源库,整合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需要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 2005(5):11-18.

[2] 邹逢兴.关于创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4(2):81-84.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7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019-02

1 虚拟机技术概述及虚拟机软件特征

1.1 虚拟机概述

虚拟机分为基于软件方式的虚拟机和硬件方式的虚拟机两种,一种是当前运用最普遍的虚拟机,另一种是寻求发展的虚拟机,目前我们探究的是前者。对环境适应性质的加强是很有必要的,使分区独立得以改善,也使计算机改革和创新得以完善,对完整计算机技术加模拟,这样的计算机也就是虚拟机。在中间层次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这就是虚拟机技术的实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实现共享是最为重要的,使内在支撑得到改善。

1.2 虚拟机软件及其特征

目前虚拟机技术的探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完善的过程支撑是极为重要的,有关的条件限制得以实现,使其中的认同得到这一步的改善,近些年来才得到实际的应用和认同。当前 Virtual Pc和VMware这两款虚拟软件较为流行,和Windows系列、PS/2等软件进行比较,都可以在Windows系统的基础上模拟出许多计算机,VirtualPc 2004以后的版本不支持Linux操作系统,而VMware支持;在X86保护模式下VMware客户操作系统能够直接运行,虚拟机的运行有着出色的性能和逼真的环境,教学中普遍运用这种软件。

下面这几种是虚拟软件的特征。

(1)任何一个虚拟机都存在一个VM控制块,比如VM控制块的执行状态,它包括复制的VM寄存器等。

(2)它有着独立的设备、存储器和CPU等,有相应的保护针对I/O 端口和每个虚拟机等设备,能够得到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

(3)对于任何一个虚拟机的虚拟内存系统分配而言,都采取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地址空间。

(4)一个主机上能够运行多个机器,使安装系统得到优化,其中的内容得到改善,虚拟机之间的对话得以加强,其中的共享和网络资源得到改善,资源得以整合和利用。

(5)从虚拟机来看,会阻止有关系统受到伤害,控制整个过程,可以区别和安装,对硬盘而言,加强操作的效率对硬盘的操作有巨大的帮助,主机和虚拟机系统有较好的隔离性,资料得以逐渐完善。

(6)硬件可以实现间接的复制,改善硬件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使其中的差异得到进一步完善,没有必要太在意其中的不同,可以直接修复和维护虚拟机系统造成的损坏,使其功能得以实现。

(7)不仅可以修改虚拟机系统的各种配置参数,还可以对其进行设置,比如设备参数、硬盘大小、内存容量和虚拟机名称等。

2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由于高校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这些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所以加强实践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使动手能力加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得以改善,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2.1 虚拟机技术导入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环节

从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环节有:(1)安装应用软件;(2)设置计算机BISO;(3)配置和安装操作系统;(4)格式化和区分硬盘;(5)还原和备份系统。

2.2 虚拟机软件辅助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优势

因为多媒体教室普遍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具有明显的公用特性,参数不易被修改,满足课程的管理需求,对近些年的问题做了探究,发现再探究后会出现许多教学上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关于虚拟机软件辅助教学的好处。

(1)在投影仪上不能看出物理计算机对BIOS的设置过程,目前管理有了相应的基础,各任课教师不能任意进入和修改BIOS,利用虚拟机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情况。

(2)物理计算机阻止以下破坏性操作:格式化和对硬盘分区等,教师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命令:学生演示FDISK、Format等,这可以实现虚拟操作过程演示。

(3)物理计算机阻止各任课教师安装别的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如Linux,而利用虚拟机就不会有这种限制,还能够根据需要修改和配置系统参数,比如注册表和内存大小。

(4)利用克隆软件Ghost,教师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优化能力,还能够提高其备份能力,虚拟机有时能够利用不同模式代替投影仪。

(5)网络环境的搭建,主机通过联系其全部虚拟机网络达到资源共享,使网络媒体的授课力度得到加强。

(6)VMware Workstation是一款很好的虚拟机软件,它可以使录制效果得到改善,实现视频和截图的作用,这使课件的多媒体使用途径得到增强,教学成功的概率也得到加强。

2.3 虚拟机技术可实现软件课程的实验平台

实验环节虚拟机软件可以给实验带来真实的计算环境,下面几点是利用软件课程构建实验平台的优势。

(1)用很少的实验设备可以完成众多实验。

(2)使成本管理降低。从实验来看,许多功能有待于完善,不像机房那样会重新安装和改善管理,所以系统是会出现崩溃的,完善实验步骤极为重要。通过虚拟机软件的采用,根据实验的需要会在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比如在磁盘上生成虚拟机文件,也叫做Guest OS,就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在物理计算机中安装一个虚拟机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不仅可以增加效率,还可以提高性能。

(3)有较强的独立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环境的改造能力和约束能力得到加强,使实验课程更加完善,进一步整合和利用了其中的方法,其中的安装环境得以改善,学生的适应性加强,学生先后使用同一台机器。这样,假如一个学生通过正确配置,在虚拟软件中能够安装同一个操作系统的众多副本,后面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不会给学生的实践带来问题,所以,在逐步使用虚拟机软件后,学生可以采用各自的Guest OS,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准确和真实的反映。

3 结语

虚拟机技术为高校开展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教学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教学平台,搭建的真实教学环境为教学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虚拟机技术应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给学生课内外提升自主学习的动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成为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推广的一种比较先进的辅助教学技术。

参考文献

[1] 阳树铭.虚拟机技术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5):99-100.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8

【关键词】虚拟技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密不可缺的工具,作为一名现代工作者,应当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的组装、维护与维修知识。目前,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虚拟技术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虚拟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写实性,又提升了教学水平。本文主要探讨在《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中,使用虚拟技术解决教学活动中问题的应用。

一、《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分析

1、课程作用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和核心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进一步延伸,同时也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2、课程目的

本课程使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组成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测试,在掌握计算机维护维修方法的基础上,能判别和处理常见的故障,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要求。

3、课程特点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技能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内容全面,知识丰富

该课程的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各硬件组装与设计及选购策略等,计算机硬件的安装,BIOS基本设置方法,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与防治等内容。内容涉及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扩充性强。

(2)知识更新快

当今,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让学生及时了解新技术和产品。

(3)课程实践性强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侧重实践环节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操作系统安装及计算机日常维护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操作性、应用性为一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进行CMOS设置、磁盘分区及格式化、操作系统安装、驱动程序及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备份与恢复、注册表修改、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等操作。学生进行拆装练习时,多数使用的是学校淘汰下来的旧设备,基本产生了不可修复的物理故障,使用这些机器来完成软件部分的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进行这些操作,会对硬盘数据带来破坏性,如果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真实的做实验,会造成计算机数据丢失或不能开机,损坏硬件设备,增加了实验室计算机的维护频率,对机房的维护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同时也影响其他课程的上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引入虚拟技术,通过虚拟机平台,学生可以任意地进行硬盘分区、格式化、CMOS设置、操作系统安装,甚至一些具有破坏性的实验,并不用担心系统是否会崩溃,既能满足了教学的要求,也并不给实验室带来负担。

二、虚拟机介绍

1、虚拟机的原理

虚拟机是运行在物理机上的一个高度隔离的软件容器,是在在现有的操作系统上虚拟出了一台标准计算机的环境,它可以运行自身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包含自己的虚拟CPU、RAM硬盘和网络接口卡等各种硬件。若系统崩溃,崩溃的只是虚拟机上的操作系统,而不是物理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用虚拟机的恢复功能,马上恢复虚拟机安装软件之前的状态。我们可以在一个主系统上建立多个同构或者异构的虚拟计算机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同时运行且互不干扰,在多个操作系统间切换,不需重新启动,可实现一台电脑 “同时” 运行几个操作系统,并且可以将这些操作系统连成一个网络。通常,我们把模拟出来的计算机称为虚拟机,也称子机。在虚拟机中运行的操作系统叫子系统,将运行虚拟机软件的计算机叫做母机, 运行虚拟机软件的操作系统叫主系统。

2、常用的虚拟机软件

目前,市场上流行VMware和Virtual PC两种虚拟系统。两个系统各有优点:VMware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是最实用的虚拟系统;而Virtual PC主要支持的系统为微软平台。VMware虚拟系统的软件功能强大,稳定性好,多用于教学科研、产品研发和测试等环境中,考虑到《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堂教学的需求,VMware系统无疑是最佳选择。

三、虚拟技术在《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构建虚拟计算机学环境

在主机上安装并运行VMwareworkstation虚拟软件,在主界面上单击“新建虚拟机”,根据“新建虚拟机向导”提示,完成创建虚拟计算机环境。然后开启虚拟机电源,与在一台真实的计算机上操作几乎完全一样,可在虚拟机上进行各种操作。

2、设置CMOS

刚创建的虚拟计算机系统,只虚拟了计算机系统所需的硬件环境,我们还要对其软件环境进行安装。在软件主界面单击“启动”,按照屏幕提示按Del键进入CMOS设置界面,在CMOS参数设置界面中,设置计算机的第一启动顺序为光盘启动,为后面进行系统软件的安装时使用光盘启动做好准备。

3、初始化硬盘

保存虚拟机的CMOS设置参数,在光驱中放入系统引导盘,也可以用光盘镜像文件(ISO、VCD等格式)作为光盘来使用,运行硬盘分区软件DM或Fdisk程序对虚拟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作。

4、安装操作系统

对硬盘的进行初始化操作后,进入某台虚拟机,从安装光盘或者镜像文件引导系统,执行安装程序,进行系统安装,其安装过程与独立的物理机的安装方法相同。

5、安装应用软件

用虚拟机安装好操作系统后,还需安装一些应用软件。如果在物理机系统中直接安装和使用各种软件,会对计算机造成很大的负担。使用虚拟机以后,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只要物理机的内存足够大,在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可以进行任何的软件安装、运行、维护工作,即使出现了操作系统崩溃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复制、覆盖虚拟硬盘的方式迅速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在《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虚拟机技术,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实验教学经费紧张、实验设备不足,为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实训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使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教学效果都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运用虚拟技术初探[J].山西科技,2010(04)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9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应用

中图分类号:TN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059-01

1 电脑硬件的日常维护以及故障的判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防尘和防潮在电脑主板的日常维护工作过程中比较重要,中央处理器、内存条以及显示卡等关键部件全部插在主机板上,假如上面有太多灰尘,容易使得主板和其它部件之间接触不好,出现一些未知故障,给用户的工作以及娱乐造成一定的麻烦;假如环境过于潮湿,主板极易变形而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就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①电脑周围的环境状况:比如电脑的位置、电源、湿度与温度等。②电脑体现的故障问题、显示器所显示出来的内容和正常状况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③电脑内外的物理状况:比如粉尘、线路板以及零件、部件的形状以及指示灯的显示情况等。④电脑的软件、硬件配置情况:比如所安装的软、硬件;系统资源的配置,软件方面使用何种操作系统,硬件配置的驱动程序的哪种类型的版本。

(2)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判断产生故障的原因,判断依据主要有:①元件、芯片方面的故障;②连线以及接插件等硬件故障;③部件产生的故障;④硬件兼容产生的故障;⑤跳线以及设置产生的故障;⑥电源产生的故障;⑦软故障。在对故障进行分析的时候,尽可能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加以判断,不明之处,向有经验的相关人员请教。

2 电脑硬件故障排除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具体的做法包括:对电脑硬件的环境、插座、插头、用户操作电脑的习惯等进行仔细观察。

(2)最小系统法。电脑硬件最小的系统包括电源、主板和中央处理器。该系统并无信号线的连接,仅仅存在电源到主板的连接电源。在故障判断的时候是通过听声音或主板故障诊断卡来对该核心部分是不是能够正常运行进行判断;电脑的软件最小系统包括电源、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条、显示卡(或者显示器)、硬盘以及键盘等。通过判断确定系统是不是能够正常的启动以及运行。

(3)逐步添加法。该方法以最小系统为前提,每一次仅仅给系统添加一个设备或者软件,来判断故障现象是不是消失或者出现变化,从而判断并且准确定位故障产生的部位。

(4)隔离法。该方法是先将容易妨碍故障判断的软、硬件进行屏蔽。同时也是一种将相互冲突的软、硬件隔离开从而判断故障是不是出现变化的方法。

(5)替换法。该方法是通过好的部件去替换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件,从而判断故障是不是消失的方法。好的部件并无型号方面严格的要求。

(6)比较法。这种方法和替换法较为接近,也就是通过好的部件和怀疑存在故障的部件的外观、配置以及运行现象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在两台电脑之间加以对比,从而判断故障电脑在环境的设置、硬件的配置这几个方面的区别,以便查明故障的准确部位。

总而言之,排除电脑的故障最好是遵循:先排除外部设备然后排除主机,先电源然后部件,先简后繁等原则。外设方面的故障比较容易查出并排除,首先应当依据系统的报错信息对鼠标、键盘以及显示器等外部设备的基本工作状况。假如不存在问题,就应当考虑主机方面存在的问题。

3 电脑硬件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1)整机。电脑最好放在通风状况比较好、卫生清洁较好的房间,以免灰尘与高温对电脑产生不利影响。电脑如果长时间不用的话应当将电源切断,但是需要定期开机运行,以免由于潮气损坏电脑的零部件。

(2)电源。①确保所购置的电源质量,并且定期对电源盒进行清洁。②电脑电源必须使用专用的插座。

(3)显示器。对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定期进行清洁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能用酒精进行擦拭,由于酒精对其涂层产生腐蚀作用,容易对电脑的液晶屏幕产生损伤。正确的做法是利用擦镜头的镜头纸,稍微沾上纯净水就可以进行擦拭了。

(4)主板。在电脑的机箱不开启的情况下,通常不会接触到主板,日常存在最多的问题是任意热插拔电脑的零部件,容易对接口造成损坏,甚至会使得芯片或者电路板烧毁。

(5)中央处理器。①目前主流的中央处理器的运行频率速度非常快,超频没有必要。②中央处理器通常在75℃以下就能够工作。③中央处理器的风扇对保护CPU非常重要。风扇的叶片上应当定期清除其灰尘并且给在其轴承上添加适量的油。

(6)内存。①如果只安装一根内存条的时候,首选与CPU插座类似的内存插座。②在对内存进行升级的时候,宜选择与原有内存一致的,否则容易出现无法兼容的问题。安装内存条的时候动作必须规范。

(7)硬盘。电脑中的硬盘比较脆弱,使用不正确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电脑在运行的时候切忌搬动,因为震动对硬盘的伤害比较大。此外,硬盘是电脑中最关键的存储介质,大部分人容易忽视了对硬盘进行维护与保养,常常使得硬盘超负荷运行:下载容量很大的各种影视剧、游戏等、频繁使用Windows的系统还原操作。一次性开启过多(超过3个)的上传或者下载的窗口。这些做法容易对电脑硬盘产生伤害。此外,在BT运行的时候,宜设置任务管理器将优先权调整到低于标准值。

计算机硬件技术篇10

关键词 还原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应用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092-01

1 还原技术的概念

还原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对内部的数据进行备份的技术,若计算机操作系统受到攻击不能够正常运行,运用还原技术就能够把计算机内部数据进行还原,使操作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启动后清理恶性程序。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应用最为广泛,能够快捷简便处理计算机问题。

2 还原技术的方式

2.1 软件还原方式

软件还原方式在计算机还原技术中最为常见,常用软件之一如GHOST,GHOST还原技术的恢复原理是利用GHOST软件把计算机操作系统盘(通常在C盘)内的文件按照分区备份的方法全部备份,之后把这些备份保存在非系统非还原磁盘内,当计算机操作系统出现问题后,再次利用GHOST软件把备份的文件全部克隆出来,计算机就立刻恢复到备份时系统状态。由于GHOST作为备份的软件,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使用过程中,基于GHOST进行改进完善的计算机相关软件陆续出现,一般而言,这些软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具有相似功能,使用理论和思想基本相同。例如“还原精灵”,一款硬件还原工具,功能强大,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对普通用户相对比较便捷,不用增加其他任何硬件设备,在现阶段的内核技术下,计算机自动动态分配保留了一定的空间便于运行还原软件,最大限度使用硬盘空间,用户对硬盘的使用能自行选择及自定义设置等方式。软件还原能够对计算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计算机的硬盘受到病毒的攻击,且在对计算机还原的过程中,对遭到破坏的程序进行强力的除,恢复删除的文件,从而有效保证计算机数据丢失。

2.2 硬件还原方式

硬件还原方式一般在芯片上或是其他插接卡上把具有还原功能的软件固化在硬件上的一种还原形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原硬件的技术种类相对比较多,主要有主板集成型以及独立网卡型两种硬件还原方式。主板集成型硬件还原方式是把具有还原功能的芯片集成在计算机主板上,而独立网卡型则是把具有还原功能的芯片集成到独立网卡上。与此同时,硬盘还原卡种类繁多,芯片为还原卡主体,实际使用过程中在主板机的PCI槽内直接插入即可,跟随计算机硬盘的MBR一起工作运行。在实现形式上有区别,二者还原思路和技术相同。

3 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3.1 GHOST软件还原技术在操作系统维护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目前我国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的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还原软件就是GHOST,这款还原软件不管是在文件的备份还是操作系统的还原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盘做好相应区分工作以及文件备份还原工作。一般Windows版本软件大多只能在Windows环境操作系统下运行,特定系统软件要求更高。但GHOST软件备份可以在脱离Windows环境操作系统下使用,因而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随着技术发展用户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性能更好还原技术也会不断涌出,争抢市场,但目前使用GOST技术人群相对比较多。

对GHOST软件进行克隆之前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要进行分区建立。建立分区的时依据系统性能分配合适空间,如果分区太大就会造成空间的浪费,而分区太小会导致计算机内部系统文件及应用软件储存空间不足,影响计算机的操作运行速度和使用;采用NTFS格式对文件的系统进行建立,以便能够保证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具有比较强稳定性;为了降低GHOST在克隆时,处理文件过大的数据等问题会使速度变慢,因此,在建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时候建议仅安装使用软件;尽量在到计算机操作系统纯净未受到病毒感染的条件下建立系统,对操作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保证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相关参数设置及已安装程序良好运行状态,对相应系统分区磁盘规范整理,保证映像文件达到最优化状态。

3.2 硬件还原技术在操作系统维护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在计算机硬件还原技术中,主板集成以及独立网卡作为两个重要部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相似之处。在计算机启动操作之前,硬件还原技术获得了一定的主动权,用户在对硬盘使用操作的实际过程中只是限于一种虚拟的形式,实际上并没有对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破坏,因此硬件还原技术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还原能力。硬件还原技术具体应用和实践是把计算机的终端系统接到BIOS中的INT13,之后再把FAT的记录、引导区以及中断向量表等相关的信息全部都保存在计算机的硬盘里,利用硬盘的启动功能把原始的中断向量表进行一定的更新和改进,变成另外一种新的类型,从而有效的保证在对计算机进行修改的过程中硬盘数据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最后在还原的操作维护中把变更的相关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文件保存在空闲的硬盘空间里,最终能够完成一整套关于硬件还原技术的具体操作使用方案。此方法比软件还原方式稳定,还原成功率、稳定性、技术性要求更高,但硬件要求固定,成本较高。

4 结论

根据以上文章所述,我们对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的应用和实践有了一定了解,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就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在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还原技术可以做到对计算机软件内部的相关数据和文件进行修复和还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病毒对计算机的入侵,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还原技术还会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一定会研发出更加高效便捷的还原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春红,卢来.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8):1713-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