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十篇

时间:2023-03-14 19:13:34

黄河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凭借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欣赏美景。

2.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你可以用哪些词句来描绘眼前的情景?(生答后师出示: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波涛滚滚……)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日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现在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吧!(齐读第1自然段)

4.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黄河的气势磅礴和动人的风采。

二、抓住中心,自主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艄公,(板书:艄公)那么艄公究竟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呢?相信大家通过读书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2.自由读文,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由、快速读课文,读后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出黄河和艄公给你留下的印象。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1)提问:艄公之所以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是什么原因?

随机出示中心: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2)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

(3)理解后指名读、齐读。

你觉得艄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勇敢机智、镇静机敏)

三、学习交流第2~7自然段

过渡:既然艄公是个勇敢机智、镇静机敏的人,那么课文是怎样体现他这些特点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7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再多读几遍,然后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由读,老师进行巡视。

2.组织讨论,个人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生1:我们小组认为,课文描述羊皮筏子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中心。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这就可以体会到艄公的……

师:真棒!羊皮筏子的惊险,突出了艄公的本领!

谁能读出羊皮筏子的惊险?哪句最能表现羊皮筏子的惊险?(从岸上远远望去……把它整个儿吞没。)

生2: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写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这些词说明乘客勇敢,其实更说明艄公的筏子撑得好,让乘客放心。(引导联系实际,坐车时如果司机开车技术不好,那么你坐在车上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出示画面,读课文理解“谈笑风生”,并用“谈笑风生”说一句话。

师:能把描写乘客从容的句子读读吗?(指名读)

生3:第7自然段写坐过羊皮筏子人的体会很重要。我们知道,坐都需要勇气,更何况乘筏子的艄公呢?可见他——沉着、勇敢。

师:你能读读这部分吗?(指名朗读)

小结:乘客的体会、感受衬托了人物形象的高大。

生4:我们认为,文中作者的所见所感也体现了中心内容。

师:你们发现作者有哪些感受?

生5:惊讶!(第3自然段)

师:为什么?(根据回答出示第5自然段的内容)

自由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羊皮筏子小,而装的人和物却很重,要渡过湍急的黄河特危险。)指导读。

作者还有一个感受——不禁提心吊胆!

师:你能理解作者吗?(指导看插图)

指导学生明白由于羊皮筏子小,而装载的人和物却很重,要渡过湍急的黄河很危险!所以作者不禁——提心吊胆!

师: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感受吗?(指导用“提心吊胆”造句)

而皮筏上的艄公怎样?(沉着、勇敢,镇静、机敏)

师小结:同学们,面对这样惊险的场面,“我”在一旁都难免要提心吊胆,而乘客们却能够谈笑风生,这一切都与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是分不开的。

3.小结:是啊!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之所以如此镇静、从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有勇气,更重要的是艄公将筏子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四、升华中心

过渡:只有像艄公这样的人才配做黄河的主人,才值得我们去敬仰和赞颂。让我们一起来赞颂一下艄公吧!(齐读第8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出示:黄河,我想对你说

艄公,我想对你说

同学,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请选择其中一句说一说。

黄河的主人篇2

《一瓶黄河水》阅读原文

①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边的冲动。

②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黄河边上,用瓶子灌一瓶河水。泥浆翻滚的水,被灌到水瓶里以后,依然十分浑浊,透过瓶子看到的只是浑浊黄色的世界。在瓶子的背后,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面对这样的水,我感到了痛苦和绝望,感到了黄河河床不断提高带来的灾难,感到了人们在这种灾难中的呼喊。我把水瓶放在边上,痛苦地坐在岸边,看着黄河发呆。

③一段时间以后,我把眼神从远处收回来,猛然发现身边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浑浊的泥沙沉淀下来,上面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我看着这种变化,直到泥沙全部沉淀,只占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都变成了清清的河水。我慢慢把瓶子举起来,透过瓶子,我看到了天,看到了地,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

④原来我们的幸福和痛苦也像黄河水一样。我们在匆忙和浮躁中,拼命摇晃我们的生活,直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片浑浊,使所有的幸福都掺杂了痛苦的成分。假如清水是幸福,泥沙是痛苦,那我们一生幸福的总量应该大于痛苦。我们时时感到痛苦,不是因为痛苦多于幸福,而是我们用不恰当的方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为痛苦的渗透,我们本来应该清澈如水的生命,变得像黄河水一样,有了太多的杂质。每一个人出生伊始,一辈子所经历的幸福和痛苦的总量都应该是相同的,之所以有的人更痛苦,有的人更幸福,不是人们对待幸福的态度不同,而是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

⑤而生命的难处在于,我们很难让生命静止不动,使我们能够把痛苦和幸福截然分开,并彻底把痛苦沉淀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不再翻滚。痛苦和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搅和到一起。如果我们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生命将失去存在的最本质意义。那痛苦和幸福相混合的生活是不是就失去了意义呢?

⑥我再次把目光投向黄河,我发现它是那么的壮阔和美。看着滔滔的河水,翻滚着浊浪,从地平线那头流过来,从我脚下流过,又消失在地平线的另一头,使人无法感受到我们这个星球所蕴涵的勃勃生机。我突然意识到:人的生命如果不断放大,放大到像黄河一样壮阔,从远古和天边流来,向未来和大海流去,那我们的生命就无所谓幸福和痛苦的混合,而变成一曲永远唱不完的雄壮的黄河交响曲。

《一瓶黄河水》阅读题目

17、(2分)读第②、③段,提炼词语表达作者的情感变化:

一瓶浑浊的黄河水:( );一瓶澄清的黄河水:( )。

18、(2分)浏览全文,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文章的特征是: 。

19、(2分)速读全文,文章的线索是: 。

20、(3分)品读第4段划线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1、(3分)读完文章,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有诸多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一瓶黄河水》阅读答案

17、痛苦、绝望;惊奇、欣喜

18、借物抒怀

19、一瓶黄河水

20、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台过于在意对挫折、痛苦的体验,以致于忽视了幸福的存在。

21、(略)

 

看过“一瓶黄河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1.一罐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2.一碗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黄河的主人篇3

第一条为加强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黄河流域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国务院批准取用黄河水的河北省、天津市(以下称十一省区市)的黄河水量调度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合理安排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第四条黄河水量调度计划、调度方案和调度指令的执行,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黄河水量调度工作。

黄河水利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黄河水量调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所辖范围内黄河水量调度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六条在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水量分配

第七条黄河水量分配方案,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制订,经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黄河水量调度的依据,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必须执行。

第八条制订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二)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三)充分考虑黄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取用水现状、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发挥黄河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四)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五)正确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

(六)科学确定河道输沙入海水量和可供水量。

前款所称可供水量,是指在黄河流域干、支流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中,除必需的河道输沙入海水量外,可供城乡居民生活、农业、工业及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的最大水量。

第九条黄河水量分配方案需要调整的,应当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章水量调度

第十条黄河水量调度实行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与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相结合的调度方式。

黄河水量调度年度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第十一条黄河干、支流的年度和月用水计划建议与水库运行计划建议,由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以及水库管理单位,按照调度管理权限和规定的时间向黄河水利委员会申报。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申报黄河干流的用水计划建议时,应当商河南省、山东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以及水库管理单位制订,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下达,同时抄送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

经批准的年度水量调度计划,是确定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年度黄河干、支流用水量控制指标的依据。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应当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第十三条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预测来水量、水库蓄水量,按照同比例丰增枯减、多年调节水库蓄丰补枯的原则,在综合平衡申报的年度用水计划建议和水库运行计划建议的基础上制订。

第十四条黄河水利委员会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申报的月用水计划建议、水库运行计划建议,制订并下达月水量调度方案;用水高峰时,应当根据需要制订并下达旬水量调度方案。

第十五条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实时水情、雨情、旱情、墒情、水库蓄水量及用水情况,可以对已下达的月、旬水量调度方案作出调整,下达实时调度指令。

第十六条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境内黄河干、支流的水量,分别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度;河南省、山东省境内黄河干流的水量,分别由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负责调度,支流的水量,分别由河南省、山东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度;调入河北省、天津市的黄河水量,分别由河北省、天津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度。

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分配水量的调度。

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必须遵守经批准的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下达的月、旬水量调度方案以及实时调度指令。

第十七条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西霞院、故县、东平湖等水库,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实施水量调度,下达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及实时调度指令;必要时,黄河水利委员会可以对大峡、沙坡头、青铜峡、三盛公、陆浑等水库组织实施水量调度,下达实时调度指令。

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所辖水库的水量调度,并按照水量调度指令做好发电计划的安排。

第十八条黄河水量调度实行水文断面流量控制。黄河干流水文断面的流量控制指标,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定;重要支流水文断面及其流量控制指标,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同黄河流域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山东省人民政府,分别负责并确保循化、下河沿、石嘴山、头道拐、高村、利津水文断面的下泄流量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陕西省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负责并确保潼关水文断面的下泄流量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

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的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分别负责并确保贵德、小川、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文断面的出库流量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

第十九条黄河干、支流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和出库流量控制断面的下泄流量以国家设立的水文站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水文监测数据有争议的,以黄河水利委员会确认的水文监测数据为准。

第二十条需要在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外使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内水量分配指标的,应当向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申请,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有关各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四章应急调度

第二十一条出现严重干旱、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流量降至预警流量、水库运行故障、重大水污染事故等情况,可能造成供水危机、黄河断流时,黄河水利委员会应当组织实施应急调度。

第二十二条黄河水利委员会应当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制订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经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

第二十三条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以及水库管理单位,应当根据经批准的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制订实施方案,并抄送黄河水利委员会。

第二十四条出现旱情紧急情况时,经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实施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并及时调整取水及水库出库流量控制指标;必要时,可以对黄河流域有关省、自治区主要取水口实行直接调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库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及其实施方案,合理安排用水计划,确保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和出库流量控制断面的下泄流量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

第二十五条出现旱情紧急情况时,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以及水库管理单位,应当每日向黄河水利委员会报送取(退)水及水库蓄(泄)水情况。

第二十六条出现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流量降至预警流量、水库运行故障以及重大水污染事故等情况时,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水库管理单位,应当根据需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职责,及时采取压减取水量直至关闭取水口、实施水库应急泄流方案、加强水文监测、对排污企业实行限产或者停产等处置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服从。

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的预警流量,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

第二十七条实施应急调度,需要动用水库死库容的,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有关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制订动用水库死库容的水量调度方案,经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实施。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所辖范围内水量调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向黄河水利委员会报送所辖范围内取(退)水量报表。

第三十条黄河水量调度文书格式,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黄河水利委员会应当定期将黄河水量调度执行情况向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通报,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二条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实施巡回监督检查,在用水高峰时对主要取(退)水口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在特殊情况下对有关河段、水库、主要取(退)水口进行驻守监督检查;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或者水体严重污染时,应当及时通报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三十三条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查阅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就执行本条例的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生产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四)对取(退)水量进行现场监测;

(五)责令被检查单位纠正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监督检查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向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出示执法证件,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接受和配合监督检查工作,不得拒绝或者妨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制订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

(二)不及时下达月、旬水量调度方案的;

(三)不制订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及其实施方案和动用水库死库容水量调度方案的。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执行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下达的月、旬水量调度方案以及实时调度指令的;

(二)不执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及其实施方案、水量调度应急处置措施和动用水库死库容水量调度方案的;

(三)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其他、等违法行为。

第三十七条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下泄流量不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的,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控制断面下泄流量的缺水量,在下一调度时段加倍扣除;对控制断面下游水量调度产生严重影响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本年度不再新增该省、自治区的取水工程项目。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水库出库流量控制断面的下泄流量不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对控制断面下游水量调度产生严重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用水单位或者水库管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虚假填报或者篡改上报的水文监测数据、取用水量数据或者水库运行情况等资料的;

(二)水库管理单位不执行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的;

(三)超计划取用水的。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妨碍、阻挠监督检查人员或者取用水工程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二)在水量调度中煽动群众闹事的。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黄河水量调度中,有关用水计划建议和水库运行计划建议申报时间,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制订、下达时间,月、旬水量调度方案下达时间,取(退)水水量报表报送时间等,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黄河的主人篇4

关键词:河道整治;“二级悬河”;黄河口治理;泥沙;水资源;黄河下游

黄河治理特别是黄河下游的治理,历来是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治理问题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不仅促进了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保障了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但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河情十分特殊,目前,黄河洪水尤其是泥沙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黄河下游河道行洪能力衰竭,仍存在洪水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并且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挤占下游输沙等生态用水。使环境也趋于恶化。因而,未来黄河下游的治理不仅对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增长意义重大,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体系的布局。

1必须把握未来水沙变化规律

研究某条冲积河流的演变规律时,首先应搞清来水来沙条件,因为来水来沙条件是塑造河床边界的主要因素。黄河下游河道的河型及其河相关系乃至悬河态势,主要是历史上来水来沙条件形成的。上段宽阔的河漫滩及下段堤距不大的窄河段,基本上能适应当时的水沙条件。

1986年以来,随着黄河上、中游治理开发的进行,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变化,来水持续偏枯,大洪水发生几率减小。洪峰流量也显著降低。现在所讲的千年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是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分析出来的,对目前的工程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但这方面的论证毕竟不够严密,主要应该把伊河、洛河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及上游工程的影响研究清楚。否则,未来黄河下游防洪及河道整治工作很难在科学的水沙条件下开展。

笔者认为,黄河下游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可能有所减小,防洪标准也不应过高。世界各国防洪多以实际发生过的历史最大洪水或百年一遇洪水作为防御标准。水利行业以外的人士根据国外的方法,常常对黄河堤防防洪标准及我国常用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提出质疑,认为确定百年一遇洪水流量要有千年的样本,千年一遇洪水流量应有万年的样本。实际上没有那么长的水文资料,确定几百年以上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值,难免受人为影响。但必须承认,未来黄河下游治理所对应的泄洪流量的趋势是减小的。按照水沙条件决定河道边界的认识思路,上游大洪水的洪峰流量减小了,下游自然不需要那么宽的河道,否则,边界条件与水沙条件不相适应,用目前宽河道的堤防直接防洪,必然会出现众多问题,平面上、剖面上都会出现畸形图案,让人们治理的思路也难以清晰,甚至会自相矛盾。例如,一方面主张破除生产堤,甚至对河道整治措施也有怨言,目的不外乎是希望增大洪水的漫滩几率,加强滩槽水沙交换;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给下游一个所谓的“有利”水沙条件,减小漫滩几率,显然这两方面存在着矛盾。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根据当年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下游河道冲刷的实测资料,大都认为小浪底水库在拦沙期对黄河下游减淤作用巨大。小浪底工程投入运用几年来,在水库已累计淤积泥沙10多亿m的条件下,下游仅冲刷3亿多t(人海泥沙仅1亿t左右),而且还经常出现上冲下淤的不利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几年遇到了偏枯的来水条件(来水量只相当于原设计入库水量的一半,年均来沙量仅有3亿多t)。显然,如何用好小浪底水库这张黄河下游治理的“王牌”。其前提是必须研究清楚黄河未来水沙的变化规律。

2黄河下游治理要重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从外流域调水济黄。为增加来水量,需要同淮河流域甚至汉江流域的河流相沟通,尤其是在淮河流域、汉江流域的暴雨期,可将淮河流域、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水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各大支流洪水的入海通道。只有将其他流域的灾害水变成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沙、灌溉及生态环境用水,小浪底水库在调水调沙运用时才会有更多的余地和更好的效果,也才能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等相关地区供水。此外,还可进一步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把所替代出的输沙用水量再加以分配,尽量考虑黄河中、上游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局面,使黄河上、中游地区植被建设维持基本的生态用水量。这类措施对于黄河治理效果最佳,应作为主攻方向,否则,10年甚至20年后,黄河下游的状况将仍旧难以改观。

3加大宽河道整治力度,重点研究“二级悬河”治理对策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其中宽河段堤距较宽,最宽达24km,河势游荡多变,经过多年整治,主流摆动幅度大大减小。然而,由于近20年洪水漫滩几率小,泥沙淤槽不淤滩,一些河段“二级悬河”发展迅速,使不少河段“槽高、滩低、堤根洼”的现象更加突出,对两岸防洪的威胁急剧加大。因此,“二级悬河”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应是黄河下游治理的主攻方向。建议在调查“二级悬河”分布部位及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预测其演变趋势,判定各级洪水可能发生滚河或顺堤行洪的危害状况,制定相应治理对策。

河道整治是宽河段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需要抓紧整治黄河下游游荡型宽浅河道,尽快建成理想的泄洪输沙通道。河道整治工程还是防洪和防治畸形河势的前沿阵地,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减轻大堤的直接压力,防止发生横河、斜河、滚河。2002年7月习城滩万寨渠堤冲决,并经串沟直接逼近大堤,这实际上与河势下挫、工程控导不力有关,如果河道整治工程配套,就可避免这一险情的发生。

黄河的主人篇5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除1960年因三门峡工程截流及凌汛蓄水发生过断流外,经常性断流的出现始于70年代。从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中,黄河下游共有22年发生断流。根据利津站的实测资料,22年中累计断流74次,共1093天,平均每年断流49.7天(有断流的年份平均),其中1991~1999年连年断流,累计断流902天,平均每年断流100.2天。1995、1997年两次断流到夹河滩水文站,以1997年尤为突出,该年由于黄河流域降雨和径流量较常年明显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黄河下游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断流最为严重的一年。创下了断流频次、天数、月份最多,利津站断流13次、226天、有11个月发生断流,断流河段最长到达河南开封市的柳园口长约704公里,汛期多次断流等历史记录,首次出现跨年度断流。

2、断流原因分析

作者曾参与“黄河下游断流及对策研究报告”,由黄委会完成的国家科委及水利部的项目,其成果对黄河断流成因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来最具权威的结论,为国内外主要媒体所报导。

“黄河下游断流及对策研究报告”[1]提出,造成黄河下游河道发生断流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黄河流域水资源相对匾乏,时空分布不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②近年气候影响,降雨最明显减少,径流量减少;③黄河流域及下游灌区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灌溉),尤其是下游引水量大幅度增加;④现行的管理体制与人为的浪费;⑤中游缺乏控制性的调节水库等。

3、黄河断流问题讨论

1997年4月8日—12日,水利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在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召开黄河断流及其对策专家座谈会,各有关部门的院士、教授和专家7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黄委会科研成果“黄河下游断流及对策研究报告”是会议的主旨报告。

1997年5月22日—23日国家环保局在北京召开“黄河断流与流域可持续发展---黄河断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讨会。会议就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黄河断流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请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领导同志及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共商缓解黄河断流大计,以形成缓解黄河断流发展趋势的科学对策。在会议前征集的论文正式出版[2]:收录了黄河断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讨会上发表的部分论文,内容涉及黄河断流对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断流的成因、趋势,流域环境问题以及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等。

1998年1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面对黄河的年年断流联名签署向社会发出一份呼吁书:“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专家学者忧心忡忡奔走呼号。同年,“保护母亲河”被列为全国政协1号提案。

《人民黄河》首次发表有关断流文章是1995年04期由黄委会水文局王文玲等撰写的“黄河下游断流情况的回顾与思考”[3]:由于黄河流域水量短缺,黄河下游连年出现断流现象,严重影响了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黄河下游第一次断流发生在1960年,花园口站断流25天,夹河滩站断流16天,高村站断流7天,杨集站断流14天,利津以下断流141天。花园口至高村之间断流是因为花园口枢纽大坝建成截流及三门峡水利枢纽下闸蓄水所致。利津以下断流是因为该站上游王庄引黄闸放水,在河中筑坝将水堵死,造成3月4日至7月22日连续断流。

至此,在1997年以后几年里有关黄河断流论文与文章铺天盖地。

黄委会水文局张学成博士等在《水资源研究》杂志1996年04期发表“黄河下游断流预测与对策”[4]:探讨黄河下游断流现状的背景机理,采用双向差分法对今后下游的断流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按目前的趋势发展,至2000年水平,年最长断流天数将达到130左右,至2010年水平,年最长断流和将达到190天左右等。

黄委会水文局杨向辉在《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年04期发表“黄河下游断流分析及对策”[5]:对黄河下游断流的变化特点、成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园口站下泄流量在关键用水月份小于900m3/s时,下游容易造成断流。

4、对断流认识过程

作者在国家环保局征集论文时,撰写了“黄河下游断流成因与对策研究”[6]的文章,文中指出断流原因归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通过对断流现状、成因、影响、对策分析,认为自然原因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人类活动是主要的直接原因。

不考虑黄河的冲沙用水等要求最朴素的思想是黄河流域年利用水量最高超过300多亿m3,枯水年份也有260多亿m3,如果把这些一半水量留在流域远远可以满足黄河干流的不断流,保障黄河长流水。于是我们认为黄河断流的原因是黄河枯水期降水量锐减是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大量利用水资源是根本原因。

黄河干流宁夏、内蒙古引黄灌区和下游引黄向流域外引水,以及其它干流耗水量年均200多亿m3,人类活动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直接原因。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活动大量利用水资源是定义为主要原因。其基本的观点认为: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是以人为原因为主,一方面因天然来水的减少,另一方面大量水资源利用,大水漫灌的现象依然存在,用水量已超出黄河的可分配水量,并缺乏全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费太低,浪费水现象普遍存在,黄河流域节水大有潜力可挖。

那时深入研究造成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大致比例关系一度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黄河情势的发展,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为主,以及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大多数人的观点。黄河源头断流与分段小流量的出现,对黄河断流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5、黄河源头断流与分段小流量

黄河有可能分段断流的可能性曾经出现过。1997年6月25日作为黄河上游与中游分界位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头道拐断面日流量仅为6.91m3/s。2002年7月22日,黄河中游潼关断面出现了0.95m3/s的流量,在面临断流危机的紧要关头,万家寨水库及时调度放水,保证了河道不断流。

2003年7月1日头道拐断面流量陡降至15m3/s,发出断流预警,黄河水利委员会启动应急机制,使断流危局化险为夷;到7月4日下午,头道拐断面流量恢复到50m3/s黄河预警流量。2003年6月17日,黄河潼关断面也出现断流预警,黄委会采取相应措施,成功化解了危机。

正在大家关注黄河下游断流越演越烈时,黄河源头地区两湖间出现了断流,2003年年底鄂陵湖出水口竟出现有数据记载以来的第一次断流。作为黄河水塔的源头地区,以兰州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占黄河总水量的56%以上,黄河源头的断流给人有一次敲响了警钟,黄河到底怎么了?

黄河源头地区有着广袤的土地,人口稀少,水源丰富。

于是,人们对黄河的断流又有新的认识,除了牛羊过度放牧和鼠害外,气候的变化是主要原因,人们把目光放的更远,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也许是核心问题。

黄委会水文局可素娟等在《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3年04期发表“黄河源区断流成因及其对策初探”[7]:根据近些年黄河源区的降雨径流特点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黄河源区断流的原因主要是降水量偏少、气候偏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

作者参加黑河地下水的研究时,多次到黑河取地下与地表水水样,曾深入到巴丹吉林沙漠边沿额济纳旗古日乃乡(古日乃藏语叫“兀鲁乃”,系“水草之地”)沙漠中的小沼泽和牧民家里取水样。某基地同志告诉我们,在基地建设之初10年中,他们以沙漠里的枯死的胡杨做为取暖,那种树种适用沙漠地区具有“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如此之多的枯死的胡杨说明非人力所为。

6、有效管理与工程措施保障黄河的不断流

有效管理与工程措施保障黄河的不断流有效途径,水量调度与小浪底的建设有力保障了黄河不断流。自2003年至2007年黄河入海把口站利津年均入海水量高达接近200亿m3。

黄委会在大量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治河新理念确立。在此之前,破解“断流”之剑出鞘——建立权威、高效的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全河水量统一调度。这是解决黄河断流的当务之急。

1998年12月14日,国家计委、水利部颁布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

1999年3月1日,根据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出第一份调水令,黄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正式拉开帷幕。

1999年10月25日总库容126.5亿m3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下闸蓄水。

2000年实现了自1991年以来黄河首次全年不断流。

2002年11月4日,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总调度中心建成投入运用。

2003年4月10日,水利部印发实施《2003年旱情紧急情况下黄河水量调度预案》。该预案是全国第一次实施的旱情紧急情况下水量调度预案。

2003年5月2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黄河水量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定》。

2006年8月1日,国务院《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施行。2006年4月15日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正式公布施行。

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黄河可供耗水量年度分配及非汛期水量调度计划首次对黄河支流计划与调度管理:第一类支流用水总量控制省(区);第二类用水总量控制,尽量减缓断流省(区);第三类用水总量控制,起步非汛期月水量调度(渭河和沁河)。

2007年11月20日,水利部制定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实施细则(试行)》以水资源(2007)469号文颁布实施。

2008年2月1日,《水量分配暂行办法》施行。

7、认识

7.1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有的河段或时期自然因素作用不可低估,特别是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也有密切联系。

7.2对断流成因的认识也由人类活动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3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蓄水为黄河下游保障不断流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措施。

7.41998年底黄河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实施,黄委会根据国家授权,开始了黄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2006年7月对黄河支流用水计划与支流渭河和沁河试点调度管理。

7.5提高水价后,价格杠杆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对提高受水地区节水意识,优化配置水资源将起到较大作用,同时水费收入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水工程运行维护费用紧张的状况,促进供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和良性发展。2000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幅度调整河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北部自流灌区干渠直开口每立方米黄河水的供应价格,由0.6分提高到1.2分,加上征工折价款,每立方米水的综合价格实际达到1.5分。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调整黄河下游引黄渠首工程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价格。调整后的非农业水价4~6月份和其他月份分别由每立方米3.9分和4.6分,分别调整为每立方米8.5分和9.2分。农业用水价格仍然执行4~6月份1.2分每立方米,其他月份1分每立方米。

7.6从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四不”治理目标,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治河新理念的建立,黄河防止河流功能性不断流成为黄河治理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更高的要求。

7.710余年的水量调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天然来水仍属偏枯入海水量居高不下利津年均接近200亿m3,2007年为204.0亿m3,接近正常份的冲沙水量210亿m3,而2007年利津输沙量仅为1.47亿t。

黄河的主人篇6

[关键阗]黄河口;文化;基本特征

一、黄河口文化定义与内涵

对于黄河口文化的研究,目前尚无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完整的定义。但对于黄河三角洲文化已有学者进行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如,田家怡(2001)认为黄河三角洲文化是黄河三角洲人一组组共同体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切生产、生活样式,行为方式,智能和精神系统的总和。孙才顺(2002)认为所谓黄河三角洲文化,概指产生发展于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在黄河三角洲上的人们共同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称。对于东营地域文化,也已经开始有学者进行尝试性研究,如孙德祯(2004)认为东营地域文化可以定义为:这一特定地域产生的以黄河文化为渊源、古齐文化为根基、移民文化为补充、革命传统文化为底蕴、石油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以上定义均是以地域的角度来对黄河三角洲文化和东营地域文化进行的界定,但是如果以这种方法来定义黄河口文化却是不妥的。原因有二:

其一,自然地理概念的黄河口在历史上一直是不确定的。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大的流路调整就有六次,现代黄河人海口是黄河1976年5月27日改道清水沟流路形成的,即使上溯至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渤海,也仅仅才150年左右的历史。对此高有鹏先生也持同样观点,黄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作为历史地理的概念,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以如果单纯以地域的角度对黄河口文化进行界定,显然是不完整也是不严谨的;

其二,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是一条文化的河流,黄河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汉字,而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余秋雨曾经说过,“中华文化是一种大河文化,我们中华文化都有大河文明的性格,具体说来,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大河文明的性格。大河文明就是身在水边,聚族而居……而这种文明一定与大海文明的性格不一样,与游牧文明的性格也不一样……而对中华文明集体性格造就最重要的就是黄河”。黄河人海口是黄河流域河流的汇集,是黄河流域植物的汇集,也是黄河流域文化的聚集,更是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心系梦萦之所在,倘若单纯以地理角度而忽视其所蕴含的代表民族精神和气质的价值形态,显然抹杀了黄河口文化的历史性和真实性。

黄河口文化与黄河三角洲文化有一定渊源但却绝不等同,以上分析并非力图解释或澄清两者相互关系,而是在于努力探寻一种如何描述黄河口文化的较为科学和历史的方法,即:不仅仅要从地域角度来描述黄河口文化,更重要的是跳出地理概念的苑囿总结出黄河口文化所蕴含和代表的最真实的价值形态。

乔清举认为,河流不仅具有自然的生命,而且具有文化生命,河流的文化生命(the culturallife of rivers)是“河流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而不单是纯粹的自然现象所具有的生命,是河流对人类精神生活、文化历史和文明类型的积极的启示、影响和塑造。河流的文化生命不是河流静态、单向地对人类文化产生影响,而是人与河流相互交往、对话、诠释的产物。河流的文化生命表现为人与河流的相互交往所形成的理念,是人与河流关系的升华,表达了人与河流的互动和同构”。显然,河流的这种文化生命,其核心是人类和河流交往与诠释,而这些交往虽然包含着“实践”,但其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实践的内涵,在人与河流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某些“非物质”的理念和精神符号往往演化成为河流文化生命的主体特征和核心要素。

于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黄河口文化定义的问题可以转换为一种定义的两个角度,一种是广义的角度,是置于社会学视野下的,根据这样的理解,黄河口文化则应被定义为某一特殊社会生活方式的整体;第二种是指从狭义的角度而言,以其所蕴含和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为核心的价值形态所做的界定,亦即文化本身的主体特征和核心要素。其内涵亦即余秋雨先生所言,“黄河口的文化旅游价值在于,这里是千古母亲河伟大的归结之处,很多伟大的地方去了之后会让人感到很激动,黄河人海口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地方。母亲河的概念,并不仅是指黄河千百年来‘灌溉’了两岸的百姓,更重要的是黄河从文化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一些基本的性格”。这两个角度所给出的定义不是分割开来的,而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由此,黄河口文化可以定义为:黄河口文化是黄河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文化在黄河人海口区域碰撞、汇聚、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是一种具有母亲河归结处象征性的文化,内容体现为有史以来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类型、社会结构模式、风俗习惯特征、文化心理心态的总和,其核心要素体现为其本身所蕴涵的华夏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等价值形态。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文化元素注入其中并相互交流、融汇,这种多元文化的汇聚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其内涵,共同构筑了黄河口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体系。

对于这一定义应特别注意四个关键点,缺少任何—点来理解黄河口文化的内涵都是不完整的:

一是黄河口文化地域上虽然囿于黄河入海口地理区域的限制,但是在内涵上早已突破了地理疆界的束缚,它所代表的是黄河这条文化大河所孕育的文化体系核心价值一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在其人海之地的集中体现;

二是黄河口文化体系所包含的在黄河人海口区域形成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黄河口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注入的新的文化元素如齐鲁文化、海洋文化、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移民文化、石油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军垦文化的因子),是黄河口文化一定历史时期(现代)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传承的载体,它的形式与内容随着黄河流路的变迁和时展而不断变化的,体现出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三是黄河口文化所蕴含和代表的华夏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黄河口文化体系的本体特征和核心要素,虽然黄河口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和赖以传承的载体形式随着黄河流路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她所代表和蕴涵的这一主题几千年来一直贯穿于其成长发展的整个过程,也正是这一主题的本质所在赋予了黄河口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扬弃。

四是,这一定义本着历史的态度把黄河口文化体系分为了两个有机构成部分,一是其本体特征和核心要素,即其所蕴含和代表的华夏各族人民的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二是其内容或表现形式,即黄河人海口区域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在此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齐鲁文化、海洋文化、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移民文化、石油工业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军垦文化的因子或其复合体。其形式和内容虽然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嬗变,往往随黄河入海口流路的变迁而变化,但本体特征、基本形态和核心要素基本保持着稳定性。

二、黄河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文化的定义和对其本质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重要论述。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文化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思想。而黄河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则是一漫长的客观历史过程,它孕育于黄河文化哺育华夏民族成长、壮大的历史,产生于黄河入海口区域人类世世代代的生产活动过程之中,其内涵产生于实践,但绝不仅仅局限于实践的内容。

1.黄河口文化发展的动力

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贯穿于黄河口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是黄河口文化产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早在远古蛮荒之时,她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在中华文化发生、发展、壮大的悠悠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不仅是重要源头,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占有主体的地位。同时,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中,“黄河”始终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她有超出单纯自然现象的“神性”,这是由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和黄河的交往史所决定的。在殷代,他叫做“高祖河”;在汉代,她又叫“中国河”;她至今还被叫做“母亲河”,这些都表达了她的“神性”。这种神性,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潜在地发挥着作用。而这种“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可以总结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在大河人海之地,多种文明在此交汇,多元文化在此交织,而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在大河与大海的交汇之地得以集中展现,尽管因其多泥沙,河道“善淤、善决、善徙”导致入海口多次变迁,但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华夏儿女在大河人海之地百折不回、繁衍不息。

2.黄河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黄河入海口是整个黄河流域河流的汇聚,是黄河流域各地土壤的聚积,同时黄河口也是黄河流域各种文化的汇聚、交流、碰撞之地。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将各自的乡土文化元素带入黄河口,与其本土传统文化中齐鲁文化元素、海洋文化元素、农耕文化元素在此杂糅融会,同时在发展、成长过程中又注入了现代石油文化、革命文化、军垦文化的因子,从而在它的入海口孕育出独具特色、兼容并蓄、博大精深、集黄河文化之大成的黄河口文化。

(1)齐鲁文化

东营境内以广饶(古乐安)、利津县为代表的区域,西周至战国时期均为齐国地,秦代属齐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置广饶县,广饶曾一度被封为侯国。从传统文化的脉络看,当时以广饶县、利津县为代表的区域应属齐鲁文化的区域范围,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在文化的主流上承延了齐鲁文化的脉络,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凸现着齐鲁文化深邃和厚重的特点,鲁文化的儒学思想和齐文化的商学思想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使这一地区具有较肥沃的文化土壤,同时也培植了一些具有文化代表性的精英。如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孙武,以《孙子兵法》名世,而后辅佐吴王成就霸业;干乘(今广饶)人欧阳和伯及同郡人倪宽以及欧阳和伯之子及曾孙高,形成了一个显赫的今文《尚书》“欧阳学”传经派别,对西汉学术乃至西汉政治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崇文尚武、擅农重商、富民兴邦、以德化民的古齐鲁传统文化对黄河口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中国造船史》指出“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战国策》卷29《燕策一》“燕王哙既立”章记齐王曾“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既言“北地之众”,就说明临淄以北(今广饶一带)已有较为密集的人口,使得可耕地面积日渐减少,必然会向退海之地开荒要粮;另据历史记载,现在东营市的广饶、利津一带周朝为齐地,秦朝时属齐郡,依据靠海的优势,大兴渔盐之利,又兼农桑垦殖,自先秦以来创造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同时当地居民世代与海打交道,靠海、吃海、用海,创造了这一区域灿烂的海洋文化。自黄河在此入海以来,黄河文化便与海洋文化融为一体,共同融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黄河口文化体系。

黄河下游地区作为海洋文化的典型,集中在山东沿海,而由于黄河经常改道,黄河入海口便成为理解其作为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而不论黄河在哪里人海,它都赋予海洋文化以新的内容。与东南沿海地区不尽相同的是,黄河新旧人海口对龙王的崇拜要远远盛过对妈祖的崇拜。今天的滨州、利津,包括整个莱州湾的黄河冲积扇平原,尤其是神仙沟、甜水沟(今东营市境内)一带为集中地,道教文化具有绝对优势,其中的泰山神崇拜,特别是碧霞元君的民间信仰,是黄河下游地区民俗生活中极其突出的一个亮点。

(3)移民文化

自明初以来的六百多年间,黄河三角洲先后出现过三次移民迁入大潮:第一次是明洪武、永乐年间迁自山西洪洞与河北枣强的移民;第二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来自鲁西和部分军队的移民;第三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鲁西和全国各大油田的移民。三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形成了三晋、燕赵等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给黄河口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使黄河口文化有了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特点,具备了极大的包容性。移民文化是黄河口文化的重要补充。

(4)革命文化传统

黄河入海口一带是革命老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共产党的早期活动。1925年春,东营市的广饶县刘集村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一刘集党支部,我国第一版的《共产党宣言》也在此被发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黄河口英雄儿女们开辟出了山东五大抗日解放区之——渤海解放区,在为全民族解放事业伟大斗争中形成了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黄河口革命历史文化。

(5)石油文化

建国以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兴起,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汇聚黄河三角洲。随之而来的还有军马场、石油大学等中央、省属单位的加入。几十年来,油、地、军、校四方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这一共同目标,携手并肩,艰苦奋斗,共同开创了以团结奋进、艰苦创业为主题的石油文化。这一文化经过几十年的锻铸和锤炼,已充分融入黄河口文化体系中,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黄河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现代黄河口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主题鲜明的多种文化的融合体。黄河口文化受到了黄河文化与传统齐鲁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得到了海洋文化的浸润,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古老民俗的浸润,外来移民文化、石油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军垦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多种文化的集聚、碰撞和融合,终于演化成为一种雄浑淳厚、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它既蕴含和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又体现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富多元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区域个性和时代特征。

三、黄河口文化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我们称之为文化的基本特征。黄河口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为本体特征,与黄河入海口自然环境相适应,既传承历史又与时展相呼应,既与地域文化相交流又吸纳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主题鲜明的民族性、和谐共处的人文性、兼容并蓄的多元性、独特唯一的地域性四大基本特征。

(一)主题鲜明的民族性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远古先民在此“择水而居”,辛勤耕耘,孕育了黄河流域最初的文明。数千年来,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和繁荣,被全球华人誉为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蜿蜒浩荡、百折不回的黄河,也被视为中华民族坚韧顽强精神的象征。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讴歌描绘的对象,以其为题材的众多作品鼓舞了亿万人民奋发向上的斗志。而在中华民族最为危险的时刻,《黄河大合唱》无疑唱出了全中国人民的最后的吼声,以“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和胆魄,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最后终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黄河口文化继承了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并且激励着历代黄河口人民在入海口克服艰险,繁衍生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历代移民在这片退海之地,勤恳耕耘,世代劳作;在中华民族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黄河口人民苦苦探寻着救国之路,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这里的早期传播,孕育了这片土地最初的红色火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山东五大抗日解放区之一一渤海解放区;建国以后,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兴起,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汇聚这里,发扬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建设了新中国第二大油田。随之而来的还有军马场、石油大学等中央、省属单位,艰苦创业、奋勇拼搏,使得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焕发着勃勃生机。在新时期,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并一直成长为黄河口文化的不变的主题。

(二)天地人和的人文性

“和谐”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当然“人河和睦共处”也是人类与河流关系的最高境界。水是万物之源,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有了水才有生命,有了水才有灵性。黄河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滋养、哺育人类文明的同时,定期泛滥和频繁决口,却给沿岸和河口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由于黄河善淤、善徙、善决,所以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人类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人类与黄河力求和睦相处的历史。

但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长期主导下,人类与黄河的关系正在遭遇空前危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升,河道断流。黄河断流给河流带来致命威胁,河道泄洪排沙能力削弱,主河槽严重淤积;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污染度超标。而且,黄河断流切断了河口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黄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

黄河口开发建设的历史,也是一部黄河口人民力求与大河“和睦、和谐”共处的历史,在黄河人海口改道水清沟之前,黄河流路的不稳定一直威胁着胜利油田的生产和安全,1976年5月27日,通过人工疏导,黄河入海口成功改道水清沟,至今顺利行水30年,打破了黄河“十年一改道”的宿命。世纪之初,随着黄河水不再断流,黄河口人民开始实施湿地修复工程,湿地修复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湿地内生物的多样性。入河共处标志着“河流伦理”、“河流生命”的理念正在成为主旋律,也标志着人类从蒙昧期的“乖孩子”开始,经历了反叛期的“坏孩子”阶段,现在正在文明的更高层次上,努力做一个与河流和解的“好孩子”。人与自然在这里共生共荣,天地人和的崇高理念正在随着黄河口人对黄河进一步认识而升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也成为黄河口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三)兼容并蓄的多元性

黄河入海口是整个黄河流域河流的汇聚,是黄河流域各地土壤的聚积,同时黄河口也是黄河流域各种文化的汇聚、交流、碰撞之地。黄河口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受到齐鲁文化的影响较深,它首先吸收了齐鲁文化的革新、开放、包容精神,之后又受到北方游牧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内容与形式渐趋多元。

自明代起,现代黄河口区域历史上共发生三次大规模移民,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将各自的乡土文化元素带入黄河口,与其本土传统文化中齐鲁文化元素、海洋文化元素、农耕文化元素相互融合,黄河口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趋多元。同时黄河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吸纳了黄河口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的优良的革命文化因子、石油勘探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石油精神,从而在黄河人海口孕育出独具特色、兼容并蓄、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的黄河口文化。

它不仅继承了黄河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传统文化精华,而且还吸纳了菜州湾沿岸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内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移民的涌入不仅加速了黄河口文化融合的进程,而且使得黄河口文化形态渐趋成熟;红色文化和石油文化的融合使得黄河口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其本质特征和主题更加鲜明,而新时期现代文明的注入则使得黄河口文化时代特色鲜明,使得这一“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四)唯一独特的地域性

黄河唯一性体现在中华民族母亲河形象上。同时黄河入海口也是唯一的,它的唯一性不仅仅在于黄河人海口的生态地理概念,而更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情感和爱国情结。

黄河绵延万里奔腾人海,在其人海口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部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栖息地。区内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有白天鹅、丹顶鹤等289种鸟类,被誉为珍禽的乐园;野生植物达393种,柽柳、天然芦苇荡成为一大独特的景观。整体上讲,黄河口生态资源分布集中,类型多种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已经传唱了几千年,它们所凝聚的是人们对这条母亲河奔流人海的一种情怀。自古以来,长河人海、河海交汇曾经寄托了多少华夏儿女的憧憬与向往,如今黄河入海口更是海内外千千万万炎黄子孙魂牵梦萦之地,她所蕴含的民族情节是任何一条河流所不能够代替的。自然地理意义的黄河入海口随着黄河尾闾的摆动而不断变迁,但是黄河口所蕴含“非物质”层面的的象征意义和民族情节,在华夏儿女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而这种“非物质”层面的无形的象征正是黄河口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素,这种象征和意义决定了黄河口文化具有的独特、唯一地域性特色。

黄河的主人篇7

关键词:手段 黄河 健康生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当前,黄河的洪水泥沙、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严重威胁着黄河的自身生命,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如今却病魔缠身,在不断地、呐喊。黄河与我们生息相依,休戚与共,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黄委党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这是一项规模宏大、艰巨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要高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大旗,当好黄河代言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保护黄河,为黄河健身强体,大力加强“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建设,积极采取宣传、工程、科技、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并通过开源节流、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南水北调、洪水资源化、人工增雨,雨水利用、调水调沙等多种途径和措施,打造绿水青山的新黄河,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与水质,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和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和修复能力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黄河长治久安,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宣传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人们只顾无节制的向黄河索取,而忽视了对黄河的保护,严重干扰影响了黄河的生态系统,使黄河的健康生命直接受到威胁。为此,黄委明确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将其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健康心理和理解支持。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人们与河流和谐共处的文化,用一系列的精神、信仰、观念等感化人们的思想,化为发自内心的主动爱护河流的行为。才能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自觉地坚持和谐相处的原则,严格遵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现今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道德水准。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传媒手段,采取不同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一是宣传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大力弘扬黄河精神和民族精神,牢固树立热爱黄河,保护黄河的思想;二是宣传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及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黄河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保护黄河的重大意义,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三是宣传黄河防洪和水资源等现状和困扰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四是宣传有关黄河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宣传,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营势造场,使人们自觉接受并牢固树立这一新理念,充分认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由只重视黄河的治理开发向保护管理和治理开发相结合转变,真正意识到黄河也是具有生命的,而且黄河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连、休戚相关,视黄河为友,并与黄河和谐共处,呼唤理性发展,呼唤绿色文明,呼唤科学的决策方式,呼唤科学的生产方式,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构筑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程手段

要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目标,以保证“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标志,以人与自然及河流、工程相和谐为宗旨,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拦、调、排、放、挖”综合治理洪水泥沙的指导思想,强化工程措施,不断完善河防、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沙调控、水保生态等工程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河防工程体系

河防工程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要根据黄河干支流的不同特点,研究治理方略,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以防洪和水资源、水环境安全为核心,制定黄河干支流河道治理统一规划,加强综合治理,在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的小北干流河段及渭河下游等重点防洪河段建设标准河防工程;加快三门峡库区的综合治理。在黄河下游,建成以标准化堤防、河道整治、河口治理工程为主的下排工程和配套完善的分滞洪工程,结合河道疏浚淤背固堤等措施,淤筑相对地下河。同时,加强交通道路、通信、信息、水文、气象等基础设施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稳定河道,控制河势,提高河道排洪输沙能力,加强洪水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沙调控工程体系

黄河的主要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而调水调沙是改善水沙条件、防洪减淤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统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沙资源搞好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的总体规划,尽快建立完善以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为主体的黄河干支流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和调水调沙的长效机制,实行群库联合统一调度,坚持不断的做好调水调沙工作,有效的调节洪水泥沙,特别是调平洪峰沙峰,保证干旱期河道的最低流量,实现全河水沙的多年调节,塑造协调平衡的水沙关系,尽量使河道长期保持输沙、生态等最低限量的基流,同时,在进行放淤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利用黄河小北干流滞洪滞沙的自然条件,建设完善放淤工程,进行大规模的放淤,开辟处理泥沙的新途径,新战场;并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弥补黄河水量不足,改善水沙条件,实现洪水资源化和防洪减淤减灾等目的,保证河道不断流。

3、水保生态工程体系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泥沙问题是黄河的主要症结,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仍很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河床不断抬高,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要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认真搞好黄河全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确定水土保持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目标,以及工程与非工程、政策保障措施等,实施综合治理,广泛深入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在黄河两岸营造防护林带工程,建设绿色长城,尽快遏制黄河上中下游的水土流失,构建良好的黄河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使大河上下成为绿水青山。

近年来,黄河源区出现了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湖泊缩小、河道断流、生态功能退化的现象,导致了草场退化、荒漠化、沙化、盐碱化和鼠虫害严重、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等生态危机。要尽快制定实施黄河源区综合治理规划,明确黄河源区预防保护监督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完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体系,采取人工增雨等有效措施,加强草场的管理,通过合理轮牧,草场封闭式保护,或生态移民等方式, 大力植树种草,构筑深厚而广泛的绿色屏障,确保黄河源区生态资源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淤地坝沟道坝系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飞播封育等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建立措施配套、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有效控制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有害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有自然湿地3600多万公顷。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广阔,仅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就达30余万亩。要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使自然湿地纳入保护管理范围,抓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等建设,坚决制止肆意侵占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的,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尽快编制黄河流域湿地保护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湿地保护投入机制,认真坚持和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团结协作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三、科技手段

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加强“三条黄河”建设,深入开展治黄战略、黄河自然规律等重要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治黄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构建科技治黄体系,全面提升治黄现代化水平。

1、加强“数字黄河”建设,尽快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 “数字黄河”工程为重点,加强应用系统、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防汛、水资源管理调度、水土保持等各项治黄工作中。重点搞好信息采集、快速传输、高度共享,覆盖全河各级机关、防汛单位、沿河各大引水口、排污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海量数据库管理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视频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多媒体及虚拟现实(VR)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全流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与数字化处理,构建全流域综合数字信息平台和三维虚拟流域模型,以科学计算和数学模拟技术为核心,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和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提高治黄业务的反应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基本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数字化、主要业务智能化、政务办公电子化,利用数字流域提供的丰富可靠的信息资源,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不同应用决策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会商环境为支持,构建综合会商和宏观决策平台,以提高防治、处理流域各种危机的决策水平,使黄河流域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治黄科学理论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积极研究探索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深入开展水沙变化趋势、河道演变规律、黄河干流枢纽工程运用方式、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上中游水土保持与下游防洪减淤关系、治黄方略、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和政策补偿等问题的研究,对治黄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开放式的研究,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加速治黄现代化建设。

3、加强人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与人才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深化机制改革,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治黄工作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建立科学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行业拔尖人才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对创新成果进行重奖,使创新之花盛开,有力推动治黄现代化建设。

4、加强“模型黄河”建设,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是由多种类型室内实体模型和野外原型试验场(区)构成且相互关联、扩展性及功能强大、测控系统可与“数字黄河”耦合并与“原型黄河”信息系统相集成、能与“数字黄河”和“原型黄河”联动的实体模型体系。 “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设包括实体模型建设、测控系统建设、模型厅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其中实体模型的模拟体系主要由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和河口模型等所组成。黄土高原模型主要用于研究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侵蚀产沙规律、坝系“相对平衡”机理、沟道重力侵蚀规律及治理方案等;水库模型用于研究水库运用方式、库区冲淤演变规律、水库运用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及其对策、库区治理措施、水沙调控机理及调水调沙运用方式等;河道模型主要用于研究河床演变规律、河道整治方案、洪水演进预报等;河口模型用于承担河口演变规律及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等任务。“模型黄河”通过对黄河自然现象的反演、实验,探求黄河自然规律,研究和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和应用基础问题,提出黄河治理科学方案,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的联合运用,以实现各种治理开发方案在“原型黄河”上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目标。因此,要加快实施“模型黄河”规划,建设高质量的“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立科学、先进、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各种模型试验研究,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务。

5、加快水文水资源现代化建设,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支撑。要加速构建黄河水文水资源监测、报汛通信、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黄河水文信息服务等体系,不断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运用卫星遥感、雷达等水文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振动式测沙仪等水文在线监测技术和同位素地下水监测技术,结合常规监测技术,实现对大气水的时间、空间连续监测,河流地表水的连续监测和地下水的同步监测,最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空间水、地表水、地下水相协调的黄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体系,大力提高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能力,弄清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黄河流域产水耗水用水特点和流域水循环规律,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全面实时监测、合理配置、科学分析评价, 积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法律手段

黄河水少沙多,河情十分特殊,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防洪和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艰巨。黄河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地区间和部门间用水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除害与兴利、整体与局部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关系极为密切,关系协调和利益调整非常复杂,水事问题更为突出。因此,首先要构建完善黄河流域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主要包括流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政策措施和执法监督等法规。以及投资保障、水价调整、滩区治理补偿等政策。抓紧制定实施《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条例》、《黄河法》等法规。其次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实行舆论监督,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水污染、侵占河道等事件及时进行公开曝光,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实行依法治河,依法管理。加强水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严格执法,办事公正。进一步完善河道巡查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把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节约、配置以及防洪、防断流、防污染、河道整治、河道清障、河道采砂等一切水事活动和管理活动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规范各种水事活动和依法处理各种水事矛盾,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严厉打击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手段

黄河的治理开发事关重大,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黄河治理开发资金筹集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治黄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和保护所需经费。同时,紧紧围绕治黄主业,充分发挥黄河水、电、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供水、水电、土地开发、工程施工、设计咨询等优势项目和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切实加强计划、财务管理,及时进行审计监督,保证各项经费合理使用。同时,建立相关的经济处罚和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并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合理核定引黄供水水价,解决黄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等问题;推行黄河下游行蓄洪区防洪保险制度,不断探索“以河养河、以水养水”的新路子。

为促进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高效利用,充分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和资源属性,应尽快引入市场机制,运用市场调节优化配置水资源,实行以水定产、以供定需,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确定水权,建立明晰的水权制度,以利于实现水权的转让与交换。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用合理的水价调节保护水资源。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由资源成本、工程成本、环境成本及合理利润构成的完整水价格,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水要素市场,构建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一是将水资源费纳入供水成本。二是适时调整水价,三是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四是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超额累进计价。五是合理确定回用水价格,促进中水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是摸清家底,保证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组织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分析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认真研究确定维持黄河生命的基本水量,并优先予以保证。二是算好水账,以供定需,优化配置、达到供需平衡。在优先保证黄河自身生命系统所需的生态、输沙等基本水量的前提下,统筹社会经济系统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等用水需求,进行优化配置,并根据其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实现高效利用。三是认真搞好黄河干支流水资源总体规划,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的基础。四是加速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水权明晰及流转顺畅的水权分配机制和成熟的水市场、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完善水资源实时监控计量、信息采集、调度管理系统,提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以流域为单元,流域宏观管理与区域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机制,彻底改变职能交叉、条块分割、权责不明、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式发展经济,浪费水资源的状况,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制定流域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完善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计划及非汛期黄河干流水量调度预案,建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机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在黄委机关设立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在沿黄省(区)及黄河干流的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控制性枢纽设立水量调度中心,建成黄河干流主要断面(含省界断面)、取水口、退水口、排污口和支流入黄口水量、水质统一监测网络及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施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逐步形成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定额管理,市场引导,水权交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划定水功能区,实行入河污染物总量和省界断面水质双控制,加强部门合作,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开源节流,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打造与流域水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和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坚决执行《黄河干流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逐步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防范,从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治理、从单一措施治理走向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从区域治理走向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全局治理,主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治理,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对黄河干支流上已有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逐一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和社会监督,设立污染举报热线,对举报乱排污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并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在各排污口设立远程监测控制断面,对所有排污口实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各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对污染超标排放的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进行整顿,使其尽快达标。并采取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坚决制止乱排污现象,对屡禁不止的排污企业,责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维护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保持黄河的自净水量,提高流域水体水环境承载能力。五是结合实施跨流域调水、洪水资源化,大力开展人工增雨、雨水利用,彻底改善黄河的水量和水质状况,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六、行政手段

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加强黄河流域管理,有效协调各部门、各省(区)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应按照权威、高效、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流域宏观管理为主体,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构建适应黄河河情的流域管理新体制,实行公共参与和民主协商管理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全流域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新体制,拟将黄河流域的渭河、洛河、汾河等主要支流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库及重点引黄取水口等交由黄委直接管理,便于指挥调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二是拟成立黄河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国家有关部委、流域机构及流域内各省(区)负责人和用水户代表等担任委员,实行委员制,作为决策协调机构,其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全面负责、统一管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抗旱、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环境保障、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开发利用等一切涉水事务,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统一协调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及时协商研究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彻底扭转目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协调的局面,推动各项治黄工作有序开展。

2002年8月29日颁布实施的新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黄委作为黄河的代言人肩负着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神圣使命,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科学规划决策,有效配置调控和有力监督控制的作用,一是加强治黄队伍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大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艺术、驾驭能力和决策水平,避免决策失误。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种人才,实施科技兴黄战略,打造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综合管理能力强的专业队伍,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前期工作,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提高预见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前瞻性、创造性、主动性、原则性,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统一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规,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透明度,完善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推动洪水管理、工程及建设管理、河道管理及水政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二是实行事、企分开,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黄委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水行政职能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应不断深化改革,实行事、企分开,进一步加强依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全面推行水利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当好黄河代言人,千方百计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使企业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增强经济实力。三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法规,全面推行以各级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管理责任制,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从防汛、防凌到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都层层落实各项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督查考评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制,奖优罚劣,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完善协商协调和监督机制,团结协作治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人人有责,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和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全河一盘棋的思想,明确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能,科学分工,落实责任、相互支持。识大体、顾大局,加强协商、协调和沟通,实施有效的监督,及时处理解决各种水事矛盾和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正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参考文献:

1、陈效国: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的思路与布局。

2、《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3、牛玉国:全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 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可靠支撑。

黄河的主人篇8

关键词:调水调沙  冲沙量  洪水资源化  趋势  黄河 

 

 

黄河是多沙河流,每年从中游携带大量泥沙,一部分淤积在下游沿途平原河道,造成河床抬升,过洪能力变小,洪水威胁两岸。在干流河道修建水库,虽然拦蓄大量泥沙,但同时也造成水库淤积而报废,三门峡水库即是例子,水库建成后,虽然使黄河水变清,但也带来严重问题,三门峡水库因大量泥沙淤积库容逐渐减少,最后不得不进行工程改造,进行调水调沙尝试。小浪底水库建成后进行大规模调水调沙,目的就是通过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达到利用少量的泄水,携带淤积在水库的泥沙,排入大海,而不造成沿途淤积,一方面使水库冲淤平衡,另一方面又不造成沿途河道淤积,同时制造人工洪峰过程,改变河道河势,缩小断面宽度,增加深度。

调水调沙,就是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适时蓄存或泄放,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不适应的水沙过程尽可能协调,以便于输送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刷或不淤的效果,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目的。

黄河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著名水利专家王化云和他的同事们,在“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调水调沙”的治黄思想。三门峡工程的运用实践中,三门峡水库的建设使“调水调沙”得以实施,2001年小浪底水库正式建成使用,使规模性调水调沙的水库条件具备,而且为调水调沙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提供了先决条件。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说:“多年来,治黄人一直在探索通过人工手段,塑造一种人工的理想的水沙关系,利用自然规律改变当前天然不平衡的水沙关系,但这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大型调节水库,二是运用 现代 化的科技手段。”

2002年7月,利用小浪底水库开展了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至2009年8月,调水调沙历经8年9次。

 

1.黄河调水调沙

2002年7月,利用小浪底水库开展了首次调水调沙试验:7月4日上午9时,小浪底水库开始按调水调沙方案泄流,7月15日9时出库流量恢复正常,历时共11天。水库平均下泄流量为2740m3/s,出库平均含沙量为12.2kg/m3,下泄总水量26.06亿m3,沙量0.32亿t。7月21日,调水调沙试验流量过程全部入海。经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 计算 ,调水调沙试验期间,黄河下游河道净冲刷量为0.362亿t,其中小浪底至艾山河段冲刷0.137亿t,艾山至河口河段冲刷0.225亿t。全下游主槽沿程冲刷1.063亿t,滩地淤积0.701亿t。河道排洪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2003年9月,渭河、伊河、洛河相继出现洪水,洪水分别进入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故县水库,同时沁河也出现洪水。为实现小浪底水库库区减淤及解决水库泄水建筑物闸前淤堵问题,并充分利用小浪底水库至花园口区间较清洪水的输沙能力,在使下游河道发生冲刷或至少不发生大的淤积的要求下,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展了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

2002~2004年,黄河防总连续3年成功地进行了调水调沙试验,在此基础上, 2005年调水调沙由试验正式转入生产运用。

2.黄河调水调沙成果

经过8年9次调水调沙,实际历时133天,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河底向下冲刷,高程平均下降1m左右,经利津站进入大海的泥沙累计3.67亿t,下游主河槽最小平滩流量由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时的1800 m3/s增大到2009年的3880 m3/s,见表1。

2004年进入大海的泥沙最大为6970万t,2008年最小仅为2007万t。但是,小浪底排沙比为自2002年以来历次汛前调水调沙水库排沙比的最大值。此次调水调沙前,小浪底水库入库泥沙5796万t。6月29日18时,小浪底水库人工塑造异重流排沙出库。6月30日12时,高含沙异重流出库,小浪底水库排沙洞出库含沙量高达350kg/m3,此次排沙过程一直持续到7月3日8时,共排沙5165万吨,排沙比高达89%。

3.近年黄河来水来沙与引水引沙特点

3.1来水来沙

黄河下游自2000年不再发生断流。1998年12月14日,国家计委、水利部颁布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1999年3月1日,根据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出第一份调水令,黄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正式拉开帷幕。1999年10月25日总库容126.5亿m3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下闸蓄水。2000年实现了自1991年以来黄河首次全年不断流。统计自2000年以来小浪底、花园口、利津水文站的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由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蓄水蓄沙影响了输沙,小浪底水文站实测输沙率基本上是以汛期和调水调沙期测验,其它月份小浪底发电清水下泄不测输沙率。2003年黄河中游地区渭河发生洪水,该年份为黄河少有的平水年份。2005年黄河源头地区降雨充沛,龙羊峡水库蓄水达到 历史 高水位,黄河下游连续入海流量冲沙水量得到保障,然而入海沙量仍然很低。黄河来水来沙统计,见表2。

3.2引水引沙

黄河下游灌区(包括花园口断面以上)分布于黄河两岸河南、山东两省黄淮海平原。其范围上自河南武陟县白马泉闸,下至山东垦利县五七闸,在大堤上建有以渠首工程型式分为涵闸、扬水站和虹吸等工程100多处,退水入淮河、海河水系。

1950年在山东利津试办綦家嘴引黄放淤闸成功。1952年2月建成人民胜利渠,设计流量55 m3/s。由此到1957试办阶段,1958年大 发展 ,引水量过大造成了严重后果;1962年以后停灌,1965年恢复至到稳定发展阶段。黄河下游沿黄两岸30万亩以上的大型引黄灌区29处,其中河南省10处,山东省19处,如人民胜利渠、位山、潘庄、打鱼张灌区等。

引黄水量主要集中外流域引水,除金堤河文岩渠外其它为外流域引水,黄河干流引水除王庄渠、堤南灌区等属于黄河流域大堤内滩区引水外,其它均为大堤外引水、引水的同时也引沙,由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蓄水蓄沙影响了引沙量,引沙量2001至2008年年平均只有0.33亿t。

4.黄河调水调沙看法与意见

4.1 调水调沙使河道过流能力提高明显

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河底向下冲刷,高程平均下降1m,下游主河槽最小平滩流量由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时的1800 m3/s增大到2009年的3880 m3/s。

“96.8”洪水之后,平滩流量从6000m3/s降到2000m3/s左右。2002年,黄河下游出现流量为1800m3/s的洪水,发生漫滩灾情。2003年,黄河河南兰考段洪水流量为2400m3/s,出现重大漫滩灾情,滩区内近12万人被洪水围困。为此,自2002年起,黄委连续进行了五次调水调沙,用“人造洪峰”冲刷下游河道,使下游泥沙淤积状况改善,河道过流能力逐步提升,下游河道得到全面冲刷,主河槽河底向下冲刷高程平均下降1m,最小过流能力从实施前的1800m3/s提高到3810 m3/s,使河道的基本功能逐步得以恢复。

4.2 现行的水利工程无法支撑调水调沙

水库异重流是黄河等高含沙河流特有的水流形式,指高含沙水流进入库区后遇到清水,由于密度差而潜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浑水流,并沿库底向坝前行进的现象。掌握异重流演进 规律 ,可在异重流到达水库坝前时,打开冲沙闸门,将高含沙浑水排出库外,减少水库淤积。

小浪底水库人工塑造的高含沙量异重流是调水调沙的重要工作。

2004年7月9日世界水利史上首次人工塑造异重流成功过黄河世界水利史上首次人工塑造的异重流沙峰通过黄河小浪底水库大坝,监测数据表明:异重流出库泥沙厚度高达7米。这宣告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中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成果———万家寨、三门峡水库“接力”调水塑造异重流排沙取得成功。

根据九次调水调沙的实践证明,调水调沙作为处理黄河泥沙、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措施是切实有效的。但现状骨干工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万家寨、三门峡水库库容较小,且万家寨水库距小浪底水库较远,调度时不确定因素较多,不能满足人工塑造异重流进行泥沙调节的要求;北干流河段目前尚无一座控制性骨干工程,仅有万家寨水库和天桥水电站,不能满足该河段水沙调控的要求;随着小浪底水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单库调水调沙水动力不足的局面已逐步显现。因此,应尽快上马古贤水库,构建完善的黄河中下游水沙调控体系,发挥黄河调水调沙的长期效益。

4.3 调水调沙向生态用水转移

调水调沙对河口三角洲湿地补水,从而向生态用水转移。

2009年第九次黄河调水调沙新闻稿 “黄河调水调沙成效显著” 中,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关于生态用水的。2008年黄委首次结合调水调沙,有计划地向河口三角洲湿地实施了人工补水。2009年生态用水调度于6月24日开始向河口15万亩淡水湿地补水,7月3日结束,历时10天,合计向河口15万亩淡水湿地补水1508万立方米,较去年增加152万立方米。黄河水利委员会专门在东营召开调水调沙及生态调度新闻会,就黄河调水调沙过程与效果、生态调度情况等作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这次新闻会一方面说明近两年黄河没有大的来水,只有调水调沙期的水量才能达到能够对湿地补水水量,同时也说明调水调沙达到这种程度时遇到的不可逾越的难度和新问题。

4.4 尝试利用洪水进行调水调沙

2003年9月 历史 罕见的黄河秋汛中,渭河、伊河、洛河相继出现洪水, 通过“四库联调”,开展了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以及2006年当年的第二次调水调沙,都是基于洪水过程的调水调沙。

黄河调水调沙作用随着河道主槽的冲刷作用有所降低,调水调沙冲沙能力的局限性,是否有其它途径强力推进黄河输沙入海,利用中常洪水与中小洪水调水调沙的将是以后可以考虑的课题。

试验已经证明,利用水库调水调沙,将不协调的水沙关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是有利于输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后,如何积极创造条件,继续进行中常洪水与中小洪水调水调沙试验。充分加以论证,抓住时机,进行有前瞻性的试验,以达到生产运行。把每一场中常洪水都作为一次冲沙的机会,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保持一定的黄河下游河道平摊流量,维持主河槽的过流能力。

探讨利用黄河中常洪水实施大规模调水调沙将有可能使调水调沙事半功倍,遵循 自然 规律与趋势而为之并抓住机会将是更伟大的治黄实践。

4.5 “洪水资源化”应是水沙调控体系关键之一

针对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基本特性,建设水沙调控体系,利用水沙调控体系将水沙过程重新进行塑造,改变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的自然状态,使之尽量适应河道的输沙特性,减少河道淤积,并恢复和维持中水河槽行洪排沙能力。逐步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

根据国务院最近批复的黄河防洪规划,从减缓下游河道淤积和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提供动力两个方面看,均急需兴建古贤水利枢纽。若古贤水库及时投入运用,还可以更好地实现1+1>2的减淤效果。

对于中游水库群,利用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河口村等干支流水库的防洪库容调节洪水,有效削减超过下游堤防设计标准的洪水。

利用碛口、古贤、小浪底等水库拦沙库容拦减泥沙,大幅度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减缓河道淤积,降低潼关高程;利用以小浪底、古贤为核心的中游干支流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恢复、塑造并维持下游河道4000~5000立方米每秒的中水河槽,长期减轻下游河道淤积,降低并尽量维持潼关高程。

加快古贤水利枢纽的建设是水沙调控体系的必要基础,也是“洪水资源化”的关键工程之一。

4.6  “大水带大沙”与洪水资源化

黄河调水调沙在来水来沙偏小年份,对河道主槽的冲刷作用有所降低,建议枯水年份可以暂停调水调沙。调水调沙应抓住并遵循利用自然规律与趋势而为之,不仅塑造洪水洪峰,还应充分利用“中常洪水”挟沙,抓住机会将是更伟大的治黄实践。

水沙调控体系关键之一是中常洪水的利用,也即“洪水资源化”的具体实施,是黄河长治久安的人类历史的宏伟创举。

从黄河水沙的特性来看,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沙搭配协调,充分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可能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探讨黄河中常洪水的“洪水资源化”利用,实施大规模调水调沙将有可能使调水调沙事半功倍,小浪底水库减少减缓淤积,遵循自然规律与趋势而为之,充分利用协调“中常洪水”挟沙,并抓住机会将是更伟大的治黄实践。同时,利用滩区洼地临靠大堤的沟道进行人工放淤,标准化堤防的建设使黄河初步形成了“相对地下河”,滩区放淤将有可能部分河段改变其出现的严重的“二级悬河”。

 

黄河的主人篇9

第一条 为加强黄河河口管理,保障黄河防洪、防凌安全,促进黄河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黄河河口黄河入海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治理开发及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黄河河口,是指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河口之间的扇形地域以及划定的容沙区范围;黄河入海河道是指清水沟河道、刁口河故道以及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确定的其他以备复用的黄河故道。

第三条 黄河河口的治理与开发,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除害与兴利相结合、开发服从治理、治理服务开发的原则,保持黄河入海河道畅通,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条 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黄河河口黄河入海河道管理范围内治理开发活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河口演变规律、河口治理措施、河口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及水沙资源利用的研究,不断提高科学治河水平。

第二章 河口规划

第六条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根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是黄河河口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基本依据。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批准前,经批准的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是黄河河口治理、开发和保护的依据。

第七条 修改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应当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条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应当与黄河河口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

第九条 在黄河河口进行城市、工业、交通、农业、渔业、牧业等建设,必须符合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不得对流路和泥沙入海形成障碍。

第十条 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淤积延伸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统一管理。

第三章 入海河道管理范围的划定

第十一条 有堤防的黄河入海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两岸堤防及护堤地,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会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其中,护堤地的宽度从堤脚算起,有淤临、淤背区的堤段从其坡脚算起,并应当依照下列标准划定:

(一)北大堤、南大堤、防洪堤临河、背河各五十米;

(二)东大堤、民坝临河七米、背河十米。

堤防护堤地地面淤高后,其宽度应维持原地面高程所划定的边界不变;大堤加培加固后,护堤地相应外延。

第十二条 无堤防的黄河入海河道,其管理范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会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 依照下列标准划定:

(一)清水沟河道左岸自北大堤末端至清水沟北股河口(北纬37°57′02″,东经119°00′10″),右岸自防洪堤末端至宋春荣沟河口(北纬37°35′39″,东经118°57′14″)之间的容沙区;

(二)刁口河河道左岸自民坝末端至挑河河口(北纬38°00′31″,东经118°33′02″),右岸自东大堤末端至神仙沟河口(北纬38°02′15″,东经118°56′49″)之间的容沙区。

第十三条 其他以备复用的黄河故道,其管理范围为改道前划定的管理范围。

第四章 入海河道的保护

第十四条 在清水沟河道和刁口河故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修建围堤、隔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等工程、生产设施;

(二)在清水沟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阻碍行洪(凌)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三)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

(四)在堤防和护堤地上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窖、葬坟、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等;

(五)损坏堤防上的设施、标志桩、水文和测量标志以及通信、铁路等附属设施;

(六)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容器。

第十五条 在清水沟河道和刁口河故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报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或者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批准:

(一)爆破、钻探;

(二)在河道滩地安排货场存放物料;

(三)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

(四)从事挖河、开渠、堵复河汊、筑堤围地、筑堤蓄水以及其他影响防洪、防凌安全的活动。

第十六条 在清水沟河道和刁口河故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或者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批准。

在清水沟河道和刁口河故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不得影响河势稳定和危及河道工程安全。黄河水利委员会应当划定禁采区和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

第十七条 在清水沟河道和刁口河故道管理范围内,从事河道整治以及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渡口、道路、管道、缆线、取水、排水、排污、海岸防护整治工程等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等有关规定实施管理。

第十八条 清水沟河道管理范围内已修建的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工程设施,出现影响河道行水、输沙、泄洪、排凌的,原工程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或者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的要求,进行改建或者拆除,并承担费用。

第十九条 清水沟河道和刁口河故道管理范围内已修建的建设项目设计使用年限期满后,影响黄河防洪和占用河道、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部分,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拆除,恢复原状。确需超期使用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等规定重新办理审查手续。

第二十条 刁口河故道以及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确定的其他以备复用的黄河故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的建设,不得影响备用河道的使用。

对已经修建的建设项目,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登记备案。对影响备用河道使用的建设项目和阻水林木,黄河水利委员会或者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建设或者使用单位在备用河道启用前予以改建、拆除或者清除。

第二十一条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确定的其他以备复用的黄河故道应当保持原状,不得擅自开发利用。确需开发利用的,应当报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批准。开发利用活动造成黄河故道损坏或淤积的,由责任者负责修复、清淤,并承担费用。

第五章 河道整治与建设

第二十二条 黄河入海河道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等有关技术要求。

第二十三条 黄河入海河道的治理工程,应当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统一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对现行的清水沟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延长其使用年限。

第六章 工程管理与维护

第二十五条 黄河入海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引黄涵闸、大堤、险工及控导(护滩)等防洪工程以及入海河道治理工程,需要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的,须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按照前款规定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的工程,其维修养护岁修资金,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规定筹集。

其他各类工程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管理维护,黄河水利委员会或者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有权对其防汛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刁口河故道以及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确定的其他以备复用的黄河故道管理范围内原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及防汛储备物料,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

第七章 罚 则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或者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行政措施,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八条 黄河水利委员会或者其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容沙区,是指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或者黄河入海流路规划确定的、无堤防控制以下河道至浅海区需要沉沙的区域。

前款所称浅海区,由山东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的黄河河口管理机构共同组织划定,并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黄河的主人篇10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审美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对该地区民间歌曲的产生、发展、传播和民歌的审美特征、审美特点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产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生产劳动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产生的。它体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生活状态、文化品味,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民不同的音乐文化和审美趣味在民间音乐上的集中展现。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近入海口,冲击形成的平原地区。地貌结构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少。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是民歌产生的实践基础,没有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民歌的产生、发展和流传会大打折扣。因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域原因,民间歌曲中比较少见山歌题材,而号子、小调、秧歌、儿歌则更为常见。

一、劳动号子

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的时候,需要有一种能够统一劳动节奏的“口号”,以使大家步调一致,提高劳动效率。由此,产生了劳动号子。所以,劳动号子是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实用性是劳动号子的主要功能特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号子,也是以实用性为首要特征的,主要可以划分为黄河号子和建筑号子两大类。

因为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的特殊地貌,黄河发大水、洪涝灾害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人们来说是常见的事情。所以,同黄河水患之间的搏斗和斗争,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是长期不断,并且不可松懈的事情。在平时的采石、伐木、打夯、打硪对抗自然灾害和洪涝水患的过程中,劳动人民需要齐心协力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就形成了黄河号子,它属于工程号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号子,比较有代表性和特色性的当属于黄河硪号。其气势磅礴,节奏分明。因为是劳动筑建堤坝,统一劳动节奏所需要,故演唱以一人领众人合为主要形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劳动的效能,使得劳动者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完成劳动任务。

黄河三角洲建筑号子不同于黄河号子,但仍属于工程号子的范畴。可以分为搬运号子和夯号子两大类,主要是在建筑房屋时协调统一劳动节奏而使用的劳动号子。主要的演唱形式也是以“领唱”“合唱”为主。旋律相对简单,节奏感强烈。领唱的部分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二、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属于民歌体裁。也有称为“里巷之曲”。“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许多明、清的曲牌被直接移植到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中。黄河三角洲民歌中的小调涉及题材范围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调中都有体现。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传唱,黄河三角洲地区小调的曲调形成了华丽、流畅的风格,节奏规整,结构均衡完整。

黄河三角洲地区小调是“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里,长期流传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之中的。它生动活泼、清新鲜活,是广大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抒发感情,表达忧喜哀伤的最直接感怀。

三、秧歌

秧歌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黄河三角洲地区秧歌同样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以阳信的“鼓子秧歌”和惠民地区的“花篮秧歌”最为流行。黄河三角洲地区秧歌有自身特点,其舞蹈性、音乐律动性比较强。旋律的起伏较大,主要表现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民热烈奔放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鼓子秧歌是黄河三角洲秧歌比较有特点的秧歌形式,它所表演题材形式脱离不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实践,真实的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鼓子秧歌不限场所、不限时间,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劳动生产和逢年过节都有表演。因此,鼓子秧歌具有良好的生长土壤和极强的生命力。

四、儿歌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儿歌,主要是表现儿童天真烂漫的童真、对生活的新奇,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并且间有传播生活经验和生产知识等内容。歌词简单易懂,曲调同语言音调相近似,朗朗上口易学易唱。主要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起兴、反复、设问等等。歌曲的旋律较平缓,节奏规整。相对其他几种体裁,黄河三角洲民歌中儿歌较少,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歌曲;一类是反映儿童游戏的歌曲。

五、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审美特点

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歌曲丰富多样,表现了劳动、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特色突出、鲜明,节奏简单明了并不复杂,多以强弱分明的2/4拍子为主,层次鲜明;曲调优美,很少有大跳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多;歌词主要以描绘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的日常劳动、生活情景为主,劳动号子一类的实用性强的民歌体裁也不乏即兴性。充分的表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率性直爽的品性特征。

黄河三角洲民歌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艺术观照,同黄河三角洲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独特的地域特征,塑造了黄河三角洲人民独特的生活个性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也同样,赋予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独特内涵以及带有劳动人民本色和黄河磅礴气息审美特征。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精神的寄托、智慧的结晶,还是广大人民追求真、善、美,抨击邪恶弘扬正气的内心体现。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黄河入海口形成的冲击平原,地域环境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也因地域的独特而具有了独特的面貌与风格。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同中华民族其他地区丰富多彩的优秀的民间歌曲一样,具有多彩的形态,迥异的风格。除了因为地域特点而少见的山歌体裁外,其他民歌形式都比较常见且流传甚广,如:号子、小调、秧歌、儿歌等。而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的地域特性,同时也赋予了黄河三角洲民歌独特的民间歌曲审美特征。如同陕北民歌粗狂豪放,江南小调婉转柔情一样,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因为黄河的滩险浪高,赋予了它刚强不屈,坚韧挺拔的风格特征。船夫们惊涛骇浪里,搏击风高水险的通过黄河号子情景历历在目;建筑号子中,劳动人民步调划一,齐心协力的壮观生动重现……可以肯定的是,民间音乐的审美特征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人民性,在于它进步的现实主义传统。劳动群众是人民中的绝大多数,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被视为人民的代表。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三角洲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民间歌曲就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面貌与风格。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美学研究,正确的认识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存在的特点和价值。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审美的研究,对于发扬中国民歌的优良传统,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

[2]宋振军,《黄河三角洲民歌体裁及特点》[J].《四川戏剧》,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