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货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0:11:52

储备货币

储备货币范文篇1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本位制时代。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最重要的货币,各国间的贸易都用英镑来进行支付和结算。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则相当于世界的中央银行,其贴现率的调整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量和流向。其它国家通过利率政策来应对英格兰银行贴现率的调整。对那些金融系统完善的国家来说,能够通过利率调整获得政策空间,但金融系统脆弱的国家则只能被动应付外部的货币冲击。另外,金本位制受到黄金产量及分布不均的极大限制。黄金在世界上的存量已经赶不上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发展,金本位制无法摆脱被放弃的命运。随后,国际货币体系向金汇兑制过渡。在金汇兑制下,由于英美两国的经济是当时最强劲的,货币最为稳定,故只有这两种货币能够与黄金兑换。由于其它国家通过降低本国的汇率以获得出口贸易的增加累积了大量外汇,然后把大量外汇兑换成黄金,就给英镑带来很大的压力。英格兰银行被迫提高贴现率。其它国家又继续将英镑兑换成美元后兑换黄金,仅1931年9月到10月美国就损失了7.55亿美元的黄金。①美国不得不提升贴现率,加深了1929年以来的经济情况的恶化。金汇兑制被认为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过渡性阶段。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使国际货币体系走向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实行的是黄金———美元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二者的汇率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浮动。居民也不能再兑换黄金,只有各国政府才能对黄金进行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还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办银行的出现,使全球货币管理逐渐走向有组织领导与协商的方向。这一体系由于70年代石油危机对美元的冲击,美元宣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了瓦解。②1976年1月,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金斯顿签署了《牙买加协定》,由此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束,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式确立。牙买加体系下,各会员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情况选择实行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同时,黄金实行非货币化,只是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任由私人或政府买卖。牙买加体系下美元仍然拥有霸主的地位。美元占了各国官方外汇储备的64%,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比例约为50%,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则高达70%。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使其在对外债务问题上不受任何约束。同时,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最后贷款人,不能保证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这些矛盾也就为经济动荡埋下了祸根。③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1.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中的一个根本矛盾。如果一国货币作为世界上各国的储备货币,则这一货币会被要求向外输出,这样就会造成该国贸易的进出口不平衡,产生巨额的贸易赤字。贸易赤字则又会降低该国货币的信用。但是它国对该货币的需求又继续再增加,贸易赤字难以避免。如此,矛盾循环往返难以解决。目前的牙买加体系下,美元就是充当了这样一种货币角色。美元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最重要的国际储备与结算支付货币。美元以这样一种国际货币的身份出现在国际金融中,就天然地具有了全球范围内的铸币税。所以美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来印刷美元,如果美国不加以自我约束,以自己的利益为上,则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旦美元大量流入市场,则会造成流动性过胜,美元会贬值,而大量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是以美元计价,这就会造成巨额的损失。

2.国际收支平衡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另一重大缺陷。自90年代以来,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国际收支就一直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各新兴经济体通过调整产业促成发达的国际贸易出口,创造了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值。如中国,2008年的国际收支盈余占到了GDP的9.4%。而反观美国,国际贸易一直都是巨额的赤字,国际收支亦然。美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在其GDP的比重中以负值出现。对于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来说,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本位制并没有创造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美元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结算货币、支付货币,使大量国家选择美元以防范金融风险和作为外汇储备,这些对美元的需求又使美国可以保持贸易赤字和资本赤字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因此,国际贸易收支的不平衡难以消除。

3.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另一缺陷是对流动性资金管理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权力难以授予和行使、作用难以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避免一国的国家经济动荡;世界银行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贷款以保证各国经济运行的稳定。但是在实际中,两个组织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稳定国际货币的职责,却没有工具能保证这种能力。另外,它有责任对有经济困难的国家提供药方,但往往要么见效太慢要么太猛。总体说来,两个组织对流动性资金的管理在目前的货币体系下难以达到最优的使用。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选择国际货币体系的以上缺陷影响了国际经济的健康运行,有进行改革的必要。以下是两种在当前可选择的两种改革方案:

1.可发展特别提款权作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某一货币想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该货币应该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流通作用、支付作用、结算作用、价值尺度的作用、贮藏作用。其次,该货币的发行数量要能够做到可控,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支撑和制衡的机制。第三,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要能够有长期保持币值稳定的能力。目前,特别提款权的功能比较有限,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但是在各国的储备比例中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个是在小范围内作为支付清算手段,基本上只具有计价和贮藏功能,由于其供应数量有限不能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第三个是作为紧急救援工具使用。总体而言,要想让特别提款权转变为国际储备基金,需要有许多改革。首先,需要有一个超主权的国际组织来领导发行特别提款权。目前特别提款权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的组织下发挥作用,那么,国际货币基金就应该只有从现在的一个政策协调的组织变为一个超主权的组织,才能独立地对特别提款权的发行、流通进行决策。只有真正摆脱美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才可能使特别提款权有最后的权威,而不是牺牲给某一国的势力。其次,在关于控制特别提款权的发行数量方面,可以考虑通过外汇储备来作为发行准备。第三,既然要求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要能够长期保持稳定,那么如何确定其币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目前的特别提款权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加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样的篮子货币结构已经变得狭隘。所以,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需要重新评估和加权。另外,回到固定汇率制度才能使得特别提款权的币值实行的真正的稳定。④

2.多元化国际货币储备体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推测,预计到2020年,北美、“欧元区+英国”、“金砖四国+日本”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在全球GDP总量的份额将分别为:20%、21%、31%。这意味着世界将变成由力量相当的三极组成。北美经济区是传统的经济强区,美元将继续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欧洲地区也是传统的经济发达地区,欧元使其在政策统一,将是国际货币储备中的重要一极。东亚经济也逐渐成长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力量。2000年5月6日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达成了《清迈协议》,旨在促进东亚货币合作和亚洲货币基金的形成。《清迈协议》签订促成了东亚国家间的一系列合作成果,为东亚建立强大经济体打下基础,从而可以实现国际化的主权货币。

储备货币范文篇2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储备货币;储备货币生成条件;储备货币生成路径

“货币国际化”一词来源于日本。广场协议前后,日本的一些英文文献中出现了“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yen”(日元国际化)一词。但在英文文献中,没有关于internationalizationofacurrency的用法,在英文中,internationalization和intemationalized是技术用词,表示将一种电脑软件系统用各种语言来使用。近年来,国内经济界根据日本人对英文词汇的创造,相应地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说法,而且还将人民币国际化“炒”成了一个热点。日元国际化是在日元已经被广泛使用,日元的国际储备地位已经确立的条件下提出的。此时日元国际化的涵义是扩大日元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进一步增强其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由于讨论的起点不同,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与日本的日元国际化涵义出现了较大区别。目前,我国学术界的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演化成这样的涵义:人民币从目前状态发展成为中心储备货币的过程中任何一步有利于此方向的变化。依据这一理念,人民币从目前还不是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到最终成为像美元那样的中心储备货币,要经历三个阶段:(1)从非储备货币演变成储备货币;(2)从地位较低的储备货币演变为地位较强的储备货币;(3)从地位较强的储备货币演变为中心储备货币。可见,日本人所讨论的日元国际化实际上是第二个阶段,而我们中国所探讨的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第一阶段。

人民币从非储备货币迈向储备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不可逾越阶段。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经济总量第四大国,但人民币仍然不是国际储备货币,而排在世界经济第20位以后的港币却是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一员,IMF统计的国际储备货币中有十几种货币其发行国的经济地位远在中国后面,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人民币不能?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值得研究。为了避免误解,本文使用“人民币生成国际储备货币”这一概念来代替“人民币国际化”以精确表达国际化的第一阶段。人民币生成国际储备货币就是人民币至少被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列为储备货币,从而成为众多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一种,而不论其在全世界国际储备货币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港币在世界储备货币中所占比例还不足1%,但它也是一种储备货币,因为它是其他经济体(例如中国大陆)保留的储备资产。

一、国际储备货币生成条件的细辨

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学术界通常认为需要四个条件:第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第二,它的金融市场——国内资产和外汇——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第三,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第四,在金融和贸易上有较大的交易量。也有人认为,货币发行国必须是一个经济大国。这与第四个条件较接近,因为一个经济大国通常就会有较大的金融和贸易交易量。

下面我们就来考查“牙买加体系”诞生以来,所有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是否达到了上述四个条件。

第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根据1980年的《国际货币基金年报》,日元在1976年时,已经占世界外汇储备的2%,但是,日本宣布取消外汇管制的时间是1979年,而实际执行是在1980年。可见,日元在远未满足“完全可兑换”的条件下就变成了储备货币。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年报》的世界储备货币构成表列出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这些占世界储备货币之比例最高的四种货币,其中,瑞士法郎虽排在第四位,但其所占比例仅有0.7%,除了以上四种货币之外的所有储备货币占总储备额的6.3%。因为其他储备货币所占比例不足0.7%,由此可推算出,这些货币至少有10种以上。这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已经成为某一经济体储备的货币在14种以上(在欧元发行之前应在26种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比例不足0.6%。尽管许多储备货币只有极少数经济体将其用作储备,但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可见,“广泛接受”性在国际储备货币当中并不广泛。

第二,“金融市场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这句话通常理解为“开放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openanddeepfinancialmarkets)。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由2%提高到4.5%。但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日本不仅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而且还实行着严格的外汇管制。日本对金融市场的封闭遭到西方国家的一致抗议,因而有广场协议的产生。可见,日元在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前后也没有实现这一条件。

第三,“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图1说明了1963~1975年间日本的通胀情况。图形表明,日元在成为储备货币的初期存在着较严重的通胀。日元不仅对内通胀严重,对外的价值也不稳定。从20世纪70年代(史密森协议前)初算起至90年代中期,日元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25年间升值至80日元,然后又跌至130日元,波动幅度之巨可以想象。

上述储备货币条件对于中心储备货币(如美元)可能是正确的,而我们所讨论的却是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即成为一种非中心储备货币(如日元)的条件,上述对日元的考证表明:通认的四个条件对于实现非中心储备货币这种较低的目标是过于充分了。就目前来看,人民币根本没有可能代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储备货币,也没有可能达到欧元那样的第二储备地位。在这种条件下探讨遥不可及的中心储备货币实现条件,对于中国的金融实践虽不能说是痴人说梦,至少可以说是操之过急。

在本币没有实现完全兑换,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下,一种货币能不能成为储备货币呢?显然从日元70年代的表现看,完全有可能。那么进一步,一种货币成为一种储备货币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条件,或者,一种货币最低需要几个条件,才能成为储备?这对于人民币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需要的条件越多,实现的难度越大,准备这些条件的时间越长,需要做的事就越多。只有我们了解了一种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最少条件,我们才能用最少的资源和最短的时间使人民币变成一种国际储备货币。

从目前舆论关注的情况看,经济界对人民币能成为储备货币寄予厚望。许多学者表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有多种好处,不仅在经济上能获得铸币税的收益,而且还能提高国家的政治地位。因此,探讨一种最低的充分条件,从而在最短的时期内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非常必要的。为达到此目的,本文先尽可能将所有的必要条件挖掘出来。

二、国际储备货币生成的必要条件

根据前面的定义,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条件就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不包括军事和政治的胁迫),世界上至少有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当局愿意将人民币当作储备货币的条件!

比较自布雷顿体系解体以来世界所有国际储备货币产生的过程及其发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本文认为一国货币生成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开放境外非居民本币贸易存款账户、政治经济稳定和与某一个国家的流通和交易规模较大。

1.开放境外非居民本币贸易存款账户。如果一种货币不允许境外非居民持有本币存款账户,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例如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保有的用来支付国际收支逆差及偿付外债的以外国货币命名的资产。货币发行国不给非居民提供本币账户的清算服务,他国怎么用这种货币来支付逆差,偿付外债呢?所以,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首要条件是:该种货币必须允许非居民使用。

从需求角度看,若一国不允许非居民使用本币的存款结算账户,则非居民就不会持有这种货币的存款,因而,对于任何国家,它的进出口商没有使用这种货币进口支付的要求,因而也没有储备这种货币的需求。以中、韩两国为例,若中国允许韩国对中国出口使用人民币账户结算,则中国的进口可(向韩国出口商)支付人民币。韩国的出口商再将其贸易账户上的人民币存款卖给韩国的进口商,韩国的进口商再用其进口中国的商品。但是,由于人民币对非居民账户没有放开,韩国的进出口商手中没有人民币存款(充其量有些人民币现金),进口商想进口中国的货物,他可以支付美元,因而没有对人民币的支付要求,因而韩国没有储备人民币的客观需求,因而韩国政府不必储备人民币。可见,一种货币没有非居民本币的存款账户,它就没有成为储备货币的必要。

一国不对非居民开放本币账户,只允许非居民使用本国的现钞,能不能使他国储备这种货币呢?不能!表面上看,收购本国居民持有的某种外国货币现钞,也可以形成储备。但政府的储备,通常是以亿计算的,而使用现钞的交易双方都需要清点货币,那么当一国与另一国进行债务清偿时,两国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数以亿计的钞票进行清点,其费用之高是难以接受的。另外,现钞的运送和清点需要很长时间,即使能承担起费用,也承受不起这种时间延误的折磨。相比之下,如果使用他种货币来进行清算和交割,快捷、方便,成本低。在这种情况下持有这种储备不符合经济过程最一般的原则(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所以,不可能有这种储备存在。目前,由于大陆政府允许香港非居民使用人民币小额现金存款账户,使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币现金远远超过其他经济体,但三年来平均每年由人民银行回收的现金不足100多亿元,这与香港与大陆的结算金额无法相比,2005年两地仅进出口总额就达1367亿美元,投资交易额超过4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达14000多亿元,而现金支付总额还不足这一交易额的1%。事实很清楚,香港人特别期望使用人民币结算,多次提出申请,但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香港并没有人用现钞进行进出口贸易结算(目前的结算只是旅游性零售),否则,现金流入量就不会是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如果不开放非居民结算账户,非居民就不会用这种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因而政府也不必储备这种货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日元在演化为储备货币的过程中,日本政府仅对非居民的贸易账户实施了开放政策,对资本账户却严格限制,但这并没有阻断日元生成储备货币的进程。所以,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说,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在贸易账户上开放非居民对本币的使用。

2.政治经济稳定。储备货币是一种信用资产,储备发行国政治经济的稳定是保证其发行的储备资产安全性的前提。如果这种安全性都保证不了,谁还敢将其当作储备?所以,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定是成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第二必要条件。

尽管“政治经济稳定”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但存在着客观尺度。从政治上看,极不稳定的国家,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制度变革及政权更迭,新当政的政府可能会不承认原来政府的债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1949年前的债务。政权更迭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最大的经济风险。从实际情况看,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政体具有稳定性,而泰国和马来西亚,人们还不敢确信其稳定性(2006年泰国发生了政变)。从经济上看,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条件较差,那么无论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如何,都有可能出现一场革命或骚乱;而当一个国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且其经济还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一般来说,这个国家的政体也不会突然变动。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没有一个在政治上是不稳定的。所以,一般地说,作为储备货币要求的政治经济稳定,以一个较发达的国家作为标准似乎较为合适。然而,依据前面的定义,成为储备货币只需要一个经济体的承认,所以,只要有一个经济体认为这种货币的发行国政治经济稳定而持有了这种货币,“政治经济稳定”这一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已经成立。

3.与某一个国家的交易规模较大。一个政府要将某种货币当作储备货币,有两种原因:一是为了进口的支付;二是为了平衡外汇市场。如果一国实行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包括钉往或货币局),那么,当某一时刻,进口需要的外汇超过出口所得的外汇时,政府就必须用储备支付进口,否则固定汇率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哪一种货币为储备货币,取决于经常支付的数额,若某种货币的使用量很少,将其列为储备货币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一国实行不完全的浮动汇率,也需要外汇市场的干预,此时所使用的干预货币就是该国的储备货币。选择哪一种货币干预市场,要依据市场的情况,目前各国使用的干预货币主要是美元与自己本国货币,只有少数国家使用少量欧元。也就是说,其他货币成为储备货币主要是某些国家需要这种货币用于进口支付。例如,我国政府储备部分港币,用于对香港贸易的支付,主要原因是我国进出口使用这种货币的数量和比例都较大,若数量较小,例如对阿根廷,我国没有将其货币比索列入储备货币的必要。虽然,港币在全世界的流通和交易规模在所有货币中没有排到前列,但由于它对中国大陆有较大的交易规模,因而也成为一种储备货币。而如果一种货币连这种条件也达不到,没有可能成为储备货币。因此这也是一个必要条件。

从理论上看,一种货币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储备货币。所以,这是三个必要条件。三、经济大国货币生成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之必要条件

如果一个经济大国(不考虑被侵略和殖民的情况)能使世界某一国家对他的交易有较大的规模,这表明他的产品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而其他国家也会购买他的产品,所以,这种竞争力会使其对全世界的出口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具有这样的水平,那么就会有多个国家需要使用这种货币作为进口支付货币。所以,对于一个经济大国,第三个必要条件应改为“有较大交易规模”更为恰当。此处的“交易”一词既包括商品和服务交易,也包括资本交易。

一个经济大国与外国有较大的交易规模,则其出口总值占GDP的比例必然很大。假如这个国家对非居民放开本币贸易账户,那么,当这种货币具有升值趋势时,外国人势必想持有这种货币,这将导致该国进口用本币结算,而出口用外币结算,结果是出口的外汇没有用于进口,即进口所用外汇和出口所得外汇不能相抵。如果这个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那么,出口外汇收入将大量节余,储备将加速增长。也就是说,固定汇率制和非居民贸易账户开放这两种制度的结合,意味着该国的贸易账户可能会将对外债权的减少转变为对外债务的扩大,如果进出口总额又占国民收入的一个较大的比例,那就意味着外汇储备增长的幅度会达到一种超常的水平。这个结果将使货币政策遭遇不可克服的困难:若该国经济处于繁荣和自行扩张时期,那么,储备的加速增长会使过热的经济火上加油,政府虽有货币政策这个强大的消防力量,面对大火,可能也力不从心。

以我国的情况看,我国的进出口总额2006年达到17216亿美元,出口所得外汇9697亿美元,进口7519亿美元,顺差2177亿美元。由于人民币正处于较快的升值时期,向中国出口产品的外国商人都愿意用人民币结算(持有人民币),而我国进口商品的企业也不愿意用外汇结算(因为人民币升值给进口商带来汇兑损失),如果此时政府允许外商用人民币结算,其结果必然是绝大多数进口都使用人民币结算。我们假定有一半的交易用人民币结算,那就是说我国2007年的外汇储备将会在2499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3700多亿美元。在2000亿美元储备增量的压力下,我国目前的经济中已经出现了货币流动性强劲的局面,中央银行2006年被迫两次提高存款准备率并对房地产采取了选择性信用控制,若再增加3700亿美元,货币回笼的压力将再增加3万亿人民币(到2006年9月,人民银行已经发行央行票据3.3万亿人民币),人民银行势必大量集中发行中央银行短期票据,大量集中地发行势必导致利率的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将变得异常复杂,也就是说,一年超过5700(如果所有出口均用人民币结算,那就可能达到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长,是我国经济根本无法承受的巨大包袱。

历史上,日本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日本早于1960年7月就开放了日元非居民贸易账户(称非居民自由日元存款),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美元危机和日元升值趋势,大量结算采用日元,外汇储备加速增长,1972年欧洲共同体宣布联合浮动后,日元还没有开始浮动,外汇储备增长的幅度超过了货币政策容纳的限度。日本大藏省为此启动对非居民账户的严格限制措施,1972年6月对日元非居民贸易账户征收20%的准备金,只过了一个月。从20%提高至50%。直到日元浮动后,才取消了这一限制措施。另外,西德在1950年代末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过程,只是西德对非居民账户完全开放,因而掩盖了贸易账户的特点。

透过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非居民贸易账户开放与储备及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为了讨论一个较为严格的储备货币形成条件,我们只考察了非居民贸易账户,如果在更大的范围——全部非居民账户,则其后果更为夸张。

众所周知,固定汇率与非居民账户开放的矛盾,也是布雷顿体系解体的原因:一方面,布雷顿森林协议要求各国尽可能放开对外汇的管制,而这种放开的主要方式是非居民账户的放开;而另一方面,协议又要求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对于欧洲共同体和日本这样的大型经济体,矛盾不可克服。同样对于21世纪的世界贸易第三大国——中国,这个矛盾也是不可克服的。

至此,我们可以说:一个经济大国其货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条件有四个:开放非居民账户、政治经济稳定、有较大的对外交易规模、实行(基本上由市场定价的)浮动汇率。其中,浮动汇率是实现开放非居民账户这一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

四、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上述四个条件当中的第二和第三两个条件具有客观性,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历史过程的结果,不由当前的决策者意志所决定,因而,可称为“硬条件”。而第一和第四两条件是却有一定的主观性,可由货币发行国的决策者掌握。因而可称其为“软条件”。在客观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国决策者也可以实施“软条件”,例如,泰国和马来西亚。但如果“硬条件”没有达到,储备货币不能形成。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则该国不易选择非居民账户开放,而不选择非居民账户开放,就不能形成储备货币。

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政治经济稳定、国际贸易居世界第三位,具备了“硬条件”。但是,由于我国没有实行浮动汇率,因此我国还不具备开放非居民账户的条件,因此人民币还不能成为储备货币。

对于外国人来看,从钉住汇率到浮动汇率似乎是“临门一脚”,但对中国经济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攀登之路。由于近年来在我国全部价格篮子商品中,贸易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贸易品的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提高(巴拉

萨-萨缪尔森效应),目前由IMF测算的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达到1.48(1美元=5.4元人民币),我国商务部也认为人民币低估了15%(即6.6215);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经验,汇率波动存在着超调现象(反应过度),所以,若人民币立即自由浮动,则市场价格必升至购买力平价以下,调整幅度将大大超过15%。如此大幅度调整必使中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因为出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计算,2005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5%,如果将间接的贡献(消费和投资)也计算在内,对GDP增量的贡献远远超过40%。所以,人民币突然大幅度升值将使大批贸易企业倒闭,猛烈冲击中国整体经济,其后果是中国人民无法接受的,所以,人民币绝对不能立即由市场定价。公务员之家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明确表示要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区间;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5年7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表示:“此次汇率机制改革是强调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这些都表明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另一方面,一年多以来人民币逐步升值,至2007年1月17日已经升值了5.9%。这些情况都表明,人民银行试图先让人民币汇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逐步接近购买力平价,然后再实行由市场定价的浮动汇率制。假定人民银行计划平均每年升值5%,则从现在算起,约需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即在2011年的年底接近IMF认定的购买力平价。

通过上述对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分析,我们实际上已经将人民币未来的路径勾画出来:从2007~2011年人民币通过参考一篮子货币计值逐步对美元升值,2012年人民币汇率开始基本由市场定价,在汇率企稳,人民银行基本掌握了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操作的要领之后,约在2013年前后,中国将允许非居民在贸易账户下使用人民币结算。届时,我国可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二大国;中国成为许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而他们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顺理成章。

综合上述储备货币形成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下述两个重要的结论:

1.不完全开放金融市场,也不会耽搁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进程。

从日元生成储备货币的过程看,只要一国贸易规模足够大,其货币就有可能演变为储备货币,并不需要完全开放金融市场。既然日元在严格实行外汇管理的条件下,通过贸易结算上的使用生成了储备货币,人民币为什么不能在有限制度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下生成储备货币?

2.逐步开放非居民账户是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必由之路。

储备货币范文篇3

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通常认为需要四个条件:一是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二是它的金融市场——国内资产和外汇——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三是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四是在金融和贸易上有较大的交易量。也有人认为,货币发行国必须是一个经济大国。这与第四个条件较接近,因为一个经济大国的货币通常就会有较大的金融和贸易交易量。

下面我们就来考查牙买加体系诞生以来,所有储备货币发行国(26个以上)是否达到了上述四个条件。

(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根据1980年的《国际货币基金年报》,日元在1976年时,已经占世界外汇储备的2%,但是我们知道,日本宣布取消外汇管制的时间是1979年,而实际执行是在1980年。由此可见,“完全可兑换”作为储备货币的条件值得置疑。另外,《国际货币基金年报》每年均列出世界储备货币的构成,自欧元创立以来,《年报》的世界储备货币构成表通常只列出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这些占世界储备货币之比例最高的四种货币。其中,瑞士法郎虽排在第四位,但其所占比例仅有0.7%(2002年),除了以上四种货币之外的所有储备货币约占6.3%。因为其他储备货币所占比例不足0.7%,由此可推算出,这些货币至少有10种以上。这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已经成为某一经济体储备的货币在14种以上(在欧元发行之前应在26种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比例不足0.6%。尽管许多储备货币只有极少数经济体将其用作储备,但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种国际储备货币。所以,“广泛的接受性”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当模糊的表达。

(二)金融市场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这句话通常理解为“开放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openanddeepfinancialmarkets)。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由2%提高到4.5%。但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日本不仅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而且还实行着严格的外汇管制,日本对金融市场的封闭遭到西方国家的一致抗议。可见,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并非必要条件。

(三)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963~1975年问,日元在成为储备货币的初期存在着较严重的通胀。日元不仅对内通胀严重,对外的价值也不稳定。从20世纪70年代(史密森协议前)初算起至90年代中期,日元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25年间升值至80日元,然后又跌至120左右,波动幅度之巨可以想象。

二、从现实中归纳储备货币形成的必要条件

以上我们通过比较日元成为储备货币时的条件否定了上述四个条件中的三个。那么,一种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比较日元形成储备货币的过程,本文认为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需要下述五个并不很难达到的条件。

(一)政治经济稳定储备货币是一种信用资产,储备发行国政治经济的稳定是保证其发行的储备资产安全性的前提。如果这种安全性都保证不了,谁还敢持有这种储备?所以,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定是成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第一必要条件。

(二)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规模较大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将某种货币当作储备货币,与交易成本有关。一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贸易或资本项目逆差支付,如果一国与中国有巨额贸易(自然也形成一定量的贸易资本流动),该国外汇储备支付的大部分将用于中国,如果该国储备当局不储备人民币(假定人民币能用于贸易结算),而只用美元支付,那么,该国的交易将面临两重汇率风险,即人民币和美元两种汇率风险——有些时候,这两种风险可能是叠加的。而如果该国用人民币直接支付,则减少了一重风险,即降低了交易成本。所以,对于日本和韩国(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均为中国),将人民币当作储备货币将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从另一个角度看,假定中国是某一个实行钉住美元制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那么该国家的外汇市场上就会有大量的人民币交易,当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时,美元的汇率可能没有变化,因而为数不多的与美国贸易的进出口商没有汇率风险,而绝大多数进出口商因为与中国进行贸易而面临汇率风险,从而使这种钉住失去了意义(钉住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多数进出口商的汇率风险——或称交易成本)。显然,这个国家至少应该将人民币当作其钉住货币的一种(要钉住,就必须先储备,否则外汇管理当局就无法操作,从而使钉住变成空话)。而如果这个国家将人民币当作钉住货币,当人民币升值时,它就不必对美元升值,从而使外汇市场上的操作变得更简单(减少交易成本)。可见,一国货币成为关键货币的关键是它的贸易(国际交易)规模,如果它的贸易规模足够大,就会有较多实行钉住汇率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当这些贸易伙伴与该国的贸易占到其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时,钉住这种货币就顺理成章,储备货币自然形成。

布雷顿体系崩溃之后出现的前几位国际货币发行国——德国、日本和法国,其世界贸易额在全球排名也不相上下。可见,虽然交易规模是一个必要条件,但贸易规模更具决定性意义。

(三)允许境外非居民用本币存款账户结算一种货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规模较大”,但不允许境外非居民持有本币存款账户,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例如人民币)也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保有的用来偿付外债的以外国货币命名的资产。货币发行国不给非居民提供本币账户的清算服务,他国怎么用这种货币来偿付外债呢?所以,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另一个条件是:允许非居民持有这种货币的存款账户(而不是现金)。如果上述(一)和(二)两个必要条件已经成立,那么,只要境外非居民可使用这种货币账户结算,必然导致这种货币的大量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国就没有理由不对储备这种货币的中央银行或相关机构提供清算服务。另外,前面我们提到,在日元成为储备货币的早期,日本政府仅对非居民的贸易账户实施了开放政策,对资本账户却严格限制,但这并没有阻断日元储备化的进程。所以,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说,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第三个必要条件是:在贸易账户上开放非居民对本币的使用。应该强调的是,这一条件与一国货币的自由兑换性并不是完全相关的。从货币兑换的主体划分,自由兑换可分为四种,一是对本国居民的经常项目自由兑换;二是对本国居民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三是对境外非居民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四是境外非居民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上述分析表明,在这四个自由中只要实现了一、三两个,对于一个贸易大国,其储备货币的形成条件就已经足够了。日本早在1960年实现了第三种自由,但第一种自由却是在1964年才实现,第二种在1980年才开始实施,而第四种直到1997年才全部完成。

(四)实行对主要储备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如果一国出口总值在世界居前列(经济大国),又实行固定汇率制,则其放开非居民的本币贸易账户就是放开了短期资本,而放开了短期资本就陷人了三难困境(trilemma):失去了货币政策自主性。由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大国的货币要想成为储备货币,它的汇率必须浮动,否则它的货币政策迟早会受到资本流动的制约。进一步,我们能不能说,实行浮动汇率是一种货币储备化的必要条件呢?就目前来看,所有的国际储备货币的汇率都是浮动的。横截面的归纳似乎是正确的,但从历史上看,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德马克曾是世界重要的储备货币,然而它在欧洲共同体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美元的中心储备货币地位也是始于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根据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和克鲁格曼的“三难困境”理论,我们可以将第四个必要条件限定为:在牙买加体系下一个经济大国的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它必须对主要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欧元和日元)浮动。这个命题不仅符合上述两个理论,而且也举不出反例。

(五)长期保持不贬值的趋势马克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日元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因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货币存在着长期升值的趋势(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这种趋势给货币的持有者带来了收益,因此,人们愿意持有这两种货币。可见,长期的升值趋势对货币储备化过程的重大意义;而反过来,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货币是因为贬值而变为储备货币。由此我们可以断言:一种货币成长为储备货币的第五个必要条件是:在其演化的初期必须保持长期对外升值趋势或保持较强的稳定性(例如瑞士法郎)。

三、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准备状况

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都希望本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象征,而且还有铸币税的收益。然而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种货币能不能形成国际储备货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货币发行国有没有能力提供储备货币。一国只有允许非居民持有本币存款账户才能成为储备货币,而让非居民持有本币账户就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短期资本市场,从而使该国将面临着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所以,一国的金融市场和货币制度能不能消除或经受住短期资本的冲击是它能不能形成储备货币的先决条件。根据克鲁格曼三角,要在制度上消除这种冲击,一个小国可以实行货币局制(实际上香港在1998年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而一个大国则只能浮动汇率。所以,开放本币存款账户和实行浮动汇率制是一个大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是非货币发行国政府是否愿意持有这种货币。每个国家都希望本国货币能成为储备货币,但最终能不能成为储备货币还取决于他国政府能否接受,而他国政府能否接受又取决于发行国本身的政治经济条件,即政治经济稳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交易规模和货币具有长期保持不贬值的趋势三个条件。

人民币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又如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考查。

(一)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历经了1980年代末期世界的政治动荡,1990年代末期的东南亚危机冲击,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在向稳定点靠近;一系列体制的悄悄变革,使政治体制和经济运行相互配合,演化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稳定结构;迅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使政权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保证。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没有人担心中国近期的政治经济稳定性。这一条件为人民币演化为储备货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人民币具备在国际市场上大规模交易和流通的基础从1978—2005年,我国的进出口额从206.4亿美元增加到14221.2亿美元,翻了69倍。尽管我国目前的综合实力仅居世界第60位,人均GDP不足1500美元,但已经是世界第五经济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了,近几年,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惊人,2003~2005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分别是37.1%、35.7%和23.2%,2006年上半年达23.4%,表明全年增长速度不会少于20%。按此速度增长,不久将竞争第二贸易大国。此外,目前我国已经成为11个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阿根廷、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蒙古、马达加斯加、贝宁、台湾和香港地区)。在这些经济体中有5个实行钉住汇率制;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是世界外汇储备大国。另外,应该说明的是,中国与泰国在2000年曾达成货币互换协议,2003年和2005年又分别与日本和韩国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一旦这些协议执行,人民币将自动成为储备货币。

(三)逐步升值的汇率演化尽管中国经济发动于1980代初期,但人民币开始升值却是从1994年开始的,最初的升值可能是汇率并轨的超调结果,接踵而来的是1997~2000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尽管这一时期,由于对人民币的担心而出现了大量资本外逃的噪音交易,但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不仅保持了人民币与美元名义汇率的稳定,而且因亚洲各国(包括日本)货币普遍贬值,使人民币相对升值。2003年中国经济在脱离了低迷之后呈现出繁荣,人民币预期的突然转向使其名义汇率升值压力突显,从此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都进入了逐步升值的轨道。近十年来,中国工业生产技术迅速普及,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根据巴拉萨一萨缪尔森命题,只要中国经济技术进步的过程不完结,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就不会完结。

通过上述第二个方面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外国政府接受性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因此,只要我国政府允许非居民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则人民币将迅速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目前的情况是:我国政府不可能允许非居民用人民币结算。因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2005年经常账户顺差和直接投资账户顺差就达2000多亿美元,如果我国允许非居民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则外国的进口商为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利益,必将对中国进口企业提出用人民币结算的要求;而中国出口商为了避免使用外汇而遭受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损失,也必将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结果当然是中国多数出口将不使用外汇。假定有一半出口额用人民币结算,一年就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再增加3500多亿美元。因为非居民的人民币存款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短期资本账户上,也就是我国出现了大批的短期资本流入。在2000亿美元储备增量的压力下,我国目前的经济中已经出现了货币流动性强劲的局面,中央银行2006年被迫再次提高存款准备率并对房地产采取了选择性信用控制,若再增加3500亿美元,货币回笼的压力将再增加2.6万亿人民币,人民银行势必大量集中发行中央银行短期票据,大量集中地发行势必导致利率的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将变得异常复杂,很可能失去控制。一年超过5500亿(如果所有出口均用人民币结算,那就可能达到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长,是我国经济根本无法承受的巨大包袱。

可见,我国不能放开非居民的人民币账户(因而导致人民币不能成为储备货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中存在着短期资本——外汇储备——货币政策三者的联动关系。根据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解除这种联动关系的方法只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由此我们可以说,我国在货币制度上还不具备提供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条件。

四、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路径预测

近年来,我国通过吸引外资政策发展国际贸易,逐步实现了贸易额的世界前列地位,为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可当人民币临近国际储备货币的门口时,它又落入了“三元困境”的陷阱;要摆脱这个陷阱,它必须乘上“浮动汇率”这个电梯,从陷阱里上来。在许多人看来,从钉住汇率到浮动汇率似乎是“临门一脚”,但对中国经济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攀登之路。由于近年来在我国全部价格篮子的商品中,贸易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贸易品的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提高,目前由许多研究机构测算的购买力平价已经达到1.48(1美元=5.4元人民币);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国际经验,汇率波动存在着超调现象(反应过度),所以,若人民币汇率立即由市场自行决定,则市场价格必升至5.4以下,调整幅度将超过36%。如此大幅度调整必使中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这是因为出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计算,2005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5%,如果将间接的贡献(消费和投资)也计算在内,对GDP增量的贡献远远超过40%。所以,人民币突然大幅度升值将使大批贸易企业倒闭,猛烈冲击中国整体经济,其后果是中国人民无法接受的,所以,人民币绝对不能立即浮动(完全由市场定价)。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明确表示要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区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5年7月23日也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表示:“此次汇率机制改革是强调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这些都表明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一年多以来人民币正在逐步升值,至今年9月5日已经升值了4.8%。这些情况都表明,人民银行试图先让人民币汇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逐步接近购买力平价,然后再实行由外汇市场定价的浮动汇率制。

通过上述对人民币储备化的过程中各种必要条件之间的钳制关系的分析,我们实际上已经将人民币未来的路径勾画出来:假定人民银行计划平均每年升值5%,则从现在算起,还需5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即在2012年的年初接近购买力平价所确定的汇率。也就是说,从2005至2012年人民币将通过参考一篮子货币计值,并逐步对美元升值,最终逼近购买力平价,并逐步扩大浮动的区间,为完全浮动创造条件;2012年人民币汇率开始试行市场定价;再经过2年左右的试验,在汇率企稳,人民银行基本掌握和熟练了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操作的要领,约在2015年前后,中国将允许非居民在贸易账户下使用人民币结算。届时,我国可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二大国;中国可能成为20个或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一旦中国开放非居民的人民币转账结算,这些贸易伙伴国会主动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占世界储备货币的比例将迅速上升,在五年内(2020年)达到3%(排在日元之后)。当然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预测,实际的时间可能会更短一些。

综上所述,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条件并非遥不可及,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多数条件,少则6年,多则10年,“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就会变为现实。

储备货币范文篇4

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学术界通常认为需要四个条件:第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第二,它的金融市场——国内资产和外汇——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第三,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第四,在金融和贸易上有较大的交易量。也有人认为,货币发行国必须是一个经济大国。这与第四个条件较接近,因为一个经济大国通常就会有较大的金融和贸易交易量。

下面我们就来考查“牙买加体系”诞生以来,所有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是否达到了上述四个条件。

第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根据1980年的《国际货币基金年报》,日元在1976年时,已经占世界外汇储备的2%,但是,日本宣布取消外汇管制的时间是1979年,而实际执行是在1980年。可见,日元在远未满足“完全可兑换”的条件下就变成了储备货币。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年报》的世界储备货币构成表列出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这些占世界储备货币之比例最高的四种货币,其中,瑞士法郎虽排在第四位,但其所占比例仅有0.7%,除了以上四种货币之外的所有储备货币占总储备额的6.3%。因为其他储备货币所占比例不足0.7%,由此可推算出,这些货币至少有10种以上。这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已经成为某一经济体储备的货币在14种以上(在欧元发行之前应在26种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比例不足0.6%。尽管许多储备货币只有极少数经济体将其用作储备,但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可见,“广泛接受”性在国际储备货币当中并不广泛。

第二,“金融市场应具有广度和流动性”。这句话通常理解为“开放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openanddeepfinancialmarkets)。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由2%提高到4.5%。但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日本不仅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而且还实行着严格的外汇管制。日本对金融市场的封闭遭到西方国家的一致抗议,因而有广场协议的产生。可见,日元在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前后也没有实现这一条件。

第三,“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图1说明了1963~1975年间日本的通胀情况。图形表明,日元在成为储备货币的初期存在着较严重的通胀。日元不仅对内通胀严重,对外的价值也不稳定。从20世纪70年代(史密森协议前)初算起至90年代中期,日元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25年间升值至80日元,然后又跌至130日元,波动幅度之巨可以想象。

上述储备货币条件对于中心储备货币(如美元)可能是正确的,而我们所讨论的却是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即成为一种非中心储备货币(如日元)的条件,上述对日元的考证表明:通认的四个条件对于实现非中心储备货币这种较低的目标是过于充分了。就目前来看,人民币根本没有可能代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储备货币,也没有可能达到欧元那样的第二储备地位。在这种条件下探讨遥不可及的中心储备货币实现条件,对于中国的金融实践虽不能说是痴人说梦,至少可以说是操之过急。

在本币没有实现完全兑换,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下,一种货币能不能成为储备货币呢?显然从日元70年代的表现看,完全有可能。那么进一步,一种货币成为一种储备货币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条件,或者,一种货币最低需要几个条件,才能成为储备?这对于人民币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需要的条件越多,实现的难度越大,准备这些条件的时间越长,需要做的事就越多。只有我们了解了一种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最少条件,我们才能用最少的资源和最短的时间使人民币变成一种国际储备货币。

从目前舆论关注的情况看,经济界对人民币能成为储备货币寄予厚望。许多学者表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有多种好处,不仅在经济上能获得铸币税的收益,而且还能提高国家的政治地位。因此,探讨一种最低的充分条件,从而在最短的时期内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非常必要的。为达到此目的,本文先尽可能将所有的必要条件挖掘出来。

二、国际储备货币生成的必要条件

根据前面的定义,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条件就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不包括军事和政治的胁迫),世界上至少有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当局愿意将人民币当作储备货币的条件!

比较自布雷顿体系解体以来世界所有国际储备货币产生的过程及其发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本文认为一国货币生成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开放境外非居民本币贸易存款账户、政治经济稳定和与某一个国家的流通和交易规模较大。

1.开放境外非居民本币贸易存款账户。如果一种货币不允许境外非居民持有本币存款账户,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例如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保有的用来支付国际收支逆差及偿付外债的以外国货币命名的资产。货币发行国不给非居民提供本币账户的清算服务,他国怎么用这种货币来支付逆差,偿付外债呢?所以,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首要条件是:该种货币必须允许非居民使用。

从需求角度看,若一国不允许非居民使用本币的存款结算账户,则非居民就不会持有这种货币的存款,因而,对于任何国家,它的进出口商没有使用这种货币进口支付的要求,因而也没有储备这种货币的需求。以中、韩两国为例,若中国允许韩国对中国出口使用人民币账户结算,则中国的进口可(向韩国出口商)支付人民币。韩国的出口商再将其贸易账户上的人民币存款卖给韩国的进口商,韩国的进口商再用其进口中国的商品。但是,由于人民币对非居民账户没有放开,韩国的进出口商手中没有人民币存款(充其量有些人民币现金),进口商想进口中国的货物,他可以支付美元,因而没有对人民币的支付要求,因而韩国没有储备人民币的客观需求,因而韩国政府不必储备人民币。可见,一种货币没有非居民本币的存款账户,它就没有成为储备货币的必要。

一国不对非居民开放本币账户,只允许非居民使用本国的现钞,能不能使他国储备这种货币呢?不能!表面上看,收购本国居民持有的某种外国货币现钞,也可以形成储备。但政府的储备,通常是以亿计算的,而使用现钞的交易双方都需要清点货币,那么当一国与另一国进行债务清偿时,两国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数以亿计的钞票进行清点,其费用之高是难以接受的。另外,现钞的运送和清点需要很长时间,即使能承担起费用,也承受不起这种时间延误的折磨。相比之下,如果使用他种货币来进行清算和交割,快捷、方便,成本低。在这种情况下持有这种储备不符合经济过程最一般的原则(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所以,不可能有这种储备存在。目前,由于大陆政府允许香港非居民使用人民币小额现金存款账户,使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币现金远远超过其他经济体,但三年来平均每年由人民银行回收的现金不足100多亿元,这与香港与大陆的结算金额无法相比,2005年两地仅进出口总额就达1367亿美元,投资交易额超过4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达14000多亿元,而现金支付总额还不足这一交易额的1%。事实很清楚,香港人特别期望使用人民币结算,多次提出申请,但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香港并没有人用现钞进行进出口贸易结算(目前的结算只是旅游性零售),否则,现金流入量就不会是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如果不开放非居民结算账户,非居民就不会用这种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因而政府也不必储备这种货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日元在演化为储备货币的过程中,日本政府仅对非居民的贸易账户实施了开放政策,对资本账户却严格限制,但这并没有阻断日元生成储备货币的进程。所以,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说,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在贸易账户上开放非居民对本币的使用。

2.政治经济稳定。储备货币是一种信用资产,储备发行国政治经济的稳定是保证其发行的储备资产安全性的前提。如果这种安全性都保证不了,谁还敢将其当作储备?所以,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定是成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第二必要条件。

尽管“政治经济稳定”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但存在着客观尺度。从政治上看,极不稳定的国家,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制度变革及政权更迭,新当政的政府可能会不承认原来政府的债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1949年前的债务。政权更迭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最大的经济风险。从实际情况看,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政体具有稳定性,而泰国和马来西亚,人们还不敢确信其稳定性(2006年泰国发生了政变)。从经济上看,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条件较差,那么无论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如何,都有可能出现一场革命或骚乱;而当一个国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且其经济还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一般来说,这个国家的政体也不会突然变动。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没有一个在政治上是不稳定的。所以,一般地说,作为储备货币要求的政治经济稳定,以一个较发达的国家作为标准似乎较为合适。然而,依据前面的定义,成为储备货币只需要一个经济体的承认,所以,只要有一个经济体认为这种货币的发行国政治经济稳定而持有了这种货币,“政治经济稳定”这一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已经成立。

3.与某一个国家的交易规模较大。一个政府要将某种货币当作储备货币,有两种原因:一是为了进口的支付;二是为了平衡外汇市场。如果一国实行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包括钉往或货币局),那么,当某一时刻,进口需要的外汇超过出口所得的外汇时,政府就必须用储备支付进口,否则固定汇率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哪一种货币为储备货币,取决于经常支付的数额,若某种货币的使用量很少,将其列为储备货币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一国实行不完全的浮动汇率,也需要外汇市场的干预,此时所使用的干预货币就是该国的储备货币。选择哪一种货币干预市场,要依据市场的情况,目前各国使用的干预货币主要是美元与自己本国货币,只有少数国家使用少量欧元。也就是说,其他货币成为储备货币主要是某些国家需要这种货币用于进口支付。例如,我国政府储备部分港币,用于对香港贸易的支付,主要原因是我国进出口使用这种货币的数量和比例都较大,若数量较小,例如对阿根廷,我国没有将其货币比索列入储备货币的必要。虽然,港币在全世界的流通和交易规模在所有货币中没有排到前列,但由于它对中国大陆有较大的交易规模,因而也成为一种储备货币。而如果一种货币连这种条件也达不到,没有可能成为储备货币。因此这也是一个必要条件。

从理论上看,一种货币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储备货币。所以,这是三个必要条件。三、经济大国货币生成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之必要条件

如果一个经济大国(不考虑被侵略和殖民的情况)能使世界某一国家对他的交易有较大的规模,这表明他的产品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而其他国家也会购买他的产品,所以,这种竞争力会使其对全世界的出口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具有这样的水平,那么就会有多个国家需要使用这种货币作为进口支付货币。所以,对于一个经济大国,第三个必要条件应改为“有较大交易规模”更为恰当。此处的“交易”一词既包括商品和服务交易,也包括资本交易。

储备货币范文篇5

[关键词]Heller—Knight模型Dooley模型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总体规模达8527亿美元。截止至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增长速度高达43.3%。巨额的外汇储备规模及惊人的增长速度,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尤其是外汇币种结构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但从2007年7月起,至2008年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由88.73点跌至83.61点,8个月的贬值幅度为5.77%。与此同时,欧元却持续升值。历史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里,欧元兑美元升值17%,兑日元升值20.4%。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明显变化,如何合理安排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为基础,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对模型做出适当修正,引入相关数据,试图从影响外汇储备的相关因素出发,探究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币种构建情况。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历史发展情况

国际货币储备体系的演变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变化。在金本位时期,黄金充当世界货币,加上英国的经济实力,形成了黄金—英镑的国际储备体系。199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黄金国际储备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货币当局逐渐改变货币品种单一的货币结构,储备货币走向多元化,此时,美元仍然是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的中心,只是其比重有所下降。相应地,其他诸如德国马克、英镑、日元等货币的地位有所上升。1999年欧元的诞生,又对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地位构成了新的威胁。如今,世界已形成以美元、日元和欧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我国也顺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要求,建立了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中国外汇储备1993年仅有201.38亿美元,自1994年外汇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1996年11月突破1000亿美元,2000年开始突飞猛进,至2006年,成为世界头号储备国,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也比1999年的15%翻了一番多。我国在1997年时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为美元占59%,日元占12%,马克与欧洲货币单位分别占16%与12%。随着1999年欧元的启动,我国将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转换为欧元,形成了美元占55%,日元占27%,欧洲货币占6%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2001年8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为美元储备。高额的外汇储备和浮动汇率制下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必然使我国对过去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做出了调整,构建出新的适应国际局势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二、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确立

传统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理论主要有:资产组合理论、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本文主要利用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来确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并对模型做出了适当的修正。

Heller,Knight(1978)在“Reserve-CurrencyPreferencesofCentralBanks”一文中认为,一国的汇率安排和贸易收支结构是决定储备货币结构的重要因素。

Dooley(1989)认为在决定储备币种分配时,交易成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外汇资产风险和收益率的考虑。Dooley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一国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是由贸易对象、外汇结构和汇率安排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为基础,考虑到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必然特别强调安全性与流动性,同时结合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及储备国的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我们最终将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储备国的经济实力、外债结构与规模及各储备货币的投资收益作为推断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1.我国贸易结构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

贸易结构大体上确定了在对外贸易中使用的币种及其比例,因此,通过考察进出口的来源、去向、数量及交易双方的支付惯例等即可初步确立贸易结构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通常以一国的进出口总额来反映对外贸易情况,表1给出了1998年~2006年我国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进出口额及其占我国进出口额的比重。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比项经过计算得出

在表中,由于台币不是自由可兑换货币,它是盯住美元的,因此其比例可并入美元。港币虽是自由货币,但非国际公认的储备货币,而港币又是盯住美元,与美元联动的,所以港币的比例也可并入美元。虽然在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多种硬通货,但美元仍然是主要的结算和计价货币,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尤为如此。我国与亚、非、拉国家的贸易结算也多以美元为主,因此对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比例上调至50%~60%。

由于中日的贸易并不是完全由日元结算,所以对日元的比例往下做适当调整,估算为10%~15%。

欧元实行后,大部分欧盟成员国原来各自的货币被统一的货币欧元取代。德国、法国和其他欧元区国家与我国贸易货币统一计为欧元,所以欧元的比例估算为20%~25%。

英国和瑞士可认为是其他储备货币所在国,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其他货币,统一归入其他主要货币,比例约为5%~10%。

因此,从贸易结构这一影响因素出发,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应为(见表2):

2.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也是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不断增加,已有相当规模。目前,累计外商投资规模已达694.68亿美元。由于这些投资中很多是采用来源国自身的货币,而且将来的分红是收益也要兑换成相应的货币汇出,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产生影响。表3给出了1998年~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各主要储备货币所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比项经过计算得出

将表3中的平均值百分化有:日本36.72%,美国35.94%,英国8.46%,德国10.16%,瑞士2.92%,法国5.80%。则考虑外商直接投资的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应为(见表4):

储备货币范文篇6

国际货币储备体系的演变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变化。在金本位时期,黄金充当世界货币,加上英国的经济实力,形成了黄金—英镑的国际储备体系。199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黄金国际储备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货币当局逐渐改变货币品种单一的货币结构,储备货币走向多元化,此时,美元仍然是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的中心,只是其比重有所下降。相应地,其他诸如德国马克、英镑、日元等货币的地位有所上升。1999年欧元的诞生,又对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地位构成了新的威胁。如今,世界已形成以美元、日元和欧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我国也顺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要求,建立了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中国外汇储备1993年仅有201.38亿美元,自1994年外汇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1996年11月突破1000亿美元,2000年开始突飞猛进,至2006年,成为世界头号储备国,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也比1999年的15%翻了一番多。我国在1997年时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为美元占59%,日元占12%,马克与欧洲货币单位分别占16%与12%。随着1999年欧元的启动,我国将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转换为欧元,形成了美元占55%,日元占27%,欧洲货币占6%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2001年8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为美元储备。高额的外汇储备和浮动汇率制下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必然使我国对过去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做出了调整,构建出新的适应国际局势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二、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确立

传统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理论主要有:资产组合理论、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本文主要利用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来确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并对模型做出了适当的修正。

Heller,Knight(1978)在“Reserve-CurrencyPreferencesofCentralBanks”一文中认为,一国的汇率安排和贸易收支结构是决定储备货币结构的重要因素。

Dooley(1989)认为在决定储备币种分配时,交易成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外汇资产风险和收益率的考虑。Dooley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一国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是由贸易对象、外汇结构和汇率安排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为基础,考虑到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必然特别强调安全性与流动性,同时结合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及储备国的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我们最终将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储备国的经济实力、外债结构与规模及各储备货币的投资收益作为推断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我国贸易结构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

贸易结构大体上确定了在对外贸易中使用的币种及其比例,因此,通过考察进出口的来源、去向、数量及交易双方的支付惯例等即可初步确立贸易结构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通常以一国的进出口总额来反映对外贸易情况,表1给出了1998年~2006年我国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进出口额及其占我国进出口额的比重。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比项经过计算得出

在表中,由于台币不是自由可兑换货币,它是盯住美元的,因此其比例可并入美元。港币虽是自由货币,但非国际公认的储备货币,而港币又是盯住美元,与美元联动的,所以港币的比例也可并入美元。虽然在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多种硬通货,但美元仍然是主要的结算和计价货币,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尤为如此。我国与亚、非、拉国家的贸易结算也多以美元为主,因此对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比例上调至50%~60%。

由于中日的贸易并不是完全由日元结算,所以对日元的比例往下做适当调整,估算为10%~15%。

欧元实行后,大部分欧盟成员国原来各自的货币被统一的货币欧元取代。德国、法国和其他欧元区国家与我国贸易货币统一计为欧元,所以欧元的比例估算为20%~25%。

英国和瑞士可认为是其他储备货币所在国,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其他货币,统一归入其他主要货币,比例约为5%~10%。

因此,从贸易结构这一影响因素出发,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应为(见表2):

2.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也是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不断增加,已有相当规模。目前,累计外商投资规模已达694.68亿美元。由于这些投资中很多是采用来源国自身的货币,而且将来的分红是收益也要兑换成相应的货币汇出,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产生影响。表3给出了1998年~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各主要储备货币所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比项经过计算得出

将表3中的平均值百分化有:日本36.72%,美国35.94%,英国8.46%,德国10.16%,瑞士2.92%,法国5.80%。则考虑外商直接投资的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应为(见表4):

3.各储备国的经济实力

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越强,越能保证储备货币币值的稳定性,人们对该国的信心也就越强,因而越有可能采用这种货币。一般以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GDP规模越大,表明货币储备国的经济实力越强,则储备该种储备货币的比例也应该越高。表5列出了1998年~2006年主要储备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额的百分比情况。

储备货币范文篇7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国际支付原则,即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一国对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国货币可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即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用以维护国际支付原则和满足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即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政府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调节以及各国之间如何进行协调;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使国际贸易和投资最大化,并使各国能“公平地”得到来自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利益。

(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1“.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增长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增长;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其本质可以概括为: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不能长久地依靠国际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当前的货币体系下,这一问题仍然存在。

2.对国际收支失衡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在牙买加体系下,逆差国只能靠发生国自行平衡,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国家根本无法靠自身的能力来平衡收支,因此,在制度设计上牙买加体系存在缺陷。

3.缺乏对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动的有效监管。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对大量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机制,资本大规模频繁无序流动必然会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1.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未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变革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性是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从当前世界上几种主要储备货币看,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美国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他储备货币依然难以在短期内取代美元。第二种可能性是国际储备货币更加多元化。未来中国的人民币,印度的卢比,俄罗斯的卢布都有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新的区域性货币,如“亚元”。第三种可能性是创造一种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这就要逐步扩大SDR的作用,使之发展成为理想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2.调整国际收支失衡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国际收支失衡。2008年金融危机本身既说明美国过度消费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同时也说明新兴市场投资和出口驱动型发展模式也同样难以持续。因此,发达国家要增加储蓄,减少赤字,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增加消费。

3.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在全球金融危机应对过程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明显不足。现在一个主流设想是在未来一个时期,把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整合成统一的“国际金融稳定基金”,使之成为全球监管者。

(三)中国如何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作用

1.积极参与亚洲区域金融市场发展。尽管目前亚洲尚未达成正式的货币合作协议,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在货币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国应推动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自己的中央银行,未来甚至推出“亚元”。

2.积极参与IMF改革。在IMF的治理结构改革方面,鉴于中国目前是全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国,其他国家对中国向IMF注资抱有很大希望。中国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要求将对IMF的注资与IMF的份额重新分配相挂钩。作为二十国集团成员与金融稳定委员会成员,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未来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并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BIS、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金融多边组织的活动,尽快融入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中去。

3.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加快了区域货币合作的步伐,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货币互换,扩大人民币发债规模,人民币区域货币地位明显提升,人民币已被广泛用于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跨境边贸结算,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未来要继续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建设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成本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得可观的铸币税。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收益是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的收入。国际铸币税是指当一国货币国际化后,该国货币当局凭借其发行的特权,从外国非居民那里所获得的可量化的发行收益与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人民币国际化将给我国带来可观的铸币税收入。

2.有利于节省外汇储备。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有助于解决外汇储备所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具有了逆差融资的能力,即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增发人民币而自我取得融资,不必进行代价较大的内部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也将大大增强,因而平时不用备有大量外汇储备。

3.额外金融性收益。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为国外的央行以国债和存款形式持有成为境外储备资产。虽然中国必须向境外银行支付国债和存款利息,但这些储备资产为国内银行体系和政府提供了巨额资金来源,并通过国内银行体系和政府财政机构转换为可贷资金并创造收益。由此可见,除了铸币税收益,货币国际化还为发行国带来了额外的金融性净收益,其大小等于发行国运用境外储备资产的收益和成本之差。

4.降低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手段,进口直接用人民币支付,节约了外汇,出口也不受其他货币波动的影响,减少了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使得我国企业以较低的成本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此外,还有利于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减轻外债的汇率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将使我国享受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付出成本。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国内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依据“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的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三者无法同时实现。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就必须要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面临很大的挑战。

2.遭遇“特里芬困境”。前文已经提及,任何国别货币都会面临国际清偿力和信心的矛盾,这就是“特里芬困境”,人民币国际化也将面临此困境。

3.人民币汇率政策受到约束。当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我国针对人民币的汇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就必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阻挠。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不愿承受人民币贬值后的储备资产损失,势必会干预人民币贬值政策的执行。同时,人民币贬值也将损害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声誉及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的汇率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约束。

4.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

储备货币范文篇8

国际货币体系历经百余年艰苦探索形成今日之格局,其中不乏智慧闪耀之处,但总体看依然积弊丛生无法令人满意,甚至多次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一)美元危机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直接诱因。一百多年来,美国依靠世界头号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的地位,在全球贸易结算体系中使美元一直保持储备货币的地位。在应对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滥发美元,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使中国及世界各外币持有国财富缩水,引发了以中国为首的世界各国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强烈呼声。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平等的,美国是储备货币的最后提供者,如果美元严重贬值,全球经济可能会面临失控的风险。美元的泛滥必将导致世界对美元价值信心的丧失。

(二)世界经济失衡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因素。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呈现出独立运动态势,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也不再受到实体经济增长的约束,国际资本流动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国际生产增长率和国际贸易增长率,使得全球金融资本总量急速膨胀并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总量。随着东亚地区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贸易量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能够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供给以满足资本需求。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向了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相关国家的顺、逆差规模扩大,全球经济进一步失衡。同前几次国际经济失衡相比较,本次经济失衡程度更大、范围更广,且顺差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美国成为了逆差的主要承担国。全球经济失衡中贸易逆差国是美国,而顺差国却随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在不断变化:由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东南亚,进而向南亚、非洲和南美洲国家转移。贸易顺差的背后是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源源不断地从美国流出,流入到相应的顺差国。此次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危机的恢复过程也是对现行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自我完善过程。

(三)美国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自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就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各种方案,面对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有人提出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定位。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当前货币体系的思考。首先,美元霸权地位助长了此次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普遍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助长了美国的过度负债和过度消费,而后者又助长了本次金融危机。其次,欧盟期待通过改革提升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基于这一战略,2008年11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反复强调有必要改革美元独霸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再次,在现有美元储备货币体制下,中国等外汇储备大国面临美元贬值的风险,因此这些国家希望建立健全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一些学者和一些国家政府纷纷要求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制。

二、国际上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不同方案

自现行的牙买加体系成立之日起,由于体系内部本身的缺陷,使得国际经济经常发生很大震动。因此早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学者与专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就提出了不同的建议。这些改革方案主要有:回归新金本位制、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单一世界货币及世界中央银行。

(一)回归新金本位制。坚持回归新金本位制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已经构成倒金字塔的结构,全球所有国家应该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来一致确定或同时变更其货币相对于黄金的稳定关系,这样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全球福利增进又克服了资本积累和世界经济的虚拟化。

(二)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改革方案是在1997年2月15日至17日德国席勒研究所与高克斯国际劳工委员会在瑞斯顿通过的紧急呼吁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目前全球金融投机泛滥和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情况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不能稳定各国经济,世界各个主权国家需要采取联合行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进行全球性债务重组和恢复固定货币汇率制度。而持有类似于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观点的,还包括美国人林登•拉鲁什、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的阿莱等,其中将莫里斯•阿莱的改革方案称为“彻底改革方案”,并将这个方案概括成七个要点:一是完全放弃浮动汇率制;二是实行可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制;三是禁止货币竞相贬值的做法;四是在国际上完全放弃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汇兑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记账单位;五是将WTO和IMF合并为一个组织;六是禁止各大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汇兑、股票和衍生品方面从事投机活动;七是通过适当的指数化在国际上逐步实行共同的记账单位。

(三)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对于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提出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观点,他认为应当将IMF转变为拥有真实的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世界中央银行,把世界银行变成一种基金,使它能够从德国和日本等国吸收国际资本,并注入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同时重建联合国体系,使之成为政治和经济谈判的场所,以便于把世界主要地区的金融活动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建立起来。

(四)建立单一世界货币及世界中央银行。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并让其发行统一货币的思想,最早源于哈耶克1937年出版的《货币的民族主义和国际稳定》一书。这种观点提议,各国至少把他们的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存入世界中央银行,由世界中央银行印发世界货币来作为控制世界货币供给的一种手段,各国都实行绝对的固定汇率制。如果货币长期地按固定汇率挂钩在一起,那么走向共同货币就变得非常容易。其最终目标就是走向一个世界范围的货币区。

三、我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观点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政府与专家学者再次将目光聚集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问题上,这个存在已久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广泛争议。其中引起很大关注的是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基础上创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改革方案。

(一)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提出应该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而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改革方案与以前学者提出的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并让其发行统一货币的思想是相似的。他认为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二)建立世界金融组织。国内学者陈志球、虞群娥认为牙买加体系是对当时的世界经济现实做出的客观选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国际环境。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国际金融体制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行货币体系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他们主张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其防范和支持当事国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建立一个诸如“世界金融组织”的机构,制定新的规则和宗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中心,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国际金融预防风险的能力。

四、构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议

(一)新国际货币体系构建原则。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来体系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各个国家的平等的利益需要。

1.要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新的货币体系不能够再被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所掌控,要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尤其要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应具有的地位和权利。

2.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繁荣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利益分配问题将是建立金融新秩序的一个核心问题,新秩序的建立要基于共同的利益基础才能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要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稳定性对于稳定货币体系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该和经济的步伐相适应,还要强调其自身的灵活性。

(二)新国际货币体系构建思路。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欧元、美元、人民币三大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平衡的格局。在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成员之间设立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汇率稳定协调机制,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使得三者之间的汇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当汇率稳定超过目标边界时,在政策的约束下,各国有义务采取干预措施。图1描述了新货币体系的协调机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下:

1.国际本位货币的确立。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单位可以分为美元、欧元、人民币和特别提款权,在IMF账户中依据各国的经济实力和贸易方向确立储备货币之间的比例。

2.汇率机制。三大国际汇率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制,其余货币按照本文设立的区域划分与其保持浮动汇率制,欧盟使用欧元,北美贸易区内的国家和南美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澳大利亚、非洲、亚洲内的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

储备货币范文篇9

金融危机之后,周小川行长认为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足,因此必须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他提出创造一种与国家主权脱钩,同时能够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货币,从而克服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同时他认为特殊提款权SDR具有超主权货币的特质,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特殊提款权的发行,逐渐将特殊提款权演变为一种超主权货币。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不少学者的赞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一直以来就呼吁改变目前以单一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认为对全球体系而言,将储备货币建立在依赖美国经济信心的单一货币基础上是不妥的。我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对这种观点表示支持。超主权货币不仅能够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但是真正要建立这样一种超主权货币,却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超主权货币的选择以及由什么来发行超主权货币。

(一)SDR的缺陷

周小川认为SDR具有国际储备货币的特征,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使之成为超主权货币。但是SDR的内在缺陷限制了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最早出现于国际金本位时期。在金本位下,各国货币以黄金作为后盾,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各国可以自由铸造黄金,这样金币就成为了可以自由流通的第一种国际货币。金本位之后,英镑成为国际货币。英镑之所以能成为主权货币,是以英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的。由于英国的黄金储备丰富,币值稳定,各国货币纷纷与英镑挂钩,并愿意将英镑作为储备货币。而当英国的经济实力削弱之后,英镑的国际地位也随之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美元的地位迅速崛起,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从国际货币的发展来看,它们都是先在一国内充当法定货币,执行货币职能,然后才成为国际货币的。一种货币必须经过市场的考验,被各国自愿接受,才能确立其国际地位,成为国际货币。而SDR既没有黄金的内在价值,也没有像英镑、美元那样作为一国主权货币流通的历史,它只是在特殊环境下为了弥补美元的不足产生的,因此SDR不具有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当初IMF之所以设立SDR,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特里芬难题,解决美元清偿力的不足,同时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说,是想通过发行SDR来作为对美元不足的弥补,缓解美元危机,因此美国才会支持SDR的发行。而如果IMF想通过夸大SDR的发行使之替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话,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关注,美国也是绝对不会允许SDR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的。而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他们也没有发行SDR的动力。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储备货币已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日元、欧元等货币也应经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发行SDR已无好处。因此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势也不利于SDR的发展。要想扩大SDR的作用,提高SDR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必须要扩大SDR的使用数量和范围,为此IMF也曾经做出过努力。例如IMF允许成员国之间不需要经过基金组织的批准就可以进行SDR的交易,交易的目的也不再限制为调整国际收支。另外SDR的使用范围也被扩大了,可以直接用于远期业务、信贷、担保等,但直到现在,这些用途还没有被使用过。要增加SDR的使用数量,必须首先增加对SDR的需求。而SDR得内在缺陷使得各国并不愿意接受SDR作为储备资产。其主要原因在于SDR只是个成员国在IMF的一种记账资产,并不能用来国际贸易的支付和结算。由于SDR长期不流通,已经失去了作为货币的基本的支付和结算功能。因此,不能结算的SDR,是不可能在国际金融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各国政府也必然不愿意接受SDR作为储备资产,而宁愿接受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二)IMF的弊端

关于建立超主权货币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由什么机构来发行超主权货币。周小川行长在文章中提到“由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将全球储备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管理”,但这仅仅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要建立一个超脱各国利益之上的国际组织是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有些学者提出将发行SDR的IMF作为发行超主权货币的机构,但是IMF的弊端也决定了它成为这样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是非常困难的。首先货币的发行要以足够的信用基础作为保证。各国能够发行货币是因为国家政府有税收作为后盾,有足够的国家信用作为基础。但是作为发行SDR的IMF是不具备这种信用基础的。因为IMF既没有GDP,也没有税收作为其信用的保证。因此由IMF来发行超主权货币,其信用的取得时非常困难也是很不牢靠的。从这一点来看,由IMF发行超主权货币甚至不如一个主权国家发行货币更为可靠。另外,IMF能否胜任全球中央银行的只能也值得怀疑。因为作为一个国际金融组织,首先必须保证它是公平公正的,能够代表全球各国的利益,无论国家大小、实力如何,均能公平对待。而IMF距这样一种国际组织还有很远的距离。IMF自成立以来,就是美国霸权的最好诠释者。美国在IMF拥有16%以上的投票权,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就决定了IMF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美国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代言人,而难以承担全球中央银行的职能。因此如果IMF不进行改造,将难以承担发行超主权货币的重任。因此我们在创造超主权货币之前,应对IMF进行改造,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话语权。

二、多元货币储备体系

超主权货币的发行虽然能够解决现有货币体系的弊端,但是就目前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发行还只是我们一个遥远的理想,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推行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普遍认同。就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的情况最有可能出现,这或许也是以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目前,美元依靠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这一点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欧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也为区域货币一体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而亚洲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成为形成多元货币体系格局的重要一步。亚洲国家就促成货币合作进行过一系列的努力,例如2000年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达成《清迈协议》,旨在促进东亚货币合作和亚洲货币基金的形成。虽然《清迈协议》在促进东亚货币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来看,亚洲国家货币合作、包括出台的政策都比较松散,缺乏欧洲货币合作的决心。在这种形势下,有学者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现实选择。但是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且相对封闭,这些都决定了人民币在短期内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由此可见,多元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相对于发行超主权货币来说,实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确实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但是多元货币体系也同样存在着风险和弊端。例如多元货币储备体系可能会加剧汇率风险。货币体系多元化虽然解决了美元独霸的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汇率问题。因为各国的货币政策不同,汇率波动会加大,这样就会造成各储备货币之间的投机更加严重。而各关键货币保持相对的汇率稳定是保证多元货币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因此如果不在关键货币之间制定某种规则的话,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难以维持,甚至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储备货币范文篇10

济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一)美元危机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直接诱因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滥发美元,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使中国及世界各外币持有国财富缩水,引发了以中国为首的世界各国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强烈呼声。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平等的,美国是储备货币的最后提供者,如果美元严重贬值,全球经济可能会面临失控的风险。美元的泛滥必将导致世界对美元价值信心的丧失。

(二)世界经济失衡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因素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呈现出独立运动态势,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也不再受到实体经济增长的约束,国际资本流动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国际生产增长率和国际贸易增长率,使得全球金融资本总量急速膨胀并远超过实体经济总量。随着东亚地区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贸易量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能够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供给以满足资本需求。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向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相关国家贸易顺差、逆差规模扩大,全球经济进一步失衡。同前几次国际经济失衡相比较,本次经济失衡程度更大、范围更广,且贸易顺差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美国成为了贸易逆差的主要承担国。全球经济失衡中贸易逆差国主要是美国,而顺差国却随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在不断变化:由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东南亚,进而向南亚、非洲和南美洲国家转移。贸易顺差的背后是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不断地从美国流出,流入到相应的顺差国。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危机的恢复过程也是对现行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自我完善过程。

(三)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更加迫切

自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就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各种方案,面对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有人提出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定位。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当前货币体系的思考。首先,美元霸权地位助长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普遍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助长了美国的过度负债和过度消费,而后者又助长了本次金融危机发展。第二,欧盟期待通过改革提升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基于这一战略,2008年11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反复强调有必要改革美元独霸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第三,在现有美元储备货币体制下,中国等外汇储备大国面临美元贬值的风险,因此这些国家希望建立健全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一些学者和国家政府纷纷要求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制。

国际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

(一)回归新金本位制

坚持回归新金本位制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已经构成倒金字塔的结构,全球所有国家应该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来一致确定或同时变更其货币相对于黄金的稳定关系,这样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全球福利增进又克服了资本积累和世界经济的虚拟化。

(二)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一改革方案是德国席勒研究所与高克斯国际劳工委员会在瑞斯顿通过的紧急呼吁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目前全球金融投机泛滥和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情况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不能稳定各国经济,世界各个主权国家需要联合采取行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进行全球性债务重组和恢复固定货币汇率制度。而持有类似于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观点的,还包括美国的Lyndon.Larouche、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的阿莱等,其中莫里斯•阿莱的改革方案被称为“彻底改革方案”,方案有七个要点:一是完全放弃浮动汇率制;二是实行可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制;三是禁止货币竞相贬值的做法;四是在国际上完全放弃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汇兑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记帐单位;五是将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合并为一个组织;六是禁止各大银行为了自身利益在汇兑、股票和衍生品方面从事投机活动;七是通过适当的指数化在国际上逐步实行共同的记帐单位。

(三)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对于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提出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观点,他认为应当将IMF转变为拥有真实的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世界中央银行,把世界银行变成一种基金,使它能够从德国和日本等国吸收国际资本,并注入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同时重建联合国体系,使之成为政治和经济谈判的场所,以便于把世界主要地区的金融活动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建立起来。

(四)建立单一世界货币及世界中央银行

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并让其发行统一货币的思想,最早源于哈耶克1937年出版的《货币的民族主义和国际稳定》一书。该观点提议,各国至少将其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存入世界中央银行,由世界中央银行印发世界货币来作为控制世界货币供给的一种手段,各国都实行绝对的固定汇率制。如果货币长期地按固定汇率挂钩在一起,那么走向共同货币就变得非常容易。其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世界范围的货币区。

中国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观点

(一)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基础上创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改革方案受到广泛关注。他指出应该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规避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而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改革方案与之前学者提出的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并让其发行统一货币的思想是相似的。周小川认为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二)建立世界金融组织

中国学者陈志球、虞群娥认为牙买加体系是针对当时世界经济现实做出的客观选择,已经不适应当前国际环境。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国际金融体制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行货币体系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他们主张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其防范和支持当事国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建立一个诸如“世界金融组织”的机构,制定新的规则和宗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中心,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国际金融预防风险的能力。

构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议

(一)新国际货币体系构建原则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来体系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各个国家平等的利益需要。首先,要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新的货币体系不能再被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所掌控,要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尤其要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应具有的地位和权利。其次,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繁荣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利益分配问题将是建立金融新秩序的一个核心问题,新秩序的建立要基于共同的利益基础才能保证国际国币体系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再次,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要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稳定性对于货币体系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该和经济的步伐相适应,还要强调其自身的灵活性。

(二)新国际货币体系构建思路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欧元、美元、人民币三大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平衡的格局。在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成员之间设立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汇率稳定协调机制,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使得三者之间的汇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当汇率稳定超过目标边界时,在政策的约束下,各国有义务采取干预措施。图1描述了新货币体系的协调机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思路:

1.国际本位货币的确立。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单位可以分为美元、欧元、人民币和特别提款权,在IMF账户中依据各国的经济实力和贸易方向确立储备货币之间的比例。

2.汇率机制。三大国际货币汇率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制,其余货币按照本文设立的区域划分与其保持浮动汇率制,欧盟使用欧元,北美贸易区内国家和南美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澳大利亚、非洲、亚洲内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