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的英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0:55:07

决定的英文

决定的英文篇1

【关键词】输入假说 电影选材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76-01

“情景认知论”认为, 真实的语言情景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转化和储存(Brown, 1989)。英文原声电影的话语对白是最贴近于生活的语言,电影中的画面与声音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最真实的学习环境,这是英文电影作为教学资源无可替代的优势。虽然英文原版电影具有巨大的教学潜能, 但其有效性在教学中尚未完全实现。本文从输入假说角度探讨英文电影选材的至关重要性,进而对电影有效教学提出一些建议。衷心希望有更多同行参与这一课题的讨论,共同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影视教学的有效性而努力。

一、大学英语影视教学的现状

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参与该活动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材。从当前的情况看,英文电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英文电影没有被科学地,有效地利用,造成了教学中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的浪费。首先,海量的电影让学生眼花缭乱,学生选择电影的根据往往是个体的喜好,而忽略对语言的学习和理解。那么,英文电影就演变成纯粹的娱乐,根本不可能取得理想的语言教学效果。其次,与英文文本教材相比较,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还没有构建科学系统,缺乏对学生的科学指导和监控。第三, 在以英文电影为教学资源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简单地将英文电影引入大学英语教学, 而是通过英文电影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英文电影材料严格加以筛选,才能使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英文电影作为教学资源的特殊性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具有商业性质的艺术体裁, 而不是教材。电影是一种大众化的, 以娱乐为目的的艺术, 而不是单纯针对英语学习者的以教学为目的的小众文化载体。因此, 从Krashen输入假说角度看,很大一部分电影并不适合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例如热闹的纯商业电影和枯燥乏味的纪录电影。商业电影的目标就是把电影拍得大俗,特俗,褪尽文化,众人皆笑,从而产生强大的剧场效果。如果把这样的电影选定为教学影片,教室中的学生犹如电影院中的观众一样,尖叫声,口哨声,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此刻,英文电影完全丧失了作为教学资源的功能,而是彻底展示出其本来的娱乐符号的本质。

Krashen(1981; 1982) 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只有能够被学习者理解的语言输入才是有效的语言输入。当语言输入大大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且缺乏趣味性或相关性时,他们就难以理解输入材料。这种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就没有价值,也就是说没有语言习得。纪录片的话语主要采用以宣传为主导性的代表政治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或者是代表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其主题虽然健康,但情节不连贯,趣味性不强,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话语的发音虽然标准,但语调单一且缺乏感情,学生很快就会感觉厌烦而转移注意力。

三、教学影片的选择与实施

1.从语言输入假说角度, 选择文化电影作为课堂教学资源

文化片就是以文化问题,文化现象,文化传统,文化反思为主题的电影。90后的大学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青年文化,他们以各种形式反抗主流文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对现实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对父辈的观念和价值取向表示怀疑,也就对其所处年代产出的电影表示怀疑,因为不同年代的电影必定契合着各个年代的创作者和观众,所以对于远离自身所处年代的电影,例如好莱坞七十年代以前的经典电影《窈窕淑女》, 《卡萨布兰卡》,《宾虚》,无论老师怎样宣传其获奖无数,精美绝伦,学生都会因为其情节的陈旧,语言的古典,而失去其观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要选择有利于表达人类生活中的共通情感,反映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表现人性的多面性,以及与本民族息息相关的世界性题材电影。

2.从语言输入假说的角度,选择中英双字幕英语原声电影作为课堂教学影片

Krashen (1981)认为,语言习得者必须对传递的语言信息感兴趣,从词汇习得角度出发,这种兴趣能产生去理解信息中未知单词的愿望;信息中必须有一些语言习得者未能掌握的词汇;所传递的语言信息必须是可理解的。从这一角度,习得者在观看中文单字幕电影时,主要通过中文字幕和视觉信息而不是英文信息输入来看懂电影内容,在这种情景中, 目标语习得是非常有限的。习得者在观看无字幕或者英文单字幕电影的情况下,会存在以下的问题: 电影对白中部分词汇生涩难懂,电影主人公语速与学生听力理解速度不匹配,这样的问题会导致部分信息丢失,情节中断,观看者对电影部分剧情产生迷惑,从而失去观影兴趣。若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伴随着英语原声的播出,电影屏幕上同时出现中英文两种字幕, 学生不仅可以第一时间通过中文字幕知道电影对白的意思,而且可以通过英文字幕定位英语的表达方式。在Vanderplank(1988)的研究中,带字幕的电影能向二语习得者提供地道、真实的语言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原版英文电影有助于在母语环境中营造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但由于电影与生具来的娱乐性, 若应用不当,课堂就会变成娱乐场所,和语言学习初衷背道而驰。开展有效电影教学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挑选电影,观看电影,设计教学,谨慎观察,不断探索,才能够最终实现科学,系统的电影教学。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2]Krashen, S.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3]Krashen, S.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

决定的英文篇2

关键词:高考社会化;互动式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59-02

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进行,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要想对英美文学课程进行改革,就必须了解何谓英美文学课程、英美文学课程的教育现状。只有了解了英美文学课程和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弊端,才能针对弊端找出正确的教育模式。

一、何谓英美文学课程

何谓英美文学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英美文学课程是为了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同等学历其它专业双修学生所开设,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此课程是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历史的学习,掌握英美文学课程当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专业术语等。通过文学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刻了解英美文化、、历史过程、思想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和赏析能力。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教育现状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学会文学赏析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语言的基本功,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及英美文学的了解。为了实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者齐肩并重。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相结合,达成“文学史+文学作品”结合的教育。教师一般要把文学史的知识理论框架介绍给学生,然后慢慢根据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如作家作品、分析作品、主要背景人物、写作手法、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和读者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及精神影响。这当然是固有的传统教育模式,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框架和知识储备,以及资料查询。

英美文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在于学生能够以纯熟的英语技能为基础,加强人文科学的教育,提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英文文学素养。只是一些院校为了拔苗助长并没有过多地注重文学基础的培养,以一贯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教育,并且更多地重视学生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的教育,为了提高院校的通过率和就业率,渐渐忽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忽略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改进问题。一些院校在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作品的选读比例严重不足,以至于一些学生的基础能力仅仅存在于选读部分。单一的材料,并无创新新奇的改变,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相应地提高。单一的知识理论框架,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过关,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学所用的文学作品材料单一,课程偏少,学生的文学素养不够,基础不过关。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属于高难度提升拔高课程。该课程的范围广泛,跨度很大,包含了诸多层面。首先需要教师高层次地把握文学发展历史,深层次地认知教学方向,熟练掌握教学层次、方式方法,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事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往往达不到术业有专攻,同时教师本身文学素养还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习英美文学课程也要求学生有坚实的基本功和勤奋认真的态度,但实际学生基础差、学习文学的兴趣不高。

为了改变英美文学课程的教育现状,为了使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必须把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融入“互动式”教学模式,促使今后的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走向新的台阶。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所提升,使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从根本上有所改变,不再是固有的、传统的、弊端诸多的模式。要想真正让互动式教学模式走进英美文学课程,就必须要了解何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类型和实施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

三、何谓互动式教学模式

何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的相互作用。具体地表现形式就是教师的主观施教和学生的主观学习。是教和学的相互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者和教学中介者的互动,产生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达到高效率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以“让学生个人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互动式教学模式把这些关系结合起来,达到学生和教师互学互动的过程。

四、互动式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创造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案要适应课堂,课堂要跟随学生,学生创造课堂,引领课堂方向。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2.互动式课堂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导的理论知识,框架概念全都是引导学生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3.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地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要注意交流的原则。每位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既可以发现问题,又可以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在听取学生发言之后,再对课程和学生做出评价。每位学生的理解不同,集思广益,理解多多。这一过程可以解疑化难,开阔学生的思维。

4.互动式教学的意义在于创造。课堂的核心不仅仅在于教师的创造,还是在于学生的创造,要注意创造性原则。教师的授课方式一定要创新,但互动式教学模式之下更重要地是学生的创新,学生一定要起到先决的作用。课堂形式是否丰富多彩,全取决于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查看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以便顺应社会的发展。

5.“教”和“学”在不同的个体之上,所以反馈原则也很重要。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学生的自我评估、反馈的原则适应所有的教学模式,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当中反馈原则尤为重要。反馈一定要具有针对性,这样才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水准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问题才可以及时修正。

五、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类型

1.主题探讨法。无论什么课程,都必须紧紧围绕每次课程的主题展开,英美文学史课程也不例外。上课时教师负责提出此堂课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提出几个问题,随后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和给出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师是提出主题和问题的人,学生是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换言之,主题探讨法实现了英美文学史课程的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分工明确、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也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创新性思维。同时这种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学生问问题的思路难以把控,容易让教师难以回答,也会拖延课程进度。

2.问题归纳法。首先让学生熟悉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再据此次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提出相应问题。教师对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本着本堂课涉及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是提出问题的人,教师是解决问题的人。无论是谁提出问题还是谁解决问题,课堂实现了真正的互动式。这种教学针对性强、又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突出实用性。同时这种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必须用教学内容来解决问题,所以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或牵强附会。

3.典型案例法。首先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精心挑选典型个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解决个案中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对错做出评判,然后套用理论知识来剖析原因。这样的课堂,先是教师主导,后是学生主导,最后又回归教师主导。无论谁来主导,总之事实上的这种交替主导课堂已经实现了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具体生动、环环相扣、泾渭分明。同时这种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挑选典型个案难度太大,鲜活的个案容易让学生分神而影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4.情景设置法。首先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出特定的教学情景,并就情景提出有关教学的相关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便学生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先教师,然后教师和学生,最后学生为主导。以这种师生交融的方式,实现了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实用性强、共参性高、趣味性浓。同时这种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对教师教学把控力要求极高,对学生配合力要求更高。两种极高的要求缺少其中的哪一个,都无法完成此法教学。

5.多维思辨法。首先教师把一些已成定式的理论或观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对这样的理论或观点展开讨论,提出批评性意见和褒奖性意见,最后再鉴定哪些是最佳论调。这样的课堂,先教师,后学生,最后回归教师为主导。以这种师-学-师的方式,实现了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剖析问题有广度和深度、思辨能力强。同时这种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运用这种方法的课堂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论水平较高、知识面较广、举证要准确,要求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力强、对鉴定最佳论调的语言分析能力要极高。

六、实施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

1.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把传统的让学生学习,变成了学生要学习。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2.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前预习准备和资料查阅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调动教师备课上课的积极性。为了上好每堂课,为了有问能答,为了能把控课堂,教师课前必须积极钻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程。

4.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真正实现师生一体、师生互动,真正实现双边教学。

为了跟随时代改革的步伐,我们一定要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程上的应用进行到底。力求把学生培育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掌握多媒体技术、具有自主创造性、主观想象和动手制作能力。学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培育出复合型人才也就为社会贡献了教师和学校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秀英,王义静.互动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

〔2〕佐斌.师生互动论[J].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2004.153.

〔3〕李世虬.英语互动式教学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赵江涛.互动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决定的英文篇3

一、先例判决与判例制度:形不似而神似

先例判决制度,“是指经过某种程序被确认的‘先例判决’对今后处理同类案件具有一定的拘束力,其他合议庭或独任审判人员在处理同类案件时应当参照。”(注:李广湖:“谈先例判决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9月20日。)对于先例判决,目前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先例判决制度“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注:李广湖:“谈先例判决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9月20日。)“先例判决与判例法有很大差别,”并将其命名为“本土先例”。(注:张卫平:“本土先例:观察与思考”,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0月11日。)第二种观点就是很多媒体报道的先例判决就等同于判例制度。那么,先例判决与判例制度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只有对两者进行全面的比较才能得出我们的结论。

判例制度起源于英国,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鉴于美国是判例制度的发源地,笔者在此以英国为例,对判例制度作一简单说明。(注: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了《English legal system》,Catherine Elliott and Frances Quinn,Longman,2000.董茂云著:《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法)勒内?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美)格伦顿等著:《比较法律传统》,米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张彩凤著:《英国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1年版。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英国的判例法,最初是由英国皇家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诺曼征服以前,英国处于不同的法律统治之下,各地适用的法律不一致。这主要是源于英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至1066年诺曼征服英国以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国王开始派遣人到各地巡回审判。当这些人返回维斯特敏斯特以后,他们共同分析案例,商讨适用的法律以及审判程序,总结办案经验,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将国王敕令、地方习惯、教会法、罗马法冶于一炉,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试验和不断积累,久而久之形成一般的、普遍适用的原则和制度。在其后的两百多年中,遵循先例原则逐渐发展起来,至13世纪末,法官在处理案件时就不断援用先例。到16世纪,援引先例的做法已被作为惯例确立下来。19世纪后半期,随着法院组织的改革和统一以及系统可靠的判例汇编的出现,遵循先例的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遵循先例原则,亦有学者将其译为判决拘束原则,(注: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先例规则,(注:[法]勒内?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54页。)但含义基本一致。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同一系统的法院中,对于相类似事实的案件,于不同级的法院之间,下级法院必须受上级法院的拘束,于同级法院间,后判决受先判决拘束。具体说来,遵循先例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以英国为例):1.上议院所作判决是具有强制力的判决,其法理所有法院都应当遵守。1966年后,在特殊情况下,它本身可以不受此限制。2.上诉法院的判决对自身和所属下级法院具有拘束力。当然,其有三项例外:上诉审法院所作的判决忽视了相关法律;有两个相冲突的先前判决;上诉审法院的判决与上议院的判决发生冲突。3.高等法院一名法官所作的判决对下级法院具有拘束力,但对高等法院内部其他法官不具有拘束力,只具有说服力。

由上面对英国判例制度的介绍,反观我国的先例判决制度,我们会发现两者在形式上差异重大:1.在英国,判例法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而在我国先例则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至于其是不是中原区法院的实际渊源,下文将予以论述)。2.在英国,判例一般是由上级法院制定的,初审法院的判决则不能形成判例;而我国的先例判决出现在基层法院——郑州市中原区法院。3.在英国,一般认为,判例不仅对本法院有拘束力,其对于下级法院亦有拘束力,而中原区法院的判决只对自己有拘束力。4.判例法是法官造法,而中原区法院的判决是在遵守成文法的前提下制定的。5.先例判决由审判委员会决定,而判例则由法官决定。诸如此类的差异是由于两国司法制度的差异造成的,这里不再赘述。

从上面的分析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的先例判决制度是在中国司法体制下的特有产物,与英国的判例制度相去甚远。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形不似”。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这是一事物得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特征。由此,我们才可以将两个表面十分相似,但实质不同的事物划清界限;才可以将两个表面差异很大,但实质相同或者近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我们认为先例判决制度和判例制度即属于后者中的典型。对比两者我们可以看出:1.两者都是针对后来发生的相类似的案件,即针对的对象相同。2.先例判决与判例都对于其后的判决是有拘束力的。“拘束力”即为两者的共性,正是我们所讲的质的规定性。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在制度上规定了“先例判决”对于以后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处理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这就表明了在对待一个判决是否具有拘束力、具有多大的拘束力方面,中原区法院赋予了其强制拘束力,这同时又表明中原区法院赋予先例以事实的法律渊源地位,使得先例成为本院的法律渊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中原区法院的先例判决制度与判例制度在形式上相去甚远,但两者在质的规定性上却很相近,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神似”。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神似”而不是“神同”,主要是基于两者在拘束力的范围上毕竟还有差异(判例不仅适用于本院而且适用于下级法院,而先例只适用于本院)。两者在造法功能上还存在差异(中原区法院的先例仅成为本院的法律渊源,且其难以与我国强大的制定法相抗衡,而判例则能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成为与成文法鼎立的法律渊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的先例判决制度导致了一个基层法院内部事实上的判例制度,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异化的判例制度”。

决定的英文篇4

关键词: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高职英语教学中 应用

一、引言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学习困难,无法与老师互动,因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笔者将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当代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关注的是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能力需求指得到各种内外在结果并有效地进行必要的行动的要求;关系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与附属的需求,反映了在情感上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自主需求指个人行动的自我启动及自我调节。需求这一概念为理解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现象提供了基础,将动机研究置于社会环境,强调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而社会环境为满足能力、关系、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机会。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内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快乐与满足;外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得到某种结果。内在动机强调自愿;外在动机强调被迫。

三、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a通过一定的激发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在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关系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会从侧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氛围需要。

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可在教室的左右墙壁上让学生张贴英语谚语,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是新的一天);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患难见真情);East and west,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兴趣。另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教学生简短易学的英文歌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帮助学生树立适当具体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明确而恰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英语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刺激需要。

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石莉,2005)。既然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有如此大的调节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提供可理解性的学习内容及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适合日后就业需求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觉得学起来有趣。

2.倡导对话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个体与教学环境或教学媒体的互动等。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采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结对子(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表演(role play)讲故事、唱英文歌等组织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各有所长,如能有效组织好这些活动,会使英语课堂产生活力,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话式教学中,从而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

3.导入文化因素,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布朗(1994)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注意文化导入,多介绍目的语国家的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良好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4.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网络资源。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的图文并茂,直观灵活、交互性强,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情境的真实性,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进行各层次的思考、判断,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Please”,当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时,应投给期待、鼓励的目光,或说“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Think it over,and you’ll find the answer.”;当学生答错时,说“Never mind,you may try again.”“It doesn’t matter.”;当学生回答接近正确时,说“Something is like that.”“Not too bad.”;回答正确时,说“Good.”“Very good.”“Excellent.”并表示感谢:“Thank you.”总之,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主体,教师在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这样,必定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良性教学效果,使得英语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Brophy,J.著.陆如怡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Meeombs,Barbaral.& Pope,Jame著.伍新春等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3.

决定的英文篇5

对于普通法的实质 ,英国人自己的定义也相当模糊,他们只是强调普通法是没有任何成文记载的法律,反映了英国的法律意识和公正精神。1858年美国纽约的一家法院在判决中指出:“英国的普通法是由圣贤发表的意见中,或者由古老的普遍的习惯中推演出来的,并且得到法院认可的一些原则的集合。”〔1〕英国的教科书也作了大致相同的解释,即“普通是国家的古老法律,是由习惯法所形成的并由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所解释的法律”。普通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不是由立法文件规定的法规总和,而是在司法实践中,由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上诉法院和上议院的判例组成。

在英国历史上,普通法和衡平法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由判例法来体现,因而普通法与判例法往往是通用的。但判例法并不等于普通法或衡平法,因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也可能转化为制定法,判例法可能是对制定法的解释和发展。判例法讲究遵循先例原则,即刑事案件的判决,应以先前判例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和规则为根据。

就英国而论,遵从先例原则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上议院的判决对其他一切法院均有约束力。在1966年以前,对上议院本身也有约束力,只有国会的正式立法才能改变上议院的错误判决。但在1966年,上议院大法官改变了原来的立场,认为“过于硬性地服从前例可能在特定的案件中导致不正义,并且不适当地限制了法律的发展”,因而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离开以前的判例。但实际上改变以前判例的例子很少,这和英国上议院的政治地位有关。第二,上诉法院的判决,对除上议院以外的所有法院,包括上诉法院本身,均有约束力。第三,高等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有约束力,但对该法院其他法官和刑事法院法官并无绝对约束力,而仅有重要的说服力〔2〕。第四,下级法院的判例不能约束上级法院,这是一般的情况。但考虑到法的稳定性,上级法院也不愿轻易推翻下级法院的判决,即使判决有错误,也信赖它。这是因为法有溯及力,一旦产生新的判例,容易使社会陷入混乱,所以要格外谨慎。

在遵从先例的问题上,美国不象英国那样严格。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和各州最高法院从未认为他们自己受本院以前判决的约束,即可以推翻以前的判决。当然,为了保证法律的稳定性,美国最高法院并不轻易推翻以前的判例,但在涉及法律是否违宪的问题上,却比较多地推翻以前的判例。因为美国宪法不轻易修改,只好由法院本身更正自己的宪法判例。

进入20世纪以后,英美两国的法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积极开展刑事立法活动,仅受普通法调整的犯罪就很少了,绝大多数犯罪行为都由法律予以规定。当代英国的成文法主要包括:

第一, 英国上下两院的法律。现在,英国的议会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下两院经常定期开会,讨论和通过一些法令,这些法令是英国成文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议会通过的法令非常庞杂,许多是同一名称,要想正确地适用这些法令,必须区别清楚这些法令通过的年、月、日。英国议会虽然通过了许多单行的刑事法规,但对伪造罪、侵犯人身罪,却始终没有提出过统一的法令,1880年虽有人提出过议案,但未获议会通过。

第二, 具有刑法规范的行政法规。例如“道路交通法”、“特许证法”等等。在普通法中不作为的犯罪很少,而行政法规中却时常将不作为视为犯罪。例如发现特殊类型的传染病人,没有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就可视为不作为犯罪。英国的行政法规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授权行政部门制定的某些法规;另一类是地方政府就某一问题而规定的条例。除行政法规之外,有些民事法规,例如破产法,也附带刑事法规。

至于美国,成文法已成为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据之一。

第一,参、众两院通过的有关刑事法律。美国国会承担着制定法律的繁重任务,仅1981年就制定了157项,各州议会也有立法权。

第二, 司法部门制定的法律。美国法院除监督政府之外,本身同时也有立法权。法院制定的条例在被立法机构修改之前一直有效。但立法机构的决定是最终决定并具有约束力。

第三, 行政部门和机构所制定的规章条例,也具有法律效力和作用。随着联邦政府活动的大大增加,它所涉及日常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广,规章条例也以创记录的速度增加。以《联邦法典》这部登陆最新规章条例的专书为例,近年来,每年都要新增加8万多页。虽然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条例现在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法院多年来一直拒绝承认建立在规章条例基础上的法律,因为这等于国会放弃了它的立法权。

第四, 各州的综合性刑法典。美国自19世纪仿效法国,掀起法典编纂运动。目前各州均有自己的刑法典。

尽管英美两国具有相当多的刑事立法,他们仍是保留普通法传统的国家。主要理由是:第一,两国都没有适用于全国的统一刑法典,许多重要法规还是空白,刑事立法几乎不涉及总则问题,许多问题要依赖于普通法规则;第二,法官在定罪量刑时,可以采用制定法,也可采用判例法,制定法只有受到采纳时,才能成为法律禁止和法律命令。例如关于刑事责任的年龄问题,英国1969年通过的青少年法第4条规定为14岁,普通法则规定为10岁,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并未接受这一新的立法,仍以10岁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起点。这样,成文法规定的责任年龄事实上等于没有生效。

在普通法系国家,当遇到民事案件,而又没有合适的制定法可以采纳时,人们习惯于根据法官的思想来审理案件。案件发生后,法官首先要从本国的案例报告中去寻找有关类似判例,假如没有类似案例,还可以从其他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去寻找,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

决定的英文篇6

关键词:英语习语;英美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它来自于普通百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是语言的精华、语言的缩影;语言是一个任意的符号系统,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习语的起源就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语言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习语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巨匠的精彩词句);语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恰好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义的习语包含比喻性词组、俚语、格言、俗语、谚语、典故等,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语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语言增色不少。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习语承载着英语语言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并与它们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对英语习语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掌握英语本族语者的真实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着的丰富而有趣的文化信息。

二、英语习语中隐含的历史背景

1、罗马人的痕迹

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恺撒不顾一切,悍然率领军队渡过此河与庞贝决战。在渡河时他说"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 表明义无反顾。过了河,他还烧毁了渡船,( burn the boats) 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好勇往直前, 打败了敌人。

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 cross the rubicon( 渡过鲁比肯河) 喻意决定冒重大危险, 采取断然行动; burn one's boats( 烧掉自己的船) 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the die is cast. ( 骰子已经掷下) 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 再也不能改变。

2、条顿人的征服

条顿人, 即居住在西北欧的3个日耳曼部落, 他们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约在公元449 年, 他们开始征服不列颠。他们的入侵给英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并最终形成盎格鲁-萨克逊语, 即现代英语的起源。条顿人的征服对英语的影响是全面的, 起决定作用的, 从很多英语习语还可以找到条顿人征服的影子。如cut someone to the quick 意为"大伤某人的感情", quick 这里指"皮肉",这个解释源于古撒克逊语。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是"赴汤蹈火"的意思, 源自盎格鲁- 撒克逊时期的中世纪判罪法。

3、斯堪的纳维亚风暴

公元790年开始,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英国,并在英国大批定居,他们讲的是北日耳曼语, 是现在的瑞典语、芬兰语、挪威语和冰岛语的前身。在此后的二百年中,许多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北日耳曼语)的词语渗入英语词汇。据估计,现代英语中约有900个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的单词或构词成分。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对英语的渗透特别深入。最常用的习语rain cats and dogs, 来自北欧神化: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主神是奥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cat)象征"雨",所以该习语喻指"狂风暴雨"。

4、诺曼底登陆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并建立了诺曼底王朝。这一事件对英国的影响巨大。它使法语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同时,法国文化逐渐向英国社会渗透, 影响着英语及其习语。如: return to one's mutton 原是直译自法国田园诗中的一句: 多情的男女牧羊人在牧场上谈情说爱、海阔天空,最终还得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羊群中来。因此,这一习语比喻"回到实际问题,言归正传"。

三、英语习语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 每种文化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习语恰恰包含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英国是一个岛国, 为了生存, 人们不得不时常与恶劣的海洋气候相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 英语中形成了许多与海洋有关的习语。如: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all at sea" 不知所措";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 "进退两难";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 "未雨绸缪"。

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一度称霸世界, 四面环海的天然优势成就了十分发达的捕鱼业, 因而, 大量与fish 有关的习语相继产生。如: big fish (大亨), dull fish(枯燥无味的人), make fish 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喻"厚此薄彼, 偏爱一方"。

四、打上宗教文化烙记的英语习语

从严格意义上讲,宗教代表的是一种伦理观念,而伦理观念是维系一个社会生存的重要基础, 因而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基督教是广泛流传于西方的一种宗教, 英语作为基督教民族的重要语言, 将其基本教义、信仰和伦理观念传播于西方社会每一角落, 囊括社会生活各方面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

现代英语中大量习语, 源于宗教活动、仪式和《圣经》故事。可以说,任何一本英文著述中,如果不包含直接源于《圣经》的词句,几乎不可能。几百年来,《圣经》已然成为英美每一个家庭必备的读物。随着基督教义的传播,《圣经》中的许多句子和短语被人们广为传颂,久而久之就成了习语。如: drop in the bucket/ocean沧海一粟。语出《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40章第15节:"看哪,万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如天平上的微尘??"(even the nations are like a drop from the bucket)其喻义为"沧海一粟"。

五、英语习语折射出丰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经过漫长时间的磨砺, 流传下来的习语不仅凝聚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 还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习语因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折射出特有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

西方文明强调天人对立、侧重向外探寻以及强烈的战胜欲和征服欲, 由此形成了英美人重开创、求进取、善于抓住机会、大胆冒险的人生观。故英语习语中有"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西方文化精神也推动了英美人对权力的崇拜和对外在物质经济的追求, 最常见的词如"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materialism"( 唯物主义) 、"pragmatism"( 实用主义) 以及俗语"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面包为生命支柱。) 等, 形成了英美人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价值和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人生信条, 因此又有"money talks"、"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等习语。

六、结束语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语音和语法规则, 还应包括对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知识的获取。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 它从各方面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 可以说, 习语的民族色彩最为鲜明。另外, 习语的真实含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组合。因此, 如果不清楚习语的文化背景,或单从字面上进行解释、翻译, 难免误入歧途。我们学习习语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它的"认知意义或词典意义", 而要了解语言词汇特定的文化内涵, 也只有做到对词汇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习语。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溯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胡文仲, 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决定的英文篇7

[关键词] 初中英语;地域;文化差异;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初中英语存在的地域文化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西文化一直在进行交流和融合,英语成为一种国际化的交际用语。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受到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正确的英语语言知识,在日常的国际交际中,也无法很好的掌握口语知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好这种知识才能获得笔试和口语双赢的效果。对英语单词进行准确的翻译和理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国家间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社会条件、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这些条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英语语句的含义,不能实现流畅的国际交流,地域条件的限制阻碍了英语语言的教学和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英语语言交流技巧,和国际友人进行简单的沟通,要特别注意地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限制。再将英语和汉语进行相互转化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差异,对应于的了解和翻译通常要在语境中进行。地域文化差异会造成语言理解出现偏差,两国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情导致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对英语理解不透彻必将造成英语口语表词达意的不精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良好交流,但由于两国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其交际对象、文化内涵都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灵活的掌握英语语言,大多数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初中英语,阻碍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英语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国际交际用语。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最早接触专业英语学习的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初中英语的本土化,当地的地域特征、风俗人情对本地的初中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此大量的不同地域的英语衍生出来,形成了世界各地英语多元化的局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其差异性就越明显,英语口语的统一性难度就越大,这就使得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受到阻碍,这一问题成为我国当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二,初中英语教学为解决地域文化差异采取的措施

为了使得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不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干扰,必须将所有的变体英语进行分析研究,对英语地域类型进行有效的划分,并综合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和差异化问题得到改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对英语地域类型进行总结划分。一般来说,国家教育部门相关单位根据英语的变化渊源将其划分为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两大类,选定其中的一种作为国家通用的英语语言形式,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学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地区英语教学差异过大导致的英语本土化问题。另外,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英语所在国的地理位置对其进行划分,由于国家人口较多、英语使用范围广的国家,所属的公民的语言差异性越大,其语言的多元化特征也越明显,无论是在词汇,还是语音语法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和统一,才能解决初中英语的学习差异问题,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的统一。

2.对初中英语认识层面的改善。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意识到英语口语的多样性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并最终导致英语多元化。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英语形式就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英语地域文化差异,导致了英语口语的差异,但是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标准的口语和语言形式的出现,只有对英语的认识层面进行改善,寻找最合适的英语语言形式,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完善和提高。

3.对初中英语行动层面的改善。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导致的英语语言交流问题,应该在行动层面得有有效的解决,在英语语言和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结合国外的风俗人情和文化现状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在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上,多采用情景反应的形式进行教学,不要刻意的让学生去记住单词的意思,而是教会学生理解性的记忆,在一定的英语语境下让学生理解单词或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透彻。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其中一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好英语口语并实现交流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听力训练,长期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听力和口译联系,能够使得学生更加良好的掌握英语语言特点,多听专业性的国际英语能够提高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在一定的语境和语言氛围中理解初中英语知识,使得英语学习更具有趣味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一些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改善英语学习所受到的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总结

在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单词、句子的理解,还是对英语口语的学习,都要充分考虑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影响,根据地域文化的特征,对英语语言形式进行划分,并在认识层面和行动层面对其进行改善,采取语境教学模式,加大语言学习的力度,注意英语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风情、等进行了解和分析,才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到语境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成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起,对英语水平的和国际交流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治强,英语区域性变体之认知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4):58-59.

决定的英文篇8

论文关键词:文体,语言,教学

 

一、商务英语文体特点和基本写作要求

1、商务英语的文体特点

文体学认为,英语作为一种自然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领域的不同而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遣词造句、修辞手段、语篇结构上。商务英语和文学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等其他英语分属不同的语域。商务英语是一种将英语运用到国际商务环境和商务活动中的英语。由于商务活动牵涉面广,信息量大,参与者之间关系复杂,因此商务英语有不同体裁之分,如业务往来信函、商务报告、建议、备忘录等,对商务英语写作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体裁如何,商务英语的语篇结构必须简明扼要,只有这样才符合商务活动的规律。

2.商务英语的写作要求

根据商务英语文体的基本特点,商务英语写作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5C原则,也即Correctness,Conciseness,Clarity,Concretness,Courtesy

(1)Correctness(准确)。商务英语写作不同于一般英文写作,如果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意思不明确,就有可能给公司或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商务英语写作的用词要求准确、具体教学,语言的含义应清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应明确,意义笼统甚至模糊不清的词语以及似是而非的象征和隐喻往往会引起误解甚至误导,在写作中应尽量避免。

(2)Conciseness(简洁)。商务英语写作与一般的记叙文和描写式文章不同,它不需要大量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来增强其写作效果。相反,毫无意义的堆砌词藻或运用许多修辞会给商函带来负面效果。商务英语写作中的用词应当力求简练、明了,应删除一切空洞冗长的文字。

(3)Clarity(清晰)。在进行商务英语写作时,必须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写作的意图,对要写的内容应十分清楚,并将自己的思路用完整和清晰的段落体现出末。所谓完整,即文章的段落应包含有开首段、发展段和结尾段论文怎么写。清晰是指文章的段与段之间,以及句与句之间有连贯性和逻辑性,正确地使用连接词或词组。

(4)Concretness(具体)。表达内容的具体和明确是商务英语写作要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无论你是在写什么,都要把你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尽量避免不完整的信息。确信你写的内容包含所有读者需要作出回应的方方面面。为此目的,在写作中应该使用具体的修饰语,不要发表一些大概化,笼统化的观点和意见。

(5)Courtesy(礼貌)。礼貌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技巧。有礼貌的作者应该是态度诚恳并体察人意的,同时对读者也不乏尊重和善意。因此,在写作中不要表现你的愤怒,即便你想展现一种坚决的态度。

总之,商务英语的文体决定了商务英语写作的基本要求:简洁—才能提高效益;准确—才能避免延误;完整—才能显示逻辑思维能力。

二、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

1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重要步骤是,根据课程要求,安排切实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

要达到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要求,就必须明确:

(1)商务英语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写作熟练程度需要通过大量的接近现实生活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强化知识和技能;

(2)要写出规范、得体和有效的商务信函和文件,需要进行大量的输入和输出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典型范文教学,供学生阅读、评论和分析。所提供的范文并非单纯让学生模仿,而是作为讨论、分析的素材。通过该过程,推演出商务英语写作的一般性原理和特殊原则,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写作的基本文体、格式、交际策略及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要达到以上要求,·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新的任务时就如何有效或成功地解决或处理问题应有一个基本认识(通过提供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

所提供的材料应能够让学生学到语言活动和其他活动所需的知识或信息;

(4)课堂学习的一般设想是,如果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有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挑战性,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符合,并有明显的特定目的,学生则会积极参与,学得更主动。

本文提出的是较高层次的语言练习,即把课程设计作为系统的,基于知识的,但最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的是所教授的交际活动的分析和有关交际活动的学习。因此,对学习者的语言要求也比较高。教学的定位应该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超越:语言能力”的束缚,走向语言学习的更高阶段、交际能力的培养。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除了具备一般的“语言能力”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笔者在教学中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并非是语言问题,而是专业知识问题。专业知识的缺乏影响到理解和课堂活动的进行。因此,该课程的开设应该放在某些经贸专业课程之后。另一方面,从学生的需求而言,面临求职的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需求相对比较明确。学生良好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结构,莫定了课堂教学讨论和分析的基础,更有助于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法的采用,明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学得更主动积极。

2、教学特点

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是有着明确的特殊目的和特殊内容。它是融商务知识与英语于一体的实用英语课,其教学是围绕着特定的目的和内容而进行。如同其它ESP课程教学,商务英语写作同样具有Carter(1983)归纳出的三个教学特点:1)真实语料(authentic material);2)以目的为导向(purpose-related orientation);3)自我学习为中心(self direction)。就ESP课程而言,选择真实交际语料为教材是ESP各门课程的共同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有对目标语境所要求的商务交际活动论文怎么写。要开展这些活动,教师须提供充足的资料,也可调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真实语料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力的培养过程。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商务英语写作强调语言的输出,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或活动为途径,沿着开放式的路径达到既定的目标。在输入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之外,强调和注重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师生关系应是交互、合作、协商的关系,师生共同置身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现实的商务工作,学会运用语言处理日常商务的方法,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其教学目标是既使学生在英语语境中系统地学习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又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获取,强化商务英语技能,掌握该领域的英语术语和语言特点,并且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商务沟通。

3.教学实践

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经常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对这类语言的交际知之甚少,缺乏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对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的了解,不能用习惯的语言和有效的交际策略处理商务中出现的问题。这也就导致学生就写作而写作,死记硬背课文和句子,写出的东西往往是东拼西凑,结果,学生对该课程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一种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运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以提供的语料为依托,基于知识的,以解决问题为契机,模仿现实商务情景教学,将语言学习、专用知识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交流,从未知到已知,由不掌握到掌握,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了独立探究能力,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步骤如下:

(1)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确定数学目的;

(2)提出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阅读语料供其探求和学习;

(3)商务基础知识铺垫:介绍或学习商务背景知识、专业术主语和商务英语知识;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自主进行探究;

(5)从确定和分析问题开始,最终解决问题做出决策;

(6)交流和讲评。

三、结语

总之,商务英语写作是一门在不断发展中的学科。随着商务活动中的新问题,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商英写作势必与之接轨。教学者必须及时地将最新信息纳入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学生真正做到用中所学,最终做到学以致用,更好的为商务活动服务。

On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LiWensheng

(Applied ForeignLanguages Department,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1483, China)

Abstract: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should have been given moreattention as the

globalization is developing with astrong momentum.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asicprinciples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and its

unique style as well.All these willhelp to achieve a more efficient and sussessful writing teaching.

Key words: priciples,style,requirements,teaching

参考文献

[1]Carter,D.Some proposition about ESP[J)。The ESP Jour nal,1983,(2):137.

[2]Doherty,M,L.Knapp&s.Swift.Write for Business[M].Harlow,Essex:Longman Group UKLimited,1995.

决定的英文篇9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决策过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9.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2-0040-06

收稿日期:2012-02-01

作者简介:易红郡(1970-),男,湖南攸县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研究。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在变革中走过了数十年历程,其主要目标是探索建立全新的高等教育框架,以确保义务教育后所有年轻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政策的连续性。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文件包括“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和“法案或法律”等。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主要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特质,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改进教育决策过程和提高教育政策效能提供参考。

一、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

一般说来,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政策问题的产生

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由教育问题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并非易事,它需要政府机构认可。“政治议程产生于一个政府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压力,也可能受到更大的国家或国际层面上更广泛的思想背景的影响。这些不同层面上的关系也会相互影响,诸如对政治利益的感知可能会影响其他部门提出问题的类型。”[1](P70)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减少公共开支是英国政府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当时很多教育政策几乎都与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有关。美国学者赫伯特・布鲁默把政策问题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即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问题取得合法性、通过各种活动研讨该问题、形成官方行动、将官方计划付诸实施。教育政策问题的产生从宏观上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前者是指某一教育问题由利益相关者提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重新平衡各方利益;后者是指政策制定者从国家需要或自身代表的利益群体角度出发,制定政策以改善教育现状和适应未来发展。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即政策问题的确立兼有社会压力和政府动力。

(二)成立专门委员会

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形成过程中,各种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委员会分为两类:一是隶属于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委员会,如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全国艺术教育咨询委员会等;二是由政府内阁、枢密院及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的专门调查委员会,如高等技术教育专门委员会、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大学学费调查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由政府部门任命,都有明确的职责,其人员构成体现权威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特点。委员会由政府任命一名教育领域的专家或由教育大臣负责,成员大多数是各领域的专家,能反映专家们的个人背景和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专家的建议能确保教育政策的全面性。有的委员会还下设若干分支机构从事各种具体工作,其成员多由专业人士担任。英国布鲁纳尔大学政治学教授莫里斯・柯根指出:“即使英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国家的准则,却仍有为人熟悉的吸收学者参与决策的象征。英国高等教育也是学术精英在起作用的典范。”[2]

(三)发表调研报告

专门委员会组建后围绕确定的教育政策问题进行详细调研,调研时间长短不一,调研对象也不局限于本国。在正式出台政策前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是英国教育政策的一大特色,调研的最终形式是向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例如,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英国政府于1996年成立了以迪尔英爵士为主席的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14个月的详细调研,全面考察了英国和欧洲、澳洲的高等教育状况,于1997年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报告。在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政策都是以专家报告书形式出现的,如《罗宾斯报告》(1963)、《雷弗休姆报告》(1983)、《贾拉特报告》(1985)、《克罗哈姆报告》(1987)等。一般说来,报告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原则,如罗宾斯报告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出了“高等教育课程应向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原则;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如迪尔英报告就英国高等教育目的、模式、结构、规模、拨款及未来20年发展等问题提出了93项改革建议。

(四)咨询文件

政府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专家报告书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书面文件,这种书面文件大多以绿皮书形式。绿皮书往往包括几种不同的政策选项,公众可以对这些选项进行辩论。绿皮书向社会公布后,反对党、相关利益群体、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展开辩论,从教育政策的提出、采纳到最后实施,辩论过程无时不在。英国主要报纸也会发表广泛和相当深入的教育问题评论。加拿大学者本杰明・莱文指出:“一般而言,改革者多强调卓越,而反对派多强调平等。政府的改革原则倾向于强调经济需求以及提高对学校成就的要求标准;反对者强调的是改革的成本和改革可能隐藏着扩大不平等的危险。政府倾向于从外部增加对教育的控制――无论是通过家长择校,还是通过引入测验;而反对派则强调增加对专业人员管理学校的信任。”[1](P137)反对派组织的工作方式与政府基本相似,从正式发表声明、召开记者招待会,到做广告和民意调查,再到引述权威观点等。他们还可通过游行或利用媒体对冲突事件的兴趣宣传自己的主张。在公众辩论中,英国政府会做出自己的回应。这种回应通常是政策咨询专家组提供政策建议的依据,政府官员也会向公众说明某项政策建议是如何形成的。

(五)形成法案或法律

经过广泛的社会辩论后,英国政府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原有绿皮书内容进行完善,然后形成正式的政策文本,这种政策文本通常以白皮书形式出现。白皮书是由政府部门的包含详细立法建议的文件,它既可作为最后的政策文本,也可作为议案提交议会讨论最后形成法案。法案形成后就会以立法草案形式发表,草案经教育大臣同意并公开咨询各方意见后便可送交议会审查。议会审查是整个教育决策过程中程序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阶段。“在每一背景下,教育改革都有严重的分歧。政治辩论的组织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政府对削弱反对派都有自己的策略,而策略方式又与每个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及改革本身有关。一些情形下,比如在英格兰,所采取的策略有很强的冲突性……”[1](P136)。议会审查过程包括下院的一读、二读、常务委员会审查、常务委员会报告、三读及随后的上院审议等阶段。下院的立法程序结束后,议案会提交上院讨论,上院可对议案进行修改并把修改意见返回下院。下院一般不会否决上院的修改,因为这些修改没有太大分歧。最后,议案将提交英国国王,经国王签署和批准正式成为法律。

由上可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是不同阶段不断让步的产物,在决策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将面对政策的不同解释。“因此,政策是各种影响力和议程重新‘装配’的产物。在政府内部,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充满了临时性、偶然性和讨价还价。”[3](P31)任何政策文本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一个很长的解释和再表述过程。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

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党政治、经济环境、利益群体及文化传统等。

(一)政党政治

教育政策的制定首先是一种政治行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政治既影响教育政策目标确定,也影响教育政策方案选择。“执政党和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他们所确定的总的政治路线与政策、政治体制、政府对于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政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情况等都对教育政策制定有非常大的影响。”[4]政治影响教育政策制定主要反映在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二战后英国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由于两个执政党更替频繁,反映其基本利益和价值观的教育政策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事实上,保守党和工党的教育政策几乎一直处于激烈冲突甚至对立状态,英国在战后不同时期出台的教育政策实际上是政党政治参与教育及其斗争的结果。英国学者马斯格雷夫认为,“政治争端中反复涉及到两个主题,一个是谁有权作出重大决策,另一个是如何把资源分配到公民中间去。第一个问题与英才的性质有关,第二个问题与机会均等的程度有关。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两个主题在英国的政治争端中都是突出的问题,因此也对教育政策发生过重大影响。”[5]也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政治形象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高等教育现在是政府考虑的重要部门,在议会工作(特别是选举委员会)中更加明显,它在政党形成政策优先权中占据核心地位,并且在智囊团的发行物中更容易看得见。这不仅表明了政策领域的扩充,也是高等教育原先作为被动者的主动介入。尤其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教育和科学部开始发挥它的影响力,财政部也提出了大学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效率问题,因而产生了有选择性地分配科研经费的动力。”[6]

(二)经济环境

经济实力是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它直接影响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和投入,进而影响教育政策问题的提出及方案选择。例如,战后英国经济迅速增长,并于1948年建立“福利国家”,形成了从“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对大学生资助是福利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英国政府实施“免费加助学金”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英国经济受到强烈冲击,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环境由此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危机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免费加助学金”这样慷慨的财政政策,转而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从1980~1981学年起,英国大学开始向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收取全额成本学费;从1990年开始,政府将全日制大学生的生活费补助金减半,制定学生贷款方案以帮助他们支付生活费用。1997年出台的《迪尔英报告》认为高校学生必须为他们的将来支付更多的投资,建议政府、高校、学生和雇主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契约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自1998~199年起,英国高校开始收取生均1 000英镑/年的学费,并取消所有生活费补助金,代之以政府贴息和按收入比例还款的生活费贷款。《2004年高等教育法》规定从2006~2007学年起实施新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大幅提高学费标准,允许不同高校收取0~3 000英镑/年的差别学费,并向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贷款。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长时间经济衰退,使得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再次陷入严重危机。随着政府拨款和经费来源渠道减少,许多高校的学费不断飙升,最高将近9 000英镑/年。可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必然影响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

(三)利益群体

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隐藏着尖锐的利益冲突,正是这种冲突影响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和价值取向。英国学者西蒙指出:“对教育变革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必须考虑到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制定和阐明各自政策这样的事实。实际上,这就是反映这些阶级和集团的各自需求与愿望的总观点。当然,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充满对立的社会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分裂,这种分裂和冲突必然会直接地反映到教育界中来”[7]。尽管教育政策的利益可能被广泛地分配,但不同利益群体在影响政府行为的能力上差异甚大。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教育大臣的意见很重要,但须经议会最高权力批准。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和教师组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教育当局的法定责任是:在它们职权范围内,保证进行有效的教育以满足本地区人们的需要,促进全体公民的精神、道德、智力和体力发展。教师组织通常利用结成联盟、集体谈判、政治活动(如游说、政治伙伴关系)、罢教等方式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有教师工会、工人教育协会、费边社、全国学生联合会、家长协会等。各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团体决策模式。一般说来,当教育政策成为政治优先目标时,介入的游说团体往往不计其数,公共政策就是各利益团体之间在目标和利益冲突中达到的一种平衡。“教育决策过程也是这样,在其制定过程中,教育利益团体(如工会、教师联合会、促进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团体、人权保护组织等)的竞争对政府形成压力,使政府不断作出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就是通过协商、妥协等而形成的一系列教育政策。”[8](P289)

(四)文化传统

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在英国文化中,宗教主义、人文主义、贵族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观念,经过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沉淀在英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代表了英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性。这种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对英国教育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英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这种思维方式崇尚经验和注重实证,它使英国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颇具章法的步骤:问题委员会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议案法律。英国大多数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它充分体现了英国人崇尚实证的文化价值观。保守主义也是英国保守党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保守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该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民族性格、、伦理道德和社会习俗等因素所决定,经过若干世纪、若干代人慎重选择的结果,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不能轻易变更。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变革能小就不要大,宁慢而勿快,任何变革只能审慎而渐进,必须顾及其长远后果,而不能只考虑民众的眼前利益。审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我们发现其政策制定始终遵循“稳妥可靠、渐进发展”的原则。这种渐进模式的特点为,“政策目标是逐渐明确的,在尚未明确目标前,先制定和实施一个大致的方案,在探索前进中明确目标,政策方案的分析活动比较简化,评价的方案数量少而且范围小,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以达成大多数人能共同接受的方案”[8](P286)。

此外,人口状况、教育传统与现状、决策者、智囊团和社会结构等也是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因素。

三、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

从战后几十年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我们可以归纳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重视高等教育立法和规划工作

教育立法是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体现,英国政府特别注重通过立法及各种政策文件确保各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并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满足不同背景的群体的受教育需求。“无论是《罗宾斯报告》、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还是《迪尔英报告》,都以其项目之全、分类之细、涉及面之广、调查之深入、前瞻性之强成为贯穿英国20世纪60至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9]英国政府战后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体现了通过立法和规划工作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调控。同时,高等教育立法兼顾公众愿望与国家发展战略,平衡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和参与面,确保高等教育入学的公平性。

(二)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注重调研和社会辩论

由上可知,在每项教育政策或立法出台之前,英国政府一般都会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教育现状进行长时间的调研,如1945年《珀西报告》和1946年《巴洛报告》问世前都分别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调查研究,1963年《罗宾斯报告》出台之前的调查时间长达两年。“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调查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建立常规性的政策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政策效果加以检验。”[10]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政策建议,再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经广泛讨论和反复商讨后形成法律。公共讨论或辩论是面对复杂问题时促进理解的方式,即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种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民主化过程,各方利益诉求得到表达有助于避免引发激烈的阶级对抗与社会动荡。社会辩论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具有严格的立法程序

英国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立法权,它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议会立法决定国家的教育政策并指导如何建立、控制和管理法定教育制度。“英国任何执政党政府要进行教育改革或出台新的教育政策,都必须经过议会的立法程序,而不能以行政命令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11]当政策文本以议案形式提交议会后,先由下院进行“三读”(“一读”介绍法案起草情况,并就议案的名称或内容、目的进行说明;“二读”对法案进行实质性辩论,并提交有关专门委员会逐句逐段进行审议;“三读”进行表决)的立法程序,下院“三读”通过后再将议案提交上院进行审议和修改,上院也需经过“三读”程序。两院达成协议并通过后,将议案提交国王批准,才可正式成为法律。这种严格的立法程序无疑提高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四)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具有渐进式特点

英国政府面对教育政策问题时不是通过立法一步到位,而是充分考虑公众和社会需求,认真吸收和听取专门委员会的意见,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方式逐渐达成共识。埃德蒙・金指出:“英国人通过这种明显的逐渐演变和共同讨论,而不是革命――在欧洲大陆邻国中,这种革命时常把各种实行严格控制的制度砸得支离破碎――的方式,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是令人惊奇的。”[12]英国大学角色定位的改变、大学生数量的扩充、双重制的废除、经费分配机构的调整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等,都是循序渐进而不好高骛远,并且具有政策延续性,这就是英国式发展道路――渐进改革之路[13]。渐进改革不仅是英国民族取得变革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

(五)高等教育政策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问题

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每份报告书或政策文本的出台都有其中心议题。例如,1945年《珀西报告》是为了发展高等科技教育,解决大学与技术学院之间、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问题。1963年《罗宾斯报告》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解决高等教育体制和入学机会问题。1972年《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提出了未来十年英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并为战后英国教育扩展提供了框架。1987年《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是英国政府对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所作的政策阐述。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是为了改革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解决高等教育的双重制问题。《2004年高等教育法》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及助学贷款制度,并将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政策法制化。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来看,它既经历了一个极为严格的立法程序,同时也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为确保高等教育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英国特别注重教育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它表现为尊重事实、重视调研、专家咨询、公开辩论、反复论证、议会审查等,并力求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形式在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达成一种平衡[14]。目前我国诸多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尚处于酝酿和起步阶段,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和主要特点,借鉴英国教育宏观决策模式的有益经验,无疑会推动我国教育决策过程的改进,如完善宏观教育政策的决策机制,积极开展教育政策问题调研,发挥专家智囊团政策问题预警的核心作用,建立教育政策公示、听证和辩论制度,加强权力机关对政策议案的审核,高等教育政策突出“质量”与“公平”的价值取向等。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才能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加]Benjamin Levin.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6.

[3] [英]斯蒂芬・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7.

[5]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94.

[6] Ted Tapper and Brian Salter.Gover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itain: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s for the Funding Council Model[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58,No.1,2004: 9.

[7] [俄]卡特林娅・萨里莫娃,等.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M].方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

[8] 周满生,等.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9] 许庆豫,葛学敏.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83.

[10] [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M].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86.

[11] 王晓辉.比较教育政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77.

[12] [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邵珊,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6.

[13] 方彤,王芳芳.英国的教师流动:问题、对策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8-10

[14] 杨汉麟,杨佳,等.关于教育公平的历史考察――兼以英、美等国作为实施案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17-23.

Analysis o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fluence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Post-war Britain

YI Hong-jun, Miao Xue-chao

决定的英文篇10

一、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兴起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问题解决教学学习模式是指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注重问题解决者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并注重对问题解决者的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意志力的培养。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还是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解决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着引导和点拨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能独立思考,然后教师适当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提供一定的帮助,最终使学生成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原因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既不像小学阶段那样懵懂无知,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又不像高中阶段思维已经较为成熟。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的较好时期,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对学生的性格以及整体上的能力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程下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

应用

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使用,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尤其是新课程环境下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与新课程的主旨更加吻合。本文主要从口语、阅读以及写作三个方面,对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1.口语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解决既可作为教学方式,又可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对其进行应用也可围绕着这两点来进行。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使用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将对口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作为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关于“点餐”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解决。如“―May I take your order?―Sure,I’d like some noodles,”在这组对话中有可能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发现很多学生对前一句无法进行完整表述,总是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这是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差异,因为按照中文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拿你的菜单吗?”学生可能对这种问法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可使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多为学生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并和正确翻译进行对比,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句式,同时了解中英文之间的不同。

2.阅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阅读是较难的一个部分。原因是学生的词汇储备量不足,对阅读中较多的语法结构不是很理解,而且很多时候虽然能够把握文章的大体意思,但对细节的重视不足,导致在学习中出现各种问题。那么教师此时就可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分类,并根据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能够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解决方案,为学生提出最终的阅读目标,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指导,自觉地完成阅读学习,并实现阅读目标。

3.写作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是对学生英语整体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对词汇、短语、语法以及句子结构等的要求都较高,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如应该使用词汇的过去式的地方用成了现在式、特定短语之后动词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固定搭配使用错误等。如“What can I do for you?”为固定搭配,不能将其中的“What”换成“Where”,或者将“for”换成“to”。此时教师依然可以按照阅读教学中的方式,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及分类,然后制订写作目标,使学生在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写作练习,避免出现一些较为常规的错误。

三、新课程下初中英语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策略

1.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

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引导以及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对问题的解决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无论教师是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还是学生使用何种学习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和学习方法

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和学习方法是指在教师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对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的基本流程是:首先,创设问题环境。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且符合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尝试引导。指导学生将问题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和关键;再次,自主解决。当教师完成引导工作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反馈。学生将问题解决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3.将问题解决作为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