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十篇

时间:2023-04-02 13:16:54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篇1

关键词:检测仪表;特种设备;检测

检测仪表(measuring instrument)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技术工具进行检测的各种检测仪表。检测仪表也被称为测量仪表,可以对测量物品进行正确的感受和反映,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特种设备对于工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详细、正确的检测,最佳的检测方式就是采用检测仪表,但是采用新型的检测仪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 特种设备的重要性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特种设备是指会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类设备,其中包括锅炉、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电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压力容器(含气瓶)、客运索道和压力管道等。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国家要求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其中包括生产、使用、检测等三个环节的检测,并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而且根据《2013-2017年中国特种设备检测检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特种设备综合性检测机构已经达到了545家。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没有对检测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大型检测机构少,整体缺乏抗风险能力。检测机构的基础设施质量差,没有最新的技术装备,检测仪器落后;检测机构的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匮乏,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激励制度。因此,为了提高特种设备的检测结果质量,必须对检测机构进行改革创新,并采用检测仪表来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

2 应用检测仪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

2.1 应用检测仪表可以对运行中的特种设备进行诊断

技术人员在对运行中的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时,危险性极大,因此需要一次性检测成功。所以,技术人员可以借助检测仪表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测,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就发现设备所存在的故障,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维修,避免设备带“病”运行。

2.2 应用检测仪表可以对安装改造中的特种设备的质量进行评定

技术人员在对特种设备进行安装改造或者是验收时,需要对自己的改造后的特种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测,而检测仪表是最佳的检测工具[2]。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检测仪表对工程质量进行定量测试,测试得出的结果就是评定安装改造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2.3 应用检测仪表可以对特种设备的故障位置进行定位

技术人员在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时,可以通过检测仪表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若出现故障,就对故障的位置进行定位,并找出故障原因。这样可以准确的对需要进行维护的位置和零件进行维护,做到主次分明,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时间浪费。

2.4 应用检测仪表可以对特种设备出现事故的原因进行裁定

若特种设备出现事故后,企业就必须根据国家的标准规定对设备进行全面、仔细的检验和鉴定工作,检查出设备出现事故的原因。而这些检验和鉴定工作都是通过检测仪表来进行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检测仪表的相关技术性能进行测试,得出特种设备出现事故的技术原因,可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5 应用检测仪表可以规范技术人员对特种设备的维护工作

技术人员在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时,需要高技术水平,并且需要细致和认真的检验态度。检测仪表可以对技术人员的维护行为进行规范,这是因为管理者可以通过检测仪表检测出来的数据对技术人员的检测工作做出评价。这样就可以督促技术人员定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以保证特种设备的正常应用。

2.6 应用检测仪表可以保证特种设备操作安全性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特种设备的应用率非常的高,危险性也会相应的提升。因此,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操作前,技术人员就可以应用检测仪表对工作环境进行定量判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并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结语

我国需要加大对检验机构的改革创新力度,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核准条件进行调整,以此来推动检验机构的重组化、规模化[3]。而且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特种设备检测工作中,在不久的将来,第三方无损检测机构会进入到特种设备检测领域中来,但是这样的机遇在给特种设备检测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加剧该领域的竞争形势。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仪表组成的检测系统将逐渐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彭小兰,陈曙光,李丁. 特种设备监检员如何规避检验责任风险[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26(3):279-280.

检测设备篇2

日期: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校准周期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1

电子天平秤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2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3

电子天平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4

电子天平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5

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确度

(硫化物)

一年

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确度

(总氮)

一年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

7

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确度

(总磷)

一年

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1893-1989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8

精密氟度计

准确度

(氟化物)

一年

GB7484-19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9

酸度计

准确度

(PH)

一年

GB/T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玻璃电极法

10

溶解氧测定仪

精密度

(DO)

一年

HJ506-20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校准周期

11

气相色谱仪

GC-122

07001

方法精密度

二年

气相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吴俊一

12

气相色谱仪

GC-9790Ⅱ

07014

准确度

(对硫磷)

二年

气相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3192-1991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吴俊一

13

气相色谱仪

6820

(G-1176A)

07023

准确度

(苯系物)

二年

气相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1890-198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吴俊一

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TAS-990

07002

准确度

(镍)

二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1912-1989

水质

镍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黄文韬

15

原子吸收/石墨炉分光光度计

SP3520AA

07024

准确度

(铅)

二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5750.6-2006

金属指标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黄文韬

SP3500GA

16

全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230E

07012

准确度

一年

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杜江江

(硒)

HJ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17

红外分光测油仪

JLBG-125

07025

准确度

(石油)

一年

HJ637-2012水质

石油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18

双光数显测汞仪

SG921

07026

准确度

(总汞)

一年

HJ597-2011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杜江江

19

液相色谱仪

LC-6A

07027

准确度

(苯并芘)

一年

HJ478-20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20

多功能声级计

AWA5680

01016

准确度

一年

声级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声校准器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校准周期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21

多功能声级计

AWA5680

01017

准确度

一年

声级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声校准器

22

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

GXH-3011A

07004

精密度

(一氧化碳)

一年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GB/T9801-1988

23

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

GH-60E

07013

流量

一年

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24

自动烟尘(气)测试仪(新08)代

3012H型

003

准确度

(SO2、流量)

一年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2011

25

红外烟气综合分析仪

3026型

004

准确度

(SO2

一年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2011

、NOX)

、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26

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0型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27

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0型

006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28

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0型

007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29

智能24小时/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1型

008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30

智能24小时/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1型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校准周期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31

智能24小时/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1型

010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32

33

34

35

36

编制:

检测设备篇3

一、国外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准入管理

即使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仍然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欧、美、日等国家对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生产、销售和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认证管理(美国UL认证、欧盟CE认证、日本整备认证等)和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为保证汽车维修、检测的产品质量,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建立了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的系列标准,严格实现标准化管理,如检测设备的检测性能、具体结构、检测精度等都有相应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技术更新、计量等也有具体要求。以日本为例,汽车的维修、检测工作由国土交通省(相当于交通部)统一领导。日本依据“道路运输车辆法”和其实施细则开展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型式认定工作。通过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和认定制度及配套技术的标准化,日本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规范、有序,不仅提高了产品检测准确性、效率和故障诊断率,也保证了汽车维修质量。

国外重视安全性能和排放性能的检测,如美国规定,修理过的汽车必须经过严格的排放检测方能出厂对排放检测用仪器设备实行型式认证,维修企业使用的安全作业设备如举升机进行安全性能认证。在德国。交通部负责制定汽车排放检测设备的测试标准和市场准八条件,并负责管理,对其它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则完全由其委托的汽车检测机构控制市场准入。汽车维修、检测设备都必须通过有关机构的产品认证,才被允许使用。

欧、美、日等国家实行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管理制度不但适用于本国。也适用于国外进口的设备。由于我国举升机、汽车喷烤漆房、轮胎拆装机、车轮动平衡机等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现已批量出口到欧、美等国,但必须通过进口国的认证或满足标准要求,我国企业获得的欧盟CE认证证书(见图1)。

为保障安全,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除对汽车举升机等产品实行生产许可和准入制度外,还对其使用年限做出规定,美国政府规定汽车举升机的使用年限为5~6年,产品使用者应按照规定及时更新设备,并使其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二、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准入管理

笔者从事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的检验工作,在工作中接触很多维修、检测设备企业要求给他们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检验,弄得我们不知所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企业对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缺乏了解。

1 我国实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准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框架内逐步完善。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和GB/T 16739.1~2-2004《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等。

交通部在[交公路发(2002)5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通知中(第15条)提出:“引导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行业健康发展。重点是促进其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以及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等。加强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标准化建设,对涉及安全、环保、节能的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开展型式认定工作,建立完善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市场准入制度。”

2005年1月1号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6739.1

.2-2004《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中也规定了一、二类汽车整车维修企业配备的检测、诊断设备要通过型式认定。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在京环保气宇[2002]282号《关于汽油车简易工况检测设备环保型式认证技术条件的通知》要求,通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型式认证的汽车排放检测设备,方可进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各省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对汽车排放检测设备,包括汽车排放测功机、汽车排放分析仪、烟度计进行型式认定的要求。

2005年8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4号《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要求,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必须通过型式批准。未列入本目录的计量器具。不再办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和进口计量器具检定。型式批准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器具的型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而进行的行政许可活动,包括型式评价、型式的批准决定。

2 我国实施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准入管理方式

我国国情及体制决定了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准入管理方式,我国实施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市场准入管理方式可以归纳为5个层次(表1):生产许可证制度;产品认证制度(包括3C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型式认证(计量设备还要通过型式批准);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制度、行业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第三方检验。

(1)生产许可证制度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国家为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依法对产品质量实行强制管理的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国家严格控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范围,只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列为许可证目录的工业产品才开展许可证检验工作,目前汽车维修、检测设备暂时未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汽车举升机等设备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

(2)产品认证

产品认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规定。产品认证是由依法取得产品质量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依据有关的产品标准和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工厂审查和产品检验,对符合条件要求的,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证明该产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活动。获准认证的产品除接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检查外,免于其他检查,并享有实行优质优价、优先推荐为国优产品等国家规定的优惠。由第三方的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已成为许多国家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普遍做法。产品质量认证分为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实施自愿性产品认证。

自愿性产品认证的范围是对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管理范围之外的产品,国家认监

委按照国家统一推行和机构自主开展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市场需求,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开展。目前,已纳入交通产品自愿性产品认证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见表2)。

(3)型式认证(计量设备还要通过型式批准)型式认证即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对特定使用功能产品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进行审查,并对产品安全、质量性能进行检验,同时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管理手段。对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进行监督管理,规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防范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产品型式认证与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制度有相似性,即都对产品性能、生产、使用环节进行必要的质量审查、质量监督;同时又有不同之处,产品生产许可是国家对重要商品实行的强制性管理制度,而产品型式认定更多是行业主管部门为规范市场、管理,对本行业使用的产品进行准入管理的一种制度。

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型式认证是涉及安全、环保、节能的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进入特定市场的“市场准入证”。只有取得型式认定产品,才能在特定使用部门(如汽车维修企业、检测站)使用。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生产企业提高对质量安全的责任感。目前,已纳入型式认证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见表3)。

(4)国家、行业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条。“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国家、行业抽查制度是国家或政府部门对产品或行业实施质量监管与引导的延续,具有政府行为和行业监督特征,并具有计划性,可作为上述质量管理方式的补充,以弥补区域性市场准入带来的局限性和形成的管理真空。国家、行业抽查的技术依据为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对部分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实施监督抽查。其中,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交通部汽车保修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汽车举升机进行了行业监督抽查,产品合格率分别为40.9%和45.0%。

(5)第三方产品检验

检测设备篇4

关键词:DME测距仪;检测方法;飞行校验

中图分类号:TN91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DME系统既可用作航线的导航设备,也可用作机场的进近导航设备。某机场DME测距仪自2006年引进后,系统一直处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状态。需要技术人员定期维护、检测设备,实时掌握设备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因此,掌握好完整的、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使我们对设备做到预防性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

2设备的组成

某机场引进的DME系统型号为FSD-45,主要由I/O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脉冲收发信机、RF通道、外部连接接口系统、电源系统、天线和计算机等组成。2.1I/O系统I/O系统可利用计算机或控制模块(INC)控制、监视信标及相关合装设备,通过专用或交换电话线连接到远程控制中心。由本地状态控制与显示单元、遥控状态控制与显示单元等组成。2.2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对脉冲收发信机进行测试以及测量它们的回答,并将测量结果送到控制器用来检查设备操作是否正确。它由模拟信号监控器、数字信号监控器等组成。2.3天线系统FSD-45型DME天线系统采用FAN-96型9dB增益全向辐射天线,它工作的频率范围是960MHz~1215MHz。

3设备的测试与检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飞行校验规则》(MH2003-2000)和国际民航组织要求,DME测距仪必须定期接受飞行校验。在进行空中校飞之前,技术人员首先应该进行地面检测校准。

3.1射频功率输出检测

3.1.1软件测试步骤(1)在DME监控软件中执行自动监测循环测试命令(ExecutiveMonitoringonAntenna)或日常例行检测(RoutineCheck-TrxonAntenna)或手动测试peak-poweroutput(StandardMeasurement-TrxonAntenna)。(2)根据软件显示的结果,比对制定的极限值,看是否超差。3.1.2外部实际测试步骤(1)关闭设备,使其断电。准备量程为2.5kW的峰值功率表,连接在天线连接器与相应的天线同轴电缆之间;(2)开启DME设备,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读出功率表所测量的值;(3)判断测得的数据与软件测试所得到的数据是否相同,误差如果在±10%以内,则为正常。

3.2发射速率的测量

3.2.1软件测试步骤(1)在DME监控软件中执行自动监测循环测试命令(ExecutiveMonitoringonAntenna)或日常例行检测(RoutineCheck-TrxonAntenna)或手动测试transmissionrate(StandardMeasurement-TrxonAntenna);(2)根据软件显示的结果,检查所测得值与标称值是否一致。(标称值800±50PPPs至4800±150PPPs)3.2.2外部实际测试步骤(1)准备好频率计数器,将其连接至DPX板件的TP1或TP3测试点处;(2)设置计数器处于读频率值的功能处,在低频范围内(小于100kHz),对脉冲个数进行计数;(3)读出数据,与标称值比较。

3.3应答延时的测量

3.3.1软件测试步骤(1)在DME监控软件中对连接到天线的应答机执行自动监测循环测试命令(ExecutiveMonitoringonAntenna);(2)查看所测得的值是否在预置的标称值的±100ns以内。(标称值为50±0.1μs)3.3.2外部实际测试步骤(1)准备好示波器,将探头CH1连接到MIN板件的TP1测试点处,再将探头CH2连接到DPX板件的TP1或TP3测试点处;MIN板件的TP4测试点处可以取得外同步信号;(2)示波器将会显示一个询问对信号(CH1)和相应的应答对信号(CH2),再将这两个信号置于同一电平;(3)用DELAYTIME匹配询问对的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应答脉冲对的第一脉冲的上升沿;(4)将示波器的DELAYTIME设置成0.1μs/div~0.2μs/div,然后调节两个信号的上升沿,使它们正好在其峰值的50%处相交;(5)查看示波器上所测得的应答延时数值是否符合预置的标称值,误差为100ns。综合以上的测试,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对设备进行适当的调整。

结语

DME系统地面设备在不间断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进行空中飞行校验,而在进行飞行校验之前,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对设备的测试与调整,使设备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地面检测可以有效的验证DME系统的工作情况,为定期测试建立基准数据库,为校飞提供所需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高平,邓勇.航空无线电导航原理,(上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检测设备篇5

关键词:中小型桥梁;桥梁检测;仪器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水平已能达到四通八达。公路建设中的桥梁、隧道等必不可少。其中桥梁作为一种高耸、跨越江河深沟、翻越高山峡谷的特殊建筑结构,在公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桥梁数以万计,大部分已建成并服役多年,除正常的汽车、人群荷载,还受到风荷载、雨水侵蚀、温湿变异、严重超载、自然地质灾害等影响,桥梁结构不同程度受到损伤。再加之旧的规范设计要求,设计荷载标准低、承受力有限,养护力度跟不上,已造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求的现状。相当多的桥梁正在逐步成为危桥,路网障碍越发显著,桥梁安全不容乐观,一旦发生垮塌等安全事故,将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生命损失,甚至产生政治后果。

然而这么多桥梁中,中小型桥梁占桥梁总数的90%以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中小型桥梁所占的比重还在不断增大。以有“桥梁博物馆”美誉之称的攀枝花市为例,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桥梁共547座,其大桥8座,大桥45座,中桥120座,小桥374座。关注中小型桥梁安全问题同样刻不容缓。

1 桥梁检测现状

桥梁检测是一项新兴技术,涉及知识面广泛,集交通、力学、结构、电子、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体现。欧美强国对桥梁的长期健康监测,运用GPS、光电成像等先进技术,但在桥梁振动/模态参量检测中,超低频监测、模态参量获取尚存难题。将多个孤立的桥梁健康远程监测系统联网成一个集群检测系统,更是空白。

中国幅员辽阔,对所有桥梁的局部或整体服役状态进行健康监测,实现全自动的数据采集与远程传输技术,智能化、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处理与安全评估系统,形成桥梁的健康监测与预警,需突破的难点较多,现如今的桥梁检测水平还未能实现这一要求。更何况众多的中小型桥梁地处偏远山区,地质结构环境条件复杂。所以对孤立桥梁的一次性传统、现场、人工、事后、静态测试的模式还不能摒弃,反之如何结合检测方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针对桥梁特点选配适宜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实现桥梁快捷、全面、准确的检测和数据分析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

2 桥梁检测技术

桥梁检测技术包括桥梁检查和荷载试验评定技术。其中桥梁检查是桥梁养护、维修和加固的前期工作,是决定维修与加固方案可行和正确与否的可靠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缺陷和损伤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现场检查,查明缺陷或潜在缺陷和损伤的性质、所在部位、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弄清产生缺陷、发生损伤的原因,以便能分析、评价缺陷和损伤对桥梁质量及承载力产生的影响。荷载试验评定技术是对桥梁的整个结构特性及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检测。

2.1 桥梁检查

具体对桥梁的混凝土强度、内部缺陷等的现场检测主要通过三种检测方法:第一种为半破损法,是以在不影响结构物承载力的前提下,在结构上直接进行局部破坏试验。或直接取样试验所得的值,经一定换算即为检测结果。钻芯法、拔出法、拔脱法、板析法、射击法均属于半破损法,目前钻芯法和拔出法使用较多;第二种为非破损法,以某些物理量与混凝土标准强度之间的相关性为基本依据,在不破损结构的前提下,测出混凝土的某些物理量特性,并按相关关系推出混凝土的强度作为检测结果。表面压痕法、回弹法、超声脉冲法、回弹-超声综合法、振动法、射线法均属于非破损法,目前回弹法和回弹-超声综合法广泛用于工程检测;第三种为半破损法与非破损法的综合使用,两者的合理综合,可提高检测效率与精度。

2.2 荷载试验

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的结构进行直接测试的一项科学试实验工作,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对结构物加载后的性能进行观测和对测量参数(位移、应力、振幅、频率……)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桥梁实际工作状态,对结构物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以及对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作出正确估计。开展荷载试验不论是价格便宜简单量具还是一套调试自动化的快速量测系统,尽管在外形、内部结构、量测原理及量测精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作为量测设备,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感受部分(传感器等)、放大部分(机械动作、电子放大线路、光学放大等)、显示记录部分(指针、数码显示、屏幕等)。

荷载试验包括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静载是将静止的荷载作用在桥梁上的指定位置,测试结构的静应变、静位移以及其他试验项目。动载是以承受车辆荷载为主,对桥梁的产生冲击和振动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桥梁在车载下的动力效应及使用条件。

荷载试验根据试验持续时间,分长期观测和短期观测。所以一般对特大型桥梁、新型结构实行长期观测,对大型桥梁实行定期观测。再加之荷载试验在后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上也是一项复杂工作,所以在中小型桥梁上应用较少。

3 检测设备

桥梁检测主要针对混凝土强度、挠度等常见病害。不同病害可选用仪器也较多,同一种仪器亦可检测多个项目。

混凝土强度检测可用回弹法,设备主要使用回弹仪,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不高,养护方便;也用超声法检测,设备主要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其读数直观并能存储数据,测量方便、速度快,但成本高、保养不便,严禁机械碰撞。

桥梁挠度的检测常用百分表,水准仪,全站仪,倾角仪,光电式挠度检测仪等。百分表操作简单,可多点检测,结果可靠,但跨越高山深谷的桥梁不易搭设支架;全站仪采用三点高程测量,操作简单,对地形没有要求,受外界影响小。

桥梁应变的检测常用机械仪表有:简易千分表应变仪,手持式应变仪,张线式位移量测装置,机械式转角量测装置等。应变检测还常用应变电测技术,选用应变仪或应变片,其灵敏度高、测速快、结果可靠,但贴片工作量大、电路复杂,易受野外干扰、不能重复利用。桥梁荷载试验中采用光测法常用的仪器是非接触式视频测量仪。

桥梁裂缝检测,传统常用裂缝对比卡、读数显微镜;快速检测选用测量仪器为裂缝观测仪;超声波无损检测也适用裂缝检测,如选用塞尺配智能型裂缝深度检测仪。

4 检测方法与设备组配

检测方法多样,检测设备多样还不断更新。就结构混凝土强度的现场检测,可通过回弹法检测、超声脉冲法检测、综合检测、半破损检测来实现。采用哪种检测方法,选用哪些检测设备需充分结合桥梁的实现情况来进行。需充分结合检测技术的发展,桥梁的实际检测环境,检测项目的需求来确定方案。

对已检测桥梁检测方法和设备总结、分析情况,组配以下方案:

方案一:桥梁挠度检测采用机电百分表,应力应变检测采用应变片配数据采集仪(如TDS-602),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回弹仪,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采用裂缝宽度检测仪,裂缝深度检测采用塞尺。该方案经济适用、除应变片外均可重复使用,环境适应性可靠,测量精度在±0.05%、测速快、测量效率高,适用桥型多;缺点在于贴应变片工作量大,电路复杂,与仪器连接、拆卸费时耗力。

方案二:桥梁挠度检测采用全站仪(徕卡),应力应变检测仍采用应变片配数据采集仪(如TDS-602),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回弹仪,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采用裂缝宽度检测仪,裂缝深度检测采用塞尺。该方案挠度测量不受限制,不需要在各测点接线安装仪表,环境适应性强,可夜间操作。相比方案一,可多测测点。缺点对温差变化有要求。

方案三:桥梁挠度检测采用水准仪(国产精密水准仪),应力应变检测采用应变片配数据采集仪(如TDS-602),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回弹仪,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采用裂缝宽度检测仪,裂缝深度检测采用塞尺。该方案适应性较强,缺点在数据误差会叠加。

方案四:桥梁挠度检测采用挠度检测仪(光电图像式),应力应变检测采用非接触式视频测量仪,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采用裂缝宽度检测仪,裂缝深度检测采用智能型深度检测仪。该方案技术含量高,检测快、准,均优于前三方案。缺点在于造价成本高,成套仪器运送、报管要求避免碰撞。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组配方案是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已检测桥梁检测资料,针对中小型桥梁加载方法,混凝土强度、挠度、应力应变及裂缝等的检测方法与设备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不同检测环境和桥型提出的。

组配方案是为了快速实现桥梁检测,从而了解桥梁实际的抗力状态,损伤状况、实际承载力、通行能力和剩余寿命等,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劲泉,王文涛.桥梁检测与加固手册(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

[2]Harry Allen Capers Jr.世界公路桥梁检测方法研究[J].公路,2009,5.

[3]魏建东,王利.美国既有桥梁的高科技检测[J].世界桥梁,2004,3.

检测设备篇6

关键词:人员定位系统、DSP、抗干扰、灵敏度高

1简介

识别卡即为下井人员佩戴的识别身份的装置,是人员定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是固定在矿灯、腰带或安全帽上,以实现人员定位系统实时观察动态目标的移动情况、查询目标的历史数据、确定动态目标的当前位置等,有利于加强煤矿管理层对井下人员的管理及安全救护。

我矿引进的KJ222人员定位系统无法确定下井人员的唯一性,即无法确定下井人员是否不带卡或带多张卡,不利下井人员管理,更有碍出现事故对井下人员的救护。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多方面学习考察,设计以下设备。

2设备技术要求

2.1 功能

当识别卡在距该检测设备0.5米范围内时,该检测设备根据识别卡状态发出以下提示音:正常时:发一短音并显示卡号;重卡时:连续发出两次短音;电量低时:发一长音并显示卡号;坏卡或无卡时:不发音,在检测设备处应有值班人员看守。

2.2 环境温度及湿度:

环境温度为-20℃ ~ +60℃,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3 电源:

AC 220V±10%,≤500mA

设备设计如图:

3工作原理

检测设备安放在进口安全位置,设置为最大宽度120的单行通道,人员下井时排队从通道中通过,当人员通过检测设备时,设备中的DSP微处理器会检测到识别卡的编码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完成对下井人员是否带卡,及带多张卡进行提示。

4设计理念

4.1 灵敏度高:最短0.5秒内探测识别卡编码,高保障地检测卡片信息。

4.2 稳定性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DSP技术,完美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4.3 无误报:先进的检测仪自检能力,有效识别、过滤外界干扰源,实现矿山要求的高报警、无误报的理想效果。

4.4 外观设计前卫、细节完美,突显科技风格的系列产品,外观简洁,线条流畅,灰色、白色、黑色为主的色彩设计纯美,完美体现新技术时代的时代特点;

4.5 成熟稳定的联机技术:自由实现一主机多通道联机使用,为客户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4.6 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功率小于5瓦,使用寿命长、耗电量少,对人体无辐射。

4.8 性价比高:使用先进技术,以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效率的管理理念的完美实施,就有较高的性价比。

5效果分析

检测设备篇7

[论文摘要]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铁路和客户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一设备技术标准、强化设备配备规划、提高计量意识与设备安全防护意识、实现检测信息网络共享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1铁路现有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铁路现有的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主要包括两类:单纯计量设备和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这些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铁路车站、货场,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及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等,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铁路和客户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

1.1单纯计量设备。单纯计量设备包括:轨道衡(静态轨道衡和动态轨道衡)、汽车衡、平台秤、门吊秤、吊钩秤、核子秤、皮带秤、装载机电子秤、平板秤,等等。单纯计量设备主要应用于整车或零担货物实际装载量的测量。

1.2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施。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包括: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限界测定仪、危险品检测仪、货车装载状态电视监控系统等计量装置和安全检测设备等。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主要用于检测货车装载的超载、纵向超偏、横向超偏、超限界、危险品及状态参数等。

2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国铁路货运现场大量装备了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但仍不能满足铁路货物运输现场计量和安全检测的迫切需要,许多安全检测手段尚不完备,亟待开发完备高效的检测设备,尤其是像装载限界检测和超偏载检测等在线检测设备,亟待开发。即便已经配备的设备,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还普遍存在于设备的开发、配置、技术保障、维护等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1缺少统一的研制、开发、配备规划。缺少统一的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配备规划。设备的研制、开发、配备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开发商、生产商的手中,设备市场的技术走向受开发商经济利益的驱动。开发商和生产商往往把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设备放在开发的首位,尽管这样也会促进装备水平的提高,但更多体现出开发的无序性。设备使用单位也很少主动提出装备技术水平和配备数量的要求,其设备投入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2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市场秩序混乱。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水平良莠不齐,开发商之间无序竞争,甚至存在某些厂商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有的厂商根本不具备开发生产的技术条件,但为了追求利润,居然采用仿冒手段制造伪劣产品;有的厂商无原则地追求低成本,甚至采取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等手段与人竞争,不但对正当、优质产品造成冲击,而且对运输安全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2.3行业技术标准还不完备。用以指导生产的有关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铁道行业技术标准还不完备。相当一部分设备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如: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限界测定仪、危险品检测仪、货车装载状态电视监控系统等,还缺乏完备的能够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行业标准;有些标准陈旧落后,其指导作用显然不足,有的设备还仅仅是依据不规范的“技术条件”来生产;有的虽已制定技术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标准的技术要求与实际生产水平相比有些不符,生产水平还不能满足技术标准的需要,等等。这些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导致检测设备的生产现状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检测手段与实际需要之间、检测需要与生产水平之间、检测技术普及与检测设备管理之间等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3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尽管铁路有关部门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备十分重视,也已经建立一定规模的管理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上不尽如人意。3.1配置要求和配备标准不够规范。全路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置要求和配备标准在规范化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各相关单位的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置往往侧重于经营因素,忽视对技术因素的可行性论证,更谈不上设备配置的长远规划。经济实力越强、设备本身的直接效益越明显,单位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就越大,反之,投入力度就越小。另外,设备采购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所采购的设备质量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有效控制,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资金浪费。

3.2计量意识淡薄。设备使用单位,尤其是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单位,缺乏科学的计量意识,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日常监管非常薄弱,无法实现正常的周期维护和检定。误以为安全检测设备不属于计量设备,因而对其用于判别目的的量值不进行科学溯源,甚至不溯源,绝大多数的安全检测设备没有以合法、有效的量值溯源作保证,无法判定量值是否准确或量值的偏差(误差)是否在正常范围,致使设备的可靠性无从谈起。

3.3设备安全防护薄弱。设备本身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或防护手段不完备,加之设备管理存在漏洞,给不法者以可乘之机。如:为达到不正当目的,采用非法手段,有的与生产厂商勾结,在例行检定后擅自非法更改设备初始设置参数,致使其量值与检定状态不符(曾发生某区段的两台状态未见异常的轨道衡称量同一对象,其量值竟然相差5吨之多的现象,这已经远远超出轨道衡的正常称重准确示值变化区间,若非操作人员人为调整设备,这种情况是不可想象的),设备检定状态与使用状态不一致,导致设备无法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势必影响设备的工作质量及其可靠性。对计量设备而言,其结果是严重侵害国家和客户的利益;对安全检测、监控设备或设施来说,这种做法将对运输安全构成相当大的威胁,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

3.4检测信息网络化基础薄弱。计量、安全设备的检测信息无法共享。铁路货运是一个动态系统,运输系统的各个环节之间要靠信息进行沟通和联系。为了充分发挥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效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检测信息共享是必由之路。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重要设备的检测信息未实现共享,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而从管理的必要性来看,信息共享应该在检测领域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这对推动高水平运输安全体系的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韩远谋,蒋运华,侯媚娟.散堆装货物超载因素的调查与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53-54

[2]王维.克服计量手段落后现状确保货物运输安全,铁道货运,2002,(5):37

[3]赵如进.轮重测定仪在铁路货运安全中的作用,铁道货运,2003,(3):37-38

[4]于冬,顾培亮,陈钟.铁路货车装载状态监视和超限检测系统的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4,(5):141-143

[5]赵俊彦.轨道衡联网技术在货运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哈尔滨:哈尔滨铁道科技,2003,(2)10’

检测设备篇8

为保证产品质量、规范计量检测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正确使用所有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特制定本规定。

一、 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使用

1、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应熟悉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性质、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专用检测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方能上岗操作。

3、所有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必须是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在鉴定周期内、检定合格标志清晰、铅封完整,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并有足够数量。

二、 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

1、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计量管理员。

2、因故障停止使用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贴上使用标志以防止误用,停用标志使用红色。

3、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由符合资质要求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维修后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才能使用,维修过程要做好记录。

4、各种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要严格按照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在规定的条件下妥善放置。定期检查、清洗,保证计量检测器具设备的安全、整洁、配备附件完好、合格证齐全。

5、凡主管因素造成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损坏或丢失,直接负责人负责赔偿。

三、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周期检定制度

1、为保证全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量值的准确,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周期检定。

2、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全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台账,台账的项目必须明细。

检测设备篇9

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措施;

1 电力检修技术的发展过程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中,电力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检修策略由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的故障检修发展到19世纪产业革命的预防性检修。预防性检修又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又出现了不同的检修方式:一种是主要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内容与周期的定期检修,或称计划检修;另一种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

2 电力状态检修的概念

状态检修可以简单定义为:在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科学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的检修方式。它有三层含义: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诊断是以状态监测为依据,综合设备历史信息,利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技术来判断设备健康状况。

就电气设备而言,其状态检修内容不仅包括在线监测与诊断,还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诸多工作,最后要综合设备信息运行信息、电力市场等方面信息作出检修决策。

在电厂、变电站检修决策时要考虑电网运行状态,如用电的峰段与谷段,发电的丰水期与枯水期;设备所在单元系统其它设备的运行状态,按系统为单元检修与只检修单台设备的合理程度;电力市场的需要,进行决策风险分析。

3 电力状态检修的优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正逐步向状态检修体制过渡状态检修与其他检修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3.1开展状态检修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对设备进行检修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而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是为了减少设备的检修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开展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分析,可以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即做到设备的经济运行。

3.2开展状态检修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定期维护和检修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费用的浪费;由于定期检修工作量大,往往使检修人员疲于奔命,加上现场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影响,“越修越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开展状态检修,可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集中了优势兵力,使检修工作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是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方法。

3.3开展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已经具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和分析判断方法,开展状态检修已有较充分的技术保证。

3.4由于状态检修往往是以设备运行状态下的在线监测结果为依据进行的检修,所以能够预报故障的发生,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防止发生意外的突发事故。

4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

4.1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

状态检修的基础是设备状态监测,要监测二次设备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寿命估计。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主要有:交流测量系统,包括二次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测量元件的完好;直流操作、信号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操作及信号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逻辑判断系统,包括硬件逻辑判断回路和软件功能;通信系统;屏蔽接地系统等。与一次设备不同的是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不是单一的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监测的是各元件的动态性能,有些元件的性能仍然需要离线检测,如:TA的特性曲线等因此,电气二次设备的离线检测数据也是状态监测与诊断的依据。

4.2对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

随着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为电气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容易实现状态监测,保护装置内各模块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装置的电源、CPU、I/O接口A/D转换、存储器等插件进行巡查诊断。可以采用比较法、编码法、校验法、监视定时器法、特征字法等故障测试的方法。对保护装置可通过加载诊断程序,自动测试每一台设备和部件然而,对常规保护进行状态监测较难实现,因为二次回路是由若干继电器和连接各个设备的电缆所组成,点多、又分散,要通过在线监测继电器触点的状况、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等则很难,也不经济。一方面应从设备管理环节入手,如设备的验收管理、离线检修资料管理,结合在线监测来诊断其状态。另一方面在不增加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测量手段。如TA、TA的断线监测;直流回路绝缘监测、二次保险熔断报警等。

4.3逐步推行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几项重点工作

要推行状态检修,其难度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资金投入、对新检修方式的适应等。因此,电力企业推行状态检修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寻求支持并加大投入。由于维护范围涉及电网,作为检修主体的检修单位缺乏实行状态检修的决策权,特别需要求得主管单位的认同和支持,形成在“实行状态检修是必由之路”这一观点上的共识,共同努力,才能使状态检修步入正轨,取得实效。其次,主管单位应对状态检修的推行加大前期投入,保证逐步投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撑,否则作为检修单位要求实行状态检修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2)加强领导和指导。公司必须成立相应的状态检修工作领导小组,由有关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专业骨干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并指导整个状态检修工作;确定检修制度改革的策略、思路和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制定状态检修的有关规章制度;重点明确推行状态检修工作的步骤,以及各个阶段的重点、实施状态检修的设备对象。对用于开展检修制度改革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也要统一由领导小组进行权衡、协调和安排,保证产出效果。

(3)强化常规检测手段。计划检修条件下的常规检测已在掌握设备状态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它是推行状态检修的有效基础,特别是在检修制度改革的初期能起到较好的衔接和推动作用。为了适应推行状态检修则必须强化常规检测。所谓“强化”,就是要根据设备的原始状态、运行环境、历年状态变化趋势等因素,确定更为合理的测试周期,把在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的设备和设备的薄弱环节列为被测试的重点,列出能有效反映设备主要异常状态的重点测试项目,从改善测试环境条件、测试仪器功能、测试方法、测试人员素质等方面努力提高测试数据的可信度,在对各种测试数据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设备状态作出评估。

(4)抓好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在线监测是推行状态检修的关键技术支撑,由于它能在运行状态下连续进行测试,因而能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的早期缺陷,并据此确定检修时机。由于在线监测技术自身的难度所决定,在线监测技术的商品化、实用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应采取“适当引进、加快开发”的原则。一方面引进比较成熟的在线监测或离线检测技术与装置;一方面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技术开发。把开发的重点放在重大设备的关键项目上,待条件成熟后再开发多功能的在线监测系统。要指出的是,应加强与变电站新投入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等单位的紧密合作,考虑设备投入使用后与监测装置的统一配合,加快在线监测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5 二次设备状态检修需考虑的问题

5.1二次设备的电磁抗干扰监测问题

由于大量微电子元件、高集成电路在电气二次设备中的广泛应用,电气二次设备对电磁干扰越来越敏感。电磁波对二次设备干扰造成采样信号失真、自动装置异常、保护误动或拒动、甚至元件损坏。对二次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考核试验是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不同厂站的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器件要进行监测管理。如对二次设备屏蔽接地状况检查;微机保护装置附近使用移动通信设备的管理等。

5.2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系

一次设备的检修与二次设备检修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情况下,二次设备检修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才能进行。在作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时要考虑一次设备的情况,做好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既要减少停电检修时间,减少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检修次数,降低检修成本,又要保证二次设备可靠正确的工作状况。

5.3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关系

现在许多供电企业建立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缺陷故障情况、历次检修试验记录等实现计算机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这些信息是作出状态检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实现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

检测设备篇10

关键词:液晶视频;故障检测;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995-02

The Research of LCD Video Equipment Fault Detection System

YOU Wen-jia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Guangxi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Nanning 530007, China)

Abstract: Small fault detection system ofLCD video equipment operate easily, low cost, can help to maintenance personnel solve LCD video equipment fault timely and effectively, suitabl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use and the school teaching, It accumulate 4 technology of fault data acquisition card, failure databases, failure analysis expert system, integrated inspection instruments.

Key words: LCD video; fault detection; expert system

液晶显示(LCD)代表着当今世界新型显示技术的主流,正在全面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荧光屏(CRT)。近年来,液晶视频设备(包括液晶彩电、液晶显示器等)高速发展,技术越来越复杂,给液晶视频设备的维修带来困难。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液晶设备的工艺质量检测和故障检测,是智能化检测系统的核心。但目前的检测设备趋向大型化,价格昂贵,使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装置没有被广泛应用。

小型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运行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中小企业使用和学校液晶设备维修教学的需要,对于维修人员及时有效地解决液晶视频设备故障起到有益帮助。本文介绍的小型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具有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以用于个人及中小型企业的液晶设备维修,也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社会竞争力。

1 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当前,液晶视频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维修液晶视频设备需要的技术及设备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采用的液晶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比较多,如采用测试片源、图片效果测试介质、视频测试介质等方法。在测试软件方面,主要采用MonitorTest软件、DisplayX软件、Monitor Tester软件等。

我国第一台大型液晶显示屏检测设备,由风华高科集团研制成功,其灵敏度、检测速度、信息处理智能化和系统控制自动化程度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符合五代至八代大型LCD生产的技术要求。由此可见,国内外对液晶视频设备检测相当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技术都是侧重于工业化生产中的电子工艺测试,都是昂贵的大型设备,小型的、面向中小型企业以及维修行业的故障检测系统很缺乏,更没有适合学校彩电实验室使用的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

2 系统的性能及相关技术

系统针对液晶彩色电视机和液晶显示器的故障,能够进行自动检测,并将故障检测数据上传到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故障类型的判断和分析,再通过计算机将分析出的故障类型直观地显示出来。

小型的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一般需要集成及开发4项应用技术,分别是:

1)故障数据采集卡。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故障数据采集卡,利用此采集卡进行液晶视频设备故障参数的采集。

2)故障数据库。开发一个基于SQL Server 2000的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数据库,对故障数据库的系统框架、数据库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设计,利用Visual C++编程实现数据库界面的可视化以及有关功能的控制。

3)初步的故障分析专家系统。建立一个初步的故障分析专家系统,内核设计采用典型的数据分析式专家系统结构,以故障数据库为基础,设计解释模块和人机接口,将分析结果通过人机界面显示出来。

4)集成化的检测仪表。设计一个用于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的集成化仪表,重点解决仪表集成化的抗干扰问题。

3 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方案

系统的研发应具备专业的液晶视频设备实验室、充足的电子元器件及测量仪器,包括高性能彩色信号发生器、频谱仪、扫频仪、高性能的电路参数测试仪表、高精度数字万用表、数字频率计、示波器等。一般宜通过自主创新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部分技术、集成某些现有的先进技术等,主要解决的技术关键是故障数据采集卡的研制、故障数据库的建立及完善、故障分析专家系统的建立、多种检测仪表的集成化及抗干扰。特别是要开发一个实用的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数据库、建立一个初步的故障分析专家系统以及各种检测技术(包括软、硬件)的集成化。

小型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一般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技术方案如下:

1)设计一个用于检测液晶视频设备故障的集成化仪表,集成化仪表提供维修设备所需要的彩色信号源及各种电路参数的测试,以用于简单故障的测量及判断。

2)设计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故障数据采集卡,利用此采集卡进行液晶视频设备故障参数的采集,把采集的数据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和判断,或者传送到故障数据库和专家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开发一个基于SQL Server 2000的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数据库,此数据库集成了大部分的液晶视频设备故障及其对应的电路参数,是故障分析专家系统及智能化检测的基础。

4)以故障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一个初步的故障分析专家系统,设计系统的解释模块和人机接口,为检修液晶视频设备的故障提供有效的帮助。

4 故障分析专家系统的建立

故障分析专家系统是整个检测系统的关键部分,首先从一个比较小的系统开始建立,逐步扩充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日臻完善的试验系统。在专家系统的研制中,首先设计初始知识库,知识库的设计是建立专家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初始知识库设计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5项[1-2],分别是问题知识化、知识概念化、概念形式化、形式规则化、规则合法化。问题知识化就是辨别问题的实质;知识概念化概括知识表示所需要的关键概念;概念形式化确定用来组织知识的数据结构形式;形式规则化把形式化了的知识,变换为可供计算机执行的程序;规则合法化确认知识的合理性,以及规则的有效性。

接着进行原型机的开发与试验,建立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实验子集,包括整个模型的典型知识。第三步就要通过对知识库及推理规则进行反复试验,使检测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维修专家的水平。最后进行系统的综合测试与实验,检测系统的综合性能及准确性。

5 系统的技术风险

小型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市场上并没有成熟的产品可以借鉴,有些技术是原始创新,系统的研制会有一定的难度,最终完成的成果可能会与预想成果有所差距。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视频设备的发展也不能预见,系统研制成功时,有可能跟不上最前沿的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技术。因此,需要系统的开发者刻苦攻关,紧跟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的前沿技术,并且对系统做好相应的升级准备。

6 小结

小型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运行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以使维修人员及时有效地解决设备的故障。小型液晶视频设备故障检测系统集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库、专家系统、检测仪表、液晶视频设备信号处理等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