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生活十篇

时间:2023-04-03 12:00:50

写意生活

写意生活篇1

关键词:风景;观察;写生;生活

风景画最早源于人物画的背景,随后才逐步发展为独立的绘画题材。风景写生,即兴的户外创作,是绘画创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绘画的基本功。画风景写生,可以培养对大自然美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同时它又是锻炼表现空间能力,提高取景、构图能力的最好的练习题。色彩风景写生不同于照相机,因为它通过了我们大脑的主观能动性。就算画树上的一个橘子、一个苹果,也可以通过这个橘子、这个苹果,将人们引到生活中去。

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写生,首先要对那里的地理、历史、人文景观作一番详细的了解,做到事先心中有数,这样才会给写生以丰厚的滋养。风景中的情感表现是多方面的,或触景生情,或缘起造景……不同的景致也会带来不同的表现意念,由这个意念便产生了表现的形式、内容与实现意念的各种手法。它的体现是多维度的:有时体现在色彩上,有时体现在形式上,有时体现在景物的情调上,有时则表现某种认识理念或文化背景,有时也会以色彩和技法美来展现大自然的风姿神韵……总之,无论哪个方面、哪种表现都体现着画者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色彩风景写生有许多值得在实践中探讨的问题,这里仅选取了几个较关键的问题。

1观察与构图

多看、多观察。“看见一个景致,不要急着坐下来就画,要前后、左右,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它,找到它它最美的地方。”[1]在动笔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去看,头脑中要有一个完整的构图,想象一下这幅画完成之后的效果。要做到胸有成竹,不能不假思索的匆忙动笔。同时,也要珍视视觉的“第一印象”,思考如何处理画面中的各种关系,如何构图,如何处理主体与陪衬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取舍,因为我们不是拿着照相机照相,而是对自然客体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使其更具情感特质。

同一景物,由于从不同角度去构图,就可能形成迥然不同的效果,有的平庸无奇、枯燥乏味,有的则情趣怏然、引人回味。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构图的法则,那是他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但是也有一些细则是我们可以打破的。因为写生构图只有那样一套是不够的,适用于任何画面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要经过我们眼睛的筛选而有所取舍,采取移花接木或重新组合的构图技巧来掌控画面,突出景色的个性、独特性。

2个性与共性并存

“写生是大有可为的。每个人自己搞,一个人一套,要既有共同性,又有个性,只有有个性,才能体现共同性。”[1]艺术家抛开实际什么都干不成,到生活中去,生活会给出题目。在一个地方便要发现那个地方的点点滴滴:独特的习俗、色彩、生活节奏、情调等等,要结合实际地理解概念,探寻“发现”。写生要画出些风格韵味来,但又不能做作或东施效颦地模仿他人。模仿永远只是皮毛,不能深入骨髓。风格韵味是画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个人气质,是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独特感的必然结果。每个人的心里都存积着各种感受:温柔的、狂乱的、静谧的、感伤的、羞涩的、流畅的等等,经过画家的着意表现,便凝聚为各式各样的美,产生各种风格、韵味。我们应当在不断地写生中发现自己、总结自己。

3适度夸张

艺术不是魔术,不是照相机的翻版,它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所以创作也好、写生也罢,都应将艺术精神带到更高的地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生是以客观为主,生活为主,更是以感受为主,经过艺术家的夸张、概括、再创造,原先的物象可能不真实了,颜色可能不太一样了,但是它比生活中的更美了,这就是更高的艺术。尤其是一些注重主观表现的画者,他们通常不甘心于循规蹈矩地如实摹写,总是在自己经营的画面上努力强化自己对于客观景象的主观感受。古人讲“得意忘象”,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客观对象的理解和刻划,经过自身艺术思维的再创造,更多的融入了主观的意识。作为色彩风景写生,本就是艺术家情绪和意象的迹化,更不应拘泥于对象,作虚有其表的形似摹写。

有许多画画的人,总是在室内关起门来画画,在观念中画画,而不到生活中去,这样的作品或多或少含有些许概念化、形式主义的味道。浩瀚繁杂的自然景物有着无限的空间和层次,我们要学会取舍、裁剪、移动对象,不能把眼前的客观景物原封不动地搬入画面,那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当然,夸张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必须要忠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自画者的心理需要。当画者情感高涨时,感到如实摹写不能表达自己奔腾的情绪时,自发产生一种要强化感受、夸张形体的意愿,这样的夸张才是自然的表述。

4敏感

写生要取形也要取意,它能训练我们脑子高速的承载力和以及能力。生命在于运动,世间万物也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运动着、生活着,我们要有敏锐的嗅觉,快速扑捉生命中的转瞬即逝,要靠脑子、靠记忆来补充画面,完善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可画的东西:破铜烂铁、旧皮鞋、墙角的仙人掌、从阳台上掉下来的豆角花、枯枝上冒出的嫩芽儿等等,这都是普普通通的东西,却也是艺术家笔下“生活中的美”、“平凡的美”。

色彩风景写生是注重直觉的,是自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是画者心灵的激荡。画面也不是计划出来的,是随着画者面对自然景象萌生的感觉而即兴闪现的。因此,手和脑子都要敏感,对常人眼中的平凡敏感,对“美”的判断的敏感,遵循生活的规律,走生活的道路。这样,画者才能随时发现新的天地,才会产生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的好作品。

同时,为了保持这份敏锐,我们还应不停地调节自己感受环境的角度:多感受社会的新鲜事物、到一些新的地方,保持一种清新的艺术感受力。因为总是在一种环境中生存,对周遭的事物就会熟视无睹,感受也会随之淡漠。

5光线的选择

光线对画面的色调、形体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自然的光线变化有规律可循,达・芬奇让我们多画日出和日暮的风景,因为此时的天光与景物最为和谐,既强烈又含蓄。早晨旭日初升时色彩由冷青灰逐渐变为橙黄色,傍晚空气干燥而带尘埃,霞光分外强烈而呈红橙色,天顶则为偏紫的青色,也偏灰而深沉。尤其是太阳下山前的一瞬间光线会非常的红,与背光的蓝紫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天光的变化可以使平淡无奇的风景充满意趣,日出和日暮的天光瞬息万变,地面上的一切景物,如:屋顶、树叶、山脉、小草……无一不染上太阳的光辉,很有气氛。画的时候要有整体的观念,切勿孤立地抠局部,而应尽量缩短“时光色彩”的差距,加强色彩记忆,便于补充与调整。当然,快速的光线变化给写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却也是培养与提高画者的激情、素养的好方法。

以上所谈的几个问题之间也是有机联系的,主要是服从于表现对象,表现画者的感受。色彩风景写生不仅是技法练习,也是训练构思的重要课题,不能不见人,这个“人”也包括画者自己,只有自己的情与景相融了,才能领悟到风景的内在含义,才能取得写生的主动性。名山大川、湖泊海洋、静穆的森林、广袤的原野,以及小草、溪流等等,有的茫无际涯、幽深莫测,有的参天拔地、赋予神韵……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是生活的能量。“一切艺术都源出于人类的心灵,出自我们对世界的反应,而非出自可见世界的本身。”[2]我们理所当然的要深入生活、研究生活、思考生活,将个人的性格、情绪带入画面,将自然的个性带给观者,有感而画。

参考文献:

[1] 李世南.狂歌当哭――记石鲁[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147.

写意生活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教育;写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97-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她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写生教学是幼儿绘画启蒙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美术教育家尹东权老师说:“人的审美素养可以在幼儿时期通过美启蒙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让幼儿多画多写生。幼儿通过写生实践更加贴近了生活和自然,感受到世界的博大壮美,增加了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幼儿写生画是照着实物作画,即让幼儿面对特定物体或场景,通过观察,以幼儿独特的理解能力和表现手法,自由地将事物表现在图纸上的过程。幼儿写生不同于成人的写生,它不受透视学的约束,只是让幼儿把自己对物体空间位置的认识大胆地表现出来。

1.丰富幼儿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唐代有位画家,叫戴嵩,善画牛,经常深入观察、研究牛的各种神态动作、生活习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画家,也在画牛上出了纰漏,他把相斗之牛的尾巴画得左右摇摆了,因此遭到一位宋朝牧童的嘲笑:“牛斗时,全身力气都使在角上了,尾巴是夹在屁股里的,这画上的牛,尾巴在左右摇晃,不是画错了吗!”这不仅说明儿童是善于观察的,而且启发我们: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要让儿童到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去,要以自然、社会为师,而不能尽摹仿前人的画稿,不能想当然,不然的话,就很难突破框框,有所创造。每位幼儿在开始写生创作时,都不会急于开始,他们往往会认真的观察实物的外形,分析主要部分和局部的特征,研究他们的连接关系后开始创作。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会继续观察,他们会不断的把自己的作品与实物向对照,观察的越是细致,写生的画面就会越深入,越生动。

2.增强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

没有经过写生训练的幼儿,空间知觉大都处于二维水平(即平面的),他们依赖表象作画。写生则按空间位置作画,将立体的客观物体过渡到平面,拓展了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写生,观察、领会和体验生物活动特有的各种模式,强烈地萌发创作动机,进一步推动了幼儿的审美联想和创造。以组织中班幼儿写生“卷心菜”为例,虽然幼儿写生画很粗糙、很不完整,甚至比列不正确、透视不合理,但他们也能抓住写生对象的许多特点,比如从有的角度看,卷心菜是一个圆形或一个半圆,有的卷心菜是层层叠叠包起来的,很多幼儿在卷心菜原有的形态上创作出了新的形态,还能绘制出具有简单情节的作品,画面充满着童趣和稚拙的美感。写生的过程是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与模仿作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幼儿在写生中,将自己的观察和思维概括地表现出来,其意义是深远的。

3.培养幼儿积极美好的情绪情感

带着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能够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方方面面,感受到鸟语花香、河流草地、房屋建筑、人物活动等等,使幼儿更加贴近自然、热爱世界、热爱生活,使幼儿在学习、认识、表现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世界的美丽、奇妙和变化无穷,增加对美的感受力,对物、对景和对人的亲切感。孩子的眼睛是敏锐的、清纯的,他们能够洞察事物的细微谈化并搏采精华,带着天真地想象全身心地去画,他们画出来的是美好生活的和谐音符。

4.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幼儿在写生时,面对新鲜的对象、面对优美的景物,能够舒缓紧张的心理,调节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是平时调皮的孩子也容易安静下来,因为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对象,表现好对象,谁不想自己画好一点!孩子们的写生作品各有不同,仔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就能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有的孩子专注力不够,而且很粗心,通过写生活动细致的观察,无形中培养他们的做事专注、细心的个性品质;有的孩子平时很难安静,但是有趣的写生则能因其入胜,出于喜欢他总能安静专注的画上一会儿;有的孩子胆小,通过写生活动科学的指导与鼓励,则能使其大胆的表现,从而塑造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写意生活篇3

现在,Christofle隶属于法国奢侈品牌协会,它在全球拥有60多家店面,其银器、瓷器设计最为豪华酒店所喜爱,人们在一些知名酒店比如威斯汀、香格里拉的设计中,都能看到Christofle的东西。在国外,Christofle的长期服务对象包括墨西哥国王Maximilian及土耳其苏丹Abdul Aziz,比尔・盖茨、汤姆・克鲁斯、莎朗・斯通等也都对Christofle青睐有加。

尊贵的出身和沿袭

Christofle,这一最负盛名的高级银质餐具制造商创立于1830年,它是餐饮装饰艺术领域的顶级品牌。其创始人charles Christofle被指定为当时的皇室(路易・菲利普国王)定做银制餐具;在19世纪,Christofle还曾为法国王族提供最炫目的纯银四轮马车和雕花大床;如果你到巴黎大剧院,仔细打量打量屋顶上那些不同凡响的雕像,它们也是出自Christofle的手笔。

上世纪30年代,Christofle和豪华游船扯上了关系,那艘船不是泰坦尼克号,但名气丝毫不输泰坦尼克――它是当时最豪华的海上游轮诺曼底号。1935年,诺曼底号在christofle订购了4万件银器,来装饰它的头等舱和三等舱的餐厅,这在当时是相当巨大的一个订购数量。从此,这个银器品牌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点缀世界顶尖奢华游船的任务。不过,最早为Christofle奠定顶尖奢侈品形象地位的,不是豪华游船,而是欧洲王室。

Christofle于170多年前在法国初建品牌时,本以制作珠宝起家,后来,创建人Chaffes Christolle获得了一项电镀银技术的专利权,这个契机让他把精力集中到了银器艺术上。很快他就把这个品牌打造成为欧洲顶级银器制造商,为无数声名显赫的顾客提供精美银器。这些顾客就包括了法国国王路易斯・菲利普和拿破仑三世。1851年,Christofle为拿破仑三世设计制作了整套的餐室用具。这个奢侈的国王当时想要一张能容纳100个客人同时使用的超大餐桌,以供他开设豪门夜宴时使用。Christofle便为他打制了一张超大餐桌,其中心摆饰就有11英尺长,摆放在杜乐丽王宫内。后来。Christofle还为拿破仑三世打造了所有办公用银器。

为了回报皇家贵族的青睐,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工艺水平,Christofle还曾为欧洲贵族订制过一张特制的床。这张银质床榻的四周有四个仿真人大小的女性青铜雕塑,铜像内藏玄机,四个女性手中都有一把白色的天鹅绒扇,可由主人调控扇子扇风的幅度。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当时既没有自动化技术也没有电脑系统的条件下,Christofle联合欧洲制作八音盒的匠人在床体内安装了音乐系统,可根据主人的选择播放歌曲。

古老技术和限售品

Christofle每年都会创作一些大件作品,它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通常价格昂贵,限量出售。2006年4月的展会上,Christofle展示了三件限售精品:银帆船、蓝色中国漆地球、金字塔。这些精品,运用到了Christofle的电镀银技术及一种被称作“Enamel Cloisonne”的古老技术。

这项技术为Christofle独有,它融合了瓷漆工艺。是一种在金属的分隔音日分绘上不同瓷釉再烧制的处理方式。这种古老的法国民间技术,以前多用于建筑物的表面,耐经多年风雨仍不失色是它最鲜明的特征。因为工艺过于繁琐吃力,已经近于失传。Christofle也只在很特别的订单里才会加以运用。

展示会现场上,用“EnamelCloisonne”技术打造的蓝色中国漆地球独具风神,它直径近半米,饱和度很高的中国蓝配上柔和光亮的纯银本色显得特别漂亮,这枚地球限售标价数lO万元人民币,另一件限售品是Christofle专为此次游艇展打造的银帆船,它全长近1米,全球限售50艘,标价34.7万元人民币。设计意味最独特的是标价21万元人民币、有1人多高的纯银金字塔,它由著名设计师Rogertallon设计,塔分3层,每层代表一个千禧年。公元2000年以来的政治、科技、艺术等领域中的大事,都以关键字形式,用法、英、西班牙三国语言被镌刻在塔身上。

知名设计师云集

Christofle拥有许多著名设计师,一些具有相当独特的个人风格,比如鲜明的法国风格、意大利风格。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它拥有DaneFjerdingstad和意大利的Gio Ponti,到五六十年代则有法国的Faniel和FinnTapio。一直到今天的Andree Putman、美国设计师AdamD,Tihany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Andree Putman。她为Christofle做的Vertigo系列,是由30个大件组成的桌上系列,它们被展示在最显著的位置。“她无疑是个了不起的设计师,她的设计被运用到众多的酒店、私人公寓、画廊以及博物馆中,为人称道。当时,她兴致很高地来我们工厂作iX+Vertigo系列的设计,整个过程运用了经典的造型和形状。”Chrfstofle的工作人员德布蕾说到这时还展示了她手上飘逸灵动的圆环戒指和脖子上简洁的环圈项链:“比如我这两件首饰,也是这系列的一部分。你可以看到,AndreePutman把品牌和自己的理念结合起来了――她出色地运用了银这种材料,诠释生活概念。她的这系列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每件物品上你都能找到一个相同的圆环造型。在以这个圆环为核心的系列设计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个人风格――冷静、优雅、不受时间约束的时尚和经典。”

另一位设计师AdamD,Tihany,是世界著名酒店和餐馆设计师。他的概念设计也曾被运用在纽约的Cirque酒店、伦敦的Monte、拉斯维加斯的Spago饭店以及吉隆坡的Lafitte和上海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他为Christofle设计的Urban刀、叉、匙系列融合了他独特的设计风格――简单的线条、几何雕塑、修长的垂直感觉,棱角分明,展示了充分的现代感。他还颇富创意地和厨师ThomasKeller共同合作了K+T碟子系列,那种形式感和材质感表达得很漂亮。

写意生活篇4

关键词:唤醒;小学生;写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31-01

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往往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对小学生来说更是谈之色变,在写作时应付了事、抓耳挠腮的现象比比皆是,唤醒他们的写作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对作文写作产生兴趣和动力,唤醒其自主写作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一、巧妙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首先应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好感和喜爱之情,可以巧妙创设写作情境来实现。情境作为写作教学的一大要求,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是调动其写作兴趣与吸引注意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全面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去探索和思考,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思维,以此达到锻炼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小学生的思维一般以感性体验为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唤醒他们的写作意识时,需要以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方式,引导他们参与和思考,让学生置身于真切的写作情境中,真正实现有感而发。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模仿实际生活情境、实物模拟等方式,调动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其写作意识。

二、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主动参与写作

小学生缺乏写作意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的写作材料有限,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没有内容可写,写作思路不够明确,并且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和途径不多,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在提炼与应用素材方面更是有所欠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用更加有效、直观的方式,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积累各种形式的写作素材,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体验能力与观察能力,从个人生活、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筛选和整理出有效的写作材料。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这是唤醒他们写作意识的前提,促使他们在自己的知识积累中迅速整理出所需要的信息、确定写作思路。例如,针对《我的爸爸》这一写作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忆爸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要片段,经过筛选与整理,进行写作。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写作热情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不少资料或素材小学生无法真实感知,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进行有效补充,通过声音、音乐、图片、视频或动画等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各种资源和素材,拉近他们认知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触类旁通,对各种形式的写作素材进行更加详细和直观的了解,从而调动小学生写作热情,唤醒其写作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写作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特殊的优势,比如,在进行《秋天的收获》写作教学时,大部分小学生虽然脑海中积累了一些写作素材,但是却无法下笔,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下秋季硕果累累、庄稼成熟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这种真实情境下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进而唤醒他们的写作意识。

四、与小学生亲切交谈,触发真实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应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舒缓紧张,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写作氛围,小学生的写作情绪才会得以高涨,对写作产生无限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与小学生进行亲切交谈,触发他们的真实情感,帮助其挖掘写作材料,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小学生在写作课堂中敢说、敢问、敢想和敢写,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需要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与他们相互交谈,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用爱心与真情关注每一位小学生,激发他们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例如,在进行《一次尝试》写作教学时,教师在与学生亲切交谈中,让他们想起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尝试,诸如做饭、洗衣服和骑自行车等,不仅可以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还能够触发其真实情感。

五、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十分关键,这是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写作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写作教学活动中,应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唤醒小学生的写作意识,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家莲.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3,(5).

写意生活篇5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写生;创作

花鸟画自唐代以后形成独立的画科,长期以来鉴于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分为写意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要求造型严谨、技法精细;写意花鸟画要求以形传神、概括简练,形成了最具中国画特色的题材和绘画风格之一。在花鸟画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中国写意花鸟画则已经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 ,以写意来传情达意的独特传统。“写生”二字自北宋刘道醇的《圣朝名画评》及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都有提及。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有言:“昔人谓画人物是传神,画花鸟是写生,画山水是留影”,这有力地说明了自古以来就有花鸟重写生的传统。写生一直是学习中国画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一切艺术规律都是创作者对自然规律艺术化的反应。好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社会生活和自然,写意花鸟画更是以写生为其创作的源泉和支撑。没有写生不可能有写意花鸟画创作的发展。

因此,写生不仅是进行写意花鸟画学习不可脱离的学习阶段,同时也表达着创作者内心对自然物象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花鸟画写生为其创作提供了可塑的题材内容。

一、写意花鸟画写生

写生是艺术创作主体对客观社会与自然的认识和感知过程,更是认识生活、搜集创作素材、锻炼造型能力和写意笔墨技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而写意花鸟画写生是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表现与再现统一的过程。追溯写意花鸟画发展历史,从事写意花鸟画的画家们都相当重视写意花鸟画的写生――师法自然。

(一)花鸟画写生的“写意”层面。

写意花鸟画写生要强调“写意”的含义,就是指写生过程中作画者将主观的修养、情感和认识融入写生。而所谓写意是指“画家对时代、民族、社会、自然等一切的深邃体察在心中蕴积成的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和凝炼的感情,而借助于客观物象和笔墨表达出来。”【1】写意花鸟画写生强调的是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意境和人们所赋予的品质。而意境不是客观物象本来就有的,是人将感情投入到花鸟等物象之中。以四君子为例:梅兰竹菊有其不同寓意。当写生梅花的时候想到坚强傲骨,看到竹子的时候就会想到高风亮节,面对兰花想到的是清淡雅致,更是寓意不屈傲骨。现代国画大师郭味蕖常画竹也种竹,时常在风、雨、雪中观察竹的意境,感悟竹子的性格和精神气质,拿起画笔写生时,自然能深刻地描绘竹子的神韵、意境,同时将个人的理解和感情带入创作中;需要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根据物象的气质,处理好线条的粗细、疏密、长短,强调线条意识和形式因素的组合训练,把握气氛、营造气势。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从一朵花一棵草都会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甚至整个世界。这就是客观事物被人所赋予的品质,有了生命的气息。

(二)写意花鸟画写生的意义与目的

历代有创造性、有见地的艺术家,都极力提倡深入现实生活,亲近自然,以自然界的万物为师。从道家天人合一的艺术主张到南齐谢赫六法之“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再到唐代张藻的“外事造化,中的心源”、清代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及近现代的齐白石和任伯年、徐悲鸿的写生主张,都体现出中国画特别是中国写意花鸟画写生之不可替代的位置以及其创作与写生的密切关系。

五代徐熙就是提倡写意花鸟画写生的典范。“据《宣和画谱》记载:“徐熙花草虫鱼,妙夺造化,尝徜徉游于园圃,每遇景留,故能传写物态,蔚有生意。”[2]由此可见他非常重视深入生活和自然,身临其境,熟悉花草虫鱼的的自然生态结构,能够自然生动的表现物象,所画之物生意盎然,富有情趣。“北宋赵昌经常在晓露未干之时,管茶话会,手中调色摹写,并以“写生赵昌”自居。”[3]清代画家恽南田所作没骨花卉不为先匠所构、独辟奇境,他曾说“写生之技,即与古人为师,犹未能臻至妙,必因而师造化,庶几极研尽态而为大雅之崇.”。正是他的这种“对花写照”与“对花临写”的精神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国现代花鸟画大师郭味蕖提出的两个“深入”理论就是强调写生在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一是深入社会生活,二是深入自然生活。他的画大多是从自然中来,每次外出归来写生稿都累积无数,生活和自然必然成为花鸟画创作的基础。其后代郭怡Q也极力提倡深入生活、走入西双版纳写生创作。

而写意花鸟画写生的目的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深入观察和认识,一方面真切地感受生活,挖掘出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之美,同时找寻自然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点,使自我的感受得到进一步升华;另一方面提高把握客观物象的造型能力从而提高绘画的表现技巧。用写意的形式进行写生可以开掘笔墨形式语言之变,还可以开掘自己创作的艺术个性;再者整个写生的过程是调动创作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很自然的就会将客观物象转换成带有强烈感受的主观作品,收集大量日后进行写意花鸟画创作的素材和资料。

(三)将“三物”理论融入写意花鸟画写生中

写意花鸟画的写生是走进自然界身临其境地直接描绘自然中存在的物象。如何更好的走进自然、体验认识和感受生活,在写生中训练造型和笔墨形式,讲究的是笔墨表现的形式和画境表现的结合。为进一步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搜集大量的素材,同时能体现物象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情感?这就要求花鸟画创作者深入观察所描绘的自然物象,以心观景,以情动人。最主要是了解掌握花鸟画写生必要的知识和构图规律。首先要了解自然物象的形态结构,进行细致的解剖并记录下所描绘的花冠、枝、干、叶、花蕊、花苞、花托等;其次,写生还要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构图规律,将好的构图记录下来以供日后创作之用。当然也可以截取自然物象中最动人处给予适当的处理,移花接木尚可重新组织创作。

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根据前人的绘画理论和艺术实践,在结合自身的创作体验提出了“三物”理论,即“作画要明白物理、体会物情、观察物态”。“三物”理论同样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写生提供了一条明晰有力的理论依据。

熟悉物理、感受物情和观察物态,用心的去观察自然物象的生长规律,了解植物的习性、感受其不同的品格和特性,并积极主动的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注入所描绘的对象中去,这样的写生对象才会以情动人、以态怡人。画竹子时不仅要画出竹子的生长结构,也要将竹子所特有的高洁清雅之气表现出来。例如明代大写意花鸟画开创大师徐渭在《题四梅》所言:“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且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以及《徐文长集》:“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皆吾拔五指栽。”再看齐白石老人:“我绝不会画我没见过的东西”、“我对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要多的多。”等等,从这些富有感情的话语中可以窥见大师们对所描绘的物象不仅仅是了解而是深入的观察甚至是研究其生长规律。他们从大自然的一花一木一鸟入手,力求准确地掌握花、鸟、虫、兽的生长规律和自然形态。从写生入手,把自然万象作为描绘的对象,这不但客观的表现了自然之美,更融入了艺术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会,所刻画的对象自然就融入了物理、物情和物态。

二、写意花鸟画从写生到创作,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转化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与自然,写意花鸟画创作从来都与自然分不开。进行写意花鸟画创作时不仅要师法古人进行临摹对照,更要求我们师法自然,将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丰富生动的素材融入创作者的感悟与意念进行再创作。

(一) 写意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写意花鸟画写生是进行绘画创作的必要准备。唐代张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力地验证了写意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的密切关系。所谓“外师造化”就是师法自然,走进社会生活与自然中去,将自然万物作为描绘的对象。“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中得心源”则进入了艺术创作阶段,不仅是面对自然深入了解、感受然后是提炼最后是主动的表达,是由客观向主观的转化和过度,更是将从自然中写生来的内容素材融入创作者的审美情感进行再加工、提炼、处理,最后创作出以情动人的好作品。“中得心源”是以写生为基础的,是从写生中来的。另一方面,写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创作。因为花鸟画的写生过程是作画者积极投身于自然生活,极力的感受、认识、记录生活并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炼筛选素材,最终深入认识生活提高表现技巧的综合实践过程。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离不开写生,没有写生的创作就没有艺术内涵,东拼西凑、经不起推敲、缺乏生气。因此作画者只有通过大量的写生训练、点点滴滴地积累总会慢慢感受创作的灵感、寻找并确定创作的题材内容,把写生中的自然视觉形态注入个性的思维、情感与主观的选择、判断及艺术表现,变物质形态为意识形态的学术创作。才能找到能够表达自己内心审美需要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并强调选择具有一定审美倾向的表现形式。把写生中得到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全身心顺利地进行写意花鸟画创作实践。

(二) 把握写意花鸟画由写生到创作的艺术规律

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思。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是构思、立意的结合。这其中离不开美学内容即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应该重视意境。“创作新的意境是新时期中国花鸟画创作面临的新的课题。所谓新的意境是指当代中国画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4】正如李可染所言:“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物象精髓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

1.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自然中提炼出来的构图样式,表达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上的审美追求。首先作画者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的从花鸟画的写生素材中提炼修改构图,适当的删减和增加局部以达到整体画面的完整和想要表现的艺术效果。甚至在写生的过程中就能够选取好的构图,有时面对自然物象常常被某一部分打动,这时就可以利用截取法选取自然中最精彩的部位,再适当调整提取最完美的花鸟画构图。要选取最能够表达主观审美意识的表现内容,将写生中所描绘的典型形象有主有次的加以刻画和概括,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再升华到带有主观意念的艺术形象。

2.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融入了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否则将空洞无味。“写意花鸟画”顾名思义要突出其“写意”。就是要在写意观的指导下师化自然,只有把客观的视觉感受上升到主观的创造才能使花鸟画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将创作主体个人的修养气度、审美感受、情感体会汇入创作客体之中,这样的作品必然活泼灵动、富有内涵和意境。凡是在艺术上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将客观自然的美妙与自身的情感溶为一体。清代原济《在题画》中说道清代画家石涛:“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同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自脱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耶。”

结语

无论从写意花鸟画的传统还是现当展角度看,重视生活,注重写生已经成为写意花鸟画的时代特点之一。写意花鸟画的写生不可逆转地成为花鸟画创作的根基。而现当意花鸟画创作既要表现出时代民族精神的也要表现出自我的精神。深刻地理解写意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在写生的基础上,将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将写生与创作很好的结合,创造出有意境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是从事现当意花鸟画艺术创作的民族和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郭怡Q,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12第一版

[2]韩璐,从写生走到创作 ――花鸟画,2001年7月第一版

[3]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

[4]王镛,移植与变异――东西方艺术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姚顺熙 ,中国花鸟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

作者简介:

写意生活篇6

【关键词】中年级 作文教学

到了中年级,写作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的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作文教学起始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只要抓住了以下三大着力点,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在写作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就会主动追求,积极进取,摆脱奉命习作的被动地位,有效地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至为重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要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让他们觉得看似“难于上青天”的写作之路就会变成“一马平川”。那么,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利用兴趣迁移的特点,组织有趣味性的习作训练。小学生兴趣广泛,对各种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心,只要是新鲜事,都能吸引他们。从这种心理状况出发,把他们对事物的强烈兴趣迁移到写作之中,提高习作的积极性。安排作文训练时,不应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应从他们的生活体验出发,发掘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2.运用习作成果引起连锁反应,牵动学生习作的上进心。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喜欢和同伴比高低。从这种心理状况出发,写作讲评时推荐一些习作供同学分析,论是说非,创造热烈气氛,使评者、被评者都受到教益。评论时可就某一发表意见,像如何捕捉生活中带露水的新鲜材料,怎样有意识进行读写迁移,怎样让人物自己说话,妍媸好丑让观者自知。通常会挑几个经典的片段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评价和修改,老师在一旁引导,这样学生会加深对习作中某些问题的认识。

二、充实学生的写作材料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不是躲在象牙塔里可以杜撰出来的,它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因此,许多只把视点落在技巧上的教学总是不能成功,就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学写文章的人,要在生活这一关上认真下功夫,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受,思考。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越多,写作的素材越丰富,思考得越深入,认识生活的能力越强。要认识生活,必须做到身入生活,心入生活,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使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入脑入心。

2.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来说,直接经验重要,间接经验更是重要。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掌握更多更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的下一点聚沙成塔、集掖成裘的细功夫。再说,人不可能事事都直接经历,都亲自目睹,亲身能闻,亲身实践,通过阅读,能懂得许多个人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冲破个人生活的局限。

三、抓好文章的“意”

在听、说、读、写各项语文训练中,“意”的锤炼贯穿其间。因而,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在文章的思想上发光,就须花大力气确立文章的“主心骨”,力求在“意”上取胜。“意”在文中既然如此重要,写文章就必须认真立意,所谓的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思想。立意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正确。写文章是件严肃的事,无论写给谁看,都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托尔斯泰是俄国的大文豪,他对自己写作做了这样的规定:“主题必须是崇高的。”要达到“崇高”的目标,首先是正确。要正确,就要锻炼自己的思考力。只有认识正确,文章的“意”才能立得正确。比如讲写《读好书,好读书》的作文,有的同学确立的中心思想是:凡是书,读了就有益处。这显然是不妥当。书籍中有好书,有坏书。好书是精神食粮,读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坏书诲淫诲盗,读了必会侵蚀思想,吞噬心灵。要指导学生文章的“意”应确立为“开卷未必有益,读优秀读物才能受到教益”就正确了。

2.深刻。立意切记“庸人思路”,大家能描写的现象,大家能说的肤浅的道理,作为文章的“意”,文章等于不写,是多余之物。要锻炼自己的眼力,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为现象所迷惑。要对所写事物认真观察,仔细体会,见别人之未见。这样立的“意”,就能切中事物的要害。

写意生活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 积累素材 语言表达 观察 读者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4

【正文】: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学生在教师不厌其烦的训练下,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厌烦情绪。一说作文就头痛,哪里还能写出好的作文。

那么如何改变学生每次作文都有许多学生感到头痛,无从下笔,要么东拼西凑,敷衍成文,要么写些空话、套话,言之无物的现状呢?我认为作文教学应重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积累素材,二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谈几点想法:

一、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可见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老师可以从读的兴趣中引导学生,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他们的写作仓库中增添一点“米”。

1、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各种方法积累素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一些文质兼美、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将各种素材分门别类,作成卡片;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向家人、熟人或同村人搜集一些乡村民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生活材料;学会对不同意见的收集和分类;各种情况的分析;文摘汇编等。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组织参观、游览,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写阅读笔记不失是学生积累素材的良策。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又养成了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

3、创造有助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各项课外活动。积极发动并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课外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人格。在发展学生爱好的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的主体感受,从而让学生积累了特殊的写作素材。

二、多角度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我们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情感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从七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写出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

三、勤于练笔,敢于创新,训练表达能力。

作文能力应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1、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提炼课文的大意,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还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者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要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否则七嘴八舌,前后无序,虽训练了说的能力,却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2、勤于练笔,训练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写作训练的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就会越来越畅通。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写日记和记笔记的好习惯,加强日常练笔。

3、模仿写作练习,练好写作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所学的课文,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会想象,学会创新。比如,学习了课文的写作技法、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题。这样,既从教材中找到范文,又可跳出教材范文的框框,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所学的文体能做到较好的掌握和训练。

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材料、漫画、哲理故事等,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能挖掘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认识程度,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四、多写书信体作文,建立和强化“读者意识”。

叶圣陶老先生说:“平常写信给朋友,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内容决定形式,技术上也乐意尽心,而且也容易安排。”所以叶老强调:“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在教学中多采用书信体写作文,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这种作文要求形式上是书信,内容可以叙事,可以说理,可以描写景物,可以介绍事物。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书信来承载。学生写书信体作文,势必会在写作时时时刻刻想到“读信人”, 使他们在每次写作文时,都有一种意识――“我的作文是写给某人看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写作热情,大面积地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可以用多种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比如,学生的日记、作文等让学生进行互评。也可以将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中朗读、传阅、交流,组织作品展览。让学生自办手抄报等,学生的作品得到公众的认可,这样可以激发写作的动机和兴趣,又可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写作有了读者,彼此交流,互相学习,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以及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总之,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将会彻底改变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让学生能够写、愿意写,乐意写,在写作中获得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写意生活篇8

一、真实性原则

随笔写作的真实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要求作者在写作中做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理。

1.写真事

写真事,就是要求写作者要真实地写生活,写社会,写自然。提倡写真事,就是要引导作者到生活的无尽宝藏中去挖掘写作的矿石。写真事就是要求作者要以满腔的热情去主动参与生活,融于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鲜活的东西,写出深刻的理念。要求作者注意培养自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让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聪慧的眼,善于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本色化内容的文章。

2.说真话

说真话,就是说实话,说肺腑之言,说心底之语。说真话对人生是一种义务,对于写作则是一种规范。没有真话,满纸套话、大话、空话、假话,这样写成的文章,缺少浓厚的生活气息,缺少鲜明的个性,缺少蓬勃的生命力,要感染人实在很难。

3.抒真情

抒真情,就是作者在写作时要倾吐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憎爱毁誉。写作要有生命的活力,离不开真情实感。情是心灵和客观现实碰撞迸发的思想火花,写作要倾注真情最要紧的就是作者要注重培养自己健康敏感的心灵,让心灵成为易燃物,一经点燃,就会燃起感情之火。

4.讲真理

讲真理,就是作者在写作中要发表正确的观点,表达健康的思想;就是要歌颂光明,凸显真善美。作者要重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大力培植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用正确的认识论剖析生活、提炼生活、反映生活,把讲真理歌颂光明作为写作的旋律。

二、求美性原则

随笔写作虽说是自由写作,但自由总是有条件的。鸟儿不可能自由到水里,鱼儿不可能自由到空中。完全的自由就是没有自由。随笔写作同样需要戴着镣铐跳舞,随笔写作在遵守求真原则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求美的原则。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随笔写作,若是能从一般人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用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 ,那一定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三、敏感性原则

写作者缺少的并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敏感度。没有敏感度,即使置身于惊天动地的生活之中,也不会有写作的发现与冲动,写出的文章也只是无病而已。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对于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个插曲、一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个人物,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以及从生活平面飞跃的一点浮想,都可能使其心有所动,产生思想。细小、零散、平凡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学生忽视,偶尔获得的新鲜感受、情思火花又稍纵即逝,学生没有灵敏的感觉,没有沉思的心灵,就可能与之失之交臂。所以,学生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敏锐地抓住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对话、动作、场面、情思、感受,把它写出来,写得别具意味,引人入胜,令人回味。

写意生活篇9

一、随文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

1.趣味变写。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记得在教《生命的药方》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德诺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你们愿意帮他完成吗?”学生齐声回答“愿意”,我因势利导:“那请你替德诺给艾迪写一封信。”同学们马上挥毫,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2.填补空白。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让学生想象:“当父亲看到变成了一片废墟的学校,他会怎样想呢?”通过联想补充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3.模仿写法。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荔枝图序》一文描写了故乡的荔枝树和荔枝果,作者又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杨梅果,写得形象生动。学完这课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家乡的一种特产,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

4.续写文章。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在教学完《圣诞老人的礼物》一课后,我让学生为文章续写结尾。其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小女孩收到礼物后,他非常感激大胡子老板……”有的同学写“小女孩的妈妈收到礼物后,她的病渐渐的好起来了……”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二、生活小练笔。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无目的性地观察,以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像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组织学生练笔。如让学生把在校内参加的“六一”等活动情况写下来,让学生把在家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写下来,让学生把在社会上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和参加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更富真情实感。学生在参加了校内外活动后,我引导他们及时练笔,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下来。上学期,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参加了游园的活动,临去前我布置任务,要学生仔细观察各处。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看、说,回来后再进行小练笔,学生都很乐意写,很快就完成了,而且都写得不错。广播里、电视中、学生的身边天天都有新鲜的、有趣的事情发生,这就是学生习作题材最丰富、最直接的来源。

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留意身边小事,培养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通过小练笔,学生不再怕作文了,不仅提高了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写意生活篇10

关键词:求真 写实 真情 真人飞扬

当下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发展的。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作文本,进行闭锁式小循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新理念呼唤作文教学也要“求真写实”。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真、写实呢?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真情

引导学生写“写实”作文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和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写作教学必须“寻源取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这是克服作文空话假话的关键。观察生活是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平时,教师要诱发学生有意注意的兴趣,多观察周边的景、物、人、事,把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及时写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如全面观察法、定时定点观察法等,让学生在多角度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周围事物保持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在平凡中见非凡,在平淡中显新奇。一旦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非但不会害怕作文,而且会经常产生写作的冲动。

2.带领学生参与生活

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场面,内心才会有触动,才能抒发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可以让学生把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撷缀入“生活拾贝”采真集中,成为第一手大容量的写实作文素材,可以组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探究式的专题式活动,如社会小调查、为家长写广告语等,赋予写实作文很有价值的素材。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体验,是由自己亲身经历、感受和体味得来的生活经验。应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蕴藏着一个取之不竭的习作题材的宝库。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对自己新观察到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分辨出美与丑,善恶与真伪,自然就会发出借助笔来表达的愿望。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创造生活。

4.提倡学生写真文

需要强调的是,写实作文倡导的以我手记我行、我手书我心,绝不是说学生习作不要立意。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引导学生选择习作的材料,指导学生要从熟悉的生活素材中去领悟所表达的中心,从要表达中心的高度来观察生活,并对生活素材进行详略、取舍的加工,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提倡写真,学生习作才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充满特点的真情和情趣,沉浸着笑语和泪珠”(冰心语)。事实上只有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有魅力的,最能感人的。

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真情

“写实”作文课堂教学要唤醒学生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使之活跃起来并转化为生动、形象,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我们是这样思考和操作的:

1.营造“写实”作文教学氛围

改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解放学生的嘴巴、头脑,激发其说真话、抒真情的热情和兴趣。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进行资源的整合,让智慧在相互交流中碰撞,不断丰富、平衡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储备、知识储备和情感积淀,营造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习作成为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的方式,让他们爱写,想写,敢写。

2.命题中求真务实

作文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作文离开了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必须先做学生的知心人,知道学生心里想什么,喜欢什么,熟悉什么,哪些材料是他们能写的,爱写的,从而命出学生愿意写又有所写的题目来。

3.构建“写实”作文教学范式

作文课难上,教师、学生都不愿上作文课,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知识型静态作文教学”中,即使学生作文理论烂熟于胸,提笔却仍然写不出文章,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过观察活动和情感活动,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改革作文教学,构建“写实”作文教学范式尤为重要:

(1)现场体验式作文教学。实践体验是学生写作“求真写实”作文的“活水”。学生有了亲身经历,产生了情感体验,才会吐真言,抒真情。

(2)开放式作文教学。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

(3)阅读感悟式作文教学。作文是写出来的,也是悟出来的,它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和对作品的领悟这一基础。坚持读写一体,常常利用语文教学中的“空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三、引导学生阅读积累,感悟真情

1.培养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

向学生推荐的书目充满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其爱不释手,产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内化欲,以实现高效自主的语言积累。我们选用了《美文赏读》、《语文拓展阅读》等书,利用活动课及午间指导学生阅读、交流、积累,使整个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儿。

2.借鉴他人文章之精华,引导学生自主摹仿

“摹仿就是学习,摹仿是孩子的天性,摹仿是孩子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摹仿可以使孩子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这是著名语文专家朱作仁教授对作文摹仿的论述。所以我们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读书,读好书,“和高尚的人谈话”,“品生活之味”,学习他人对生活的领会、表达,以此丰富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帮助学生从阅读中借鉴他人观察事物、选取材料及表达技巧上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人的思考方法,从而不断充实胸中的积蓄,从而达到“情动辞发”的境界。

“写实”作文教学,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习作环境,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提供了习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学做真人的思想品质,使整个习作过程形成开放的、动态的过程,让学生思维驰骋,让习作在指尖飞扬。

参考文献:

[1]《特级教师教学录》

[2]《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