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59

消费需求论文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1

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首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聚集于第一产业,收入较低,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村储蓄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扩大了城市的投资和全社会的总供给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约束还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农业效益下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加速拉开,成为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下降到2002年的37%。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为3.1:1,消费水平之比为3.5:1。

其次,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影响着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行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虽然在一定时间里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看,规模效益较差,同时加剧了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状况。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0.5%,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达到70%至80%。城市化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增加就业1个人,在服务业可就业3个人。我国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美元的国家相比,服务业产值比重低2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再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动后备大军长期存在,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我国工资水平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且二者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虽然使我国产品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低工资也成为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阻碍。

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在新形势下,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如不尽快打破,长期来看,将加剧消费需求不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呈迅速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放慢。需求缩小引起市场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生产增长不能同步,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发达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一般只占15%左右,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因此若仅依靠农业,农民收入不可能获得大幅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在住房、汽车等商品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这些行业的高速成长,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入新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这也意味着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趋势。1996年至2001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75万亿元,但工业部门就业减少2000多万人。1999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23.0%,2002年下降到21.4%,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已经较弱。同时,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为了生存发展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少。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良种、化肥、农药的使用,农村机械与能源使用的显著增长,都使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大为减少,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按照1988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所需总劳动力为2.33亿人,而按照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只需要1.3亿劳动力,农业内部劳动力剩余程度相应上升到60%。

由于以上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工业就业人口增加缓慢甚至减少。就业压力集中到第三产业。据统计,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1999年第一产业为50.1%,2000年至2002年保持在50%;第二产业1999年为23.0%,到2002年下降到21.4%;第三产业1999年为26.9%,2002年达到28.6%。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资本增密”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要转移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工业化增加就业是做不到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

加快城市化扩大消费需求

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从根本上说要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使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从而逐步使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与总需求水平相适应。同时,农民进城后,最需要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家庭耐用消费品,将为这些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开辟广阔市场。而随着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空间与就业空间会逐步释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努力,把城市化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2

1.国际金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外需萎缩,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外贸出口。就拿中国出口总额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的那段时间同比增长率超过25%,但是,到2008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波折,前三个季度步伐已经缓慢基本保持在20%。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受到波及,其中尤以发达国家受到打击最为沉重,国际间的需求受到很大影响,我国也在这种大的国际环境下出口下降。2009年整个一年都陷入困境,无法回转。出口总额回升的时候已经到2010年了,到2011年又开始进入平稳。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一次下滑。在这种困境下,人民币在国际各界的压力下不得不升值,我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2.国内需求不足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属于外因,其影响毕竟只是短期的,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国消费需求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居民消费率较低直接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包括政府消费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根据我国最终的消费需求构成来说,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的比重在24%~28%之间,而且其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居民消费率却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这也是影响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关键。根据居民消费的内部结构来说,农村居民消费率在居民消费中下降幅度很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从1999年的34.8%不断下降到2010年的23.2%。城镇居民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65.2%到2010年的76.8%。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关注。

二、扩大内需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1.税收政策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现代消费理论规定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及消费环境等都是某一特定时期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从而直接影响消费需求。

(1)要想对居民的消费能力产生影响,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实施,可采用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法。消费支出主要受到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税收政策对消费最大的影响就是税收和消费的“收入效应”。政府征税可直接导致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更加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所以,税收收入越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则越低,这就需要政府在对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增加居民的可分配收入,不仅使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还对居民的消费支出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刺激。

(2)优化消费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税收政策来拓展消费领域和调节消费品供给结构。税收政策可以采取价格信号的方式对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予以引导,特别是税收减免和税收优惠两方面的体现。然后再对产业之间、不同产品的资源再配置,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和消费品供给结构进行有效调控。

2.税收政策与企业投资的关系

税收在投资需求方面不仅能为政府投资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同时还能在民间投资方面发挥有效的强针对性的调控作用。税收通过对投资的刺激和制约两方面影响投资。通过降低投资行为的成本、降低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加快投资成本的回收来实施其刺激功能。

三、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建议

1.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民消费需求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并使其陷入低迷状态。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造成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慢。所以,我国的税收政策应该注重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其消费需求的增长。

(1)要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有效结合农业补贴与农业生产资料增值税退税。一般情况下,对农产品进行免税,也可以通过对农民年终汇总填表的方式进行退税等办法,对农民购买的生产资料负担的进项税额是很有益的。同时,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税收对农民进行农业补贴。

(2)税收政策对改善农民消费外部环境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农民消费进行引导。对产业外、区域外的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税收政策的鼓励实施。还可以对农民生活家电消费方面的扩大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

2.扩大城镇低收入人群就业

目前,我国的低收入人群还包括我国城镇部分下岗职工、在业贫困职工和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因为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障对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增加就业的措施。

(1)可对中小企业进行税收政策扶持形成新的就业能力。

(2)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来扩大鼓励,促进了再就业率的提高。国家税务总局对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进行鼓励和扶持。同时还制定了针对某一范围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一系列政策的作用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完善个人所得税

居民手中可支配的消费资金受到个人所得税的影响。消费水平因为我国的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各不相同。因此,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消费水平,政府应该通过中下阶层居民收入税收的降低,税收范围的缩小来实现。所以,这就要求必须要改革个税征收点,创新税收模式,实施混合所得税模式,依据不同消费对象的具体情况对所得税进行征收。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进行分析,将一些投资性或者没有消费费用扣除的项目进行分类,包括股息、利息以及红利所得的收入。同时,还应该对扣除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把个人财产作为扣除对象。同时还在制定税收政策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像个人赡养老人,以及子女等具体情况,从而对不同的税收扣除范围进行确定,充分照顾我国的低收入人群。最后对超额累计税率进行调整,同时降低税率,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四、结束语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疲软、大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倒闭的根源。在我国内需的基本构成中,投资需求的长期主导性导致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附属物。事实上,投资拉动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投资却分别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居民消费对生产供给的拉动作用不断走向边缘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要维持经济体的正常与繁荣,内需就不能让位于外需,居民消费需求就不能让位于投资需求。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特征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中积累的居民储蓄已经高达21万亿元,但同时内需严重不足;物价在低位徘徊。大多数民众则不断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甚至生活的艰辛。目前,我国内需不足,就是发生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背景之下,呈现出某些独有特征:

1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长期低迷。在2000年之前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终于在2000年收到效果,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七上八下”的僵局,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长期处在低迷状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外两条:一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二是从需求的角度看,则是需求明显不足。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及农村市场启而不动,即收入增长缓慢造成物价低迷。比如,2005年,我国GDP在实现9.9%的增长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万元,实际增长为9.6%,虽然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农民的收入情况就更不乐观。2005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达到4840亿公斤,增长3.1%,但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实际增长了6.2%,不仅远低于GDP增长水平,其增幅还比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2005年之后,上述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随着收入与GDP之间剪刀差的扩大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物价低水平背景下,百姓却深感生活负担沉重。按照一般的原理,物价低迷虽然就经济本身来说反映了紧缩的一个层面。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可以享受到物价低迷带来的好处,这就是生活负担的减轻,因为低迷的物价意味着人们可以为同样的消费品支付更少的货币。但实际上,在最近几年中,人们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在物价低迷的时候,很多人感觉到了生活负担的沉重。这是因为几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宗消费品价格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比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市场物价连续下降的同时,垄断或弱竞争性行业的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是大幅度上涨。

3生活入不敷出,居民却呈现高储蓄率。尽管21万亿元的储蓄相对于13亿人口的平均储蓄额并不多,但这并不能否定我国经济生活中高储蓄现象的存在。1991年到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年增速均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统计,当时世界上国民总储蓄率超过40%的只有新加坡,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当年高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我国储蓄率为28.8%,刷新了过去有记载以来的最高记录。因而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存在一种“超储蓄”,即储蓄增量不仅来自于居民增收,还来自居民减少当期消费和投资。尽管东亚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高储蓄的现象,但应该看到我国高储蓄现象形成的独特原因,特别是要看到这种高储蓄率是与生活入不敷出的沉重感并存的。从表面的逻辑看,既然生活负担沉重就应当更多花钱来减少储蓄,或者说有较多的储蓄就会减轻生活的负担,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两者恰恰是形成了一种合力。

4家庭一方面高储蓄,另一方面却高举债。与高储蓄现象形成鲜明反差的,就是近些年开始出现的居民高负债现象。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统计,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已经高于欧美家庭。具体来说,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也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有115%。对于这组数据,我们至少要注意到两点:一是如果将居民的债务考虑进去,目前的高储蓄现象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使得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消费疲软”与“消费过度”并存的现象;二是储蓄和负债的主体可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重叠。二、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制度性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面临短缺经济的困扰,十几年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促成这个转变发生的,主要是制度性因素,正是这些制度性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有效提高。

1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增长缓慢,实际收入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们剔除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提取近27年的数据加以对比说明。

上表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居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不断下降,从1981年的16.76%降到2007年的11.32%。而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自1995年到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提高了1倍。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就超过了日本。税负高,国有垄断企业及外资企业挤压吸纳70%就业人口的民营中小企业,直接压制了工资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房价、学费、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了居民消费支出。2007年我国商品房销售收入2.96万亿元,而我国2007年职工工资收入总额才2.82万亿元。西方的分配率都在50%以上,我国与发展中国家30%以上的分配率相比也是最低的。

此外,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导致我国粮价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虽然大大限制了EPI的上涨,但牺牲了农民利益,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农村消费能力长期不足。农民收入总额和收入增幅远低于城镇居民,而农村CPI涨幅又长期高于城市。

2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拖累了城市化进程,使农村人口被甩在消费市场之外。我国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不振,显然不是源于短期政策因素,而反映了整体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失衡。农民工——步入了工业化进程的廉价农村劳动力,用双手创造了巨大供给却不能融入城市化作为市民去消费,因而产生了巨大的供需缺口。约1.5亿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所离散出来的若干万亿元需求缺口,过去主要是通过外部需求来弥补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我国计划经济建立和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即隔离的户籍福利制度,强化和僵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滞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逐渐自然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居民的过渡,从而在农民成为产业大军的同时,锁闭了这个经济起飞阶段最重要的内需增长。而我们知道,农民的市民化恰恰是城市化的实质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从统计上看,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经有了很大增长,即从1978年的约18%到今天的约45%,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加。这个比例虽然仍低于全球平均50%的城镇人口比例,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似乎并不算太大。按照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进程,我国今后30年仍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阶段。要在城市人口比例到达70%以上之后,城市化的势头才会逐步放缓。这意味着每年都会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市,今后30年内将还有5亿左右农民进入城市定居。但是,在我国城乡二元隔离体制下,目前已经进入城镇的约1.5亿农民工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是作为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游离在城镇生活边缘。他们不但不能将其赡养的父母移入城镇,甚至子女也多数作为留守儿童遗放在乡村。按能够享受城镇市民收入福利保障待遇的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真实城市化率大致在28%左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最大失衡,应当是今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核心所在。

城乡隔离二元经济体制导致我国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1)直接严重阻碍了内需增长。本来农民大量和源源不断地进入非农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成为供给和经济爆发性持续增长的源泉。相应的,农民市民化和其赡养人口的城镇化提供了内需增长的强劲动力,二者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平衡发展态势。但我国1.5亿农民工及其赡养人口的实际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前者的收入如果能逐步向后者靠拢,这种低端收入的提高会大部分转化为消费需求,我们就根本不必忧虑贸易顺差形成的约2万亿元人民币外需缺口的萎缩。农民工在提供巨大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又很少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和文明,这是我们不得不依赖外部需求的主要原因。(2)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市民化,也进一步扭曲了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使低端产品过剩,而满足国内外高端消费的产品严重缺失。由于农民工绝大部分是在第二产业就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基本上不考虑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劳动力再生产和繁衍的教育及培训费用,很多地方完全依赖和满足于对中青年劳动资源的近乎掠夺性开发和使用。廉价劳动力在一个长时期内近乎无限地供给,阻碍了企业和产业的技术提升与升级换代。工业化初期的成本优势没有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力资本的相应提高而逐步转变为技术优势和品牌、渠道优势。同时,由于农民工家庭不能市民化,劳动就业极大依赖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行业景气度。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后者本来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吸收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失业率的上升加剧消费需求的紧缩程度。(3)造成了资源的逆向配置。由于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农民工的储蓄基本上是汇回原籍乡村,赡养父母子女以及在乡村建房置业,以备失业还乡。这样,在亿万农民已经、正在和必将逐步离开的地方在不断修好房建新村,而在他们已经就业和还会不断进入的城镇却无房可居,导致了高端和大宗商品消费的地区结构性失衡。同时,1亿多农民工及其后续者离乡不离土、离家不移家,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模经营,阻碍了减少农民、富裕农村的现代化进程。(4)导致城市化建设的畸形发展。由于城市发展并不考虑已经就业的农民及其家属,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出现了围绕少数城市居民自我循环的高端化趋势。大楼大街大广场大住宅的发展脱离了我国的土地等资源禀赋和人均实际负担能力。由于农民工及其家属并未真正离土从而放弃乡村的土地和宅基地的占用,国家为保基本农田红线不得不严格控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土地的巨大需求,造成城市供地的制度性稀缺,进而大大推高了城市地价和房地产价格。这样导致在高房价面前,不仅农民工望洋兴叹,就连城市中下层居民也望而却步,致使城市化的成本和门槛越垒越高,庞大而分割的消费需求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5)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逐步融入城镇,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给启动内需带来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政策制定的成本。由于农民工基本上是中青年人,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在长期的城镇生活后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再返回乡村生活。他们往往夫妻分居、家庭分离,其漂移的第二代在城乡文明交错的冲击和夹缝中长大,教育环境差,有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人数不断增加的庞大社会阶层长期处在流动的困惑和焦虑状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隐患。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和思路

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问题,就必须以增加民众收入、扩大保障范围为中心,进行城市化战略的创新型设计,要尽快建立完整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启动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

(一)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如前所述,我国城乡统算的全体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远远小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入手。

1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结合部门特点和行业特性,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拓宽税基,合理调整税率和级距,降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水平。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物价及工资水平,确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标准,并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3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城镇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4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城乡低保范围,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等,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建立健全对低收入群体的长效补贴机制,完善补贴制度、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对城市化进行创新型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长期消费需求问题。我国今后30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过去30年成果的基础上,能否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分步废除对进城农民的身份歧视,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开启另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平衡发展的枢纽。这个枢纽,就是农民工市民制的机制设计和创新,它将同前30年的家庭土地承包制度一样,启动和激发连锁式的制度变迁和社会演变,成为推动下一个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应当从现在起,就立即着手规划和全面启动农民工市民制国家行动计划或纲要。

1确立全局性的国家城市化战略。一是考虑城市布局和发展阶段战略,在大中小城市、东中西部几个层面上避免城市的无序发展。二是建立城市化的国家标准,制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原则,如致力于解决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等问题。这些是为了使中国城市化良性发展,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

2将消费因素加入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中,创建相关政绩指标。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应该逐渐把消费问题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这就要求重新考虑当前的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考虑到投资的增长、城市面貌的改善、工业布局的优化,而且要考虑城市化应有的消费增长指标,避免对居民消费造成过多的挤出效应。

3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化应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促使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摆脱传统的农村消费方式,逐步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转变。

4财政引领公共支出,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力与福利性支出比重严重不符。在居民消费的关键领域,往往出现“政府缺位”,而造成公共产品与劳务的缺乏,影响消费的增加和升级。因此,政府有必要适当压缩投资性支出,控制购买性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用,而把更多的支出用于提供最稀缺的公共物品和劳务。一方面为居民消费创造“硬件”环境,即指为城市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而创造更好的空间与对象。所谓创造更好的购物空间,就是通过对商业设施分布、构造、环境、配套等的综合考虑,使得居民的潜在消费意愿能被充分发掘,这就涉及到政府直接的投融资活动,及其对民间商业投融资活动的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创造“软件”环境,如安排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4

摘要: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消费信贷

一、农村消费需求的理论基础

(一)农村消费需求

由于农村消费品中既有生活消费品又有生产消费品,所以,农村消费需求包括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农村消费需求系统是由生活消费需求子系统和生产消费需求子系统构成,两子系统既对立又统一。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当农村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一定时,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必然会使生产消费需求相应减少,反之也然;另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活消费需求是生产消费需求的原动力,人们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消费需要,如果没有生活消费需求就不会有生产,更不会有生产消费需求。

(二)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第一,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所得到的总收入减去所缴纳的税费后可供个人自由使用的余额。农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购买力密切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农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消费能力呈正相关,即农民可支配收入越大,农村消费能力也越大。依据消费函数式c=f(Y)(其中c为消费需求,Y为可支配收入,f为函数关系)可得:消费需求是可支配收入的正函数,即消费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更确切地说,消费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而扩大,或者,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而缩小。

第二,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环境是农民消费的平台,它包括生活消费环境和生产消费环境,其中生活消费环境由生活用品的购买环境和使用环境组成,购物环境的好坏主要由购物的便利性、商品质量和品种的齐全程度决定,若一地区商品质地优良、品种齐全,购物方便快捷,则该地区购物环境优越,反之也然;农村购物环境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农民购物成本来影响农民购物欲望和购物需求的,优越的农村购物环境能激发农民消费热情,促使农村消费需求扩大。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若商品使用环境很差,人们即使购买了商品,也会发现在这种环境下商品使用价值难以发挥出来,这必然会打击人们购买商品的积极性,抑制生活消费需求增长。农村生产消费需求环境是指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并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各种条件,它由农村市场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构成。优质市场环境不但是农民避免购买到假种子、冒牌化肥、注水农药和其他伪劣农资,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首要环节,而且也是吸引农民进行生产消费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环境是指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和自然气候。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来影响农业投资效益和农业生产消费的,并与农业投资收益呈正相关。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理论认为:消费者希望其一生的消费水平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为了使消费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消费者进行消费时既要考虑目前可支配财富,又要顾及以后的预期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数量,特别是年老时不但无法参加劳动获得收入,而且体弱多病,预期支出增多的事实。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病有所医,困有所济,老有所养,则农民不必预留太多的财富预防疾病和应对老年生活,现期消费支出可适当增加,农村消费需求有扩大趋势;相反,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医疗费用、养老资金全靠自己筹集,则农民要把在劳动期间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作为自己医疗基金和养老积蓄,这必然会迫使农民减少目前消费支出,从而导致农村消费需求萎缩。

第四,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收入分配不公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极分化,二是收入分配过度平均,贫富差距过小。收入差距无论是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贫富两极分化会使社会生活消费总需求弱化。因为富人边际消费倾向小,穷人边际消费倾向大,并与两极分化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两极分化越严重,富人边际消费倾向越小,穷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小。大量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这些大富大贵者只把其收入的小部分用于消费,而大多数贫民只拥有少量财富,尽管他们消费欲望强烈,但可支配收入太低,消费能力小,这样形成购买能力强大的人消费意愿低下与消费冲动强烈的人购买能力弱小并存的社会格局,导致社会生活消费总需求疲软,商品卖难,产品积压,生产需求低迷,工厂开工不足;甚至关门倒闭,农民工失业返乡,收入下降,购买力进一步降低,消费需求更加恶化,商品滞销严重,迫使更多的厂商破产,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经济大萧条。其次,收入分配过度平均,贫富差距过小。虽然社会平均生活消费倾向较大,社会生活消费需求旺盛,但它对投资激励不足,生产消费需求微弱,社会生产能力小,商品供不应求,为防止价格上涨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政府采取限制价格,凭票供给,政府管制进一步挫伤了人们投资积极性,生产消费需求持续下滑,短缺经济局面加重,收入下降,购买力减少,生活消费需求萎缩,促使社会有效消费需求滑坡。可见,只有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差距适中,才能确保农村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旺盛。

第五,农村信贷成本。一般来说,农村消费信贷越发达,农村居民越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购买生活用品进行生活消费或者购买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消费,通过农村消费信贷,农民能以较低成本取得大量消费资金,这使农民的购买力成倍增加,并使农民消费信心指数高涨,消费欲望强烈,从而促使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相反,农村消费信贷落后,农民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而通过亲属关系借贷获得的资金数量有限,依靠民间高利贷取得资金的成本太高。一般情况下,农民不会选择通过高利贷形式融资消费,这既制约了农民可支付能力的扩张,又限制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二、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

(一)农村居民生活有效消费需求低

首先,就单个居民而言(以下同),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地位不断下降。一方面,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看,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86元,仅相当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4%,2006年尽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587元,但也只等于当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5%,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地位一路上扬,农村居民纯收入地位连续滑坡。另一方面,从居民的实际生活消费支出看,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9元,相当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2.19倍。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97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07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不断拉大。可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能力地位一路飙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力地位持续下滑。

其次,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差距大。2006年人均国内旅游花费支出: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3.45倍,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1.54倍,每百户电脑拥有量: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17.5倍,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农村家庭305元,城市家庭1200元,农村家庭仅相当城市家庭的1/4,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家庭192元,城市家庭617.5元,农村家庭是城市家庭的1/3,若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公费医疗保健和城乡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的差别因素考虑进去,则城乡居民医疗和文教娱乐消费差距会更大。

(二)农村生产消费需求低迷

首先,农村生产消费支出额增长速度慢于生活消费支出额增长速度。农民每人每年生产消费支出额从1995年684.04元增加到2006年的1381.94元,增长了1.02倍,而农村生活消费支出额从1995年1310.36元增加到2006年的2829.02元,增长了1.16倍,比生产消费支出额增长幅度大0.14倍。其次,农民每人每年生产消费支出量的绝对数值小于生活消费支出量。2006年农村生产消费支出1381.94元,生活消费支出2829.02元,生活消费支出比生产消费支出多1447.08元。

三、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财政视角分析

(一)农民购买力低的财政政策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末,我国连续50多年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采用以农支工的财政政策,把大量农业剩余价值转移到工业中去,具体表现为: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生产采取集体生产模式,农民生产出农产品(价值)除留够维持最简单再生产外,其余的以公粮、余粮、购粮等形式全部上缴财政,支持国家建设。二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形式。财政依然从农业中抽取了大量税收,1978-2006年农民向国家上缴农业税高达8079.62亿元。三是政府把本应该由财政负担的支出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村教育、卫生、道路、农田水利等准公共产品,政府本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政府却把它全推给了农民,向农民征收各种各样的费用和义务劳动。1996—2005年我国乡镇统筹费竟高达3049.36亿元,数额巨大的税费把农民生产的剩余价值刮得一干二净,农民积累所剩无几,加上财政农业支出过少,导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恶化,投资效益率降低,农民增收缓慢,可支配收入少,购买力低。

(二)农村消费环境差的财政政策透视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天生不足,具体表现为:

第一,农民居住分散。由于受土地资源位置固定不变特性和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活动范围狭小,为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农民只得选择离耕地较近的地方居住,从而众多小规模村落分布于各地的田间地头。农民居住分散性使农村商品供给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供给成本高,商品零售价格较高,甚至有些在农村需求较小的商品没有供给。农村市场小而散的特点不但为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市场增添了麻烦,而且为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众多机会,在农村形成商品价格高、品种残缺不全、劣质产品泛滥等局面,农村消费环境差。

第二,农民组织松懈。农民居住的地缘性特征使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以地缘为横坐标,亲缘为纵坐标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虽然具有相对稳固性,但却缺乏联系密切性和利益的相关性,无法把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共同进入市场以提高市场谈判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分散的农民只好单刀匹马闯市场,而单个农民毕竟势单力薄,市场地位低微,谈判力量弱小,容易受到中间商的盘剥,形成小农民与大市场的陷阱,农村消费环境恶化。

农村消费环境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和消费非排他性,具有典型的搭便车行为,单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无法解决。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主要供给者,政府本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肩负起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重任。但可惜的是在工业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农村消费环境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财政政策解读

自古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采取以家庭保障为主,邻居亲戚互助共济为辅,政府救济为补充的保障模式。这种保障模式主要依靠家庭力量为主,家庭人数越多财力越大,家庭力量越大,保障程度也越高,所以,“添丁发财”这个非常平常的词在农村却被追捧成为最受欢迎的吉祥语,因为农民们深深意识到人财两旺不但是家庭兴旺的表现,而且是家庭保障力度强大的象征,故增加人口和扩大财力成了农民一生中的追求。家庭保障模式优点是政府负担极少,不足之处是抗风险能力低,保障范围狭小,它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主和国家财力极端匮乏的社会经济相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市场变幻莫测,风险加大,农民面临的风险增加,家庭保障无法满足人们抗大灾防大险的需要。这时客观上要求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覆盖广抗险能力强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农民免遭市场打击而破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四)社会分配不公的财政政策阐释

从财政收入政策看:城乡居民税收负担不公。新中国成立至2006年农民每年都要缴纳农业税,甚至连进城务工已多年不种田的农民都要依法交公粮和余粮;另外,农民还需承担巨额的税外收费和义务工,而城市居民开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无需缴纳税款,在开征个人所得税后,对低收入人群免税,只对中高收入人群征税。总的来看,农民承担的税率比城市居民高。从财政支出政策看,财政支出向城市居民倾斜明显。首先,城市公共品供给由政府承担而农村公共品供给由农民自己负责;其次,财政给予城市居民各种优厚的物价补贴、低保、公费医疗而把农民排除在外,甚至连进城务工的农民也不例外,农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财富,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物质保证,为增加财政收入、社会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财政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厚的社会福利时却把广大农民排除在外,形成创造财富的人享受不到财富的社会分配格局。

(五)农村信贷不发达的财政政策剖析

我国农村信贷环境差,农村信贷成本高,金融机构对发展农村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地广人稀,人均资金需求量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信贷业务难以获得规模经济,并且农村产权改革不彻底,导致农民的房子、土地等贵重物品产权不够清,无法成为农村信贷的抵押物,从而制约农村信贷的发展。另外,农民信用信息库还没有建立起来,金融机构对农民信用了解甚少。对金融机构来说,若对农民信用不了解就给予贷款,则金融机构面临风险就很大,若充分掌握了农民信用信息后再放贷,金融机构为获得农民信用信息需花费巨大成本,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金融机构来说当然不愿意开拓农村信贷市场。然而,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正外部性和弱质产业特征客观上要求财政运用贴息、减免税收和提供担保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是我国财政在促进资金流向农村的力度不够强,措施不多,导致农村信贷不发达,农业发展遭遇资金短缺制约,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薄弱,农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涨过快,推动CPI指数持续上升,甚至引发通货膨胀。

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购买力

第一,继续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少农民负担。目前我国已取消农业税,并禁止向农民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农村税费改革削弱县乡财力,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府运转面临资金不足制约,使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为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中央和省财政应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力度,消除导致农民负担增加的因素,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目前农村屠宰税依然存在,并且已成为养猪农民的主要负担,它制约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阻碍养猪业发展,并推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应取消农村屠宰税,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减轻养猪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养猪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解决目前居民吃肉难吃肉贵的难题。

第二,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保护好农业生产资源。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缺一不可的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粗放式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另外,工业排放出废水、废渣和其他废弃物污染大量良田和清洁水源,使昔日的良田生产能力退化,甚至变成荒野,过去清澈河流变成臭水沟。再有,城市化不但蚕食了大片耕地。而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也污染了水源。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但使农民痛失生财之田、致富之水,农民发财致富之路受阻,而且使农业基础地位日益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因此,财政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第三,增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收能力。目前农民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投资力度,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首先,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其次,文化素质低和缺乏技能是目前农民增收的拦路虎,财政应肩负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任,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农民创收能力。

(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第一,优化农村生产消费环境。(1)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的投入应当优先保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防灾抗旱能力;同时,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增加有效灌溉和旱涝保收总面积。(2)财政加大对改造中低产田的投入,提高土地产出能力。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2/3,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改良土壤,增强土地肥力,提高耕地的质量,是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3)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4)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扭转日益恶劣的气候条件。

第二,改善农村生活消费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改变农民居住过于分散的缺陷,同时,鼓励大型超市、连锁商店或商品配送中心到农村去开设分店或销售点,改善农民购物环境,减少农民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消费者剩余,激发农民消费热情。

(三)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切实落实好目前五保供养政策,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较为完善保障网络;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居民,并依据物价上涨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的增长,财政逐步增加对农村低保的支出,加大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最后,为应对农村老龄化,政府应积极探索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四)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

第一,制订农业投入法规,使政府对农业投入有法可依,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连续性,依据财权与事权相对等原则明确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责任,财政收入越多的对农业投入责任也应越大,并规定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速度:每年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且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第二,抑制农业资源外流。政府应把土地出让收入和耕地占用收入全部用于“三农”支出,并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第三,切实落实好以工哺农、城支乡的措施。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五)激活农村消费信贷

第一,鼓励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为农民消费信贷提供担保。政府对为农民消费信贷提供担保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给予适当的补贴或者减免税收优惠,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改革;第二,财政利用补贴或者减免税收优惠刺激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并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第三,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并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祥利,司强,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与农村消费需求的相关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03—108

[2]蔡禹农,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激活农村消费市场[J],中国财政,2007(6)

[3]曹桂华,曲江宁,农村消费市场难启动的非经济因素分析[J],理论前沿,2003(18):42-43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体育消费需求发展

一、前言

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无数从前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国老百姓,如今也开始寻找运动锻炼的机会和方法。期盼身体状况的改善和拥有延年益寿的健康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时尚需求。当我们庆幸体育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之际,欣慰于人们把运动与“娱乐”和“玩”相连时,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老百姓锻炼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奈性。也许只有体育人更明白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和强度与锻炼效果之间有多大的必然联系,体育消费需求希望得到科学健身的原理与知识,便于更好地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与益处。若能把数亿中国百姓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他们的的实际健康利益联系起来,其体育商机何止是一个“多”字?其市场容量又何止是一个“大”字?

二、体育消费需求的分析

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消费现象,是一个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体育消费需求是指特定的消费人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特定的市场推广计划下对某一个特定产品的总体消费需求。体育消费需求总量是由三个重要变化分量决定的。这三个变化分量是:体育消费行为人数的数量(n)、每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量(q)和消费者对体育产品价格的承受量(P),即Q—nqP。

体育消费需求的大小决定了体育市场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潜在的和不规则的体育消费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中体育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如果这个社会中呈现规则的、递增的和可预测的体育消费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体育市场则会成为有规律可循的兴旺市场。以一项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例,这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月均收入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49.93%,个人月均收入增长了58.34%。有76%左右的城市居民参与了560元左右的体育消费。与1996年中国城市居民体育洧费的情况相比,其消费额绝对值增加了190元左右。这项报告还指出,中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在四年内增长了70%左右,年增长率为17.56%.中国|城市民众体育消费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城市第三产业GDP的增长指数,高于中国GDP的增长指数,也高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年均增长率。

我们从这项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占家庭年收入(2.01%)和家庭年支出(3.56%)的比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仍然相对较低(美国为20%左右).但体育消费的高增长速度已使得体育市场在中国提前成为事实,并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点和经济增长点。

对新时期体育消费需求趋势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的发展动向,并有效地满足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对体育消费需求未来趋势的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发现体育市场的潜在需求,并创造未来的市场需求。

三、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分析

“九五”后期,我国经济增长暂时进入相对紧缩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相应的社会整体消费增长速度也随之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体育消费需求保持了比GDP更高的增长速度,达到10.9%,(同期GDP长速为6.7%)。由于体育消费零售额的持续增长,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与前期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消费结构趋向于高级化

(1)整体消费的高级化过程

在体育消费形态上,解决温饱之后的我国居民,在奥林匹克热潮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整体消费水准上趋向于它的高级化过程。从90年代中后期起,居民的整体体育消费结构,已从“初级型”向“小康型”转变,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向“贵族型”转变。体育消费者的各类消费意向正在发生变动,消费的重点由传统的实物性消费开始逐渐转向高档次的参与消费;由单一的体育消费转向包括服务在内的综合消费;由大量的普及性体育消费转向追求时尚、个性化消费。随着体育消费需求重心进一步向高档化转移,价位在百元级、千元级,甚至万元级的不同档次的体育消费品,逐渐成为各类消费者的主流消费趋势。

(2)消费领域得到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整体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连续下降,90年代以来已经下降了14个百分点。由1990年的54%,降至1998年的44%,到2002年,降到40%,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比重已降至30%以下。根据这一指标,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已接近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已开始由基本生活消费过渡到发展性和享受性的消费,在体育消费领域中的范围也大大拓宽,体育消费成为了社会消费的新热点。

80年代至90年代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重点可分为基本的实物性消费、一般的体育欣赏消费和廉价的参与消费3大类。这些基本体育消费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消费质量上发展变化很快。在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收入较高的居民群体体育消费重心发生了转移,消费需求发生了3个方面的重要转向,一是基本体育消费逐渐向高档化、贵族化项目等领域扩展(如旅游、打高尔夫球、打保龄球、自驾车外出游等等);二是用品类消费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如名牌服装、鞋帽、器材等);三是体育相关产品的消费比重明显增加(如体育保健食品、药品、体育保险等),反映在支出结构上明显上升。

2.农业人口体育消费观

体育消费与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部分富裕农民生活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过渡阶段,体育消费也由此向数量型、质量型转变,并且向多元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如参加健身俱乐部,娱乐休闲,观看民俗传统体育表演等等。)笔者曾对福建闽南富裕村镇居民进行过体育调查,发现当地农村人口的体育消费观念,由于长期受华侨经商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并影响至今,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许多乡村每逢春节期间,各自举办一定规模的篮球联赛,邀请省内外高手献艺,有力地推动了闽南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提高了农民的体育消费。

3.个人运动服装的发展趋势

居民家庭的运动服装、鞋帽、袜、盔、手套、扩膝(腕)、背包等(统称体育服装)拥有量动态度化,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体育消费需求的高级化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居民对这些产品的消费还较低档,甚至大量劣质产品充赐到消费市场,流入体育消费者手中。90年代后期,中高档的名牌体育服装作为新的消费产品,成为体育消费者物质消费选购的主流。这些年来,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安徽省体育局高维岭副局长率研究组曾对合肥市社区居民体育服装消费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名牌产品拥有量顺序为“李宁”、“耐克”、“阿迪达斯”、“康威”、“锐步”、“双星”等等。说明现在相当部分体育消费者对名牌产品能够接收价格,依赖性也较大,并且社会普及率提高较快。4.中高档家庭健身器材消费热潮居高不下

随着居民住房制度的改革,大空间的商品房已逐步在市民家庭中实现,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一轮的家庭型昂贵健身器材消费热潮开始形成,并有普及性的发展趋势。据南昌市某健身器材商家介绍,近年来,家庭用跑步机、划艇机、固定自行车等器材销售呈兴旺势头,每年的销售额都在增长。

5.高档体育消费将成为时尚

21世纪以后的中国居民体育消费,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家庭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将在原有消费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转移。特别是以体育报刊杂志和名牌体育服装为代表的物质消费;以健身娱乐和提高运动成绩为主的培训消费;以观看高水平精彩体育表演为主的欣赏消费;以旅游和自驾车出行为主的观光消费;加上体育各类消费,这5个方面将保持长时间的快速增长。从现有情况和发展趋势看,可以预测,它将于国际体育消费保持同步增长势头,其实现持续的时间也将更长。

6.区域经济差异导致消费需求多样化

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体育产业间、不同区域、居民整体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而地区收入的差异又进一步导致了居民实际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分化。据江苏学者律某调查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体育消费水平看,1997年全国平均水平为332.10元,其中,东部地区为462.50元,中部为313.00元,西部为279.70元,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在消费结构方面,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服务性体育消费与实物性消费的比例为4∶6,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消费比例为2∶8。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整体收入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需求结果。

7.家庭收入差异导致消费需求多样化

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还表现为同一区域居民不同收入的社会阶层,具有很不相同的消费需求偏好和购买能力。对较高收入的富裕家庭,高档次的、贵族型的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经常性的内容,特别是由高收入群体形成的新消费群体,具有追求高档体育消费的需求特征,对其他体育消费者产生了有力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而对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体育消费者来说,实惠、耐用、经济的体育消费品仍是当前体育消费的主流。

8.消费者需求的理性程度在增加

形成体育消费多样化的又一个表现是,消费的理性程度增加。较90年代以前,目前居民的体育消费档次提高了,对体育消费品的选择也更为慎重,人们在对体育消费品品质方面(如产品质量、欣赏档次眼光)追求的同时,也注重对体育消费品外在品质方面(造形、色彩、服务质量)的精神选择,诸如对体育消费品的适用性、服务可靠性,以及其他服务项目等要求都明显比以往更加强烈,不再表现为轻易接受的心理。如,在旅游市场中,各种出国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等,如果商家不能提高游览品味和服务质量,不能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选择出行的路线太少,那么,商家就不能占领自己的市场。

在体育服装和器材市场中,服装的休闲化、品牌化、个性化倾向日益受到商家的重视。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潮流。但经济实用,价廉物美的一般运动服装和轮滑鞋、飞标、乒羽球拍、游泳圈等一般器材,也受到理性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四、小结

体育消费需求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其中体育消费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群体环境起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和体育设施建设环境也会对消费起到相应的影响。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受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具体的说:社会制度、国民收入、国民文化素质、体育资料消费价格、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教育水平、体育产品结构、个人收入水平、群体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未来体育消费将起决定作用,显然,只有不断改善提高消费环境,才能引发更多新的体育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明:中外体育产业比较与思考[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68-220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扩大消费内需持续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而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政府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利用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加工业,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13亿人口告别了短缺经济,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在中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出口生产严重依赖外部消费能力。经济脆弱性增强,风险不断加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市场急剧萎缩,出口形势急剧恶化,2008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中国政府随后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保持经济8%增长率,在政府投资的拉动下,2009年,中国经济开始回升,出口也略有好转,但在美国巨额贸易赤字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下,出口已难以恢复到次贷危机前的水平。在保增长保就业的前提下,政府开始着手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中国经济又一次艰难的转型开始了。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解决了温饱问题,第二个十年解决了产能问题,第三个十年解决了收入水平过低问题,那么第四个十年重点解决的应当是民生和社会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如何尽快启动国内的消费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能否继续持续增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究竟能否改变目前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呢?我们先看一下如下一组统计数据:

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13万亿美元,2009年我国GDP为33.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截止2008年11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到61.1万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从2003年8家增加至193家,占整个银行总资产的99.5%。金融业整体比较健康,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历史高点。此外,政府资产负债表也比较健康。截至2008年末,中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2%。同期,美国为71%。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超过20万亿元,而他们的贷款很低,一共3.7万亿元。中国居民的负债率水平相当低,消费潜力很大。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无论国家还是个人,生产和收入水平整体上已大为提高,尽管我们目前面临诸如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相对落后,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等诸多结构性问题,但我们的经济基础还是很牢固的,只要政府应对得当,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在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面向未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政府要注意优化财政投资的路径与作用机制,给社会投资留出适当的空间,避免产生财政投资排斥社会投资的“挤出效应”。政策与制度选择上要集中解决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瓶颈问题,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为今后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铺平道路。最终化解消费长期滞后投资的问题,使巨大的消费潜力真正转化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性动力。

构建促进消费增长的新格局要从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具体措施三方面着手。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相衔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由简到难,从微观到宏观的方法和路径。具体如下所述:

一、正确的制度安排是启动消费内需的基础

我们知道,收入分配不公平是制约家庭消费,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地区,20%的居民手中持有80%的银行存款,政府应当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力度,综合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平衡收入分配,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是启动消费内需的关键。

中低收入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不明确也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政府应当在涉及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在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快健全并完善医疗卫生、养老、失业救济、义务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加强财政投资资金监管,防止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财政投入应重点投向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机场、电力、能源、生态保护以及保障性安居、农村经济发展辅助性建设等方面,为扩大消费内需创造有利条件。

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私人直接投资,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二、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是扩大消费内需的保障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扩大消费内需目的,需要协调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产业和进行城镇化建设三者之间关系。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证三者之间步调一致,才能更好地带动经济持久的繁荣。

1.优化产业结构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占GDP的比重大约为50%,城乡消费严重失衡。占人口比重70%的农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不到30%,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达3倍以上。2009年我国GDP为33.5万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2亿元。产业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互补性强,跨地区的投资、并购和产业转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更加科学,从而使经济运行质量上到一个更高水平。为此,应当继续加强第一产业基础建设和提高补贴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和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种地收入;扩大第三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税费,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从而提高第二产业竞争力;继续加强节能环保建设,淘汰落后产能。新技术创造新需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产品升级换代提出迫切要求,淘汰更新老旧产品不仅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而且有利于减轻其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的大压力。同时刺激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此外,我们应加快对中小企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给予中小企业产业升级良好的资金支持。

2.提高服务性消费比重

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性消费比重是反映生活质量和消费预期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大约为40%,仍处于偏低水平。鉴于城市居民对吃、穿、用等商品性需求趋于饱和,相比之下,服务性消费是我国居民未来消费支出的重点。目前,人们的消费结构已逐渐从物质消费向文化、休闲等非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人们渐渐开始关注服务质量。服务消费将越来越追求享受、方便和舒适。具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提高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可以有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服务业就业弹性大,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就业。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便捷而快速的服务性消费产品,这将增加居民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很大作用。

因此,应当加强服务性行业规范,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引入市场竞争。加快服务产业的升级和改造,积极拓宽新的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创造诚信的服务消费环境。大力发展教育、信息、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医药保健、社区服务等居民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实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

3.稳步推进城镇化步伐

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扩大消费内需。测算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有1000多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而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45.7%,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为服务产业输送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了服务产业的供给。因而,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未来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的重大战略。但是,城镇化是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且不简单等同于发展房地产业。这一点应特别加以注意。

三、扩大消费的措施是消费内需可持续性的关键

2007年我国总消费率约为48%,而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居民消费占比仅为37.1%。和世界大多数经济体相比,中国消费增长迅速,但整体消费支出规模仍然较小。相对国民消费的增长,投资的增长速度更快,国民消费增长的步伐落后于投资及出口。使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呈现走低的趋势。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上升到2008年的74.4%。而农村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25.6%。据统计,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2.3元,而城市居民每消费1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只有1.1元。因此,产业调整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好城乡均衡发展问题,特别是东部与西部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应加大政府投资来带动民间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与西部建设。公务员之家

通过改革税制,加大对城乡弱势群体扶持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加城市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通过增加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收入增长渠道来缩小收入差距。加大建设农村的基础教育、乡村道路和供水供电等农民急需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农村公共卫生医疗。继续推进农村税费和金融体系改革。改革农村税费,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端环节,对经济增长起到极为重要的拉动作用。消费促进生产,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对生产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指向作用。消费的升级和转型能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成长。另一方面,消费也受到产业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对于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加强金融和生产行业互动。特别是保持资本市场对创新方向把握的敏感性与支持,不断创造内生性与可持续性的消费需求。同时,加大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扶植和保护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协调,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保持企业的运行效率。

实现扩大消费的途径就是要促进有效需求的提高。寻找各个阶层消费的增长点。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应合理制定相应政策,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服务业,简化审批程序,不同性质的服务业采取不同的工商和税收管理政策。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同住宅需求,落实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对商品房要在税收、土地出让金、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以鼓励人们改善居住条件,进而拉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处理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发展汽车消费。要在税费、停车场地等方面给予购车者大力支持以增加人们购车的欲望。发展旅游消费,强化旅游服务,加强中介监管,刺激广大民众的旅游与休闲消费。要关注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差异以及他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倾向的变化对消费市场走向的影响。年青人在电子产品,3G服务,互联网,信息通讯,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方面得消费需求旺盛,其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信用消费在中国刚刚起步,中国信用卡透支额仅为美国的1/60,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小额消费信贷,信用卡等金融工具鼓励和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换代。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在消费的上升期,扩大内需的措施应具有非一过性的稳定持续性。如果措施得当,消费的发展潜力至少可以保证未来二十年经济增长的需要。

四、消费、投资、进出口的均衡发展是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协调发展,加速服务产业发展,提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稳步推进城镇化步伐。在保持投资,消费,进出口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加大促进国内居民消费的力度。应当加大对出口行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国际区域经济,逐步实现区域内人民币贸易结算,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战略性资源储备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国内严重依赖进口的稀缺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内收购或参股力度。在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均衡发展的同时,最终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7

中国经济增长从去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增长幅度由1998—2002年间平均每年的7%—8%,上升到2003年的9.1%,2004年第一季度的9.8%,上半年的9.7%。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总体形势良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是某些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投资过快,促使煤、电、油、运等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去年以来,国家针对部分行业出现的过热苗头,已经发出了预警的信号。同时,在项目审批、土地利用以及信贷投放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抑制投资的过度膨胀。

但是,投资的列车一旦加速,很难一时间刹住。今年一季度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然较高,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仍在快速扩张。4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对所有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在宏观调控杠杆的撬动下,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行动,大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下马,部分过热行业开始得到抑制。

共事业,对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松,加大支持力度。既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微调、有松有紧、松紧适度,就能逐步缓解和克服当前比较突出的瓶颈制约和结构问题,保持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三、投资膨胀向消费膨胀传导机理的变化防止通货紧缩,虽然目前并不紧迫,但还是要警惕其再现。从经济走向上看,去年到今年是从通货紧缩趋势向通货膨胀趋势的转化,这种转化有其惯性。因此,首先要挡住通胀苗头的压力,特别要注意控制投资的过度扩张,防止大起大落,其关键是防止投资的大起。整体经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大起大落,往往肇因于投资的过度扩张。投资扩张的规律,首先是引起投资品需求的扩张,继而引起消费品需求的扩张,再进而随着完工投产导致生产能力和产品供应的扩张。因此,物价走势的轨迹,也是投资品和生产资料先涨,消费品次涨,终而因供大于求导致双双下跌。一般说来,投资需求并不都是对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通过职工工资转化为消费资料的需求,又有一部分间接通过提供投资工程以设备材料等部门职工工资再转化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如此类推,投资需求中就有相当比例要转化为消费需求。根据经验数据,这一比例为40%左右。

我国本轮物价上涨趋势也是上游投资品价格涨幅先于高于下游消费品。按照通例,下游最终消费品上涨滞后期约为半年到一年。但我国此轮物价上涨,上游产品将涨价传递到下游产品不大顺畅。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但对下游生活资料产品价格拉动作用较小。今年1—5月,与上年同期比的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3%,其中生产资料产品价格上涨5.5%,生活资料产品价格上张1.1%。因此与过去相比,价格传递受阻因素颇多。首先,从大面上说,我国供给约束型经济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大格局不能说已经改变,启动消费品需求还很费劲。目前除了煤电油运等少数商品和服务,绝大多数商品依然供过于求。商务部对今年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分析,供求基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平衡商品138种,占总数23%;供过于求商品462种,占77%;没有供不应求商品。其次,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商品价格随着下降,如手机、家电、汽车等就是这种情况。第三,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提高到0.45以上,就业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预期加大等等,导致消费倾向下降。第四,由于关税减免、进口限制的放宽和取消,影响国内商品价格下降。第五,最终消费品多属竞争性行业产品,涨价也受限制等等。最终消费需求受到上述种种因素的限制,使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向最终消费品传递。这是同上世纪80—90年代的通胀过程不同的。至于上游产品涨价能否通过成本推动向最终消费品涨价传递,也未必尽然,这里主要原因是新增投资的资本构成比例提高,劳动工资比例降低,就业增加困难,劳动工资涨不上去。通货膨胀的一个核心机制就是工资与物价的轮翻上涨,现在看不出有发生这种情况的迹象。因此现在离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差一大截路。对此,还有一个证据,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长3.6%,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6.1%,物价上涨率远远低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在居民收入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对目前轻度通货膨胀不必过于紧张,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对其发展有所警惕。从实际情况看,今年5月CPI同比已由4月的3.8%上升为4.4%,6月上升为5%;但5月比4月底环比降低0.1个百分点,6月比5月底环比降低0.7个百分点。这与去年“非典”影响二季度月环比CPI连续负增长,价格水平处于全年低点有关。去年的低基数将使今年二季度居民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幅度提高,而去年四季度物价翘尾因素又将使今年物价三、四季度不大可能上升。再从引起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因素粮食价格来看,随着支持农业政策的实施,耕种面积扩大等影响,夏秋粮增产希望较大,会一定程度减缓粮食涨价影响。随着秋粮收获,翘尾因素消失,以及生产资料价格逐步回落,今年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可能回落到3%以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前景不大可能。

总而言之,在消费品需求启动存在障碍的情况下,过一段时间后,一些部门的过度投资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又缺乏最终消费需求的支撑,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会导致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对新一轮投资扩张造成的产能过度膨胀要密切注意。通过投资规模的适当控制,我们既能遏止因投资膨胀而导致的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防止通胀苗头滋长于先,又能抑止过度建设造成的产能本论文由

过剩,防止通紧趋势再现于后,实现双防的目的。

四、今年货币信贷的调控目标不低,实质上表明货币政策已是中性

现在宏观调控当局对于防止通货膨胀的压力很警惕,为此采取了收缩货币信贷和控制土地开发的一系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也开始收到明显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今年上半年增长28.6%,比第一季度回落14.4个百分点。5月份市场价格涨势开始减缓,工业品出厂价格比4月份涨幅减少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5、6月份环比逐步下降;前几个月,价格上涨较快的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和粮食等有的大幅下降,有的稳中趋降。钢材每吨平均降幅达千元左右。

今年货币供应目标增幅17%,信贷规模增长2.6万亿元,低于上年的货币增长20%,贷款增长2.8万亿的实际水平,有助于约束投资过度扩张,实现投资逐渐“软着陆”。去年以来,受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呈过快增长势头,去年6月贷款增速23.2%,7月攀升到23.4%,8月达到23.9%的最高峰。为保持金融健康平稳运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人民银行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一些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包括必要的窗口指导,发行央行票据,上调存款储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金率,再贷款、再贴现浮息,大量公开市场操作,等等。去年12月贷款增速已降到20.1%。今年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款同比增长16.7%,比上半年末减缓4.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末减缓3.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减缓2.3个百分点。但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及一些地方和企业对中央政策理解有所差异,再加上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明显偏多,结果前几个月货币和信贷供应都高于预期的调控目标,到6月末,广义、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均回落到16.2%,处于今年调控目标之内。需要指出的是,从今年的新增贷款和货币增长目标来看,速度是不低的。新增贷款2.6万亿是历史上新增贷款的第二高,增速也大体上高过了1997年以后实际的贷款增幅。因此从全年贷款的增幅来讲,仍然是适度的,可以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水平,不是一个过度紧缩的政策。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认为,现在所称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实质上也是一个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目前来看,6月底已经达到今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也不宜进一步紧缩。从投资过于扩张部门收回的资金,应当用于充实投资不足的部门,及补充正常的流动资金需要,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膨胀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投资膨胀是否引起了经济过热,前些时,大家议论纷纷。时下固定资产投资扩张有两个主要背景,一是中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及消费升级,由汽车、住宅产业带动新的增长周期,对投资品的需求旺盛。二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的投资项目猛上,为出政绩,争相以优惠条件吸引投资。今年一季度,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2.1%,而地方项目则增长64.9%。

在此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处于什么境地?现在经济形势很特殊,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又不同于前几年偏冷的通货紧缩趋势。去年以来,虽然消费品物价指数由负转正,投资品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强劲,去年三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度后物价上涨趋势较为明显,9、10、11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平均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CPI由2002年的零增长爬升到2003年的3.2%。今年第一季度物价继续上扬,同比上涨2.8%(1月3.2%,2月2.1%,3月3%)。4、5、6月继续上扬(4月3.8%,5月4.4%,6月5%)。但消费品价格除粮食等农产品上涨较快上,其余比较疲弱,如6月CPI同比上涨5%,其中食品撬动了CPI上涨4.4%,剔除此因素,非食品因素使CPI上涨只0.6%,甚至还有下降的。权重最大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是下降的,如衣着、家电、汽车、药品等。而粮食价格则是恢复性回升,如果以2003年夏收前价格为基准,粮价提高50%才恢复接近1997年的水平。粮价上涨根源在局部的供求失衡,与通货膨胀不是一回事,与前一时期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没有关系,也与投资高速带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关系不大。消费物价指数尤其是除去粮食外的核心CPI,总的看大体上还在合理区间移动(据我过去提过的看法,核心CPI在2%—3%之间,都算合理区间)。

当前我国有部分行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投资扩张较猛,引起部分物资如煤、电、油、运等供应紧张。如1—5月电力生产增长16.4%,但在全国范围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煤炭社会库存量下降到20年来的最低水平。全国铁路前5个月请车满足率只有35%左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沿海港口出现多年来未有的压船压港现象。虽然如此,但总起来看,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城镇登记失业率还在增长,下岗剩余劳力也在增长;资金不紧张,银行存贷差还不小,6月末约为6万亿元;生产能力除了煤、电、油、运等资源性产品和服务外,也不紧张,大部分加工制造业、工业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宽松甚至过剩。因此人力、财力、物力的供给都有剩余。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现在实际增长率还在潜在增长率的范围以内。2003年GDP增长9.1%,2004年一季度增长9.8%,二季度增长9.6%,上半年增长率为9.7%,仍在潜在经济增长率范围内。即使经济总体没有过热,但对局部经济过热,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对当前的瓶颈制约,如对煤、电、油、运和一些重要材料的紧缺,应当继续引起重视,因为处理不好,它会影响到发展的全局。

二、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从松”的政策转向“中性”的政策

从经济运行来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投资过多的现象,又有总体本论文由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8

【摘要】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必然选择,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消费;以人为本;培育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提出了扩大国内需求战略举措。目的在于弥补外需萎缩、解决生产过剩、扭转经济下滑、避免经济危机。因此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好似为了生产、为了发展,扩大的是以物为本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该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居民福址,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1背景:外需萎缩不得不扩大内需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出口为主要力量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模式。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产品需求开始萎缩。我国企业特别是大量的沿海出口导向型企业,因为没有国际市场、国外需求不足,纷纷收缩经营,甚至关门倒闭。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失业,特别是大量的农民工从沿海工厂回到了内地农村无业可就,经济增长快速下滑。我国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问题,不得不选择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采取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措施,来弥补国外需求不足、消化国内生产过剩、保持国民经济增长。这也是一种倒逼机制,外需萎缩不得不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

2目标:满足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国内需求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内需关键是要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我国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是供不应求的经济、政府配置资源、企业进行生产、农民进行种养,都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可谓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虽然,消费需求目标、目的是以人为本的,但是没有实现目标、目的的体制动力,就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可能生产、提供足够、足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所以在满足以人为本消费需求中,计划经济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经济体制。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产品和服务逐步丰富,从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转变为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我国在当今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条件下,总是扩大消费、增加需求,来消化生产过剩、实现供需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这样就变成了消费是为了生产,消费的目的是生产,我生产什么你就得消费什么,我生产多少你就得消费多少。现在生产多了,消费少了,就要求扩大消费。我国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解决了计划经济无力满足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但同时冲淡、模糊了满足以人为本消费需求的目标,强化、彰显实现以物为本消费需求的目标。

消费是人类生产的目的。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必须围绕消费需求来进行,消费对生产起引导作用。生产与消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消费的数量、规模、档次、速度,决定生产的数量、规模、档次、速度;消费能否顺畅实现,决定生产的循环能否顺利完成。可以说,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接受数量大小,决定着生产者的兴衰。所以说,宏观调控者政府、生产投资者企业、生活消费者居民三者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上,目的要协调一致,要以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为中心目标,才能获得三赢的效果。

3举措: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要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必须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消费本是一个稳定递进甚至长期处于稳态的经济行为。消费水平主要受收入水平、生产供给、消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消费与投资相比,其变动率尤其是扩大性的变动理应更小,指望消费水平一夜之间“大幅扩大”,要么根本不可能,要么就是拔苗助长。只能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高收入水平、调整生产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来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3.1从收入方面培育: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当前消费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高收入高消费,中收入中消费、低收入低消费、没有收入不消费。这说明,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

3.2从供给方面培育:优化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大力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是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生产企业既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能力,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又要合理引导消费结构的升级,积极拓展和培育消费热点,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质量。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9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较为少见,主要的工作是附带在相关专题或系统研究中进行的。从国外100余年的旅游研究史来看,尚未找到专门系统研究旅游消费的著作。从近期研究动态来看,也未将注意力摆在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上来。从国内的旅游科学研究情况来看,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已经起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相关学科所作的工作更多。

旅游消费的研究,已有工作大致可从两条线索中追溯:一是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二是从旅游科学研究中附带或从其他相邻科学角度所从事的专题研究。

1.从消费经济研究中产生的旅游消费研究成果

从消费经济角度探讨旅游消费问题,在我国是尹世杰教授最先敏锐地感觉其意义,并率先倡导的。还是在80年代初期,尹世杰教授就指导研究生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董辅@①较早就具有旅游消费经济思想,主要是旅游资源价值问题和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问题的研究。实质上,在80年代就有从基本理论研究入手进行探讨的,如龚晓宽、宋维真的研究,但是总的说来未形成体系,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主要从消费文化的角度,涉及了旅游消费的研究,1994年底,由《消费经济》杂志社首先发起的消费文化的讨论中,就出现了许多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旅游消费的研究,如尹世杰教授认为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周淑莲等则认为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是消费文化在消费品上的表现,风俗、风格、地方特色等是在消费方式上的表现。这些认识,与国内国外旅游文化研究的范畴有十分类似之处,当然,也是各有侧重。值得指出的是,消费文化对旅游文化的较细致的研究也有成果,如梁琦对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近年来兴起的闲暇消费研究,也有不少涉及了旅游消费问题,如曹茉莉的工作;从旅游消费的分析入手进行部分预测的研究工作也有开端,如池进的工作。

2.从旅游科学进行的旅游消费研究的成果

从旅游科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消费现象,已有较多的成果。主要工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消费供给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旅游消费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区域旅游开发两个方面,可以说近20年来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最丰富多彩的,仅90年代以来从地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关论文就多达千余篇,论著和教材达30余部。据统计分析,1980~1993年旅游地理论文的63.6%为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内容。旅游供给的研究有过以国内国外两种对象的研究,面向国外旅游市场的研究,如谢彦君的工作;面向国内的研究又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和旅游资源非常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主要的;另一类是旅游资源不是很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有希望的新研究领域,如许春晓的系列研究。从旅游科学角度研究旅游消费需求的专题论文较为缺乏,谢彦君作过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工作,但旅游经济学中的旅游消费研究以及旅游市场研究等领域,就是为了揭示这一类问题的。值得一提的是牛亚菲在这方面的突出的有特色的工作,将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特征研究推向地域空间,将旅游地与旅游市场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动态平衡关系揭示了出来,并以大城市为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供需关系。

②旅游消费力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关于旅游消费力的研究,国内一般用人均GNP水平与旅游消费关系来探讨,并已成为一个经典范式。许春晓提出“四力诠释”(资源吸力、城市挤力、收入动力、时间助力)观点,细分了形成机制;旅游消费力的实证研究,往往与其它研究夹在一起进行,常见于其它标题下的论文之中。对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一方面,继续对旅游消费的正面影响给予充分肯定和更加深入的研究,甚至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如蔡雄等和陆林的工作;另一方面,对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冲击的研究,这一课题近年来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全华等的工作。

③关于旅游消费模式的研究。首先是旅游消费的行为模式研究,率先工作是陈传康教授指导的硕士生研究课题,之后又有许多更深入的研究,如吴必虎等的工作以及曾尊固教授指导的陆林博士的工作;其次是旅游消费组织形式的研究,目前对团队和散客两种形式都有较多的研究。现代旅游业最初的旅游消费都是力图通过团队形式去组织的,进而在90年代以前大多把研究注意力放在团队组织上,有一批成果,如阎纲的工作。自90年代始,旅游消费观念明显的变化,散客市场迅速扩大,研究工作随之出现,如李海瑞和向才德的工作。更有人开始了自助式旅游的研究。

④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效果的研究。旅游消费水平高低的研究,确实是一个少有人深入的研究领域,目前的工作还停留在旅游消费的人均花费分析及其原因探究上,这些工作也较为分散,可见于旅游开发的现状描述和前景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如刘德谦的工作;当然,对旅游消费群的扩大速度及其旅游消费总需求的研究,也可在一些对旅游业发展的预测性研究工作中见到,但也不深入。主要工作如苏敬之和石建国的研究。关于旅游产品的精细化以适应提高了的旅游消费水平的研究,有两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一方面从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如陈传康等的工作以及李蕾蕾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旅游产品加工和包装的研究,如马永立和王晓云的工作。关于旅游消费中审美情趣高尚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虽有人涉足,如陈光照的工作,但尚不多见,是一个应加强的研究方向。关于旅游消费效果优化的研究,集中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如谢彦君、沈兵等的工作;对于旅游地开发后各种关系的调查及其协调途径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如李海瑞的工作。

⑤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旅游消费结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有旅游消费的类型划分和层次认定,如陈传康的工作;旅游消费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如李中的工作;也还有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方法的探索,如卫海英的工作。第二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专门研究较为少见,多夹于旅游市场分析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有关文章中,如陈传康的许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就涉及这类工作。

二、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鉴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1997年6月,在尹世杰教授的倡导下,由《消费经济》编辑部和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旅游消费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了30余篇论文(主要论文由《消费经济》陆续发表),到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湖南省政府及旅游局也派了代表,会议汇集了旅游管理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旅游实业家和经济、哲学、旅游、地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大会的主要论文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反映着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1.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

以尹世杰教授《略论旅游消费》的发言为主线,就旅游消费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等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同时引发了旅游消费概念、对象、内容的讨论,如彭明朗教授提出了对旅游消费的初步定义,并划分了旅游消费的几种类型,其余专家也各持己见,因没有这方面的专题论文,未能深入而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肯定了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说法;翟辅东教授《旅游消费问题浅议》的发言,对旅游消费形成条件、特点、存在问题及引导途径进行了论述,研究生黄芳《浅析旅游消费有关特点》一文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特别热烈,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旅游消费作用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赞同其具有经济性、闲暇性、异地性、文化性;旅游消费问题有基础设施、环境污染、软环境落后、产品类型少等;旅游消费质量的提高途径要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特别强调了服务质量和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两方面的作用。

2.关于旅游消费趋势的讨论

以许春晓《香港回归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的发言为引子,对香港回归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湖南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及其旅游消费趋势下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旅游消费趋势问题,引起了观光旅游的命运、旅游消费热点演替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讨论后基本同意旅游消费趋势为旅游消费供给和旅游消费需求开始转型并渐渐趋向平衡,旅游消费力增强且旅游消费关系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模式将现代化并且旅游消费内涵化将明显,旅游消费水平提高而且旅游消费效果将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将变化,具体是观光旅游形式、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消费份额将下降,商务、度假、生态等旅游形式和文化旅游消费份额将上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观光旅游还将占大份额,自然风光旅游产品还是主体。梁琦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中旅游业份额的增长趋势的分析,谈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3.关于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问题的讨论

以赵学增教授《旅游与文化消费》的发言为主线,认为旅游是文化消费的基础形式之一,旅游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并就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作了深刻论述,认为其有复合性、情景文化、本性复归、路上文化、移植文化五大特征;郑炎博士等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关于旅游消费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

以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为代表,既强调旅游本身的发展,也强调旅游资源的保护,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了机遇,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莫一心研究员就《发展旅游业,促进持续发展》作了发言,重点就发展旅游业与转变消费方式作了论述,特别指出了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的意义;柳思维教授和刘醒夫研究员也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谈了湖南的战略;徐飞雄《关于旅游购物品消费的几点思考》就旅游购物品消费的特点、消费水平的意义及其提高途径作了细致的研究。

三、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主攻方向

1.学科基本理论建设

由于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普遍,不是很成熟,夹于旅游学科中的旅游消费研究又注重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未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研究。而今,这一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又艰巨起来。因为旅游消费研究的独立发展,已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了。

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对旅游消费来说还是开头,故而急需解决以下问题:①旅游消费的基本概念问题,包括旅游消费的定义、内涵、外延,旅游消费活动的特点;②旅游消费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且目前的状况是学科相关研究走在前头,自身系统理论研究尚为起步阶段,故而明确旅游研究对象和内容,实质上是明确自身与相邻学科的界线,守住自己的阵地;③旅游消费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相对独立的学科,都应该有十分切合解决自身独特研究内容需要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应用筛选,精选出适合者;其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根据旅游消费研究的特点,设计出一套新方法。

2.学科应用理论建设

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是围绕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旅游消费要加强研究的呼声,也是在旅游业日益壮大,旅游消费现象日益普及,旅游消费课题日益增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旅游消费研究必须面向实际问题,立足应用研究。当然,作为指导应用研究的应用理论,是一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目前急需解决以下几大问题:

①旅游消费的发展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变化,其总体风格是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其变化速率是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提高而同步的。而总体风格的具体形成机制与结果,变化速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水平,还是很难建立精确的数量模型作中长期的预测。这又是一个意义十分巨大的工作。

②旅游消费对旅游开发影响与供需平衡研究。旅游消费会拉动区域旅游开发,这已是定论,但具体作用机制及过程尚未清楚;现今多数学者主张的旅游开发适度超前理论,也未找到这个“度”,以致旅游界在供需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或适度点。

③旅游消费的引导方法和措施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在方向上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在速度上存在快与慢,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消费习惯不普遍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已到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但是没有旅游消费的引导就是不能很好地发展。

④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旅游消费的水平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旅游消费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意义尤为重大。深入探讨这种关系十分必要。

3.旅游消费的典型现象研究

①典型现象的调研。任何学科的实证研究都十分注重典型现象的研究,典型现象的调研,为实证研究积累样板,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和证据。这种典型旅游消费现象,是全国范围出现的各种富有代表性的各类型事象的研究。

消费需求论文范文篇10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在买方市场中,由于供给充裕,消费由被动变成主动,对生产不仅具有反作用,而且起了决定作用,这时需求对生产和经营的约束性日益显现,消费者需求成了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市场呈现出一种需求约束型的走势。酒店管理总经理“生意难作”的普通感慨,正是酒店管理业进入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型状态下的一种典型反映。在酒店管理业市场出现需求约束型的状态下,消费者行为呈现了差异消费、理性消费和情感消费三种。

酒店管理业市场的这种特征,决定了酒店管理的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的消费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当前消费需求状况和酒店管理业的新态势酒店管理论文

近两年来,由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居民消费并未产生太大的效果,如果没有明显有效的政策性出台,影响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的主要因素将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延续当前消费需求的走势。

1、居民收入的变动会对消费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几年来经济调整的影响,近两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存在的明显的差异,高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户潜在消费需求因收入增幅下降难以转化为事实的需求,总体边际倾向降低,因此收入水平增幅的下降会使消费停留在一个较为低迷的状态。

2、消费预期改观不大,会使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突破。由于收入增长没有以前快了,加上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不很乐观,居民对未来消费预期不可能有较大的改观。

这种宏观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直接影响作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汇合点的酒店管理业。虽然这几年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转变,游客有增长的倾向,但形势并不乐观。1997年来浙江旅游的国内游客出游人均每天花费仅142元,而且人均花费的增长在趋缓。

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使酒店管理业经营出现了许多新的酒店管理论文态势:

第一、酒店管理业的经营收入与经营利润出现了背离的态势。近年来酒店管理业的经营收入有明显的增长,但经营利润却连年下滑。

第二、酒店管理客房出租率与平均房价逆向而行的态势。1998年浙江省酒店管理业客房出租率较上年增长3、4%,而平均房价却下降9、3%,出现逆向而行的反常的态势。这一态势表明在酒店管理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需求显然已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当今的酒店管理业市场仅仅是供给的简单过剩,那么客房出租率和平均房价应该是同时下滑,因此,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酒店管理业不景气的主要因素。

第三、酒店管理业经营成本与管理费用增长出现不同步的态势。1998年浙江省酒店管理经营成本较上年增长9%,其中直接成本增长5、5%,而管理费用增幅达22、1%,因此成本费用的管理仍然是酒店管理经营者的一大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四、酒店管理业亏损程度有加大的态势。1997年以来酒店管理业的亏损面、亏损额迅速加大。

1998年我国酒店管理业出现了第一次行业性的整体亏损,特别是一些没有特点的老酒店管理和新建酒店管理亏损严重。这一态势表明,酒店管理业在需求不足的市场状况下,市场竞争已趋向白热化,寻求新的酒店管理经营策略已是当务之急。

二、酒店管理论文---消费需求不足状况下酒店管理的经营策略

(一)建立旨在做大客源蛋糕的酒店管理论文行业共同发展策略。

要做大客源蛋糕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之处,行业之间的联合营销,共同谋求水涨船高式的发展是不可少的。

酒店管理论文之一

1、通过酒店管理行业协会建立预警系统,定期当地酒店管理业的市场状况,客源流量、价格水平、成本指标及重大活动等信息,给未进入市场的建设者以一种警示,给现行酒店管理的有序运行以指导,从而为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打好基础。

2、发挥酒店管理业作为经济发展窗口的优势,联手行动,主要酒店管理论文可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为各部门服务的酒店管理会议销售网络,积极争取大型交易会、展示会、订货会、文化学术交流活动等在当地举办,并经常联合举办大型的演唱会、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酒店管理的知名度,吸引众多的客源,而且将大大激活酒店管理业的市场。

3、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整体营销,联合拓展新市场。酒店管理“各自为政”的营销,不仅耗资大,而且营销效果欠佳,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客源目的地在政府部门形象宣传的同时,采取酒店管理业及旅游相关行业的联合促销,各酒店管理在市场细分情况下协同作战,吸引各方的客人。

4、发挥酒店管理的社区功能,齐心协力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酒店管理业必须注重本地市民消费,各酒店管理应充分发挥酒店管理在城市的社区功能,积极开发新产品,最大限度地创造市民的新需求。如在新婚市场、银发市场、儿童市场等,只要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相信会有需求的潜力。

(二)酒店管理论文论建立旨在培养顾客忠诚度的服务营销策略。

一些企业成功的秘诀是树立服务第一观念,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永远留住顾客。对客人的服务,不仅仅是酒店管理员工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促销活动。因此,在消费需求不足的市场中建立旨在培养客人忠诚度的服务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酒店管理者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客人是酒店管理论文一种“资产”的观念,我们的经营过程就是一个“吸资”、“护资”和“增资”的过程,只有客人这种资产“增值”了,酒店管理才会长盛不衰。

2、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酒店管理产品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形成令客人满意的产品。酒店管理要强化市场的调研,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的服务内涵,更新产品的服务外延,特别是老酒店管理哪怕仅仅是酒店管理的一些点缀、饰品、标记符号的改变,也会给客人创造一种意境,再配之层出不穷的活动推广,接二连三的制造热点卖点,才会使宾客常来常新,常住不厌。

3、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增强客人的忠诚度。要提供令客人满意的服务,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是不够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批量生产,要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必须在个性化服务方面下功夫。要求酒店管理从建立客史档案入手,掌握不同的客人的个性,突出针对性服务。如老年人的客房服务要根据其节奏慢、要求高的特点,重点做好灯光增亮、电话增音、浴缸防滑等服务;对新婚客人,要营造唯我独有的温馨环境。

4、注重为客人创造良好的经历,给客人带走美好的印象。如果经营者要让客人得到愉快的经历,必须考虑用餐的环境、气氛和很好的口味。如果你的酒店管理论文让客人得到难以忘怀的经历,那么你就创造了良好的忠诚度。

5、应该和客人保持正常的联系。

6、酒店管理对员工要一以贯之地进行“顾客导向服务”的教育,使宾客意识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顾客至上的氛围。同

时还要建立员工宾客意识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带着愉快的心情,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建立旨在躲避与防御竞争的差异化营销策略酒店管理论文。

在当前酒店管理业需求不足的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统一的单一需求的大市场已不复存在。任何酒店管理都无法满足酒店管理业市场的整体需求,同时任何一种需求也不可能由某一个酒店管理来单独满足。因此酒店管理者应彻底摒弃无差别的大量市场营销,转而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1、酒店管理论文应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整体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细分并从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集中的市场营销。

2、在集中营销的基础上,酒店管理论文应突出自己产品竞争对手的差异,以差异求得竞争的优势。创造差异的基本途径有4种:产品差异、服务差异、人事差异和形象差异。

酒店管理论文之二

酒店管理应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特点结合自身的条件,对四种差异的变量赋予不同的含义和内容,寻求最佳的差别营销组合。如在酒店管理产品上,可通过改造完善,变单一城市旅馆型的综合酒店,为城市商务酒店、度假酒店、休闲酒店管理、专业会议酒店管理论文、旅游团体酒店管理、公寓酒店管理、文化酒店管理、汽车旅馆、青年旅舍、专业客栈等。通过差异经营,酒店管理既可避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过度竞争,又可以满足消费者较为细微的差异需求,从而达到产生最佳效益的目的。

(四)建立旨在将成本降到最低点的成本管理策略酒店管理论文

在消费需求不足的市场中,酒店管理者不仅要注重收入的提高,而且还要重视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把成本费用降到最低点。

1、酒店管理在经营过程中,要注重酒店管理资产的有效性,减少无效的非盈利资产和空间,尽量增加空间的使用效果。酒店管理切不可盲目追求所谓用材的高档以及非功能性豪华奢侈,因为这种高投入是以高成本的运转为代价的。

2、酒店管理应树立不符合客人需求的所谓超值服务是浪费的观念,那种所谓“二星价格,三星设施、四星服务”的口号,我们还要考虑,尽管目前消费需求不足,但仍不能饥不择食,盲目吸引那些不适合自己酒店管理的客人,虽然客人有选择酒店管理的余地,但酒店管理更应选择那些“最佳”的客源市场,否则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酒店管理的长远经营。

3、运转成本的控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劳动力成本的控制。第二、精简管理机构,建立灵敏度很高的扁平型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性消耗支出。第三、重视营业成本的控制。如在餐饮成本上,对采购环节可采取按月集中招标供货的办法,对菜肴成本及仓库则采取标准菜单及仓储管理的电脑化等,同时注重夜间审计的有效性。第四、按照创建绿色酒店管理论文的要求,采取先进的节能手段及环保方法,大力压缩能耗的支出。

2、酒店管理论文----如何控制酒水的标准营业收入

标准营业收入的核算方法,是根据库存烈性酒耗用数计算出来的标准营业收放崐数与实际营业收入数相比较,这个核算方法,不是以某个核算其每种酒的销售客数崐为核算依据的(这和前面已经论述过的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相同),而是要求销售崐每瓶烈性酒的营业收入数事先应作出规定(同进要求执行标准配方和定量规格)。

根据以下最简单的情况,计算每种烈性酒的每瓶标准销售收入数是比较容易的。

比如,整瓶金酒是作32盎司装的,每客金酒用量规定为盎司也就是每瓶崐金酒可以分装25.6客32÷5/4(假定没有流失),如果每客金酒的售价是1.崐50元,则每瓶金酒的销售收入是:

25.6×1.50=38.40元

假如每瓶金酒的容量是1公斤(1公斤等于100厘升),每一种零杯酒的定崐量的4厘升,售价1.50元,则这种金酒每瓶的标准销售收入数是:

100÷4×1.50=37.50元

另外,有一种困难的情况是,除了象宴会等大量供应某种特定的酒以外,一般崐耗用金酒(或其他烈性酒)并不是每次都是等量的。比如,用高脚杯供应金酒,每崐杯用金酒量是盎司,而调制马天尼酒则每杯用金酒量是盎司,其他品种还不崐不同的用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可采用加权平均来计算标准销售收入。

加权平均法运用于瓶酒核算。

要计算金酒的平均数,先要将含有金酒的各种零杯酒,在某个试算期的销售数崐量计算出来,取得这处数据的方法是,将销售帐单加起来,或从收银机上记录下来,崐试算期要尽量定得长一些(至少1星期),以便将营业高峰和低潮都包括在内只有崐这样才能具有比较良好的代表性。假如,某酒吧于测试期内,以金酒为原料所调制崐的5种酒的销售量如图表6-30所列。其交,再根据每杯酒的金酒含量,计算金崐酒的总耗用量:

最后,将销售的瓶数去除销售总收入得到每瓶容量为夸脱金酒的标准销售收入崐数:

4酒店管理论文

如将酒吧的各种酒水都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完毕,那么采标准销售收入核算法就崐比较简单了,在核算初期,将全部库存数加上本期从酒水保管室领用的数量,减除崐期末存货,再将内部转移的酒水数进行调整,如图表6-33列中假设标准销售收崐总数为4521.96元,实际销售收入总数为4500.40元,其中不满瓶的崐江酒是用1/10瓶为计数单位,先将各种酒的耗用量,乘每瓶的标准销售收入数,崐最后将标准总销售收入数与实际总销售收入数相比较,两数的差额不应该在于标准崐销售收入数的±1%,在本章的例子中,标准销售数的1%,即是一个强以按受的崐数字。由于各种酒的历史销售数与将来的实际销售数是不能完全相同的,因此,根崐据历史销售总数计算出来的每瓶酒的标准销售收入数,一定是多变的。假如,实际崐销售量发生较大变化,应经常对各类烈性酒进行试算,并对这种烈性酒的标准销售崐收入数作相应调整,各种烈性酒的每瓶标准销售收入数也应根据季节变化作相应调崐整。同样,假如零杯酒的销售发生变化,则标准销售收入数亦应重新计算。

3、酒店管理论文----浅谈酒店公关策划

公共关系于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我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尤其是我国涉外的旅游酒店管理,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产生了应用的热潮。目前,我国大部分涉外宾馆都成立了公关部或公关销售部、公关小组。然而,公共关系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档次的酒店发展却不平衡。庸俗关系学对正常公关活动的干扰,社会对公关的偏见等,形成了公关的种种路障。公关人员本身的素质亦亟待提高,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本文就宾馆酒店的公关策划的几个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

一、确定目标是公关策划酒店管理论文的关键

公关策划即根据公关目标,制定公共关系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一般具有审视境况、确定目标、选定公众、选择方、预算经费、评定成效六点模式。在这六点模式中,确定公关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目标模糊不清或选择有错,耗资“追名逐誉”,工作趋炎附势,成效将甚微。甚至会产生有效率而无效益的公关工作。

酒店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社会及宾客关系。酒店公关工作比起其它行业的公关工作来讲,完成公众由敌视到同情,由偏见到认可,由冷漠到兴趣,由无知到了解的转变更为重要。将这四种消极态度变成积极态度,最终让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对酒店由了解形成理解,以广结良缘,创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和社会声誉,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是公关工作的主要目标。

确定正确的公关目标,必须对本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企业形象如何,信誉如何,不能由企业领导的主观印象或期望来决定,而是要依据外界对该组织拥有的真实印象决定。目前,全国近70%的宾馆、酒店还未纳入行业管理之中,少数酒店还不能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涉外酒店的大市场进行形象透视,往往出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比,自己和本系统不同行业的企业比(单纯经济效益指标)的现象。没有一个符合客观的形象评估,就不可能产生科学的公关目标。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形象反馈,确立本酒店的公关目标,是酒店公磁工作的关键所在。比如,酒店通过新闻媒介把公共关系工作要输导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行或播放出去,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但是,输导什么信息,在什么最佳时间,利用那家最佳刊物则是根据公关工作的目标和经费而定的。倘若酒店在公众中产生了治安不好的印象,而公关部却利用新闻报道宣传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这样将导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没有选定出正确的公关目标所致。

公关目标是动态的。随着酒店客源结构的改变,软、硬件的改善,市场的拓展,亦应不断完善或改变公关目标,。如世界各国新航线的开通,台湾对大陆旅游新政策的出笼,国内投资热点的形成或变化等,都应及时在公关策划中做出反应。动态的公关目标,是指公关目标应该不断地在动态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完善,而不是将目标不断地改变。如果领导变了,目标也变了。今天重视公关,明天不重视或不需要公关,企业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形象,则将造成公关的彻底失败。设想如果万宝路的决策者今天以赞助体育活动、注重人体健康为目标,明天又热衷文娱生活、赞助选美工作。她的形象还那么鲜明吗?

酒店管理论文之三

树立正确的公关目标,还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有人认为,公关工作就要把本企业好的形象推广出去,把差的部分掩盖起来。诚然,公关人员没有必要去毫无技巧地大力宣传本企业的不足之处,但单纯的掩盖则将造成公关的失败。如三寓宾馆1987年发生了一起中毒事件,一时间,新闻界对宾馆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社会各界也大有谈虎色变的反响。是为宾馆进行一些辩解,尽量做好新闻界的工作来消除影响呢?还是对企业的不足实行大爆光来取信公众。宾馆采用了后者,他们首先利用新闻界深刻检讨和分析这一事件中宾馆的责任,详细公布事实真相;其次请教食品卫生执法部门如何改进,并迅速行动;第三步则将宾馆所做的每项工作及时快捷地报道出去。结果,6月份发生食物中毒,7月份餐厅竟门庭若市,营业收入比以往翻了一番。宾馆也在省、市、区三级食品卫生检查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抓住契机,策划公关

当通过一系列公关活动而得到酒店显而易见的效益后,不少酒店以营业额2%左右的费用投入于公关工作中去。但是,毫无疑问,以最小的支出换取最大的效益,同样是公共关系工作的最佳追求。

适时捕捉机遇,制造最佳效果。旅游酒店管理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吃、住、玩、买、行等服务,在不断流动的客源之中,储存着大量的信息,蕴育着各种机遇。抓住契机策划公关,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益。如1990年初,三寓宾馆公关部在客房和餐厅的预定业务中,发现有北京电影制片厂为台湾客人预定的房间和宴会。他们立即对这位客人走访,得知北影正协助有关部门准备在广州进行海峡两岸首次曲艺合作。公关部认为,这是向台湾市场传播三寓形象的一个极好机会,立即对整个接待进行了策划。他们收集了前来参加合作的有关台湾屏风艺术团及团长李国修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到李先生正值新婚燕尔之际,立即按中国大陆的民俗布置了新婚房。还策划了总经理献花、两岸艺术家和三寓宾馆员工联欢,李国修拜师仪式等。大红双喜的剪纸、龙凤呈祥的床罩,寓意“早生贵子”的瓜果和公关部精心策划的活动,成了新闻记者采访的好素材。仅仅六天的活动,电视台先后三次进行了报道,10家报纸也12次用稿。当李国修先生离别广州时,三寓宾馆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品——《李国修先生大陆行》的录像带,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录像,大都是宾馆为背景的。三寓宾馆这个活动起到了轰动的效应,但公关部没有花多少经费。这一活动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推波助澜地制造一个个高潮,而在于他能及时地发现身边的机遇。旅游酒店管理的公关有不少机遇可利用,一部分是通过信息采集去发现,而后争取到本酒店。另一部分则是在平平常常的工作中,去发现、去琢磨、去制造的。

利用名人公关,竭力影响公众。名人大都是公众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公众。利用名人公关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收集名人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二是对名人进行超常服务,以获得其对酒店的最佳印象;三是通过新闻媒介大力渲染传播,影响公众。如有一次,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朱宾·梅特率纽约交响乐团到泰国演出,住在泰国曼谷东方宾馆。宾馆公关部早以各种渠道了解到大师喜欢吃芒果,玩蟋蟀。经理们四处奔波,在芒果早已下市之际,送来了芒果;还动用外交途径,得到了一盒新出版的蟋蟀比赛录像带,赠送给大师。结果朱宾·梅特率喜出望外,新闻媒介大加渲染。使曼谷东方宾馆的美名不仅在泰国,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张扬。社会名流对公众舆论和社会生活有特大的影响力,往往是新闻界和公众舆论注意的焦点。利用名人进行公关,不仅能为酒店创造良好的舆论气氛,而且还可以通过名人疏通各种公众关系,扩大社会关往,提高酒店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宾馆酒店利用名人公关,费用比较节俭,有时只是提供些超常服务就会达到惊人的效益。

抓住契机,策划公关,还需要对本酒店的特定公众进行研究,注重围绕公关目标进行与特定公众的双向沟通。公共关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销售。如果漫无目标的输导信息,将同一信息不适当地遍布到不同需要的集团。或输导的时机不对,都将分散工作的重点和资金的使用。因此,必须对特定

酒店管理论文之四

公众进行研究。法国旅行商抓住德国柏林墙将被拆掉的时机和游客的心理,推出“最后看一眼柏林墙”的广告,吸引了几百万游客。江苏省旅游局在水灾之后看准了香港市场。乘香港大型义演活动的东风,打出了“给华东人民一个答谢的机会”的口号,组织香港华东游,都是成功案例。公关工作应当建立自己的联络网,信息库,资料库,注重对公关效绩的分析。勿庸置疑,公关的效绩并不象营销的效绩一样。它除了从客流量、营业额是否增加进行评估外,还要看酒店的知名度是否高了,信誉是否好了,外部理解程度是否加强,牢骚是否减少等。

三、公关策划应超前、创新

超前意识和大胆创新是公关工作取得最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公关工作人员应当有敏捷的思维,观念和活动都应适当超前。在公关活动的策划中,要富有创造性,产生新、奇、绝的效果。

小学教材中曾有一篇《皮球浮上来了》的课文,这个故事已出口日本。有位小朋友说:“如果树洞渗水力强,倒进很多水,皮球都不浮上来怎么办。”有的说用一个很长很大的钩子钩;有的说用机器灌水。只有一个小朋友果断地说:“我不要这个皮球了,让妈妈再买一个。”我想为这个小朋友叫好,叫个绝。因为不管是制造或购买一个钩子,还是租用一台抽水机,其时间和费用都比买个皮球大。公关工作应当富有这种创新精神。

公关工作大到一个计划,小至一件客用品的计划,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种是依葫芦画瓢,别人怎么做我怎么做,处处效仿,照搬照套;另一种则事事别出新裁,既刻意求新,又不放过一个机会,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大酒店精心策划了照全家福“中”字相。从几千名员工的身上,建树了酒店良好形象,显示了员工的士气,产生了公关疚,堪称一绝。这一活动之所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赞叹,缘于它前所未有。如果以后陆续出现了东家排队照徽相,西家排队照称相,我想人们自然会觉得是费力无效之举,同时因为不新不奇而显示出冷漠。

创新的公关来源于加倍的投入。在酒店的公关中,凡属有创意的事,在策划和实践上,往往要花上两三倍的气力。要去想他人没想到的,干他人没干过的。让社会公众在公关活动中感到有所启迪,有所得益,而本酒店的形象又因之得以美化而更深入人心。这是公关策划活动的共同宗旨。

目前,社会各界毛遂自荐的广告商和五花八门的赞助形成了公关工作的困扰,使部分策划工作在有限的经费制约下显示了被动的局面。应当承认,这些广告商各赞助活动有的是很有价值的,有的则价值不大。公关部门必须对各种传播媒介的实力及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以分析比较,注重科学取舍,转被动为主动。在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于酒店前后台管理之时,如何用电子计算机的方法进行公关信息整理和预测,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公关策划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的不断发达,酒店竞争的日趋深化,这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欧美国家已经将公共关系业务作为第三产业中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应当在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更好地重视公关,学习公关,应用公关。

4、旅游酒店管理的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当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旅游酒店管理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企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人才的含义更多地体现在员工的整体素质上,人才投资也更多地转化为对员工——酒店管理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善变又具多重性,很难把握,这给企业对人的投资带来困难和风险。本文从酒店管理全局的高度提出以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代替单纯的“培训”的观念,并对酒店管理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和困境以及摆脱困境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旅游酒店管理中与人力资本有关的几个认识误区。

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旅游酒店管理招收进来的员工,他们一般接受过一定的教育,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是酒店管理拥有的原始人力资本。但对员工来讲,作为一种职业,他们需要接受与酒店管理工作特殊性有关的教育——职业培训。

酒店管理论文之五

随着酒店管理业的迅猛发展,酒店管理业内竞争加剧。虽然竞争还多表现为产品、服务方式、质量等方面的竞争,但竞争市场的日益完善和体制改革的深入,酒店管理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员工整体素质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酒店管理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较量。酒店管理业内人士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培训,也日益重视。但整个酒店管理业培训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培训政策、培训师资、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有酒店管理本身的原因,也有酒店管理管理部门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对培训与酒店管理的经济效益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没有把培训当作一种投资。所以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把培训当作一种投资,使培训与酒店管理的经济效益紧密挂钩,从投资的角度,从酒店管理全局和整个酒店管理业的角度来看待培训。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言的,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由资本投资费用转化而来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是本世纪60年代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教育、改进营养和健康以及人力资源的流动等各种提高劳动者质量的支出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本积累过程,能靠它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和收入。另一位人力资本理论的著名研究者加雷·贝克尔认为:用于增加人的价值含量即有用能力并影响未来消费和货币收入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他在其著名的《人力资本》一书中明确指出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对酒店管理来讲,它需要通过教育投资使员工原有人力资本得以增值。这种增值,越来越成为酒店管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既然酒店管理员工是酒店管理拥有的人力资本,培训是酒店管理的一种投资,那么就要考虑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就收益来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可以降低损耗、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员工流动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酒店管理培训需要投入,这种投入是酒店管理经营的成本之一,但这种成本是一种投资成本,有收益并且这种收益与投资的力度、方式方法、投资者的观念以及由这种观念形成的培训政策等有直接关系。在每年或每月的收益分析中,把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从其他经营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中剥离出来,就会发现这种培训成本带来的收益是丰厚的。根据美国酒店管理协会对纽约州酒店管理业的统计,培训可以减少73%的浪费。酒店管理业的一些研究中还发现,未受过培训的员工所造成的事故数量是受过培训员工的3倍,受过培训员工的流动率是未受过培训员工的一半。培训可以降低损耗和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有些培训体现不出收益,但能从客人的满意中得到体现。如果一次成本投入的培训,没有一定的收益,酒店管理不应否认培训本身的作用,而应从培训的力度、方式方法,从酒店管理本身或员工身上去寻找原因,不断改善培训计划以提高培训的绩效。

二、酒店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1、投资形式分析

贝克尔在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时,着重剖析了在职培训的方式、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职工通过在生产中或工作中学习新技术,能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对职工的在职培训,则更能增加职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对职工和提供培训的企业都是有利的。贝克尔把在职培训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职工得到由在职培训带来全部收益的培训,也称为一般培训,职工接受培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但对本企业有用而且对其他企业也有用;第二种是企业得到由在职培训带来的全部收益的培训;第三种是企业和职工都得到在职培训带来收益的培训。后两种培训称为特殊培训,即接受培训的职工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只对本企业有用而对其他企业用途很少或根本无用。

酒店管理业内培训也包含这三种培训。一般培训包括厨师技能培训、员工一般性的素质培训如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一般的服务要求培训等,这些培训的成本投入者为员工本人,作为他进入酒店管理的资本。这种一般培训应主要由酒店管理服务行业组织,成本由个人负担。在这些一般性培训中,我国目前缺乏的是酒店管理服务员(包括前台、餐厅、客房等服务人员)、主管、经理人员的上岗培训,这种培训不是补救性的、针对酒店管理业内现存人员的培训,而是面向社会的,是酒店管理各类人员的后备培训。这种培训的目的,一是减少酒店管理培训成本投入,提高酒店管理培训的积极性;二是为酒店管理准备就业队伍,既提高酒店管理经营发展能力,又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员,提高社会就业能力。这批后备人员对在岗员工提高自身素质是一种鞭策,对酒店管理发展是一种促进。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业组织的一般培训还相当缺乏,无形中削弱了酒店管理办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酒店管理业人力资本总量的发展,对我国酒店管理的集团化和跨国经营是一种障碍。酒店管理也要提供一部分一般性培训,比如与本酒店管理计算机系统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管理人员的交流学习等,但组织这些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与本酒店管理相关的技能和素质,主要为本企业服务。特殊培训毫无疑问主要由酒店管理提供,比如本酒店管理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各种规章制度,特殊要求的技能等培训。这种培训要紧扣工作分析,以达到改善酒店管理现有经营服务状况的目的。

酒店管理论文之五

对于特殊培训,酒店管理培训的积极性比较高,培训效果也比较好。

2、投资困境

酒店管理在进行培训投资时,除了本身因素外,还存在许多单个酒店管理不可抗的外界因素。

(1)酒店管理员工流动频繁。酒店管理员工流动分为酒店管理业内横向流动和跨行业流动两种。第一种流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之一,合理流动有利于行业内劳动力的调剂,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二种流动,不仅对酒店管理而且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损失。频繁的流动,酒店管理人力资本中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就转化为沉没成本,减少了投资收益,削弱酒店管理办培训的积极性。酒店管理一般培训由行业提供,成本个人负担,是减少酒店管理损失的一种方法。公务员之家

(2)培训师资力量不足。这也是困扰酒店管理培训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酒店管理的培训师资队伍有三类:一类是大专院校的教师和专业研究者,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实践的结合;第二类是酒店管理中的管理者和业务能手,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第三类是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我国现状是一、二类师资不少,第三类师资相对缺乏。比较理想的状况是,由第一类师资对第二类人员进行理论提高和教学技能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第三类人,并通过行业的选拔形成一批专业师资队伍,持证上岗,拓展酒店管理员工的发展道路,同时留住行业人才。

(3)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是酒店管理引入人力资本概念的难题。有投资就要有收益,酒店管理培训总体缺乏科学的投入产出量化指标,这淡化了培训的效果。而酒店管理间的激烈竞争,日益成熟和不断变化的客源市场,对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多,对酒店管理业的员工素质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培训从技能型转化为技能、素质并重,但培训带来素质提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难以经济指标测定。

3、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严格培训管理。人力资本投资要获得回报,培训管理是关键。目前我国酒店管理缺少严密的培训组织,往往只由人事部的某个人负责临时抓一下,既不能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建设和发展课程,更没有人和精力来做培训市场开发工作,因而培训工作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这是酒店管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一个酒店管理集团来讲,尤其是酒店管理管理集团,建立一个健全的培训组织,周密安排培训计划,对培训过程进行规范化和严格管理是保证培训效果所必须的。在这方面,一些进入我国的跨国酒店管理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2)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酒店管理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业人员总量多、层次复杂,把他们揉合成一个整体,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酒店管理人力资本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创建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同时,酒店管理多以班组的形式进行工作,还要特别注重员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建设,这又基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建立和大力宣传,使之得到员工的认同、遵守并最终转化为内在信念,使员工建立起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深厚的感情。这是酒店管理员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原因,也是获得理想培训效果,使员工人力资本得以增值和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三、与酒店管理人力资本有关的几个认识误区

1、由于员工流动,培训得不偿失

在目前劳动用工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确实存在这种问题。酒店管理培养出来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给酒店管理造成的不仅是沉没成本的增加,若这位人员流入竞争对手的酒店管理,战略意图和竞争理念的带走,会给酒店管理造成更大的损害。但这并不能否定培训。人员流失可以通过体制的健全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来进行控制,而对培训的否定必然限制企业的发展,由此使企业员工队伍更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损失才是巨大的。而实际上,行业研究表明,受过培训的员工队伍更稳定。

2、招收有经验的员工

这是目前许多酒店管理招收员工中很注重的一条。经验意味着熟练,可以给酒店管理省却培训的物力和精力,在酒店管理开张之初,高比例的有经验员工会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使酒店管理迅速走向正规。但有经验员工带来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成规,它们往往成为酒店管理创新的阻碍。我国旅游酒店管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特色,有了自己的成规,但日趋激烈的竞争更多需要的是全体员工的创新思维。有经验的员工也要接受不断升级的培训,抛弃经营服务中的老观念,建立与市场形势、国际形势接轨的经营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