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十篇

时间:2023-03-15 05:23:36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篇1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寓言四则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6分)

1.

(8分)比一比,组词。

夸________

姿________

彻________

编________

跨________

资________

砌________

偏________

2.

(10分)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泛滥

吹竽

宣传

编造

高超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口腔

混在里面

彻底

机械

模仿

3.

(3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装________作势

________充数

邯郸________

4.

(3分)写出近义词

挥舞—________

虔诚—________

厉害—________

5.

(2分)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

6.

(3分)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适当的词语。

________: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________: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出某种姿势,想引人注意或吓唬

________: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局面。

7.

(5分)按要求完成习题。

①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疑问句)

②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③汽车在奔驰。(扩句)

④战士们消灭了全部敌人。(改为被字句)

8.

(5分)用词造句

①尤其:

②似乎:

9.

(6分)填上合适的数量词。

一________小诗

一________小路

一________花瓣

一________石桥

一________狂风

一________阳光

10.

(5分)在方格中抄写诗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1.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喜欢上学。

②他喜欢玩游戏。

12.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一只老鼠被一只小花猫捉住了。

②一堆堆的垃圾被清洁工人清理掉了。

13.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实事________

因时________

14.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

②楚国在南边,你不能往北走呀。

15.

(4分)读课文《邯郸学步》,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________未得国能________又失其故行矣________直匍匐而归耳________

16.

(5分)扩句

①人们看着英雄。

②老农介绍情况。

17.

(5分)缩句

①江泽民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

②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8.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地球不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吗?

②越过岷山,怎能不使红军战士喜笑颜开呢?

19.

(5分)修改病句。

一会儿,继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

20.

(5分)读课文《邯郸学步》,翻译下列句子。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2分)

21.

(5分)根据课文《邯郸学步》内容,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22.

(7分)课外阅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谢: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2分)

21-1、

寓言四则篇3

   《逍遥游》共三章,首章十二节以鲲鹏、蜩鸠、尺等几则动物寓言阐明庄学义理,并把庄学义理抽象 应用 于人类 社会 ,最后结以庄学至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个中究竟,可参阅笔者在《书屋》发表的有关“庄学”文章。次章则以四则人物寓言,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实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第十三节:“古代”的“尧让”寓言,阐明“至治不治”。奥义藏于尧言“天下治”、许言“不治”及尧、许重言之“尸”。

   由于夭阏(坠落、停滞之意)大知津津乐道“尧舜禅让”传说,因此次章之始,就是针锋相对的解构性寓言“尧让许由”。

   “日月”、“时雨”阐明至知至人领悟“造化”真道,“爝火”、“浸灌”揭示夭阏大知倡导“文化”伪道。

   让唐尧自言面对至人许由“自视缺然”,是讽刺夭阏大知:奉尧舜为圣治明君的你们,为何竟无“自视缺然”之感?

   许言是对“至境”三句的变文演绎:不窃“君”名,不居“治”功,不充“己”欲。“予无所用天下为”,揭露了君主与夭阏大知的用天下以自为。

   尧言“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许言“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连接关钮是“尸”字。古人祭神,而神不可见,遂以活人象征性假借被祭之神,谓之“尸”。庄子暗示,造化大匠才是“真宰真君”,俗世君主实为“假宰假君”。

   许言的字面显义是:“庖人”喻尧,“尸祝”喻己,表示至人不愿越俎代庖。许言的庄学奥义则是:“庖人”喻道,“尸祝”喻君,告诫俗世君主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造化治世,如同不治;庖丁解牛,如同不解。“不越俎代庖”,是对老聃名言“不代大匠(道)斫”的阐发。

   次章之始,庄子就锋芒直指夭阏大知鼓吹的圣治明君尧舜,追溯君主****缘起,批判把民众“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天下大治”(大境),阐明庄学政见“至治不治”(至境)。尽管严酷的****语境迫使庄子支离其言,但在恍兮惚兮的迷彩之下,庄子其实不迂不曲,非常直接。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祈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纷纷然以物为事?”

   第十四节:“近代”的“藐姑射神人”寓言,即“至知”寓言。奥义藏于“尘垢秕糠,陶铸尧舜”。

   这是内、中、外三层的东方魔盒式寓言,每层均有寓意,绝非故弄玄虚。

   内层是“藐姑射神人”寓言。直到本节,“至知”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又是“志怪”,又不直言“至人”而变文为“神人”——直到《齐物论》才点明“至人神矣”。至人的品格可用八字概括:无待无蔽,逍遥无为。

   中层是“接舆狂言”寓言。佯狂(装疯)抗议****暴政的楚人接舆,与孔子同处春秋末年。关于接舆的唯一史实是面斥孔子之非(《论语·微子》),因此庄子借接舆之口讲述“至知”寓言意在暗示:战国 时代 的****加剧,与大知孔子开创的儒学有莫大渊源——这一主旨贯穿“内七篇”。

   外层是“肩吾问连叔”寓言。肩吾像芸芸小知那样,一方面盲从夭阏大知的“炎炎大言”,另一方面又鹦鹉学舌地仿效夭阏大知,把至人至言判为“狂”言(疯话),不予置信。连叔则痛斥其“知有聋盲”,并用重言“以物为事”、“以天下为事”否定了****君主和夭阏大知;“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阐明:不治天下的至知至人之尘垢秕糠,就足以陶塑铸造整治天下的俗君尧舜。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第十五节:“当代”的“章甫”寓言,即母邦寓言。奥义藏于“宋”。

   落实到“当代”的第一则寓言,就矛头直指母邦宋国。庄子痛斥君主****的直接目标,正是残暴统治宋国长达五十二年、与庄子毕生共始终的宋国史唯一之王——宋康王。“内七篇”之所以支离其言、隐晦其旨,正是为了避免宋康王诛杀其身、剿灭其书。而“章甫”寓言则是“内七篇”主旨奥藏最深之处,也是旧庄学最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之处。

   其实“章甫”寓言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极其紧密:已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宋人,不得不戴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尚未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越人,根本不需要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第十六节:“古代”的“尧治”寓言,阐明“大治”之弊。奥义藏于“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庄子的批判矛头直指母邦又不限母邦,而是针对一切君主****,因此第四则寓言再次回到****源头尧舜,阐明“大治”之弊,对君主****提出终极指控:即便是实行所谓“仁政”的圣治明君尧舜,也把民众整治得脱离了天赋自由,成了离开君主就无所适从的奴隶。因此一旦唐尧离开尧都汾阳,前往藐姑射岛拜见至人,已被“成功治理”的汾阳民众,就六神无主得如同天塌了。

   倚待庙堂的儒生郭象难以容忍庄子对君主****的终极指控,做了两处手脚:

   一、故意将“汾水之阳”误属上读,把“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妄断为“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于是下句主语“汾水之阳(的民众)”,被移花接木地用于说明“藐姑射之山”的地理位置。

   二、上句故意妄断,导致了下句“(尧)窅然丧其天”不通,就在“天”之后,又妄增“下”字。于是“汾水之阳(的民众)窅然丧其天焉”,变成了“(尧)窅然丧其天下焉”。

   郭象捣鬼的铁证是:“藐姑射之山”不在“汾水之阳”,而在燕齐之东的海外。

   《山海经·东山经》有“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海内东经》有“列姑射”:“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称“岛”为“山”,是古人惯例,如“蓬莱仙山”,因此“姑射山”实为姑射岛,“列姑射”实为姑射列岛,“藐姑射之山”实为远离姑射列岛的海岛。内陆的“汾水之阳”,怎能说明外海的“藐姑射”之地理位置?

   “藐姑射之山”的确切方位是“南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的大鹏(大知)尚未抵达“南溟”,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神人”(至知)则已跨海越洋抵达“南溟”。

   被庄子贬斥的尧舜,经郭象妄断、增字、曲注后,成了被庄子褒扬的至人,与上文“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无法兼容。整部《庄子》中,凡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批判儒家祖师孔子以及儒家圣君尧舜之处,郭象一律加以系统篡改和系统曲解。这仅仅是首例。

   继次章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阐明“至治不治”的社会 哲学 之后;末章再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人类个体,阐明“至用无用”的个体哲学。

   末章两则寓言的主角都是庄子、惠施。宋人惠施游仕异邦,长期担任魏相,辅佐一代霸主魏惠王;“宋(康)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宋人庄子终生不仕,峻拒楚威王聘相,私诋宋康王“猛过骊龙”,面斥魏惠王与惠施为“昏上乱相”,被司马迁誉为“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二人身份、立场尖锐对立,两则寓言都紧扣****主题——尽管依然极其隐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廓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纩,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摅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廓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第十七节:“大瓠”寓言,阐明“江湖”立场。奥义藏于“拙于用大”。

   前魏相惠施极其自得地提及魏王,毫不掩饰地亮出“庙堂”立场,认为“大瓠”(隐喻至人)对“庙堂”无用,必须“为其无用而掊之”。“对君主无用就该死”的邪恶思想,被庄子死后六年才出生的韩非推向极致,成了最为可耻的中华“国粹”。

   庄子针锋相对地提出对抗“庙堂”的“江湖”立场,认为惠施“拙于用大”,“大瓠”(至人)对“庙堂”无用,正可得其“大用”——“浮乎江湖”。庄、惠二人辩论“大瓠”有用无用,并非普通意义的有用无用,而专指对“庙堂”是否有用。用于“庙堂”还是用于“江湖”,庄子谓之“所用之异”。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十八节:“樗树”寓言,阐明“逍遥”义理。奥义藏于“樗”、“椿”的隐晦对应。

   惠施把至人比做对庙堂“无用”的“大瓠”,被庄子以“拙于用大”、“浮乎江湖”挫败,不得不把立场从“庙堂”向“江湖”稍做位移,移向对“江湖”颇为有用的社会规范“绳墨”“规矩”,进而把至人比做“不中绳墨”“不中规矩”、对江湖民众也“无用”的“大樗”,嘲笑其“匠者不顾”,“众所同去”——与夭阏大知被“众人匹之”对比。

   樗树与椿树同种,然而樗臭而椿香,因此樗树又名“臭椿”,椿树又名“香椿”。《逍遥游》首章“知年”四项即朝菌、蟪蛄、冥灵、大椿中,大椿隐喻至人。庄子让惠施在寓言中把至人贬为“臭椿”,是为了揭露****制度的价值颠倒:在超越****的道极视点下,至人是香椿;在囿于****的人间视点下,至人却是臭椿。《大宗师》直接道破了这种价值颠倒:“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惠施之言分为两部分:先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再以“今子之言”一转话锋,把“大而无用,众所同去”的庄子隐喻为“大樗”。由于“大樗”像“大椿”一样隐喻至人,因此惠施之言(实为庄子拟言)预设了陷阱:倘若庄子为自己辩护,就是自居“至人”,与庄子批判的夭阏大知一样。

   为了不落入陷阱,庄子之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狸狌”寓言。在****语境下,庄子无法如此反驳惠施:在自由社会中,“绳墨”、“规矩”是为民造福的顺道工具;但在****社会中,天下公器“绳墨”、“规矩”已蜕变为强化****的悖道工具——朝令夕改的“章甫”。

   庄子只能运用寓言婉转反击:把奔竞于“庙堂”的夭阏大知比做“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的“狸狌”。不得君主所用,就惶惶如丧家之犬。即便暂得重用,也难免“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第二部分是“斄牛”寓言。为了避开自居“至人”的陷阱,庄子先自比“能为大而不能执鼠”的“斄牛”,反驳惠施之言的后半部分“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形容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似乎夸张失度,其实是与“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相勾连,表明庄子认为自己仅是像大鹏一样超越“北溟”、趋近“南溟”的顺道大知。

   第三部分是“无何有”卮言。庄子也一转话锋,再反驳惠施之言的前半部分“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由于是“惠施的大樗”,因此庄子没有自居“至人”的嫌疑。庄子认为,即使“大樗”(至人)对庙堂君主乃至江湖民众都“无用”,也不必“患其无用”,于是水到渠成地阐明“至用无用”的“逍遥”主题,从而结束了全篇。

   最后点题语中,包含深藏奥义的两大名相:“无何有之乡”与“逍遥”。

   “无何有”被旧庄学谬解为“什么也没有”,荒陋之至。“无”是动词,意为“致无”。“何”是名词,意为“一切物德”。“有”也是动词,意为“持有”。“无何有”就是站在道极视点上,致无(永不圆满的)一切物德之(自得性)持有。

   “无何有”是一切分类名相之庄学至境的总括。庄学至境的标准式是“至×无×”,“×”涵盖“道”分施万物的一切“德(得)”,包括一切文化名相、伦理价值和哲学范畴。本篇所及的已有“至极无极”、“至待无待”、“至知无知”、“至己无己”、“至功无功”、“至名无名”、“至治无治”、“至用无用”等,后六篇尚有不胜枚举的无数应用。

   “无何有之乡”像“藐姑射之山”一样是“南溟”的别名,共同象征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而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完全抵达的道极。“无何有之乡”是庄子对“文化至境”不可移易的精确命名。

   “逍遥”是庄学核心名相,因此冠名“内七篇”之首。除了《逍遥游》的“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仅有《大宗师》再次提及“逍遥”:“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两次都与“无为”并提,可知“逍遥”是老聃核心名相“无为”的别名。《外篇·天运》一语道破:“逍遥,无为也。”庄学承自老学,但才调思致旷古一人的庄子不愿蹈常袭故,常为老学名相另创别名,并且由此突破老学。“逍遥”对“无为”的重大突破,就是“无待”(蕴涵“无蔽”)。用 现代 哲学术语来说,“逍遥”就是“自由”:心灵的自由,基于对“道”的体悟;身体的自由,则是对“道”的顺从。

   综上所述,次章、末章的人物寓言及其寓意,与首章的动物寓言及其相关寓意一一对应。然而庄子既支离其言,又惜墨如金,不肯笨拙地一一点破,反而在精确对应中变文横生,新义迭出,导致《逍遥游》奥义难以窥破,尤其使次章、末章锋芒直指****庙堂、夭阏大知的庄学奥义隐晦深藏,进而使郭象的篡改曲注容易得逞。

   《逍遥游》绝非旧庄学眼中充满错简衍文、义理混乱矛盾的片断杂凑,而是层层推进、滴水不漏、结构严谨、妙绝古今的天地至文。似浅实深的《逍遥游》,已把庄学义理阐发殆尽,其余六篇只是其推演展开和落实应用。

   《逍遥游》批判囿于人间视点的夭阏大知,如同止于“北溟”的鲲和“夭阏”中天的鹏,不知其“泰山”之知,小于“秋毫之末”,而以有限“大知”,自诩为无限“至知”;拔高“文化”伪道,代替“造化”真道;错误认知人间正道,错误设计社会制度;助纣为虐地强化****,悖道而行地戕贼万民。庄子站在“南溟”、“藐姑射之山”、“无何有之乡”共同象征的“无极之外复无极”的道极背景下,彻底否定了“代大匠斫”的君主****,也彻底否定了倚待庙堂的夭阏大知。庄子坚信,悖道而行不可能成功,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天道。即便相互倚待的****君主、夭阏大知联手,借助制度暴力霸王硬上弓,也不可能成功,顶多是像自居“飞之至”的尺鴳那样自诩“成功”而已。

 《逍遥游》奥义? 张远山

《书屋》2007年第1期   《逍遥游》不仅是《庄子》“内七篇”首篇,而且是重要性首屈一指的庄学“自由论”。旧庄学不重视“文学性强”的《逍遥游》,只重视“哲理性强”的《齐物论》,结果既无法读通《齐物论》,也无法读通整部《庄子》。

   《逍遥游》共三章,首章十二节以鲲鹏、蜩鸠、尺等几则动物寓言阐明庄学义理,并把庄学义理抽象 应用 于人类 社会 ,最后结以庄学至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个中究竟,可参阅笔者在《书屋》发表的有关“庄学”文章。次章则以四则人物寓言,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实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第十三节:“古代”的“尧让”寓言,阐明“至治不治”。奥义藏于尧言“天下治”、许言“不治”及尧、许重言之“尸”。

   由于夭阏(坠落、停滞之意)大知津津乐道“尧舜禅让”传说,因此次章之始,就是针锋相对的解构性寓言“尧让许由”。

   “日月”、“时雨”阐明至知至人领悟“造化”真道,“爝火”、“浸灌”揭示夭阏大知倡导“文化”伪道。

   让唐尧自言面对至人许由“自视缺然”,是讽刺夭阏大知:奉尧舜为圣治明君的你们,为何竟无“自视缺然”之感?

   许言是对“至境”三句的变文演绎:不窃“君”名,不居“治”功,不充“己”欲。“予无所用天下为”,揭露了君主与夭阏大知的用天下以自为。

   尧言“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许言“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连接关钮是“尸”字。古人祭神,而神不可见,遂以活人象征性假借被祭之神,谓之“尸”。庄子暗示,造化大匠才是“真宰真君”,俗世君主实为“假宰假君”。

   许言的字面显义是:“庖人”喻尧,“尸祝”喻己,表示至人不愿越俎代庖。许言的庄学奥义则是:“庖人”喻道,“尸祝”喻君,告诫俗世君主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造化治世,如同不治;庖丁解牛,如同不解。“不越俎代庖”,是对老聃名言“不代大匠(道)斫”的阐发。

   次章之始,庄子就锋芒直指夭阏大知鼓吹的圣治明君尧舜,追溯君主****缘起,批判把民众“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天下大治”(大境),阐明庄学政见“至治不治”(至境)。尽管严酷的****语境迫使庄子支离其言,但在恍兮惚兮的迷彩之下,庄子其实不迂不曲,非常直接。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祈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纷纷然以物为事?”

   第十四节:“近代”的“藐姑射神人”寓言,即“至知”寓言。奥义藏于“尘垢秕糠,陶铸尧舜”。

   这是内、中、外三层的东方魔盒式寓言,每层均有寓意,绝非故弄玄虚。

   内层是“藐姑射神人”寓言。直到本节,“至知”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又是“志怪”,又不直言“至人”而变文为“神人”——直到《齐物论》才点明“至人神矣”。至人的品格可用八字概括:无待无蔽,逍遥无为。

   中层是“接舆狂言”寓言。佯狂(装疯)抗议****暴政的楚人接舆,与孔子同处春秋末年。关于接舆的唯一史实是面斥孔子之非(《论语·微子》),因此庄子借接舆之口讲述“至知”寓言意在暗示:战国 时代 的****加剧,与大知孔子开创的儒学有莫大渊源——这一主旨贯穿“内七篇”。

   外层是“肩吾问连叔”寓言。肩吾像芸芸小知那样,一方面盲从夭阏大知的“炎炎大言”,另一方面又鹦鹉学舌地仿效夭阏大知,把至人至言判为“狂”言(疯话),不予置信。连叔则痛斥其“知有聋盲”,并用重言“以物为事”、“以天下为事”否定了****君主和夭阏大知;“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阐明:不治天下的至知至人之尘垢秕糠,就足以陶塑铸造整治天下的俗君尧舜。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第十五节:“当代”的“章甫”寓言,即母邦寓言。奥义藏于“宋”。

   落实到“当代”的第一则寓言,就矛头直指母邦宋国。庄子痛斥君主****的直接目标,正是残暴统治宋国长达五十二年、与庄子毕生共始终的宋国史唯一之王——宋康王。“内七篇”之所以支离其言、隐晦其旨,正是为了避免宋康王诛杀其身、剿灭其书。而“章甫”寓言则是“内七篇”主旨奥藏最深之处,也是旧庄学最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之处。

   其实“章甫”寓言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极其紧密:已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宋人,不得不戴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尚未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越人,根本不需要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第十六节:“古代”的“尧治”寓言,阐明“大治”之弊。奥义藏于“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庄子的批判矛头直指母邦又不限母邦,而是针对一切君主****,因此第四则寓言再次回到****源头尧舜,阐明“大治”之弊,对君主****提出终极指控:即便是实行所谓“仁政”的圣治明君尧舜,也把民众整治得脱离了天赋自由,成了离开君主就无所适从的奴隶。因此一旦唐尧离开尧都汾阳,前往藐姑射岛拜见至人,已被“成功治理”的汾阳民众,就六神无主得如同天塌了。

   倚待庙堂的儒生郭象难以容忍庄子对君主****的终极指控,做了两处手脚:

   一、故意将“汾水之阳”误属上读,把“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妄断为“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于是下句主语“汾水之阳(的民众)”,被移花接木地用于说明“藐姑射之山”的地理位置。

   二、上句故意妄断,导致了下句“(尧)窅然丧其天”不通,就在“天”之后,又妄增“下”字。于是“汾水之阳(的民众)窅然丧其天焉”,变成了“(尧)窅然丧其天下焉”。

   郭象捣鬼的铁证是:“藐姑射之山”不在“汾水之阳”,而在燕齐之东的海外。

   《山海经·东山经》有“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海内东经》有“列姑射”:“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称“岛”为“山”,是古人惯例,如“蓬莱仙山”,因此“姑射山”实为姑射岛,“列姑射”实为姑射列岛,“藐姑射之山”实为远离姑射列岛的海岛。内陆的“汾水之阳”,怎能说明外海的“藐姑射”之地理位置?

   “藐姑射之山”的确切方位是“南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的大鹏(大知)尚未抵达“南溟”,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神人”(至知)则已跨海越洋抵达“南溟”。

   被庄子贬斥的尧舜,经郭象妄断、增字、曲注后,成了被庄子褒扬的至人,与上文“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无法兼容。整部《庄子》中,凡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批判儒家祖师孔子以及儒家圣君尧舜之处,郭象一律加以系统篡改和系统曲解。这仅仅是首例。

   继次章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阐明“至治不治”的社会 哲学 之后;末章再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人类个体,阐明“至用无用”的个体哲学。

   末章两则寓言的主角都是庄子、惠施。宋人惠施游仕异邦,长期担任魏相,辅佐一代霸主魏惠王;“宋(康)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宋人庄子终生不仕,峻拒楚威王聘相,私诋宋康王“猛过骊龙”,面斥魏惠王与惠施为“昏上乱相”,被司马迁誉为“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二人身份、立场尖锐对立,两则寓言都紧扣****主题——尽管依然极其隐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廓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纩,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摅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廓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第十七节:“大瓠”寓言,阐明“江湖”立场。奥义藏于“拙于用大”。

   前魏相惠施极其自得地提及魏王,毫不掩饰地亮出“庙堂”立场,认为“大瓠”(隐喻至人)对“庙堂”无用,必须“为其无用而掊之”。“对君主无用就该死”的邪恶思想,被庄子死后六年才出生的韩非推向极致,成了最为可耻的中华“国粹”。

   庄子针锋相对地提出对抗“庙堂”的“江湖”立场,认为惠施“拙于用大”,“大瓠”(至人)对“庙堂”无用,正可得其“大用”——“浮乎江湖”。庄、惠二人辩论“大瓠”有用无用,并非普通意义的有用无用,而专指对“庙堂”是否有用。用于“庙堂”还是用于“江湖”,庄子谓之“所用之异”。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十八节:“樗树”寓言,阐明“逍遥”义理。奥义藏于“樗”、“椿”的隐晦对应。

   惠施把至人比做对庙堂“无用”的“大瓠”,被庄子以“拙于用大”、“浮乎江湖”挫败,不得不把立场从“庙堂”向“江湖”稍做位移,移向对“江湖”颇为有用的社会规范“绳墨”“规矩”,进而把至人比做“不中绳墨”“不中规矩”、对江湖民众也“无用”的“大樗”,嘲笑其“匠者不顾”,“众所同去”——与夭阏大知被“众人匹之”对比。

   樗树与椿树同种,然而樗臭而椿香,因此樗树又名“臭椿”,椿树又名“香椿”。《逍遥游》首章“知年”四项即朝菌、蟪蛄、冥灵、大椿中,大椿隐喻至人。庄子让惠施在寓言中把至人贬为“臭椿”,是为了揭露****制度的价值颠倒:在超越****的道极视点下,至人是香椿;在囿于****的人间视点下,至人却是臭椿。《大宗师》直接道破了这种价值颠倒:“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惠施之言分为两部分:先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再以“今子之言”一转话锋,把“大而无用,众所同去”的庄子隐喻为“大樗”。由于“大樗”像“大椿”一样隐喻至人,因此惠施之言(实为庄子拟言)预设了陷阱:倘若庄子为自己辩护,就是自居“至人”,与庄子批判的夭阏大知一样。

   为了不落入陷阱,庄子之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狸狌”寓言。在****语境下,庄子无法如此反驳惠施:在自由社会中,“绳墨”、“规矩”是为民造福的顺道工具;但在****社会中,天下公器“绳墨”、“规矩”已蜕变为强化****的悖道工具——朝令夕改的“章甫”。

   庄子只能运用寓言婉转反击:把奔竞于“庙堂”的夭阏大知比做“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的“狸狌”。不得君主所用,就惶惶如丧家之犬。即便暂得重用,也难免“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第二部分是“斄牛”寓言。为了避开自居“至人”的陷阱,庄子先自比“能为大而不能执鼠”的“斄牛”,反驳惠施之言的后半部分“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形容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似乎夸张失度,其实是与“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相勾连,表明庄子认为自己仅是像大鹏一样超越“北溟”、趋近“南溟”的顺道大知。

   第三部分是“无何有”卮言。庄子也一转话锋,再反驳惠施之言的前半部分“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由于是“惠施的大樗”,因此庄子没有自居“至人”的嫌疑。庄子认为,即使“大樗”(至人)对庙堂君主乃至江湖民众都“无用”,也不必“患其无用”,于是水到渠成地阐明“至用无用”的“逍遥”主题,从而结束了全篇。

   最后点题语中,包含深藏奥义的两大名相:“无何有之乡”与“逍遥”。

   “无何有”被旧庄学谬解为“什么也没有”,荒陋之至。“无”是动词,意为“致无”。“何”是名词,意为“一切物德”。“有”也是动词,意为“持有”。“无何有”就是站在道极视点上,致无(永不圆满的)一切物德之(自得性)持有。

   “无何有”是一切分类名相之庄学至境的总括。庄学至境的标准式是“至×无×”,“×”涵盖“道”分施万物的一切“德(得)”,包括一切文化名相、伦理价值和哲学范畴。本篇所及的已有“至极无极”、“至待无待”、“至知无知”、“至己无己”、“至功无功”、“至名无名”、“至治无治”、“至用无用”等,后六篇尚有不胜枚举的无数应用。

   “无何有之乡”像“藐姑射之山”一样是“南溟”的别名,共同象征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而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完全抵达的道极。“无何有之乡”是庄子对“文化至境”不可移易的精确命名。

   “逍遥”是庄学核心名相,因此冠名“内七篇”之首。除了《逍遥游》的“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仅有《大宗师》再次提及“逍遥”:“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两次都与“无为”并提,可知“逍遥”是老聃核心名相“无为”的别名。《外篇·天运》一语道破:“逍遥,无为也。”庄学承自老学,但才调思致旷古一人的庄子不愿蹈常袭故,常为老学名相另创别名,并且由此突破老学。“逍遥”对“无为”的重大突破,就是“无待”(蕴涵“无蔽”)。用 现代 哲学术语来说,“逍遥”就是“自由”:心灵的自由,基于对“道”的体悟;身体的自由,则是对“道”的顺从。

   综上所述,次章、末章的人物寓言及其寓意,与首章的动物寓言及其相关寓意一一对应。然而庄子既支离其言,又惜墨如金,不肯笨拙地一一点破,反而在精确对应中变文横生,新义迭出,导致《逍遥游》奥义难以窥破,尤其使次章、末章锋芒直指****庙堂、夭阏大知的庄学奥义隐晦深藏,进而使郭象的篡改曲注容易得逞。

寓言四则篇4

关键词:《庄子》;寓言;思想;哲学;批判

寓言是《庄子》的主要特点,《庄子》一书通过一则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而读者在一个个奇特神话般的寓言故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庄子》寓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思想价值。

一、《庄子》寓言的哲学思想

《庄子》一书也称《南华真经》,被后人尊奉为一部哲学经典,可以说在先秦诸子寓言中,惟有《庄子》寓言表达出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庄子》一书中的一则则寓言就是承载庄子哲学思想的载体。《庄子》寓言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色彩,“天道无为”是其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是没有界限差别的,即无用精神,强调大无用即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道”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最高范畴,与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在《庄子》一书中,体现“道”这一主要哲学思想的寓言非常多,这些寓言从不同侧面对道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阐释。如《知北游》篇: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

无穷曰:“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

曰:“有。”

曰:“其数若何?”

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中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见;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这则寓言的意思是说“道”为抽象的东西,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定义。只有知道“道”是不可知的人,才是真正懂得“道”的思想精髓的人。

《庄子》一书的作者主张以“无为”治天下才是正道,以“有为”治天下,就是害天。如《马蹄》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翘足而陆,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c,编之以o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k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这则寓言是说我们人类要按照马的自然天性去养马,不要用人类的作为去泯灭马的自然天性,否则就是名为养马而实为害马,治理天下和养马是一个道理,就是要顺其自然,以“无为”治天下,主张为政之道应当自然无为。

二、《庄子》寓言的批判精神

《庄子》寓言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充斥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其所批判的是当时整个黑暗社会。公木先生评论《庄子》寓言时说:“庄子的某些寓言也确实杂有厌世、避世、混世等消极因素和一定的复古主义、虚无主义倾向,但如从其文学形象的客观意义来看,则往往会突破其主观意图而形成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抨击与讽刺。所以,庄子寓言的思想格调尽管时高时低,时强时弱,但总是围绕着批判现实的基调摆动着。”

因为庄子生活在“人与人相食”的动乱时代,其对当时黑暗社会不抱有任何希望,故假借寓言之口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讽刺。如《在宥》篇刻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状:“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再如《让王》篇“韩魏相与争侵地”: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费,右手攫之则左手费,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

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

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之不得也!”

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这则寓言的意思是说“子华子与昭侯对话,感天下争乱不已。伤杀生命,而主‘重生’之言”,从侧面对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批判。

总之,由于庄子当时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其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故以《庄子》寓言的形式为载体来表达自己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对后世文学史和思想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淑霞.《庄子》寓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3]吴小洪.《庄子》寓言研究[D].扬州大学,2004.

寓言四则篇5

本文着重阐述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用语用学的理论分析了话语的寓义,分析了话语的规约寓义和临时寓义,并且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交际中的话语进行寓义的分析。

关键词 寓义 规约寓义 临时寓义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一、寓义的定义

话语所表达超出字面意义的意义,就是寓义。最早提出寓义的概念的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他认为我们应当把下述两种情况区别开来:一、说话者使用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二、这个说话者在特定的场合下通过使用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例如,当顽皮的孩子们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时说“妈妈来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要关掉电视机或者我们要上床睡觉的意思”。说话者通过前一句话来表达后一句话的意思,但是前一句话并不包含后一句的意思。我国学者多把“implicature”译为“含义”。有人用“言外之意”来表示,也不理想,语用学上已有一个词“illocutionary force”表示“言外之意”,因而采用“寓义”一词更为恰当。

二、 寓义的分类

寓义可以分为规约寓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和临时寓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一) 规约寓义

规约寓义指社会有共同理解的寓义。英语中常用的Can I help you?和May I help you?并不按照字面理解为“我能帮助你吗?”而是表达“我愿意为您效劳”的意思。

规约寓义用的久了,人们可能忘记它的寓义。早期,英语单词corpse指的是“人类或动物的尸体”,现在主要用来指“人类的尸体”又如成语“灭顶之灾”,本始义是指“被水淹没的灾祸”,通过认识上的推理,引申出“毁灭性的灾祸”的寓义。因此,把它解释为“比喻毁灭性的灾祸”便不够准确。

(二)临时寓义

临时寓义指并非社会约定、只是在特殊语境中表达出来的特殊寓义。比如说,你邀请某人周末看电影,这时你的朋友回答道“我要准备考试”,那就是拒绝你的邀请,此时为临时寓义。

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是临时寓义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格赖斯从四个方面说明合作原则:

量的准则:要有足够的信息。

质的准则:努力使说的都是真的。第一,不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的话;第二,不说缺乏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要有关联,不能无故转移话题。

方式准则:要求表达清楚明白。第一,避免晦涩,第二,避免模棱两可,第三,避免嗦,第四,避免条理混乱。

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1:双亲健在否?母亲在去年去世了。

例2:高潮部分弹得不错。

例1的寓义是父亲健在。问的是父母的情况,但是只回答了母亲的信息,所以信息量并不足。此处答话人违反了量的准则,并未给出父亲的信息,只能被认为是父亲健在,不同于母亲的离开。例2是某音乐老师对学生演奏完钢琴曲之后的一段评价,老师只说了高潮部分演奏的不错,并不说其他的部分演奏的如何,对该生演奏其他部分的效果予以忽略,违反了量的准则,实际上音乐老师对该学生的演奏并不十分满意,因为老师没有对整体的水平做出评估,所以老师不是十分的满意。

又如例3和例4:

例3:我今天见鬼了。

例4:你今天买衣服了吗?我买了很多书。

例3中,“我今天见鬼了”,我们知道生活之中并无鬼怪神灵,即使是在今天这种偶然的状况之下也不可能会发生,所以此处显然是一种虚假的信息,虚假的话语,但是我们知道说话人会遵循原则,不会给出虚假的信息,所以我们相信说话人不会撒谎,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只能是说话人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心情不好。

例4中,我们可以看到说话人试图询问关于购买衣服的信息,问听话人“你今天买衣服了吗”,说话人希望得到关于购买衣服的相关信息,可是听话人回答“我买了很多书”,看起来回答并不相关。可是,实际的状况可能会是听话人说我买了很多的书,以至于没有钱或者是不够钱都买衣服了。所以,此句话的寓义是“没钱买衣服了”。

继续看下面的例子:

例5:a. Open the door.

b. Walk up to the door, put the key into the lock, turn the key clockwise and push.

根据方式准则的第三条准则“简练(或避免嗦)”,说话人在说话时应该遵循这条准则,避免嗦。当说话人避免使用简单的表达方式,选择使用复杂的句子时,可以断定说话人并非随意地这样做,而是由于他所言的细节与当前说话的目的有关联。说话人使用b,并未使用a 的原因在于,他希望听话人关注a实施过程中每个动作的细节,按照b说的步骤完成。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是脱离语境而存在的;而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是依靠语境而存在的。话语意义是以句子意义为基础的,是句子在语境中的实现。话语的意义包括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对于话语隐含意义,即寓义的研究值得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Grice, H.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 Ed.P.Cole, 1981: 183-189.

[2]John I. Saeed. Seman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寓言四则篇6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庄子,还是西方文豪伊索,都是寓言大家,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寓言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如果说将寓言视为一种特定文学体裁是对语言的狭义理解的话,那么从广义上来说,寓言是指具有讽刺意味或劝诫作用的文艺作品,寓言中的“寓”所表达的是寄托之意,也就是说寓言是通过假托的故事来喻指某个深刻的道理。对于寓言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本雅明将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寓言性视为一种文艺批评的切入点,在他看来许多优秀的小说和诗歌中均隐藏着关于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的寓言表达。而几乎与本雅明在同一时期关注文艺作品寓言性的是杰姆逊,杰姆逊则认为语言性是文艺的基本特征,拥有寓言性的作品往往能够获得不同的解读,而这种多重解读所展现出的即是寓言性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刻价值。在本雅明与杰姆逊的基础上,艾布拉姆斯对艺术作品中的寓言性进行了更为精准的概括,艾布拉姆斯曾将寓言定义为一种外延广阔的叙事文体,在这一框架中的作品通过情节布排、人物造型等方式构成了一个完成的意义,同时在这层意义之下还传达着另外一层相关的隐藏的意义。[1]寓言性在文艺创作中最早的表现形式无疑是寓言,随后在许多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均呈现出来,就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而言,寓言性的渗入则较晚,但纵观当今世界影坛,具有寓言性的优秀影片也层出不穷,相比之下,中国寓言性的影片却并不多见。[2]本文将在简要解读寓言与寓言性的基础上,聚焦宁浩导演所执导的影片《无人区》,从影片《无人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出发,展现影片中的“兽性”寓言和“人性”寓言,从而对该片的寓言性进行探析。

二、导演宁浩与影片《无人区》

影片《无人区》早在2009年便完成了创作,但却在送审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有影评人说,经过近五年的打磨,宁浩所执导的《无人区》更加精细而成熟;也有人认为,四年零九个月的时光将《无人区》中最初的锐气打磨殆尽,整部影片呈现出“狗尾续貂”之感。事实上,正是通过不断的沉淀和打磨,宁浩的《无人区》才成为一部独具东方风情的优质西部片,讲述了一个中国式的人性救赎寓言,也正是这部影片使宁浩真正成为目前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体中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

宁浩于1977年出生在山西省,曾经涉足工人、音乐人、舞台设计师、广告传媒、摄影师等多领域的他在22岁时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艺术系学习导演专业。在其学生时期,宁浩就执导拍摄了影片《星期四,星期三》,这部影片获得了2001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3]在完成了导演专业的学习后,宁浩创作了其真正意义上的首部电影,即《香火》,《香火》不仅在瑞士的罗卡洛进行了首映,还折桂东京银座电影节奖、香港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的金奖、香港艺术中心最佳电影奖,同时该片还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影片。在影片《香火》大获成功之后,宁浩于次年拍摄了影片《绿草地》,同样也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香港电影节等知名电影节评委会的青睐,并在上海电影节中成为2004年度亚洲最受欢迎的影片。在经历了《香火》《绿草地》的导演之路初探之后,宁浩于2006年开始拍摄了名震影坛的“疯狂系列”影片,《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不仅以其诙谐幽默的风格征服了国内的观众,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收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本土影片在黑色幽默风格上的留白。“疯狂系列”包揽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奖项,凭借这些影片,宁浩也成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体中的领军人物,成为继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之后跨入“亿元俱乐部”的中国内地导演。[4]

正如前文所述,宁浩的《无人区》在2009年就已经完成了制作,但在2013年才真正被搬上大银幕。作为中国首部西北公路片《无人区》,主要在中国甘肃敦煌、新疆哈密等地拍摄,集结了徐峥、黄渤和余男等多位知名影星。在这部影片中,宁浩讲述了一个由兽进化而来的人在人类社会中的“兽性”复归和“人性”沦丧的残酷寓言。《无人区》一经上映便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总票房收入累计26亿元,刷新了导演宁浩的个人票房纪录,同时这部影片也成功入围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获得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年度影片题名,获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年度致敬电影。可以说,宁浩的《无人区》不仅仅是中国首部西北公路影片,同时也是中国当代影坛上少有的具有寓言性的影片,正因这种深刻的寓言性才使《无人区》获得了业界内外的一致赞誉。此外,宁浩所执导的影片《黄金大劫案》《心花路放》也分别于2012年、2014年上映,这些影片也获得了一如既往的好评。

三、《无人区》中的“兽性”寓言

影片《无人区》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中国西北部的虚构之地,之所以称其为无人区,并非在这一蛮荒之地中没有人类的栖息,而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在这里荡然无存,暴力成为掌控无人区的唯一法度,它既是罪行的产出者,也是罪行的裁判者。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宁浩正是通过暴力叙事的方式呈现出了关于“兽性”的寓言。在影片中,由徐峥饰演的律师只身来到荒芜的戈壁之上,为无人区中暴力集团的盗猎者进行辩护。在律师看来这场辩护无关正义,只是为了赚取巨额的报酬和虚伪的声誉。在深入无人区的过程中,律师一直用“我就要上头条了”这一信念来鼓舞自己。在辩护成功之后,律师将盗猎者装有鹰隼的汽车开走并以此作为律师费的抵押。事实上,这一人类社会中通行的方式在无人区是毫无立足之地的,盗猎者虽然允许律师开走了汽车,但随即便派出了杀手来追杀律师。在他眼中,律师只是一个帮助自己脱罪的工具,无须践行任何契约精神。于是一场关于“兽性”的较量便在荒漠戈壁之上拉开了序幕。

在影片伊始,导演通过旁白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看似与影片故事内容无关的片段。在组合式的全景镜头中,鹰隼翱翔在荒芜的戈壁之上,当小鸟出现在视野中时,鹰隼迅速出击,小鸟瞬间成为鹰隼的口中之食。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猎者同样迅速地将鹰隼收入囊中。在上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同时,影片以画外音的形式讲述了两只猴子的故事,两只猴子想吃树上的桃子,于是其中一只上树摘桃,另外一只在树下警戒,树上的猴子要把摘到的桃子分给树下的猴子,而树下的猴子要保证树上猴子的安全,在这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中,两只猴子不仅得以生存,还演变为猴群,慢慢地猴子进化成了人类。在这一段故事中,导演宁浩采用了一种动物世界式的叙事方式,阐释了一个关于进化和生存的道理,猴子要在遵从“丛林法则”的基础上适应群居、学会协作,只有在信任之中才能集体生存。在一段动物世界式的影像过后,画外音道出了整部影片的主旨,即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用火。事实上,在整部影片中,“火”是彰显“人性”的重要意象。虽然在《无人区》开篇便阐明了生存与信任的道理,但影片中的主人公之间却毫无信任可言,他们仅仅遵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人性灭失的“无人区”相互残杀。律师和盗猎者、杀手之间没有信任,律师不在乎盗猎者是否有罪,只是希望通过打赢官司而获得在经济上和名誉上的回报;盗猎者和杀手也不会遵守与律师之间达成的协议,为了追求鹰隼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而追杀律师;更为可悲的是同属一个利益集团的盗猎者和杀手之间也没有信任,在盗猎者眼中,杀手和律师一样都是自己赚取高额利润的工具,所以他可以不顾杀手死活地开车撞人,而杀手也并没有效忠于盗猎者,在夺去了律师开走的汽车后,毫不犹豫地带着车中的鹰隼走向贩卖的集市。同样,律师和“夜巴黎”的舞女、老板之间也不存在信任,舞女通过编织各种谎言希望博得律师的同情并将自己带出蛮荒之地;而律师帮助舞女逃跑也只是为了掩藏自己撞伤杀手的事实;舞女和老板之间更不存在信任,与律师和杀手之于盗猎者一样,在“夜巴黎”老板眼中,舞女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在无人区中,因信任的缺失而泯灭了人性,更为可怕的是,在这一蛮荒之地主导人类生存的是“丛林法则”至上的“兽性”,盗猎者和“夜巴黎”老板自然是无人区“兽性”的代表,更为可怕的是,来自现代社会的律师也在无人区逐渐被“兽性”所同化。当律师驾驶车辆踏上返回城市的公路时,一系列的“兽性”行为在他眼前展开,杀手的追杀、“夜巴黎”老板的敲诈勒索、傻子的锤杀行为等,当撞伤了杀手后,律师本想报警自首,但这种“法外桃源”的环境使他放下了电话,决定毁尸灭迹。律师在无人区的“兽性”演变正是影片的震撼之处,在一个法律和道德缺失、个人利益至上的环境中,人类将展现出最原始的“兽性”,人之为人的信任将不见踪影,而无人性的无人区将最终落寞为真正无人的区域。

四、《无人区》中的“人性”寓言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无人区》的男主人公律师也经历了由“人”到“兽”,再由“兽”到“人”的演变历程,而由“兽”到“人”的演变历程则是从结识了由余男饰演的“夜巴黎”舞女开始的。正如前文所述,律师与舞女一开始并不是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而是无奈之下的相互利用。但当舞女在危难之时用自己多年来的卖身钱来解救律师时,二人的关系开始了质变。最终律师点燃了打火机与飞向舞女的汽车同归于尽,将舞女自无人区拯救而出,重返人类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舞女找回了与律师之间的信任,从这一情节观之,律师用“火”找回了在无人区遗失的人性,也建立了与舞女之间的信任,在灵魂层面也重返了人类社会。

如果说以盗猎者和“夜巴黎”老板为代表的生活在无人区的群体是“兽性”的代表,那么深入无人区的律师和舞女则是一直徘徊在“兽性”和“人性”之间。影片中的盗猎者一直希望与律师成为所谓的“朋友”,为了自身的利益来保持长期的合作,但律师却认为自己与盗猎者并不是一类人。细观影片不难发现,二人之间存在着“食肉”和“吃素”的区别,盗猎者的食肉行为代表着重返蛮荒时代的“兽性”,而一直坚持吃素的律师则代表着“人性”的一方。虽然他在无人区这一“兽性”环境中曾迷失人性,但通过舍命拯救舞女的行为却能够找回遗失的人性。影片的结尾处舞女一改往日对嫖客的虚伪嘴脸,不再谎称自己曾就读于舞蹈学校,在求职时坦言自己并不会舞蹈,用真诚重新建立了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信任。在《无人区》中,导演宁浩通过律师与舞女在逃离无人区的过程中和逃离无人区之后的形象设置实现了人性的重塑,为整部灰暗色调的影片增添了一抹温情和希望。

寓言四则篇7

[关键词] 杀生;寓言;消解

电影《杀生》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西南一个偏僻小镇,人们想方设法除掉他们心目中的“公害”(名叫牛结实的“泼皮”)却屡屡失手,最后在一名从该镇走出去、学习现代科学的牛医生的谋划下,合谋将牛结实致死的故事, 电影不仅是刑警口中的“奇异”案件,还呈现了更多的内容,甚至成为“影像寓言”“混乱的黑色寓言”[1]。

一、寓言的形成:由小说到电影

寓言,早在《庄子·寓言》篇就已出现:“寓言十九,藉外论之”,指“藉外”之言。在庄子看来,只要不是语言表达主体本人,其他无论是人还是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都在“藉外”之列。[2]作为体现“自然之道”的三种形式之一(其他两种为重言和卮言),寓言的字面意义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它们本身是杜撰的,就像佛家所说“舍筏登岸”。 这种对“人物土地”的凭借和虚构,也使得寓言沾染不少神秘气息。小说《设计死亡》开篇第一句“这个案件是大头对我讲的”便奠定了真实的基调;紧接着开场白说道:“不要以为奇异的故事只能发生在戏剧里。实际情况是,不管我们的现实生活多么平庸而沉闷,但是它所缺少的从来也不是戏剧性。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只能说明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太迟钝太粗浅。”作者说:“他的这番话使得整个叙述在开头时候便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相反,这种写法从起始之时就堵塞住读者的质疑,令其坚信故事的真实性;否则他就“太迟钝太粗浅”。电影《杀生》去掉了小说刑事案件的叙述框架,虚化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镜头直接投向崇山峻岭,牛结实被一伙暴徒扔下山崖而毫发无损,随后跳下山岭走进被群山环绕、充满古堡建筑的长寿镇,随之招来一伙人的围殴,当他抢下对手的石头把自己脑袋砸出鲜血时,地震山摇,山崩的巨石滚向山下的镇子。片头短短的六分钟就渲染种种神秘元素:第一,西南地区长期以来被南诏、夜郎等离奇消失的古国和苗疆蛊术等塑造成神奇之地,封闭的群山和错杂的古堡更加深了故事环境的神秘莫测;第二,牛结实被扔下山崖而毫发无损、脑袋被砸出血而突发山崩(似乎暗示着伤害他会遭受天谴),他身上隐隐透露出异于常人的气质。影像寓言的神秘还直接体现在类似宗教色彩的水葬上。丧葬实则就是一种宗教习俗,尤其是在远古时代,丧葬就是原始宗教和对祖先敬仰的一部分。《杀生》两次表现水葬场面,出殡时巫师的形象、怪异的装束、诡秘的动作,都在极力渲染神秘的氛围。当然,电影另一重大神秘在于牛结实致死的原因,观众怀着解密的视角去追寻答案:“我打开了他的肚子,里面很健康,外面没有伤痕,也没有中毒,他是怎么死的?”

二、寓言的所指:宗法、逆子、舆论

当代著名批评家艾布拉姆斯这般界定寓言:“寓言是一种叙事,它的行为者和行为,有时包括背景经过作家刻意的创作,其目的不但使它们本身有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一种相关的、第二层面的人物、事物、概念或事件。”首先,他也承认寓言的虚构特征;同时,他强调寓言的目的与本质在于“第二层面”,即寓言的所指。此刻所指与能指之间发生了漂移,出现了言意的断裂(如同筏与岸的决裂),故有人言简意赅地说“寓言就是言此意彼”[3]。寓言为何会这样?原因有三:其一,言只作为释道的载体,可以毫无拘束;其二,在理解言难达意的基础上,将寓言作为冲破言意困境的一种手段;其三,加强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

《杀生》的形式编造,它的虚构和神秘一方面增强了电影的表现效果,另一方面又在提示其所指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就文化环境而言,电影倡导对宗法精神的批判。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中国家族制度的政治延续,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至今其影响力依然存在。影片从三个角度批判了宗法精神的消极影响:第一,对正常人性的压抑和扭曲。比如在“老祖”死后“按祖训办”依照宗法制内的“三纲五常”将马寡妇活活殉葬,而参与其中的镇人则扭曲了正常人性。第二,强烈的封闭性和排外性。当外来医生告诉镇人所谓传染病不过是普通结膜炎发点药吃就会好时,镇人纷纷指责:“我们牛医生说了,镇子上的事跟外人没的关系。”“啥子病我们个人都治得好。”以血缘、亲缘为基础的宗法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观念,培育了人们封闭保守的心理。第三,家族利益至大。例如当“老祖”临终输液时,镇长抓住他想喝酒的手说让他再熬一下,就一百二十岁,这样“老祖”就能编进《县寿禄志》,延续该镇辉煌的历史。

就人物塑造而言,电影实现了对逆子牛结实的礼赞。逆子所反叛之一便是宗法制。牛结实不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马寡妇从水底抢救出来“自己拿回去耍”,还用输液瓶喂虽命在旦夕却好酒的“老祖”喝酒,以及在全镇燃香叩头的取圣水仪式上抬着泥泞的双脚跳进圣水里沐浴。在《杀生》中,逆子的品性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拒绝的勇气。逆子实践着叛逆的功能,像觉慧们一样敢于对周遭的环境说不,但他悖逆却不逃离,相反,他一直在拒绝镇上祖训所说的最大惩罚——“把他赶走”。这种安泰式拒绝(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其源源不断的力量来自大地)比出走式的消极拒绝所需勇气更大,当然也丧失殆尽“君子风度”而近于痞子无赖。第二,充满野性。牛结实浑身荡漾着一股原始的野性生命力,比如身着裤衩在大雨中洗澡并调戏过往的姑娘与媳妇、割取自己的鲜血去喂食贫血的马寡妇以及第一次占有马寡妇。这种野性直面内心的真实,与之相对的则是铁匠内心深处对牛结实的羡慕嫉妒恨从而对其大打出手。第三,孤独悲哀。逆子在每一个时代都必然经历孤独、痛苦。牛结实一人守着镇上孤零的庙宇;与镇上的成年人走不到一起,只能跟一个傻子和一些小孩为伍。正是这种彻底的孤独与无助无靠才令牛医生的死亡之计有可能实施。最后,当牛结实在一片黑暗中四处哭喊“不要再整了,我最多也活不过两天了,放心了”时,他才切身体会到自身的孤独与悲哀。

在牛结实死亡原因这个问题上,有人则认为,电影指向“舆论杀人”:因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渴望获得自我认同和被认同,从而获取安全感。牛医生的死亡设计总结起来就是他所题写的四字:“心由境生”。“我们过去常说‘境由心生’,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观者当时的心情有关。然而,管虎偏偏逆向行之,讲述了个人在遭遇舆论包裹时的仓皇无助乃至绝望。”[4]牛医生在解释他的计划时说:“要想成功,光靠咱们几个是不够的,我需要的是全镇所有人齐心合力。”然后表演开始了:一个妇女关切地问牛结实“你的脸色咋个突然变得这么黄了”,一名妻子询问牛怎么病了而她的丈夫则说没得事情慌乱地拉走妻子,路人像避瘟神一样躲开牛结实,一个老婆婆扯下牛结实的一撮头发说是绿色的且预兆着要出大事,还有青年男子抢着帮牛结实干累活,牛结实掰手劲输给了个孩子,等等。在这一连串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下,牛结实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生病,抢走女孩子的红头绳拿去避邪。牛医生利用现代心理学中的心理暗示法一步一步地瓦解牛结实的意志,而将其逼上死亡之路。

三、寓言的消解:所指变异

依本雅明之见,“寓言在思想领域就如同物质领域里的废墟”,废墟、破碎才是寓言的存在状态;“在现代艺术中,只有那些标志世界终结、生命大限的破碎形象,才能使人彻悟一切尘世存在的惨痛与无意义,促使人们在废墟中升起生命救赎的动力”[5],寓言达成的是对现存的击碎和否定,进而寻找新的救赎。但在《杀生》的最后近十五分钟里,导演作了一百八十度转身,试图将混乱破碎的寓言与其说缝合成不如说还原成秩序井然、希望无边的世俗传奇,制作出另一版本的《设计死亡》,从而他变异了寓言的所指。

逆子的认同。在牛结实得知镇人要杀死自己与马寡妇的孩子,扛着板斧去找他们理论,却意外发现X放射片,知晓镇人的骗局。但是愤怒的他在清楚孩子与自己只能留其一之后毅然选择牺牲自己,心甘情愿地走向死亡。升腾的父爱将人见人畏的逆子打入死牢,牛结实丧失了他的勇敢与野性,像一条可怜虫乞求镇人“不要再整了”。一旦他接受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精神,以一己生命来换取血缘的延续,他便已死亡。这场死亡不是牛医生和镇人设计的,而是牛结实的不彻底;也不全是牛结实的问题,倒像张爱玲所说“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时代”。导演用对立面成就了牛结实,又用对立面杀死他,导演何曾彻底?这个时代何曾彻底?

宗法的温情。最后宗法掀开了冰冷的黑色面纱:牛医生力主除掉牛结实及其子,镇人都不同意,镇长说:“大家的心思我晓得,结实是结实,娃儿是娃儿,祖训言‘恶有报,善有源’‘剜疮不伤肉’,总要留下一个吧?”这一变化是宗法内部的自我约束。当牛结实拉着棺材走向死亡时,磕头谢恩说道:“娃儿无过,我先替娃儿谢过大家。”镇人皆感动流泪。牛结实妥协了,宗法便换了一副嘴脸显得温情脉脉,这种转变既来自于宗法内部重视血缘和亲缘的规约,也来自于宗法之外人的天性。

舆论也救人。虽然镇人造的舆论或说“谣言”将牛结实逼进绝境,但公众舆论也指出“结实是结实,娃儿是娃儿”而选择救下牛结实的娃儿。因为“谣言是环境危机的产物”[6],宣判了牛结实的死亡也就解除了长寿镇人心目中的危机,摆脱危机走回正常轨道的长寿镇发扬传统毅然救娃儿。此时,作为群体表达的舆论也将牛医生报私仇的一己欲望撕得粉碎。

至此,电影寓言的所指全部洗心革面、抛弃了它们的否定功能。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波德莱尔,没有卡夫卡,没有布莱希特,没有本雅明,不幸地,寓言没有来过。尚抱欣慰的是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寓言而寓言,成为寓言的工业生产者,虽产量很低。这条生产线出炉的《杀生》给大众留下一个淡淡的背影,一种费尽心思的游戏,一场穿过废墟的娱乐。

[参考文献]

[1] 林方文.《杀生》:混乱的黑色寓言[N].北京日报,2012-05-24.

[2] 韩海泉.略论庄子“三言”表达方式的本质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3] 刘进.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寓言理论评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

[4] 沙丹.《杀生》:舆论杀人[N].中国电影报,2012-05-10.

[5] 王慧青.废墟上的救赎——瓦尔特·本雅明“寓言”理论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寓言四则篇8

一、中国蚕神的星宿天驯及其祭祀考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生灵是合一的。蚕与马是属于同一个星座。房星,主马,称为天驯;故天驯又是蚕神的星宿。《尔雅·释天》云:“天驯,房也。”《尔雅注疏》卷五晋郭璞注:“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驯。汉尔雅注卷中(宋)郑樵注曰:“房为天马主车驾,故亦为天驯。”房星,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苍龙的第四宿。房宿有星四颗,故房宿称为天马四,即马祖。

《周礼注疏》卷三十三《夏官·司马下》云:“春祭马祖,执驹。”郑玄注:“马祖,天也。《孝经说》曰:‘房为龙马。’郑司农云:执驹,无令近母犹攻驹也。二岁曰驹,三岁曰眺。玄谓执,犹拘也。春通淫之时,驹弱血气未定,为其乘匹伤之。”(唐)贾公彦疏:“马与人异,无先祖可寻;而言祭祖者,则天驯也。故取孝经说,房为龙马,是马之祖。春时通淫求马蕃息,故祭马祖先。

王与之《周礼订义》卷五十五引郑愕注曰:“马未尝有祖,此言马祖者,贾氏谓天驯也。以天文考之,天驯,房星也。房为龙马。马之生者,其气实本诸此。则马祖为天驯可知,于春则祭。春者万物始生之时,驹始生之马,血气未定,不可通淫顺。春祭祖之时,则执而维挚之,以驯其始生之气。

马与人不一样,人有先祖,而马无祖先;但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对人是有功的,因此人们对马祖要进行祭祀。人们把房星,即天马四称做马祖。

古人认为,蚕马同气,是同一个星座。蚕身柔婉似女子,而头类马首。《荀子·成相篇》云:“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软,屡化而不寿者软,善壮而拙老者软,有父母而无北牡者软,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兹,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因蚕头类马首,故古人认为蚕马同气、蚕马相化,蚕祖与马同一个祖先。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蚕与马同气;马祖之星座,当是蚕祖之星座。房星,天驯,就是蚕祖。

《周礼·夏官·马质》“若有马讼则听之,禁原蚕者”。郑玄注曰:“原,再也;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禁再蚕者为伤马软。青人李光破说:“谓禁原蚕者,言牧马之处与牧马之人皆不得再养蚕也。上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养蚕者每年只能浴蚕种一次,不能再次(即两次)浴蚕种,否则会伤马。也有人说,养马之处不能再养蚕了。养马者如果因此而讼养蚕者,长官应该听讼处理。

先秦时期,人们以对天驯星宿的祭祀,就是对蚕神的祭祀。(清)秦蕙田《五礼通考》说:“先蚕之名,旧说为天驯。秦观《蚕书·祷神》亦云:“天驯,先蚕也。也就是说,天驯,曾被称为之蚕。

《周礼注疏》卷七《内宰》云:“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郑玄注:“蚕于北郊,妇人以纯阴为尊,郊必有公桑蚕室焉。

《礼记·月令》亦记载蚕神祭祀的情况:“季春之月……后妃斋戒,亲东向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事既登,分茧称,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郑玄注云:“后妃亲采桑,示帅先天下也。东向者,向时气也。是明其不常留养蚕也。留养者,所卜夫人与世妇;妇,谓世妇及诸臣之妻也。内宰职曰:仲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女,外内子女也。夏小正曰:妾子始蚕执养,宫事毋观,去容饰也,妇使缝线组翻比事。

也就是说,在季春三月,天子的后妃要斋戒,表示恭敬;去掉女子的容饰,容饰气味可能会破坏蚕房的洁静。后妃亲自而向东采集桑叶,并进行分茧称兹等事物工作,以劝蚕事。《礼记·月令》所记载的也许晚出,但记载的当是先秦时期的史实,这也可算中国较早的祭祀先蚕、蚕神的材料。人们祭祀天驯,就是对先蚕、蚕神的祭祀。

二、民间蚕神苑妇人、寓氏公主、蚕丛、马头娘考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国家。古代帝王们每年都要举行的大典祭祀诸个自然神,如天神、地神、风神、社神、农神等。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封建国家的存亡,故历代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的祭祀祈祷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程、先农、先蚕等。蚕桑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蚕神当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

天驯虽然曾被称为先蚕、蚕祖,但天驯只是一个星宿,而不是人。先蚕应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的人。(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六《吉礼》说:“先蚕,天驯也;……然天驯可谓蚕祖,而非先蚕者也。天驯是一星座,不能成为先蚕,那么谁是先蚕之神呢?东汉时期,人们把苑扇妇人、寓氏公主称为蚕神。

汉)卫宏《汉官旧仪》卷下曰:“皇后春桑皆衣青,手采桑以缥三瓮茧。春桑生而皇后亲桑于苑中,蚕室养蚕千薄以上;祠以中牢,羊采祭。蚕神曰苑扇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群臣妾从桑,还献于茧观;皆赐从采桑者乐,皇后自行。凡蚕絮,织室以作祭服。祭服者,冕服也。天地宗庙群神五时之服,皇帝得以作缕缝衣,皇后得以作巾絮。而已置蚕官令压,诸天下官下法,皆诣蚕室,与妇人从事。故旧有东西织室作治。《后汉书·礼仪志·先蚕》云:“是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叹后汉书·礼仪志·先蚕》记载了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以少牢之礼祭祀先蚕的情况。(汉)卫宏《汉官旧仪》记载了东汉时期苑扇妇人、寓氏公主已成为人们祭祀的蚕神。

古代有人亦把苑扇妇人称为先蚕。晋人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云:“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苑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苑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六亦云:“祀先蚕:干宝云:祀苑扇妇人、寓氏女之尊称,先蚕也。

晋人干宝、宋人祝穆皆把苑扇妇人、寓氏公主当做先蚕。苑扇妇人、寓氏公主是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蚕神。 “苑扇妇人、寓氏公主”最早出现在卫宏的《汉官旧仪》中。然而由于史籍记载的太简略,所以我们只能根据这些简略的记载,探讨苑扇妇人、寓氏公主二人的出身情况。 “苑扇妇人”之“苑”,通“苑”,是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与“底”相通。《毛诗注疏·大雅·召星》一句“皋皋靓言之下有注释;(唐)孔颖达疏引《说文》,懒也。草木皆自竖立,唯瓜瓤之属卧而不起,似若懒人常卧室。故字从穴,音眠。熊忠《古今韵会举要》卷十二云也;《史记》些底,偷生;承庆云:‘懒人不能自起,如瓜瓤在地不能自立,故字从口;又懒人常在室中,故从,由此可见,“苑扇妇人”当是在瓜田中生活劳作的妇人。这些记载很明显,“苑扇”是田园种植之意;“苑扇妇人”,就是田园种植瓜木的妇人。田园种植的妇人,发明蚕桑,是完全可能的。

“寓氏公主”之“寓氏”,当是《尚书·尧典》中的“山禺夷”。《尚书·尧典》云:“分命羲仲宅喝夷,曰喝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孽尾。”孔安国传曰:“宅,居也,东表之地称喝夷。喝,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喝谷。喝谷、山禺夷,一也。羲仲居治东方之官,敬宾导秩序也。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日中,谓春分之日;鸟,南方朱鸟;七宿,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季孟则可知。冬寒无事,并入室处;春事既起,丁壮就功;厥,其也;言其民老壮分析,乳化曰孽,交接曰尾。

如果此说无误的话.那么寓氏公主的传说当发祥于东夷地区,即今山东

一带。 干宝的《搜神记》又云:“苑妇人,先蚕者也。”“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苑妇人是在田园生活劳作的妇人,寓氏公主是东夷地区一个地位很尊贵的人。苑扇妇人的蚕桑发明有可能通过寓氏公主而传播开来。苑扇妇人当是先蚕,是最早发明蚕桑的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云:齐国“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纵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唐)颜师古注云:“冰,谓布帛之细,其色鲜洁如冰者也。纵,素也。绮,文增也,即今之所谓细绩也。纯,精好也。丽,华靡也。纵,音丸;纯,音淳。师古曰:言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齐国,即今山东之地。先秦时期的齐国“冠带衣履天下”,是当时}L}'织业的中心;这与“寓氏公主”在东夷地区,及其发明、发展起来的织业当有一定的关系。 苑扇妇人、[!]寓氏公主当是东夷传说中民间的蚕神,但曾经被汉代定为朝廷礼典,在皇家的祭坛上接受祭祀。

我国巴蜀地区也有蚕神的传说。(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蚕市》云:“仙传拾遗曰:蜀蚕丛氏王蜀,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每岁首出之以给民家,每给一所养之,蚕必繁孽,罢即归于王。王巡境内,所比之处,蚕成市。蜀人因其遗事,每年春有蚕市也。

相传四川为蚕丛氏之国。李白有《蜀道难》云:“蚕丛及鱼是,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是今四川境内的一个部族或古国的首领。《事物纪原》中记载,“蜀蚕丛氏王蜀,教人蚕桑”。所以蚕丛氏当为巴蜀地区所供奉的蚕神。

马头娘的传说亦出自四川古蜀之地。

《搜神记》卷十四云: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疆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自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整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撅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迫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苑扇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苑扇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晋人干宝作《搜神记》时,关于“蚕与马同气”、苑扇妇人、寓氏公主的传说已经存在,故《搜神记》中的“女儿化蚕”说,即“马头娘”的传说当为晚出。《搜神记》对巴蜀地区有很大影响。宋代,蜀中有很多寺观,供奉“马头娘”,当是从《搜神记》的故事逐渐演化而来。

(宋)戴植《鼠璞》卷下“蚕马同本”云:“唐《乘异集》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六云:“蜀之风俗,宫观诸化塑女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焉。蜀中“马头娘”的传说当来自晋人干宝所作《搜神记》。中国传说中蚕神,即先蚕,有多种说法:如苑扇妇人、寓氏公主、蚕丛、马头娘等,在后世皆被认为是民间蚕神。

三、中国古代正统的蚕神螺祖及其祭祀考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许多蚕神,如苑扇妇人、寓氏公主、蚕丛、马头娘等,但是我国自汉代起,古代朝廷祭祀蚕神的礼仪,必须是皇后躬亲。那么能够受到皇后亲自祭祀的,其地位当然要高于皇后。而以上所说的蚕神,地位皆是很低。苑扇妇人,从名义上看,当是一田园妇人,地位不高;寓氏公主,当是一个皇室女儿,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嫁出的女儿,就不再继承皇家的血统。蚕丛氏,当是偏邦诸侯的首领。马头娘,是民间女儿。苑扇妇人、寓氏公主、蚕丛氏、马头娘等,可以说都是当不起皇后亲自祭祀的人物。而谁能当得起帝王的祭祀、而成为古代中国祭祀的蚕桑主神呢?

螺祖是黄帝的元妃,就是后代的皇后。如《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螺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汉)戴德《大戴礼记》卷七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谓之螺祖氏。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螺祖为国母的地位是得到国人认可的。自后周始,西陵氏螺祖(即憬祖)被称为最早教人们养蚕的人。人们为了纪念她,故她被人称为“先蚕”,即蚕神。 螺祖为先蚕、蚕神的观念很快为中国士人所接受。宋元以后,许多有关农桑先蚕的着作中,不再承认苑扇妇人、寓氏公主,蜀蚕丛氏、蚕女马头娘等。中国的史籍上开始把黄帝元妃西陵氏螺祖称为先蚕、蚕神。

自后周始,历代皇室开始以螺祖为祭祀的先蚕、蚕神。关于对先蚕西陵氏祭祀的情况,史书多有记载。

宋人罗泌《路史·疏讫纪》卷十四《黄帝纪上》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憬祖,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伟而躬桑,乃献茧兹遂称织维之功,因之广织以给郊庙之服。帝之南游,西陵氏陨于道,式祀于行。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董斯张《广博物志》引《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又曰:“有巢始衣皮,轩辕妃螺祖始育蚕。

(元)王祯《农书》卷二十《蚕缥门》云: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实为要典。若夫汉祭宛扇妇人、寓氏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娘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然古今所传立像而祭,不可遗闻,故附之。稽之古制,后妃祭,先蚕坛谴牲币,如中祠此古。后妃亲蚕祭神礼也。《蚕书》云:卧种之日话旦,升香割鸡,设醒以祷先蚕,此庶人之祭也。自天子后妃至于庶人之妇,事神之礼虽有不同,而敬奉之心一。

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卷一云:“《通典》周制享先蚕。先蚕,天驯也。蚕与马同气。汉制,祭蚕神曰:苑妇人、寓氏公主。北齐,先蚕祠黄帝轩辕氏,如先农礼。后周祭先蚕,西陵氏。

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一二六:黄帝之妃西陵氏,始蚕,后世祀为先蚕。或天子先告黄帝,而后乃祀西陵软。《路史》黄帝有熊氏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筛而躬桑。《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螺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礼说》卷十云;“轩辕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螺祖氏,淳化鸟兽虫蛾,故后周以先蚕为西陵氏。然则先蚕,犹先牧始养蚕者,而马蚕之祖,则龙精也。元人王祯《农书·农桑·蚕事起本》卷一曰:“至后周,坛祭先蚕,以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始,是为先蚕,历代因之。尝谓天驯为蚕精,元妃西陵氏始蚕,实为要典。若夫汉祭苑扇妇人、寓氏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姑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然古今所传立像而祭不可遗闻,故并附之。夫蚕之有功于人,万世永赖,注于祀典,以示报本,后之蒙衣被之德者,其可不知所本耶。

但是先蚕到底是谁,谁最先发明了蚕桑,一些士人还是很明白的。秦蕙田《五礼通考》云:先蚕,天驯也;先蚕之神或以为苑扇妇人、寓氏公主,或以为黄帝、或以为西陵氏、或以为天驯,历代儒者议论不一。然则蚕其首马首,其性喜温恶湿,其浴火月而再养则伤马,此固与马同出于天驯矣。然天驯可谓蚕祖,而非先蚕者也。蚕妇人之事,非黄帝也。《史记》黄帝娶西陵氏,而西陵氏始蚕,于志无见。汉祀苑扇妇人、寓氏公主二人,此或有所传然也。其坛或在桑坛东南,或在桑坛之西,其祭或少牢、或太牢、或一献、或三献,历代之所尚异也。然礼必皇后亲享,北齐使公卿祠之非古也。

又云:圣王祀典,凡有利于民者必报之,故饮食必祭原其始也。凡先圣、先师、先农、先老、先医、先牧、先炊、先仓,皆始为之者之神,盖理与事之所必有,而不必实指其为谁何也。先蚕之名,旧说为天驯,为黄帝、为西陵氏、为苑ir'}妇人、寓氏公主,夫既为始蚕之人,则非天驯;显然而西陵氏已下,则亦无明据也。祀先蚕礼自汉以后具有之,陈氏考之特详,但其正义则经无明文耳。惟《月令》鞠衣之荐,为近于祀事。今取通典及礼书说,附于经文之下从其类也。至先蚕之神,似当与祭诸先同例,而不必求其人以实之与侯议礼者质焉。

秦蕙田《五礼通考》中说的非常明白,“始蚕之人,则非天驯”,“天驯可谓蚕祖,而非先蚕者也”;而“蚕妇人之事,非黄帝也”;“

而西陵氏始蚕,于志无见”。北周以前的史籍,确实没有见过西陵氏螺祖是发明蚕桑之人的记载。秦蕙田又说“汉祀苑扇妇人、寓氏公主二人,此或有所传然也”。笔者认为秦蕙田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苑扇妇人、寓氏公主有可能是发明蚕桑之人,当为先蚕。但是秦蕙田在此又说:“显然而西陵氏已下,则亦无明据也”,秦蕙田也不敢否定西陵氏螺祖是先蚕的礼制,于是对于先蚕之神,“而不必求其人以实之与侯议礼者质焉”。古代自汉代开始祭祀先蚕,即蚕神的祭祀是非常隆重的;要堆筑先蚕坛,奉安先蚕神位,皇后身穿祭服帅百官夫人躬亲蚕桑。晋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先蚕坛,祭祀先蚕的礼仪基本成为定制。晋武帝太康六年(205),“蚕于西郊,与藉田对其方也。   乃使侍中成粟草定其仪:先蚕坛高一丈,方二丈,为四出陛。陛广五尺,在皇后采桑坛东南,帷宫外门之外,而东南去帷宫十丈,在蚕室西南,桑林在其东。取列侯妻六人为蚕母。蚕将生,择吉日,皇后着十二莽步摇,依汉魏故事,衣青衣,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魏马。女尚书着貂蝉佩玺陪乘,载筐钩。公主三、夫人、九殡、世妇、诸太妃、太夫人及县乡君、郡公侯特进夫人、外世妇、命妇,皆步摇,衣青,各载筐钩从蚕,先桑二日。蚕室生蚕着薄上。桑日,皇后未到。太祝令,质明,以一太牢告祠,渴者一人监祠。祠毕,彻撰,班余胜于从桑及奉祠者。皇后至西郊升坛,公主以下陪列坛东。皇后东而躬桑采三条,诸妃公主各采五条,县乡君以下各采九条,悉以桑授蚕母,还蚕室。事讫,皇后还便坐。公主以下乃就位,设飨宴,赐绢各有差。

《国朝宫史》卷六记载:“先蚕西陵氏神位,内监十人前引入坛,奉安座上,毕。相仪奏请行礼。螺祖的神位被供奉在先蚕坛上,受到自后周直至明清,历代朝廷的祭祀。如前所述,西晋时期开始堆筑先蚕坛以祀先蚕,先蚕坛的堆筑直至明清。

清朝时期,“先蚕坛在西苑东北隅。乾隆七年,救建其制,一成方四丈,高四尺,四出陛。坛东南为先蚕神殿,坛之东为观桑台。台之前为桑圈,岁以季春吉巳,皇后亲祀行躬桑礼或遣妃代行礼。 祭祀先蚕之礼为历代王朝所重视,祭祀先蚕是皇家不可少的祭礼。自后齐后周及隋,祭祀蚕神螺祖之礼典大抵多依晋仪,然亦时有损益。皇家祭祀先蚕的礼仪是:“自后齐、后周及隋,其典大抵多依晋仪,然亦时有损益矣。这个祭礼只有黄帝元妃西陵氏螺祖才能享受得到。历代祭祀先蚕之礼皆如晋朝之仪,大同小异。

寓言四则篇9

一、明白道理型

所谓明白道理型,就是通过寓言故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明白某个道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一种类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讲道理,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道理,教学内容不但枯燥乏味,而且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有关道理。寓言故事的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而且使有关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明白道理型寓言故事。教学“新集体,新面貌”,教师用“小水珠的故事”导入新课:有一滴小水珠,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海妈妈的怀抱,它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它被抛到了高处,刚被抛到高处时还有些害怕,但渐渐地,它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炫目的阳光、亮丽的彩虹、湛蓝的大海,它陶醉了,没想到空中的景色这么美!小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飘呀飘呀,忘却了一切。这时,传来了大海妈妈焦急的声音:“小水珠,快回来,太阳会把你晒干的!”小水珠满不在乎地回答:“妈妈,我再玩会,这儿太美了……”可还没等它说完,一束强烈的阳光照过来,小水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思考:小水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这里,用小水珠离开大海便瞬间消失的寓言故事,鲜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的道理,或者说明了个人离开集体将无法生存的道理。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获得启示型

所谓获得启示型,就是通过寓言故事有所启发、启示或启迪,在认识上得到提高、在行为上得到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的一种类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端正学生的行为,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怎样才能有效完成这一任务呢?寓言故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借助这一载体,不但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并且可以指导和端正学生的行为。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获得启示型寓言故事。教学“新自我,新认识”,教师引入了这则寓言故事:有一天,上帝把动物们都找去,问他们对自己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一问方知,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对自己不满意。鸟嫌自己只有两条腿,太不公平;鱼说自己根本没有腿,被剥夺了参加年度田径大赛的机会;青蛙抱怨自己身份特殊,既不属于水族,也不属于陆族,以致不能取得参赛资格;就连百兽之王的老虎也有缺憾,认为自己头上少了犄角,没有脸出门……最后问到小蚂蚁,小蚂蚁细声细气地说:“我对自己很满意。虽然我身材矮小,不够强壮,但我可以扛动比自己还重的东西;虽然我没有翅膀不能飞,游泳也不好,但我会造漂亮的地下宫殿,冬暖夏凉;虽然我一个不起眼,但我们是个大家庭,我们的亲戚遍布全球,我们的生活很快乐,我感到非常幸福。”提问: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在这里,鸟、青蛙、老虎等动物只看到自己的劣势、缺点、短处,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优点、长处,不能全面、正确认识自己,所以不满意。小蚂蚁快乐的秘密就在于能正确认识自己。显然,这个寓言故事对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很有帮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优势与不足,我们应该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三、分析原因型

所谓分析原因型,就是通过寓言故事,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寓言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正确把握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类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要培养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有效提高,是教师坚持不懈强化训练的结果。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前提,是切实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就不能提高这一能力。寓言故事趣味性强,蕴含哲理,易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分析原因型寓言故事。教学“未来道路我选择”,教师引入了一则寓言故事:场院上,一头毛驴要吃草,毛驴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青草。岂料,毛驴犯了难,先吃这一堆还是先吃那一堆?就这样,毛驴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问题:毛驴饿死的原因是什么?这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在阅读故事、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后,就能找到毛驴饿死的原因:不会选择。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旅途中的选择,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学生从毛驴不会选择的可怕结果,自然会联想到人如果不会选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见,这则寓言故事的引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寓言故事,学生怎么会有思考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会是多么的枯燥乏味!

四、比较辨析型

所谓比较辨析型,就是对寓言故事中不同的观点、做法等加以比较、辨别、分析,从而加深认识、明确是非、知道异同,进而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的一种类型。思想品德课涉及许多思想观点,鱼龙混杂,甚至鱼目混珠,怎样才能分清鱼或龙、慧眼识珠?这就需要比较、鉴别,从而提高比较辨别能力,而生动形象的比较型寓言故事为比较辨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比较辨析型寓言故事。教学“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教师展示“一只蜘蛛和三个人”的寓言故事: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教学新视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这只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他决心像蜘蛛那样一直努力下去。提问:1.你同意寓言中谁的观点,为什么?2.请你猜测,假如寓言中的三个人遇到同样的挫折,各自会有怎样的结果?在这里,提出了三个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比较、辨析并推测结果。第一个人面对挫折的态度不正确,其结果只能是日渐消沉、自暴自弃;第二个人善于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采取了遇到挫折就绕着走的态度,其结果可能会使他变得聪明从而战胜挫折,同时也可能因为不勇于面对挫折而最终遭遇失败;第三个人对待挫折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样会使他变得坚强起来,从而能够战胜挫折。最后,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我们要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战胜挫折。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比较辨别能力。

五、综合探究型

所谓综合探究型,就是以寓言故事为基本线索,围绕寓言故事展开各种探究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的一种类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探究”?这就要借助生动有趣的情境材料,而综合探究型寓言故事就是比较理想的情境材料。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综合探究型寓言故事。教学“成功需自信”,教师引入了“迪奥的故事”,让学生分段探究:

(一)有一头小狮子,名叫迪奥。他的决心可大了,一天,小狮子迪奥对狮子妈妈说:“妈妈,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头没有缺点的、十全十美的狮子。”狮子妈妈抚摸着小狮子迪奥的头说:“你真是有志气的好孩子!”说一说:你怎样评价迪奥的愿望?

(二)几年后,少年狮子迪奥发现,狮子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在中长跑项目中的耐力要比羚羊弱,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个弱点,羚羊就从嘴边溜掉了。迪奥认为羚羊耐力好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吃的食物,于是它瞒着母狮子偷偷地吃草。一周后,迪奥因吃草消化不良被妈妈送进医院。迪奥在恢复了体力后,坚持要继续吃草,几经劝说无效,狮子妈妈带小狮子去见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迪奥安排了行为治疗的作业:

1.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2.在捕猎失败时,告诉自己,我的耐力的确比不上羚羊,但我要发挥我的优势。

3.每周记录自己捕到的羚羊数,而不是从嘴边溜掉的羚羊数,并把捕捉记录与同伴和家人分享。

4.每天对着镜子说:虽然我……(缺点),但我不自卑,我仍然是草原之王,因为我有……(优点)。想一想:完成这些作业对迪奥有哪些帮助?

寓言四则篇10

阅读需要操持,操持需要认知。“双向的互动”构成了阅读的基本形态,“对话式的言说与倾听”则是阅读的本质特征。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不间断的“三国四方”的对话或会谈,“三国”即教师、学生、文本,加上教科书编者就是“四方”。其中,最具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又无疑是阅读的文本。借文本探究,倚文本拓展,原本就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如何用(选)不同类型的文本来优化阅读教学就越发重要了。

我国古代的寓言博大精深,尤其是先秦著述中的许多寓言业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成语,可谓丰富之至。围绕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来考虑,强化与寓言对话式的阅读,应当说是颇有意义的。

首先,寓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最为突出。其所要表达的基本上不是故事本身的存现或可知,而是将整个故事作为一个比喻或一种影射,或以此喻彼、以小喻大;或以古喻今、以近喻远,藉此传达某种观念或事理。读解寓言把握寓意,无论是审美还是审丑,与言语、修辞相关的应用能力总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寓言假故事寓哲理又往往具有多元多向性。如果说表层寓意只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而发,属于“个别的”,那深层寓意就很可能反映的是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情态或精神现象,乃至某个民族或整个人类跨越时空所共有的思维积淀。能否读解出其中的道道,表现出个人的见解,探究能力如何无疑是关键。

再就是,寓言故事大多既形象、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耐读。虚拟的故事却能够巧妙地观照住历史和现实。因此,从分析语言的表达到用好表达的语言,皆有益于学生剖解与参照。同时,许多穿插于文本中的寓言,其独特的表述效能,对激活学生写作的构思、优化作文的叙议,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基于“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寓言的对话式阅读也是有层次、讲梯度的。一是可以与寓言进行“认同式对话”,在固有中求证,即侧重于对寓言通常寓意的提取及认定;二是可以与寓言进行“商榷式对话”,在质疑中探寻,即对寓言通常的寓意做多角度辨析并提问;三是可以与寓言进行“辩驳式对话”,在批判中立论,即对寓言故事的内涵或外延重新界定并对寓意作逆向评定。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本在于有创新,发散思维又正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而寓言文本形象大于思想的典型性,又正好为发散思维提供了独特的蓝本,从而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法可依,有路可循。具体地讲,可以结合寓言寓意的特点,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应用、审美、探究的能力。

一是由表入里的层面剖析。

像“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守株待兔”这类学生普遍熟知的寓言故事,拿来作一番由表入里的寓意剖析,无疑可以提高学生了解事物、认知事物的思辨能力。

“刻舟求剑”的故事,表面上看是在讽刺那些思想闭塞、固执拘泥的人,进一步分析就会看出它实际上是在嘲笑那些顽固守旧、反对革新者,而其告诫人们要懂得运动与相对静止之哲理关系的寓意就更深一层了。

“画蛇添足”的故事,看似是要说明假如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会把事情搞坏,但如果稍微理性地分析一下,就可以从中挖掘出它的更深一层的寓意――取胜者应适可而止,不可因贪多而走向反面,从理论上说就是要懂得主观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多跨一步也会变成谬误。与此同时,也不妨作进一步的追问和剖析:给蛇添足的想法是打哪儿来的?是因为不认识蛇,还是想把它画成更高级的龙的样子?

再看“守株待兔”,表层寓意是讽刺那些企图不经过艰苦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的人;中层寓意是嘲笑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政治上的保守派;深层寓意则是告诫人们要认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二是顾此及彼的角度分析。

无论是要看清某种客观事物,还是要表现某种主观意向,注重多角度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寓言寓意多向多面的特点可以激活学生认知、表述、阐发的角度。

像“滥竽充数”的故事,我们通常都是着眼于“滥竽”来评判,认定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靠蒙混骗人是不行的,即不应以次充好。可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寓言不也讽刺了像齐宣王一类的昏庸者吗?齐宣王不昏庸,南郭先生又何来“充”的机会和效果。同时,也可以从南郭先生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先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的真相,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与此类似的还有诸如“狐假虎威”“买椟还珠”等寓言故事。从“狐假虎威”中,既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也应当分析出老虎的昏聩;而“买椟还珠”的故事则似一把具有双重讽刺作用的双刃剑:既可以说是对买者只重形式忽视内容的一种讽刺,也存有对卖方只重手段忘了目的的批判。从卖方说,为了卖出宝珠,把珠盒“包装”得富丽华美,结果将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珠盒上而事与愿违,这就说明做事应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从买方说,有眼无珠,被华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内容,以致取舍不当。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看清本质。否则,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还有像“黔驴技穷”的故事,从老虎的角度或立场出发,寓言告诫人们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貌似强大的对手所吓倒,同时也讽刺了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恶势力;而从驴子的角度来分析,寓言又警示人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谨慎地应付不利的环境,不要“出技以怒强”,这是从消极的一面去理解,从积极的一面去认识,这则寓言也讽刺了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三是或是或非的取向辨析。

这一点,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一文,独具见地,颇有启发。当然,中国的传统寓言故事,其可辨析的内蕴也毫不逊色。就拿“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说吧,本来用以赞美真诚专一、敢于藐视困难――可谓寓意之一,也可用以赞美苦干实干、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可谓寓意之二,还可说明对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看――可谓寓意之三,但与此同时,也可以从完全相反的方面提出诸如“与其搬山,何不迁屋?”“为什么愚公听不进不同意见?”“不从实际出发会有什么结果?”“‘山不加增’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吗?”等问题。

“塞翁失马”的前前后后,较好地体现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的认识观。其中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也是符合辩证法的,但如此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却又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有悖科学观的。因此,应力求考虑周全,处事谨慎,多一些准备,少一点幻想,一旦面临祸患,方能安之若泰,处变不惊。

还有像“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的自告奋勇固然可敬,但为什么非得到关键时刻才让如此的人才挺身而出呢?平原君在识人用人方面显然有很大的失误,他不但没能发现毛遂这样的人才,而且亲自遴选的另外十九位又皆为平庸无能之辈。毛遂自荐的“是”与平原君识人的“非”,正是这一故事最可咀嚼之处。

再来看“望洋兴叹”,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认识到不知自我浅陋而盲目自满、自足的可笑,也能从一个“叹”字上看出扩大视野的好处。河伯因不知而陶醉到由望洋而兴叹的过程,可以引发出许许多多有关是是非非的联想或评价,诸如“河伯的自我陶醉难道与百川(大大小小的河流)的‘灌’就不无关系吗?”“望洋之后是不是就能保证再也不会‘见笑于大方之家’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