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传媒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路径

时间:2022-03-04 09:38:02

法治传媒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法治传媒在依法治国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先进性越发明显,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教学的体系性建设上来看,有关法治传媒人才的课程培养、学科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基于此,以法治传媒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从高职院校法学相关专业教育的发展实际出发,进一步探索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的新路径。

一、加强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性

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至关重要,它关系着法治宣传建设的科学导向,既能在法治宣传中发挥积极作用,更能在法学教育、法治事业、依法治国等方面发挥出更深远的价值影响。1.有利于丰富法学教育教学体系。加强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高职院校的法学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当前高职院校的法学专业教育体系划分上还不够全面,仅是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势建立少数法学职业教学专业,尤其是在学科交叉职业教学课程设置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法学与传媒职业教育交叉结合的法治传媒课程较少,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还没有开设。因此,从高职院校法学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上丰富完善法治传媒人才培养相关课程,能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体系化、专业化、职业化。2.有利于推进法治事业建设工作。加强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深化各项相关工作。一方面,法治传媒人才在法治事业建设中起着“吹哨人”的先进作用,能及时捕捉法治建设政策,有效宣传党和国家的法治建设方向、政策、举措等,有效全面宣传法治事业建设,小到社区普法、法治新闻事件报道。另一方面,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致力于打造业务实操上懂法律、知传媒的复合型人才,从法律的视角,利用媒体传播渠道,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法治相关宣传工作。3.有利于依法治国方针政策落实。加强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细化和落实。一方面,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一批兼具法律、传媒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将党和国家的法治政策及时精准地宣传到位。另一方面,加强法治传媒人才培养,从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一线实操上全面提升当前法治传媒人才队伍综合素养和能力,打造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人才队伍,能有效武装依法治国宣传实力,能有效地保障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当前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整体来看,当前法治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面临着相关政策导向不明确、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等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好积极应对。1.政策导向不够明确。从高职院校法学专业相关教育政策导向上来看,当前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在政策导向上不够明确。一是相关人才政策倾向上不够明确细化,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具体专业教学工作开展中缺乏必要的政策落实细则,多是一些制度和理念上的引导或倡导;二是政府与高职院校、企事业与高职院校人才职业教育合作培养政策支持力度明显不够,从政策立项到内容出台,再到政策细化落实,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容易导致政策制定落实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学、传媒等专业理论知识,更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素养。但是整体来看,高职院校在培养法治传媒人才方面存在着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的问题。一方面,法学与传媒交叉实践教学活动较少,甚至处于空白,导致在校期间难以得到有效的实践技能训练;另一方面,法治传媒人才培养缺少实践教学实验室,既有学科组建上的困境,也有教学理论成果转化的局限。

三、法学教育视野下的法治传媒人才培养路径

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要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法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客观实际,必须要坚持加强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三者间的科学、协同、有效发展,共同打造法治传媒人才培养新路径。1.建立政府高校政策合作。积极发挥当地政府的牵头作用,根据当地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实际用人需求建档建制,从地方人力资源政策上与高职院校建立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合作。一是地方政府做好法治传媒人才建设总体规划,由相关部门制定系统的培养内容,并与合作高职院校及时做好对接。二是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法治传媒专业相关的教育人才,并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等。三是成立政府高校政策合作专项对接小组,做到专人专事,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对接。四是给予相应的资金政策、福利政策支持,可以设立专项教育教学启动资金,用于项目启动和人才引进。2.加强高校企业定向培养。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定向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法治宣传建设工作需求,同高职院校建设必要的人才就业定向培养,共同打造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平台,以企事业用人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完善法治传媒人才培养的体系标准,以高标准人才培养为基准,不断降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用人成本,做到校企合作的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法治传媒人才校企合作的监督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发挥实效。3.坚持法学教学课程创新。坚持高职院校的法学专业教学、传媒专业教学课程创新,是培养法治传媒人才的根本所在。首先,要做到法学专业课程相关教学的有效创新,即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从实践能力素养上强化专业能力,强调理论付诸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其次,由法学专业教学和传媒专业教学相关教学教研负责人联合牵头,共同组建高职院校法治传媒课程创新科研小组,整合各自学科及专业教学的资源优势,形成学科交叉的课程培养优势,打造科学精品公开基础课程,即可供本校学生学习,也可对外在职开放;最后,坚持相关专业教学与政府高校合作、企事业单位高校合作的有效结合、互动和协同,以此不断创新相关课程创新,以法治传媒人才用人需求变化为导向,确保课程创新教学能有效应对社会职业的岗位技能实践需求。4.强化传媒人才法治素养。强化传媒人才法治素养,就是要根据法治传媒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现状,务实务真地加强基层法治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也即是从法治传媒人才的社会就业需求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建设。首先,应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基本思路,对已在岗的员工进行分类培训和重点提升,大体上分为法学专业的传媒员工、法学相关专业的传媒员工、非法学专业的传媒员工,有针对有目的有侧重地进行综合专业素养强化提升。其次,根据法治传媒人才建设实际用人需求,建立长效的人才素养培训提升机制,具体可以分为月度培训、季度培训、年度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做到传媒人才法治综合素养培训提升的常态化、常规化,从长效机制和制度构建上保障法治传媒人才队伍综合素养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法治传媒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从政府政策引导、校企合作培养、教学课程创新、法治素养强化等方面加强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可以有效应对当前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中的挑战。当然,法治传媒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长期的投入,不仅仅是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机械堆砌,更需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正确先进领导,把握好正确方向,积极落实推进各项细节工作。因此,法治传媒人才培养建设的长期发展,仍任重道远,需要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协同努力。

作者:刘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