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3-24 05:47:20

黄河的故事

黄河的故事篇1

龙门位于壶口港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审,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塞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险阳,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望鱼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胆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2、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同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间吗?哪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系何,告诉他:“有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3、大禹

黄河的故事篇2

1、黄河村落晦涩的儿歌,河底石台中的透明人影,千年前的铁链,到底想捆住什么东西,死去的神秘老人,到底在河底看到什么?一切谜团的答案,尽在黄河鬼棺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离奇的让人无法相信的故事,一个生意并不如意的古董商人,偶然间被牵扯进了一件发生在黄河清淤工程中的诡异事件当中,凡是经历这个事件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毫无预兆的死去,他自己也逐渐感觉到了死亡的一步步临近。然而死因却依然扑朔迷离,在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一个个谜团被抽丝剥茧,终于露出了隐藏在黄河的淤泥下面恐怖秘密。黄河村落晦涩的儿歌,河底石台中的透明人影,千年前的铁链,到底想捆住什么东西,死去的神秘老人,到底在河底看到什么?一切谜团的答案,尽在黄河鬼棺之中。

2、《黄河鬼棺》,第一本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于2007年05月出版发行,作者是南派三叔,本名徐磊,是一部灵异探险类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生意并不如意的古董商人,被卷入一个黄河清淤工程中,身边人接连离奇死去,最终查出真相的惊险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黄河的故事篇3

长达110公里的黑山峡波涛汹涌,暗礁遍布,被称为黄河上游最后的大峡谷。2010年4月初,我们走进甘、宁交界处的黑山峡,一探究竟。

看风行筏闯峡谷

黄河出兰州后就进入了长达552公里的峡谷区,河水奔腾咆哮,横冲直撞,形成了一个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峡谷。在千里峡谷区中,小峡接着大峡,乌金峡连着红山峡,黑山峡过后又是青铜峡,可谓是山连山、谷挨谷。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这些峡谷都以谷内山石的色彩而命名,乌金峡中山岩风化后多为黑色,形似乌金,故而叫作乌金峡;红山峡的石头含铁呈红色,就叫作红山峡;黑山峡的峭壁呈现青黑色,就取名黑山峡;青铜峡自然就是因山崖为青铜色而得名。一道道弯、一座座峡谷给我们展现了黄河峡谷五彩斑斓的面孔和神秘莫测的性格。

一个难得的晴天,我们追着黄河,出兰州,过白银,走景泰,直奔神秘的黑山峡而去。上午10点多钟,出景泰县城,前往黑山峡入口――靖远大庙。

大庙是黑山峡的入口。据说,此地曾有一座气势宏伟、灵验异常的寺庙,故而得名大庙。我们站在峡谷口上,眺望着山脚下的黄河,只见山崖高耸,河水湍急。黄河在这里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与冲击力。

其实,黑山峡并不是黄河上游最后的峡谷,黄河上游最后的峡谷是青铜峡,然而青铜峡和黑山峡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所以,黄河上游最后的大峡谷非黑山峡莫属。

在黑山峡100多公里的峡谷中,“V”字形的悬崖峭壁就31.5公里,龙王坑、老两口、七姊妹、三兄弟、黄石旋、一窝煮(猪)、阎王砭等险滩,让无数筏客折戟沉沙。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范长江曾经感叹说,黑山峡山崖耸峙,极为凶险,不弱于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

解放前,丝绸古道东来西往的商旅都将黑山峡的入口――大庙作为暂歇之地。他们或等待时机顺河而下,或等待渡河。来往的商旅带火了大庙,也使这个普通的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

黄河峡谷中险滩众多,筏客们要辨水纹、识礁石,要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判断。因此,顺河而下的筏客们常常要看风而行。峡谷中的风大了,就会影响水纹的判断。有经验的筏客总是选择无风或风小时出发。范长江在出黑山峡时写道:“次日,仍然有风,皮筏冒险强行,始出黑山峡。”说的就是风和皮筏之间的关系。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

离开大庙,黄河就进入了极为凶险的险滩暗礁段,这一段分布着大观音峡、青石浪、小观音峡、骆驼石、回回帽、狼尖嘴子、龙王坑、过庄石、三兄弟、七姊妹等险滩。过了七姊妹就是甘、宁两省交界处,河边的小村是宁夏的南长滩村。

此处峡高谷深,甚至连山羊也难以攀援。黄河在黑山峡内一放一收,时而如骏马奔腾前行,时而如行者大步而行。

离开大庙,我们返回景泰县城。过县城向北,不远就是闻名遐迩的三岔路口――白墩子。白墩子是宁夏、武威、兰州三地的岔路口,早在汉代就已是丝绸之路的要隘。从白墩子折向东北,在甘塘镇前方十几公里处是通往黑山峡北长滩的入口。

黑山峡中有不少滩涂,大体上分为南长滩和北长滩两部分。南长滩在沙坡头上游60公里处。北长滩又有上北长滩(在甘肃境内)与景泰五佛相对,下北长滩在南长滩下游10公里处,距离沙坡头50多公里。

在朋友的指点下,我们拐入了一条山间小道。路在莽莽群山中,极其狭窄,仅容一辆汽车通过,以至于我们时刻担心对面来车而无法避让。走了十几公里山路后,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条明亮的带子,这就是黄河了。黑山峡就这样出现在眼前。

走进黑山峡,我们行进在由一条羊肠道扩展而来的路上,一边是黄河,一边是绝壁。走过一个叫榆树台的地方后,路才渐渐宽敞起来。我们的目标是下滩村,从那里可以直达黄河边。下滩村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直到2007年才通上电,至今居民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黄河在下滩村前变宽了,水势也变缓了,但凶险却更隐蔽。有村民说,村子前方的河中有个暗礁叫高崖结,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有多么凶险。暗礁,高崖相接,岩石形成了一个结,藏在水面下。河水冲在暗礁上,激出阵阵浪花。解放前,有不少筏客都在此地翻船落水。黄河过下滩村继续前行,在村子下游七八里处,拐了个几乎是直角的大弯向东北而去。

站在村子边的山坡上,整个村落尽收眼底。即将绽放的梨花、已经吐出嫩芽的杨树、田地返青的麦苗、哗哗流淌的黄河,让我们恍若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时,那些穿越激流的筏客们过了下滩的高崖结后,总要高歌一曲。于是,苍凉的“花儿”就在峡谷弥漫开来:

站在筏头上板哩,羊毛(哈)往包头里运哩;

这路上有我的扯心哩,谁人(哈)打听着问哩;

芥子花开开打黄伞,胡麻花开开是宝蓝;

筏上的阿哥(哈)讨平安,回来了尕妹(哈)照管。

红山峡里翻大浪,黑山峡里的绵羊;

想起尕妹了哭一场,路远着辨不过方向。

鸽化鱼的传说

你晓得天下黄河有多少道弯?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这首吟唱黄河的陕北民歌,以粗犷激越的“信天游”曲调诉说着黄河的点点滴滴,也给人们展现了黄河的神秘莫测。

黑山峡的弯多。有人曾经统计过,过黑山峡至少要经过50多道弯。难怪筏客中流传着“远见航道去无路,过弯转舵又一村”的说法。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滚滚向前,在一座座礁石和绝壁间制造了一个个险滩,也留下了无尽的传说和独具特色的物产。在黑山峡的众多物产中,鸽子鱼最为神奇。

这是一个鸽化鱼的故事。我们听过马化龙的故事,听过鱼化龙的故事,然而关于鸽化鱼的故事却首次听说。民间传说,生活在黑山峡山崖中的鸽子不小心就会碰到山崖而落入黄河,鸽子落水后,就会变成鱼,在黄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泳。人们称这种鱼为鸽子鱼。鸽子鱼和鲤鱼相类似,惟一的区别是它全身呈古铜色,只产在甘肃靖远到宁夏中卫200公里的黄河中。滔滔河水常常将鸽子鱼冲到下游很远的地方,但无论多远,鸽子鱼都会逆流而上,游回故乡。正如那些顺河而下的筏客,不论漂多远,最后仍然要从返回故乡,返回最初的出发地。

一方水土一方人,有了黑山峡这样险峻的峡谷,也自然会有那些敢闯险滩的筏客,自然也有逆流而回故乡的鸽子鱼。

黄河的故事篇4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新郑、欢迎你们来到皇帝的故里!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80亩,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组公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请大家放眼望去,扩建后的黄帝故里规模多么宏大,气魄多么雄伟!

黄帝故里景区共分六个区域:广场区、故里前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祠前广场。大家看,那棵枣树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但依然牢牢地立在那里;那棵古老的槐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那棵银杏树历经百年,风采依旧。轩辕桥下姬水河河水清澈,缓缓流动。绿树环绕,小河淙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大家再往前走,这里是故里祠,祠中有前门、正殿、配殿,正殿中央塑有轩辕黄帝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姆母像。点上一柱香,拜一拜始祖,会保佑你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请大家跟我来到鼎坛区。这里建有黄帝宝鼎坛,它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另外还有其它八鼎,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大家伸出手来,一个一个摸上一遍。有的能保佑你和和美美,有的能保佑你寿比南山,有的能保佑你财源滚滚,有的能保佑你一生平安

怎么样?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黄帝文化的魅力,不能不感恩始祖的功德,不能不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而自豪!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郑观光游览,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新郑热情好客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同事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品味.游览古都新郑 我姓马,老马识途的马,今天各位来到我旅游,请放心好了,有我一马当先,什么事情都会马到成功。。。。。。我是来自新郑**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喊我小马,相信有小马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的快乐.当然了,小马也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呢,就是咱们旅行社选派的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今后几天就由他和我来陪同大家,如果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我们提我们会尽力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的,好了,现在请大家坐好扶稳如果有那些朋友晕车请您往前面来,前面的朋友会把最舒适的座位给您的,在这小马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没有什么事请尽量不要在车厢内走动。

现在我想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行程安排略)然后我们有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12:00时候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前往有缘餐厅用午餐,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车牌号豫XXX和我的手机号XXX,如果有参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和我联系.

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有着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至于我们的市情,我想用以下五个字概括就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中、通、古、丰、美。

中呢,是指我们新郑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州之中,北临郑州市区,南接魏都许昌,东依七朝古都开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阳。

通呢,是指我们新郑市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纵贯其中,还有我们中原最大的国际机场新郑国际机场。

古是说我们新郑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它不仅被命名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还被中华古都协会认定为中华第一古都。这里不仅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裴里岗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炎黄文化,还有2700年前的郑韩文化。

丰,是指我们新郑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及矿产资源。大家来看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绿林就是我们的新郑枣林了,新郑特产鸡心小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品尝过,有机会我请大家吃哈。我们新郑种枣历史悠久,在裴里岗就出土了堪称最早的炭化枣核。在古枣园里有棵古枣树王树龄竟达600多岁。

美呢,则是说我们新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黄帝故里,还有始祖山,郑王陵博物院,欧阳修墓,郑风苑等著名景点。我们新郑也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除了高原以外,平原、丘陵、盆地、山地俱全,也正是这多种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我们这个城市的人杰地灵。

好了,大家来看前面,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著名的古城墙也即我们市区北门的主要标志郑韩故城了。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在此建都长达500多年,所以称为郑韩故城。故城平面极不规则,周长20公里。目前尚存大部分城墙,最高处达10米。河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的青铜器莲鹤方壶即出土于此。

我们现在已进入了市区,距我们的目的地黄帝故里还有5分钟的车程。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请AAAAA景区。早在2000年就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遭战火毁坏,明清时修葺。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三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该广场是07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建的,它长宽各130米,是一个正方形广场。广场四周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我们60万新郑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有什么服务不到位的地方请多指教。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河南,再来黄帝故里。谢谢大家!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清晰。每个姓氏都是这棵生命之树的春华秋实。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该忘记这棵生命之树,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树叶。这就是修建中华姓氏广场的根由。

矗立在我们面前便是中华姓氏鼎坛,这个气势恢弘、硕大无比的鼎叫黄帝宝鼎。鼎坛高3.9米,宝鼎通高6.99米,重24吨,直径4.7米,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比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广东肇庆青铜鼎还高出0.39米,重8吨,为天下第一鼎。

我们穿过马路这座便是仿汉阙,是最古老的门。用石雕刻而成的阙,是用来记官爵、功绩和装饰。阙的主要功能是挂旌(劲)旗、贴告示用的。

(故里祠门口)

好了,游客们,我们穿过牌坊过了轩辕桥,站在姬(几)水河,请看前面便是故里祠,

在我国大多庙宇和祠殿前一般都安放狮子,寓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之意。但这里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有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

(故里祠前厅)黄帝故里祠是我们这个景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整个景区的核心部分,里面供奉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夫人嫘祖和嫫母。好了请进去参观一下吧,我们看到的大殿和东西配殿始建于汉代,轩辕黄帝作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华开国的第一大帝,世代为人们所敬仰,历代贤人和平民百姓都来此寻根问祖,烧香还愿。至今在西配殿山墙上还留有为修复大殿留下的功德碑。

(大殿)请看大殿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金身塑像。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这一幅是黄帝诞生。五千多年前,在嵩山东麓新郑一带,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其首领为少典。

这一幅是创造舟车。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车。请看这个是民用车,中间的是指南车。这里是打造的各种兵器和民间用具。这个是驯兽的场面,中国最早的家禽饲养就是从黄帝开始的。最上面是我国最早的船只。当时人们用石头把大圆木中间凿空放在水里,用来载人载物。

这一幅是黄炎结盟。当时居住在陈丘(今河南淮阳)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领导的神农氏部落逐渐衰落,而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车,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制止侵略。许多部落慕其威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今河南扶沟县,一说河北涿鹿)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使之归顺于已。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这一幅就是大家熟悉的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暴残忍。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都吓的惊魂落魄,溃散四逃。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豹、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落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

这一幅是建都有熊。黄帝战胜蚩尤之后,又挥师北上,驱赶走向南方扩张的荤粥族,天下有不顺者,进行征伐,然后班师回有熊新郑,诏告天下,并在西泰山(今新郑龙湖镇)大会诸侯,定鼎建都(河南新郑),举行开国大典,各部族首领共尊黄帝为天子。

这一幅是高擎(请)龙旗。黄帝统一万国部落以前,以熊为图腾,统一天下以后,采用有代表性的部族图腾特征,荟萃成新的图腾龙,作为有熊帝国的族徽和旗帜。龙是各部族大融合、大团结的产物,因此五千年来,炎黄子孙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这一幅是肇(照)造文明。黄帝和他的臣下有许多发明创造。如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兵器、音乐、文字、算术、历法、图画、医药、祭祀、婚丧、铸铜等等。世界古代文明四大标准中的文字、城堡、铜器、祭祀等,黄帝时代都已发明创造,使中国与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比肩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今河南灵宝),葬于桥山。据史书记载,黄帝族后裔在各地先后建立了70多个国家,繁衍了600多个姓氏,炎帝族在各地先后建立了20多个国家,繁衍了247个姓氏。黄炎二支发展到853个姓氏,在与其他民族融合中总计发展到8000多个姓氏。因而,后世子孙共尊黄帝和炎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轩辕丘)这个高大的土丘,就是象征性的轩辕黄帝的诞生地轩辕丘,丘下有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造型为仰韶时期即黄帝时期的大房子造型,房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呈巨大人字形,好像是从地底长出来一样,寓意为黄帝出生之地。

黄河的故事篇5

它的血脉,蕴养造就了中华民族最灿烂的中原文化;

它的暴戾,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从古至今的敬畏之心。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黄河无数次的改道,让无数文明成为过去式,也让无数新的文明诞生。

如今,在那些黄河曾经流过的地方,是一副怎样的景象?

是否有着沟壑纵横、山川叠嶂的奇特地形?

是否生长着别处不多见的动植物种群?

是否还有着独特的人文形态?

这期的“发现中国”,就让我们来探索那些,如今还上演在黄河故道里的春秋故事。

史:改道!改道!

公元前602年,周武王开创的大周王朝八百年基业,已经在诸侯的割据中风雨飘摇。

刚刚即位五年、年富力强的周定王,却信心满满,想以雷霆手段,重振大周气概。

但是,一次天灾,却让这位年轻君主所有的梦想成了幻灭。

《汉书・沟洫志》对这次天灾有详细的记载:“浮尸漫漶,其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这正是大禹治水之后,确切有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从宁夏平原腰间穿过的黄河进入内蒙古地区后,在鄂尔多斯高原与乌兰布和沙漠之间游动,受到阴山阻挡后,折北东行,到托克托县的河口镇结束了她的上游流程进入中游,遂掉头南下沿晋陕峡谷,穿越黄土高原的东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马蹄形转弯,河套平原由此而得名。走出河套平原的黄河,沿吕梁山西侧南下进入到了中游的粗沙区,这一区域包括陕北、山西西部、内蒙古南部和甘肃东部的大片土地,其中55%的多沙区集中在山西省,大量泥沙尤其是粗颗粒泥沙正是在这一段竞相泻入黄河,使河水的含沙量急剧增加,黄河如牛负重。

泥沙的淤积、悬河的形成是造成黄河决口改道的直接原因。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粗略统计,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3000多年里,黄河下游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约有1593次。按沿河百姓的习惯上说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决口漫溢和改道,让地质时期太行山下的那个蓝色海湾,向东退却了1000多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的黄淮海大平原。

在人类因为生产力极度低下而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时期,黄河及她的入海流路就不断地重复着一条自然摆动的规律,而当人类稍有力量与自然抗争时,就开始了改变这一规律发生的行为,试图达到控制她的目的,以至有了历史上“堕高堙庳”、“疏川导滞”、修建堤防等治河壮举。如果说黄河摆动是一条自然规律的话,那么人类一次次与她的抗衡,也应当是一条由被动变主动的社会规律,这一规律有效地起到了延缓摆动发生的客观效果。

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就是人类第一次以自身的力量创造了治理黄河的成功壮举,并取得了我国历史上最长时间的黄河安澜局面。

大禹治水的措施就是让水和泥沙都有出路,出路就是古时的渤海湾即今天的河北平原。禹王故道形成后,中国的古籍对河事记载很少,由此可以说明禹王故道一直呈现着长时间的安澜状况。

这大概与古代黄河流域的森林植被尚未遭破坏,黄河泥沙含量相对较低有关。根据近年来部分考古出土的文物,专家们得出结论: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山东一带的森林覆盖面积大约是7万平方公里。覆盖章为46%,山西境内的古代更是分布着大片的森林和草原。《水经注》引《司马政庙碑》载:“西河旧处山林”,西河郡界于晋陕间,跨河东西,东抵吕梁山,西达鄂尔多斯高原,不仅有肥美的草原且有茂盛的森林,北魏在洛阳大造宫殿林木就取自于西河郡。

时间到了秦汉,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开始进入垦荒的高峰期,加上历代统治者为营建他们的都城、宫殿、陵墓、寺庙宫观、高第豪宅,无节制的毁林行为,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黄河流域生态日渐恶化,大片的森林遭到砍伐。经过翻耕的土地植物的根茎在阳光的暴晒下很快枯死,的地面在暴雨中慢慢地改变着本来的面目。黄土地上的沟壑在加深、面积在扩大,加上连年的战争所致。当时就连原本枳棘充路的泰山,在秦始皇封禅时已是鲜见花木,使他不得不下达一道“无伐草木”的禁令。森林资源的锐减和草原的萎缩,土地丧失了涵养水源的功能,从而引起湖泊的缩小和干涸,自然灾害开始频频发生。

黄河水的含沙量是陆地变化的晴雨表,黄土地上的大量泥沙由大小沟壑冲入支流,由支流带入干流,使黄河由一条原本并不浑浊的河流,变成一条浊浪滔滔的泥河。从战国起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已是“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到清代泥沙更是与日俱增,在暴雨季节出现了浆河现象,有的河段的高含沙洪水浮力很大,以至于小孩跳入河中竟可躺在水面上玩耍,而不沉没,因而有掉进黄河淹不死的说法。

黄河的治乱往往成为民族兴衰的标尺和镜鉴,也折射出政治的清浊与国力兴衰。只要一个时代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或国力孱弱,则黄河注定要灾难频发。隋唐盛世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发展顶峰,随着封建制度下的矛盾积累,盛唐的繁华以“安史之乱”为引信而辉煌不再。河、汴漕运亦遭受毁灭性打击黄河乱象丛生,最终与唐末的国运一起沉沦于“五代十国”的劫难之中。到了宋代,由于对外政策的孱弱造成外患不止、国力耗竭,导致河事维艰、流路不稳,决口连年不断。黄河岸边的七朝古都开封,历史上曾6次被黄河水淹没,使宋代的东京、开封变为今天的城下城。当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东京汴梁盛景,也同样被深埋在地下。

黄河桀骜不驯的性格,水沙参半,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让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始终生活在黄河带来的大恩泽和大劫难的交替中。

历代君王在对待黄河的治理上都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继大禹之后,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治河精英人物。汉代的王景采取+里立一门、水沙各行其道的方式,使黄河安澜近千年。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提出“疏其下流、浚以人海。”指明了河水淤淀溃决的原因和治理方式。元代的贾鲁、明代的潘季驯、清代的靳铺均以治河先治沙、以水攻沙、源流并治的方法为理论。

历史上每个正常运行的统治集团,都将治河列为当朝要务,“患则治”成为一条社会发展的铁律。

一代伟人,1948年春天在和他的战友、任弼时等东渡黄河时,面对滔滔的黄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四年后的1952年,一个秋风萧瑟的深秋,又一次来到了黄河岸边,留下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意愿。此后,沿黄河流域新建起了46座拦河大坝,把千古巨川变成一条“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梯河,创造了50余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历史奇迹。

物:黄河三角洲生态探奇

自有史记载以来,黄河的六条入海流路中有两条是在山东东营利津县人海,可说殊途同归。古利津流路是继黄河禹王故道之后,行河时间最长的河道。据专家称,现在的利津流路从河长、比降、径流量变化等自然演变因素看,依然有着巨大的行河潜力。

就地质演变和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讲,百年时空不过是其中一瞬,而黄河却在河口地区走过了一段吞吐洪荒、海迁陆沉的地质岁月。

每年黄河将黄土高原达10多亿吨的泥沙裹挟到这里,在河海交汇处形成气势壮观的填海造陆运动,茫茫沧海变桑田,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在这里向大海延伸。1855年,黄河在结束了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后,转而到山东夺大清河再次由利津入海,在这里又一次形成了大片的新淤地,造就了近现代的黄河三角洲。

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是一块依然在增长着的土地。置身于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它,在150多年前还浸泡于海水之中,是黄河将它托出了海面并孕育出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今天在黄河正常流量的年份,它们仍然以每年向大海延伸2.2公里,年平均造陆324平方公里,每天淤出一个足球场面积的速度向大海推进着。新生的土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垦荒人,黄色渐渐被绿色所代替,蓝色在悄然中改变着原有的形状,这里的陆地和大海时刻都处在神奇的变幻之中。

这块湿地在水土专家的眼里,是反映黄河治理成效的晴雨表;在生态学家的眼里,是研究生物衍化及替代规律的基因库;在鸟类专家的眼里是研究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栖息、迁徙规律的特殊地域。

三角洲的湿地是黄河人海之水与海浪握手的杰作。从造地到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海迁陆沉的过程。这里的棵棵植物天生成、地造就,但由于成陆时间晚,土地植被过程短,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地易盐渍化,大片湿地既体现着其珍贵的价值与功能,又面临着多种因素所合成的实际威胁。为了防止土地盐碱化的恶性循环发生,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这里建立起了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部级自然保护区。眼前这一簇簇深红色的植物学名为翅碱蓬,是大海成陆后形成草甸过程的最初期。假如能闯过这一关,那么新生的土地就能够生长其他的耐盐性植物。在沿海滩涂,这巨大的“红色地毯”宛如一团团烈火,红遍了沟沟坎坎,翻飞于上空的百鸟惬意、悠闲。但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给予的这份浪漫的同时,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是翅碱篷走向生命尽头前最后的燃烧。

湿地内的植物生长期有一种自身的保护功能,尤其是靠近海的植物,生长初期盐分比较大,需要一个由耐盐植物向不耐盐植物的脱盐过程。犹如生长翅碱蓬的土地,一旦脱盐后,就能生长当地人俗称的“马绊草”,而后再由马绊草演变成其他野生植物,随着植物的这种变化,植被会逐渐加厚,一些腐殖质也随着植物的根系渗透于地下,如同人吃饭吸收营养一般。这种良性的循环最终肥沃了土壤,为植物的生长,生态系统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湿地内一片接着一片,一方连着一方,铺天盖地、连绵不断的芦苇种群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后天植物。

芦苇,地球上的第二森林。

遍布于湿地内的芦苇具备与森林同样的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特别是对水的净化作用,远远高出森林的数倍。滔滔黄河自上游而下沿途携带的非良性排泄物,当来到横膈于海河之间的三角洲湿地,

正是经过了像芦苇这样诸多的植物种群,对它们人海前实施的严格过滤,才有了“河清海晏,百民来归”的境界。大概正是因为与森林、海洋并称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在抵御洪水、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地、过滤水质等方面有着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才被誉为“地球之肾”。这里可称得上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三角洲湿地内生长着近四百种植物,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动植物种类繁多,仅昆虫就有五百多种。

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目前在保护区内已发现的283种鸟类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41种。这里已成为东北亚地区一个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人类一样,在这块年轻的土地上,它们同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移民群体。三角洲湿地内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鸟类成了一道变幻无穷的流动风景线。湿地内的春秋两季更是鸟的世界,南上、北下,成千上万的鸟儿按照自己的习性在特定的时间内来到这里繁殖、越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迁徙途中必须得在这里做短暂的停留。一年四季,成群的鸟儿一批批飞来,又一批批飞走。整个黄河三角洲湿地就像一个鸟类国际机场,繁忙而有序。

世界上的鸟类迁徙是有规律的,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分布在五大洲的鸟类迁徙路线共有八条,而黄河三角洲就独占两条,除了地理位置的原因,其优越的环境和丰富的食物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黄河三角洲这块黄与蓝交汇的沃土、陆地与海洋的交错地带、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地方,每年有几百万只鸟儿在这里栖息觅食;上百种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这条生生不息大河的养育。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以黄河入海口天然苇荡、沼泽湿地、浅海滩涂、野生鸟类为主体,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湿地。

景:天堑造就太行山

公元1074年,北宋熙宁年间。

河北西路察访使沈括新官上任。和当初一般官员不同,相对于中国传统观念中主流价值的诗词文赋、人文理想,他对被看做是“偏门”的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在巡察途中他考察了太行山一带的地质地貌,观察到太行山山岩中夹杂有大量海生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都呈现出带状的沉积形态,从而推断出这里曾经是东海海滨。这符合现代地质学关于太行山古陆地在地质史上曾多次遭受海浸的结论。同时,他又从黄河等河流挟带泥沙东去的事实,证明了河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而这些泥沙在下游沉积就形成了大陆。

后来,沈括把这些内容写进了一本不朽的著作《梦溪笔谈》里,据说,这就是对华北平原成因最早的正确解释。

而太行山,作为中原的“山祖”,也是受黄河冲击、改道影响最大的区域,那些褶皱、峡谷、冲击丘陵,就是一本黄河流经的编年史。如今,那里独一无二的地质地貌,仍然吸引着全世界学者前去探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太行山大峡谷和嶂石岩地貌。

太行山大峡谷之不同凡响,不在于某一段峡谷,而在于以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以及太行八陉为脉络,构成了一个在南北长60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的范围内,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太行山峡谷系。这也是国内外罕见的、具有独立美学单元特征的、其杰出品质具有区域性的峡谷群。

太行山的山体在垂向上表现为多元结构,太行山中南段由下往上大致有三层:年龄在18亿年以上古老变质岩――片麻岩,构成太行山的“基底”;年龄10亿年左右的紫红色石英岩;年龄约5亿至6亿年的石灰岩。峡谷主要形成在中上部的石英岩与石灰岩中,但在地貌形态上,整个太行山峡谷系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即都是在山西高原相对于华北平原的强烈抬升中,形成山体断块,并经流水快速下切侵蚀,形成了诸如嶂谷、瓮谷、悬沟、长崖、阶梯状台栈等典型组合,又由于岩石质地、色彩、纹理的变化,便挥洒勾勒出苍凉冷峻、刚健质朴的太行山峡谷画卷。

相对于早就被外人所知的太行山大峡谷来说,嶂石岩地貌的发现则近得多。1972年,河北地理所的郭康在太行山考 察中发现了一种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砂岩地貌,后经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将该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有五大特点: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n”形嶂谷相连成套、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并蕴藏着大量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与之相关的“天人合一”的历史与地方文化景观。它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有本质上的区别。“嶂石岩地貌”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形成与演化模式,丰富了地貌学的内容,开拓了应用地貌学研究领域。

人:黄河故道上的城市

砀山,一个因为鸭梨而出名的地方。

每年的三月,这里晶莹的梨花总是如雪似雾、绵延百里,香气袭人。但当地人告诉我们,在这片花的海洋下面,曾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黄河两次流经这里。

翻开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砀山县志》,与这里2000年悠久的历史不相称的是,有关黄河故道的历史的记载少之又少。在今天的砀山县城,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丝明代以前的古迹。当地人说,如今砀山县城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砀山的历史随着古城都被埋在了地下,而今天的县城,正是建在当年的黄河故道上。

砀山的北面就是黄河。公元1194年,宋绍熙五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黄河又迎来了一次大改道,这次改道使黄河开始向南由淮河流入东海,但从此宿州市的砀山和萧县就成了黄泛区。

砀山古城是被1597年的黄泛淹没的,这是一个东方的庞贝古城,由于隋唐大运河贯穿黄河,黄河的改道和历年的决口,一次次的黄泛造成了淤积,大运河开始渐渐萎缩,最后它也遭到了砀山县城同样的命运。

在今天的砀山县,仍留有许多与黄河决口有关的地名。

在县城内的一家酒厂。在酒厂内的一个亭子旁,我们看到了那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宴嬉台”三个大字。当地人说,这三个大字,是唐代诗人李白游砀山时题刻的。而宴嬉台随着一次黄河决口,与整座砀山城被全部淹没了。也许李白也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题写的碑文,竟会成为砀山古城历史唯一的窦物见证。

口门子是这一带几个村子的统称,历史上已不知道决口了多少次,它也是黄河上有名的决口点和受灾区之一。但面对眼前的这一片梨园,我们无法将它与那一次次的灾难联系在一起。当地村民告诉我们,洪水过去以后,口门子留下了大面积的泥沙,植物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唯独梨树存活了下来。令人称奇的是,梨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口门子这里的梨还口感特好。据说当年乾隆皇帝路过此地,吃了这里的梨便诏令每年上贡,砀山梨由此成了贡品,今天,当地人把口门子这一带产的梨仍称为贡梨。

砀山梨早已声名远扬,今天的砀山梨园面积达到了70万亩。当地的果农告诉我们,砀山每年产的梨,十三亿中国人每人可以分到三个。砀山梨,其中尤以酥梨为胜。十年前,这里曾培育出一个4斤8两重的酥梨,而且这个“梨王”今天仍被保存着,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的酥梨。

在梨园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叫李含道的老人。老人告诉我们,他们家有一棵老梨树王,就在不远处,老人一定要带我们去看看。在果园深处,我们见到了那棵老梨树王。老人说,在他小的时候这棵梨树只有半米粗,现在他一个人已经搂不过来了。如今这棵枝繁叶茂的老梨树有五米多高,树冠向四面展开了十几平方米,枝头上压满了果实。在一个只有拇指粗细的枝头上,竟然结了十几个梨。这样的一个梨就有七八两重,而这棵老梨树王一年能产两三千斤梨。一百年来,几辈砀山人都是以种梨为生,但今天的砀山酥梨已是改良的新品种,不仅口感好,而且产量高。

在宿州,还有句俗语叫:“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宿州黄河故道的沙土造就了砀山的酥梨,也成就了萧县的葡萄。

黄河给宿州带来了文明,也摧毁了这几个朝代建立起来的繁荣。1128年,宋建炎二年冬,汴梁太守杜充为了阻挡金兵的侵略,扒开黄河,使黄河决口改道。黄河流经宿州,隋唐大运河真正被废弃。黄河流经宿州后,在这片土地上泛滥了整整600多年。

当年筑堤修堤主要靠人力一层一层夯砸而成,六寸沙土夯砸结实为一皮。今天这一条高出地面10余米的堤坝就是靠河工们年复一年的劳做而成的。站在当年悬在老百姓头顶之上的生死大堤下面,人顿时显得渺小起来。望着这高高在上的河堤,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滔滔的黄河声。

在大堤旁的一个村子里,至今还存在着黄河故道上特有的一种娱乐活动――斗羊。每年的春天,草茂羊壮的时候,当地的果农就会牵出自家的羊比试一下。斗羊最重的可达200公斤,是黄河故道上的一种绵羊。这里不仅有斗羊,还有斗鸡、斗狗的风俗。

黄河的故事篇6

读完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想对刘震云这样的邻居大哥谝几句。

读刘震云的书,与其说读,倒不如说“听”更恰切。因为,面前摊开他的书,只觉得他坐在面前,慢腔细语地给我说起了瞎话(俺河南把讲故事叫“说瞎话”)。

听完瞎话,自然有感而发。他总是以轻松、幽默、诙谐的笔触,去刻画人物叙述事件。读者获得心理愉悦的同时,又从轻松、幽默、诙谐里体会到社会的沉重和生活的艰辛。这是他的妙笔,也是读者热衷于他作品的重要理由之一。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省延津县,1973年参军,故乡的少年岁月奠定了他的人生观,人生观成熟,则是在走出河南以后,也就是该“洋起来”的时候。

出门在外多年,河南乡土标签依然是他的招牌。作品、篇名上有河南印记的就不用说了,那肯定是用河南话写河南的人和事。而以中性词为书名的《手机》,以及明显具有都市色彩的《官场》《官人》和《单位》,也都一无例外充斥着河南元素。像那篇《官人》,背景是某部委的下属局,其人物的办事儿弄法,越看越像河南人;还有那部《手机》,河南人到了人家山西地界,依然少不了拽几句河南话。

他坦言,小说有三分之一与故乡有关,除素材和背景外,主要是情感的触发。感情因素,铸成了他对故乡挥之不去的历史凝望。回望苍茫大地,既有心灵的疲惫、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际的茫然和累累创伤,又有被忽略的情感、眼泪、痛楚、梦幻。千百年的沧桑,岁月的风云变化,都不折不扣砸在了那块贫瘠、多灾多难黄土地上的人们。这一股脑儿的回眸,在作品中构筑了对故乡景象的徐徐体现,再用笔触反哺给“我故乡的人们”。以村庄为写作农村的基本背景,勾画家乡,勾画乡邻,甚至写就生活中的人,现实中的事儿。刘跃进就是他的表哥,而《故乡天下黄花》写作对象是“此书献给我的外祖母”,读书感触,与他所言极其一致。

姥姥是刘震云故乡情结绕不开的一个情感高地,甚至是他心中永远的丰碑。姥姥对刘震云的作家生涯至关重要,从姥姥“不敢直腰,一直腰就再也弯不下去了”的言传身教,他得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遗产;从“姥姥碗底的豆糁”,他萦记着骨肉亲情的一往情深。

作品如此,生活方式和言谈举止,又一贯地表现出河南人的“邋遢”、不修边幅和语出惊人。中式光板棉袄,或一袭便服单衣,河南形象活灵活现。说起话来慢腔细语,时不时地给你弄个乐不自禁,被外人说成是刘震云式幽默。其实俺河南人都是这劲儿,只不过,他以河南人身份,代表河南人的整体幽默而已。

河南是一片忍辱负重的土地,自然灾害、战争、杀戮、还有文明社会的运动,千百年来煎熬和考验着这里的人们。生于俱来具有不畏艰险品行的父老乡亲,用汗水滋润着黄土地上的庄稼,庄稼又养育着生生不息的来者。身为河南人,刘震云深解个中滋味,所以在他作品中,故土情结无处不在。

黄河的故事篇7

也许是那呜呜的叶笛,也许是那呢喃的紫燕,不,是家乡那淡淡的黄花吧,牵动了我多少归乡的梦。

我的家乡是个不大的村庄,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没到春天,河岸坡上就会开满黄花,一朵连一朵,一片有一片。颜色是淡淡的,但是看起来又是那样艳。它们开在荒地上,藏在野草间,调皮地向人们探着头,而在那黄花丛中,又包含了多么美妙的一个世界啊!这里又是一个天然“牧场”,黄花的枝和叶是肥美的牧草,人们喂养的牛羊都放养在这儿,所以人们更加喜爱这儿,喜爱这儿的黄花。

那时,小村的生活就像清清的河水那样平淡而恬静。人们做完了事情,就坐在各家门前的黄土地上,摇这芭蕉扇,说这那古老而又遥远的故事,而故事又总是八仙,天宫……

几年过去了,小村还是这样秀丽吗?河岸边上的黄花还是那样鲜艳吗?在春风荡漾的季节,我离开了喧闹的市区,回到了我日夜思念的家乡。

汽车一直把我送到了村子的街头。我惊奇的发现记忆里那弯弯曲曲的黄土小道已被宽阔的马路所代替;原来道路两边的低矮破旧的房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的新瓦房,街道两旁载满了观赏的树木,每隔不远,还设有一个花坛,虽然不大,但青枝绿叶,姹紫嫣红,给乡村添上了无限生机。

变了,小村大变了。我这样感叹着,走进了二叔的家门。刚跨进院子,就受到了热情的欢迎:鸡、鸭、鹅奏起了农家特有的“迎宾曲”,小黄狗欢乐的摇着尾巴。这时,二婶从屋里走出来,惊喜地喊到:“超儿,放假了,怎么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呢?”边说边把我拉进屋里,又一阵风似的端出两盘黄橙橙的杏子。我看着二婶,真想不出昔日里沉默寡言的二婶,如今说话行动竟如此利索。我问道:“婶婶,二叔呢?”“他呀,他早到工厂去了,忙得连自家的责任田也不管了。噢,现在咱们办起了农副食品加工厂,你二叔他还是顾问呢!”二婶面带微笑,眉宇间洋溢着喜气。

傍晚,乡村没入了夜色,孩子们都坐在家里看电视,大人们就聚集在一起谈起那让人激动的事情,但人们的话题不再是八仙,而是如何使农村变得更加美好,使生活更加富裕……

家乡的夜,是这样的醉人,我没有丝毫倦意,快步出门,去寻找记忆里的小河,寻找梦中的黄花。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铺满碎石的工地上,这儿灯火通明,木料堆积,显然是一座投建中的高楼。我忽然想起来,这儿不就是那清清小河流经的地方吗?那梦中久久萦绕的黄花不就盛开在这儿吗?哪里去了?那美丽的小河和黄花哪里去了?

我急忙向看护工地的老大爷打听,他指着工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正在施工的是村子里的文化中心,是大伙集资兴建的。你说的那条小河呀,河水被引来修建了一个美丽的小湖;野花倒还有,可总不能为此误了大事儿……”我听着心中不免有些惆怅。可是望着工地上璀璨的灯光,望着老大爷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忽然想到,等文化中心在这儿拔地而起的时候,夜晚,那一个个灯光闪亮的窗口,不就是一朵朵美丽的黄花吗?

黄河的故事篇8

曾经辉煌的交河故城,如今只剩下了残损的城垛、街巷、庙宇和民居,那是一堆哭泣的黄土,是零落成泥的历史残片。它像是从天而降的一片沉重黄叶,凸起于绿洲之上,这片硕大的黄叶有两道晶晶亮的镶边儿,那就是“河水分流绕城下”的交河。故城高出河岸30米,四面环水,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公元前108年,它是车师前国的国都。车师归汉后,这里渐成吐鲁番的中心城市。到公元4世纪时,它的地位被高昌城所取代。最终在元代被废弃了。

这是一座向地下掏出来的城市。它的文化层很有意思,跟别处相反,别处是越往下,历史越古老,而交河故城是越往下,历史越新。而且它的土墙都是原生土,不是打坯或干垒弄出来的,而是纯自然状态的黄土。

这个遗址的价值难以估量。它对于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历史、中亚文明史以及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宗教、艺术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可是,真的要保护好,谈何容易!

交河故城的规模略小于同在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同样林立的残垣,但街区形制等保存得比高昌故城好。官署区、寺院区、民宅区还历历如见。由于这里雨水少,加之它地势很高,水上不去,无法种地,所以保存相对完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出资100万美元用以维护,在一些危墙底部砌了土坯墙以扶助之,还修好了故城的主干大街,并沿途设置指示标牌。不过,它的现状还是让人担忧,临河的城址已出现了多处裂缝,东岸一条大裂缝已几乎将一两米厚的边城彻底分离,岌岌可危,再下几场雨,它随时可能崩塌。还有戈壁的疾风,每天都在撼动这座已经极其脆弱的千年故城遗址。毕竟只剩下黄土了,而黄土几乎不堪一击。

国家文物局一位专家曾忧心忡忡地问:“交河故城的门票还能卖多久?”按照目前的状况,交河故城的消失并非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

如果交河故城没了,游客还来干吗?

嬉笑的游客却并未意识到这一切。他们每天蜂拥而至,爬高下低,脚下的黄土表层日趋酥脆、剥离、随风远扬,而那裂缝也在游人的踏压下日趋扩大。崩塌,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西部开发带来了西部旅游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等昔日冷清的遗迹热闹起来了。然而,管理、保护、研究水平却并没有长足的进步。还有一些文物古迹,处在毫无抵抗能力的原始状态,甚至没有专职的保护与管理人员。如鄯善吐峪沟千佛洞,不但路毁了,壁画剥落了,更有许多洞窟被山体滑塌所掩埋;而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仅仅是修一段保护性围墙,就用了十年功夫,其窘况可见。

回想上世纪初,西方探险家斯坦因、伯希和、勒柯克等一次次沿丝绸之路东来,在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沟千佛洞、七个星佛寺、莫高窟等东方宝藏大肆挖宝,切割了无数精美的壁画,掠走了成车成车的古代文书。他们振振有词:如果我们不带走,它们也会在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中很快消失!

不幸被他们言中了。地震、风暴、雨水,正在让故城变矮,让石窟消失,让壁画褪色。还有种种人为破坏:历史上的宗教冲突、“”时的破四旧、开发热潮中的修路造房……都让古迹迅速消失。

我们不是完全没有保护能力,文物部门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仍有太多的遗憾。鄯善正在开工建造的文化广场,气魄惊人,355亩葡萄园已化为乌有,将变成新疆最大的广场之一,投资达3 300万元,三年完成。

黄河的故事篇9

关键词:黄帝陵;黄帝;“国祭”;故里;新郑

中图分类号:K9287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3000606

[GK-2!-2]

当前,关于黄帝故里所在地,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浙江、甘肃、宁夏等多种说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陕西和河南两地。尽管这个问题已讨论了多年,但至今还未有定论。虽说此问题在黄帝与黄帝文化研究中不是一个主要问题,但也不是一个小问题,它涉及到黄帝的诞生和迁徙,涉及到黄帝文化的起源和传播,也涉及到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等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还有必要对此问题继续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黄帝故里之争

近年来河南新郑一直宣称自己是“黄帝故里”,而且通过每年一次的祭拜活动,大有凝固化的趋势。那么,我们通过对“故里”一词词义的解释和有关文献记载的梳理,看看河南新郑到底是所谓的黄帝“故里”,还是黄帝由西向东迁徙途中曾经活动过的所谓的“故地”?

所谓“故里”一词,通过检索《汉语大辞典》可知,“故里”的“故”有十多条义项,其中一条义项是指“原来的”“旧时的”;“里”,《说文》:“里,居也,”是指“人所居住的地方”。两字组成“故里”一词,根据《辞海》《辞源》等辞书解释,是指“故乡”“老家”。那么,何谓“故乡”,《辞源》解释是“家乡”。从这里可以看出,家乡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反言之,就是人们将出生的地方才称为“家乡”“故乡”“老家”或者“故里”。非出生地而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只能称为“故地”“故居”或“第二故乡”。

依据此解释,河南新郑就无资格称为黄帝故里。从文献记载看,与河南新郑有联系的是西晋皇甫k的《帝王世纪》,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黄帝与新郑的书,也是唯一一部将黄帝与有熊、新郑联系起来的书。至于《续汉书・郡国志》《水经・洧水注》《太平御览・州郡部》《通鉴外纪》(卷一)《路史・后纪五》及以后的《广舆记》《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和地方志书《河南通志》《开封府志》《新郑县志》等书所说的黄帝与新郑的有关内容皆引之于《帝王世纪》。该书在仅有一千多字的文字里,有3处涉及黄帝与新郑:一处说黄帝“有圣德,受国于有熊”,一处说“或曰:黄有熊,今河南新郑也”,另有一处说“或言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这3处文字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说,黄帝曾在今河南新郑建立过国家,即有熊国。但有一点却很明确,皇甫k在说到黄帝与新郑的关系时,并没有说黄帝出生于新郑,只仅仅说到黄帝曾在此建过都。也就是说,黄帝曾在此活动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此工作过。而皇甫谧为何只说黄帝在此建都,而不说出生于此?这说明皇甫谧对黄帝的出生地即故里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在这一点上,皇甫谧还是比较清醒的,只是把新郑当作黄帝迁徙途中逗留、活动的“故地”看待,而不是作为出生地的“故里”看待。即使把皇甫谧所说的“居轩辕之丘”的“轩辕丘”说成在新郑(实际上“轩辕之丘”指今天水一带)[1],也只是“居”而非“生”。

如果要将活动或曾居住之地,说成是“故里”,那么,皇甫谧在其文中所提到的“阪泉”“涿鹿”“曲阜”等地,难道都可以说成是黄帝的故里吗?显然不能。既然不能将这些地方说成是黄帝故里,那么,为何一些学者要将河南新郑说成是黄帝故里呢?

其实,在皇甫谧的笔下,黄帝故里是很明确的。他在文中有两处地方说到黄帝“生于寿丘”。那么,“寿丘”在什么地方?他紧接着说:“在鲁城东门外。”那么,“鲁城”又在什么地方?他引用《山海经》的话:“‘此地穷桑之际,西射之南’,是也。”按照皇甫谧的解释,“穷桑”在“鲁北”,或云“曲阜”。今人研究,黄帝“生”于今山东说很难成立:“第一,黄帝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山东是夷人的主要活动区,作为姬姓少典族后裔的黄帝怎能出生于夷人的主要活动地区?第二,从考古发现看,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人主要居住在黄河支流的二级台地上,而山东处于黄河下游,在那洪水浩荡的年代里,下游两岸怎能居住呢?在山东黄河干流两岸很少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可说明这一点。第三,从历史上看,在周成王以前,没有迹象表明姬姓势力已发展到山东境内。”[2]此说极是,说明黄帝不可能出生于山东的鲁北或曲阜。

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又说道:“以土承火,位在中央,故曰黄帝。”意思是说黄帝的名字因“五行”中的“土德”位于“中央”而来。因而,有学者以此句来证明黄帝出生于河南新郑,因新郑地处中原的中央。实际上这是“五行”说所造成的,并非事实。秦汉时,阴阳五行说大为流行,黄帝被托祀为中央之帝,太昊被托祀为东方之帝,炎帝被托祀为南方之帝,少吴被托祀为西方之帝,颛顼被托祀为北方之帝,于是,有学者视中原新郑为黄帝之居,皇甫谧也就以此说明黄帝之名的由来。赵世超说,这套由阴阳学家按照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想所铺排的五方帝并不能证明黄帝出生地就在新郑,而充其量只是一种黄帝文化而已。此说甚确。

那么,黄帝的出生地应在哪里?实际上,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已透露出了端倪。他说:“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皇甫谧在这里所说的黄帝“生于寿丘”的“寿丘”,一说指今黄陵县的长寿山,位于黄陵轩辕庙东南、黄帝黄城巽宫――郭家洼背后的桥沟塔;一说在古秦州即今天水(《清一统志》卷二十)。皇甫谧所说的“长于姬水”,实际上早已存在于《国语・晋语四》里,其书说:“昔少典娶于有f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今人以此记载认为,炎帝和黄帝是由父族和母族分裂出来的两个通婚的“双胞族”,这也被长达上千年的姬姜二族的联姻关系所证实[3]。既是两个通婚族,在那交通极为不发达的原始时期,他们的居住地肯定离的不会很远。郦道元在《水经・渭水注》里解释“炎帝以姜水成”的“姜水”时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说明“姜水”为宝鸡渭河的一条支流,即今清姜河或河[4],@已成为学界的共识[5]。既然“姜水”为宝鸡渭河的一条支流,再加上以宝鸡为中心的泾渭流域丰富的黄帝传说、众多的黄帝遗迹和仰韶文化中晚期(距今5 000~6 000年)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遗存。因此,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姬水应该离姜水不远,也是宝鸡渭河流域的一条水,即流经今麟游、经武功而入渭河的漆水河或为流经岐山、扶风的岐水[1];一说为流经黄陵县城的“沮水”; 或有《水经・渭水注》说:“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城东七十里轩辕谷。”《路史》罗苹注云:“寿丘在上。”清人梁玉绳在《汉书・人物考》亦说:“以戊巳日生黄帝于天水。”在今北道区杨家山有条沟,当地人叫轩辕谷,其山上有炎黄庙;有说在今清水县东七十里有条沟亦名轩辕谷(当地民间称“三皇沟”),其谷底为轩辕溪,当地传说黄帝就出生在这里,历代有黄帝庙祭祀。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如有说为渭水,黄帝“在渭水及其以北”,炎帝“在渭水以南”,二者都居住于氐羌之地的东部;有说为渭水与湟水之间的一条水,即今甘肃临夏的姬家川,等等。

尽管说法各异,但宝鸡、黄陵、天水、清水均地处渭河流域的中上游,属于关中、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东西直径相距不过三四百公里。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圈。从泾渭流域出土的大量仰韶文化遗址,以及留存在此地大量的黄帝和炎帝遗迹,大量有关黄帝和炎帝的民间传说就说明这一问题。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出”,从漆水河到沮水河一带可能就是黄帝的出生地,即故里。故《淮南子》曾云:“轩辕丘在西方。”因而,张岂之在《黄帝与陕北黄土高原》一文中“黄帝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陕北黄土高原”“后人祭黄帝陵于桥山”等论断是有道理的。但如果将黄帝出生地“寿丘”“轩辕谷”“姬水(河南有学者认为姬水为新郑的一条水“水”[6],有说为流经新密、新郑的“溱水”或“洧水”)”,说在河南新郑,那么,黄帝与“以姜水成”的“双胞族”炎帝通婚,岂不是离得太远了吗?

二、考古资料中的黄帝故里

我们知道,现在学界一般认为,黄帝属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即5 000~6 000年前后。若从考古学文化的类型看,黄帝时代属于庙底沟文化及其以后。以仰韶文化和庙底沟文化为背景,通过考察河南郑州、新郑和陕西宝鸡、黄陵仰韶文化遗址,我们很难得出新郑为黄帝故里和黄帝在此建都、建国的结论。

根据许顺湛在《豫晋陕史前聚落研究》一书所提出的聚落和聚落群看,他将聚落群分为大、中、小3个级别:10个聚落遗址以下的为小聚落群,11~20个聚落遗址为中等聚落群,21个聚落遗址以上的为大聚落群。在一个聚落群中又分为4个等级:50万平方米以上的聚落称为特级聚落,30万至49万平方米的称为一级聚落,10万平方米至29万平方米的称为二级聚落,9万平方米以下的称为三级聚落[7]。以此为划分标准,许顺湛将河南全省685处仰韶文化遗址(不含零星遗址),划分为37处聚落群。在有黄帝记载和黄帝文化遗迹传说的郑州、三门峡分别为:郑州辖区有4个聚落群,128处聚落遗址,其级聚落3处,一级聚落7处,二级聚落17处,三级聚落101处;三门峡8个聚落群,153处聚落遗址,其级聚落6处,一级聚落8处,二级聚落21处,三级聚落118处。具体落实到新郑,根据许顺湛的划分,新郑―新密为一个聚落群,即双洎河聚落群,共计有聚落38处,其级聚落1处(新郑观音寺唐户遗址,50万平方米),一级聚落1处(新郑薛店镇岳庄遗址,30万平方米),二级聚落2处(这两处均在新密境内,1处为248万平方米,另1处为195万平方米),三级聚落34处,面积均在9平方米以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此聚落群中的新郑发现有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仅有9处。

关于陕西的聚落和聚落群,许顺湛将全陕西省1 918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分为74个聚落群[7]。其中在有黄帝记载和黄帝文化遗迹传说的宝鸡、延安分别为:宝鸡辖区划分为13群539处聚落(不含零星遗址)遗址,其级聚落8处,一级聚落8处,二级聚落61处,三级聚落462处;延安辖区划分为14群545处聚落遗址,其级聚落7处,一级聚落22处,二级聚落78处,三级聚落438处[7]。在宝鸡、延安两地仰韶文化遗址中,庙底沟类型的遗址占到380处。具体到黄陵县仰韶文化聚落群,在10个乡镇发现35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半坡类型遗址5处,庙底沟类型遗址19处,其余未判定类型。这些遗址主要集中在县城的东部洛河及其支流流域。其级聚落遗址是庙底沟类型遗址,即田庄镇赵卓遗址,面积为50万平方米;一级聚落遗址2处,一处遗址未判定类型,一处为庙底沟类型;二级聚落遗址8处,其中半坡类型遗址1处,未判定类型的2处,有5处属于庙底钩类型;在24处三级聚落遗址中庙底沟类型遗址(12处)占了一半。很明显,这个聚落群是以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7]。

上文中,我们根据许顺湛提供的资料,分别选定了陕西、河南两省所辖的均传说有黄帝遗迹和黄帝文化的两个市及所属的县市作为对象,对史前仰韶文化及庙底沟类型的聚落和聚落群进行了比较。从比较结果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其一,考古学很难支持河南新郑为黄帝故里和黄城。从上面的统计来看,河南全省未有100万平方米以上的聚落遗址,聚落遗址的数量仅为陕西全省聚落遗址数量的三分之一强。仅在关中就有聚落群44个,聚落遗址1 162处,比河南全省多出百分之四十。陕西最大遗址面积达300万平方米(耀县石柱塬遗址),聚落遗址级别也远超河南。所属的市县聚落群也不及陕西所辖市县聚落群的百分之六十。具体到黄陵、新郑分别为:黄陵有35处聚落遗址,其中庙底沟类型19处,而新郑仅有9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最大遗址仅为50万平方米,连同其辖区的巩义共有3处,最大为100万平方米。而黄陵最大聚落遗址也是50万平方米,但连同辖区洛川共有5处,最大为150万平米(杨舒乡飒盘遗址)[7]。所以,《西省志・黄帝陵志》写道:从黄帝陵周围考古发现说明:“黄帝陵所在的今黄陵等地区是远古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这里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这为黄帝的‘人文初祖’地位,提供了具体的考古学背景证据。”[8]

对一个“君临天下”的华夏集团盟主黄帝和黄帝族来说,与新郑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面积是极不相称的。所以说,从考古学文化来看,很难支持河南新郑既是“黄帝故里”,又是“黄城”。而要寻找黄帝故里和黄城应在陕西渭河流域的宝鸡、延安一带着手。这已从徐旭生、范文澜、翦伯赞、郭沫若、白寿彝、张岂之、沈长云等人的研究中反映出来。

其二,关中、延安是陕晋豫相交的金三角的第一角。对这一点,许顺湛在其书中做了较为充分地论述。他说:陕、豫、晋相交的金三角,一直为研究仰韶文化的学者所关注。关中及延安地区是金三角的一角,在这个地区已判定为庙底沟类型的遗址共380处,未判定类型的仰韶文化遗址还有1 000多处,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可能还有庙底沟类型遗址被发现。现仅依据已确认的380处庙底沟类型遗址来分析,在以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20个聚落群中有特级聚落15处,其面积均在50万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达300万平方米。有人研究,一万平方米可能就有一个氏族。最保守说,陕西庙底沟类型的总面积要在4 000万平方米上下,当有4 000个氏族。以两万平方米是一个氏族计算,也应有2 000个氏族。如果将未判定类型的可能是庙底沟类型的聚落估计在内,其氏族数量将会更大。有2 000多个氏族组成的庙底沟类型的仰韶族团生产生活在关中及延安地区长达500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族团!“这样的聚落具备了古国的规模,也就是说出现了邦国,最大的聚落遗址可能就是邦国的国都所在地。”从这些遗址和遗存看,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手工业专门化和礼制的制度化,这是文明曙光的初现”[7],许顺湛说法甚确。虽在这段话里,未指明“邦国的国都”,但联系有关黄帝的文献记载和黄帝传说、遗迹,不难想象,这个“邦国的国都”很可能是黄帝所建邦国或黄帝的国都。

第三,反映了陕西关中和陕北延安地区在中原文化中占有中心或核心地位。中原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中原是指陕、豫、晋相交之处,即关中、豫西、晋南这一带。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中原,大凡是指广义。所以,当我们现在谈中原古文化,尤其是史前新石器文化,不能舍弃陕、晋而仅谈豫即狭义的中原。如此,就会对其他两地的文化地位做出不恰当或有失公允的评价。

最近,有学者在中原六省召开的一次炎黄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说:“中原龙山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的中心区在‘天地之中’河南郑州一带,这里是‘黄帝文化’的发源地,‘黄帝’从这里走向‘四方’,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开启了‘早期中国’的国家文明史。”[9]另有一位湖北的学者在发言中说:“在学术界大谈文化多元论的时候,笔者仍然认为中华文化以华夏核心圈为主轴,而河南文化处在核心中的核心。”他们认为中华民族是从河南出发的,这里是大本营,是文化的摇篮。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他不说,以上面列举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聚落群和聚落遗址就看得一清二楚。这里,仅就龙山文化来说,河南全省龙山文化聚落遗址1 395处,其中豫西为580处,郑州市辖区为131处,4个聚落群[7];而陕西全省有龙山文化聚落遗址2 116处,其中关中有691处,延安市辖区655处,16个聚落群,仅特级聚落就有7处,榆林市辖区有741处,12个聚落群,仅特级聚落就有8处[7]。许顺湛还特别提出神木龙山文化聚落群中的石峁遗址(内城面积235万平方米,外城面积425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与其年代相近的良渚古城(300万平方米)、陶茅古城(270万平方米)。它是目前所知中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城,而且是石砌的。许顺湛认为:“这绝对是一个邦国所在地。”

从以上所列举两地龙山文化遗址的数字就清楚地看出,能说“中原龙山文化”的中心区就在“‘天地之中’的河南郑州一带”吗?河南文化是华夏核心圈中“核心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大本营”,是“文化的摇篮”吗?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另外,从上文中陕西比河南聚落遗址多,关中比豫西聚落遗址多,豫西比豫东(154处)聚落遗址多的情况,也反映出了中国史前文化的走向,是由西向东逐步推进和发展的。这也符合中国大地上早期人类迁徙是与河水流向平行的规律。同时,我们还可看出一个历史事实,为什么河南的龙山文化仅为陕西的一半强一点,与陕北(延安、榆林)不相上下,反映了当时地处中原的河南置黄河两岸,正是处在大禹治水前夜的洪水时期,人类居住相对来说要少,而延安、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地势高亢,不易遭受洪水淹没,所以聚落遗址比地处渭河两岸的关中还多。这也正好说明当时龙山文化时期的中心区不是在“河南郑州一带”,而是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

三、陕西黄帝陵“国祭”地位的形成

最近,有学者以所谓“拜庙不拜陵”为缘由,提出要将河南新郑黄帝拜祖大典提升为国家祭祀,即“国祭”,黄帝陵由地方政府继续举办祭祀。如果不是抱有某种“偏见”,就是对陕西黄帝陵“国祭”地位形成历史的“无知”。

我们说,陕西黄帝陵“国祭”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结果。最早祭祀黄帝是公元前422年,即秦灵公三年在今陕西宝鸡的“吴阳”(吴山之阳)“设上,祭黄帝;设下,祭炎帝”(《史记・封禅书》),这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黄帝“国祭”。到了秦汉时期,秦朝和汉朝统治者以祭“五帝”为由继续将黄帝列入“国祭”。在、坛、郊、庙等祭祀的同时,秦汉以后,开始了陵祭。《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封禅书》又载: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从此以后,在黄帝庙“国祭”黄帝之外,又增加了在黄帝陵“国祭”黄帝这一项。

据文献记载,“黄帝陵”之名是由唐李泰在《括地志》中首次提出。至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州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有轩辕黄帝陵,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从之”(《册府元龟》)。坊州(后改称中部县),即今陕西黄陵县。可见,于坊州黄帝陵庙致祭黄帝,始于唐大历年间。至此以后,在中部县黄帝陵庙祭祀黄帝被列入“国祭”,成为国家公祭黄帝的一种行为。至宋代又制礼,三年一享,以仲秋之月,牲用大牢,祀官为本州长官,祝版请御署。金代改为依期降祝版,不御署。明清时期多由朝廷遣官祭之。最后由礼部议定35处帝王陵寝进行祭祀,其中要求中部县祭祀黄帝陵。 同时废除各地“三皇庙”和“十大医师的祭祖”礼制,桥山黄帝陵被列为国家祭祀的圣地,要求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称、数量和主祭、陪祭官员姓名都要刻石立碑。至今在黄帝陵庙还保存有明太祖、成祖、宣宗、代宗、英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等皇帝遣使到黄陵致祭的碑文。清代对黄帝的祭祀除了在中央历代帝王庙由皇帝主祭外,在黄帝陵庙祭祀,多由皇帝派遣专员进行,见于记载的先后共有30次。因主祭官员均由皇帝派遣,所以,黄帝陵庙祭祀也都带有国家公祭的性质。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他以大总统身份亲笔撰写祭文。这实际上也是“国祭 ”。中华民国时期,在黄帝陵庙共有26次祭祀,其中以中央名义进行的祭祀11次,以国民政府名义进行的祭祀10次。民国26年(1937)四月五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在黄帝陵前举行了共祭仪式。中共方面的祭文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亲自撰写。这些祭祀也均为“国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5年至1963年,公祭黄帝陵由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人主祭。在中断了16年后,1980年恢复。1994年起,每年都邀请有国家领导人与陕西各界人士参加公祭。1996年中办8号电文规定,从今年以后,每年黄帝陵庙祭祀不再由陕西省政府出面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而由中央直接派遣。自此以后,黄帝陵庙的祭祀就完全成为国家公祭的一种行为,而不是地方性的祭祀活动。

这种国家祭祀,还体现在历朝历代由皇帝下诏、朝廷筹资或由国家出资、出政策对黄帝陵庙的整修上。自汉代立庙,唐代扩建,宋代迁址,一直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大小重修、整修黄帝陵庙30多次。

根据《册府元龟》记载,最早一次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代宗采纳了~坊臧希让的建议,重修和扩建黄帝庙。经过两年的施工,于大历七年(772)竣工。到了宋代,据《陕西通志・艺文志》录存的宋李P《S帝庙碑记》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赵匡胤下诏,对包括黄帝陵在内的前代功德昭著的帝王“庙貌坠而享祀寂寞”者,“当命有司,遍加兴葺”。于是,黄帝陵庙得到了重点修缮,增加了庙院、山门、过亭和大殿。为了不受沮河水的侵袭,便于祭祀,将原庙迁至桥山东麓。元至正元年(1341),元惠宗降旨,重修了由大火焚毁的保生宫,并对整个黄帝陵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明代先后对黄帝陵庙进行了6次整修。第一次为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在派大臣考察得知黄帝陵庙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后,旋即下旨由朝廷拨出银两,派专人负责修缮。随后,明太祖还在黄帝陵设立五品护陵官。明洪武七年(1374)降旨,在轩辕庙大殿内塑黄帝像。嘉靖四十二年(1563),见庙中道人生活困难,免除黄帝庙地税,以后历朝历代沿用。并在这一年,还降旨拨银400两,修缮黄帝陵庙。以后的天启元年(1621)、崇祯九年(1636)两次由朝廷拨出银两,对黄帝陵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修整后,黄帝陵庙“栋宇辉煌”“烨然改观”。清代分别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下诏,先后对黄帝陵庙重修了12次。这在《重修轩辕黄帝庙碑》《重修轩辕黄帝庙募缘序》等碑文中均有记载。中华民国期间,黄帝陵庙先后得到国民政府和有关方面人士的4次整修。分别对黄帝陵道路、围墙、碑林等进行了修缮。设立了黄帝陵庙管理所、古物陈列室、奉祀官等。在进一步完善黄帝陵庙硬件设施的同时,对其软件也做了进一步完善[9]。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进行了大小8次整修。最早一次是1956年,根据陈嘉庚的建议,由时任国务院总理落实,对黄帝陵祭祀亭、陵墓砖花墙等进行了修缮和新建。随后还委托郭沫若题写了“黄帝陵”。在1959、1963、1964等年份又进行了几次修缮。最近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修是从1992年开始,分两期工程,前后历时12年。从整修规划的制定、资金的落实等方面都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心,中央部委、全国各省市的支持。第一期工程,国家计委拨款500万元。1990年,在整修未正式开始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同志在陕西视察期间,就对整修黄帝陵庙作出明确指示:“一定要把黄帝陵整修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整修后的黄帝陵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规模都要大,建筑都要宏伟[8]。

为了加大对黄帝陵的保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四、结语

2004年,在深圳一次座谈会上,一位曾十多次到黄帝陵参加祭祀活动的著名港商叶嘉星说:“我们炎黄子孙祭拜始祖,一定不要拜错了地方。”看似很普通的话,却表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一个十分真挚的心愿――黄帝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祭祀黄帝的圣地。这是历史的选择,国家的选择,民族的选择,全球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选择。是任何人毋庸置疑或难以否定的。

参考文献:

[1][WB]何光岳炎黄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2][DW]刘宝才,韩养民黄帝文化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3][DW]霍彦儒陕西省志・炎帝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4][DW]霍彦儒孺子文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5][DW]霍彦儒炎帝故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6][DW]刘文学黄帝故里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7][DW]许顺湛豫晋陕史前聚落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黄河的故事篇10

日前,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史志办杨玉铭根据民国年间编纂《绥远通志稿》,并查阅汉魏至隋唐有关征战的记载,对照《木兰诗》记述的古地名考证现地名,认为花木兰为隋代胜州属地突厥族人,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人。

古代确有花木兰其人

《木兰诗》存世最早的版本为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木兰其人只见于诗集,而无正史记载,有无其人?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均建有祭祀木兰的庙宇,虞城县木兰祠始建于唐代,立有元代纪念木兰的《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中国古代为名人立庙树碑,均有特定人物。杨玉铭因此断定,在我国历史上确有木兰其人。

杨玉铭认为,如果真有木兰其人,那么木兰只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即一个比较确切的年代和一个与爷娘共处的故里。各地考证木兰的身世,或据典籍有文献,或遗迹有铭文,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出生地众说纷纭

由于花木兰其人其事正史记载不详,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争议。那么花木兰到底是哪里人?

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说她是黄陂人,安徽人说她是亳州人,河南人说她是商丘虞城县人。内蒙古人说她是盛乐人(今呼市和林格尔)和包头人,河北人说她是完县人……

杨玉铭说:《亳州志》记载,“木兰,魏姓,西汉谯郡城东魏村(今亳州魏园村)人”,在木兰曾经戍边的燕山南麓,今河北省完县尚存元代刻《汉孝烈将军记》碑,记载了汉文帝时单于犯境,木兰代父御敌的事迹。但《木兰诗》中只见“可汗”不见“单于”。“单于”,为汉代北方匈奴部落首领之称,“可汗”则是隋唐时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首领之名。

所以木兰的家乡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与河北省完县,与《木兰诗》反映的历史时代不符。再来看湖北黄陂,古时曾置木兰县。在《湖北通志》《黄陂县志》因黄陂有木兰庙、木兰将军冢,认为木兰是黄陂县人。2004年,《花木兰》电视剧剧组到黄陂考证也予以确认。但黄陂远在江南,与黄河远隔重山诸水,即使木兰所骑骏马能日行千里,也不可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的家乡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也与《木兰诗》记述的地理位置不合。

对于北魏陕人花木兰,代父北征柔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明代邹之麟著《侠女传》说:“木兰,花姓,陕人也”,北魏太武帝年间,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兵伐柔然的战争,屡建战功。花木兰家在陕西延安城南万花乡,1984年,万花乡还修复了木兰陵园。从地理方位考证,木兰代父出征的路线无大的偏差。但《木兰诗》中“天子”与“可汗”共聚明堂的细节又无法解释。而木兰的家乡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也不能确认。因为《商丘县志》引用《大清一统志》载:“隋恭帝时,募兵戍北方,木兰代父行,历十二年,树殊勋,人不知为女子”。查阅《中国历代纪年表》,隋恭帝杨侑在位仅六个月便禅让于唐,并无十二年之纪。

木兰为准格尔旗人之证据

杨玉铭说,在《隋书》和《资治通鉴》中记载突厥启民可汗的驻牧地在“胜、夏二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书中记载的胜州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境,东西至河,即黄河,突厥启民可汗驻牧地就在黄河最大一湾内。而胜州东、北两面距黄河更近,所以花木兰才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渡河东行约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兰诗》有的版本为“黑山”,即杀虎山,在呼和浩特东南百里,也是东征必经的要道;继续东行至“燕山”,是隋将韦云起讨伐契丹的战场。因此木兰才能“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从木兰行军的地理方位考证,杨玉铭推断出木兰的家乡在胜州附近启民可汗所属牧地,木兰买鞍马鞭辔之城有东、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设置的胜州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的十二连城古城遗址。当年人口众多、市井繁华,盛极一时。《木兰诗》后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也说明木兰的家在胜州城内。至于诗中开篇的“机杼声”,再次验证了木兰的家离胜州城不远,突厥人的游牧生产方式因胜州城汉族人的影响逐步汉化了。

对于花木兰是隋炀帝时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族女子,杨玉铭认为能进一步解释《木兰诗》中的一些难解之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汗不在白天公布出征兵册,而在夜间通告到户,是因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里才回到部落的缘故。“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史学家历来认为一卷有爷名则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殊不知,这是游牧民族的户兵制,而非汉族政权的府兵制,兵户世代出兵,父退子继,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北方游牧民族大约每隔三年编制一次兵册,名叫“比丁”,男子年满十六岁记名入兵籍,到五十五岁或六十岁才退役。花木兰的父亲自十六岁入兵籍,经历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岁的老翁,虽未到退役年龄,但年迈体弱,无法出征。又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导致了木兰“从此替爷征”,成就了巾帼英雄的千古美名。

家乡之争实是利益之争

由于文化落后,游牧民族留下的典籍少得可怜。杨玉铭无法找到可以佐证互见的实物。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推断,花木兰就是隋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女子。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启民可汗点兵助隋炀帝讨伐契丹,花木兰代父从军。平定契丹后,跟随炀帝征伐高丽。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高丽投降才班师回朝,花木兰不受策勋之赏,退伍回乡,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