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04:37:45

传媒专业论文

传媒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传媒产业

“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建设项目的确立,是新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为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传媒专业群建设成为传媒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整合、优化、配置现有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资源,综合分析传媒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性与个性,重塑专业群架构,开发适应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传媒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当前,传媒专业群建设面临着协调专业与学科之间的矛盾,设置理实课程,合理配置校内外资源,构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利用不同专业的合力培养未来的职业传媒人,整体提升新媒体时代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适应能力。

一、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传统媒体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我为主”固化的传播思维,早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传媒产业的发展。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纷纷走到融媒体的赛道上。过去以媒体划分的传媒类专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无法适应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构建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科学化、系统化培养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但目前,传媒职业教育要跟上传媒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专业群内各专业各自为政,在课程内容、实践项目、师资培训等方面出现重复建设情况,没有实现专业群内资源共享与优化,导致学生技能单一,综合实践能力弱,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群是专业的集合,是为了发挥集群效应以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群内的各个专业之间应相互融通,互为补充。许多高职院校的传媒类专业涉及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新闻与传播、影视编导、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动画等,涵盖传媒产品生产、制作、传播、运营等环节,所以,有必要厘清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建设符合传媒产业链的人才培养链。第二,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轻理论重实践,在传媒职业教育中表现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彼此孤立,难以兼容,导致高职传媒人才文化素养不够、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创新创意能力。在国家倡导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职业教育需要重新定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通性,厘清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理论教学又如何嵌入实践教学中,是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思考的问题。第三,以往高职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受传统媒体时代生产与传播的局限,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只能采取模拟环境下的实践训练,其与真实岗位任务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和技术远远落后于传媒行业真实生产项目。新媒体时代带来传媒领域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传媒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环境下进行生产性实践的机会。构建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改变传统传媒教育时代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模式滞后、缺乏生产性实践等问题。

二、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破除学科和专业的壁垒

由于学科思维的羁绊和传统专业模式的固化,专业群建设一直存在专业随意组合、简单叠加的情况,无法发挥专业群资源共享、实训协同发展的优势,造成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内耗[1]。在深入开展产业调研的基础上,应依据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找到传媒类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探讨如何打通专业和学科壁垒,让各专业彼此参照,互为补充。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这标志着中国的文科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新型传媒人才是对信息敏感的职业传媒人,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是新文科建设的关键,对传媒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至关重要。1.创建跨专业实践共同体以专业群为基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岗位实际工作流程的特征和要求,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每个专业负责一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群内所有专业按照传媒产品生产的真实工作流程开展实践活动,建立起跨专业、跨课程、跨项目等实践协同合作方式。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重整群内资源,分类梳理各专业实训项目,探索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异同,联通各专业职业岗位和技术技能,系统设计专业协同实践的任务,围绕传媒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群内跨专业实践共同体,实现群内专业之间和项目之间的联动。以制作完成一个网络视频作品的实践项目为例:专业群内的影视编导专业学生负责编剧岗位和导演岗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生负责拍摄岗位,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学生负责后期剪辑岗位,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负责新媒体平台的宣发岗位,各专业各司其职,参照互补,共同完成实践项目。2.分级分层开展实践教学构建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深化这两大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基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2]。实践教学共同体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依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传媒专业群的实践教学可以从低到高按层级分为基础层、核心层、综合层,分别对应传媒产业各层级和各领域。基础层对应专业群平台课程,着重采、写、摄、剪等单项技术训练,培养采访、写作、摄影、剪辑等基本职业能力;核心层对应专业核心课程,着重职业标准和专门技术训练,培养记者、编辑、摄像、制作等各个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综合层对应专业群综合课程,按照项目的不同职业岗位安排各专业联动实践,着重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视频制作、媒体运营等综合实践训练。实践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走向综合最终形成专业群共享、开放、联动的实践教学共同体,既发挥各专业特色又协同合作,解决学生技能融合的问题。

(二)改变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格局

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基础课程,另一种是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部分。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将职业岗位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理论课程要么作为基础课程被安排在传媒职业教育的低年级,要么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放在前半部分,作为实践教学的前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论知识简单填鸭式教学,实际操作无法消化理论知识点,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具体表现为只会纸上谈兵,面对实际操作无从下手,或是实操上手快,但后劲不足,缺乏创新力。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通在国家提倡新文科背景下,传媒职业教育要求拓宽传媒人才培养视野,既不能将理论教学作为简单的教学任务来完成,也不能把实践课程教学仅仅作为技能训练,而是在理论教学的引领下,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等[3]。也就是说,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或教学形式,应该相互渗透,彼此融通,理论教学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认知水平。同时,理论需要内化于实践,实践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目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引领,传媒职业教育需要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协同发展。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根据传媒产品的特殊属性,传媒专业群教学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同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呈现专业理论知识逐级提升的同时匹配专业技能循序渐进的交叉螺旋上升结构。例如,传媒专业的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文史哲、专业理论、职业素养等内容,实践教学包括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等内容,理论课程不要都集中在低年级,而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分布到各个年级,并同步提升实践技能。理论教学从基础文史知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再到职业素养,实践教学从基本技能到核心技能再到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理、实教学两条线亦步亦趋,协同推进。在开展新媒体文案写作、拍摄人文影像作品、网络信息编辑等实践活动时,将传媒人才必需的把关意识、人文素质、历史观等理论知识渗透到写作能力、影像制作能力、新闻传播能力中,让学生具备传媒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保证传媒人才具有稳定的知识架构。

(三)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企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对接区域产业人才缺口,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专业群教育资源长期分配不均,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专业群的动态优化调整与区域产业集群关联性不强,生产性实训项目转化率不高、实训基地配套师资不足、校外实训基地使用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既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又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传媒专业群建设唯有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才能解决教育资源短缺与企业需求扩张之间矛盾的现实问题。1.实践教学接轨真实工作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能紧扣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将传媒产业的新项目、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真实职业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既能发挥专业特色,又能协同合作,与现阶段媒体融合下传媒工作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并且直接与各岗位职业能力相衔接,实现校内外实践一体化,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规格。在传媒生产性实践活动中开展传媒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将媒介素养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媒介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践,既能够凸显作为职业传播者的能力,又具备职业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学校实践教学的规范可以充分与行业内的标准相结合,真正将媒介市场的规则与学校实践教学规范接轨,从而达到与媒介人才市场需求一致的考核标准。2.推行“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要立足传媒产业需求,解构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细化知识能力要点,为开展实践项目提供依据。解决“如何提升职业能力”问题是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的核心问题。以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技能标准,按照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和拓展课的模块开展相对应的职业技能培养,推行“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将“课证融通”理念融入教学标准开发中。从职业领域逻辑起点出发,以服务地方传媒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析,以职业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基础;细化知识和能力目标,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和实践标准,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传媒产业适应性问题,将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衔接,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衔接。在实践教学体系下优化职业人才规格,培养复合型职业传媒人才。3.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新型媒介生态环境下的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对师资和实训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关键环节。传媒专业教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传媒教育,或者本身是传统媒体出身,在新媒体时代失去了原有知识体系的优势。面对全新的传媒业态以及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专业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的经验,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主动学习新技术,接受新观念,投入新媒体实战中。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要依托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优势,将懂得媒体融合的行业人才引入传媒教育中,培养具备媒介融合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专兼任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真实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充分发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和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共同参与到行业、企业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或在校内实训基地承接社会服务项目,完成技能融通和能力进阶,全面提升师生的实战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创新创业竞争力。

三、结语

在媒体融合这股传媒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信息传播的规则和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职业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与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的先决条件。传媒业的视野扩展到整体信息系统的媒体融合,面向传媒产业各个岗位和各种传播渠道,传媒人才须具备整合信息以及适应媒介化社会的能力。传媒行业的发展,传播手段的丰富,社会化媒体和个人化媒体的加入,这些都拓宽了传媒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必须面向整个传媒产业进行升级调整,针对职业传媒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是否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等实际问题,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建设与产业技术技能协同发展的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专业建设的合力,构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亚南.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重在专业资源整合[N].中国教育报,2019-05-07(9).

[2]邱飞.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8):31-32,34.

传媒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技艺融合 数字媒体技艺 理论基础 意义

1.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由电化教育发展而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研究技术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获得蓬勃的生命力,进而应用到艺术与设计教育领域,使艺术设计从传统的工艺层面上升到数字层面,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虽然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者研究的重点不同,但近年来,应用领域逐渐出现融合趋势,客观上要求两专业有所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媒体产业经济、服务于社会。

2.数字媒体技艺融合新概念的衍生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在学术界已有相关界定,虽然各学者的见解多少有出入,但基本内涵不变。随着技术和艺术融合趋势的加强,数字媒体领域衍生出了技艺融合新概念――“数字媒体技艺”,以下我就对这些概念加以探讨。

2.1数字媒体技术概念

数字媒体技术是利用数字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媒体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和传播的可交互的技术。它主要研究与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管理、安全、输出等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3],是一项应用广泛的综合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络和通信技术、数字化艺术、数码音响、媒体交互、动画、数字视频音频处理等多项技术与创作环节[7]。用于虚拟现实的三维显示技术,AE/Premiere/大洋等音视频编辑处理技术,磁、光、半导体等媒体存储技术、Flash/PhotoShop等图像,动画创意技术,等等,都是目前流行的数字媒体技术。

2.2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对各种媒体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和设计,提升媒体材料成品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并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它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是视觉艺术与设计学、数字媒体的技术体系和数字媒体文化与传播相互交叉的学科[4]。

数字媒体艺术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动漫游戏设计等领域,它是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也是基于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

2.3数字媒体技艺的概念

数字媒体技艺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各种媒体材料进行加工、艺术设计和包装,提升媒体材料的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创造性价值,并使之广泛传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数字媒体形式。数字媒体技艺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数字化时代视觉化和人文化需求,是技艺融合的必然产物。

数字媒体技艺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从实际问题出发,用技术服务于艺术创作。数字媒体技艺专业的人才需要能较好地协调“硬实力”(软件技术)和“软实力”(艺术修养),在技术和艺术的平衡木上找到一个平衡点,用技术表现艺术,用设计表现思想[6]。

3.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门亟待发展的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艺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显示,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3.1心理学

数字媒体技艺需要对各种媒体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针对人的需要进行分析,对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数字媒体技艺专业也培养一部分人才从事教育类工作,学习教育心理学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和教学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3.2传播学

数字媒体系统遵循着信息论的通讯模式,它由计算机和网络构成,具有数字化和双向传播的特征[4]。根据传播范围和规模的大小,数字媒体传播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如自我传播(浏览WWW、使用搜索引擎)、人际传播(QQ、MSN、E-Mail)、群体传播(BBS、论坛、FTP、虚拟社区实时讨论等)及大众传播模式。数字媒体的网络传播模式[4]应用最为广泛,如图1所示:

“新媒体”的概念与数字媒体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新媒体”的“新”主要就体现在它的传播渠道、业务,以及传播方式上[1]。它基于基于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网三个物理平台,业务形式多样,传播方式以优质高效的技术性传播为主。数字媒体技艺的最终成果必然要通过传播来实现它的产业价值,因此需要传播学理论的支撑。

3.3艺术学

数字媒体技艺是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必然需要艺术学理论基础。以艺术为技术服务的特点也决定了艺术的重要性[7]。数字媒体技艺需要掌握的艺术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3.3.1视觉艺术

数字媒体技艺与图像、视频密切相关,而人是通过视觉来对图像、视频等作出反应和评价的,因此视觉艺术理论必须成为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之一。视觉艺术主要包括人对线条、色彩、光线、空间的感知。

色彩能激发人的情感,产生对比效果,使一幅黯淡的图像变得明亮绚丽并充满活力[2],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色彩的来源、色调、亮度和饱和度、色调和色相、明度,色彩的混合和互补理论,等等。线条、光线和空间布局理论对于数字构图有重大意义,如了解光线理论可以充分利用逆光和背光原理拍摄出理想的照片,不同的线条和构图对于突出主体和主题很关键。

3.3.2计算机图形理论

图形是传递信息的最主要媒体之一,其表达信息既直观又丰富。计算机图形学(CG)是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它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能够表达的图形越来越丰富,同时促进了计算机动画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多媒体信息的表现手法,而且使传统动画进入计算机,产生传统动画不能比拟的视觉效果[2]。计算机图形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图形软件标准、图形绘制理论、材质理论、计算机动画原理等。

3.3.3艺术设计理论

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好的数字艺术作品必然深刻体现这两点的融合[9]。数字媒体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用创意整合技术,用技术服务于艺术,要加大实践类课程,采用作品考核的形式,必然需要艺术设计理论基础。

创新教育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有的“三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5],艺术设计最关键的就在于“创新”设计。艺术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空间环境设计等,我们应区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纯艺术和实用技术,切实把握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做出完美的数字媒体产品。

3.4包装与广告学

数字媒体产品要实现其价值必然要走向市场,这就需要进行宣传和包装。近年来,商业领域越来越流行广告宣传,人们时常听到的或看到的在关键时刻就会影响到消费的选择,数字媒体产品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宣传和包装成功与否关系到最终价值能否实现,因此包装和广告学理论应该成为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

4.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意义

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是数字媒体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数字媒体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选择,符合时展需要。

4.1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1],数字媒体方面人才紧缺,人才培养的质量远远达不到标准,尤其是具有创造力的能将技术和艺术完美融合的人才更是稀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数字媒体教育的现状抓起,数字媒体技艺专业正是培养技艺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对口专业,一定会为数字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4.2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人多岗位少、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数字媒体方向培养的人才多是单方向的,不是偏技术就是偏艺术,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无法胜任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新世纪的数字媒体人才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将技术和艺术融合学习。因此进行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符合个人发展需要。

4.3专业发展的必然

数字媒体专业是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教育技术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在广告、影视动画等方面有更高的造诣。各领域理论发展的完备和成熟为新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单独发展已经走向成熟,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形成一个融合两者的新兴专业。因此进行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必然。

5.展望

数字媒体专业的长足发展有待注入新的生命力,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迫在眉睫。期望数字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努力,让数字媒体在新专业的扶持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数字媒体设计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刘惠芬.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文俊.数字媒体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4]曹育红,董武绍,朱姝,周吉峰.数字媒体导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潘瑞芳,叶福军,钱归平.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探究[J].新闻界,2009,3:36-41.

[6]贾振.适应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理念探讨[J].艺术与设计,2009,158-159.

传媒专业论文篇3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3]。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

传媒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传媒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专家型知识分子;意见领袖;泛滥;快思手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传媒业的蓬勃发展,专家(全称为专家型知识分子)借助传媒的平台,以各种形式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一、专家在传媒盛行的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了各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在这种转型的大背景下,专家在传媒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传媒业需要智力资源。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类矛盾激化,各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发挥着舆论导向和议程设置的功能。但是大多数传媒从业者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不能对各种复杂的突发社会现象进行合理和科学的理性分析。于是,他们向各方面专家寻求智力支持,以满足受众对理性信息的需求。这样,传媒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和议程设置的功能,从而履行社会职责。

第二,信息爆炸时代受众亟需意见领袖。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大量分散且难辨真伪的信息充斥着受众的视野。在面对这些巨量的信息时,受众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也难以判断何种信息对自身有益,这反而导致了在信息爆炸时代受众的信息匮乏。此时,受众亟需意见领袖的出现,帮助他们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甄选。对受众来说,专家的言论在很多时候可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给他们提供一些理性参考。

第三,知识分子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消费工业的发展促成和实现了技术与社会分工的细化,知识分子在学术领域的研究趋于专业化成为必然。用拉塞尔・雅各比的说法:“公众的审美趣味无可救药的丧失也在腐蚀着公共知识分子,这些公共知识分子必然要屈从于与这个专业化时代更相事宜的专业化思想者。同时,学者康雅雄认为,现代学科制度与教育制度是知识分子专家化的直接诱因。现在,专家型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主体力量。大量专业化的知识分子的出现,为传媒解读各领域内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矛盾提供了广泛而强大的智力资源。

二、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专家借助传媒这个传播平台,以专业、理性、深入的专业知识为背景,在为受众解读各种社会现象和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鱼目混杂,假新闻、新闻炒作事件层出不穷。受众在对信息的接收过程中,由于自身辨别能力不强,往往容易被一些虚假的信息所左右,以致对受众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例如,2011年3月,日本由于地震导致核泄漏,中国民众就谣传碘盐能防辐射,导致食用碘盐一时遭哄抢,使得多处地区出现食盐供货紧张。这时,作为意见领袖的专家出现在媒体,从科学的角度给受众解释,中国受日本核辐射的危害很小,食用碘盐亦对防核辐射收效甚微,加之政府多次公开表示,盐储备充足,这场抢盐风波才逐渐平息。可见,在信息混杂不清导致社会出现错误舆论时,作为意见领袖的专家可以以专业、科学、准确的意见,积极地、正确地影响受众的各种行为方式,从而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为受众提供理性意见。专家型知识分子都有其专门研究的领域,他们对其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深入而前沿的思考。在传媒传播过程中,让专家介入的优势在于,他们长期对本专业内的问题有着最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不少专家已经成为了本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和领军人物,是本领域内最具有发言权的群体。大多数专家以专业的角度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科学地解释各类社会现象,为受众和社会决策层提供理性的参考意见。

第三,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类社会现象和问题,往往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类现象是传媒行业争相报道的焦点。由于专家一般对其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有着敏锐的洞悉和前瞻的了解,甚至对还未成熟的新事物已经进行了比较完备的研究,因此,他们往往能对最新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比较准确的解读。专家在为受众解读新兴现象的同时,同时也是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满足受众对新奇信息的需求,体现知识分子服务于社会的价值。如现在纳米技术已经被大多数受众所熟知,几乎所有受众都是通过传媒第一次听到“纳米”这个词,经过诸多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多次对纳米技术的解读,受众对纳米这个词不再感到陌生。

三、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虽然诸多专家型知识分子介入传媒发挥了正面的意见领袖的作用,但是在传媒传播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凸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专家”泛滥:言论专业性遭质疑。当前,专家在各类媒体的出现有泛滥之势。专家往往被认为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媒体常常需要借助专家意见领袖的功能来达到某种传播效果。于是,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就涌现出了“专家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行各业知名、不知名的专家纷纷出现在各类媒体中;二是专家说外行话、错话、假话;三是专家言论立场不明、角色不清,为资本说话、为强权说话等等。许多出现在传媒的“专家”在专业领域内并非权威。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是“伪专家”的出现。如2010年初出现的“张悟本”现象。张悟本原本只是纺织工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先前并无任何中医从业经验,但湖南卫视在没有对其进行准确的身份核查之前,就将其捧为“养生专家”、“中国食疗第一人”,任其在媒体中传播错误的观点。受众出于对湖南卫视公信力的认可,纷纷遵循伪“意见领袖”张悟本的言论,导致了全国多地观众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这同时也反映了相关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现象。

总之,近年来,各路专家在媒体上泛滥成灾,水平良莠不齐,导致部分“专家”不仅没有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反而受到受众的种种质疑,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果。

第二,“快思手”。专家沦为传媒的工具。“快思手”源于法国学者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它质疑在电视节目的时间限制之内,专家学者们能否真正思考,并说出一些有见地的见解。事实上,专家在媒体上充当媒体“快思手”的现象比比皆是。

传媒从业者并不一定是根据专家在其领域的研究成就高低,来决定是否需要该专家的意见,他们往往只需要借助专家之名、专家之口来帮助他们表达已经评定好的内容,甚至有的时候,记者已写好文字稿,专家只需要照本宣科。从这个角度看,知识分子的话语丧失了独立性,被传媒的话语权所左右。

与此同时,部分专家已经在与传媒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成为了传媒的专业“发言工具”,他们深谙传播规律,随时可以接受采访。在评判事物时,他们通常不会对事件进行深思熟虑,而是在短时间内,抛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实际上并无任何价值可言的观点。他们成了传媒从业者为了充足节目时间,或者借此来提高节目专业水准的工具。

以上两个方面都充分反映了部分“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充当了“快思手”的角色,彻底沦为传媒的工具,并无意见领袖的价值可言。

第三,媒体暴力。专家言论被曲解。媒体暴力一般被认为是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在内的媒体含有或刊登的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而另外一种则是“媒体本身的暴力”,指媒体及其从业者利用媒体本身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权优势,对新闻当事人或被波及的人群所实施的一种暴力行为。本文中所讨论的媒体暴力是指第二种,即传媒利用其话语权优势,为迎合自身目的,粗暴地肆意歪曲或误解专家的言论。

有学者对某地区的多领域的专家作了一个随机的小样本调查统计。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引述专家意见的报道存在的问题”一项中名列前三的问题分别为:一是内容不全面、有遗漏;二是引述内容夸大事实本质、耸人听闻;三是断章取义,忽略专家谈话时的具体语境。专业型知识分子的职业要求他们的言论严谨、理性、科学和深刻,但是大众媒体追求的浅显、快速、煽情和轰动的传播效果,两者之间的生产机制是存在很大矛盾的,造成现实中凸现很多问题。部分媒体为了达到某种哗众取宠、提高销量等目的,实施媒体暴力的力度之大已经到了肆意歪曲事实的地步,常常让受众看完标题再看内容,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现代社会处于高科技时代,随着我国公众知识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其对科学、技术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相应地对各领域专家的认可度也增加。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真正的专家型知识分子的言论理应成为各种专业知识的权威所在,理应在受众中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

对于传媒而言,传媒不应滥用媒介权利,必须尊重专家的言论,不应愚弄受众,这无益于传媒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对于专家型知识分子来说,在与传媒的权利博弈中,应该捍卫言论的独立性和正当性,维护知识分子在媒介表达中的健康环境,积极地发挥正面的意见领袖的作用。专家与传媒只有在形成正确的传者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前提下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专家在传播过程中发挥良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雅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专业化与边缘化浅析[J].西安社会科学,2010(4).

2、(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康鹏.从“张悟本神话”看媒体的造星运动[J].青年记者,2010(7).

4、陈媛媛.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5、鹿白,郭锡哲.媒体暴力的危害浅析[J].新闻传播,2007(11).

传媒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全媒体 新闻评论 人才 培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术论文中出现“媒介融合”这个词语至今,[1]“媒介融合”已经提了十几年。从传统媒体触网,到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从单一形态的媒体到全媒体集团;从建构全媒体新闻中心,到培养全媒体记者;传媒界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各种改革与尝试。“全媒体”的概念在媒介融合进程中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为媒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现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融合、怎样融合依然是传媒界和学者们探索的焦点。

“全媒体化,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看,报道便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2]强调新闻报道在多个平台上以多种形态的进行传播。有研究认为这是最早对于“全媒体”的界定[3]。可见,全媒体实际上是媒介融合之后的结果,是目前各传统媒体变革的方向。

全媒体概念的提出,本质上是传媒界面对网络与新媒体兴起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给新闻评论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变化

全媒体化或说打造全媒体的探索几年以前就开始了,以推出数字化报纸为开端,逐渐向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发展。2012年3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杨兴锋在接受《中国记者》杂志社访谈时郑重宣称:“全媒体是南方报业转型的具体形式和载体。”并详细阐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经过两年多的思考、探索之后,进行全媒体转型的具体做法和思路。[4]在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媒介变革的同时,所有与媒介相关的一切,无不被卷入,被改变,新闻评论领域也不例外。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发生了如下变化:

1.新闻评论的边界泛化。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评论有清晰的形态边界:文字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报刊上,结构完整,事理分明;声音或视频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广播电视中,或是一段微型新闻评论文章的播音,或是一期评论节目的录音/直播。

而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边界变得模糊了,跟帖评论、微博评论、微信评论,这些只言片语的意见表达,还是新闻评论吗?按照新闻评论的定义: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5]而很多新兴评论形态如微博微信评论、跟帖评论中,的确包含了意见、评价和态度的表达,有些见解还很精辟,所议论的事物也确实是热门新闻事件,或者与现在有关,从新闻评论的定义来说,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概念已经泛化。

2.评论传播渠道多样化。

传统新闻评论是在单个平台,以单一形态、单一传播方式进行的。纸质媒体上的新闻评论以文字形态存在,以纸张为载体;广播新闻评论以音频形态存在,以广播为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评论以视频形态存在,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基本上互不干扰,各自为政。

但在全媒体语境下,这种单一的传播、隔膜的状态被打破。如《人民日报》,既有报纸的评论版,也有人民网观点频道,还有微博@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及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等等。新闻评论显然不再以单一形态进行单一平台传播。在纸质版、彩信手机版、广播版、微博版等平台上传播同一新闻评论,显然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评论形式或全部用音视频评论形式,而需要做成不同的、适合各传播平台的相应形式。微博微信版的新闻评论会力求简洁、形态丰富,纸质版的新闻评论会更注重文字表达和有理有据,广播节目会更注重生动活泼吸引听众……当各个传播平台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传播优势,同时发出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价性信息时,就能更好引起受众注意并形成舆论了。

3.评论比重进一步增加。

在全媒体语境下,传播渠道更多,获取新闻信息更加便捷,然而也更容易迷失在海量的新闻信息海洋中,人们更需要意见性信息来帮助自己看清事实、对事物作出判断,新闻评论的比重也因此迅速增加。如报纸评论版兴起,“从2002年起,报纸言论版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并从党报、机关报向都市类报纸扩展,全国上百家都市报先后开设了言论版。”[6]

不仅传统新闻评论体裁在传播内容中的比重增加,全媒体建设还促进了新的新闻评论样式产生。如“微评论”已经成为新闻评论中非常受欢迎的新成分,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电脑还是手机,都充分引入“微评论”。《新京报》开设“微博大义”专栏;南方电视台的《马后炮》中有个环节“你来我网”,就是引用各种网友的议论。

目前,各个传统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力争在新媒体平台发挥舆论影响力,必然需要增加新闻评论的比重。如@人民日报专门开设“你好,明天”等评论小版块,为提升微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全媒体语境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的挑战

全媒体的发展给新闻评论带来的影响,也相应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了挑战。

1.对传统新闻评论教材的挑战。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新闻评论教材大概有二十多种,但是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本教材是专门针对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而编写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毕竟全媒体本身正在发展中,从实践层面沉淀到理论层面形成教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教学上不能等待,即便缺乏教材指导,新闻评论教师也需要自己去收集掌握相关知识和材料,将最新的业界动态加入到教学中。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挑战。

全媒体建设对新闻评论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写作能力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新闻评论中,写作教学是大头,主要训练各种评论文体的写作。这个惯性思维也体现在教材上,很多教材建立在新闻评论写作的基础上,围绕构思、表达等“如何写”的主题来展开,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一笔带过,更不提如何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特性去制作新闻评论节目。

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需要转变重心,从单纯培养评论写作能力,转变到写评论、说评论、制作评论节目、策划评论专题等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方可培养出能适应全媒体多平台、多形态传播的人才。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就以评论视频制作来说,需要培养策划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出镜能力、摄录节目能力、编辑制作能力等。

3.对教学思路的挑战。

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也面临打破单一、独立、分头讲授的教学思路的挑战,应该转变到多种评论样式融合运用的教学思路。

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是多种信息多种形态同时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搭配的传播,新闻评论将作为重要的影响舆论的因素穿插其中、无处不在。因此,不仅需要上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能综合运用、有效搭配各评论样式,以达到整体良好传播效果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三、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1.专业交叉与教学内容扩展。

在传统新闻评论教学中,新闻学专业侧重报刊新闻评论教学,广电专业侧重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教学,网络传播专业侧重于网络新闻评论教学,这样的格局显然不适应全媒体的要求,应该打破专业细分的藩篱,克服专业细分带来的隔阂,进行专业交叉,拓展教学内容,而不再强调专业界限、专业特点。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融合各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教学。借助报排实验室、电视演播厅、广播电视编辑室,打破专业界限,要求学生在新闻评论课程中学习文字、音频、视频这三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写作或节目制作。将教学内容从新闻评论写作的局限中拓展开来。

2.全面设计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能力,教学中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重构。对一门新闻实务课程来说,无论课堂教学内容有多丰富有多详尽,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目前新闻评论教学中,一般都会含有实践学时,但学时较少,难以达到有效的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此,笔者在实践学时中注重训练学生较为全面的评论传播能力,让学生经历“三个一”:出品一份原创性的新闻评论特刊、策划制作一则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和一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使学生能以多种形态、多种样式、在多种传播通道进行新闻评论信息的有效传播,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同时借助“五个一”工程,即承担着湖北省新闻传播重点(培育)学科平台的一报一刊一台一网一中心,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实践。尤其是其中的“一中心”,也就是新成立的“融媒体传播实验中心”,可开展专项实训来培养学生成为全能型评论人才。这种探索还仅在初级阶段,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方式方法,科学地进行全面设计。既要避免与业界脱节,又要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3.提升教师自身全媒体评论运作能力。

既然要培养学生掌握报纸、广播、电视评论方面的动手能力,教师自己也必须熟悉这些评论内容的制作,还应该在这些方面有亲身经历和经验积累,才能教好这门实务课程。笔者曾经前往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调研,并参与其评论节目制作,因而亲身体验到与报刊评论完全不同的感觉。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选题具有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主持人对节目的掌控、对节目进程的安排影响到节目的整体风貌,而谈话嘉宾的善谈与否、普通话标准与否、声音是否适合广播等因素都能影响到传播效果……很多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无从体会的。而如果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升,就无法指导学生来培养全面动手能力。笔者因而非常赞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教学中“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建设。

注释:

[1]徐立军:《浅论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运用》,《声屏世界》1996年第12期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变革》,《青年记者》2009年第2期

[3] 戴仲辉,付玉辉:《2008-2011年中国全媒体研究综述》,中国传媒科技2012版,第1-2页

[4]周燕群,王武彬:《南方报业全媒体转型的思路与做法》,《中国记者》2012年第3期

[5] 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传媒专业论文篇7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新闻评论的跟进过程中,媒介批评发挥着质疑、探讨、商榷、纠错的作用。

网络为媒介批评提供了舞台

互联网的海量无限容量以及分门别类、定性搜索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在传媒领域无孔不入的优势地位。媒介批评本来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内部的事情,但是由于互联网的链接、搜索功能,可以极方便地与热点新闻事件捆绑在一起,从而使带有专业性质的探讨与切磋,同样有了面向大众的机会。各大论坛都在就新闻进行评首论足,真正做到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各家网站在三鹿奶粉事件的专题与讨论中,都伴发了媒介批评类的文字。如早报网就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9月14日对三鹿奶粉正面宣传的新闻予以全文转载,不用加以评论,就可以说明问题。

本次三鹿奶粉事件是由甘肃的报纸先行引爆,而企业所在地也即销售最集中的地方石家庄却没有媒体作相应报道,不过,一个城市或一个省份的失语已经没有意义,在今天的传媒环境中,任何地方企业与政府官员,想一手遮天已经是痴心妄想,只要有一个城市的媒体发表了一条真正关系重大的信息,迅即会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而在全国媒体都集中火力报道某一重大丑闻时,丑闻发生的所在地媒体却一片沉默,这本身就是媒介批评。

网络是最活跃的媒介批评阵地,也为专业性、学术性媒介批评创造了生存空间。国内最早从事媒介批评的学者之一王君超博士,早在2001年就曾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开设“媒介批评频道”,2007年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民网的支持下,主持开办了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媒介批评专业站点――媒介批评网,为传播

业内提供了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

媒介批评走向专业化分工

媒介批评近些年持续升温,专门的学术著作也陆续问世。2001年,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和王君超博士在国内先后推出媒介批评的最早两本专著――《媒介批评通论》、《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他们的专著带有建立各自的理论体系的性质;浙江大学的李岩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的雷跃捷教授、复旦大学的谢静副教授等学者此后也纷纷推出媒介批评专著,使媒介批评的研究走向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统宇研究员的《电视批评理论研究》、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的《电视批评论》则促使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在电视媒体领域纵深开掘。此外,华南理工大学的李幸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宏教授也对媒介批评多有建树,他们在期刊和在中华传媒网所发表的一系列评论广受重视。

在媒介批评实务方面,电视与网络批评最为活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2002年出版的《尹鸿影视时评》、华南理工大学李幸教授2005年出版的《李幸电视批评文集》,以及最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的媒介批评文选《第三只眼睛看传媒》也即将付梓,主要内容指向近年来中美互联网和影视文化中的热点媒介事件。

在期刊批评方面,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中心主编的《媒介批评的实践与探索――陕西省报刊专题审读案例选辑》一书刚刚于本月问世。前几年,党红英、刘莉等新闻工作者为光明日报出版社撰写了《中国杂志评论》一书,对上百种杂志进行专题点评。这说明媒介批评在走向专业化,也就是按照传播的门类,有针对性的、相当内行地进行批评。可能是惯性所致,近年来广播的专著出版偏重于业务与经营,而对于理论探索与学术建设有所忽视,所以,我尚未见到专门的广播批评专著……而对于格外繁荣活跃的广播节目来说,对批评的需求紧迫性并不亚于互联网、报刊、电视。

批评家对某一传媒领域、某一传媒题材(如财经或军事、体育)有着长期、专业的关注,才看得清、谈得到位。以李幸教授为例,作为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从事电视工作有年的学者,他对电视的了解与熟悉是毋庸置疑的,而学术训练与理性思考能力又使他能站得高、看得远,因此,他的批评文章总是切中要害,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建设性。为同行掌眼把关,充当的是义务的教练与裁判,意见是真诚而善意的,所以业内人士愿意听。虽然有时也许批评家会骂人的,听着很刺耳,但是,苦口良药利于病、逆耳忠言利于行的道理,凡有常识的人都懂。

在美国的新闻教育中,媒介批评已经是普遍开设的必修课。国内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郑州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等十余所大学传媒院系开设了媒介批评课题,媒介批评作为新闻传播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一门显学。另据笔者所知,近期就有两个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与广州召开。

专业报刊是媒介批评的主渠道

新闻传播专业报刊,是媒介批评最主要的阵地,因为就报道评论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是这类报刊的“当家菜”。其实,尽管媒介批评作为学术理论概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从外国引进的新生事物,但是媒介批评行为却自中国有了新闻传播事业便伴生而来,可以说,传播从业人员不管是以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不论是以会议形式还是私下聊天交换意见形式,都会对自己的工作以及同行的工作有所议论,而这就是媒介批评。

建立在相对科学而完善的理论体系上的媒介批评,一经国内新闻界认识并接受,在专业报刊上也就日益扩大了地盘。不止一家专业期刊都开设了“媒介批评专栏”,把媒介批评作为一个重点来经营。本专栏1999年开设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不少内容都含有媒介批评的性质。南

方日报社曹轲先生所主编的刊物《南方传媒研究》甚至出版过“媒介批评”专辑,其实是一本以媒介批评为主题的论文集,反映了广东的报人对媒介批评的热情。

在政策管理层面以及业务操作层面,媒介批评也是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新闻单位内部的研究部门,如笔者供职的经济日报新闻研究部,即担负着评好稿、评好版面,评报等任务。中央以及各地的新闻阅评机构,在工作性质上也是媒介批评业务,只不过不单纯是新闻采编业务。

归根结底,正如其他专业的批评一样,媒介批评的最主要对象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士,而不是面向外行与大众,因此,在传播范围上也就最适合专业报刊这种定位在业内的细分媒介。

批评需要大无畏精神与勇气

值得警惕的是,在媒介批评的实践中,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常被官样文章的“表扬与自我表扬”所代替。翻开新闻专业刊物,也大都是好稿评介,成功经验介绍,缺少直言得失的批评,因为批评得罪人。上海的贾亦凡等人每年撰写的“十大假新闻评选”,就是非常典型而犀利的媒介批评系列策划,在业界广为传播。不过,这样有勇气的点名道姓的批评,实在太少了。

新闻传播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是文化知识工作,同行之间就专业工作的优劣得失进行坦诚的交流,不仅有益于提高业务水平,更有利于匡正失误。尤其是对业内影响巨大的优秀作品以及恶劣作品,必须能够开诚布公地进行褒贬。不过,由于中国新闻传播业存在很多盲点与误区,尤其是在评价体系方面,甚至连每年的新闻奖,其实都有着商榷的余地,但是,似乎媒介批评家都不大愿意涉及这一敏感话题。

新闻奖代表着一个时期新闻业的整体最高水平。但是,依本人之见,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近年来某些新闻奖评选出现了明显的怪圈,也就是有些社会反响大、影响好的稿件没机会入选,而获奖作品中有的是公众没多少印象甚至并不喜欢并不相信的稿件。一些发行量大、受群众欢迎的报纸没机会参评,而有的亏损得一塌糊涂、质量烂到不可收拾的媒体却年年稳拿大奖。不仅是稿件值得商榷,连评选程序与评委都大可商议,甚至不少参与评奖的评委是否有足够的专业资格,都极成问题。业内人士有议论认为,有的大学教师从来没有新闻实践经历,也没有新闻写作的成果,只因为所在大学是名校,便竟然成为当地乃至全国新闻工作者当年最高水平的大奖的评委,拥有举足轻重的一票,这显然有失严肃与公正,难免沦为笑柄。

传媒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新闻改革;新闻学术讨论;新闻观念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新闻改革的30年中,中国新闻界有过三次学术大讨论。这三次大讨论并非由领导机构有意识地组织,而是自发的,是在新闻改革的探索中、在新闻的实践中因遇到难以逾越的思想障碍而必然产生的。三次大讨论,都是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一系列的创新理论,从而带来观念的革新,推动实践的发展,促进新闻改革高潮迭起。

第一次大讨论:新闻与宣传关系,促进新闻媒体功能的多元

20世纪整个80年代,长达十来年时间,新闻界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引发这场讨论的导火线是当年复旦大学新闻系77级学生一组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文章。77级的学生在上了传播学课之后,就新闻与宣传关系展开了讨论。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全国最早开始传播学课程,传播学的核心是信息沟通,这在当时是全新的概念。新闻与宣传关系的讨论是中西不同理念的一次碰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课堂上的讨论,一群学生在内部刊物上的几篇文章,却在全国新闻界燃起了大讨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讨论涉及当时新闻界不能回避的尖锐命题――新闻媒体的功能,而此一命题又关涉当年中国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在80年代初,中国改革中心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城镇大批企业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自此获得自主经营权。企业必须独立面对市场,信息成为企业经营的必需条件。企业如饥似渴地寻求信息,社会对信息的有效需求大大提高。

然而,我国的新闻业自近代问世以来的一百余年,出于救亡图存、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政治性媒体特别兴旺,商业性媒体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媒体的宣传功能格外突出。1901年列宁“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成为无产阶级办报的指导方针;运动确立党性原则后,宣传成为党办媒体的首要功能,甚至是唯一功能。新闻媒体上,大量信息因缺乏或者不符合宣传意图而被拒之门外,“信息”在极大程度上服从于宣传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有效信息需求的增加与禁锢传媒业功能的陈旧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激烈碰撞,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就在这样的矛盾中一跃而出。

当时关于新闻与宣传的关系的大讨论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一是认为新闻与宣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新闻和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也即新闻是包括于宣传中的,从属于宣传;“新闻是一种手段,而宣传是这种手段的目的”。[1]当时颇为盛行的说法仿照了鲁迅先生“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认为“一切新闻固然都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都是新闻”。[2]

二是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两者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各有特点和规律;但在现实中,新闻与宣传两个往往交叉,有条件的联系在一起。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宣传是传播某种思想。人们对新闻需要的程度不取决于谁要宣传或谁要接受宣传,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新闻可以被作为一种宣传手段用来“说话”,但也要在满足群众了解当前真实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宣传。[3]“把新闻和宣传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的政治因素和传播者的主观能动作用”。[4] “既要宣传,又要提供信息,在党报工作中并不是相互排斥或互不相关的,而往往以信息来实现宣传,宣传中也提供大量信息”。[5]

三是认为新闻与宣传各自独立。宣传一定有偏见,如果利用新闻作宣传,新闻必然被歪曲,必然不可能客观公正。“新闻就不属于宣传,凡旨在宣传某种观点的文稿,就不配叫新闻”。[6]

这场争论延续了十年之久,逐步在学界和业界取得共识:不同媒体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就整体而言,新闻媒体是以向社会传播信息作为其生存依据的,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1988年2、3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全国新闻界进行新闻改革的抽样调查,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明确意识到“新闻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沟通信息”(占68.1%);他们坚决否认“任何新闻报道都应起宣传鼓动作用”(占64.4%)。[7]

这是新闻界真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我国传媒功能由单一走向多样化,新闻事业由“宣传本位”转为“新闻本位”,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要求的多样化。大讨论推动了传媒业大发展,一批以提供信息,尤其是传播市场信息为主的经济专业报纸纷纷创办,广播电视也于80年代中期开始一分为二,兴办经济台。媒体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经济新闻唱起了主角,批评性报道成为媒体新亮点。信息观念迅速渗透新闻业务层面,客观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前瞻性报道在80年代中后期兴盛一时。新闻媒体功能的重新界定通过媒体结构、媒体内容和媒体报道模式的变化呈现出来,也推动了新闻工作者观念的转变以及受众对新闻业衡量标准和要求的变化。

第二次大讨论:新闻是否具有商品性?――新闻业走向市场的前奏

当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后, 中国的经济、社会各个层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1993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了《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定》,正式将报刊列入第三产业。在政策的引领下,中国的新闻业进入市场似乎顺理成章;但实践中的突围却遭遇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新闻业市场之路欲走不能。学界、业界面对历来被视为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上层建筑领域的新闻事业,能否走向市场充满疑惑,导致了实践中的举棋不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范围内围绕“媒体是否具有商品性、媒体是否能够实行市场化运作”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其激烈程度远超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探讨。这是涉及新闻媒体根本属性的重大问题,是“中国新闻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必然提出,必须正视,必须得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8]

这次大讨论中,新闻的商品性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的概念: “报纸的商品性”和“新闻的商品性”。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报纸的商品性就由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中教授提出,经历了80年代和1993年前后的再认识,理论界和业界对报纸的商品性已几赞同并达成共识(何光生,1993;童兵,1994;刘保全,1994),所以这次讨论集中在对新闻商品性的探讨中,多方意见莫衷一是。

刘保全先生在《报纸有无商品性?新闻有无商品性?――新闻理论界讨论综述》一文对当时争锋进行了全面的概括。针对新闻商品性的主要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新闻具有商品性,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观点以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为理论依据。童兵教授在《新闻商品性辩正》中提出,报纸的商品性不同于白纸的商品性;报纸的商品性有赖于印载其上的新闻及其商品性。无视新闻及其商品性而又肯定报纸的商品性,就会陷入报纸

商品性等同于白纸商品性的怪圈。通过考察精神产品生产与流通的特征及机制,新闻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也有以意识形态为主呈现的特殊性。[9]

另一种意见认为,新闻没有商品性,新闻不是商品,记者不是商人。“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持这种看法的人占多数”。[10]当时的主要观点认为,尽管作为新闻载体的报纸是具有商品性的,但是新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混淆。何光生在《新闻、载体、商品及其它》[11]中提出:尽管载体是一种商品,但新闻不是商品。只有将新闻同新闻的载体报纸、电台加起来并予以交换,才能考察它是否具有商品的属性或者哪一部分是商品。周善学强调,新闻是意识形态,不能允许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新闻活动中;认为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商品的观点往往是基于报纸的某些商品属性来看问题。[12]

第二种观点之所以得到了当时更多数人的意见,是与中国新闻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大环境密切相关的。第一,中国新闻业诞生的过程伴随着中国以政治为核心的氛围,新闻业历来强调政治功能、意识形态服务功能,商品性发展受限。传统观念中,新闻产品作为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之间有着天然的隔阂,几乎不能逾越。第二,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新闻生产与物质生产相互隔离,尽管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对新闻功能的重新定位,但旧有观念对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排斥等使很多人认为新闻不需要市场,也不能走向市场。第三,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有偿新闻”、“黄色新闻”现象“印证”(放大)了新闻商品性可能造成的问题。

1995年,李良荣教授在《15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13]一文中提出:新闻事业作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同时,就其向全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功能来说,新闻事业属于第三产业。随后,在其《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中,第一次明确地界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即新闻业既具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理论支撑。

这一理论主张调和了方方面面的矛盾:认可新闻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即事业性,绝不动摇党性原则,确保党对传媒业的领导权;承认新闻业的信息产业属性,令传媒业能够理直气壮地把媒体当作产业来经营,走向市场。传媒业双重属性的提出,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新闻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对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性质、归属问题做出的全新界定。

与理论上对新闻业属性探讨并行不悖的,是实践中中国传媒业自90年代初开始迈出的市场化步伐,即传媒的大众化道路。这条道路尽管最初并不自觉也有迟疑,但是在政策的保障、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探索中逐步清晰,不断完善。媒体纷纷摆脱了对财政津贴的依赖,积极发展经营,自负盈亏。报纸的大众化之路经历了周末报、晚报、都市报的三次热浪,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电视业推陈出新,自身标榜以“新闻立台”与“娱乐立台”的电视媒体齐头并进,不管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都力求贴近公众生活,满足公众需求。这些尝试与发展都必将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新闻业双重属性的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媒体的实践过程中以多方利益的冲突呈现,日益凸显。如何处理好新闻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如何确保传媒业与生俱来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成为新一次讨论的焦点。

第三次大讨论:以公共利益至上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

在我国传媒业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传媒市场走向繁荣,不论是从形式到内容还是经营层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媒体被束缚已久的产业属性在市场化大潮中被过度释放,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与社会的文明进程背道而驰,对传媒业的批评与指责声不绝于耳,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受到严重质疑。这些问题既与我国传媒业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广告、片面追求发行量与收听(视)率有关,也和新闻从业者本身的社会责任缺失、职业操守淡漠密切相关。2003年发生的繁峙矿难中的“金元宝事件”燃起了学界和业界对“传媒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高度重视,引发了新闻界称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大讨论。“经过20多年的新闻改革,建立新闻专业的信念、伦理和规范,已经成为新闻改革过程的新闻时间的重要内容,新闻工作的‘专业主义’已经呼之欲出”。[14]对新闻专业主义和传媒业社会责任的呼唤成为学界探索传媒业摆脱商业束缚道路的热点。

这场讨论与前两次讨论相比,并没有太激烈的意见争锋。“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解体后在新闻界内发起的“公共服务”信念,其在西方的产生与生长有着特定的语境与历史条件。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有着中国特有的背景和条件,其研究主要围绕客观性要求与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两方面展开:

李金铨教授(1997)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中心内涵包括新闻的客观公正以及新闻职业的伦理道德两个层面,“香港媒介的可信度与其专业程度成正比”;新闻专业主义“赋与了新闻专业及其从业者应有的独立性格, 使媒介能够和外界政治或其他干扰势力相对地隔绝, 从而在大众之间争取比较权威的地位”。[15]

陆晔教授与潘忠党教授(2002)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强调的是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的普适性特征;它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市场导向的媒体(及新闻)和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体相区别的、以公众服务和公共利益为基石的意识形态;它还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模式,是与市场控制与政治控制相抗衡、以专业只是为基础的专业社区控制模式”。新闻专业主义至少包含了三方面的理念: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伦理以及服务公众的自觉意识。在中国新闻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重构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社会角色与功能、改变新闻从业者群体结构的作用”。[16]

展江教授(2004)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Objectivity),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以此获得公众信任。“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是其主要特征。[17]

黄旦教授(2005)指出,“犹如新闻大致是19世纪30年代的产物, 记者是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 年代的社会创造”,由此新闻职业诞生;参照威伦斯基(Wilensky) 提出的一个职业转变成专业所需经过五个阶段(开始努力成为专职或全日制的职业;建立起训练学校;形成专业协会;赢得法律支持以能自主掌管自己的工作;专业协会公布正式的道德准则),尽管我们很难说出报业完成这一转变的时间阶段,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确定“新闻教育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新闻学研究是和报刊职业化或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相伴而生, 甚至新闻学思想以及研究实际上就是新闻实践的职业化或专业主义的反映”。[18]

由此可见,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体现,甚至有台湾的学者李瞻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一个专门职业所遵守的行为及道德标准。

[19]目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无论是内化地体现于新闻从业者自身所认同的职业理念,还是外化地体现在新闻行业的职业规范,都更多地是道德层面对从业者行为、思想作出的软约束,而不具有强制力,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新闻从业者能接受并贯彻职业道德的要求,以服务公众为己任。有效地确立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减轻市场化对媒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制定一整套规则来约束传媒业,也需要新闻从业者在其专业化过程中逐步实现其职业精神的内化。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呼唤,就是对“公共利益至上”的专业理念的呼唤,也即对区别于政治利益、商业利益的大众媒体的利益诉求――社会责任的呼唤。只有这样,我们的媒体才能真正地被公众接受,服务公众,不再走向完全被广告商牵着鼻子走或者一味迎合公众低级趣味的极端。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的报纸、电视、网络几乎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对灾情给予了及时透明的信息,大量的媒体人员赶赴第一现场,全国多家电视台及时推出24小时的滚动播报,为观众提供最真切的故事与画面,对灾情的报道充分体现出大众媒体的人文关怀。在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的全国哀悼日上,各级媒体从报纸到电视到网络,都纷纷以黑白色调,哀悼逝去的生命,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大爱”。媒体对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不仅是让更多人了解到四川地区地震后的情况,彰显了赈灾过程中的人性之美,媒体还参与并主动发起对汶川地震的募捐活动,更是将整个社会的民族凝聚力和关爱之情汇聚在一起,充分展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新闻专业主义。

第三次大讨论的热潮还在继续。与前两次新闻界大讨论相比,第三次讨论的兴起有着不同的原因。关于新闻功能、新闻性质的探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变革引发的探讨,以新闻观念的革新来引领中国传媒事业改革的前进方向;第三次讨论是基于中国传媒业市场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利益冲突而开展的,对新闻从业者如何应对商业赢利与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理性思考,是中国新闻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结语

三次大讨论,引发了学界业界对新闻媒体功能、性质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带来了观念的转变与思想的解放。第一次讨论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由“宣传本位”转为“新闻本位”,传媒功能由单一走向多样化;第二次讨论确立了我国新闻事业“上层建筑、信息产业”双重属性,外化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管理方针,推动了传媒业与市场的融合与大众化发展道路;第三次讨论是传媒业对中国新闻事业现状的反思与对新闻业“公共利益至上”理念的理性思考,是减轻市场化负面影响的有益探索。中国新闻改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在曲曲折折中探索着前进的方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三次大讨论的深刻思考与激烈碰撞。

参考文献:

[ 1 ]参见路明,《新闻、宣传同异辨》,刊于《新闻学会通讯》1982年第八期参见张平,《新闻是从属于宣传的》,刊于《新闻学刊》1986年第4期

[ 2 ]参见张铭清,《新闻与宣传――“非社会性新闻”浅探》,刊于《新闻学会通讯》1981年第八期

[ 3 ]参见葛迟胤,《论新闻和宣传的关系》,刊于《新闻大学》1984年第二期

[4]参见徐小冬,《新闻与宣传的本质区别――“新闻是手段,宣传是目的”质疑》,刊于《新闻学会通讯》1983年第十二期

[5]参见李良荣,《“信息热”和新闻改革》, 刊于《新闻大学》1984年第一期

[6]参见郑名,《新闻传播规律与宣传规律》,刊于《新闻理论与实践》1980年19期

[7]参见喻国明,《新闻改革实践的主体研究和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2期

[8]参见童兵,《新闻商品辩正》,刊于《当代传播》1994年02期

[9]同8

[10]参见刘保全,《报纸有无商品性?新闻有无商品性?――新闻理论界讨论综述》,刊于《新闻界》1994年第2期

[11]参见何光生,《新闻、载体、商品及其它》,刊于《新闻与写作》1993年第7期

[12]参见周善学,《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商品吗?》,刊于《新闻战线》1993年第8期

[13]参见李良荣,《15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刊于《新闻大学》1995年春

[14]参见陆晔、潘忠党, 《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刊于《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年第71期

[15]参见李金铨,《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刊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16]同14

[17]参见胡舒立,《新闻专业主义的领悟者和实践者》, 刊于《中国经济时报》2004.12.27

传媒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 新闻;传媒;学生

【中图分类号】 GJ4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02-1

一、新闻人才培养现状

(一)目前从业状况:供大于求。在2010年中旬我国高校学生与就业指导处,公布了了2009年我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其中新闻及其传媒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光明的就业前景,但是根据目前社会对新闻传媒人才的需求量来说,高校毕业生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另外一方面,在大学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还有一部分从事其他类工作,这就使社会新闻传媒专业人才的需要更加紧迫。

针对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同学们更加注重的是各个等级考试。在校期间,同学们都在忙着准备一个又一个的等级考试,因此造成了在校期间参加新闻相关的实践活动过少,进而使同学们关于新闻传媒的专业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的选拔方面,传媒界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道坎。

(二)目前各大高校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教学理论还不成熟。新闻是一个使用性很强的学科,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是一个需要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针对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状况来说,还不能达到所需要的实践程度。在各大高校,所使用的教授方式还是理论性的,学生完全是在老师所构建的温室中成长的小树苗,没有经历过阳光的照射,就不能真正摄取到真正对成长有利的营养,进而不能应对外界的风雨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则是不能达到用人单位对新闻传媒工作人员的要求。

二、高校新闻传媒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是学术界的一个常见术语,其方法在对社会自然科学的探究中视为一种研究方法,本文我们要说的是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人才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水平的教育理论以及思想的引导下,包含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培养过程等等相关要素组成的比较稳定的教学过程和运作机制的统称。简单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对人才进行系统培养过程中所设定好的目标、规则和方式的概括,我们通过对人才培养的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但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探索。随着我国传媒的发展,所以社会对新闻人及其新闻传媒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目前社会新闻传媒技术的熟练运用、传媒业的前景展望和社会对新闻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促使我国高校的新闻传媒专业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对同学们的新闻精神的培养模式探索上更加加强。

首先我们要对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的有关专业的微观部分的教育。根据最近几年来的新闻传媒用人单位的用人条件和所需要的新闻人的条件,我们不难看出对新闻评论、播音主持、新闻摄影这些部分的人才需求比较大而且很稳定,同时也是各大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所缺乏的一部分。高校要针对目前学校里的的新闻评论专业专长的培养,试着开办有关播音主持和摄影等有关新闻细节方面的专长培养班,以此提高同学们的新闻专业技能培养,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新闻能力,进而更大的满足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

其次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根据课堂内容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一直在延续,不仅对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有帮助,还不能体现专业的学习特色,那就不能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因此,新闻传媒专业老师要根据现代化新闻发展特色,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到合理改革。使同学们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更加能体会新闻专业的特色,使同学们在学校实践活动中增加经验,进而促进同学们在原有基础上更加优秀。平时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和同学们的情况举行小型的新闻采访、新闻评论、短小的新闻写作等活动,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中学习到新闻知识,进而更加符合社会对新闻工作人员的要求。

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学校信息化的充分利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所以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中一定要结合学习情况,利用好信息化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对运营商业型的媒体的参考,学生可以模拟广告发行过程自创媒体,通过此过程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还能锻炼同学们经营方面能力。

结论:总之,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培养,我们要根据实际状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校培养同学们的新闻精神来说,要完善学校教育制度,根据学习需求举办小型的活动,使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对新闻传媒人才的需求。对于同学们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来说,同学们在做到充分运用的同时,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创新思维,自创媒体,从而使自己的新闻传媒实践更加完善,进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充分满足用人单位对新闻传媒工作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伍晓亮.发展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意义和建议[J].中国校园导刊,2010,(12).

[2]徐晓红,李端生.我国高校当前新闻教育改革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李明文.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J].东南传播,2010,(3).

[4]王勇.论新媒介环境下的“内外有别”传播原则[J].中国出版,2012,(2).

传媒专业论文篇10

用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而且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可以说野泛媒体冶的大量出现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野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冶培养存在野千校一面冶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野985冶高校或者野211冶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2教学内容更新不快

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叶新闻编辑学曳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3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

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4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

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师

5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野杂家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野双师型冶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1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野专业知识冶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2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1冤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2冤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

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院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野放羊冶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渊CATI冤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野专业工作坊冶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5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