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谚语十篇

时间:2023-04-01 10:20:43

关于生活的谚语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1

刀越磨越亮、劲越练越长。

运动运动、减少病痛。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夏游泳、冬长跑、一年四季广播操。

准备活动要做好、整理活动不可少。

要想身体壮、打拳不可忘。

跳绳踢毽、病少一半。

身体锻炼好、八十不服老。

懒惰催人老,勤劳延年。

饭前别洗澡,饭后别长跑。

懒惰催人老,勤劳延年。

饭前别洗澡,饭后别长跑。

脑不怕用,身怕不动。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常洗手,病少有,常练拳,寿延年。

饮食贵有节、运动贵有恒。

出劲长劲,歇着没劲。

运动劲出来,歇着病出来。

水停百日生虫,人停百日生病。

冬天动一动、少得一场病、冬天懒一懒、汤药喝几碗。

捂捂盖盖脸皮黄,冻冻晒晒身体强,懒懒洋洋好生病,蹦蹦跳跳增健康。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刀越磨越亮、劲越练越长。

早睡早起、没病惹你。

春捂秋冻,少生杂病。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要想身体好、常洗冷水澡。

仙丹妙药灵芝草,不如天天练长跑。

汗水没有落,莫用冷水浴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肥胖肥胖,身体不壮。

脑不怕用,身怕不动。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常洗手,病少有,常练拳,寿延年。

饮食贵有节、运动贵有恒。

出劲长劲,歇着没劲。

运动劲出来,歇着病出来。

水停百日生虫,人停百日生病。

冬天动一动、少得一场病、冬天懒一懒、汤药喝几碗。

运动运动、减少病痛。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夏游泳、冬长跑、一年四季广播操。

准备活动要做好、整理活动不可少。

要想身体壮、打拳不可忘。

常开窗、透阳光、杀细菌、保健康。

早睡早起、没病惹你。

春捂秋冻,少生杂病。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要想身体好、常洗冷水澡。

仙丹妙药灵芝草,不如天天练长跑。

汗水没有落,莫用冷水浴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2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6)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126-01

摘要: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等方面来阐述如何翻译好英语谚语。

关键词:谚语;翻译因素

一、 引言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一个民族天赋、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歇后语概论》给谚语下了如此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话语”。

如何做好英语谚语的翻译呢?我们要遵循“等值”“等效”“忠实”“通顺”等传统的翻译标准,翻译时要考虑英语谚语所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风俗习惯,等。下面简单说一下影响谚语翻译的几个因素。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1.地理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多拂尔海峡,东面隔北海,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留下了许多和捕渔业有关的谚语。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教鱼儿游泳。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事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比喻“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

2.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历史的进程中,谚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其历史的变迁。

公元前55年的夏天,古罗马统帅恺撒来到不列颠岛,第二年在不列颠岛东南部站稳了脚跟 ,而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从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格习惯渗入不列颠。直到今天,仍然流传着有关罗马的英语谚语。例如: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这三条谚语足以反映出“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足以反映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3.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涉及生活的各个地域。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态度上。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还有谚语像:好狗不挡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眼看人低。但英美国家大都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 (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 (老狗不乱吠。) 这条谚语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Dog does not eat dog. (狗不吃狗。) 这条谚语比喻“一个人不应该攻击或伤害同伙,或赚他的钱。”与这条英语习语相近的汉语有:“同室不操戈,同类不相残。” Love me, love my dog. (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与我保持友谊的人,都必须接受和容忍所有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观点意见。同这条谚语相近的汉语习语有“爱屋及乌”。 4.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信奉的是佛教,道教,儒教等,所以有许多与此相关的谚语,例如,不修今世修来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等。而在西方很多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主要的是基督教,所以英语谚语很多是和基督教有关的。例如,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相当于中国人的“天”。除了“上帝”,“十字架”也是基督教的重要象征之一。与基督教有关的英语谚语中,不少涉及到“十字架”。例如,

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 (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谚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要翻译好英语谚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要熟知英美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和等。翻译时,我们可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再现英语谚语的内涵和本质。

参考文献:

[1]田静.《 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3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Man propose,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 la 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4

关键词:英语谚语 起源 应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在文化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反映了文化的特征。它们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英语谚语的起源

英语谚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们的起源很久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并欣赏英语谚语的起源是必不可少的。英语谚语大多是在广大人民的劳动生活中产生,也有一些起源于文学作品和宗教,还有少数来源于外来语。

(一)来源于民间生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频繁使用谚语,以至于有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谚语。这是因为谚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大量的谚语是由诸如农夫、水手、猎人、厨师及家庭主妇等劳动人民使用与自己职业密切相关的词语创造出来的。例如谚语: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平静的海上易驶船)。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很多谚语都出自水手。再如谚语: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厨子成群,煮坏肉羹)和厨师有一定的联系。

(二)来源于文学作品

随着文字的产生,一部分英语谚语出现在书面文献中,这些文献主要包括希腊、罗马神话或寓言故事、莎士比亚以及一些名家的作品。例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或情人眼里出西施)出自罗马神话。

在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最叫人无可奈何的,就是小爱神丘比特。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相传他有头非常美丽的金发,雪白娇嫩的脸蛋,还有一对可以自由自在飞翔的翅膀,但是眼睛是被蒙上的。丘比特和他母亲爱神一起主管神、人的爱情和婚姻。他有一张金弓、一支金箭和一支铅箭,被他的金箭射中,便会产生爱情,即使是冤家也会成佳偶,而且爱情一定甜蜜、快乐;相反,被他的铅箭射中,便会拒绝爱情,就是佳偶也会变成冤家,恋爱变成痛苦、妒恨掺杂而来……

因为丘比特的眼睛是被蒙上的,所以后来人们用这句谚语来比喻在恋爱中的恋人看不清彼此的缺点。再如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 (欲速则不达)出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来源于宗教文化

基督教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超出了狭隘的宗教意义,形成一种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所以在古代西方《圣经》几乎是人手一本的教典,《圣经》里有很多语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经常引用里面的典故、诗歌或格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描述事物,久而久之这些语句就形成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谚语。例如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来源于外来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语言不可避免地要与另一种语言发生联系。很多英语谚语来源于希腊语、法语、拉丁语、阿拉伯语等语言。在公元前1066年,法国诺曼统治者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在那以后法语就成了英国的官方语言,这使得英语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法语,谚语也不例外。例如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黑暗之中的猫都是灰色的)来源于法语:“la nuit, tous les chats sont gris.”

在中世纪,很多西欧国家都把拉丁语作为他们共同的文学语言。文艺复兴的时候英语学者专家都尽力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所以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引进了大量的拉丁谚语。例如“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人生朝露,艺术千秋) 就来自于拉丁语 “ars longa, vita brevis”。

二、英语谚语的应用

每个英语学习者都会意识到英语谚语的价值,谚语所具有的短小精炼的特性使其在严肃或诙谐的场合都能被应用得得心应手。英语谚语不但在生活和教育方面使人受益匪浅,而且在艺术和美学方面谚语也能“独当一面”。

(一)英语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英语谚语能表述行为准则,而更多则是传达建议和忠告。千百年来英国人民一直运用谚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传播着劳动和生活的经验。例如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gained.(省钱就是赚钱)反映了英国人民勤俭持家的态度。再如人们用“April showers bring forth May flowers.(四月阵雨天,五月花似锦)”来指导农业和气象。

(二)英语谚语在教育中的应用

英语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远,有广泛的感染力,而且措辞简练便于记忆,是集艺术性、实用性、文化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英语教学的好题材。英语学习者熟知一些谚语,不仅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而且能促进其语言学习,提高语言修养,并获取有益的思想启迪。巧用英语谚语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中不少谚语都教人守德、惜时、为善和求真、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等,是学生们不可缺少的知识。例如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机会只给有心人)。再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光不等人)。

(三)英语谚语在广告界的应用

众所周知,广告语以简洁明了、引人注目和有创意为特点,而谚语的内容精辟,措辞简练再加上朗朗上口的特点正适合应用在广告语中。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把谚语做一下修改,把一些单词换成产品需要的单词,这样既引人注目又不失创意。例如一家美国药店在为一种新药做广告的时候就用了这句话“A pill a day keeps a stroke away.”这句话其实就是由谚语“ 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ors away.” (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你) 改写而来的。再如可口可乐公司为其可乐做广告的时候就用了“Thirst come, thirst served”和 “Where there is coca-cola, there is hospitality.”众所周知,这两句广告语的前身就是英语谚语First come, first served.(先来先得) 和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谚语在英语国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折射,是语言的活化石。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形式概括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与现象,通过浅显的话蕴含博大精深的道理,是英语语言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The Authorized(king James) Version. Holy Bible.Massachusetts: The Christian Science Publishing Society, 1987

[2]培根.培根论说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5

关键词:民间文学;谚语;闽台谚语;文缘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06-03

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同源同宗,几百年来,闽南移民迁徙台湾,在台湾奋斗发展的同时,也传承拓展了闽南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演进交融,形成了具有乡土区域特点的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民间谚语的发展与互动极有特色。

谚语是来自民间口头创作并且流传甚广的通俗大众文学艺术形式,是一种定型化的颇具哲理、洗练俗白的语言。谚语既有风土人情、、生活经历中提炼出的,赋予了训诫意义的短小韵文,也有在长期时代演进中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和大量的歇后语。传承至今,各类闽台谚语依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与作用。

一、闽台谚语的类型

(一)人生箴言类谚语

在闽南与台湾,有很多关于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勤俭等人生箴言类谚语,这类俗谚形成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与闽台两地特有的乡土习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富有浓郁的当地乡村色彩。

“大石也要小石擎,红花也要绿叶扶。”讲的是乡村文化中人们的互相帮衬,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

“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邻居)。”意指农耕环境中邻里关系的重要,好邻居可以互相成就对方。

“早吃饱,午吃巧,暗顿(晚餐)半饿饱。”这是闽台地区人民几百年来演绎推导出的关于饮食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谚语,主张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科学养生理念。

“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民间素有推崇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的习俗,认为这是最朴素的食补方式。

“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过。”讲的是通宵熬夜对身体的伤害,一宿无眠,三个晚上也补不上,告诫人们要起居有序。

“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隔夜)茶。”过量酒与隔夜茶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伤害,这是民间生活智慧的结晶。

“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这是人生智慧类箴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过小桥下马,是为了安全。渡口不争船,以免义气用事引发争执落水。

“有情毋惊千里远,无情哪怕门对门。”这里表述的是人类情感的神奇与非理性,正因为这有情与无情,爱情才成其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

“不当家勿知柴米贵,不生囝毋知父母恩。”这是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养儿方知父母恩,开始当家方知当家的不易。

“兄弟若同心,田涂(泥巴)变黄金。”此类训诫是教育兄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形成凝聚力。

“教囝泅溪(游泳),毋通教儿爬树。”这句谚语的本意是,为人父母要教会孩子游泳,为了成年以后的自救与救人。但不需要教孩子爬树,因为爬树有可能导致失足摔下的危险。此类俗谚的引申意思是,父母应教会孩子应对生活问题的技巧与能力,教子有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父母。

“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这类箴言引申出人生须勤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气象、环境和生活习俗类谚语

闽台两地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对气象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有着大量的认知积累,在此基础上民间口头文学传承了许多关于气象与节气的俗谚。这些谚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得祖祖辈辈生活在温润、富饶、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人民代代受益。比事:

春谚,“‘立春’在腊月(十二月)间,明春无倒春寒。”倒春寒对作物的影响很大,尽早判断气象发展,在农耕时代意义重大,这是长期观察气象与农作关系的经验所获。

“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较重秤锤。”土地公生日传说是二月初二,这句话的表述意为二月初二天打雷,早稻的收成将是一个大丰收。

“春蒙曝死鬼,夏蒙做大水。”这句谚语意指春天大地大雾连绵弥漫,带来的将是夏日晴空,干旱少雨的气候让鬼都暴晒致死;如果夏天雾蒙蔽日,则是洪水泛滥的预警。

“麦惊清明尖叶雨,稻惊秋来白日风。”早季成熟的麦穗清明收成时最担忧突降春雨,秋天金黄的稻穗白露时节收成时最担心突然刮风。

夏谚,“‘夏至’刮西南(风),大雨水涨潭。‘夏至’大晴天,无雨到秋边。”这里说的是夏至刮西南风,会带来连绵不断的雨水,形成涝灾;夏至如果是大晴天,可能昭示一直到秋天都匮乏雨水,导致旱情。

“‘小暑’东北风,不久有台风。”台风与小暑东北风的关系揭示得一目了然,小暑时节刮东北风,是台风将至的预警。

“好上元,好早冬。”这句话是说上元节前后如果连续都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早冬的收成也将大好。

“无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意指端午节吃过粽子后,才是真正的夏天来临,可以换季收起厚重的衣被。

“六一,一雷压九台;七一,一雷九台来。”这句是说六月初一打雷,夏天的台风会很少。七月初一打雷,随后就是很多个台风相随到来。

“七月半,减一条线。”意指“中元节”过了,“昼渐短,夜渐长”。

秋谚,“霜降,风台走去藏。”意指秋天末尾节气“霜降”一过,闽台海洋性气候中最常见的夏季台风也将远去不见踪影。

“秋前北风多阴雨,秋后北风旱到底。”也说的是风雨、季节与旱涝的关系。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阐述了霜冻与秋分露水的关系,这是常年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冬谚,“‘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春少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是否下雨,与冬天的晴朗、春天的雨水有着密切的关联。

“‘大雪’刮北风,冬季多霜冻。”大雪节气的北风与冬季霜冻的密切联系在这里得以体现。

“‘冬至’少雨,来春厚(多)寒。”这句谚语也是形象描述了冬至节气时少雨,来年春天多寒天的民间气象经验。

“‘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小寒’冷勿会透,‘小暑’台风到。‘大寒’寒勿会死,‘立春’踔踔跳。”这几句关于大寒、小寒的谚语,讲的是小寒、大寒节气的气候现象与整年的气象关系。小寒、大寒如果暖和,来年开春的春冻则让人跺脚跳;小寒、大寒刮南风,来年六月台风就早早到。

“冬至在月头,欲寒在年兜”,“冬至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寒冻正二月”。这几句说的是关于冬天是否寒冷的判断。冬至在月初,年关时节寒冷;冬至在月中,当年的冬天不见雪与霜;冬至在月末,开春的正月、二月则暴冷。

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间人民智慧的结晶,闽南一带关于节气与气象的谚语随着移民的迁徙,对台湾当地此类谚语的产生构成了影响。谚语不仅是生活现象的总结与提炼记录,更是农民、渔民赖以谋生的风向标。在长期的海上捕鱼、陆地耕作和生产实践中,闽台两地的农民渔民学会了对天察言观色,把握气候与节气的种种关联,再用以指导日常劳作。这些在民间口头传承数百年的谚语集成了两地人民的智慧与见识,成为了民间文学的精髓构成。

二、闽台谚语的特点

(一)闽台谚语的内容表达

从内容上看,闽台谚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由生活常识、思想趣味、人生哲理和日常科学集合而成。

闽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俗谚,题材相当广泛,涉猎社会人生、道德伦理、家庭生活、天文气象、地域地理、人神鬼仙等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万千形态。这些或劝诫或诙谐的谚语,亲切平和地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既是祖先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海峡东西两岸民风民俗、道德信仰的缩影。谚语中传递的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至今仍对两岸百姓的生活起着指导意义。

闽南与台湾两地由于历史移民的缘故,语言、习俗、文化皆相近。长期的两岸历史渊源关系,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随着移民进入到台湾,在台湾地区落地生根,并随着移民生活的拓展而演进和衍生。这些新旧杂陈的台湾谚语也会对海峡对岸的闽南地区谚语的表达与运用产生影响,海峡东西两岸的民间文化相通相吸,互为观照,互相传动与影响。

(二)闽台谚语的形式构成

闽台谚语形式短小精炼,句式整齐紧凑,往往将抽象的概念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言简而意赅,富有丰富意味。

谚语来自民间,因此大量的闽台谚语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予以描述,通俗并带有口语特点。讲究节奏和韵律,均匀齐整,注意押韵,说来琅琅上口。同时还大量使用借代、夸张、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使谚语具体可感,意蕴深长,由表及里。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闽台谚语,容易上口、便于记忆、方便使用,在海峡东西两岸源源不断地互为影响、渗透。这些基本定型的俗谚,有不少像民间流行的诗歌,以艺术美感的方式传承。

闽台两地位处海峡的东西两岸,血缘互亲,地缘邻近,商缘连接,文缘深厚,法缘相循。福建和台湾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年福建人迁徙至台湾,闽台两地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远古时代福建沿海岛屿与台湾岛屿浑然一体,海平面使得今天的福建与台湾相隔一条海峡,两岸有着地缘相近的特点。商、周时期台湾与福建的生产技术即有交流,后来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日趋繁荣,两地人员间的商业往来活动颇多,始终有着密切互动的商缘。历史上福建人移居台湾时,不仅带去了方言,也保留了家乡的许多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至今台湾的主要方言为闽南话,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南音、木偶戏等在台湾也广为流传,妈祖、保生大帝是两岸百姓共同的民间信仰,闽台两地的文化源远流长。清朝光绪时期,台湾开始独立建省,之前台湾一直隶属福建管辖,法缘相循是两地关系的一大特点。

闽台两地谚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两岸民间的喜爱,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艺类型,它充满丰富的情感,具有节奏韵律感,上口易记,是民间智慧的广泛集成,生活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很多的谚语因其具有的高度凝练性、概括性,而成为了人们日常起居中的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警句名言。这些涉猎生产过程、工作技能、生活方式、处世之道的俗谚,寓意深刻,形式灵巧活泼,以其富有趣味的形态,传递严肃醒世的人生教导,便于理解模仿,也极富有生命力。闽台谚语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内涵蕴藉、指向明确,成为了闽台两岸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学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1〕吴同端,王文宝,段宝林.中国俗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武占坤.中华谣谚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陈保亚.语言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4〕何绵山.闽台区域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闽台区域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6

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名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总结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经验,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绚丽多彩的瑰宝。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可能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因此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的丰富了两国的语言文化。学习和应用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进而从新的角度发掘和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语用学的观点来说,通常有四种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他们分别是:直译,意译,对等翻译和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谚语的定义与分类

谚语是用简练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警示道德的俗语。谚语主要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用抽象陈述来表达普遍真理的,如“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距离产生美),以及“Nature abhors a vacuum.”(自然憎恨任何空白)。第二类是用更具色彩的例子和细致的观察来总结普遍观点的,如“You can take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及“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切勿孤注一掷)。第三类是结合特定地区的传统智慧和民间传说而来,如一些有关健康的谚语“After dinner rest a while, after supper walk a mile.”(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以及“Feed a cold and starve a fever.”(伤风宜吃,发热宜饿)。

谚语在语言中的地位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都在各自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大大丰富了语言的文化。由于两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和风俗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谚语也都承载了对于各自名族、文化的不同理解。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种语言中的谚语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总结了一个名族几千年来的人和社会发展的经验。大多数谚语都短小精辟,便于记忆。所以学习一门语言中的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的工作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是一个岛国,曾在世界航海

史上载有统治地位,而中华民族则生活在亚洲大陆上。如果我们描述一个人很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节约,英语会说“spend money as water”,而汉语则是“spend money as soil”(挥金如土)。英语中还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谚语,比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just like sailing without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杨帆要趁顺风时)等等。

2.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和英国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风俗习惯的不同。最典型的方面莫过于两国人对狗的看法。汉语中出现关于狗的字眼往往是贬义的,比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好狗不挡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狗作为宠物来养,但是关于狗的贬义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入汉语文化之中。

相比而言,在英语国家中,狗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大多不吃狗肉。而与狗相关的谚语也大多是褒义的,人们也常用狗来描述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是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3.的差异

宗教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关于宗教的谚语。中国的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佛教于一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人们认为佛祖决定世间万物。关于佛教的俗语有“不修今世修来世”、“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道教是由老子兴起的,关于道教的俗语有“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等等。孔子建立的儒教对于中国人的观念以及汉语都影响深刻,也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俗语,比如“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恭敬不如从命。”、“身在福中不知福。”等等。

而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间唯一也是最崇高的神,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平等的。相关的谚语有:“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处不在。),“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组自助之人。),“God comes to see us without a bell.”(上帝来访时,并不按门铃。),“God made the country and man made the town.”(上帝造乡村,人们造城镇。),“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

4.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很多的谚语出自一些历史典故。中国的历史典故中,大多数谚语出现在诗歌、传奇以及哲人的著作,结构简单但却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或教育。比如在《诗经》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可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欲速则不达。”(Haste makes waste.)等等。

大多数英语中关于历史典故的谚语都来自《圣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以及西方作家的经典著作。比如圣经中有“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Far from Jupiter, far from thunder.”(离朱比特越远,离雷电越远。)和“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 Venus grows cold.”(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维纳斯就会感到寒冷。);莎士比亚的著作中还有“All the world is a stage.”(世界就是一台戏。),“Have is 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等等。

英文谚语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当英文谚语比较浅显易懂时,我们可以保留原文中的词汇和原始表达形式来直接翻译。

类似下列的英语谚语可以通过直译法来翻译:

1)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3)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4)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5)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2.意译法

意译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

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有些英文谚语由于含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果直译的话很难被我们中国人所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考虑意译。

类似下列的英语谚语可以通过意译法来翻译:

1)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

直译: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应扔石头。

意译:自己有缺点,最好别说人。

2)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直译:好天勿忘防风暴。

意译: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3)Murder will out.

意译:谋杀终必败露。

直译:纸包不住火。

4)Fools rush in where angles fear to tread.

直译:天使怕去处,愚人抢先去。

意译:初生牛犊不怕虎。

5)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直译:猪耳朵做不成丝钱袋。

意译:劣料难制出佳品。

3.对等翻译法

谚语是人类智慧对于客观规律、社会现象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尽管语言不同,但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生活经历方面还是有着相似性的。英汉两种谚语中有些时候会使用相似的内容、引用和形象来表示类似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翻译某些英文谚语时,可以联系到汉语中的一些为人所熟悉的谚语、典故,这样更能容易让中国人理解,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例如:

1)Diamond cut diamond.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2)Two can play the games. 孤掌难鸣。

3)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4)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5)He who would search for the peals must dive deep.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还例如:

1)Don’t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不要班门弄斧。

2)Beatu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

3)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事后诸葛亮好当。

4)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5)Nature is the true law.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结语

谚语历史悠久,基于民间、宗教、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又融合了大众的智慧。谚语经过长期的累积发展把丰富、复杂的内容总结成短小精辟的句子或短语。所以学习和使用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种语言及其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总之,学习和翻译英文谚语,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益处颇多。

英文谚语的翻译应尽量忠实地表达源内容,保留原有格式,体现原始色彩。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采取直译法、意译法、对等翻译法,有时甚至是几种翻译方法混合进行。总之,我们要在翻译前要考虑英文谚语的起源和特点,才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英文谚语,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兴国,胡全生,史文外国谚语精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2]邢志远,殷耀英汉对照常用英语谚语词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萧锐北,实用英汉谚语词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7

【关键词】俄语谚语 熟语 言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9-02

俄罗斯的民间口头创作历史悠久,这与人们认知周围世界及自身在世界中地位的需求密切相关,微型口头创作体裁包括:顺口溜、熟语、谚语、儿童顺口溜、民间故事及谜语等。口头创作的典型特点:语言自然、表达手段丰富、音调悦耳,能够极大地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容易接受民间口头创作,尝试说话,与人交际,掌握人们关于审美、道德观念,了解民俗、行为及交际规范,通过谚语和熟语学习怎样才能成为容易交往的人。民间口头创作在发展学生言语的同时,给予他新生活、新环境及克服成长过程中困难的能力。

一、谚语与熟语的体裁特点

谚语是简洁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口头创作,也是民间格言,谚语是精炼的警句和箴言,大多以劝谕故事、寓言手法或生活俗语形式见诸于世,这是尽人皆知的民族智慧。熟语表达了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和思想,富有教育意义和训诫内涵。谚语中常有重要结论或有益牢记与掌握的信息,反映了人们的思维能力,直接与人们的实践密切相连,也是民族智慧的集中,包含人们的喜怒哀乐及生活真理,是一本无人能裁决的独特律书。谚语的形式新颖独特,富有节奏,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和句法结构,能够完善学生的言语技能,使其词汇更加准确、丰富、活泼,语法正确,能够完整、情绪饱满、循序渐进、内容丰富地表达谚语的意义。谚语还能培养人对词汇意义色彩的敏感性,区分和理解多义词的用法,促进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形象表达。

谚语短小精悍,词汇言简意赅,人们说谚语是:“Старая пословица не в бровь, а прямо в глаз.”(古老的谚语一针见血。),“Пословица правду всем говорит.”(谚语向人们阐述真理。)А.П.叶甫盖尼耶娃(Евгеньева)在《俄语词典》中指出:“谚语是简洁而形象的格言,它涵盖了各种生活现象,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无论是出于教育目的,还是发展言语能力,谚语都被广泛应用,学生很少运用谚语,高年级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无论谚语多么短小,也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不仅以其准确的观察令人愉悦,且表达手法灵活、耐人寻味、便于记忆。谚语又以固定的文学形式与众不同,很少有韵脚,有时非常别致奇特,多次重复。如“Кот скребет на свой хребет.”(使人心烦意乱)谚语具有审美功能、形象性、多义性和转义性,节奏感强,句法上是一个句子,是对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教育和辨证思维特点。

熟语表达人的形象情感特征,该特征又是多维的,在言语情境中总是被具体化和个性化。依据谚语的结论在民间言语中“На всякого Егорку есть поговорка.”(所有的言谈举止都能用熟语说明),熟语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首先,熟语塑造了人的鲜明外部形象,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例子,如“Красна, как маков цвет.”(像栗色红那样美丽),“Кругла, бела, как мытая репка.”(又圆又白像洗净的芜菁),“Сидит, словно павушка плывет”(像孔雀开屏似的坐着)。反面例子,如“Ухмыляется, что кобыла, на овес, глядя.”(嘲笑骒马总看燕麦想吃),“Оборотист, как корова на льду.”(机灵的像母牛在冰上走)。而熟语不仅指人的外在特征,而且形象地指其内心世界。如“Ходит именинником”(像受关注的人物走路),“Козлом прыгает”(蹦蹦跳跳像公山羊)。他“Сердце петухом запело”(高兴地像公鸡那样唱)。指人体验巨大的恐惧、痛苦或愤怒时,熟语用这类形象的表达方式,“Волосы на себе рвет.”(脑袋上的头发竖起来了),“На стенку лезет.”(想上墙)等。熟语形象地喻指人的品质及性格特点。指开朗的人“Душа нараспашку”(开诚布公),隐晦和阴险的人“На лице медок, а на сердце ледок.”(阳奉阴违),指人心软“Мягок, как воск.”(心肠软的像蜡),如果人的心肠硬,“Не душа, а только ручка от ковша”(不是心,而是舀子把手。),指聪明人“В голове ума палата.”(脑子里有智慧宫),愚蠢人“В голове реденько засеяно.”(脑子太简单),指固执己见的人“Ты ему слово, а он тебе десять.”(你说一句,他说十句。),指不稳定的人“Семь пятниц на неделе”(朝令夕改)等。熟语还形象地说明人的各种行为,如“Уехал верхом на палочке”(徒步走),“Едет, как горшки везет.”(走的非常慢),“Сваха ходит собачьей тропой.”(偷偷地走)。

熟语还给予人的各种行为、行动情感评价。如“Не в бровь, а прямо в глаз.”(一针见血),“Переливать из пустого в порожнее”(说的都是空话),“Метил в ворону, а попал в корову.”(瞄着乌鸦射母牛,喻指不熟练。),“Читает книгу, а видит фигу.”(搞不明白)。在熟语中看到了不同阶层人的社会特点,指富人“У него денег куры не клюют.”(他的钱多得很。),指富农“Мужик богатый, что бык рогатый.”(庄稼人富有,就像带角的公牛无法说服。)。指破坏者―领导层:“Выбуют из сапог в лапти.”(从靴子掉到草鞋的境地,喻指衰落。)。农民的贫穷生活在熟语中得到了真实形象的见证,“Гол, как осиновый кол”(一贫如洗),“Ни забора, ни подворотенки”(贫无立锥之地),“В семи дворах один топор”(一无所有)等是熟语的文学表达形式。语言方面,熟语属于不可分割的固定短语。一些熟语也是成语,如“Сыр бор разгорелся”(因何惹出),“Попасть пальцем в небо”(答非所问),“Кота в мешке покупать”(不看货就买),“Делать спустя рукава”(做事马马虎虎)。应强调,并非所有固定短语或成语都是熟语,仅以隐喻形象构成的短语,并具有上述文学审美功能的才是熟语。

二、谚语与熟语的区别

在区分谚语和熟语时,须注重:第一,谚语与熟语有别于其他民间创作是其必备的共同点;第二,是共同点,但不是必备的特点;第三,不同点。二者的必备共同点为:简洁性,固定性,与言语的联系性和广泛应用性。人们说:谚语有别于熟语的是其节奏性。实际上多数谚语有节奏感,但有的却没有,如“Голь на выдумки хитра.”(他点子多。),“Хрен редьки не слаще”(一丘之貉)。而熟语是有节奏的,“Ни рыба, ни мясо, но кафтан ни ряса”(不三不四),“И нашим и вашим”(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一种意见认为,谚语有两个句子成分,而熟语则只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句子成分。的确,许多谚语有两个成分,但不是所有谚语都如此,如“Береги платье снову, а честь смолоду.”(衣服从新珍惜,名誉从小爱惜。),该谚语有两个成分,而“Яйца курицу не учат”(子女不能教训父母)只有一个成分。谚语有别于熟语的最明显特征,谚语的内容是概括的,具有教育意义。一些学者认为谚语的句法结构与熟语不同,谚语是完整的句子,而熟语只是句子的一部分。谚语是短小的劝谕故事、判断、评论和教诲,这些特点在与熟语比较中确定了谚语的特性,熟语没有概括意义和教育性,熟语不概括事物,不训诫人,而将直率的言语变得委婉,熟语不教诲他人,也不指出某事,但约定俗成地明确暗示的事物。熟语与谚语紧密相关,和谚语一样,熟语属于民间口头创作的微型体裁,多数熟语比谚语更短,同谚语类似的是,熟语在适当的场景在鲜活的口语中运用,熟语在内容、形式及所完成的言语功能上都严格区别于谚语,谚语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如“Правда светлее солнца”(真理比太阳明亮),“Каково сеется, таково и веетс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Ученьесвет, а неученьетьма.”(学则明,不学则暗。)。谚语表达了民族智慧,其结论具有约定俗成规律的效力,如“На пословицы ни суда нет, ни расправы.”(谚语中没有法庭,没有裁决。),“От пословицы не уйдешь.”(谁都离不开谚语。)。

三、谚语与熟语在发展学生言语中的意义

俄罗斯民族创造的谚语与熟语是俄语中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在学校里学习它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热爱母语,提高言语文化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更加深入地研究文学,用民族智慧丰富儿童的视野,这是一再强调在文学课和俄语课上注重谚语与熟语的学习的原因。谚语和熟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及体现在口头创作中的意义,学生越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概括,越能够准确评价任何言语中的意义表达关系,也包括自身的言语表达。从理论和情感教育来说,一堂课学生掌握7―9条谚语,在40分钟之内理解并记住,教师应适时把握学生学习的细节,把谚语与熟语作为教学材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在严格规定的教学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是由其文学体裁特点和学生接受文学作品的特点决定的,应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谚语与熟语的意义,保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发展和丰富言语表达能力。

阅读课上常用的学习谚语与熟语的主要方法,是传统与创新方式相结合,学习谚语与熟语的意义,即以概括比喻的方式感悟其所包含的意义,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基础上使其具体化。这样学生学会接受谚语与熟语这种微型口头创作体裁,教师藉此发展学生个性化的道德品质,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崇高的情感特性,给予他们感受认知母语的快乐,谚语与熟语是首选,它们具备形式上的生动形象与精神上的审美。在言语中运用谚语与熟语,学生将学会清晰、富有感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语调上美化言语,发展创造性运用词汇及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8

俄语谚语文化特点形象翻译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俄语谚语在俄罗斯语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谚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用它那简短、通俗的语句浓缩了人类的思想,深刻地、多角度地展现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记载了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世界观,等等。比如,俄语谚语ЯзыкдоКиевадоведет(有嘴就能到基辅)讲的便是基辅罗斯最初接受基督教的一段历史。再如,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七重天)表示幸福满意之至;семьпядейволбу(七寸宽的额头)表示绝顶聪明。这两个谚语表明,数字“七”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形象和意义。

正因为俄语谚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俄语谚语翻译一直是翻译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在翻译俄语谚语时,只通晓中俄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谚语背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中保留原语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到新鲜生动,同时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译语读者的知识视野。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以及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方法。

一、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名翻译和俄语研究者,希望通过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

1.谚语反映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

俄语谚语共有3万多条,许多谚语与俄罗斯民族历史有关,用鲜明的语言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如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一场混战);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喀山孤儿,意指假装可怜的人);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不请自来的客人比鞑靼人还坏)等,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每个谚语都能牵出一段历史。比如,谚语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记载的就是1380年俄罗斯军队击溃鞑靼将军马迈军队的激战。谚语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描绘了1552年10月伊凡雷帝占领鞑靼人喀山汗国的首府喀山城的历史。再如,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反映了俄罗斯历史上鞑靼人入侵这一史实。1240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远征到伏尔加河流域,击败俄罗斯诸公国后,建立金帐汗国,开始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直到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才摆脱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而独立。俄罗斯人在鞑靼人的统治下生活了240年之久,受尽压迫和欺凌,所以十分痛恨鞑靼人。不受欢迎的客人突然造访,主人心里不高兴,可又不得不接待,所以说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

2.谚语反映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语言的瑰宝,反映俄罗斯风俗习惯的谚语俯拾即是,这些谚语堪称俄罗斯风俗习惯的化石。如садитьсяневсвоисани(没有坐在自己的雪橇上,喻指“不称职”)。这个谚语的来历就和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俄罗斯地广人稀,冬季漫长寒冷,сани是以前俄罗斯人冬天最常见的代步工具之一。谚语невсёкотумасленица,будетивеликийпос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是送冬节,是古斯拉夫的谢肉节,一般是在大斋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庆祝,其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美味佳肴,但是大斋一到,教堂便禁止人们食用一切奶、肉制品,意思是别看目前大吃大喝,总有大斋的一天。再看谚语Кашамасломнеиспортишь(好东西不怕多,或者好东西多多益善),这里каша是俄罗斯民族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人们用黄油拌粥吃营养丰富,而且认为黄油放的越多,粥就越好吃。

3.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民族心理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俄罗斯民族形成了其特有的深层心理特征,许多俄语谚语反映了人民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的态度。волковбояться,влеснеходить(害怕狼就别走进森林),степьлесанелучше(草原不比森林好),вчужомместе,чтовлесу (在别人的地方如同在森林里一样),ходитьвлесу–водитьсмертьнаносу(在森林里漫步,就是在玩死亡游戏)等谚语均表现出俄罗斯人对森林不友好、漫不经心的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古代俄罗斯人对森林的畏惧心理。而богуугождай,ачертунеперечь(让上帝满意,可是也别和魔鬼顶嘴),богусвечку,ачертукочергу(给上帝献蜡烛,为小鬼递火钩),ангелпомогает,абесподстрекает (天使助人为乐,魔鬼教唆犯罪)等谚语则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一方面,表达了人民对上帝的虔诚和坚定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对魔鬼的恐惧。

4.谚语反映俄罗斯的

对于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宗教一方面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基督教作为国教被引入之后,已经过去一千多年,基督教已经进入了俄罗斯人心灵和意识的深处,毫无疑问,这一切都会体现在民间谚语中。谚语начатьзаздоровье,акончитьзаупокой(开始得好,结束得糟)源自基督教礼仪;谚语доположенияризынапиться(酩酊大醉)中的риза是举行祈祷仪式时神甫等所穿的法衣;谚语безблинанемасленица(不吃薄饼就不算过谢肉节)中масленица是多神教宗教节日。这些谚语表明,俄罗斯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对俄语有着深刻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俄语谚语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宗教的烙印。

5.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文学典故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仅大量运用了谚语这一民间艺术创作的精华,并且不断地产生、创作着新的谚语,不断地丰富着民间谚语的宝库。虽然语言是个别作家创作的,但反映的却是群体的经验和智慧,由于它们得到普遍的认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慢慢转化为了谚语。普希金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建立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的规范,许多谚语均是出自其文学作品。比如:

безбожества,безвдохновения(没有神的启示,就没有灵感);блажен,ктосмолодубылмолод;блажен,ктововремясозрел(年轻时就年轻,该成熟时就成熟);всефлагивгостибудуткнам(各国来宾将云集于此)。克雷洛夫的寓言中不少句子接近人民的生活、思想和语言,为人民喜闻乐见,成为人们表达思想的有效方式。比如,谚语аларчикпростооткрывался(问题本来及其简单)和авозинынетам(毫无进展);而谚语аваськаслушаетдаест(猫儿瓦西卡一边听,一边吃)出自寓言《猫和厨子》,常用以指某人对别人的劝诫置若罔闻,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这样的谚语比比皆是,对俄语谚语的深入学习也是通往俄罗斯文学宝库的有效途径。

二、俄语谚语的形象汉译方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俄语谚语和俄罗斯民族文化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保存、传承、交流的载体。而俄罗斯文化则渗透在俄语谚语中,在谚语的发展中得到传播。俄语谚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因此谚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两对矛盾。由此得出,处理文化差异成为俄语谚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从俄汉谚语文化差异的角度,简单介绍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的几种处理方法。

1.保留形象的直译法,即保留俄文谚语的民族特色及比喻形象的翻译方法。比如:

без огня нет и дыма(无火不生烟);Близ норы лиса на промысел не ходит(狐狸不吃窝边鸡);Выше лба ушинерастут(耳朵高不过额头);шилавмешкенеутаишь(口袋藏不住锥子)等谚语。这样的译文既保留了俄语谚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又不失俄语谚语的语言结构特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特有的风貌和形象,中国读者看了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这是一种十分成功的翻译方法。

2.保留形象的直译加注法

由于许多俄语谚语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直接翻译,中国读者会因为不了解相关的俄罗斯文化背景知识而无法理解谚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直译原文的字面意思,然后通过加注指出其隐含意义,包括在译文后直接加上谚语中体现其含义而未出现的字,或者是在译文后用括号加注的形式,指出文化内涵。比如,谚语вТулусосвоимсамоваромнеездят 直译为“不要带着茶炊去图拉”。中国读者不知道俄罗斯图拉以制造茶炊著称,很难理解该谚语的含义。如果翻译为“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即便译文读者不清楚俄罗斯国情,也能明白该俄语谚语的寓意。当然,在译文“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后以括号的形式再加个注释“图拉是冶金工业城市,以盛产茶炊而闻名”,使读者更加一目了然,既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体现了民族特色,又介绍了俄罗斯的国情文化。显然,这是俄语谚语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再现原语风貌的同时,充分传达原语文化。

3.转换形象的活译法

中俄两个民族文化差异很大,经常遇到用不同形象表达相同含义的谚语。但是,原文形象可能会让译文读者产生非谚语原本想表达的感情联想,在翻译时就需要转换形象。转换形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转换,比如:

трусливыйкакзаяц(胆小如鼠);какгрибыпоследождя(雨后春笋);однимвыстреломубитьдвухзаяц(一箭双雕);另一种是全部转换,如щукубросиливреку(放虎归山);всякаялисицасвойхвостхвали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словоневоробей–вылетит,непоймаеш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转换形象译法的好处在于,形象转换之后,译文语言仍然保留了谚语的生动性。

然而,在用转换形象法翻译俄语谚语之时,要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具有浓厚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翻译时不能用汉语惯用的形象去生搬硬译。比如,умхорошо,двалучш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广);яйцакурицунеучат(班门弄斧;自不量力);нетхудабездобр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祸得福);непохорошумил,апомилухорош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美人);усеминянекидетябезглазу(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前一种翻译具有强烈的汉民族文化形象,不仅使俄语谚语失去了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还会使俄语谚语失去表达效果,令中国读者对原语的文化背景产生误解。

4.保留原文的意译法

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许多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含义相同、比喻形象不同,但是在汉译的过程中没法保留原文的形象,如果直接使用原文的比喻形象,译文读起来生硬晦涩,中国读者难以接受,甚至无法理解或者会产生错误的情感联想。特别是遇到字面意义与实际含义相反的俄语谚语,要特别注意,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为了将原文的意思忠实、准确地传达给读者,需要翻译明确俄语谚语内涵及情感联想之后,用汉语再创造性地把原语含义表达出来。比如,俄罗斯人习惯对出门办事或者考试的人说祝福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谚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直译为“祝你一根羽毛也打不着”,而实际意思却是“祝你成功,祝你满载而归,祝你一帆风顺”的意思。该谚语本是对猎者的祝词,但是俄罗斯人迷信,担心把好事说坏了,所以习惯用反语相祝。再看谚语вогородебузина,авКиеведядька。该谚语直译为“菜园里生长接木骨,基辅城里有大叔”,译文读者看着直译之后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而其引申意义是指“评价某人说话毫无道理”,明白其引申意义后就可以将其意译为“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驴唇不对马嘴”。由此可见,在保留原文会造成错误理解的情况下,必须对原文进行意义翻译。

综上所述,俄语谚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中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翻译标准,必须考虑俄汉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在具体的上下文中选择上述各种翻译方法,创造性地表达原文的语义内涵和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贾淑芬.简明俄汉谚语词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2]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重庆出版社,1983

[3]刘重德.文化·语言·翻译,文化与语言(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62-271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9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语言特点

何为谚语?“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daily 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经验的女儿)[1]。汉语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2]。谚语是一种重要的习语,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结。谚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经验和哲理。谚语比喻生动、寓意深刻,用词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词,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文体非常口语化,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流传[3]。本文重点分析英汉谚语在语音、语义、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特点。

1.英汉谚语的语音特点

1.1押韵(Rhyme)

英汉谚语往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经过长期的使用流传或艺术上的加工,口语化特点很强,易于记忆。

英语谚语的押韵主要体现在元音重复(assonance)和音节尾辅音重复(consonance)上。如:No pains,no gains.(不劳不获);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East or west,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汉谚有大量押韵的句子,而且句和句的音节也对称。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2头韵(Alliteration)

英谚中运用头韵,重复句中一系列词的开头辅音,通过强调字词的发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Many man,many minds.(人多心不齐、万众一心。)”中四个词以辅音[m]开头,使用头韵增强了韵律性。再如:Waste not,want not.(勤俭节约,吃穿不缺。);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汉语中虽然没有“头韵”,但一个谚语中两个子句的第一个字相同的情况很多。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汉谚也常用双声、叠韵词来增添语音效果。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风能摧毁山岳,话能鼓舞人民。”

1.3重复(Repetition)

英汉谚语中常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或短语以增强语音效果,使句式更对称,句子更口语化,便于记忆。但读者不能仅仅简单地了解字面意思,必须深入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如:Far from eye,far from heart.(眼不见心不烦。);Handsome is that handsome does.(行为漂亮才是漂亮。);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自找麻烦。)。

汉谚与英谚重复的运用情况比较相似,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中有连续的重复“荡荡、戚戚、纷纷”,也有间隔的重复“善、恶、画、知”。

2.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

2.1对等关系

对等语义关系表现形式有两种:A是B,A不是B。通过“是”或“不是”来表现某种价值观,英语谚语相对比较多,表达对某种观念的强调和推崇。如:Money is not everything. (金钱不是一切。);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汉谚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没有明显的“是”或“不是”。而且英谚“时间就是金钱”和“知识就是力量”已被汉语借用。

2.2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也有两种形式:A导致B;假如A则B。A不导致B;假如A则不B。虽然英谚“If Jack is in love,he i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假如杰克沉于爱情,他就不能评价吉尔的美)”和“The tailor makes the man.(裁缝装扮人。)”中用“if,makes”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句子的因果关系。但是多数英汉谚语没有明显地用“导致、产生、假如、则”等词表明因果关系。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强扭的瓜不甜。”“吃一堑,长一智。”汉谚一般不说“假如吃一堑,就会长一智”。

2.3比较选择关系

比较选择关系是“A比B好”,明确点出两种对立价值观,比较后选出一种表示赞同。英谚常用“Better A than B”表示,如:Better bend than break.(屈身比碎身要好些。);Better to do well than to say well.(说得好不如做得好。);Better be a bird in the wood than one in the cage.(宁为树林中的鸟,不做笼中的鸟。)。

而汉谚一般很少直接说“A比B好”或“宁A,不B”。如:“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般不说“来得早比来得巧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也不会说“宁愿先下手,不后下手”。

2.4直接指导关系

直接指导关系形式是:A应该做B;或A不能做B。通过经验总结直接让某人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起到指导、劝导或告诫的作用。如: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Do not live to eat,but eat to live.(不能为了吃而活,而是为了活而吃。);“今日事,今日毕。”“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

3.英汉谚语的词汇特点

3.1数词的使用

英汉谚语都使用了大量数词,有的实指,有的虚指。英谚带“一、二、三”的比较多。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小洞不补,大洞吃苦。);Four eyes see more than two.(集思广益。);Six feet of earth makes all men equal. (墓穴之中,人人平等。)。

汉谚也是带“一、二、三”的比较多,之后出现较多的是“十、百、千、万”,而带有“四、五、六、七、八、九”虽然有但也不多。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篱笆三个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四海之内皆兄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叮咛,万嘱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2人名的使用

英汉谚语中常包含来自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典故的人名,有的也使用普通人的名字。英谚含有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的比较多,如:①Bacchus has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ne.(巴库斯淹死的人比涅普顿还多。),巴库斯和涅普顿分别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和海神。②Far from Jupiter,far from thunder.(离朱比特越远,离雷电就越远。),朱比特是罗马神话中主神,兼司雷电云雨。英谚常用Jack代表一般男子,Jill代表女子。③If Jack’s in love,he’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假如杰克沉浸于爱,他不会评价吉尔的美。); ④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成天工作不玩耍,使杰克变成笨小孩。)。

汉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情人眼里出西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中“项庄、沛公”出自《三国演义》;“吕洞宾、孙悟空、如来佛”来自神话传说;“西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现在泛指容貌十分美丽的女子;“塞翁、王婆”则是普通人名。

4.英汉谚语的修辞特点

许多谚语中包含着生动形象的比喻,运用明喻、隐喻、借代、对照等修辞手法,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4.1明喻(Simile)

用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表达“甲像乙”。英谚常用“like,as,as...so”等比喻词,如:①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②Use a book as a bee does flowers.(读书如蜜蜂采花,吸取其中之精华。);③As the touchstone tries gold,so gold tries men.(像试金石试金那样,黄金也试人心。)。而汉谚中使用较多的是“如、若、似”。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2隐喻(Metaphor)

有的谚语用暗含比喻意思的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来表达“甲是乙”,或者有的根本没有明显的比喻词。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善良的心地是花园。);“人是铁,饭是钢,三日不吃饿得慌。”“有钱一条龙,无钱一条虫。”。

4.3借代(Metonymy)

部分英汉谚语借用一种事物代替与之相关联、含义相似的另一事物,简单明了地表明深刻的哲理。如: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号。);“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借酒浇愁,唯有杜康。”这些谚语中“early bird,heads”分别代替早起勤奋的人和智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和杜康”则各自象征美女和杜康酿的酒。

4.4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将人类的某些特征加到抽象的事物或动物上,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如英谚“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中“行动”能“说话”了,行动的讲话声音比言语还大,表明“行动胜于言语”。“Time is the best healer.”(时间是最好的医生。)中“时间”成为了“医生”。汉谚“失败乃成功之母。”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中“成功之母”和“后浪推”都被人格化了。

4.5夸张(Hyperbole)

以下谚语在事物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夸大事实本身,不是向人传递错误信息,而是制造一种效果,以更真切地表达含义。①One’s hairs stands on end. (发根竖立,毛骨悚然。);②An unfortunate man would be drowned in a tea-cup.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6对照(Contrast)

两个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同时出现在一条谚语中,能使两者间的差异或相反的观念更清楚,增强表达效果。如①Such a life,such a death.(有其生必有其死。);②Industry is a fortune’s right hand,and frugality her left.(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它的左手。);③“失败乃成功之母。”;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英汉谚语经过长期使用、总结和提炼,语言特点明显。谚语音韵和谐,用词精炼,通俗易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寓意深刻,民族特色鲜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经验和哲理。理解谚语时应注意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同时必须注意口语化和艺术性。学习谚语不仅有助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有助于英语学习和中英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郁福敏,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版社,1996.

[5]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关于生活的谚语篇10

【关键词】 客家童谣;客家谚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客家童谣谚语,是以客家话为母语创作的童谣谚语,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道德情趣等客家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学者,我觉得很有必要将童谣谚语这些脍炙人口的语言文化传承下来,尤其是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达到保护客家传统文化的目的。

1、客家童谣谚语的类型特点

客家人是由于战乱从中原南迁的汉民族民系,他们继承了汉民族语言文化传统,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客家童谣谚语。客家童谣依其教育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诲童谣如《月光光》;绕口令童谣如《鼓与虎》;游戏童谣如《羊子咩咩》等。客家谚语亦可分为三大类型:(1)做人谋事谚语,主要是劝学、德行、交际、谋事等。如“食唔穷,着唔穷,唔晓打算一世穷”、“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子弟不读书,好比瞎眼珠”等。(2)婚姻家庭谚语,主要是反映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解决办法。如“在家千日好,出门三朝难”、“父慈子孝家和丹,贤妻良母化气膏,兄宽弟忍消毒丸,妯娌和睦顺气散”、“老人莫跌,一跌两节”。(3)耕耘气象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燕子低飞有天雨,高飞天晴朗”、“火烟唔出屋,有天雨”、“早稻日头黄水,晚稻秋淋夜雨”等[1]。

客家童谣谚语短小易记、通俗易懂、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善于运用比兴、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它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的喜怒哀乐,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以及吃苦耐劳、崇文尚教等优良品质,非常适合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本土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2、客家童谣谚语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2.1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致

客家童谣谚语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经验总结,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对于一直生活在客家话语境中的学生来说,用本土客家方言进行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许多童谣谚语是学生从小耳熟能详的,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譬如在语文课中,老师要教导学生不要贪图小便宜,顺手牵羊,就可以用“还细偷针,大哩偷金”这句谚语;譬如教导学生学习要抓住重点,就可以用“打蛇打在七寸上,庄稼种在节气上”这种生活化的谚语。

2.2有利于化解知识难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汉字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童谣谚语,可以将复杂的知识要点简单化,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在教生字时,老师可以引用“有边读边,没边读角”的谚语,意思是在遇到不懂的字时,可以先看看偏旁,念半边。再如查字典,老师也可以编童谣让学生很快掌握学习查字典的方法,如“知读音,查音序,第一字母找音序;查部首,要看清,上下左右和内外,偏旁部首找不到,不妨试试起笔找;偏房起笔找不到,难检字中去寻找”,简单易学的歌谣,把查字典方法贯穿起来,学生轻轻松松就学会了查字[2]。再如认字,如“攀”,笔画比较多,教师就可以用“两木两叉叉,大人手底下”这句话帮助学生快速地记住“攀”字的结构组成。

2.3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客家童谣谚语反映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展现了许多活生生的乡村田园景象、农民劳作的画面、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等内容。如客家地区流传广泛的《月光光》:“月光光,好种姜;姜必目,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会大,摘来卖。卖到三吊钱,拿来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鲁,学杀猪;猪会走,学杀狗;狗会咬,学杀鸟;鸟会飞,飞到哪里,飞到榕树下,捡到一个烂冬瓜。拿转去,食唔下,一泻泻到满厅下。”这首童谣不仅告诉我们蔬菜的种植时节,也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半途而废,不然最终一事无成。

客家童谣谚语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下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添了许多乡土文化气息,比起一些空洞陌生的课文内容而言,客家童谣谚语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再现,可以激发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关注,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加生活化、本土化,而不是华丽辞藻、排比叠加的空洞作文。

3、如何将客家童谣谚语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3.1在课堂教学中朗诵童谣谚语,增强学生语感

学习语文,如同学习英语一样,语感很重要,童谣谚语语句比较工整,对仗押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一些童谣谚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尤其是绕口令童谣,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汉字读音。譬如“今天星期四,我们去考试,考了四十四,回家看电视,看到少林寺,把你打成西红柿,不关我的事”,可以帮助学生分清“s”和“sh”的读音,纠正平舌音和卷舌音的读法,从而增强学生语感。

3.2将课文知识重点难点变成童谣,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童谣谚语短小易记的特点,将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知识难点和重点编成童谣,方便学生记忆。例如独体字“也”,虽然简单,但是容易忘记,教师就可以编一首童谣“左边有水可养鱼,左边有土种庄稼,左边有女结伴行,左边有人你我他”,将池、地、她、他和“也”字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系列地复习字的结构,从而化难为易。再如,教师也可以将课文中的古诗词谱成歌谣,通过歌唱的方式将古诗词融进歌词里,让学生边学边娱乐,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增强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3.3举办客家童谣谚语创作比赛,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传承中国的语言文化,客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把童谣谚语作为乡土文化融进语文教学,是对于传承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客家童谣谚语创作比赛,通过搜集客家童谣谚语、举行朗诵比赛、童谣谚语创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所听到的童谣谚语,记录并进行积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启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思维。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是结合本土文化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以进行创新,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邓培青.客家谚语选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