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体会十篇

时间:2023-04-07 07:19:48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1

《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1三国,一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一个扑朔迷离、疑问重重的年代;三国,一个令人神往、轰动几世的年代。三国,它是一段言不尽,说不明的奇幻历史。

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时,我还只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说能看懂许多字,但却不知其意。就这样,一直到了四年级,我再次观赏了这本名着。从前笼罩在心间的浓雾变稀了,文章大意也悟出了许多。如今,我又翻开了这本陈旧的书,打开尘封的记忆,畅谈今之感言。

每每回想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段诗句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三国。或许,这正是三国的一个写照吧。说到《三国演义》,也许有人佩服诸葛孔明的足智多谋,感动关云长的忠心耿耿,感慨桃园三结义的情切。而我却对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_雄”的曹操情有独衷。也许有人不解,认为曹操不过是个_雄、枭雄。而你们却忽视了曹操的不凡才能。曹操门客众多,这无不是表明了他任人为贤、知人善任么?曹操的军队如此之雄大,这难道也不是表明了曹操超人的领导能力么?曹操取冀州,夺荆襄,灭刘表,拥军百万,上将数千,兵精粮足,横扫中原。意气洋洋,踌躇满志,旌麾南指。三国时期,“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大多旋起旋灭,而后天下三分。三分之中,曹操实力,据天下三分之二,天下最终一统的基础由此而奠定。这怎么不说明曹操的政治手腕与军事能力超乎寻常呢?曹操上任济南相后,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拆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迁都许昌后,曹操立即招募农民,利用荒地屯田,后来又让军士屯田。曹操还大修水利,推广种稻,使中原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不正是体现了曹操的治世本领么?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这正是曹操的人格风范。这种人格风范,气势恢宏,君临天下,是他成为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内在决定力量。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纵然是稀世伟才,但他也有不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其“_”。他曾狂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其“恶”。

有道是,大丈夫侠肝义胆,应擒日月,斩星斗,做一番轰轰烈烈、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只有这种人才是真的英雄,才会有号召力,才会席卷英豪天下来。这般,曹操不正是英雄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他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是凌云壮志的政客,他是用兵如神的宰相。他是个善恶共存的奇幻伟才。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2在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如果要选择一部读者多、人们最熟悉的作品大概要推《三国演义》了。的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由文人根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历史演义,是所有作品中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并且,它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香忠勇义气、自信傲慢的关羽,绝顶聪明、无所不能的诸葛亮,狡诈酷虐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仁厚的刘备,英武的赵云,忌刻的周瑜,忠厚的鲁肃等等,都

给人极深的印象。书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刘备虽然出身贫贱,但身为汉室宗亲,力图复兴汉室;而曹操身为汉相,却用兵擅权,最终废汉立魏,实为篡国之贼。这一观念并非罗贯中的独创,而是长期以来就存在于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了。罗贯中不过是通过《三国演义》把他空前强化了,使它随小说一起深入人心。

同时,在读这本书后,我常常问朋友、问亲人、问自己,《三国演义》中谁是好人?

姐姐说:“刘备讲义气,是好人。”我说,不见的。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俗话。他曾就过刘备,当时刘备非常感激。后来吕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很爱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回头问刘备怎么办,吕布听见了,心中暗喜,以为刘备一定会为自己说情的。可刘备在一旁冷冷地说:“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当初,董卓很欣赏吕布,却被吕布刺杀了。曹操一听,抱着自己的脑袋连声大叫:“快推出去斩了!”你们看,刘备够坏的吧。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3今年寒假,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它带着我走进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至今,我的眼前还不时闪过一些刀光剑影,耳边还隐约回荡着鼓角铮鸣……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好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罗贯中笔下“三绝”中的“智绝”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有智慧、足智多谋的人物角色。《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精彩事件,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要数《草船借箭》了。周瑜借与曹军水战之事,让诸葛亮三日造好十万支箭,如到期不完成任务,便用军法处置。诸葛亮却不慌不忙,只是让鲁肃准备好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一些青青布、稻草就自有妙用。

到了第三日,江上大雾弥漫,五更时分,船已靠近曹操水寨,诸葛亮命军士将船只在曹营前一字排开,再让他们在船上擂鼓呐喊,不久就引出了曹军的弓箭手射箭,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向草人和布幔。不久,太阳出来了,雾也渐渐散开。现在每条船上都有五六千支箭,诸葛亮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造好了十万支箭,真是神机妙算,机智过人。

《草船借箭》更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绝顶,使我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经典的魅力,仿佛三国历史在我眼前放映,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4今天我和爸爸、叔叔一起又下了一盘三国演弈棋,在棋盘上回到了三国时代。下完棋后我意犹未尽,忍不住又拿起读了三遍的《三国演义》翻看了起来。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我觉得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对于魏国、蜀国、吴国英雄人物间棋逢对手的描写。三个国家中都有各自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将领和治国能手,在人才方面达到了平衡。

在智谋人才方面,魏国有郭嘉、荀彧、贾诩、程昱、司马懿等人,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吴国有周瑜、鲁肃、陆逊,这些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间的能力都是势均力敌,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武将方面,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熟知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实际上,魏国的武将也不逊于蜀国,夏侯渊、徐晃等将领也都是智勇双全,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显示了超强的作战能力,张合也在对蜀国作战中屡立奇功。只不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国为正统,才着重刻画了关羽、张飞等蜀国人物。吴国方面,吕蒙、甘宁、太史慈等人也是一时的豪杰,还有吴国老将军黄盖,赤壁大战曾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三国的人才旗鼓相当,才让三国如此富有魅力。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间人才对比不再均衡,魏国由于地域广阔,政治上实行好的人才制度,出现了邓艾、钟会等人才,但蜀国和吴国的人才制度比较落后,优秀的文臣武将少于魏国,这也是蜀国和吴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罗贯中三国演义个人阅读体会感想5我从小爱看《三国演义》,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常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啃,似懂非懂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最着名、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精彩壮阔的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无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阴险狡诈的曹操,还是心胸狭窄的周瑜、英勇善战的关羽、赵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已深深印在我心中。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欣赏的一个人物,他的一生鞠躬尽,死而后已,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以木偶智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一个个故事打动人心。使人难以忘怀。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虽然他知道周瑜妒忌他,想用造十万支箭陷害他,可他顾全大局,豁达大度,不愿意在大敌当前时与周瑜闹翻,而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他预测三天内必有大雾,了解鲁肃的忠厚,知道他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更深知曹操多疑,料定他不敢轻易出兵。诸葛亮安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大雾,“一字儿摆开”,是为了受箭的面积大、数量多;让军士“擂鼓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提示曹军射箭方向;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既能增加受箭面积,使船身保持平衡,又能使回程顺风顺水,巧妙地利用草船“借”来十万多支箭,粉碎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能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2

起初,我采用的是以考促读,如布置学生两周时间阅读十回的《三国演义》,然后以周小测或月考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效果不达预期,因为学生很容易在书店买到《三国演义》的快餐本,只要有心去记,那么应对考查没有太大问题,因此学生觉得花大量时间阅读原著不一定可以应对考查,反而速成阅读能应付考试。这种阅读教学是流于形式的、低效的,更像检查作业,而不是指导阅读经典。名著阅读中没有教师有效的指导、监督、参与,名著教学难于有效,教师的阅读主体缺位是名著教学中的瓶颈。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尝试。

一、教师要成为《三国演义》的阅读主体

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教师花大量时间阅读文本,才能发现学生可能存疑的地方,才有可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或自己有独特感悟的地方,这才是最值得与学生交流的内容。学生以师为领路人与教师同行,才能潜心阅读,与教师互动,探索名著中的瑰宝。因此,和学生一起阅读,参与学生的阅读是确保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或高效的重要环节。

二、教师要有计划地确定阅读内容

过去让学生两周读十回,比较空泛,学生可能好几天没读一回,也有可能最后草草阅读好几回应付了事。为规避此现象发生,我让学生每天都读一点,化整为零地把整部作品读完、读精。具体操作是把阅读渗透到每一堂课中,注重一课一得,轮流当主角,每堂课讲一回,时间安排5分钟,要求学生先概述内容,并从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为了防止其他学生浑水摸鱼,教师适当提几个问题考查学生,了解学情。

但也存在新问题:其一,轮流当主角的学生对每回内容概述不够到位,或重要的情节强调不足,或细枝末节侃侃而谈,情节重点无法凸显。其二,鉴赏内容大都是从网上或书本上照搬过来,缺少探究,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针对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我及时进行调整。

三、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情节的方法

1.以章回为突破口,把握重点。

《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每一章回都是对本回故事的高度概括,如果强化对回目的分析,对每一章回的情节概括就有了很清晰思路,不容易游离核心而流连于细枝末节。以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为例,回目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直接告诉读者本回重点人物是刘、关、张三个人;地点是在桃园;核心事件是兄弟结义。概述情节时,如果紧紧捉住回目透露的信息要点,对情节重点就了然于胸,概括有的放矢。

2.理清起因、经过、结果,突出重点。

同样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为例,起因:桓帝、灵帝疏远贤臣,亲近小人,宦官专权,致使张角三兄弟起事侵犯幽州。经过:幽州太守发榜招募义兵,刘备见榜文长叹时遇张飞,二人遂入店饮酒,正饮间,又遇关羽来应募,三人志投意合。结果:三人于次日在张飞的桃园宴饮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概括中结合回目内容强调人物、地点、事件。

四、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找到鉴赏角度

1.以不解之处为探究点。

探究应强调个体差异,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度和广度当然不同,只要学生针对自己的阅读内容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展开探究活动,就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赏。统一思想后,学生就不会纠结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老师、同学认为太没水准而畏首畏尾。提出的问题慢慢就有大胆思考:吕布被捉后,曹操和刘备谁更想让吕布死?曹操的决定是因刘备的一句话吗?许攸是因在袁绍集团不得志而投奔曹操的,但从后来许攸在曹操阵营的表现看,不得志有没有自己的因素呢?用铁锁把战船相连,聪明的曹操会没想到火烧的隐患吗?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赌一把呢?杨修是真的恃才放旷惹来杀身之祸,还是另有他因?这样会大大激发其他同学的探究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通过归纳小结寻找鉴赏角度。

只有熟悉作品才有可能清楚自己的兴趣点,才会知道自己适合研究的层次,进而选取角度进行鉴赏。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学生鉴赏方法:(1)专题鉴赏。三国演义的计谋相当多,离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美人计、空城计、火攻计等都十分精彩,值得鉴赏。还有刘关张忠义的主题、女性形象、战争描写特色、降将群像、人才思想、骂语艺术等。(2)性格特点鉴赏。比如,曹操的多面性格很有特点,既奸诈又忠义,既宽容又报复,既好色又重情,既残暴又仁爱表现在哪儿?如何评价罗贯中对曹操的矛盾化立体化人物刻画方法?(3)对比分析鉴赏。比如,三个阵营的主子性格、人才观、领导力的对比;谋士诸葛亮、鲁肃、郭嘉、司马懿的性格韬略对比。这种对比分析往往跨度大,使学生反复熟知整部作品,加深理解。

总之,《三国演义》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学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3

摘要:阅读作为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感知课文,进行整体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整体阅读 新课改

0引言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对文章阅读的态度及主动性,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需求的激发,重视语文阅读中学生的主题性地位,同时注重学生对于文章的感受与体悟。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主。

1阅读教学的新发展

1.1广泛涉猎,了解名家

纵观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浩如烟海,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找到符合自己阅读兴趣、提升自己阅读品味的书籍,就需要教师在阅读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作家作品的简介。这种简介可以向学生推荐某些导读类的书籍,也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些资料,在语文课堂上一一介绍,也可以发动学生分工搜寻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当然这些作家作品以语文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为主,另外再加入一些大家一致公认的名作。

例如,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领略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去领略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神奇之处;也去品味中国现当代著名散文家的抗鼎之作,细细体会名作深刻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文字。哪位同学先来向大家推荐。有的学生会回答,《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的章回体小说,故事情节复杂多变,跌宕起伏。其中不少精彩片段在民间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今,刮骨疗毒,尽显英雄本色;曹孟德煮酒论英雄,长江岸横集从诗,一派奸雄风范;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叮退司马懿,智慧谋略出神入化,不胜枚举。通过课前引导,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了基本的了解,抓住机会,向学生们介绍今天的重点,《空城计》,从而开始展开这堂课的阅读教学。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翻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教学步骤如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1.1.1设计理念

根据新鉴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同标,结合本实验组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1.1.2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1.2空城计的教学过程

1.2.1导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呐,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遂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花耳畔,我们的思绪部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的"空城计"的故事早已烩炙人口。

1.2.2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死问梗概。

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懿 氅 纶 笑容可掬 遁 蜂拥 隐匿 (大惊)失色 旁若无人 无不骇然

弄清文中出场人物: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凯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介绍《三国演义》第95回梗概: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2.3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1.2.4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

1.2.5鉴赏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域之险;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一是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鞠”,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二是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最后总结出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的魅力。

1.3拓展训练

1.3.1问题讨论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那么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以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位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空城汁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将课文改写成小话剧,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表演。

2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地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从而理解并驾驭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重点段落的分析等方法,降低文章的理解难度,做到深入浅出。同时在进行重点段落分析时注意联系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止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从真正意义上贯彻新课改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学福,宋乃庆.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学教育学刊,2006,(06)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读物;小学教学

书籍浩如烟海,读哪些书好呢?很多同学感到迷惘。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动机,老师就应做好“导航员”的工作。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差,他们所接触的课外阅读物中,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他们阅读。小学生一旦读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刊,身心反而会受到极大的危害。因此,向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就显得异常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呢?我的做法是:

一、要注意读物广泛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给小学生选择和推荐的课外读物,就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例如,读文学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读科技类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严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读历史读物,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的规律,以古鉴今……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那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选择读物呢:一是要注意体裁广泛。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和故事都需要;二是书籍内容要丰富多彩。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等都应齐全;三是书籍内容要趣味性,读物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能够使儿童入神入迷的。

二、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实兴趣也随之不同。一些内容太深的书,往往会造成学生对书的厌倦感,进而追求影视画面的刺激,少了对书籍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如低年级,一般以儿歌、寓言、童话为主;中年级以名人故事、民间故事为主;高年级以战斗故事、历史故事、探险故事为主。

三、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依据课文教学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读物会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育相结合,因此,在推荐读物时,必须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课前推荐读物,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主。如教《飞夺泸定桥》,就推荐《星火燎原第三集》、《地球的红飘带》;教《我是什么》,就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教《狱中联欢》,就推荐《红岩》等。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文章、书籍,使他们对相关人物有个初步的了解,并提供机会,在课内进行交流、介绍,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二是在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赤壁之战》节选自《三国演义》。课文着重写周瑜如何利用火攻之计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在学完文章之后老师可以诱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告诉他们《三国演义》中对周瑜使用火攻之计还进行一系列精彩的描写:例如:“庞统进献连环计”、“黄盖巧施苦肉计”、周瑜妙使“反间计”、“孔明借东风”等等。这样对于好奇心重的孩子,无疑会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动机。虽然《三国演义》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深奥难以理解的,但是较高的阅读材料对学生是一种挑战,从语言认知能力发展角度来看,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四、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选择推荐

配合学校开展的某些活动,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籍,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情趣,丰富活动内容。如在学校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活动中,向学生推荐《山水狂飙》、《地球的红飘带》、《我随周副主席长征》、《回顾长征》等;在庆祝“国庆节”的活动中,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科学遗产,壮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祖国,更加热爱祖国。

五、结合电视播放,推荐阅读名著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5

关键词: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建议,很多专家甚至列出阅读书目,语文教师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再者,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农村学校已经建立起了图书室,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此外,家长的认识程度提高,支持学生课外阅读意识得以强化。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网络走入千家万户,不少学生一回家就守候在电视前或电脑旁,节假日几乎沉溺其中,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只注重考试分数,学生承担繁重的课业负担,忽视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低分无能”现象极为严重。因此,语文老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是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的推进力度大;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阅读量增加。以笔者为例,仅一个学期从校图书室集中借书八次,以此推算,完成“课标”要求的三年完成“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任务是不成问题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阅读多是“浅阅读”,多是泛读,即多喜欢阅读故事性强的书籍,但对内容却是囫囵吞枣,甚至浏览而过,以致一谈到就容易张冠李戴,对内容、情节表现出生疏,更谈不上理解,从相当一个层面来看,为了考试而阅读,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情况普遍存在。从整体阅读效果来看,阅读心态浮躁,不肯细读文本,慢慢品味其中的妙处。

二、把握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为了描写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思想,课文表达中往往有一些重点词或句子,这些词、句大多具有概括性或总结性,把这些词、句整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有明确规定,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很高。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历来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些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杨修之死》、《美猴王》等,历史课本中也有相关介绍,通过教师的剧情介绍,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学生对这些名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一些了解,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应以开展讲故事等读书活动为载体,用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读,快乐地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讲读书的好处,更重要的是时时处处做出榜样,抓紧业余时间博览群书,以便在课堂上经典名著随口道来,时常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看。这样老师在学生眼里才是博学多才、有本领让学生崇拜的好老师,学生才能积极配合教学,共同突破难点,共同奋进。

三、具体阅读指导

1.通读文本。通读作品是名著细读的基础阶段,只能认真地通读作品,才能为下一步深入阅读提供保障。这些重点词或句子让学生在自读过程中自主发现、自我感悟,在读中探索,在全文中捕捉。让学生明白读名著要掌握的基本方法:理清全书结构,确定重点精读的章节(如以某一人物为脉络确定重点研读内容);在阅读中学会圈、点、勾、划和批注法;学会做摘抄和写读书体会。

2.限定提出时间要求。给出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充分阅读作品,熟悉小说情节,理清故事脉络,了解重要人物。列出每天的阅读任务进度,小组长督促课外时间完成阅读任务。

3.经典故事情节演讲。教师制作了一些小卡片,写了诸如“温酒斩华雄”、“火烧赤壁”、“空城计”等故事名,让学生抽签,并讲述这个故事,以检验学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对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故事进行演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找出这些成语、俗语,如“三顾茅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等,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个(与其他人不重合)对这些成语、俗语在书中的相关意义概括地介绍,并解释其含义。通过演讲,让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逐步深入到作品深处,由掌握情节到理解内容,形成体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4.主题周记写作。写作是思维的更进一步体现。通过主题写作,不仅让学生掌握读书心得的写作,养成写读书心得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写作中得到升华。要求学生自由选取一个人物,结合情节,对人物进行分析理解,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写读书心得。学生第一次写的时候很不理想,因而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阐明人物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四个“要”:结论要在作品中找到材料证明;要全面、客观地评价人物;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人物行为;要找到其性格形成根源。总之,要让学生明白文本是理解的源泉,充分理解文本是得出自己观点的根本方法。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6

一、活动时间

2021年7月

二、活动主题

巾帼心向党·享阅幸福时光

三、活动意义

“书香巾帼”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阅读活动,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及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女性爱党爱国,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引领女性爱上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传承文明、提高素质,为促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书香中国贡献力量。

四、活动安排

(一)活动计划

1.组织公司全体女职工参加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摄影展行走阅读体验活动。

(1)活动时间:7月4号10:00

(2)活动地点:德州奥莱广场C街区12号门

2. 组织女职工开展业务交流活动。

(1)活动时间:7月中旬

(2)活动地点:公司会议室

(3)活动内容:针对于目前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建议,进行业务交流。

3.组织全体女职工开展阅读征文活动,阅读优质内容,创作提交征文作品(活动开展时间7月,作品提交时间7月下旬)。

(1)征文要求

作品必须切合“巾帼心向党·享阅幸福时光”的活动主题,须本人最新原创。

主题征文、一封家书、表演阅读、书画阅读、摄影阅读,至少上报其中一类作品。

(2)作品类型要求

征文作品

品读活动用书,结合活动主题创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标题新颖,主题鲜明,构思巧妙,结构完整,写法独特,内容饱满,情节感人,文字优美。作品内容,可写为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感人故事,歌颂建党100周年的丰功伟绩,“我”向祖国的真情表白,精读活动用书后的体会和感悟,以幸福、阅读为题材的美文等。

字数控制在1000~2500字,诗歌除外。

家书作品

写给父母、恋人、丈夫、孩子及其他亲人,也可以写给未来的自己。

母亲与孩子的往来信件可以作为一个作品提交。

构思巧妙,写法独特,结构完整,文美情深。

结合书信内容自拟新颖标题,书信格式正确规范且需手写。

字数控制在1000~2500 字。

表演阅读作品

内容凸显“巾帼心向党·享阅幸福时光”的活动主题,主要表演者为女性。

作品形式多样,主题演讲、配乐朗诵、情景剧、舞蹈或小品等,作品时长控制在5~8分钟。

投稿视频文件格式为MP4文件,文件大小控制在200M以内,文件命名为作品标题(例:阅读中的幸福. MP4)。

书画阅读作品要求

创作紧扣活动用书内容,突出“巾帼心向党·享阅幸福时光”的活动主题。

作品须采用书画专用纸,横幅或纵幅不小于68cm。硬笔书法作品横幅或纵幅不小于34cm。

投稿作品须是投稿人原创,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提交数字油画、临摹等作品。母亲和孩子共同创作的作品可一同署名。

投稿作品可为JPG、JPEG格式文件, 文件命名作品标题(例:阅读中的幸福. jpg)。

摄影阅读作品要求

用摄影的艺术形式,有创意地体现“巾帼心向党· 享阅幸福时光”的活动主题。用纪实的手法拍摄为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彩瞬间,用独特的视角呈现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成就,以及展示祖国的秀美河山等。

拍摄设备、表现风格和形式不限。所有作品需附简要文字说明;纪实类作品可以做整体色彩变动和剪裁,不得局部增减内容和改变色彩。每位作者限投2幅作品,不收组照。

投稿作品可为JPG、JPEG格式文件, 文件命名为作品标题(例:幸福的阳光. jpg)。

联系人:李小飞/微信手机同号18866005189

(3)“书香巾帼•书香坊”读书会推荐书目

■《爱上阅读——阅读力就是幸福力》  徐升国主编

■《铿锵玫瑰——奋斗的女性最美》 卞毓方主编

■《轻轻走向完美》

毕淑敏著

■《阅读与家风》《阅读与家教》

王红旗主编

■《孔母:颜征在》

林锋、叶长强著

■《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1000天阅读效应——0~3岁阅读启蒙及选书用书全攻略》 陈苗苗、李岩著

■《习惯学》

周士渊著

■《家庭博物馆里的中国——我家七十年》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7

[关键词]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

一、设计理念

1.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全面地了解书中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因为,《草船借箭》的故事所反映的人物及人物的特点都很有局限性,只有继续读《三国演义》中的其它故事,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人物和事物,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哲学观的渗透和教育。

2.教材是本,课外阅读是延伸和拓展。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本末倒置,应以教材为本,充分发挥教材的“发面”作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并向学生渗透这一理念:阅读、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3.“活到老,学到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些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确已让我这个进入不惑之年的教师体会得淋漓尽致。通过一些阅读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读书的同时,也迫使自己不断地阅读、学习,来弥补知识的不足。

二、活动时间及安排

第一阶段:课外一周阅读,搜集整理

第二阶段:课上一课时交流,促进阅读

第三阶段:课下张贴展示,结集成册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课外一周阅读,搜集整理。

1.提出本次阅读的内容:关于《三国演义》的相关资料。

2.师生交流,相互提示查找范围:故事、对联、歇后语、诗歌、人物、成语、著名战例等。

3.教师投影,温馨提示:自由结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第二阶段:课上一课时交流。

1.精彩回顾

(1)谈话:学过《草船借箭》一文后,给你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自由回答)

(2)谈话:下面,我们就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好吗?

(3)表演精彩片段,简单评论。

(4)自由交流文中主要人物及印象。

(这一系列活动的安排,既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七嘴八舌“话”人物

(1)结合《三国演义》一书中的故事或其它资料,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论。 (找到人物画像或画了人物的,在投影上展出)

(2)拓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

(3)播放课件:猜猜他是谁。(书中的各类人物)。 (设计理念:由内而外,自然过渡。再把自己画的展示给大家,被别人欣赏,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期盼,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是激发其潜能的最好老师。“猜猜他是谁”这一环节,充满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三国故事”我知道

(1)比一比,看谁知道的三国故事多。

谈话:我们学过了《赤壁之战》,还有今天的《草船借箭》。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2)我来讲故事。

4.“三国知识”大比拼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如:对联、歇后语、诗歌、手抄报展示、自写诗诵读、成语、著名战例等。

(设计理念: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与其守成法,无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无宁展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2)播放课件(原文片段):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原文穿插其中。

附原文片段如下:

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设计理念:首先,选择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另外,教师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也适时地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学习伙伴”、“朋友”的角色,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原著,从而更好地阅读原著。因为,教材所选的《草船借箭》一文是通过改编的现代文。)

5.“三国歌曲”大家赏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既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6.教师总结

谈话: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三国演义》已成为永远的历史。但它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享之不尽的。现在,你一定还有很多疑问想弄明白吧?那就继续走进《三国演义》吧!

我们的口号是:(学生齐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第三阶段:课下张贴展示,结集成册。

1.择优(手抄报、故事、人物等)张贴在教室的看板上。

(因为,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乐趣。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也是我一直坚信的理念。)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全国50个城市的初中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材与课外链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巧借课文,激发兴趣

课外阅读不能孤立进行,最有效途径就是结合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曹操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本性,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适用媒体信息,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十则》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二、积极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毫无疑问会对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产生很强的感染激发作用。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完善教室图书角建设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环球时报》《福州日报》《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假以时日,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创建班级图书库

班级图书库分为纸质书库和电子书库两部分。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城郊中学,学生家中不一定都有藏书。因此,创建的纸质书库办法就是在做好学生“资源共享”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家中的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藏书进行登记造册,作为班级图书馆的备借图书,并公诸于众。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由课代表出面向该书所有者收取,然后借出,并做好登记。要求借书人按时归还,并保证书的完好无损。电子书库的创建是为了弥补纸质书库的不足。其具体作法是:班级注册一个公共邮箱,在网络上下载纸质书库中缺少的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目,放入邮箱网盘中,供学生查阅(因为学生家中都有电脑)。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隔锅的饭香。”书非借不爱读,很多的学生往往对家中藏书束之高阁,而对在班级书库中所借之书看得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3.适用网络建立读书沙龙

班级网络读书沙龙是一个课外阅读发烧友的协会。鉴于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群主,负责日常事务。课余时间,班上热衷课外阅读的发烧友们都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畅谈读书的收获与感受,提出读书的疑问与困惑,相互推荐好书。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中打网络游戏者锐减,课外阅读之风盛行。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激发青少年学生主动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或年级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开展箴言积累竞赛

在教室后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此外,全班学生每天都能摘抄一条箴言,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2.在不同阶段举办故事或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或演讲赛。七年级举办讲故事比赛,八、九年级举办演讲比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其语文素养与能力形成的最主要时期,除却课堂教学内容,课外阅读是学生拓宽知识面,形成一定鉴赏能力的重要渠道,优秀的课外读物往往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均有积极向上的影响,其中蕴含的哲理与人文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生一生的文化品位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便成为每个初中语文教学者的必修功课。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优秀的课外读物产生兴趣,乐于阅读呢?这需要教学者发挥智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合理指导。

一、多种方法并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一)找准切入点,适时推荐

推荐课外读物要选取恰当的时机,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意犹未尽之时进行课文补充读物的推荐,如此,可以使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补充,弥补课堂内容少的不足,使课堂内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取得更佳的教学成效。例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空城计》相关内容时,让学生体会到诸葛孔明的智谋胆识后,再向学生介绍其他与诸葛亮相关的三国演义故事:“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等等,让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主动去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与人物。新课标要求中,推荐的大多数读物皆与教材内容有联系,例如《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童年》等等,教学者在进行推荐时,要紧密结合课堂,顺势为之。

(二)制造阅读氛围,创造阅读环境

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篇目指导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同样不可忽视。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者,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与其口头督促学生进行阅读,不视为其创造一种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激发出自身的能动性,从而主动阅读,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往往比前者好很多。例如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举办一次三国文化展示活动,出一期与三国历史知识相关的黑板报,举行一次三国人物分析讨论会等等,让学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收这方面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主动阅读。

(三)尊重学生个性,进行个别指导

每个初中语文教学者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每个学生群体中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学者在教育时应当注意的要点。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单独指导,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相互影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二、进行阅读方法教学,注重阅读习惯培养

(一)进行基本阅读方法讲解

古有言“不动笔,不读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前期准备。一般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1)做记号。对读物中优秀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以加深优美语句在脑海中的印象。(2)摘抄。对文中好词好句进行摘录,养成作文素材积累的习惯,对学生写作大有裨益。(3)写读后感。这一方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能让学生在充分发现自己的思考特点,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4)归纳提纲。此类训练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作品,对提高学生驾驭一定篇幅的读物能力十分有益。

(二)让兴趣主宰课外阅读

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不仅仅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获益,更会使其受益终身。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其内在的文化魅力,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文化魅力并且让他们对这种魅力着迷,是语文教学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学者主要应当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开发,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进行阅读。定期在课堂上举办读书交流会是一种很好的办法,由于课外阅读通常时间自由,学生阅读的进度往往不一致,因此让学生之间进行定期交流便十分必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自己阅读的作品,谈论读后的体会,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周边的人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兴趣。

三、多种方式并用,加强阅读效果

(一) 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知识能力水平仍有限,有许多长篇名著内涵深刻,内容复杂,完全让学生自己咀嚼理解有困难,在此情况下,教学者应当组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对作品中人物进行剖析,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举办“我看三国英雄”的演讲比赛、“三国成语知多少”的分组竞赛、“古今多少事”的故事讲述比赛,等等。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感受,加强其对名著作品内容的理解与内涵的感悟,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的深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将较长篇的名著读完,更能让他们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看法与思想。

(二)读写相佐,互相促进

阅读的过程是吸收,是化为己有,而写作则是将自身的感情思考进行释放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以书面形式开展不定期的读书心得交流,不规定字数、侧重角度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思考,从而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思维能力,形成独立的个体思想。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学者应当及时批改,给予鼓励与支持,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热情。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指导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情操的陶冶、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者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与阅读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使其能力得到提高,思想深度得以达到一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石艳.培养习惯与实施素质教育[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8).

[2]吴炳生.试论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09(4).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篇10

“你有一箱箱的珠宝,一柜柜的黄金,可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句话来自美国经典教育教材《朗读手册》。

对儿童阅读尤其是亲子阅读的高度重视已成为世界共识。如今,亲子读书会在国内蓬勃兴起、种类繁多,占据了民间读书会的半壁江山。

皮卡书屋是一家“开在社区里”的少儿中英文图书馆,除了看书、借书业务外,这里每天都会举办各种亲子读书会,“1年下来1个馆举办的读书会差不多有300场。”皮卡书屋总馆长程欣告诉《t望东方周刊》。

让程欣深有感触的是亲子读书会与成人读书会的不同。围坐在教室或者会议室里,一边喝着水,一边诵读书中节选的文字?实际上,如今遍地开花的亲子读书会早已突破这样的固有想象:有可能看完一本魔术书后上台表演一个魔术,还有可能打扮成书中角色的样子,和全家一起表演一个短剧、准备一次科学实验、展示自己的原艺术作品……

“成人是共读和讨论,而孩子们更侧重体验,不能照本宣科,需要挖掘相关的活动。”程欣说。

孩子们更需要“寓教于乐”

皮卡书屋是一家以社区为平台、推广社区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的少儿中英文图书馆,2006年由4位“海归”妈妈创办。经过10年的探索和发展,已从1个馆发展到全国6个馆:北京5个、上海1个,全部设在大型社区附近,辐射社区及周边人口近百万。

亲子读书会是皮卡书屋的重要运营内容。皮卡书屋总馆长程欣认为,给孩子们办的读书会更需要“寓教于乐”,因此皮卡书屋和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开深度合作,推出体验式读书活动。

2017年6月10日,一场精彩的体验式读书会开始了。读书会的主题是给“未来的生物学家”介绍“昆虫养成记”。

为配合这次读书会,皮卡书屋的老师准备了许多关于昆虫的故事书,其中还有很多是有关昆虫的英文原版书,供小朋友和家长借阅。

读书会当天,皮卡书屋的老师介绍了《昆虫运动会》《小蝴蝶的故事》等绘本故事,然后在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开始了一场神奇的昆虫世界探秘之旅。

昆虫的身体结构、进化历史、对人类的贡献……工作人员的介绍让孩子们目不暇接,身后的家长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最后环节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昆虫标本,每一个小朋友俨然像个“小生物学家”一样一丝不苟。“看看,我做的昆虫标本好棒啊!”一位小朋友骄傲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科学成果”。

到大自然中去

体验式读书会并不一定在博物馆内开展,皮卡书屋有时候会把场地搬到更开阔的大自然中去,比如在天坛公园举行观鸟活动。

“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看!我们的古人就有保护动物的意识了。”如何引导小朋友们理解和领悟这些道理?程欣认为,“讲故事是最好的方法。”

天坛公园,古老恢弘的殿坛周边,环绕着4000多株古柏林,以及6万余株银杏、白杨、油松、榆树、元宝枫、白蜡、核桃树、栾树等树木,林下的多种野花杂草,吸引了大量鸟类常年在此生存繁殖。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老师对孩子们介绍鸟类的故事、植物的奥秘,并鼓励他们切身去观察和探索。

与皮卡书屋面向社区人群不同,“快乐小陶子”以户外流动儿童为主要目标人群,是一个为0至14岁儿童家庭进行亲子阅读指导的教育公益工作室。

“快乐小陶子”仿佛是一座座“流动儿童图书馆”,他们的读书会活动也常常选择在大自然环境中开展,如公园等开阔场地。在开阔的大自然中,更便于开展延展性的互动游戏。

最初,为了给4岁的女儿找一个能够在户外快乐读书的场所,“快乐小陶子”龙潭公园站站长胡珊2014年加入了这个项目。

“一张垫子、一个拉杆车,里面装上防潮垫、徽章、易拉宝、图书等基本物资,在公园找一块绿地,亲子读书活动就可以开展起来了。”胡珊介绍。

6月3日星期六,北京龙潭公园里,湖边的一片绿茵上铺着几块大垫子,一群大人孩子席地而坐。

当天的读书会主题是“龙潭多彩端阳”,读的是来自美国的经典绘本《自己的颜色》,这是一本让孩子学会认识自我的书,通过一个变色龙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你的存在就是一抹独特的颜色。

领读者把故事作了延伸:变色龙来到中国,正好遇见中国的端午节,变成了漂亮的五彩龙,挂在小朋友们的手臂上,带来一年的好运气。“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条五彩龙?”

志愿者给每位参与者分发彩绳,家长和孩子齐上阵,编织五彩手链。当一位小朋友成功地编出一根手链套在自己手上时,不禁兴奋地举着手跑来跑去。

“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阅读之后都会有延伸活动。”胡珊举例,10月主题“金秋十月”的书单是《落叶跳舞》《重阳节》等,《落叶跳舞》的延伸活动是做创意树叶手工。

“小陶子”取自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姓氏。在胡珊看来,每一场读书会都是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贯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两个小时的亲子读书会结束了,一位妈妈没有急着离开,和孩子依偎坐在树下继续看书,“我很享受这个场景。”胡珊告诉本刊记者。

书不仅可以拿来读,还可以拿来演

“三叶草故事家族”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亲子阅读进入家庭的民间公益组织。2008年从最初的一个QQ群开始,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自媒体平台、60多个微信群、涵括全国近4万个家庭的超级大家族。

“三叶草故事家族”创始人李迪告诉《t望东方周刊》,仅2016年,他们就做了1675场亲子阅读活动,约 16万人次参加。其中,每年举办的绘本剧大赛是家长孩子们期待的一件盛事。

李迪回忆,他们在2009年首次提出了绘本剧概念――顾名思义,即根绘本故事改编成舞台短剧。当时,16部绘本有200多名小朋友报名参加,小演员从3岁到8岁不等。大人小孩都热情高涨,“我在外地出差,半夜1点还有义工家长打电话问我‘蚕破茧而出’怎么演。”

在李迪看来,书不仅可以拿来读,还可以拿来演。绘本剧将平面阅读提升为体验式、立体式阅读,不仅极大激发了孩子们主动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自信心。如今,绘本剧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亲子阅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武汉少儿图书馆曾开创“小脚印故事吧”品牌活动。该活动每期请一两位爱心主讲人给大家演绎一两个故事,鼓励主讲人发挥个人特长及创意,多设计互动环节,丰富演绎形式,让家长和孩子都参与到故事中来,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故事用‘讲’并不完整,‘演绎’更恰当。”

武汉少儿图书馆还尝试将音乐与阅读结合起来,以亲子阅读分享会的形式举行了一系列现场音乐会。

3月11日,数百名小读者和家长在图书馆一起体验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

《不可思议的旅程》是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艾伦・贝克尔的代表作,书中讲述了一个深受现代社会病影响的孤独女孩,无意间拾到一只神奇的画笔,由此打开神秘世界的大门,经历了不可思议的旅行,也找到了心灵寄托。

首届长江读书节“十佳阅读推广人”之一的林翔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语言,将书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室内乐团的艺术家们则配合故事不同场景进行现场演奏。

孩子们得到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他们时而大笑、时而惊叹,仿佛和主人公一起踏上了这段奇妙旅程。

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认为,读书不应是“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任务”,儿童读书会“可以更酷”。

中信出版社曾与三川玲共同策划过一场“《可怕的体验》读书会”。孩子们打扮成这本英国童书里的人物:哈利波特、小王子、加勒比海盗,甚至是某种动物。进入读书会必须闯过三关,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必须看过那本书。

读书会上,孩子们根据读书体验,编排出一个小侦探话剧、进行一个有关键词的激情演讲、现场考考其他小朋友……每次分享阅读体验之后,会得到一件和主题相关的神秘小礼物。

“为什么要让小朋友上台分享?上台演讲,让其他人接受你的思想,这是一个影响的过程。我们的读书会要培养未来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他人的人。”三川玲说。

“我们都是志愿者”

无论进行何种形式创新,公益性是众多亲子读书会所坚持的原则。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告诉《t望东方周刊》,“民间读书会多带有公益性,众多志愿者参与其中。2016年国家慈善法颁布,近期国务院又通过了《志愿服务条例(草案)》,在此背景下,民间读书会应该迎来另一个发展良机。”

对于依托于众多志愿者服务的“三叶草故事家族”来说,《志愿服务条例(草案)》的出台,无疑是个利好。

“我们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实体’,只有1名专职人员,之所以能做这么多事,是因为有大量的义工。我们都是志愿者。”李迪说,“我们每年都会收到很多申请,希望加入我们的站点。”

“快乐小陶子”教育公益工作室总负责人汪佳玉告诉《t望东方周刊》,目前“快乐小陶子”在全国有150多家流动儿童图书馆,核心志愿者超过200名,来参加活动的人群既有普通市民,也有保安、清洁工、保姆等人群,服务的儿童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障儿童等。

如今“快乐小陶子”龙潭公园站已走进第四个年头。期间,有的家长成为“小陶子”的义工,有的家长把“小陶子”理念复制出去,孵化出更多的“快乐小陶子”。

和“三叶草故事家族”“快乐小陶子”免费参加不同,皮卡书屋每年的会员费用是800元,5年后免费,成为皮卡终身会员。有人质疑“800元可以买很多书了”,程欣解释,皮卡书屋一直坚持民办、公益、非营利性,收取会费主要用于员工薪资、水电费用和房租等正常开销,其余全部收入都投入到书屋的运营中。

“10年下来,2015年才刚刚实现收支持平。”程欣说。

房租压力如此大,皮卡为什么还要坚持办社区图书馆?对此,程欣说,“在他们自己居住的社区,孩子和家长都需要有这样一个公共活动空间。”

在程欣看来,阅读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让孩子们变得更有爱心、乐于助人。

2014年,皮卡书屋与北京体育馆路街道达成合作协议,政府提供启动资金9.8万元、免费活动场地,承担水费电费等基础开支;皮卡书屋则负责图书馆的专业化运营和日常管理。

体育馆路街道副主任戚家勇说,这样一家图书馆如果由政府来包办,一年的费用预计要70万元。而民营公助、市场补充这种运营模式,是对创新政府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

可以说,儿童阅读和亲子教育的逐渐普及,是全民阅读推广效果最显著的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