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27 02:40:41

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1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离别时的环境以烘托气氛。“寒蝉”,说送别的时令,“凄”,寒凉;“切”,急迫;“长亭”,古人送别的地方。此三句,即“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虽没有明确地指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却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抒情的基调,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都城的门,指汴京;“帐饮”在郊外设帐宴饮饯别;“无绪”,没有情趣,心情不好而饮酒不乐;“兰舟”香木做成的船,是对船的美称。这里的“帐饮”与“无绪”是对立的,“留恋”与“催发”不相容,“催发”是由“初歇”引起的。写出了不忍离别又不能不别的矛盾心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执手”是动作,手拉手;“相看泪眼”是表情,你看我,我看你,满眼都是泪水;“凝噎”,是表情,因激动而说不出话来。此句既写了这一对情侣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又写了离别之情无法表达的内心感受。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去去”,走了又走,越去越远;“烟波”是波面像轻烟笼罩着,是愁煞人的景象;“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楚天阔”,从汴河南下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楚地辽阔,哪里是落脚安身之处?这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别后情景的写法。离家千里之外,眼前一片空阔,只有夜雾笼罩,写出了出行人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宽阔寂寞的地方,因此,“他”自然要与情人无语凝噎。想象中的别后情景,心情黯淡,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在这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意为自古多情的人离别,谁不悲伤,更何况在这凄清苦冷的晚秋时节?这两句从眼前的离别扩展开去,跨越时空,写古今的离别。这有何不同呢?虽然一样,但词人的离别是在秋天,比起古今离别,秋天的天气更增一种肃杀凄凉之气。作者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私情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提出来,说明在冷落的清秋时候这种难堪的离情,凡是多情的人都会具有的。这种把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提高到一般的合情合理的现象,也就扩大了这首词的意义。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就词义看,是接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而来,是深一层的想念,想到今夜酒醒后,不见心爱的人,只见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心境是何等的孤独凄楚。离人饮酒,是把酒作为麻醉剂来消解愁怀的,酒醒愁就醒,经过麻醉后醒过来的愁,就更加让人无法排遣了。“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的时候,古时远行的人大多此时动身,因而也经常在此时送别。“杨柳”与别情的关系,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历来都是这样。这两句放在议论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后,与议论句相互映衬,更显出柳词的风韵;同时“别”与“酒”,“风”与“月”,“柳”与“别”相衬,更显离别之情,不但写了离别景中之人,还写了景外之人。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进一步推想:离别之后,年复一年,良辰好景无心游赏,一心只想着情人,纵然有风月之情,又向谁诉说?离别之后,“良辰好景”是会有的,但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人,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流连,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没有自己心爱的人,那么,与谁共语风情呢?可见词人别后没有快乐。

这首词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上阙主要写临别时的情景,下阙主要写别后的情景。整首词意境宏阔而细腻,情感缠绵而情真。写别后之情,抒发了词人孤独伤感的情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柳永漂泊不定的生活遭遇。

在艺术上,这首词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首先,着笔于景,情景交融。开头三句在没有明确交代时间、地点的情况下,却营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氛围,读来让人心里蒙上一层暗影,虽是写景,却蕴含离情。其次,现实与想象交替,离情迭起。上阙“帐饮”“无绪”是现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想象。下阙起笔,由想象回到现实,“多情自古伤别离”是词人借题说自己此时此刻的依依离情,与“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相连,情景交融。接着又展开想象,想到今宵,想到以后没有知音的痛苦。没有知音,“良辰好景”也唤不醒自己死灭的心灵。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姣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村。

上阙开头写景:月落天明,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彩,地上有霜,早晨的景色是美丽的,却以“西征客、此时情苦”述说无心赏此美景良辰,一句景,一句情,配合巧妙。“翠娥”二句写送行者的情态,“执手”“送临歧”“开朱户”,这几个动作,次序应该是开门、送行、执手,这里迫促写来,强调执手的不忍分离,就不顾动作的先后了。“轧轧”就是叹息。“千姣面”三句,也是倒叙。“断肠争忍回顾”“断肠”,沉痛至极,“争忍回顾”,不忍回顾,实际上是回顾了,看到的是“千姣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这一回顾刹那之间成为永恒——一顾难忘,回首断肠。写透写尽了两情的依依惜别。

下阙“一叶”三句又是写景写情。写别后行舟之情,实际远离了人,于是厌倦那“急桨凌波去”,更讨厌“贪行色”,只图完成行程,哪知人的心思?“万般”写别后心中之恨,只能饮恨吞声,知音已别,谁与为言。“更回首”二句,和上阙末句同一机杼,只是一泻而下。“重城不见”写城实是写人,城不见,人更不见。末二句又宕开撒出,只见江天大景辽阔,烟树几点迷离。以景结束,寓无限之情于无限之景中。

上阙写别来犹见人之多情,下阙写别后只见江天烟树不见人。见与不见,总是伤心。明知见是伤心,不见也是伤心,却忍不住一顾再顾,充分表现出留念之深。

《雨霖铃》与《采莲令》是柳永写别离词的双璧,两词各有特色:《雨霖铃》以景起,以情结,抒情一泻千里而蕴含哲理。《采莲令》以景起,以景结,景中含情,余韵无穷。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2

1.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2.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3.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步骤。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句,大家知道哪些?

学生说出自己学过或在课外学习到的相关诗句。

二、讲授新课

1.题解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象征离愁别恨。

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一点。

2.柳永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v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3.整体感知

播放《雨霖铃》原声朗读,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整体感受,引导学生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请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和感情。从整体把握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和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

4.名句赏析

赏析思路:手法+依据+作用,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例: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寒蝉、长亭、日暮、雨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学生进行赏析。

5.分析下阕中的典型意象

下阕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哪些典型意象?(酒、柳、月、风。)

6.讲解虚实结合

实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虚写: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联想:由此及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和无奈的感情。

三、诗词小结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3

词最初名称叫“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先盛行于民间,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等,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后来,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介入词的文学创作。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词风,以欧阳修、晏殊为代表,词中多半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词发展到了宋代,新的大一统时代已非前代衰世可比,词人们渴求着一种既“大”且“新”的艺术格局和审美气度,从而催生了慢词的勃兴。

二、柳词在词史上的影响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成为慢词的大家,开启了宋词新天地。前代的词,基本都是令词,而柳永所写,则多是慢词长调,善于化时曲为新声。柳永创作了大量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篇幅的拉长导致词风得以“放大”,具体铺叙形容,开合起伏,组织景语。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从都市生活摄取题材,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表现他生活在市民中间的感受,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喜爱,获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柳词最令人注目的特色,乃在于“经俗”为美。他把词从贵族文人“沙龙”引向市井“坊曲”。晚唐五代词,从其创作动机、创作环境到作者身份等方面均属于贵族“文艺沙龙”产物。而柳永是一位失意下层文人,唱者和听者多半是一些歌妓和市民,其词更属于那种“流行歌曲”式的“俗曲”。所以,柳词无论从其思想色彩、审美意向,还是艺术风貌来看,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大特色便是“世俗化”:一是感情更“世俗”,二是语言更“俚俗”。情志基本是一种男恋女爱情感和理想愿望,塑造少见的世俗社会人情味。这对当时社会传统的文学观念及审美观念是大胆的挑战,直接影响着“婉约”派的创作。

“婉约”派出现较早,以唐朝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词为开端。宋初欧阳修、晏氏父子奠定了该派的基础,对后世“婉约”名家词人有启迪作用。但此时,词仍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主要特征:题材较窄,一般不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表现手法,曲折表达细腻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也较严密,重视结构组合,表意求曲,声律和谐,语言流利,绮丽挥绰,文思绝佳。

三、柳词代表作《雨霖铃》

柳永生活的年代――北宋前期,正是创作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时期,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中晚年中进士,官居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一生仕途坎坷,于是淡泊功名,以“白衣卿相”自居,耽溺于“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创作的《雨霖铃》词调来源唐教坊国家乐府机构中教坊大曲名。《明皇杂录》云:“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衿渖为《雨霖铃》以寄恨。……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盖取唐时旧曲翻制,即本古乐以翻新调,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内容。词人离汴京前往浙江与情人话别时所作。当时的作者内心因羁旅生涯所诱发出来的伤感随着作者的游踪越来越浓。仕途上的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这种抑郁忧愤的心情与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便更加感到生活前途的黯淡无光。全词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精心刻画了情侣分别时留恋的情态及复杂微妙的心理,进而设想别后的孤独与思恋,深刻地表达了有情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意。

1.从词谱上讲

宋朝填词并无专门韵书(或已失传),是根据唐及后来的词论家推测的。《雨霖铃》又《雨霖铃慢》,双调仄体。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相同。正体103字,上阕10句5仄韵,下阕9句5仄,除第一字“切”为去声韵,其余押韵尾字用入声韵。慢,词乐格调之一。慢曲子的简称,及慢曲,慢词说法。古书上写作曼,亦延长引申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因此,由“曼”字孳乳出“慢”字。指调长拍缓,节奏徐纡舒慢的乐曲,通常慢词字多调长,多属于长调,急慢是按其音乐节奏区分;词调长短是按字数多寡划分。

词调用慢字,往往可以省去,在宋代可有可无。张炎《词源》云:“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酢…”此中有许多唱歌术语,因为有种种延长引申唱法。

2.从声律上说

唐宪宗时《元和韵谱》指出:入声直而促,出音直接而收音短促,当有塞音尾p、t、k收尾,至宋代北方方言合并为喉塞音。入声,极短的多半是中低降调、促阴阳。其词中的韵角字:切(为去声韵)、歇、噎、阔、别、节、月、说(为入声韵),韵母ie\ian\uo\üe在现代汉语中为后响复元音,发音哽咽而短促。柳永在《雨霖铃》中用入声可见其意。韵角字“发”、“设”也为入声韵,大概在当时与前面几个韵角字同是一个韵部,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变体吧。

3.从词韵上推

双调《雨霖铃》用柔和韵,介于洪声与细声韵之间。其调悲咽、凄楚、感人至深。双叠以上词中,后叠首句“别”和前叠尾句“阔”押韵,这谓续韵。此词调“用仄韵而必须入声者”,平仄韵不得通融,可晓柳永极通韵律,既表情达意,又音韵谐合。

4.从词牌上究

初配音乐歌唱,须按律制调,依调填词,后来词牌和词的内容不再有联系,各词牌只作词的结构定式。词牌来源,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乐曲的名称。②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③词的题目。词牌之外,还有一个词题,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

而《雨霖铃》则为乐曲名,无词题。词人不想再旁释,直接让听者进入意境,领略词的内涵,可见词人用意之所在。

5.从词内容章法赏析

《雨霖铃》是一首写别离之情的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一开头,词人就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渲染气氛。“寒蝉”透示了秋意,“凄切”之声令人感到凄凉、冷落。“对”字引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词人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营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阵阵骤雨,刚刚收住了雨脚,好朋友啊,就要走了!这时节,怎样将动人的愁思抒发出来呢?情中有景,字字含情。开头造境,选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起首三句为后两句设下伏笔,以环境渲染别离时的凄苦心情。

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从吃不香,饮不畅,可品味出词人的别离苦味,从“乘船留恋”到“艄公催发”这一对矛盾中,可以窥见情深。就在这不想别而不能不“离”的最后时刻,真是情意深长而觉时间太短。“账饮”用词的组连法则变化,“留恋处”结合上下文,表明“骤雨”是“留恋”的短暂时机,而“初歇”是“催发”的缘由;同时“留恋”表明不得不别,一个“处”字既点明关节,又提示出比较微妙的心理活动。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无绪”铺写一定深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彼此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心写得非常深刻,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既然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作者纵有千言万语也因喉咙噎住而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尽在不言中。柔情蜜意的流露,情感集中的表现,把人物痛别时的动作、神态勾画得极为生动、逼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个“念”字是怜爱也,在这为一字领,下面所写想象景物是虚设。“去去”行程之远,“沉沉”深厚邈,“阔”无边意。这里“景语即情语”,不光是自然景色之暗淡,更深一层隐藏着无边无际的离恨。这两句歇拍,由近及远,即实入虚。结句望空凝思,情意绵绵。“念”有着无限追思的意味。一方面紧扣上文的“无绪”,衔接自然,把近景和远景连成一片;另一方面贯注到下阕描述,在手法上以情带景,在结构上有结有领。这两句以愁心想愁景,愁景又渲染了愁心。“念去去”三字都要是仄声,加重悬想别后的凄楚之心,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

上阕: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从抒情的重点和层次上看,抓住“别”字,由出行到“帐饮”,到“催发”,到“执手”,到“遥念”,突出了惜别的深情、离别的痛苦。最后两句既是对上阕所写情景的收来,也是下阕写别后离人的心情张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句承上启下。“伤离别”点明这首词主题,写得含蕴丰富,凝重有力。“自古”是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这样写不仅扩大了这种感情的意义,同时也衬托出自已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句中,更赋予以新的含义,“更那堪”三个字更加强了全词的语感。“多情”一句为点,“清秋节”一句为染。“染”融情入景,以景写情,隐约委婉。“点”直抒情感,直白点出,是归结,是提升,是更强烈地表达。点染结合,相辅相成,相映成辉。道出人生哲理,遥应上阕首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句是柳永的名句。据记载,须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之,可领略其词风。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被人们许为古今俊语。“杨柳岸”古人早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据《诗经・采薇》中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是离别。“柳”与“留”谐音。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作者为什么要写“晓风残月”呢?“残”字突出凄清冷落之感。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柳永正是通过凉风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月挂树梢本是一种自然景象,着一“残”字,就透露出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为了倾诉出离情别绪。设想之辞,景是凄清静寂的,人是孤零飘泊的。从呼应上阕来看,“酒醒”遥接“帐饮”,尽管“帐饮无绪”,然而借酒消愁,依然酒醉,于是借“酒醒”而设问,倍增惆怅;从以情带景来看,顶承“念去去千里烟波”,尽管景色已甚暗淡,然而词人悲凉的心情随着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觉孤寂;从意境上看,推相与好朋友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然而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杨柳就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代的行人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在这时刻,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微妙的心理活动,拨动读者的心弦。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想想今一别,何时见?即使有“良辰好景”,但天各一方,哪有兴致欣赏,不也如同虚设?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无需景情语,直接道白更痛快。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越是“良辰好景”就越使人伤神,即使有“千种风情”也“无人诉说”。作者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便纵有”三字领,千言万语难表此情。长吟击节,回肠荡气,词人的相思之挚、相忆之苦瞬间便跃然纸上。

下阕充分表达了词人别后的凄苦之情和无法割舍的爱恋之意。

6.从全词神韵来看: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铺叙展衍,以离情为贯穿全篇主线。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各层前呼后应,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把秋色、秋思和别境、别情结合起来描写,使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人三者之间构成完美的艺术形象,主客观高度统一,物与我和谐一致,词中通用白描手法,语言真实自然,情意细密缠绵。章法不拘一格,声情并茂,起伏跌宕,特别是末句更留有无穷的意味,耐人寻绎。情、景、意写得文思高绝。内藏无限画意和水墨色彩,浓淡的情思交错,忽强、忽弱的词采,和变化多端的音乐意韵。以深情的词句作结,余意深远,很有特色,“词意俱不尽,余意更深邃”。这首词不事雕琢,旖旎近情,以白描见长,铺叙景物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倾吐心情。词人大量吸收口语入词,如兰舟、催发、执手、无语等。通过缓急轻重的语气表达人物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对后来说唱文学和曲辞创作有深远影响。铺叙展衍,以离情为主线贯穿全篇。全词之气犹如奔马收疆,有住而不住之势。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情。前片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写来,显得疏朗清远。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作家说境界有时是“死”的,而神韵一直是“活”的。我们是否从中可悟柳词永恒魅力所在呢?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2.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3.龙榆生主编《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4.王力主编《汉语音韵学》《诗词格律概要》中华书局出版社。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审美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美读

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关键在于读,而现在许多学生读诗词还停留在唱读、念读状态。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中学生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我们提倡审美的读法,也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美读”。

(一) 调动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组合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由以前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而引起对与其在时空上接近、在情状上相似、在特点上相反相比照的食物的回忆。可见,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因此,要调动学生想象就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参与,没有诸多生活经验的参与,联想、想象便不可能产生。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审美经验,产生了联想、想象,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才会产生相应的美感。这样,美读才有了可能。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可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造成一种氛围,使学生进想和想象的空间。这种导入设置,既指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做好情感激发的铺垫,更包含运用绘画、音乐、艺术及多媒体视听艺术来开启情感之门。如教学李商隐《锦瑟》一诗,先介绍诗人凄婉的爱情婚姻背景,随后美读时再伴以古筝名曲《汉宫秋月》。醢声深婉沉郁,如泉淌幽涧,如怨女和弦,渲染了浓烈的情感氛围,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并深入到美读层次。

(二)美读组织形式

(1)教师范读。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大多配有教学朗读磁带,这给诗词朗读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录音磁带是否可以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朗读呢?窃以为教师现场饱含真情的美读是磁带录音不可取代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自己的音色、音质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诗词当堂范读,那么学生更易受到感染,效果会更佳。我教李清照《声声慢》时,范读中配以优美凄清的二胡乐曲为背景音乐,深刻把握词的基调、节奏、韵律,认真领悟词的意蕴,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进入角色,完全沉浸在与作者感伤灵魂的共鸣之中而发之于声。我的情感和语调随着词的内在气韵而波颤,转曲顿挫,幽咽低回。朗读结束时,我自己已双眼润湿,教室里雅静无声,学生们闪动着湿亮亮的眼眸沉浸其中。显然,此时学生情感的心扉已被打开。

(2)学生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词的感受也各异,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学生这一鉴赏主体。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美读,除了要提示节奏、韵律、情感基调等要领,还要注意设计读的方式。如分小组或分声部找不同层次不同音色的学生读同一首词,或低回婉转,或音韵朗朗,或妩媚别致,或底蕴十足,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更能使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去体会诗词的音律之美和意境之妙,从而为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做好准备。

二、美赏

(一)制造欣赏氛围,激发审美情趣

可通过音乐、绘画、语言和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多角度地对古诗词进行鉴赏。这种以“趣”入手,结合诗词内容精心营造一种美赏氛围的教学策略,尤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创设特定情境,体味意境美韵

教学中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不仅想象大增,而且情感激越。教学的责任,就是教师以同样诗意的描述,将学生带入境界,把握写作旨趣。如教柳永《雨霖铃》就可采用图画展现法,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明代的《雨霖铃》插图(明代刊画,引自《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321页),然后播放一段音乐电视片《送别》,学生渐渐沉浸在一种清凉幽婉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畅谈美读体会,学生们得出最强烈的感受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我把这一点作为赏析讲解的切入点,让学生深切体会词境中“长亭、兰舟、江水、寒蝉”、“杨柳岸晓风残月”和“暮霭沉沉楚天阔”等意象所寄蕴的诗人的情感,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觉空间和想像空间,打开了学生欣赏作品美韵的视窗。

三、美说

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凝练、准确、优美和雅致,有助于把诗词意蕴、意境等审美因素原汁原味地传达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作者审美体验的理解,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我教柳永《雨霖铃》时,在对“长亭”这一意象进行赏析时,引述了“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天下伤心处,长亭更短亭”等名句,加深了学生对“长亭”这一意象在词中所包蕴的含义的理解;讲“杨柳岸晓风残月”,我吟诵了《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胥觅封侯”,欧阳修《蝶恋花》“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等名句,探析了“杨柳”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殊的指代含义;在对柳永词风格进行赏析时,我把柳永词与苏轼词进行比较,引述了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记载:“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生动地说明了柳词的婉约风格与苏词的豪放风格。这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催化了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欣赏,同时又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此外,适当地采用排比、通感等文学性较强的修辞语言,增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也是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种美赏方法。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5

一、千古绝唱诉离情

《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永的代表作品。其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停歇的阵雨,清秋时节,面对自己功名未遂,触景生情,也不得不悲忧,何况一场秋雨一场寒,骤雨过后必是满目萧索,在这满目凄凉之中,远处传来一阵阵寒蝉凄切的叫声,更叫人黯然神伤。“自古逢秋悲寂寥”,长亭又乃伤心送别处,更何况此时是秋风萧瑟的黄昏,(寒蝉在嘶叫。寒蝉是蝉的一种,较一般的蝉小,鸣时天已凉,故名寒蝉。它是古诗词中一种特殊的意象,它的鸣声充满了对生命短促的哀怨。)这里景物凝上了浓重的萧瑟和无尽的凄凉,分手的恋人不言别离,离情已倍加凄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把恋人恨别的动作、神态勾画得极为生动逼真,把离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看是实写烟波浩渺、暮霭沉沉、天地辽阔的别后景,实则是和恋人分别后前途难测的表达。此处景物涂上的黯淡色彩,使人感受到的不单是自然的景色,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色充塞着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及分别后的孤寂、落寞。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从个别说到一般。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伤离惜别,并非始自柳永,而是古今亦然,自古至今,多情人总是为生别所苦。而今,这种离别又被安排在清秋时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当时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宋玉道“悲哉秋之为气也”,悲秋与远别的双重苦痛,互为交织,构成人生最大的不幸。遥想不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让作者又重新回到了自身。由今日之“帐饮”想到“今宵”之酒醒梦回之际,已是孤零零一人,相伴自己的唯有杨柳低垂,晓风嗖嗖,残月如钩,景色凄清萧条,心情落寞惆怅。“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从此以后,所有的良辰好景如同虚设。“良辰好景”往往与赏心乐事相系,只因没有知心人可以诉说柔情蜜意,所以今后所有的“良辰好景”皆形同虚设,不明言自己的相思而相思之情凝聚其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都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二、离情别绪之外是孤寂

柳永在宋真宗天禧元年时赴京城赶考,自以为能金榜题名,却不想名落孙山,他淡然一笑:“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人生不短,有时可待。然而又等了三年,依旧榜上无名,这次他忍不住发牢骚了,写了著名的《鹤冲天》,其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着实害了他。柳永认为自己有才,即使不做官也无所谓,他在词句中表现的蔑视功名,在一定程度上是酸葡萄心理,是牢骚语,并不是真心话,只是寻求心理平衡、安慰自己而已。因为实际上,封建士子几乎没有不要功名的。据张舜民的《画墁录》记载,天禧三年柳永落第后曾找晏殊责问,“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如果没有强烈的功名情怀,柳永会化悲为愤地找晏殊论理吗?在第三次应试时柳永已经进入了钦点的名单,只等皇帝圈点放榜,却没料到天子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把柳永从进士名单中删除了。柳永当时可能也未想到那首牢骚词竟会传到皇帝的耳朵,使得龙颜大怒。

这次落第对柳永的打击肯定是最大的,因为皇帝亲口叫他“且去填词”,其实就是宣判了他仕途的死刑。《雨霖铃》这首词是词人在这次打击之后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所以它摆脱不了仕途绝望的悲情意识,词人离京南下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情人抚慰着柳永受伤的心灵,绝望的柳永却悲从中来,不能自已,眺望漫游的南方,暮霭沉沉,顿感人生前程一片黯淡,功名仕途已是泡影。离愁别绪的渲染只是表象,而仕途绝望的悲鸣才是真意。

三、悲其一生求功名

柳永被很多人视为浪子词人,因为其人其词涉及了很多风流浪荡之事。其实,他在少年时代并非浪子,而是很勤勉的书生。柳永出生于福建一个传统诗书之家,祖父、父亲、叔父都读书为官。据《福建省志·人物志》载,柳永父亲柳宜中雍熙二年(985年)梁灏榜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他的叔叔亦都入仕北宋。柳永是最小的儿子,自家兄弟中排行老三,柳氏堂兄弟中排行第七,故称柳七。柳永就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的传统士大夫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诗礼传家的门第,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薰陶。柳永自然也是秉承着“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而刻苦读书的。早在少年时代,他就表达过“为公卿”的人生理想。他曾在其《劝学文》中写道:“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其儒家济世安民,建功立业的理想就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形成的。

柳永的仕途经历是比较坎坷的。他自真宗祥符二年(1009)参加进士科考试开始,连续四次落榜,到仁宗景祐元年(1034)登第时,已51岁。为了实现儒家的人生理想,他一次次地走上科举之路,但是屡试不第,仕途长期处于蹭蹬沉浮的状态,生活孤独和寂寞。他自认为是“白衣卿相”,而正统一派却把他打入轻薄无行的“浪子”行列,这使得他心中有种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和孤独,这种对自我才能的自信,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在他的词中得到了彰显。然而“自许过高”在现实当中无法达到,仕途的落魄使他意志消沉,放浪形骸于平常巷陌、妓馆酒楼,以此来寻求心灵的抚慰。由于柳永易放任性情,易情绪激动,是只图一时之快,还将风流韵事写出来让人到处唱,这就犯了忌讳。而那首《鹤冲天》又分明是对皇权的轻慢,写出来便是挑战,他是用对功名的不屑一顾来掩盖他对功名的渴求与求之不得的失望和难堪。

事实证明,即使是到了中晚年,柳永的功名仕途心仍然很炽热。他一直熬到五十多岁,及第做官以后,还成了江浙一带的“名宦”,可见,他的儒家理想、他的兼济天下之志还是很强烈的。柳永在景祐元年(1034年)高中进士后出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团练推官。他到任月余,“改变过去作风,勤于职守,很快得到州官员吕蔚的举荐”。(新编《福建省志·人物·柳永传》)叶梦得的《石林燕语》也说:“景祐中,柳三变为睦州推官,以歌词为人所称,至官方月余,吕蔚知州事即荐之。”这说明柳永在仕途上还是力求上进的。庆历四年(1044年),柳三变“为改变仁宗对自己的不良印象,改名为永,才得入京任著作郎”。(新编《福建省志·人物·柳永传》)“著作郎”就是在皇帝身边汇编“日历”(每日记录时事)的官员,可见柳永在仕途进取上是用心良苦的。中晚年的柳永尚如此积极于仕途,那就更不用说天禧三年(1019年)的他对仕途功名是何等在意了!因此,回过头来看,《鹤冲天》一词,乃是他应试失利时说的无奈之言、愤激之语。柳永不仅不曾忘怀功名,而且在第一次科考失败到最后进士及第的三十年间,为功名做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桃坊.柳永词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7.

[2]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3]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6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心中的某种情感,远道而来,或觥筹交错,饮酒赋诗;或两情依依,互诉衷肠;或曲水流觞,畅叙幽情;或高山流水,一唱一和。然而“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诗歌中表现“离别”主题的名篇佳作似乎远远多于表现相聚的,即使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这样的表现文人聚会盛况的传世名篇,也难免发出“死生亦大”“盛宴难再”的感慨。究其原因,大概是“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的伤感更能触动诗人脆弱的心弦,更能激发诗人敏感的诗情,也更能让诗人感悟人生的聚少离多、命途多变。具体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离别”的情绪的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浓重的环境渲染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即情语。”(《人间词话》)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在诗歌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尽管范仲淹说过人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诗人往往是唯心的、主观的,他们认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们认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他们认为“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他们认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情感是他们看待事物的主体,一切客观的存在是服务于情感的,所以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是作者感情的先行者,是抒发感情的载体。古道边的依依杨柳,吹拂着不忍离去的戍子之心;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汪伦对李白的友谊;客舍外青青的柳色,是王维对朋友的依依惜别;长亭外一声声凄切鸣叫的寒蝉,让柳永的心更添几分惆怅……

二、细腻的情感刻画

浓重的环境描写只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而这类诗歌的主题在于抒发“离别”的情感,离别的情感又体现在不同的细节中。慈母把对爱子的“意恐迟迟归”寄托在“临行密密缝”(贾岛《游子吟》)中,李白用“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维则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无限关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永与恋人别离时的缠绵悱恻、欲说不能,而高适则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的豪迈,掩盖了许多离别的忧伤,给远行的朋友以极大的鼓舞与勉励。

三、典型的意象选取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设,选取典型的意象来抒情,这样不仅显得意境优美,感情含蓄,而且情景交融、心物合一,境界自出。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清王夫之《萱斋诗话》中曰:“情景名曰二,而实不可离。”就“离别”这一主题的诗歌中,大致会用以下的意象。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有此种含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憩或饯别送行。北周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作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而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片段则将这一意象的内涵推至一个高峰。

3.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诗法家数》)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尽管他们“都门帐饮无绪”,但送别的酒是少不了的。在中国历史上,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更为突出的则是李白,他说:“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酒肆留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而在《客中行》中则更为洒脱:“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酒成了离别的佐料。

四、鲜明的衬托对比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是写词人与他心爱的人离别之后,乘舟而去,消失于苍茫的海雾之中,境界宽阔,然而词人并没有因此而有“海阔任鱼游”的逍遥感,越走越远,反而越感孤独无依、与情人相见越是遥遥无期、前途越来越渺茫无望。这种境界与心境的强烈对比,还体现在其它一些诗歌中,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柳永《雨霖铃》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李商隐《夜雨寄北》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既包含着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着时间的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令人荡气回肠。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7

论文关键词:古诗词,解读,意象,意境,扑捉意象,还原情境



我们阅读古诗词,不仅要获得审美的愉悦,更要体悟诗词中那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人生况味,获得人生的感悟,提高个人素养和生活品味。品读诗歌,体察作者情感,理解诗歌主旨,其过程即察“情”。“境”即意境。境由象成,而高于象。(袁行霈先生语“境生于象而超乎象”)客观之象一经诗人纳入诗行,就已经带有诗人个性情感的事物,不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诗人特定情感的物化——主观意象。境由象成,并不是说境是由象的简单叠加而成,诗歌之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自然景物与作者心中境界的高度统一,是内情与外物的自然融合,是包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由分析意象入手,窥“境”察“情”是解读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扑捉意象,还原情境。



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必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取舍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扑捉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含义去体悟其内在意蕴,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诗人所选用的物象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九种,这些物象均为客体,但在诗中,它们已浸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意,已不再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自然之物,而成为诗人独特感情的载体——意象。空旷、孤寂、落寞、无奈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便是这些意象的情感意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诗人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情境,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帮助我们体悟诗人的孤寂心境,达到心灵的沟通,同时也感受到读诗的愉悦。



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的意象有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月等。理解这些意象,进而再现意境,还原情境,方可达到真正解读本词的境界。在古代诗歌中,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伤心之地的代名词,船更令人有漂泊之怅,暮霭则凄迷暗淡,酒是人生别离场中不可或缺之物——用于饯行,以示各自珍重。杨柳依依伤别离,月亮则多情牵盼伤心。这些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表现愁绪的意象的集中使用,使得《雨霖铃》成为离别诗词的代表作品,解读本词,不能不先揣摩这些意象表达的涵义。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样意象颇丰:杯酒、晚风、归雁、黄花、幽窗、梧桐、细雨。杯酒以解愁,晚风以伤时,归雁感怀伤世、黄花憔悴易逝、幽窗表孤寂、梧桐细雨更添愁。诸多意象不外感时伤事。扑捉这些意象,并揣摩其蕴含的情感,是把握词作的关键,领悟此类意象,是走进词人营造氛围的初步,它直接关系到对词作意境的解读,对词作主旨的理解。



其实,在古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自然之物早已被赋予了一定的情感意义。如落花失意,秋菊隐逸,寒梅坚强,兰为高洁,子规悲惨,猿猴哀伤,江水伤逝,西风落寞,叶黄则美人迟暮,等等。



二、发掘底蕴,窥“境”察 “情”。



领悟诗歌主旨,从中获取不为自己所亲历的人生感悟,体悟另类情感,以提升自己生活品味,感受阅读的愉悦,是我们读诗的目标之一。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方能“曲径通幽”。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所选用的九种事物,一字一词,字字关景,共同营造了一个这样的意境:深秋时节,秋风沙沙,一个落寞风游子,牵一瘦马,在古驿道上踽踽独行。缠满枯藤的老树,行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夕阳向晚,自己却依然踟蹰,足无定所。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此,诗歌主旨已昭然若揭。我们读者已与诗人融而为一,我们从诗中的一系列物象上面已感受到了作者那颗抑郁忧伤,落魄天涯的游子之心。当然我们也体悟到了或许自己并未亲身体验过的一种情境和心境,于是,我们在感叹之余,也感受了读诗的愉悦。这当然应之于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的诗人所选用的那些独特的意象。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



柳永《雨霖铃》中的意象有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清秋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渲染秋季的悲凉,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极尽极顿挫吞咽之状,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烟波” “暮霭”分别冠以“千里”“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道尽离愁别绪。



下片“今宵”三句意境飘渺,今宵与君别离,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酒醒梦回,已是他乡,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词人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再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阙意象:雁、边声、号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此类物象均具塞外特征。雁南归,晚来秋,思家之情油然而生;战马长嘶,号角长鸣,雄壮但有所失;群山重重叠叠,欲出不得,欲罢不能。长烟飘起,残阳如血,家乡可好?如此画面展开,意境如目:大雁南飞,秋色向晚,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牧马的悲鸣和瑟瑟的秋风声,此时,营中又响起了高亢悲壮的号角声。极目四顾,四面山峦环绕,连绵不断,天似穹庐,一抹斜阳西坠,孤零零一座城城门紧闭。这些意象,要向我们传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下阕意象:浊酒、羌管、霜、白发、泪。这些意象要告诉我们的是:在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白发将军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由于思念家乡,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思念家乡的愁苦,一杯浊酒又如何能够消除呢?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8

好课当有课眼。课要上得好,上得高效,就要找到、创设出这个“眼”。有人说“课眼就是在把握文脉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建构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词”。我说,“课眼”,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结点,由之可以辐射出许多条线,分别连结着不同层面、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对话的一个原点,由此生成的对话,范围可以调节,深度可以伸缩,节奏可以变化;是师生情绪的一个兴奋点,它初始如山泉叮咚,渐渐则潺潺成韵,终竟为澎湃恣肆;是课堂教学构思中万能的联系点,将课堂中零散的内容粘成有机的,将扁平的内容粘成立体的,将枯燥的内容粘成生动的。

“旧日时光”是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的第三个板块,由《旧日的时光》《箭与歌》《别离》三首诗组成,歌颂的是真挚的友情。我上这个板块时,认为“友情”是连结三首诗的纽带,是这个专题的中心,感悟理解友情也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于是我将“友情”定为课眼,对这个板块进行整体设计,预设了四个问题:1.“旧日时光”这个标题本身就最能触动人的心弦,勾起人们对美好过去的回忆,想起那份友情,我们通常都用哪些词来形容呢?2.这三首诗都是歌咏友情,组成一个板块,说明它们一定是既有共性又有所侧重,请说明这三首诗歌咏友情上的异同。3.中国古诗强调炼字、炼句,外国诗和中国现代诗也未尝不如此。请针对诗中的一些词或句,来详细赏析诗是如何歌咏友情的?4.中国有句古话,叫“诗无达诂”,教材编者是从歌咏友情的角度理解和编排这三首诗的,你能否从新角度作出个性的解读呢?

第一个问题旨在创设学习情境,更具体地了解学情,集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注意力,将情和思汇聚于“友情”这个范围;第二问题侧重于诗的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熟读三首诗,理解诗的主旨,这又是第一个问题中形容友情词语的延伸和具体化;第三个问题则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深入而细致地品味诗的语言,侧重于艺术手法;第四个问题是鼓励学生对诗作出合乎理性的个性理解,是自主探究。这四个问题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中心,问问相扣,步步深入,由生活而文本,由文本而艺术。如果按常规,一首一首地分析学习,势必割裂了教材的板块意识,教学内容庞杂,课堂零碎,无法呈现、突显专题的中心;但是,如果没有“友情”这个课眼,即便想将这三首诗以整体的有机形式呈现,也会是有心无力难以成功的。

有教师在讲授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金岳霖先生很有趣的?2.文章是怎样来表现金岳霖先生的“很有趣”的?3.金岳霖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治学精深,为什么作者只写其“很有趣”?这三个问题,关涉对文本内容(第一个问题)、表达技巧(第二个问题)、写作意图(第三个问题)的思考。这三个问题是紧紧围绕文本的开头一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一位”中的“很有趣”来设计的,“很有趣”也正是这堂课的“课眼”。

课眼有如文眼,统领全局。“课眼”明,则全堂流彩。依据教学目标、文本和学情,审慎、准确、精当地设计出课眼,就牵住了课堂教学这头牛的鼻子,教学过程中就会生成在深度和方向上都有序的问题链,组成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的教学内容,形成紧张而生动、流畅而曲折的教学流程,引领学生思考、探究、发现,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

二.有限拓展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有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替代的优势,似乎已成为课堂教学的规定动作,尤其是各类公开课。于是就出现了“泛拓展”的现象,滴水之源,江河以流之,盆水微澜,浩瀚以肆之,只见“白云一片去悠悠”。一位老师上柳永的《雨霖铃》,四十分钟课,开头约十五分钟介绍词牌、作者、词的阅读(正音和句读)、词的内容(伤别与思念),之后便是拓展,三十分钟时间用了二十幅PPT,还配音乐,图文并茂地补充了《诗经》、唐诗及欧阳修、李清照等的诗词六首,以及柳永的另三首词,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其中的两三首,并互动研讨其内涵和手法,涉及到柳、月等十个代表性古诗意象,下课前说了句“今天我们学习的《雨霖铃》,生动地表现出了恋人间的深深伤别之情”。不知学生如何,作为听课者的我是丝毫也没有欣赏到《雨霖铃》伤别之情的“生动”与“深深”。这就是一节“泛拓展”“无限拓展”的代表课例。

2009年8月7日,董一菲老师在南京师大上的“余光中经典诗句赏析”一课,就是有效拓展的优秀案例。在欣赏“当我醒来时”引入于右任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句,说明诗中“时间”的美学作用;赏析“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时引入庄子“与其相濡以沫,何如相忘于江湖”句,来深究“江湖”的意义;赏析“今夜的天空很希腊”时引入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句,来分析“很希腊”一语用词的生动和弦外之音;在说明余光中的乡愁特别深厚时,引用海德格尔的诗句,来佐证乡愁在文化人、读书人心中到底有多愁。我说董老师的课堂拓展“有效”,是因为拓展的目的单纯,始终为赏析余光中的诗服务;说它“优秀”,是因为董老师的拓展可控、有度。

我主张语文课堂教学要“有限拓展”。课堂的形式是可控的多元,是有主导的开放。语文课堂教学拓展之必须,原因有三:1.新版教科书,编辑的初衷,就有意地不追求完满,着意留下空白、留下空间,要求施教者去充实去完善,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的人文性、民主性与个性风格;2.新课程的理念,是要由“教教科书”变为“用教科书教”,学习的过程是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侧重的是思维方式的学习,是由研讨而获得知识,由探索而形成情感智慧,所以要拓展;3.三维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要求经由拓展来进一步实现。但拓展要有度,有度就是有取舍有限制,有限则实,实则有效,无限则空,空则无效。主张有限拓展原因也有三:1.拓展受限于教学目标。拓展要有明确目的,或通过对比佐证以充分欣赏文本的艺术技巧,或因相关而联想想象以加深对文本情感的体悟和主旨的理解,或因触类旁通而拓宽视野以训练学生思维。2.拓展受限于教学时间。单位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是每一个课堂参与者的共同目标,“泛拓展”势必拖长教学时间,课堂松散冗长,降低教学效率。3.拓展受限于学情。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拓展的内容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学生才能情为所动、智为所启、识为所丰,否则就如同“风马牛不相及”,至多是“看热闹”而已。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是目的明确单纯的拓展,是受限于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和学情的拓展,是“有限拓展”。

三.点穴研读

对文本的细腻处、精彩处、含蓄处作深入的思考、分析与鉴赏,从而加深对整个文本的理解,我称之为“点穴研读”。教学中,我注意到,没有“亮点”的课堂往往是缺少精彩的教学细节,而不能生成精彩的教学细节又大多源于没对文本做细致的研读与个性理解,没有找准文本的“穴位”。

文本的研读,要细,要深。要细到词到字到标点符号,要深到字面之下深到作者的潜意识。不是只有诗歌才强调炼字、炼句和炼意的,好的文章也是语言最贴切、最精省的;文章深邃的思想必然有与之相应的精深词句来承载。所以对语句的品味就是对本文思想的体悟。杜牧《阿房宫赋》中的“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句,笔者听过许多课,师生都没有特别关注,也问过许多毕业的学生,好一些的学生经过一会儿思考后说:“皇帝的宫车走过,像打雷一样响。”但若稍做深想,就会问,这可能吗?宫廷的路会如此不平?皇帝的车辇会如此松旷?皇帝的身心会安适这样的颠簸?可见,皇帝的车辇声绝不会是“雷霆”,而真实的车声应极微弱。那么为何宫女听来是“雷霆乍惊”呢?因为她们自打入宫就没有见过秦皇,于是她们昼思夜盼,想死了秦皇的宠幸,“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因此才用尽耳力之聪敏,汇聚心力之紧张,皇帝细微的车辇声在宫女的心中当然是雷霆在轰鸣!这不是车声,而是宫女的心声!此句生动地写出了宫女紧张、兴奋、欣喜、失望、落寞的过程;甚至可以看成是宫女的臆想,“过尽千帆皆不是”,由此才能明白“有不见者三十六年”一语的痛切。这个细节在证明着秦亡的原因是奢侈荒淫这一主旨。

作者运用语言,追求的是更精确、更精妙、更生动,所谓字字千钧,一字尽得风流;读者品味语言,品味的不是字词本身,而是通过词句理解文章的情感、思想,理解文章意蕴。《林黛玉进贾府》中“丫鬟笑道:‘宝宝来了。’”中的“笑”字,就是在从侧面塑造宝玉,为小说的主旨服务。(见拙文《读小说找小处,爽!》《语文天地》2000年4期)因此说,研读文本,不能单纯的抽象出思想感情,而要具体品味词句何以呈现这些思想感情,是为“点穴研读”。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9

情教之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就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

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益心启智。

比如在讲课外阅读《家》这篇文章时,我以"家是什么?"设问引入话题,然后饱含深情的说:"家是避风的港湾,是我们可以依靠的阵地,安顿我们的身心"、"家有两种,一种安顿我们的身体,一种安顿我们的灵魂。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居住的地方,甚至有些人还有许多个,但是哪一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呢?哪里才是我们身体和灵魂的安顿之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家》这篇散文。 这样学生对家的眷恋之情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习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时,我以"体会悲凉之美"作为文章及学生情感的切入点,设计了如下导语:

秋像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不管什么时候读,都会别有情味。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有人伤别,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苦。那么,郁达夫呢?

如此导课,讲者动容,听者动情,既能以情动人,又能以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感人;如此导语, 如一阵微风;学生心境,如一汪春水。"风乍起",便"吹绉一池春水",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益生之心启生之智,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尽情享受文学的美妙 。

情教之二

一枝一叶总关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现在,有相当多的学生是伴随着卡通节目和电子游戏长大的,他们可能非常熟悉数字化的电脑程序,可情感世界却相当荒芜,甚至冷漠。针对这样的状况,语文教师务必在"传道、受(通假字)业、解惑"的同时,肩负起开发学生情感矿藏的责任,益其心启其智,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心灵之树郁郁葱葱。

教《雨霖铃》这篇课文光时,我在悠扬的琵琶古乐的背景音乐中,用饱含激情的诵读来演绎仕途失意,四处飘泊的柳永在暮色苍茫时,磅礴秋雨后,萧瑟秋风里,荒寂长亭处抒写的千古绝唱《雨霖铃》。学生被倾情的诵读深深触动,进而感动、沉醉,深入作品内心,悲诗人离别之愁,悲诗人遭遇坎坷之不幸,悲音乐所抒情感之苦,直悲得"无语凝噎"。接着,进入诵读后的鉴赏评析。由于有了感知与体会,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找出自己感动的以及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有声有色地朗读,并进行质疑交流。质疑交流在生与生,生与师之间进行。心与心,交会在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天阔"般无边无际的愁情里;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里;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绝唱里。

情教之三

悠悠真情笔端付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语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有情人。很难想象,一个冷漠的,毫无激情的语文教师,他如何去完成一堂让学生心灵震颤的语文教学活动。

在一次作文课时,我让学生以"尊严"为话题进行作文,学生对这个话题感到较抽象,我就用下面一段教学语言来诠释"尊严":1840年,林则徐把英国的一箱箱鸦片倾尽石灰水中,付之一炬,这就是尊严!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毒刀,毫无畏惧,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这就是尊严!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迫使日本战犯在投降书上签字,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这就是尊严!1949年10月1日,亲手把五星红旗升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就是尊严!邓小平同志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爱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尊严!2005年10月13日,"神六""上天,扬我国威,壮我豪情,这就是尊严!听到这里全班一片寂静---------那一次的作文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对尊严的感悟,而且,不无深度和广度。

以情感为纽带,以教师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是为其心灵之树输送营养,以益其心启其智。

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其乐无穷。我将继续在情感教学的海洋中遨游,继续探讨情感教学的真谛,走上教学的成功之路。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10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精练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载体,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塑造形象,叙事抒情,表情达意,表达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对读者的审美鉴赏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

但一直以来,高考的压力导致功利思想弥漫于整个诗歌的教学过程,我们忙着用最快捷的方式,输导着有关诗歌意象、意境,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知识点,忙着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想象解析诗歌的种种功利收获,无视诗歌原本丰富的审美意趣,让诗歌教学变成了单向输导知识的渠道,导致了审美意味的枯竭,甚至消失。学生也就较少关注诗境中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诗意美: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桃花流水,秋千乱红,潮涨潮落,游子浮云,春江花月等,审美情感自然随风而去。

常见的诗歌审美鉴赏培养方法是联想法和想像法。

联想法,是就诗歌内容而言的,因为联想是鉴赏的思维方式之一,不论是纵向联想还是横向联想,都离不开分析、比较,由眼前的物想到另一些与之相关的事物,以便对诗的内容作更深入的解读,可提高对诗词内容解读的深度。

想像法,是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感悟,再现诗中的情境,强化视觉形象,获得三维立体的视觉形象,得到一种具体形象的复合美感,从而让自身入乎古诗意境,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满足。

但在教学中,我们会面临一种难解的困境,在中国古诗词的情感层面中,悲情如同浩浩的黄河之水浸灌古今,可谓是“悲”像丛生、悲情不绝。以高中必修四的第二单元为例,共收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宋朝大家的八首词作,几乎都是“愁容满面,悲情满怀”。

柳永的《雨霖铃》中描写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痛苦,离别后的凄凉惆怅、孤独与无助,整首词悲伤、凄凉,冷寂而幽清。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意境壮阔雄浑,但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人生如梦,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亦如那大江之水,流淌千年。

辛弃疾的《水龙吟》和《永遇乐》表达英雄空怀报国之志而报国无门,无用武之地的一腔怒气和满腔的悲愤。

而李清照的《声慢慢》则更悲,写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在一起的愁,痛楚无限、悲哀无穷,“怎一个愁字了得”。

韩愈说过:“夫和平之声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中国古代诗人有这样的悲楚癖好,让教师讲授其诗文的审美,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的教师索性这样处理,对词中的悲情在深刻理解全词的基础上批评消解,认为像《雨霖铃》这样的词,很容易使人染上莫名惆怅和哀怨,会妨碍学生健康成长。要学习和吸收的是柳永的创作手法,而不是“愁”本身,不然我们将会消沉而不可自拔,这种鉴赏法被冠之以“质疑和批评”的美名,认为这样可剔除消极因素,获得最佳的审美培养。其实,这是在回避问题,是逃跑主义。也是对“悲情”审美的偏见与误解。

审美,不只是对“美好”而言,还包括丑、卑下、悲等。因此,审美还包括可供审美品味的艺术化之“愁”

作为审美中的特殊形式的审悲艺术活动,不仅能给人艺术形式美的,还具有激起怜悯和达到净化情绪甚至灵魂的功效。人生苦难、悲痛情感的描写,会唤起读者的怜悯,这正是审悲区别于审美、审善、审丑的特别之处。因为我们看到不幸与灾难,自然会激起怜悯之情,自然会涌现惋惜之感,这些情感本身亦是一种痛楚,与之相随必然产生同情与爱。正如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先是恐惧、痛苦,但随后我们会体验到我们自己并非昨天的自己,因为我们懂得作为一个具有意义的人应该做些什么,是责任与义务,是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体验到了比苦难还要坚强的灵魂,体验到与困难、灾难抗争的勇气,从而振作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灵魂的高度,获得理性的智慧、情感与理智的成熟,让最有意义的生命活力得到最充分的活跃,更懂得真情的内涵,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价值的顿悟。而在审美鉴赏中对诗词中的悲情的回避,明显是一计拙招。

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苦难和悲情的表述,与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与悲伤不能等同。文学艺术中对苦难和悲情的描写,是与现实拉开距离的超功利的展示,这一点须辨明。这些“愁”是艺术创造,而读者只是置身其外而远观之,在诗歌中哀伤痛苦的“意象”只会令人沉醉于其中的生动而不会伤害鉴赏者的身心。正如美国的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所说:“世间无论多可怕的境遇,都没有不能暂时放开怀抱,在审美观照中求得慰籍的。这样,悲哀本身就变成并非全然是痛苦了,……最悲惨的情景在审美中也可以失去苦味。”因为诗中的苦难悲情是过去式,是一种回忆,与读者有时空距离,诗人有声有色的叙述,不过是一种感情的高度体验或拟真实再现罢了,这就是艺术再现。古诗词中的“愁思之声”、“穷苦之声”都是经深沉的回忆形成艺术距离,升华为艺术美感,化痛楚哀伤为诗词美感,这种愁情能引起读者共鸣,这里的愁不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