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万里行十篇

时间:2023-03-21 07:57:54

医疗质量万里行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1

2010年度,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部署,我院对照“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不断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1、院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82号),以及省厅,市、县卫生局关于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认真分析了我院在医疗质量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重点研究了我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方法、步骤。

2、建立“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组织。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有序开展。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科级“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小组,具体开展好本科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3、明确分工,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扎实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开展,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院对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对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起逐级责任追究制,做到了全院行动一致,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2010年10月下旬,又印发了《河南省“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督导检查标准》100份,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份,按照督导检查标准中的八个大项,逐项落实了人员责任,细化了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水平。

二、广泛发动,人人参与,营造浓厚氛围

1、逐级召开会议宣传发动。分别召开了院班子会、中层领导会,科室职工会,认真学习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医疗质量万里行”七个专项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掌握活动内容,并认真贯彻实施。院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由院级领导组对各科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评价,下达评价结果与整改通知。

2、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门诊部、住院病区等醒目处悬挂标语,利用院务公开栏、电子屏、各科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我院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1、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通过专家讲座、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在院内组织了业务骨干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医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二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讲座。对省、市两级组织的各种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讲座,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学习,2010年,共选派各科室医务人员50余人参加省、市级培训16次,学习医疗卫生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三是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2010年1-10月份,共选派10人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14名临床一线科室的护士长到省厅轮训,推荐6人晋升副高以上职称。通过以上举措,提高了我院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3、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我们以培养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术、程序、常用方法和治疗方案的应用为重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培训,推广新知识、新技术。进入10月后,我院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掌握应用情况进行了理论和技能考试,在此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了全市卫生技术竞赛比武,获得了优秀奖,在同级兄弟医院中位居前列。

四、严格自查,认真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只有树立这一理念,才有可能实现医院科学发展。我院围绕医疗质量工作,2010年2月份、6月份两次召开全体医、药、护、技人员参加的“医疗安全工作大会”,查摆安全隐患,制订医疗安全措施;围绕卫生部印发的活动方案、省厅印发的“医疗质量万里行”七个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院领导小组于8月21日,9月18日,10月16日、11月13日四次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与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1、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保证全院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安全运转。院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标志醒目,各类消防设备齐全,保卫科统一管理,并在各科室设有专人管理。 9月14日,在院制剂室院内,保卫科组织了全院26个科室7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消防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防范能力。

2、严格落实了医疗护理核心制度。院医务科、护理部按照《河南省医疗机构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豫卫医〔XX〕39号)的要求,建立了医疗技术管理档案,落实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同时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业准入、资质准入,加强监督,全院无违法执业行为。认真执行了《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医师执业的定期考核和评价。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实施动态管理。

3、加强了临床合理用药。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记录完整,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二是定期对院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公示。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三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会议,落实“双十”制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采取个人谈话、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严厉措施。四是建立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五是加强了对品、、毒性药品和高危药品等特殊种类药物的规范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上述药品的购置、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4、开展了病历书写质量评比活动。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补充规定,院医务科进一步规范了病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评议活动,加强病历书写考核。提高甲级病历率,杜绝丙级病历。

5、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首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院感染办制定了《虞城县人民医院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虞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加强对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急诊科、产房、血液净化室、消毒供应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和监控。其次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运送、暂存处理工作,加强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感染事件发生。今年以来,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感染管理考核中均达到专业标准。

6、加强急救工作,开展了临床急救技能大比武。进一步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建立“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开展了急救技能大比武,每半年一次,采用单项比武和综合比武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三人心肺复苏技术等。考核临床14个科室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技术。通过技能比赛,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增强我院科室间协调能力,以适应复杂情况下应急抢救工作需要。

7、进一步规范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健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工作制度,医院血库独立设置。落实临床输血申请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手续,建立了输血申请与会诊制度、输血前患者同意制度、输血前检验与核对制度。我院能为临床提供24小时供血服务,严格输血适应征,开展了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比例≥98%)。在临床输血中。无非法采供血行为,交叉配血合格率达100%。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2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1、院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82号),以及省厅,市、县卫生局关于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认真分析了我院在医疗质量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重点研究了我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方法、步骤。

2、建立“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组织。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有序开展。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科级“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小组,具体开展好本科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3、明确分工,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扎实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开展,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院对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对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起逐级责任追究制,做到了全院行动一致,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年10月下旬,又印发了《河南省“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督导检查标准》100份,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份,按照督导检查标准中的八个大项,逐项落实了人员责任,细化了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水平。

二、广泛发动,人人参与,营造浓厚氛围

1、逐级召开会议宣传发动。分别召开了院班子会、中层领导会,科室职工会,认真学习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医疗质量万里行”七个专项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掌握活动内容,并认真贯彻实施。院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由院级领导组对各科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评价,下达评价结果与整改通知。

2、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门诊部、住院病区等醒目处悬挂标语,利用院务公开栏、电子屏、各科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我院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1、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通过专家讲座、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在院内组织了业务骨干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医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二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讲座。对省、市两级组织的各种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讲座,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学习,年,共选派各科室医务人员50余人参加省、市级培训16次,学习医疗卫生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三是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年1-10月份,共选派10人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14名临床一线科室的护士长到省厅轮训,推荐6人晋升副高以上职称。通过以上举措,提高了我院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3、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我们以培养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术、程序、常用方法和治疗方案的应用为重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培训,推广新知识、新技术。进入10月后,我院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掌握应用情况进行了理论和技能考试,在此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了全市卫生技术竞赛比武,获得了优秀奖,在同级兄弟医院中位居前列。

四、严格自查,认真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只有树立这一理念,才有可能实现医院科学发展。我院围绕医疗质量工作,年2月份、6月份两次召开全体医、药、护、技人员参加的“医疗安全工作大会”,查摆安全隐患,制订医疗安全措施;围绕卫生部印发的活动方案、省厅印发的“医疗质量万里行”七个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院领导小组于8月21日,9月18日,10月16日、11月13日四次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与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1、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保证全院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安全运转。院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标志醒目,各类消防设备齐全,保卫科统一管理,并在各科室设有专人管理。9月14日,在院制剂室院内,保卫科组织了全院26个科室7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消防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防范能力。

2、严格落实了医疗护理核心制度。院医务科、护理部按照《河南省医疗机构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豫卫医〔〕39号)的要求,建立了医疗技术管理档案,落实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同时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业准入、资质准入,加强监督,全院无违法执业行为。认真执行了《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医师执业的定期考核和评价。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实施动态管理。

3、加强了临床合理用药。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记录完整,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二是定期对院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公示。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三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会议,落实“双十”制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采取个人谈话、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严厉措施。四是建立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五是加强了对品、、毒性药品和高危药品等特殊种类药物的规范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上述药品的购置、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4、开展了病历书写质量评比活动。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补充规定,院医务科进一步规范了病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评议活动,加强病历书写考核。提高甲级病历率,杜绝丙级病历。

5、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首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院感染办制定了《虞城县人民医院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虞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加强对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急诊科、产房、血液净化室、消毒供应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和监控。其次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运送、暂存处理工作,加强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感染事件发生。今年以来,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感染管理考核中均达到专业标准。

6、加强急救工作,开展了临床急救技能大比武。进一步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建立“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开展了急救技能大比武,每半年一次,采用单项比武和综合比武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三人心肺复苏技术等。考核临床14个科室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技术。通过技能比赛,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增强我院科室间协调能力,以适应复杂情况下应急抢救工作需要。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3

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深入开展均等化服务工作。把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为将这一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使更多的人受益,我院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专职医生2名,长年专门负责这项工作。今年以来,印制了19250余份宣传单,制做了6条宣传横幅,悬挂在圩镇主要路口。已开展了12次宣传活动,4次健康知识讲座,参加讲座听课人员达2962人次。完成了居民健康档案2996人,其中:老年人310人份,高血压336人份,糖尿病9人份,孕产妇106人份,重型精神病3份。

二、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制定“创先争优”活动方案,成立了长洛卫生院“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在医院门口悬挂了一条“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并能,争做为民服务先锋”宣传横幅,党组织、党员个人进行公开承诺,切实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要求全院党员亮明身份,配戴县局统一制做印有党徽和“我是党员,为民服务,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字样的胸卡,积极引导全院叫响“我是党员我光荣、我是党员我带头”口号,并要求全院职工争当“岗位先锋”,做到“八不让”:一是要求全院党员和医护人员向社会、向患者做出庄严承诺,不让党的形象在我这里损害;二是端正医德医风,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产生;三是视病人为亲人,不让患者在我这里受到冷遇;四是树立家园意识,不让医院声誉在我这里降低;五是提高诊疗技术,不让医疗差错在我这里出现;六是自觉爱岗敬业,不让失职行为在我身上出现;七是努力降低医药费用,不让不合理处方在我笔下开出;八是坚持廉洁行医,不让红包回扣在我身上发生。

三、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等质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1、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一年来,全院始终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和医患纠纷。

2、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负责制,频繁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院领导总值班、医疗缺陷告示、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3、医院紧抓以手术管理为核心的医疗风险教育,切实落实患者知情和风险告知制度。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医疗科室查房情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并对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的科室进行了重点要求,对重要岗位及工作环节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确保了安全医疗。

4、积极多方筹资,开展了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改善医院条件,树立医院形象。

5、1—11月全院业务总收入88.2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9.9万元,与去年同比下降约16万元,导致业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下半年没有检验、影像专业人员,两大科室关门。

四、扎实“两病”筛查工作。分别召开了院务会和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了县委县政府《县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方案》,在圩镇主要路口悬挂了宣传条幅、张贴了标语和到街头发放宣传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乡政府和卫生院分别按照职能制定了《乡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筛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卫生院明确了具体筛查的工作人员,确定了工作任务、时间和行程路线安排等。筛查的工作人员携带检查器具、宣传资料、花名册、登记表格等爬山涉水深入到各村组、学校、幼儿园进行搜寻筛查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检检查,对辖区内幼儿园、中小学校筛查覆盖率达100%,下村入户筛查覆盖率达90%。此次“两病”筛查工作对在园、在校14周岁以下儿童筛查人数为1520人,达到100%,入托前儿童筛查人数为82人,合计1602人,通过认真筛查,全乡初步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凝似患儿7名

五、疾控和妇幼保健工作落到实处。

1、积极开展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服务,在“结核病宣传日”和“爱滋病宣传日”开展了结核病、爱滋病防治防治街头宣传工作,发放宣传单1500多份,完成县局下达的结防工作任务50%;

2、为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缺陷免费发放叶酸片56人份,孕产妇免费产前产后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

六、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

年,我院新农合住院人次278人次,住院补偿18.1万元,门诊补偿5600人次,补偿金额19.5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经济非常困难,导致医院的硬件建设无法同步进行,如: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无钱购置办公电脑,护士站、妇产科、中药房、肠道门诊、院长办公室等主要科室都还未安装电脑,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进行。

2、少数职工事业意识淡漠,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少人仍然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等、靠、要思想严重,仍有一部分同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危机意识,仍存有吃大锅饭、抱铁饭碗的思想,与形势发展格格不入。

3、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不优。这是当前损害医院形象,制约医院快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有些科室尤其是窗口科室,个别同志还没有把热情周到的服务当作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认真加以对待,人性化服务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4、人才结构极不合理,导致了经济效益的严重滑坡。由于用人机制上的问题,造成非卫技人员比例过剩,部分专业科室出现人员断档的现象,如:非卫技人员有3名,超过总人数的15%,而影像、检验2个科室无人上班,只能关门谢客,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科学发展。

5、个别科室办事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大,缺乏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在履行岗位职责上不尽人意。

明年工作打算

1、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县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保证政令畅通。

2、继续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改善办医条件,提升医院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效益。

3、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医改,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解决好检验、影像两个科室缺人问题,加强人才培训,妥善处理和解决好当前制约医院发展的各种问题,抓好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为医院发展增添后劲。

4、继续抓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做实做细医疗服务工作,从不同途径、不同方式竭力满足群红的医疗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4

获得了2006年度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医疗卫生奖的是密西西比州的北密西西比医疗中心((North MisSis-sippi Medical Center(NMMC))),这是美国最大的一家乡村医院和密西西比州最大的社区医院,有30个临床和专业门诊,员工3875人,年收入4亿6千万美元。北密西西比医疗中心依赖于“五个关键成功因素”化解到行动中:员工、服务、质量、财务和增长。通过创造一个吸引和培养医院最好员工的环境,从而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以优异的服务获得满意的客户和卓越的质量;利用高质量和高效率产生良性的财务结果,再形成更多、更好的服务。

评奖的依据是“波多里奇优秀业绩评定准则”(Baldrige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工作评定标准,它为机构业绩管理提供了一种可验证的先进管理模式以及系统的评估、观察方法,对照它,一个机构可以衡量自己是属于国内还是国际水平的优秀业绩模式,它不仅是评定美国国家质量奖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美国总统质量奖、州颁奖项以及军队机构业绩改进的主要准则。

要通过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医疗卫生奖的评比,有一个严格的评选系统。整个标准由7个方面组成一个框架,医疗组织都能使用它来改进自己的表现。领导力――审核高层领导怎样指导组织,组织怎样履行它对公众的责任并努力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战略计划――审核组织怎样制定战略计划,怎样决定计划中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源――审核组织怎样开发其员工的全部潜能、怎样使员工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过程管理――审核关键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设计管理和改进。

商业效果――审核组织在他的重要商业领域的表现和改进:顾客满意度、财务和市场表现、人力资源、供应商与合作伙伴以及运行状况。这个项目的考核还包括组织与他的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顾客和市场――审核组织怎样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要。

信息和分析――审核直接支持组织的关键程序和管理系统资料和信息的管理、分析及有效使用。

所有申请获得布尔里奇质量奖的组织都将受到不少于300小时的严格审核。这一考核首先由来自私营部门的考核者组成的委员会独立进行。然后,申请者将再接受由一个专门的考核组进行的大约1000小时的审核和参观访问,以便澄清一些问题并使信息更加丰富。审核结束后每一个接受审核的申请者都将收到一份资料翔实的报告并得到改进的机会。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5

区域检验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医院营收的大幅提升,2011年区域检验项目启动之前,医院的收入仅为1000万左右,而在两年之后的2013年,医院的业务收入已经达到3600多万。

蓬莱二院为何要做区域检验?区域检验是怎样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6月16日,e医疗记者在蓬莱二院采访了荆永正,解密这个区域检验样本的成功之道。

出发点:打开医院工作局面

蓬莱二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时称“蓬莱县政府八区卫生所”,1992年改称“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近70年的发展,目前是蓬莱市卫生局直属一级甲等医院,医院位于蓬莱市大辛店镇一村,承担着蓬莱市南部山区人民的医疗、急救及大辛店镇居民的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等“六位一体”综合性卫生服务工作。

大辛店镇位于蓬莱市中南部,地处渤海经济圈、半岛城市群和烟台市沿海200公里产业带的中心位置。2001年合并遇驾夼、崮寺店和龙山店3处乡镇后,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辖126个行政村,7.1万人口。荆永正介绍,当地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感冒、哮喘、胃病、头痛、颈椎病等。

尽管蓬莱地区经济不算落后,但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居民看病很不方便。如何有效快捷地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让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011年,荆永正调任蓬莱二院任院长,当时医院年收入仅有1000万左右,发展前景堪忧。从2006年开始,时任蓬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荆永正就开始了与兰博医信公司的合作,双方在检验医学的理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荆永正选定了打开医院工作局面的法宝――区域检验。于是,2011年,蓬莱二院的区域检验项目开始上马。

功能:检验报告数字化传递

区域检验项目的流程是这样的:检验标本在卫生所和卫生室进行采集后,通过规范化物流流程被送至蓬莱二院,由后者的检验科承接检验任务。采集标本时,通过在试管上粘贴打印条码,标识患者信息,蓬莱二院接到样本后,通过读取患者条形码信息,及时将检验结果到中心系统,实现了检验信息的数字化传递,下辖基层卫生所通过远程登录中心系统,实现实时查阅和打印检验报告。

荆永正说:“蓬莱二院以及下辖的3个卫生院和17个卫生室技术上已经实现了联网,下医嘱、样本采集、运输、化验、出报告、传报告,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

此前,作为卫生室里的村医因缺乏做检验项目的能力而无法采集血样,患者只能到所属的卫生所去抽血,村医上门问诊也只能依靠经验诊断和治疗一些常见如感冒之类的小病。而区域检验项目能让村医上门去给患者抽血,然后送检,为他们的诊断提供了工具,也扩大了他们能够治疗的疾病范围。

荆永正还介绍,蓬莱二院的11项检验得到了山东省“一单通”(今年4月,山东卫计委的《山东省临床检验结果“一单通”认可标准》,记者注)的认可,“这个很重要,说明我们的检验在质量上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的认可,从我们医院出去的报告单,在整个山东省都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没有这个认可,到省内别的地方就医,就可能会被要求做重复检查。”

获益:全方位提升医院水平

检验项目实施后,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医院收入的提升。“在这个项目之前,医院的收入在1000万元左右,检验科的收益不到100万元;而项目实施后,医院的业务收入增加到了3000多万元,接近4000万元,检验科的收益也达到了1200万元。”

除了大大提升了医院的收入,区域检验项目对蓬莱二院的提升是全方位的。荆永正说:“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医院诊疗的风格,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抢救水平。”

首先是增加了医院的内涵,提高了诊疗水平、服务质量,缓和了医患矛盾。荆永正介绍,在其就任院长的近四年时间里,虽然医院也有医疗纠纷,但是没有发生过一起恶性医疗纠纷。“因为我们能及早给患者明确的病情诊断,进行提前预防,检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改变了医院的形象。蓬莱二院的药占比只有22.39%,杜绝了“以药养医”的情况,这也是医患纠纷少的原因之一,因为患者有比较,能看在眼里。荆永正并不讳言有部分药品收益向检验进行了转移,“毕竟医院要生存”。但是“这种转移是一种正能量,基层医疗水平本来就有限,要最大程度地避免医疗差错,是选择当前医改要改革的‘以药养医’,还是选择能提高诊疗水平的检验,不言自明。”

荆永正跟记者算了笔账,他认为医院的检验比虽然在30%以上,但是这是因为医院坚持了“医药分开”,基本杜绝了药品的加成,“如果医院的药占比也在40%以上,检验占比自然就降下来了。”

第三是使整个医院的治疗更规范。现代医学注重循证,通过检验医学的辅助,提升基层医疗工作者的诊断水平,这是很重要的。

前景:区域检验能做出一片天地

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荆永正做了一个叫《区域检验在中国医改中的意义与愿景》的发言,在发言中,他建议建立蓬莱市区域检验中心,该项目以蓬莱市人民医院为中心,以蓬莱市中医院和蓬莱二院检验科为支点建立蓬莱市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检验中心所属三家实验室和医院具有基于B/S架构的LIS系统,使检验医学服务可以覆盖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卫生室。蓬莱卫生系统内实现医学检验项目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参考范围,结果互认。与全市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实现无缝对接连网、医学检验结果互传通查。

同时县(市)级的网络通过光纤与山东省立医院远程信息中心联网,并配以完善的网络架构、软件系统及物流流程。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大病转诊到二级医院,疑难重病转诊到省市级三甲医院的分级检验医学服务。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6

一是继续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改善服务态度,积极转变服务作风,认真改进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实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增加收费透明度,维护患者利益。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行医活动;作为人群比较集中的场所,既要贯彻加强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又要从源头治理不安定因素,及时进行矛盾排查,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加强医疗安全防范工作,严格执行医疗纪律和规范工作行为,及时排除医疗事故隐患,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医疗的教学服务工作,建立并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人性化服务。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该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降消项目有关规定,制定得力措施,确保降消项目的落实。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用药行为。

三是强化工作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的分配方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在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基础上,争取2010年完成招商引资500万元,经济收入达到5000万元。建立健全医护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拉近医患距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携手共创和谐医院。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7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变化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03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困境,2009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09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09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安全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民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所有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给予特殊照顾。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入补偿范围,将8种门诊大病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或定额补助对象,扩大了受益面,1-7月以来,受益人口达5万多人次,总受益面列全省99个县市区的第15位。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五个统一”

1、收支管理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卫生部确定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县,也是卫生部通报的试点工作先进县,上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严格收入标准,实行一个标准收费,公开药品价格,防止暗箱操作,需要减免的特殊困难群体一律经过县卫生局批准,杜绝乱收费,收人情费。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捆绑”使用,每年由各乡镇卫生院出资,筹集一至两百万元,分期分批建设各乡镇卫生院,两至三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乡镇医疗机构改造。

2、人员调配统一,提高素质促交流。全县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上下流动机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选派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挂职;选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优秀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设立了医疗培训中心,每年举办2-3期业务培训班,聘请省级医院专家给医务人员授课,今年已培训300人次。鼓励参加学历教育,组织了54名乡村医生报名参加中医中等学历教育。改革人事制度,对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公开选拔,对普通医务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双向选择和末位淘汰制。

3、药品采购统一,降低价格惠群众。推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采取限价竞价为主、议价为辅的方式,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保证了药品质量,减少了流通环节,控制了药品的层层加价。今年1-9月,通过全品种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30.36%,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4、设施配备统一,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按照中心卫生院及普通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对省级下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五大件”基本医疗设备,即:x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下腹部手术设备和一般检验设备。对村卫生室(所)则结合民生工程要求,按照诊断室、药房、注射室、观察室和治疗室“五室分开、配套齐全”的要求,抓好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统一购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医疗设备(资料柜、体重计、高压消毒锅、毁形器)。

5、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服务保质量。统一印发了临床诊疗规范,全县卫生系统临床医生人手一册,要求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统一印制了病历,制定了奖惩措施,发现不合格病历3次以上责令责任医生下岗,对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

三、值得借鉴的四点启示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础。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中医院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疾控中心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村卫生所(室)建设投入100万元,加上设施购置、人员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09年,全县财政支出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达2638万元,占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已达2000万元。除县本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外,还努力争取了上级部门和乡镇、村的支持。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筹集资金。积极与省、市卫生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二是利用政策减少开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时,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土地全部划拨,规费全部减免,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同步建设节约资金。上栗县规定,在规划建设村委会时要规划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建设要与村委会建设同步,建成后由县卫生局给每个卫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资金由村里补助。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栗县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短三四年间跻身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区行列,为全县40多万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树形象,群众观念是根本。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最大的实惠。一是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连续几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调查,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恳谈会、建立投诉机制,广开渠道倾听民意,仅今年就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登门走访调查群众3000多人次,针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推出10条卫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措施、15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措施。三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出台“三免四减半”等一系列惠民医疗政策,对特困户、低保户、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即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四减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群众观念贯穿在上栗医疗卫生工作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时候。例如,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有关负责人屡次表示希望在现有报销比例为70%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提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还谈到将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降低困难群体就医付费门槛,特殊情况下实行“零付费”,确保无一人因病返贫,无一人因贫困有病得不到治疗。

3、促改革,创新机制是关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上栗县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自2009年11月起,将原本下放到乡镇的卫生院和下放到村的村卫生室(所)管理权收回,由县卫生局按照职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实行机构、财务、人事的一体化管理。实践证明,上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源于这次一体化管理改革。改革之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即人、财、物由地方管理,上级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县里管不了,乡村管不好的局面,不少患者小病自己吃药了事,大病“舍近求远”到更高一级的医院机构治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被架空,有的已经濒临倒闭。面对这些问题,上栗县坚定地推进了一体化管理改革,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通盘考虑,实施全县医疗系统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开展横向互助,乡镇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五指并拳,形成合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8

一、细化医保协议,健全医疗管理

协议管理既是对医保政策、医保法规尚未完善的补充,也是将医保改革的普遍原理与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医改实施三年来,我们将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作为医保定点的“准入”条件,每年与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2003年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的通知》印发后,我们组织定点医院分管院长和医保机构负责人认真学习,将部里要求与原协议逐一对照,查找不足之处,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服务协议是规范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双方责任与义务的法律文书,是处理好双方关系,尤其是进行医保服务质量考核和费用结算的重要依据。我们坚持把规范目录管理纳入定点医疗机构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医保“三目录”,要求各定点医院要认真抓住诊疗和用药环节,细化管理措施,严禁擅自将非医保目录范围项目对应成医保范围项目。2001年,省里增补了乙类药品目录,调整了部分药品和治疗项目的自付比例,市医保中心积极配合并督促定点医院认真做好医保药品目录的对应工作,提高定点医院医保药品备药率,严格控制医院向参保人员提供非医保项目服务。通过协议中明确要求定点医院《医保目录》内的西药备药率应达到本院西药总量85%以上,中成药达50%以上,专科医院备药率应达到本院药品总量90%以上;定点药店目录内非处方西药供应率应达到85%以上,中成药达75%以上,基本满足了参保人员的需求。目前,我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已达1300多个品种、剂型达1800多种,比原公费二版目录分别多出40个品种和171个剂型。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已达2280项。医保非处方药315种、489个剂型(可直接在定点药店购买)。

二、优化结算办法,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医保费用结算是医改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管理的关键措施。××市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定额结算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适时采取完善定额结算和改进结算办法的措施。医保实施第二年起,我们即对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结算实行定额管理,2003年对全部门诊费用也实行定额管理。我们邀请定点医院共同测算费用定额,根据各定点医院上年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情况测算其费用标准,将同类医院医疗费用标准加权平均计算费用定额,对超定额部分按比例支付,医院自负30%。节约的费用由医保中心专户管理,用于分类弥补定点医疗机构超支的费用,定点医疗机构节约的费用可跨年度结转使用。我们将定点医院费用情况定期(每季度)在报刊公布,为了防止定点医院分解收费,还对定点医院人均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析通报。2004年l一6月,××市本级门诊(含特殊病种)次均费用130.87元,住院次均费用9072.81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4%和4.31%,有效控制了不合理费用的流失,较好地解决了医患保三方矛盾,使医疗管理更加理性化、服务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强化稽核手段,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和完善医疗费用稽核监控制度,是促进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为确保服务协议落到实处,我们制订了《基本医疗服务协议落实情况考核办法》,通过问卷调查、抽查病案、抽查药品库存品种等多种方式对定点医院协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定点药店的服务态度、质量以及备药率等进行考核,并定期通报、交流;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就医购药实行多侧面、全方位实时跟踪监控,重点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普通门诊、门诊特殊病种就医实施费用和次数进行监控;定期对定点医院部分用药进行归类分析比较,通报乱开大处方情况。发现违规后,立即发出稽核通知书,对违反管理规定的定点单位和参保人员视不同程度采取重点监控、提示教育直至取消定点资格、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理手段。2003年以来,市医保中心共向医疗定点机构和定点药店发出违规整改通知288份,金额达58.52万元。我们还坚持探望制度,定期探望住院医保病人、拨打“问候电话”,重点核查卡与人、人与病、病与药、药与量、量与价是否相符,并为患者宣传有关政策,提供咨询,听取病人意见,协调医患分歧。同时,我们还定期召开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工作会议,邀请市纠风办、市卫生、药监、财政等部门参加,力争通过医疗卫生、药品流通领域的交流与协调促进医疗保险服务不断进步完善,努力营造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强化自律管理、医保患者配合支持管理、医保经办机构服务化管理的医保管理新局面。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基础建设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9

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暴露出大自然残酷无情的一面。但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13亿中国人民迅速凝聚在一起,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临危不惧、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力量,足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救人!救人!把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既是抗震救灾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号召下,全国卫生系统紧急行动,6万医疗卫生大军与死神赛跑,以第一速度奔赴灾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严防疫情,保护健康,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他们与十几万人民、武警部队官兵和数万名志愿者大军一起,唱响了一曲曲慷慨悲壮的“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的时代之歌。

回想震后的20多个日日夜夜,我的心中涌动着难以平静的复杂情感,有哀伤,有激动,有鼓舞,更有力量。当灾难来临时,数万名白衣战士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这一幕幕场景,时刻萦绕在脑海里;他们以护佑生命为天职,舍己为人、永不放弃、与死神决战的画面,真实地展现了白衣天使的本色。我深为白衣战士这种高尚的人格力量所感动,全国人民深为这种鱼水难分、水融的医患之情所感动。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灾情紧急,人命关天。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人员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地震发生后半个小时,四川省卫生厅就组建了由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等医院组成的医疗队奔赴震中汶川。由于中途巨石拦路,交通中断,这支医疗队临时决定连夜赶到灾情严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进行应急抢救和转运伤员。

5月12日晚,卫生部值班室电话不断。许多省、市、自治区卫生部门的领导同志,主动要求派遣医疗队,奔赴救灾最前线,并表示所有医疗卫生人员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只等卫生部一声令下,即可出发。

5月12日夜,重庆市卫生局紧急组织101人的应急救援队,于13日凌晨抵达灾区,成为全国第一支进入灾区的外省医疗队。

5月12日深夜,卫生部召开紧急党组会,在与四川通讯中断、灾情不明的情况下,决定启动一级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先紧急抽调北京、天津、江苏、山东的700名医务人员组织应急医疗队,于次日急援灾区,并连夜从临近几省和部队紧急调用大批血液、代血浆、药品和器械随队前往。

时间就是生命。在地震后的短短几天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部门向灾区派出了不计其数的医疗队。这些医疗队,有些是卫生部指派的,更多的是自发的,或是“先斩后奏”的。这说明,在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们打破省际和单位的界限,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天职和责任――救死扶伤。哪里病人最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有伤病员就出现在哪里。这是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和优秀品德的最高体现,是牺牲自我、甘于奉献、公而忘私、服务人民的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全国600万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高举起“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凝聚成百折不挠、攻难克艰、同舟共济、共御灾难的伟大力量。

余国林,茂县中医院的退休返聘医生。5月12日下午,他刚走进门诊室为病人看病,地震发生了。他自己没有避险,而是先把两位病人推出去。发现两位病人被埋在瓦砾中,他又冲上去徒手救人。病人被安全救出来了,他却因颅脑出血再也没有醒过来。

在汶川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山村,有一名乡村医生,她一个人承担起全村防病治病的重任,每天上山采药,熬成十几锅药汤,免费送到全村的每家每户每个人。

总医院高级专家医疗队队员、79岁的卢世璧院士利用片刻休息时间给外孙女回短信说:全身大汗,短袖衣衫;骨伤三百,手术等待;医疗队员,被阻途间,路途艰险,一心向前;志愿者多,全来捐献;众志成城,定可胜天。

这只是在数万名参加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中搜集到的点点滴滴,还有更多的白衣战士充当着无名英雄。可以说,每一位医疗卫生工作者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有一些感人肺腑的模范事迹,都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一切为病人服务的精神。他们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唤起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在抢救伤员的现场,有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医疗队,有来自俄罗斯、日本、古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的医疗队。他们与中国内地的医疗卫生界同行一道,共同为救治伤员而拼搏努力,显示出医者一家、志同道合的力量。

万名重症伤员大转运

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中,有30多万受伤群众接受不同程度的治疗,有9万多伤势严重的患者住进了各类医院。卫生部一方面紧急从全国调集高水平的专家,采购呼吸机、血透机等急救设备驰援灾区,一方面举全国之力,向各省、市、自治区下达接收灾区伤员的任务。

卫生部要求四川省医疗机构负责分诊确定转运病人,办理伤员转出手续,并陪同护送伤员,防止中途出现意外;要求接收地医疗机构准备充足的病床和医疗救治设备,调集高水平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努力做到“保生命、少致残、医心理、早复原”。从5月17日至今,重庆等20个省、市、自治区已接收四川灾区伤员万余名,所有伤员都得到了一流的救治和护理。

针对少数病情危重而又不适合转送外地的伤员,卫生部紧急组织全国顶尖医学专家和医学院士到四川会诊,确定了整合医疗救治力量,实行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最大限度提高伤员生存率和治愈率,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大规模集中收治伤员的工作从整体上虽然已经进入“收官”阶段,但仍有两万多名重伤员还在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努力挽救重症伤员的生命,有效控制伤员致残,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按照历史经验,在一场特大自然灾害之后,由于灾区环境卫生遭到严重破坏,水源污染,蚊蝇滋生,加上受灾群众的生活条件较差,健康素质下降,粪便垃圾不能及时处理,极易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卫生部从抗震救灾工作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两手抓的方针,要求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疗卫生人员在积极救治受伤人员的同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270名防疫专家,各省、市、自治区调集近4000名防疫技术人员和1000多名卫生监督人员,与四川省内的防疫技术人员一起,组成万名卫生防疫大军,覆盖到灾区所有的县、乡、村。每一个重灾县都有一名卫生部的防疫工作干部和数名部级防疫专家指导工作。对各省、市、自治区派出的卫生防疫队,实行分省包县、包乡的办法,每一个受灾严重的村,都有2―3名防疫技术人员,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防疫工作的重点,一是治理卫生环境,消毒杀虫灭菌;二是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时发现、报告、治疗病人;三是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监测,严防病从口入;四是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告诉群众喝开水、吃熟食、早看病。

各地区、各部门组成的卫生防疫大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与受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有饭一起吃,有水一起喝,防疫队员还要先喝第一口,宁可自己得病,也要保护群众健康。在一些地处深山密林的偏僻村寨,卫生防疫人员为了进村入户,不仅要身背防疫药械,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有的甚至还要攀岩拾阶,爬越峭壁。有些驻村的防疫队员给养一时供不上,就只能喝山涧水,吃地里土豆或空投食品。他们以天作被,以地作床,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和昂扬斗志。

战斗正未有穷期。卫生防疫工作才刚刚开始,今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灾区的环境卫生需要改善,灾区群众的饮水、食品安全需要保障,灾区的传染病疫情需要监测报告,灾区群众出现少量传染病也需要隔离、治疗,以防止流行、蔓延。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不是一个月,也不是一年,而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卫生部门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弘扬救死扶伤精神

抗震救灾是一场持久战。如果说抗震救灾的第一阶段是在比速度,而现在主要是在比耐力,最需要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气可鼓而不可泄。

救死扶伤,是我国医者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使我国医学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使医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余震频频、险象环生的病房里,在大雨滂沱、残垣断壁边,在星夜兼程、跋山涉水的山间小路上,在伤者昏迷、亲人凄惨的悲伤气氛中,从年轻美丽的护士到白发苍苍的医学大家,他们都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不畏艰险,不顾疲劳,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与死神决斗。白衣战士以巨大的勇气和感天动地的力量,诠释了救死扶伤的职业信仰,体现了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医生拯救伤员,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爱心;没有技术不可能救人,没有爱心更不可能救人。只有集技术与情感于一身,才能唱出美丽动人的生命之歌。

拯救生命,是白衣战士最高的人生价值。当伤病员的生命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把最后的希望寄托给白衣战士。这是生命的依托,是人生最高的信任和依赖,这种人生价值是任何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都无可比拟的。把维护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是白衣战士的第一品格。正因为如此,他们在灾区才会如此热爱生命,才会把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

有人说,抗震救灾斗争重塑了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而我更想说,是抗震救灾的医疗大救援,使人们从多角度、全视野真正审视了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体会到白衣战士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这次抗震救灾斗争检验了医疗卫生队伍的精神、作风、意志、毅力、技术和应急能力,也展示了这支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崇高情怀。我可以自豪地说,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以实际行动经受住了党和人民的检验,他们无愧于白衣战士的光荣称号。

医疗质量万里行篇10

1、组织领导。区、乡镇均成立了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实行统一编导、统一部暑,统一行动;完善了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我局抽派专门人员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公布了卫生应急值班电话(3986120),各医疗卫生单位做好了卫生应急人员、车辆、物资的各项准备工作。

2、应急队伍。以区医院、区疾控中心为主,组建了一支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和有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卫生应急队伍,落实了应急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

3、信息报送。开通了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规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2小时内电话上报,6小时内书面报告,每月由应急办人员报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报及经济损失信息。

二、疾病防治

1、碘盐监测。上半年,完成碘监测130份,对270名学生进行了碘缺乏病监测,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传染病防治。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狠抓了非典、禽流感、霍乱、狂犬病、结核病、鼠疫等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完成了afp监测任务。

3、疫情报告。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疫情卡片录入率达100%,录入及时率达100%,准确率达100%。

4、结核病防治。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面落实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1-5月,接诊初治涂阳161人,复治涂阳19人,重症涂阴55人,初治涂阴72人,全部予以免费治疗,免费金额达50万元。

5、计划免疫。儿童计免工作有效开展,1-6月ⅰ类疫苗接种万人次,免费金额5万元,计免相关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省疾控中心和全市计免交叉检查,我区计免工作再创佳绩,建卡建证率达100%,卡证相符达%,五苗覆盖率达%。

三、农村及社区卫生

1、服务能力建设。举办了学校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甲级村卫生室建设、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等6个短期培训班,培训1800余人次,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新农合工作。考察学习了大英县新农合工作,撰写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考察报告》被区府采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建议》被区委采用。做好了新农合的前期办公场所及设备的准备工作。

3、甲极村卫生室。现已完成东山村、余建村和黄莲沱村等7个甲极卫生室建设,其余4个正在陆续建设之中。

4、初保工作。新桥镇正努力创造条件,准备各项资料,积极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5、乡镇卫生院建设。投资100万元的仁里镇中心卫生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现已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投资50万元的西宁乡卫生院迁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只待装修;投资100万元的南强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至三通一平,即将破土动工;投资100万元的桂花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改建工程已拆除旧房,达到三通一平,即将开标,并积极申报日本利民工程无偿援助项目;投资20万元的新桥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已拆除旧房,达到三通一平,正与镇政府协调征地事宜;投资15万元的老池乡卫生院旧房改造正积极筹建之中;投资195万迁建了河沙镇和保升乡卫生院,改造了复桥镇卫生院,均已竣工投入使用。

四、医疗管理

我们按照卫生部深化和扩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把整顿和改善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今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点。坚持以患者利益为先,大力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及时救治急诊抢救的患者;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有效化解医疗纠纷;加强医院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医院”建设等6个方面作为改进和整顿的重点。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着力强化作风建设,改进工作流程,落实利民、便民措施,确保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五、中医工作

11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中医科,3个中心卫生院建立了标准化的中药房,仁里镇正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中医先进乡镇建设,区医院痔瘘科、骨伤科保持了市级重点专科荣誉。

六、卫生监督执法

严格卫生许可,认真履行卫生行政许可职责,做到严格审查、严格发证、程序合法、依法行政,上半年共受理卫生许可申请27份,经审理合格发放许可证24个,不予许可3个;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活动,共出动执法车68车次,执法人员480人次,发出监督意见书346份,限期整改18家,立案查处1家,罚款1500元,医疗消毒效果抽检1056份,严厉打击了非法行医,坚决取缔了无证行医2家,防范了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执业4人,规范了异地执业和超范围行医6起,建立起了医疗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进一步清理整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行业,特别是中小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严格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截止5月,对60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定,其中达到a级4户,b级8户,c级48户,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56人,发放健康证56个,查出“五病”患者4人,全部调离了工作岗位。

七、妇幼及健康教育

以保障母婴安全为切入点,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大力开展“一法两纲”和“三网监测”,定期派人到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妇幼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设立了5万元的基层妇幼保障资金,进一步健全区、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强化两个系统管理,规范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