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章十篇

时间:2023-03-14 09:2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文章

旅游文章篇1

一个人行走,若是寂寞了,寻一座霓虹灯迷离闪烁,灯红酒绿的城市,登上楼顶,俯视万家灯火,在繁华中体会热闹;若是厌倦了喧嚣,寻一处宁静的幽谷,找寻隐藏在山间的纯净和那“鸟鸣山更幽”的飞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外出旅游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外出旅游心得1哲学家培根有篇名著《论读书》:"读书可以作为消遣,读书可以增长才干,读书可以使人充实,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读书可以改进人性",旅游心得体会。我借用培根的话来描述旅游,就是,"旅游可以作为消遣,旅游可以增长才干,旅游可以使人充实,旅游可以使人明智,旅游可以改进人性"。

旅行是人生中的一大乐趣,有钱人出行叫旅游,没有钱者出去叫流浪。但不管怎样,旅行都会提升出行着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社会的理解。付出金钱.时间和汗水,归来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收获。外出旅游既玩得开心又省去不必要的花费,是每一位旅游者所希望的。

出门在外首要是安全问题,不然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其次是身上的财物,要知道,你一到某地,身上的行李很容易被狼盯上。背着旅行袋的人到那里都是任人宰割的对象,所以不要完成全相信陌生人的话,也不要走行人稀少的小道,方便的话最好是将包裹就近寄存,免去这道危险。同时在身上相对安全的地方保留贴身的救命钱,狡兔三窟,千万不要将开心的旅游变成伤心的流浪!

出门在外要想整个旅程无遗憾,关键是心态。首先要对即将到的目的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期望。

如果你要去陕西旅游,那么你就要先了解那里的历史遗迹,如兵马俑、乾陵.法门寺等否则当你面对着一堆泥土和石头,你就会出现一种失望的感觉。

旅游可以说是一种体力运动,如果你体力不行的话,你的活动范围最好别靠近山,否则当你的旅伴已经快登上山顶的时候,你还坐在山脚下喘气,那种情况将会给你一种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感觉。我在登华山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年轻夫妇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一个要上去一个要下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般每个自然风景区旅游区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带著一种游九寨沟桂林山水的心情和期望去陕西的人肯定会失望而归。同样带着游西部的心情和期望去海南.桂林你也会觉得那里也没有什么,只不过山和水比别的地方特别一点。我曾遇到住在漓江边的人说:"整天游山玩水又怎么样?没有钱每天心里都慌慌!"在陕西的时候一位北京的朋友对我说过:"要是让我住在杭州西湖或桂林漓江边,我每天都快活如神仙,那还记得什么。"

看惯山的人心中无山,看惯水的人眼里无水,这是一般人情。(个别的除外)所以出门在外,要时时调整好心态迎接。不然付出了金钱、时间和精力,带回的却是疲惫的身躯和失望的心情。

暴发户卖弄风雅者最好是别到西部,那里泥土气味跟你心中的圣殿有着太大的差别。交通不方便不说,许多风景名胜更是言过其实,徒有虚名。(在一些人的眼中确实是如此)加上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果没有人随身解说常常是身在宝山而不知。

看自然风景如果有时间最后避开旅游高峰期。因为高峰期,有名的景点乱哄哄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台。根本没有时间给你站住脚跟,更别说拍照。人文景观因为没有啥看头,人相对少一点。已经来过第一次的人肯定不会来第二次,文艺.考古工作者除外。所以旅游团团队过后,你有的是时间翻经查典,摆姿作态。(旅游团由于时间安排得很紧缺少这种优势)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是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古人说:"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去名胜古迹可以看看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各种遗迹,了解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更多的知识。去自然风景区,能够直接面对自然界的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去繁华的大都市可以目睹大城市的时尚和繁荣和人间百态。

所有的人都会同意,旅游可以增长知识,锻炼身体。"旅游可以使人明智"也是对的,象我们从中国到美国来的时间长了,就知道美国既不是遍地黄金,也不是苦得"水深火热"。有个外州的朋友问我,听说德克萨斯州很落后,据说牛仔脾气的德克萨斯驾车人碰上交通拥挤时会跳出来,岔开两腿朝天打一枪,问:"前头怎么回事?"是不是啊?很难解释清楚,因为德州牛仔的刚愎强悍给人联想,但是道听途说和联想并不是事实。

旅游似乎是幸福家庭的专利,其实不一定。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琳娜》一开头的两句名言是:"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你看,幸福的家庭都尊老爱幼,万事如意;而不幸的家庭或许有病,或许有婚姻的危机,或许有失业的不安感。但是,小说中的吉提大病一场,医生给满脸愁容的吉提的药方是"旅游一个月"。

旅游要有好的同伴,这也因人而异。旅游中要以友谊为重,不能指望别人事事照顾你的需要,还要原谅别人无心的伤害。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妥协"这门心理功课。不然,好朋友也会在旅游中闹得不欢而散。

旅游需要花时间。时间总是有的,无非是旅游时间的长短而已。有一个多星期,可以到欧洲玩。长周末,可以开车到郊外一游。

旅游需要花钱,这话不假,要看怎么花钱。由于科技的发展,现在价值五美元的电子手表和一万美金的名牌手表Rollex一样准确;不是名牌的衣服和价值数倍的名牌衣服的保暖效果是一样的,非名牌衣服的式样也顶好的,过去衣服的牌子是钉在里面的,大该名牌衣服厂家觉得亏了,现在也把牌子钉在衣服外面了。20万的房子和40万的房子在8小时的睡眠时间一定是一样的感觉(投资是另一回事),除非房子的感觉特别好,每天晚上睡不着觉。当然,旅游花费不小,到非洲一次的花费可以买4个60"的大电视机。

所以,旅游计划的安排是很有讲究的。同样一个旅游点,有人花了$1800,有人只花$900。比如说,你一定要临时安排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玩,当然贵。先玩英国再玩墨西哥,和先玩墨西哥再玩英国没有什么差别,毕竟没去过的地方多得是。航空公司在淡季推出过$50来回任何美国城市的优惠。

吃,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饱、吃好、吃干净。注意:

1.不要太多地改变自己饮食习惯,注意荤素搭配、多食水果。

2.各地名吃一定要品,但量不可太大,注意消化能力。

3.各地都有风味小吃,特产瓜果,大家吃时勿忘考虑服不服水土问题。

外出旅游不能错过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中山的杏仁饼、上海风味点心、云南的过桥米线、泰国的榴莲等。出产地自然是味道正宗价格便宜,但千万不要在旅游点购买,到所住地街道店铺去买才不会被’宰’。知道了第二天午饭要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吃饭,就应买好足够的午餐食品和饮料,这将节省几倍于自带食品的价钱。

住,如有条件在出游前可与信誉较好的旅行社联系,进行咨询并委托代订房间。出行前没有事先订房,到一个城市先买张旅游交通图,查看住在哪里方便又便宜,选择好宾馆登记入住前你可试着对服务员讲:我又来光顾了,你们这里对常客该有优惠吧(虽然你是初次入住)。也许会得到较大的优惠。一家不超过4-5人,合住一间拥有席梦丝床的双人房即可,可把厚床垫放在地上,两床并拢,两垫并拢即成两张大床。不要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注意:

1.只有睡眠充足,才能确保第二天旅游时精力充沛。

2.如果因换环境不能入睡,睡前洗个热水澡会有助睡眠。

3.床具要干净,内裤要穿好,防止得传染病。

玩,这是旅游最大的目的,观景区、展览或逛街,都免不了花钱。满世界这么大去哪不去哪儿呢?须看旅游图或打听:先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展览要有选择地参观;留影别乱按快门浪费胶卷,选择好的景物或具有纪念性的镜头;预先看不到的游乐项目,最好向游完出来的游客了解,别只听卖票的乱吹。游是核心,一定同导游配合好,可领略到更多乐趣和知识。注意:

1.去游览景点之前,找些有关介绍读一读,把读书和游览结合起来,会提高旅游档次。

2.因旅游交通费是主要开支,为此,最好能将目的地附近的景点顺更一游。

3.不要只游览,也顺便考察一下当地和自己行业有关的状况,则会受到启发.使旅游具有更大意义。

行,交通费用是旅游中开销最大的一项,往往占总开支的一半以上。如果时间宽裕,坐火车硬卧最适宜,既比飞机便宜很多,又节省住宿费用,增添旅途内容。购机票要先了解起飞时间与机型。到达目的地后,乘坐出租车前应大约知道路程和价格才不会被骗。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注意:

1.先买好返程票。

2.乘交通工具注意安全。

3.所到处宜购买一份当地地图,以防迷路。

购,旅游购物,男女大不一样。男士大多不购或少购,不妨多花些时间选购些有特色的工艺品或土特产,回家敬妻孝母。女士大多多购或乱购,在购买衣物、首饰或珠宝、玉器时,既要听清介绍,又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异地他乡购些物品也是乐趣之一。注意:

1.只购当地独有的。

2.购当地非常便宜的,可以#节省旅游费用的开支。

3.千万别购太重的物品,防止行李超重。

娱:娱乐乃人之常情。注意:

1.不要入迷,适可而止。

2.玩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项目,自己又没玩过的。

3.注意安全,保存体力,切勿到不适当的场所。

旅行途中7大忌

1,忌走马观花。我们出来旅行,目的是愉悦身心,增长见识,如果我们每到一地而不去细心观察鉴赏当地的风土,则失去了旅行的意义。

2,忌行李过多。旅行时带过多的物品是没意义的,它是我们旅行的累赘。带在身边,行动又不方便;放在旅馆,又不安全。所以我提倡一包政策:所有行李只须一个大背囊。

3,忌惹事生非。旅行的地点始终不是自己"地头",蛮劲、霸气还是收捻点好。

4,忌分散活动。如果是一伙人去旅游,最好不要各有各的节目,至少保持两、三人的人数才分散活动。切忌单独外出!切记、切记!

5,忌钱人分离。多个心眼,小心为上的好。

6,忌带小孩。小孩子时刻需要大人的关照,使大人不能全身心享受旅行所带来的乐趣。小孩将来的日子还长,将来还有的是机会!

7,忌不明地理。每到一地请先买份当地地图,一可作走失时应急之用;二可留为纪念。

旅游归来六体会

1、选好旅伴。

无论跟团还是自助,一个好的旅伴,是一个开心的行程的保证。如果有位不好的旅伴,即使是极美好的景色,都换不来好心情。最好大家的消费水平与收入差不多,这样就不至于双方分歧太多。

2、带备必要用品和常用工具:

一只电吹风,不单可以吹干头发,还可以吹干内衣裤。

一只手电筒,令你在走夜路时,倍感安全,晚上发生危险时,可以变成你求生中一个工具。

一只折叠水杯,令你传染疾病的机会又可以大大减少。

一些常用的药品,可以令你不至于由于一些小病使你的旅程半途而废。

一包沙姜粉,令你在一些卫生情况不太良好的地区,可以睡个好觉。

一只打火机,无论你是否吸烟,带上它。在野外的环境,你就特别需要它。

一只双肩背包,可以令你解放双手。

一张当地的地图在手,可以令你少走很多弯路,少花不少钱。

一双凉鞋+一双旅游鞋,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无忧足下。

3、关于购物。

除非你是参加购物旅游团,否则不要购买太多的东西。因为在旅途中购物有很大的风险。风险是由于在大多数时候,你并非一个专业人士,你鉴别不了商品的好坏真伪;而一个陌生的购物环境,更容易使你做出一个错误的购买决定。但也不要因噎废食,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买一些特产和小玩意作为礼品,至少可以令你觉得不枉此行。

4、关于旅游心理。

对景点不要期望过高。大多数人旅游后,都只记得精彩的地方,有时就难免有些夸大,所以不要太过相信。没有太高的期望,就不会有太大的失望,而当景色很美时,就可以给自己一个惊喜的机会。

5、关于衣食住行。

对于要带的衣服,请选择那些在各种场合都可以穿的。尤其是要带上一件风衣,即可以防风挡小雨,也可以保暖,而且比较容易干。对于食,我就觉得去到哪,就要吃到哪(把那里的美食吃遍)。对于住,因为我们出来是旅游,不是来享受,所以不用找太贵的旅社,只需要有张舒服的床就可以了。因为只有有了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去游玩。关于交通工具,飞机是最方便快捷的,火车是最有旅游的感觉,汽车是最节省的,徒步是最累的。

6、关于金钱。

旅游与金钱的关系很奇妙,旅游是否舒服与金钱有关,但旅游是否快乐与金钱无关

外出旅游心得2为了增强公司员工的团队意识,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怡人风光,公司特地组织了一次“惠州两日游”的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更让数码彩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从而更好的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展现了公司的团队精神,让大家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

20-年10月14日,数码彩涂料的精英们踏上了开往惠州的豪华大巴,开始为期两日的惠州之旅。早上八点准时出发,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此时大家都表现格外的轻松,从各方面都能感受到公司给予的这次福利,给大家带来了无比的喜悦!

下午来到巽寮湾参加出海捕鱼活动,体验海上渔民打鱼之乐,享受收获之欢。捕鱼途中,船只经过许多座小岛,目睹了巽寮湾的美好风光。下船后同事们在海滩上奔跑追逐,与大海亲近,捡贝壳,有的拿起树枝在沙滩上画画,有的在沙滩上狂奔,不亦乐乎。这边玩耍正酣,那边熊熊的烧烤炉已经点燃,香滑的鸡翅、可爱的馒头、清香的玉米、清甜的韭菜、肥肥的茄子,纷纷上阵,哇哇哇、真是让人忙不过来,不知先吃哪样才好。我们吃着喝着玩着,就在这时海滩上只听见海浪声与我们的欢笑声。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的快,转眼间已到了18:30了,这海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但美好的记忆和愉快的心情被带回来了,而且还将延缓着……

大家在兴高彩烈的情绪中结束了烧烤与海滩游戏,各自回到酒店,自由活动。看到酒店有温泉,这下小伙伴们都按捺不住了。走进温泉区可以看到池中好多的漂亮妹纸在尽情嬉戏,往上走,有一些中药水的浴池,什么清肝明目,什么牛奶美容,什么美体瘦身,当然,还有什么滋阴补肾。首先就冲过去,尝试了一把最高温度42度。泡得不久,但有几分舒坦。看完了舞蹈及杂技表演,我便回到房间休息等待明天的到来。

外出旅游心得36月8日至24日,我局一行7人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学习考察旅游情况,先后参观学习了江苏省南山竹海、天目湖、灵山景区,浙江省南浔古镇、安吉县农家乐,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景区,上海市崇明岛乡村旅游以及江苏省金山寺景区。下面,主要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震撼力的旅游精品吸引人。无锡灵山胜境,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是这次学习考察最令我震撼的景区。它集湖光山色、园林广场、佛教文化、历史知识于一体,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佛陀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也是世界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佛教文化建筑景观群。景区的天下第一掌、九龙灌浴、灵山梵宫等景点,尤其是99年建成灵山梵宫,它以华藏塔风格为主,糅合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与传统佛教建筑元素,集世界佛教三大语系的建筑精华,多维立体地展现了佛教的神圣庄严和博大精深,美轮美奂,如法如律,庄严神圣,雄伟壮观。

二、深邃的旅游文化内涵感染人。无锡灵山胜境除给人视觉上的震撼力之外,它将东方文化优秀成果和现代科技文明精粹于一体、古老精深的佛教文化融入景观建设之中、体现人文关怀思想和现代旅游理念,感染着每位游客,带给游人一场气象恢宏、瑰丽奇幻的东方文化之旅,使人得到无限知识熏陶和无上的心灵的净化。另外,极具文化内涵的景区还有南浔古镇,它向我们讲述刘家、张家富可敌国的传奇。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全镇拥有省级文明单位19个、文明村5个、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单位109个、文明村55个、文明社区4个、文明家庭30户;区级文明单位138个、文明村49个、幸福家庭100户。近年来,南浔镇深挖文化内涵,全力打造古镇文化休闲品牌。突出文化主题,坚持走文化导向型路子,走挖掘——展示——传承发展之 路。

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留住人。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需要在“吃住行游购娱”几个方面下功夫。天目湖砂锅鱼头、夏庄农家乐、沙家浜游船、金山寺导游讲解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考察景点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善,旅游道路四通八达,旅游标识完善,景点道路、休息区、公厕、停车场、购物中心配套完备,并注重细微化服务。

四、良好的经营服务理念影响人。据安吉县大溪村夏庄农家乐负责人夏青介绍,夏庄自20--年开业

以来,定位明确(不接旅行社团队,不接一周以上住客,不接包吃包住型客人),不参与同行恶性竞争随便降价,也不随意涨价欺客,努力与其他农家错位经营,以城市中青年知识型短期休闲度假的高素质人群为接待主体,用心打造卫生整洁优雅幽静的居住环境和亲切温馨书香高雅的居住氛围,让现代城市快节奏高压力人群能在夏庄有一个放松.休闲又不失家的温馨的愉快假期。在几年的经营过程中,始终以注重各种细节做好对客人的服务,用实际服务换回了良好的口碑,也培养了一大批稳定的客源,在一定范围创建了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并多次被安吉电视台,湖州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和安吉报等媒体采访宣传介绍。

五、有力的旅游政策鼓舞人。不在临街喧闹的黄金地段,也没有店多隆市的商家效应,安吉县20-余家散落在深山冷岙的“农家乐”生意却异常红火。江苏、上海、杭州等周边等地的数十万游客从远道寻迹而来,在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其乐陶陶。据介绍,安吉县直接从事“农家乐”的农民已达60000人,经营床位10万多张,占全县旅游饭店床位的一半;间接从事“农家乐”或旅游“三产”的农民达到了10万多人。安吉县农家乐大致经历了培育、发展、规范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安吉县政府都不失时机的出台“农家乐”发展政策。为了促进县农家乐规范化发展,通过政府主导,旅游部门管理,建立了组织、制度和政策"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方面,成立了由旅游、安监、卫生、公安、财政、工商、质监、药监、建设、环保、农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县农家乐规范管理协调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县旅游局长任副组长。制度保障方面,安吉县旅游局与质量技术监督局又根据农家乐发展实际,联合制订了《农家乐服务质量通用要求》(安吉县地方标准规范DBC523)。安吉县政府出台了《安吉县农家乐管理办法(暂行)》,对农家乐的设立、农家乐的管理、农家乐的监督等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政策保障方面,安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形成了合力兴旅、合力办农家乐的氛围。

①设立农家乐政府奖励基金。由县政府发文和拨款,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具体的标准和考评措施。

②用地建房。对规划发展规范性农家乐,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等观光休闲园区的所需用地,可视同农业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农家乐建房用地300平方米以下单独建房类型,经相关部门勘察,可按临时用房审批。

③税费。开办农家乐3年之内给予免征定额个人所得税和工商管理等规费。达到营业税起征点的农家乐,税务和工商部门据实适当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和管理费。

④贷款。农家乐1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凭"两证"(小额农户贷款证、身份证)即可取贷。10万元以下的贷款采用"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贷款5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大户或农家乐企业,经相关部门审核,给予10%以下的配套补助。

外出旅游心得4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登高一望,才会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驻足山中,才会感受到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跋山涉水,才能体会到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迈,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追求。一旦大自然别样的风景去占据视野和思想,你会觉得,生活并不总是乏味,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处处充满阳光。

旅游,是人们多么喜欢的字眼,它能够使你中断每一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江南的绮丽,塞北的广漠,能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你能和此地人沟通结识,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你会觉得,还有比自然景观更深刻的领悟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真是一花一世界,万花装扮春。

前天我刚出门就碰见我认识多年的浙江朋友,正因为我去过上海,对我这个朋友更加肃然起敬。20--年前,他远离家乡来我们那里租个小店卖眼镜。作为文化水平不高的浙江农村人,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务实肯干的精神,在经商过程中,早已习惯了以几分甚至几厘的利润与人血拼,因此获取的机会和利润十分惊人。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有几个专营眼镜店铺的老板,连他自己都承认,一生中在那里赚取了“第一桶金”。这种实实在在的生意经,低成本战术在市场上的释放,也是“哈佛”精深的经营理念之市俗实用,更是浙江生意人走向成功的一大奥秘。

20-年4月份我有幸去上海,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路,它是亚洲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是上海商业的一扇门面,也是许多上海商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听说此刻的南京路经商的多数是浙江人,由此在我心里十分佩服他们。有一幅漫画,画中浙江人的头发都是竖起来的,就仿佛一根根天线,随时搜索身边有用的信息,哪怕只有一分钱的赚头,浙江人也会一丝不苟地去赚。在南京路,不管是“珍珠王”丁美复,还是“电气巨人”郑荣德,还是“衬衫之首”的李如成,他们自己都坦言,他们的大生意都是从小生意逐渐做大的。

实践证明,旅游是锻炼身体、开阔眼界、游览风光、广交朋友、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最好时机,也是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一种需要。但不管旅行多么完美,生活是常态。旅游的时间毕竟是暂短、有限的,它只是手段,不是终极目标,途中的美景,能够欣赏,不必流连。我们务必记住,旅行不是探险,代价不宜太大。这么多年,真正把旅行当一生的追求的,好像只有一个徐霞客。每当完成一次旅行,就应就是完成一次思想和情感的加油。加了油就该继续努力,继续打拼,毕竟这人生,还有更好更多的风景等着我们。

外出旅游心得5风和日丽暖,春意现昂然。南汇一日游,同事尽相伴。借着浓浓的春意在4月11日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到南汇游玩,告别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只有体现同事之间紧密团队精神的欢声笑语。

上午我们团队一行人来到了南汇的滴水湖景点,滴水湖是一个硕大的人工湖,一进入滴水湖眼前就豁然开朗起来,心境犹如被重新洗刷了,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一阵感叹在混凝土成林城市中竟然有这样美丽如画的风景。我们沿着湖岸开放的景观带尽情的闲聊,不时的欣赏波光粼粼的湖面聆听各种鸟儿的欢唱,亲密的宛如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我们不舍的离开滴水湖后,下午将到桃园赏桃花,还未到桃园,远远地,便看到一大片灿若云霞的粉色,缤纷如画。

望着满园的桃花,静坐在挂满了世界各国的风铃的廊桥上,聆听着春风吹奏的风铃声,任凭小溪在脚下流淌,如痴如醉。桃林深处的民宅富有特色,一正两厢房的浦东农舍,木制的苗寨吊脚楼,石块石瓦建成的布依族石屋民族风情十分浓郁。我们纷纷拿起了手中的数码相机,将这美丽的景色留在了镜头之中,大家相互合影显无比亲近,桃花映红了大家张张笑脸,大家都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心情得到了放松,非常的值得。”

听着桃园里不时传来阵阵笑语,舒心的微笑爬上了我的嘴角,我虽然刚进公司不久,但是我加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充满激情的团队,同事们的开朗豁达使我很快的溶入其中,个人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滴水能成湖,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为团队尽心付出自己的能量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最后,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为公司添砖加瓦。

旅游文章篇2

一、奉化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必要性

1.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迎接休闲时代到来的需要。据统计,在世界旅游市场构成中,休闲旅游占62%,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休闲时代。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进入新世纪,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时尚,发展休闲度假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潮流。随着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以及5天工作制、长假制度的实行,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休闲度假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走出钢筋水泥丛林、融入自然的时尚之选,成为人们追求非常规生活体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享受。资料显示,到2005年,我国已出现2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拥有强烈的需求动机,休闲度假的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开始逐步进入休闲经济的“黄金时代”。奉化毗邻宁波,是长三角经济区南翼的一个重要节点。长三角区域城市集中,经济发达,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2004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宁波市人均GDP也达到39045元,市区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882元和701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达到11283元和6102元,其中市区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3190元,每年呈上升趋势,大多数人已具备外出休闲度假旅游的经济支付能力。随着宁波城区规模扩张,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十分向往只有乡村才有的那种清新自然、怡静悠闲的环境,观光、旅游、休闲的愿望十分强烈。为适应这一新潮流和新趋势,奉化要在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及早筹划,整合资源,加快节奏,主动迎接休闲时代的到来。

2.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融入宁波大都市、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的需要。根据宁波都市区建设规划,奉化与宁波在总体形态、产业布局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紧密关联,奉化所辖的溪口、江口和象山港区域已成为宁波都市区功能区块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宁波都市区的南部生态区,是以宁波中心城区为中心的组团式都市的重要节点和功能扩展区,其功能定位是都市高科技产业集聚区、现代养生生态区、名人山水旅游区;根据宁波市旅游规划,奉化名人山水带、东海海滨旅游带已纳入了宁波旅游发展的“一圈四带”范围。鉴于此,我市《“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奉化打造成为“宁波大都市南郊的生态城市、现代化宜居城市、著名休闲旅游城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就是对这一城市定位的功能强化和产业支撑;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就是自觉融入宁波大都市圈,主动接受辐射,把奉化打造成为宁波市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养生居住的理想空间,使奉化成为宁波市个性最鲜明、互补性最强的“副城”。

3.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形态有其差异性,特色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区域特色经济是一个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并区别于其他地区经济的标志性产业。特色经济的划分不完全以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标准。比如,有的旅游城市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旅游业,但该地区的特色经济不是工业,而是旅游业。特色就是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区域品牌打造的有效途径。“旅游业+生态优势”是奉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潜在优势。旅游业尤其是休闲度假旅游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能够兴一业而旺百业,它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上有着十分明显的拉动作用。目前,奉化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仅占GDP的36.3%,低于宁波大市的38.4%,更低于世界平均的64%,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从当前看,用创新的方式,不断强化奉化区域特色,做强做深休闲度假旅游文章,实现由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是奉化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奉化必须采取“接受辐射、错位发展、主动服务、形成特色”的战略定位,尽量避免与宁波在产业上的非对称竞争,通过强化与宁波在产业上的水平分工,尤其是大力发展与宁波互补的休闲度假旅游、山水人居等优势产业,来强化奉化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地位,从而从一般意义上的组团走向对都市区休闲产业、房地产业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反磁力中心”,在都市区功能节点体系中居于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奉化具有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优势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二是持久不衰的休闲客源市场;三是完备的休闲服务设施。重新审视我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区位、生态、资源、市场等优势,我们发现,奉化是宁波大都市周边地区最适合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城市,具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综合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是奉化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奉化市区距宁波30公里,距宁波栎社国际机场15公里。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宁波周边城市发展快,相对而言,属于高梯度地区。但在生态环境和宜居条件方面,奉化有独特优势。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奉化在获取这些高梯度地区资金、人流等方面的“推移效应”较为强劲。特别在发展休闲旅游、山水人居等第三产业方面,奉化以宁波大都市圈为基础,以整个华东地区为依托,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奉化水陆空交通便捷,已形成大交通格局,是长三角浙东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缩短与上海的距离,车程时间约为2小时;甬台温高速、金甬高速、甬台温铁路以及省道甬临线、江拔线、浒溪线穿越其间,大大方便了奉化与浙中、浙西、浙南地区的经济人员往来;境内镇村道路改造基本完成,还规划新建城区与溪口的快速通道、城区与莼湖的直线通道,城区、溪口、莼湖三地景点交通相连,实现了半小时交通圈目标。

2.生态资源优势。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山水资源是奉化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奉化陆地面积1249平方公里,地貌构成“七山二水一分田”,枕山濒海,山川秀丽。西部方圆百里,山峦绵绵,溪流潺潺,绿海涛涛,森林覆盖率达80%;与西部高山流水烟树相遥对,东部是蜃雨腥风烟波的象山港,奉化拥有96平方公里的海域,61公里的海岸线,还有海湾上星罗棋布的24座岛屿。奉化空气清新,污染控制的7个指标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考核均得满分,连续3年荣获“浙江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优秀城市”称号,并名列2004年参加城考的全国县级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第一。奉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明媚,风光绮丽,既有大自然赋予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环境,又有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综合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境内多名山名刹名人,古镇古村古迹,青山秀水绿野,湖光山色海景,从民国余韵到生态滕头,从应梦名山到弥勒道场,从悠悠剡溪到东海渔歌,从杜鹃幽谷到百里桃海,从千丈飞瀑到三江竞流,恰如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全景画。经旅游资源普查,全市共有468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63个为优良级,包括3个极品级旅游资源单位和18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这些旅游资源,密度大、种类多、品位高,具有独特性、系统性、可持续性,优势强,发展潜力大,可做的文章很多。另外,奉化物阜民丰,盛产大量的名特优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

3.特色旅游品牌优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是奉化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无形资产。经过多年的培育,奉化旅游品牌逐步显现。目前全市有两处国家4A级景区,即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佛教道场三者和谐结合的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集生态环境、效益农业、教育实践、农村示范于一体的“全球生态500佳”滕头生态旅游区。另外,奉化还是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芋艿头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青梅之乡和中国服装之乡、中国民间艺术(布龙、农民画)之乡。荣获了省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市等城市品牌。以蒋氏遗迹、弥勒文化(布袋和尚)为特色,以纯朴的城乡民俗文化为点缀,融人文景观、佛教文化、自然风光为一地,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会展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全国首屈一指。

4.客源市场优势。现实和潜在的客源市场,是奉化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的战略资源。奉化旅游业自1982年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是宁波市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近几年来,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连年攀升。从客源市场的空间和潜力来看,宁波大都市圈和整个长三角地区均属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市民的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休闲市场巨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第二住宅”、休闲度假已成为这些市民的生活时尚。休闲业的发展实践表明,一般大城市周围很容易形成一个山岳型“休闲之都”,杭州附近有莫干山,南昌附近有庐山,而目前宁波附近还没有形成一个“休闲之都”。综合比较宁波大都市周边地区,奉化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打造“休闲基地”的良好条件。只要我们政策对路,工作到位,奉化的休闲客源市场完全能够做到持久不衰。

5.服务设施优势。近年来,奉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突出,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经济百强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投身奉化的休闲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度假酒店和高档旅游设施先后投入使用,奉化城区和溪口景区已成为宁波周边著名的休闲接待基地。目前,全市有旅游宾馆饭店250多家,其中五星级2家(1家在建)、三星级4家、三星以下的宾馆和社会餐馆几百家,客房4000多间,可入住游客8000多人,会议室50多间,其中可容纳200多人的会议室30多间。另外,修建了景区间的高等级公路,开通了观光巴士,设立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立了旅游网站,完善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改造了旅游厕所,旅游设施的档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休闲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迅速崛起。今年杭州还将举办主题为“休闲改变人类生活”的世界休闲博览会,为我们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整合资源,搞好规划。按照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定位,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布局优化、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要求,在空间布局上,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区―西部溪口风景名胜区―东部象山港滨海旅游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两翼”的旅游区域发展格局。在产业布局上,溪口风景区以山水人文、田园风光为依托,构建山地型休闲度假基地;象山港滨海旅游区,以海洋资源为依托,构建滨海型休闲度假基地。在产品特色上,努力打造风格多样、个性鲜明的旅游产品。溪口休闲度假区以传统文明为主线,充分体现古朴、宁静、悠闲的特色;象山港休闲度假区以现代文明为主题,充分体现时尚、运动、大气的特色。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山海相依、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分工合作的旅游产业布局,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增强旅游产业优势,提高旅游经济综合实力,为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布好局、谋好篇。

2.产业联动,整体推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不能单纯就旅游谈旅游,必须树立大产业、大旅游的意识,把旅游目的地的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来看待,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一要加快旅游业与一、二产业尤其是农业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林资源和古镇古村古迹,加快与休闲产业的链接融合,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培育一批农家乐、渔家乐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专业村,建立有利于“城里人进山观光休闲,山里人进城创业发展”的城乡互动机制。二要加快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的良性互动,以房地产业的发展来集聚人气,推动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的建设来带动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三要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重视高文化含量资源的发掘,以独特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文化设施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名人文化游、佛教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体育文化游,赋予旅游活的灵魂。四要加快旅游业自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良性互动,有效整合六要素,合理调整业态结构,提升“游购娱”比重,改变“有游无购”、“有游无娱”的状况。

3.系列开发,打造精品。建立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注重旅游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和系列化,根据资源品位和市场需求,分清轻重缓急,每年推出一批重点项目,逐步把各类高品位旅游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开发建设成为旅游精品。一要开发建设一批景观住宅小区和集居住、休闲、游乐、会务于一体,配套功能完善的度假小镇或度假山庄。落实相关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早日促成中华状元城度假小镇、悬山岛、峰景湾休闲居住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二要策划建设诸如中华儒商文化园、民国风情游乐园等一批主题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品味高雅的主题公园。三要加快建设露天弥勒大佛及配套宗教建筑,扩宽雪窦山景区,延长宗教文化游线路,努力打造第五大佛教名山。四要包装、打造一批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融观赏、猎奇、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近期可开发岩头古村寻踪、桐照渔村风情、南岙长寿颐养、三十六湾花卉园艺、十里桃街赏花采果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项目。五要以中华奥运第一人―――王正廷为号召,规划建设海上运动和山地运动两个区块,开展攀岩、登山、狩猎、漂流、帆板、游艇等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六要大力发展博物馆业,吸引民间收藏家落户溪口,建造以展示传统文化和奉化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专业博物馆,诸如书画艺术馆、石雕木雕艺术馆、七彩民间三百六十行、浙东民俗博物馆、民国历史博物馆、台湾风情馆、佛教文化博物馆等。同时,把武岭西路仿古一条街建成为古玩专业街,通过古玩交易、仿古旅游产品销售、专业学术活动、大众艺术讲座、民俗风情展示和传统节庆活动,借题造势,吸引八方来客,满足游客观赏、参与、求知、购物、收藏、投资、休闲等需求,为溪口古镇旅游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位。

旅游文章篇3

一、做大旅游产业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发生了显著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1∶27∶32变为2000年的19∶51∶30,三次产业比重顺序由“一三二”经“一二三”、“二一三”演变为“二三一”。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一路走高,199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但原材料工业一枝独秀,轻工业和制造工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种植业居高不下,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总量偏低,发展缓慢。自1981年以来,运城市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30%,其中1995年仅为21%,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几乎覆盖了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一业兴旺,则百业俱兴。而运城市旅游业发展滞后,服务业总量不足,比重过低,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做大旅游产业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推动、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使其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可以刺激金融、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创新步伐,拓宽服务领域,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做大旅游产业还可以辐射一二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城市郊区及客源前景广阔的其它农村,通过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山区旅游项目和渡假休闲基地、农业科教基地等途径,可以转移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门路。在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中,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可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有条件的工矿企业还可精心策划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可见,旅游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关联、辐射、带动作用是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

二、做大旅游产业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必须先有工业化才有城市化。从国际上一些旅游城市的发展来看,工业化并不是城市化的惟一途径。比如日本的冲绳、美国的夏威夷均没有什么工业,谁能说他们的城市化程度不高呢?可见,推进城市化有很多途径,有的以“工业造市”,有的以“流通造市”,有的以“交通造市”。结合实际,我认为运城应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加快“旅游造市”。因为旅游业和城市化二者密不可分,关联度很大。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城市完成“量的扩张”,而且可以促进城市“质的进步”。

一是发展旅游业能促进城市的规模扩张。城市规模扩张需要创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吸引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在这一方面,原材料工业远不及旅游业。一般来说,一个重工业企业投资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增加的就业也非常有限。而旅游是投资较少、劳动密集的产业,每直接增加一个从业人员就能为社会提供5个就业机会,它所需要的投入比重工业要少的多。到2006年全世界旅游行业每2.4秒钟就能创造一个新的就业机会。运城市目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是2万人,间接从业人员为10万人,如果到2005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就能为全市提供近25万个劳动就业机会,可以带动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另外,旅游景点开发还可以推进当地小城镇建设。

二是发展旅游业能加快城市的设施配套。旅游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牵涉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发展旅游业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必然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多个行业的协调发展。近年来,西安、洛阳等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促进了城市环境美化,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完善了城市各项功能。

三是发展旅游业能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增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经济竞争力上去了,产品和服务及开拓市场的能力增加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创业空间,城市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无形贸易,对传统工业、轻工纺织、商业、农副产品等都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旅游又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商贸流通,在带动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时,也不断把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带到我市,为城市细胞———企业的体制革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推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是发展旅游可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一定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城市。发展旅游业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促进服务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还能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服务意识,在“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影响下,不仅转变了市民的观念,而且推动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做大旅游产业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效益高”的行业,其比较效益是其他行业望尘莫及的。据统计,旅游业平均创汇率为92%,而外贸创汇收入为44%;每接待一名游客的平均创汇率相当于出口5.4吨原油或18.6吨原煤;旅游业自身每增加1元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就可增加3.12元,其他相关行业就可以增加4.3元。旅游创汇从本质上来讲,是外国社会财富向本国的转移,是“风景就地出口”,既不需付出多少物质产品,也不需进行多环节的远距离运输,且不受贸易壁垒的干扰,对地处内陆的运城来说,尤为适用。

其次,做大旅游产业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旅游活动就会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外旅游会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精神需求。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旅游休闲方面的物质精神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今后还会有更大的提升和扩张。因此,发展旅游业将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再次,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与运城市相邻的吉县,地域偏僻,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是山西省有名的“特贫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旅游扶贫兴县”战略,调动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发壶口旅游资源。2000年全县农村经济收入比1996年增长30%,县域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运城市夏县、垣曲等贫困县都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甩掉贫困的帽子。

运城做大旅游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一、三大优势为做大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是资源优势。运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后稷稼穑”、“禹凿龙门”等优美的传说都发生在这里,禹都安邑、舜都蒲坂均建在运城市。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古良史董狐、古富商范蠡、猗顿、思想家荀子、武圣关公、唐名将薛仁贵、教育家王通、大诗人王勃、王维、史学家司马光、文学家柳宗元、戏曲家关汉卿、戊戌六君子这一杨深秀等文武俊秀都是这里人或在这里生活过。仅闻喜裴氏一家,上迄周秦、下延明清,先后出过59个宰相、59个大将军,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人称“中华宰相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600余处文物古迹,其中“国保”22处,“省保”65处,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天下第一武庙解州关帝庙、壁画艺术宝库芮城永乐宫、唐代黄河大铁牛、中华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国古代帝王四大祭祀地之一万荣后土庙等人文景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垣曲的历山、黄河大峡谷、永济的五老峰、芮城的大禹渡等自然景观独具特色、风光一派。盐池文化、黄河文化、关公文化、道教文化以及独特的餐饮文化更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魅力。

二是区位优势。运城市位于祖国腹部,地处黄河中游、秦、晋、豫三省交界处,距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仅200公里左右,构成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北可以吸引京、津方面的游客,游关公故里,览爱情圣地,登西岳华山,观龙门石窟,赏洛阳牡丹。南可吸引沪、苏、闽、粤等沿海地区游客,游关公故里,观第一武庙,拜关公祖祠,祭关公祖茔。周边可吸引秦、晋、豫三省的游客,这三省人口密集,使运城拥有近2亿的国内客源。

三是交通优势。铁路上,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侯西铁路横亘东西,太原——运城快速列车一天两趟,北京——运城列车夕发朝至,十分方便。公路在山西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基本通油路;运城——风陵渡——西安高速公路打开了运城市与西北、西南地区的通道;运城——三门峡——洛阳高速公路将运城市与中原、沿海地区连成一体;大同——运城高速公路侯运段年内通车,将缩短与省会太原的距离;今年将开工的侯马——禹门口高速公路经韩城直达西部。加之,运城飞机场的建设,将开辟四通八达的空中通道,来运旅游会更加快捷、安全、便利。

二、多年的发展为做大旅游产业打下了较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运城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完成了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变。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目前,运城市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20家;各类旅行社20家;对外开放的景点近50处,其中关帝庙、普救寺被评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也在旅游需求的刺激下不断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开办旅游学校一所;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2万,间接从业人员近10万。二是客源市场日益拓宽。运城市目前已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网络,形成了以东南亚为主的国际客源市场和以西安、洛阳为主的两大国内客源市场的格局。“关公文化节”、“世界情侣月”、“五老峰登山节”等活动吸引一大批游客。三是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2001年,运城市接待国际游客2万人次,创汇60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520万,旅游业总收入10.88亿,占GDP比重的5%。

三、新的历史阶段为做大旅游产业创造了发展良机

进入新世纪,尽管运城市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但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我国加入WTO,对利用外资加快旅游业发展和吸引境外游客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国家和省里制定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三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基础设施的改善、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经济的发展,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进一步繁荣,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大市的目标,将大规模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争创4A级景区等活动,运城市上下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做大旅游产业的思路与对策为在新世纪做大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旅游大市进程,近几年内,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发挥三大优势(资源、区位和交通);面向三大市场(秦、晋、豫一级市场,京、津、沪、苏、闽、粤二级市场,日本、东南亚三级市场);打造四个精品(关帝庙、鹳雀楼、普救寺、永乐宫);开发四条线路(广州——洛阳——运城——当阳关公旅游线路,西安——永济——运城——三门峡、运城——垣曲——济源——洛阳、太原———新绛——稷山——河津——韩城国内旅游线路);建设五大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区:包括鹳雀楼、普救寺、黄河文化旅游和五老峰森林生态旅游;关公故里旅游区:包括盐湖区和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等景点;生态休闲旅游区:包括历山生态度假和黄河水上游乐项目;温泉疗养度假区:以夏县温泉为中心,辅以泗交森林公园、司马温公祠、堆云洞、禹王城遗址等景点;北部历史文化游览区:包括河津龙门、新绛历史文化名城、万荣飞云楼、绛县龙岩山景区、稷山青龙寺、闻喜宰相村等)。力争到2005年,把运城建成华夏文化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运城市年接待国际游客达到3万人次,旅游创汇900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亿;运城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1亿,占GDP比重的8%。

实现上述目标,运城市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经营与建设、开发与保护、设施与队伍的关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宗旨,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加快旅游业发展。我认为,做大运城市旅游产业要抓住以下六个环节:

一、争创4A景区,打造旅游精品

运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说明我们有资源优势。但旅游资源不等同于旅游产品,要做大旅游产业,没有几个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我们靠什么打市场、招游客?因此,集中精力和财力打造几个国际精品,树立运城旅游品牌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从2001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这是一个大好的历史机遇。运城市的关帝庙、普救寺和永乐宫,一个是武庙之冠,一个爱情圣地,一个是壁画宝库,在国内外很有名气。通过近年来的开发,也有一定的基础,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按照国家4A标准,争创评定的最高等级。要从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通讯、购物、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做好工作。要完善景区的内部设施,提高管理水平;要有美观醒目、文字规范的引导标志;有品种齐全、制作精美的宣传材料;有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的消防设施;有整洁的卫生环境,畅通的通讯设施;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丰富有序的旅游购物。总之,要按照4A景区标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景点的周边环境就如同产品的外包装一样,它是提高产品品位、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帝庙、普救寺、永乐宫其旅游文化价值不比河南的龙门和白马寺逊色,但由于外包装较差,使其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整治景区环境和内部建设同等重要,必须抓紧搞好。关帝庙要以关公文化为理念,加快关帝广场建设和周围环境改造,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展示天下第一武庙的气派;普救寺和永乐宫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拓宽改造,重点是广场、停车场、服务网点,市政府对三个景区环境改造成立工作指挥部,协调盐湖区、永济、芮城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该拆除的拆除,该规范的规范,争取2002年底前三个景点全部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鹳雀楼是中华四大名楼,也是运城市和山西的精品,也要抓住这一机遇,按照4A标准,加快建设进程,力争国庆前开放,与关帝庙、普救寺和永乐宫形成运城市打入国际市场的四个旅游精品,带动五大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二、创建旅游城市,完善基础设施

优美、舒适、现代、文明的城市环境不仅是吸引游客的卖点,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亮点。洛阳通过两年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改善旅游环境,使旅游业在GDP比重从1999年的7%提高到2001年的14%,两年翻了一番。目前,运城市区的建设和管理差距较大,要把城市规划与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市容市貌整治,以城市绿、亮、净、美、畅五大形象工程为重点,从生态环境、旅游功能、住宿设施、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安全保险等方面综合治理,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市政府要成立“争创委员会”,按照创优标准,明确责任,分步实施,力争3年左右优化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并以此推动运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迈上一个新台阶。

为解决四大精品和五大景区的可进入问题,要加快主干公路和景区道路的建设。今年要完成连接关公故里旅游区和黄河文化旅游区各景点约70公里的二级旅游公路,闻喜——垣曲的二级旅游公路。以及万荣——后土庙三级旅游公路。同时要提高接待能力,新建和改造一批三星级以上的涉外宾馆。还要增加娱乐设施,挖掘地方旅游文化,形成固定的节目内容,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另外,要在风陵渡、平陆、垣曲古城、闻喜和河津龙门五个入市门户兴建富有特色的旅游宣传标志。

三、加大宣传促销,拓宽客源市场

一要选准目标市场。秦、晋、豫是运城市的一级客源市场,要加大对西安、渭南、韩城、洛阳、济源、三门峡、临汾、侯马、晋城等周边城市的宣传力度,保持客源稳步增长。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南北二级客源市场。借助北京——运城、天津——运城、太原——运城的列车交通优势,开发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太原等北部二级市场,全力推销“游关公故里,览爱情圣地,观永乐壁画,登西岳华山,赏洛阳牡丹”这一精品线路;借助关公在东南沿海的影响,开发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南部二级市场,全力推销“洛阳——运城——西安”中原黄金旅游线路。同时,借助关公在东南亚的影响和鹳雀楼的开放,大力开拓东南亚、港澳台和日本三级客源市场。

二要形成促销主体。宣传靠政府,促销靠企业。要确立旅行社与旅游景点在销售中的主体地位。政府要为旅游企业开发新市场和新线路,创造有力条件,旅行、旅游景点、酒店宾馆要互惠互利,联成一体,主动宣传促销,共同开辟市场。对旅游产品来说,旅行社和导游队伍就如同企业产品的营销人员,要采取鼓励措施,调动他们招徕团队的积极性。对给运城市旅游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和景点,市委、市政府要给以重奖,并授予劳模称号,要在运城市扶持一批旅游企业家。

三要强化营销策划,改进促销形式和手段。可以走出去,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也可以请进来,邀请旅游商及新闻记者来运采线;可以在主要客源地举办运城旅游推荐会,也可以组织大蓬车搞巡回促销;可以在外地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也可以在街道路口悬挂横幅。总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同时,还要改进促销手段。要印制不同档次,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书籍和宣传画册,要制作运城旅游VCD光盘,要建立运城旅游网站,通过网站优势把运城旅游品牌打出去。

四要营造旅游氛围。要在进入运城市区的主要路口及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设置旅游图片及标语宣传广告;在北京——运城、太原——运城的列车上,介绍运城的旅游景点;在运城市各大饭店、宾馆放置旅游宣传册,并设立旅行社业务窗口;《运城日报》和市电视台还要开辟旅游专栏。通过无孔不入的宣传,使每一位到运城的游客时时刻刻能感到浓厚的旅游氛围。

五是要大搞区域联合。要打破地域界线,发展区域旅游,与西安、洛阳、华山等地联合,把运城市并入秦、晋、豫大旅游循环圈,实施客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促销,主推线路,带动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提高导游素质。导游人员一要有礼仪修养。不但要熟悉中国礼仪,也要熟悉被接待游客所属国家或民族的礼仪;二要持证上岗。未经国家旅游局统一考试,没有导游证的导游一个也不能上岗;三要学好地理知识。见山知山,见水知水;四要学好历史知识。运城市的人文景观浩如烟海,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导游人员应该对自己所导游的线路的历史有个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五要熟悉民俗风情。同时,也要提高导游人员的待遇。要政府上倾斜,收入上从优,政治、生活上关心,通过组建导游公司,为运城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队伍。

二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旅游从业人员号称“民间外交大使”,他们体现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对游客的吃、住、行、玩等必须做到服务周到和无微不至,真正做到想游客所想,急游客所急,帮游客所需。使游客在异国他乡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又体验到运城人的真情。

三是要健全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共同整顿旅游市场,保护游客合法权益。对旅行社必须严格奖惩制度,推行全面质量保证金制度,凡是服务质量出了问题的,除了赔偿游客的全部损失外,还要处以重罚,直至吊销执照。

五、开发旅游商品,增加综合收入

目前,在我国旅游者消费构成中,购物消费占到28.5%,既超过了门票支出(15.4%),也超过了餐饮支出(25.2%)。旅游购物作为产业六要素之一,是旅游业收入的重要来源,必须抓紧抓好。运城市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开发旅游商品的条件和优势。要以关公文化、黄河文化为主题,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如印制多种以关公形象为内容的年历、挂历、木雕、石雕;借助鹳雀楼景区的恢复,可推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模型或纪念章。要积极扶持游商品产业企业,使之逐步做大做强。夏县宇达集团等旅游商定点生产企业要抓住机遇,开发、生产更多的旅游工艺品。各县(市)的民间绝活,如布老虎、剪纸、麦秸画等都应转化为小批量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的开发一定要突出运城特色,在设计上可采用现代思维,给传统产品注活力。旅游食品是一个广阔领域,要加强多元饮食文化的开发,充分挖掘特产名吃,占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要利用广告促销、人员推销和商品陈列等多种形式,建立规范的销售网点,形成旅游销售网络。重点县市和旅游景区要建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方便游客购买。

六、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发展机制

旅游文章篇4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概念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31-01

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近来年的重头戏,许多省市争相将文化旅游列入政府报告和规划,部分地区甚至将其直接列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旅游前期的科学规划、开发,以及后期相关产业的高效运行、利益保障都离不开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但现在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的清晰界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给出的定义要么过于宽泛包含一片、要么过于狭隘以点带面,使得旅游企业在涉及文化旅游时常常误入歧途,投入高大、收效小,导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鉴于此,如何对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现状

将“文化旅游”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部分上进行搜索(搜索时间为2014年7月1日),一共有3 528篇文章,按文章发表年度进行统计,2000年全年仅有43篇文章,之后逐年增加,到了2006年全年发表文章为150篇,之后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全年有558篇文章。在首次检索的基础之上又别以“概念”或“定义”作为主题词进行2次检索,有108篇文章。笔者通过对检索出的文章进行总结,发现学者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并且出入不小,而且各种概念定义也都较为粗略。

2 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美国与加拿大的学者开启了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1977年,夏西肯特・格波特与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中将提出了“文化旅游”这个概念,将文化视作文化旅游的关键,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旅游只是一种形式,游客在旅游中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而文化正是加深了解的纽带,“文化旅游”还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出现在书中。

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以人们通过旅游所获取的内容为视角将文化旅游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文化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各种需求而参与的增长见识、扩展视野、改进所处环境的一切活动”;文化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而开展的活动,包括民俗旅游、古迹旅游、节庆旅游、朝圣旅游、演艺旅游、朝圣旅游等”。

1991年,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对文化旅游给出了概念性定义(人们出于获得或满足文化需求而离开自己常住地,去往文化资源所在目的地的非营利性活动)和技术性定义(人们为了获取与或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到古代遗迹、艺术文化表演、艺术演义等文化资源所在地的全部非营利性活动)。

1994年,Reisinger认为文化旅游是一些对文化体验有兴趣的人前往旅游目的地后所发生的一切活动。沃尔(Walle,1996)认为应该从游客的理解方式与理解方式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强调从游客的思想形态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

1999年,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上通过的《国际文化旅游》也对文化旅游进行了一定阐述,它将文化自身和所处环境看作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这里所指的文化环境,包括了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景观资源,也包括了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国外学界对文化旅游的界定要么泛化倾向明显,要么局限性较大,但多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界定概念,认为人们对于文化方面的特殊需求是文化旅游的源动力,是文化驱动了文化旅游。

3 国内研究综述

魏小安在《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1987)中最早在国内学界提到了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但是作者并没有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确定,仅仅在文中提及旅游业不仅只有经济性,还有很强的文化性。

国内不少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和认识角度出发对文化旅游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行归纳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3.1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产品

蒙吉军、崔凤军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企业为提供的一种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特殊文化需求的一种旅游产品。包括历史古迹旅游、博物馆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类型。这一类学者多是文化自身、游览方式、体验形式与过程出发,把将文化旅游产品等同于文化旅游。

3.2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类型

马波将文化旅游看作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多类型化的一种体现。郭丽华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根据个人文化修养和对不同文化的向往,离开自己的文化环境前往异地体验感受不同文化的一种全方位满足的旅游活动。

3.3 文化旅游是一种意识

部分学者从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将文化旅游视作一种“意识”。郭丽华认为,不能仅把文化旅游看作是一个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企业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而创造旅游产品的一种思路,是旅游企业对于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认识。

3.4 一切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旅游

有学者指出所有旅游都是一种文化旅游,任何旅游活动中多多少少都有文化的东西在里面,文化旅游这个概念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提出来,这种提法不过是想让文化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和驱动旅游发展。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持反对意见的则学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大概念的一个分支,文化旅游依赖于人文旅游资源而存在,依赖于人们对文化的向往,那些靠自然资源或者人工娱乐设施作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显然不应看成是文化旅游,即使这些旅游中多少包含了一些文化的成分。

4 结 语

通过对国内外文化旅游概念研究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我们可以发现:

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们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时都是先泛化再局限、从抽象到具体。

②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的根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必须从文化旅游资源出发才能具备现实指导意义。

③文化旅游是以文化的差异性为先决条,只有旅游消费者对于异质异地文化有了渴望和需求他才会前往目的地对该类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体验。

④我国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较少有学者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

⑤部分学者简单将文化与旅游两个概念进行叠加,“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相互混淆、不叫区分,把文化旅游简单看成是旅游开发中对文化资源的挖掘。

最后,如果要对文化旅游做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而达到身体和精神愉悦的一种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刘宏燕.文化旅游及相关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S1).

旅游文章篇5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办公与生活区域,走向自然与人文景观,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旅游人数已经突破60亿次,预计全年将突破百亿人次。随着旅游人数的急剧增加,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已经很难满足国内民众对旅游的需求。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内旅游业,亦是如此。虽然我国旅游业推出了生态农业旅游,但是仍不成系统,多是各地的尝试性发展。由严贤春所著的《生态农业旅游》一书,立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相关理论,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诸多有效途径,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生态农业旅游》一书共计7个章节。第一章: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城郊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及发展、特点及类型、作用及功能、理论体系、系统等。第二章: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者概述、形成及培养、生态农业旅游的市场开拓和营销。第三章: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旅游商品的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第四章: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环境概述、容量的确定和调控、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第五章: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业概述、产业特征、结构体系、运作。第六章: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与内容、模式等。第七章: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管理概述、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的内容、生态农业旅游与农民培训、生态农业旅游与产业化经营、生态农业旅游的效果评价、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从生态农业旅游着手,多方面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如: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市场、生态农业旅游的设计和规划、管理和运作模式等等。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发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必然引起旅游业和旅游模式的转变。久居喧嚣城市的旅游者,将不再简单的选择自然与人文景观,他们更愿意体验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是以所在资源大环境为背景,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依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旅游方式。在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仅可以领略当地农村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而且还可以深入到乡村,体验农民生态劳动活动,从而获得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愉悦身心。

结合《生态农业旅游》一书所述,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提出,有必要扎根理论,寻求新的实践举措。当前,生态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有五种:“三高”生态农业旅游、“花、果、园艺”生态农业旅游、“农耕景观、乡村活动”生态农业旅游、“茶艺”生态农业旅游、“水乡活动”生态农业旅游。纵观以上5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依托当地科技和农业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旅游。书中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的创新,首先必须立足当地特色。只有立足特色发展,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其次,应建立一整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链。生态农业旅游,绝不是简单的个体相加,而是一个系统的完美整合。如就生态农业旅游设计与管理者而言,要从宏观着手,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设计与规划,使“吃、住、行、游、购、娱”贯穿旅游的全过程。最后,增加政府投入支持,加强生态农业旅游宣传。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旅游地资金不足,客源不足,发展困难。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或者可以进行零息或低息贷款,帮助生态农业旅游度过艰难期。同时,媒体的宣传引导也很重要。我国有着庞大的旅游者群体,合理的分流,不仅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而且还可以减小重点景区的人流压力,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正逐步走入大众的视野。事实上,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生态农业旅游有助于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生态农业旅游还为旅游者提供了新的旅游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刚需。鉴于此,严贤春所编著的《生态农业旅游》意义重大,它为我们找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道路,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文章篇6

关键词:休闲旅游;发展思路;山地休闲;民俗休闲

作为旅游新的转折点与增长点的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正在成为旅游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产品,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发展湘鄂陕渝黔桂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休闲旅游不但可以重塑边区旅游形象,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改变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升级,实现传统观光旅游产品转型,提升市场开拓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满足旅游者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的旅游需求,而且可以通过优化调整基本旅游消费产品与非基本旅游产品比例,完善食、宿、行、游、购、娱产业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直接壮大休闲产业规模,间接辐射带动休闲产业链条上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旅游经济放大效应。

一、以山地休闲旅游为重点,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玩”字上下功夫

山地休闲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中代表主流方向的一类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打好山水牌,依托生态条件,大力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对于促进边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WWw.133229.COm如重庆万盛等地着力打造以山水、生态休闲产品为核心的龙头项目,带动了整个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密集,名山秀水多,生态环境好,山水风光美,且在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湘西峰林奇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极具特色;鄂西拥有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等名山秀水和恩施州八大自然奇观;陕东南山水秀丽;渝西拥有小南海、乌江画廊、大宁河小三峡等旅游名胜,黔东“一山”(梵净山)三江(乌江、锦江)景色迷人;桂东北山水甲天下,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今后应该以山岳、河流、溪谷、叠水、峡谷、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依托现有各类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按照舒适感、安全性、快乐感、个性化和亲近自然的要求和充分体现休闲、娱乐、身心健康功能的原则,采用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情境化、体验化的手法,从养生、游乐、运动、科考、感受自然、体验生活等方面去打造赏山亲水等山地休闲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尽享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尽享家庭之舒适与温馨,尽享康复、餐饮、娱乐休闲之便利,尽享民俗、文化、艺术休闲之乐趣。为此,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自然”上做文章,在“绿”字上下功夫

休闲旅游反映的是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休闲旅游项目的特征是:崇尚自然、生态回归、追求舒适和以人为本。发展山地休闲旅游自然是根本,绿色是主调,“寓教于游”是目的,产品博大精深的知识含量是核心。所以,开发山地休闲旅游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先环境,后产品”的思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化规划的设计方法,做到先天保护与后天雕琢相结合、自然开发与人文雕琢相结合、开发建设与恢复生态相结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确保资源开发规模与市场发展速度,生态环境相适应,把休闲旅游活动规模严格控制在区域旅游资源潜在保障力、区域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潜在承载力所能容许的范围内。

2、加强原生态环境和本土意境保护,科学安排休闲活动的范围、方式、线路,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切实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和完整性。

3、饭店、娱乐场所等接待服务设施和酒吧、茶吧、休闲吧等各种休闲项目建设,应采用生态技术,运用环保材料,坚持消耗最小原则,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策略和效益质量型增长模式,合理开发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具有自然亲和力的休闲旅游产品。

4、实施综合开发导向模式、综合投入开发模式和循环开发过程模式,将休闲旅游业与旅游衍生行业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跨行业、复合型的旅游产业链,促使休闲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在紧密互动发展中产生良好的旅游经济放大效应。

(二)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在“游憩”上做文章,在“乐”字上下功夫

休闲度假旅游是一种内容广泛、综合性强、自我调节度好的游憩方式。游憩方式是人们“玩”的方式,也是休闲旅游最基本的内容。休闲旅游度假的主要客源是城镇居民(边区周围有西安、重庆、贵阳、常德、长沙、桂林、武汉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如何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新鲜,是提高游客满意度和认同感的关键。所以,在开发山地休闲旅游项目时,要十分注重创新游憩方式,强化休闲旅游产品享乐性功能,在“闲”与“乐”上做文章,在满足旅游者快乐需求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文化内涵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把“闲”产品与“乐”产品做大做好,培育以康体、康疗、康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品,用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等主题休闲游憩产品引领当地休闲旅游发展方向。目前应重点打造以下六类产品:

1、山野运动休闲类产品:攀岩、滑道游乐、“野战体验”、林间跑步、林地野营体验、拓展训练溯溪、林中生态游泳等。

2、康体养生类休闲产品:氧吧、生态阳光浴、森林雾浴、温汤浴,野营垂钓等。

3、野趣游乐类休闲产品:生态乐园、景观迷宫、林中狩猎、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高空体验、森林游艺园等。

4、观光休闲类产品:山林小寨、盆景花卉园、科普植物园、碧水走廊、珍稀树种观赏园、山野建筑小品游憩、蔬菜瓜果观赏园、食用菌养殖园等。

5、山野餐饮休闲类产品:森林酒吧、生态大棚餐厅、山珍野味品尝屋等。

6、消遣娱乐类休闲产品:原生态歌舞表演、当地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等,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山水休闲产品和优质服务。

二、以民俗休闲旅游为主导,在“文化”上做文章,在“特”字上下功夫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瑶族、回族、壮族等30多个民族文化灿烂,民俗民风古朴、民族工艺绚丽多姿,民族戏剧歌舞异彩纷呈,开发具有神秘诱人魅力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民俗休闲旅游,既可以以中低端休闲旅游产品满足国内游客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促进边区旅游的快速发展,又可以以高端休闲旅游产品满足国外游客对境外休闲旅游的需求,促进边区旅游与国际旅游接轨。

在旅游产品文化性回归的大潮中,追求文化体验,体验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以取得情景交融的休闲、身心享受的愉悦和人生气质的升华,已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特色是休闲旅游的精髓,文化是休闲旅游的灵魂,在休闲旅游市场竞争中,文化的差异性竞争将成为争夺客源市场的主流。所以,湘鄂陕渝黔桂边区开发民俗休闲旅游应该以民族文化开发为主导,以民族文化宣传为中心,以民族文化内容策划为重点,切实注意文化活动的导向、文化主题的定位和文化形象的设计,以民俗风情体验和特色购物为重要发展方向,以特色美食、娱乐为重要补充,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文化整体包装和文化载体建设,突出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习俗特色和时代特色,塑造文化,创造品牌,培育特色,打造精品,构筑文化意境,创造文化氛围,提高民俗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转型”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功夫

发展湘鄂陕渝黔桂边区民俗休闲旅游应该围绕“如何开拓市场”这个中心,确立以游客需求和期望为导向,通过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群,优化项目功能布局,做好全面创新这篇文章。通过产品创新、品牌重塑和游憩方式设计,打造融观赏、休闲、度假、游憩于一体的民俗休闲旅游项目,给游客全新的体验经历,将纯观光型游客转化为观光、休闲、度假型游客,把边区旅游景区建成兼具山水观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俗体验、娱乐体验、美食购物功能的民俗休闲旅游目的地。

休闲旅游是城镇居民双休日、节假日、年假期和带薪旅游的首选旅游项目,但这方面的游客其社会、经济、文化、年龄、爱好、兴趣各不相同。因此,民俗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应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游客的消费心理,实施多元化的产品开发策略,打造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但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资源分析、市场分析和产品分析,然后进行形象策划和市场开发,提升产品的地域组合度、类型组合度和区域优势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体,在“多元化”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开发民俗休闲旅游产品要以市场需求作为“风向标”,根据当前我国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大众化、家庭化、国内化、中档化等特点,确立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兼顾高端市场”的市场定位战略,即在重点占领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拓高端消费市场,促进民俗休闲旅游与国际休闲旅游接轨。

三、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宗旨,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品牌”上下功夫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发展休闲旅游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促进休闲旅游向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以区域合作为切入点,提高休闲旅游生产力乘数效应

现代休闲旅游业依托性强,关联度大,覆盖面广,是一个行、游、食、宿、购、娱六大要素有机结合、极富挑战性的产业。当前,休闲旅游市场的竞争已是整体实力的竞争,为确保本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性、旅游产品促销的有效性和旅游运行的高效性,必须充分考虑休闲旅游发展的区域性、空间性、时序性、约束性等特点和区域休闲旅游发展特定时空尺度上的发展潜力,优化整合旅游生产力,把构成休闲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各类企业,按照“合纵联横、优势互补、统一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战略,搞好景区与景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景区与企业之间以及景区内部、企业内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提升各地区休闲旅游产品的地域组合度、类型组合度和整体优势度,加快各精品旅游景区(点)和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实现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品牌共享、信息共享、客源共享和市场共享,提高本区休闲旅游生产力的乘数效应。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应该把发展边区休闲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来抓,通过体制创新增强休闲旅游发展活力和优化休闲旅游发展布局,建立多元、开放、高效的休闲旅游市场体系,提高边区休闲旅游整体竞争力。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去促进边区休闲旅游的区域合作:突出政策引导,抓投入,促稳定发展;突出协调服务,抓规划,促有序发展;突出统筹规划,抓联合,促特色发展;突出行业管理,抓规范,促健康发展。

建立统一的权威性强的规划部门、管理部门、协调部门和协作机制,为边区休闲旅游区域合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实,湖南省政府2002年就提出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构想;黔渝两省市2002年也提出联手“千里乌江画廊”旅游精品的协议;贵州省的旅游开发战略是“完善西线”,采取东接“湖南凤凰和张家界”的思路;渝、川、黔三省市2005年达成《共同打造川黔渝三省市金三角旅游化》的协议;湖北省旅游局建议国家旅游局协调湘鄂渝黔四省市努力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品牌,建成一体化的旅游圈。上述各项区域合作已初见成效,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二)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实现休闲旅游发展新突破

创新是本区休闲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国际休闲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的主动与被动和创新的快慢与效果,已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加快旅游资源创新(主要在原初性、特色性和表现力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主要包括产品类型、产品功能和产品开发手段创新,着重从产品特色性、体验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展开)、旅游品牌创新(主要包括品牌质量维护、品牌形象提升和品牌扩张与延伸三个方面)、旅游规划模式创新(主要包括确定特色基调、功能分区和空间构景)、旅游营销管理创新(主要包括形象塑造、渠道选择和促销手段三个方面)、旅游设施创新(主要在生态化、娱乐化和个性化方面创新)、旅游服务创新(主要在智能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方面),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新突破、旅游产品品牌建设的新突破、旅游产品格局的新突破和旅游产品促销的新突破。

(三)以品牌塑造为手段,增强休闲旅游地吸引力

在休闲旅游消费日益个性化、享乐化、体验化、生态化的今天,粗放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低水平的旅游经营管理和落后的产品营销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对较高层次旅游消费的需求,无法给予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所期望的核心价值(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也无法解决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休闲旅游发展迫切要求从目前片面强调开发速度和开发规模转向品牌塑造和品牌营销。品牌已经成为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区域休闲旅游水平的基本标尺和旅游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因此,在目标市场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准确地展现旅游地品牌形象是休闲旅游品牌建设的中心问题。

品牌的实质就是形象,塑造个性化、特色化的形象,意在根据区域特征(旅游地所在的地理文脉和地方独特性,充分挖掘和深入分析市场特征)、行业特征(充分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和偏好)和市场特征(反映旅游需求的热点、主流和趋势),结合地理文脉和空间层次,全面准确表达旅游地特征,体现市场特征,反映消费特征,引导游客全面感知旅游地的亲和力,从而使旅游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旅游地产品品牌创新要着重抓好品牌维护、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扩张和品牌内涵创新、品牌表现创新和品牌基础创新工作。夯实品牌文化底蕴,提升品牌品质,形成“精品连线、并网、成片”的休闲旅游品牌网络。

参考文献:

1、冉斌.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j].经济纵横,2004(2).

旅游文章篇7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差异

一、引言

中国地大物博,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古老而璀璨文化无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我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频繁地来到中国旅游观光,这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又是一次挑战。英文旅游资料作为国外游客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目前国内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各类问题时常出现在各级旅游宣传的刊物上,这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出发,以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在翻译中文旅游资料时应采取的翻译策略。期望能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资料的特征

1.旅游资料的范畴

旅游资料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它既包括了自然科学知识,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问题,既包含天文地理,又不乏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住用都囊括其中,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因此,相应地,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旅游资料,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与旅游相关的资料,包括广告、书信、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调解书、旅游告示标牌、民族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旅游标语等内容。其中多数也可划分为其他文体,如书信属公函文体、广告属广告文体、合同契约属契约文体、通知属公文文体等。本文研究的旅游资料是指以外国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及其社会、文化、人文、历史的各种资料,其中重点研究旅游景点介绍。

旅游资料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的旅游资料本身实际上已在全方位地展示其所处国家社会的特性,与其所在国的文化紧密联系,包含了众多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色彩。“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对‘旅游文化’的界定是: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吸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了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绘画、雕刻、工艺作品是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戏剧、舞蹈、音乐、电影又是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又可将旅游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2.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

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分类说,我们可以把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一般来讲,任何文本至少都具有信息性、表达性和诱导性三种功能当中的一种,而且往往以其中一种为主导功能,以另外两种作为辅助功能。比如文学作品侧重其作者的表达风格、行文方式等,其主导功能是表达性,而信息性和诱导性则是辅助功能。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主要是向潜在的旅游者介绍和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引起他们游览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因此,旅游资料属于信息型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同时,旅游资料的目的更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趣、增强其参观乐趣、增加对旅游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诱导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也就是说,旅游资料兼具信息性和诱导性两大功能。

三、中英旅游资料的差异

1.中英旅游资料语言文化的差异

人们的审美观念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念的影响。翻译中,阻碍我们交流的并不仅仅是语言的隔阂,有时不同的审美观、审美习惯会给翻译带来更大的困难。根据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认为漂亮、迷人的语言在外国人看来并不一定具有吸引力。有时,反而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如一家宾馆为了吸引外宾,在广告宣传中这样写道:“十里蛙声不断,九溪曲流潺潺。”让我们看来,这无疑是个幽美娴静、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在外国人看来,此处却是一个蛙声、水声不断,毫无清静可言的闹地。

2.中英旅游资料的文体差异

中英旅游资料所采取的语言风格不同。一般而言,中文的旅游资料比较讲究四言八句、对仪工整、词藻华美,动辄引用历史史实、文学典故、名人名诗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读者只是从中获得一个笼统抽象的信息。而英语旅游资料多为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往往用客观的具象罗列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力求忠实再现自然,让读者得到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最忌罗嗦堆砌。例如:

例1.Rough,black rocks of lava just out of Me water along part of the coastline.In some places,cliffs rise almost straightly from the water's edge.Along the gentle sloping land areas to the southeast are beaches of yellow, white and black sands.

“馋岩突兀赫然矗立,断崖绝壁破水而出,黄白黑不同颜色的沙滩沿海岸线一路伸展”。

例2.峡内重峦叠嶂,连绵不尽,奇峰异岭,高插入云,云雾弥漫,迷幻莫测。

On both sides of the gorges there are range upon range of rolling mountains.Everywhere you can see cliffs of unique shapes and peaks of fantastic aspects towering into the clouds.The mist and the low.1ying clouds add an aura of mystery to the raw natural beauty.

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追求音韵和美,依靠大量的四字句及对偶结构的渲染,达到读来琅琅上口、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对比之下,英文就简洁多了,只是凭借直观景物的罗列,并无任何主观情感的渲染,读来却仍可使人眼前浮现出一幅或壮观或诡秘的画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心中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3.中英旅游资料的句式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英不同的谋篇布局结构,从小到句子大到语篇的宏观结构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人眼中,事物本无现象和本质的对立,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无差别的圆形,从轴心到圆周的每一点距离均是相等的。这是一种颠扑不破、圆满的归纳式思维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而西方人则认为宇宙万物存在于层次分明的不同等级之中,他们的思维可以由上向下、向左向右、向每一个未知的领域伸展,这是一种强调“个体”与“个性”的演绎式思维模式。归纳式思维模式与演绎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方面,即形成了汉语的后端重量型,即汉语句子的结构是由右向左扩展,头长尾短;以及英语的前端重量型,即英语句子的结构是由左向右扩展,头短尾长。例如:

例3.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三大板块组成的核心景区叫武陵源。

The main scenic spot is Wulingyuan consisting of Zhangjiajie Natural Park,the Natural Reserves of Tianzi(Emperor)Mountain.and Natural Reserves of SuoxiGully.

4.中英旅游资料的篇章结构差异

英语旅游篇章和汉语旅游篇章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由于英语国家中,“顾客即是上帝”的思想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英语旅游篇章通常把对旅游者的服务及便利设施介绍放在前面,并且也会提前指出此景点的负面影响以供人们参考。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比较淡薄。中文旅游资料最主要的是大肆渲染景区的风景、历史等等,对其配套的服务、交通设施比较忽视,更不会出现有关景点缺陷的句子。这种差异就决定了它们在图式结构方面的不同。英语旅游篇章的图式一般为:“景点的地理位置?主要景观?服务设施?交通状况?人文特色一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社会特色?负面影响。汉语旅游篇章的图式则依次表现为:景点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发展变化及业绩?风光景色及景观?人文特色?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地理位置?服务设施。”例如:

例4.(London)The city is SO enormous visitors will need to make maxium use of the underground train system:unfortunately, this dislocates the geography and makes it hard to get your bearings.Ride on a red donable-decker bus will help piece thing together.

另外,由于中西归纳式思维与演绎式思维的差异,分别造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语篇的螺旋型结构与线型结构。汉语语篇多数以“起、承、转、合”为基本框架,在文章的创作过程中,中国人总要把思想发散出去,再收拢回来,落到原来的起点上,讲究首位呼应。而英语语篇结构的主要模式则是线式逻辑。绝大部分语篇都是由开头、主体和结尾顺展开来。每一段以中心句开头,分点说明线性展开,段落中的每一个句子都顺其自然地从前一个句子中产生出来,形成一种流线型的模式。

总之,由于中西审美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英旅游资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无论是行文用字、句式结构、甚至于整个篇章结构都风格迥异。汉语好用四字句及对偶结构,依靠词藻的渲染以意驭文,达到音形意皆美、节奏铿锵、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并且汉语行文多采用螺旋式结构,讲究首尾呼应。而英语则更多地借助具体物象的简单罗列来再现客观景物,不刻意渲染辞藻,不妄做主观评价,行文简洁明了、语言直观通俗,因而显得简洁朴实、流畅自然。另外,英语篇章多用线型结构,一气呵成,不拐弯抹角。

四、结束语

由于中西思维方式、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重重障碍。这些障碍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引起的。因此,作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差异分析。为此,作者收集了大量实例加以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提高旅游翻译质量的效果,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海外游客、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贾顺厚.《英译旅游材料中的文化处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2]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旅游文章篇8

一、在表现方式上别出心裁。《桂林市志(1991—2005)》采用了别具匠心的表现形式,更直观、更充分地反映了桂林市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在装帧上突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桂林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志书的封面、封底,用古今名人,即韩愈、王正功、、贺敬之、郭沫若等对桂林山水的赞赏诗词来做浮雕式背景图,形象典雅,突现出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志首增配旅游示意图,开篇明意。该志的志首除了像一般志书一样配置有桂林市政区图、桂林市区街道图,还增配了桂林市旅游景区景点示意图,使读者一翻开志书,就能直接明了桂林以旅游为重,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这一特点。

(三)目录附英文版,展示国际旅游城市风貌。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桂林山水”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每年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该志的目录增附了英文版,将进一步扩大向世界宣传桂林地情特色的力度,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四)志首概述配彩照,鲜明直观。广西已出版的志书,在志首的概述内配置彩色照片,屈指可数。《桂林市志(1991—2005)》独树一帜,在志首的概述配置彩照,图文并茂,直观鲜明地反映出桂林市各行各业的特点。

(五)附录巧做文章,更显深度。两江四湖工程是桂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环保园林工程建设的成功范例,其成就在《桂林市志(1991—2005)》的两江四湖工程篇内有翔实记述。然而,读者对工程建设之前,桂林市一些名山和历史文化遗迹被破烂的建筑物遮挡,居民区民房破旧基础设施落后,市区水面污染严重,文化健身设施缺乏等情况知之甚少。两江四湖工程篇虽然也有上述情况的记述,但基于该篇承担着彰显成就的重任,在记述工程建设之前存在问题的深度上难免有所局限。为了冲破这一局限,拓展特色内容的记述深度,该志在志尾的附录内收录了时任桂林市市长李金早关于桂林两江四湖工程构想的文章,文中对工程建设之前桂林市城区环境存在的问题有深刻描述,用游客的话来说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城市不如我乡下”。这样做,巧妙地使两江四湖工程这一特色内容首尾呼应,完整地体现了此项跨世纪大型城市建设工程的辉煌成就。

二、在篇目设置上彰显地方特色。该志的篇目设置重视地方特色的凸现,主要体现在:

(一)特色内容均在篇目上呈现。读者打开志首的篇目,均能看到如著名洞穴、生态环境建设、环保国际合作、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石山管理、“厕所革命”、小街小巷改造、风景旅游建筑、两江四湖工程、旅游建设、旅游市场管理、优秀旅游市县建设、园林、城市雕塑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际交流与合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漓江护岸工程、旅游扶贫、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汽车制造工业、橡胶工业、文明风景旅游区、旅游文化演艺产业、历史文化景观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艺文、历史文献著述简表、创建卫生城市等字眼,这些地方特色内容或设为篇,或设为章、节,均在篇目上一一呈现。特别是设置了别具特色的“厕所革命”节,反映了桂林市从2000年起,将商业网点与公共厕所“捆绑”销售,通过公开招标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新建改建厕所500余座,并在国内率先实行免费开放这一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别有特色的“厕所革命”。

(二)特色内容提级升格,在篇目上提升其地位。为了突出特色内容,该志在篇目上把特色内容提级升格的情况不少,笔者略举一两个例子。如该志把洞穴升格为章,置于自然环境篇内,详细地反映了桂林岩溶洞穴数量众多,自北到南,皆有洞穴分布,全市共有洞穴1万个左右,且“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以及桂林是世界上洞穴开发利用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等特点。又如,志书把两江四湖工程升格为篇,详尽记述了显山露水、引水入湖、清淤截污、连江接湖、架桥修路、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维护、经营等内容,展示了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工程史无前例地把漓江、桃花江、桂湖、榕湖、杉湖、木龙湖连在一起,重现“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千古梦想,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典范的地情。

(三)特色内容在篇目排序上前置,凸显其重要性。该志的篇目打破了志书的一般排序,把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两江四湖工程、旅游、园林等特色内容排在国民经济第一、第二产业的前面,突出了桂林的地方特色。

三、在记述内容上突出特色资料。全志注重突出特色内容的记述,主要表现在:

(一)突出了旅游内容。该志的旅游篇,资料丰富,充分地记述了山水人文风光、旅游产业、旅游管理等内容,凸现了桂林市这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特点。特别是该志十分重视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内容的突现。旅游产业章,详细记述了桂林旅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旅游品位获得极大提升的旅游演艺项目,如著名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超大型山水情景表演《梦幻漓江》;独具民族风情的《龙脊魂》等。旅游管理章,记述了旅游行业管理,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及定点单位管理等。还记述了旅游市场管理,包括市场秩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旅游监控管理、旅游行风建设,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教育培训、优秀旅游市县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旅游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等内容。此外,物价章详细地记述了旅游价格,包括景点价格和宾馆饭店价格等。

(二)突出了历史文化内容。桂林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志书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内容的突现。如文化篇,除了记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彩调和多次获得国际级奖项的魔术、杂技、曲艺的推陈出新;近年闻名的“漓江画派”,还记述了新兴的文化产业,包括旅游文化演艺产业、历史文化景观建设、美术品市场、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内容。此外,志书增设了艺文篇,补前志(1997年出版的《桂林市志》)所缺,记述了自汉代至2005年桂林市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著述,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史志地理、综合性图书等著述选介,以及历史文献著述简表,进一步展现了桂林浓厚的历史文化。

旅游文章篇9

[关键词] 秦皇岛;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

秦皇岛市作为旅游名市,必有深厚的旅游文化,深厚的旅游文化必要挖掘和弘扬,而我市正投身建设成为文化强市,文化旅游应该是表现显著和发挥重要意义的一部分。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化旅游的研究和实施必定对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有突出效用。

1、文化旅游

蒙吉军和崔风军在《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一文中曾明确提出文化旅游的概念,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与此同时,白槐在他的《旅游文化论文集》中也提出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由此可见,文化旅游是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项目,它和商务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是平行的,从这个角度讲,文化旅游的定义不宜泛化,而应这样加以限定,才能具体讨论文化旅游的开发问题。

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因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滨海娱乐文化旅游。这一旅游项目主要包括沙滩滨海度假和近海观光游览和远海游船度假。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北戴河碧螺塔潜水公园、新澳海底世界和山海关乐岛。海滨文化旅游开发应注意食、购、娱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发海产品系列饮食产品、利用海产品加工而成的旅游纪念品、海上康体娱乐设施。

长城文化旅游。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战争的要塞,天下第一关更是著名。再结合董家口长城、板厂峪长城和桃林口长城,一气呵成构建长城史话。

红色之旅。由五峰山革命活动旧址,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俱乐部、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始发地卢龙和阜宁北部山区抗日根据地组成,给人以爱国主义情怀和教育。

戏曲歌舞文化旅游。以昌黎秧歌抚宁吹歌和太平鼓舞以及青龙猴打棒为主。

当然,几种创意项目也可以结合起来,例如秦皇岛市的一个区名为山海关区,其中的旅游景点以山海关——天下第一关为代表,我们取其地名之意结合景点旅游资源和地区戏曲歌舞浓郁特色,演绎了大型实景剧《山海关,秦皇岛乐章》。“山”之篇章融入抚宁县吹歌之义和团唢呐军乐(目前8种包括出征、战斗、庆祝等题材)下的义和团乐舞剧,抚宁太平鼓舞演绎下的历史抵抗侵略的战争鼓舞。“海”之篇章用各种舞台表现形式演绎秦始皇、汉武帝、曹操、等历史人物观海赋词、跟海有关的历史事件(如秦始皇求仙入海),现代海滨休闲度假名城的秦皇岛风情等等;“关”之篇章可以是孟姜女哭长城等跟长城、关隘有关的历史事件下的歌舞剧。

山海关涵盖了秦皇岛主要的优质旅游资源,山海关可以说是秦皇岛旅游的高度浓缩。山海关三个字的代表性意义非凡。通过《山海关,秦皇岛乐章》的完美演绎,秦皇岛地区的歌舞曲乐地域文化和秦皇岛悠久的历史文化犹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把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秦皇岛和浓郁现代海滨风情的秦皇岛五彩缤纷地呈现给游客。

2、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搞清文化旅游的含义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提高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本着秦市旅游发展树立“精品”意识,突出“文化”主题的定位,文化旅游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1人文景观文化内涵的整理、发掘、保护和开发。首先,要发掘、整理好人文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景观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和现代的文化气息,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深厚的历史沉淀,内容博大精深,开发经营者帮助旅游者去理解人文景观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旅游者从中增长知识。

其次,要做好人文景观文化内涵的开发工作。人文景观的魅力在于它的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开发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

最后,要重视新的特殊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例如宗教文化旅游,目前秦皇岛市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浮于浅表, 一些宗教旅游景观利用有余而保护不足,各宗教旅游景点没有按某些深层次旅游需求联成网络,进行整体文化开发。因此,对宗教文化资源的深度再开发是争创我市文化旅游名城的当务之急。

2.2自然景观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开发。我们对自然景观进行深度的“软加工”,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抛弃传统理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理所当然地根据它们的形状来编撰所谓的“传奇故事”,而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其形成机理,有助于旅游者提高文化品味。应当特别重视所赋予的文化内涵的品位,使“附会文化”逐渐由低级的、原始的动态向高级的、现代的形态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旅游产品的开发从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换,旅游产品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发掘和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灵魂的文化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蒙吉军,崔凤军.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3).

[2]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3]杨时进,沈受君.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

[4]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7).

旅游文章篇10

[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旅游者需求;差异性;上海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103—09

1

引言

创意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约翰·霍金斯(JohnHawkins)在《创意经济》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约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文化创意旅游这一特殊的旅游发展形式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和欧盟旅行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旅游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新的机会。旅游需求是一种态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意愿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产品所需求的数量,不仅包括“需求多少”的问题,也包含“需求什么”的问题,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正在从被动消费者向自我构建者转变。旅游者需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旅游需求中的这一新兴趋势,以使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者更好地明晰旅游者的需求。

目前,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国内由于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的差异,多将文化创意旅游等同于创意旅游,在创意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创意旅游加以探讨。理查德(Richards)认为,创意旅游包含旅游者的自我发展,是文化旅游的延伸和反作用力;随后,另外一些国外学者对旅游创意阶层、创意旅游体验、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等进行了探讨。国内研究者主要对创意旅游的内涵、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王慧敏明确指出,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与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载体。总体来看,国内外对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研究多在宏观产业层面或就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整合的某一环节进行定性研究,缺乏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的微观层面进行量化的实证研究。本文着眼于旅游者需求中出现的这一最新态势,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研究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

2 世博会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世博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并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图1)。世博会在文化底蕴深厚、创意含量丰富的特定空间内,依托文化创意构成旅游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体验需求为标准,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从而形成旅游园区、企业及相关部门的空间和功能集聚区。世博会不仅涵盖旅游产业中的行业要素和核心的文化创意要素,而且带动了建筑设计、艺术创造、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与科技、文化、艺术、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及空间和功能集聚。世博会始终贯穿“文化创意”的发展主线,寓含“未来”的思想:1889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示的电视摄影机,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展示的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舱模型等。可以说,世博会已经成为一个泛文化意义的超大规模的文化创意活动的集合,不仅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集聚区,也是展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载体。

上海世博会依托节庆展会的平台,在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资源整合,以多种互动式的文化创意体验旅游活动和项目为融合产品的表现形式,形成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新模式。笔者结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构建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体系(图2)。上海世博会以主题创意为核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凸显“以人为本”,蕴含了对创意空间生产的重视,密切联系了城市空间生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而引发了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等众多产品的参与和创新,构成诠释和表达世博会主题的三大核心内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与相关行业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衍生出新的产品圈层,包括特许旅游纪念品、出版发行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等系列衍生品,提高了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分析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