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十篇

时间:2023-04-02 14:28:18

寓言两则

寓言两则篇1

李社钊

《寓言两则》这篇课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和心存侥幸。

寓言《揠苗助长》形象地讲述了古时一位种田人急于求成的故事,他每天都巴望自己的庄稼早日成熟收获,为了达到目的,他竟然拔高禾苗帮助庄稼长高,但事与愿违,他的禾苗全死了。我们现在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在学习上要吸取揠苗助长的教训,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想一下子学会很多知识,这样反而肯定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最终像故事中的种田人一事无成。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没有学好汉语拼音,又怎么懂生词的读写呢?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加减计算,又怎么能进行混合运算呢?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基础知识学好。

寓言两则篇2

有一天,百兽之王老虎突发奇想,想让百兽给他挑挑毛病,提提意见,以便更好地树立亲兽形象,治理王国,统治百兽。他把这个意见跟狐狸等参谋助手说了,大伙一起高呼:“大王礼贤下士,广纳百言,王国江山永固,大王名垂千史!”

第二天,老虎就出发征求意见去了。走着走着,看到一只兔子在那儿吃草。它走上前去,摆好姿势,虎眼向上,虎须直立,大吼一声:“喂,小兔子,你看我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毛病吗 ”心里却说:“这家伙太渺小了,还没我的爪子大”。老虎等了好一会,也没见动静。低头一看,兔子早已没了踪影。

老虎又往前走。走着走着,看到一只梅花鹿在那儿玩耍。它走上前去,摆好姿势,虎眼向上,虎须直立,大吼一声:“喂,梅花鹿,你看我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毛病吗 ”心里暗说:“这家伙长犄角,长脖子,太难看了”。老虎等了好一会,也没见动静。低头一看,梅花鹿早已没了踪影。

老虎又往前走。走着走着,看到一只野猪在那儿休息。它走上前去,摆好姿势,虎眼向上,虎须直立,大吼一声:“喂,野猪,你看我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毛病吗 ”心里嘀咕:“这家伙黑不溜秋,猪嘴獠牙,难看死了”。老虎等了好一会,也没见动静。低头一看,野猪早已没了踪影。

老虎走了一天,累了够呛,没征求到一条意见,只好失落地回豪华办公室去了。它一直在想:“为什么没人愿意给我提意见呢?”

寓言两则篇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3分)

1.

(3分)你知道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列一列吧!

坐井观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3分)拼一拼,写一写。

xiōng

jiān

á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1分)选字组词。

输________

4.

(7分)看拼音写词

jǐnɡ

yán

huí

nònɡ

cuò

tái

tóu

biān

zuò

jǐnɡ

ɡuān

tiān

kǒ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3分)按拼音写汉字

qiū

tiān

xiáo

cǎo

sh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3分)《坐井观天》这篇文章写了:青蛙和小鸟在为________争论,青蛙认为________,小鸟认为________。

7.

(5分)转换成句意不变的句子。

①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②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8.

(12分)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①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5分)读句子,说句子。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10.

(6分)加标点

①朋友________别说大话了________

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________还用飞那么远吗________

③不信________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________

11.

(8分)我会填

一________井

一________小鸟

一________天空

一________朋友

________的朋友

________的青蛙

无边无际的________

小小的________

12.

(8分)我会写

xiānɡ

xìn

jǐnɡ

yán

tái

tóu

sh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īnɡ

méi

cuò

huí

hái

yǒ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4分)选字填空。

(1)青蛙________在井里。

(2)乘公共汽车要主动为老人让________。

(3)上完体育课,我很________,想________水。

14.

(3分)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和有关的意思连起来。

吞吞吐吐________

①大得看不到边。

坐井观天________

②形容说话不通快,想说又说不出的样子。

无边无际________

③坐在井里看天。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短小,所见有限,还自认为正确。

15.

(8分)组词

信________

沿________

抬________

际________

蛙________

错________

答________

还________

16.

(5分)用划线词语写句子

①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②我天天坐在井里。

17.

(1分)猜字谜。

老王躲在草上头。(猜本课一生字)________

18.

(8分)比一比,组成词语

错________        沿________      娃________       治________

借________        没________      洼________       抬________

19.

(5分)用钢笔描红。

井口

井沿

弄错

20.

(5分)读寓言《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21.

(5分)读寓言《坐井观天》,同学们说说,故事里都写了谁?

22.

(5分)读寓言《坐井观天》,指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二、阅读题

(共3题;共15分)

23.

(5分)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句中“诞生”能换成“出生”吗?为什么?

24.

(5分)读寓言《坐井观天》说说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5.

(5分)根据寓言《坐井观天》,读句子回答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3-3、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15分)

23-1、

寓言两则篇4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文学属性理应得到重视。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寓言文学体裁的基本要求。在创作中,有些作者有时一面重视思想性、着力阐释或分解寓意,另一面却忽略寓言的文学性。他们挖空心事去构思、推究思想深刻或别具一格的寓意,而没在蕴含寓意、表现寓意的文学手法上下功夫。如果只寻求思想性,读者仅仅接受直接的思想教育就可以,从体裁上说可以阅读相关政论文、论说文等,从媒体角度看还可以阅读有关报刊、普及图书或观看有关电影、电视片(剧)等,而从教育手段方面考虑还可以有政治课、报告会、讲座等,完全没必要去阅读虚构的、变形化的寓言。那么,读者之所以选择寓言阅读作为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砥砺意志的途径,是因为什么呢?恰恰是因为寓言的文学性。如果忽视了寓言的文学性,急功近利地将寓意随便涵纳、穿插或粘贴在没经过巧妙构思的故事里,一定会让作者失望。作者所希望读到的,是富有美学价值、幽默情趣、讽刺意味或智慧启迪的寓言。读这样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之中又潜移默化地领悟了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乃至接受了不同方面的劝告,受到了科学精神的洗礼,等等。通常所说的寓言文体价值,是以作品足够的文学性为前提的。设若某一作品欠缺文学性,即便发表,也难以体现文体功能,因为欠缺文学性的寓言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反感。尽量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应该成为寓言作家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之一。

二、寓言的思想性

任何体裁、任何风格、任何流派的文学,都离不开思想性。即便是那些号称意识流或者意蕴模糊的作品,也是有思想性的。一方面,那些作品包含不确定、待阐发的思想;另一方面,那些作品体现作者的创作态度、文学理念、美学追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对于具有公认的责任与使命的寓言文体来说,思想性尤为明显。用文学的方式,主要用故事的形式,去表达思想观念,总体来说,会比直白的说教更有感染力、穿透力、震撼力,也就更能体现文本的效用。正因为如此,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纳入或掺进寓言作品,就成了关键问题。寓言作家们应该提振创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大的方向上摆正位置。思想寄寓的方式上,既可以在思想正确的前提下进行故事寓意的创新,也可以用故事寓意传扬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哲理。至于具体某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绷紧思想^念之弦,严防沉醉于故事情境的创设、故事情节的演绎而在思想观念方面偏离正轨,也要避免寄寓一种正面的思想观念而隐含一种负面的思想观念。寓言的思想性,实际上还体现于作者的创作态度,而不正确的创作态度则折损作品在故事寓意方面的成效。试想一下,如果一则劝告读者严谨、细致的寓言故事,竟然出现字词、语法、逻辑或知识方面的错误,在编辑把关不严的情况下原封不动地面世,其劝告还能有多少力度?创作态度与寓言思想性的关联,这点以前往往被忽视,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三、寓言与儿童文学的逻辑关系

在文学界内外,寓言长期被当作儿童文学的分支。甚至有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竟然将寓言与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童话等并列,也就是将寓言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儿童文学的旗下。这种归类以讹传讹,其不良影响已超出归类本身的理论纠葛,事实上已经严重阻碍了寓言的传播和发展。将寓言完全归于儿童文学的直接后果是:儿童看不懂某些作品而排斥寓言,成人不屑于看那种已归于儿童文学的寓言;地面店、网络店也归类尴尬,导致儿童文学、两个板块对于寓言的整体忽视。寓言人长期处于这种模糊的名分下。实际上,从文体上说,完全属于儿童文学的,基本上只有儿歌、童谣、童话。寓言应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并列的一级文体。寓言与儿童文学之间,不是全属于、全包含的从属关系,而是交叉关系,交叉部分就是儿童寓言。正确的归类应是:从儿童文学方面说,儿童寓言与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儿歌、童谣、童话等并列,成为儿童文学属下的二级文体;从寓言方面的一种分类来说,儿童寓言与成人寓言并列,成为寓言的二级文体。正是由于二者的交叉关系,以创作儿童寓言为主的寓言作家(如金江),也可并列称为儿童文学作家。以创作成人寓言为主的寓言作家(如黄瑞云),尽管有一小部分作品老少咸宜,然而不宜并列称作儿童文学作家。

四、寓言文体的交叉拓展与创新

有寓友对“童话寓言”的文体称谓不理解,认为童话是童话,寓言是寓言,二者不可混合。我在中国寓言论坛发的跟帖中阐述了我的看法。由于这个问题关系重大,有必要单拎出来,郑重其事地提出,以引起大家注意。实际上,童话寓言的说法,是完全可以的。本质上是寓言,然而是用童话手法写的,这种寓言可读性更强,艺术感染力更强。原则上,只要有明显寓意,就算寓言,而不管其外观形态如何。传统寓言,其实就是散文寓言。寓言要想突破,内容、形式上都应拓展、创新。就形式方面说,边缘文体的出现就是寓言拓展、创新的表现之一。正如散文与诗歌两种文体契合,散文诗文体得以产生。寓言与诗歌两种文体契合,寓言诗文体得以产生;寓言与戏剧两种文体契合,戏剧寓言文体得以产生;寓言与小说两种文体契合,小说寓言文体得以产生……同理,童话与寓言两种文体契合,童话寓言文体得以产生。走出藩篱后,寓言的天地变得豁然开朗。其实,这也是寓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之一。文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渗透,互利共进。甚至,有时需要淡化文体标签,多种文体混排,这时是从内容上归类,这种文体交融产生的效应使文体隔阂显得势单力薄。总而言之,不管寓言与何种文体契合,不管其面世的途径是否带有寓言标签,只要本质没变就行,作为寓言人完全没必要担心,反倒应为其拓展、创新而欣慰。

五、跨体寓言的名称

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汇发展和各式传媒的分头拓展,文学体裁的分化、融合日益加剧。在文体交互影响的背景下,大量的边缘文体涌现。跨体寓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寓言与小说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小说寓言,细分为小小说寓言、闪小说寓言等 ,而从小说角度看,可以谓之寓言小说,细分为寓言小小说、寓言闪小说等;寓言与童话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童话寓言,而从童话角度看,可以谓之寓言童话;寓言与诗歌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诗歌寓言,而从诗歌角度看,可以谓之寓言诗;寓言与戏剧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戏剧寓言,而从戏剧角度看 ,可以谓之寓言剧……凡此种种,两端含义相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中心词不同。在媒体形态方面,寓言方面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或相应栏目,一贯以寓言为中心词,而在其他文体方面的媒体,则往往以寓言为限定词。在综合媒体,二者皆有,有时则不标文体。这些,无论在何种场合以何种称谓呈现,只要寓言的特质与内核确实存在着,那么从本质上说,它们就都是寓言。

六、寓意的创新与撞车

寓意创新,是寓言作家、作者们努力追求的创作目标之一。而寓意撞车,则是困扰大家的一个普遍问题,避免撞车、另辟蹊径也就成为大家着力思考的重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创新的、别出心裁的寓意往往能使人拍案叫绝,当然好。寓意上独创性的机会确实有,但是并不多。寓言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体,在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作家、作品多得难以计数,还有多少寓意没被人写过,可想而知。从寓言史的统计学角度看,寓言的全部篇数远远大于寓意的全部个数,这就是说其中有许多作品存在着寓意重复的现象。曾经有选编者列出初选结果中寓意重复的篇目,征求我的意见,我马上答复:全部收入。寓言作为一种双重结构的文体,仅仅寓意相同或相近,那不能算创作意义上的重复。关键要看其躯体――故事,只要故事不重复、有新意,就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同样的寓意,一人或多人可以写出不同的故事,同题寓言征文就是集中体现,编故事的水平上见高低。在特定的时空,不同的作家、作者,编不同的故事,以同样的寓意强调同一个主题,仿佛在合奏一部交响乐,远远超出单打独奏的艺术效果。即使在不同的时空,同一个读者,读到不同作者相同或相近寓意的不同故事,其受感动、受教育的概率和效果,也大大超过读单篇故事。

七、寓意的形态

寓言两则篇5

有了以上的学情和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认识,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点:

1.感情朗读故事、讲述故事,特别是能夸张式地读好牧童的喊话。

2.理解“短语式语言描写”能够表现牧童的情感和品质。

3.训练“短语式语言描写”,理解寓言的寓意和写法。

【教学理念】

立足语文本体性教学,按“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强化语言表达,落实语言实践,形成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

一、比较牧童的前后喊话,感情朗读故事、讲述故事

1.朗读。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则故事《牧童和狼》,谁来读好故事?

2.比较。师:故事的主角是牧童,伊索写了他的两次语言。比较下,要读出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你想怎么读?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第一句要读出牧童表面慌张,实质在戏弄、欺骗村民,有种扬扬自得的感觉;第二句要读出牧童真的是害怕、慌张的语气。两句都可以采用夸张的语调读,第一句拉长语调、得意扬扬地读,第二句带着哭腔读。)

3.演读。师:请采用表演式的朗读,来讲一讲这则故事。

(设计理念:感情朗读是每篇课文共性的语文技能,就是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共性内容。本则寓言的朗读训练是采用夸张式的语调表现人物情感,将体会牧童的内心情感渗透在感情朗读这一本体性教学内容之中。)

二、比较长句与短句,认识“短语式语言描写”方法

1.比较。师:我们再来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想想课文为什么不用第二句呢。

第一组: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好几次他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

第二组:

(1)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大家快来帮忙啊,狼真的在吃羊了。”

(第二句一是没有用“!”,二是都是长句子,不能很好地表现牧童的情感。)

2.小结。师在人物语言描写中,为了表达急切、害怕、慌张等情感,要用短句和感叹号,不该用长句。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让学生读读、议议,认识到“短语式语言描写”能表达急切、慌张等现场情感,但学生形成的还只是抽象、模糊的概念。)

三、比较原文与改写,练习“短语式语言描写”,理解寓意和写法

1.练习描写。师,故事中没有村民的语言描写,我们来试着描写村民的两次语言,写在课文合适的地方。想想,你想表达出村民怎样的内心,采用长句还是短句,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

2.交流表达。

出示学生的描写:

(1)好几次村民们都互相大喊:“快打狼!快打狼!”

(2)村民们听了,摇了摇头说:“又在说谎!又在说谎!真是个贯说谎的孩子,谁还相信他呢?”

(通过“短语式语言描写”,第一句表现出村民的急切、果断,第二句表现出村民的无奈、气愤。)

3.理解寓意。师:最后,牧童明明说的是真话,村民们为什么还这样说呢?(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4.比较写法。师:再比较一下,伊索为什么不写出村民的语言,这样不是更具体些吗?(“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情节紧凑,出现村民们的语言描写就不符合特点了;再说,村民们不是故事的主角,写了就不能更好地突出牧童。看来,还是请同学们擦去刚才村民们的语言描写为好。)

(设计理念:在上个环节学生获得“短语式语言描写”的概念后,通过仿写村民语言的实践运用,对“短语式语言描写”的认识变得更为清晰具体,这才可能转化为语文技能。并在实践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机渗透了寓言的寓意理解。)

四、作业

师: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请你仿照《牧童和狼》的写法,也来写一个故事,可以是编的寓言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做到短小精悍、突出语言描写、点出道理。

寓言两则篇6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中选取了三则伊索寓言,教材中也安排了阅读《伊索寓言》的读书活动。作为教材规定的必读书目,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乐读、爱读、会读这本书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三个相关联的读书活动:欣赏伊索、批判伊索、超越伊索。

一、 阅读寓言,欣赏伊索的智慧

在教学完课文之后,我们很顺利地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但课外阅读是一种自由、自主的阅读,不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不一样。爱读书的学生会读得津津有味,不爱读书的学生只会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如何使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提高?我们选择了“讲故事”这一最传统的办法。光是讲故事,提不起高年级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故事前加入了“画图画”这一环节。

所谓“画图画”,就是选择《伊索寓言》中学生最喜欢的一则故事,把这个故事分成四部分,每部分都可以画成一幅画。然后用创作四格漫画的方法,依据故事内容画出四幅漫画。学生在讲故事时,先在实物投影上呈现自己画的四格漫画,用手指着图画一幅幅讲过去。四幅画讲完,故事就完了,同时再加上伊索的寓意。(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四格漫画,一两幅漫画也可以)

“画图画”首先要求学生对《伊索寓言》有广泛的阅读,挑选出比较好的故事,画起来才有滋有味。其次要求学生深刻地领会寓言的意思,这样才能根据寓意与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创作出图画来。第三,有了图画,讲故事的人会特别慎重,故事的内容会记得更加清晰,而听故事的人边看边听,会觉得津津有味。

我们在课文学完后,即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休息日完成图画。下星期抽时间来讲故事。

二、 批判伊索,说出我们的解读

“批判伊索”这个想法还得益于一位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课间,有个学生忽然对笔者说:“老师,我有一则寓言不明白。”笔者仔细一看,果然这则寓言的寓意与现代的想法相去甚远,难怪学生读不懂呢。如果细细地读《伊索寓言》,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道理”放在现在不合适了,讲得不完善了,或许说“我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这些“不明白”“不理解”“不同意”开展了阅读交流。

交流中,教师出示了一则寓言《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伊索说:“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说:“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坏人,我们要时刻提防着坏人的陷害。”这样说是否恰当?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们觉得有道理。

“关于这则寓言的寓意,你觉得还可以怎么说?”有的学生表示支持教师的观点:“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学生保持中立:“我觉得这则寓言的寓意应该是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也可以是提防坏人,因为两千多年前的人类和我们的想法会不同,所以,以上两种寓意我都同意。”也有的学生说得更深刻:“寓言没有绝对的寓意,换个角度就能想到其他道理。我这样想,狐狸不能这样子的,就算是把公山羊骗进了井里也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再把公山羊拉上来。公山羊的好心被狐狸利用了。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损人利己,所以我们要以清醒的头脑来提防别人设的骗局,有时候好心也不一定有好报。”

从一则寓言可以推及所有的寓言:“再读读《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细细看看故事结尾时作者加在那儿的‘道理’,你觉得哪些还需要改进?”学生们会沉下心去带着批判的目光来读,并且会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有的学生读了《大猴子与小猴子》后补充说:“过分的关心宠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发挥孩子的潜力,使孩子从思想上、行为上得到充分锻炼,增强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有的学生读了《狮子和老鼠》后说:“我认为,哪怕你是百兽之王,也不应该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一个善念,或许救了别人,也救了自己。”(原书上的寓意是:时运变幻莫测,有时甚至强者也需要弱者帮助)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书,是我们引导学生读书时需要注意的一种思想方法。但小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容易走极端,有了批判的精神,什么都敢批判。因此在交流结束时,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对于这则寓言,为什么伊索这样写?”因为伊索有自己的理由,同时一则寓言既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地解决生活与社会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伊索结合讲故事的对象,结合当时的情境,选择了最合适的一个道理,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态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作品,这才是真正的批判精神。

这一活动过程可以不利用教学时间来完成,只需要在讲故事后用5分钟时间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问题,然后把相关的话题发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利用其他时间来阅读,交流自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收获。

三、 创作寓言,我们能超越伊索

伊索寓言故事的主角大都是动物,如狐狸、狼、驴子。学生们读了之后,都对贪婪的狐狸感到好笑,对恶毒的狼感到痛恨。那么,狐狸为什么会说话?狼为什么会做坏事?驴子为什么不动动脑筋?其实,故事中的动物不都是人的写照吗?正是伊索对这世间不同的人和事有许多感悟,但鉴于自己奴隶的身份,他又不可能与其他人平等对话,因此,他只能用这些动物们的贪婪、狠毒和愚蠢来反映这世间人的贪婪、狠毒和愚蠢。

了解了这一点,学生们顿时觉得伊索寓言也并非遥不可及。因此,当我们问学生能不能也来写寓言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要写好寓言,光靠激情还不够,于是我们开展了第三次读书活动――创作我们的寓言,我们也能超越伊索。

只要是那个故事能讲出道理,我们就认为它是寓言。首先要帮助学生寻找故事,一开始,学生们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们觉得寓言就应该是高深莫测的,故事也应该是短小精悍的,其实不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大多数小事儿都可以讲出一点道理来,如有位同学课间把自己的书借给了别班的同学,这不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吗?还有位男生甩绳时一不小心,把一位女生弄哭了,这不是“大事都是由小事造成的”吗?有了这些故事,我们的寓言就有了脚本。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思维的匣子就会打开。

接着,我们要学伊索的样把故事的主人公换成动物――因为这样更像寓言(也不一定非要动物)。当然,不是随便找个动物的名字就可以了,动物的特点需要和人物的性格大致吻合,这样的寓言才会给人更真实的感觉。如狐狸的特点是狡猾,适用于总爱贪点小便宜的人;猪的特点是懒惰,则适用于那些老不做作业的人……可大多数时候,故事里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够鲜明,怎么办?没关系,女生都可以叫做兔子。不过,不同的兔子有不同的名字:“乖乖兔”“红眼兔”“异想天开兔”……当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人物不要出现得太多,最多只能三个,否则容易把短小的故事搞复杂。

最后,我们还要给自己创作的寓言写一段寓意。像伊索寓言一样,要求加给故事的寓意短小而精致,有发人深省的力量。如果能给自己创作的寓言加上一幅四格漫画,那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最后,把自己创作的故事读给家长、同学、老师听,或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来看。

寓言两则篇7

[关键词] 文学 寓言 朗诵 语言表达 艺术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文学形式出现,以一种讽刺或寄托的口吻,使得形象与寓意相结合,这种文学体裁产生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且寓意深刻的特质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寓言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主要由故事和寓理两部分组成,寓言故事从古至今,经久不息,其中肯定有值得其他文学体裁借鉴的地方,而且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研究是非常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寓言故事是把深刻的道理寓含在语言简洁但生动形象的故事中的一种文学形式。莱辛曾经这样论述过寓言: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个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寓言的作者通过虚拟故事的描述来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些道理中大多充满着幽默的智慧。大量的寓言通过历代文人学者的竞相引用,而后又不断创新,便逐渐地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寓言故事的文学研究性依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中国的寓言故事起源于殷商,萌发于春秋,最后形成于战国时代。中国寓言与印度寓言以及古希腊寓言并称为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源流。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研究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才能更好地了解寓言故事的发展历程,更好地知晓如何把这种伟大的文学体裁继续发展下去。本文从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表达,造型性语言表达,对话性语言表达和哲理性语言表达四方面对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进行全面阐述。

一、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

叙事性的语言是寓言故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性的语言在表达上虽然是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但是寓言故事是通过故事来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所以寓言故事中的这种叙事性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对于故事呈现给读者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寓言故事开始总是平铺直叙,为故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寓言故事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讲”好故事,“讲”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念”“望文生义”,更不能“读”“照本宣科”。讲是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讲是口语化表达的具体体现,这种体现应该有三种原则:一.自然语态,二.朴实的腔调,三.亲近的态式。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通常的开头语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似乎成了寓言的标志性开头语。平铺直叙的开头,让人或惊讶或恍然大悟或意料之中的结尾,从而激发听众的画面感,它带你走进了“过去,群山、大海、竹林……,”这就是叙事性语言表达的魅力。例如:猴吃西瓜,“从前,有个猴王找到一个大西瓜。”这时,脑海里出现一个中年健壮的猴子千辛万苦、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找到一个大西瓜。“可是这个西瓜怎么吃呢?猴子从来没有吃过西瓜”,此时用疑惑思考的方式进行表达。以上两句话即是叙事性语言。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将这个寓言讲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画面感,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十分明了。

由于寓言故事本身的篇幅相对较小,为了更好地进行寓言故事中寓理故事的表达,告诉世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制造矛盾冲突可谓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激烈的词语碰撞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情节对比也更加分明,道理的呈现会更加浅显易懂,这也是寓言故事广泛深受喜爱,并持续流传于民间的重要原因之一。鹬蚌相争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有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这时鹬鸟飞过来了,它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鹬蚌的争狠斗气,最终却造成了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得到好结果。短短的语言描述,通过制造冲突,使得寓意的表达简洁明了。

二、寓言故事的“造型性语言”

造型语言是寓言故事为塑造各类形象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特点。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寓言故事的叙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人物形象的生动与否以及是否将其自身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都将影响寓言故事的整体表现效果。随着寓言故事的不断推进,主体的心理特征及语言表达应该十分贴合故事的发展。

不同的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语言将是区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变化活动最好的方式。故事情节中的各类形象是叙事的主体,这些主体的语言可以算得上是寓言故事的人物灵魂。大家熟知的人物形象的创作概念,即在创作中注意形象的建立在于神似不要形似。也就是说在寓言故事中塑造人物或动物的形象时,脑海中要有大小、轻重等人或动物基本感觉,然后再进行声音位置的调整。

寓言两则篇8

《逍遥游》共三章,首章十二节以鲲鹏、蜩鸠、尺等几则动物寓言阐明庄学义理,并把庄学义理抽象应用于人类社会,最后结以庄学至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个中究竟,可参阅笔者在《书屋》发表的有关“庄学”文章。次章则以四则人物寓言,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实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第十三节:“古代”的“尧让”寓言,阐明“至治不治”。奥义藏于尧言“天下治”、许言“不治”及尧、许重言之“尸”。

由于夭阏(坠落、停滞之意)大知津津乐道“尧舜禅让”传说,因此次章之始,就是针锋相对的解构性寓言“尧让许由”。

“日月”、“时雨”阐明至知至人领悟“造化”真道,“爝火”、“浸灌”揭示夭阏大知倡导“文化”伪道。

让唐尧自言面对至人许由“自视缺然”,是讽刺夭阏大知:奉尧舜为圣治明君的你们,为何竟无“自视缺然”之感?

许言是对“至境”三句的变文演绎:不窃“君”名,不居“治”功,不充“己”欲。“予无所用天下为”,揭露了君主与夭阏大知的用天下以自为。

尧言“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许言“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连接关钮是“尸”字。古人祭神,而神不可见,遂以活人象征性假借被祭之神,谓之“尸”。庄子暗示,造化大匠才是“真宰真君”,俗世君主实为“假宰假君”。

许言的字面显义是:“庖人”喻尧,“尸祝”喻己,表示至人不愿越俎代庖。许言的庄学奥义则是:“庖人”喻道,“尸祝”喻君,告诫俗世君主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造化治世,如同不治;庖丁解牛,如同不解。“不越俎代庖”,是对老聃名言“不代大匠(道)斫”的阐发。

次章之始,庄子就锋芒直指夭阏大知鼓吹的圣治明君尧舜,追溯君主专制缘起,批判把民众“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天下大治”(大境),阐明庄学政见“至治不治”(至境)。尽管严酷的专制语境迫使庄子支离其言,但在恍兮惚兮的迷彩之下,庄子其实不迂不曲,非常直接。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祈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纷纷然以物为事?”

第十四节:“近代”的“藐姑射神人”寓言,即“至知”寓言。奥义藏于“尘垢秕糠,陶铸尧舜”。

这是内、中、外三层的东方魔盒式寓言,每层均有寓意,绝非故弄玄虚。

内层是“藐姑射神人”寓言。直到本节,“至知”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又是“志怪”,又不直言“至人”而变文为“神人”——直到《齐物论》才点明“至人神矣”。至人的品格可用八字概括:无待无蔽,逍遥无为。

中层是“接舆狂言”寓言。佯狂(装疯)抗议专制暴政的楚人接舆,与孔子同处春秋末年。关于接舆的唯一史实是面斥孔子之非(《论语·微子》),因此庄子借接舆之口讲述“至知”寓言意在暗示:战国时代的专制加剧,与大知孔子开创的儒学有莫大渊源——这一主旨贯穿“内七篇”。

外层是“肩吾问连叔”寓言。肩吾像芸芸小知那样,一方面盲从夭阏大知的“炎炎大言”,另一方面又鹦鹉学舌地仿效夭阏大知,把至人至言判为“狂”言(疯话),不予置信。连叔则痛斥其“知有聋盲”,并用重言“以物为事”、“以天下为事”否定了专制君主和夭阏大知;“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阐明:不治天下的至知至人之尘垢秕糠,就足以陶塑铸造整治天下的俗君尧舜。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第十五节:“当代”的“章甫”寓言,即母邦寓言。奥义藏于“宋”。

落实到“当代”的第一则寓言,就矛头直指母邦宋国。庄子痛斥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正是残暴统治宋国长达五十二年、与庄子毕生共始终的宋国史唯一之王——宋康王。“内七篇”之所以支离其言、隐晦其旨,正是为了避免宋康王诛杀其身、剿灭其书。而“章甫”寓言则是“内七篇”主旨奥藏最深之处,也是旧庄学最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之处。

其实“章甫”寓言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极其紧密:已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宋人,不得不戴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尚未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越人,根本不需要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第十六节:“古代”的“尧治”寓言,阐明“大治”之弊。奥义藏于“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庄子的批判矛头直指母邦又不限母邦,而是针对一切君主专制,因此第四则寓言再次回到专制源头尧舜,阐明“大治”之弊,对君主专制提出终极指控:即便是实行所谓“仁政”的圣治明君尧舜,也把民众整治得脱离了天赋自由,成了离开君主就无所适从的奴隶。因此一旦唐尧离开尧都汾阳,前往藐姑射岛拜见至人,已被“成功治理”的汾阳民众,就六神无主得如同天塌了。

倚待庙堂的儒生郭象难以容忍庄子对君主专制的终极指控,做了两处手脚:

一、故意将“汾水之阳”误属上读,把“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妄断为“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于是下句主语“汾水之阳(的民众)”,被移花接木地用于说明“藐姑射之山”的地理位置。

二、上句故意妄断,导致了下句“(尧)窅然丧其天”不通,就在“天”之后,又妄增“下”字。于是“汾水之阳(的民众)窅然丧其天焉”,变成了“(尧)窅然丧其天下焉”。

郭象捣鬼的铁证是:“藐姑射之山”不在“汾水之阳”,而在燕齐之东的海外。

《山海经·东山经》有“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海内东经》有“列姑射”:“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称“岛”为“山”,是古人惯例,如“蓬莱仙山”,因此“姑射山”实为姑射岛,“列姑射”实为姑射列岛,“藐姑射之山”实为远离姑射列岛的海岛。内陆的“汾水之阳”,怎能说明外海的“藐姑射”之地理位置?

“藐姑射之山”的确切方位是“南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的大鹏(大知)尚未抵达“南溟”,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神人”(至知)则已跨海越洋抵达“南溟”。

被庄子贬斥的尧舜,经郭象妄断、增字、曲注后,成了被庄子褒扬的至人,与上文“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无法兼容。整部《庄子》中,凡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批判儒家祖师孔子以及儒家圣君尧舜之处,郭象一律加以系统篡改和系统曲解。这仅仅是首例。

继次章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阐明“至治不治”的社会哲学之后;末章再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人类个体,阐明“至用无用”的个体哲学。

末章两则寓言的主角都是庄子、惠施。宋人惠施游仕异邦,长期担任魏相,辅佐一代霸主魏惠王;“宋(康)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宋人庄子终生不仕,峻拒楚威王聘相,私诋宋康王“猛过骊龙”,面斥魏惠王与惠施为“昏上乱相”,被司马迁誉为“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二人身份、立场尖锐对立,两则寓言都紧扣专制主题——尽管依然极其隐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廓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纩,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摅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廓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第十七节:“大瓠”寓言,阐明“江湖”立场。奥义藏于“拙于用大”。

前魏相惠施极其自得地提及魏王,毫不掩饰地亮出“庙堂”立场,认为“大瓠”(隐喻至人)对“庙堂”无用,必须“为其无用而掊之”。“对君主无用就该死”的邪恶思想,被庄子死后六年才出生的韩非推向极致,成了最为可耻的中华“国粹”。

庄子针锋相对地提出对抗“庙堂”的“江湖”立场,认为惠施“拙于用大”,“大瓠”(至人)对“庙堂”无用,正可得其“大用”——“浮乎江湖”。庄、惠二人辩论“大瓠”有用无用,并非普通意义的有用无用,而专指对“庙堂”是否有用。用于“庙堂”还是用于“江湖”,庄子谓之“所用之异”。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十八节:“樗树”寓言,阐明“逍遥”义理。奥义藏于“樗”、“椿”的隐晦对应。

惠施把至人比做对庙堂“无用”的“大瓠”,被庄子以“拙于用大”、“浮乎江湖”挫败,不得不把立场从“庙堂”向“江湖”稍做位移,移向对“江湖”颇为有用的社会规范“绳墨”“规矩”,进而把至人比做“不中绳墨”“不中规矩”、对江湖民众也“无用”的“大樗”,嘲笑其“匠者不顾”,“众所同去”——与夭阏大知被“众人匹之”对比。

樗树与椿树同种,然而樗臭而椿香,因此樗树又名“臭椿”,椿树又名“香椿”。《逍遥游》首章“知年”四项即朝菌、蟪蛄、冥灵、大椿中,大椿隐喻至人。庄子让惠施在寓言中把至人贬为“臭椿”,是为了揭露专制制度的价值颠倒:在超越专制的道极视点下,至人是香椿;在囿于专制的人间视点下,至人却是臭椿。《大宗师》直接道破了这种价值颠倒:“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惠施之言分为两部分:先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再以“今子之言”一转话锋,把“大而无用,众所同去”的庄子隐喻为“大樗”。由于“大樗”像“大椿”一样隐喻至人,因此惠施之言(实为庄子拟言)预设了陷阱:倘若庄子为自己辩护,就是自居“至人”,与庄子批判的夭阏大知一样。

为了不落入陷阱,庄子之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狸狌”寓言。在专制语境下,庄子无法如此反驳惠施:在自由社会中,“绳墨”、“规矩”是为民造福的顺道工具;但在专制社会中,天下公器“绳墨”、“规矩”已蜕变为强化专制的悖道工具——朝令夕改的“章甫”。

庄子只能运用寓言婉转反击:把奔竞于“庙堂”的夭阏大知比做“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的“狸狌”。不得君主所用,就惶惶如丧家之犬。即便暂得重用,也难免“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第二部分是“斄牛”寓言。为了避开自居“至人”的陷阱,庄子先自比“能为大而不能执鼠”的“斄牛”,反驳惠施之言的后半部分“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形容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似乎夸张失度,其实是与“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相勾连,表明庄子认为自己仅是像大鹏一样超越“北溟”、趋近“南溟”的顺道大知。

第三部分是“无何有”卮言。庄子也一转话锋,再反驳惠施之言的前半部分“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由于是“惠施的大樗”,因此庄子没有自居“至人”的嫌疑。庄子认为,即使“大樗”(至人)对庙堂君主乃至江湖民众都“无用”,也不必“患其无用”,于是水到渠成地阐明“至用无用”的“逍遥”主题,从而结束了全篇。

最后点题语中,包含深藏奥义的两大名相:“无何有之乡”与“逍遥”。

“无何有”被旧庄学谬解为“什么也没有”,荒陋之至。“无”是动词,意为“致无”。“何”是名词,意为“一切物德”。“有”也是动词,意为“持有”。“无何有”就是站在道极视点上,致无(永不圆满的)一切物德之(自得性)持有。

“无何有”是一切分类名相之庄学至境的总括。庄学至境的标准式是“至×无×”,“×”涵盖“道”分施万物的一切“德(得)”,包括一切文化名相、伦理价值和哲学范畴。本篇所及的已有“至极无极”、“至待无待”、“至知无知”、“至己无己”、“至功无功”、“至名无名”、“至治无治”、“至用无用”等,后六篇尚有不胜枚举的无数应用。

“无何有之乡”像“藐姑射之山”一样是“南溟”的别名,共同象征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而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完全抵达的道极。“无何有之乡”是庄子对“文化至境”不可移易的精确命名。

“逍遥”是庄学核心名相,因此冠名“内七篇”之首。除了《逍遥游》的“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仅有《大宗师》再次提及“逍遥”:“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两次都与“无为”并提,可知“逍遥”是老聃核心名相“无为”的别名。《外篇·天运》一语道破:“逍遥,无为也。”庄学承自老学,但才调思致旷古一人的庄子不愿蹈常袭故,常为老学名相另创别名,并且由此突破老学。“逍遥”对“无为”的重大突破,就是“无待”(蕴涵“无蔽”)。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逍遥”就是“自由”:心灵的自由,基于对“道”的体悟;身体的自由,则是对“道”的顺从。

综上所述,次章、末章的人物寓言及其寓意,与首章的动物寓言及其相关寓意一一对应。然而庄子既支离其言,又惜墨如金,不肯笨拙地一一点破,反而在精确对应中变文横生,新义迭出,导致《逍遥游》奥义难以窥破,尤其使次章、末章锋芒直指专制庙堂、夭阏大知的庄学奥义隐晦深藏,进而使郭象的篡改曲注容易得逞。

《逍遥游》绝非旧庄学眼中充满错简衍文、义理混乱矛盾的片断杂凑,而是层层推进、滴水不漏、结构严谨、妙绝古今的天地至文。似浅实深的《逍遥游》,已把庄学义理阐发殆尽,其余六篇只是其推演展开和落实应用。

《逍遥游》批判囿于人间视点的夭阏大知,如同止于“北溟”的鲲和“夭阏”中天的鹏,不知其“泰山”之知,小于“秋毫之末”,而以有限“大知”,自诩为无限“至知”;拔高“文化”伪道,代替“造化”真道;错误认知人间正道,错误设计社会制度;助纣为虐地强化专制,悖道而行地戕贼万民。庄子站在“南溟”、“藐姑射之山”、“无何有之乡”共同象征的“无极之外复无极”的道极背景下,彻底否定了“代大匠斫”的君主专制,也彻底否定了倚待庙堂的夭阏大知。庄子坚信,悖道而行不可能成功,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天道。即便相互倚待的专制君主、夭阏大知联手,借助制度暴力霸王硬上弓,也不可能成功,顶多是像自居“飞之至”的尺鴳那样自诩“成功”而已。

《逍遥游》奥义? 张远山

《书屋》2007年第1期

《逍遥游》不仅是《庄子》“内七篇”首篇,而且是重要性首屈一指的庄学“自由论”。旧庄学不重视“文学性强”的《逍遥游》,只重视“哲理性强”的《齐物论》,结果既无法读通《齐物论》,也无法读通整部《庄子》。

《逍遥游》共三章,首章十二节以鲲鹏、蜩鸠、尺等几则动物寓言阐明庄学义理,并把庄学义理抽象应用于人类社会,最后结以庄学至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个中究竟,可参阅笔者在《书屋》发表的有关“庄学”文章。次章则以四则人物寓言,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实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第十三节:“古代”的“尧让”寓言,阐明“至治不治”。奥义藏于尧言“天下治”、许言“不治”及尧、许重言之“尸”。

由于夭阏(坠落、停滞之意)大知津津乐道“尧舜禅让”传说,因此次章之始,就是针锋相对的解构性寓言“尧让许由”。

“日月”、“时雨”阐明至知至人领悟“造化”真道,“爝火”、“浸灌”揭示夭阏大知倡导“文化”伪道。

让唐尧自言面对至人许由“自视缺然”,是讽刺夭阏大知:奉尧舜为圣治明君的你们,为何竟无“自视缺然”之感?

许言是对“至境”三句的变文演绎:不窃“君”名,不居“治”功,不充“己”欲。“予无所用天下为”,揭露了君主与夭阏大知的用天下以自为。

尧言“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许言“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连接关钮是“尸”字。古人祭神,而神不可见,遂以活人象征性假借被祭之神,谓之“尸”。庄子暗示,造化大匠才是“真宰真君”,俗世君主实为“假宰假君”。

许言的字面显义是:“庖人”喻尧,“尸祝”喻己,表示至人不愿越俎代庖。许言的庄学奥义则是:“庖人”喻道,“尸祝”喻君,告诫俗世君主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造化治世,如同不治;庖丁解牛,如同不解。“不越俎代庖”,是对老聃名言“不代大匠(道)斫”的阐发。

次章之始,庄子就锋芒直指夭阏大知鼓吹的圣治明君尧舜,追溯君主专制缘起,批判把民众“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天下大治”(大境),阐明庄学政见“至治不治”(至境)。尽管严酷的专制语境迫使庄子支离其言,但在恍兮惚兮的迷彩之下,庄子其实不迂不曲,非常直接。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祈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纷纷然以物为事?”

第十四节:“近代”的“藐姑射神人”寓言,即“至知”寓言。奥义藏于“尘垢秕糠,陶铸尧舜”。

这是内、中、外三层的东方魔盒式寓言,每层均有寓意,绝非故弄玄虚。

内层是“藐姑射神人”寓言。直到本节,“至知”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又是“志怪”,又不直言“至人”而变文为“神人”——直到《齐物论》才点明“至人神矣”。至人的品格可用八字概括:无待无蔽,逍遥无为。

中层是“接舆狂言”寓言。佯狂(装疯)抗议专制暴政的楚人接舆,与孔子同处春秋末年。关于接舆的唯一史实是面斥孔子之非(《论语·微子》),因此庄子借接舆之口讲述“至知”寓言意在暗示:战国时代的专制加剧,与大知孔子开创的儒学有莫大渊源——这一主旨贯穿“内七篇”。

外层是“肩吾问连叔”寓言。肩吾像芸芸小知那样,一方面盲从夭阏大知的“炎炎大言”,另一方面又鹦鹉学舌地仿效夭阏大知,把至人至言判为“狂”言(疯话),不予置信。连叔则痛斥其“知有聋盲”,并用重言“以物为事”、“以天下为事”否定了专制君主和夭阏大知;“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阐明:不治天下的至知至人之尘垢秕糠,就足以陶塑铸造整治天下的俗君尧舜。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第十五节:“当代”的“章甫”寓言,即母邦寓言。奥义藏于“宋”。

落实到“当代”的第一则寓言,就矛头直指母邦宋国。庄子痛斥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正是残暴统治宋国长达五十二年、与庄子毕生共始终的宋国史唯一之王——宋康王。“内七篇”之所以支离其言、隐晦其旨,正是为了避免宋康王诛杀其身、剿灭其书。而“章甫”寓言则是“内七篇”主旨奥藏最深之处,也是旧庄学最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之处。

其实“章甫”寓言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极其紧密:已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宋人,不得不戴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尚未被尧舜之类俗世君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越人,根本不需要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第十六节:“古代”的“尧治”寓言,阐明“大治”之弊。奥义藏于“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庄子的批判矛头直指母邦又不限母邦,而是针对一切君主专制,因此第四则寓言再次回到专制源头尧舜,阐明“大治”之弊,对君主专制提出终极指控:即便是实行所谓“仁政”的圣治明君尧舜,也把民众整治得脱离了天赋自由,成了离开君主就无所适从的奴隶。因此一旦唐尧离开尧都汾阳,前往藐姑射岛拜见至人,已被“成功治理”的汾阳民众,就六神无主得如同天塌了。

倚待庙堂的儒生郭象难以容忍庄子对君主专制的终极指控,做了两处手脚:

一、故意将“汾水之阳”误属上读,把“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妄断为“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于是下句主语“汾水之阳(的民众)”,被移花接木地用于说明“藐姑射之山”的地理位置。

二、上句故意妄断,导致了下句“(尧)窅然丧其天”不通,就在“天”之后,又妄增“下”字。于是“汾水之阳(的民众)窅然丧其天焉”,变成了“(尧)窅然丧其天下焉”。

郭象捣鬼的铁证是:“藐姑射之山”不在“汾水之阳”,而在燕齐之东的海外。

《山海经·东山经》有“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海内东经》有“列姑射”:“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称“岛”为“山”,是古人惯例,如“蓬莱仙山”,因此“姑射山”实为姑射岛,“列姑射”实为姑射列岛,“藐姑射之山”实为远离姑射列岛的海岛。内陆的“汾水之阳”,怎能说明外海的“藐姑射”之地理位置?

“藐姑射之山”的确切方位是“南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的大鹏(大知)尚未抵达“南溟”,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神人”(至知)则已跨海越洋抵达“南溟”。

被庄子贬斥的尧舜,经郭象妄断、增字、曲注后,成了被庄子褒扬的至人,与上文“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无法兼容。整部《庄子》中,凡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批判儒家祖师孔子以及儒家圣君尧舜之处,郭象一律加以系统篡改和系统曲解。这仅仅是首例。

继次章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阐明“至治不治”的社会哲学之后;末章再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人类个体,阐明“至用无用”的个体哲学。

末章两则寓言的主角都是庄子、惠施。宋人惠施游仕异邦,长期担任魏相,辅佐一代霸主魏惠王;“宋(康)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宋人庄子终生不仕,峻拒楚威王聘相,私诋宋康王“猛过骊龙”,面斥魏惠王与惠施为“昏上乱相”,被司马迁誉为“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二人身份、立场尖锐对立,两则寓言都紧扣专制主题——尽管依然极其隐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廓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纩,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摅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廓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第十七节:“大瓠”寓言,阐明“江湖”立场。奥义藏于“拙于用大”。

前魏相惠施极其自得地提及魏王,毫不掩饰地亮出“庙堂”立场,认为“大瓠”(隐喻至人)对“庙堂”无用,必须“为其无用而掊之”。“对君主无用就该死”的邪恶思想,被庄子死后六年才出生的韩非推向极致,成了最为可耻的中华“国粹”。

庄子针锋相对地提出对抗“庙堂”的“江湖”立场,认为惠施“拙于用大”,“大瓠”(至人)对“庙堂”无用,正可得其“大用”——“浮乎江湖”。庄、惠二人辩论“大瓠”有用无用,并非普通意义的有用无用,而专指对“庙堂”是否有用。用于“庙堂”还是用于“江湖”,庄子谓之“所用之异”。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十八节:“樗树”寓言,阐明“逍遥”义理。奥义藏于“樗”、“椿”的隐晦对应。

惠施把至人比做对庙堂“无用”的“大瓠”,被庄子以“拙于用大”、“浮乎江湖”挫败,不得不把立场从“庙堂”向“江湖”稍做位移,移向对“江湖”颇为有用的社会规范“绳墨”“规矩”,进而把至人比做“不中绳墨”“不中规矩”、对江湖民众也“无用”的“大樗”,嘲笑其“匠者不顾”,“众所同去”——与夭阏大知被“众人匹之”对比。

樗树与椿树同种,然而樗臭而椿香,因此樗树又名“臭椿”,椿树又名“香椿”。《逍遥游》首章“知年”四项即朝菌、蟪蛄、冥灵、大椿中,大椿隐喻至人。庄子让惠施在寓言中把至人贬为“臭椿”,是为了揭露专制制度的价值颠倒:在超越专制的道极视点下,至人是香椿;在囿于专制的人间视点下,至人却是臭椿。《大宗师》直接道破了这种价值颠倒:“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惠施之言分为两部分:先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再以“今子之言”一转话锋,把“大而无用,众所同去”的庄子隐喻为“大樗”。由于“大樗”像“大椿”一样隐喻至人,因此惠施之言(实为庄子拟言)预设了陷阱:倘若庄子为自己辩护,就是自居“至人”,与庄子批判的夭阏大知一样。

为了不落入陷阱,庄子之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狸狌”寓言。在专制语境下,庄子无法如此反驳惠施:在自由社会中,“绳墨”、“规矩”是为民造福的顺道工具;但在专制社会中,天下公器“绳墨”、“规矩”已蜕变为强化专制的悖道工具——朝令夕改的“章甫”。

庄子只能运用寓言婉转反击:把奔竞于“庙堂”的夭阏大知比做“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的“狸狌”。不得君主所用,就惶惶如丧家之犬。即便暂得重用,也难免“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第二部分是“斄牛”寓言。为了避开自居“至人”的陷阱,庄子先自比“能为大而不能执鼠”的“斄牛”,反驳惠施之言的后半部分“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形容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似乎夸张失度,其实是与“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相勾连,表明庄子认为自己仅是像大鹏一样超越“北溟”、趋近“南溟”的顺道大知。

第三部分是“无何有”卮言。庄子也一转话锋,再反驳惠施之言的前半部分“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匠者不顾”,由于是“惠施的大樗”,因此庄子没有自居“至人”的嫌疑。庄子认为,即使“大樗”(至人)对庙堂君主乃至江湖民众都“无用”,也不必“患其无用”,于是水到渠成地阐明“至用无用”的“逍遥”主题,从而结束了全篇。

最后点题语中,包含深藏奥义的两大名相:“无何有之乡”与“逍遥”。

“无何有”被旧庄学谬解为“什么也没有”,荒陋之至。“无”是动词,意为“致无”。“何”是名词,意为“一切物德”。“有”也是动词,意为“持有”。“无何有”就是站在道极视点上,致无(永不圆满的)一切物德之(自得性)持有。

“无何有”是一切分类名相之庄学至境的总括。庄学至境的标准式是“至×无×”,“×”涵盖“道”分施万物的一切“德(得)”,包括一切文化名相、伦理价值和哲学范畴。本篇所及的已有“至极无极”、“至待无待”、“至知无知”、“至己无己”、“至功无功”、“至名无名”、“至治无治”、“至用无用”等,后六篇尚有不胜枚举的无数应用。

“无何有之乡”像“藐姑射之山”一样是“南溟”的别名,共同象征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而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完全抵达的道极。“无何有之乡”是庄子对“文化至境”不可移易的精确命名。

“逍遥”是庄学核心名相,因此冠名“内七篇”之首。除了《逍遥游》的“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仅有《大宗师》再次提及“逍遥”:“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两次都与“无为”并提,可知“逍遥”是老聃核心名相“无为”的别名。《外篇·天运》一语道破:“逍遥,无为也。”庄学承自老学,但才调思致旷古一人的庄子不愿蹈常袭故,常为老学名相另创别名,并且由此突破老学。“逍遥”对“无为”的重大突破,就是“无待”(蕴涵“无蔽”)。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逍遥”就是“自由”:心灵的自由,基于对“道”的体悟;身体的自由,则是对“道”的顺从。

综上所述,次章、末章的人物寓言及其寓意,与首章的动物寓言及其相关寓意一一对应。然而庄子既支离其言,又惜墨如金,不肯笨拙地一一点破,反而在精确对应中变文横生,新义迭出,导致《逍遥游》奥义难以窥破,尤其使次章、末章锋芒直指专制庙堂、夭阏大知的庄学奥义隐晦深藏,进而使郭象的篡改曲注容易得逞。

寓言两则篇9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11)

摘要:自从卡夫卡的好朋友马克斯·勃罗德有悖于卡夫卡的遗愿,将他的作品发表后,卡夫卡一直处在文学批评的风口浪尖上。他的作品神秘怪诞,激起了许多卡夫卡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纷纷研究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影响了新的一代人。卡夫卡作品的开放性、主人公的选择和卡夫卡的世界观使他的作品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本文从文本内部阐释的角度分析卡夫卡长篇小说《审判》中的《法的门前》一则寓言,着重研究寓言的本身、来源、形式和各部分的关联等。

关键词 :卡夫卡;文本内部阐释;寓言;《法的门前》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119—02

收稿日期:2014—01—15

作者简介:于月(1985— ),女,天津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与跨文化。

弗朗茨·卡夫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一再被他们阐释,受关注程度几乎没有其他作家可以媲美。人们分析卡夫卡作品中矛盾、象征的手法,心理和哲学因素等。

一、卡夫卡作品《法的门前》内容分析

(一)关于文章标题

从传统语义层面来讲,法是固定的、由国家确立下来、公民必须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它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秩序和行为准则。法属于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也是人类社会具体的组成部分。法在人类社会中代表着国家的社会秩序,如国际法、婚姻法、土地法等。

寓言中的“法”表面上看是开放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轻易走进它的大门。文中写道“法的大门开放着”,“但是,从一个大厅到另外一个大厅门前都有守卫,这些守卫一个比一个强壮”。对于文中这位从乡下来的农民来说很难走进这扇“法的大门 ”。

(二)寓言主人公之一:乡下人

这位乡下人将自己埋葬在了规定和禁令中。起初他停留在自己的想象和安全需求的困惑中,他看见了远处的灯光,但他似乎走不到那里,他没有独立的个性,反而经常陷入犹豫、无主和焦虑中。他带着愿望来到法的门前,“乡下人来到门前,要求进到法院中去”,但他害怕了,“当他看清楚穿着皮毛大衣的守门人时,……他最终决定,待在外面,直到守门人允许他进去”。这位乡下人幼稚、呆板、固执:一生他都被动地等在门外而不寻求其他办法。

(三)寓言主人公之二:守门人

守门人是一位公职人员,他看守着法的大门,负责管理人员的进出。他作为法律的守护者和执行者,作为上层阶级的仆人和保护者,他根据来访者的地位来决定是否让他们进入法的大门,他可以成为来访者的障碍,也可以成为传话者。他踌躇满志并且自负,“我有权利,但是我只是最底层的一个守门人”。他是无情的,“都是一些冷漠的问题”,但对于工作来说,他是忠实和负责任的,“守门人收下了乡下人送给他的所有礼物,但是却说:‘我拿这些东西,只是为了让你相信,你并没有错过什么。’”守门人是有耐心的,“守门人给乡下人一个板凳,让他坐在门的一侧”。守门人没有强制乡下人离开,直到乡下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有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

这则寓言中的“法”可以理解为形而上学、内在世界的“法”,可以看成是自我实现的生活之“法”或者是自我存在和寻求自我救赎的神圣之“法”。乡下人由于缺乏胆识、畏惧权威,尽管他寻求自救的方法,但还是错过了机会。他贿赂守门人,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内心缺少信仰。这些通过他的谦卑和缺乏自信显现出来。相反,守门人被看做是监察人员,他监管着“法的大门”。他象征着可怕的人生挑战,或者说明了乡下人内心的顾虑。

二、卡夫卡作品《法的门前》形式分析

(一)寓言

寓言是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法的门前》是一则寓言,从内容到形式都属于寓言短篇。人们之所以称它是一则寓言,是因为在文章情节中,作者没有浅显地讲故事,而是通过读者的思考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寓言并不是表达一种意义,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解得出不同的寓意。读者的任务就是分析寓言,找出它的隐含意义。人们根据自身的人生经验、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联系历史事件阐释出同一则寓言不同的寓意。一则寓言是由一半图画一半材料组成的。通过图画人们获得情节、人物、情感的信息,但材料部分所包含的意思,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

本则寓言描述了在法的门前,一位农民遭到了拒绝,从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社会阶层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人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上层和下层人民、进步与倒退、富有与贫穷以及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纷争。

另外,这则寓言还可以理解为两个宗教之间的纷争。自中世纪以来,天主教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因此,犹太人始终受到限制。“乡下人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明,一束光线从法的大门中照射出来”。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乡下人是有信仰的。弗朗茨·卡夫卡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文章中能看出他的宗教身影。人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则寓言。

这则寓言也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虚伪、欺骗、官僚主义和民主社会制度的不完善。“这个入口只为您而设”。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下层人民还是有希望、有机会进入“法”这扇大门,受到“法”的保护。可是通往“法”的大门的路上有重重障碍,直到有一天人们消除这些障碍的时候,才能走进这扇大门。

(二)叙述视角和叙述技巧

文章采用作者的叙述视角,从作者的角度叙述整个故事,好处是可以保持叙述者的中立,但缺点是他几乎不能描述两个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很少评价,作者了解的信息不比读者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并不给出答案,只是深入浅出地讨论中心问题。

人们可以尝试着从三个问题入手逐渐理解本则寓言:

1.文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2.如何评价乡下人的行为?

3.如何评价守门人的行为?

弗朗茨·卡夫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读者群代代相传,对他和他作品的研究一直向前推进,从未停止过。《法的门前》这则寓言除了独立出版外,还是长篇小说《审判》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法”关系到社会中的人们,本质上应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卡夫卡在这篇文章中使用象征和比喻的描法来描述“法”,可以看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直以来是人类的一种理想化想法,至今还没有实现。

参考文献]

[1]Raabe,Paul.Franz Kafka S?mtliche Erz?hlungen[M].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70.

[2]Kafka,Franz.Der Prozeβ.Herausgegeben von Max Brod[M]. 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Bücherei,1958.

[3]Sudau,Ralf,Franz Kafka.Kurze Prosa[M].Erz?hlungen,2007.

[4]Gutzen,Dieter/Oellers,Norbert/Petersen,Jürgen H. 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M].Berlin:Erich Schmidt Verlag,1989.

[5]吴建雄.德语抒情叙事作品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寓言两则篇10

印度擅长寓言譬喻,《庄子》是中国寓言早熟的奇葩,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尊足、轮、珠和客尘烦恼常常出现在印度的寓言譬喻中,《庄子》中也同样出现了这些物象;印度直接促成了动物寓言的发展,《庄子》中也具有丰富的动物寓言;印度文学和《庄子》都以镜和水来比喻心性;“梦”是印度的常用譬喻意象,《庄子》则揭开了中国梦文学的历史;未亲历过海洋的庄子却与印度人一样常将“海”纳入自己的寓言譬喻中。不容置疑《庄子》与印度的寓言譬喻存在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庄子》是否真受印度的影响,有待历史性的证明。

关键词: 《庄子》;印度;寓言;譬喻;梦文学

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117-06

司马迁说《庄子》一书,“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寓言》篇开宗明义称“寓言十九”。可见,寓言在《庄子》中所占比重之大。不但比重大,它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庄子思想的主要载体。庄子创作的这些寓言思想深刻独特,想象瑰丽丰富,描写细腻传神,代表了中国古代寓言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世界的古代寓言故事中的扛鼎之作。战国时期,寓言较春秋时期有很大的发展,诸子百家皆运用寓言。但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散文所运用的寓言,已经把寓言从说理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既不同于《墨子》、《孟子》散文中寓言只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比喻,也不同于《荀子》、《韩非子》散文中寓言缺少形象的塑造。可以说,《庄子》寓言的出现,在整个战国时展期的寓言中,它是一朵早熟的奇葩。”[1]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这样一种一枝独秀的文学现象,是否是受到印度民族擅长譬喻的影响?虽然《老子》中也常用譬喻,但它是比喻推理,就是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或通过联想表达难以言传的思想,最后达到“舍象取义”的结果。尽管《老子》第七十四章中用替代木匠伐木的人难免会伤到自己的手的现象比喻司杀者必定没有好结果的比喻推理已经接近于《庄子》的寓言了,但是“从比喻推理到寓言说理或故事说理,从思想史的传承上看似乎只是一步之隔,但其真正的实现和完成却是足足跨越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2]所以,很可能庄子的思想有外来思想即印度思想的介入,使庄子完成了这次飞跃。

印度具有和中国同样丰富的文化、富有创造性的想象、睿智和幽默,林语堂先生认为印度在宗教和想象文学方面是中国的老师。印度是寓言的故乡,寓言的形式和技巧可以在印度追溯到其极为遥远的源头。寓言在上古印度佛教和非佛教文学中都非常丰富。如佛陀继承印度民族擅长譬喻的传统,所以佛经的中寓言更是数不胜数,《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中佛对舍利弗说:“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法华经》中“火宅四车之喻”、“长者穷子之喻”、“药草之喻”、“化城之喻”、“衣珠之喻”、“髻中明珠之喻”、“医师救子之喻”的法华七喻是非常优秀的寓言。

一、尊足、轮、珠与客尘烦恼

《庄子》何以成为中国战国时期寓言早熟的奇葩,仅仅《庄子》一书中就有大约200篇寓言,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是受到印度寓言的影响。数量如此巨大的寓言,我们不可能一一去讲解,这里只选取三则我认为受佛学影响非常明显且非常有意思的寓言。第一则在《德充符》中: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惟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徳之人乎!”

叔山无趾去见孔子,孔子见其无趾形体不全,所以讥其不谨慎而有失趾之患。叔山无趾说,虽然他形体上亡足,但是有“尊足”存,而且务全它。尊足,历来解释为“性也”,这并没有不妥。庄子采用形体亡趾但“尊足”存有这样的寓言,我认为这跟释迦牟尼佛有关系。两足尊,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是佛的尊号,佛弟子常顶礼佛足以表示对佛的敬仰,顶礼是印度最上的敬礼,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例如在法会中佛弟子常“瞻仰佛足尊”。

印度发明车轮大概和中国同样早,或许更早。季羡林先生认为,印度的重商文化,“车轮可以满世界转动”,才使“轮”(cakra)和“转”(vartin)合起来,产生“大皇帝”(转轮王)的概念。印度佛教就用这“轮”(cakra)的象征符号来形容佛法的传播,因此有“”和“转轮王”等概念。佛经中把佛法比作“轮”的形容词也非常之多,比如有“妙”、“大”、“正”、“无上”、“妙梵轮”、“光轮”、“智风轮”、“无碍”、“无上清净梵轮”等。请佛住世讲法常被说成“转”。再有,鸠摩罗什翻译的《佛说首楞严三昧经》把佛的莲花座形容为“大转座”,他翻译的《佛说华手经》有“又以七宝珠轮上佛请转”、“又以众宝珠轮上佛请转”、“又以香轮上佛请转”,真可谓是“轮”上加“轮”。这些概念传到中国,影响了《庄子》,于是便有了“轮扁斫轮”的寓言,这也是“轮”上加“轮”。《天道》篇: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桓公:“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圣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轮扁以做轮为喻,告诉齐桓公书与义的关系,并让齐桓公信服。一个做轮子的匠人能给齐桓公讲大道理,甚为不可思议。轮扁是转轮王,斫轮之事喻“法”,轮扁斫轮就是转轮王转,也是“轮”上加“轮”。

《天地》中有黄帝索“珠”的寓言: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玄珠,喻道也。庄子以珠喻道似受佛学影响,释迦牟尼也常以此为喻,著名的有法华七喻之一的“髻中明珠”之喻。这个寓言的内容为:转轮圣王讨伐小国,论功行赏之时,对有功者随意赐予田宅、珍宝、象马车乘、奴婢等,只有髻中明珠没有随意相赐,后来才将它赐给有大功的人。这里的转轮圣王喻如来;转轮王所赐除明珠外诸物喻如来在四众中说的方便法,如禅定、解脱、无漏根力、有余涅槃等等方便教法;髻中明珠则喻《法华经》,佛说此经无量劫中难得一闻,能得见、受持、读诵甚为稀有,末后将明珠赐给大功者喻机缘成熟,将《法华经》的无上秘密之藏,赐予众生,令得入究竟一佛乘。

烦恼能扰乱身心,障碍菩提,因为这种能染污心性的无明是外来的,所以在佛经中常用客尘与之连用。也单称客尘,盖烦恼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缘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庚桑楚》中有一段话,用后来禅宗的话来说的话,就相当于“如胸中正闹也”的意思,也就是烦恼魔在作怪,扰乱身心:

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趎曰:“唯。”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南荣趎惧然顾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南荣趎俯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老子曰:“何谓也?”南荣趎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已。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

南荣趎独来谒见老子,但老子说他是与众人一起来的,南荣趎惊惧的顾看他的后方并无一人,老子说他不知道这话中的意思,也就是南荣趎心中有万千烦恼,也就是清净心沾染甚多客尘烦恼,如同众人一般。果不其然,之后南荣趎对老子说的三言皆是因烦恼而起,证实了老子第一眼就看准了他的心中有万千烦恼,“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

二、动物寓言

印度人因寓言而著称,非常擅长譬喻,他们直接促进动物寓言题裁的发展。非佛教文学中最优秀的寓言集当属《五卷书》,它大概编成于公元1世纪,由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故事、寓言、童话编写而成,它是古代印度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除前面的《楔子》外, 共5卷: 《绝交篇》、《结交篇》、《鸦枭篇》、《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五卷书》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伊索寓言》可能都受其影响。《五卷书》还是动物寓言集,《庄子》中也颇多动物寓言。《庄子》中的动物寓言有《逍遥游》中的鲲鹏、蜩与鷽鸠、斥鷃、狸狌;《养生主》中的泽雉;《人间世》中的螳螂挡车;《德充符》中的豚子食于死母;《骈拇》中的凫鹤胫短长;《天运》猨狙衣周公服;《秋水》篇中的夔蛇蚿风、坎井之蛙、鹓鶵与鸱;《山木》篇中腾猿;《徐无鬼》篇中的吴王射狙;《则阳》篇中的蜗角上的战争;《外物》篇中的涸辙之鲋。印度民族如此擅长譬喻,创造如此大量的杰出寓言,对世界的寓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认为庄子很可能也受其影响,古印度的寓言想象丰富,睿智幽默,庄子的寓言也一样,想象奇特,恢诡谲怪。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印度民族非常富于幻想,在他们的幻想世界里,一切鸟兽虫鱼都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能说会道,那些黄牛、狮子、老虎、豺狼、猴子、乌鸦、猫头鹰、老鼠、乌龟、鸽子、鳄鱼等等,与人无异,这样的寓言表面上是鸟兽虫鱼的故事,但实际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反映,受此影响是《庄子》中有如此多的动物寓言的原因之一。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猴子在中国并不多见,但是《庄子》中却出现了大量的猨狙。《庄子》中出现大量有关猨狙的寓言,这可能也和印度寓言譬喻有关。因为印度不但是世界上猴子最多的国家,所以猴子成为文学形象理所当然,而且有一个最突出的猴王神话,那就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罗摩的随从哈奴曼。哈奴曼受到狂热的崇拜,印度人民广泛流行猴子崇拜可能跟这有关。猿猴自然也会成为譬喻的对象,如佛经中的“躁动不安,如猿猴”(《楞伽经》),《六度集经》中有“鳖鱼与猕猴”的故事。

三、以镜和水喻心性

我认为《庄子》中还有一种譬喻深受佛学的影响,那就是以镜、水喻心性。这种譬喻在佛经中举不胜举。例如,《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当得宿命。’”《四十二章经》第十六章:“佛言:‘人怀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垢尽,道可见矣。’”《圆觉经》中的“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和“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水中月、镜中花这些都是佛经用语,是以水、镜喻心性。

《德充符》中有一句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对于这句话,林希逸这样解释,流水和止水都是喻心,其对“唯止能止众止”的解释更是精妙,“众人以欲止之心就其求止焉,惟斯人则能之,故曰惟止能止众止。此一句盖言未能安其心之人而求教于彼,彼乃能教之而使之安。”[3]其实我们只看字面意思也能理解,“唯止能止众止”,犹如《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佛说的一样,澄净的水是清净的,能够成相,这就是止水能止众止,众止可以理解成众人的影相,当用手去搅拌澄水后,水不再静止,即使众人共相照临,也没有一个能够照见影子。《德充符》还说“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这也就是“垢尽明现”。《德充符》中还有“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这跟止水是一个意思。《德充符》:“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刻意》篇中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山木》篇中说:“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说到《德充符》的“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很自然的让我们将它与《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联系起来,这样的语句还有“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说到这个,必须得了解一下“般若经”。般若经的经典有玄奘所译的《大般若经》,《金刚经》和《心经》则是般若经的浓缩本,在各类小本般若经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金刚经》和《心经》都有“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思想。《金刚经》的对外扫相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偈上,对内破执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之身,以“心无罣碍”来对内破心执。《庄子》也存在“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这两方面。《庄子》的对外扫相主要表现在《德充符》中塑造的一系列的形体不全或极度丑陋的人物形象的寓言上。鲁国的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孔子亦自愧不如;兀者申徒嘉讥讽郑子产;与孔子论辩的鲁国兀者叔山无趾;卫国恶骇天下的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妇人见之,请于父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并令鲁哀公愿“传国焉”;“其豆肩肩”的闉跂支离无脤等。虽然他们形体不全或者相貌丑陋,但是他们都是有德之人,庄子通过这样的寓言来对外扫相,这在申徒嘉和郑子产的对话中表现的很明显。申徒嘉和和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郑子产对申徒嘉说:“如果我先出去,那你就先停止;如果你先出去,那么我停止。”意思是郑子产以自己执政的地位不愿与兀者申徒嘉为伍。申徒嘉反驳说,以前笑我足不全的人很多,我也会对此勃然发怒,但当我来到伯昏无人先生这里时,就再没有发过怒了,正是先生和我一起游学十九年了却不知道我是兀者的行为感化了我吧。“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就是典型的对外扫相。叔山无趾亡足但有尊足者存,还有《大宗师》中子祀、子舆、子犁和子来相与友说的“孰能以无为首”和子桑户、孟子反和子琴张相与友说的“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与无相焉”,这也是对外扫相。鲁哀公问孔子何为才全时,孔子回答说“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徐无鬼》中有“君若勿失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这与“无所住而生其心”义无不同。

四、梦文学与“海”

先秦诸子著作中除了《庄子》大量出现“梦”字外,其他诸子很少甚至没有言及“梦”。比《庄子》早的,《老子》中没有“梦”;《论语》中只有“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墨子》倒是出现了五个“梦”字,但其中两个是云梦泽的“梦”,所以实际上只能算三个,分别是“武王践功,梦见三神”(《非攻中第十八》)、“梦卧而以为然也”(《经上第四十》)、“卧梦平淡” (《经上第四十》)。和庄子同时的孟子没有言及“梦”。比庄子稍晚一点的荀子只有“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解蔽篇第二十一》)。比庄子晚的韩非子言及的“梦”虽然比上述的多,但还是远远不及庄子,只有《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观听不恭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其说在侏儒之梦见龟……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贱矣。’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人,一人不能拥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右经》:“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昭侯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难四第三十九》与《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内容一样,只多一句“或曰侏儒善假於梦以见主道矣”。

倒是《周易》、《左传》和《诗经》较多出现梦。《周易》中的都是占梦文字。据傅正谷先生的统计,《左传》中有二十七条记梦的条文。《诗经》中对梦的记载和写梦的片段的作品也比较多,其中主要有《小雅·斯干》和《无羊》,还有一些爱情诗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也有记一些相思、相恋的梦幻。“上述作品对于梦的记述大多是上天之命、鬼神之意、祈祷之愿的一种体现,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不高,不足以称为梦文学。只有到了《庄子》,才开创了风格奇异、文学色彩浓厚的梦文学——写梦的寓言,从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梦文学的开山鼻祖。于是,中国梦文学的历史从此揭开了第一页。”[4]这段话揭示了正式将梦纳入文学范畴还是从庄子开始的。

《庄子》全书共有28个“梦”字,分别出现在《齐物论》、《人间世》、《大宗师》、《天运》、《刻意》、《至乐》、《田子方》、《外物》和《列御寇》中,而且庄子笔下的“梦”主要不再是生理现象与之后的占梦,而是跳出了生理层面,作为梦幻的寓言,也将它视为非觉悟的表象。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在庄子之前、同时和之后的诸子都没能像庄子那样大量言及“梦”,庄子的“梦”也不再是占梦之梦,而是成为梦文学,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庄子》一书中大量出现这样的“梦”是否是受印度常以“梦”作譬喻的影响呢?印度早期哲学大著《奥义书》中“梦”非常常见,如“他在梦中游乐,看到善行和恶行,有按原路返回原来的出发点,进入觉醒。”佛家认为人生如梦,所以梦的譬喻在佛经中更是常见。《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法华经》:“……常有是好梦。又梦作国王……”《圆觉经》:“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维摩诘经》:“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楞伽经》:“世间恒如梦,远离于断常。”这些例子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还不如百千万那由他分之一。研究印度神话梦幻经验及表达方式的奥弗拉赫蒂指出印度神话最引人注目的经验之一是使我们疑惑自己是真实的也是不真实的这种确定性的事件的经验。在印度人的思维中,人类经验的基本状况是幻觉状况,当我们在醒觉的时候会抵制和排斥这种幻觉,但在睡眠时就会放开幻觉之梦的运作,梦见事物从一种样式转变为另一种样式,《庄子》中的梦中饮酒醒时哭泣、梦中哭泣醒时田猎和庄周梦蝶,正是幻觉之梦的运作,“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就是认为人类经验的基本状态是幻觉状态。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庄子》书中大量出现“海”字,这可能也是来自印度的影响。《庄子》中一共有49个“海”字(包括“冥”和“洋”),数量比“梦”多一倍,出现在《逍遥游》、《齐物论》、《应帝王》、《天地》、《天道》、《刻意》、《秋水》、《至乐》、《山木》、《知北游》、《庚桑楚》、《徐无鬼》、《外物》、《让王》、《说剑》、《天下》。先秦诸子几乎没有提到除表示“天下”意思的“四海”、“海内”之外的海,孔子只一次提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相比之下,庄子说到的“海”绝大部分并不是表示“天下”意义的“四海”与“海内”。庄子一生并未到过海边,更不必说能像海边鲁国的孔子一样“乘桴浮于海”了。为什么庄子在没见过“海”并且当时诸子也很少提及“海”的情况下会对“海”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并大量使用“海”呢?“顾颉刚先生……还根据《山木》中‘涉于江而浮于海’之说,参照《逍遥游》开篇的海阔天空之想象,推测作者‘一定是亲历海洋生活的人。’”[5]也许庄子并没有亲历过海洋生活,但是他一定接触过从海上而来的人。当时庄子已经接触到印度哲学,特别是佛学,这可以是一个比较可靠的答案。《奥义书》和佛经大量出现“海”跟古印度的时代背景有关,古印度的商业往来频繁,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并且古印度的造船业十分发达,所以古印度民族对海的认识比较深刻。《歌者奥义书》中说:“它们出自大海,又返回大海。确实,这就是大海。”《法华经》中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和“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和“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维摩诘经》中有“集众法宝,如海导师”、“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住佛威仪,心大如海”、“而彼大海本性如故”、“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圆觉经》中有“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寂灭海,终不能至”、“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若于所求别生爱憎,则不能入清净觉海”、“譬如大海,不让小流”。《楞伽经》中说“心海不起,转识波浪”。

除了上述的寓言譬喻外,《庄子》中还有非常多的与印度相似的寓言譬喻。释德清认为《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譬喻唯佛经有之,世典绝无仅有。佛经中还常常用眼睛有疾病不能明见事物譬喻众生的迷惑,如《圆觉经》曰:“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庄子》中亦常常有此譬喻。《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一章中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还有,我们都知道印度的口传文学对重要的事件总会重复叙述,这可能是口传需要记忆的需要才出现这种形式,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更合理的解释。“《庄子》中有许多话语都是不止一次出现在各篇之中,包括假托古人之口的某些重言;还有许多寓言好像似曾相识,讲了又讲,角色常变而主旨不变,有如‘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6]庄子可能也借用这种重复的形式表现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4]蒋振华:《〈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4-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