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格言十篇

时间:2023-03-18 07:15:27

关于人生的格言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1

1、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2、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3、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4、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拉蒂特

5、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6、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7、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8、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9、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与长短,而在与内容。——塞涅卡

10、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11、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12、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13、人生就是学校。(人生感悟 )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14、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15、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16、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拉蒂特

17、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2

1、生活的最大悲剧不是失败,而是一个人已经习惯于失败。

2、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

3、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4、对于沙漠中的旅者,最可怕的不是眼前无尽的荒漠,而是心中没有绿洲。

5、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6、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青春已经消逝。

7、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8、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

9、每一个人不可能都理解你,但你应该努力去理解别人。

10、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充满了纯净、幻想及和谐。

1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2、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13、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重要的不是你是否喜爱这份工作,而是你能否将它变成自己所喜爱的工作。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16、我已享受过这世界的欢愉,青春的快乐早已流逝,生命的春天离我非常遥远。

17、人生的成功不过是在要紧处多一份坚持,人生的失败往往是在关键时刻少了坚持。

18、丢西瓜捡芝麻有时未必不好,因为它们用途不同,或许当时我们只需要芝麻而不是西瓜。

19、其实生活并不复杂,也并不残酷,但是幼稚的我们因不懂珍惜,也就不懂生活。

20、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

21、最好的节约是珍惜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年华。

22、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

23、青年人,我们要鼓足勇气!不论现在有人要怎样与我们为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

24、友谊有许多名字,然而一旦有青春和美貌介入,友谊便被称作爱情,而且被神化为最美丽的天使。

25、青春,这是无法挽回的。美丽,优美的灵魂像影子一般来了就去,然而这两个东西是火焰也是风暴啊。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8、拥有了自信不等于成功,付出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要想成功,却少不了自信与努力。

29、在山底徘徊不前的人,永远也欣赏不到山顶上的绝妙的风景。

30、生活永远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糟。

31、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32、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33、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己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

34、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洁,充满着遐想与和谐。

35、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36、在前进的路上,主动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往往也是为自己铺路。

37、对一个年轻人来讲,最令人惊异,最令人舒畅之事,莫过于在一位老人身上发现精神的青春。

38、我们命定的目标,不是为受苦也不是为享受,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比昨天更进一步。

39、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40、点滴奉献可以提升你的境界,小小创意也能帮助企业腾飞上台阶。

41、光阴是一条永不歇息的河流,与其坐在岸旁看它流逝,还不如快步行进随它向前。

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3、有生没有彩排,只有现场直播,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努力做得最好。

44、如果你是鹰,天空只能为你提供飞翔的场地。你要飞翔,还要练就鹰的翅膀。

45、人们在年青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年青。

46、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47、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

48、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49、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50、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51、少年从不会抱怨自己如花似锦的青春,美丽的年华对他们来说是珍贵的,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暴。

52、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年轻,固然有福,可是把自己的青春保持到进入坟墓为止,那就更加百倍地有福。

53、这个世界是人的世界,由人去支持,由人去推动,由人去创造,最后是属于人的。

54、认认真真干事,清清白白做人,诚诚恳恳待人,平平安安一生。

5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

56、为人,诚实仁爱,自强睿智;为学,不罔不殆,勤奋灵巧;为业,竭心尽力,集思创新。

57、依赖别人的人等于折断自己的翅膀,永远也体会不到飞翔的快乐。

58、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

59、该干的工作认真干,能干的工作主动干,难干的工作想法干。

60、做事的能力往往只能给你一种机会,而做人的能力则会给你一百种机会。

61、回想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用实际行动创造美好未来。

62、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一切。

63、青春是奇妙的,我看到少女们浪费青春,就替她们伤心。

64、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少说多干,终有所成。

65、在人生的大海中,我们虽然不能把握风的大小,却可以调整帆的方向。

66、总结成功的经验能够让人越来越聪明,总结失败的原因能够让人越来越谨慎。

67、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68、在下决心以前,犹豫也许是必要的。然而,一旦下了决心,就应该一直往前走。

69、丝染无复白,鬓白无重黑,努力爱青春,一失不再得。

70、青年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

71、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伟人;但如果拥有伟人一样的胸怀与自信,你也同样是值得敬佩的。

72、人的一辈子惟一做的就是,不断地用你手中这一半更多地赢取上帝掌握的另一半。

7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4、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

75、有了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很多事,就是无法用钱来买青春。

76、人创造奇迹常常是在瞬间,但没有一个创造奇迹的人是依靠瞬间的。

77、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78、在泪水中浸泡过的微笑最灿烂,从迷惘中走出的灵魂最清醒。

79、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

80、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8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82、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83、昨天会被今天、明天所取代,忘记过去,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84、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

85、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裉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86、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87、青春是在你身上,你有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

88、假如青春是一种缺陷的话,那也是我们太快就会失去的缺陷。

89、青春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

90、我们应该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身边的养份,不断地滋润自己的头脑,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91、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了。

92、青春像只唱着歌的鸟儿,已从残冬窗里闯出来,驶放宝蓝的穹窿里去了。

93、有自信不一定会成功,但没自信就一定会失败。

94、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95、你不能同时又有青春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因为青春忙于生活,而顾不得去了解;而知识为着要生活,而忙于自我寻求。

96、青年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远无终结的故事。

97、取精去糟是选矿的目的,同时也是我人生的态度。

98、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99、越忙碌,才会越能干;越知足,才会越富有。

100、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3

[关键词]主动性人格;建言行为;政治技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86

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创新和先进性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来源。企业创新必须要全面考虑个体、组织两个因素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微观层面而言,员工创新行为的发生是企业创新及变革的基础。因此,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始终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90后”新生代员工强调工作自主性,通常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敢于向上级建言。建言行为作为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之一,能够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段锦云,2011),对组织而言,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科学化决策。因此,该行为的研究对于工作群体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1建言行为

传统汉语言文化中,“建言”行为的含义指对长辈、朋友的规劝和进言。在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优秀的建言案例。早在唐朝,魏徵就敢于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在当代学术文献中,“建言”行为一般运用于组织内部范畴,西方学者对于建言行为变量的表述通常用“Voice Behavior”表达,国内学术文献则将其译为“进谏”“上谏”或“建言”等。

建言行为研究最早始于西方,关于“建言”概念的来源,学术界存在两种研究视角,第一种理论视角认为建言行为最早的研究者是Hirschman(1970),他提出EVLN(Exit、Voice、Loyalty and Neglect)模型,他认为员工对于工作不满意存在两种反映方式,即离职或进谏,员工采取建言行为有改善组织现状的意图,是对组织有利的且有建设性的回应。伴随着组织公民行为以及角色外行为科学的兴起,学术界才开始从另一视角对建言行为进行重新界定。Van Dyne 和Le Pine(1998)将建言行为定义为“改变工作场所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促进组织发展的有效行为”;这种视角认为,员工建言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自发,后经发展,Van Dyne 和Le Pine进一步将建言行为定义为以变革为导向、致力于改善现状的建设性沟通,并把建言行为视为组织公民行为的一种。

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才对其进行研究。国内以段锦云为代表的学者(2005)指出建言行为是一种以改善组织现有环境为目的、以变化为导向,富有建设性和挑战性的组织行为。他认为员工不是对工作、组织不满才提出建言,也还为了员工自身有更好的提升,组织有更好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主动。关于建言行为的构成结构,国外学者Van Dyne等(2003)就已经对员工建言构念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将并建言行为划分为亲社会型、防御型和默认型;国内学者对进谏行为的结构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Liang等(2012)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将建言划分为促进型和抑制型两个维度来研究;段锦云、凌斌(2011)也从机体理论和认知加工等视角来解释建言行为结构,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了两个因子:顾全大局式建言以及自我冒进式建言。

2主动性人格

主动性人格于20世纪首次被提出,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主动采取行动能够积极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性格倾向。在对人格特质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在解释行为力方面,主动性人格的解释力高于大五人格对行为的解释力,这为后续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主动性人格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国外学者曾做过针对具有主动性人格的个体与非主动性人格的个体的特征的比较研究,他们认为,主动性个体会创造条件来获得较高的工作绩效,善于发现自我晋升的机会,并且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Crant(2000)通过研究发现,具有主动性特质的个体具有主动改变环境的特点,几乎不受环境的制约,能够有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直到带来有价值的改变;Major(2006)证明主动性人格与尽责性、外向性等维度呈现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解释个体的工作表现时具有超出大五人格的增量效度;张振刚(201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个体创新行为也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建言行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之一,已有相关研究证明主动性人格对其具有正向影响。陈可(2014)在研究主动性人格对建言行为关系影响中,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两个维度(抑制性建言和促进性建言)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的结论。

3政治技能

政治技能作为组织政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才开始受到重视。政治技能归属于个体的社会技能,它不仅能服务于政治行为,在组织领域也能发挥关键作用,最新研究发现政治技能有助于缓解员工角色冲突和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绩效及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关于政治技能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目前研究较广泛的是基于“人格特质”视角,认为个体的政治技能高低基本源于个人的性格特质。Ferris(2007)就曾借鉴Mayer(2005)的系统框架理论,将影响政治技能的特质归纳为洞察、控制、亲和和积极影响四类。Ferris和 Treadway(2005)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政治技能与自我监控、情绪智力、政治觉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Treadway 等(2007)又发现,政治技能与逢迎行为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小(r=014)。相较于其他更侧重于体技能和日常交际能力的一般社会效能,政治技能主要侧重于组织情境下的人际能力。

31主动性与政治技能、建言行为的关系综述

在主动性与政治技能的关系研究中,已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度探讨。以往研究大多从“人格特质”出发,认为个体的政治技能在基本源于个人的性格特质,最早的研究则是 Ferris的四大人格特质。基于此研究,在中国情境背景下,Liu 等(2007)的研究也显示,外向性(r=038)和主动性(r=037)均与政治技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发现,主动性与政治技能的高低存在紧密的联系,高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员工通常也拥有较强的政治技能。

以往国内外学者多从组织因素如领导风格探索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层次入手研究其对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并不多见。主动性人格作为预测个体行为的一种重要人格特质,之前被西方学者证实对员工的建言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此结论在中国的正确性仍然有待验证,因为建言行为包含了对现状的不满和批评,对倡导和谐社会的中国文化造成了冲突。

近年来,有学者成功证实主动性人格与建言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卿涛(2014)认为主动性人格有助于增强员工和上级之间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继而促进员工建言行为的发生;殷华敏(2014)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主动性人格对抑制性建言和促进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员工的主动性水平越高,他们指出组织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向组织进谏的行为频率也会增加。因此,主动性人格对于组织行为仍然具有正向影响,西方学者的结论在中国情境下仍然适用。

32政治技能对主动性人格与建言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现存文献大多将“政治技能”作为前因变量置于组织情境下研究,随着组织行为及组织外角色行为领域的兴起,近些年来针对于政治技能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王永跃、段锦云(2015)基于问卷调查方法,结果证明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是以建言效能感为完全中介的,政治技能的运用能激发他人的信任及获得较高声望的评价,提升对他人及情境的控制感,当面临建言情境时,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建言效能感,进而促进建言行为的发生;逢迎近年来也成为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刘超、柯旭东(2015)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良好的政治技能有助于下属员工实施职场外逢迎,赢得“上司喜欢”,从而帮助下属获得职业发展和成功的结论。基于以上研究,可得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确实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在主动性人格特质对建言行为发生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陈可(2014)认为组织支持感对主动性人格和员工建言行为起调节作用。卿涛基于中国情境下,验证了中庸思想对于主动性和建言行为的调节作用;还有学者从组织层面出发,验证了组织心理安全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然而却还出现政治技能对人格特质与组织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关系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建言行为作为组织行为的一种,是员工表达意见和想法的直接方式,拥有高政治技能的主动性员工势必会做出建言行为。因为相比于拥有低政治技能的员工,高政治技能通常意味着更高的人脉,信任感更高,极易获得上司好感,建言行为也更容易成功。然而关于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还尚未有学者提出,从个体角度出发,相较于低政治技能的员工,高政治技能型的主动性员工在采取建言行为方面具有更大可能性。

4结论

从个体层次入手研究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是本研究最大的亮点,引入政治技能作为两者之间的调节变量,将政治技能纳入到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中,对于当前主动性极高且具有较高政治技能的新生代员工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对企业择才用才方面具有一些参考价值。古人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尤其在这个急需转型的现代社会,建言行为作为组织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构的创新与变革都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Van Dyne L,Le Pine J AHelping and Voice Extra-role Behaviors:Evidence of Construc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1):108-119

[2]Van Dyne L,Ang S,Botero I CConceptualizing Employee Silence and Employee Voice as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6):1359-1389

[3]Hirschman A OExit,Voice,and Loyalty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Organizations,and State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4]Ferris G R,Treadway D A,Kolodinsky R W,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olitical Skill Inventory[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31(1):126-152

[5]Crant J MProactive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435-462

[6]振刚,余传鹏,李云健主动性人格、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6(4):123-133

[7]王永跃,段锦云政治技能如何影响员工建言:关系及绩效的作用[J].管理世界,2015(3):102-112

[8]殷华敏企业员工主动性人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9]卿涛,刘崇瑞主动性人格与员工建言行为:领导―成员交换与中庸思维的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27-134

[10]陈可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1]于静静,赵曙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5):23-30

[12]王洪青,张文勤国外政治技能最新研究进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2):49-55,80

[13]傅强,段锦云,田晓明员工建言行为的情绪机制:一个新的探索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2(2):274-282

[14]段锦云,凌斌中国背景下员工建言行为结构及中庸思维对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10):1185-1197

[15]段锦云中国背景下建言行为研究: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1(2):185-192

[16]刘军,吴隆增,许浚政治技能的前因与后果:一项追踪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1):94-104,188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4

【关键词】性格;大学生;外向型;内向型;外语学习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语的竞争优越性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各类语言专业,使得语言的教学,特别是非通用语种的教学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逐渐感受到学习者个体的差异对语言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就可以让教师们更好的因材施教,在语言教学的发展阶段取得更大的成果。可以说,语言的学习与其他专业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区别,学习者的智力虽然是影响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教育者们逐渐发现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性别、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等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近年来很多的学者从学习者的性格方面入手进行多项研究,表明性格的差异对语言学习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性格与外语学习的研究现状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比较稳定但又可变的心理特征,是个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性格差异与人的思维方式、认知行为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内外许多的教学研究者已经发现性格这一非智力因素对于语言学习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风格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不同。

近年来,许多的学者在性格与语言学习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学者首先开始将性格与外语学习联系起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七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性格因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心理学家荣格(C.G.Jung)将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研究者查斯顿(Chastian)通过80名法语学生、72名德语学生、77名西班牙语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者性格的开朗程度与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关联。研究者布什(Bush)设立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两个小组,通过对两组英语学习者的研究发现,外向型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相对内向型学生的口语水平更高。九十年代,研究者阿斯卡(Astika)通过一次对英语学习者的长期调查发现,内向型的学生在词汇量方面更大,但是在写作、语法以及英语总体学习水平上并没有相关。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性格与外语学习的研究。宋广文在《心理学概论》这本书里对性格做出了定义。王雪梅在《论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论文中研究了70个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性格和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表明外向型学生在听力方面有较大优势,内向型学生则在阅读理解、词汇语法方面能力较强。汤永明、陈艳龙在《学习者外、内向性格研究与英语教学策略》中研究表明,不同性格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内向型学习者偏爱固定的教学方法;外向型学习者则比较厌倦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讨厌长时间的学习语言结构或者理论。

通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性格在外语学习的不同方面可能会对学习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学习者在语言的听说读写不同方面表现出相对的优势或者劣势。

三、性格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通常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表现为善于交际沟通、有着很强的语言表达倾向。他们活泼开朗,乐于表现自己,不会害羞,对外部事物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大胆健谈,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如此:他们在课堂上表现非常活跃,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快速的作出反应和回答,而且他们不害怕出错,喜欢丰富的学习环境。正因为如此,外向型性格学习者的优势在语言学习的听说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但是,在快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常常会将思考不缜密的缺点暴露出来。

与外向型性格相反,内向型性格的人通常表现为更加安静谨慎,较少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不愿意在公共场合过多的表达自己意见,更倾向于内心的情感满足,但是内向型性格的人做事严谨,思考周全。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太愿意主动地与人交流沟通,因此在口语的学习方面能力相对较弱。因为缺乏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交际技巧和锻炼,这一类性格的学习者有时很难将自己已经掌握的书本知识流畅的表达出来。但是,因为语言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制定好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读写方面,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就表现出了更突出的优势。

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在语言学习的不同方面各有优势和弱势。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依靠长时间的学习和累积,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得到锻炼,学习者必须充分发挥性格的长处,同时也要弥补自身性格的不足,才能够在语言学习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四、结语

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应该注重思考习惯的培养。在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思考自己对于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是否正确以及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从而不断改进。除此以外,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因为活泼开朗,通常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情,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一心多用的情况,养成集中注意力学习的习惯。针对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教师应随时提醒错误和不足,培养他们思考的学习习惯。

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则需要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自制力都比较强,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但是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不善于表达自己,会对口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多创造一些机会,要求他们参加一些课堂课外的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开拓视野,让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听说的练习和提高。

这种针对不同性格学习者而进行的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师们根据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学得更轻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和注释:

[1]王雪梅.论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外语教学.2000.

[2]倪高升.大学生的性格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西昌学院学报.2014.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5

关键词:学习策略 性格 外向 内向

 

引言 

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二语习得的研究侧重在于教学方法,然而语言学家们发现相似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总是存在差异。 

这种现象迫使语言学家们开始考虑个体差异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数年的研究证明学习者的语言学能,年龄,认知风格等个体因素对语言习得均存在影响,其中学习策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dickson指出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会加强学习者的自治力、独立性以及自我指导力,使其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证明学习策略会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吸纳至固有的知识结构中。 

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时受到诸种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性格这一变量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了国内外普遍应用的研究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oxford学习策略量表,旨在调查学生的内外向性格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学习策略与内外向性格 

oxford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他对以往的策略分类予以总结,将其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直接策略因为涉及直接的脑部语言处理,所以与目标语存在直接联系。它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通过计划,评估,寻求机会,控制焦虑情绪,增加合作与移情心理等为语言学习提供间接支持。它包括原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语言学家们关于性格概念的见解各不相同。richard认为性格指个体特有的行为,态度,信仰,思维,感情等。eysenck认为性格指决定人们环境适应力的品质,脾性,智商以及体质诸因素的稳定持久的构成。eysenck的性格理论目前最为广泛接受,它将人们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 

eysenck指出外向型性格者爱交际,好聚会,通常有许多朋友,喜欢与他人交往,偏好在集体中进行互动式的学习,他们渴望兴奋,乐于寻找机会,敢于冒险,做事常凭一时冲动,对人和事的反应迅速而及时。内向型性格者喜欢安静,不擅长人际交往,对人和事常比较矜持,长于内省,他们对日常发生的事情持谨慎的态度,喜欢事事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喜欢频繁的改变。

关于学习策略和内外向性格的关系,国外语言学家做了一定的研究。ehrman和oxford通过实验证明学习策略和性格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外向型性格者较之于内向型性格者在情感策略方面运用较多,而在独立策略和自我管理策略方面运用较少。taylor发现学习者的交际策略和他们的性格类型存在较大关联。而国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语言学能,年龄,语言水平等方面,性格这一变量尚未得到它应有的重视。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文章旨在调查学生的内外向性格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并提出了两个假设:学习者内外向性格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相互联系;内外向性格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差异。 

该次研究的对象是从本校随机抽样的110名学生,其中收回有效问卷表108份。研究工具是国内外普遍应用的eysenck人格问卷和oxford学习策略量表。问卷调查表收回后,利用spss和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分别得出内外向性格和学习策略的皮尔森相关指数以及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六种策略的总平均数和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 

关于内外向性格和学习策略的皮尔森相关指数的数据分析显示,内外向性格和6种学习策略的运用显著相关(r= 0.318, p<0.01)。至于各单项策略,相关性也有所证实:记忆策略(r=.236, p<0.01),认知策略 (r=.325, p<0.01) ,补偿策略(r=.285, p<0.01),原认知策略 (r=.301, p<0.01),情感策略 (r=.281, p<0.01) ,社交策略(r=.289, p<0.01)。由此,假设一(学习者内外向性格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相互联系)得以证实。 

关于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六种策略的总平均数和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的数据分析显示,外向学习者运用六种策略的总平均数是3.25,高于内

向学习者的2.86。在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方面,外向学习者也高于内向学习者,分别为记忆策略(2.92>2.73),认知策略(3.38>3.01) ,补偿策略(3.36>2.78),原认知策略(3.32>3.11),情感策略(3.21>2.82) ,社交策略(3.38>2.79))。内外向学习者在运用6种策略的总平均数以及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方面都存在差异,由此,假设二(内外向性格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差异)得以证实。 

外向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内向学习者,尤其体现在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方面。但是笔者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平均值分别为2.86和3.25,根据oxford的学习策略利用率量表,都属于中等水平(2.5-3.4)。这与学习者未能对学习策略予以重视,他们面临的重大考试压力等等不无关系。 

结论 

文章所提出的两个假设(学习者内外向性格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相互联系;内外向性格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差异)均已通过实证研究予以证实,另外,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平均值都属于中等水平。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性格类型,并对教学安排予以适当调整;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并进行必要的学习策略的培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多地了解和运用各种语言学习策略,特别是那些他们使用相对比较少的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6

【论文摘要】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中期,关于其影响因素的探索颇受关注,然而针对性格因素的研究和取得的定论却很少。本文采用了国内外普遍应用的研究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Oxford学习策略量表,旨在调查学生的性格差异与学习策略运用的相关性。

引言

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二语习得的研究侧重在于教学方法,然而语言学家们发现相似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总是存在差异。

这种现象迫使语言学家们开始考虑个体差异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数年的研究证明学习者的语言学能,年龄,认知风格等个体因素对语言习得均存在影响,其中学习策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Dickson指出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会加强学习者的自治力、独立性以及自我指导力,使其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证明学习策略会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吸纳至固有的知识结构中。

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时受到诸种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性格这一变量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了国内外普遍应用的研究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Oxford学习策略量表,旨在调查学生的内外向性格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学习策略与内外向性格

Oxford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他对以往的策略分类予以总结,将其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直接策略因为涉及直接的脑部语言处理,所以与目标语存在直接联系。它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通过计划,评估,寻求机会,控制焦虑情绪,增加合作与移情心理等为语言学习提供间接支持。它包括原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语言学家们关于性格概念的见解各不相同。Richard认为性格指个体特有的行为,态度,信仰,思维,感情等。Eysenck认为性格指决定人们环境适应力的品质,脾性,智商以及体质诸因素的稳定持久的构成。Eysenck的性格理论目前最为广泛接受,它将人们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

Eysenck指出外向型性格者爱交际,好聚会,通常有许多朋友,喜欢与他人交往,偏好在集体中进行互动式的学习,他们渴望兴奋,乐于寻找机会,敢于冒险,做事常凭一时冲动,对人和事的反应迅速而及时。内向型性格者喜欢安静,不擅长人际交往,对人和事常比较矜持,长于内省,他们对日常发生的事情持谨慎的态度,喜欢事事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喜欢频繁的改变。 转贴于

关于学习策略和内外向性格的关系,国外语言学家做了一定的研究。Ehrman和Oxford通过实验证明学习策略和性格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外向型性格者较之于内向型性格者在情感策略方面运用较多,而在独立策略和自我管理策略方面运用较少。Taylor发现学习者的交际策略和他们的性格类型存在较大关联。而国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语言学能,年龄,语言水平等方面,性格这一变量尚未得到它应有的重视。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文章旨在调查学生的内外向性格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并提出了两个假设:学习者内外向性格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相互联系;内外向性格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差异。

该次研究的对象是从本校随机抽样的110名学生,其中收回有效问卷表108份。研究工具是国内外普遍应用的Eysenck人格问卷和Oxford学习策略量表。问卷调查表收回后,利用SPSS和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分别得出内外向性格和学习策略的皮尔森相关指数以及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六种策略的总平均数和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

关于内外向性格和学习策略的皮尔森相关指数的数据分析显示,内外向性格和6种学习策略的运用显著相关(r= 0.318, p

关于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六种策略的总平均数和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的数据分析显示,外向学习者运用六种策略的总平均数是3.25,高于内向学习者的2.86。在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方面,外向学习者也高于内向学习者,分别为记忆策略(2.92>2.73),认知策略(3.38>3.01) ,补偿策略(3.36>2.78),原认知策略(3.32>3.11),情感策略(3.21>2.82) ,社交策略(3.38>2.79))。内外向学习者在运用6种策略的总平均数以及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方面都存在差异,由此,假设二(内外向性格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差异)得以证实。

外向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内向学习者,尤其体现在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方面。但是笔者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平均值分别为2.86和3.25,根据Oxford的学习策略利用率量表,都属于中等水平(2.5-3.4)。这与学习者未能对学习策略予以重视,他们面临的重大考试压力等等不无关系。

结论

文章所提出的两个假设(学习者内外向性格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相互联系;内外向性格学习者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差异)均已通过实证研究予以证实,另外,内外向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平均值都属于中等水平。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性格类型,并对教学安排予以适当调整;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并进行必要的学习策略的培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多地了解和运用各种语言学习策略,特别是那些他们使用相对比较少的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7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个性化;人格化;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05-01 DOI:10.16607/ki.1674-6708.2016.03.005

新时代背景下,传媒数量不断增多,传统工具更新升级,势必促进播音主持人更具职业化和多样化特性。同时,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思维视角更多元化,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需要大力打破传统方式,共享语言艺术信息资源,准确把握观众需求,不断进行语言艺术创新,强调语言艺术的交互性,进一步扩大观众选择让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凸显多样性,呈现多元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笔者从个性化、人格化、亲和力三视角概述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培育之道,让播音主持人用声音再造属于自己风格的语言艺术来传递中国风。

1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是一次再创作过程。一旦播音主持人呈现在屏幕或舞台时,她(他)的一言一行倍受观众关注,播音主持人散发的个性化语言魅力,牢牢吸引观众,犹如一股清泉注入观众之心,向观众娓娓道出节目信息和内容,引发笔者对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个性化的思考。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就是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个性化元素。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个性化元素就是要突出一种个人的人格魅力,强化节目的内在价值取向。播音主持人的语言个性魅力就是实现和节目相融合,能够运用自身语言系统表达节目信息和内容,传达播音主持人独有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要有个性化语言风格,给观众以眼前一亮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和观众一起共鸣。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也离不开播音主持人的继承和创新。播音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随着时展而变化,需要突显出不同时代的个性。这需要播音主持人不断学习,不断继承和创新已有播音主持人语言的个性风格,保持自有的鲜明个性,即在继承传统播音主持人语言经典风格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节目基准点,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不断创新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个性风格。播音主持人个性化艺术魅力关键还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彰显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个性化,发扬独特的语言个性风格,提升个性人格魅力。播音主持人的举手投足都集中体现其个人魅力,播音主持人作为联系节目和观众的直接纽带,需要具备良好个人素质。播音主持人应以深厚的素养,塑造个性风格,参与或策划整个节目,节目流程就会深深印记在脑海中,用心做出的节目,观众才能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才能品悟节目的内涵。

2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人格化

播音主持作为一门以语言、声音、形象、画面传递信息的艺术,播音主持人格化显得尤为重要,以人格化声音生情,以情促情,赋予节目以人格魅力和生命。播音主持人格化语言艺术,绽放生命魅力,获得观众的肯定和青睐,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在节目中,表达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独特语言能力,为观众塑造和传递审美意象。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之人格化需要有正确人生价值观为基石。播音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引领社会主流趋势,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发言权和舆论主导权,播音主持人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基石,端正自己的生活习性和工作作风,逐渐形成人格化艺术魅力。播音主持人应坚定政治立场,建设播音主持人品牌,传承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以播音主持人的艺和德,折服和感动观众,给节目注入鲜活的人格色彩,传递人格魅力,表达节目内涵。播音主持人语言人格化艺术魅力离不开独特的语言能力。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以保持自然、亲切、平和的个人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应用独特的语言能力,远离自己的喜怒哀乐,面对镜头,面对节目,应用得体和规范语言,以情吐字、用心归音、以情动人,立足节目,基于观众,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自然驾驭节目。播音主持人发挥人格化艺术魅力为观众塑造和传递审美意象。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够高度融合自身情感和节目内涵,以声音、画面、形象等形式传递给观众,观众在聆听和观看节目时,享受节目美。播音主持人以人格化语言艺术魅力,做活节目,架设节目和观众交互桥梁,让更多的观众沉浸在节目意象,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节目、理解节目,接受播音主持人,获得节目成功。

3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亲和力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用语言、声音、形象、画面传播事实,可以借助自身主观能动性优化节目效果,这离不开节目链中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播音主持人用语言和声音将节目传递给观众,借助节目东风,发挥上传下达作用,以自身亲和力,拉近节目和观众的距离,构建“自己人效应”,实现节目和观众交互,促使节目入耳、入眼、入脑、入心。播音主持人亲和力本质之对象感。口乃心之门户,播音主持人要把观众置于心中,语言是最好利器,正所谓“言为心声情自出”,在节目中播音主持人要考虑观众心理节奏,调节并把握播音主持语速和语调,和观众心理节奏合拍,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实现节目传通和共鸣,荡起节目之涟漪。同时,播音主持人心中有观众,最直接体现为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播音主持人要利用眼神,传递内心真实情感,和观众交流互动、传情达意,以眼神感染观众,表达鲜活的亲和力。播音主持人亲和力源自于“接地气”,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深入理解节目,形成具体感受,能够形之于声,进而及于观众。播音主持人要立足节目,深入民情,接触观众,用心感受民生,触接生命脉搏,感悟生活本质,充实节目,让播音主持人语言更加鲜活和生动,充满真情实感,实现播音主持人感知于外,受之于心,融于观众,动之以情,及于观众,让节目有底气,接地气,以亲切、真实赢得观众。播音主持人亲和力基础之强内功。播音主持人处于节目的最前沿,必须具备深厚内功才能立足于节目,以可敬、可信、可亲的形象传递节目信息,增强自身亲和力。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离不开专业功底,离不开心得和经验积累,可以看作是扎实内在和涵养的外化,从书本、生活中学习,不断练习音准,改善音色,细心揣摩发声要领,让播音主持人声音更具穿透力,以准确的节目精神实质,表达所思所想,给观众以亲切美感,以亲和力感染观众。总之,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绽放语言艺术魅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播音主持人有责任和义务,将节目更好的传递给观众,绽放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自身具有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深入生活,把控节目,接触观众,强化内功,思考语言艺术,精益求精,为播音主持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宇.关于播音主持艺术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5,20:99-100.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8

关键词:人工语言;弗雷格;自然语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成了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一切学科,包括社会科学中的一些传统学科,都在思考自己如何投身到迅猛向前的滚滚洪流中去。现实生活的显著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向语言文字提出解决种种问题的迫切要求。而人工语言正是科学与语言结合产生的。在这种背景下,人工语言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昌盛也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在研究人工语言方面,国外值得特别提及的学者有莱布尼慈、弗雷格、罗素等。本文主要探讨弗雷格在人工语言方面的观点及其在语言哲学方面的贡献。

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哲学的基本任务是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提供系统的说明。在弗雷格以前的哲学家所关注的语言是所谓的公共语言或自然语言 ,也被称为日常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它们分别是各说话者共同体所使用的。这样,语言哲学一般不处理私人语言,如一个人为自己设计的、只供自己使用的记号系统;或人工语言,如计算机编程语言、服务于各种目的的密码语言中的表达式的意义问题。弗雷格被普遍认为是当代语言哲学的先驱,他的逻辑主义计划即把算学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基础上是他的终身志业,他毕生的工作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为数学提供可靠的逻辑基础。作为一位逻辑学家和数学基础的探索者,弗雷格尊重和推崇形式化的符号语言,对自然语言在他的计划中所起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弗雷格认为,自然语言不管是在词汇方面还是句法方面都很含混不清,常常把人们引入歧途。词汇的影响主要在常识方面,当一个词起初被使用于某些或多或少相似的事物时,人们并没有想到这些事物具有同一性,可是一旦把这个词固定地使用于某个对象,人们就会受到这个词的存在的影响,以为这个词一定表示这个对象的存在。这种影响导致人们对于事物的观念产生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多元论。因此弗雷格寻求建立一种比自然语言更规则,可以进行精确推演的符号系统,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一个语句乃至一个判断真正的思想是什么。他说:“我首先试图把系列安排这一概念化归为逻辑序列,以便由此出发进到数的概念。为了不使这里无意间掺杂上某些直观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必须使推理串完美无缺,当我致力于满足这种最严格的要求时,我发现了语言的不完善是一种障碍,在现有各种最笨拙的表达中都能出现这种不完善性,关系越复杂,就越不能达到我的目的所要求的精确性。概念文字的思想就是由这种需要产生出来的。”

1879年,弗雷格出版了他的《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概念文字》一书的主要任务是构造一种纯形式化的语言,其直接目的是为算术提供严格的逻辑基础。弗雷格创立了这种人工的形式语言,对自然语言具有的缺陷进行了诸多规范。在此基础上,他探讨了语句的认识价值和真值的关系问题,认为对语句的认识价值应该包括对语句的意义理解和对其意谓――真的追问,并且,他提出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真的独特论断。为了更好地证明他的上述论断,弗雷格提出了客观性原则、语境论原则和把概念和对象区分的语言哲学研究的三原则。

弗雷格把概念文字和自然语言的关系比作显微镜和眼睛的关系。弗雷格认为眼睛在其可应用的范围内和灵活性方面,是有一定的优越性的。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弗雷格认为自然语言是不精确的、不完善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这就说明人工语言不能完全替代自然语言,两者只能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但是弗雷格又说:如果一旦有了科学的需要,人们对眼睛提出更高的分辨要求的时候,眼睛的不足便显示了出来,而显微镜(概念文字)就更能适合科学的要求。这说明概念文字这种人工语言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语言能更好的适应科学的快速发展。

弗雷格的语言哲学建立了一种纯粹的形式语言,使逻辑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有了形式语言,弗雷格说:“这种概念文字是为一定的科学目的构想出来的辅助工具。”可见,他只是想要概念文字适合于科学研究领域,并不是想要完全用这种人工语言取代日常语言。同时,他也意识到概念文字在科学进步中的重大意义。他写到:“如果这种方法的发展能促进科学的进步,就会使我感到安慰。培根就认为,发现一种藉以容易发现所有东西的工具比发现个别事物更重要.而且近代所有重大科学进展的根源确实就在于方法的改进。”

弗雷格在他的研究中,注意到了语言的不完善性,并试图借助于现代数理逻辑,构造一种精确的、完善的形式语言或人工语言。他发明了一种表意的语言,即概念文字。他说运用这种表意语言进行逻辑推理最有利于觉察隐含的前提和有漏洞的推理步骤,可以用它来表述自然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复杂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这种表意语言同自然语言相比,好比显微镜和肉眼一样。它可以使逻辑从含混不清的日常语言中摆脱出来,打破语词对人心的统治。弗雷格的人工语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一方面看到了自然语言的缺陷,试图并成功建立一种人工语言来克服自然语言的缺陷;另一方面,他又承认自然语言具有人工语言没有的优势,所以人工语言不能替代自然语言。他的观点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更显其独特的价值。

在当代,人工语言又叫人造语言,是指人造的符号系统,它是适应于某种特殊的需要而产生的。与自然语言不同,人工语言的符号单位不是词而是代码或记号。数学中的人工符号系统,数理逻辑中的形式系统、公理系统、世界语等等都是人工语言。人工语言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自然语言的补充和丰富,它对自然语言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应该而且应当可以融合,这是不容争议的。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具有天然的优势互补,人工语言具有语词与概念一一对应,能控制同义词、多义词和其它语义上相关的词, 排除多词一义和一词多义及词意含糊的现象;容易将概念进行系统排列, 在检索时便于将标引用语与检索用语进行相符性比较;能显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等同关系、等级关系、相关关系等优点。这正好弥补了自然语言表达不明确,意义多样的缺陷。

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人工语言的运用有着广阔的前景。由于科学技术是精密的事业,具有严密性、精确性、专业性等特征,它需要对自己研究的对象进行定量分析,需要精确思维,因此,它与人工语言的使用、人工语言的发展分不开。可以认为,没有人工语言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语言的使用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求人工语言随之不断改进与发展。不过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工语言非常重要,但人工语言的发展是离不开自然语言的,因为人工语言使用的最终结果还必须使用自然语言才能加以理解。我们在学习弗雷格的人工语言思想时,也请理解、重视、亲近人工语言!

参考文献:

[1]王路.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M].商务印书馆.1994.

[2]王路.弗雷格语言哲学[J].哲学研究.1994(6).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9

关键词 视觉客体表象;视觉空间表象;OSIV认知风格

分类号 B842

1 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及其测量

1.1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

认知风格是用于表示个体信息获得和加工方式一致性的心理维度(Ausburn&Ausburn,1978)。围绕这一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模型,如场依存一场独立型,沉思-冲动型以及言语-表象型(verbal-image),等等。其中,Paivio(1971)和Richardson(1977)等人最早提出将人类区分为视觉型者(visualizer)和言语型者(verbalizer)两类,根据他们的观点,视觉型者在尝试执行认知任务时主要依赖于表象,故又称为表象型者(imager);而言语型者则主要依赖于言语分析策略。这一观点得到了Kirby,Moore和Shofield(1988)的支持,他们甚至还指出:表象型者更倾向于场独立和整体型思维,而言语型者则更倾向于场依存和分析型思维。由此,言语,表象(verbal-image)型认知风格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1.2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的测量

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必然要寻求测量工具和测量数据的实证支持,为此,研究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Paivio(1971)最先设计了个体差异问卷(Individual Differences Questionnaire,IDQ),用于评估个体使用表象和言语思维的习惯性程度,该问卷要求被试判断每一项目(如“我经常使用心理图像解决问题”)是否描述了他们的思维习惯。然而,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不仅鉴别出了表象和言语两因素,同时还包括了其它的因素(Paivio&Harshman,1983)。为了改善IDQ,Richardson(1977)选择了15个最具区分力的项目,组成了言语一视觉问卷(Verbalizer-Visualizer Questionnaire,VVQ),结果发现,VVQ的言语子量表与言语能力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Kirby et al.,1988),但视觉子问卷与表象生动性和视觉空间任务间的相关则较低(Edwards&Wilkins,1981),甚至不相关(Alesandrini,1981;Mayer&Massa,2003)。

此外,研究者们还采用了比IDQ和VVQ等自我报告法更为客观的测量方法来检验言语一表象认知风格的合理性,如Riding和Cheema(1991)使用认知风格分析的言语-表象子测验(Verbal-Imagery Subtest of Cognitive Styles Analysis,CSA)以及Peterson,Deary和Austion(2005)所使用的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测验(Verbal-Imagery CognitiveStyle Test,VICS)等。在这些测验中,有两种不同的任务,分别需要被试通过表象和言语加工来完成,最终根据被试完成不同任务的反应时之比(CSA和VICS分别采用平均反应时之比和反应时中位数之比)来确定其认知风格。与自我报告法相比,虽然这些行为测量方法表现出了更好的内部信度,但其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仍然受到了研究者的质疑(Blazhenkova&Kozhenikov,2009)。

1.3对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的质疑

研究表明,言语和视觉表象系统在解剖学和功能上是相互独立的(Mellet et al.,2002;Thierry&Price,2006),这保证了言语和表象思维作为两种不同认知风格的可能性;同时,现实中,一些人擅长于空间想象,而另一部分人则善于言语推理,这也与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此,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的提出丰富了认知风格的理论体系。但是,该模型从提出至今也一直受到研究者的质疑,主要表现为缺乏支持视觉表象作为一种认知风格的有效证据(Alesandrini,1981;Edwards&Wilkins,1981;Mayer&Massa,2003)。

事实上,“如同其它的大多数认知风格模型一样,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并非来自于某个规定了认知加工的变化维度的理论或一般性框架,因而导致模型维度间的任意区分或重叠,同时该模型仅仅是在知觉和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更未能尝试通过理论指导来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与评估”(Blazhenkova&Kozhenikov,2009;Kozhevnikov,Kosslyn,&Shephard,2005),鉴于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在测量上的缺陷,研究者甚至怀疑这一认知风格的合理性,故对言语,表象认知风格的研究兴趣在过去数十年中有所减退。直到近年来,随着对视觉和空间认知加工研究的深入,逐渐将视觉表象区分为客体表象与空间表象两个不同的子系统,这为重新审视和进一步研究言语一表象认知风格及其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2 客体-空间表象和言语认知风格模型及其测量

如上,研究者对言语一表象认知风格的质疑主要来自于表象认知风格子量表在测量上所体现出来的缺陷,事实上,研究者在对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中就已发现表象认知风格并非一个单维的结构。如,Kirby等人(1988)就曾在因素分析中发现表象认知风格中存在两个因素:一个与空间视觉化(如,操作和转换复杂的空间表象)相关,另一个因素则与表象的生动性相关;Kozhevnikov,Hegarty和Mayer(2002)也指出,表象型者包含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即视觉客体型表象者和视觉空间型表象者。

2.1视觉表象加工的分离:客体表象与空间表象

2.1.1客体与空间表象的功能性分离

随着对视觉表象研究的深入,大量的行为证据(Kozhevnikov et al.,2002,2005)发现了两类不

同的个体:客体表象型个体和空间表象型个体。前者使用表象来建构生动和高分辨率的客体图像,他们在诸如识别退化图形(degraded pictures)的客体表象任务中得分较高,但在空间表象任务(心理旋转和心理折纸)上的成绩却低于平均水平;后者使用表象来表征和转换空间关系,他们在空间表象任务上的得分较高,但在客体表象任务上的成绩却较差(Kozhevnikov et al.,2005)。这说明,在表象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功能不同且相互分离的表象子系统,此即表象的功能性分离。

现实中,对某些特殊的从业人员而言,其所偏爱和习惯使用的视觉表象会直接影响其作业成绩,因此,视觉表象的功能性分离可以从不同性质的作业对不同视觉表象的要求上获得更直观的理解。如,视觉艺术(室内设计)工作和科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工作对不同视觉表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视觉艺术工作对视觉表象的形象化和明亮化具有较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客体表象加工的偏好,而科学工作则更需要抽象化和图式化的空间表象加工(Blazhenkova&Kozhenikov,2009)。Miler(1996)和Winner(1997)的研究也发现,在视觉艺术的创造性活动中,客体表象起关键作用,空间表象的作用则相对较低。近年来,对科学和视觉艺术工作者的表象能力测试也发现(Kozhevnikov,Blazhenkova,&Becker,2010;Kozhevnikov et al.,2005),前者的空间表象能力超过了后者,而后者的客体表象能力则超过了前者。Blajenkova,Kozhevnikov和Motes(2006)的研究还引入了人文学家,结果发现,科学家在空间表象任务上得分要比视觉艺术家和人文学家高,而视觉艺术家在客体表象测量上的得分要比科学家和人文学家高。Kozhevnikov(2007)的研究也表明科学家和艺术家在解决问题时分别使用了不同种类的表象,科学家在解决问题时更偏好于空间表象,而艺术家则更偏好于客体表象。

视觉表象与数学成绩间的关系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Hegarty和Kozhevnikov(1999)发现,一些小学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贯地使用空间图式表征,另一些儿童则偏好于使用客体图像表征,且空间表征的使用与较高的视觉空间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相关,而空间表征与图像表征的使用呈负相关。Kozhevnikov等人(2002)比较了高、低两种视觉空间能力的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象使用情况,实验中,给学生呈现一幅客体运动的曲线图(客体的位置或速度随时间而变化),要求他们对之进行视觉化的解释,结果发现,低空间能力的学生对曲线图的解释依赖于直观的视觉图像表象,而高空间能力的学生则建构更多的抽象图式表象,由此,他们也认为表象者可以进一步被区分为两类,即空间表象型者和图像(客体)表象型者,且空间表象型者的数学成绩往往较好。van Garderen(2006)的研究也支持了视觉空间表象对数学学习起重要作用的结论。

此外,在路线寻择(wayfinding)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客体和空间两种表象策略间的分离,例如,一些被试做出的路线选择决策是基于对路线中的路标(客体)的视觉记忆,而另一些被试则是把环境表征为从起点开始的地形图(Aginsky,Harris,Rensink,&Beusmans,1997)。

2.1.2客体与空间表象的性别和发展差异

客体表象与空间表象的分离还表现在性别和发展差异上。从性别差异来看,典型地表现为男性的空间表象水平高于女性,而女性的客体表象水平则高于男性(Blajenkova et al.,2006;Blazhenkova&Kozhevnikov,2009;Linn&Peterson,1985;Voyer,Voyer,&Bryden,1995)。例如,男性在空间定向和心理旋转任务中的成绩要比女性好,而女性在表象生动性问卷上的得分却高于男性(Collins&Kimura,1997;Geary,Gilger,&Elliot-Miller,1992;Kail,Carter,&Pellegrino,1979)。

从两种视觉表象的发展来看,儿童的空间表象达到成人水平的时间比客体表象更早(vanLeijenhorst,Crone,&van der Molen,2007),一般在14-17岁之间便达到峰值,之后便出现缓慢下降(Blazhenkova,Beckeh&Kozhevnikov,2011),而视觉客体表象能力在儿童期也会随着年龄而增加,但到成人期后并不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甚至还会随着年龄而增加(Blazhenkova et al.,2011;Vanderberg&Kuse,1978;White,Ashton,&Brown,1977)。Kozhevnikov等(2010)还发现,视觉空间表象能力在14~15岁之间出现显著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只发生在专门学习科学专业的学生中,而视觉客体表象能力则在18~21岁之间发生显著增加,且这种增加也只发生在专门学习视觉艺术专业的学生中。

2.1.3客体和空间表象神经生理结构的分离

视觉客体表象与视觉空间表象在行为功能上的分离是以各自不同的神经生理结构为基础的。大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Courtney,Ungerleider,Keil,&Haxby,1996;Goodale&Milner,1992;Kosslyn,Ganis,&Thompson,2001),在大脑的高水平视觉区域存在着解剖结构上相分离和区别的两条通路,即腹侧通路(ventral pathway)和背侧通路(dorsal pathway),其中,腹侧通路从枕叶向下延伸至颞叶下部,加工客体或场景的视觉外观,如形状、颜色、亮度、质地和大小,而背侧通路则从枕叶向上延伸至顶叶后部,加工客置、运动、客体间的空间关系及其转换,以及其它的一些空间属性(Blazhenkova&Kozhevnikov,2009;Kosslyn et al.,2001;Kozhevnikov et al.,2005)。

例如,Levine,Warach和Farah(1985)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为不同视觉表象与大脑不同区域的激活关系提供了证据,他们发现颞叶损伤影响人们对视觉客体及其相关属性的表象加工,但不影响空间表象加工,而顶叶后部的损伤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Uh1等(1990)的研究则为这一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他们在研究中让被试对地图中的一条路线(这条路线是他们先前在实验中记忆过的)进行视觉化,结果发现他们的顶叶被激活,而当他们对面部或颜色进行视觉化时,颞叶被激活。

此外,对具有不同视觉能力的被试的研究也

表明,高空间表象加工能力与有效地使用背侧通路的空间加工资源相关,尤其是右顶叶皮层(Lamm,Bauer,Vitouch,&Gstattner,1999),而高客体表象加工能力则与有效地使用腹侧通路的客体加工资源相联系,尤其是侧枕叶复合区域(Motes,Malach,&Kozhevnikov,2008)。

2.1.4客体表象与空间表象在个体差异中的权衡

作为一种认知风格,客体表象和空间表象中的一种在个体中必须处于优势地位,成为个体所偏爱的认知方式,而客体与空间表象的分离只说明了二者间存在差别,并没能对二者在个体认知方式中的相对地位做出说明。Blajenkova等人(2006)在对“客体-空间表象问卷”(OSIQ,详见2.3)进行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客体子量表和空间子量表间呈显著负相关(r=-0.155,),而Blazhenkova和Kozhevnikov(2009)综合“客体一空间表象和言语问卷”(OSIVQ,详见2.3)各分量表及各自的校标测量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其结果在支持客体、空间和言语的三因素模型的同时还发现空间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3),因此,Blazhenkova和Kozhevnikov(2009)认为空间与客体两种表象认知风格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干扰。而Kozhevnikov等人(2010)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和从事不同视觉领域学习或工作的被试的研究则发现,科学和视觉艺术组的总体视觉表象能力(视觉客体表象与视觉空间表象能力之和)不存在差异,视觉艺术组被试的客体表象能力在平均水平之上,而空间表象能力在平均水平之下,科学组的两种表象能力水平则恰好相反,更为重要的是,不存在两种表象能力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组别,这与Kozhevnikov等人(2005)的结论相一致。此外,高空间和高客体表象能力的被试分别在执行空间和客体任务时,相同的注意区域(前额皮层、早期视觉区)均被有效地激活(Lamm et al.,1999;Motes et al.,2008,),这说明两类的视觉表象可能还依赖于相同的注意资源(Miyake,Friedman,Rettinger,Shah,&Hegarty,2001)。故Kozhevnikov等人(2010)认为,在视觉的个体差异中,不仅存在两种视觉表象的分离,同时还存在二者间的权衡(trade-off)。

对于两种表象在个体差异中的权衡,Kozhevnikov等人(2010)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长期使用某一视觉能力的经验或者训练;第二,存在一个限制总体视觉资源发展的瓶颈(视觉注意),有限的视觉资源能够在两类视觉表象之间进行不同的分配,比如,因为视觉注意的容量限制,一个具有高空间表象加工资源的儿童将会在其认知发展过程中一贯地注意空间表征,而这要以牺牲对客体及其特征的注意为代价。在生命的早期(有可能是在背侧通路和腹侧通路功能整合期间),这种优先注意可能通过空间通路的一贯使用而偏好于促进空间加工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长时间不使用客体通路,限制了客体表象加工能力的发展,这种雪球效应在相应类型视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进一步扩大,直至后来表现在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分离中。他们还发现,10-13岁儿童的某一视觉能力已经处于平均水平之上,但其另一类视觉能力却在平均水平之下,即出现了二者间的权衡,且这种权衡不依赖于教育和专业的训练,结果支持了第二种可能。

不同类型的视觉表象在个体差异中的权衡确保了某种处于优势的视觉表象作为个体的认知风格的可能性,即个体用于信息获得与加工的某种表象在其认知方式中具有绝对优势,进而成为其所习惯和偏爱的认知方式。这进一步说明了两种视觉表象相分离的明确性,排除了多种认知方式平等并存的可能性,进而保证了视觉表象认知风格的合理性和明确性。

2.2客体-空间表象和言语认知风格模型

鉴于视觉表象系统相分离的大量证据,Kozhevnikov等人(2005)将客体表象与空间表象应用于发展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首次明确否定了将表象认知风格视为单一结构维度的观点,并指出,表象认知风格实质上包含了客体和空间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其中,客体表象认知风格的个体善于建构生动、形象和详细的客体表象,并整体地进行表象的编码和加工,将客体当作一个单一的知觉单元,他们在客体表象任务(如退化图形任务)上的得分较高;而空间表象认知风格的个体则善于生成用于表征客体间空间关系和空间转换的抽象表象,他们一部分接一部分地对相关成分进行分析,进而生成和加工表象,他们在空间表象任务(如心理旋转)上的得分较高。

客体和空间表象作为相分离的两种认知风格的观点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和应用(Aggarwal&Woolley,2010;Blajenkova et al.,2006;Blazhenkova&Kozhevnikov,2009)。然而,表象认知风格是相对于言语认知风格而言的,当二者相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风格模型,此即客体-空间表象和言语(Object-spatial image and verbal,OSIV)认知风格模型。

与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不同,OSIV模型区分出了三种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言语型个体,这类认知风格的个体喜爱以言语的方式来加工信息;客体表象型个体,这类个体偏爱产生鲜艳、形象和高分辨率的客体表象,在视觉客体任务和视觉艺术上有出色的表现;空间表象型个体,这类个体偏爱抽象的图式表象和空间关系加工,在视觉空间任务、自然科学及工程学中有出色的表现(Blazhenkova&Kozhevnikov,2009)。OSIV模型的提出得益于如上所述的大量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研究,并获得了后续研究的支持(Blazhenkova et al.,2011;Chrysostomou,Tsingi,Cleanthous,&Pitta-Pantazi,2011;Kozhevnikov et al.,2010;Xistouri&Pitta-Pantazi,2011)。

2.3OSIV认知风格模型的测量

Kozhevnikov等人(2005)曾指出,言语-表象认知风格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设计出能准确对其进行测量的方法和工具,因此,OSIV认知风格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必须得到测量学上的支持,针对这一问题,Blajenkova等人(2006)首先编制出了客体。空间表象问卷(Object-Spatial Imagery Questionnaire,OSIQ)。OSIQ由客体表象和空间表象两个独立的子量表组成,前者用于评估个体表征和加工鲜艳、形象和高分辨率的客体表象的偏好,而后者则用于评估个体表征和加工图式表象、客体间的空间关系和空间转换的偏好,每个

分量表均由15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使用Lickert5点等级来评价每个项目与自己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如“我在学生时期很擅长立体几何”;“我的想象非常鲜艳明亮”),内容涉及到表象生成的品质、表象的保持和转换等方面。对OSIQ的分析结果如下:OSIQ具有清晰的两因素结构(客体和空间表象),且两量表之间呈负相关(r=-0.155,p=0.023),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Kosslyn,Brunn,Cave,&Wallach,1984);被试在客体表象子量表和空间表象子量表上的得分分别与客体表象任务(表象生动性问卷、模糊图像测试)和空间表象任务(折纸测试、心理旋转测试)的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此外,与视觉艺术家和人文学家相比,科学家具有更高的空间表象成绩,而与科学家和人文学家相比,视觉艺术家则具有更高的客体表象成绩。这些结果说明OSIQ具有良好的预测、区分和生态效度。在信度上,客体表象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a=0.83,空间表象子量表Cronbach a=0.79,对24名本科生一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r=0.813和r=0.952。此后,有研究者(Chabris et al.,2006)采用3800名个体对该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Blazhenkova和Kozhevnikov(2009)在OSIQ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引入了15个项目组成言语子量表(如“我的言语技能很出色”),形成由45个项目组成的客体-空间表象和言语问卷(Object-Spatial Imagery and Verbal Questionnaire,OSIVQ),主成份分析表明OSIVQ存在三个结构因素,即客体表象、空间表象和言语,其中,言语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a=0.83,客体和空间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与OSIQ近似,三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言语r=0.73,客体r=0.75,空间r=0.84。

同时,OSIVQ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被试在客体表象子量表、空间表象子量表和言语子量表上的得分分别与客体表象能力测试(VVIQ,vividness of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Marks,1973)、空间表象能力测试(PFT,Paper folding test:Ekstrom,French,&Harman,1976;MRT,Mental rotation:Vandenberg&Kuse,1978)和言语能力测试(SAT;AW,verbal ability arranging words test:Ekstrom et al.,1976)的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OSIVQ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同时,客体子量表的得分与折纸和心理旋转测试的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言语子量表的得分与折纸测试的成绩也呈显著负相关,而空间子量表的得分则与SAT言语测试的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说明OSIVQ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对分别选择了视觉艺术、物理和写作三类课程的大学生进行OSIVQ测试,求各分量表的得分与所选择的不同种类课程的科目数之间的相关,结果发现,言语子量表的得分与所选写作课的数目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与所选物理课的数目呈显著的负相关;空间子量表的得分与所选物理课的数目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与所选写作课的数目呈显著负相关;客体子量表的得分与所选视觉艺术课的数目呈显著正相关。对科学家、视觉艺术家和人文学家进行测试也发现,三组被试的得分具有显著的差异:人文学家在言语子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科学家和视觉艺术家,但科学家和视觉艺术家在言语子量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视觉艺术家在客体表象子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科学家和人文学家;科学家在空间表象子量表上的得分则显著高于视觉艺术家和人文学家。这说明OSIVQ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度。

综上,OSIV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准确地测量客体表象、空间表象和言语三种不同的认知风格,从测量上有效地支持了OSIV认知风格模型。

2.4OSIV认知风格模型的应用

OSIV认知风格模型及其测量方法被用于团队成员匹配研究中。Woolley等人(2007)研究了由不同认知风格成员组成的团队在迷宫任务中的成绩差异,使用OSIQ来区分和组成三种不同结构的团队:客体表象者团队、空间表象者团队和混合表象者团队(由客体和空间两种表象的个体组成),要求每个团队的两个成员分别完成迷宫中的客体贴标签(找出相同的客体并贴标签)和导航任务,结果发现,只有当两个成员的认知风格分别与不同的迷宫任务相匹配时(客体表象者完成客体的贴标签任务,空间表象者完成空间导航任务)的成绩最好,此外,当要求客体表象者完成空间导航任务,而空间表象者完成贴标签任务时,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合作率最高。Aggarwal和Woolley(2010)基于不同认知风格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采用与Woolley等人(2007)相同的方法和OSlVQ问卷考察了团队成员的认知风格对过程焦点(process focus)采纳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客体表象者团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采用的过程焦点程度比空间表象者团队和混合团队要低,但后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Chrysostomou等人(2011)还利用OSIVQ考察了客体表象、空间表象和言语三种不同认知风格对即将上岗的教师的数字感知(number sense)和代数推理(algebraic reasoning)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空间表象认知风格与代数推理和数字感知的成绩紧密相关,这与先前的研究结论(Gray,Pitta,&Tall,1997;Kozhevnikov et al.,2002)相一致。Xistoouri和Pitta-Pantazi(2011)使用OSIVQ来区分小学生的认知风格,并考察其与几何变换任务(平移、轴反射和旋转)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客体表象认知风格对轴反射任务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空间表象认知风格则对旋转和总的几何变换任务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言语认知风格对旋转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且空间表象认知风格的小学生在几何转换任务中的成绩要好于另两种认知风格的被试。

OSIV理论模型及OSIVQ不仅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有效工的工具,其应用价值同样不可忽视,尤其可用于职业的指导、选择以及课程选择上,而对于教育者而言,OSIVQ也是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工具(Blazhenkova&Kozhevnikov,2009)。

3 总结

长期以来,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中,视觉表象认知风格被视为一个单一的结构,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测量方法由于效度上的缺陷而导致研究者的质疑。随着人们对视觉表象认知加

工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对视觉客体表象与视觉空间表象在功能和解剖学上双分离的认识,为进一步区分视觉表象认知风格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进而促进了OSIV认知风格模型的提出。该模型以认知科学理论为基础,得到了新的测量工具(OSIVQ)的有力支持(Blazhenkova&Kozhevnikov,2009,),这为研究人类的认知风格以及视觉加工拓展了新视野。

然而,OSIV模型是一个新的概念,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者的解答。

首先,虽然客体表象与空间表象存在解剖结构和功能上的双分离,但两种视觉表象并存于个体的视觉表象系统之中,只不过不同的视觉表象在表象者个体内部存在一定的权衡,因此,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应该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例如,我们在生成客体表象时,不仅仅包括了该客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信息,同时还包括了该客体的相对空间位置信息,那么,二者又是如何结合的呢?二者间的相互促进或抑制是怎样的?其发生机制又是什么?

其次,按照Kozhevnikov等人(2010)的观点,由于视觉注意资源的有限性,不同的视觉表象在个体内部存在权衡,因此注意与不同的视觉表象间的交互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了解视觉注意资源在两种不同表象上的分配和作用。

第三,有关两种表象相分离的研究绝大多数仅停留在现象的探讨上,但对于两种视觉表象分离的原因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到底是遗传决定还是后天练习使然?对两种表象分离的原因的理解不仅更有利于人们对视觉加工本质和表象认知风格的理解,还直接关系到不同表象认知风格的可塑性问题,从而为表象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也为职业指导提供依据。认知风格是个体一贯和偏爱使用的信息获得与加工方式,纵向研究无疑是了解不同表象认知风格的形成、发展以及训练对各自的影响的有效方法。

关于人生的格言篇10

1.思想的斗争

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课的情景,老师问什么是诗意?这极容易,诗意不就是……。对,可这只是诗意的日常语意,而在西方思想的不同时期诗意自身区分,有着不同的规定:古希腊诗意的本性关涉于创造和给予尺度,被作为洞见的理论理性所规定;中世纪诗意理性只是神学的附庸;到了近代诗意的创造获得了独立意义,规定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而在现代思想家海德格尔那儿,诗意作为倾听是接受尺度,接受存在而非理性的规定;后现代诗意作为非诗意、反诗意,无规定成为其规定。“思想就是和似是而非的斗争”这是彭老师喜欢引用的话。他认为思想要在不断地区分中获得自己的规定,不可以借口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而放弃对思想明晰性、确定性的要求,就是要思不可思,说不可说。老师的课程就这样在对思想细致而艰难的磨砥中展开着。对每个哲学史中重要的思想首先区分其日常未加区分的含义,接下来区分出其在西方思想的不同时期所特有的具体规定,同时以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思想为参照。视野的转换交织使思想变得清明而饱满,也敞开了新的未曾有的思想可能。

“思想就是与似是而非的斗争”无疑也是贯穿于“无之无化”中的原则。书中第一个给予清晰界定的思想是虚无。虚无是“无之无化”的核心思想,是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是那个阿基里斯脚踵或说龙眼睛。作者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是这样思考虚无的:在其开端的巴门尼德那儿虚无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因此虚无不存在;中世纪虚无意味非上帝的存在;近代康德理性哲学的虚无是未被理性设立的空洞对象或未运用于对象的理性能力本身;黑格尔“逻辑学”对虚无的规定则是“有即是无”,或说“存在即是虚无”,纯存在和纯虚无因其规定即是没有任何规定而同一。而这些都不能够与海德格尔的虚无认同。海德格尔的虚无应理解为作为存在的虚无。作者进一步说明如此理解的虚无必须与否定和褫夺相区分。存在者的否定总相关陈述,表明的是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褫夺是存在者的缺少,它们都已设立作为存在的虚无为前提了。那么作为存在的虚无自身如何规定?回答是:“虚无虚无化”。凭借它与存在者相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存在虚无化,而虚无化的存在必须理解为创造性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从无到有的生成本身。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作为黑格尔逻辑学形式上开端的有(纯有、纯存在)已经区别与实有(存在者)了,而虚无也具备了其动词化的意义(无是对有的否定,是能动的活动本身)。但黑格尔纯存在、纯虚无是属于理性的纯粹概念,经过概念自身运行实现其最终目的也即最后根据“绝对理念”。海德格尔作为虚无的存在则不属于一般纯粹概念,而是存在,是人的“在世存在”。如此理解的存在经验的是从世界经过历史到语言的道路。其二,将虚无理解为从无到有的生成,理解为创造性的活动本身,这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却从来未曾有过。中国传统思想所理解的无是一种虚静、无为的状态。在庄子那儿是自然万物混沌如一的状态,人只要用心灵的明镜静观(莫若的明)就可以领悟到了,是用不着什么行动的。庄子也曾尝试追问纯粹的无自身,“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可是,由于他始终将无看成为同天地万物一样的某种“东西”,或某种混沌、虚静的状态,结果他的追问陷入了“恶无限”的追溯,最后只好说:“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齐物论》)。

2.思想的建筑术

彭富春认为西方经典思想有着建筑学本性。所谓“建筑学本性”是说思想作为整体有其开端、过程和结尾,整体的思想总立于结构中,而结构又由原则所规定。离开“原则”、“结构”表达思想,对西方经典哲学家说来难以想见。康德哲学的主题是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先天拥有的原则能力、建构能力,自身又可区分为知、情、意,运用于理性自身所建构的对象——自然、艺术、自由而成就真、善、美,其中审美情感是连接认知与意志的“拱心石”,这是康德哲学的建筑结构。

黑格尔哲学的主题是“绝对理念”。[1]“唯有绝对理念是有,是不消逝的生命、自知的真理并且是全部真理”,“绝对理念”自身运行演绎出整个真理体系,[2]“包括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精神哲学描述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的发展,而绝对精神的道路则是由艺术经宗教到哲学”。“绝对理念”的自我否定是黑格尔真理体系的内在灵魂。

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正如“无之无化”多处阐明的,是思想的事情的规定。其主题是作为虚无的存在。三个语词:意义——真理——地方,标明了思想的运行的不同阶段。存在的意义,作为“在世存在”自身拒绝;历史的真理,作为命运的派送自身剥夺;语言的地方,作为林中空地自身沉默。理解为林中空地的虚无作为原则在思想的不同阶段有着各个不同的展现:世界的拒绝是鉴于事情的虚无化,历史的剥夺是思想的虚无化,语言的沉默敞开为规定意义的无之无化。虚无化表达为世界性、历史性、语言性,以此完成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建筑结构。

“无之无化”对海德格尔思想建筑术的关注不仅是整体的,而且渗透到了思想运行的每个细微的环节,甚至每个段落之间思想的转换过渡都不是轻率和偶然的,而是呈现了思想的内在逻辑。比如,1.源于沉默的语言一节属于对海德格尔思想整体中作为规定意义的语言之虚无化的阐述,阐述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内在结构和逻辑中,在思想自身的演进中完成的。分为三个步骤:什么样的语言源于沉默?2.沉默的语言如何言说?3.说了什么?

神的话语曾是缪斯的歌声,基督的创世“太初有道”,理性(人的神性)的诗篇。人的话语陈述思想,在思想思考了存在之后。因此作为陈述的语言被理解为思想和存在的工具。而源自沉默的话语只是语言自身在言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语言从语言之外的规定回到语言自身,回到纯粹语言、诗意语言,意味着从非语言性回溯到语言性,它自由给予了自身的本性。自身言说的语言作为纯粹语言只从事于自身,它不是人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如光,给人以指引,照亮了人行走的道路,让人成为人。

沉默的语言如何言说?道说。鉴于其语言性的规定,道说乃“宁静的排钟”。宁静的排钟将那不可言说的聚集在言说周围,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聚集在语言的林中空地。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道说作为指引思考为遥远的亲近。最后道说作为历史性命运派送自身,凭借其自身反离。[3]“所有这些规定性道说出了那在‘不道说”意义上的无之无化。

沉默的语言作为道说说出了什么?说出了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苍天与大地不是对象意义上的自然和遮蔽即去蔽意义上的自然性,而是自在自为的在语言的世界中显现的自然。语言给天地命名,并指引其运转的道路。神是那不死者、永恒者、长存者,是语言所召唤的人的神性。神的显现在道的言说中,缺席在道的沉默中。人是“要死者”。区分与现实必然的完结、倒毙,是可能的死,有能力去死,以死为死。因为只有人能够领会死亡并向死而生。天地人神的关系是自由游戏、和谐共存的关系。每个自由都是它者自由的前提,自由游戏于语言的林中空地。

总之,“无之无化”的作者是把海德格尔的思想看成有生命的活的整体,他所做的是明晰地勾划出思想自身的原则、结构和自身运行的道路,给读者以牵引,引导大家进入海德格尔的思想本身,在思想自身逻辑所运行的道路上行走,经过并分离(这是后话)。

3.语言的自觉

老师认为随着西方哲学主题的转换,语言问题也变换着不同的维度。近代以前哲学的主题是理性,理性决定语言,语言问题是logos的问题。现代哲学的主题是存在,存在规定语言,语言是理解了的存在。后现代的主题是语言,语言规定思想和存在,而语言自身则无规定。

具体到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存在与语言的关系则是:用语言的方式理解存在。并且这种关系在海德格尔思想运行的不同时期展现着不同内涵。早期语言作为言说,敞开了世界的意义。世界是人生在世,语言是对世界的理解和陈述。中期,语言作为创立揭示了历史的真理。美归结为诗意语言是真理的自行设立,它说出了历史性人类的家园,但语言自身却是未说出的。后期,语言作为道说是存在和思想的根据。道说的语言是诗人诗意语言的言说,是要死者在大地上的言说。这时的语言已在冲击着存在的边界,但还未摆脱存在,还没有达到语言自身。

因此,彭老师认为对海德格尔文本的解读一定要有“语言的自觉”。所谓“语言的自觉”是说:其一,要注意语言自身的区分。语言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智慧。工具性的语言(日常语言,技术语言),如镜子,只是对事情的反映,而智慧语言则如同光芒,是对人的指引。其二,是要学会倾听,倾听智慧语言的指引。对语言的划界本是一种倾听的方式,正如康德对理性的划界是说明理性运用的正当权力同时也是限定条件一样。对语言的划界则是说明文本说出了什么,没有说出什么,并且是说出那要说的。因此,划界也是思想的创造和生成。因为必得要说那没有言说的。正是在此意义上,解读文本作为划界不是对文本的分割解剖,而是文本的解放。

“语言的自觉”首先要把握“语言的结构”。“无之无化”对语言结构的阐述是极要紧的。这也相关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之一“语言的本性”。依据“无之无化”,语言的结构由言说、言说者、已被言说的、未被言说的和已劝说的构成,它们每一个都必须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得到经验。言说作为活动在对话或独白中实现自身,而唯有独白作为语言自身和自身唯一的孤独言说才相关语言的本性。人作为言说者属于言说,因为他必须倾听语言本性的道说。道说作为已被言说的区分与工具意义上的陈述,纯粹已被言说的是诗意语言。诗意语言作为道说是语言的保藏同时也遮蔽了那尚未言说的,尚未言说的并不分离与已被言说的,而是已然沉默于其中,并且更本源。“沉默”使说出成为可能,不道说使道说成为可能。已被言说的作为道说是对言说者的劝说和指引,已被劝说的作为语言的本性是人的规定,语言使人成为人。

4.存在的悖论

初次面对“无之无化”最让人头晕的莫过于通篇的悖论式表达了。单看序言就足够了,如存在即虚无,命运的派送自身剥夺,语言的言说即沉默……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否是表面的技巧或文字游戏?

悖论在西方思想史上并不陌生。古希腊芝诺运动悖论硬说飞毛腿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随着描写运动的数学方法微积分的诞生,此悖论在数学上已不复存在。现代形式逻辑的悖论表现为数学危机也被分析哲学家和数学家们对陈述的逻辑层次进行细致的区分而得到缓和化解。康德二律背反是理性的悖论。通过对理性自身的区分和划界,康德指出理性悖论的产生是由于理性的运用超越了自身的权限。对于如上帝、世界、灵魂这样的概念,理性可以思想(这种运思对于人的道德实践也是有好处的),但却不可指望此运思可以达到真理性的知识,否则就必然导致悖论。黑格尔思辩意义上的矛盾也是可以经过概念自身的运行和自我否定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和解。后现代德里达语言的悖论是文字符号(痕迹)的自由活动,称为“无底棋盘的游戏”。作为“痕迹悖论”是在场又不在场(天空没有脖翅的痕迹,可鸟儿却已飞过)。

“无之无化”所系统揭示的则是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悖论。正如作者在导论中阐释的,海德格尔的核心命题是“存在作为虚无”,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存在自身的悖论。这里不是存在和虚无,有和无的关系(这还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而是说存在就是虚无,有是无。

存在自身的悖论源于其本体论的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者何以能存在?也就是在追问存在者的根据、根据的根据……,最后总是得到一最高的存在者(理性或上帝),而存在本身却被遗忘了。海德格尔则是在对存在自身的追问中发现:存在是虚无,有是无。

接下来“无之无化”系统地揭示了存在即虚无悖论的不同形态及其展现出的丰富内涵。一是世界的悖论:“在世存在”即“于无存在”。海德格尔的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此在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可以通达存在本身,可以理解自身的存在。世界建基于虚无,于是此在便成为存在和虚无的游戏之所。此在的虚无敞开为三种方式:情态,意味着此在必然被抛于世,没有任何根据,但无根据即是根据;理解,是此在对自身可能性的理解,此在的可能性就是自身,没有任何目的,无目的即是目的;沉沦,此在不是此在而是常人,此在对自身的显现却是掩盖自身。情态、理解、沉沦统一于畏,畏是对存在自身的畏,对虚无的畏,畏无所畏。同时,烦敞开了世界的整体性即非整体性。在向着死亡存在时,此在的存在达到了其本源的规定,死亡是此在无可能的可能性即最高的可能性。此可能又被良心的呼唤即沉默所证明。作为死亡和良心的统一,先行在于时间性中,时间性属于存在,非流逝而是绽出、生成。

二是历史的悖论:真理的去蔽即遮蔽。历史不是编年意义上的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是历史性,而最根本的历史性是存在的历史性,即存在作为虚无的命运。不再借助此在来理解存在,而是让存在的真理自行显现。存在是自身遮蔽的发生,存在的真理[4]“是为了自身遮蔽的村中空地”。林中空地是其根本性的喻象,既显现又遮蔽。林中空地作为无蔽和遮蔽可具体理解为让与让去、给予与反离、生成与剥夺。存在之让乃自由,一去蔽之地方所敞开的自由,因此让在场等同于让离席而去;让在此又规定为纯粹的给予,给予相关于本源的“有”,区分于“存在是”,如此理解的给予是反离。给予给予了自由,而自身却作为遮蔽和反离显现;纯粹的给予又说明为“生成”。[5]“生成的意义完全不同于显现者的在场、世界的创造和人的生产”。生成只是虚无。“生成生成自身,凭借于它剥夺自身”。

三是语言的悖论:“道的言说”即是“道的沉默”。海德格尔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日常语言,技术语言,而是自身言说的纯粹语言、诗意语言。纯粹语言言说为“宁静的排解”。[6]“道说道说出,凭借于它使宁静。宁静使宁静,凭借于它鸣奏……宁静的排钟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道说作为语言的本性首先获得其语言性的规定性,即“宁静的排钟”,显现为不道说之道说;其次,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作为指示思考为保持遥远和走向亲近;最后,道说是历史性命运的反离即派送。道说作为本己的语言是历史性的,历史性语言作为命运已派送给人。通过道说的运行,命运敞开于天、地、神、人的鸣响与回应,此“命运的声音”就自身而言却无声而宁静。

世界、历史、语言的悖论都是存在的悖论,亦即存在与虚无的游戏。

总之,“无之无化”中的悖论表达绝非文字层面的技巧,而是基于作者对海德格尔最深层思想的穿透与经验。的确,悖论可说是人不可逃避的宿命,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人要揭示自身的本性,要立于虚无而生存时,悖论便是不可清除的。

5.写给西方人看的书

邓晓芒先生曾说“无之无化”是一本“写给西方人看的书”。这当然是在思想的层面而言的(而不是指此书第一稿由德文写成)。那么经典西方哲学思想的特质是什么呢?借用邓先生的语言则是逻各斯(logos)精神和努斯(Nous)精神统一。此统一是[7]“将不可规定的生命、生存、能动性和自由由语言或逻辑规定下来,或是反过来可以说,赋予已被抽象化和僵化了的语言、逻辑形式以内在的生命和“自己运动”的动力”。即是说思想总在寻求确定的形式,要求普遍可传达的语言和逻辑规定。思想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形式才可以纵情恣意,锐利无比。思想必须有定形;但同时必须意识到抽象化的语言、逻辑形式不是僵死的东西,它的背后是无限幽深的、没有定形、没有说出的自由王国,形式总是不完备的,它必须不断反思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拥有内在生命。火,可以是Nous和logos精神统一的喻象。火如生命(nous),它永恒不息的燃烧不但可以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可以创建一个新世界。但燃烧又是有尺度(logos)有分寸的,不但给他者定形,也给自己定形。

依据前述,“无之无化”对思想不畏艰难的磨砺,对海德格尔思想建筑术的完成,对语言结构的自觉和存在之悖论的深刻洞察无一不展现了其logos的精神。而nous精神则更多体现在作者给自己规定的第三个任务(1. 海德格尔无之无化意味着什么?2. 如何在不同思想阶段形成主题?3. 无之无化为何对他而言形成了主题?)的完成和结语中。无之无化为何成为主题?因为[8]“虽然无之无化表达为世界性的、历史性的和语言性的,但是它作为整体却是世界性地所铸成的,……世界是其出发点和回归点”。作者认为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并不纯粹,它还是世界中的诗意话语,还不能越过世界成为真正自身言说的。而真正纯粹的语言是智慧语言,[9]“它作为缪斯的歌声、基督之道和公民的言谈在西方历史的各个时代已经是一指引。海德格尔没有将这种语言形成主题”。所以[10],“在此那给予去思考的,首先不是陈述,也不是诗意性的语言,……而是道自身。这个道去道说和指引:它必须不存在,此乃开端性的不,以此我们告别海德格尔”。经过然后分离。如何分离?划清语言的边界和思想的边界。老师认为海德格尔存在即虚无的悖论为人生的悖论,这只是基于现代的人无家可归的经验,并没有超越现代思想的普遍性。而语言的悖论也由存在的悖论所规定,没有达到真正的语言自身。因此与海德格尔分离不是转向理性或存在,而是走向智慧语言,亦即走向道。这正是彭富春正在做的和要做的工作。

经过并且分离,在彭富春不仅是对海德格尔,也是对西方思想整体的穿透与倾听,并以此为参照激活渗透于我们血液中,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淀,以期在这样一个“精神已死,圣人已绝”,“智慧以其死一样的沉默说出它自己是那必然不存在”的时代找到一条既与传统相分离,又与西方思想分离的独特中国现代思想的道路。

童话中经过驯养的狐狸与驯养他的王子分离时说:没有关系,因为我已拥有了麦田的颜色,那是阳光的金色。我以为虽然彭老师所致力寻求的是全新的智慧语言的自由王国,虽然西方智慧的千年美梦已然破灭,但其nous和logoc精神却必然是那死而复活的智慧语言的颜色,如果智慧真能死而复生的话。

作为书评,一般要做出此书会在学界(中国还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之类的预见,可惜笔者无此功力,做不得算命先生。却想最后说几句风凉话。“无之无化”的语言表达毕竟是生涩的(欧化),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听课和读彭老师后来的文章,那里的表达明净饱满得没有阴影。可听课的问题是不敢提问。因为老师只愿意回答在思想的逻辑运行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这其实是强迫你象一个伟大思想家那样思想(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要求也太高了,如何做得到,所以大家都不提问,假装全明白了。虽然如此,如果不畏惧面对“无之无化”最初的陌生和拒斥,耐心倾听,就会经验到思想的强大穿透力所带来的透彻与震撼,如西藏长号的乐音从遥远的云端飘来却又如此亲近地从心底升起。付出的心情毕竟是值得的。

[1] 邓晓芒:思辩的张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2] 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哲学研究,2001.5。

[3]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6页。

[4]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6页。

[5]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6页。

[6]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6页。

[7] 邓晓芒:思辩的张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59页。

[8]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