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十篇

时间:2023-04-01 12:55:05

柳永雨霖铃篇1

词最初名称叫“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先盛行于民间,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等,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后来,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介入词的文学创作。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词风,以欧阳修、晏殊为代表,词中多半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词发展到了宋代,新的大一统时代已非前代衰世可比,词人们渴求着一种既“大”且“新”的艺术格局和审美气度,从而催生了慢词的勃兴。

二、柳词在词史上的影响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成为慢词的大家,开启了宋词新天地。前代的词,基本都是令词,而柳永所写,则多是慢词长调,善于化时曲为新声。柳永创作了大量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篇幅的拉长导致词风得以“放大”,具体铺叙形容,开合起伏,组织景语。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从都市生活摄取题材,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表现他生活在市民中间的感受,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喜爱,获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柳词最令人注目的特色,乃在于“经俗”为美。他把词从贵族文人“沙龙”引向市井“坊曲”。晚唐五代词,从其创作动机、创作环境到作者身份等方面均属于贵族“文艺沙龙”产物。而柳永是一位失意下层文人,唱者和听者多半是一些歌妓和市民,其词更属于那种“流行歌曲”式的“俗曲”。所以,柳词无论从其思想色彩、审美意向,还是艺术风貌来看,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大特色便是“世俗化”:一是感情更“世俗”,二是语言更“俚俗”。情志基本是一种男恋女爱情感和理想愿望,塑造少见的世俗社会人情味。这对当时社会传统的文学观念及审美观念是大胆的挑战,直接影响着“婉约”派的创作。

“婉约”派出现较早,以唐朝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词为开端。宋初欧阳修、晏氏父子奠定了该派的基础,对后世“婉约”名家词人有启迪作用。但此时,词仍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主要特征:题材较窄,一般不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表现手法,曲折表达细腻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也较严密,重视结构组合,表意求曲,声律和谐,语言流利,绮丽挥绰,文思绝佳。

三、柳词代表作《雨霖铃》

柳永生活的年代――北宋前期,正是创作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时期,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中晚年中进士,官居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一生仕途坎坷,于是淡泊功名,以“白衣卿相”自居,耽溺于“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创作的《雨霖铃》词调来源唐教坊国家乐府机构中教坊大曲名。《明皇杂录》云:“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衿渖为《雨霖铃》以寄恨。……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盖取唐时旧曲翻制,即本古乐以翻新调,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内容。词人离汴京前往浙江与情人话别时所作。当时的作者内心因羁旅生涯所诱发出来的伤感随着作者的游踪越来越浓。仕途上的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这种抑郁忧愤的心情与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便更加感到生活前途的黯淡无光。全词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精心刻画了情侣分别时留恋的情态及复杂微妙的心理,进而设想别后的孤独与思恋,深刻地表达了有情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意。

1.从词谱上讲

宋朝填词并无专门韵书(或已失传),是根据唐及后来的词论家推测的。《雨霖铃》又《雨霖铃慢》,双调仄体。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相同。正体103字,上阕10句5仄韵,下阕9句5仄,除第一字“切”为去声韵,其余押韵尾字用入声韵。慢,词乐格调之一。慢曲子的简称,及慢曲,慢词说法。古书上写作曼,亦延长引申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因此,由“曼”字孳乳出“慢”字。指调长拍缓,节奏徐纡舒慢的乐曲,通常慢词字多调长,多属于长调,急慢是按其音乐节奏区分;词调长短是按字数多寡划分。

词调用慢字,往往可以省去,在宋代可有可无。张炎《词源》云:“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酢…”此中有许多唱歌术语,因为有种种延长引申唱法。

2.从声律上说

唐宪宗时《元和韵谱》指出:入声直而促,出音直接而收音短促,当有塞音尾p、t、k收尾,至宋代北方方言合并为喉塞音。入声,极短的多半是中低降调、促阴阳。其词中的韵角字:切(为去声韵)、歇、噎、阔、别、节、月、说(为入声韵),韵母ie\ian\uo\üe在现代汉语中为后响复元音,发音哽咽而短促。柳永在《雨霖铃》中用入声可见其意。韵角字“发”、“设”也为入声韵,大概在当时与前面几个韵角字同是一个韵部,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变体吧。

3.从词韵上推

双调《雨霖铃》用柔和韵,介于洪声与细声韵之间。其调悲咽、凄楚、感人至深。双叠以上词中,后叠首句“别”和前叠尾句“阔”押韵,这谓续韵。此词调“用仄韵而必须入声者”,平仄韵不得通融,可晓柳永极通韵律,既表情达意,又音韵谐合。

4.从词牌上究

初配音乐歌唱,须按律制调,依调填词,后来词牌和词的内容不再有联系,各词牌只作词的结构定式。词牌来源,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乐曲的名称。②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③词的题目。词牌之外,还有一个词题,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

而《雨霖铃》则为乐曲名,无词题。词人不想再旁释,直接让听者进入意境,领略词的内涵,可见词人用意之所在。

5.从词内容章法赏析

《雨霖铃》是一首写别离之情的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一开头,词人就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渲染气氛。“寒蝉”透示了秋意,“凄切”之声令人感到凄凉、冷落。“对”字引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词人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营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阵阵骤雨,刚刚收住了雨脚,好朋友啊,就要走了!这时节,怎样将动人的愁思抒发出来呢?情中有景,字字含情。开头造境,选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起首三句为后两句设下伏笔,以环境渲染别离时的凄苦心情。

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从吃不香,饮不畅,可品味出词人的别离苦味,从“乘船留恋”到“艄公催发”这一对矛盾中,可以窥见情深。就在这不想别而不能不“离”的最后时刻,真是情意深长而觉时间太短。“账饮”用词的组连法则变化,“留恋处”结合上下文,表明“骤雨”是“留恋”的短暂时机,而“初歇”是“催发”的缘由;同时“留恋”表明不得不别,一个“处”字既点明关节,又提示出比较微妙的心理活动。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无绪”铺写一定深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彼此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心写得非常深刻,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既然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作者纵有千言万语也因喉咙噎住而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尽在不言中。柔情蜜意的流露,情感集中的表现,把人物痛别时的动作、神态勾画得极为生动、逼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个“念”字是怜爱也,在这为一字领,下面所写想象景物是虚设。“去去”行程之远,“沉沉”深厚邈,“阔”无边意。这里“景语即情语”,不光是自然景色之暗淡,更深一层隐藏着无边无际的离恨。这两句歇拍,由近及远,即实入虚。结句望空凝思,情意绵绵。“念”有着无限追思的意味。一方面紧扣上文的“无绪”,衔接自然,把近景和远景连成一片;另一方面贯注到下阕描述,在手法上以情带景,在结构上有结有领。这两句以愁心想愁景,愁景又渲染了愁心。“念去去”三字都要是仄声,加重悬想别后的凄楚之心,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

上阕: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从抒情的重点和层次上看,抓住“别”字,由出行到“帐饮”,到“催发”,到“执手”,到“遥念”,突出了惜别的深情、离别的痛苦。最后两句既是对上阕所写情景的收来,也是下阕写别后离人的心情张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句承上启下。“伤离别”点明这首词主题,写得含蕴丰富,凝重有力。“自古”是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这样写不仅扩大了这种感情的意义,同时也衬托出自已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句中,更赋予以新的含义,“更那堪”三个字更加强了全词的语感。“多情”一句为点,“清秋节”一句为染。“染”融情入景,以景写情,隐约委婉。“点”直抒情感,直白点出,是归结,是提升,是更强烈地表达。点染结合,相辅相成,相映成辉。道出人生哲理,遥应上阕首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句是柳永的名句。据记载,须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之,可领略其词风。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被人们许为古今俊语。“杨柳岸”古人早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据《诗经・采薇》中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是离别。“柳”与“留”谐音。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作者为什么要写“晓风残月”呢?“残”字突出凄清冷落之感。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柳永正是通过凉风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月挂树梢本是一种自然景象,着一“残”字,就透露出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为了倾诉出离情别绪。设想之辞,景是凄清静寂的,人是孤零飘泊的。从呼应上阕来看,“酒醒”遥接“帐饮”,尽管“帐饮无绪”,然而借酒消愁,依然酒醉,于是借“酒醒”而设问,倍增惆怅;从以情带景来看,顶承“念去去千里烟波”,尽管景色已甚暗淡,然而词人悲凉的心情随着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觉孤寂;从意境上看,推相与好朋友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然而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杨柳就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代的行人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在这时刻,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微妙的心理活动,拨动读者的心弦。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想想今一别,何时见?即使有“良辰好景”,但天各一方,哪有兴致欣赏,不也如同虚设?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无需景情语,直接道白更痛快。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越是“良辰好景”就越使人伤神,即使有“千种风情”也“无人诉说”。作者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便纵有”三字领,千言万语难表此情。长吟击节,回肠荡气,词人的相思之挚、相忆之苦瞬间便跃然纸上。

下阕充分表达了词人别后的凄苦之情和无法割舍的爱恋之意。

6.从全词神韵来看: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铺叙展衍,以离情为贯穿全篇主线。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各层前呼后应,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把秋色、秋思和别境、别情结合起来描写,使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人三者之间构成完美的艺术形象,主客观高度统一,物与我和谐一致,词中通用白描手法,语言真实自然,情意细密缠绵。章法不拘一格,声情并茂,起伏跌宕,特别是末句更留有无穷的意味,耐人寻绎。情、景、意写得文思高绝。内藏无限画意和水墨色彩,浓淡的情思交错,忽强、忽弱的词采,和变化多端的音乐意韵。以深情的词句作结,余意深远,很有特色,“词意俱不尽,余意更深邃”。这首词不事雕琢,旖旎近情,以白描见长,铺叙景物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倾吐心情。词人大量吸收口语入词,如兰舟、催发、执手、无语等。通过缓急轻重的语气表达人物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对后来说唱文学和曲辞创作有深远影响。铺叙展衍,以离情为主线贯穿全篇。全词之气犹如奔马收疆,有住而不住之势。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情。前片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写来,显得疏朗清远。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作家说境界有时是“死”的,而神韵一直是“活”的。我们是否从中可悟柳词永恒魅力所在呢?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2.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3.龙榆生主编《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4.王力主编《汉语音韵学》《诗词格律概要》中华书局出版社。

柳永雨霖铃篇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京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依依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曾放言“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仁宗皇帝闻其言,说:“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你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遂落第。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配合,他完成了词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拓展,同时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于安史之乱时,避地蜀中,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同是羁旅、离情等题材,和唐五代词人相比,柳词“尤工于羁旅行役”(清陈振孙),他的词作更多地倾注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其代表作《雨霖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全词以凄切婉转的笔调,描写了离别之情,感情在词中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金曲”之一。

上片起首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别时之景,未写离别之情,却先以自描的手法,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凄艳、愁惨的秋景图画:凄鸣的秋蝉、暮色中骤雨后的长亭。并巧妙地点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深秋,傍晚,都门外的长亭,这是何等浓重的伤感的氛围与地点,“寒蝉凄切”,既写出了秋气之摇落,时序之惊心,又使欣赏者马上联想起“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宋玉《九辩》),“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这类“悲秋”之句。好的语言往往如此:一方面,它以自己的写景作为促媒,以外界物侯之变化撩拨起读者的层层感情涟漪;另一方面,它又向读者“释放”出经过漫长历史过程长期“积淀”在词语中的“能量”,以此来感召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艺术联想。

“寒蝉凄切”四字,使那凄楚哽咽的声声蝉嘶,形成整首别曲、整幅离图的悲哀的“基调”和黯淡的“底色”。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庾信《哀江南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已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本词中,词语本身的象征意义(送行)和它的“历史积淀”又在双倍地发生着作用,不能不使读者产生难以压抑的离愁别绪。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三句,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写出了情人的留恋与舟子催发的矛盾,离别伤痛之情陡增。“兰舟催发”,以直笔写出了时间之紧迫,柔情缠绵的恋人此时也不得不相互分手、道别,因而更促使彼此间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道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直写情人离别之际的动人场景,感情至此达到高潮。这是令人黯然销魂、伤心欲绝的时刻。读到此处,不禁让人想起“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诗句。而此处描写,则更为沉痛,更为感人。全词词境也就此凝固、定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眼前景物突然一转,由实到虚,写出了去路茫茫、道路修远、一程远似一程的未知旅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叹从来离别之可哀:“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下“更那堪”句,更推进一层,言已之当秋而悲离,离情更甚于常时。衬托手法的采用使它更凸现、更为动人。“今宵酒醒何处”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境况,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试想昨日还在“都门帐饮”、“执手相看”,可今朝醒来,只见“晓风残月”唯有一钩残月斜挂在天边,如今独在旅舟之上见柳,怎不惹满怀离思?“此去经年”四句,更是推想自己离别之后经年的孤寂寥落,悲苦之情己溢言表。想当初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之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全词感情也因此喷薄而出,余情无穷,无味不尽。

柳永雨霖铃篇3

要理解这首诗,知人论世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基础。“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这是梁衡在其文章《读柳永》 中给予柳永的评价,可见柳永是一位市井作家,老百姓的这些酸甜苦辣他都能感受得到,所以他才能将唯美的才情付诸笔端,流淌为百姓的心声,挥发成千年的美文。

此时的柳永,在赴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任时已有强烈的羁旅行役之情和沦落飘泊之感,更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所以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因此《雨霖铃》中蕴含的“伤离别”就不难理解了。

理解了这个词眼和中心,再去理解诗歌就简单多了。全词围绕伤离别进行构思,上阕写词人和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下阕写词人想象离别后孤独冷落的凄凉之情。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进而理解诗歌的意蕴。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有两点特别需要学生掌握,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离别的苦痛融入景物的描写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天气情况,勾勒了离别的典型环境,为全诗奠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表现了离别时诗人的苦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的无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通过写最具离别特征的意象“杨柳”表现离愁,通过写晓风之凉、月亮之残表现凄凉冷落之感。

柳永雨霖铃篇4

关键词: 柳永 《雨霖铃》 清秋节 离情别绪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郑振铎先生说:“除词外没有著作,除词外没有爱好,除词外没有学问。”(《中国插图本文学史》)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着力写词的作家。他的词把汉魏乐府中游子思妇题材同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与离情别绪的描写结合起来,全是市井浅语,却能状难写之景,达难叙之情。一首《雨霖铃》写得淋漓尽致,情辞婉转。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在江边分手时难于割舍的惜别之作。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儿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难以忍受。凄楚、伤感的情调,正是作者仕途坎坷、失意情绪的反映。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雨》词上阕渲染别时的气氛。寒蝉凄切,交代了时间――“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地点是都门长亭临时搭设的帐篷。念到“留恋处、兰舟催发”口感极好极顺,去与留,走与待,内心的矛盾焦灼,跃然纸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片刻之描画,最是感情至深处。读来轻松爽口,何知那时难分难舍之痛?送了一程又一程,送到暮色降临,送到海角天涯,还要送。我看别送了,目的地都已经到了。与佳人别离,又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自古男女间的别愁离恨最是伤感,作者也不能幸免,更何况是在这样的雨后秋时?“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之美,仙景浮现。可这样的仙境,如此的极至,缺失了相思之人,没有了倾诉交心之伊,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苦恼叹息?高兴美景如幻,叹息佳人相离。全词对我最大的吸引之处就是文字浅显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并且每个字都感到是那么的经典,字字含情,句句有景,一气呵成。

从上片的描写,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个深秋的傍晚,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内,一对男女饮酒话别。帐外,寒蝉凄惨地哀鸣,好像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那不远处的长亭,已经隐隐约约,可见天色将晚,一场大雨也刚刚停歇。天将晚,雨已停,河边不时传来艄公的喊声:“快上船吧,要开船了!”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万般依恋之际,此刻可真的要分手了。你看他们双手相拥,泪眼相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相见时难别亦难”,这痛只有亲身经历的人体会才会更深。船开了,人去了,渐行渐远,情人岸边伫立,含着泪,举着手,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暮霭里。这一去,彼此就会天各一方,“楚天”不知又是怎么样?

《雨》词下阕设想别后的相思之痛。伤情离别,自古皆然,可万不该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这叫人怎能忍受?第二句照应首句,“清秋”应“寒蝉”,衬托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意义翻新,不入俗结。“今宵”二句为千古传诵名句。“酒醒”遥接上片“帐饮”,可见当时虽然情“无绪”,然借酒浇愁,还是沉醉了。扁舟夜发,愁醉迷蒙,忽然醒来,想必已是拂晓。惊起忙寻觅,情人在何处?所见者唯杨柳岸上晓风残月也。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月”前着一“残”字,而境界全出矣,更衬托了词人当时凄清悲凉冷落的心境。此刻的离愁别绪如风卷浪拥,不可遏止,真是“离愁波涌杨柳岸,别绪风连残月边”。

“此去经年”以下四句虚写想象别后的情景。作者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咽”想到“更与何人说”。作者离开情人,寂寞凄凉,孤独万分,从今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只形同虚设,然而越是有良辰美景,就越发使人念情伤神。恐怕今后只能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虚度余日了。最后两句中,一“便”一“更”,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人间的良辰美景唯作者不能享受,“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古诗十九首》)作者仕途失意,浪迹天涯,知音难遇,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走着自己的路,相思情一言难尽。

柳永雨霖铃篇5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京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依依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曾放言“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仁宗皇帝闻其言,说:“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你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遂落第。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配合,他完成了词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拓展,同时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于安史之乱时,避地蜀中,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同是羁旅、离情等题材,和唐五代词人相比,柳词“尤工于羁旅行役”(清陈振孙),他的词作更多地倾注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其代表作《雨霖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全词以凄切婉转的笔调,描写了离别之情,感情在词中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金曲”之一。

上片起首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别时之景,未写离别之情,却先以自描的手法,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凄艳、愁惨的秋景图画:凄鸣的秋蝉、暮色中骤雨后的长亭。并巧妙地点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深秋,傍晚,都门外的长亭,这是何等浓重的伤感的氛围与地点,“寒蝉凄切”,既写出了秋气之摇落,时序之惊心,又使欣赏者马上联想起“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宋玉《九辩》),“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这类“悲秋”之句。好的语言往往如此:一方面,它以自己的写景作为促媒,以外界物侯之变化撩拨起读者的层层感情涟漪;另一方面,它又向读者“释放”出经过漫长历史过程长期“积淀”在词语中的“能量”,以此来感召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艺术联想。

“寒蝉凄切”四字,使那凄楚哽咽的声声蝉嘶,形成整首别曲、整幅离图的悲哀的“基调”和黯淡的“底色”。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庾信《哀江南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已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本词中,词语本身的象征意义(送行)和它的“历史积淀”又在双倍地发生着作用,不能不使读者产生难以压抑的离愁别绪。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三句,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写出了情人的留恋与舟子催发的矛盾,离别伤痛之情陡增。“兰舟催发”,以直笔写出了时间之紧迫,柔情缠绵的恋人此时也不得不相互分手、道别,因而更促使彼此间感情的深化。

柳永雨霖铃篇6

1、释义: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2、出处: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3、诗作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来源:文章屋网 )

柳永雨霖铃篇7

关键词 雨霖铃 意象 意蕴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以其敏感的心灵创作出的《雨霖铃》,为古往今来的读者描绘了一幅饱含离情的画面,它是由数量众多的传统意象组合成的传世佳作。这些意象表现出了民族共同的思想和情感,受同一文化影响的读者能从这些传统的意象中体会出作者的心情,激起感情的共鸣。可以说,这些传统意象是读者与作者感情沟通的纽带。下面就词中的几种意象作简要的分析,揭示其所蕴含的审美意蕴。

一、寒蝉

词人先写寒蝉。写寒蝉是何用意?是要点出离别的时令是秋天,渲染一种秋季的萧索与悲凉。人遇秋总有冷落失意之感的。中国古代就有“秋士”的说法。刘禹锡有诗评论说:“古人逢秋悲寂寥”,欧阳修的《秋声赋》更是把悲秋之情写到极致。柳永在词中把离别之情与悲秋之情融合在一起,一幅清秋离别图所透露出的冷冷凉风扑面而来,为全词定下了凄美的基调。谈到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读到“寒蝉凄切”就容易让人联想到秋天呢?这就关系到“寒蝉”体现出的传统审美意象了。《礼记月令》中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在中国古籍中就出现了“寒蝉”,并且讲明了是在秋季。唐代也有咏蝉三绝句: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用得多了,寒蝉自然变成一传统意象,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秋的孤独与凄凉,不由得引起人的一种秋情。词人并没有用文字点明秋,但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一股冷冷的秋意,再加上“凄切”、“骤雨”、“长亭”构成了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词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也就自然表现出来了。

二、长亭、帐饮

长亭是古时设在交通大路边的供人休歇的亭舍,也是送别的地方,并在郊外送别处张设帐幕宴饮饯别。在西汉疏广、疏受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旧数百人为其饯行于长安东门外,从此长亭帐饮也就成了离别时的传统了。江淹《e赋》中有“帐饮东都”之句,庾信《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天下伤心处,长亭更短亭”。在西厢记中,张生去京城赶考,崔莺莺也是在长亭设宴饯别的。在我国诗文中,凡是涉及长亭这一特定意象的,一般都与饯行有一定的关系。

三、骤雨、酒

这两种意象在古代诗文中也被赋予了一种传统的色彩。雨的缠绵是容易引发人的愁思的。不是有“雨送黄昏花易落”“空阶滴到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句子么?在这里,雨是伤感,是孤独,是离愁。

而酒却被认为是能够解愁的东西。李白更以斗酒诗百篇名扬后世。酒真的能解愁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想以酒来解千愁,以醉来掩藏哀痛。可惜当酒醉醒后,物是人非,更是令人感到伤心。同样酒也被赋予了神奇的色彩。

四、兰舟

在我国古代,旅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只、车与马。所以在羁旅行役诗词中,提到的船只比较多。在柳永这首词中,兰舟相传鲁班刻兰树为舟,后就用为船的美称了。

宋代诗人郑文宝诗中有“亭亭画舸系春潭”,“画舸”也是相当于“兰舟”,是船的美称,后来周邦彦将郑诗改为“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后来石孝友把船变为马,“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王实甫《西厢记》里把船变为车“试着那司天台打半年愁,端的是太平车儿约有十余载”。第三折“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陆娟的《送人还新安》又有“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等等,无论是舟还是车马,在这里都与离愁融合在一起。本是一种无生命的东西,在词中都包含着离愁与相思。

五、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崔颢有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地域的宽广,无边的烟波与暮霭是很容易引发人的思绪的。笼罩在江面上的雾气水波长时间难以散开与缠绕在人心头的惆怅长时间难以消除相似,黄昏云雾沉沉的特点与人的心情沉重相似,天空的辽阔与愁绪的无边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这三种传统审美意象表现了离别的愁绪。

六、杨柳、残月

杨柳这一物象更是一种具有传统意象的植物了。《诗经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清褚人获《坚瓠广集》卷四中谈到:“送行之人岂无他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土之离木,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也有的说古人在离别之时折柳送别,大约“柳”、“留”谐音,折柳表示留客之意,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古代离别诗文中,杨柳这一意象应该是相当多的。

与杨柳具有同等级别的传统离别意象非月亮莫属了。乐府《汉横吹曲》有关山月的叙述,《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曹丕《燕歌行》写一位妇女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抒情委婉细致,其中就有月亮的描写:“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在李白诗中关于明月的就更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以明月这一意象来写离别的也不少,如悼亡之作《江城子》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设想死者痛苦,以寓自己悼念之情。他在密州作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全篇写月,借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与胞弟七年不能团聚的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之分离就像月将残缺。在诗文中,以月亮象征离情,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柳永雨霖铃篇8

摘要:《雨霖铃 寒样凄切》是北宋词人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词人运用借景抒情、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的凄凉心情反映出来,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字字抒情。

关键词:柳永 《寒样凄切》 赏析

柳永(约987―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州)人。在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中,柳永的社会地位低微,但名声很大。他流连教坊,从民间歌曲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从乐师、歌女的艺术实践中汲取了宝贵经验,使词变典雅为通俗,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他是北宋第一个致力于词创作的作家。在不断的词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对词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古人云:“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乐章集》)提要)。尽管这话对柳永有所偏爱,但是,暂且抛却柳词的思想性不谈,单就其技巧纯熟,语言凝炼,求实,不务虚浮,细致深刻等方面看,柳永与杜甫确实有相似之处。据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任翰林学士时,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说明柳词与苏词相比,风格迥异。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记载,说明了人们对柳永作品的喜爱,也说明了柳永的影响之广。尽管柳永颇有才学,但为人放荡不羁,经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歌伎往来,为她们创制新词,因而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屡试不中。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柳永应试时,宋仁宗因他曾写过《冲天鹤》词,内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怒斥“此人好‘浅斟低唱’,何用‘浮名’?且填词去!”因而落第。在受此打击之后,词人别无出路,不得不远离京师。从此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纵游楚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这里介绍的《雨霖铃》一词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这种真情实感。

《雨霖铃》的词调,相传来源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生离死别的故事,所以后人多用它来表现离愁别恨。柳永的这首词,反映的就是他与所爱的人离别的痛苦。由于作者把爱情之深和离别之痛交织在一起来写,因而显得格外动人。我们先来看这首词的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幕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开头,是写送别前的情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礼记 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呜。”“寒蝉”二字既点出了时间是在秋天,又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凄切”是写声音的悲伤。这是词人所听到的。事实上,词人所听到的,并非只有蝉声,为什么单写寒蝉呢?因为,词人就要和所爱的人分别了,凄凉的心情正好与这“寒蝉凄切”合映,寒蝉的长鸣便成了为自己吟唱离别的歌曲。“对长亭晚”,面对着长亭,天色已经到了傍晚。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词人所见,肯定不只有长亭,但为什么只写长亭而不写其他?这是因为,长亭是送别的地方,也是离别的象征。不愿听到的偏偏噪入耳鼓,不愿见到的偏偏出现在眼前,这怎能不使人黯然神伤呢?时间,却渐渐趋 “晚”。天黑了,鸟要归林,鸡要上窝,人要回家,而自己却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别,这怎能不令人愁肠百结呢?不仅天色“晚”了,且又“骤雨初歇”,船家就要起锚开航,就连多说几句话的机会也没有了。词人通过凄楚的声音、萧条的景物、无情的时间,用极凝炼的文字,映衬出了内心的痛苦。

接着直写离别的情形:“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指京城(今河南开封)的门外;“帐饮”,设帐宴饮,为远行人饯行;“无绪”,心意烦乱,理不出头绪。亲人的眷恋,别后的痛苦,前程的渺茫,后会的无期;千种离愁,万种别绪,怎么能理得清呢?正值难舍难分的时刻,“兰舟催发” ,就要开船了。细品这后两句,我们不得不为词人用字之妙所折服。一对恋人,离情难舍,只觉着时间过得飞快船家乍见大雨初停,正好开船,只嫌其儿女情长,留恋缠绵,总觉着等得时间太久。一方“留恋”难分,一方屡屡“催发” 。“留恋”、“催发”四个字写出了不同人的诸种复杂心情。

不忍离别,又不得不别,因而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紧紧地握着手,热泪汪汪对着汪汪热泪;竟然彼此抽抽噎噎,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把男女双方的悲痛之情,眷恋之意,无奈之心,写得绘声绘色,深刻具体!的确,纵有千言万语,此刻已被极端的痛苦淹没。词人的高明,就在于未发一言,而胜过千言。因为从紧紧相握的手上,泪水横溢的脸上,硬咽难言的情态上早已说明了一切。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深刻具体,内蕴丰富。

词人就要走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就是想到。是谁想到的呢?是词人?还是对方?在词人的笔下,卿中有我,我中有卿,卿卿我我,情同一人,心如一人;只能说他们都想到了:去了,去了,船就要开向“千里烟波”的深处,开往“暮霭沉沉”的远方。这几句表现了男女双方无限惆怅的情绪。从词的结构讲,这两句既是对上阕所写送别情景的总结,也是为下阕描写词人心情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一着笔便写别后的痛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人没有不对离别伤心的,但作者却比古人更甚一层。因为他经受的不单是亲人离别,境遇零落,且又西风萧瑟,季节冷落;更甚者还有前途渺茫,身世冷落。这虽然是词人的想像,但也是处境的必然。所以词人作了更进一层的想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前景不堪想,那么,暂且置之脑后,就拿“今宵”来说,一醉醒来,身在“何处”?是在空旷无边的江岸,那里有几株衰败低垂的杨柳、阵阵凄冷的“晓风”和一弯暗淡失色的“残月” 与我作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本词中的名句,它之所以为人称道,是因为景中含情,蕴意丰富,耐人寻味。具体地说:第一,词人虽然没有明说,但从“酒醒” 二字,已使人想到,词人登舟之后,比“执手相看泪眼”时的痛苦更加深切而不能自拔,于是他想借酒浇愁,企图一醉解百忧,但是醉入梦乡,岂能久长?酒醒之后,却陷入了更加孤独、忧伤的境地。第二,同前面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相映衬,恰似两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气氛阴沉,烟波浩淼,楚天空阔。第二个画面则是时间由傍晚推移到了凌晨,气候由阴转睛,景物由虚入实,出现了真实可感的杨柳、晓风、残月。寒光闪烁,柳丝飘飘,气氛上显得更加冷落。这两幅画面,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虚有实,交相辉映,富有诗情画意。第三,这幅画面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词人梦回酒醒,只身孤影,已属冷落不堪,再加上一钩残月,几株衰柳,阵阵寒风,薄薄凉雾,岂不使人悲生寒心,寒增悲意,更加痛苦难忍?

词人也总想抑制住忧伤的感情,从痛苦中挣脱出来。譬如秋冬过后,便是春天,春夏来临,会不会给人带来一些快意?然而结果却差强人意:“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去便是经年累月,不知何时才能相会;离别愈久,思念愈切,那时,即使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无人共赏,这“良辰好景”岂不等于虚设?又有什么心思去观赏它呢!即使强打精神,面对美景,情深意绵,但心中的感受又向谁去诉说?这几句写得低回缠绵,情思往复,进退为忧,左右逢愁,这就把词人的思念之情刻画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

从这首词组织结构来看,它具有主线分明,层次清晰,前后照应,自然流畅等特点。全词以 “离情”为主线贯穿全篇。无论时间和空间,都紧紧地围绕着它。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执手相看泪眼”的船旁;从“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以及“良辰好景虚设”的某地,空间万变,笔锋始终不离“离情”。把真挚的爱情写得淋漓尽致。

词人表现“离情”,写得层次井然,重点突出。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遐想,重在刻画心理。通过不同的侧面,层层揭示,步步深入,使得意境全出,引人入胜。

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遐想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达到了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全篇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

在写景和抒情方面,作者达到了情景融为一体的境地。柳永很善于把景物染上主观色彩,或以景传情,或因情设景,从而使得情景和谐统一,交相辉映。《雨霖铃》表达的是离别之痛。上阕,作者选择冷落的秋景作衬托,情和景恰似水乳交融,很好地创造了富有诗意的境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由于主人公心情暗淡,天颜水色便披上了阴影。下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之后的词人,孤独冷落,所以选取的景物也是孤单单、冷清清,令人望而生寒的。在这些句子里,作者并没有写自己如何苦闷,但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却深深地窥察到了词人心灵深处的哀伤凄凉。词人这种借景抒情,因景设情,点染气氛的手法,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的凄凉心情反映出来,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字字抒情。

参考文献: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柳永雨霖铃篇9

关键词:诗歌;韵味;多媒体;多感官感知

古代社会由于离现代生活较远,其人物思想、风土人情很难让学生理解,而以古代社会生活为创作内容的诗歌就成为教学难点。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懂诗歌,又不能肆意肢解,让诗歌毫无韵味,诗意荡然无存。

多媒体是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调动学生视听感受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诗歌教学中,学生对于诗歌缺少亲切感,隔膜感重,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热情,多媒体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情感是人们潜藏在内心的幽情,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可以形成共鸣,而多媒体的影音效果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学生带入诗人所创造的或哀怨,或悲壮,或凄迷的艺术境界中去,形成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中的思想情感,亩达到提高鉴赏诗歌水平的目的。

诚然,在诗歌教学中,多媒体有着传统“手写式”教学方式难以企及的优势。但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可能干扰人们对于诗歌本身韵味的持续关注。多媒体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利用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避免本末倒置,进而避免“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保有诗歌的“简约”之韵和诗意之美,让那些意境深远的诗歌既不失朦胧感,又古韵长存。下面我就以《雨霖铃》为例谈谈在诗歌教学中怎样合理利用多媒体保留诗歌本身的韵味。

《雨霖铃》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烟雨凄迷中柳永和自己在汴京的一位红颜知己就要分别,前途的渺茫、将别的苦楚以及旅途的艰辛都浓缩在短短的诗行中。所以本词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切实体会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应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伤感。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体味词人“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呢?在这里,我们必须选定一个触动学生的媒介,而和诗歌具有同等朦胧意蕴的音乐则是上乘之选。开课伊始,可以选取契合诗歌内容和情感的乐曲,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曾经的分别场景,让学生的幽情浮出心头,未读其词先感其情,入境后再言词。《雨霖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凄楚,哀婉的,所以在介绍词人生平时可选用中国民乐中的古筝、箫或琵琶作为背景音乐,例如,我选用的古筝名曲《送别》一开始就让学生沉浸到久违的古风遗韵之中,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词人的心境。接下来,一般的教学程序是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读原诗,而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新的教学手段,一改配乐朗读的套路为听歌然后结合歌曲营造的意境让学生自己朗读的新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所选用的歌曲是邓丽君的同题作品《雨霖铃》。邓丽君的嗓音甜美,配乐凄婉缠绵,一曲终了,在场学生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之中,此时,学生受到气氛感染主动要求朗读课文,课堂气氛活跃,音乐在此处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如果不是古乐的运用,学生很难领略到诗词中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浓重离愁,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韵味也很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有人说音乐的效果已经这么好了,此处多配些图画,音画结合岂不更妙?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诗歌的内容高度凝练,需要读者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还原,如果一味多用图片,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视觉上,出现“学生瞪着眼睛看,老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学生两眼应接不暇,但是脑袋空空,听得“呆若木鸡”。另外,因为本词重在抒情,所以老师在结合多媒体串讲时,可以放一首乐曲滚动播放作为背景音乐,以增加评讲时的感染力,用琵琶弹奏的《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是个不错的选择。

诗歌的教学一定要突出听和读,在《雨霖铃》一诗的教学中,我选用的图画很少,主要精选了几首歌曲,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声音的感染中,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还原诗中的情景,在保持诗的古风遗韵中更真切地与词人产生共鸣。

多媒体一改语文课堂的沉闷,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学生纷纷行“注目礼”。于是很多教师似乎找到了一条提高课堂效率的捷径,在这方面铆足了干劲,在课件中极绚烂之能事,图像之多,音乐之新,令人咋舌,但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少了,争鸣消失了,“听说读写思”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被多媒体炫技所取代。也难怪很多非文科的老师在听了语文课之后都会说,现在的语文课更像政治课,像历史课,甚至像纪录片。这给只注重多媒体直观展现的精彩,追求表面繁荣而忽略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师提了一个醒,技可用而不可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毕竟只是能更好地展现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如果一味舍本逐末,追求课堂的“好看”,忽视语文课的本质,那么教师就会失去主导作用,从而变成画面的解说员和文字的播音员。另外,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降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新课程(教研),2010(6)

2.新华文摘,2013(23).

3.杜三宝.古诗词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教育革新,2008.

4.柳永词集.中华书局,1979.

5.宋词鉴赏辞典.北京出版社,2010.

柳永雨霖铃篇10

出处: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释:就此离去了一年又一,年就在这里与你告别了,以后再也不见面了。

意味:回忆与怀念。

例子:你娶她嫁两不相干,此去经年就此别过。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