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观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6:20:55

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范文篇1

大众对法律的迷惘。新中国建立后,中央大力号召和发展的法制建设并未能使得普通大众的法制观念有很大的提高。受传统的“无为”思想影响,“无讼”、“息讼”仍被看作传统美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广泛存在,加上普通大众受文化水平所限和各地普法力度不够,普通大众对法律依然处于极度迷惘的心理状态之下,老百姓极易对法律产生恐惧感,法律成了“大盖帽”、“被告席”、“牢房”和“刑场”等的代名词。这些都亟待老百姓的自我觉醒。

相对迷惘与自我觉醒并存。当老百姓对法律处于无知或迷惘之时,我们的政府应当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引导,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处于“法律秘密主义”的时代,而且政府也有责任让老百姓知晓法律规定,更有责任引导老百姓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但笔者以为,老百姓自我觉醒的作用比什么都要突出。一方面,文化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权利保护意识增强,人们不再止步于“忍气吞声”,正义一定要伸张。另一方面,广泛交流使得纠纷的不断涌现成为必然,同时也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恰当的纠纷处理方式。传统的自力救济方式如斗殴与私下和解或为社会禁止的手段或非最佳方法,这时就激发了人们寻求更佳方法的欲望。积极寻求的最佳纠纷处理方式——法律手段。当老百姓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开始逐步地把纠纷送至国家的相关部门处理,但由于案件总是涉及到两方甚至多方利益,这时就不可能满足各方要求,于是乎,各地就出现了许多通过自学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事例,同时成为某个方面“法律专家”的普通老百姓也增多了。多年的法治建设使得民事案件的审理出现了新的景象:被告席不再“恐怖”;被告不再“暴跳如雷”;粗鲁的“骂街”转变为“带有港台电视剧中案件审理的法律术语”。这些都反映了法治观念的新“变化”,然而未来的法治并不要求每一位当事人都成为一名法律专家,所以大众以自身法律知识参与诉讼的形式仍然属于一种较为落后的法治观念。所有这一切预示着,树立真正的法治观念已成为必需。

所谓“与时俱进”,普通大众的法治观念在新时期也应当有更大的发展。展望未来,笔者以为,基于社会分工的客观情况,我们不应强求每一个人都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因为对于某一位当事人来说,他一生可能只离一次婚或只被撞断一次腿,亦即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一般一生只打一次官司,这时他们只需要有权利保护意识,并知道法律手段是最佳的权利保护方法,这时如果还学会了说一句——“有事请找我的律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老百姓已经树立起了真正的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范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治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中国已经进入了法治的新世纪。

所谓法治观念就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治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和片断的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法治的核心是制约执法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下本文就公安队伍如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作粗浅的探讨。

一、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句话说明了法令的重要,也即说明了没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就不能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之目的是以人为本的,因此法治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

1.法律至上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法律至上是人类法治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其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它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效力或与法律相冲突,是法治社会的主要特征,实现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至上的核心,是宪法至上,宪法的精髓在于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至上性又一重要内涵,法律不仅在老百姓之上,也在所有官员之上,在国家最高权力者之上。“国家机关对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都不能去做”,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行为准则。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国在立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实际上,法律还未能真正成为权力产生、运行的源泉、依据和界限,法与权的较量,往往是以权代法。由此可见,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树立法律权威的历程,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依照法律办事,法律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执法人员,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人权保障观念。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人权权利范围的大小与保护程度好坏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国家的进步过程,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人权保障状况的良好与否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区别,不是法治国家中没有侵犯人权的事件发生,而仅是在于:法治国家侵犯人权的事件相对较少;侵犯人权的事件一旦发生,即能获得依法处理——侵权者会受到应有制裁,受害者能获得应有保护。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公安人员所享有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增强人权保障观念,要求公安人员真正树立人民权力至上,人民意志与利益高于一切,人权与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

3.依法行政观念。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由于行政权力具有与其它权力不同的独特性质,因此,在强调制约权力的同时,有必要对依法行政予以特别的重视。行政工作内容最为丰富,涉及的社会范围最为广泛,与社会民众的联系最为密切,行政能否依法进行,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制约权力是从权力之外考查权力行使而提出的要求,侧重于对权力的外在约束;依法行政是着眼于行政权力本身而对行政权力所提出的内在要求。行政的内容、形式、程序都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要求进行。依照法治原则,凡是在法律上没有根据的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就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而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行政执法部门之一,除依法承担刑事司法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治安、交通、消防、户籍、边防、出入境、计算机安全保护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这些行政管理职权的运用,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联系十分密切。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行政管理活动点多、面宽、量大,任务繁重,仅行政复议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总数的70%。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公安机关要完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艰巨任务,处理解决好社会治安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对策、加强公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已不适应行政执法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增强法治观念,以法律为准绳,学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行使管理职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上来。

(二)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同志曾经说过:“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所以,“执行宪法和法律,是按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是对人民意志的尊重”。同时展望新世纪的宏伟目标,我们党要永葆生机活力,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通过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就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增强法治观念,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藉以滋生的土壤,就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整顿色情娱乐场所及打击邪教组织都是崇扬科学传播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当前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我们只有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三个代表”,才能打好“严打”整治斗争这一仗,才能真正打出声势、打出实效,使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让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确保中央提出的两年内社会治安状况有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公安队伍法治观念不强的主要表现

目前,人民群众在充分肯定公安机关为打击刑事犯罪及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巨大奉献牺牲的同时,对公安队伍意见最大、最集中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执法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是法治观念不强造成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至上观念不强,执法犯法

作为执法者,应该懂得甚至熟悉法律也应该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后果。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至上观念不强、防腐拒变意志力不够坚定导致极少数民警执法犯法。近些年来我们队伍中相继发生了民警违法犯罪的事情,有贪污受贿、有挪用公款、有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有参与绑架。例如佛山市公安局看守所民警江镜清、欧赐坚利用职务之便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受到刑罚处罚。

(二)人权保障观念不强,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少数民警法律意识、证据意识淡薄,以管人者自居,根本不把执法对象的权利放在眼里,随心所欲。耍特权、抖威风,在审讯时,辱骂、体罚违法犯罪嫌疑人,甚至搞刑讯逼供,违反规定,滥用枪支警械。例如:三水大塘派出所民警陈建荣刑讯逼供一案,导致一人死亡、两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其本人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同时三水市公安局赔偿25万元人民币严重后果;南海市黄歧镇派出所所长游捷忠在讯问涉嫌殴打保安员的嫌疑人时刑讯逼供,致使嫌疑人右肱骨骨折,右肩部软组织挫伤,游捷忠已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三)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执法

有的民警办事不注重按法定程序办,重实体法、轻程序法,认为只要执法行为实际效果合法,违反法定程序无关紧要。有的民警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法律条款不能正确把握,于是不按规定向当事人公开办事程序,对法定程序随意理解,还在程序上刁难当事人,自己喜欢怎办就怎办,各行其是。例如个别民警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没有履行告知程序。据2000年佛山市司法公正调研报告显示,有41%嫌疑人反映侦查人员没有依法告知聘请律师的权利、有25%嫌疑人、受处罚人反映侦查人员讯问时没有首先讯问是否有犯罪行为、并告知陈述或辩解的权利。另外有的民警在纠正交通违章开具处罚决定书时没有按实际违反条款处罚,而是根据违章者的态度表现随意处罚。

(四)群众观念不强,不认真依法履行职责

有的民警未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仍然在执法活动中存在推诿、拖延、弄权渎职的行为。例如2000年佛山市某派出所有一宗殴打他人致轻伤的刑事案件拖延了九个月才立案,期间没有任何跟进,也没有找现场证人调查取证;立案后仍不认真展开调查反而告知被害人案件无法处理,被害人向佛山市公安局投诉,后经查实,该案确实有不作为。

三、增强法治观念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

公安立法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要求,在保障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进程,争取到2005年建成以人民警察法为主体,以公安刑事法规、治安保卫法规、公安行政管理法规、公安组织人事法规、警务保障法规、监督法规和国际警务合作法法规为主要门类,由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组成的比较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基本上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当前公安立法的重点是制定和完善与人民警察法相配套的法规,力争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公安机关组织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公安立法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的规定,符合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决策,贯彻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改、和废止工作。地方公安法规、规章不得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防止和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严格执行法规、规章上报备案制度。

(二)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加强道德教育

1.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要有做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若不学法,不懂法,就容易造成执法滞后于立法,更谈不上依法行政了。因此公安机关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民警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在各种业务培训中,都应当有法律课程,保证民警的法律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针对不同部门、警种和执法岗位的实际需要,实行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要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例如针对部分民警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和搜集证据上存在的问题,应当经常组织民警到法院旁听法院庭审,学习如何收集有效证据的知识;到检察院观摩、学习、熟悉法律程序。

2.加强道德教育。古人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持的。由于法律是以强制形式规范行为的手段,只能解决“不敢”、“不准”的问题,却无法解决“不想”、“不愿”的问题,也就是说,法治难以触及人的思想问题,无法使人在内心深处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坝。一个人思想有问题,价值观出现偏差,对于违法之事,虽一时“不敢”,但难以保证其长久“不敢”。法治解决不了信仰、价值观问题,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民警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来实现法律规范行为,所以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三)完善公安执法监督制度,强化公安执法监督

宪法和法律、法规已经规定了许多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要把警务公开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佛山市公安机关的警务公开工作做得非常好,例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不断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但仍需继续拓展。要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警民联系制度、执法办案回告制度、案件回访制度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完善外部监察机制,不断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广泛监督。要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投诉、申诉、控告、和举报,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并以群众反映属实的情况作为民警考核、晋升、末位调整、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四)加大对执法过错行为的惩治

1.执法过错的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根据《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及公安机关内部纪律规定给予辞退、限期调离、停止执行职务、延期晋级晋职、扣发岗位津贴、奖金等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

2.执法过错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给予行政或者刑事处罚。

3.执法过错造成国家赔偿的。除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外,还应依照《国家赔偿法》向责任者追偿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金。

4.执法过错后果特别严重或影响特别恶劣的。除追究直接人员责任外,还应依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因此,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的改善,多管齐下,切实增强民警的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才能保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神圣职责,共同把21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伟大国家。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主要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夏勇主编,《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昆仑出版社,2001年。

4.罗豪才主编,《中国行政与刑事法治世纪展望》,昆仑出版社,2001年。

法治观念范文篇3

社会意识是社会文化的观念基础。社会意识只有在理性化的前提下,才可能为法治提供必要的文化依据。法治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只有在社会意识理性化了的时候,人们才可能不受非理性的纠缠,作出自己明智的选择。只有在大多数人逐步认识到了法治的好处的时候,法治才可能逐步在社会中得以建立。

从法治角度而言,法律观念无疑是社会意识的核心。

法律观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在历史唯物论看来,法律观念及其变革和发展都取决于一定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性质和变化;另一方面,在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之间,法律制度又是根据法律观念建立的,从发生上看,法律观念的形成是法形成的前提条件。

法律观念在法律制度的建构、法制运行和法律实施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在法制建构过程中,法律观念的作用主要指它在立法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第一,法律观念是社会法制建构的主观价值基础,是立法的直接根据;第二,法律观念界定了立法目标或法律的思想;第三,法律观念对立法具有评价和校正功能;第四,法律观念对立法有“补白”功能,即在法律无法调整或法律不完备、不健全的社会关系领域,法律观念能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法律观念对法制运行的作用指法律观念在法律实施和法律制度运作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是它在法律适用和法律遵守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首先,从法制运行的性质来看,法制运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律的实施过程,就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秩序和社会主体的法律行为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主体的法律观念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法律规范转化社会主体的实际行为模式的主观价值和心理基础,对法律实施

二.法治的观念基础

笔者认为,法律至上观念是法治的观念基础。法治就是法律的治理,就是法律至上,在法律之上不存在其他任何的权威。相反,在法治社会中,权力虽然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而存在,但它必须源于法律、服从法律。法律与权力孰高孰低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法治与人治的分野。法律至上还有法律主导的意义,是指法律应成为社会活动有序化的主导模式,也即是说法律是处理权力与权利关系的主要依据。法治是众人之治,法治比人治更有理性,更易免于偏私。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法治是迄今为止人们所发现的最好的社会治理方式。法律至上观念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形成对法律权威的认同意识,即形成比较成熟的法律至上理论体系。一般民众以法律至上为法律认同的要义,政府运作更符合法律至上理性,以宪法等法律法规为行动指南。另一方面是产生对法律的忠诚意识、崇尚心理、巨大热情及高度信任。在专制社会里,人们可能被迫对君权、伦理、教义或宗法习俗表示认可,而在民主治社会中,忠诚法律、热爱法律则应成为人们的政治美德,一般民众是如此,政府更应如此。对法律的忠诚表现为守法的自觉性、执法的公平性、护法的无畏性以及尊重法院的判决。政府的带头守法,对一般公民的法治观念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所以要想让民众忠诚于法律、信任政府,政府必须首先祛除自身的专制集权、特权思想,理智地批判无政府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做学法、守法、护法的表率,以唤起民众对法律的热情和尊重。

三.当前我国人们法律观念状况

有人在论及我国法律观念现状时,认为“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法律至上观念”.我认为这个结论太绝对,虽然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权大于法、人大于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展屡发生,但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和普法的开展,阶段性的严打,以及大批法学家的法治启蒙,说我们整个社会还没有法律至上观念是不现实的.只能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法律至上观念,相当一部分人法律至上观念淡薄.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我认为,困境在于整个社会仍未完全确信对法律的绝对信仰。没有树立绝对法律至上观念的社会大背景。至今,在社会上仍有很多比较常见的问题反映民众对法的认识陌生。例如,有些案件是因为人为因素而赢不了。有些官司虽然打赢了,但却执行不了。有些执法人员一方面大力呼吁要严惩腐败,要维护法律尊严,另一方面却背地里干着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勾当。有一些在权利遭到侵犯时的第一个念头常常是通过“私了”的手段去解决,更有甚者是为了讨债而通过“黑社会”的“帮助”来“摆平”。有些人在学习和了解了法律后非但没有成为法律的信徒,反而成为了囚徒。而由上述种种所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否可以归结为国人的法律观念低呢?在我看来“国人法律素质低”并非问题之结症所在,因为随着普法的深度与广度的加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打宫司,会打官司,而且也有钱打宫司了,有的甚至在掌握了法律这种知识资源之后不是用来建设国家而是恶意的加以利用或规避,用现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钻法律的漏洞”。这样看来那些问题依然困绕着我们,所以并非国人的法律观念不够,而是另有多层次的原因。

四、大力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

1、确立“法律至上”原则,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

法治的一个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实现法律的统治。“它要求法律的权威高于任何个人的权威,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要求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坚决排斥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要求通过法律机制促进公民的权利,并且要创造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条件,使个人的合法愿望和尊严能够在这些条件下得以实现。”[①]因此,社会法治的首要标志就是必须确立“法律至上”原则。而“法律至上”原则既体现于公民的法律观念中,更要在制度建构上得到体现,以确保公民“法律至上”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只有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至上的地位,公民才可能确信法律是其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和根本的评价标准,才能以法律为依归,对法律产生依赖感,相信法律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从而自觉守法、用法和护法。

法律制度确立和贯彻“法律至上”的原则,意味着在社会调整体系中法律处于最高的地位,是评价主体合法性的惟一和最终的标准;意味着全体公民都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意味着法律对国家政治权力的配置、保障和控制,不允许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具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具体而言,实现法律的权威必须做到:(1)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受到法律的监督和检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②](2)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守法,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凡是不依法行使的职权行为或缺乏法律依据的行为,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其对管理相对人所造成的损失应当依法给予法律救济和赔偿。(3)建立、健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制约的法律体系,依法惩治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现象,进一步加大打击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建立廉洁高效政府。

2、制定良法,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

确立法律的至上性,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任感的基础。不仅要有法律的权威,更重要的是,具有至上权威的法律应当是良好的法律。在当代中国,所谓“良法”是指充分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要求的,与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利益、秩序和正义等法律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体系。具体而言,现代社会的“良法”应当具有下列两个方面的价值内涵:一是立法应当创制体现现代社会制度正义要求的法律体系;二是立法又应当体现现代社会中主体行为正义性的要求,为社会主体提供正义性行为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尺度。

1978年以来,我国的立法基本符合“良法”的要求。但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比如,有的法律、法规对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法权关系研究和把握得不够全面、深入、准确,还存在着转型时期立法的矛盾性和变动性较大的问题;有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十分重要的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而有些重要的社会经济、政治领域还没有系统完备的法律来加以调整;有的法律规范还不够明确具体,操作性不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高效率实现,等等。因此,在当代中国,还必须进一步加大立法的力度,尽快形成符合现代“良法”要求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实现社会法治提供完备的立法基础,使公民通过对法律的了解、学习和运用,真正确立法律的公正观,形成对法律的信任感。

3、公正司法,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

确立法律的至上地位,还需要通过司法活动公正实现法律来得到切实的贯彻。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司法活动与他们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他们更容易通过对司法活动的公正性获得对法律公正性的了解和确认。“司法公正有助于培养广大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这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当代律失去信仰,而“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③]。法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司法公正还没有完全实现,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存在。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公民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制约了公民法律信任感的形成、培养和法律观念理性化的进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障碍因素。因此,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这一点在第四章已谈到,此处从略。

4、大力开展法律教育,塑造公民理性的法律观念

法律教育是国家法治化的基础性工作,其目标是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和意识,培养国家法治建设所需的法学专门人才。此外,在当代中国,还包括提高在职法律操作者的法律素质,推动其知识更新,进而实现人的法律观念现代化。法律教育是实现公民法律观念理性化的基本途径。以下着重从普法教育来谈谈。

我国己通过普法教育使公民的法律观念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普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知道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守法等等。法律知识固然是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它与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的基本素质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守法教育也带有消极意义。所以,我国的法律教育必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学研究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行一次战略上的调整。

从普法教育来看,应以提高国民法律素质,推进其现代法律观念为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普法教育的目的方面,应将公民法律观念现代化、理性化作为普法教育目标,使现代法律精神要素转化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意识的有机部分,从而实现对对历史法律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形成富有特色的现代公民法律观念体系,确立对现代法律的信仰;二是在普法教育内容方面,应由原来的具体法律规范和条文教育为主转化为现代法律观念的教育为主,主要灌输给公民现代法的基本观念和主要内容,如法律的概念,价值和作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现代法律观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我国主要法律部门的主要内容等;三是通过普法教育,主要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此外,在教学方面,应以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为特点,应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等等。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观念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严存生:《略论法制观念的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研究》第2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3]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法治观念范文篇4

我讲的法治观念,实际上涉及到统治阶级意志论的问题,之所以讲这个问题,跟我们当代的法治建设特点有关系。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轰轰烈烈地开展和推动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个是政府推进型法治;一个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型法治;第三是法律观念缺失型法治。在政府推进型法治中,推进者本身掌握权力,其很难受约束;第二种也和法治特点有关,法治本身有个统治中权力自身受约束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权力自身受制约,而在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权力制约问题机制发展还很不完善,这对我们的法治也是个阻碍;第三个特点比较特殊,我们的东部沿海,从硬件来讲,和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差距,科技的差别也很小,制度建设差别也不大(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也是从二战以后,尤其是70年代后期开始改革的)。而从法治观念来说,我认为是差了300年,人家300年前讲的东西,我们还当做很新鲜的事物,“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法律至上”这一系列法治基本原则被我们当做新鲜的观念。这说明我们的法治观念和我们的法治建设是不同步的,现实中法治观念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传统的封建统治基础上,以致于这么多年来反复强调统治阶级意志论。当说到社会主义法治的时候,通常会说,社会主义法是“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总之,统治阶级意志论是放不下的,而这个观念和我们的法治建设基本的原则要求是严格对立的,它根本推不出来法治。我们讲到法治建设的时候我想从三面来解释:从学术、思想上来解释,统治阶级意志论在我看来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清理的观念。从我们教科书的表述来看,往往说“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社会主义以后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后面打个括弧――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这个表述有两点解释:一个就是觉得阶级意志论放到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来理解法是有问题的,要换成“人民”的提法,但是又要保持与统治阶级意志论的一致性,所以仍保留了括弧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统治阶级意志论是作为统一的法的本质的解说提出来的,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说不仅要适用于过去,也要适用于现在和未来。那么把社会主义法和资本主义法一分为二,以前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后体现人民的意志,法的本质没有统一解释,怎么能具有普遍性呢?这种逻辑上的矛盾使得人们对法的本质的统一性认识产生怀疑。第二个问题,与统治阶级相对应的是被统治阶级,那么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如何找出被统治阶级?有学者指出,罪犯是被统治阶级。这一提法实际上违背了阶级的原意,阶级是个经济分层的概念,列宁的定义很明确:阶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有一定生产资料,并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现代社会学讲的阶级和阶层划分又有相似性,现在社科院关于社会阶层的分析报告就是根据这个来划分的――按收入标准进行划分,越是收入低的越被划为被统治阶级,如果这样的话,下岗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最少,工人和农民成了被统治阶级,这和我们的实际是完全不相符的。这样我们讲统治阶级时,被统治阶级缺失,同样地,如果缺乏被统治阶级,那么统治阶级也就不好找了。我们说工人农民是统治阶级,工人农民们就有异议了,我们都下岗了还统治谁去啊,农民说我们在城市里打工都不能得到合理待遇,还统治阶级呢?在他们的理念里,干部才是统治阶级,统治是和权力连在一起的,不掌握权力何谈统治?所以我们硬是要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划分的话,人民群众心目当中显然是要把党和人民、干部和人民划出一道鸿沟来,这不利于我们社会的统一与和谐,不利于法治建设和既有秩序的维持。这就是现实中统治阶级意志论存在的最大问题,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文件中明确指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公民都是人民,那么谁不是人民呢?所以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划分实际上不符合我国的现实社会状况。

二、学者坚持统治阶级意志论的原因

既然统治阶级意志论和现实存在着如此尖锐的冲突,为什么学者们还要坚持它呢?我认为学者坚持统治阶级意志论的理由有二:一是我国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后都反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思想的指导,大家一般认为这个判断体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首先就这个原因来看,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马克思对法的定义,马克思或者恩格斯从来没直接这么说过,这种说法是来自于以维辛斯基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的定义,而他们这一法的定义的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和资产阶级学者论战时,反驳他们对共产党人主张废除私有制的看法的时候提出的,他的原话是:“既然你们用资产阶级的教育、所有权、法等观念来反驳我们的关于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主张,那就请你们不要和我们辩论了,因为你们的观念正是你们那个阶级的产物,正如你们那个阶级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你们的意志是由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这个原话里关于法体现阶级意志不过是其反驳理由的一个从句,由此前苏联学者就得出以下推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体现资产阶级意志,封建社会的法体现封建主阶级的意志,奴隶制社会的法体现奴隶主阶级的意志,由此推论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这似乎非常符合逻辑,但是存在问题。首先,它是推论出来的,不是马克思对法的直接定义,第二,它同马恩强调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不一致的,这个观点强调得是实证法,而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强调,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是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主要成分。那么这个社会关系总和怎么决定法呢?首先是生产关系形成人们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个关系是在法律之外首先形成的,而且马克思认为这个是自发形成的,隐含着参加生产关系的各方自愿形成的意思,当然自愿不等于是完全平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双方的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形成的权利义务不完全是平等的,但是自发的。这个自发不是强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协商性质。那么这种关系说明什么问题呢?马克思讲生产关系决定法律就是说,首先社会在形成规则,这个规则是决定法律的,同时这个规则是不由国家意志所决定的。马克思多次指出,即使像君主那样拥有至上权力的人,也不能随便对经济生活发号施令。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际上强调规则在社会中自发形成。就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现在强调统治阶级意志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当然统治阶级意志也不是毫无用处,比如说在政治领域、刑事审判领域、追究责任等领域,统治阶级意志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只要这个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要共存,必须是双方共同制定规则,被统治阶级可以容忍部分规则不公正,但不能容忍所有规则都不公正。所以在法律中,统治阶级意志是有限的,而且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越是向现代文明发展,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作用就越有限,法律就越多地体现人们共同的利益。学者坚持统治阶级意志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看到它有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对统治阶级意志论发难,主张要用法的社会性来代替阶级性概念,这个争论后来没有结果,也有更多的学者对统治阶级意志论提出质疑,但是这样取代不了它,为什么呢?因为那是解构性的,而,没有提出建构性的东西,当代学者还没有人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取代统治阶级意志论的理论,这就是我们直到现在也不能把统治阶级意志论彻底撇开的原因。不管统治阶级意志论有多少问题,毕竟在它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当代法理学的整个体系,有人企图建构,但做得很不成功。

三、新的建构――以契约论取代统治阶级意志论

法治观念范文篇5

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原则的确立及法治基本方略的提出,使“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也逐渐增强。作为一支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公民权利,服务社群的公安队伍,其法治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公安执法水平及形象。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围绕公安队伍如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论述了增强法治观念对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贯彻实施“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进而针对当前公安队伍存在法治观念不强的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安法规体系,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加强道德教育,完善公安执法监督制度,强化公安执法监督,加大对执法过错行为的惩治等增强法治观念的主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治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中国已经进入了法治的新世纪。

所谓法治观念就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治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和片断的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法治的核心是制约执法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下本文就公安队伍如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作粗浅的探讨。

一、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句话说明了法令的重要,也即说明了没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就不能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之目的是以人为本的,因此法治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

1.法律至上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法律至上是人类法治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其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它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效力或与法律相冲突,是法治社会的主要特征,实现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至上的核心,是宪法至上,宪法的精髓在于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至上性又一重要内涵,法律不仅在老百姓之上,也在所有官员之上,在国家最高权力者之上。“国家机关对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都不能去做”,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行为准则。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国在立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实际上,法律还未能真正成为权力产生、运行的源泉、依据和界限,法与权的较量,往往是以权代法。由此可见,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树立法律权威的历程,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依照法律办事,法律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执法人员,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人权保障观念。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人权权利范围的大小与保护程度好坏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国家的进步过程,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人权保障状况的良好与否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区别,不是法治国家中没有侵犯人权的事件发生,而仅是在于:法治国家侵犯人权的事件相对较少;侵犯人权的事件一旦发生,即能获得依法处理——侵权者会受到应有制裁,受害者能获得应有保护。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公安人员所享有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增强人权保障观念,要求公安人员真正树立人民权力至上,人民意志与利益高于一切,人权与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

3.依法行政观念。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由于行政权力具有与其它权力不同的独特性质,因此,在强调制约权力的同时,有必要对依法行政予以特别的重视。行政工作内容最为丰富,涉及的社会范围最为广泛,与社会民众的联系最为密切,行政能否依法进行,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制约权力是从权力之外考查权力行使而提出的要求,侧重于对权力的外在约束;依法行政是着眼于行政权力本身而对行政权力所提出的内在要求。行政的内容、形式、程序都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要求进行。依照法治原则,凡是在法律上没有根据的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就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而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行政执法部门之一,除依法承担刑事司法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治安、交通、消防、户籍、边防、出入境、计算机安全保护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这些行政管理职权的运用,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联系十分密切。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行政管理活动点多、面宽、量大,任务繁重,仅行政复议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总数的70%。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公安机关要完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艰巨任务,处理解决好社会治安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对策、加强公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已不适应行政执法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增强法治观念,以法律为准绳,学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行使管理职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上来。

(二)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同志曾经说过:“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所以,“执行宪法和法律,是按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是对人民意志的尊重”。同时展望新世纪的宏伟目标,我们党要永葆生机活力,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通过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就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增强法治观念,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藉以滋生的土壤,就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整顿色情娱乐场所及打击邪教组织都是崇扬科学传播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当前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我们只有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三个代表”,才能打好“严打”整治斗争这一仗,才能真正打出声势、打出实效,使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让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确保中央提出的两年内社会治安状况有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公安队伍法治观念不强的主要表现

目前,人民群众在充分肯定公安机关为打击刑事犯罪及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巨大奉献牺牲的同时,对公安队伍意见最大、最集中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执法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是法治观念不强造成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至上观念不强,执法犯法

作为执法者,应该懂得甚至熟悉法律也应该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后果。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至上观念不强、防腐拒变意志力不够坚定导致极少数民警执法犯法。近些年来我们队伍中相继发生了民警违法犯罪的事情,有贪污受贿、有挪用公款、有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有参与绑架。例如佛山市公安局看守所民警江镜清、欧赐坚利用职务之便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受到刑罚处罚。

(二)人权保障观念不强,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少数民警法律意识、证据意识淡薄,以管人者自居,根本不把执法对象的权利放在眼里,随心所欲。耍特权、抖威风,在审讯时,辱骂、体罚违法犯罪嫌疑人,甚至搞刑讯逼供,违反规定,滥用枪支警械。例如:三水大塘派出所民警陈建荣刑讯逼供一案,导致一人死亡、两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其本人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同时三水市公安局赔偿25万元人民币严重后果;南海市黄歧镇派出所所长游捷忠在讯问涉嫌殴打保安员的嫌疑人时刑讯逼供,致使嫌疑人右肱骨骨折,右肩部软组织挫伤,游捷忠已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三)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执法

有的民警办事不注重按法定程序办,重实体法、轻程序法,认为只要执法行为实际效果合法,违反法定程序无关紧要。有的民警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法律条款不能正确把握,于是不按规定向当事人公开办事程序,对法定程序随意理解,还在程序上刁难当事人,自己喜欢怎办就怎办,各行其是。例如个别民警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没有履行告知程序。据2000年佛山市司法公正调研报告显示,有41%嫌疑人反映侦查人员没有依法告知聘请律师的权利、有25%嫌疑人、受处罚人反映侦查人员讯问时没有首先讯问是否有犯罪行为、并告知陈述或辩解的权利。另外有的民警在纠正交通违章开具处罚决定书时没有按实际违反条款处罚,而是根据违章者的态度表现随意处罚。

(四)群众观念不强,不认真依法履行职责

有的民警未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仍然在执法活动中存在推诿、拖延、弄权渎职的行为。例如2000年佛山市某派出所有一宗殴打他人致轻伤的刑事案件拖延了九个月才立案,期间没有任何跟进,也没有找现场证人调查取证;立案后仍不认真展开调查反而告知被害人案件无法处理,被害人向佛山市公安局投诉,后经查实,该案确实有不作为。

三、增强法治观念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

公安立法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要求,在保障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进程,争取到2005年建成以人民警察法为主体,以公安刑事法规、治安保卫法规、公安行政管理法规、公安组织人事法规、警务保障法规、监督法规和国际警务合作法法规为主要门类,由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组成的比较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基本上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当前公安立法的重点是制定和完善与人民警察法相配套的法规,力争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公安机关组织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公安立法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的规定,符合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决策,贯彻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改、和废止工作。地方公安法规、规章不得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防止和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严格执行法规、规章上报备案制度。

(二)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加强道德教育

1.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要有做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若不学法,不懂法,就容易造成执法滞后于立法,更谈不上依法行政了。因此公安机关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民警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在各种业务培训中,都应当有法律课程,保证民警的法律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针对不同部门、警种和执法岗位的实际需要,实行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要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例如针对部分民警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和搜集证据上存在的问题,应当经常组织民警到法院旁听法院庭审,学习如何收集有效证据的知识;到检察院观摩、学习、熟悉法律程序。

2.加强道德教育。古人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持的。由于法律是以强制形式规范行为的手段,只能解决“不敢”、“不准”的问题,却无法解决“不想”、“不愿”的问题,也就是说,法治难以触及人的思想问题,无法使人在内心深处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坝。一个人思想有问题,价值观出现偏差,对于违法之事,虽一时“不敢”,但难以保证其长久“不敢”。法治解决不了信仰、价值观问题,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民警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来实现法律规范行为,所以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三)完善公安执法监督制度,强化公安执法监督

宪法和法律、法规已经规定了许多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要把警务公开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佛山市公安机关的警务公开工作做得非常好,例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不断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但仍需继续拓展。要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警民联系制度、执法办案回告制度、案件回访制度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完善外部监察机制,不断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广泛监督。要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投诉、申诉、控告、和举报,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并以群众反映属实的情况作为民警考核、晋升、末位调整、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四)加大对执法过错行为的惩治

1.执法过错的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根据《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及公安机关内部纪律规定给予辞退、限期调离、停止执行职务、延期晋级晋职、扣发岗位津贴、奖金等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

2.执法过错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给予行政或者刑事处罚。

3.执法过错造成国家赔偿的。除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外,还应依照《国家赔偿法》向责任者追偿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金。

4.执法过错后果特别严重或影响特别恶劣的。除追究直接人员责任外,还应依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因此,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的改善,多管齐下,切实增强民警的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才能保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神圣职责,共同把21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伟大国家。

主要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夏勇主编,《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昆仑出版社,2001年。

4.罗豪才主编,《中国行政与刑事法治世纪展望》,昆仑出版社,2001年。

法治观念范文篇6

在法治系统工程中,我们所要首先考虑的是提高法治观念,所谓法治观念就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治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和片断的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因此法治系统工程的核心是制约司法执法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下本文就司法队伍如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作粗浅的探讨。

一、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句话说明了法令的重要,也即说明了没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就不能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之目的是以人为本的,因此法治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

1.法律至上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法律至上是人类法治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其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它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效力或与法律相冲突,是法治社会的主要特征,实现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至上的核心,是宪法至上,宪法的精髓在于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至上性又一重要内涵,法律不仅在老百姓之上,也在所有官员之上,在国家最高权力者之上。“国家机关对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都不能去做”,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行为准则。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国在立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实际上,法律还未能真正成为权力产生、运行的源泉、依据和界限,法与权的较量,往往是以权代法。由此可见,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树立法律权威的历程,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依照法律办事,法律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执法人员,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人权保障观念。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人权权利范围的大小与保护程度好坏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国家的进步过程,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人权保障状况的良好与否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区别,不是法治国家中没有侵犯人权的事件发生,而仅是在于:法治国家侵犯人权的事件相对较少;侵犯人权的事件一旦发生,即能获得依法处理——侵权者会受到应有制裁,受害者能获得应有保护。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公安人员所享有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增强人权保障观念,要求公安人员真正树立人民权力至上,人民意志与利益高于一切,人权与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

3.依法司法观念。依法司法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司法权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由于司法权力具有与其它权力不同的独特性质,因此,在强调制约权力的同时,有必要对依法司法予以特别的重视。司法工作内容最为丰富,涉及的社会范围最为广泛,与社会民众的联系最为密切,司法能否依法进行,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制约权力是从权力之外考查权力行使而提出的要求,侧重于对权力的外在约束;依法司法是着眼于行政权力本身而对行政权力所提出的内在要求。行政的内容、形式、程序都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要求进行。依照法治原则,凡是在法律上没有根据的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就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因此,司法机关应从根本上转变已不适应司法执法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增强法治观念,以法律为准绳,学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司法事务,行使司法职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依法治国、依法司法上来。

(二)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同志曾经说过:“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所以,“执行宪法和法律,是按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是对人民意志的尊重”。同时展望新世纪的宏伟目标,我们党要永葆生机活力,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司法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通过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就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增强法治观念,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藉以滋生的土壤,就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整顿色情娱乐场所及打击邪教组织都是崇扬科学传播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当前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我们只有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三个代表”,才能打好“严打”整治斗争这一仗,才能真正打出声势、打出实效,使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让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确保中央提出的两年内社会治安状况有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司法队伍法治观念不强的主要表现

目前,人民群众在充分肯定司法机关为打击各种犯罪及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巨大奉献牺牲的同时,对司法队伍意见最大、最集中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执法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是法治观念不强造成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至上观念不强,执法犯法

作为执法者,应该懂得甚至熟悉法律也应该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后果。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至上观念不强、防腐拒变意志力不够坚定导致极少数民警执法犯法。近些年来我们队伍中相继发生了司法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的事情,有贪污受贿、有挪用公款、有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有参与绑架……

(二)人权保障观念不强,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少数司法工作人员法律意识、证据意识淡薄,以管人者自居,根本不把执法对象的权利放在眼里,随心所欲。耍特权、抖威风,在审讯时,辱骂、体罚违法犯罪嫌疑人,甚至搞刑讯逼供,违反规定,滥用枪支警械。

(三)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执法。

有的司法工作人员办事不注重按法定程序办,重实体法、轻程序法,认为只要执法行为实际效果合法,违反法定程序无关紧要。有的司法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法律条款不能正确把握,于是不按规定向当事人公开办事程序,对法定程序随意理解,还在程序上刁难当事人,自己喜欢怎办就怎办,各行其是。

(四)群众观念不强,不认真依法履行职责

有的司法工作人员未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仍然在执法活动中存在推诿、拖延、弄权渎职的行为。

三、增强法治观念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司法法规体系

司法立法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要求,在保障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进程。

(二)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加强道德教育

1.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要有做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若不学法,不懂法,就容易造成执法滞后于立法,更谈不上依法行政了。因此司法机关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司法工作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在各种业务培训中,都应当有法律课程,保证民警的法律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针对不同部门和执法岗位的实际需要,实行司法工作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要进一步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例如针对部分民警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和搜集证据上存在的问题,学习如何收集有效证据的知识,熟悉法律程序。

2.加强道德教育。古人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持的。由于法律是以强制形式规范行为的手段,只能解决“不敢”、“不准”的问题,却无法解决“不想”、“不愿”的问题,也就是说,法治难以触及人的思想问题,无法使人在内心深处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坝。一个人思想有问题,价值观出现偏差,对于违法之事,虽一时“不敢”,但难以保证其长久“不敢”。法治解决不了信仰、价值观问题,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司法工作人员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来实现法律规范行为,所以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使司法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三)完善司法监督制度,强化司法监督

宪法和法律、法规已经规定了许多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要把警务公开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不断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但仍需继续拓展。要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警民联系制度、执法办案回告制度、案件回访制度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完善外部监察机制,不断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广泛监督。要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投诉、申诉、控告、和举报,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并以群众反映属实的情况作为司法工作人员考核、晋升、末位调整、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四)加大对执法过错行为的惩治

1.执法过错的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根据《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及司法机关内部纪律规定给予辞退、限期调离、停止执行职务、延期晋级晋职、扣发岗位津贴、奖金等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

2.执法过错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给予行政或者刑事处罚。

3.执法过错造成国家赔偿的。除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外,还应依照《国家赔偿法》向责任者追偿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金。

4.执法过错后果特别严重或影响特别恶劣的。除追究直接人员责任外,还应依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因此,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的改善,多管齐下,切实增强司法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才能保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司法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神圣职责,共同把21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伟大国家。

主要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夏勇主编,《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昆仑出版社,2001年。

4.罗豪才主编,《中国行政与刑事法治世纪展望》,昆仑出版社,2001年。

法治观念范文篇7

关键词法治观念;医学教育;问题探究

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基础是科学,但是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而法治观念尚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且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医学教育更应加强法治观念的培养。学校在学生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信仰的形成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现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包含法治观念,权利意识,让法治观念跟上权利意识的步伐。这既符合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求,也有利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治观念的内涵

法治观念不仅是人们对法治的一般性认知,还表现为对法治的态度、喜好,是法治情感认同与法治思维习惯的融合,是法治规则意识与价值理念、实体观念与程序意识、思想认同与行为服从相统一的结果[1]。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法治的首要特征是法律规则的权威性。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是维护法律权威、严格遵守法律规范。法治观念不仅要求人们熟悉法律规则、遵守法律规则,更应该树立法律规则至上的观念,主动按照法律规则办事,自觉将法律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并将法治观念融合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其次法治也是价值的集中体现。法治观念包含着对实现权利的价值诉求,权利实现的最佳方式是法治,保证法治本质上就等于维护了权利。再次法治的生命线是公正,公平原则需要法治确认。权利和义务可以通过法治公平的进行配置,社会纠纷可以通过法治公平的解决。因此,法治观念的核心之一是公平。

二、法治观念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我国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将医学生培养为有法治信仰,自觉遵守并维护宪法、法律,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遵守医疗核心制度,熟练掌握诊疗技术,明悉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备强烈的法治观念,既能确保依法行医,保障自身合法权利,又能不断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更应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为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首先,增强医学生法治观念,既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个公民参与。当代医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医学生走向医疗工作岗位后,承担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更应以法治观念引领实际行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对医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医学生法治观念的树立有利于加快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随着现代医疗行业不断进步必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依法执业,树立法治观念。我们深入剖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发现医疗纠纷分为医源性医疗纠纷和非医源性医疗纠纷,医源性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医务人员未全面履行告知义务,想当然的认为是为了患者考虑,实施医疗行为之前缺少患者知情同意,进而侵犯患者知情权、选择权。甚至当患者的选择和家属的选择发生冲突时,多数医务人员采取的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发生在2017年8月31日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的产妇跳楼案,当产妇疼痛难忍要求实施剖宫产时,该院医生以产妇丈夫不同意剖宫产为由拒绝手术,后产妇疼痛难忍跳楼身亡。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见医务人员首先应当告知的对象是患者,当出现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情况下,才向患者近亲属告知。如果患者意见和其人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应当理解到被委托人的权来源于患者的委托,应该首先尊重患者意见,而非其人。如果医生能具备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那么悲剧就可以避免。此外由于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书写病历,违反医疗核心制度及诊疗操作规范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这些纠纷的发生都是由于医学生法治观念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因此加强对医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当前医学生法治观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信仰缺失法律是应当被信仰的,不该被形同虚设,法律有人的理性与意志,更具备了学者他自己的直觉与献身,这是作为一个使者的信仰[3]。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内心拥护,树立法治信仰是法治观念形成的基本要求,是人民对法所形成的自觉认同感,能让医学生建立公平正义的理想信念,对法律规则形成理性的认识。当前医学生未树立法律信仰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法治教育不足,没有建立从少年儿童的规则意识启蒙到成人法律意识建立,直至形成终身学法的教育体系。即使开展了法律课程,也是对法律大概内容的讲述,缺少系统的学习和考核,学习效果不佳,法律信仰难以形成。

(二)法治教育的内容单薄著名法学家杰里米·边沁认为“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因此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态度,使其明白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医学院校开展法治教育,本质上是为满足法治社会建设和学生自身今后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学生法治思想是否进步,法律意识是否建立。当前医学院校法律教育普遍采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教材,该教材中法律知识有限,教师对法律知识教学重视也不够,很多情况下一笔带过。此外,由于法律知识专业性强,如果教师不具备深厚的专业水平,不能对法学理论深入讲解,也不能将法律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学习法律兴趣,敷衍了事,导致医学生无法建立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信仰。

(三)法治教育考核方式不科学许多医学院校更加重视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忽视学生法治教育,一般是将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到期末考试时要么实行开卷考试,要么提交一份相关文章即可。这种考核方式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后果,那就是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考核流于形式。可以想象一下,由于医学生专业课程负担很重,这种考核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只将学习时间和精力用到专业课的学习和复习上,无暇顾及法律知识的学习,这不利于法治教育的开展,导致医学生不能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形成也就无从谈起。简而言之,出现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法治观念培养方面存在教学目标弱化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当今医学生就业、考研压力大,导致学校偏重于培养医学专业知识,在教学内容设置和考核等多方面出现不平衡、不科学等情况,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由于教育者法治理想信念不牢固,法治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导致学校既没有创新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也没有创新法治教育模式,进而在医学生法治观念培养方面出现了问题。

四、加强对医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措施

(一)繁荣学校法治文化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法治文化的繁荣发展必不可分,医学院校要大力发展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加强医学生法治观念提供文化基础,努力推动我们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化,不断促进法治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医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通过学校多方位的努力和全方位的支持。同时学校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载体,通过新媒体、典型案例、大数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搞好法治文化,引领新时代法治文化的建设,不断增强法治文化建设效果。

(二)强化法治教育的制度建设医学院校应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保障法治教育的落实,同时构建完备治理系统,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管理规定,将规范流程作为保障,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这些规范和制度就是学校内部法律,必须强化校园法律的实施,将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并实行客观公平的监督模式,形成诚信守法奖励机制和失信违法惩罚机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制度规范,自觉履行义务,使全体师生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人人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善制度环境,使学生逐步感受到依法治国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体现,保证依法治校顺利实施。

(三)完善医学院校法律教育体系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强、风险高的学科,相关法律法规数量庞大,现行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法治建设的需求,完善法律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首先医学生法律教学内容需要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医疗工作的需求,熟练掌握《医师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医学生通过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强化法律意识,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当发生医疗纠纷时,能够通过法治思维引领自己的行为。医学和法学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为了提高法律教育的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采取互动式、典型案例分析、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既可以聘请大型三甲医院法务部门专门处理医疗纠纷的专家、律师等担任兼职老师,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校外,组织学生到基层进行法治调研,参观司法机关,旁听法院开庭等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司法实践的学习,让法治观念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起来。

(四)形成遵守法律的坚定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同时也应看到,法治建设的进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比如对法律规则意识淡漠甚至无视。医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这一人群的法治教育必须抓紧抓好。医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应当更加迫切,只有依法执业才能保证自身合法权益,才能保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医学生形成坚定的(下转第法律信仰,当遇到医疗纠纷时医学生要坚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理念,这样才能直面挑战,坦然面对,采取合法的方式妥善处理问题。

(五)优化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加强医学生法治教育,“使他们具备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法治观念”[4]有利于新医改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规范当前医疗行业各部门的行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学校教育是法治观念培育的主阵地,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加强法治观念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刻领会自身肩负法治建设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建设法治中国的使命担当,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次是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法律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持续更新法律知识。其三是急需引进法学高层次人才和司法实践人才,不断充实法律教师队伍。

五、结语

法治观念范文篇8

1.1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对高职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法律素养、法治观念的核心环节,是国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情感、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对国家法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只有懂法、知法、用法,坚守法律底线,才能树立崇高的法律信仰,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1.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蕴含着意志自由、身份平等和诚实守信等元素,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纽带,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守信用、讲信用、讲法治、有契约、有和谐、有公平。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带动社会广大公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有利于依法治校。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可以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治意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依法主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1.4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高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想意识很容易受到影响,处理问题有时会缺乏冷静思考。对高职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养成教育,有利于他们完善自我品格,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契约精神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由平等的观念,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2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观念对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有一定冲击。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大于法”和“情大于法”的思想,高职学生难免会受到这些传统观念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他们养成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势必会有一定冲击。其次,学校在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按照国家要求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在师资、教学等方面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由思政课教师完成,缺少法律方面的专业教师。最后,学生对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学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可部分学生对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认识不到位。他们缺乏经济法律知识、契约责任意识,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既不懂得对他方负责,也不懂得保护自己,甚至出现经济领域信用缺失、深陷校园贷、拖欠学费、助学贷款不及时归还、就业择业轻易毁约等现象。

3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3.1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将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教育与思政课有机融合,对高职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运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法律课堂教学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文献:[1]罗清霞.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79-81.[2]张建华,吴宪凤.法治视角下大学生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法制博览,2018(6):54-55.[3]吴凡.浅析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J].青年法苑,2018(1):163-165.[4]张素君.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法制博览,2017(3):151-152.[5]解颖.基于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现状的养成路径研究[J].信息记录教育,2017(7):126-127.[6]吴雅丽,肖健,何文成.关于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现状的调查分析[J].法制博览,2018(1):86-87.[7]段忠新.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山西农经,2016(12):83-84.使高职学生能够感受法、理解法。同时,高职院校应开设法律法规方面的选修课,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3.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行为养成。积极开展法律法规方面的第二课堂活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法治论坛”“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法治论坛”活动中,学生可以提出热点难点问题,大家进行讨论,相互分享;“模拟法庭”活动中,角色扮演、演员说辞等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法律的严肃与公平公正;“知识竞赛”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另外,班级可以开展法律方面的主题班团会,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既可以帮助居民、中小学生普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常识,又可以促进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行为养成。3.3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平台,营造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氛围校园文化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校园特色,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平台,加强和改进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教育。比如,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开设法律法规方面的专栏,宣传和解读法律法规;利用校园广播,可以不定期推送法律法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内容;还可以利用学院内的橱窗,在展示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开设法制栏目,张贴普法宣传或者学生征文。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及时推送身边发生的法治事件,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团委、思政部每年可以带领大一学生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契约精神的微视频、微电影大赛。学生处每年也可以开展法治知识竞赛、征文、微电影等。

法治观念范文篇9

关键词:法律课;高职;法治观念

一、高职法律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观念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法律课的现状。高职法律课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最基本的课程,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现在中国高职对于法律课教学方面的重视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目前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存在的问题已经慢慢凸显出来。高职院校应该将法律课作为公共课,不能当成选修课,法律课的人数不能太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对于考试也需要采用闭卷的方式,让学生对法律课程引起重视,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对于法律课的态度,并且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二)培养高职学生法治观念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对于高职学生的法治观念的培养研究缺乏一定的创新和实证性,现在的调查研究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对于一部分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法律的思维状态,这样的情况是不能正确反映目前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状况的。其次,高职学生毕业后要适应比较高层次的从业要求,要有一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所以高职法律课关于高职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还需要改进,需要重视学生自身的特点,高职法律课教学的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需要提升。

二、高职法律课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方法

首先,需要改变一些传统教学方法,要实现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积极学习的状态,而且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甚至提供方案。在制定任务时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来源,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让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评议,对于好的案例则可以收集整理。其次,还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这种方式具备生动性、趣味性以及直观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控制教学进度以及增强教学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高职法律课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途径

(一)重视情感体验,激发情感动力。人最好的教育就是情感,重视情感体验以及激发它的动力,是培养高职学生法治观念有效的途径之一。有些电视台会播放比较会激发学生情感的节目,当学生观看了这些节目后就会被深深打动,那些动人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情感的释放以及面临人性的拷问,学生之间对这些节目进行探讨,对于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二)养成法治思维。法治思维不光是现实的思维,它也是批判性思维,是要用于现实、敢于质疑、勇于修正,才能形成的一种行为习惯。在法律课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思想深邃但道理深入浅出的书籍。这些书籍通常是反映了实际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其中的知识以及针对性地思考。(三)参与法治实践活动。高职学生如果想要成为公民主体意识和社会服务理念的积极践行者,那法律课不应该只是关注课堂的教学,而是要帮助以及指引他们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培养其公民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法治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是所有中国人民的重要保障,这样学生才能和法治之间产生亲近感,才能激发公民意识。首先就是利用校内活动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的一些活动,利用活动开展法治的宣传以及知识竞赛等。其次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学校要多安排教师和学生到校外平台参加工作和学习。

四、结语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在现在的法治社会中,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要树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观念。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法律课的教学,同时也需要定期对教师授课的情况进行监督,以保障法律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卫忠.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要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44-48.

[2]路丙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分类教学论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105-108.

法治观念范文篇10

[关键词]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行政公务人员现代行政法治观念

(一)

国务院于今年3月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并于近期修订了《国务院工作规则》,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行政许可法》也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些都是坚持执政为民、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宏大系统工程。那么何谓法治政府?一般认为至少应具备如下6个要件:一是行政权力受到有效约束,建立起权力有限政府;二是能够保障市场自由,建立起法制统一政府;三是政务公开、规范,建立起透明廉洁政府;四是遵循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办事,建立起公正诚信政府;五是坚持便民、高效的现代管理原则,建立起服务型政府;六是不断完善监督与救济机制,建立起责任政府。这六个要件是相辅相成、互系互动、有机构成的。

(二)

通过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法治政府,这是很有意义的。在建设法治政府这一宏大系统工程中,需要制度创新,但首先需要观念更新。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既不可能推出我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所要求的制度创新,而且有了科学适用的行政法律制度也不可能得到正确实施。历史经验表明:不同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于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法律实施效果。

例如1995年举国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活动中,在四川省夹江县曾发生轰动一时的打假案:一个涉嫌制假的私有印刷企业受到查处后,对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认为技术监督机关越权执法且违反法定程序,于是起诉到人民法院,没想到引起轩然大波:一些机关、媒体甚至部分人大代表予以干涉,纷纷指责当地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是保护制假者,致使该案审理工作难以进行下去。记得当时有些媒体就严厉批评道:“制假者竟敢把打假者告上法庭成为被告,夹江的地方保护主义何其严重!”该案的争议在于:是否只要打假则无论谁来打、怎么打都行?制假嫌疑人把打假者送上被告席是否大逆不道?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件是否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制假者告打假者”正是《行政诉讼法》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否则这项“民告官”的法律制度就无须存在了。该案的制假嫌疑人状告打假机关,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加以审查,正是依法行使《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分别赋予的诉讼权利和审判职权,乃是天经地义的做法和依法办事的表现,岂能视为“制假者猖狂”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何况行政原告的诉求是否得到人民法院支持,最终还需要生效判决出来后才知道。之所以《行政诉讼法》实施5年后还会发生这种荒唐事,主要原因就在于许多人还缺乏现代行政法治观念,不了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精神,不习惯“当被告”,不容忍“民告官”。[①]

(三)

俗话说:人们的观念就是人们的眼镜,戴怎样的眼镜就看到怎样的世界。所以大力推动法文化革新,让全社会特别是行政公务人员牢固树立起现代行政法治的新观念,就成为建设法治政府的要义。这主要包括:

1.宪法至上的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各种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一切法律规范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凡与宪法抵触则无效(参见示意图)。行政公务人员应做遵守宪法、实施宪法、维护宪法的模范。

我国法律规范体系的宝塔型结构(另有相应位阶的法律解释、军事法律规范及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含自单条例、特行区法律)

5.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尊重人权的观念。今年3月我国现行宪法第4次修改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突出地强调了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重点是规范行政权力)这一现代宪法的核心价值理念,突出地宣示了我国宪法的人权关怀。这就要求行政公务人员增强人权观念,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自觉尊重和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精神与文化活动的自由、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社会经济权利以及获得救济的权利,尽量避免发生此前曾在安徽芜湖、湖南嘉禾、陕西延安等地出现的行政机关随意侵害公民平等权、财产权、人身权的典型案件。特别是去年在广东发生的孙志刚被收容后遭殴打致死案,去年媒体披露的广西农民黄某被莫须有地在看守所单独关押28年的超期羁押案,都是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典型案件,其深刻教训值得人们深刻反思。[②]

3.行政权限的观念。行政权力是一种能够支配大量社会资源的公权力,具有无限扩张、易于滥用的特性。这就要求行政公务人员必须具备权力界限的意识,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注意上下左右不越界。曾有个别地方党委和政府超越职权出台包含“赦免民营企业家原罪”内容的红头文件,一些地方政府首长责令当地人民法院采取不予立案、强迫原告撤诉等措施来配合政府搞土地开发、强制拆迁,许多地方出现的假借公共利益之名压价征用、变相剥夺农民土地以及由行政首长个人直接批让土地,这些做法就摆错了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位置,弄错了行政首长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严重侵害了公民权益,大大损害了政府形象,而这主要就是缺乏法治主义观念特别是权力界限意识所致。

4.行政民主的观念。行政民主是一种世界性潮流,它呼唤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要求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管理过程提供更多机会。在我国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诸环节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行政民主的要求和规范,例如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座谈会、论证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听证会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申辩理由,行政相对人评议行政机关与行政首长,采取具有协商性和可选择性的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柔软灵活的方式实施行政管理等等。行政公务人员对此应当充分了解并积极推行。

5.行政服务的观念。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俨然是企业、市场、社会的主宰者,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是不平等关系,全然以行政计划、行政审批、行政强制等单方意志和手段来实施行政管理、维持行政秩序,成为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随着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成为完善行政管理、健全行政法制的重大课题。行政公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顺应由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指令行政转向服务行政、发展行政、指导行政这一时代潮流,积极向行政相对人提供信息、政策、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以及各种公共服务。

6.行政程序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在逐步克服法律虚无主义之后,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行政程序违法的典型案例很多,社会影响恶劣,教训非常深刻。故须增强程序法治意识,依照法定的(含正当的)方式、步骤、顺序、期限等方面的行政程序来实施行政管理。按照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必须依靠证据链条来支撑法律事实和权利主张,因此行政公务人员还应当增强行政证据观念。而且按照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故行政公务人员还须增强行政公开观念,尊重并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这既是行政法治的要求,也是WTO透明度原则与规则的要求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

7.政府诚信的观念。政府不是社会上的无赖,而应是最讲诚信的正式组织机构,政府机关的行为应有连续性和可预期性,不能朝秦暮楚、随意改变;即便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考虑需要征用财产、调整政策、改变行为,例如收回政府机关颁发的许可证照,也应按照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给予权益受到影响的行政相对人给予公平补偿。因为行政相对人出于对政府机关的信任,按照政府机关的意愿去行动,难免付出一定代价,而且会形成一种信赖利益,这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8.监督责任的观念。有效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责任机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具有扩张和滥用的顽强倾向,必须加以有效监督和约束。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必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以及上级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内部监督,通过监督来判明责任,包括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义责任。不久前中石油公司总经理、北京市密云县县长、吉林市市长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引咎辞职,就是官员问责的典型案例,是努力建设责任政府的具体表现。不言而喻,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还必须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依法纠正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努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9.权利救济的观念。行政管理工作难免对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有损害必有救济,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后的救济渠道,包括行政申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因而拓展和完善救济渠道、树立权利救济和善待行政原告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权利救济的实践来看,去年6月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仍有一位名叫孙文流的农民工被受雇企业老板殴打致残后未能得到及时的社会救助(其只身从河南爬行半年回山东家乡的沿途也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救助),而且此类典型案例一再发生,表明我国的社会救助机制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实施不到位的问题。行政公务人员对此应有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

10.法治渐进的观念。中国用10年时间能够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在21世纪能够建立起法治国家吗?这犹如“能否不依靠粘附、靠壁等外力帮助而在平整的桌面上将鸡蛋完好地竖立起来”的问题一样,应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回答,否则极易犯主观、片面、简单化的毛病。[③]笔者对此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抱持“鸡蛋具有竖立起来的基本条件、人们具有将鸡蛋竖立起来的调控能力”的坚定信念并作出不懈努力,就能将鸡蛋竖立起来,最终取得成功。能否建立起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当作如是观。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对于实现宪政目标、行政法治目标,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问题,犹如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市场导向改革能否成功的问题一样,应当有信心。树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坚定信心和不懈努力,不但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问题,对于诸如此类的历史任务和难题,都有启发意义和推动作用。

综上,要依法行政,就必须牢固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以新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和认识自己,这是摆在政府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①]参见莫于川:《从夹江打假案看行政法治的若干现实问题》,《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