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企业发展十篇

时间:2023-03-25 13:28:43

储备企业发展

储备企业发展篇1

关键词:人才储备 生命周期 博弈

人力资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一切投入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人才储备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一种风险投资。所谓人才储备,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有预见性的人才招聘、培训和岗位培养锻炼,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满足企业扩张的要求。

但是由于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规模资金等情况各不相同,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市场开拓等其他方面将会给企业带来暂时的经济效应,于是就形成了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的人才储备和企业生产发展的博弈。

一企业人才储备的必要性分析

1适应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一般来说,任何企业都不能避免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流动,正常的人力资源流动率对企业是有益处的,但是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支出。

2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为了吸引人才提高人力成本支出,提前进行人才储备能降低未来的成本。

3 影响企业长期发展。人才储备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没有人才储备,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只有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储备当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需要。

二博弈分析过程

1 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的人才储备博弈

这三个阶段是企业的初期阶段,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运营资本有限,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急需资金的支持,而此时的矛盾也主要集中在扩大销售与完善生产上,创业者实行集权式管理,短期盈利对于企业的生存很重要,因此人才储备往往不在此阶段的考虑范围之内。

表1

不用于人才储备 用于人才储备

不用于扩大生产 效用为0

效用为0 效用为5

效用为0

用于扩大生产 效用为0

效用为20 效用为2.5

效用为10

由表一的博弈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人才储备的做法非常不明智,此时的总效用为5;如果两者兼顾,总效用额为12.5;如果将全部资金或者大部分资金用于其他方面,例如扩大再生产,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总的效用额为20。

由此可见,这三个阶段实行规模的人才储备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此阶段也有必要的人才储备,如果企业不注意这点,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 青春期的人才储备博弈

在青春期,企业实力获得了一定的增长,此时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人才储备的实力,人才储备在此阶段的效用也最大。

表2

不用于人才储备 用于人才储备

不用于扩大生产 效用为0

效用为0 效用为10

效用为0

总效用小于10

用于扩大生产 效用为0

效用为10

总效用小于10 效用为5

效用为5

总效用大于10

由上表可以看出,此阶段的人才储备产生的效用很大,只用于人才储备往往会影响现阶段的产品竞争力,总效用只能为10;只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市场开拓等直接项目单效用为10,但是影响以后的企业整体发展,所以总效用可能小于10;但是两者兼顾,当然不是说平均分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找寻合适的比例,这时候两者发挥的总效用等于10或者会大于10。

3 盛年期的人才储备博弈分析

企业经过了青春期的奋斗,实现了领导机制的转变,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合适的权力结构平衡了创造力和控制力的关系。

处于盛年期的企业如果将全部资金或大部分资金用于人才储备的话总效用小于8,但是如果只用于其他而不实行人才储备的话,总效用也会小于8,如果两者兼顾,对于未来和现在的企业发展都有利,总效用会大于8。

4 稳定期的人才储备博弈分析

处于稳定期时,企业权力中心的关注点慢慢地向财务和法律事务部门转移。

此时的人企业所花费的资金虽然数目很大,但是其发生的效用却很小,如果将全部资金或大部分资金用于人才储备总效用小于5,但是如果只用于其他而不实行人才储备的话,总效用也会小于5,如果两者兼顾,对于未来和现在的企业发展都有利,总效用会大于5。虽然企业处于鼎盛时期,但是为了后续的发展,人才储备仍然不容忽视。

5 贵族期、官僚化前期、官僚期、的人才储备博弈分析

这个阶段的企业,不再有真正的长期目标和事业追求。此时的人才储备作用不明显,企业内部已经积聚了大量的人才,这是一个埋没人才的地方。

由上表可以看出,资金的效用越来越小,在人才储备方面的效用要比用于实际的生产效用要小,因为此时企业的人力资源也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此时的人才储备主要集中在关键人员上即可。而经费应该用在新产品的研发和新的市场开拓上,这样能使企业起死回生。

三启示

1 制定科学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明确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什么时间需要,由此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计划的架构。

2多渠道人才储备。在人才储备的渠道上,一是招聘,二是现有员工转化。在通过招聘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人才,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逐步优化人力资源储备结构。

4 提高培训的地位。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 ,并且注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储备方式。

5建立企业人才储备基地 。把面临就业难的高校毕业生储备起来也是人才储备的有效运作手段。高校毕业生储备可通过创办人才储备中心,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并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最佳位置。

参考文献

[1] 朱腾.人力资本与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导刊.2010.10:62

储备企业发展篇2

关键词:专项储备 转产基金 账务处理

为了促进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山西省产煤地区经济顺利转型,山西省政府于2007年相继出台了《山西省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和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山西省境内所有原煤开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按原煤产量提取煤炭转产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山西省境内煤炭生产企业的转产、职工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专项活动。山西省政府对该项基金管理本着“成本列支、自提自用、专款专用、政府监管”的原则进行。目前,山西省各煤炭开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及山西省人民政府有关转产发展基金文件要求,进行了相应的业务处理。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一般业务处理。

一、专项基金一般处理

(一)按原煤产量计提、成本列支时

借:制造费用等 贷:专项储备

根据山西省财政厅及山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监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晋财煤〔2008〕77号)规定,经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主管地税机关审核认定后,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进行税前扣除。

(二)自提自用、专款专用

山西省政府要求煤炭生产企业对提取的转产发展基金实行专户储存,设“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存储专户”,存储企业提取的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为使物尽其用,山西省人民政府对转产发展基金规定了具体的使用范围,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科研和设备支出;发展第三产业的投资支出;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支出;煤矿转岗失业工人转产就业支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转岗失业人员的创业补助支出;职工技能培训支出;接续资源的勘察、受让支出;迁移异地相关支出;发展资源延伸产业支出等。

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1)费用性支出,直接核销专项基金

借:专项储备 贷:银行存款

(2)资本性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等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同时,相应全额计提折旧

借:专项储备 贷:累计折旧

资本性支出按上述程序处理,目的是为完整反映资产购置入账情况;同时,由于使用专项基金购置资产的相关消耗已全部作为生产成本预先进行了税前扣除,故使用专项基金购置资产的后续账务无需进行消耗核算。

(三)政府监管

根据有关要求,山西省政府对企业该项基金进行彻底监管,指定地方税务局、财政、环保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

二、专项基金特殊处理

上述业务为煤炭企业使用该专项基金的一般性处理。随着该基金的广泛使用,实际业务中出现特殊情况,如以该专项基金发展第三产业的投资支出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问题。笔者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山西省政府关于此项基金设立的初衷,对煤炭开采企业以专项基金发展第三产业的投资支出提出以下处理意见,供大家参考。

作为投资业务,为完整反映公司投资情况,企业应遵循“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同时,根据业务的实质情况及专项基金核算的特殊性要求,核销专项储备。以下以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为例具体进行说明:

1、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专项储备 贷:资本公积

2、日常核算

若被投资单位年度出现亏损时,根据被投资单位审定后报表,进行如下处理:

借: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

若被投资单位年度出现盈利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分配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出现减值时

借: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收回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资本公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借贷方调整项。

上述业务处理时,对于某一年度投资业务出现较大亏损时,投资企业财务核算应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限进行反应,对于财务账务无法反应的部分,投资企业财务应进行备查登记;相应地,资本公积也进行同样处理。

储备企业发展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 人才储备 问题 对策

现今,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不只是要去招纳人才,还要去挖掘他们的才能,培养他们成为行业优秀的人才。

一、现代企业人才储备的重要性

市场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所以现代企业必须提高他们的能力,来提高企业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要求企业拥有科学的体系以及优秀的人才。但是,人才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因为企业自身没有进行人才储备导致。因此,科学的人才储备,能够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二、忽略人才储备的成因

许多企业重视开拓市场而忽略了人才储备,这是违背规律的,这其中有以下几个成因。

1.缺乏长远目光。经营者满足现状,忽略人才储备,甚至不能善待已有人才,这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落后的人力资源会直接阻碍企业自己的发展,企业自己盲目扩张,而不去注重挽留人才,这是企业成长会遭遇的必然难题。

2.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如今,科学发展迅速,产品更换代频繁,除企业所必须的硬件升级外,人才不可忽略,需要有预见性的培养以及储备人才,这就是战略性人才储备。如今,许多企业意识狭隘,注重产品开发而忽视人才问题,使得企业结构老化,影响企业发展,导致员工会离开自己的岗位。如果是一些特殊不可或缺的人才,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

3.缺乏人才危机意识。一些企业发展迅速,能够敏感地发现商机。但是,不重视人才管理往往会后院起火,形成人才断档从而造成危机。例如:某手机事业部高层集体跳槽;房地产开发商开盘前一天,高级销售经理都被高薪挖走,虽然有可能会使得企业遭受重大挫折,但依然可以利用人才储备来避免危机发生。这说明,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企业才能稳定发展。

三、人才储备的方式

1.借助社会人才资源储备。借助社会的人才资源储备,就是俗称的招聘。招聘分为两种招聘模式,分别是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高校招聘的培养周期会比社会招聘的时间要长,但这种方式所招聘到的人才更容易融入企业这个集体中,团队意识强;社会招聘能够及时补充企业扩充,但有可能与企业文化发生冲突。招聘有招聘会、网络招聘等形式,也可以建立信息库,以备不时之需。招聘还有普通招聘与分类招聘这两类,普通招聘可以接触到各个层面的人才,但缺点是人才普遍的层次不高;分类招聘资料精确,适合特殊行业。如今,科技进步迅速,网络招聘普及率很高,这是一个更便捷的平台,为很多特殊行业提供了便利,我国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网站在人才储备中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2.提高人才价值。第一,调整和完善人才结构。如果企业想要在商场上站稳脚步,除了自身的战略,它还必须拥有技能高端的的员工们。人力资源部门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有必要的一些培训,去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让人才去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而时下,青年择业也会将企业是否有培训机制作为条件。第二,不同的培养方法。通过内部晋升来完成企业人才储备。内部晋升是将空缺的位置让给内部员工,让内部的员工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这不仅仅能够增加员工自身的忠诚度和增强凝聚力,还可以能够利用工作内容设计的方法,对不同员工的不同之处,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使得员工不断成长。第三,高端人才储备。高端人才储备方式是不同于其他一般人才,需要的是建立高端人才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级人才数据库,企业进行定期展会,企业与人才直接沟通,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四、人才储备策略

1.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创设阶段,人才即招,不需要进行储备人才;经过发展期之后,人才需求增大,流动加快,人才储备应以量为主;还在发展期的中小企业,它们的发展空间缩小,特别需要提升人才储备。

2.根据业务拓展。企业进行业务拓展时,应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储备方式可以由内部培训,也可以从社会储备。一般采用社会储备的方式较多,若经过培训即可上岗,那么则采取内部培训的方式进行人才储备。

3.适度把握人才储备量。人才的储备能够完善企业自身的机制。人才储备量过少会使得员工缺少压力,若过多则会导致员工压力太大。只有灵活地把握人才储备量,才能让一个企业有朝气的发展。

总之,人才储备是为企业储备能源,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当然,要做到企业人才储备,就要对企业人才有着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玉明.浅析民营企业的人才储备战略[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0)

[2]魏春云,王素新.企业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7(10)

储备企业发展篇4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保证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中央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中央储备粮,是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三条从事和参与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实行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五条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应当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中央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费用。

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粮。

第六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拟订中央储备粮规模总量、总体布局和动用的宏观调控意见,对中央储备粮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中央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安排中央储备粮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并保证及时、足额拨付;负责对中央储备粮有关财务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八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并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依照国家有关中央储备粮管理的行政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中央储备粮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并报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安排中央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中央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骗取、挤占、截留、挪用中央储备粮贷款或者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中央储备粮的仓储设施,不得偷盗、哄抢或者损毁中央储备粮。

中央储备粮储存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对破坏中央储备粮仓储设施,偷盗、哄抢或者损毁中央储备粮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制止、查处。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均有权向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举报。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查处;举报事项的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部门处理。

第二章中央储备粮的计划

第十三条中央储备粮的储存规模、品种和总体布局方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四条中央储备粮的收购、销售计划,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央储备粮储存规模、品种和总体布局方案提出建议,经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下达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第十五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根据中央储备粮的收购、销售计划,具体组织实施中央储备粮的收购、销售。

第十六条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应当根据中央储备粮的品质情况和入库年限,提出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的数量、品种和分地区计划,报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年度轮换计划内根据粮食市场供求状况,具体组织实施中央储备粮的轮换。

第十七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应当将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年度轮换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时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并抄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三章中央储备粮的储存

第十八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为专户储存中央储备粮的企业。

中央储备粮也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由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代储。

第十九条代储中央储备粮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仓库容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仓库条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具有与粮食储存功能、仓型、进出粮方式、粮食品种、储粮周期等相适应的仓储设备;

(三)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央储备粮质量等级检测仪器和场所,具备检测中央储备粮储存期间仓库内温度、水分、害虫密度的条件;

(四)具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粮食保管、检验、防治等管理技术人员;

(五)经营管理和信誉良好,并无严重违法经营记录。

选择代储中央储备粮的企业,应当遵循有利于中央储备粮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中央储备粮的集中管理和监督,有利于降低中央储备粮成本、费用的原则。

第二十条具备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代储条件的企业,经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取得代储中央储备粮的资格。

企业代储中央储备粮的资格认定办法,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并征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意见制定。

第二十一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负责从取得代储中央储备粮资格的企业中,根据中央储备粮的总体布局方案择优选定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报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备案,并抄送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应当与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事项。

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不得将中央储备粮轮换业务与其他业务混合经营。

第二十二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以下统称承储企业)储存中央储备粮,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中央储备粮管理的行政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依照有关行政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承储企业必须保证入库的中央储备粮达到收购、轮换计划规定的质量等级,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二十四条承储企业应当对中央储备粮实行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账记载,保证中央储备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第二十五条承储企业不得虚报、瞒报中央储备粮的数量,不得在中央储备粮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不得擅自串换中央储备粮的品种、变更中央储备粮的储存地点,不得因延误轮换或者管理不善造成中央储备粮陈化、霉变。

第二十六条承储企业不得以低价购进高价入账、高价售出低价入账、以旧粮顶替新粮、虚增入库成本等手段套取差价,骗取中央储备粮贷款和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

第二十七条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中央储备粮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本行政区域内的承储企业做好中央储备粮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承储企业应当对中央储备粮的储存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中央储备粮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承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及时报告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或者其分支机构。

第二十九条承储企业应当在轮换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央储备粮的轮换。

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应当遵循有利于保证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防止造成市场粮价剧烈波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

中央储备粮轮换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并征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意见制定。

第三十条中央储备粮的收购、销售、轮换原则上应当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也可以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第三十一条承储企业不得以中央储备粮对外进行担保或者对外清偿债务。

承储企业依法被撤销、解散或者破产的,其储存的中央储备粮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负责调出另储。

第三十二条中央储备粮的管理费用补贴实行定额包干,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拨付给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补贴专户,及时、足额拨付到承储企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中央储备粮管理费用补贴包干总额内,可以根据不同储存条件和实际费用水平,适当调整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承储企业的管理费用补贴标准;但同一地区、同一品种、储存条件基本相同的承储企业的管理费用补贴标准原则上应当一致。

中央储备粮的贷款利息实行据实补贴,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拨付。

第三十三条中央储备粮贷款实行贷款与粮食库存值增减挂钩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承储企业应当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并接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监管。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应当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中央储备粮贷款统借统还。

第三十四条中央储备粮的入库成本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核定。中央储备粮的入库成本一经核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和承储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中央储备粮入库成本。

第三十五条国家建立中央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所发生的损失、损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并征求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意见制定。

第三十六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应当定期统计、分析中央储备粮的储存管理情况,并将统计、分析情况报送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四章中央储备粮的动用

第三十七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完善中央储备粮的动用预警机制,加强对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情况的监测,适时提出动用中央储备粮的建议。

第三十八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动用中央储备粮:

(一)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

(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

(三)国务院认为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动用中央储备粮,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提出动用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动用方案应当包括动用中央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保障等内容。

第四十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央储备粮动用方案下达动用命令,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紧急情况下,国务院直接决定动用中央储备粮并下达动用命令。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中央储备粮动用命令的实施,应当给予支持、配合。

第四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中央储备粮动用命令。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承储企业执行本条例及有关粮食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承储企业检查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

(二)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轮换计划及动用命令的执行情况;

(三)调阅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的有关资料、凭证;

(四)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四十三条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中央储备粮数量、质量、储存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当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承储企业立即予以纠正或者处理;发现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不再具备代储条件,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取消其代储资格;发现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存在不适于储存中央储备粮的情况,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有关直属企业限期整改。

第四十四条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四十五条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对有关中央储备粮的财务收支情况实施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四十六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承储企业,对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予以配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挠、干涉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四十七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和检查,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危及中央储备粮储存安全的重大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并报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四十八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按照资金封闭管理的规定,加强对中央储备粮贷款的信贷监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承储企业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依法进行的信贷监管,应当予以配合,并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及年度轮换计划的;

(二)给予不具备代储条件的企业代储中央储备粮资格,或者发现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不再具备代储条件不及时取消其代储资格的;

(三)发现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存在不适于储存中央储备粮的情况不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其限期整改的;

(四)接到举报、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第五十条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给予警告直至撤职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不组织实施或者擅自改变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年度轮换计划及动用命令的;

(二)选择未取得代储中央储备粮资格的企业代储中央储备粮的;

(三)发现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存在问题不及时纠正,或者发现危及中央储备粮储存安全的重大问题,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按照规定报告的;

(四)拒绝、阻挠、干涉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第五十一条承储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还应当取消其代储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入库的中央储备粮不符合质量等级和国家标准要求的;

(二)对中央储备粮未实行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账记载,中央储备粮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

(三)发现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了不及时报告的;

(四)拒绝、阻挠、干涉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或者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

第五十二条承储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其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取消其代储资格:

(一)虚报、瞒报中央储备粮数量的;

(二)在中央储备粮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的;

(三)擅自串换中央储备粮的品种、变更中央储备粮储存地点的;

(四)造成中央储备粮陈化、霉变的;

(五)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轮换计划和动用命令的;

(六)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粮的;

(七)以中央储备粮对外进行担保或者清偿债务的。

第五十三条承储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以低价购进高价入账、高价售出低价入账、以旧粮顶替新粮、虚增入库成本等手段套取差价,骗取中央储备粮贷款和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其限期改正,并责令退回骗取的中央储备粮贷款和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取消其代储资格。

第五十四条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将中央储备粮轮换业务与其他业务混合经营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其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警告直至降级的纪律处分;造成中央储备粮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并取消其代储资格。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挤占、截留、挪用中央储备粮贷款或者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或者擅自更改中央储备粮入库成本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或者给予信贷制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国家机关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或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中央储备粮仓储设施,偷盗、哄抢、损毁中央储备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本条例规定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对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承储企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工作人员的纪律处分,依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附则

储备企业发展篇5

[关键词] 关键岗位; 人才储备; 构建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续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保持人才优势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人才储备,又称为企业接班人计划(succession planning),或者管理继承人计划,是指公司确定和持续追踪关键岗位的高潜能人才,并对这些高潜能人才进行开发的过程。它主要为公司远景战略的发展提前储备人才,服从和服务于公司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近年来,部分企业对企业扩张中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开始反思,逐步意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对企业人才储备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因人才流动、流失造成的岗位空缺没有人及时补充,人力资源缺乏、后备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人员流动率较高的今天,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尤其是关键岗位人才的储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关键岗位人才储备的意义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岗位,掌握着公司的核心技术和重要资源,一旦这些岗位上的员工流失,必然会大大地削弱公司的竞争实力,对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更有甚者,这将可能导致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提前做好这些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机制推动了企业用人观念和用人机制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对企业留住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企业做大做强,我国众多企业纷纷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把人才储备从战术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如在储备人才的选拔上,企业认真分析和提炼了企业内关键岗位所需人才的资质特点和标准,通过内部和外部招聘的方式为相关岗位选拔合适人员;在储备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上,企业充分考虑了员工个人发展需要,为储备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裕的时间和配套资金,以及各种深造的机会,切实增强储备人才自我开发的能力,实现企业与储备人才发展的双赢;在储备人才的留用上,现在我国众多企业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科学的薪酬体系和激励体系,并注重对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科学管理与运用,用心关爱和尊重他们,将他们视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充足的储备人才可以减少关键岗位人事变动所带来的损失。一方面,伴随着企业人员的流动,充足的人才储备可以减少突发的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意外损失。如拥有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突然辞职;企业的核心人才发生意外事故突然身亡时,如果企业人才储备不足,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人来接替,这将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另一方面,充足的人才储备能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支出。伴随着人才的流失,企业务必又要抓紧招聘新员工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等。这一过程无疑增加了由于招聘、培训新员工所带来的费用支出。而且,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对于技术岗位和高级管理岗位的人才,企业要支付更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来吸引他们,这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企业做好人才储备,通过平时日积月累地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可以减少因人事变动所带来的人力资源费用的巨大支出。

(3) 充足的人才储备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21世纪,人才已成为支撑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之所以被称为人才,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单项能力或综合能力。尤其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中,人才无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一个企业拥有的人才越多、人才的水平越高,那么该企业开展本职工作的能力越强,在同行业中越具有优势[1]。尤其在企业的竞争中,关键岗位人才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一旦离开他们,企业的其他资源就无法发挥正常功能,甚至会丧失其市场价值。因此,做好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工作,加强企业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能不断提升关键岗位人才的从业能力,提高他们办事的效率;能振作士气,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公司认可和重视,从而有更强的动力去努力工作;同时这也将可能为企业造就一支目标明确、合作愉快、技术娴熟的团队,使之在竞争中将发挥更加无可比拟的作用[2]。

三、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机制的构建

不同的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决定了组织中有不同的关键岗位与核心人才。所以,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库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公司内部的岗位进行分类,确定关键岗位;其次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岗位的人才胜任能力挑选合适的储备人才,并对其进行培养以使其胜任该岗位。

1. 关键岗位的识别

关键岗位是指那些在业务流程中起关键作用或重要的辅助作用,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较直接或重大影响,且岗位相对比较固定,难以被其他岗位所替代,或是专业性较强、难以招募的人才性岗位。由此可知,关键岗位包括战略价值和人员配备的难度或稀缺性两个主要维度。战略价值是指该岗位对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可以结合公司产品、经营定位来评估;人员配备的难度或稀缺性是指适合该岗位的人才市场供应量与企业需求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越是供应量小于需求量,企业就越不容易找到适合的人才,稀缺性就更强。稀缺性需要在了解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的情况后通过评估或市场调查的形式确定。

按照九宫格管理方式,以战略价值与人员配备的难度为主要指标,确定企业关键岗位,方式如下:x轴表示岗位的战略价值,依次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y轴表示人员配备的难度,也依次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这样x轴与y轴交叉组成九宫格,每一格代表一类岗位。战略价值处于中、高地位,且该岗位所需求的人才高度稀缺;或战略价值高,人员配备难度中、高,那么这样的岗位被定为关键岗位。战略价值和人员配备稀缺性都处于中的岗位被定为重点岗位,其他则为非重点岗位(参见图1)。

2. 关键岗位储备人才的初选

不同的企业战略目标和核心能力对企业核心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和技术水平等素质特征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企业要把对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战略目标的追求转化为对核心人才素质特征的要求后才能确保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是根据麦克里兰(mcclelland)博士的胜任能力模型来甄选储备人才。实际应用中,储备人才甑选的依据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绩效考核结果;二是综合素质考评;三是人才盘点;四是外部招聘或经人推荐;五是通过素质模型测评和资格审查;六是职业化标准评价。本文主要依据胜任能力综合测评及其行为表现(主要是绩效表现)来甄选储备人才。具体而言,将胜任能力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并用纵轴表示;将行为表现划分为好、一般、差3个等级,并用横轴表示。对于胜任能力较高、行为表现好的人员首先考虑将其确定为关键岗位候选人员;胜任能力高、行为表现一般,行为表现好、胜任能力中,行为表现一般、胜任能力中的人员其次考虑;对于胜任能力低、行为表现差的人员一般不予考虑。

3. 人才的复评及优化调整

储备人才初步确认后,需要对候选人的素质、潜能、业绩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并对接班人按其综合评估进行排序,对初选人员进行优化调整。360度反馈评价作为一种新的业绩改进方法,在对关键岗位储备人才的复评及优化调整中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保证评价的全方位和客观性。

360度评价是一种全方位评价或多源评价,它是指从不同层面的人员中收集信息,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方法。给出评价意见的人员都是与被考评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属和客户等,一般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在360度测评中,并不是所有测评人对于被测评人考量的维度都相同。事实上,由于不同的测评人看被测评人的角度不同,与其接触距离不同,其所了解的信息也不同,从而产生对被测评人不同的评价。经过对这些测评人评价的综合汇总,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信息,这就避免了仅凭直接上司评价容易片面的缺陷。同时,在360度测评中,并不是每个测评人的评价都被赋予同样的权重,根据测评人与被测评人关系的不同和信息量的不同,其评价的权重也应有所不同。

4. 人才的培养

企业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才。培养的目的不仅要让其知其行,而且要让其知其能。所以,通过人才的职业培训来达到企业人才储备的目的,这是企业人才储备的关键过程,同时也决定了企业人才储备的成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培训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主管人员辅导,自学或外派培训,参加短期训练或讲习,参加学术团体,参观、访问管理优秀的企业,进修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因此,企业为了更好地做好人才储备,就必须对储备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必须在充分了解储备人才的能力及各种需求基础上结合储备人才自身的发展方向,帮助储备人才实现职业发展计划,以增强储备人才的归属感与成就感,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储备人才的双赢关系[3]。

四、总结

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梯队计划是为关键岗位培养继任者,保证即使在突况下也有合格的候选人填补关键岗位空缺,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和支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储备计划并实施,可以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优势,并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但是,核心人才具有很强的自我成长意识,因此在制订培训计划时核心员工的期望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而国内专门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多,是目前比较新颖并具有实践挑战性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惠斌. 论工会职工高校的人才储备[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15(4):74-77.

储备企业发展篇6

国家发改革委最近透露,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已经确立三个来源,分别是政府石油储备、企业义务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

发改委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未来5年内,要加快政府石油储备建设,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为核心,建立完善能源安全预警制度和应急机制。

此前,市场上通常把政府石油储备等同与国家战略储备。目前,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四大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正在密锣紧鼓建设中,镇海基地已经竣工,其它三大基地将在2008年前陆续竣工。届时,将总计形成约10余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

但是,政府石油储备还不能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规划》指出,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震荡、不断攀升,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应对供应中断能力较弱;影响天然气、电力安全供应的因素趋多;煤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维护能源安全任务艰巨。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曾经表示,从世界范围内考虑,政府储备一般都是赔钱的。因此,商业石油储备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政府可能会向三大石油公司提供补贴,以补偿这些企业运营、管理商业石油储备的费用。

此外,相关文件已经为建立企业义务储备制度做好了铺垫。与2004年《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相比,去年12月出台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大幅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对企业从事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的油库库容要求由4000立方米调整为10000立方米,同时还调整了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企业注册资金和配套设施的条件。

专家指出,小、散、乱的企业没有能力储备。因此,商务部对资金、油源、库容的高标准要求,使下一步出台企业义务储备制度成为可能。

根据了解,政府石油储备、企业义务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的比例将在《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中确定;企业义务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的配套优惠措施也将在该法规中得以明确。

《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能源法》、《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等法规将陆续出台。

《规划》还要求,“十一五”期间,按照“西部油气东输、东北油气南送、海上油气登陆”的格局,加强骨干油气管线建设,增加必要的复线和重点联络线,加快中转枢纽和战略储备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全国油气骨干管网和重点区域网络。

3年后原油产量要达1.93亿吨

储备企业发展篇7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储备是现代企业追求永续经营与发展而必须长期研究的课题。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若从微观意义即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员工的能力。所以,人力资源储备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所需的人力提供后备保障。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造物之前先造人”,就是对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性的最好的诠释。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思考就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以上问题而提出的,以此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 关键词:人力资源 储备 战略性思考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思考就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以上问题而提出的,以此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储备战略指的是企业根据未来的发展和可能出能出现人才缺位,在企业整体战略框架上,事先做好各职位候选人的规划、招聘、培训、晋升和考核,并辅于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后勤建设的全局思考和预见性的谋划,实现科学的留才、育才、用才观念,使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稳定、协调的运作。 1 实施人力资源储备战略的原则 1.1 自知自明原则 人力资源储备战略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人才缺位,并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求。而保持企业员工的稳定,企业应该定位好自己,企业规模、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等,对人才的要求绝对不能脱离或超越企业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一个位于边缘城市中的中等规模企业,市场的品牌度不高,欲招聘大城市中一般以上高校的毕业生,可以说其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即使是招进来了,也将很容易离去,关键还要全面衡量企业所提供待遇与他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之间的距离。当然例外的也有,在企业的诚恳承诺加上高薪的条件下也会有“勇夫”。总之,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量体裁衣,合身就行,重在实用。 1.2 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重在要求企业要建立与新老员工之间的诚实信用关系,以员工的实际利益为中心,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未来发展晋升规划等方面内容全部向员工交待清楚,使之有较好的心理准备或重新进行职业选择,这样才能使员工从内心深处树立起自身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血肉相连的关系,忠诚于企业。 1.3 权变原则 权变原则不仅是针对市场变化,而且也可以运用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内部人员调整。企业经营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的人才储备方向和人力资源要求层次、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要善于把握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2 人才储备战略实施的流程 有效人力资源的储备战略要做到两个方面:企业自身的准确认知、多渠道合理选才、进行人才的内外部培养、辅助制度和措施的实施、战略实施的绩效反馈。 2.1 分析和认知企业的主客观环境 企业的主客观环境的分析和认知是为了使企业对所处的地理区位、拥有的资源条件、未来的发展前景、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企业所能提供的各种发展空间和福利空间有一个明确的把握,从自身着手分析以往员工流失的原因是否与这些要素相联系,如果偏离这些要素的实际情况,那么,企业就应该进行调整,而不是凌驾于这些资源能力之上,使得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与企业自身所能提供环境相一致,这样才能留住与企业实际情况要求相一致的员工。 2.2 多渠道合理选才 基于上面的多因素分析,企业基本上对自身的总体情况有了明确的把握,那么企业就可以量体裁衣,制作合身的“衣服”,将合适的人才充实到具体的岗位上。 多渠道选才按人才来源方向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人才市场,通过外部的人才的引进,补充新

储备企业发展篇8

[关键词]国产、存储、RAID、冗余、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338-01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正在进入以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新阶段,尤其在云计算浪潮推动下,各行业IT建设呈现出大集中、大整合、资源互通的建设趋势。存储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数据高效可靠承载、信息安全保障的地位日益突显,引起各行业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安全的重视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存储行业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安全至关重要。

1 国产化现阶段水平

存储设备和网络、服务器一样,都是IT系统中的基础硬件产品。国内企业一直在努力推进存储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存储设备技术水平的国产化进展良好,整体上达到国外产品的水平,在个别关键指标上,甚至达到国际领先的地位。

只是由于存储设备承担了最重要的数据保护和管理的职能,最终用户出于自身业务稳定的考虑,并且受到国外企业宣传的影响,认为国产存储设备难以支撑核心业务的运行,所以之前市场认可程度较低,国产化水平弱于网络、服务器等产品。

1.1 技术水平

存储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主要体现在性能、容量、数据保护、性能优化等几个方面。

性能、容量等指标是指存储设备的硬件能力。国内企业在存储设备硬件上和国外企业处于相同的水平。在控制器的处理能力、最大存储空间、缓存算法、硬盘管理校验、RAID算法等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产品。

由于存储设备的软件能力需要长期积累,相比国外企业动辄三四十年的研发历史而言,国内企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国内企业在基本的软件能力上,比如快照、复制、镜像、数据分层,能够达到国外企业的水平。只是在一些细节的技术实现上,以及一些额外附加的功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市场认可情况

总体上来说,国产存储的市场占有率略低于国外存储厂商,但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又有所区别。

其中在中低端产品中,国产存储的市场分额较大,国产存储的占有率高于国外企业。在传统数据中心领域,国外企业的占有率相对较高。

2 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差距

2.1 存储设备硬件能力

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l CPU和配套芯片的能力提升,国外主要存储企业如EMC、Netapp、IBM、HP、DELL等均采用Intel的CPU完成存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国内企业也采用国外的集成芯片来进行存储设备的设计,在芯片选择上和国外企业处于同一水平。以Intel的Romely CPU、Qlogic的16Gb的FC芯片为例,国内企业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拿到芯片设计手册和测试芯片,并且快速应用到自己的设备中。

2.2 存储设备软件能力

存储设备的软件能力需要长期积累,相比国外企业动辄三四十年的研发历史而言,国内企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目前,国内存储设备具备完整的软件体系,快照、复制、镜像、数据分层等主要软件都已经达到国外企业的水平,也都有大量的实际部署案例。只是在一些细节的软件产品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3 和国际主要软硬件平台的兼容认证情况

在和业界软硬件平台的兼容认证上,国内存储企业和国外企业相比存在弱势。数据库、虚拟化平台、小机等主流软硬件平台还是国外企业的天下,他们掌握了认证的主动权。相对的,国外企业的认证数量相对较多。

从现阶段的企业间认证情况来看,国内企业都能够通过相关的认证,只是流程复杂,进度较慢,但由于国内厂商本地化研发,亦能够快速解决兼容性问题。

3 国产存储技术概况

3.1 国内外存储厂商产品对比

当前主流存储厂商产品可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等几个档次,主要依据控制器数量、缓存大小、前端主机接口数、最大磁盘数量等关键指标来进行划分。

在前几年,国内存储市场几乎都由国外厂商占据,产品档次的划分也由国外厂商规定,客户缺少选择性,实则被国外厂商所“绑架”。

国内存储厂商,在保证产品的高可靠、高性能和技术的先进性等前提下,还要打破国外厂商的这种“绑架”性垄断。经过多年技术发展,国产已具有完整的高/中/低全系列存储产品,其产品完全有能力在各行各业替换国外企业产品。

3.2 产品保障

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分传统安全风险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两类。传统安全风险主要是存储数据丢失的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主要是存储数据非法访问、信息泄露或被窃取。

国外存储厂商在国内市场占据较大份额,但技术人员却非常有限,技术支持无法随市场同步跟进,使客户无法得到保障的技术服务:

(1)服务外包:受限于原厂技术人员较少,首次安装和后续维护,包括硬件更换、定期巡检等,国外厂商都会将很大一部分服务外包给其商,对客户而言为非原厂服务,技术得不到保障,也与标书要求的原厂服务相违背。

(2)故障解决:国外存储出现故障,客户无法直接和本地工程师联系要求上门服务,必须先通过400电话,先由远程技术人员定位再派单等,中间需较长时间,对业务连续性较高的客户,会因这些步骤而影响使用。特别是在晚上或周末,会由国外技术人处理故障,有时无法提供中文技术服务等,造成无法及时高效的处理故障,致使客户造成一定损失。对比于国外存储企业,国内存储厂商企业的服务更加贴近用户。

4 国产存储期望

国内存储厂商一直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推动产品技术发展,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存储厂商已经在存储技术的全领域内,实现了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的完全的自主可控。

如果国家能够推出相应的鼓励应用国产存储的行业政策,必将更好的推动存储设备国产化的进程,提高国内存储厂商的竞争能力。

“棱镜门”的持续发酵,说明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在关键、核心的业务领域的IT系统必须做到全部国产。就如国家电网的调度系统,从服务器、存储、网络到数据库、操作系统,实现全方位的国产化。在这里面,需注意区分“自主可控的国产存储”和“OEM品牌”,追求真正的自主可控。

针对一些新开发的应用系统,建议在系统规划之初,就有意识的纳入国内的软硬件厂家参与到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发挥集团优势,将各种产品的优势汇集到一起,或者相互之间弥补单一产品的缺陷。

储备企业发展篇9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庆祝市粮食储备库建库十周年。在此,我代表市局党委向市粮食储备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储备库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建设市粮食储备库是市委、市政府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构筑全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十年来,储备库全体干部职工牢记使命,扎实工作,确保了市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较好地完成了企业肩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全市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企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了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的荣誉,今年又荣获“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称号,成为全国粮油仓储企业的排头兵,为市赢得了荣誉,为全市粮食行业树立了新形象。实践充分证明,市粮食储备库没有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市粮食储备库已经成为全市粮食安全体系的保障和基石。

储备库十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两手抓”和“抓两手”上,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政府储备粮管理,一手抓商业储备经营”,通过两手抓、抓两手,企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就。一是抓基础建设,壮大了企业规模,提升了发展空间。年以来,先后争取政府投资7996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200万元,高标准规划,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强化廉政建设责任制,建成了21万吨仓容、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库区环境,企业规模与发展空间实现了快速壮大和提升。二是抓运营管理,完善了规范化机制,提升了企业形象。在全省率先开展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制度约束、考核激励、科学运行”三大机制,加强职工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制度化、军事化、信息化、科技化、精细化、人本化管理推动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改变了老粮食仓储企业“散、乱、脏、差”的面貌,展现了新时期现代化储备粮库形象,做到了让政府放心、让社会认可。三是抓政府储备,夯实了安全基础,提升了调控能力。坚持把储备粮作为重点和基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级储备粮全部集中统一管理的目标。不断加强储备粮安全管理,完善管理措施,适时开展储备粮轮换更新;建立储备粮质量监测体系,推广应用现代储粮技术,实施科技创新攻关,实现了确保储备粮储存安全、质量良好和需用时调得动、用得上的调控目标。四是抓商业经营,整合了资源优势,提升了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仓储、技术、人员等优势,积极争取代储资格,成为全省首家同时具有市级储备粮、中央储备糖和中央储备粮三项物资存储资格的综合性储备库;近年来,先后入储中央储备糖12万吨,拓展了储备领域,每年增加效益400多万元,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用于仓储设施改造升级,逐步建立起“以库养库,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储备粮保生存、储备糖促发展”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十年来,储备库广大干部职工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占地面积从70亩扩展到500亩、仓容规模从2.5万吨发展到21万吨,建成了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地方粮食储备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知名的巨大变化。同时,企业快速发展使职工收入大幅提升,生活补助、带薪休假等福利待遇不断完善,工作生活条件大大改观。

十年来,储备库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勇争一流,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科技储粮、文化建设等多项工作保持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领先水平,为全市粮食系统赢得了荣誉。

十年来,储备库广大干部职工科学运作,稳步发展,为健全完善全市粮油储备体系、促进全市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和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储备库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求实奉献,工程建设中披星戴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粮食轮换中撇家舍业忙购销、加班加点抓入库,“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储备糖入库中耐酷暑、冒风雪、斗严寒……建库初期刚到单位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如今也过了而立之年、为人父母,为了储备库的建设和发展,大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美好的青春时光。在此,我代表市局党委向多年来默默奉献在储备库各个岗位上的同志们表示真诚的敬意!

十年来储备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充分证明了市粮食储备库有一支能吃苦、能干事、素质高、凝聚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有一个团结战斗、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有一个好的班长和“十大标兵”。召庆同志和“十大标兵”十年如一日,为市粮食储备库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们把握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境界,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严格要求的工作标准,只争朝夕、废寝忘食的工作干劲。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当前,全市广大粮食干部职工正在积极实践“民食为天”服务品牌,努力构筑六大保障体系,确保全市粮油安全。市粮食储备库在全市粮食流通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在粮油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使命重大而又光荣,市粮油储备管理工作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对此,储备库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建库十周年庆典为新的起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争创一流,在全国粮食行业进一步创先争优,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储备粮规范化管理。要在十年来实现良好发展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规范化管理经验,敢于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积极探求工作的新路子、新载体,积极采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段,做好储备粮轮换、安全储存、企业文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结合,适应新形势,破解新难题。要大力发扬进取精神,以创建全国知名的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品牌为重点,推出新思路,创造新亮点,取得新突破,逐步实现由注重管理结果评价向注重工作过程控制的转变,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保持储备库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位次。

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储粮创新。要坚持科技兴粮之路,走绿色、生态保粮的新路子,大力实施以仓房综合控温技术、节能减排为主导的低碳储粮工程,通过建立粮食保管自然损耗定额、降水降温能耗定额、主要器材消耗、吨粮年均保管成本等节能减排控制指标,定期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促进节能降耗水平提高;要丰富先进储粮技术的应用模式和手段,认真研究绿色储粮新技术,确保科学储粮、生态储粮。#p#分页标题#e#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改进领导作风为重点,努力把储备库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不断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更好地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要教育和引导职工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要全面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等活动,开展“技术创新岗”、“技术能手”评选活动,建立奖惩机制,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复合型”职工,为储备库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是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要继续抓好储备糖运作,为企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提升企业形象,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抓好职工生活办公设施建设改造,搞好库内绿化美化,营造一个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切实保证职工身心健康,着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使企业形象、管理层次、职工面貌和综合素质实现较大提升。

市局将一如继往地全力支持储备库的建设和发展!

储备企业发展篇10

一、储备粮品种、数量、质量

(一)品种、数量:早、中籼稻1000吨。

(二)质量: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中等以上。

二、储备粮承储企业、存放地点

承储企业:区粮食购销公司。

存放地点:齐山库区。

三、储备粮资金

储备粮资金由五个方面组成:

(一)收购资金:由承储企业向区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贷款,区农业发展银行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提供。

(二)入库费用:储备粮收购入仓费用按每百市斤3元由区财政承担。

(三)管理费用:即粮食保管费用,包括人员工资、薰蒸药剂、机械通风等,暂按每年每吨80元(如今后中央、省级储备粮费用上调或物价、工资上涨需要调整时,作适当上调)由区财政按季支付给承储企业。

(四)贷款利息:区农业发展银行应按贷款实际发生额据实计算,由区财政按季支付。

(五)轮换费用:粮食轮换期为3年,粮食轮换费用按每吨220元计算,由区财政支付给承储企业。

储备粮新增年份区财政承担入库费用、储存费用、贷款利息;非轮换年份区财政承担储存费用、贷款利息;轮换年份区财政承担轮换费用(包括出入库费用、保管损耗、新陈价差,按每吨220元由区财政拨付给承储企业包干使用)、储存费用、贷款利息。20*年度新增1000吨储备粮入库费用和储存费用实行包干使用,由区财政将包干费用8万元于20*年10月底前一次性拨付给承储企业。利息由区财政与区农发行据实计算。

以上各项费用均纳入当年区级财政预算。

四、储备粮管理

区级储备粮管理要严格按照《*区区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执行。

区级储备粮的动用权属区人民政府,未经区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区级储备粮的各项费用,由承储企业提出书面报告,经区粮食局审核后,区财政局负责及时、足额拨付到承储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由区审计局、区财政局负责监督检查。

区农发行按照储备粮资金管理规定,加强对区级储备粮贷款的信贷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