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1 02:44:17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专业综合实训 农产品质量检测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目前在我国的职业院校里广泛采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开设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按照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真实或模拟的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以强化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整合了专业单项实验实训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是应知、应会、应用的融会贯通。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弥补主干核心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不足,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并通过若干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使学生基本完成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1 课程介绍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食品检测类专业实训实习领域中的核心教学任务,以化学分析、应用有机化学、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样品处理技术、农产品产地评价、肥料检测、农药检测、粮油检测、微生物检测、饲料检测、果蔬产品检测、畜禽产品检测、水产品检测等课程为前导,对接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是该职业工种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之一。

1.2 教学目标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及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即以检测项目为载体,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在真实的检验项目中掌握综合专业技能,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食品检验工(高级)、化学分析工(中级)、乳品检验工(中级)以及饲料检验工(中级)的技术技能要求。

1.3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内容均来自企业真实检验任务,筛选21项检测模块,形成14个学习情境,按照项目实际占用时间安排学时。本课程共设176学时,分4学期完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基本上覆盖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常用方法、常用仪器、常见检验项目及检测标准,在任务排序上尽量按照由简到繁进行,按照食品检验工、化学分析工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同时考虑学生认知和职业发展规律,力求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应用所学检测技能完成企事业相应检测类岗位下达的任务。

2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设计

丰富的课程资源从应用中产生,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先进行企业调查。通过对企业和市场调研了解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级检验机构典型的企业工艺流程和真实的检验任务,并按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和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结合师资和实训基本条件,对典型工作任务中包含的关键技能点进行分析,做到突出重点、覆盖全面、合理序化,将企业、检验机构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学校与企业统一,检验数据为产品工艺提供参考,检验结论为品质管理服务的互动教学设计总体框架。

2.1 建立仿真与模拟的质量检测中心

建立若干个仿真与模拟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个检测中心由4~5名学生组成,每一项检测任务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在接受任务后,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组内成员要积极配合、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以出色完成该任务为最终目标,逐步培养自己化解分歧、求同存异、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2.2 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

围绕选定的工作任务,设计提升学生能力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涉及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的培养集成于任务实施过程中。

2.3 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起、维持、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为“质量检验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任务咨询、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作用。

2.4 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每个检测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书》,评价每个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学生)的工作能力,评出最佳质检员,并对优秀检测中心支付检测费用。检测费用以量化的形式支付,到学期末累计量化后,对获得前3名的小组成员给予免考的奖励,免考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20%。

3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的实施

3.1 通过跨组交流总结经验

为了有效整合、利用现有实验实训室资源,每两个实训任务捆绑,由两次实训课完成,如还原糖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捆绑,第一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二项任务。第二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二项任务。为了防止小组之间互相抄袭检验数据,两次实训课各项任务所用待测样品不同。在第二次进行该两项任务前,由上述六个检测中心选派代表,随机到另外一组,交流实施上一次任务中各组所获心得、经验等,以便其他小组作为参考,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总结经验教训,本模块检测任务完成情况将更为完善。

3.2 课程实施

3.2.1 任务咨询、制订计划

以每个检测中心(小组)为单位,开展检验任务。工作任务开展前,选出检测中心主任(小组组长)。具体实施前,由教师参照职业岗位需求,策划下达工作任务,小组成员根据工作任务,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完成从明确任务、搜集资料、制订计划、工作实施、整理总结到验收评价全部工作过程。图1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施设计示意图。

3.2.2 实施计划

经过小组讨论、跨组交流、教师总体评价等进行验收评价后,开展检测任务。试液以及指示剂的配制、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等工作按照各成员的任务分配协作完成。实训后核查返回的仪器设备数量,以降低设备的破损率;实验原料和消耗品的使用也制订领用计划,以减少浪费。

3.2.3 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检测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详细的实训报告书,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准许结束检验工作。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让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工作”全过程,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4 实施效果与反思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评”。通过行动引导教学法,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形成了综合职业能力。

(2)在行动导向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从教授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用行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流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职业技能体系,完成教学与工作零对接,使学生毕业无后熟期,可直接服务于社会、企业和行业。

(4)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学生自主组织成立临时性的检测中心(检验小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工作,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5)通过角色轮换,学生对不同岗位有感性和理性体验。每个检验人员在检测中心工作岗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工作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轮换,使每一个学生对实验室中的主要岗位均有所体验,全部工作任务完成后,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多次体验。

5 结束语

在探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应用到部分班级的教改试点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综合实训作为综合性的课程,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要完成任务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试剂配制、分析仪器的操作等。如果缺少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就无法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以及完善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玉廷,申薇,姚阳,郑虎哲.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48-49.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2

在开展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管理时,必须注意工程划分工作。在每段工作开始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监理部门制定的施工要求划分单位、分项、分部工程,通过正确的划分,可以有效提高后期质检评定、资料管理、工程验收等工作的效率。在公路工程试验阶段,自质量评定工作开始以来,一直到完成分项检验、试验检测工作,其搜集的数据都具有极强的逻辑追溯性,而评定数据也是通过收集并总结检验数据得来的,检验数据则是通过试验检测指标总结而来,这些数据的核心就是原始数据,后面所有的计算并不是凭空猜想,而是根据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计算而来。通过金字塔流程模式,可以说明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如果单纯的开发单一系统,就会使用户手工汇总工作量加大,影响质检部门工作效率。

2.系统设计

2.1功能目标

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业务一体化开发,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自动汇总处理,从而使质检评定工作更加的自动化,有效加强质检评定工作的正确性、科学性、高效性。通过逻辑性强的工程划分制度,使质检资料数据管理更加有序,可以在竣工阶段获得更加可靠的文档支持。通过表格式试验检测模式,使数据处理更加灵活,加强系统适应性。采用新型软件开发构建技术,建立符合公路工程的立体系结构软件系统,有效降低开发周期与成本,使系统维护更加方便,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系统复用率。合理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一体化系统在集成管理过程的重要性,并且预留适合的系统接口,为集成系统提供支持与服务。

2.2功能设计

为了使系统满足公路工程使用要求,将系统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具体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3.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使用SOL作为系统数据库,并且参考美国新奥尔良的数据库模板,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划分为概念、逻辑、物理、分析这四大设计阶段,按照阶段进行数据库设计。由于公路工程数据量过大,系统需要在处理大量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数据资料时,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储存与管理,所以设计库的设计要求如下:

①数据库保存数据时,需要同时生成以二进制字段保存的Excel文件,系统可以通过数据直接管理质检文件资料。

②为了实现远程管理,需要系统在局域网中正常运行,并且保证施工、监理、业主的工程划分数据一致,使用GUID当作表关键字。GUID是OSF研发的ID提供软件,可以生产唯一标识符,ID不会重复,ID数量足以完成未来一亿年的ID创建工作。

③为了使数据冗余数量有效降低,提高表格维护的快捷性与灵活性,同时保存用户与标准两大Excel表格,并且使用用户、标准台帐关联,可以使分项工程的试验检测表格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其维护工作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④为了有效提高系统性能,需要重点提升系统大数据量操作能力,本系统使用了两处存储模块:其一是用户维护试验检测模板,根据标准方法决定分项工程单元标准,并且利用存储的方式将试验检测文件从模板表复制到用户台模板表。其二是维护项目检查时,明确分项工程标准划分的工程类型,并且通过存储方式将标准检查表复制到用户检查表中。

4.建立关键技术结构体系

4.1对象分析设计

在前期的系统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面对对象的OOA分析方法。公路工程数据变化十分复杂,通过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工作的内容,将其与计算机技术分离,并且考虑到系统可复用: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一体化系统组成图2:主要对象结构层次关系图性、可适应性、可扩展性,最终获得系统的OOA对象组成模型。

4.2对象处理体系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3

检测机构网络应用更注重于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信息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通常检测机构的信息应用需求可分为两类:1.应用系统需求检测机构为满足日益增长和全方位的应用需求,一般都需拥有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客户管理系统(CRM)、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园区公共管理系统等实现内部实验室、行政办公和客户资源等信息的管理;需拥有邮件系统进行信息收发与交互;需拥有门户网站提供机构技术能力与自身文化的展示平台。2.应用服务需求检测机构自身对应用相关的服务也提出了需求,如需满足庞大的网络打印管理、内网互联需求和客户联网需求等,但这些服务需求的满足必须建立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

检测机构网络安全架构方法及原则

据调研,检测机构往往热衷于引进各类成熟的应用系统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也依赖于成熟的商业模型。这样将导致3种局面:一是,系统实际功能与机构的应用需求不匹配,需改进和完善;二是,机构的应用需求不断变化,导致系统功能无法匹配而不断淘汰更新;三是,采用成熟的商业模型,容易遭黑客攻击,系统生命期短,需不断升级换代,造成人财物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案:一是,从机构的实际应用出发,根据对应用的需求分析和远景展望,统一规划架构;二是,根据实际应用的阶段性需求,以统一规划的架构模型为基础,结合现阶段稳定实用的技术,制订阶段性构建目标和方案,分阶段实施;三是,紧随技术发展潮流,适度调整,合理选择产品,以节约建设投资,达到良好建设效果。可概括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这样既有长远而整体的规划来保证网络安全构架的清晰有序,又可因为分阶段实施,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产品,使网络系统建设真正实现“适时而建,建则不费”。根据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我们应从操作系统层面、用户层面、应用层面、网络层面、数据链路的安全层面考虑,结合局域网环境,边界、用户环境和网络等方面安全要求,规划构架。经调研发现,检测机构经多年发展,其网络建设工作基本是对原有系统的改造。在此,我们取长补短,以构建高性能、高安全、高稳定性和高数据传输质量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网络架构为目标,提出以下建网原则:誗统一规划,分段实施;誗高速的网络链接;誗信息结构多样化;誗良好的可扩充性;誗安全质量可靠;誗操作方面,易于管理;誗性价比高;誗符合全国信息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技术标准。

构建符合检测机构需求的网络安全架构

基于以上可知,检测机构网络应用具有性能、稳定性、安全性3方面的要求,在兼得性能和稳定性的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应满足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等要求。我们提出检测机构构建基于“四类网络、三个中心”的网络安全架构。1.检测机构应构建“四类网络”①办公局域网:根据我国公安部第82号令《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安全级别达到1~3级的网络,主要应用于检测机构内部办公需要,内含机构相关核心业务;②机构门户网(网站):主要作为检测机构互联网门户,是对外形象展示窗口;③政务网:根据公安部第82号令,是安全级别达3级及以上网络,需要高安全级别,要求达到网络物理分隔,内含机密内容;④客户服务网:提供客户在机构场地范围内上网服务的网络,在为客户提供上网服务便利的同时,亦满足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检测机构应构建“三个中心”①核心计算中心(见图1):主要承担业务核心计算工作,与核心数据中心共同承担业务计算数据存放,互为实时镜像、达到负载均衡,互为远程业务灾备。②核心数据中心:存放实时镜像数据,核心业务集群服务器等,可作为核心计算中心的无中断业务系统,实现自动切换功能,使得核心计算中心在遇到IT基础设施损坏无法正常服务时,以最快速度恢复关键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③备份中心:存放核心业务及应用系统数据,实现定时自动存储,通过专用存储数据网络SAN实现高速数据备份恢复,作为远程灾备中心用于防范各类自然灾难及人为灾难对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确保信息业务系统快速恢复,将数据损失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3.基于“四类网络、三个中心”的检测机构网络架构检测机构网络安全总体架构如上图2所示,按照网络基础安全技术标准,网站平台、客户网、政务网单独搭建,与局域网物理隔离;局域网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业务系统服务器区、数据备份区域、用户接入区域等,各区域之间按照制定的安全策略进行网络边界的控制;局域网DMZ区域作为需要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及数据访问的区域,需要在互联网与网络边界处进行网络安全控制,以确保数据传输质量符合GB/T20270-2006《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的要求。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各类网络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安全管理:①局域网需要授权管理、VPN、入侵检测、防火墙、防毒墙、网络监控、上网管理、日志审核和设备加固;②网站平台需执行以上除上网管理以外的全部措施;③客户网按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法律规定的标准,至少需要授权管理及日志审核、防火墙等安全技术;④政务网需遵循政务网管理部门相关安全规定,必须物理隔离。基于以上设想及网络安全架构,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已进行了规划,并实施了第一阶段的改造工作。已建立本文所述的“四类网络”,目前运行情况良好,通过第一阶段的改造有效地提高原有网络的安全性,为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提供了高效、安全的信息服务。建成的多个网站与平台(中心网站、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网、全国四轮全地形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出口认证平台、标准资源平台),扩大了其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强化管理的措施建议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区县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管理新模式

1.区县级电能计量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够。实验室的设备配置不够,设备陈旧;人员不足,4、5个人负责电能计量管理、业扩勘察、客户工程验收、用电检查、用电稽查、大用户抄表结算等工作,且分工不明,存在串岗工作现象;计量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亟待培训和提高。

2)区县级电能表轮换率难达标。目前,区县级企业运行超过lo年的电能表约占电能表总数的42%,电能表轮换率远低于指标要求,部分区县级只有20%。区县级电能表轮换率低的主要原因是:①38个区县在运行的电能表属于用户产权的高达96.1%,到期应轮校、轮换的电能表,用户不愿出资进行校验和换表,甚至人为阻挠检定和轮换工作,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难度大;②农网改造的电能表轮换工作量大,供电公司没有足够的人力开展居民用户表计轮校和轮换工作,只针对部分大用户开展定期轮校和轮换工作。

3)电能表检定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目前,38个区县供电公司电能表检定质量保障体系标准还未统一,质量保障体系的差异较大,部分存在缺少相应规章制度、未明确岗位职责、对设备监管松懈的现象。

2.区县级电能计量需求分析

2.1 企业发展的需求

1)市网公司的需求。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能计量管理”的要求和重庆电网公司“七统一”管理任务,需要改革现有的电能计量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电能计量管理模式,以顺应电网发展和企业发展。

2)区县级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优化农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区县级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促进区县级供电企业更快、更好地融入重庆电网的发展轨道。从节约能源、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考虑,需要解决区县级客户产权电能表的轮校、轮换问题,提高区县级电能表轮换率和抽检合格率,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2.2客户的需求

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价值观,电网经营企业有义务有责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及“一户一表”的普及,客户关注的焦点不仅在是否能用上电,而且会越来越关注供电质量、服务质量、消费者合法利益等。因此,需要供电企业加强电能计量管理,搞好电能计量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制定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维护好客户和供电企业的合法利益。

2.3社会的需求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用电户数的剧增、居民阶梯电价的推进,需要供电企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电能计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公正,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3.“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新模式

根据重庆电网区县级电能计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本文提出“统一配送制”新模式。

3.1模式定义

“统一配送制”新模式:在重庆电网系统集中取得电能计量授权的前提下,成立以区县级电力公司为主体的电能计量检定、检测中心,负责其所辖的电能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对区县级供电企业按需统一配送电能计量器具,区县级供电企业不再开展电能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

3.2管理职责划分

3.2.1 市级计量中心的管理职责

电能计量业务归口重庆电网公司直接管理,同时接受上级计量行政部门及技术机构的技术监督和指导。其职责为: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②参与制定本公司电能计量发展规划和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规划;③负责建立、使用和维护本公司最高电能计量标准,开展量值传递、标准

对和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④负责各类电能计量器具的选型试验和招标采购技术服务,以及运行质量分析工作;⑤参与本公司管辖范围内关口电能计量方式的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及低压集抄系统方案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⑥承担管辖范围内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投运前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⑦负责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技术服务和新技术的研究、鉴定、推广应用工作。

3.2.2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职责

区县级计量中心为区县级公司独立的二级机构,业务归口市级计量中心,同时接受上级行政部门及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监督和指导。其职责为: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②按要求建立电能计量标准,并负责使用、维护和管理;③参与有关电力工程中电能计量方式的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和低压集抄系统方案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④负责编报本公司电能计量器具需求计划,并承担其入库验收、检测、存贮、配送等工作;⑤负责所辖电能计量装置的投运前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以及采集终端安装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⑥负责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和采集终端运行质量分析工作,参与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和计量差错调查、分析工作;⑦负责电能计量资产和技术资料的统一管理。

3.3业务范围划分

区县级供电企业所涉及的电能计量业务接受市计量中心监督管理,区县级计量中心所涉及的电能计量业务接受市级计量中心监督管理,市级计量中心所涉及的电能计量业务接受重庆电网公司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具体业务范围划分如下:

1)重庆电网公司统一组织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选型、招标采购工作。市级计量中心协助制订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招标技术协议,并参与招标选型和技术服务工作。区县级供电企业负责编制所辖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需求计划,经审核后,报重庆电网公司营销部。

2)市级计量中心承担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出厂(到货)前抽检工作。区县级供电企业承担所辖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入库验收和存贮管理。

3) 区县级计量中心承担所辖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检定、检测工作,分析评价产品质量,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不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的采集终端。

4) 区县级计量中心负责根据市公司营销部批复的计划,向所辖区县地区配送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区县级供电企业可对其所辖供电所配送电能计量器具,但应具有严格的管控措施。

5)市级计量中心负责重庆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统调发电厂上网关口、跨省输电关口、市级供电关口、或受托开展跨国(区)输电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的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

6) 区县级计量中心负责区县级公司供电营业区内非统调发电厂上网关口、区县级供电关口、趸售供电关口以及内部考核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

7)区县级供电企业负责其公司内部考核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运行维护工作。

4.实施规划建议

“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秉承“依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结合重庆电网特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实现公司电能计量“资源优化、管理强化、工作规范化”的总体目标。“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是先全网统一规划,再试点应用,之后全面建设应用,具体分3个阶段实施,如图1所示。

图1“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1)整体规划阶段。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重庆电网电能计量统一授权和制定体系建设方案。具体主要工作有:全网取得电能计量授权(包括已经上划到重庆电网的区县级供电企业);修订重庆电能计量

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详实的体系建设方案,尤其是市级计量中心的建设方案和区县级计量中心组建的试点方案;出台区县级用户产权电能表轮换指导意见和更换电能表产权的实施方案,并投入资金完成该阶段用户产权电能表更换任务。

2)分步实施阶段。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市级电能计量中心的组建工作,同时完成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组建的试点工作。具体主要工作为:

完成市级电能计量中心组建;出台电能计量中心技术队伍建设规划,着手开展电能计量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出台重庆电网公司《电能计量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统一电能计量业务流程;对现有的电能计量资源进行整合,做好全面组建区县级电能计量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电能表更换的阶段性任务。

3)稳步推进阶段。计划用l-2年,全面完成“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立。具体主要工作:完成用户产权电能表的阶段性更换任务;出台推进区县级电能计量中心组建的指导意见,完成电能计量中心的组建工作;贯彻落实公司《电能计量管理办法》,开展验收检查,提出整改意见,逐步完善管理模式。

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全网取得电能计量授权、修订重庆电能计量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用户电能表产权更换、制定详实的“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建好计量管理体系的保障机制。

5.“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新模式的效益

根据重庆电网区县级电能计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本文提出“统一配送制”新模式的效益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①管理更科学,资源结构更优化。建立“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新模式,可实现重庆电网公司电能计量的集约化管理,有利于优化公司电能计量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公司系统现有的电能计量资源,提高电能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电能计量的公平、公正和准确、可靠。②劳动生产率更高,经营成本更低。由于“统一配送制”实现流水线式的自动化检表系统,表计入库、出库,电能表装卸、检定等都借助自动化智能系统来实现,少了人工参与,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电能计量检定设备的利用率,进而降低经营成本。③服务质量更好,更有利于维护客户的合法权利。采用“统一配送制”新模式可以减轻区县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检定相应的管理工作,使区县级电能计量工作将重点放在用电检查、用电稽查、电能表现场检验以及线损管理等用电服务上,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④更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采用“统一配送制”新模式更有利于重庆电网公司在新经济形式下接纳更多的区县级供电企业,壮大重庆电网的规模;有利于加强电能计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公正,提高重庆电网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进而提高重庆电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全县人民饮食安全为目的。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工作要求:立足现有条件,整合相关检测资源,加强协调,分工负责,规范运作。按照WHO执行标准和国内发达城市现行做法,适应三门食品检验检测需求,制订实施从种养殖、加工、流通、消费全覆盖的年度抽验计划,逐年增加食品抽检经费,提高食品检测率和覆盖面,为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中心建设目标和检验检测能力

20xx年年底前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检验检测能力达到食品28大类297种,饲料9种和食品包装13种。

三、中心建设规划

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坚持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分段实施,逐步完善。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把中心建设成为一个市内领先的县级食品安全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县政府实施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广大老百姓能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1、第一阶段(20xx年)

——建设目标:初步建成能覆盖我县地产食品的全项目检验能力和部分重要食品安全参数的检验能力,年中挂牌成立并运行。20xx年12月前通过实验室的省级计量认证。

——建设内容:完成机构设置;整合相关部门的的检测设备;完成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分析仪器检测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完成计划内检测仪器设备装备的采购和安装调试,初步建立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并运行。

2、第二阶段(20xx年)

——建设目标:提高检测精度,加强全自动检测和快速定量检测,进一步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建设内容:增加相应部分参数的检测设备,专业技术和检测人员逐步到位,组织上岗培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可靠运行。

3、第三阶段(20xx年)

——建设目标: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增加土壤环境、抗生素、兽药、生物毒素和不明物质等检测项目,提高检测精度,达到市食品检验检测领先水平,20xx年年底前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建设内容:增加相应部分参数的检测设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可靠运行。

四、分管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

分管领导:xxx

牵头单位:县食安委办公室

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技监局、财政局、人劳社保局、各乡镇政府。

五、职责分工

1、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县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

2、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食安办)负责协调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负责统一确定和分配抽检任务、统一配置和使用检测资源、统一核拨检验检测经费、统一汇总和利用检验检测结果;督促有关部门按照上述“四统一”要求落实相关工作;全县食品安全监测信息。

3、县卫生局负责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筹建和日常运作管理。承担县食安委办下达的食品检验检测任务;负责受理食品安全各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的样品送检。

4、县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养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受理农产品种养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样品的送检。

5、县工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监测工作;负责受理食品流通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定量检测样品的送检;完善所属食品快速检测网络管理,加强快速检测队伍建设;负责受理其他监管部门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 质量管理 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 检测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检测实验室自身业务也在发展,实验室检测项目的不断增多,检测工作区域和顾客数量的不断扩大,但是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需要完善的问题也将逐步暴露出来。检测实验室必须从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检测服务角度去考虑检测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在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测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防范检测工作质量风险的发生。要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说一旦出现风险,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所以说检测实验室当执行一个的检测计划时,检测人员要树立PDCA循环工作法与质量管理原则相融合的工作理念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对检测过程保持控制状态降低检测工作的质量风险。在此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基于事实决策、持续改进、与供方互利。

PDCA循环工作法最早是由休哈特于1930年提出的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宣传和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因此,PDCA循环又称作戴明环。PDCA循环工作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工作法原本是用于解决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方法,现在笔者将这种方法用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中加以运用。通过PDCA循环把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前进。实验室检测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检测计划的制定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为了使质量管理活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科学顺序进行,戴明针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过程划分为: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处理阶段(Act)4个阶段。从检测实验室的角度来说PDCA循环的特点是:(1)按照顺时针方向不停地运转。围绕检测实验室的方向和目标这个轴心向前转动不断循环周而复始。(2)大环套小环。为了实现检测实验室总的方针目标,每位检测人员,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于是,形成了一个大环套小环。(3)阶梯式上升。PDCA 循环不是原地转动,也不是沿水平线前进,而是转动中逐级上升。每经过一次循环,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解决一个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到下一次循环,又有新的目标和内容,PDCA循环不断升级,检测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就随之提升。下面将本文的工作理念详细阐述如下。

第一,P阶段。即计划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检测实验室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因为检测实验室依存于顾客,因此,检测实验室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是要求z测实验室将顾客看作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认识到失去顾客就是失去检测实验室存在的价值。检测实验室要急顾客所急,想顾客所想,认真倾听顾客的意见。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和分析等,以此作为改进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提高检测服务质量的依据。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加强领导作用和重视全员参与,检测实验室负责人要积极提供检测人员所需的资源及自。检测实验室的负责人员应确定检测实验室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制定工作策略,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动员全体检测人员参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中去,努力实现检测实验室的方针和目标。实验室负责人员要重视调动检测全员参加与检测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使全体检测人员为实验室的利益发挥才干并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检测实验室要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在市场经济中检测实验室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是通过组织全体检测人员参与检测活动过程来实现的。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检测人员的意识、能力和主动性精神,否则质量管理活动没无价值。随着市场竟争的加剧,全体检测人员要积极主动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原则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举例说明检测计划的产生过程:当顾客到检测实验室申请产品检测时,首先到收发室进行登记,通过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对数量、类别、型号规格和编号等信息进行确认和记录,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签字、检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所需检测费用的大致估算等。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查产品的外观、询问产品的信息确定能否进行检测。当检测计划确定下来后通知检测实验室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要制定检测计划工作时间表。检测人员要养成遵循PDCA循环工作法和质量管理原则进行检测工作的良好习惯,这样对后面的检测工作质量是有保证的。如果顾客申请检测产品时提出一些特殊检测要求收发室应及时注明并转告检测实验室相关检测人员,检测人员根据顾客的要求并结合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安排检测工作计划,有时检测人员应当与顾客见面对顾客提出的产品检测需要调整时间进度等要求时,要进行记录和确认,以确保检测计划的完成。实验室制定检测计划时应与顾客进行协商要留有余地以防止特殊情况的发生造成不能按时完成检测计划。例如当检测产品需要进行调整或者需要一些特殊的零配件进行调换时等要及时与顾客进行联系沟通,要考虑到调整和更换零配件所花费的时间二影响检测计划的进度等。无特殊情况发生检测实验室要信守承诺、保质保量地完成检测计划。有时产品的检测需要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到产品现场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当对于现场检测产品的数量、类别和型号规格等技术参数进行确认,以便准备外出检测所需设备和工具防止遗漏,通过与顾客协商确定外出检测时间,确定下来双方都应按照检测计划执行,如果有变故双方要及时联系沟通重新确定检测时间表。

第二,D阶段、即执行阶段。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所确定的检测计划,认真对检测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防止今后将质量风险(问题)流入到顾客手中。检测产品到达实验室后,实验室检测人员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首先检查产品检测所用的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实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要确定详细的检测工作进度时间表,检测时间表一定要留有余地以免出现特殊情况而造成检测工作的被动,对检测工作执行过程和进度要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完成检测计划。在检测过程中如果有偶然情况出现时可能导致延误检测计划时,比如检测人员家庭中出现问题或测量设备出现故障等等,检测人员要及时与顾客进行联系沟通说明情况取得顾客的谅解,双方通过沟通协商后对原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在执行阶段,要重视质量管理原则所阐述的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过程方法就是把检测计划看作是一个过程,识别并确定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要善于识别和管理关键过程,关键过程对产品检测起着重要作用,关键过程必须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在执行一项检测计划之前还应当策划如何去完成好,然后按照策划来实施。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执行检测计划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即检测计划中相互关联的过程要素有机组合构成一个系统。系统方法可以帮助检测实验室建立一个以过程方法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检测实验室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逻辑步骤,使检测过程各要素相互作用、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完成检测计划。

第三,C阶段,即检查阶段。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检测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找出问题所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测计划完成后由实验室核验人员和负责人员对整个检测的过程进行检查审核,即由实验室核验人员、负责人员对检测过程的每一个检测工作细节进行检查,如检测记录和检测证书是否正确规范,即:检测使用的依据的技术规范是否有效,检测时间填写是否正确,用于检测所使用的测量设备校准的有效期时间填写是否正确,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填写是否正确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是否合理和书写是否正确,计量单位使用是否规范,检测结果数据处理是否正确等等,对检查出的问题要进行记录,以确定检测过程中的风险点。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7

随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不断规范,对落实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质量提出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检验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得突出和重要。本文针对中方县计划生育临床检验工作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计划生育医学检验工作,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措施。

1 计划生育临床检验工作现状与问题

1.1 计划生育检验工作现状:中方县有人口近30万,县服务站30人,专职检验人员 2 人;乡镇计生服务所22个,技术人员143人,均设立检验室,但没有专职检验人员。全县有已婚育龄妇女近6万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由单纯“四大手术”服务扩展为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优生遗传检测服务,现每年做计划生育“四大手术”5000多例,开展生殖健康检查4万多例,开展优生遗传检测2000多例。

1.2 计划生育检验工作问题

1.2.1 专业医学检验队伍短缺。虽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配备了专职医学检验人员 ,但是,22个乡镇大多数检验岗位由其他技术服务人员兼任 , 基本上是非专业人员从事检验工作。虽中心服务所已配备三大常规设备,因没有专业检验人员,不能开展业务。基层大多数从事医学检验的人员,缺乏基础检验理论知识 ,血液等检验标本在采集、运送、检测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或操作技能不够熟练 ,导致检验结果判断有时不准确 ,不能完整、系统、准确地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

1.2.2 检验设施简陋、条件落后。由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迟,计划生育检验其起步更晚,目前,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在功能配置、科室设置、服务内容及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很不完善;相关的医学检验手段还相对落步,基础设施不足、仪器设备不配套 ,检验项目不健全 ,缺乏科学的医学检验质量保证体系,与国家的要求差距还非常大,这与现代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很不协调 ,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不相适应[1]。

1.2.3 检验人员难以承担繁重的计划生育医学检验任务。凡需要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药物)流产: 皮埋、结扎、引产等手术,都要按《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各项技术服务“术前准备”中规定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相关的检验;女性生殖健康检查项目多,如妇科检查、白带检查、血液检查B超和电子阴道镜检查等,医学检验是重要组成部分;优生遗传检测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同时计划生育系统的检验人员,要承担许多医生、护士的工作,业务量大,责任大、工作压力大。

1.2.4 计生检验的特殊性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2]。①计划生育工作有集中性的特点,集中活动期间,大量的孕环情监测和节育手术的落实,需要的医学检验都相对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业务量非常大,临床检验工作很难做到一切按规定程序进行,检验质量也难免不出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有的节育手术失败、或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影响了育龄群众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自愿性、自觉性。②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性非常强,具有“一票否决性”。 特别是对违法生育的控制,更是重中之重。有时乡镇干部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动员来做计划生育手术的对象,接受必需的医学检验时,出现体温升高或血液检查异常等,即不宜“不宜手术”, 个别乡镇领导却给服务站施加压力,要求立即手术,从事化验工作的人员既要坚持原则,执行手术常规,又要通过说服教育和医学常识的宣传,使基层计生工作人员满意,检验人员要经受政治、业务素质的双层考验。③计划生育技术存在防伪性。由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象是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有的计划生育手术(引产对象、输卵管结扎等)对象,在接受检测时,以多种方式弄虚作假,达到“不宜手术“的目的。因此,对计划生育检验人员既业务素质的要求,还必须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具有防伪能力,能防止和杜绝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2 提高计划生育医学检验质量的措施

2.1 深化认识,切实加强计生检验工作。县人口计生局领导要充分认识医学检验是保证计划生育手术质量、预防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重要环节,要切实解决计划生育医学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应努力争取专职检验人员编制、指标,公开招聘大专院校检验专业毕业生,充实计生检验队伍,保证县级和中心服务所配备专职检验人员,乡级检验人员要持证上岗;要加大经费投入,检验设施配置达到国家计生委要求,即县级(乡级中心站)检验室要装备:双目显微镜、超声仪、血液分析仪、血凝仪、尿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仪、酶标仪等;县乡服务站所检验室要能满足做好计划生育手术、 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 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各种需求。

2.2 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检验人员素质。要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 ,县级每年都要专门举办检验人员培训班,进行医学检验知识的系统学习;要分期分批组织乡镇检验人员到县站跟班进修、学习,做到乡级检验员都有县站进修经历;县级检验人员要争取到省计生科研所进修、学习;要鼓励检验人员晋升,在学习时间安排、经费报销等方面给与优惠政策,凡取得检验专业职称者给与奖励。通过多途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把好关。计划生育医学检验人员,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素质,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能顶住压力,不受外来干扰,实事求是报告临床检验结果;同时,还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使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落实计划生育手术对象自觉遵守医疗规章制度,杜绝计划生育临床检验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2.3 实施常规,明确计生检验范围。从事计划生育临床检验的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按照《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做好必须的检验,以保证手术质量,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①上取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均必须做血常规及阴道分泌物检查;药物流产还须做出凝血时间、血型检查,必要时作肝功能检查;药物引产必须查血常规、尿妊娠试验,必要时进行血hCG测定,取阴道分泌物查阴道清洁度、滴虫和念珠菌;输卵管结扎必须查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做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及其他检查;放置皮下埋植剂要做血常规、盆腔B超检查,有条件做宫颈放癌刮片 [3]。②在女性生殖道健康普查普治中,要作阴道分泌物、宫颈刮片的检验。③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有:血液常规、尿液检验、生化检验、乙肝两对半、病毒筛查、染色体、血型等。

2.4 规范管理,严格检验的质量控制。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做好质量控制,即对每个标本在分析前、中和后采取质量控制[4]。①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取、收集标本时、检验操作时、检验结束时,都要查对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目的、项目、标本的容器和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严防标记错误。②标本采集过程涉及患者的准备、采集时间、采集、止血带的正确使用等多种环节,要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标本质量。③规范标本采集,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特别是出生缺陷干预的血液检测,要尽量减少标本的运送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测,并按要求保存好标本,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④保持检验室清洁整齐,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各种仪器定位,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灵敏度,加强质量控制[4]。

参考文献:

[1] 秦玉明,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学检验工作地思考[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99~4050

[2] 张慈芳,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医学检验工作的思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37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8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以及各部门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上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能够加入这个对企业长期负责的团队,是我莫大的荣幸。我的职务是技术质量部经理,主要工作是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一年来,根据上级领导精神,在各位同志的支持帮助下,我按照分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能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务实工作,圆满完成了领导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一年的工作,从德、能、勤、绩、廉四个方面对自己总结,以便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德】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质

我努力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加强学习,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尊重领导,思想作风端正,工作作风踏实,干预坚持原则,求精务实,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立足服务,强化管理,全面提高人员服务水平

检测中心作为一类服务型行业,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心的形象。技术质量部作为中心质量控制部门,着力强化三种意识管理。

1、强化规范意识,检测中的各项试验、各个步骤、各个环节,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机制和制度加以规范,并以制度保证全体检测人员都能严格、自觉地按照规范开展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了让领导和客户满意。

2、强化责任意识,就是要求每位检测人员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项检测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每一项试验。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分工落实,我们每个同志都能明确自己担负的职责,自觉地按照职责履行职能。

3、强化形象意识,就是要用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业务素质、一流的工作业绩来塑造路通检测中心的形象,维护中心权威,赢得客户信赖。通过形象的塑造,在中心内部形成了一重人人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宽松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二、【能】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他能否履行好岗位赋予的职责和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1、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检测、检验的法令、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上网查询,购买最新版本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不断更新中心现有的标准资料,并在总工的指导下对标准进行了查询、更新,结果证实中心采用的标准是持续和有效的。

2、认真有效执行上级领导的各项决议及工作安排,提供落实意见并组织实施。组织进行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以及公司2019年内审实施计划的安排,于2019年9月对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集中式的全面审核。本次内审工作做了较充分的准备,由6位内审员组成的内审小组,依据《内审检查表》,于9月14日开始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部门实施了全面的审核,各位内审员对各个部门、各个检测岗位、档案文件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和审核,审核和元通过现场查看、询问以及查验证实材料、相关记录等,将发现的不符合项记录到《内审检查表》中。在内审末次会议上,进行认真的讨论、分析,对不符合项进行了汇总,不符合项分布在记录的控制、人员、环境、样品处置、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等方面。对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求各受审核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分析产生不符合发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认真地实施纠正。已完成内审报告的编写。

3、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为了落实质量体系的运行工作,分别组织了作业指导书、试验现场操作、仪器操作、维护及技术理论的培训学习,培训采用了提问、讨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通过培训,使检测人员掌握了质量体系的要求,加深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能力。

三、【勤】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

自担任技术质量部经理以来,我始终保持着工作的激情和向上的活力。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1、仪器设备是整个检测过程的核心,计量仪器设备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按照量值溯源程序要求,对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有直接影响的151台仪器进行检定,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均已通过省计量院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按计划规定程序对5台大型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使检测结果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检测数据更具有公正性、合法性。设备使用责任人根据检定校准证书进行了溯源结果确认。仪器设备溯源确认表录入仪器设备档案。对检定确认合格的仪器设备依据期间核查计划进行了核查,并加强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管理,监督设备责任人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和检查,以保证检测设备符合规定的要求。

2、设备档案资料是设备使用、管理、维修、维护的重要依据,为保证仪器设备检测质量、使设备出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使用水平,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完善了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对设备档案重新作了补充整理,并统一存放档案室。

3、根据中心领导提出的“将单纯绩效考核转变为绩效管理,突出绩效经营和管理目标”的建议,技术质量部制定完善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在中心领导的指导下、考核小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11月份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四、【绩】在当前检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中心领导从大局入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推动技术质量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19年中心全年检测各类建筑材料16898批次,包括:金属材料2334批次;混凝土6889批次;胶凝材料318批次;砂浆272批次;砌体材料322批次,土工材料143批次;沥青材料1071批次;防水材料410批次;化学分析类材料127批次;加固材料19批次;环境检测30批次;道路结构检测4358批次;水务工程材料27批次;主题结构检测307批次;钢结构检测174批次。合格率为99.4%,检测报告准确率达99%,实现经营性收入1220万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经济任务。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全市人民食品安全为目的,立足现有条件,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提高食品检测的抽检率和覆盖面,为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二、体系设置

建立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各成员单位专业检测为辅、食品安全快检网为补充的全方位、层级式实时检验检测网络体系。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市疾控中心”)是通过计量认证、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是我市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主要技术支撑。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任务,配合市场准入需要开展技术。

市质监局食品检测站:是质监局食品检测中心的分支机构,是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检测任务,配合加工准入、产品出厂等业务开展委托检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成员单位的检测机构是检验检测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各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任务,根据现有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结合各自承担的监管职责,完成本部门的检验检测工作。

以市场服务中心为主、各成员单位为辅的食品安全快检网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补充部分。以市场服务中心为依托,发展快检点,建立市场快检室,承担有关环节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任务。

三、运行机制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由市食安办具体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一)统一确定和分配抽检任务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经费,避免重复抽检,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根据年度省、市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和各成员单位的具体情况,作综合平衡后,统一下达年度抽检计划。对于举报投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临时增加的检验检测等未列入计划的检测任务由各成员单位于季度末统计汇总,并上报市食安办。

(二)统一配置和调度使用检测资源

市疾控中心、质监局等检测体系各成员单位,因业务需要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的,由各成员单位提出具体方案报市食安委,由市食安委组织专家组审核后,报市政府审定后统一安排配备。新配备的仪器设备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调度使用。

(三)统一检测标准

市疾控中心及质监、农业、工商、卫生、市场服务中心等成员单位的检验检测项目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同一检测项目,检测标准不一致时,由市疾控中心提出,提交市食安委专家组讨论,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确定执行标准。

(四)统一核拨检验检测经费

为保障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运作,市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全年日常检验检测经费由市食安办按检测任务的轻重提出经费安排意见,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审定后统一拨付给各检验检测成员单位。

(五)统一汇总分析和利用检验检测结果

市疾控中心及其他成员单位的检测结果,应按统一表格于每季末向市食安办上报检验检测情况。市食安办要加强检验检测信息分析和综合利用工作,并做好检验检测信息统一对外工作。各成员单位要依据检验检测情况,及时加强监管工作,作出安全预警,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企业自律整改。

四、职责分工

(一)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市食安委的具体工作,负责协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落实“五统一”并督促有关部门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完成好检验检测工作任务。

(二)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食堂、餐饮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负责受理食堂、餐饮业等消费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抽样检测工作;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做好食堂、餐饮业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技术鉴定,委托受理其他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技术鉴定。组织有关专业实验室共同开展食品新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相关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对我市食品安全事件的技术分析。

(三)市质监局、食品检测站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负责受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企业的委托检测事项。

(四)市农业局、兽医站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农副产品、畜牧业的种植、养植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负责受理农副产品种养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

(五)市工商局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检测工作;负责受理食品流通环节的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承担集贸市场农、付产品快速检测任务;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

(六)市海洋与渔业局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水产养殖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负责受理水产品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

(七)市场服务中心及各成员单位要完善所属环节的食品快检网络的管理,建立市场快检室,加强快速检测队伍建设,快检结果上报市食安办,由市食安办统一对外。

五、保障措施

(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市食安办按照“五统一”的原则,做好食品安全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体系的作用,确保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检测中心业务工作计划篇10

今年上半年,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成绩为指导思想,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重点,确保我市暑期卫生防病工作万无一失,努力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不断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今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狠抓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市疾控中心一向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和市卫生局党委倡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及治理商业贿赂等活动,先后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年六月份被市委、授予“2004~2005年度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七一”前,疾控中心党支部被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秦皇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行方案》文件精神,市疾控中心被列为首批改革试点单位。在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领导班子认真调查研究、精心谋划制定出实施方案和相关的实施细则。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保证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按照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合理设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全面实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使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年业务工作。

根据省卫生防疫工作会议精神及省疾控中心下发的《市级疾控机构2006年业务工作考核内容及标准》,结合我市卫生防病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出《2006年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进入暑期前,又制定了《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暑期卫生防病工作预案》,并对《秦皇岛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重新调整了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根据工作的需要,新增设了应急办公室、信息科和质量控制办公室三个科室。将疾控中心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暑期卫生防病工作中来,力争做到对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够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确保今年暑期卫生防病工作万无一失。

四、突出重点,全面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入4月份以来,市疾控中心遵照省疾控中心的要求,制定了《秦皇岛市霍乱及O157:H7防治工作计划》和《霍乱防治应急预案》并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市县区疾控机构的主管领导和市疾控中心全体机动队成员进行了霍乱流行病学知识和现场处理培训。并于6月初对全市肠道门诊、县区疾控机构肠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6月份,市疾控中心采集了外环境水40份、水底泥19份、腹泻病人便30份,进行了霍乱弧菌、O157:H7大肠杆菌监测。另外,各县区也对水、水产品等172份样品进行监测,均未检出致病菌。

(二)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入春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市疾控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我市防控禽流感工作预案。与市、县区农业和畜牧系统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固定专人和联系电话,摸清了全市接触禽类等高暴露人员底数。对全市疾控机构的应急预案、物资储备和模拟演练进行多次检查,对医疗机构感染科建设、发热门诊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三)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工作。流行性出血热是我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发病情况有上升趋势。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和《河北省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要求,市疾控中心于2006年春季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监测,选择昌黎县和青龙县为监测点,对鼠密度和带毒情况进行监测。全市共调查4个检测样地,宅区布夹1222夹次,捕鼠21只,平均鼠密度1.7%;野外布夹1215夹次,捕鼠9只,均为纹背仓鼠,平均鼠密度0.74%。对捕获鼠进行解剖,用(IFA)法检测出血热病毒总携带率宅区鼠为10.5%(4/38)。野外鼠为11.1%(1/9)。为有关部门制定控制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根据《秦皇岛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0)》及省疾控中心下发的《2006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市疾控中心对全市23个乡镇卫生院的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二次培训,统一下发了检验器材,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发现和诊断结核病的能力;各县区结防人员利用下乡督导、登门告知、电话通知等手段,对结防机构未能登记的病人进行追踪;3~4月份顺利通过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中期评估;在涂阳病人免费治疗的基础上,从2006年1月1日起,对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实施免费治疗。各项目门诊成立了诊断治疗小组。截止到5月底,全市接诊病人2328人,发现涂阳病人58例,涂阴病人147例,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结合“3.24世界结核病日”,市疾控中心设计印制了5000份彩色折页传单,各县区疾控机构也制作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宣传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五)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从今年起,加强了艾滋病疫情监测覆盖面,开展了公安监管场所羁押人员艾滋病抗体筛查工作,为此项工作能按时完成,市疾控中心制订了专项工作方案下发到有关单位,积极与公安、司法等部门联系,相互沟通,密切配合,截止到4月底,共检测1021人,检出1例HIV感染者(该病例5月17日死亡);6月15日,市疾控中心在市委党校县级干部培训班上对3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讲座,讲解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条例》、防治策略和工作进展,提高与会领导干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对我市现有的2例HIV感染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全市开展了免费自愿咨询检测,1~5月份检测866例,未发现阳性病例。

(六)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为全面贯彻5月19日省卫生厅召开的全省传染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和5月23日省疾控中心召开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市疾控中心于5月26日紧急召开了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调度会。就我市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市今年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进行了部署;市疾控中心薛主任与各县区疾控机构负责人签订了《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责任状》,强化了疫情报告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求各县区在坚持24小时浏览网页的基础上,主动出击,深入基层,搜索疫情,加大发现力度,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技能。

(七)其他传染病防治监测工作

1、流脑防治:根据省疾控中心要求,我市于1月、3月、5月分别进行了流脑流行前期带菌调查,每期共采集样本100人,检测结果为:流脑流行前期和后期均未检出,流行高峰期检出2株脑膜炎双球菌。

2、学校传染病防治:入春以来,我市部分中小学相继出现了上感病例,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市疾控中心及时召开了调度会,要求各县区疾控中心开展流调工作,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各学校确定专(兼)之疫情报告员,实行晨检制度,每日向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动态,截止到5月底,我市共出现学校上感4起,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通过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的紧急处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五、规范计划免疫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安全。

1、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加强AFP监测和病例调查工作。积极开展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接种活动,1~6月份共报告AFP病例6例,各项监测指标全部合格。

2、完成全市计划免疫新监测软件与省疾控联网,经过3个月的数据传输,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县区疾控机构也将完成入网联接。

3、继续抓好乡级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接种率和接种安全。在市疾控中心的督导、检查下,全市138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规范接种门诊,接种门诊率已达到100%。

4、以“4月25日计划免疫日”为契机,围绕“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这一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63890余份,传单10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0000余人次,制作专家访谈4期,领导电视讲话12期,农村有线广播464次,宣传展牌62块,黑板报85块,张贴标语564条,取得良好地社会效应。

5、强化乙肝疫苗、精致腮腺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接种工作。

6、完成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工作。全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1例,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1例。

六、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为科学有效控制病媒生物提供技术支撑。

年初,市疾控中心制订并下发了《秦皇岛市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消长监测方案》,拟定了“县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业务内容和考核标准”,明确了今年消杀工作主要任务:消杀业务培训和基层技术指导,病媒生物孳生地监控,病媒生物消长及抗性水平检测,突发疫情的应急消杀处理;完成监测网络建设,全市设立成蚊密度监测点11个,成蝇密度监测点13个,蟑螂密度监测点14个,每旬监测一次;开展了我市城乡接合部越冬蚊场所、蚊蝇孳生地调查工作;与公共卫生科和检验中心配合,对市级医院消毒工作进行了检测和消毒基本情况的调查;做好了应急消毒药品、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器械的准备工作,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疫情;成功举办了我市医疗机构感染消毒监测、检验技术培训班,对规范我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今后举办类似培训班创出条新路。

七、加强慢性病、地方病防治工作。

2006年市疾控中心加强了对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将慢性病防治纳入县区考核范围,各县区均已指定专门科室负责此项工作;大部分县区均按要求建立了慢性病防治示范点,北戴河慢病防治示范区开展了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和死亡检测,按时完成月报表;海港区开展了全国伤害监测工作;市—县区—社区(乡镇)的慢性病防治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举办慢性病培训班,对各县区慢性病防治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专业水平;对国家疾控中心下达我市的奥运城市控烟调查工作,进行了前期准备、资料收集等,现已进行现场调查阶段;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各大新闻媒体给与了报道。

开展生产企业、居民住户碘盐监测工作。1~6月份共监测碘盐生产企业37批次,合格36批次,质量合格率

97.3%;监测居民户2016份,合格1954份,合格率96.2%,碘盐覆盖率94.46%,非碘盐率1.8%。5月15日碘缺乏防治宣传与市盐政管理局共同在太阳城举办宣传咨询活动。做好200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地方病项目—秦皇岛市饮水型氟病区水氟含量筛查、降氟改水工程检测项目的各项工作。

八、开展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卫生监测、检验工作。

截止到六月底,公共卫生科对直管宾馆、酒店、美容美发、洗浴等公共场所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公共用品消毒效果进行了卫生学监测。共检测单位94家,147个场所,1170个监测点,2300份公共用品,出具检测报告147份。为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消除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直管的77家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工作进行了检测,共检测餐具730件,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市城市区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进行采样监测评价。与市电视台《法制民生》栏目组共同对昌黎县荒佃乡庭院动物养殖进行了专项调查、采访,为解决庭院动物养殖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的影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