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的成语十篇

时间:2023-04-07 05:44:46

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1

川沙故事语言有很强的地方色彩,川沙故事像地方曲艺“浦东说书”那样从农村走向城市,成为上海地区故事演讲的一种新的形式和新的艺术品种。川沙方言故事在上海市历届故事比赛中荣获“八连冠”就是最好的例证,它的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语言与语音。

1块品牌:顺风吹喇叭――名声远杨

花香彩蝶飞。川沙地区的群众性故事活动蓬勃发展,并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2003年,川沙新镇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全国故事这乡”,也为浦东新区创建了一块文化品牌。

2个基地:车屁股上装上了发动机――后劲大

热土报春花。川沙故事要继承发展,2005年6月及9月,“夏友梅故事艺术工作室”和“夏友梅故事艺术进修学校”正式挂牌,从“娃娃抓起”,用以培养优秀的故事员,引发热爱故事的新热潮。

3支队伍:使川沙故事像吃甘蔗上扶梯――步步高节节甜

艺苑花枝俏。川沙故事创作队伍、川沙故事百人演讲团,还有一支由18名上海故事界颇有知名度的专家组成的川沙故事顾问团队伍。

4本书:饭瓜刨皮――挺刮

花蕾满枝头。集结了历届故事赛的成果,川沙故事会编撰了《花香彩蝶飞》《热土报春花》《艺苑花枝俏》《花香飘万里》等故事专辑。

5次活动:小苏打放在面粉里――发

花香飘万里。川沙故事会先后主办或承办了五场故事大型活动。2005至2011年,川沙新镇先后举办或承办了五届“浦东川沙杯长三角故事邀请赛”。社会影响日盛。

6个金奖:榔头敲在钢板上――嘭嘭响

荣誉本是身外物,但它是付出成果的凭证与肯定。在肯定成果的同时,川沙故事在传承中创新,寻到一条积极有活力的发展之路。

让年轻人也爱上故事

创新比之“传统”,对于故事而言,哪个更重要呢?以前讲故事的形式比较呆板。往往一个人在台上要讲20分钟,故事长外加站着干讲,看点不多。现在故事从刻板的一人一讲,创新为二、三人讲,配乐讲,情景讲,用普通话、方言、英语讲。由于故事与时俱进,使年轻观众也对故事古老艺术喜闻乐见。现在的故事表现力更强,虽是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但故事的传统不能丢,最精髓的东西要保留。以“讲”为主。在形式研究上做文章,这是对创新与传统的最好诠释。这也是让故事与昆曲、京剧等一样,受年轻人欢迎并推崇的好契机。

全国故事之乡和故事大王

要成为一个“全国故事之乡”,元素须有四:需要有一个全国故事的领军人物;要经常开展故事活动;要有丰富的档案材料;要在全国得到过金奖――川沙便是能满足这四项的一方水土。川沙的“故事之乡”自1557年便成雏形,是450余年的“讲话”魅力成就出的全国故事之乡,川沙在“讲故事上”的发展好比一个孩子茁壮成长的过程。

全国故事之乡是这样练成的

“襁褓”期:自明嘉靖36年(1557年)抗倭英雄乔镗“领筑川沙城堡”。至今,川沙历经沧桑450余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乔镗筑城抗倭寇”、“泥龙的传说”、“小普陀寺”、“川沙的传说”等,还有绿林好汉的劫富济贫和七仙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故事,更是口耳相传、家喻户晓。这种自发流传的故事是川沙故事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川沙故事发展的雏形期。

“少年”期:新中国诞生为川沙故事发展提供了新转机。市工人文化宫定期举办故事讲习班、川沙文化馆,川沙文化站配备了故事专职干部、大队、生产队及居委都培养了故事员,“红岩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好人好事”等故事在田头、场头、车间、部队、学校广泛演讲,发挥了故事轻骑兵的作用。

“青年”期:八十年代,川沙故事的创作与演讲出现崭新局面:川沙县先后举办六届故事节。川沙故事队蝉联上海故事大赛“八连冠”,孕育了全国故事大王夏友梅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作演讲俱佳的故事艺术家。

“壮年”期:九十年代,川沙故事进入了创新期。由于故事与时俱进,使年轻观众也对故事古老艺术喜闻乐见。为使川沙故事走向全市、全国,先后主办承办了“夏友梅故事艺术系列活动”,长三角地区故事邀请赛等。

听“全国故事大王”讲泥土香里的通俗(配图)

是“故事之乡”,就会出“故事大王”。川沙文联名誉主席夏友梅,就是一位“全国故事大王”,他从事故事创作、表演、研究50余年,编撰了《夏友梅故事集》、《夏友梅戏曲故事评论集》等著,更是先后发表故事作品300余篇共百余万字,许多都成为口口相传的经典之作。夏友梅小时候家里穷,别人家的孩子有玩具,我们家买不起。于是,就以故事为伴。他常常给小伙伴们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来,时间久了,连大人们也跑来听。之后,便越来越有劲头儿,学会了“吊大家胃口”,以至于大家到点忘记吃饭,围着他团团转。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在生产队里,和老伯伯老妈妈们一起脱花、剥花、拣花。老伯伯老妈妈们饱经风霜,阅历丰富,又常常语出惊人。有时夏友梅干活干得又巧又好,老妈妈便会笑夸他:小膏药落地――贴土(妥)。有时他们聊天聊得多了,自嘲年纪大了废话多,便会说:树老节疤多,人老闲话多。“草头王”夏友梅觉得这些话听似有趣,实则略有深意。于是,养成了个习惯,随身带个小本子,随时记下各种生动的句子。自此,收集了近6000多条民间俗语和歇后语。他将其视为民间语言艺术的瑰宝,在之后的故事创作之路上,用深入人心的方言故事征服了一代代孩子的心。

讲故事的那些道道

一个真正吸引人、真正脍炙人口、能口耳相传的好故事,一定有它成功的小门道。你知道么?讲故事不论是主题还是语言及讲演,都有其深意所在。我们也称为“小故事里的大哲学”。

主题:故事里有正能量

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智慧,就是一剂劝人良方。一个真正的好故事终身受益,除了情节别出新裁,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以警醒,告诉大家做人的道理。如今的川沙故事,有的由真人真事改编,有的讲道德,有的讲法制,有的反腐倡廉。如今故事的形式多种多样,语言贴近生活。一个故事如何突显正能量呢?它的核心是什么?夏友梅先生总结有四要素。其一为情节 要一波三折,既要意料之外,又要情理之中;其二要生动,活泼,要有群众语言;其三,人物形象要鲜明。最重要的是主题要阳光,能体现社会正能量。话须通俗方达远,意义净化方深入。

语言:方言里的土根文化

口语: 活语言。运用家乡口语有生活气息,说的部分明白如拉家常。家乡口语有极强的表现力,有时是普通话所无法表达的。语言用得好,有“老妪解诗”之妙。比如,夏友梅在《拜师傅》中写道:“姑娘是‘热水瓶’,找对象内热外冷; 小伙子找对象,是‘烫婆子’里相热外面更热!”

歇后语: 前半截如谜面,后半截如谜底。说的都是生活之小事,却句句在理,形象至极。它是民间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俏皮话。比如,《三个太阳》中“大腿上搭脉――不作数。”

乡土语: 川沙语言非常有乡土气息,有群众基础,让人倍感亲切,情意浓浓。在浦东方言中,“这边”读“迪板板”,“那边”叫“伊板板”、“书”念“虚”、“风”念“烘”。它呈现出的效果往往是其他语言所不可企及的。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语法教学 成语故事

一、引言

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组词成句的规则,在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法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量的语法点主要集中在初级阶段。由于汉语语法没有明显的形态标志,“不规则”现象很多,又由于受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所限,有些语法点教师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留学生掌握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同时,由于目的语语法规则掌握不牢靠,受母语或其它外语的“负迁移”作用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等等,留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的语法错误尤为突出。这和教师语法教学的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无关系。如何有效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使留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最好地掌握汉语语法,从而在交际中能够准确、得体地使用,这是一个值得广大对外汉语教师进一步深入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利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教授汉语语法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菲律宾中学生汉语短期培训中利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教授语法的经验,试图就Flash成语/寓言故事在对外汉语基础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二、Flash成语/寓言故事和对外汉语基础语法教学

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主要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整齐匀称,言简意赅,结构完备,表义丰富。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寓言最初产生并流行于民间,后来被文人学者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在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寓言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和故事情节的虚构性,语言精练,极富表现力,篇幅短小,结构紧凑,通常使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Flash成语/寓言故事以Flas的形式再现成语/寓言故事的内容,通常集画面、声音、文字、动画等于一体,以其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完整的情节深得学生的喜爱。有的Flash成语/寓言故事中的语言句法特征明显,有些语法点循环反复出现,配以真实自然的情景和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和运用。有的Flash成语/寓言故事的界面上嵌有播放、暂停、前进、倒退、开音、闭音、截屏、退出全屏、音量调节等按钮,便于操作。Flash成语/寓言故事的片长一般在两分钟左右,短小精悍,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却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活动充满生机。Flash成语/寓言故事的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少儿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想资源。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菲律宾中学生短期汉语培训中尝试使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进行汉语语法教学,以期探索语法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Flash成语/寓言故事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华参加汉语短期培训的菲律宾中学生是来自菲律宾光启中学的初中生,都是男生,年龄在十三岁左右,都会讲英语,已有九年学习汉语的经历。不过由于之前每周仅有一节汉语课,他们的汉语水平总体上来说还达不到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初级(下)班的留学生的水平,语法基础薄弱,除了简单的生活用语外,几乎无法用完整的句子进行交际。此次培训是菲律宾光启学校的学生第一次来华接受培训,也是笔者所在学院首次承担外国中学生汉语培训任务,因此学院上下都非常重视,认为任务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在语法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这些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汉语程度等,把Flash成语/寓言故事引入语法教学,借助其优势弥补传统语法教学的缺陷,优化语法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要使留学生愿学、乐学语法,教师首先必须使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法材料。另外,根据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输入研究结果,不是所有的输入都有同等的价值,只有得到注意的输入才能被吸收、得到进一步加工。注意是有效加工的必要条件。(江新,2007)认为,我们的语法教学信息还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Flash成语/寓言故事以声音、色彩、动画效果相配合的手段来传递信息,故事情节简单,以动物为主角,直观、形象、生动,能够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进行语法教学,不仅能引起留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专注于学习。这就有效地避免了留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现象。

(二)Flash成语/寓言故事为语法学习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境,有助于留学生对语法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

在语法教学中,语法规则的讲解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以往的语法教学偏重于讲解语法知识,片面孤立地分析说明一些语法规则、结构,忽视语法点的实际运用。练习多采用习题的方式进行,不但机械,而且脱离实际,不够自然、实用。这种教法不仅会使留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事倍功半。Flash成语/寓言故事为语法学习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境,将语言与图像、声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语法经常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境的改变而展现出来,留学生通常会通过特定的情景自然进行感知和理解,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解释,也不必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和强调。例如:教菲律宾中学生“……像……”这个语法点时,笔者并没有沿用以往“句法—语义—语用”这种语法教学程式,而是直接让他们观看《盲人摸象》的Flas片。观看第一遍时留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观看第二遍时,要求学生带着这样两个问题注意视听:1.五个盲人分别摸到大象身体的哪个部位?2.他们分别觉得大象像什么?之后请留学生回答问题,并用PPT图文并茂地呈现答案,进而结合画面就该语法点略做解释。然后再次播放、定格有关画面,让他们检索并复述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最后闭音,隐去字幕,仅呈现画面,让留学生给画面配音,及时输出,以检验他们对该语法点的理解和运用。笔者将该语法点的教学有意识地融入观看Flash成语故事之中,寓教于乐,使他们在逼真的情境中自然并轻松愉快地感知、理解和运用该语法点。

(三)运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的特定语境化解语法教学的难点

现代汉语语法与外语语法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卢福波,2005)。这些不同之处往往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特别是意义相近的虚词,经常被混淆误用。例如:“于是”和“所以”,该用“所以”的时候留学生却用了“于是”,如“下大雨了,于是我不能出去玩了。”该用“于是”的时候却用了“所以”,如“路过天河的时候,我看到了‘买200元送200元’的广告,所以就进去逛商店了,在那里逛了几个小时,买了三件衣服。”根据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这个偏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留学生没有真正弄明白“于是”的语义和语用规则。针对这个语法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引用了Flash寓言成语故事《孟母三迁》,播放之前提出视听时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孟母一共搬了几次家?2.每次搬家的原因是什么?视听之后请留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回答问题2,复习并弄明白“所以”的语法规则,即“在因果关系的语句中表示结果或结论,前一小句常用‘因为’”,并结合该故事训练留学生正确运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2。播放第二遍时让留学生检索故事中带有“于是”的句子,注意它在句中的位置,并看看它和前后的句子在语义和逻辑上有什么关系。之后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特定情境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来分析“于是”的语法规则,即“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最后选取故事中以下两个小节,用PPT呈现出来,比较“于是”和“所以”的异同。

孟子小的时候,他家住在墓地旁边,他和小伙伴们就学起大人哭嚎、跪拜的样子,玩办丧事的游戏。母亲发现后说:“这可不行,不能让孩子在这种地方住下去了”。于是,孟母把家搬到城镇。(第一小节)

新家在一个集市边上,孟子就模仿商人,同小伙伴们玩起做生意来。“这可怎么办呢?看来也不能在这里住下去了”。于是,孟母又把家迁到书塾附近。(第二小节)

让留学生把该故事的第一、第二小节分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互不关联的句群,观察其中的“于是”可不可以用“所以”替换。显然可以,替换后前后句子是因果关系。然后让留学生把这两个小节当成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再看看其中的“于是”能不能替换为“所以”。显然不可以替换。把这两个小节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讲述的是孟母两次搬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描写,这两个动作是顺承关系。当然,每次搬家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于是”所表示的承接关系中又包含着因果关系,即“前一事是引起后一事发生的原因”。这样以来,“于是”和“所以”的异同,留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楚了。因此,借助Flash寓言成语故事,可以有效化解语法教学的难点。

(四)运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训练留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点进行成段表达的能力

大量的语法内容集中在初级阶段,且语法教学以形式结构分析为主,不太重视语义结构的分析,更不重视跟语用分析结合。受留学生水平所限,对语法现象的解释也不够科学,语法练习以单句训练为主,语法重现率低,不利于巩固。另一方面,根据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语言习得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个语言点的逐步累积过程,语言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且对于某个语言点的习得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习得过程曲线往往表现为锯齿状、U型,甚至有暂时的倒退现象(刘海燕,2011)。所以,留学生的汉语表达中难免出现语法错误。Flash成语/寓言故事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新的语法点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加深对以前学过的语法点的理解、记忆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它在训练留学生运用语法点进行成段表达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留学生正确地运用语法点进行成段表达。下面以《骆驼和羊》为例说明我们如何运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训练留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首先,我们运用故事中的情景语境使留学生快速理解新语言点“情态补语”,并复习旧语法点“趋向补语”“结果补语”“一……就……”“又……又……”以及“比”字句等。其次,我们给留学生一页一页地播放故事中的画面,引导他们选用所给的语法点准确地描述画面内容,进行单句训练。第三,单句训练结束后,我们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刺激留学生运用更多的语法点说出更多的句子。与之前一样,一页一页地播放画面,这次要求留学生用不同的句法描述同一画面,看哪个组用的语法点多,说的句子多。第四,比赛完毕,我们再次让留学生观看一遍视频,然后将故事内容用PPT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他们看图讲故事。先集体讲,再个人讲。最后去掉画面提示,让留学生完整地口头讲述故事或书写故事。这样,留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语法的使用规则和意义,在反复使用中得以巩固,最终使成段表达准确得体。

(五)运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能够同时兼顾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知识传授

Flash成语/寓言故事是固定短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音、语义、语法方面具有特殊性;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运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可以将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孟母三迁》不仅使留学生从中学到了有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对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轲的家庭背景以及家庭教育有所了解。这样既兼顾了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能实现中华文化的深层影响,不留下过多文化濡染的痕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四、使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进行语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Flash成语/寓言故事在语法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有利于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能够使抽象的语法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留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正确理解;能够提供真实自然的情景,有助于语法点的操练和成段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够同时兼顾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知识传授。正因如此,我们建议对外汉语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不妨使用此法。不过,使用Flash成语/寓言故事教授语法时要密切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实效性等方面内容,恰当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好Flash成语/寓言故事的材料。也就是说,所选的Flash成语/寓言故事的语言要能突出表现所要教授的语法点;所选Flash成语/寓言故事的语言要准确规范;所选Flash成语/寓言故事要与教学对象相适宜;所选Flash成语/寓言故事要与教学时间相适宜;所选Flash成语/寓言故事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配合使用。只有这样,Flash成语/寓言故事才能在语法教学中真正发挥效用。

(本文为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三期建设课题“第二语言学习与汉语高效推广”的子课题“对外汉语基础语法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编号:国文〔20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江新.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05.

[3]刘海燕.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1,

(4).

[4]汝淑媛.语境理论与多媒体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中国电化教

育,2001,(4).

[5]丁存越.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

[6]郑艳群.汉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3

关键词:中国故事;国际表述

一 引言

十报告中提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建设美丽中国,“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早在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今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作为一个全局性的表述,党的报告自然会站在一个高度来抽象地概括,而在落实这些抽象的概念的时候,我们认为必须是既要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也要把这些内涵具体化并付诸实践。这其中,如何对中华文明、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国际表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对中国美丽山川加以表面化的表述。因此,国际表述对于落实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但是我们在这方面似乎没有做好准备,比如说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国际表述、国际表述的内涵是什么等问题,在国内学术界似乎也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 关于国际表述问题的探讨

1.为什么中国需要国际表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目光。世界各国纷纷把中国作为一个故事来研究,从而形成了多种解读,其中也包括许多的误读。其误读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是对中国故事,即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与思想、风俗与人情都缺乏了解;二是西方的固有思维,即目前业已形成的以西方主义为中心的“流行话语体系”始终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述中国故事。对我们自己而言,中国崛起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但我们还没有讲好。如何针对国际上很多对中国不公正的指摘,我们除了需要有理论上、事实上的陈述之外,还要以“一种比较简易的、别人能听懂的表述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简而言之,“中国故事,国际表述”就是用国际流行的语言、话语、逻辑和表达方式来陈述、展示自己的外在形象、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正如赵启正先生说过的那样:我们中国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创造者和作者想的对象就是中国人,因此他对外国读者、对外国受众不一定适合,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设计电影或者是动画的时候,是考虑了世界市场的,所以他们的产品容易适应世界市场。新华社近些年在对外报道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无论是日常报道,还是近几年的许多重大报道,都尽量突出人、突出故事性,注意以国际通行的语言和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

2.国际表述的范畴。

国际表述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范畴:物质产品范畴、文字信息范畴和形象表达范畴。其中物质产品范畴指的是物质产品中文化内涵的含金量,即文化内涵的附着量(cultural-loaded-ness),包括所在文化国或者文化对象民族的自然风光、日常生活物品、其所生产的产品等;文字信息范畴则指的是通过文字信息所承载的文化内容量,如文字符号所传递的含义与信息等,包括书籍杂志报刊等;而形象表达范畴则指的是表达文化内涵的电影电视节目、视频音频、服装服饰、音乐舞蹈、美术作品以及符号设计等。这些范畴对于文化输出来说都指向一民族文化的表述,即哲学思想、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赵启正先生说,面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障碍、文化产品设计的非国际化等困境,我们要想成为世界文化大国,首先要系统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第二要认真考虑如何对外传播,第三要努力加强对外文化表达和传播的能力。

3.国际表述的意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形象通常比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还有用。一个糟糕的形象会导致很大损失,而这一损失,是任何常规的实力都无法弥补的。可见,一个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国家的国家形象,进而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目前世界上的“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热,全世界都渴望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正是为了回应世界关切。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风光秀丽的大好河山……都需要通过国际表述才能传达到全世界。“中国故事”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情节复杂。这些都是吸引无数外国人关注中国、热爱中国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故事”需要去开展“广而告之”的国际表述活动。作为世界上文化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有一整套文化发展战略,渗透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贸易政策、事物以及宣传等各种活动之中。肯尼迪政府就曾送给好莱坞一份备忘录,明确要求美国电影进一步配合政府的“全球战略”。美国导演柴纳尔曾说过:好莱坞电影是“铁盒里的大使”。再如,国务院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等专家看来,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当然文化走出去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文化的国际表述也只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热爱中国,实现文明间和谐共融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正如赵启正所说的那样:对于文化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许多文化能够共融,才是一种理想的更高级的文明。

4.国际表述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故事”的表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使我们不能很有效、准确地表述自己,同时国际社会在很多程度上也不会认同我们的表述。

首先是“中国故事”没有很好地借助流行话语体系来阐述自己,没有利用国际通行的语言逻辑、思维方式、话语体系等来说明自己的文化思想、历史传统和政治立场或者展示自己的民俗风情、秀丽河山;而是常常自说自话、自言自语,反而让人感觉神秘不透明,招致许多误解。

第二、“中国故事”的讲述过于抽象、说教味道浓厚,不注重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不重视突出人的存在和人文情怀的表达;不讲究表述过程中的艺术,或者不注意采用国际流行的艺术表现方式去讲述自己。国务委员唐家璇认为:(中国故事)“要表述得人家感到有可看性、可读性、可听性,感兴趣,最后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算成功。特别重要的是,怎样做到能够把中国文化的内涵、底蕴非常精彩生动地传达出去。若干年前,一部《卧虎藏龙》就很成功,它用的手法既浪漫又现实,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学素质,也符合外国人的品位,受到一致好评。这就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一个成功案例。

第三、表达“中国故事”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没有采用多元多样的手法;在现代传播技术发达、现代媒体手段多样的今天,“中国故事”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手段来来进行立体化地讲述。

第四、广义和宏观翻译手段不够先进,即没有很好地研究受众的文化传统、接受方式、环境和心态就粗暴和粗糙地开展对“中国故事”的翻译活动,不仅没有很好地讲述故事本身,反而还使“中国故事”被认同为与“中国制造”一样的地摊货,使中国形象进一步受损。“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如果让他们明白我们所想、我们所做、我们的价值观,这要有一番工夫,不仅仅是语言要翻译,而且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翻译。也就是说,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这是我们的任务。”(赵启正语)

5.国际表述的理念。

那么,开展国际表述需要如何进行呢?我们认为至少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理念:

一是“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著名的翻译家傅雷曾谈到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认为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这番话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据了解,以电影《郭明义》为基础改编制作的多媒体汉语视听教材《中国好人》将进入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影片《郭明义》上映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海外孔子学院及相关机构纷纷建议孔子学院总部将弘扬新时代道德风尚的影片改编为看电影学汉语的影视听教材,让汉语学习者在看电影过程中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有的专家就指出,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甘于清贫、平凡中透出伟大的道德风范,这种有情节、有故事的生动教材容易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优秀品质。可见,“讲故事”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对外传播介绍中国的实践中,很多新闻报道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宣传味儿”较重,难以为海外受众所接受,报道效果不理想。如果改进方法和手段,多通过以事实说话、以小见大等跨文化传播的技巧,去感染、影响海外受众,就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是“大故事”更需要“小视角”。随着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勃兴,特别是媒介市场与信息消费观念的兴起,我国传媒业在新闻理念、大众传播理念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的“可读性”,重视新闻的人性化,注意以人见事,以小见大,以细节打动人心。站在受众的立场、以平民的视角去看问题、去展示中国故事的内涵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有时候比起那些“宏大叙事”更能触及人的心灵,更能置入人的灵魂,从而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三是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化,向世界提供具有吸引力、感召力的“中国创造”文化产品。具体来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适应国外的文化需求,对文化内容和形式大胆创新,注入新的基因,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与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将高科技手段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用有亲和力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方式讲好“文化故事”和“中国故事”。实际上,许多国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时,都有意识地加入中国元素,以适应中国市场需要。中国文化产品要让更多的国外观众理解并接受,必须以国际化的形式把中国故事讲给他们听。为此,必须做好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应该努力转化为世界共享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满足当代人需要,具有世界影响力,成为国外消费者也能接受的文化。实践证明,民族文化只有在作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时候,才具有文化的魅力。

6.国际表述的目标。

中国文化国际表述的目标应该短期与长期之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短期目标应该一是提高我国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并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二是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要通过自己原创的研究,摆脱西方话语的束缚。就长期目标而言,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不能仅仅是为了提高中国的竞争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摆脱西方话语的束缚力,而是为了增强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增进世界人民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从而实现和谐共融,达到全世界的和平与团结。

实现自身话语体系的战略目标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模仿阶段、中期的共存阶段和后期的自身体系建立。初期的模仿阶段就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应该遵循国际流行的话语体系来表述自己的故事,以达到世界人民对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理解。此阶段中自身话语体系处于相对弱势,因此必须按照世界现行的话语模式,否则很难达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第二阶段中,世界对中国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可以与西方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进行抗衡,也就达到了东方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共存阶段。在最后的阶段中,世界对中国文化研究非常了解,同时中国文化也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的话语体系也摆脱了西方话语的控制,此时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完全建立。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中国的概念与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美丽中国这个概念不通过国际表述来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会极大地损害中国的软实力,也会在世界人民的误解中逐渐丧失自身的话语权,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中国故事是美丽中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个故事进行与世界现状相适应的的表述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研究并提高对这种表述的理论和实践认识,才能较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传播,最终求得提升中国软实力和自身话语体系建立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美丽中国的内容和内涵。

参考文献

[1] 姜卫平.中国文化走出去关键在创新[J],学习时报, 2012年07月

[2] 孟凡波.翻译应成为促进文化'走出去'的积极因素[N],参考消息,2012年12月7日

[3] 赵启正.对外文化传播要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J],人民网 2006年11月24日

[4] W·施拉姆,W·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周立方译),新华出版社,1984

[5] 张彩霞.论对外汉语教育传播的战略思维[J],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2期

[6] 郝亚琳.讲好“中国故事” [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3年12月07日

[7] 张维为.话语束缚弱化“中国故事” [J],人民论坛 ,2012年第1期

[8] 刘小燕.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J],新闻大学,2011(1)

第一作者简介: 李桂丽(1977-),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4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典故;技巧

近年来,经济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外国事物。最明显体现在英语方面,国家英语人才标准更倾向于实用。英语翻译特别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实用英语具体体现,需要对英语的深刻理解,其翻译具有一定难度。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是重难点,原因有二:一是语言差异,英语作为外来语言有其自身特点,作为非英语国家人士有时对英语典故理解有误差,造成翻译文化偏差;二是英语典故来源广泛,需要丰富的语言经验与阅历,否则就会造成不理解导致翻译失败或是直接翻译错误。

一、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来源

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发源地及文化发展基础。希腊文明古国中许多神话故事承载着民主思想,传递着那个时期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活气息、精神面貌,关系其整个文化命脉。欣赏古希腊神话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到其诙谐幽默与悲壮凄凉之处,同时感受其特有生活气息、社会文化。古希腊神话是英语文学典故重要来源。宗教在西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宗教文化成为艺术创作重要源泉,尤其是基督教的《圣经》,其典故逐渐被引用到文化艺术中。欧洲文艺复兴使整个欧洲思想得到解放,同时涌现出大批经典文学作品,深入人心,得到大众广泛认可,许多典故被引入文学作品中。寓言故事也是英语文学作品典故主要来源。寓言故事简短精悍,寓意深刻,传递不一样人生感悟及社会生存道理,起到意外文学效果。尤其是欧洲《伊索寓言》被引用次数最多,《农夫与蛇》经典语句“Nurseaviperinone’sbosom”(把蛇放在怀里)被英语文学作品广泛引用。除此之外,历史故事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翻译时需了解其实在意义推敲表达含义。

二、英语文学典故翻译考虑因素

(一)文化背景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轨迹,因为处于不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形成不一样的民族文化、、风土热情,这就是影响异国相互沟通理解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非英语语系国家和英语语系国家更是如此,这就是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英国是英语的起源,历史上英国曾大量扩充殖民地,间接对英语文化起到了传播作用,也正因为这样为今后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奠定基础。那么在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时就需要考虑其来源国家文化背景,才能够找到最贴近中国语言对其进行艺术与生活融合的完美翻译。

(二)英汉典故对应情况

俗话说人有国界而文化无国界,文化作为国家无形资产,除了国家对其赋予的某种职能以外,在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确没有国家民族限制。因为人们体验的是其中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是不会因为不同语言阻隔就被破坏的,所以说外国经历过的文化变革,有时在本国一样能够找到相同影子,这对于我们理解所翻译文学作品中的典故非常有利,促使翻译过程中更快理解其中的含义与意境,达到更深层次理解与完美翻译。

(三)文章整体性

英语文学尤其自身的写作特点,一般都具有画龙点睛之笔,不是在文章最前面,就是在最后面,如果掌握好整个文章的纹路命脉,就能把握文章整体大意,对文章翻译非常有利。翻译人员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学作品中典故所在位置,进而推断出其大致含义,结合文章意境,完美结合灵活翻译,尽量还原文章最想表达之意。

三、典故翻译技巧

(一)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翻译,不需变通但也不是直白翻译,也要讲究润色,不能身影死板,那样就会失去文学意味。注意遵循文学作品本身风格及保持文学作品原创性。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让读者直观了解与感受文学作品中典故内涵,体验原汁原味英语文学。

(二)意译法

意译法意思是以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基础,以一种与我国文化较为接近的手法对其进行翻译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原因是直译法会破坏典故意境而这个英语文学作品典故又找不到合适的与之对应的中国典故,只能在保持意境不变前提下翻译。

(三)套译法

套译法就是将中国传统典故运用到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中,因为如果执意,就会破坏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感情。如“Birdofafeatureflockstogether”这句话直接翻译就是鸟类在一起聚集功能,这样看了之后完全没有文学感觉,很直观的感觉就是翻译错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考虑与之相近的中国文学故事,用中国老百姓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翻译,更为形象生动。

(四)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充分理解文学作品典故含义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品读思想,在直译基础上添加相关文学修饰,促进读者正确理解典故所要表达情感,更能使读者感受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气息。

四、短语典故翻译举例

在英语文学作品典故中几个词语可能就隐含一个小故事,如果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根本翻译不出究竟是什么意思,翻译会严重受阻。以上已经详细阐述了英语作品中典故翻译方法,下面举个例子详细体验一下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技巧。以“handwritingonthewall”、“meetoneawaterloo”为例,“meetoneawaterloo”这个词直译成中文就是“遇上某人的滑铁卢”,但就字面意思根本不能理解这说的是什么,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涉及到否个典故,事实上该典故源自拿破仑,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的命运与战争息息相关,他的成功在于战争,而他的失败同样由战争决定,比利时布鲁塞尔滑铁卢是拿破仑一生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站,在这个小镇上,多国联军混战中以失败告终,最后沦落被放逐,这几个词就关系到这样一个故事。因此在翻译时应翻译为“大败北或惨败”。“handwritingonthewall”典故出自《圣经》,故事说的是在古巴比伦国王伯撒沙王位登基大典宴会上,突然空中出现一只手并在墙上写下MENE,TEKEL,PERES三个大字,预言家说其意思是国家将忘,国王将死。不久之后,寓言实现了,巴比伦真的灭亡了。这个典故所表达的不好事情即将发生,在翻译时需将其翻译成成语“不祥之兆”。这样翻译更符合我国读者阅读习惯,从而加深读者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

结束语

我们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时需注意把握:一,把握典故寓意,避免望文生义;二,保持英语典故翻译原滋原味,不将本国民族特色专有名词用来翻译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词汇;三,符合大众口味,不论如何翻译都必须保证翻译作品有市场价值,这就要求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过程中保持大众化与口语化,不要让读书者看不懂究竟什么意思。不被读者接受的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文化传播意味。总之,翻译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典故翻译的可读性问题,翻译者在对要翻译文学作品典故充分查资料了解之后,确定自己弄明白其原著所要表达的意境之后再结合中国语言特点进行翻译,运用汉语将典故中所要表达的寓意与道理还原出来。英语文学中典故翻译要达到“信、达、雅”,其中“信”比较容易做到。要想做到“达”和’雅”必须丰富各方面知识与素养,否则翻译无法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冰琴.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1):155-157.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5

论文关键词:《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章回体小说

 

引言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文体”概念可包涵这几个层次:一是体裁与体制,[1]古人认为“文章以体制为先”,[2]“凡为古文辞者,必先识古人大体,而文辞工拙又其次焉”。[3]古人所说的“体制”,指每一种体裁都应有其特定的文体规范:“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4]二是语体与语式,指各种文体有其特定的语言特征与话语体系。曹丕《典论?论文》云:“夫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名诛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这里的“体”便是指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三是风格与体貌,可分为文体风格、作家风格、时代风格等类别。陆机《文赋》云:“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这个“体”便是不同的文体风格。在西方文论中,“文体”概念却有着与中国传统文论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古希腊的“文体”主要指文本的语体特征《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西方现代文体学的文体概念与古希腊一脉相承,主要探讨作者在文本中表情达意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作者运用语言的特征。在西方文论中,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体”相对应的是“文类”、“风格”概念。在中国现当代文论中,“文体”一词还具有与上述三义有别的“第四义”,指作品篇章体制、艺术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诸形式要素的综合体。它是与作品的题材、主题等内容要素相对应的文艺学概念,主要回答文本如何构成、内容怎样得以表现的问题。本文的“文体”概念基本采用现当代文论中的“形式诸要素综合体”之义。

《三国演义》的成书是广泛吸取民间传闻、说唱故事、戏曲题材以及史传内容的成果。在数百年的版本演变过程中,经过不同创作者的改订,其文体演变的轨迹清晰可循。从文体学的角度考察它成书过程出现的体式及其具体生成过程中主体精神结构的演变,将会促进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的创作意蕴。

一、 脱胎于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在篇章体制、结构布局、叙事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文体类型,总体上呈现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四种文体类型之间虽有一定的传承性,但由于它们的渊源、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古人对各文体类型分别持有不同的文体观念和认识,四种文体类型本身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文体特性和发展演变轨迹。

话本小说出现于 “说话”技艺发展成熟、定型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相对固定的体制轨范在市井间流行,其话本才成为一种社会普遍接受的、定型的通俗文学读物样式,也就进一步成为一种书面文学文体形式。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一个突出的进步。“说话”艺术高度成熟,它偏离了以“雅正”为旨归的诗文创作传统,内容倾向于世俗化。

《三国演义》成书在话本小说中的孕育。三国故事早就广为传诵,民间的心理积淀极为深厚。从唐代开始,三国故事就已经于民间流传。唐段成式《酉阳杂姐》、李商隐《骄儿诗》都曾提及三国故事,宋苏轼《志林》有民间讲说三国故事的记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霍四究,说《三分》”,罗烨《醉翁谈录》亦云“史书讲晋、宋、齐、梁。《三国志》诸葛亮雄才”,三国故事在宋代己经成了专业说书人的专门题材。

三国故事既然已经成为说书人的科目,叙述三国故事的话本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便应运而生。《全相三国志平话》是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的刊本,虽然“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但是它上图下文的格式表明,这本书并不是说话人口头说书的简单记录,而是专供市井百姓所传阅的书面读物。

二、成长于章回体小说

小说分“回”是章回小说发展到成熟时期的表征,小说研究者意识到回目的设置安排已成了章回体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体裁的标志之一。曼殊强调“凡著小说者《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于作回目时,不宜草率。回目之工拙,于全书之价值,与读者之感情,最有关系。”[5]以“章回”冠名小说更是近百年以来约定俗成的说法。一部章回小说至少必须具备这么几个特征:篇幅较为长大,行文上有分回的表现,有能概括各叙事单元内容的回目;至少有一条贯串到底的情节主线,不管小说中人物、事件的数量几何,其情节是连贯统一的;语言通俗晓畅,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以书面语为主体,并非口头说书的文字记录,但又多少保留了口头说书的痕迹。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问世宣告章回体小说的产生,明末清初“四大奇书”文人评点本的出现则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成熟。

1. 向章回体小说转变

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据正史、采小说”编撰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结构体例受《全相三国志平话》影响非常深刻,《三国志通俗演义》分十卷二百四十则,每则有一小标题,如“虎牢关三战吕布”、“云长策马刺颜良”、“刘玄德三顾茅庐”等,回目的设置相对而言整齐统一,作者有意形成整体的形式美感,每个回目都是七言单句,能够较好地概括该节故事的内容。卷首有一首从“一从混浊分天地”叙至“万古流传三国志”的历代歌,各卷前均标明本卷叙事时间的起讫年限。开头无套语,少见后来章回小说常用的“却说”、“话说”之类引头语词,结尾多以简短的问句结束,较为随意,如“怎么取胜”、“性命如何”、“此人是谁”、“毕竟是谁”之类,这些特征都接近《全相三国志平话》。

蒋大器说:“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撇开“士君子”鄙薄市井文学的偏见,确实道出了平话的根本缺陷。正是在惋惜《三国志平话》未将题材开掘好的心理支配下,罗贯中创作了《三国志演义》。

2. 文体上的改造

《三国志演义》对《全相三国志平话》的改造在文体上的表现主要有三点:

(1)扩大增饰《平话》中已有的故事情节,《平话》叙事简单,人物形象的刻画多为粗线条式的勾勒,对语言、动作、场面的描述不够细腻、深入,这些特点在《演义》中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描写细腻详尽《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文采飞扬,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2)是语言由理俗趋向文雅。文人学士的审美趣味又决定了对“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的理俗口语,“士君子多厌之”,必然提升语言的文化品位,由原来的“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转变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小说的文人化得以加强。要实现历史的通俗化,“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小说语言自然不能过于深奥。

(3)删节了《平话》的一些故事,或嫌其情节繁琐,或嫌其与史无征,或嫌其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增加了不少史实,如孙策大战太史慈、孔明遗计救刘琦等,以及奏折诏表等历史文献与诗词歌赋。减弱了民间野史传闻的色彩,加强了小说叙事的真实性,“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朝历史的通俗化叙述靠近。历史文献的大量引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叙事的历史感与真实性,给《三国志通俗演义》带来了“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的赞誉。

康熙十八年,醉阱堂刊刻了毛伦、毛宗岗父子评点的《四大奇书第一种》,即后来坊间通行的《第一才子书三国志演义》。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改,彻底完成了《三国演义》的版本演变历程并最终确立了历史演义的文体规范。

随着章回小说文体形式的成熟定型,回目的功能也超越了单纯的概括故事情节,还要给读者带来赏心悦目的形式美感,如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三则回目“虎牢关三战吕布”、“云长策马刺颜良”、“刘玄德三顾茅庐”,在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中己演变为“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形式己为七言联句,对仗工整,涵义丰富,比《三国志通俗演义》进步了许多。毛评本《三国演义》不但是《三国演义》诸多版本中最完善的章回体格式《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而且是众多历史演义中文体最为成熟的。毛评本出“而一切旧本乃不复行”,成为《三国演义》在民间最通行的版本。

结语

《三国演义》的问世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产生,完成了从作为口头讲唱文学的话本向作为案头之作的章回小说的蜕变,初步确立了章回小说文体的规范并成为后世小说模仿的对象。《三国演义》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明清小说的创作极具诱惑力,引发了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热潮。据江苏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组织编写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所载,现存(包括残存)的章回小说计938种,其中演义类现存完整的作品60余种。《三国演义》开辟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新道路,为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注释]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一38页。

[2]倪思语.转引自(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诸孺总论作文法》[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3]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内篇五“古文十弊”,叶瑛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1页。

[4]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文体明辨序》,罗根泽校点[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7页。

[5].曼殊.《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69页。

[参考文献]

1、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 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年。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二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孙逊.《明清小说论稿》[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6、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7、胡适.《章回小说考证》[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法 英语

一、目前国内关于故事教学的研究方面

1.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探究

语言必须具有可理解性,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故事需要有趣味性和相关性,输入的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要与学习者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语言可以是非语法程序安排及学习需要足够的输入量,因为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触目的语的机会各不相同,故事教学没有把小学生禁锢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故事教学的理论探究,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可以从小学生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故事教学在词汇、句法及篇章应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有效的故事教学模式。

2.关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的研究

纪玉华首创一种以母语“夹”外语的方式,通过故事教授外语的方法(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它能让学生从已知的母语过渡到未知的英语,起到桥梁的作用。陈立、傅小平分别探究在小学高段和低段开展故事教学,在教学模式设计上构建“背景铺路,听力开道,提问深化,线索回顾”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讲故事活动提供了各方面的语言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听和读的熟练度,又能培养他们说和写的流利度,推断、猜测字义的训练。同时,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科学的教学规律实施故事教学,有利于发挥故事教学在低和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晁霞对小学英语故事进行教学策略探究达到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3.关于故事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方面的研究

赵建群、王丽春将故事教学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强调语言形式和功能有机地结合,学习者在自然的故事情景中接触、理解、归纳和运用有意义的语言(语法)规则,从而习得语法结构和功能。毛秀波、张伟、麦丽哈巴、李碧等将研究的视角投入故事教学与英语听力、会话、阅读及综合能力提高的相关性研究上,开辟培养英语读、说、听、写能力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故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前人的研究忽视学生的个体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差异对故事教学的影响,故事教学的研究大部分处于实践层面的探讨,对理论的挖掘有待深化,本人将吸收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故事教学的改革和完善。

二、影响小学生进行英语交际的因素方面

一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受输入量的限制,提高缓慢,知识遗忘率高。二是文本理解的渠道单一,学习受时空限制。缺少无意识学习时间。三是会话能力弱,缺少小学生感兴趣良好的交际环境,学生常处于被动输出。

从词汇的学习上来看,目前,词汇提取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卓有成就的研究。“连接主义模型”是一个由心理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界中的连接主义者提出来的解释词汇提取的一个重要的学说。连接主义认为,一个词的最终理解是从信息的“输入”“特征”“字母”“单词”的递增连接完成的。马斯伦和威尔森(Marslen-Wilson)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这为故事教学中,通过难易得当的上下文猜测新词提供依据,从长期效果来看,间接学习词汇有利于外语词汇的意义的记忆。

从句子理解上来看,模块论和互动论都认为,句法知识在句子理解上起重要作用,句法知识是理解语言的必备知识。这些对故事教学的启示是,小学生由于语言输入非常有限,受现有程度的影响,学生无法无意识地习得语法。为保证故事被理解,学生需要显形地学习语法,为随后的故事学习奠定基础。句子理解的互动论认为,句法分析和上下文或情景语境等语义或语用要素联系在一起,所以脱离语境的语法规则学习是不适合的。

从篇章的理解层面来看,教师要利用背景知识的指导和组织作用,把新信息放在长时记忆里的已知信息整合起来,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故事提供的图片和辅助教具为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信息提供了丰富的线索。教师同时也需要根据图式的指导作用提出问题,建立命题记忆网络,读故事时,尽量及时提问,并要求学生寻找答案,找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建立整体连接,实现积极阅读。

三、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小学生故事的教学模式

直接词汇和句法学习在故事学习前为显形学习,故事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化为隐性学习。语言技能的培养在呈现过程中侧重听的能力培养,呈现与理解同时进行,教师在呈现每一部分时必须提问,促使主动听和阅读。故事创作为输出过程,侧重说和写的能力,故事内容的结局选择须开放,让学生有创作空间,教师也可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或时间给学生创作。

故事教学具有诸多有利于小学生培养英语语感,了解英国文化,乐于英语表达自己等优势,现已被广大教师普遍使用,我国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英语的故事教学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喜欢表演故事,故事教学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体现。

四、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小学生英语故事教学意义

1.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小学生英语故事教学能明确故事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故事教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在于:Loyce Caruthers指出,在读、写故事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受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获得自信,他们在故事中成长。Besty从学习共同体的角度阐述讲故事与学习共同体的关系,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讲故事时,教师应该注重“留白”,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分享个人的真实故事的形式,建构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成员的视野在讲故事提供的氛围中变得开阔,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型课堂,教师的思维由封闭走向开阔,课堂由专制走向民主。Hamilton通过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选择性的材料,使讲故事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提高讲故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读写故事的能力。

2.推动故事教学的改革和完善,发挥故事教学优势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小学英语课堂建立讲故事教学模式,着眼不同学生的背景、学习倾向上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故事教学。但是,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目前,小学的班级基本为大班,学生分享和共同创造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学校不可能让每个教师在每个班级对每个学生开展故事教学。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形成故事学习小组,开展故事教学。确保每一个学习者都能获得教学材料,都能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要尽可能去容纳学生学习倾向的差异性,使故事教学的优势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包天仁.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英语教育教学研究,2006,(3).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7

【关键词】第一学段;课外阅读;绘本分享;经典阅读;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C623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大多数教师都说《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太高了,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量没有这么多,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是这个要求太高了吗?带着这个疑问我首次教一年级。两年下来,我发现是教师的重视不够、引导不力,造成了学生的阅读量过少。在我们班,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个目标。这得益于以下几点做法:

一、绘本分享:感动中收获

绘本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文字大都简短、浅近。绘本阅读是通向流畅、独立的文字阅读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一年级上册,我经常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有时是一整节课都进行阅读指导、分享,有时是抽出10分钟时间速读。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绘本中的名篇,合理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我将“猜读”作为这个故事的主要阅读方法。看封面猜故事内容,看插图猜小兔子想干什么、大兔子会怎么回答,还猜故事如何发展、怎样结尾。那节课外阅读课,学生在猜读中感受绘本的魅力,学习投入,回答精彩。学生被故事所感动,在故事中激发了他们对父母的爱。

阅读《绿狼》,侧重于了解故事:被同伴嘲笑的小绿狼穿上灰色的衣服,不小心露出了绿色的尾巴;抹上灰色的柴灰,被大雨浇回了“真面目”;涂上灰色的油漆,被太阳晒得够呛。就连懂得魔法的小仙女也不能帮助可怜的小绿狼。最后,小绿狼终于明白:“原来最重要的并不是皮肤的颜色,而是你怎样看待自己,不管与别人有怎样的不同,你都要喜欢自己。”小绿狼能够明白的,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明白,但我相信:若干年后,想到这个故事,学生会悦纳自己。

《小猪变形记》、《我的爸爸叫焦尼》、《缺失的角》……每本书都有它的特别之处。其实,在整个阅读中,绘本的阅读量是很少的,甚至可以对它们的数量忽略不计。但是,绘本在促进阅读兴趣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方面是功不可没的。当它把愉悦带给学生时,也就把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

二、经典阅读:熏陶中提高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是汉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了解成语的来历,识记成语,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在学生进入小学后的第一个暑假,我选择了《学成语》作为他们的阅读书目。暑假前的一个月,我每周抽出十几分钟让学生课内阅读《学成语》,四周共学习了4个成语,作为假期阅读的铺垫。学生一考完试,我就给家长发了信息:“前段时间,因为忙于复习,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时间减少。现在,紧张的学习告一段落,请您提醒孩子阅读课外书。这个暑假,孩子们要重点阅读《学成语》,主要是在读后了解故事大概。请您根据我的提示指导孩子阅读。《不翼而飞》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讲的是王稽独断专行导致叛乱被秦王处死的故事。在了解故事内容后,您还可以让孩子了解成语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了解成语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是挑战性要求——如果有学生愿意这样做,那就足矣。以后,我每天给学生家长发信息,将阅读每个故事的注意点通过校讯通发送给家长,由家长对孩子进行指导。一个假期下来,学生积累了44个成语,阅读量达到9000字。当然,也有部分学生阅读时会不太用心——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都那么出色——我允许部分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去阅读这本书(此部分内容详见我的帖子:一年级孩子的暑假作业)。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一节课,我和学生聊暑期阅读的《学成语》:首先开始聊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成语,再把自己积累的成语名称说给同桌听,然后在小组内讲一个成语故事,最后是故事大王的成语故事展示。《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这一目标得到落实。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8

【关键词】戏剧文学;故事;理论构成

讲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行为,离不开讲什么、谁在讲、怎么讲这三个问题。相应地,我们把叙事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故事,即情节还原后的故事本身。二是叙事者,即讲故事的人,他一般隐藏在叙事行为背后。三是话语形态,即经过叙事者调控后的文本呈现,它是叙事者叙事策略的具体体现,是具体化了的叙事策略。这三方面形成一个戏剧文学文本叙事学的理论框架。

一、情节还原,故事分析

戏剧文学文本中的“故事”,实际上是“情节”,是已经被叙事化了的故事,是一个艺术化了的文本,已经掺杂了叙事者的叙事行为,已经有了人为加工的痕迹。我们更愿意把故事与情节看作是一种“内容”与“完成内容”的关系。如果我们对情节进行“还原”,得到的就是故事。所谓“还原”,就是取消其中的叙事成份,恢复故事的本来面貌。“还原”工作的“操作平台”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顺序,任何情节都可以按照实际发生的顺序重新进行梳理排序,情节就像是故事海洋中露出水面的冰山,它毕竟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我们能够对任何一部戏剧文学文本的情节进行“还原”工作。“还原”工作就是一种“完形”活动,我们总是能够通过感知,把情节“完形”为故事。故事有时有一定的“本事”(生活的原生态)作依据,但归根到底是一种虚构,当我们开始“讲”故事时,由于使用了哪怕是最简单的语言,实际上都已经参与了一定的创造活动。对情节进行还原,可以方便我们在故事与情节的比较中,寻找其中的叙事策略和创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故事呢?这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常常听到的例子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不是故事,如果改成“国王死了,王后因为忧郁也死了”才是故事。为什么说后一种情况是故事呢?首先,故事是一种状态的连续变化过程。第一个例子实际上是两个静止的状态,也就是说,它只是两个孤立的判断句,缺少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过程。如果单独说“国王死了”,它也是一种状态的变化,从生的状态向死的状态变化,但死的状态再也无法向其它状态变化,变化在这里中断了,这种变化由于缺少连续性,实际上成为一种静止状态。况且,当我们孤立地理解“国王死了”这句话时,它更多地表示一种属性和状态。这种变化过程暗示出故事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状态,否则变化就无从谈起。对一个复杂的故事来说,有些事件是功能性的,即角色面临选择,对整个故事进程起着决定性的那些事件,有些事件是非功能性的,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第二,这两种变化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如果这两种状态在各自不同的时空中发生,各吹各打,就难以结构成一个连续性的整体,它仍然不是故事。比如说,“国王死了”与“西边的墙倒了”,这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此,两种状态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联系性。第一例子中,我们就看不到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因果关系;第三,促成这种变化的是故事主体的行动,没有行动的作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就不太可能。在第二个例子中,行动就是忧郁。如果把故事看作是一个句子,那么,这个句子必定有一个谓语动词。如《西厢记》的故事,如果把张生看作是行动的主体,就可以简化为一句话:张生追求崔莺莺。第四,这种由行动而引起的状态变化必定引起我们对行动主体的价值判断,从而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总之,过程性、联系性、行动性、情感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四要素。

二、研究故事内外关系,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自身的表述特征

无论是实有其事的历史故事,还是经过初步虚构的故事,都有二重性,一方面,每个故事中的事物都是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转喻,另一方面,每个故事与现实世界在物质意义上完全不同,它是现实世界的隐喻。转喻和隐喻是语言学概念。雅各布逊曾经研究过“失语症”这种现象,并指出失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似性错乱”造成的,一种是“邻近性错乱”造成的。前者无法通过联想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但他们对具有相邻关系的概念却能够理解。比如他们可能不知道“香烟”和“烟囱”之间有什么相似,却会用自己熟悉的“白色”或“高兴”来说明“香烟”,这就是修辞学上讲的“隐喻”。后者正好相反,他们无法用在句法上相邻的概念组织句子,只能用隐喻性质的词语来替换一个需要说明的概念。

如果说故事的指称与指向涉及到的是故事内容的内外关系,那么,故事的母题研究就是故事内容的表里关系。世界上的故事千千万万,从表面上看是形态各异,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9

【关键词】中高级;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汉语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汉语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体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跨文化教学。要学好汉语,必须学习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同时,越是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内容,越能在中高级阶段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为将成语教学引入上外附中国际部中高级汉语课堂,2013学年第二学期,本人开设了《成语天下》拓展课。

一、课程说明

《成语天下》选用我校国际部自编教材,适合达到新HSK五级左右的中高级汉语水平外国学生开设。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课例的教学对象为我校国际部的12名来华留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所掌握的汉字量大约在1500左右。这些学生大多都来自日本,所以他们平时很大程度上都用日语交流,相对来讲,其口语表达能力稍差。但是这些学生个性淳朴,学习态度端正,在课堂上他们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在课上的任务活动中也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合作态度。

三、教学任务分析

根据我校国际部自编教材教学大纲,本课的教学任务为:

(1)了解《盲人摸象》的词汇与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成语内涵。

(2)用汉语改编该成语故事,并进行表演。

(3)提高学生对汉语、中国文化的兴趣,学生能用汉语思考、讨论、表达、交际。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事先将毛绒玩具藏在讲台里,请学生上讲台先摸后猜。由于学生对老师准备的东西并无预判,因此在“摸”和“猜”这两个过程很好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情绪。黑板出示本课关键字“摸”后,引入课文学习。

2.课文学习

将学生分成三组,每四人一组,根据老师提供教学材料,小组讨论后完成相应任务。

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大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大象是什么样了。”牵大象的人把大象拴在树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大象的身体,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原来像①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大象跟② 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大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大象跟③ 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大象跟④ 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对,谁也不服谁。牵大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你们每个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断定大象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成语故事说明:

小组任务A: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填出①至④的内容。

小组任务B:理解成语内容,体会该成语的内涵。

小组任务C:故事接龙,复述《盲人摸象》。

3.跟踪评价

在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任务的时候,教师在教室内巡查,可使用“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见表1)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观察的时候应该尽量观察注意到每个学生,避免注意力被表现活跃的学生所吸引而忽略其它学生的情况。

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课文学习后,教师对本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出《盲人摸象》蕴含的道理。本课布置作业为将《盲人摸象》课文改变为剧本,分组排练,下节课上表演。

五、课后反思

总体上,学生反应不错,配合度较高,小组讨论热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的成语是可以有故事可循的,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盲人摸象”、“揠苗助长”、“掩耳盗铃”、“请君入瓮”等,这些成语的故事性非常强。如果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就不难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运用故事讲解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成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所以对中高年级的留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看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来感受成语的魅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故事中的成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汉语则是一种发达、丰富的语言,而成语植根于肥沃的中华文化土壤之中,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生生不息且枝繁叶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使外国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所教授的成语,有的来自历史故事,还有的来自民间传说等等,通过这些成语不仅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完整、透彻的思想内容,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

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兴趣之所在,却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展开成语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还会为词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

三国故事的成语篇10

关键词:竹子姑娘;文本语言;审美;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120

0 前言

在中日两国民间分别流传着两则“竹子姑娘”的传说,一位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斑竹姑娘,一位是日本物语中的辉夜姬。斑竹姑娘的故事目前主要收录在田海燕所编辑的《金玉凤凰》的《斑竹姑娘》篇中,《金玉凤凰》是田海燕将在藏族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加以收集、整理,最后编纂成书的民间故事集。该书主线是大王子追取金玉凤凰鸟,由多个连环小故事组成,《斑竹姑娘》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金玉凤凰》最早在1957年出版,因社会、作家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存在多个版本,由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出版的《金玉凤凰》第一册是田海燕独自编纂的较早的版本,且收录故事数最多(41个),其中包含了《斑竹姑娘》的故事,本文的研究主要以此为蓝本。

辉夜姬也称赫夜姬等,以其为原型的故事在日本有多种文学体裁和版本,最常见于日本物语中,目前收录故事比较完整的是《竹取物语》。《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又叫《竹取翁物语》或《辉夜姬物语》,是以女文字(假名)写作的作品,作者与创作年代均不详。《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从平安时展至今,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版本,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北杜夫・l万智编纂的《竹取物语・伊势物语》以现代日文写作,故事情节丰满,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物品、风俗习惯等均有详细注释,利于读者深入、全面理解辉夜姬的故事,因此本文所引故事内容基于此版本翻译。

《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在故事情节上有极高的相似度,关于两则故事的起源问题迄今仍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在中日两国传承至今的神话、传说中“神奇出生”母题的故事很多,也有关于“竹中出生”的传说,可以说中日两国都有孕育与滋养“竹子姑娘”故事的文学土壤与环境,但两部作品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却相去甚远,本文试图从文学审美的视点出发,从两个文本的文学语言及作品人物塑造的艺术性来看探究两则故事在现代传承上的差异。

1 中日“竹子姑娘”传说

《斑竹姑娘》讲述了藏族青年朗巴从专横的土司及其手下保住一株斑竹,从竹中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斑竹姑娘用寻找稀世宝物的难题拒绝了五个权势青年的求婚,最终与朗巴生活在一起的故事。《竹取物语》讲述了一位伐竹翁在竹中发现一个小女孩,3个月就长成为一位容貌惊为天人的美丽姑娘,老人给她取名为“辉夜姬”。后来有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辉夜姬向这些求婚者分别提出了一个难题,约定谁能找到难题中的罕见宝物就嫁给谁,可是这些求婚者都失败了,之后天皇也想娶辉夜姬,同样遭到辉夜姬的拒绝,最后辉夜姬披上羽衣升上天宫。

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流传历史比较久远,斑竹姑娘的故事经田海燕收集整理成书后,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日本民间文学研究学者们的视野,以百田弥荣子的毕业论文为首,伊藤清司、君岛久子及关敬吾等学者围绕《斑竹姑娘》开始了翻译、研究的工作,于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一股《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对比研究的热潮。这不仅因为两位“竹子姑娘”拥有相同的竹中异常出生的神奇光环,还因为两则故事中有相似度极高的五公子求婚难题情节设置。百田弥荣子在《关于竹取物语形成的考察》中以对比表的形式清晰、详细地列出了两则故事的求婚部分内容,包括求婚者名头或身份、所出难题、难题物品的特征、最终入手的物品、入手的经过、姑娘的行为、假货被识破后的结果,结合其他部分可得出两则故事“竹子姑娘出现以前的故事,以及结尾辉夜姬升天部分除外,中间部分基本一致。”的结论。

2 中日“神奇出生”传说与“竹子姑娘”故事传承

在中日两国的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神奇出生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流传下来,衍生了众多以“神奇出生”为主题的作品。以汉代纬书为例,其中记录了十九个神奇出生的神话主角,他们中有氏族始祖、远古英雄帝王、开国君主、圣贤人士等。《诗经・商颂》中记载商契的出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河图稽命征》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于青邱。”《史记・高祖本纪》中载汉高祖刘邦的出生:“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汪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隧产高祖。”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竹中出生”相关的故事。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建安有oY竹,节中有人,长尺许,头足皆具。”《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载:“有竹王者,兴于q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

日本的物语、昔话中关于“神奇出生”母题的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桃太郎》及《瓜子姑娘》。“老爷爷一边说着,把桃子放在两只手上,正左瞅瞅右看看,突然桃子从中间劈开成两瓣,从里面传出‘哇哇’的大哭声,一个可爱的男孩子从里面迸出来了。……于是,因为他是从桃子中生出来的,给他取名叫桃太郎。”“那样说着,就准备把瓜劈开,只听那瓜“咔咔”作响裂开了,生出来一个可爱的女孩子,老爷爷老奶奶都高兴得不得了,给她取名叫瓜子姑娘。”

《斑竹姑娘》是在金沙江流域流传的故事,经田海燕收集整理编入《金玉凤凰》故事集中才被更多的人所了解。《金玉凤凰》最早于1957年出版,收有12个故事,到1961年的版本时增加到41个故事,随后由于中国国内特殊政治时期,《金玉凤凰》及其编纂者都被波及,直到1980年才重版了1961年本,命名为《金玉凤凰1》,1983年刍燕在田海燕所收集的资料基础上继续编纂了《金玉凤凰2》,收录了新的故事,《斑竹姑娘》自然未列入其中。随后,从1992年至今出现了一些合集、简装本、插图本,多以1980年及1983年版本为基础。虽然《斑竹姑娘》的故事近年被收入中国小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但其作为民间故事只在局域范围内流传且影响不大,作为文学作品在中国民众认知度也不高。反而在20世纪60年代吸引了日本民间文化研究学者的目光,先是由伊藤清司及百田荣弥子共同发表了《金玉凤凰》日文译文,1977年君岛久子以《チベットのものいうB》为书名将《金玉凤凰》故事集翻译成日文,其中收录了《竹娘》(《斑竹姑娘》)的故事。相比其自身的民俗及文学价值,其作为《竹取物语》研究及中日文学、民俗文化对比研究的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

辉夜姬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竹取翁物语》、《辉夜姬物语》等版本,从平安时代流传至今,发展为独立的故事文本――《竹取物语》,《竹取物语》现存有图版、解说、绘卷、奈良绘本等各种珍贵古本资料,也有现代文版本,它是日本古典文学教材必收的篇目,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学及文化的经典文本。即使在现代,以《竹取物语》及《辉夜姬》为题的各类绘本、动漫、电影等作品不胜枚举,辉夜姬是日本人在孩童时期就已熟知的形象,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由于《竹取物语》中“富士之烟”篇章中有关于富士山来历的传说,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富士市广为流传;在日本有以“辉夜姬”命名的人工卫星、高速巴士;1929年古关裕而以《竹取物语》为名所作的管弦乐舞曲在英国伦敦作曲大赛中获奖,1933年日本作曲家贵志康一作《竹取物语》钢琴曲;继1987年电影《竹取物语》之后,2013年11月23日根据《竹取物语》原作改编、由高x爰喽街谱鞯亩漫作品《辉夜姬物语》(《かぐやの物Z》)公映,辉夜姬的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可见一斑。

3 “竹子姑娘”艺术形象与文学文本语言对比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说:“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竹取物语》的女主人公辉夜姬作为“世上最美的女人、拒绝人间最高权力者皇帝、最终奔月而去”的这一形象,被众多后续的物语所继承。……可称为辉夜姬“后裔”的故事人物不胜枚举。甚至出现了“辉夜姬性”这一术语、后世的文学作品能达到如此影响力的物语就只有《源氏物语》了吧。……可以说到如今辉夜姬和她的故事依然俘获着日本人的心。抛开作品的时代背景、政治因素,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竹取物语》在作品艺术性上所达到的高度是《斑竹姑娘》难以企及的,尤其是辉夜姬这一经典艺术形象的塑造,这都与《竹取物语》风格独特的文本语言有直接关联。

首先从文本语言的形象性来看。形象化的语言,能让读者从抽象的文字中得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两位“竹子姑娘”均是出生于竹中,拥有美貌与智慧的少女。关于其出生的细节与美貌,《斑竹姑娘》中描述为“竹筒里竟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女的象牝鹿一样美丽……女的唱歌像百灵鸟那么清脆而又迷人……”“忽然听到银铃般的姑娘笑声”,《竹取物语》中则说“从竹筒中发出耀眼的光芒……里面蹲着个三寸也就是10厘米大小的可爱的小姑娘。”“要说起这位姑娘动人的容貌……家中仿佛环绕着光芒。”。“三寸”与“10厘米”是形象而又具体地描述出辉夜姬的“小巧琳珑”,而一个动词“蹲”看似轻描淡写,悄然为读者设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观察视角,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描绘出窥探竹中景象的画面,传神地表现出了竹中女孩初生婴儿般的“娇”与“弱”,辉夜姬刚从竹中出来时的娇小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禁心生怜爱之情。《竹取物语》中多次用“光”来隐喻辉夜姬的美,“美丽的容貌”与“耀眼的光芒”都是用眼睛来感知,“美丽”是感性、主观的表现,“光芒”则是物理现象,用“光芒”来表现辉夜姬出众的美貌,巧妙而又形象。

其次看文本语言的隐喻性。《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中两位“竹子姑娘”巧妙、智慧地用难题拒绝了五位贵公子的求婚,在求婚者数量、身份、难题物品、寻找物品经过以及最后的结局均大致相同,但《竹取物语》以转喻的手法,巧妙地将求婚者的名字、物品等与其行为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新的体验,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高度。如借石作皇子丢掉假钵(发音HACHI)的行为比喻他丢掉了廉耻(发音HAJI)心,来讽刺他的厚脸皮;以车持国皇子因假玉珠(发音TAMA)而躲起来的行为嘲讽他丢了魂(发音TAMA)的可笑;以阿部(发音ABE)右大臣的名字的发音及大纳言事件中的传言来讽刺他们诡计难成;用中纳言所寻找的贝(发音KAI)转喻其临死前收到辉夜姬的回信认为辛苦是有价值(发音KAI)的,这些语言使文本超越了文本所描述的事件本身,为文本赋予了深刻的艺术意义。

最后,从文本语言的内涵性与蕴藉性来看。描述贵公子为“竹子姑娘”的美貌所倾倒时,《斑竹姑娘》中的描述为:“斑竹姑娘鲜花一般的笑容,惊得他们都吐着舌头,像狗一样直流馋涎,半天也缩不回去。”《竹取物语》中则描述为:“……无论是十一、十二月飞雪结冰的苦寒时节,是六月的酷暑之日,还是电闪雷鸣的时刻,仍殷勤地跑来。”前者的语言贴近民间文化,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难免有献媚、低俗之嫌,失去了文学文本的美感。在《斑竹姑娘》中,虽然“朗巴和妈妈……认为她是天女下凡……”,但除了其奇异的竹中出生环节,后面的难题智斗五公子求婚环节她是“大大方方地走来”“她安详地笑着叫她放心”,故事文本中以平实的语言将她描述为勤劳、勇敢、善良的少女形象,而辉夜姬则被塑造为连“家人也难轻易见着”贵族女性形象,对求婚者及皇帝的冷淡态度更衬托出其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羽衣升天前写给皇帝的和歌“归去之时,羽衣轻着身,慕君之思深无奈。”与“富士之烟”部分皇帝所作和歌“不见之缘,悲泪满衣襟,不死灵药又何用。”相呼应,使读者感受到辉夜姬身份使然背后的无奈与不舍,写出了皇帝相思之痛,将现实与理想、幻灭与永生和谐地融合在作品中,使故事文本更含蓄、富有韵味。

4 结语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神奇出生”甚至“竹中出生”对于中日两国文学作品来说都不是新奇的主题,都具有孕育与滋养“竹子姑娘”类型故事的文学土壤与人文环境,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两国民众及读者对此类文学体裁接受度较高。然而这两部在情节上高度相似、在民间文化研究中存在故事原型起源之争的传说,无论是从文学文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从民俗文化传播的范围,还是从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及所受关注度来看都相去甚远。《竹取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性、代表性、开创性,辉夜姬艺术形象在日本文学、日本民俗文化中的地位是《斑竹姑娘》难以企及的,这与《竹取物语》文本语言的生动性、隐喻性、内涵型与蕴藉性不无关系。因此,通过《竹取物语》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例子,我们可以明白:民间文学及民俗文化在传播、传承过程中除了受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外,作为其传播载体的文本在塑造人物形象、决定故事受众等方面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民间文学文本及人物形象的艺术性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值得重新审视。

参考文献

[1]田海燕.金玉凤凰(第一册)[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

[2][日]北杜夫,l万智.竹取物Z[M].伊菸镎Z.v社,2009.

[3][日]君岛久子.金沙江の竹娘hDDチベット族の怀肖取钢袢∥镎Z[J].文学,1973,(3):112-126.

[4]魏欣.汉代纬书神奇出生母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