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十篇

时间:2023-04-10 21:56:58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经济发展

一、前言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正面临着很多的危机,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非常正确的。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1.经济与环境

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不是消极地否定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不仅使人类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也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但是,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具有环境的可持续性,即最少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绝对不能危及生态体系的承载极限。

2.社会与环境

强调社会公平是确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行动的前提,即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社群能够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而不是以牺牲一部分国家、地区和社群的利益为代价。少数发达国家耗用了大部分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产生更多的环境后果。除非改善世界上最穷人群的经济前景。否则全球环境保护是不可能的。

1994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文件认为,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中国是在人口基础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涉及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人类住区的发展目标为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贫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人在住区的发展任务包括向所有人提供住房,改善人类住区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促进灾害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推动人类住区发展。

三、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疾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

四、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可称城市持续发展,与此相近的还有城市可持续性、可持续城市和生态城市三个名词。这三个名词分别从不同角度:即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城市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城市则更注重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状态,而生态城市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学表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而对于城市如何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演进,它们的内涵则完全一致。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的数量猛增,而目城市规模变大,不仅出现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而且还向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国际性大都市发展。城市化发展过快,规模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强度和范围都要增加,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交通拥塞等等城市环境问题也将更为严重。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引导和管制土地的发展和用途,以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并促进社区的卫生、安全、便利和一般福祉,为市民缔造一个组织完善、高效率和称心的安居乐业之所。

五、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要注意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与用地的问题

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这是我国农业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以更广大的空间视野去综合考虑,尽可能少占耕地,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尽量合理有效。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不合理地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导致人口密度增大而影响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从而降低了环境效益,这就不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用地结构的确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用地结构直接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关。从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中工业所占比例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增高。所以用地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研究和调整,使城市用地适应于产业结构的变化,适应现代化城市对城市环境的高质量和对城市基础设施高效能的要求。

2.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问题

全国有3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50个城市严重缺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规划应做好城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论证,分析水资源条件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当水资源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时,应从产业结构、工业布局、水资源的区域平衡等方面进行调整,统一规划管理水资源,加强城市环境规划,防治污染。对已给城市带来严重污染的工业和其它污染源,要从城市工业布局调整、制造和生产工艺的改变和加强治理去解决。

3.可持续发展与知识经济的问题

知识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自身发展的角度看,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与扩散而表现为直接的知识驱动,这些知识包括高新技术、政府决策、管理经验、文化传统等。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评价城市的发展前景,不仅要以拥有多少自然资源、多少劳动力和多少资本为依据,而且更要用“能力”的概念,也就是说,城市的知识基础,成了城市发展的新型经济基础,从而推动着城市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六、结语

在城市的规划中,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走的更长远,才能获得长久的利益,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为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章文弋 环境与城市的持续发展――对新时期城市建设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2(1)

[2]寇九贵 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住宅设施2005(3)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城市建设 持续发展 环境

Abstract: The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city changes a process to be accelerated greatly, population gathers to the city, city housing shortage, reduced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increasingly tense. With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cit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shortage of energy, industrial dust 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destruction of the ozone layer, the greenhouse effect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has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码

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今天和明天同样重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上的繁荣,掠夺式的开采自然资源,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不去保护;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保护环境已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探求人类与自然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九九二年六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类历史延续和发展指导纲领,也是人类面临严峻生存环境的明智选择。

面对现实,提高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

当今,可持续发展已作为全球发展战略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同。我国一九九四年五月,国家制定了《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确定它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中的一个指导性文件,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人类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基本建设事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是解放以来前所未所的。但是,成就很大不等于没有问题,仅环境污染的情况,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当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法制建设、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仍不健全,旧有传统发展经济的模式仍在我们头上徘徊,重经济、求发展往往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而忽略环境污染治理。城市建筑行为(包括建材的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也是严重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大量的建筑垃圾,野蛮施工造成的尘埃等污染约占环境污染的30%以上,我国江、河、湖、海的污染、掠夺式的捕捞,造成水生动物逐渐减少濒临灭绝,令人心痛不已,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农村大批剩余人口涌向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我国市级城市仅135个,城市人口5700余万,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0.6%,截至1996年底,我国设市城市以达666个;城市人口吼几乎增加十倍。据国家建设部预测,到2000年我国市级城市可达800个左右,城市人口的剧增,势必造成公共福利设施、住宅的短缺。基本建设需要土地,扩大城市只能向农村延伸,占用耕地,而我国耕地面积人约仅1.76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4。目前,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森林的砍伐,土地退化、荒漠化,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未来,节约用地、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为城市未来发展找出不足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环境质量已提到日程上来,公共建筑、住宅小区、旧城市改造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广场、绿地、停车场等的数量、面积有所增长,但是从城市的整体环境看也仍有不足之处。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1、城市规划不当,为城市的持续发展留下隐患。尤其是旧城的区域性改造,“见缝插针”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原址拆旧建新,住往是建筑面积扩大、层数提高,原本紧张的用地更趋紧张,造成城市空间容积量过高,建筑物互相遮挡,建筑外部空间紊乱,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整个冬季建筑下部始处于阴影区内,阳光不足,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2、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它的历史发展、人文传统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城市的特色形象、独特的民族风格是漫长历史进步、发展、演变的沉积,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城市的规划、建筑设计也应准确把握城市面貌的风格特征进行设计,不能以个人的喜好而随心所欲,而忽略整体环境。但是由于设计者素质低下,或是缺少精品意识,使新建筑与环境格格不入,破坏了城市的风格和整体形象,以此看来,城市设计的规划应加大管理力度,即要维护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格,又要给建筑师留有创作的余地,便于发挥设计者的才干。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需要规划、建筑、园林、美术等多专业的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创造出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建筑。

3、城市建筑仍存在着盲目求大、互相攀比之风,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有40个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设想。近些年来,城市升格已成为一种风气,城市级别升高,城市规模扩大,浪费大量土地、耗费大量资源。城市建设、规划应着眼于社会宏观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的环境、综合各种因素,如:人口的规模、城市发展远景的居住用地、公共环境用地、广场、道路、全面安排。否则,由于城市盲目扩大而造成布局分散,半截工程过多,城市基础设施及管理机制跟不上、盲目开发,浪费大量土地资源。

4、城市设计也应同建筑设计一样“精品设计”,而某些城市的当权者往往急于改变城市面貌,大拆大建,缺少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不顾客观条件,一拆就是一条街,所建的全是底层商服上部各层是住宅,高度一样,层数一样,规划呆板,形式单一,千楼一面,毫无特色,几十年又拆不得,为城市的发展留下遗憾。

5、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是城市建设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规划建设活动都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以法治城,只有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才能搞好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审批、监督的管理机制不严,某些开发商从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出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见利忘义,随意改变设计的使用功能及立面造型,增加层数,增加建筑面积,扩大进深,超占红线,违反了城市设计的规划意图,破坏了城市建设整体环境,增大了建筑密度,有百害无一利。

三、城市未来发展的探索

现代城市设计已日趋复杂,主要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总体到局部及细部的城市设计服从于多功能和高质量城市空间的塑造。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设计已取得宝贵经验,但城市设计是随着时代进步而逐步进化的,城市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是永不休止的追求。

城市设计应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宏观把握远景计划,对城市的近、远期发展留有余地。一个完整而健全的城市功能设计是逐步形成的,因此它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城市设计应有统领全局的观点,强调时代精神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城市空间的组织、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遗产及城市风格特色的延续作出切实可靠的原则性规划。

城市设计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国内外历史名城不乏数例,如:中国春秋时代的齐临淄、越邯郸、秦咸阳、唐代的长安、明清的北京;古埃及的卡洪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德国的吕贝克城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传统的城市特色现代城市的发展已不是原始物质堆砌,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塑造。以人为本,优化人居环境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职能和责任。现代化城市应具有的特征是:

1、优美的自然环境,较高的生活质量,无污染、生态系统平衡。

2、健全的城市功能、完善的城市结构。

3、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

4、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智能化。

5、城市管理机制健全、管理现代化。

6、节能。

7、产业及产业结构现代化。

8、城市特色。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可持续发展 分析

1、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

1.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含义:

(1)一般来说,城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之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城市规划的内容:客观的来分析,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了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是对一个城市进行宏观的战略安排,是一定时期之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详细规划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展开以及完善,比如说包括了城市的发展定位、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功能分区以及城市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1.2城市可持续发展

(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分别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坚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社会可持续发展则是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

2、城市规划的策略

2.1保护好城市的环境

现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不要把保护环境给忽略掉,由于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的不断增加,而导致了环境的污染也随之加快,环境污染会对整个的生态体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与破坏,如沙漠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等,对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后果,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会导致城市人口的病发率增加,水污染后会严重威胁和影响我们的后代,因为,人们引用了污染的水后,会对胎儿产生不健康的影响,会引起胎儿的畸形或早产等。所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重中之中。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1 量的植树造林

现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危害,众所周知,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植树造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空气的污染;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现在由于森林的减少,土地沙漠化严重,人们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所以,要想减轻沙漠化必须植树造林;植物还可以美化环境,植物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让人们的呼吸更加的通畅,还可以美化环境,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让人们的心情更加开朗,心胸更加的阔达。植树造林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多的宝贵资源。

2.1.2 处理好人们的生活垃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与集中,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就越来越多了垃。圾会对人体和生活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垃圾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而且还污染土地,垃圾长时间的堆放会产生有毒和有害的物质,会污染到空气,和水源,垃圾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会引发人体疾病,垃圾堆放的时间长了以后,会吸引蚊子、苍蝇、老鼠等有害动物,它们是传播疾病的源泉,会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处理好生活垃圾非常重要。

(1)垃圾分类。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有很多是无害的,所以把垃圾分类装置,把有害的和无害的分开来装,并把有害的处置掉。

(2)回收利用。垃圾的回收再用也是发展可持续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是有很多作用的,如把废玻璃回收,可以使灯泡少发亮4个小时,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树。所以,我们在做到尽量的少产生活垃圾的时候,也要注意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垃圾的分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实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2保护人类的可利用资源

(1)水是人类生存的源泉,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人们可以什么都缺就是独独不能缺水。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节约用水。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积少成多,会为我们 的水资源节约很多的水。

(2)节约土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来越多,住房紧张成了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在研究和探讨怎样开发土地资源的时候,也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农村和乡镇可以相结合连接,统一布局农村和乡镇的结构,明确农村居民点的数量、结构、规模,对农村进行统一整合,无限的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科学的编制土地,坚持建新拆旧,对废弃土地和宅基地进行重复的开垦整理,做到合理的应用和有效的应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做到可持m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开发新能源

国家在可利用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研制开发了新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私家车的增多,导致石油能源的用度加大,更进一步造成了环境污染。可以运用新能源来代替石油、燃气等传统能源,减少可利用资源的过度开发,减少空气污染,因为新能源除了能代替传统能源意外,干净、清洁是它们最大的特点,它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没有危害,例如太阳能。

结语

综上,城市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人们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做好城市规划,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方便,还能是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所以,要想社会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现在和以后以及后代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磊.对中小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25):543.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urban planning, some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s.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资源紧缺的世纪,我国能源消费也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资源消耗国。城市必将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2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一.五”期间,为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约有150 个城市进行了初步规划,有些城市还编制了部分详细规划,一批城市按照规划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框架,并对以后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 年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出现了失误,到60 年代初期,作出了暂时不搞城市规划的错误决策。期间,城市规划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一些城市发展失控,管理混乱,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1979 年以来,城市规划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9 年12月26 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使城市规划走上了法制的轨道。特别是1996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它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1994 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 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中国21 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

(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城市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现代城市,其规划应具有如下特点:(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2)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6

关键词:旧城改造;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建设

Abstract: through the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way, our country most of the city's old quarter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some of improved, but a lot of legacy problems remain, focuses on the land allocation efficiency is low, the residential crowded house, infrastructure and the old and backward insufficiency, the historic and landscape features loss. This paper, from the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and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reveals the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and contradiction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旧城改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矛盾十分突出,且因城而异。旧城区既是城市历史文脉的根,也是矛盾焦点所在。近年来,虽然我国城市旧城区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环境污染、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绿化档次低等严重问题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城市自身稳定性趋向,多年历史遗留问题未得以根本解决,集中表现在土地配置效率低、住宅拥挤和房屋破旧、基础设施滞后和不足、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丧失等。同时,在原有城市土地进行用途转换过程中,又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拟从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揭示我国旧城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旧城改造的本质内涵,提出旧城改造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旧城改造之路。

2.旧城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2.1房地产过度开发带来居住环境的恶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只有在房地产出售或出租所得的收入超过土地出让金、建安成本、房地产开发税费以及投入资金利息等支出才有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目前我国的旧城改造都趋向过度开发,这样项目开发业主才能在建设并出售或出租商品房中获取利润。为了维护开发收支平衡,适当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十分必要的,但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高,就会导致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

2.2房地产过度开发带来基础设施的超负荷运转

城市中心土地利用转换,势必带来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和使用强度提高,这已成为我国城市旧城改造的现实必然。与之相伴的是要加强和提高基础设施的负荷能力,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暖、通讯、闭路、宽带等都要彻底改造,道路交通也将进行根本改善,必须是交通通畅,并配以足够停车场地,做好城市规划和设计,既要有体现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又要有一定的广场、绿地,供人们散步、游玩、休息,不以高楼林立取胜。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旧城改造,在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的同时,容积率也在逐步提高,已从很低的 0.3~0.6提高到了相当高的2.5~10.0。由于项目开发业主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规划主管部门管理失调,片面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导致现有基础设施容量和交通容量难以适应过度的开发,使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产生了负效应。

2.3工矿企业不当迁移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活不便

土地的有偿使用,促使工矿企业从不适合他们存在的、高地价的中心城区迁出,从而环境得到改善,并促进工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发展新生产线。工矿企业搬迁之后,其他有能力更好地使用这些繁华地段土地的使用者,就可以占据这些旧城并加速我国城市功能的转化,使城市在土地使用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更合理。但是,企业迁移不当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企业迁移到生态系统脆弱或灌溉地区附近,会造成高度污染,其危害会大大超过在城市地区所能避免的程度;另外企业迁移郊区,会迫使工人不得不加长了他们的“旧城”居住地到新工作地点的上下班距离,在生活上造成诸多不便。

2.4居住搬迁不当带来社区解体

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结构转换、人口结构变迁,城市面临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大变动和大调整。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亲密相连的社群,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的居住文化圈被冲破,而新的居住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又很难在短时间建立起来,由此而来的便是文化心理失衡,社区结构衰落。居民的愿望是就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这也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目前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

2.5城市中的“城中村”是旧城改造的重要难题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为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他们不愿选择“城中村”这样的土地进行开发,因为存在着比较利益低,花费精力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诸多问题。政府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城中村”的改造也是十分棘手的事情。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7

【关键词】: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关系

前 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规划及管理的内容愈发繁重复杂。近年来,城市建设中出现追逐高层建筑、套式花园别墅、环路热、大型中心广场以及洋式风格建筑的热潮,使人们对城市建设活动产生了许多疑虑和担忧。如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通过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三项基本要素。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把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2.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的城市建设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证城市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通过城市建设强化城市功能,实现高效城市生活效率、提高生活品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城市建设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

城市是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丰富的土地、资金、科技、技术、教育及服务业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的,能够实现优势的聚集,并为周边地区的提供服务,城市的资源配置区域优化。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高,而人均占有率较低。“可持续发展在承认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前提下,发展中环境损失被要求从收益中扣除并用以对环境的补偿,这样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具有比传统发展更高的经济运行效率,这种要求缺少建设高效率的城市是无法想象的。”

1.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使工业、商业、教育及住宅出现聚集现象,并有城市基础设施为其提供服务。事实表明,城市功能区集中建设和运行所产生的效益比分散居住的情况好得多。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既体现了资源的占有效益,也产生了社会效益。比如集中供气供暖改变了取暖做饭方式,减少污染;城市绿化面积及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营造了更舒适宜人的环境;城市垃圾集中处理,解决了生产生活的废物污染,还能循环利用,资源再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使再生水用于工业级绿化等,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分散性居住模式无法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集中统一管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小工厂和生活废弃物放任自流,不断加重对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城市建设可以促进土地资源和生活空间的合理利用,实现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

1.3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城市建设过程中促进功能区的集中,对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第三产业能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较小的资金和能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同时能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更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建设必须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使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高效繁荣、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城市建设不单是经济增长,更要重视人与生态自然和和谐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节约与永续利用、城市文化传承。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2.1坚持规划先行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高的起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使其具有前瞻性。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城市定位,注重城市的自然和历史状况,考虑区域发展水平,制定城市建设发展重点和远景规划,注重区域一体化趋势,把握城市间合作和竞争的重点。此外,保证城市规划能够依法实施和延续性,克服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2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不局限于经济增长,而是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发展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是人,因此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城市人们的心声,切实满足民众的需求,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优化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满足人们多种需求。

2.3注重生态环境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大力营造城市生态环境,使建筑间的密度得到合理控制,利用好城市的公共空间,合理的建设园林和绿化带,使居民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业余期间有足够的休闲娱乐空间,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使人与自然、城市经济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发展。

2.4坚持市场经济机制

城市建设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计划经济时期只能靠政府投入,缺乏良性的投融资机制,使城市基础设施匮乏,城市功能不完善。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必须树立城市经营管理的理念,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公共事业改革,努力实现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建立良性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追求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5实现科技创新

城市建设是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过程,传统科技工艺和设备材料已经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新的需求,加大科技创新步伐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通过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信息化,集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的水平。如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建设数字化办公写字楼、体育馆、医院以及住宅,以科技为支撑,实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结 语:城市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优化城市内部功能区之间城市周边的生态依存关系,把城市规划建设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相结合,保证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人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综合协调城市内的自然、经济及社会系统,建设健康舒适、文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朱正举.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3,01:53-56.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8

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而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其次指出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接着分析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忽视生态环境、城市空间布局混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的问题,最后提出重视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规范城市形态结构的措施,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措施

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载体,人们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城市规划建设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恶化、废弃物污染、城市绿化不合理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仅要实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即要注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

(一)和谐性原则

人们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规律息息相关,因此,城市规划建设不仅要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还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满足人们方方面面的需要,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和谐。只有重视和谐,才能保证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挥城市作为人们生活载体的作用。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原则

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具体来说,要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综合性原则

城市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产要素等因素,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它们充分有效地利用,发挥这些要素的真正作用,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城市规划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而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做好城市的可持续性规划,即城市规划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市是人们赖以生活的空间载体,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质量,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实现城市的文明发展,满足人们及其子孙后代的生活需要。

三、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949年之后,大约有150个城市实行初步的城市规划建设。然而,1958年开始,城市规划建设开始进入误区,许多城市场面混乱,管理不完善。1979年,城市规划建设渐渐步入正轨,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城市空间布局混乱等。

(一)忽视生态环境

在城市规划建设早期,很多城市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忽略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出现大气环境恶化、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不可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只注重城市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绿地不断减少,环境污染问题频现,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

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一些城市的政府领导为了追求政绩,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急功近利,造就了诸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短命工程”;一些城市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在一起,有的高污染企业甚至就建在两个别墅区之间,把城市面貌搞得乱七八糟;过多地铺设水泥路导致雨水降落到地上不容易渗透;由于管道升级或者是不当的开挖,把管道挖坏了,导致不少地方停水几天,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科学、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城市空间布局混乱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发挥形态功能和健康发展的前提,然而很多城市存在着城市空间布局混乱的问题。比如,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时没有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以后的发展方向,导致当前的规划建设不能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造成多年以后对已有的配套设施进行大幅度修改,浪费了大量资源。同时,很多城市缺少完善的交通网,交通布局混乱,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交通压力巨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常出现的忽视生态环境、城市空间布局混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重视生态问题、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规范城市形态结构等措施,从而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生态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重视生态环境。首先,构建城市生态圈是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走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工业化道路来实现。其次,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重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打造生态城市,保护场地、利用可再生资源、种植绿色植物,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环境综合治理计划,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统一发展,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大格局,因此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城市规划建设要有科学的规划体系,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全局的、完整的战略目标作为指导;其次,城市规划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立足于人们的需求,以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为前提,以改善城市环境为目标,将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最后,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完好运行,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范城市形态结构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充分发挥形态功能,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为城市后期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规划空间,确保规划适应城市以后的变化,比如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城市以后的发展方向,规划相应的设施,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其次,应建立完善的交通网,对于大城市来说,应该规划建设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应该加强公共汽车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公共汽车的作用。

五、结束语

城市的发展水平包括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城市更加适合人类居住,就要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同时,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统一,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杰,陈玲芝.浅谈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4(02).

[2]陶兴华.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9).

[3]王劲峰.探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09).

[4]王廷方.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J].河南林业科技,2013(02).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9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

Abstract:The city as the social human main settlement, it 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ain carrier. The city landscape is the city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of the basic compon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y, history, cultur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ctors. Now, global environmental is degradation, and energy is shortag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ity landsca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finition, essence, principle and design. Look forward to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the 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作为当今社会人类主要的聚居地,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突出所在,因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承载着巨大负荷,显然,城市系统在自然演变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关系中是脆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城市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且能够进而为城市在社会、环境、经济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实质

当今社会,“可持续”已成为事物发展理想状态的代名词,并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就景观设计学科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可持续”,即保持自然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可能性,避免人为使其间断,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保护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使当代与子孙后代享有同等的使用权。二是“发展”,即在保证“可持续”的基础上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使人类社会朝着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持续发展。因而“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具体理解为:保护有价值的传统城市景观,使其在当代与未来之间延续与发展;同时努力创造优良的城市景观环境,促进城市景观的有序健康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景观的生理、心理需求,并体现时代的特征,简单说就是“保护与发展”。这两点看似矛盾实际是统一的、互相促进的。保护是为了城市景观更好的发展,而发展是保护的目的,是传统景观的有力支持。可以说,“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将城市“连接历史,通向未来”。这种观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待城市景观的历史、发展态度,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未来取向、整体性原则和公平原则。

如果对城市景观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传统城市的景观发展是持续的,这正是城市魅力与生命力的体现。究其原因,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延续性相关。人类社会自蛮荒时展至今,虽历经战争、灾害、政权制度的更迭,但其发展的轨迹始终是在波折中连续向前,一个时代的发展进步总是建立在上一个时代的物质、精神成果之上的。

二、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对城市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最小最少的资源消费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要求,同时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保证城市自然演变过程中开放空间系统和城市发展系统之间的平衡。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规划即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城市系统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同样是以生态城市的目标作指导,从“自然的”和“生态的”着手,用环境保护的最新成果指导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目前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是从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角度,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来说,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则;能源的高效性原则;植物配植的生态性原则;对自然群落的保护及利用原则;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原则。

三、城市景观的可持续设计

城市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设计理念。目前,许多学者对可持续景观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套成功的可持续设计模式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1、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维护并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方面要对自然环境采取尊重的态度,合理利用现状地形、水文、植被、动物等条件,以不破坏生态和谐为设计的附加条件,进行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改造,从而维持原有的、健康有序的自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保护的前提下,城市建设要求为城市创造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追求绿地的合理布局,选用乡土植物并模拟自然群落结构进行栽植,为动物创造多样的生息环境,有效控制人为干扰,从而多角度、多方面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

城市建设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景观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城市建设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寻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一方面,对基地现有的景观资源进行必要的保留并合理利用,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手法重新激活其内在的潜力,寻求崭新的功能用途。另一方面,在使用新的景观资源时,引入“节约型园林”的设计思想,寻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是一个功能完善的有机整体,包含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诸多要素,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非常强的凝聚能力和辐射作用。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则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带动并发展经济、人口、生态再生产,并分别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目前,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种种矛盾之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这无疑给城市的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是否能够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满足现代社会的生活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目前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目前我国对城市的规划研究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定位不准,缺乏对农村的深入研究。没有科学系统地进行有利资源整合,特别在规划研究中严重缺乏人文理念,导致地区在发展定位上与地区文化结构存在很大偏差。规划研究是整个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在进行规划研究时必须全面统一地融合各方面的优势,对环境、资源、文化、社会等各个因素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因而使很多规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越来越重视其经济功能,忽视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使城市缺乏独特的地理区域性风土人情,降低了人们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

2.规划编制体系不健全

(1)集中管理调控能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规划时,为了减轻管理强度,将城市规划的职能下放到各区县政府,使政策落不到实处,管理方法多样,从而导致城市管理调控职能失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规划监管制度不完善。目前各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重视规划而忽略监管的现象,不重视监管体制的作用,使规划监管体制不完善。很多政府甚至没有设立多层监管体系,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联系和沟通,在城市规划的监管方面,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不能很好的开展监管工作。

(3)乡镇的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健全。乡镇的规划一直都没有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存在敷衍的态度,设置的规划机构和监管机构不健全,同时缺乏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管理水平低,阻碍了乡镇规划的发展。

3. 缺乏相应的规划管理保障机制

规划管理职能的执行是保证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便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保障机制。城市规划的内容涉及到城市的每个方面,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规划管理机制,则势必会出现局部问题凸显,造成城市规划的内容落不到实处。

二、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

1.城市规划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使城市能够做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生态化的高度协调统一,使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前提,是指导城市开发的科学依据。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考虑到城市地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等特色,明确城市的性质、发展格局、规模大小以及发展方向,并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调控,有步骤、分阶段地完成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随着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处理好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则显得非常重要。

2.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1)社会人文指标。从传统的重视人口数量的指标到医疗、教育和公共事业等社会人文指标,重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经济指标。从GDP总量到人均GDP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3)资源指标。从以前重视资源总量指标到控制能耗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的指标,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4)环境指标。从过去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到控制环境污染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制定环境目标和节能减排指标,形成资源节约型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提升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实施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城市规划在常规的规划内容基础之上,综合考虑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情况,在两者共同制约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科学谋划,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在取得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要从根本上实现观念更新,坚持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把片面追求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观念更新为努力寻求资源再生和保护的观念,追求生态、经济的和谐共同发展。

2.树立正确思维模式,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与空间优化布局

更新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城市布局,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建设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项目。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人口、经济、环境、社会、资源等诸多因素,在确保上述因素相互协调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方式和速度;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强调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合理调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空间资源利用的关系。这是在城市规划中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的新的要求。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城市规划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3.寻求城市规划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经济结构平衡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所以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结构。

4.倡导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是需要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等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保证城市生态功能完整的前提下,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间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利用城市资源,达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还有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追求城市规划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有机结合体,它主体的立体结构是人,并与经济、环境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包括了人口、健康、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结语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的集中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未来,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综合的协调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保障城市的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现代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甄峰,万绪才,张越.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1999,(2).

[2]杨文博.城市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间关系[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

[3]林琳,毕克妮.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