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税务会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8 17:07:20

财务税务会计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1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分析模式;现实选择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国际市场环境多变,给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而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不断推进会计制度的变革发展。其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分析二者的关系模式,并合理的选择当前适合我国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模式,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模式阐述

(一)合一式的关系模式。在经济发展下,很多学者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模式的研究十分感兴趣,在研究上有不少的成果。有些学者主张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是合一式的。换句话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并不是并行的独立会计,它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财务会计中的税务事项部分,二者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在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所涉及到的涉税会计的处理,并不是税务会计的范畴,这部分的处理主要是围绕税款的递延分配来开展,是为了能够正确的核算出企业的利润。在美国税务会计专家吉特曼看来,税务会计是为了核算与处理项目中一些何时被确认为是收入或者费用等有关账务问题的专业会计,从这一点来看,并不足以支撑它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去,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二)分离式的会计模式。有些学者则认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是相互分离的模式。主张分离式的学者认为,税法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会计的规范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体系,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是相互独立发展的,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而言,都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处理上也有所不同。因此,二者都算是完全独立的专业会计。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不同的会计分支来看,在本质上这些都是相互独立的。我国学者阎达五教授认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具有重要意义,当在进行会计处理上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有关的税法要求,根据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程序来进行会计实务处理,当企业的应纳税额中的会计数据与税法中的规定出现偏差时,对此进行调整,使得二者保持一致。(三)混合式的会计模式。还有的学者主张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是混合式的会计模式。有关学者在研究二者关系的时候发现,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处理的时候,既有交叉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独立的部分。在盖地学者的研究中,他认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准重点有所不同,税务会计更加倾向于以税法为依据来确定自身的纳税义务,并且还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需要为纳税人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保障纳税人的基本权益。而财务会计主要是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为依据,借助于会计账户、报表等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混合,才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定位分析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模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法律环境、企业的组织形式、会计法律制度等都会影响到选择的结果。首先,从我国法律环境层面上来说,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法律体制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套统一的、独立的税前扣除标准以及对收入费用的扣除标准,在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中才有所体现,就无法像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家来采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合一的模式。从我国现实法律环境来看,在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分离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另一方面,从我国的经济体制层面上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从会计信息需求主体角度来说,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更加明显,当前的会计制度需要满足企业资本保全以及风险防范的需要,不仅要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保障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相互独立发展是明显的趋势。总而言之,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法律环境等环境来看,在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选择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仍旧是需要坚持选择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混合式的模式,才是一项明智的选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实力增强等具有重要影响。

三、完善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模式选择的措施

(一)提高财政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我国会计与税法的有关法律的制定与日常的管理,是由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来进行统一的管理。而财政部与税务总局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有着不同的立法取向,为了进一步推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能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拓宽二者交流的渠道,能够以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时候,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来提高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协同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提升我国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会计核算的水平。(二)税法主动与会计制度协调发展,不断向会计制度靠近。我国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以来,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会计核算工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就应该把税收法律制度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性有机结合起来。税收法律法规在完善相关制度的时候,就应该要重视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协调性,特别是在收入确认与纳税扣除等处理上,应该要尽量的减少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处理的差异项目。对规模较大、会计核算比较完善的企业而言,在开展税务处理工作中需要主动的向会计核算迫近,财务人员应该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掌握税法与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这样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负重担,又能够减少税法对市场行为主体的扭曲,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环境。(三)会计制度主动与税法协调发展。当前,适合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现实选择是混合式,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核算的水平,真正发挥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作用,就需要在完善有关的会计制度时,适当的减轻会计选择的范围,从制度层面上,提高会计信息对税务征管实务的支持力度,推动税务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小微企业发展中,为了拉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处理经验,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推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结合的模式,来降低小微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小微企业的成本,为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健康有序的环境。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与税收成为了现代经济领域上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做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核算,来整合发生的财务数据,保障提供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真正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就十分有必要探讨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模式选择,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作出更为科学的选择,这也是加快推进我国会计与国家会计相互接轨的重要要求。

参考文献:

[1]高颖.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探析[J].中国市场,2016(42).

[2]孟庆仙.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

[3]张美佳.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关系及我国实际选择[J].财会学习,2017(08).

[4]李一红.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及其协调性分析[J].市场研究,2016(06).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2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利益;企业成本

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的组织,企业资金的清算和统计都离不开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税务会计是传统财务会计的延伸,两者都属于会计学的范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共同对资金经营产生积极的作用。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时,两者在企业中差异性和矛盾都不明显,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职能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两者的矛盾逐渐突出,给企业的成本收益带来了巨大影响。是将两者继续融合在一起共同工作,还是将两者分离独立,成为每个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区别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联系紧密,但又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两者的核算方式不同。财务会计的核算方式是权责发生制,通过核算向企业正确、及时、完整提供资金的盈亏状况以及财务信息的变动,利于企业负责人对资金的应用做出相应决策。而税务会计的核算方式是收付实现制,通过核算为企业提供税务方面的信息,防止纳税人偷税漏税的行为,利于税务部门征税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两者的核算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是企业的全部资金,而税务会计核算的只是税务方面的资金;最后,两者的核算依据不同。财务会计依照会计制度的方法和程序核算资金,提供信息,而税务会计的核算程序则依据税法对税收进行核算。

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与否对企业成本收益的影响

(一)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如果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开来,则会产生巨大的成本消耗。两者分离后,各自独立发展,必须需要完整的核算体系才能完成各自的工作。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后,财务体系要重建并且完善起来,对于税务核算的纰漏要弥补起来。税务会计的核算方式和依据虽然独特,但也需要完整的核算体系,才能界定税法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这样就产生了核算体系的成本[1]。同时,企业在进行不同方面的资金核算时,由于核算体系与过去不同,势必会产生种种矛盾或漏洞,为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一起运作时,可能会使运算结果不准确,从而减少了企业的收益。两者的分离最显著的结果是核算方式对企业收益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如果在企业中设立独立的税务会计,凭借其对税法的了解,可以精确核算税收,反映企业纳税信息,还可以开展更多合理有效的纳税计划。科学规划,统筹安排。[2]提高了企业的纳税效益,改善了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了企业的效益。而财务会计从税务会计分离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可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与税务会计信息的质量[1]。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对于资金的变动做出有效地决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这些优点最终都会使企业的收益利润获得显著提高。

三、企业应如何面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企业成本的收益的问题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决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或融合,制定灵活的会计系统,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入效益。[3]我国的企业制度正处于改革创新和完善发展中,改革都具有两面性。企业不仅要从理论上探讨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与否是否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利益,而且要在实践中实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战略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企业的成本收益影响深远。两者融合对企业成本的消耗较小,但是却使企业无法获得最大的收益;相反,两者的分离则会消耗企业更多的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日趋激烈,企业纷纷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每一个企业合理处理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虽然税务财务会计的分离为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企业也要做好承担更多成本消耗的准备。企业要制定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自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王海芳 王晓庆 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费儿.就成本效益分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问题[J].财会研究,2011(08):178.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3

1.历史成本是它们的主要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因为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一直被看作是“过去交易”的公允价值,对财务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财务会计中如果涉及到税收交易,则需要对会计计量进行变更。税收的自身特质也决定了决定了税务会计必需要在税法为工作知道的提前下才能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涉税事项进行计量,这是保证税金具有确定性和可稽查性的前提,通常要将确定的金额作为课税对象。因此,历史成本在财务会计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两者都需要其他的补充计量

在财务会计中,历史成本虽然也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却不像计税会计那样“万能”,财务会计的计量方式更加多元化。其原因是因为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相关性的特征。在财务会计中,重置成本多半用于盘盈固定资产计量。根据有关的规定,税务会计有对重置成本的采用有如下要求。①对土地增值税进行计算时,需要扣除建筑物的评估价格,今后进行成本重置。因为历史成本法计算虽然也可以扣除成本,却难以实际反应出动态的相关成本。②在固定资产盘盈的情况下,计税基础是同类重置成本的价值。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别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历史成本的应用中存在的差异

税务会计的首要条件是要确定计税基础,所以通常会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因为历史成本符合确定计税基础的以下要求,可靠性、确定性和可稽查性,这些特性均为计税基础的基本原则,因此,历史成本在税务会计中具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都要选择税务会计计量属性。在财务会计中,历史成本虽然具有很高的地位,但却不存在税务会计中一家独大的情况,在不少新兴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中,公允价值也是同样重要的计量属性,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合理的应用。由此可知,财务会计在计量中会更加看重决策相关性。如公允价值是同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这就表明历史成本在财务会计中的地位不及税务会计高,不是计量的唯一选择。

2.在历史成本的使用的方式存在差异

在税务会计中,计税基础是一种基本确定的概念,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对资产的计税基础进行随意的变更。所有的数据必须要以历史信息为依据。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实际上就是企业因为某样资产实际发生的费用,此时计税基础对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有非常高的要求。而财务会计却有些不同,它们会因为决策的需要,在不影响财务报表的情况下,对历史成本进行适当的修正,这些调整通常发生在后续计量中,准许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计提跌价或减值准备。由此可知,税务会计采用历史成本对资产进行计价是“从一而终”,除非遇到有特殊规定的情况外。在财务会计里,历史成本会以资产的初始剂量工具出现,但随着计量的开展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属性,如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为了保证对决策的有利性适当的对计量进行调整。

3.公允价在两者之间的应用

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重要的计量属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符合公允价值计量条件的情况下,除了通过现金支付获得投资资产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除此之外,存货在一般情况下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时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情况下,税务会计将不确认本期的应纳税额,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在难以确定历史成本和现行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税务会计才不会选用历史成本改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得知,在税务会计中,公允价值是作为一种“补充型”的计量属性存在,但是这种使用并不适用负债而仅限于资产中。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并非单一的,包括如下几种情景:①通过融资方式将不动产租入,租赁合同里未要求全额付款的情况下,那么在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支出和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将作为计税基础。②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生产性资产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情况下,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的支付将作为计税基础。③不通过现金支付获得的投资资产、存货,那么该资产的支付税费和公允价值将作为成本。④企业获取收入的方式是通过产品分成来获得,将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定为收入的实现时间,根据产品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额。

三、结束语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4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协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相关的经济法律不断地完善,使得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我们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不断了解,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必须做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分工作。由于这几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我国在税务方面和财务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革,这次变革使得在税务和财务方面都得到了很大了改善,相关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了会计的信息质量,为企业和国家提供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数据。但两者在管理、监督和实施方面还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为达到各自的管理要求,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自然延伸,其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依靠财务会计的相关数据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而财务会计中的核算原则,大部分或者基本上也都适用于税务会计,而且两者的日常核算方法也相一致。在日常工作中,有关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表现为:(1)财务会计为税务会计信息处理提供依据。企业的财务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记录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企业现阶段的运营情况。而税务部门利用企业的会计系统将相关数据进行检查并分析得出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然后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税务进行编制。在实际的操作中,税务会计还可以直接利用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的核算结果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企业保障自己的利益。但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会影响企业在资金周转过程中的正常运作。因此,在进行财务处理的过程中就要通过一些税法规定来进行统一的处理,保障了资金在周转过程中的正常运作,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2)财务报告能够反映出两者的协调状况。为达到对经济管理的良好目标,实现国家经济平稳发展,就必须要求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协调合作。而两者的协调状况往往是从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在有些情况下,财务会计会受到税务会计的制约,例如财务报表中的“递延税款”科目,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异性,导致财务会计在这一方面上就要遵从税务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促进两者为达成共同的管理目标而进行协调合作。为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保障。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虽然在许多方面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不同情况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目标的不同

税务会计是以税收的法律制度为标准,通过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从事纳税、计税等工作,为国家进行征税服务,实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通过税收工作,使税务会计及时的了解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利用该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税收标准,大大提高了税收决策的准确率,以此来达到税务会计对企业监管的管理目标。同时,税务会计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对税收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实现了税收收益的最大化,为相关经济的税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而财务会计则是在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来满足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状况,以此来帮助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通过编制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这三大报表来反映出企业在该阶段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其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推动企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最终目标不同,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要正确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其管理目标。

2.2两者核算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两者的核算对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工作时要对会计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区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实现其管理目标。对于财务会计来说,其核算对象为企业的经济事项,通过利用相关的财务报表来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出科学可靠的数据,为其在以后的经营决策提供了保障。而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包括资金计价、税收减免等与税收有关的经济活动。通过对这些对象的核算有效的反映了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税收安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因此,正确分析两者之间的核算对象,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差异性,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都会推动其更好的发展。

3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协调发展方法

要做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协调发展的工作,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会计人员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样在达到企业管理目标的同时还会相应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利润增长,保障了国家的税收。在协调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过程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扩大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为实现税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断减少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交叉性,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原则不断加强并实施,实现对财务的两条线管理。另一方面,要对税收政策、财务政策进行协调,促进好双方的关系,对各个工作区域的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以及责任要加以明确,并且企业要制定相关的规定,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规定进行处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明确,因此,在处理相关经济业务中要保持好两者之间的协调性,控制好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异性,从而推动企业管理,实现会计处理的目标。

4结束语

从上述几个方面分析得出,尽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在不同方面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管理人员在工作时要对两者之间做好区分,无论在两者的共性还是在两者的异性上都做出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会计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决策,从而实现企业最终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通过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这样才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在企业经济不断地增长的同时,也保障了国家的财政税收的平稳,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向前发展。

作者:王俊芝 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蔡昌,崔志娟,杨华.分离•趋同•协作——税会关系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

[2]徐文丽.论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歧义与协调——解决会计国际化带来的税务难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陈益云.基于“财税分离”形式下的增值税会计模式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1(01).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相关法律制度也日臻完善,这些现实要素均对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企业要正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增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逐步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2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

2.1税务会计建立在财务会计之上。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均属于会计管理的范畴,工作属性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财务会计重在归纳整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相关数据信息,体现了会计信息的整体性。税务会计在开展工作时,需建立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数据上,对企业税务状况进行核算,并对信息是否真实准确进行科学管理。若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能够有效应用到税务会计之中,有助于优化会计核算效率,对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在现实工作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一般不会同时进行,故而在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方面会受到影响。2.2财务报告与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密切相关。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又具有一定联系,财务报告便是有效连接两者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局面下,各行各业均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要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重视内部会计管理,处理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企业会计人员在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时,需严格遵守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准确记录相关财务信息,并完善财务报告。

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协调的对策

3.1以完善的税务会计准则为基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并不是完全孤立,没有丝毫联系的,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核算信息是两者共同的宗旨。鉴于会计核算目标的差异,为推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政府部门要基于税务会计,构建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及标准,确保两者会计核算方式的一致性,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问题。此外,政府部门须进一步细化资本收益及营业收益的内容,准确区分两则之间的差异,落实企业的纳税义务。为此,完善的税务会计准则作为协调财务会计与税务关系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明确所得税及相关费用计算原则。3.2从政策层面科学管理两者。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我国财务及税收制度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企业财务通则》的颁布及实施为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相关工作人员要从政策层面,逐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及时准确地计算企业所得税及会计收益,这种工作模式有助于避免会计核算方面的误差,对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协调财务会计要税务会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秉承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步落实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3.3根据实质性原则开展税务会计工作。我国税务征收制度在税收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将重点放在税收收入之上,对征税成本的关注度不足,致使征税成本未得到科学管理和控制。鉴于这一现实情况,我国要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和优化税收制度中的相关内容,避免税收制度中出现重复及相似规定,为保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奠定基础,凸显我国税法制度的有效性,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税务会计在开展工作时,需严格遵守我国税务政策的相关规定,贯彻实质性工作理念,立足于实际情况,采取科学适宜的调整策略和措施,以增进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3.4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会计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的科学应用,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符合现代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会计电算化凭借电脑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时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各方数据,有利于减少人工会计核算成本,降低由于人工核算导致的失误率,有利于增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距离,实现数据共享,增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实现两者协调。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符合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及正确率。故而,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学习会计电算化,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设备的能力。

4结语

根据财务报告,可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具有一定关联,但两者在核算对象、方式、准则等要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故而两者并不能等同视之。会计人员要正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从两者的关联处入手,科学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的比较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13).

[2]梁益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9).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6

【摘要】本文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原则及核算的差异出发,旨在探讨如何协调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

税务会计以税法为导向,税务会计的原则和核算等内容大多隐含在税法中,因此税务会计实质上就是税法在会计中的体现。而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为导向,其原则和核算的规定远比税务会计明确且公认。但税法的刚性及硬度又要强于财务会计,纳税人一旦违反了税法的规定,就会受到处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税收法规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经历了从统一到差异再到协作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二者的关系出现了暂时的统一,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开始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以至于这些年独立税务会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宏观层面的差异

1、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股东、贷款人和其他有关的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税法的目的是保证公平征税。对于这点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而税法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税务部门的目标与财务会计和报告团体的目标相差甚远,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彼此不完全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2、原则差异

税务会计的原则就是税收核算的原则,税务会计虽然要遵循财务会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但它必须以税法为导向。因此,税务会计原则实际上是隐含在税法中的。在财务会计中,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原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其基本精神大多也适用税务会计,但因税务会计与税法的特定联系,税收原则理论和税收立法原则也会非常明显的影响税务会计原则。

一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差异,税法对历史成本原则最为肯定,甚至当会计界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求权责备,而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放弃历史成本原则而采用公允价值时,税法仍然坚决恪守这一原则,而税法之所以如此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原因在于税款的征纳是法律行为,其合法性必须有可靠的证据做支持。与公允价值相比,历史成本原则确实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等要素的价值,但是它的可靠性强,在涉税诉讼中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而财务会计则不然,会计准则要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和真实,这就必然带来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

二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上,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税法权责发生制以收付实现制的结合或者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而税法之所以有条件地接受权责发生制,是将税收保全、收入均衡、便利征管、乃至反避税置于其上。

三是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财务会计比较侧重收入的实质性实现。近年来从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可以看出会计处理越来越注重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并且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而税法在收入确认上会尽量减少不确定性、选择性和主观判断的运用,因为税法对任何涉税事项的确认、计量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必须有据可依,不能估计,因此税法一般是不承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同时国家税收不会去承担纳税人的经营风险。如果税法上认可谨慎性原则,必将减少或滞后企业应缴税款,这无异于让税务部门替企业承担风险。

二、微观上的联系与差异

关于税收与会计在微观层面上的密切联系,学界已有深入的研究(冯淑萍,1999;曲晓辉,2003;魏长升等,2003)。税收主要包括流转税和所得税两大块,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及其确认时间的问题。

1、流转税的处理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差异

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都只是研究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所得税方面的差异,却甚少研究在流转税方面的差异。但在我国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暂行条例》中,都有“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按税法计算应纳税额的规定,在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也有会计(指财务会计)进、销项税额与计税进、销项税额的差异及调整问题。下面将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如:甲企业以自己生产的A产品100件(账面价值100元/件、公允价150元/件)换入乙企业的B产品。甲企业换入乙企业的B产品用于对外销售。甲乙双方增值税率为17%,假设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则会计上应采用成本计量的模式。

当业务发生时,甲企业账务处理:

借:产成品---B10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

贷:产成品---A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财务会计新准则中对以存货进行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事项,当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此例中,换出存货不作为营业收入出来。而税法规定,以存货换入资产,换出的存货须按全额确认收入,并计算缴纳的增值税。所以财务会计与税法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差异,由于增值税是按月计算缴纳,所以在确认时间方面两者也不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税法中有很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要视同销售等。

2、所得税处理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中的差异

在税务会计中应纳所得额的计算是在财务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所得,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是收入的确认和费用的扣除的差异。

本文在此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差异予以说明。一是利息收入,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投资国债的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可以从收入总额中扣除,而财务会计新准则中对于所有的利息收入都一视同仁,计入利润总额中。二是捐赠支出,捐赠支出在财务会计核算时,不分公益、救济性捐赠和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一律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而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三是借款费用,财务会计准则中将借款费用分为可资本化和费用化两部分,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或在固定资产改建过程发生的可使原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的资本性支出。而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到达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其他的都予以费用化。四是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会计准则将其全部确认为费用作为利润的扣除项,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五是研发费用,会计准则将研发项目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全部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只有在满足非常严格的条件时才能资本化。而税法规定对当年发生的研发费用除可以税前全额扣除外,还可加扣当年研发费用的50%。六是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在期末所有资产都必须进行减值测试,一旦发现有减值的迹象,都要提取减值准备。而所得税法中只有在减值实际发生时才予以承认。另外对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税法中也不予承认。

三、两者的协调与妥协

从世界各国的税会关系的处理实践看,按照其所依据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的不同,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分离和统一两种模式(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1988)目前,我国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呈增大之势,财务会计不再融财务、税法于一身,而是遵循会计准则,努力实现财务会计目标,而税法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很多研究都要将税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三个独立的分支。究竟是统一抑或是分离,都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博弈的结果。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非对称信息的博弈,在博弈中,财务会计代表的公司管理层拥有税务会计所没有的信息。同时他们又是合作与非合作的博弈,会计和税收作为经济体系中不同的分支,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会计立足于微观层次而又影响到宏观领域,而税收立足于宏观层次而作用于微观领域,会计直接面向企业但也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相连,而税收首先基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而对具体的企业实施征收管理。会计为税收提供信息支持,税收征纳要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而处理结果又反馈给会计进而影响会计利润等数据信息,这时双方的关系是合作博弈。但从总体上看,二者又在按照各自的方向独立发展,会计与税收不同的职能和学科属性决定了会计与税收在其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不同目标、处理原则以及业务规范,这时他们的关系属于非合作的博弈。他们这种既合作又非合作的关系为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协作提供了平台。在协作中税收法规可针对个别业务、个别企业,在保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与会计制度作适当的协作。如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小企业纳税业务的调整问题作适当的妥协使其与经济实质更相符合。

对于很多学者认为的要将税务会计独立出来,本文认为至少在现阶段还不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如果将税务会计独立出来,必会与财务会计产生很多交叉与重合的部分,从而浪费掉很多资源,而现阶段所使用的在财务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对纳税项目予以调整是符合现阶段市场经济的需求的。

在今后的改革中对于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尽可能减少两者间不必要的差异。只有在两者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目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混合模式(相互依存模式)才能体现其优点。如果目前的差异增大之势不能尽快得到遏制,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给会计工作带来不便,势必会降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正如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董树奎所言“差异造成的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增加财务核算成本和纳税成本也将是巨大的。一旦其成本超过独立税务会计所需要的成本,那税务会计的独立也许就是必要的了。”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6(2).

[2]戴德明、周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J].经济研究,2002(3).

[3]雷蒙德J·克拉尼斯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会计研究,1995(2).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7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回顾

1992年底,我国颁布了“两则”,随后出台了相应的分行业会计制度和分行业财务制度,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会计改革这一重大举措,适应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及会计原则,促进了企业会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耦合。1994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统一了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制,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并行(以下简称“两法”)。“两则”和“两法”的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首次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据统计,除内、外资企业在工薪支出、业务招待费等项目的差异之外,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项目达到40个左右,由于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尚不完整,当时采用了“纳税调整”模式,即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有规定的,按税法的规定执行;税法没有规定的,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税法规定与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对企业利润进行调整。从此,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独立化倾向初步显现,两者分离的序幕已经拉开。

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替代了《股份制有限公司制度》。2002年1月1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新的会计制度代替了分行业会计制度和分行业财务制度,基本上消除了不同行业会计制度的差别,取消了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满足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标志着我国会计与国际基本接轨。2000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开始执行,意味着我国独立的税务会计已具雏形,企业所得税由“纳税调整体系”过渡到“独立纳税体系”。至此,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趋势已经确立。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最终表现为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两者所处的立场和视角不同(税务会计是从政府角度,而财务会计是从企业角度)、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概念界定和划分原则不一致所造成的。

(一)两者分离的现状。我国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之间的差异。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收益包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企业应税收入包括:1.生产、经营收入;2.财产转让收入;3.利息收入;4.租赁收入;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股息收入等。据统计,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的口径与内容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项目多达30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已计入应税收入但未计入会计收益的差异项目;二是已计入会计收益但未计入应税收入的差异项目。

第二,会计费用与税前准予扣除项目之间的差异。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费用包括营业支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可将其归纳为三类:一是允许全额扣除的,如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二是允许部分扣除(亦可称为限制性支出),如工薪支出、业务招待费等;三是不允许扣除的费用(亦可称为禁止性支出),如贿赂支出、非公益性损赠支出等。后两类与会计费用之间会产生差异。

(二)两者过度分离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项目过多,加之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许多规定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和WTO不协调,因此,可以断定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过度分离的现象。

1、内外两套所得税制度的存在难以体现公平原则,也不符合WTO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当前,我国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两套所得税制度,在费用列支标准、税前扣除项目及资产的税务处理方面均有很大差异,造成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基不同、税负不均,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WTO相比甚远,也不利于内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存在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的现象,为企业人为调节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准备计提由4项增加到8项,其理由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首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已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又允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真可谓“慎之又慎”;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好比是给未出生的胎儿买了人寿保险,等等。另外,新会计制度在上市公司实行以来,利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关联交易与计提减值准备相配合的手法人为调节上市公司年报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舞弊行为屡见不鲜。因此,一味强调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而不考虑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无疑会给企业人为调节利润提供较大的空间,实在是弊大于利。

3、税法对财务制度的强化及对企业违法违规处罚的加重与税收宏观调控功能不匹配。我国已经取消了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中处处可见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的影踪,如对企业工薪支出、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及公益性损赠规定的开支标准等,项目繁多,计算繁琐,实际上是对企业财务制度的强化。虽然税收有利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功能,但过多过细的对企业费用列支标准的规定往往事与愿违,并不能保障这一功能的顺利实现,与税收宏观调控的功能也不匹配。

4、两者的过度分离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难度。由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项目过多,使企业所得税年末汇算清缴工作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极其复杂繁琐,给税务部门造成了很大压力,也提高了所得税征收成本。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在与税务部门的博弈中利用各种差异项目千方百计进行偷税、逃税、避税,也令税务部门防不胜防,十分棘手。

三、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的建议

为了实现我国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保持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协调,有必要改进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

(一)改进企业所得税制度

1、改进税前扣除项目中限制性项目的标准和禁止性项目的范围。取消统一的计税工资标准,企业的工薪支出采用外资企业现行办法较为可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应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改进相协调;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的列支标准应尽可能简化;取消对公益性捐赠的限制,允许企业将其在经税务部门审核后据实列支,允许企业将因违法违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由企业负担的部分)在经税务部门审核后据实列支。

2、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消除内、外资企业间应税所得计算的差异,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也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改进企业会计制度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8

关键词:企业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必要性;对策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革新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税收体系、会计行业职能、财政制度、税收法律法规的深化改革与规范化发展,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二者之间的工作职能、工作性质愈发明朗可辨。我国对会计行业以及财政部门的分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分离不仅符合时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管理质量,对我国税收、财政、企业的发展均有重要推动作用。

1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述

企业税收会计是基于财务会计全面发展与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得以形成与发展的一门全新会计学科内容。企业税收会计,主要是指通过利用会计学基础理论与主要方式,在基于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会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会计学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资金流动过程中关于企业涉及税收活动,包括纳税申报、税款计算、缴纳税收行为的监督与综合性、全面性、规范性、协调性、系统性管理的会计学科[1]。由此可见,企业税收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基础核心项目,对企业管理、经济规划、投资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百度百科中,对企业财务会计内涵的解释则为:以为与企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人员与机构(投资人、债务人、政府财政与税务等有关机构)提供企业财务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经济运营能力等与经济、财务有关的信息为主要目标,从而对企业已完成的资金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系统核算与监督的专业性经济管理活动[2].

2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领域的全面发展,以及税收立法制度的细化,我国企业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企业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对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以及行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有关资料与实际会计工作发展现状,对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2.1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我国会计体制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

在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环境中,我国会计行业以及财务税收律法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优化发展。会计在企业发展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越发明确,且实施更为灵活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财务会计与税法的目标,产生了差异性,与此同时会计行业管理与运行事项更具有针对性、独立性和客观性[3]。在此发展趋势下,将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实行有效分离,有助于企业财务会计迎合现阶段会计行业发展趋势,符合会计学发展规律,推动会计改革深化发展。

2.2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会计行业深化改革的同时,我国财务税收相关法律制度与税收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与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财务管理与国民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助力,为企业税收收入的强化、税务缴纳行为的规范以及纳税人税务会计监督与核算的稳定提供了执行标准。而传统的财税一体化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则无法准确性、全面性满足企业税征的各项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资金流动的回转与优化。而企业财税分离则有助于推动企业税务会计依法、准确、合理、科学的核算,避免企业出现缴纳税收的争议、纳税行为的违法与纳税资金的浪费等现象,与此同时,对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税收制度深化改革的实行。

2.3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基于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空间逐渐加大,外资企业的引进与投入日渐增多,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为迎合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促进我国税收与国际发展要求的接轨,并有效保障企业利益与我国经济权益,构建良好的贸易发展环境,避免企业国际避税行为的产生,建立完善而独立的税务会计已成为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必然需求,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2.4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企业管理优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企业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流动与运行所产生会计信息的有效核算与监督管理,企业财务会计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提升企业运营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然而,企业财税一体化发展时,企业会计无法在基于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税收的要求上提供会计信息,其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不利于企业管理的优化发展[4]。这就需要将企业税务会计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使企业会计项目活动得到明确开展,为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各项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提供可行性,从而保障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科学与优化发展。

2.5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会计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财税会计分离一直是我国会计行业与财政部门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原则、会计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税收机制的系统化发展,税收会计已实现从财务会计中的分离,并逐渐形成了独立且完善的会计体系,成为一门新兴的专业会计学科分支[5]。税务会计将财务会计的基本需求以及财政税收相关准则与法律实现有效的融合,由此可见,企业财税会计的分离,是企业行业与财政税收优化发展以及会计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展的选择。

2.6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企业信息管理质量提升的必然趋势

企业财务会计是在基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已完成资金运行的核算与监督,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投资人、债务人提供会计信息需求。在基于我国经济体系的转型发展、经济政策的完善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下,我国税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建设,在我国经济市场中,出现了多种经济并存的情况。在此发展环境中,如若依旧执行财税一体化会计模式,则会计人员将无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连贯、准确、科学的核算与监督,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准确、客观、真实反映企业运营情况[6]。因此,要想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企业应实行财税会计的科学分离,实现企业自主化管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明确性、客观性与真实准确性,为企业投资管理以及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便利。

3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对策分析

3.1建立健全企业税务会计机制

要想实现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真正分离,需在税收法律与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税务会计机制,实现企业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构建,形成专业化税务会计模式。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有效借鉴发展优秀国家的相关经验,制定出迎合时展需求与国际标准的税务会计制度与税务会计模式;政府有关部门应基于经济市场实际情况,明确经济职能,通过采用一定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与企业投资行为进行调控,用以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深化发展,实现企业财税会计的科学分离。

3.2加强高素质、高职能会计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保证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高素质、高职能会计人才是保障企业实现财税分离的重要影响因素。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优秀的税务会计人员,有利于提升企业税务会计质量与水平,推动企业税务会计独立、全面、完善发展。对此,可通过再教育、企业培训、高校培训、自我教育等形式与方法来转变税务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强化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促进税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3.3促进税务制度的深化改革

税务制度的深化改革对推动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当今企业竞争激烈、企业管理工艺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对企业所得税制进行改革,实现企业各项所得税税收的融合发展,构建统一的缴纳税收制度;对企业流转税制进行改革,实现流转税制的一体化发展,推动企业增值税的优化建设;对行为税、目的税、财产税等各项资源税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改革,实现资源税的规范化、科学化征收[7]。其次,我国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并规范税收征税行为,从而为税务会计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需求,建立多元化税收管理制度,从而保障企业税务管理优化运行,推动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4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是我国会计领域与财政部门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领域的不断完善、会计学科规模化与系统化发展以及我国税收制度的细化,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已成为时展的必然需求,是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企业结构优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领域与税收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明确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的重要性,对其分离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雨佳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贾曦,廖彩霞.国企税务会计筹划及管理工作的问题研究——以重庆珠华光缆公司为例[J].中国商贸,2014(32).

[2]郏伟伟.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与协调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02).

[3]赖新英.探究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与企业税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

[4]吴其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协调路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23).

[5]邓志勇,朱婕.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系统性评价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05).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模式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现了。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然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是税务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革新,生产力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是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随之出现了“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到了近代,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随着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效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极大变化,20世纪中叶,比较完善的现代会计逐步形成。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和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税务会计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务管理得到加强。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行,使应纳税额的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对此,各地税务机关试行了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办税员,指定取得办税员合格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纳税事项的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这对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二、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

在我国,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未形成现代税制的框架,不具备税务会计成长的沃土。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为税务会计独立成科创建了客观条件并提出了内在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通过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就可以非常明确。

总体而言,税务会计账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账,从财务会计账上获取税务会计要得到数据。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大会计分支,目前在西方国家许多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现代会计的三大支柱。就具体区别总体表现为,财务会计与会计实务相关,是面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会计账,数据真实,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为管理者做出决策;管理会计则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着眼于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对企业实施内部经营管理,预测计划与控制的学科;而税务会计与税法有关,其职能主要在于向对税局部等政府部门,他所从事的会计账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要求而建立上报,反映的会计内容应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1、核算目标不同。税务会计的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所得税方面的信息,便于税务部门征税。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税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纳税申报。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提供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2、核算规范不同。税务会计的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财务会计的依据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

3、核算基础不同。税务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比应收应付标准更加准确,既操作简便,又可防止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以应收、应付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能使收人费用恰当的配比,便于确定各期经营成果,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相关和有用。

4、核算对象不同。税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狭义的税务资金运动过程,即从纳税收入产生经营收入开始,到足额上缴税款为止的税务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核算的是企业全部的资金运动。

5、核算程序不同。税务会计按照道理也可遵循这个程序,但没有规范化的要求,企业一般在期末借助于财务会计的数据资料,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据以编制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规范化的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6、会计要素不同。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项,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纳税所得(应税收益)和应纳税额。这里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不定相同,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标准和方法上都可能发生差异。财务会计有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要素进行的。

7、对会计上的稳健原则态度不同。税务会计一般不对未来损失和费用进行预计,只有在客观上证据表明已发生的情况下方可确认。财务会计实行稳健原则,一般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和费用,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使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被报表使用者误解。当然,在某些方面税务会计也具有稳健的作用,如计提坏账准备和加速折旧等等,这具有对企业宏观引导的功能。(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但税务会计的处理结果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而税务会计的种种处理结果应当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从各国税务会计的实践看,大都先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再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最终将反映在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企业的任何税务会计处理均会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为了处理时间性差异,企业要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该科目或作为企业一项“负债”列示,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列示。与此同时,递延所得税也对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产生影响。

三、税务会计核算模式选择的原因分析

由于各国法律、经济体制、会计职业队伍等等社会环境的不同,世界上各国的税务会计模式是不同的。在英、美、荷等国家,税务会计早就独立于财务会计,而在法、德、日等国家,税务会计则融于财务会计,实际上是财务屈从于税法。在下面世界其他国家的税务会计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众多因素中,会计模式是与会计规范、约束法律是息息相关的,即法律环境是导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否分离,税务会计模式选择的重要原因。

(一)英美税务会计模式

英美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法律条文本身,成文法只是对普通法的补充,适用的法律是经过法院判例予以的解释。作为法律之一的税法也不例外,所以法律对经济的约束较笼统、灵活,而没有系统、完整地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因此英美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分离模式,允许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有充分的独立性,不受税法的约束。纳税人的税务事项由税务会计另行处理,无须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纳税调整来实现。以股东投资人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都遵循财务会计准则,期末将会计利润(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调整为纳税利润(亏损)。与此类似的还有荷兰。

(二)法德税务会计模式

法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实行该法系的国家政府往往通过完备的法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法国的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就受到了诸如公司法典、证券法典和税法典的影响,所以,法德的会计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的自主权受到了很大限制,财务会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税法的影响。法德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模式,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以税收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和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与税法(还有商法、公司法等)一致,对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由于计算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一致,无需税务会计调整计算。该模式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税务会计当然也就无需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

(三)日本税务会计模式

日本的经济立法全面,近乎大陆法系。就会计规范而言,起重大作用的法规是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会计准则。商法、证券交易法不仅仅是法律,而且是会计规范的具体条文,有关会计的核算、会计账户以及会计报告的编制、格式、审计要求等都有规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原则性的内容较多,事实上是对商法、证券交易法及税法的补充。所以,日本的会计处理是一种法律规范,但由于税法与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日本的税务会计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纳税调整的形式。日本的税务会计模式既不像英美那样财税分离,也不像法德那样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依据税收法则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的会计,也就是说其税务会计是一种纳税调整会计方法体系。

四、结束语

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财务会计一样,同属于会计学科范畴。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来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账簿或报告之中。该办法完善了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是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目前,我国财政部已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其目的不仅仅是对两种会计进行划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执行的依据更加明确,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更具规范性,克服了以前会计处理既要符合会计制度又要满足税收制度这种无所适从的情况。

税务会计的建立,会逐渐形成关于纳税活动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如税务会计目标、要素、税务会计凭证、账薄、税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等,对丰富会计理论、发展会计方法、完善会计学科体系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目前积极推行税务会计的独立可以促进广大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拓宽知识、熟知会计、通晓税法,在更高的视野上,为企业理财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减少偷逃税款的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

财务税务会计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模式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现了。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然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是税务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革新,生产力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是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随之出现了“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到了近代,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随着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效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极大变化,20世纪中叶,比较完善的现代会计逐步形成。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和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税务会计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务管理得到加强。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行,使应纳税额的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对此,各地税务机关试行了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办税员,指定取得办税员合格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纳税事项的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这对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二、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

在我国,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未形成现代税制的框架,不具备税务会计成长的沃土。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为税务会计独立成科创建了客观条件并提出了内在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通过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就可以非常明确。

总体而言,税务会计账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账,从财务会计账上获取税务会计要得到数据。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大会计分支,目前在西方国家许多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现代会计的三大支柱。就具体区别总体表现为,财务会计与会计实务相关,是面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会计账,数据真实,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为管理者做出决策;管理会计则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着眼于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对企业实施内部经营管理,预测计划与控制的学科;而税务会计与税法有关,其职能主要在于向对税局部等政府部门,他所从事的会计账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要求而建立上报,反映的会计内容应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1、核算目标不同。税务会计的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所得税方面的信息,便于税务部门征税。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税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纳税申报。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提供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2、核算规范不同。税务会计的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财务会计的依据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

3、核算基础不同。税务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比应收应付标准更加准确,既操作简便,又可防止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以应收、应付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能使收人费用恰当的配比,便于确定各期经营成果,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相关和有用。

4、核算对象不同。税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狭义的税务资金运动过程,即从纳税收入产生经营收入开始,到足额上缴税款为止的税务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核算的是企业全部的资金运动。

5、核算程序不同。税务会计按照道理也可遵循这个程序,但没有规范化的要求,企业一般在期末借助于财务会计的数据资料,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据以编制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规范化的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6、会计要素不同。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项,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纳税所得(应税收益)和应纳税额。这里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不定相同,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标准和方法上都可能发生差异。财务会计有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要素进行的。

7、对会计上的稳健原则态度不同。税务会计一般不对未来损失和费用进行预计,只有在客观上证据表明已发生的情况下方可确认。财务会计实行稳健原则,一般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和费用,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使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被报表使用者误解。当然,在某些方面税务会计也具有稳健的作用,如计提坏账准备和加速折旧等等,这具有对企业宏观引导的功能。(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但税务会计的处理结果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而税务会计的种种处理结果应当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从各国税务会计的实践看,大都先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再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最终将反映在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企业的任何税务会计处理均会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为了处理时间性差异,企业要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该科目或作为企业一项“负债”列示,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列示。与此同时,递延所得税也对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产生影响。

三、税务会计核算模式选择的原因分析

由于各国法律、经济体制、会计职业队伍等等社会环境的不同,世界上各国的税务会计模式是不同的。在英、美、荷等国家,税务会计早就独立于财务会计,而在法、德、日等国家,税务会计则融于财务会计,实际上是财务屈从于税法。在下面世界其他国家的税务会计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众多因素中,会计模式是与会计规范、约束法律是息息相关的,即法律环境是导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否分离,税务会计模式选择的重要原因。

(一)英美税务会计模式

英美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法律条文本身,成文法只是对普通法的补充,适用的法律是经过法院判例予以的解释。作为法律之一的税法也不例外,所以法律对经济的约束较笼统、灵活,而没有系统、完整地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因此英美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分离模式,允许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有充分的独立性,不受税法的约束。纳税人的税务事项由税务会计另行处理,无须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纳税调整来实现。以股东投资人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都遵循财务会计准则,期末将会计利润(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调整为纳税利润(亏损)。与此类似的还有荷兰。

(二)法德税务会计模式

法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实行该法系的国家政府往往通过完备的法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法国的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就受到了诸如公司法典、证券法典和税法典的影响,所以,法德的会计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的自主权受到了很大限制,财务会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税法的影响。法德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模式,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以税收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和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与税法(还有商法、公司法等)一致,对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由于计算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一致,无需税务会计调整计算。该模式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税务会计当然也就无需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

(三)日本税务会计模式

日本的经济立法全面,近乎大陆法系。就会计规范而言,起重大作用的法规是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会计准则。商法、证券交易法不仅仅是法律,而且是会计规范的具体条文,有关会计的核算、会计账户以及会计报告的编制、格式、审计要求等都有规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原则性的内容较多,事实上是对商法、证券交易法及税法的补充。所以,日本的会计处理是一种法律规范,但由于税法与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日本的税务会计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纳税调整的形式。日本的税务会计模式既不像英美那样财税分离,也不像法德那样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依据税收法则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的会计,也就是说其税务会计是一种纳税调整会计方法体系。

四、结束语

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财务会计一样,同属于会计学科范畴。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来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账簿或报告之中。该办法完善了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是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目前,我国财政部已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其目的不仅仅是对两种会计进行划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执行的依据更加明确,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更具规范性,克服了以前会计处理既要符合会计制度又要满足税收制度这种无所适从的情况。

税务会计的建立,会逐渐形成关于纳税活动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如税务会计目标、要素、税务会计凭证、账薄、税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等,对丰富会计理论、发展会计方法、完善会计学科体系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目前积极推行税务会计的独立可以促进广大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拓宽知识、熟知会计、通晓税法,在更高的视野上,为企业理财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减少偷逃税款的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