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00:08:59

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篇1

从1999年到2007年,在昆山市25所学校中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的排名情况如下:平均分排名分别为25、25、18、15、19、17、、22、11;及格率排名分别为25、25、20、15、19、16、21、22、13;优秀率排名分别为23、22、18、15、16、20、25、19、9。

从中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0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是很差的,平均分与及格率都是全市最后一名,优秀率也排在倒数四名之内;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虽然也有过小波动,但总趋势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2005到2006,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又明显后退;直到2007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才大踏步回升。

二、追寻ZP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滞后的原因

2001年以前的连续几年里,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排在了全市最后一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通过仔细调查,查出原因如下:

1.化学师资力量薄弱。当时一个初中化学教师至少要带三个班级的化学课,而且有两个没有学过化学教育专业。他们忙于应付备课和批改作业,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效率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学生不愿与教师配合,甚至有的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这样的课堂状况是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3.课后督促不够。据当时的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那时讲完课就万事大吉,不去管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更不高兴去搞什么面批、个别订正之类的辅导活动。

三、总结ZP中学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

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其成功经验在于以下几点:

1.加强了初中化学师资力量。连续几年的全市最后一名,引起了昆山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教育局帮助我校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化学教师。同时学校内部也作了适当调整,强化了初中部的化学教师,聘请化学教研员到我校进行调研,促进初中化学组迅速强大起来。

2.组员精诚团结共进步。一个团结、奋进的教研组,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内每位老师的长处。初中化学教研组的教师经常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比如,有的教师做了优秀的课件或精选了习题,其他人都可以用。

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教师合作摆脱了教师成长的孤独境地,调动了教师成长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共建专业成长的氛围,实现教师专业成长。ZP校初中化学组在上学期被评为“苏州市青蓝文明岗”,精诚团结是取得进步重要的原因。

3.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初中化学教师是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课堂效率的:

首先,管好课堂纪律。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就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烈讨论;在教师讲解时,就要管好学生闭上嘴,让他们用心去听;该让学生做实验或练习题时,就要让学生认真操作。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而展开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4.抓好课后督促工作。课后督促学生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初中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尽心尽力。为此,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力争做到:凡是布置的作业,必定检查或批阅;发现有不做作业的“漏网之鱼”,必定查出来补做;发现学生在作业中出错,必定让他们订正;尽量多给学生面批,加深他们的印象。抓好课后督促工作,促使过去我校初中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四、促使我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的对策

由于我校距离昆山市内近、所在镇的经济发展快、三镇合并后学生规模扩大等现实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初中化学教学而言主要有以下措施:

1.保持优势,迎难而上。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已经有一些成功经验。我们不但要保持这些优势,而且要认清当前的困难:要把二流甚至三流、四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学生。

2.帮助找回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保证。然而从小学升到我校来的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化学要到初三才学,那些其他功课差的学生,早已没有学习信心,帮助学困生找回信心是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一,采用“攻心战术”。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每接一个班时,都先让学生明确化学是新科目,没有任何基础障碍,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可以学好化学。第二,对于其他科目差的学困生,化学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关注和鼓励。每当他们达到一个较低要求时,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初中化学新教材编排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闪亮登场,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画面点缀其中。这些都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要利用好新教材的丰富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读书指导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4.建立学习档案袋。在档案袋里,主要记录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化学的状况,如记忆哪个化学符号较困难,学习哪些知识点时难以理解和掌握,做哪类练习题时容易出错,探究实验中的得与失,作业完成准确率,测验成绩,学习成绩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习心得体会及思想变化等。化学学习档案袋的建立,促使学生关注、重视并且正确对待化学学习与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对自己学习行为和化学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

总之,我们ZP中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7—8.

[2]陈佩遐.中学教师合作教研的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初中化学论文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人文化策略;教育

在绝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化学似乎是和人文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毕竟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传授的是科学知识而非人文知识。但是新课程的要求正在改变这一思维僵局,按照它的要求,化学等理科门类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在此总结以下几点措施。

一、以化学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化学史尤其是近代化学史上,有着很多的精彩故事,内中无不体现了化学界前人历经艰险、大胆创新、实事求是、勇敢探索的良好品质,这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因此,可以在讲授化学知识时,讲解一些类似的化学史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品质,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勇敢科学探索,接受严谨科学态度和方法的熏陶。比如,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从它的被发现和被确认讲起,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发现化学变化的物质守恒,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同样的定律,再到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及英国化学家曼莱都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这一定律并使得这个定律上升到科学理论的层次,以此来说明人类对物质、物质结构、物质变化等内容认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教育学生要更加珍惜前人的思想成果,鼓励他们勇攀高峰、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登高望远。

二、以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和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也是人对化学知识和物质的滥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对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既让他们知道如何避免滥用化学物质,也鼓励他们能在更深的层次上运用化学知识来改造这个世界,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这也是新课程要求的应有之义。比如,近年来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都造成一定干扰的雾霾现象、食品农药超标问题、温室效应等,可以结合相关的化学知识,让他们知道学习化学知识不是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化学家以及大批化学工作者也是有责任的,作为现在正在学习的学生也有这种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更多更好的化学知识,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三、以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是建立在各门学科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的,因此政治哲学课等人文学科与化学等自然学科也是有必要结合的。比如,在化学教学中就可以教授唯物史观,在讲授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等内容时,可以培养他们运动和静止的辩证观点;而对氧化还原的教学中,得氧与失氧、氧化与还原、化合价升高与降低、得电子与失电子等自始至终无不渗透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初中化学中加入人文化教育,不是主张化学学科的泛化,而是促进化学与语文、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因此化学教师的主要内容仍然是讲授教材上的化学知识,在可以开展人文化教育的时候顺势而为、正确在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正如龚育之先生所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论文篇3

七年级英语教材中出现了“MynameisJimGreen.”这种交际用语,教师应该对西方的称呼作些解释。英语中多用名字直接称呼对方,而在我国,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大多会用尊称,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分别时经常会说“慢走、走好”之类的话,若翻译成英语就是“Pleasewalkslowly”则会使外国人到不解:“为什么要慢慢走?是不是走快一点就不礼貌?”而如果直接说“Thankyouforcoming”就很得体。这也是一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外国文化修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中蕴藏的西方文化元素很多,教师应该从单词、短语、短文中进行挖掘。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学生感兴趣的西方寓言故事或名著,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西方的节日或其他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和文化背景,如介绍感恩节、圣诞节的由来,复活节、万圣节的风俗等,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了解西方文化。

(二)营造文化氛围,体验语言环境

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在没有具体的语境,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学设备的配置工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绘画、图片等,或以外国电影、影像资料等来烘托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文化信息量,通过营造适宜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讲解文化差异,培养语言能力

汉语和英语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与东西方间的文化差异息息相关。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学生在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也有基本的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从西方的餐饮文化入手,将中西方的餐饮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西方的餐饮礼仪有所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想通过更多的方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

(一)依托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是进行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平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英语教材的内容丰富,很多知识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资源,将中西方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比如,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dollar”一词,教师便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讲解西方国家的货币与中国货币之间的差别,通过汇率、单位和单复数形式的区别等,使学生加深对商店购物的认识,增强文化意识。因此,英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引导学生搜集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拓展信息渠道,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

文化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单单依靠课堂教学还不够,需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要收集相关英语文化的报纸、电影、小说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文化传统等。英语教学一定要以文化为基础,不能单纯依靠教材,要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的语言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了解正宗的西方文化。

(三)加深文化理解,弘扬中国文化

初中化学论文篇4

从1999年到2007年,在昆山市25所学校中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的排名情况如下:平均分排名分别为25、25、18、15、19、17、、22、11;及格率排名分别为25、25、20、15、19、16、21、22、13;优秀率排名分别为23、22、18、15、16、20、25、19、9。

从中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0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是很差的,平均分与及格率都是全市最后一名,优秀率也排在倒数四名之内;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虽然也有过小波动,但总趋势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2005到2006,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又明显后退;直到2007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才大踏步回升。

二、追寻ZP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滞后的原因

2001年以前的连续几年里,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排在了全市最后一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通过仔细调查,查出原因如下:

1.化学师资力量薄弱。当时一个初中化学教师至少要带三个班级的化学课,而且有两个没有学过化学教育专业。他们忙于应付备课和批改作业,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效率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学生不愿与教师配合,甚至有的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这样的课堂状况是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3.课后督促不够。据当时的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那时讲完课就万事大吉,不去管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更不高兴去搞什么面批、个别订正之类的辅导活动。

三、总结ZP中学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

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其成功经验在于以下几点:

1.加强了初中化学师资力量。连续几年的全市最后一名,引起了昆山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教育局帮助我校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化学教师。同时学校内部也作了适当调整,强化了初中部的化学教师,聘请化学教研员到我校进行调研,促进初中化学组迅速强大起来。

2.组员精诚团结共进步。一个团结、奋进的教研组,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内每位老师的长处。初中化学教研组的教师经常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比如,有的教师做了优秀的课件或精选了习题,其他人都可以用。

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教师合作摆脱了教师成长的孤独境地,调动了教师成长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共建专业成长的氛围,实现教师专业成长。ZP校初中化学组在上学期被评为“苏州市青蓝文明岗”,精诚团结是取得进步重要的原因。

3.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初中化学教师是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课堂效率的:

首先,管好课堂纪律。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就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烈讨论;在教师讲解时,就要管好学生闭上嘴,让他们用心去听;该让学生做实验或练习题时,就要让学生认真操作。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而展开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4.抓好课后督促工作。课后督促学生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初中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尽心尽力。为此,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力争做到:凡是布置的作业,必定检查或批阅;发现有不做作业的“漏网之鱼”,必定查出来补做;发现学生在作业中出错,必定让他们订正;尽量多给学生面批,加深他们的印象。抓好课后督促工作,促使过去我校初中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四、促使我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的对策

由于我校距离昆山市内近、所在镇的经济发展快、三镇合并后学生规模扩大等现实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初中化学教学而言主要有以下措施:

1.保持优势,迎难而上。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已经有一些成功经验。我们不但要保持这些优势,而且要认清当前的困难:要把二流甚至三流、四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学生。

2.帮助找回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保证。然而从小学升到我校来的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化学要到初三才学,那些其他功课差的学生,早已没有学习信心,帮助学困生找回信心是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一,采用“攻心战术”。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每接一个班时,都先让学生明确化学是新科目,没有任何基础障碍,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可以学好化学。第二,对于其他科目差的学困生,化学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关注和鼓励。每当他们达到一个较低要求时,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初中化学新教材编排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闪亮登场,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画面点缀其中。这些都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要利用好新教材的丰富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读书指导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4.建立学习档案袋。在档案袋里,主要记录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化学的状况,如记忆哪个化学符号较困难,学习哪些知识点时难以理解和掌握,做哪类练习题时容易出错,探究实验中的得与失,作业完成准确率,测验成绩,学习成绩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习心得体会及思想变化等。化学学习档案袋的建立,促使学生关注、重视并且正确对待化学学习与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对自己学习行为和化学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

总之,我们ZP中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摘要]本文对ZP中学九年的中考化学成绩在全市的排名情况进行了了解,发现有过可喜的进步,也有过退步。对我校中考化学成绩进行合理的分析,追寻原因,总结经验,找出对策,旨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这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经验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7—8.

初中化学论文篇5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

四、加强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论文篇6

化学实验重在操作,在化学学习中不可替代.化学实验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来说都是重要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化学实验操作主要是通过寻找合适试剂、选择相应仪器、连接仪器装置等达到研究者的根本目的.实验人员通过控制实验对象,让其变化显示出其他的属性,同时,依据着变化出来的属性,通过实验仪器,让实验人员感知到实验效果.化学实验有自身的功能:认识功能、动机功能、方法论功能、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一般是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步骤、认真记录和观察实验过程、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进行实验反思等环节来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初中试卷命题中,着重考查初中生是否能够辩证的看待事物、是否能够采用合理的实验手段进行实验的设计、是否能够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在经过了化学实验之后,要能够提高化学知识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强审美能力.

二、中考试卷命题中化学实验考查分析

1.考查学生的时代基础性

试卷命题环节中,对化学实验有一定的要求,在进行考查的时候,也会按照一定的准则.中考试卷命题的时候,肯定严格的按照我国教育大纲的要求,着重的考查学生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特点.在进行时代基础性考查的时候,主要是选择跟时展潮流相关的化学实验,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高科技的应用有所掌握.学生在日常学习的时候,要关注时展的特点,经常阅读相关的文献和报纸,关注化学方面的科技成果.江苏省在进行中考的时候,就明确的说明了学生能够针对化学实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的方案、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在课堂讲述的时候注重实验的积累,引入时代热点的化学知识.在实验的时候,给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提高化学意识.例如,食品安全、健康元素、清洁能源等是近年来多省市中考试卷中出现的考点,考查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江苏省考题中出现了清洁能源使用情况,工业中利用磷镁矿制取氧化镁.可以看出将化学知识和时代结合考查是试卷命题中的热点.平时教学中可以将“化学与生活”这部分内容添加“检测六大基本营养素”的实验探究.

2.考查学生的化学研究性

中考实验考查的目的是选择优秀的人才进行深度的教育,所以在进行考查的时候,也会注重学生的研究能力.我国化学还处在发展的阶段,急需要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注入,所以试卷命题中,化学实验考查就把学生的研究能力放在了一定的位置,强调学生的动手研究水平.研究类的题目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难度,这也是限制学生化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物质的制取实验,这就是集中的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近几年的中考化学研究发现,经常会出现物质制取的替代实验考查,例如在进行氢气的制取的时候,教材中选择的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在中考化学实验考查的时候就会选择其他的替代药品,比如牙膏皮,电池上的锌皮等.学生在进行答题的时候,要明确的区分物质之间的不同,然后重新组装实验仪器等进行实验,同时还要对实验不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比如制取不含氯化氢气体的二氧化碳时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但是必须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来得到平稳的气流.实验的研究性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化学素质,符合时展的意义.

三、中考试卷命题中学生化学能力要求

1.确定学生的主体性

试卷命题中,化学实验在进行考查的时候,非常注重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加强对化学实验的理解能力,提高化学基础素质.化学实验能力建立在大量的化学基础上,学生要研究中考命题分析,在日常的课堂中注重观察每种化学实验的操作原理、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课上大胆的进行实验的尝试,使用新颖的方法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辅导作用,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化学实验,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学生的猜测很可能是错误的,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不气馁,积极的化学实验的创新.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一项复杂的实验,学生个体很难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有所创新和突破,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日常化学实验教学时,就要善于给同学们分组,让每个小组都能够有一套独特的化学交流和思考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歧,教师要做好辅导作用,加强引导,让学生能够耐心的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提高化学实验能力.例如在进行酸碱盐学习时,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之后教师提出疑问,“如何用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属于哪一类化合物?”可以让小组内先进行研究讨论,然后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教师要耐心的听取每组同学的意见,并且参与其中进行点拨,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动手能力比较差,有的同学们动手能力强但语言表达,总结方面差,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着进行特色的实验,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动手操作,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四、结语

初中化学论文篇7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因素 方法

引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同时,能够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从人性化出发的全面设计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成果中来看,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过多的集中在理论方面,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对个性化教学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为提高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尽力。

一、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指的是以教学内容为桥梁,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组织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选择与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更加的活跃。教师通过在于学生的对话中位学生搭建平等的对话空间,由此避免可语文教学中“考试得高分的乖学生、乖孩子,缺少主见、缺少创新、缺少能力,结果社会不认可”的怪现象。

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选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一些能够概括于反应中华民族文化以及其蕴含的昂扬饱满的民族精神、生命精神的好文章。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领路人,在授课的时候需要借助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将隐藏在语文课本文字表面下的文化内涵还原,为学生展现原汁原味的生活图画。

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处在青葱年华的初中生,他们在这一时期不仅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思想认识上也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学生从心底渴望的是充满活力的教学活动,所以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就要充分的认识到语文教师、教材、学生是三位一体,让这三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依托,而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就是运用各种形式去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在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因素

1.学生学习的因素

就生理变化而言,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在面临着新的学校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在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情绪上会表现的非常的强烈,他们开始追求远大目标和理想,敬佩和向往英雄模范人物,初中生还具有渴望独立性;就学习方面而言,初中生的有意识记忆的主动性增强,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开始不会轻易的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主张,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方便。

2.教师教学的因素

每个语文教师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沉稳,有的激进,有的幽默,有的严肃……教师的不同性格造成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对其教学的认可程度也不尽形同。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在教学中不适的穿插小故事与幽默的笑话,虽然这种方式可能浪费一点时间,但是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有的语文教师有很深厚的文化功底,他们总能突破文章的讲解内容,让学生大开眼界。例如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有的教师就能给学生讲一段南宋抗元的历史,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大开眼界,对学习的兴趣愈发浓烈。由此可见在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的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展示教师的魅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学生的个性又是有差别的,所以教师需要通过语文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魅力的展现在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奉献,保持好对学生的爱心。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抗情绪日益增强,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总会让他们深受感动。

2.授课方式生动幽默,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授课方式生动有趣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高,我是有着深刻的体验。在给学生讲鲁迅的《故乡》时候,我为了说明杨二嫂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并没有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一步一步用幽默的语言带领学生去体会,去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有着很好的学习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其基本的要素。我在给学生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考虑到他们的认知与接收能力,在第二段我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这个句式,详尽地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这样在学生听课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掌握到一种更好的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试想,如果教师没有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怎能猪猪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呢?

3.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审美教育在实质上就是美育。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这是其他任何美育形式都替代不了的,所以教师要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让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我在讲《献给母亲的歌》时,我为学生播放了《回忆》与《童年》,这样通过一种舒缓的音调而来为学生营造一种恬淡,朦胧如梦的气氛,让学生在平和的心态下来感受目母亲的伟大;在讲到《我的叔叔于勒》时,我用学生自学的方式来理解课文,让他们通过对作者角度来全面全面分析于勒叔叔,来分领会作者对资产阶级世界想要表达的观点等。这样,我用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文学艺术殿堂的魅力,由此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触动学生的情感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更好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让教师通过表情、语言、动作等方面将教学的艺术与学生的思考相融合激发学生爱美、赏美、赞美的情感,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可以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初中化学论文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探讨

一、生活化的课程导入

第一,科学有效的课程导入,对整个物理教学过程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关键,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比如,在讲解关于汽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时,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游泳池中出来时会有什么感觉,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再逐步地向学生讲解其感觉的产生是由于汽化带走了热量,并为学生进一步渗透汽化的相关原理与现象等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探究中,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也会更加容易。第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难度系数较大,而利用一些生活现象无法呈现的物理概念,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完成讲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和视频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播放关于日食、月食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看不到月亮的整个部分,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发表意见,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再逐步地向学生渗透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力学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摩擦生热的知识,这样学生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了。同时在学生学习物态变化时,由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面对汽化、液化以及固化等概念时很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身边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在包装袋上会有固体粉末出现,而撕开包装,则会出现气体等。

三、物理作业的生活化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比较活跃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布置物理作业的过程中,就可以在结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并通过相互探讨来得出最终的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深入到生活中去进行调查,并针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物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准确、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一是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与课下表现。比如,虽然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爱搞小动作,但是这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往往都比较强;尤其是在学习电路部分的物理知识时,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学生多加留心,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多给予一些分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二是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导向。比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身所在小区的居民用电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并做出相应的统计表。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强调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讲解实际生活现象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全面激发,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物理知识与生活经验,从而提高物理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窦红平 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2):164-166.

初中化学论文篇9

例如,在讲“分子”时,笔者添加“氨的挥发”以及“碘在酒精中溶散”两个实验,有效深化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了解;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时,笔者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做了适当改进,使用球胆慢慢地向烧杯热水中注入氧气,能够看见热水里的白磷和氧气经过接触之后,逐渐开始燃烧,并产生出火光.在实验演示后,笔者请学生思考问题:第一,为何铜片上的白磷可以燃烧,而红磷却不可以燃烧呢?第二,水里边的白磷要满足何种条件才可以燃烧?第三,红磷可不可以燃烧呢?接下来添加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把少量的红磷放到铁纱网中,直接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加热,让学生观察在空气中红磷的燃烧现象,之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概括归纳出燃烧所需的条件.这种学习方式,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将化学知识牢记于心.

二、开发家庭小实验

实践证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可以让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其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知识与技能、提升智力有着一定的作用.例如,笔者第一次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的色态、构造和点燃蜡烛时候的现象,且和课文习题结合作为家庭作业的时候,学生感到非常新奇.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与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逐渐产生了兴趣,大部分学生在家里操作了这一实验,部分学生获得成功,有的失败了.等到第二天学生一回到课堂上就七嘴八舌咨询老师,通过简单的解释与指导之后,一些学生回家又一次做了这一实验,在其获得成功之后,兴奋不已,对化学课程的兴趣也受到强化.以至于后来,在笔者做实验演示时,学生就要问:“老师,家里可不可以做呢?”结合课堂知识内容,除布置学生完成课文中所设置的家庭小实验之外,笔者还添加一些富有生活气息,与所学化学内容密切联系,且在家里可以找到素材进行独立完成的家庭小实验,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这些家庭小实验,按照课程进度相应地布置给学生完成.很多学生都乐此不疲,兴趣黯然.在学生每做一次家庭小实验后,笔者便会在第二天给他们提供阐述成果的机会,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探索的快乐.家庭小实验的布置与开发,不但能够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让学生拓宽视野,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的能力,而且还因为家庭小实验和课程内容的同步,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笔者将课本“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作为家庭小实验,在上课前的一星期布置给班上学生到家里完成.等到对“铁的性质”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把实验室事先已做好了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呈现给学生看,同时引导学生将其和自己在家里做的小实验的结果进行对照,他们很快就领会到“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的现象.接下来引导学生想一想:一半浸到水里的铁钉,锈斑最为明显的是哪一个部分,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对课本问题进行讨论:想一想,铁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生锈?展开探索,进而对铁钉生锈的原因以及预防铁钉生锈的办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结语

初中化学论文篇10

1突破重难点

初中化学知识的内容不是很复杂,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头一次接触化学知识,很多学生对于化学规律、内涵、原理、实验等一系列的内容都感觉很陌生,无法快速理解,也没有办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分析,突破难点。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重难点,让化学知识变得更为简便容易。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表现力,运用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采用变微观为宏观、变虚为实、变远为近、变繁为简,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模拟实验

多媒体技术能够模拟演示实验,对化学教学的帮助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多媒体演示实验节省了课堂时间,教师实验准备时间、实验等待过程时间、实验后的用具整理时间等都被节约了,有更多的课堂时间与学生一起去探析化学知识,让化学课堂的实效性增加。其次,多媒体演示实验降低了化学课堂实验的危险性,因为化学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项目,化学实验药品存在一定的毒性,化学操作也存在危险性,为了规避风险,多媒体形式能够通过动画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如硫自燃的实验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认可“硫自燃”的可行性,同时也能够观看到自燃后的现象,这种实验活动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来完成。又如化学实验活动中,有些实验反应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等待,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演示其实验过程。另外,可以根据实验过程利用计算机制作出此实验的模拟过程图,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来观看学习。

2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对

1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多媒体技术优势明显,将这些优势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上,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利用多媒体能够拓宽教学视野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教材视野。当前的初中化学教材更具开放性,但是教材的文本性特征制约了教材内容的拓宽,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入教材,拓宽教材的内容。初中化学教材之中有许多设计是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教师要抓住这种教材改革契机,让枯燥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一方面拓宽了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活化了学习内容,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化学与环保”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从大气污染、环保汽车、绿色奥运、新能源开发等社会热门问题找取素材,通过更多的现实生活材料,来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值得学生不停地探索。

2突破重点,整合知识

初中化学教学要重视突破重点。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化学的抽象内容。如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使它们成为“宏观世界”,通过运动展示,可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电子在这些知识中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才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才有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存在本质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变得轻而易举。又如讲到“空气”这一节,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介绍了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还可以模拟演示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一步补充氩气等稀有气体的发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整合化学知识,使得化学知识理论在学生的头脑之中形成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学的知识整理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可以在学习化学知识方面有质的飞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3结合实验,促进理解

多媒体演示实验要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为主。首先,要在演示的过程中突出多媒体实验的特点。如化学实验中的错误演示是不容易做的,因为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在化学测试练习题之中却有很多的实验探究问题。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错误操作用动画来模拟,如“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等。演示实验还可以在实验的关键处反复播放,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理解。如播放氧气中铁丝的燃烧现象,一瞬间就结束了,学生感觉惊奇,但是又感叹时间太过短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反复演示几遍,加深学生的记忆。

其次,演示实验节约了课堂时间,教师可以拓展实验内容。如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补做的实验为:取两个玻璃杯,一个杯中放入石灰石,另一个杯中放入碳酸钠粉末,观察现象。这样的拓展实验能够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完成拓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猜想,并总结出自己的猜想理由,然后由教师进行多媒体拓展实验的播放,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更好地完成拓展实验活动,教师必须要充分思考,积极构建,保证实验的内容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补充作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