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创作十篇

时间:2023-03-28 16:23:42

视觉艺术创作

视觉艺术创作篇1

艺术构思是进行艺术创作的第二阶段。艺术家把视觉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后,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取舍和概括,这一思考方式称为艺术构思。在艺术构思过程初期,大部分画家通过“传移摹写”对先前人的作品进行学习。纵观中国绘画史,南宋院体派山水代表画家李唐的影响不可忽视。李唐在构图上由北宋的“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当中方立意定景”发展而为局部特写,而史称“南宋四家”的“李、刘、马、夏”,后三者皆师承李唐,马远、夏圭在构图上更有“马一角、夏半边”的称号。马、夏把李唐所开创的局部特写的画风发展到极致,取景、用笔更加简练,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在艺术构思前也需要观察前人在处理画面、布局中的意图,山水画,哪边需要留白哪边需要透气,何处精细何处粗略,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地方。艺术家只有不断积累这种构思的视觉经验,了解规律和传统从而进行打破和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二、视觉经验表现艺术传达的特质

艺术传达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将自己的视觉经验传达给受众,艺术的传达方式有很多种:油画、中国画、素描、水粉等,视觉经验通过什么渠道能表现得更透彻、更能使受众理解,需要视觉经验的帮助。以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为例,首先我们要了解思维模式的差异,这是导致中国绘画重内心表达,西方绘画重客观表现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绘画的介质是宣纸、水墨、毛笔,一笔下去墨遇纸而晕开,画家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行笔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中国人的视觉经验更看重的是画面的意境,透过表象看本质;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很长的时间都在客观地表现事物,通过科学的分析、比例的掌握等手段,西方人的视觉经验相对于中国更加的直观,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联想的不多。所以艺术家在选择艺术传达的方式之前,也要借助视觉经验,什么内容适合什么类型的传达方式也是在不断积累视觉经验中获得的。

三、结语

视觉艺术创作篇2

一、视觉物象的文化载体

视觉物象在艺术的表现中往往成为文化的可视性载体,是人不同意识形态的表现,反映在艺术创作行为的过程中,最终以具体形象而存在。物象的文化性既反映着时代风尚,又再现了传统文化精神。它包含着人对客观自然规律、地域、物象的认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它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表现,也是艺术思维与意象的表现源泉。把视觉物象以具体形态表现,并非是对客观对象完全再现。还包括主体对客观物象感受和理解、归纳概括,它是由可视元素引发人们的氛围感受和情感联想的思维活动过程。把观察事物的形和表现事物的意结合起来,体会对象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抓其神韵,求其意境。通过分析、提炼,把自然形态用不同的形式进行重新诠释和表现。如何从纷繁的可视物象中进行选择并加以表现,创造出源于物象、超于自然的具有非视性意象之美的新物象?笔者以为,要从传统艺术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意象元素的汲取与提炼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体味。传统中国画的艺术风格,不拘泥与物体外表之形,讲求“以形写神”,强调抒发主观情趣。这种以追求意境之美为目的的审美取向,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至高境界。追求艺术意境之美,同样能在艺术与品味结合的生活方式中以及历代人们的造物活动中,感受到先祖们创造主观意象形态的能力,如人面鱼纹盆、青铜器饕餮纹、瓦当、吉祥图案等,从中可以解读先人们的价值观、精神寄托和审美的观念。

二、物象与意象是营造意境的因素

物象包括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为了改善生存环境不断改造和创造出的种种结果。意象是大脑通过对有形物象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得到让人产生丰富联想与情感牵动的感应之源。在创作过程中,对意象思维的可视形态表达更为重要。因为对意象思维的形态化,是创作者对其艺术思想精神的物象化诠释,它是在对可视性元素的分析、选择与提炼中得到的表现精神意念的视觉符号,它是源于物象而高于物象的艺术再创造,是被注入了思想和艺术情感的意象符号。物象与意象通过意念的转化,成为有寓意的形式。有寓意的形式是对物象的象征、引申和借代等引发种种联想思维及思考的结果,是形成意象的直接因素。因此,意境的构成离不开物象与意象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物象是产生意象的基础,意象是物象的艺术提炼和升华,两者相辅相成,艺术创作中没有脱离于意识之外的物象,也没有凭空而生的意象。物质的精神化,精神的物象化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在营造意境的过程中,物象是创作的依据,意象是思想表现的媒介,意境是艺术创作其追求的目的。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同样可以通过具有象征性的符号和设计表现技法,并拓展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营造意境美。例如,国际平面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其传统内涵丰富而又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包含了中国圆形方孔古币的形象,寓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意涵传统儒家思想,同时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设计可谓是传统意蕴丰富的经典之作。意境的构成,是通过创作者将纷繁复杂的物象概括、提炼表现为有限的、具有情感寓意的可视元素,从而让欣赏者将有限的具象元素应用于无限的精神空间,正是这种由有限到无限的创作表达和领悟欣赏过程的转换,才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这是一种需要具体形象和意想联想才能感悟到的美,也是由创作和欣赏两方面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艺术创作是为了满足人们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行为,也是实现追求美的愿望的一种手段;是对物象所营造的美的感受,更是对意象所表达的意境的追求。意境之美中包含有观念、想象以及情景等因素。分析观念是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总结。情景中积淀着人们的情感记忆以及能够使人产生触景生情的事物和场景,因景而生情,因情而生美,这是人们感受、追忆、想象和追求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它是超越形之上的意味之美,亦是美的最高境界。

三、借鉴传统,追求创新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注重对意象的传达比物象表现更为重要,因为意象更能够突出文化品位。艺术家应在物象表面下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创作灵感。结合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现代技术,在追求表现形式与风格的新意的同时,不失传统文化的神韵,使传统的文化艺术的内涵更富有现代韵味。例如,中国画的表征是以意象表述的方式展开,表现手法和方式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客观对象,而是把生活的真实化作艺术的真实。因此,在研究可视性的同时亦离不开对形态的把握,努力找到深藏于形态之下的意味,并从整体角度把握住形神之间的联系与转换。创作者需情注于物,意蕴于胸,神韵无不内蕴着各种情感的颤动,传达出精神内质,正是古人所追求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艺术境界。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即是由唐代的重气演变为宋代的重韵。例如,南宋画家梁楷的绘画作品中即蕴涵着一种精神的感召力,他的作品《泼墨仙人图》以大写意水墨泼洒抒写出仙人的超然风姿,可谓笔简神具,挥洒自如,充分体现出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宋朝名画评》序言中强调“六要三品”,其中的“神、妙、能”三品为识画之诀,反映出宋代绘画创作所追求的审美标准。继而“似而非似,不似而似”成为宋代士大夫精神趋向的写意心态。这种绘画风格与表现手法的形成必然依赖于社会风尚和审美的要求,士大夫介入绘画显然采取释放“形”的约束,力求用意念完成老庄哲学“形意之辨”中重意的最大化。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诗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不见画。”显然他强调的是形意俱佳的绘画作品,并在《鉴画》一文中认识到“写意性”是画家与鉴赏家共同的基础上完成审美过程。北宋画家郭熙之子郭思,在纂集其画论《林泉高致集》中称,意象可以感受“意思悦适”“率意融情”的写意情结。在美学观念上就是“不执”,即不要过于执着于精致的描绘,而要强调“率意的直接表达”。北宋文学家苏轼首先提出了美学理论的“意气”理论,随后北宋书法家米芾又提出了文人画的又一写形原则——“意似”,其遵循的要素是“率意融情”,即融景深情,直接表达出真挚的意境,无拘无束,遵循心性的感悟。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表达出中国写意画的精髓,即对有形与无形随心性的反省与取舍。人们根据联想创造出了符合自己审美意愿、具有象征意义的丰富的形象。因此,有形物象是创作的依据,但善于挖掘并运用物象的内涵表达出意象之美更为重要。中国画山水画是把具象与抽象进行完美结合、情景交融的绘画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画面中传达出的诗情画意。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将诗与画进行有机结合,使每一幅画既有诗的意韵,更有画的妙境,令人在观赏中感受到了不同的诗意美、意境美,进而体会到恬淡、含蓄、清幽、空灵的境界,用有限的画幅来传达一种真实的空间境象。正如苏轼评价其:“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正所谓:“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而势不穷。”表现出诗人高远开阔的境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中国的山水花鸟画亦追求意境的深入,其水墨韵味的意象表达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诗一般意境的中国山水画作使人观之顿觉清爽宁静,淡远飘逸,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典范。

四、结语

物象与意象的表现,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中国传统文人将不同的空间里多变而丰富的物象进行概括、提炼,借鉴传统艺术哲学思维,将看不见的意象通过“意味”表现出来,并引导人们接受它的美和存在。当代艺术家要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情感、引导大众精神取向的作品,不仅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再现,而要善于探索有“意味”的表现途径,汲取、借鉴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思想精髓。在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将文化的意蕴赋予当代创作,再运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段、材料技术,创作出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协调与统一的好作品。

作者:李河良 单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2.

视觉艺术创作篇3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概述

经济水平的提升,让人们更加注重于精神世界的满足,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推出历史舞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为了向人们传播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过程。主要通过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和色彩等表现形式,向人们传达一些特点的设计理念,并以此来影响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念。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摄影、服装设计、网页设计、建筑设计、舞台设计等各种商业领域逐渐被广泛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能有效的激发人们的视觉效果,满足人们的艺术精神追求,进而提升商品的宣传效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行业,其从1960年就在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大会被人们提起。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起是在19世纪中叶的欧美印刷美术设计。可以说,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视觉传达专业在我国的起步时间却比较地晚,主要是由于清末闭关锁国政策和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的快。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加入WTO后给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环境,也给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是设计者通过视觉媒介向人们展现并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的这一过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发展一直都是紧跟着时展的脚步,随着科技进步和新视觉媒介的出现,以及新的艺术工艺的出现而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目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适用于印刷行业、书籍设计行业、展示设计行业、影像设计以及视觉环境设计行业。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具有使用范围广、内容丰富的特点。另外,由于人们欣赏观念更替速度的增快,和人们精神艺术的需求增大,导致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速度非常的快。还有,视觉传达设计是为当代商业服务的,主要通过在标志、广告、包装、室内设计、企业形象等方面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通过这些设计的视觉形象向消费者传输者企业或商品的销售理念、观念。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又具有非常巨大的商业价值。

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理念

(一)创新设计理念

物质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欣赏水平不断地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不断地在变化。为了能设计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时展特色,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设计师应该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要不断提升自己在艺术当中的创新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期望,利用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和自身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创新设计理念的实质主要是设计者对过去的设计经验和知识进行不断的总结,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区别于常人的设计思想。然后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条件创作出满足人们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新事物、新方法、新理念等并获得良好商业效益的创作行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设计理念应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当代时代的特点和作品的审美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视觉符号(文字、图形、色彩)与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的结合,最终完美诠释出时代和美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主要使用领域在商业当中,因此,设计中应该要将商业当中需要的宣传作用与艺术进行有效地结合,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为商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语言的创新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图形语言化、语言图形化的制作过程。艺术设计者为了能有效的向社会和群众自己的艺术主张和设计理念,需要不断的寻找和挖掘出最能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在现实中没有符合自己设计理念和创作理念的设计语言,设计者就只能通过自己的设计经验和艺术知识来创造出更能贴切自己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让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做到有效地结合,通过线条、形状、色调、色彩、肌理、形式、比例、空间和光线等视觉设计基础元素的创新,将信息在商家、消费者和商品直接的有效流动。视觉元素的创新,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艺术设计知识和观察能力、以及创作能力。通过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设计语言进行创新,不仅能开阔设计师的创作思维,还能开拓艺术作品的表现范围,以及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现内容。

(三)设计理念表现方式的创新

科学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促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发展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也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因为科技的大力发展,促使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机械设备、思维方式和研究理论都获到了非常大的进步。正是因为这种进步,设计者依靠各种视觉媒介、物质材料和设计工具进行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以此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四)绿色元素的体现

随着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脑海中的环保理念也越来越深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全民的主流意识。因此,设计师应该抓住环保这个潮流理念,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当中,不仅要体现出目前时展的特色,还必须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在现实的艺术设计过程当中,设计者应该在自己的作品当中积极地融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还应该将生活当中的环保思维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如此,设计师不仅能紧紧抓住当下艺术发展潮流的主要方向,还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时时刻刻的提醒人们爱护环境,为过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能直接的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环境保护理念,艺术创造者经常会在作品中加入绿色元素。而绿色元素的加入也是符合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五)个性化的体现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不仅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自身所需要的,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设计理念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认识到设计师自己的艺术风格,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应该要掺入具有自己艺术特点和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可见,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应该要不断追求自己个性化的体现,要在单一传统的设计基础之上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转变。最重要的是要设计师自己本人要走出传统设计的束缚和创新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来说,只有将自己的个性化色彩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才能让消费者在众多同类的艺术品中分清、认出自己的艺术品,展现出自己艺术作品所有表达的个性内容,并满足现代社会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精神需求。

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设计理念的结合

(一)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的结合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让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之间产生了结合,也就是在自身原有的设计理念和知识基础上再结合其他的设计元素进行二次创作,以此做到视觉理念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在日常的设计活动中,设计理念的创新经常会与各种不同的视觉语言进行结合,通过不同的视觉语言,通过不同的视觉媒介,通过创新的视觉语言设计方式对自己的设计作品加以精准的阐述。并且,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图形语言化、语言图形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为了能设计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时展的艺术作品,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寻找更适合自己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通过对视觉语言的基本元素文字、色彩、图形进行二次创新来挖掘出更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然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将这些新的视觉语言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创造出满足当代人们艺术文化需求的作品来。

(二)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创新的结合

设计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实现自身作品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结合。使自己的作品在众多艺术品中脱颖而出,并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设计风格。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其对艺术作品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化,为了能满足不同人之间的艺术需求,设计师应该实现设计作品多元化,并保证自己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也能朝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前进。如此才能一直保证自己的设计作品的前沿性、潮流性,不被时展所淘汰。五、结论经济水平的提升导致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升致使人们对艺术文化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和不断变化的艺术文化需求,设计师应该在扎实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大众艺术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要兼顾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不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和创新力去创作更多的视觉传达艺术品。

作者:商漠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叶莉,林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J].大家,2012,(01):279-280.

[2]王乐.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J].包装世界,2015,(06):30-31.

视觉艺术创作篇4

【关键词】数字技术 视觉艺术成果转化 互联网+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视觉艺术产业的发展,纵观现代建筑、影视、服装等各个领域中的艺术设计无不显现着数字技术的影迹。可以预见,数字技术下的视觉艺术产业将成为下一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视觉艺术产业

视觉数字技术下视觉艺术成果转化与创新方法研究

文/李婷婷 陈发禄艺术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它运用各种材料、工具,以艺术设计方式创造出艺术商品。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

3 视觉艺术成果转化

视觉艺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可以逐步构建“视觉艺术成果转化产业链”。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核心的生产要素是高质量、创新型的人力资本,依靠人的智慧、灵感、想象力及创造力,借助高科技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将艺术与科技进行有机融合。

3.1 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设计

数字技术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新颖的视觉天地,以往用手工很难实现的视觉效果,被计算机轻而易举地完成。同时,数字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空间,开拓了艺术家的创意潜能,将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设计中将赋予文化创意成果更多的科技内涵,既缩短了创意和成品之间的距离,又能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

3.2 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展示

随着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视觉体验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提升展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艺术作品在时与互联网和三维虚拟技术相结合,以高清数字影像包围观众的全部视野,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加上环绕的立体声效,可以高度准确地再现真实现场的声音,为观众带来极强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3.3 数字技术融入生产阶段

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视觉艺术产业和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企业的生产制造应结合数字技术,在设计制作中大量的使用图形图像,并且在构思创作时求新求异,运用数字化手段吸引群众眼球。

3.4 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宣传推广

数字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过去以纸媒介为主的成果推广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要了。如今,数字化虚拟网络、手机网络、数字电视占据着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视觉艺术成果推广也应顺应数字媒体的特点,以文字、图像辅以声音等多种形式表达。在推广中融入文化创意,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并充分利用多种类的数字化平台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形象,最终使品牌推广成为视觉艺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达到拓展市场的目的。

3.5 互联网+成果销售

虚拟的互联网产业+真实的视觉艺术成果构成创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借助互联网的线上手段,将视觉艺术产业链整合,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艺术作品展示平台,并融入数字体验、电子商务、形象塑造还有顾客回馈等模块,打造文化创意成果生存的新空间――创意成果品牌虚拟空间。

4 未来视觉艺术产业发展方向

未来,视觉艺术成果将在游戏、动漫、微电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幻影成像技术、球幕拼接技术等。“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数字技术下,视觉艺术创新人才将形成“视觉艺术产业联盟”,为视觉艺术成果转化带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4.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可以构建虚拟视觉艺术成果展示场馆,并将视觉艺术作品在展馆中进行展示。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采用第一人称漫游方式详细了解视觉艺术成果的样式、材质、艺术价值等信息,为艺术品鉴赏者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2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

可以将设计完成后的艺术作品直观地呈现出三维全貌和展品细节,在成果转化论证中,便于专家们对成果设计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4.3 利用幻影成像技术

可以将视频画面悬浮在一个实景半空间成像,利用玻璃的透射、反射方式,通过与模型、多媒体等技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氛围,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整个艺术品鉴赏过程添上神秘色彩,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

4.4 利用球幕拼接技术

可拼接出半球形银幕,将艺术品鉴赏者包围其中,放映视域范围可达前后180度,左右360度。艺术品鉴赏者目光所及几乎全是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的电影画面,视银幕如同苍弯,加上立体声环音,使鉴赏者如置身艺术海洋。

4.5 利用互联网+技术

可以实现视觉艺术产业联盟。中国视觉艺术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整合资源,形成视觉艺术产业联盟,打造视觉艺术成果转化产业链,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交流合作平台,企业和相关成员间通过合作方式组织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5 总结

因此,数字技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在推动了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利于打造出高技术、高智力的文化艺术作品,繁荣我国艺术品市场,提升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坚勇.平板显示与3D显示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王艺湘.商业展示与视觉导识系统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陈宏京.数字化博物馆的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慧.真实感遗址三维重建及虚拟展示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视觉艺术创作篇5

关键词:视觉;听觉;影视;绘画;艺术

一、引言

一部音乐作品有华采乐段,一幅绘画作品有主题中心,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令人回味久远的经典镜头。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艺术作品不论由哪种技术手段制成,它总是意味着艺术家用这些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思想和艺术的理解。影视作品要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题形象,就得充分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音响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电影摄影师的艺术是电影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电影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听觉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创造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

二、视觉、听觉和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博,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此外,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其中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题,给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劳动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三、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1. 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绘画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可见的视觉形象,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通过写实或写意、夸张或变形等多种手法来创造美术形象。这种创作活动是绘画创作者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依据,加上自己主观的创造性劳动而创作的,它是瞬间性的创造。塞尚说绘画是“眼睛的思维”,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家不得不为吸引眼球煞费苦心,绘画自身的形式积累也很丰富,视觉质量方面,前辈大师们给现代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总之,绘画艺术就是以造型和色彩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实现视觉信息与精神和思想的同构。

音乐与绘画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是没有视觉形象;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具有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在现实的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绘画作品中视觉和听觉的律动往往是绘画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的最伟大的绘画家。”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在绘画艺术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能用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描绘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钟子期能听其声见其形,在琴声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实际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不止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的,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单是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发挥联想、类比、象征、发展再现等音乐手段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时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对社会与现实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绘画艺术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在绘画艺术中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是历久存在的现象,艺术家们一反过去学院派和伪古典主义的重理性、重写实的传统,而要以音响、色彩、光线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现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抽象性、表情性的艺术倾向,使得在绘画艺术中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了更多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刚柔并用等来表现画面空间感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美勾勒出画面。然而不同的线条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犹如音乐中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节奏组成的旋律线条时而悠扬、时而回旋,构成了画中无声的旋律。画面中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线具有本质的共性。音乐通过声音在时间持续中表现感情,不同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可说是一条情感的流水线,绘画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结构形体,创造形象。绘画中的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虽静犹动,富于节奏感,韵律感,与音乐无形的流水线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绘画艺术家能够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绘画沟通起来,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现出音响。总之,绘画创作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有一种共通的、本质上相感应的和谐,使绘画创作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灵感的冲击。

3.我的绘画艺术创作感受

为了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表现视觉与听觉形式的和谐,在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为自己,也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这美的含义包涵着色彩、光影、形体以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感等。不论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间、几小时或已存在了数世纪,只要它们之中有某种东西能引起我的兴趣和美感,我就用画笔尽力去表现时空瞬息和音乐般的旋律。为了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写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当进入绘画时,景物似乎又是创造力的障碍,我不希望被具体的观察所束缚。我是用感觉、激情和理智来绘画,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视觉与听觉唤起的灵感联系着。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东西与绘画是相通的,它确曾给我的创作以巨大而实在的影响与帮助。笛的清新悠远;箫的沉静、深挚;圆舞曲的优美、绚丽而匀称;清音乐的优雅、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音乐不只是优美、使人神往,还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联想,它能把人引向广阔的空间和纷繁的彩色世界。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出色彩、节奏,感受到力量,触及到实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通过增进情感认识,让我的认识在作画的进展中变化和成长。这使我有足够的主张、估价自己构思的灵活性。当一个视觉形象浮现时,我会在色彩、阳光、节奏、旋律的感动中去构思、去探索、去发现。长期以来,我总是在生活中兴趣盎然地搜寻,发现那种由明与暗、光与色交织而醉人心灵的感受。那种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图用绘画来表达一种音乐和绘画的综合效果。

山城重庆是我近年来绘画表现的主要对象,大都是从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寻找一些认为有意思的感觉给予提升,给予构成,采用和谐的色调,细腻的表现和文雅的笔触,用一种色彩世界的重构表达非具象思维的抽象性。我在《阳光的节奏》的绘画创作中,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和现代构成的平面图象,力求构图平衡中具有节奏感,画面大胆运用了阳光的虚幻与几何图象的构成,黄色的高调与深略的重音对比,给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音乐与视觉的和谐之美。人类在阳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阳光才能赋予它真实形色,叮当作声的金辉泼洒在砖石土木之间时,人与太阳的协奏曲才真正奏响。

四、总结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听”的艺术;绘画则用形体色彩、线条描写客观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是“看”的艺术。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一个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绘画创作中的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与绘画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只有视觉和听觉效果达到和谐统一的绘画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晓伟.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像关系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2. 王彦萍.音乐艺术中的美感[j].青年文学家.2006,(7)

视觉艺术创作篇6

(4)使视觉艺术作品作为展示对世界的看法和表达思想的手段

·制作视觉艺术作品时,进行收集、批判、反思、提炼与分析各种意图和观点。

·解决问题和预测结果时,运用他们日益增多的视觉艺术实践和技能的各种本领。

·当将收集来的视觉艺术作品进行展示时,涉及到道德、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伦理行为、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5)发展理解能力,学会对艺术作品进行多方面的解释和回应

·运用不同媒介、材料和工艺,拓展视觉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重新梳理历史、文化脉络或社会的不同观点。

·调查基于传统和现代方式的社会,用视觉艺术作品来说服观众。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伦理行为

(6)选择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激励和发展视觉艺术作品,探索各种观念并学习澳大利亚、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视觉艺术作品

·将其他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形态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

·通过互动式的艺术作品,探索和挑战其他学科领域中的主题。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跨文化理解

跨课程主题学习

亚洲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回 应

(7)通过各种视角来了解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目的和意义

·分析视觉艺术作品,识别它们是如何被诠释的。

·分析所遇到的各种事物、空间、环境和时间,是如何唤起情感和身体上的不同回应的。

·调查为什么和如何运用各种手法来影响观众引起回应,例如,关于传递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理念。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8)通过批判性地分析一系列的视觉艺术作品,探索和诠释各种观点

·认识到不同因素如何促成视觉艺术作品被认为是有意义的方式。

·探索历史上和当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时,运用空间思维和视觉观察方法。

·从分析表达的目的来考虑工具、媒介和工艺的有效性。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

(9)研究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方的视觉艺术如何以一系列感兴趣的事作为条件

·解构具体的和抽象的视觉艺术概念。

·探索艺术家、工艺师和设计师采用象征与隐喻的方式讲述故事。

·尊重文化习俗和道德责任。

·分析在历史和当代文化情境中所形成的美术、工艺、设计和建筑的各种流派、传统风格和工艺过程。

·诠释视觉艺术作品如何反映关爱、尊重以及责任感的价值。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跨文化理解、伦理行为

(10)培养对艺术家影响和贡献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历史、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的理解

·辩论和诠释艺术作品时,要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价值观与信仰。

·考虑到和平或紧张的局势会对社会、环境、工业以及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的问题。

·了解艺术产业与视觉艺术从业者的职业角色之间的关系。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跨文化理解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2.七至八年级的成就标准

到八年级阶段学习结束,学生会利用各种技能、技术、制作手段、材料和工艺来设计或创作视觉艺术作品。学会反思和改进他们的视觉艺术作品。会为不同的观众展示视觉艺术作品。

学生认识到实践和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和分析各种做法和想法。会运用视觉艺术的语言来描述和证明自己与他人各种做法的理解。

(五)九至十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九至十年级阶段学习中,发展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用他们了解的制作方法和观念去创作艺术作品。与同伴、老师和学习共同体—起,独立地创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利用可用的材料、媒介和工艺,创作视觉艺术作品。学生将自觉地利用一系列的形式和做法,以及相关的艺术传统,探讨材料、媒介、工艺与技术和制作方法的关系。将运用批判的和历史的方法诠释艺术,发现和寻求艺术家与观众是如何来解读艺术作品的。

1.九至十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 作

(1)操作或综合选择各种工艺和制作方法来创作艺术,探索作为思想来源的世界

·提炼和制作二维、三维和四维的图像,立体物,环境与空间来体现个人的身份时,选择和运用一系列的策略、程序和惯例。

·解构和重构各种图像、立体物、环境和空间的情境来诠释自我和世界。

·处理和/或挪用各种图像、立体物和空间去构成各种观念、目的和意图。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个人与社会能力、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2)研究和探索各种观点以及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所涉及到的构思、符号、物体和空间的想法

·创作艺术作品过程中,借鉴艺术家、设计师的想法和知识,以及制作方法。

·深化审美和各种概念,探索过去和当代的各种技术,富于想象力地解决问题。

·设计、制作和建造艺术作品时,要有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展技能的成就感。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计算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3)在观点、材料、制作方法、媒介、技术和制作过程中任选择其一,联系自己的作品进行实验、反思和完善

·设计、制作、构建视觉艺术作品时,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过程,深化审美观念。

·探索视觉艺术作品时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完善对当代艺术的意图和做法的理解。

·探索和尊重文化习俗,考虑道德责任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调集视觉艺术作品进行展示。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伦理行为

(4)从艺术家的艺术实践角度,联系自己对于设计、符号以及各种事物和空间的想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提炼和诠释自己的创作意图时,提供艺术家和设计师工作活动的文献。

·解决问题和策划工作时,拓宽他们所使用的技能和做法。

·制作视觉艺术作品集进行展示时,从道德层面采用原创的、虚构的主题与事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伦理行为

(5)作出决定如何将自己和他人的视觉艺术作品信息传递给观众

·调查和使用特定的文化、图像、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利用不同的媒介、材料和制作方法,重构情境并延伸视觉和空间的传统做法。

·怀有敬意地挪用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工艺和设计的做法来说服观众。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个人与社会能力、伦理行为

(6)探索艺术形式和其他学科领域,发展各种想法和问题

·使用现有的数字技术来浏览、复制和分享各种图片与想法(需要遵守版权许可)。

·依据其他学科领域中探索、质疑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创作视觉艺术作品。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伦理行为

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媒体艺术、戏剧、音乐

回 应

(7)评价并与他人分享艺术家、设计师对创作视觉艺术作品不同意图的理解

·识别视觉艺术作品中如何融入价值观和信仰,不同时代、社会和文化情境的观众有何不同诠释。

·分析各种事物与空间的时空位置在虚拟和真实的环境中是如何唤起各种情感和信息的。

·研究艺术家和设计师如何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媒介和技术来唤起感官和身体上的回应。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听说读写、跨文化理解

(8)调查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何受制于不同时代和地方的各种感兴趣事物

·解释和说明在视觉艺术作品中,审美和批判性的认识对探索主题和创作意图时所起的作用。

·运用空间思维和视觉观察方法,质问过去和当代视觉艺术作品的效果和意义。

·批判性地讨论各种技术对视觉艺术思维和专业术语产生的影响。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9)研究澳大利亚、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视觉艺术工作者的影响和贡献

·比较不同情境中各种事物和结构的影响,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输送和传递各种价值、信仰和世界观的。

·评论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要考虑视觉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感。

·了解艺术产业与艺术家、设计师、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的社会角色与责任关系。

·认识到艺术的力量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跨文化理解、个人与社会能力、听说读写、信息交流技术

跨课程主题学习

亚洲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2.九至十年级的成就标准

到十年级阶段学习结束,学生会创作和展示视觉艺术作品,会操作各种技术、制作方法、材料和工艺流程,并通过他们的视觉艺术作品来交流思想。

学生在制作与回应时会联系他们的做法和观点,会用视觉艺术语言分析视觉艺术作品,会证明与自己和他人创作活动有关的决定。

五、结束语

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这次确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有英语、数学、科学、历史、艺术、外语、体育与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等八门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为了使国家课程标准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委员会凝聚了该国最优秀的人才,包括教师、学者和课程专家的智慧,吸纳了该国各州、各领地以及先进国家的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意见。这样的做法,其目的是为所有澳大利亚的年轻一代,提供成功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以及参与社会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以上所介绍的澳大利亚视觉艺术国家课程标准来看,其中的许多理念正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因此,对我国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与推进,无疑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

(全文完)

注:

①澳大利亚学制,幼儿园,4至7岁;小学1-6年级,7至12岁;中学7-10年级,12至15岁。

视觉艺术创作篇7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艺术设计;创新设计

一、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念

(一)视觉传达艺术的兴起

随着各行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在产品宣传还是包装方面,都更注重产品艺术性的体现,并通过技术性方法来在现场营造出更具有长期应用可行性的方案,这也是视觉传达艺术兴起的重要铺垫。将设计与艺术充分结合,可以促进所设计出的产品更具有可观性,并且在产品所要表达的艺术理念中,也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来更深入的提升使用效果。商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兴起的决定性因素,在其中存在大量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且有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美感体现也能得到更深入的实现。视觉传达艺术最初只是对纸质媒体资源的应用,目前已经能够充分的结合新媒体资源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产品与市场的联系,使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市场竞争体系所接受,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视觉传达设计是直观的,对于各项使用方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能通过表现形式的配合使用来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是在使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逐渐扩大应用领域,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所增多。视觉传达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配合,能够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应用这种艺术设计方法,并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设计效果,居住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对室内环境进行设计,各个企业也逐渐采用这种艺术途径来对产品进行商业宣传,更快速的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在现场形成理想化的经营管理形式,促进管理计划可以进一步的落实实现。视觉传达艺术正在向着创新领域发展,将多种艺术相互融合,可以采用抽象与具象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实现现场氛围的营造,促进管理计划可以在基层中得到更好的落实提升,这也是目前创新设计理念主要针对的发展领域,对实现艺术理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视觉传达的基本理念

视觉传达是通过观赏来向人们传递一种艺术理念,这种方法是直观的,同时也是长期存在的。视觉传达艺术同时也是面向大众群众来开展的,对于其中存在的设计理念表达形式不足,会不断的调查大众审美取向,在设计期间充分的融合大众趋势,这样所形成的设计方法中,能够在群众视野中得到更理想的发展。在艺术中融合创新理念元素,在保障现有的观赏者群体前提下,可以帮助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影响范围,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进步,得到基层群众视觉审美上的认可。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一)对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进行创新

视觉传达艺术是一种艺术表现语言,在设计过程中想要实现创新目标,需要在语言形式上做出整改,观察在基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对大众审美趋势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前沿艺术的引导作用,促进群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视觉语言创新,并为所进行的管理计划打下良好基础。艺术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这也关系到艺术理念中人们审美观点的改变,视觉艺术语言中,包含了色彩的搭配运用,结构优化配合等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语言设计创新,也能够更好的探讨出优化解决方案,并促进现场的设计方案可以与环境更好的融合,实现理想化的设计标准。艺术语言所表达的理念中,要与整体艺术设计作品保持一致,观察在现场是否能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积极的采取解决措施来进行,并为管理计划发展落实创造可行性研究方案。视觉传达艺术创新需要从社会的整体审美趋势方面来进行,并且创新要具有独立性,不能完全的依赖这些规律来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在现场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内容,在所设计的艺术作品中先引入一部分创新元素,观察市场反馈效果,逐渐引入更多的创新语言,实现全面的创新设计理念应用。

(二)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创新

在同一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可以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在其中体现出多个主题,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各个主题的表现形式要积极明确,当发现现场存在影响应用效果的情况时,及时采取保守方法处理,逐步的进行个性化创新理念的应用,这样可以避免在现场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问题,也能帮助更平稳的渡过多元化艺术理念的衔接应用时期。追求产品的个性是常用内的创新手段,在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可以帮助设计效果更好的展现,产品投入到市场后,也可以快速的被消费者所记忆,观看产品的外观设计时,能够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有更好的了解,这一点是传统设计理念中很难实现的,同时也关系到传统理念与创新理念的进一步衔接,需要艺术作品设计者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将产品使用功能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中所要表达的艺术理念展现在其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设计理念。

(三)设计理念的民族特色和绿色创新理念

视觉艺术创作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

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媒体行业得到了更大的进步空间,就在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数字媒体所提出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媒体行业就必须要顺应时代变化而不断的朝向网络化、信息化、交互化以及虚拟化的方向所发展。基于此,针对数字媒体语境下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之路着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字媒体语境下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相关概念

1.1数字媒体语境

简单一些解释,数字媒体所指的即为通过二进制的方式所进行记录、处理、传播以及获取过程的一种信息载体,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包括视频、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等。数字媒体语境是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体的,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信息多元化等特点。数字时代中,在数字媒体的影响之下,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传播内容更加完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除此之外,正是因为数字媒体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我国信息服务水平、信息研究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如今,数字媒体已经充分得到了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具体化的发展方案。

1.2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

全民艺术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视觉艺术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在无形当中拉近了媒介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媒介的真正价值即为将新媒体中的艺术理念提取出来,并将其应用到能够促进新媒体稳定发展的艺术实践当中。在数字媒体语境中,视觉艺术所指的就是将设计师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结合到一起,在两者相互碰撞的情况下形成崭新的艺术表现。更加直白一些解释,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发展方式出现了悄然的改变,设计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想法与设计需求来对作品进行数字化创造,从而产生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而交互虚拟视觉艺术则是在数字媒体语境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受众可以在此平台中了解到自己所关注的艺术作品信息,并完成相应的互动与交流活动。

2数字媒体语境下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特点

2.1交互性

交互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如下的三个方面:第一,虚拟空间。虚拟空间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的输入功能、输出功能以及使用用户来完成交流互动;第二,现实空间。利用传感设备与激发设备所共同构成计算机系统,而后再针对人体的空间位置、触感、声音等信息进行检测;第三,信息传播与信息扩散。在互联网环境中,计算机与其他移动设备通过信息发送与信息接收功能来实现信息传播。事实上,在数字媒体语境中,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效率变得更加高效,不仅达到了丰富信息含量的目的,而且还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创造出了良好的空间体验。

2.2现实虚拟

现实虚拟所指的即为通过计算机设备来对现实环境进行模拟,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触觉、视觉、听觉感受的三维立体空间,体验者在现实虚拟环境中会有同真实世界无异的感受。现实虚拟事实上就是对真实世界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它同真实世界之间处于相互平衡的状态,并且也存在着相互交叉的重叠部分。现实虚拟的最大优势即为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感官体验需求与参与需求。

3数字媒体语境下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策略

3.1进一步加强对视觉艺术观念的创新

在数字媒体语境中,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对视觉艺术观念的创新,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虚拟媒体与现实媒体的相互结合成为了主流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科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大众对于视觉艺术的需求标准也会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不甘于只从视觉上来欣赏屏幕上的奇观,而是想要亲身融入到奇观之中。基于此,视觉艺术创新的第一步即为观念上的创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让用户的体验感上升到新的层次之中。以游戏为例,由于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很多人的认识中都对游戏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游戏不应该被划分到视觉艺术的领域中,而通过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创新引导,大众将在交互式虚拟视觉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从而在此过程中推动视觉艺术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2进一步加强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

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多种形式的新兴媒体,诸如3D电影、智能人工设备以及移动网络等。这些新媒体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当中,从时空层面上扩大了媒体传播的覆盖范围。然而,在大力发展新兴媒体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工作,只有将新旧媒体的发展模式合二为一,才能够更好的迎合大众的真实需求,从而在充分发挥出视觉艺术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让数字媒体的结构表现的更加多元化。3D电影事实上就是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最好代表,这种电影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视觉艺术的快速创新,而且还能够实现视觉艺术的稳定发展。此外,新媒体的加入可以为传统媒体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传统媒体的进步则能够为新媒体提供十分宝贵的参考经验。基于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要严格按照多元化的路线而不断前行,只有迎合时代变化将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才能够在创新视觉艺术的同时保留经典艺术,从而为大众带来更加优质的视听享受。

3.3将高科技作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载体

自从视觉艺术正式诞生以来,它所经历的发展历程是比较坎坷的。在不同时期的背景下,视觉艺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不仅让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还为人们的工作与学习创造了诸多的便利。尤其是处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它对人们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更加的巨大,例如互联网行业、电影行业、游戏行业以及电视行业等均成为了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传播载体,让用户在欣赏精美画面的同时,真实的触摸到设计师所要表达的艺术创新。高科技的应用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它能够同时代一起进步与发展,从而为大众创造出更多震撼人心的艺术盛宴。

3.4积极促进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

在数字媒体语境中,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工作主要针对的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大众的视觉艺术需求,设计师一方面要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整体风格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还要对艺术语言的核心内涵与艺术手段进行创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就是创新灵感的最大来源,设计师必须要根据大众需求的整体变化方向来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创新模式,才能够让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朝向多维创新的角度所发展。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要将高科技与人脑巧妙的结合到一起,以此来保证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智能化与人性化,分别从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形式等多个角度入手,让社会大众可以充分享受到由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所带来的创新体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对数字媒体语境中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形式所展开的研究,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视觉艺术与高科技技术手段之间的密切联系。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视觉艺术产业势必会遇到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如果想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的创新并应用先进技术,牢牢把握住数字媒体语境中的诸多优势,从而让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谢晓彤.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如何看待视觉艺术的创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123-124.

[2]高楠.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J].设计,2016(5):136-137.

[3]季小艺.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5(3):189.

视觉艺术创作篇9

所谓直觉是人们在面对各种事物时,大脑皮层所产生的第一思维感觉。而摄影艺术所蕴含的审美意识、色彩元素、情感元素以及瞬间性和纪实性,是摄影家在创作艺术作品、面对具体事物时的第一反应。因此,摄影艺术作品既是摄影家对社会、自然、人文等方面审美意识、情感和纪实等方面思想的沉淀后的厚积薄发,同时也是摄影家面对各种事物时的灵感乍现的瞬间直觉意识反射,这个反射是通过双眼映射到创作者的大脑皮层单,引起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兴奋的细胞活跃度就是创作者对事物直觉意识的反应度。当然,这个反应度是创作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意识以及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喜恶度有关的。

当这个直觉反应通过大脑传达到身体各个部位时,经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分工、协调,于是一幅、两幅或者多幅照片就产生了。由此看来,摄影艺术的产生固然和摄影家在创作作品前需要组织材料、寻找素材、思维构化,但从摄影艺术发展史来看,很多摄影艺术创作都是摄影者在面对自然事物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拿起手中相机去拍摄,完全没有思考的余地。这时的摄影艺术作品创作就是受直觉支配的摄影艺术创作。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布列松的决定瞬间性理论就很好的诊释了摄影艺术和直觉的关系。

在布列松的观念单,在摄影艺术创作时,瞬间的抓拍就是摄影师的直觉对摄影艺术的直接展现,这个展现即蕴含着摄影师的审美意识,又显示着摄影师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内涵。所以,瞬间抓拍在诊释着布列松的决定瞬间性理论的同时,也很好的阐述了摄影艺术与直觉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审美直觉直接决定着视觉想象

对审美直觉的理解,一般是这样解释的,无论是在审美过程还是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人们在面对面前的事物在瞬间产生一种理解、顿悟或者把握与心的能力。并目这种能力能使人们在瞬间忘却自我、忘却身外的一切,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眼前的事物中,并能从眼前的事物中产生精神的愉悦和升华。视觉想象就是指眼前的事物在大脑皮层中经过,自我意识的加工形成一幅完美的或者想象者心日中自认为比较和谐、自然、完美的图像。

在摄影艺术中,摄影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面对创作对象,都会在大脑中借助审美直觉对其产生视觉想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摄影师对自然事物的自我加工和艺术加工,同时也是一种将自然的本源,创造成艺术形象的过程。因此,在摄影艺术中,视觉想象是通过审美直觉来完成的,审美直觉是基础,视觉想象是结果,一者是摄影师在艺术作品创作时的必然过程和必然结果。任何艺术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在摄影师审美直觉的感召下,形成摄影艺术的视觉想象。这个想象不一定能形成最终的摄影艺术作品,但这个视觉想象却为摄影师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审美直觉和视觉想象之间存在着因和果的关系,存在着由此到彼的纽带联系。

三、审美直觉促进着摄影艺术的发展、变化

视觉艺术创作篇10

其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概念分析。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视觉,即人们能够通过双眼观看所有事物;另一方面是传达,传达是传播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指各种信息发送、传播与接收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发送者可以让大众了解到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现代成功的企业无不是通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使自身及其商品在大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企业的标志、商品的标志、商品的包装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通过对企业的类型和文化及其商品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与调查,运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元素,如文字、色彩、形状对企业及其商品进行全方位的包装,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其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发展现状概述。视觉传达艺术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艺术类型,在我国21世纪以来的商业服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视觉传达艺术来源于传统的商业美术,其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许多挫折。其在21世纪的发展日益迅速,在社会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通过专业技术增强商品宣传效果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国外产品涌入中国市场,人们对于商品的包装设计的要求日益提升,我国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努力通过创新满足企业对于商品设计的追求以及大众对于商品审美的追求。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理念

其一,与时俱进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当今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和以前大不相同,而且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这就要求设计者具备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商品的便捷性要求增加,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要通过设计,让商品体现出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方便、快捷的需要的特点,让人们有一种意想不到和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够有好的宣传效果,才能够让商品有好的口碑和销量。视觉传达设计者只有把握人们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够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和宣传效果。其二,洞察社会生活中的艺术设计理念。创新理念并不是凭空就能够想出来的,设计者只有深入大众生活做深入的调查,才能够从人们平常的生活中获取设计所需要的灵感。在进行商品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之前,设计者首先要深入了解该商品的受众群体,然后对该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该群体的文化背景、审美水平、心理需求,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依据调查结果进行最终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这样才能够从社会生活中洞察到真正符合大众心理的设计理念。

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理念开发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