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7:35:42

子午流注范文篇1

【摘要】子午流注法是中医学的一大瑰宝。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活动须顺时应势,以达到“阴平阳秘”的防病治病原则和“因天时而调气血”的因时调摄方法。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帮助人“固本扶元”的时间养生学,所有这些揭示了时间规律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和利用自然规律提高医疗效果的方法。我们现将应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服药的护理介绍如下。

一、子午流注的定义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活动中,子午流注的学术理论伴随着它独特的临床疗效而被肯定并流传下来。

“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1数和第7数(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这里指时间。就1日而言,子为夜半,午为日中;就1年而言,子为冬至气在月(农历十一月),午为夏至血在月(农历五月);就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由此可见,子午还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限。

“流注”是将人体气血循环比做水流,表示脉气注输过程。

子午流注,简单的说,是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子午流注就是指人体的气血循环,从子时到午时或从午时到子时,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开阖都有固定的时间。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经,依次为: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气血流注周而复始地流灌各脏腑。

二、应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服药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借着气血灌注,盛衰开阖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协调阴阳,调和气血。因此,服药时首先对疾病进行脏腑定位,然后区分病证之虚实,依时辰分别用药施治:大凡实证,在其经开之时,宜给药泻其有余之邪;虚证,在经开后1个时辰给予补益之剂。临床实践证明,按时辰分脏腑经络服药法确可提高疗效。笔者依据子午流注二十四时归属理论,当某经脉脏腑得到气血流注时,其功能则随之旺盛的特点,对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择时服药规律进行了临床研究,观察中药择时内服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治疗组择时服药为每日3次(8:00、13:00、20:00);对照组常规服药为每日2次(8:00、18:0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80.0%(P<0.05)。选择服药的时辰在午时(13:00饭后服)正为气血流注心经之刻,心经功能在旺盛状态,有利于驱邪外出,并且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在戌时(20:00睡前服)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再次增加心的力量,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吸收;辰时(8:00饭后服)胃经旺盛,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在辰、午、戌时内服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蔡仁英运用子午流注服药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服药时间予以特定安排:上午服宣肺清肺化痰之剂,一次顿服,服药时间为5:00~7:00;下午服补肺益肾纳气利水之剂,一次顿服,时间为17:00~19:00,经与常规服药(每日1剂,分2次煎服)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其他择时服药的护理临床研究涉及病种还有上消化道溃疡、子宫内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均显示出以子午流注法择时服药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公务员之家

综上所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同步,就能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平,马利华.子午流注学说与给药时间关系浅论[J].中医药学刊,2004,22(4):723.

[2]刘玉文.浅谈子午流注与时间护理[J].河北中医,1994,16(4):187-188.

[3]仲伟臣.子午流注服药法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1983,2(5):6-7.

[4]金远林.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之节律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20-21.

[5]蔡仁英.子午流注学说与肺心病择时服药护理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5):456-457.

[6]师成贤,黄为群.择时服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43例[J].陕西中医,2004,25(12):1104-1105.

子午流注范文篇2

子午流注法是中医学的一大瑰宝。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活动须顺时应势,以达到“阴平阳秘”的防病治病原则和“因天时而调气血”的因时调摄方法。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帮助人“固本扶元”的时间养生学,所有这些揭示了时间规律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和利用自然规律提高医疗效果的方法。我们现将应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服药的护理介绍如下。

1子午流注的定义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源远

流长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活动中,子午流注的学术理论伴随着它独特的临床疗效而被肯定并流传下来。

“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1数和第7数(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这里指时间。就1日而言,子为夜半,午为日中;就1年而言,子为冬至气在月(农历十一月),午为夏至血在月(农历五月);就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由此可见,子午还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限[1]。

“流注”是将人体气血循环比做水流,表示脉气注输过程。

子午流注,简单的说,是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子午流注就是指人体的气血循环,从子时到午时或从午时到子时,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开阖都有固定的时间。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经,依次为: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气血流注周而复始地流灌各脏腑[2]。

2应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服药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借着气血灌注,盛衰开阖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协调阴阳,调和气血。因此,服药时首先对疾病进行脏腑定位,然后区分病证之虚实,依时辰分别用药施治:大凡实证,在其经开之时,宜给药泻其有余之邪;虚证,在经开后1个时辰给予补益之剂[3]。临床实践证明,按时辰分脏腑经络服药法确可提高疗效。笔者依据子午流注二十四时归属理论,当某经脉脏腑得到气血流注时,其功能则随之旺盛[4]的特点,对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择时服药规律进行了临床研究,观察中药择时内服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治疗组择时服药为每日3次(8:00、13:00、20:00);对照组常规服药为每日2次(8:00、18:0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80.0%(P<0.05)。选择服药的时辰在午时(13:00饭后服)正为气血流注心经之刻,心经功能在旺盛状态,有利于驱邪外出,并且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在戌时(20:00睡前服)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再次增加心的力量,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吸收;辰时(8:00饭后服)胃经旺盛,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在辰、午、戌时内服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蔡仁英[5]运用子午流注服药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服药时间予以特定安排:上午服宣肺清肺化痰之剂,一次顿服,服药时间为5:00~7:00;下午服补肺益肾纳气利水之剂,一次顿服,时间为17:00~19:00,经与常规服药(每日1剂,分2次煎服)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其他择时服药的护理临床研究涉及病种还有上消化道溃疡[6]、子宫内膜炎[7]、腰椎间盘突出症[8]等,均显示出以子午流注法择时服药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同步,就能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平,马利华.子午流注学说与给药时间关系浅论[J].中医药学刊,2004,22(4):723.

[2]刘玉文.浅谈子午流注与时间护理[J].河北中医,1994,16(4):187-188.

[3]仲伟臣.子午流注服药法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1983,2(5):6-7.

[4]金远林.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之节律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20-21.

[5]蔡仁英.子午流注学说与肺心病择时服药护理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5):456-457.

[6]师成贤,黄为群.择时服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43例[J].陕西中医,2004,25(12):1104-1105.

子午流注范文篇3

关键词:产品设计;;叙事设计;养生文化

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选择所需产品,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所属功能与感官上的刺激,还对其抱有文化感、体验感等精神层次的期望。如何帮助人们通过产品去体验感受文化,在使用中获得情感的需求与精神的共鸣,使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更深度联系,形成对文化的理解、自我的诠释是设计所重视的着眼点。随着生活节奏变快、精神压力的增大,“文明病”、“亚健康”等概念走进人们视野中,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健康生活意识渐渐觉醒。中华文化中的传统养生文化有着解决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方法,将养生文化与现代产品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能提高人民体质健康与生活水平质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一、叙事学理论概述

叙事是文学概念中的理论,所谓的叙事学是关于叙事、叙事文本、形象、事象、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的理论[1],重点在于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叙事概念包含了内容和方式的两个部分,其过程上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意义。叙事学及其理论与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结合,不只局限于语言为媒介的叙事文本等研究对象。在设计领域,叙事理论已经在建筑学、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加以运用。(一)叙事设计。叙事设计与叙事学对应,也具有诉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特点。从本质上讲,叙事设计以叙事的方式重新整合了诸如对象,目的、限制等诸多设计因素,包括重建因素之间的联系和位置,形成付诸实践设计的一种系统性产品设计研究方法。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安排、表达一系列活动,以满足观众在物质、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并建立沟通与交流,以唤起观众的内心感受,记忆和联想,进而形成对历史语境、人文精神、自我体验的感知和理解[2]。当叙事发生时,设计作品不仅具有事物本体基本功能外,也成为叙事的道具和场景与事件中心。目前对于叙事设计的研究,主要由叙事理论出发,对典型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叙事理论在产品中的相关方法。文献[3]以地域文化主题为设计的重心,从形态、色彩、材质和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叙事设计。文献[4]从静态叙事和动态叙事两个角度分析总结了如何运用叙事原理提出设计概念。提供动静态叙事流程及方法。文献[5]将产品的叙事因素分为形态与功能因素,从产品的形态、功能、体验三方面进行叙事设计。本文基于以上文献为基础,试将养生文化通过叙事设计方法进行产品设计的研究,挖掘优秀的养生文化内涵,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扬。(二)文化主题下叙事设计方法。文化主题下的叙事设计首先确定与用户使用场景对应的文化主题并将文化进行解构重组。其次解析旧事件及产品的关键问题后,通过文化元素进行新情境的构建。最后将重构后的设计元素按照产品的四要素进行情节设置,由形态叙事与功能叙事进行概念设计。1.叙事设计要素:文化主题下的叙事从主题、情境、情节三个要素进行构建。(1)主题要素:文化主题即是叙事设计中的“事件”,“事件”是意义的载体,即设计的核心。受众会根据产品所包含的“事件”对情境产生共鸣。设计师借助“产品”这一载体来构建“文化主题事件”。因此文化主题作为产品叙事设计的前提,要按照文化的特性进行设置。文化的特征要鲜明并且表述清晰,避免模糊和表达分散给受众带来不知所谓的意象表达。叙事的主题可参照文学写作方法表述情境,意图给予受众情感精神方面的关联。叙事设计确定文化主题后,进行该文化的元素提取解构,再通过重设计元素,以形态与功能叙事途径进行表述。(2)情境要素:文化情境是叙事设计事件中的场景或环境,由文化、产品、事件组成,关系如图1。受众与文化之间的沟通需要由作品所展现的情境来触发,所以产品将文化主题与“事件”间的情境进行论述时,需要设计师通过主观判断与客观分析。设计师主观上要观察、总结、感受文化主题(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意象、特征)、客观上要调研目标用户资料(行为、需求、情感)与产品的设计分析(形态、功能),从而架起文化与受众两者间的桥梁。情境的适当与否,在于设计师对于文化的挖掘程度与模拟产品在受众使用时的情境。(3)情节要素:产品叙事设计要通过产品的形态、功能来阐释文化内涵与意义,完成受众对叙事的体验。即通过设计来处理产品与文化之间的关联。因此文化主题的前提下,如何推动设计师预设事件的演变,其重要一环便是“情节”的设置。清晰合理地传达设计的内涵,在于产品各要素之间的情节构建。情节的目的,是让事件在受众使用产品过程中具有节奏感和层次。在设计阶段,对情节的设置需利用文化形态、内涵的关联、相似意象转化或者文化特有功能的体现。经过巧妙转化后,可以让产品叙述更加连贯和准确,能够令用户较为准确地接收设计师的预设故事和情境。2.叙事设计途径(1)形态途径:形态是指文化产品本身固有的造型、色彩、材质等属性。在叙事中,作为道具表达所构建的故事,把要传达的文化意象通过产品的形态供使用者感知,为使用者模拟出内心情境。如Aalto湖泊系列杯子,通过将湖泊的曲线作为杯子的造型元素,以传达产品应自然绿色为主的设计概念,如图2。(2)功能途径:功能是指文化产品所有的使用属性。受众在使用过程,通过自身行为促使叙事情节发生,从而将预设的情境表现引发,得到体验感。或通过时间轴下,产品自发在情节中推动作品事件变化,以达到超过设计对象自身表现的内容,获取更为丰富的意象拓展。受众在参与设计和体验过程中成为设计叙事的主角,受众创造行为能赋予作品新的内容,加深用户的体验和情感共鸣。如深泽直CD播放器设计,产品外观借鉴通风扇的造型与通过开关设定的连续动作——拉下线绳开关,CD转动,音乐随即播放。将儿时记忆中拉线情境设定融入其中进行叙事,如图3。3.叙事设计模型:文化主题叙事设计构建,由三部分进行。首先由叙事主题开始,分析用户使用场景即旧事件与旧产品后,获取用户的需求,以此进行下步叙事。其次通过文化概念与以往使用场景的联系后进行改进,重新设计情境构建。设计师将文化概念进行文化特征提取与筛选后解构,重新将情节进行构思,解构文化特征设计元素以及为新产品的设计元素加以联系。最后通过功能、形态叙事两种叙事途径转化为设计概念,最后应用于实践,如图4。文化主题叙事设计构建,由三部分进行。首先由叙事主题开始,分析用户使用场景即旧事件与旧产品后,获取用户的需求,以此进行下步叙事。其次通过文化概念与以往使用场景的联系后进行改进,重新设计情境构建。设计师将文化概念进行文化特征提取与筛选后解构,重新将情节进行构思,解构文化特征设计元素以及为新产品的设计元素加以联系。最后通过功能、形态叙事两种叙事途径转化为设计概念,最后应用于实践。

二、叙事设计下养生文化主题分析

养生文化历史悠久、领域较广,种类较多、意象丰富,与儒、道、禅、医等文化融合,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与地位。大体可分为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两种状态,体现在视觉元素与语义元素两个方面。文献[6]通过分析养生文化提取文化因子,进行智能手表设计。文献[7]将养生文化进行归属,从人、产品、养生文化三者关系进行总结,得出养生文化在产品设计上有相当的价值与作用。文献[8]从艾草养生元素出发,转化为创意文化产品。基于以上文献研究,分析传统养生文化内涵提取文化元素,通过叙事设计方法,更有效地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在当今社会中,能解决消费需求并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通过产品实现人们在消费中对民族文化人性美、艺术美的追求,如图5。(一)养生文化主题。中华民族自古便有道法自然、贵生勿杀等养生思想。所谓“养”,指养育、培养、保养、调养、补养等,所谓“生”,指生命、生存、生长、生存活力、人体生命。养生的内涵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调养人体的生命,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7]。其中子午流注法是对中医养生及用药进行指导的一个规律与方法:每天24小时分为12时刻,对应于12地支和人体脏腑。每个时辰引导气血顺着当令经络,按照规律,循环活动。目的在于让人顺时养生,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健康生活。我们以养生文化中的子午流注养生理念进行文化元素的提取解构,设计产品的设计元素,如图6。(二)养生文化视觉符号。1.形态符号:文化元素中的形态,能够更加生动的体现养生产品设计的文化属性。玉自古以来便作为瑰宝,深得喜爱。儒家文化中将玉比作君子,重视修养的精神层次。中医文化中,如《神农本草经》等典籍进行休养的生理层次诠释。从养生文化产品形态进行外观设计时,可以采用文学中直观象征、隐喻、含蓄、明喻等手法进行设置,本次设计以直观象征手法从玉的造型提取元素运用产品中来凸显文化内涵,视觉形象将更加鲜明,更具象征性和文化性,能帮助使用者理解产品的使用方式与文化特征。2.纹样符号: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同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地支脏腑关系,以手太阴肺经为例,寅时三至五点时,肺经当令,血液经过肺而运往全身,此时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如果此时肺部不适,症状会更加明显。通过理解子午流注养生方法,根据时辰来断定病因,能够帮助自身进行调节来获得健康。3.色彩符号:色彩是视觉要素之一,有很强的表现能力,能最直观地影响受众感情变化与审美愉悦。在子午流注养生文化中脏腑与地支具有五行属性,不同的属性对应着不同的经络,如胆经对应着地支中的子时,子时在五行中为水属性,所以胆具有水属性。通过对典籍与图例进行对比分析,五行中的五种物质所代表的颜色分别为金—白色、木—青色、水—黑色、火—红色、土—黄色。了解五行在脏腑中的作用,观察代表颜色,能够让人选择合适的养生时间与方式来获得健康。(三)语义符号。1.历史背景:分析子午流注养生文化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提取隐形文化特征。子午流注文化是中医养生观中“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典型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合乎天地,自然统一。2.寓意内涵: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养生文化的着眼点在于身心健康、延长寿命。修身养性,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蕴含着人本思想的关怀,寓意人要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子午流注时间养生所传达出的价值内涵以及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养生文化要顺应天时,传统舒适、自然健康。综上所述,养生是由健康、长寿的祈愿出发,探索发展人、自然、事物的联系中的平衡,以此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代表了一种人类各方各面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下的养生主题及情境。探索和挖掘养生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叙事设计下的养生文化智能手环设计

(一)智能手环产品分析。随着健康中国政策、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智能手环便捷、智能的优点作为健康监测设备中的优秀产品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通过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其他设备同步,起到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这与养生文化指导人们进行保养健康行为的目的是一致的。对市场上的智能手环,从造型、色彩、功能、交互四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并得出结论。1.智能手环造型:分析市场上的智能手环形态,大致为圆形、矩形两种造型。2.智能手环色彩:市面上的手环,色彩多样。经过分析,多以黑色为主,附加其他颜色为辅。且颜色较为统一、单一。3.智能手环交互界面:智能手环显示屏因造型所限,可显区间略小,显示内容较少,以物理按键进行操作。因此设计时要对养生文化进行简化重构,整理适当的显示内容。4.智能手环功能:智能手环主要通过如运动监测、睡眠监测、心率监测等功能,判断使用者运动动作来得到相关数据,结合用户个人的体征经过计算,获得监测人健康与否的标准供使用者进行了解自身状态。结论:智能手环与养生文化主题大致契合,但市面上的智能手环对人们养护健康缺少引导,产品缺少文化内涵感与故事体验感。将产品由形态与功能以养生文化进行叙事,能有效地增加使用功能体验与产品文化附加值,以此获得受众喜爱。(二)养生文化主题智能手环设计实践。(1)文化主题:子午流注文化具有以人与天地相应,因时养生的文化内涵。其特征在于将时间和人体进行联系对应。掌握子午流注的文化理念,按照该文化指导的养生规则进行操作,能对人的健康起到很大作用。(2)目标人群:健康活动人群。无年龄范围。使用场景为日常使用。(3)设计目标:采用子午流注养生文化主题,通过叙事设计方法设计一款智能健康手环,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外,给用户带来文化感与养生体验。(4)主题提炼构思,如表1:3.设计方案(1)形态叙事造型:智能手环采用玉的形态,可以让受众感受到养生文化内涵。色彩:查看与转动的方式使用时间手环,手环上时间、经络、时辰会高亮,每个时间段呈现与五行相对应的颜色,供受众了解所在的时辰与属性。在产品造型中强调转动观察的语义,交互方式合理自然。(2)功能叙事:加入子午流注养生文化于智能手环中,第一受众可以通过产品最直观了解所表达的信息。第二受众可以再通过手环推送与手机等工具的养生信息,了解更多的养生方法供用户进行了解使用。(3)设计案例。传统养生文化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天时来调节自身的状态,达到养心修身的效果。以传统文化的特质使受众感悟了解运用传统养生文化的过程中,带来新的故事与情感,在保养身体的同时弘扬传播传统文化。

子午流注范文篇4

本文综合历代时间医学论述及现代时间医学文献,对中医时间医学中几个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时间医学注重综合节律论治,时间取舍方面要注意区别十二时与十二辰的不同含义;而现代时间医学则注重单个节律研究;两者不可偏废,应予互补。对同一疾病不同的愈甚持起问题和节律取舍问题主张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治病求本。在因时施治方面指出了时间因素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强调了临证时既要“时不可违”,有时又要“舍时从证”。

中医时间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是中医治疗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除了和古人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研究认识水平有关外,还与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还与古人的“天人相应”哲学思想分不开,当时认为人和天地自然都来源于气,受着阴阳、五行规律的支配,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或相类的关系。当时的医学巨著《内经》还把时空观作为评定医生医术水平的标准:“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认为医道教众传世首重时空观,这对后世中医时间治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助进作用。国外自从1729年法国天文学家德曼仁公布了他观察到植物叶片随昼夜变化而周期变动结果以来,生物界对生命节律的研究日益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节律性是生命的重要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1937年在瑞典Rannely召开了国际生物节律会议,随之时间生物学诞生,不久时间医学及时间治疗的研究蜂拥而至,目前有关时间医学方面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有近400篇。综合上诸文献,可以看出中医时间医学有许多问题各文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笔者综合各家所述,参以历代时间医学有关论述综合归纳分析,兹将几个争议问题探讨如下:

一.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时间医学问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及其对医学的影响已成为中医和现代医学共同探求的内容,但由于两种医学体系不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也有相异之处,加之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上的差异,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时间医学又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中医时间医学以人体为一整体,重视对人体节律活动的综合观察与描述,如人体阴阳生理年节律,气血盈亏月节律和五脏病自然史节律等,所论阴阳、气血和五脏等分别是人体多种组织功能的综合代表。以五脏为例,不仅包括五脏本脏,还包括与五脏相关的五体、九窍、六腑等,而有关五脏生理节律也就包括了所有脏象学说内容。对于人体节律的形成中医注重人体各种器官组织功能活动相互之间的作用,如认为五脏节律的形成是脏器本身变化和脏腑之间作用变化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以五行生克学说阐释之。又如阴阳节律,是阴阳双方互为影响,互为消长而形成的。这些均说明中医以研究人体综合节律为主。

现代医学则注重将人体分割成各个组织器官,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去研究人体节律活动的方式与动因。观察的对象多以单个器官,或一项功能、或一种物质变化为主。如皮质激素昼夜分泌模式,体温的昼夜改变,肾脏泌尿功能的变化周期等。此种以单一组织器官功能节律活动为研究对象,较中医具体,易于深入。

诚然要强调的是综合节律将人体节律间,以及自然界的综合影响均考虑在内,包括了体内外有关节律形成的众多因素,故综合节律的研究是单个节律研究所不能取代的。单个节律研究则以某一具体组织器官功能活动为专一研究对象,从分析方法入手,将单一节律从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观察,结果较为可靠,能够不断深入下去,充分揭示其机理。因此单一节律的研究非常必要,综合节律研究也无法取代之。

中医重视综合节律,现代医学则重视单一节律,这是两种医学在不同指导思想影响下各自侧重研究的特点。中医时间医学应汲取现代时间医学研究成果,并展开对人体单一节律的认识,重新分析评价综合节律的可靠性,应用性,并不断修正之。现代医学则应结合中医综合节律的方法与成果,对所研究的单一节律,求其共性,加以综合归纳。

子午流注范文篇5

鱼际穴首见于《灵枢?本输》,乃手太阴肺经之荥穴,具有清肺热、利咽喉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哮喘等肺系疾病[1。“荥输治外经”,作为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又用于治疗手太阴经循行部位之痹痛,如肩内廉痛及肘挛指肿等。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巨刺鱼际穴尚可治疗脯痛,且未见诸相关文献报道。故不揣陋昧,述之于下。考“脯”,又写作“踹”,《说文》:“脯,腓肠也。”系胭下胫后隆起之肉,似肠在内,故名脯肠。又名腓肠、腓。腓者,肥也。即今之所谓腓肠肌处,俗称小腿肚,因此脯痛就是小腿腓肠肌处疼痛。该症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尤以坐骨神经病变引起者为多见,故腰椎问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及梨状肌综合征等都可出现,此外小腿部肌筋膜炎及肌肉劳损亦是常见病因之一。

在经脉病候中。明确记载有脯痛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载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脯如裂”,“脯如裂”就是小腿腓肠肌处剧痛如同裂开。另《素问?脏气法时》记载:“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脯腑足皆痛。”说明肺之病变亦可引起脯痛,这就为用肺经之腧穴治疗脯痛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脯痛本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为什么肺经病变也可以引起脯痛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为“脏腑别通”理论。此理论首载于明李梃《医学入门》转引之“五脏穿凿论”囝,后有医家称之为“脏腑互通”及“脏腑通治”。清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将之作为针灸临床取穴二十六法之一I3J。其后董氏奇穴传人杨维杰将其称为“脏腑别通”,并在《针灸经纬》和《针灸宝典》中均列有专章论述,认为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针灸临床应用之,“极有疗效”,“更有立竿见影之功”“。据脏腑别通理论,肺与膀胱通,手太阴病变可导致“小便数而欠”、“溺色变”等膀胱之症状:而足太阳病变.亦可出现咳嗽、咽痛等肺系症状。皆是肺与膀胱通之佐证。临床上用“提壶揭盖”法治疗小便不通,即是通过治肺疗膀胱之病,乃肺与膀胱通理论临床应用之典范。其二为“十二经对冲”理论。中医学认为,营气在人体手足十二经脉中依次循环流注。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后人将这种流注次序与一天内十二时辰相配。如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申时膀胱经等。又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与十二时辰相配的地支之间有一种对冲关系。其中,寅与申对冲,也就是说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对冲。具有对冲关系的脏腑、经脉在生理上有互相调节作用,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并互有调治作用同。综合上述理论,手太阴和足太阳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因此不仅足太阳经之病变可以出现脯痛,手太阴经在病理状态下亦可影响足太阳经而出现该症状,脯痛可取手太阴之腧穴进行治疗。

根据“荥输治外经”之取穴原则,治疗脯痛时,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和“输”穴太渊皆在选取之列,为何独取鱼际呢?笔者认为有以下2点理由。一为“体应全息”原则。“体应全息”由杨维杰在《针灸宝典》中提出,其中“体与体之对应”体现了形态结构相似的组织之间有某种全息对应关系。吴棹仙在《子午流注说难》载“鱼际乃阴荥火穴,在手大指后鱼腹中”,鱼际穴位于手之鱼腹,《素问?刺禁》:“刺脯肠内陷为肿。”马莳注:“脯肠,足鱼腹中承筋穴。”另《素问?刺腰痛》:“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脯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马莳注:“故脯形本如鱼腹,故鱼腹即脯也”这些都可说明足脯即足之鱼腹也。以位于手鱼腹之鱼际穴疗足之鱼腹病变,乃以上鱼腹治下鱼腹,远道巨刺,同体相感,平衡疏导,疗效自然更好。而太渊位于桡动脉之旁,故而与“脉”之关系较为密切,“脉会太渊”。故太渊多用于治疗无脉症、肺心痛及胸痹等血脉类疾患,加之太渊所在之处皮薄肉少。从体应的角度而言应该选取鱼际更合适。其二。据文献记载.鱼际穴能治疗“痹走胸背痛不得息”、“咳引尻痛”等症状。既然鱼际穴可以治疗肩背痛及尻痛等足太阳经之症候,那么治疗足太阳经循行部位之脯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总之,运用鱼际穴治疗脯痛,既有《黄帝内经》所记载的肺病出现脯痛作为依据,体现了“脏腑别通”、“对冲取穴”、“以肉治肉”等取穴法则,亦符合《内经》中“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之古法针道。临床运用时,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及梨状肌综合征等病症引起的,脯痛也许是其中症状之一,取穴时应根据疾病特征,采取灵活之配穴法,整体治疗,而不能只着眼于局部,忽视整体。对于小腿部肌筋膜炎及肌肉劳损等局部病变引起的脯痛.只要排除静脉栓塞及骨瘤等致病因素,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在针刺鱼际穴后按摩或活动局部,即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局部有脉络瘀滞显现.则结合局部刺血拔罐效果更佳。

子午流注范文篇6

[关键词]中医针灸;黄帝内经;古今之辩;内外之分;西方针灸

中医针灸贯通华夏文明之脉,挥写着数千年中华民族医学史独特篇章。《礼记•大学》开篇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1]。围绕“医学是什么”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恒久命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认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存在着中西方不同发展轨迹,西方传统医学在公元5世纪后衰落,而中国传统医学长盛不衰,持续发展。笔者藉此以中医针灸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理路为证,发现其演进过程经由三大分水岭并衍生出重要理论命题。一是关于中医针灸的古今之辩,核心涉猎《黄帝内经》的溯源及其哲学分流;二是关于中医针灸的内外之分,集中表现为针灸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的问题;三是关于中医针灸的中西之别,重点要解析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WMA)之间的关系。上述三大命题聚散分合,既聚合为中医针灸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哲学本根问题,还离散为中医针灸传承发展中的主要理论分歧。由此延展出如何推动中医针灸务本开新,亦即怎样整体把握中医针灸的哲学根基及未来走向的现实命题。

1古今之辩:《黄帝内经》起源及其思想分流

凡论及针灸起源则关涉中华文明源头。针灸因何而生,从何演化,如何形成数千年代际相承的历史品质和学科风貌?无论是千百年来针灸的针具和灸法演化,还是针灸疗法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发展,总是隐现并且贯穿着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这不仅折射出中华文明在中国传统医学演进中的思想光辉,反映出中医针灸疗法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变迁过程,而且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医学智慧乃至哲学思想,呈现出漫长历史时期中医针灸发展的独特品格。《黄帝内经》堪称中医针灸的集大成者。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盛赞华夏始祖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山海经》则流传“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记载着“石篯”刺破痈肿的疗法。从使用砭石到完善针具针法,从使用火种到形成施灸工具和艾灸疗法,均充分反映出华夏先民把生产工具和生活条件发展为自身健康服务的理念。直至《黄帝内经》问世,才最终形成了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经典。后世尊称为“医之始祖”的《黄帝内经》[2],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81篇,论述针灸学的内容近半数的篇幅,位列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其收录为“医经”[3]七家之首,其中《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细数《黄帝内经》的版本断代研究,大致可分为3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成书于先秦时期。古人冠以“黄帝”和“经学”之名,藉以《黄帝内经》证明中医发祥历史悠久,集中圣贤思想,位居重要典籍。《淮南子》和晋代皇甫谧、宋代林亿等医家均以此为崇。二是定型于战国时期。宋明时期的儒家和医家如邵雍、程颢、朱熹、桑悦、方孝儒等,均持有《素问》与战国时期《周礼》同时代的观点,亦有《黄帝内经》出于扁鹊之后、仓公之前的比较性论证。三是完善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瑛曾作出《素问》诞生于西汉的推断;现代中医学者则因由西汉“黄老学派”盛行、西汉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而得出《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的结论。综合上述观点,即可发现《黄帝内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段,可谓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从《黄帝内经》的文本分析,遂有《素问》为基、《素问》为法的特征。一方面,《素问》完成了中医的基础性和整体化建构,广泛涉及脏腑学、经络学、病理学、诊治原则、针灸学等范畴,其哲学基础来源于“黄老之学”;另一方面,《灵枢》涵涉脏腑、病因、病机等内容,尤为注重阐释经络腧穴、针具刺法以及治疗方法,兼具《素问》本体论和《灵枢》方法论的特点。《灵枢》最早称作《针经》,后有《九卷》《九灵》《九墟》等称谓。《灵枢》之名,出于唐代王冰《素问〈序〉》及注语。南宋史崧编撰《灵枢》二十四卷,元代“古林书堂”刊本为十二卷,明刊《道藏》本为二十三卷,现仅存史崧二十四卷本《灵枢》行世。中医针灸始终灌注着中国哲学思想精髓。中医针灸的学理基础从何奠定,其思想源流有着怎样的主体脉络呢?探析这样的命题,首当涉及长期润泽中医针灸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并且它显然前置于中医针灸的内在体系研究。譬如,中医针灸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黄帝内经》与道家经典诸如《道德经》《庄子》《太平经》《淮南子》《管子》在思想表达和专用术语等方面相互参透。诚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坦言:“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4]。这在《灵枢》中就有着集中反映,主要表现为道家哲学的本体论“天人合一”衍生出五行、精气等哲学观,并生成了经络周而复始、循环发展的思想;道家哲学的辩证法“阴阳对立理论”则延伸出针灸阴阳调和与辨证施治的理念;道家哲学中的自然观“道法自然”则演化出针灸“针法自然”的原则;道家哲学的修真理论则为针灸技术吸纳并藉此打开众妙之门。又如,中医针灸受到儒道合流和理学发展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哲学经由儒家思想改造,淡化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进而衍生出“理”为最高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形成了儒道合流乃至并重的新格局。儒家思想影响的理学,推崇“万物有理”和事物运行的规律,这在中医针灸“子午流注针法”起源和运气学说发展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学术界普遍认为,子午流注属于“宋代儒医群体形成、医儒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融合的背景下,针灸医家运用了儒家象数理论所设计的一种针刺理论”[5]。子午流注取穴法因循天干地支阴阳之变,遵循脏腑经络平衡运行,恰恰表现为理学在针灸中的应用。北宋初期,运气学说日益兴盛,主要依靠预测气候和疾病流行趋势,采用天干地支配阴阳五行、地支配三阴三阳之气等方法,测算“运”和“气”的盛衰,其哲学思想与理学崇尚的宇宙整体观、脏腑一体观、天人合一观高度契合。

2内外之分:针灸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之考证

辨明中医针灸独立化发展问题至关重要。针灸是否诞生于中国,是不是异域文明传来的舶来品?一直是中医哲学史维度论证针灸起源的热点论题。显而易见,针灸研究的最初目的并不只是探究针具和施治方法,与之相应的是,如何研究并且奠立针灸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甚至哲学基础,才是进行理论溯源的起点。其中的关键点即在于,中医针灸在其衍生的历史时期有没有受到同时代文明的渗透,即中医针灸是否受到印度佛教思想影响乃至影响的程度。辨析针灸尤其经络理论源起印度的观点。针灸源起道家思想并盛行于中国本土化宗教之列,大多与道教关注人与物之间内在联系有关,但也由此嬗变出针灸与佛教的因缘及各种不同观点。针灸理论基础受到佛教影响亦或来源于佛教,不仅是针灸起源及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要论题,而且涉及针灸与佛教及其经典之间的关系。其中较为典型的观点就是日本医学家早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经络起源说”。1950年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合著的《经络之研究》,认为针灸的工具术式在汉译佛经中较多表述,藉此作为针灸来源于印度的佐证。然而,长滨善夫等所举证的《金光明经》由唐三藏法师义净及其助手慧琳翻译,其中《除病品》论及“针刺、伤破、身疾、鬼神、恶毒、孩童、延年、增气力”等八术,实指针刺外伤而非针灸之术,这在慧琳注疏的《一切经音义》《音义》中均有所释。有研究者指出,中医所言之“脉”演化为“经脉”和“络脉”,合称为“经络”。“凭此而说中医学的针灸、经络来源于印度佛经,是随印度僧人和佛经的传入而发展起来”[6],实属本末倒置。论证针灸具有内生特征而非印度传入,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唐代及唐以后汉翻的印度佛教典籍,因教义而不著录医书,即便所言外科也只是服从于发心修法,加之翻译者往往从自身所处语言环境和社会习俗出发,自然而然涉及针刺和破伤法的内容;二是针灸文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后,整理者命名的《帛书经脉》亦称《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考证为秦汉之际成书,据此可作为针灸起源中国的明证。辨识印度古医书记载针灸的真实性问题。古印度医学的吠陀理论与中医存在颇多相似,两者均能反映出华夏文明与古印度文明在医哲学体系建构方面出现过长期的交流互鉴。自公元前1世纪,佛教东传并带来印度医学理论。仅《隋书•经籍志》收录古印度医书就达11种之多。敦煌藏经洞留存古印度著名医家耆婆所著《耆婆书》[7]。古印度医学中的“四大不调”“四百四病”等学说也被道教医学理论吸纳和运用。尤其是佛陀耶舍翻译、竺佛念传译佛教戒律经典《长阿含经》,内卷《阿摩昼经》《梵动经》尚有医方和针灸药石的记载。由此触及释迦时期就有印度针灸传世并东传中国的论题。吴国支谦早于佛陀耶舍的译本以及印度巴利文译本,均未在两经中涉及针灸内容。可以推论,针灸用语乃佛陀耶舍和竺佛念曾使用习语和意译所致。玄奘《西域记》所载“寿祠平术”四吠陀,源起古印度医学养身治病、禁咒去害的基本医理,亦可以证明印度吠陀理论在中国传播。但其后义净所作《南海寄归内法传》[8]则称许“针灸之医,诊脉之术,赡部洲中”,有着超越古印度和东南亚医学的独特地位。综合而论,唐代以后皇室所设咒禁科可能与佛家传入禁咒理论存在紧密关联。值得肯定的是,中医针灸尽管有着独立发展的历史脉络,但其与古印度医学乃至佛学的关系仍将是医学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选题。

3中西之别: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关系矫正

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发展具有协同性。如果把西医理论在中国传播称之为“西学东渐”的成果,那么中医针灸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则因循“东学西渐”的路径。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有哪些异同,西方针灸如何接受中医针灸影响并开辟出自身独特领域,甚或西方针灸是否会取代中医针灸?关键要清晰回答针灸在中西医发展中的差别,从病理学和现代诊疗技术等范畴澄清中医针灸的系统性特质,深入认识西方针灸在借鉴和推动针灸学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早在16世纪中医针灸业已传入西方。19世纪西方开始运用针灸疗法。1971年7月26日《纽约时报》头条刊发了记者詹姆斯•赖斯顿《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手术》[9]一文。1972年8月《新闻周刊》封面推介《神话还是神奇?》的针灸内容。目前针灸已取得全美绝大多数州的合法化地位,构成美国整合医学和医疗保健的重要部分。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已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刺疗法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迅速且认同度日益提升。西方“针灸热”现象及其实证化发展的强劲态势表明,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契合度较高的因素。针灸诊疗相关试验和施治原理表明,人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可以伴随针刺激活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内源性阿片肽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而发挥痛觉调控作用”[10],进而增强针灸的疗效,体现出针灸病理及其控制学的诊疗价值。基于这样的病理基础和认知模式,如何缓解和消除疼痛,选择并确认痛点,已经成为中西医逐步缩小针灸诊疗差异的重要认知区域,也是现代针灸学推动中西医融合的关键要素。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机理阐释上存在差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项目研究表明,美国针灸教育经过近40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了联邦统一的办学资格及项目的认证管理、硕士及博士学位教育以及专科医师从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11]。然而,在美国数以万计的执业针灸师中,华人华裔从业针灸师仅数千人。西方研究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经络不存在、穴位亦不存在”的观点,表明中医针灸归属的中医药哲学体系没有得到西方主流社会认同。较为典型的差异在于,西方针灸在临床研究中常常质疑中医针灸的经络理论及其穴位特异性。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相似性研究,只是一个良好开端,并没有消弭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发展所存在的差异。两者差异性客观存在并表现为病理学层面的冲突。一方面,中医针灸奠基于阴阳五行、经络腧穴理论,依从腧穴分类与穴位的特异性,进而在临床应用中施以配伍的原则方法,中医针灸腧穴则兼具病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另一方面,西方针灸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病理体系,其所倚重的针刺治疗方法通常从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医学中寻找依据,可以视作西方循证医学适应性发展的重要尝试。因此表现在病种分类和治疗方法方面,中医针灸主张“标本兼治”并运用“阴、阳、气”综合诊察和治疗,西方针灸则注重发挥“扳机点”理论(MTRP)的病理效应和工具价值。这样的差异无疑也是中西医遵循不同哲学体系的现实印证。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关系需要正确定位。有研究者在系统考察中国引入西医“nerve”这一解剖学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明末清初至民国的西学东渐带来了大量的西医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此后针灸理论与经络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12]。纵观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的发展仍然处于各自调整和相互吸纳的阶段。为此厘清两者关系将是一项长期性和常态化的研究选题。笔者认为,关键要确定两者在医哲学维度并行不悖的关系。中医针灸的哲学基础深厚而庞杂,既有医学经验论的质素,也有其转型发展所吸收的现代医学元素;西方针灸虽在局部保留着中医针灸的称谓,但其哲学理论基础更为接近现代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尽管开展中医针灸与西方针灸比较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已经呈现出两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互动发展关系,两者奠基于并行不悖的医哲学基础。因此,以某一方的医哲学理论及其观点贬损和打压另一方的做法,显然并不可取。当前,重点还要确证两者在临床医学中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针灸学尤为重视临床试验对照和临床评价,由此达成了中医针灸和西方针灸在临床意义上日趋融合的关系。中医针灸倡导运用辨证施治、相反相成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西方针灸从单一介入疗法转向整体动态平衡疗法。西方针灸总结形成的MTRP认为,“扳机点”的临床特征与传统的经穴,特别是阿是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13]。针刺“扳机点”能够发挥节段差异的神经调节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效应,有助于中医针灸形成邻近穴位、针刺手法等安慰对照。

4务本开新:中医针灸的哲学根基及未来走向

子午流注范文篇7

1农业与中医学的关系

科学文化首先是由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从本质和起源来看,中医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1]。早在七八千年以前,中国人开始从事种植经济,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遗址都证明了这一点。此后数千年间中国的农耕、丝织、金属冶炼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农业劳动是生物型生产劳动。农业生产的胚种与成体都是生物有机体,它不能机械分割;胚种的生长是发育的过程;农业生产需要和谐的自然环境,是按生物生长的规律进行的;农业生产者是多面手,分工协作尚处在萌芽状态,所以农业文化本质上是有机性的文化,把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合乎规律的变化过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文化泛化到看人,人体也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同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建立在这种有机论、朴素系统论基础上的传统中医把人体看作不能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生理和病理,对人的生命功能作出生物学、甚至哲学本体论的解说,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体当作一个黑箱来研究,在诊治疾病时注重辨证施治,用药注重多味药并服,注重整体调养,药物大多是生物药材或靠采集或耕种获得,注重顺应自然、养生保健。其思维方法较多采用取类比象,注重悟性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具有浓重的辨证色彩。从而同建立在还原论、机械论基础上,尤其是作为工业文明反映的近代西医注重分析、实证、工具、技术的作用,注重用物理学、化学解释人体功能,重视单药独进、有针对性局部治疗(即强调溯因分析认识论、微观实体本质论、浅性因果决定论的向后、向下、向外的认知方向)疾病的医疗观有根本区别。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当时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汉书•艺文志》载,农学名著有9种之多,金属冶炼、造纸、煮盐、制帛等手工业亦有重要成就。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医学。如构筑物质世界和人体系统的“五行”学说,直接源自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尚书大传》曰:“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其值得注意的两点,一是“金”,不同于单质的天然物,是由于冶炼技术发展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合金。二是点出“土”在五行中的重要地位。《国语•郑语》曰:“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表明“土”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比其他四行重要,这是农业生产以土为本思想的体现。这一点反映到医学中,《黄帝内经》把运化水谷精气谓之“后天之本”的脾归于土,认为“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足以略见其影响之一斑。农业生产对于中医药学的最显著影响和作用之一,是规定所用药物以草木为主,动物及矿物类药物只占很小比例。据统计,《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物252种,占69.04%;动物药67种,占18.35%;矿物药占46种,占12.6%。此后的历代本草著作中,植物药始终占大多数,动物药也多是农业的副产品与渔猎产物,矿物药则与农业或手工业有关。总之,以农为主,兼营(手)工、林、渔、猎的农业经济,规定了中药的种类及其获取途径。

除此之外,农业文化还规定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特征:第一,法于自然。农业生产高度依赖自然界,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能逆行。中医据此提出防治疾病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第二,重治未病。效法自然,并非无所作为。在农业生产中,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农业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疾病。中医提出“治未病”的原则,即在疾病未曾发作之时,就积极预防,使之不发生,或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等疾病已经产生再行医治,就难免造成伤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故强调重视养生保健,重视疾病预防。这也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重要特点。

2科学技术与中医学的关系

科学技术历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科技史上,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它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而且拥有当时较为发达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建筑学、农学、金属冶炼学、生物学、金丹化学。医学的形成不仅需要大量的医疗经验,而且有赖于人们对自身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达到一定的科学认识水平。中医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古代科技发展的支持分不开的。

天文学为中医提供了宇宙观背景。远在夏朝,天文学已编制出“夏历”;西周时提出28星宿概念,战国时提出24节气。至秦汉时出现更具系统性的天文学假说“浑天说”、“盖天说”和“宣夜说”。同时代的《黄帝内经》不仅蕴含大量的天文学知识,而且接受了当时最具科学性的“宣夜说”。如“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冯乎?”“大气举之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认为人们所居住的大地在“大气”的作用下悬浮于宇宙之中。中医注重天文学,其目的在于弄清天人之间的关系,结合人的生存大环境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防治疾病的规律。人不仅源于自然,而且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天地日月的运行对人体生理、病理都有影响。“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不能积极适应天时及节气的变化就会发生疾病,因而防治疾病的原则自然可以从中推导出来。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阴阳与五行构成了其基础,它们与古代天文学更是直接相关。中医认为,人之阴阳本于天之阴阳。“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以应天之阴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行更是与五方、五气相联系。“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揭示出天人相应,天、地、人统一的观点。人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受到生物界一般规律和自身特殊规律的支配。因此,以防治人体疾病,维护和恢复人体健康为宗旨的医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之上。中医经典涉及许多生物学知识,对生命的起源和生存条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作了科学的探讨。

《黄帝内经》把生命现象当做一种自然现象,揭示出生命现象的总根源在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然而,阴阳并不是空洞的抽象概念,它们“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成,而化生万物”(《素问•天元纪大论》)。在维系生命活动过程中,则是“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化气以成形为基础,成形以化气为统帅,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成为生命活动的支柱。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了生物节律,从而大大发展了生物学。它以自然界周期性变化为背景,发现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脉象、色泽等皆有相应的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的变化节律,在发生疾病时表现尤为明显,“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多数疾病早晨减轻,夜晚则加重。中医对生物节律探索的最重要成果,就是提出了“子午流注”学说,并把它运用于针灸学,形成其理论基础,这在临床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其他科学技术也都深深影响着古代中医。如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八纲辨证,子午流注针法,方剂配伍中,蕴含着古代数学知识,其中大量使用着模糊化方法。诸如“气”的范畴,五行学说,病机学说,针灸及磁疗中,则显露出其物理学背景。而中医药学中的化学知识则直接得益于古代金丹化学以及手工业生产实践。因而中医学的发展繁荣,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果。

3政治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国自进入阶级社会后,王权就成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至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政权,开始了延绵数千年的皇权统治。这种皇权制度与逐渐强化的大一统思想对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封建统治者为延年益寿、延续子嗣,保证皇权世代相袭,都十分重视医药,并千方百计地加以控制、利用。历代王朝专设御用“食医”、“太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事制度、重视医药典籍,从而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延传和发展。西汉开始,为强化皇权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皇权至上的政治思想氛围对医家产生重大影响,并无形中渗透到医药学中。其突出表现就是把人体生理组织与政权系统相类比,以心神喻君主,从而表明心神是全身的主宰,君主是国家的中枢。《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人体12脏各有分职,且有“相使”、“贵贱”之分。肺、肝、胆等脏器分别是“相傅之官”、“将军之官”、“中正之官”、“臣使之官”、“仓廪之官”、“传道之官”、“受盛之官”、“作强之官”、“伎巧之官”、“决渎之官”、“州都之官”。在此之上矗立着心君之位:“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昌,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这里,既是指心神的主宰地位,也是论证君主的重要性、合理性。这是医学理论,也是皇权思想。《内经》之后,以心为体之君,以君为国之心,成为思想家、医家的常规类比。医官制度的设立,皇权思想的强化及在医理中的泛化,也深深影响到医家的价值观念。既然身与心犹如国与君,所以治身如同治国,治身者亦可治国。医和说:“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国语•晋语》),突出治国的重要,其价值判断为:治国者为上医,医疗者为下医。后世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这一价值观念的影响。这里当然不乏有医家欲抬高自己身价的心态,但已足见封建制度、皇权思想的巨大影响。

4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中医药学,不仅受到当时经济状况、政治上层建筑的作用,而且还受到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先秦时期曾经出现诸子竞出、百家争呜,是中国学术发展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不同学科和观点体系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特别是医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在临床中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决定了它自身及与其他学科的可通约性,需要各种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技能、技巧的支持和转移。因而中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势必尽可能地汲取和综合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以解决其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融摄性。对医学理论形成影响最大的当属哲学思想。

子午流注范文篇8

随着“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实质已从过去的疾病护理发展为对已患病或未患病“人”的护理,也更多的考虑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如何遵照天人相应论,对已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估,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使中医护理得以发扬光大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天人相应在人体的生理反应

作为自然界中组成部分的人类,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和支配,如《灵枢·邪客》所云:“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窍……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2]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动,又可归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同时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四季、五时相关:平旦为肝木所主(7:00~9:00),日中为心火所主(11:00~13:00),脾主日(13:00~15:00),肺主下晡(15:00~17:00),肾主夜半(23:00~1:00)[3]。这些均说明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2人体病理反应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人体的生理节律与时间变化相应而协调,一旦这种协调被破坏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即病情的变化也同样具有时间节律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2]。即“夫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如肝病在夜半(23:00~1:00)多相对安静,此时为肾水所主,木得水养;病情加重在下晡(15:00~17:00),因金旺而乘木,患者神志转清易在平旦(7:00~9:00),因木旺于寅卯而相助机体正气。

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病情变化与季节、时间的关系,陈阳春等[3]对1986—1989年郑州地区20余万自然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死亡与时间节律关系进行了4年前瞻性的动态监测,发现脑卒中脑出血发病以小寒最多,大暑患者数最少;脑血栓形成总的患者数以小暑最多,处暑最少。王永涓等[4]对464例死亡患者进行分析显示,以12月与6月(冬月和夏至月)死亡最多,以季节分布冬季死亡最多,夏季次之,节气日死亡率高于普通日死亡率;死亡与时辰关系看出卯时、巳时死亡最高,次为午时、子时、寅时,这与卯时、午时、子时为阴阳交替之际有关,亦说明阴阳消长交替之时对死亡影响明显。患呼吸道疾病死亡者以冬季、仲秋较多。患消化道疾病死亡以冬季、夏末秋初为多。侯俊[5]对6338例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发现一年之中消化性溃疡在冬季、秋季以及冬春之交好发。一日之中溃疡病出血易发生于0:00~4:00及12:00~16:00的时段内。这些现象均可看出人体发病与自然节气及气候变化无不关联。

3天人相应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3.1因时、因地、因人全面评估

根据疾病发作周期,观察患者阴阳气血旺衰分布部位有昼夜的不同,合之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影响到疾病,使不同的阴阳属性病变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中发生或改变,观察病情加重或减轻的时间,进行正确评估。

同一症状其时间不同评估目标就不同,如从正常脉象反应,春季多浮脉,夏季多洪脉,秋天多毛脉,冬天多沉脉。疾病多根据其阴阳属性不同在一日内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患者时可根据疾病在昼夜不同时间发病的规律,进行正确评估,尽早护理加以预防。又如血压的观察,人体的血压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变化规律。首先,从季节变化上,一般高血压病患者在夏季由于天热,外周血管扩张,血压较其它季节偏低,由于冬季天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偏高;其次,血压在一日中也具有典型时间生物学规律,6:00血压开始升高,至10:00达最高峰,12:00开始下降,通常称此时段为血压第一高峰,至16:00血压又逐渐上升,至18:00达相对高值,即血压第二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3:00血压降至一日内最低值[6]。我们在对护理对象的血压评估时要考虑到这些正常的节律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评估,其时间选择在2个周期的起始点(即6:00和16:00)之前30min,这样才能更准确评估这一生命体征的变化。

据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清晨的心肌缺血占全部缺血时间的46%,清晨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较24h平均增高40%,中风发生危险较24h平均高30%,因而人们常把6:00~12:00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7]。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证的正确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潜在护理问题和危险因素。

3.2辨证审因、顺时应势确定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中将评估所采集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引起疾病的原因,从根本上实施护理,解除病痛,促进健康。如午后发热患者,如见蒸蒸发热(体温最高达39℃)、大汗、头重体困、胸闷乏力、苔黄、脉数,说明为湿温症(有感染),即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护理手段使热随汗出。同为发热,如肌肤干燥、手足心热、口干口渴、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则为阴虚有热,阴虚有热则不可采用物理降温,以免伤阴助热。

3.3重视天人相应观,选择“良辰吉时”用药

“良辰吉时”即时间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时间医学体系—子午流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和月亮与人的生活节律息息相关,人的脏腑、心理和情绪的变化都有其时间节律。择时护理的关键就是找出这些规律并加以运用。应当按照人体的生物节律在最佳时间给予最佳剂量,以便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发汗解表可上午用药,以利人体阳气于上午升发之势,发挥药物解表作用;攻下逐里可下午用药,以利用人体午后阳气内敛,阴气沉降之势发挥药物攻下作用;滋阴养血、滋养肝肾的方药多主张黄昏、夜晚服,因夜晚时阴气渐生而盛,药可乘人体阴气欲盛之势,发挥更大作用;脾阳虚泄泻患者服健脾药主张清晨、上午服,因上午阳气渐生而旺,补气温阳药可借助人体阳气欲盛之势发挥药物作用[8]。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护理更应注重时间性,有学者主张由原来的餐前或餐后30min给药,改为8:00~9:00和15:00~16:00给药,这是因为此时用药可使药物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规律相适应,如氯磺丙脲口服4~6h血药浓度达高峰,而人体在进食后1h左右,体内血糖浓度可达高峰,3h后血糖浓度逐渐趋于正常,如在饭前或饭后30min服药,血糖浓度达高峰时,氯磺丙脲的药效尚未发挥作用,而待药效达高峰值时,血糖浓度已趋于正常或下降,所以将其服药时间改为饭前3h服用。同时,胰岛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糖尿病患者有“拂晓现象”,即4:00左右是对胰岛素最敏感的时间,此时给予最低剂量,能获得最满意疗效[9]。

临床药理学研究证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8:00用药产生的皮质激素最多,机体反应快,疗效最佳;心脏病患者对强心甙药物的敏感性4:00最高,为其它时间的4倍,而下午最差。降血脂药物睡前1次服用,可发挥药物在夜间控制游离脂肪酸的作用,这样既减少服药量,又避免副作用的发生,远比1日3次服药效果好。抗胆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夜间需给较大剂量,因18:00~6:00肺通气指标最差。局部麻醉药8:00所需治疗剂量最大,维持时间最短,15:00同样剂量可延长1倍时间,此时使用局麻进行手术最佳。治疗头痛清晨服药3片和晚间服药1片所起的止痛作用完全一样[10]。

糖皮质激素如果每日7:00~8:00一次给药,不但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对长期用药者也很少发生停药危象。此外,对作用时间长的糖皮质激素,如氟美松、去炎松等,还可采用隔日疗法,即将2日的总量于1日7:00-8:00一次给药,这样就大大地方便了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11]。消炎痛7:00给药,其达血药浓度的时间较19:00用药快40%;阿司匹林早晨用药,其生物利用度比晚间用药显著增大[12]。

由于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癌细胞的分裂存在着昼夜的节律变化,如果顺应这种变化择时给药,可增强抗癌药物的作用并减少其不良反应。如用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时,8:00和11:00给最大剂量,20:00和23:00给最低剂量,此种给药法较以前的常规给药法(没有时间区别),可使动物的存活率提高50%,且药物毒性亦明显降低[13]。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到各种药物的不同时效关系及其不良反应,正确把握药物的最佳使用时间,并注意药物在不同时间的使用剂量,这直接对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起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明天人相应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遵循因时制宜的护理法则,促进护理效果。

3.4综合分析系统评价

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对象的生命体征、证候的变化要结合时间节律的不同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以便客观、准确的判定病情的转归。

4小结

天人合一是中医整体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脏腑功能活动相互关联,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息息相关,临床护理中综合分析护理对象的相关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保障护理对象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程士德.内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104,92.

[2]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6.92.

[3]陈阳春,李震生,侯勇,等.从天人相应学探讨郑州地区脑卒中发病、死亡与时间节律关系[J].中医研究,1994,7(1):136-137.

[4]王永涓,潘小英.《内经》天人相应观与死亡关系刍议:附464例分析[J].吉林中医药,1995,(6):152-153.

[5]侯俊.消化性溃疡6338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1,16(7):580-581.

[6]童建.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J].自然杂志,1995,17(4):204.

[7]干颢,原卫清,吕卓,等.人心血管疾病的时间治疗[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1997,2(3):224-226.

[8]赵晓山.论天人相应与时间治疗学[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1):632-633.

[9]姚菊峰,薛原,赵春红,等.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给药护理中的实用价值[J].护理学杂志,2003,18(4):318-319.

[10]王大平.常用药物临床用药时间与疗效分析[J].中原医刊,2006,33(17):523-524.

[11]洪黎民.生物学教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76-678.

子午流注范文篇9

【摘要】随着“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实质已从过去的疾病护理发展为对已患病或未患病“人”的护理,也更多的考虑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如何遵照天人相应论,对已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估,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使中医护理得以发扬光大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天人相应在人体的生理反应

作为自然界中组成部分的人类,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和支配,如《灵枢·邪客》所云:“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窍……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动,又可归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同时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四季、五时相关:平旦为肝木所主(7:00~9:00),日中为心火所主(11:00~13:00),脾主日(13:00~15:00),肺主下晡(15:00~17:00),肾主夜半(23:00~1:00)。这些均说明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二、人体病理反应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人体的生理节律与时间变化相应而协调,一旦这种协调被破坏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即病情的变化也同样具有时间节律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即“夫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如肝病在夜半(23:00~1:00)多相对安静,此时为肾水所主,木得水养;病情加重在下晡(15:00~17:00),因金旺而乘木,患者神志转清易在平旦(7:00~9:00),因木旺于寅卯而相助机体正气。

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病情变化与季节、时间的关系,陈阳春等对1986—1989年郑州地区20余万自然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死亡与时间节律关系进行了4年前瞻性的动态监测,发现脑卒中脑出血发病以小寒最多,大暑患者数最少;脑血栓形成总的患者数以小暑最多,处暑最少。王永涓等对464例死亡患者进行分析显示,以12月与6月(冬月和夏至月)死亡最多,以季节分布冬季死亡最多,夏季次之,节气日死亡率高于普通日死亡率;死亡与时辰关系看出卯时、巳时死亡最高,次为午时、子时、寅时,这与卯时、午时、子时为阴阳交替之际有关,亦说明阴阳消长交替之时对死亡影响明显。患呼吸道疾病死亡者以冬季、仲秋较多。患消化道疾病死亡以冬季、夏末秋初为多。侯俊对6338例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发现一年之中消化性溃疡在冬季、秋季以及冬春之交好发。一日之中溃疡病出血易发生于0:00~4:00及12:00~16:00的时段内。这些现象均可看出人体发病与自然节气及气候变化无不关联。

三、天人相应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3.1因时、因地、因人全面评估

根据疾病发作周期,观察患者阴阳气血旺衰分布部位有昼夜的不同,合之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影响到疾病,使不同的阴阳属性病变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中发生或改变,观察病情加重或减轻的时间,进行正确评估。

同一症状其时间不同评估目标就不同,如从正常脉象反应,春季多浮脉,夏季多洪脉,秋天多毛脉,冬天多沉脉。疾病多根据其阴阳属性不同在一日内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患者时可根据疾病在昼夜不同时间发病的规律,进行正确评估,尽早护理加以预防。又如血压的观察,人体的血压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变化规律。首先,从季节变化上,一般高血压病患者在夏季由于天热,外周血管扩张,血压较其它季节偏低,由于冬季天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偏高;其次,血压在一日中也具有典型时间生物学规律,6:00血压开始升高,至10:00达最高峰,12:00开始下降,通常称此时段为血压第一高峰,至16:00血压又逐渐上升,至18:00达相对高值,即血压第二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3:00血压降至一日内最低值。我们在对护理对象的血压评估时要考虑到这些正常的节律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评估,其时间选择在2个周期的起始点(即6:00和16:00)之前30min,这样才能更准确评估这一生命体征的变化。

据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清晨的心肌缺血占全部缺血时间的46%,清晨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较24h平均增高40%,中风发生危险较24h平均高30%,因而人们常把6:00~12:00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证的正确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潜在护理问题和危险因素。

3.2辨证审因、顺时应势确定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中将评估所采集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引起疾病的原因,从根本上实施护理,解除病痛,促进健康。如午后发热患者,如见蒸蒸发热(体温最高达39℃)、大汗、头重体困、胸闷乏力、苔黄、脉数,说明为湿温症(有感染),即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护理手段使热随汗出。同为发热,如肌肤干燥、手足心热、口干口渴、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则为阴虚有热,阴虚有热则不可采用物理降温,以免伤阴助热。

3.3重视天人相应观,选择“良辰吉时”用药

“良辰吉时”即时间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时间医学体系—子午流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和月亮与人的生活节律息息相关,人的脏腑、心理和情绪的变化都有其时间节律。择时护理的关键就是找出这些规律并加以运用。应当按照人体的生物节律在最佳时间给予最佳剂量,以便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发汗解表可上午用药,以利人体阳气于上午升发之势,发挥药物解表作用;攻下逐里可下午用药,以利用人体午后阳气内敛,阴气沉降之势发挥药物攻下作用;滋阴养血、滋养肝肾的方药多主张黄昏、夜晚服,因夜晚时阴气渐生而盛,药可乘人体阴气欲盛之势,发挥更大作用;脾阳虚泄泻患者服健脾药主张清晨、上午服,因上午阳气渐生而旺,补气温阳药可借助人体阳气欲盛之势发挥药物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护理更应注重时间性,有学者主张由原来的餐前或餐后30min给药,改为8:00~9:00和15:00~16:00给药,这是因为此时用药可使药物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规律相适应,如氯磺丙脲口服4~6h血药浓度达高峰,而人体在进食后1h左右,体内血糖浓度可达高峰,3h后血糖浓度逐渐趋于正常,如在饭前或饭后30min服药,血糖浓度达高峰时,氯磺丙脲的药效尚未发挥作用,而待药效达高峰值时,血糖浓度已趋于正常或下降,所以将其服药时间改为饭前3h服用。同时,胰岛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糖尿病患者有“拂晓现象”,即4:00左右是对胰岛素最敏感的时间,此时给予最低剂量,能获得最满意疗效。

临床药理学研究证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8:00用药产生的皮质激素最多,机体反应快,疗效最佳;心脏病患者对强心甙药物的敏感性4:00最高,为其它时间的4倍,而下午最差。降血脂药物睡前1次服用,可发挥药物在夜间控制游离脂肪酸的作用,这样既减少服药量,又避免副作用的发生,远比1日3次服药效果好。抗胆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夜间需给较大剂量,因18:00~6:00肺通气指标最差。局部麻醉药8:00所需治疗剂量最大,维持时间最短,15:00同样剂量可延长1倍时间,此时使用局麻进行手术最佳。治疗头痛清晨服药3片和晚间服药1片所起的止痛作用完全一样。

糖皮质激素如果每日7:00~8:00一次给药,不但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对长期用药者也很少发生停药危象。此外,对作用时间长的糖皮质激素,如氟美松、去炎松等,还可采用隔日疗法,即将2日的总量于1日7:00-8:00一次给药,这样就大大地方便了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消炎痛7:00给药,其达血药浓度的时间较19:00用药快40%;阿司匹林早晨用药,其生物利用度比晚间用药显著增大。

由于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癌细胞的分裂存在着昼夜的节律变化,如果顺应这种变化择时给药,可增强抗癌药物的作用并减少其不良反应。如用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时,8:00和11:00给最大剂量,20:00和23:00给最低剂量,此种给药法较以前的常规给药法(没有时间区别),可使动物的存活率提高50%,且药物毒性亦明显降低。公务员之家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到各种药物的不同时效关系及其不良反应,正确把握药物的最佳使用时间,并注意药物在不同时间的使用剂量,这直接对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起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明天人相应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遵循因时制宜的护理法则,促进护理效果。

3.4综合分析系统评价

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对象的生命体征、证候的变化要结合时间节律的不同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以便客观、准确的判定病情的转归。

四、小结

天人合一是中医整体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脏腑功能活动相互关联,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息息相关,临床护理中综合分析护理对象的相关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保障护理对象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程士德.内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104,92.

[2]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6.92.

[3]陈阳春,李震生,侯勇,等.从天人相应学探讨郑州地区脑卒中发病、死亡与时间节律关系[J].中医研究,1994,7(1):136-137.

子午流注范文篇10

随着“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实质已从过去的疾病护理发展为对已患病或未患病“人”的护理,也更多的考虑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如何遵照天人相应论,对已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估,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使中医护理得以发扬光大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天人相应在人体的生理反应

作为自然界中组成部分的人类,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和支配,如《灵枢·邪客》所云:“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窍……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2]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动,又可归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同时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四季、五时相关:平旦为肝木所主(7:00~9:00),日中为心火所主(11:00~13:00),脾主日(13:00~15:00),肺主下晡(15:00~17:00),肾主夜半(23:00~1:00)[3]。这些均说明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2人体病理反应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人体的生理节律与时间变化相应而协调,一旦这种协调被破坏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即病情的变化也同样具有时间节律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2]。即“夫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如肝病在夜半(23:00~1:00)多相对安静,此时为肾水所主,木得水养;病情加重在下晡(15:00~17:00),因金旺而乘木,患者神志转清易在平旦(7:00~9:00),因木旺于寅卯而相助机体正气。

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病情变化与季节、时间的关系,陈阳春等[3]对1986—1989年郑州地区20余万自然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死亡与时间节律关系进行了4年前瞻性的动态监测,发现脑卒中脑出血发病以小寒最多,大暑患者数最少;脑血栓形成总的患者数以小暑最多,处暑最少。王永涓等[4]对464例死亡患者进行分析显示,以12月与6月(冬月和夏至月)死亡最多,以季节分布冬季死亡最多,夏季次之,节气日死亡率高于普通日死亡率;死亡与时辰关系看出卯时、巳时死亡最高,次为午时、子时、寅时,这与卯时、午时、子时为阴阳交替之际有关,亦说明阴阳消长交替之时对死亡影响明显。患呼吸道疾病死亡者以冬季、仲秋较多。患消化道疾病死亡以冬季、夏末秋初为多。侯俊[5]对6338例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发现一年之中消化性溃疡在冬季、秋季以及冬春之交好发。一日之中溃疡病出血易发生于0:00~4:00及12:00~16:00的时段内。这些现象均可看出人体发病与自然节气及气候变化无不关联。

3天人相应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3.1因时、因地、因人全面评估

根据疾病发作周期,观察患者阴阳气血旺衰分布部位有昼夜的不同,合之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影响到疾病,使不同的阴阳属性病变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中发生或改变,观察病情加重或减轻的时间,进行正确评估。

同一症状其时间不同评估目标就不同,如从正常脉象反应,春季多浮脉,夏季多洪脉,秋天多毛脉,冬天多沉脉。疾病多根据其阴阳属性不同在一日内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患者时可根据疾病在昼夜不同时间发病的规律,进行正确评估,尽早护理加以预防。又如血压的观察,人体的血压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变化规律。首先,从季节变化上,一般高血压病患者在夏季由于天热,外周血管扩张,血压较其它季节偏低,由于冬季天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偏高;其次,血压在一日中也具有典型时间生物学规律,6:00血压开始升高,至10:00达最高峰,12:00开始下降,通常称此时段为血压第一高峰,至16:00血压又逐渐上升,至18:00达相对高值,即血压第二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3:00血压降至一日内最低值[6]。我们在对护理对象的血压评估时要考虑到这些正常的节律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评估,其时间选择在2个周期的起始点(即6:00和16:00)之前30min,这样才能更准确评估这一生命体征的变化。

据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清晨的心肌缺血占全部缺血时间的46%,清晨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较24h平均增高40%,中风发生危险较24h平均高30%,因而人们常把6:00~12:00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7]。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证的正确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潜在护理问题和危险因素。

3.2辨证审因、顺时应势确定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中将评估所采集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引起疾病的原因,从根本上实施护理,解除病痛,促进健康。如午后发热患者,如见蒸蒸发热(体温最高达39℃)、大汗、头重体困、胸闷乏力、苔黄、脉数,说明为湿温症(有感染),即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护理手段使热随汗出。同为发热,如肌肤干燥、手足心热、口干口渴、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则为阴虚有热,阴虚有热则不可采用物理降温,以免伤阴助热。

3.3重视天人相应观,选择“良辰吉时”用药

“良辰吉时”即时间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时间医学体系—子午流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和月亮与人的生活节律息息相关,人的脏腑、心理和情绪的变化都有其时间节律。择时护理的关键就是找出这些规律并加以运用。应当按照人体的生物节律在最佳时间给予最佳剂量,以便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发汗解表可上午用药,以利人体阳气于上午升发之势,发挥药物解表作用;攻下逐里可下午用药,以利用人体午后阳气内敛,阴气沉降之势发挥药物攻下作用;滋阴养血、滋养肝肾的方药多主张黄昏、夜晚服,因夜晚时阴气渐生而盛,药可乘人体阴气欲盛之势,发挥更大作用;脾阳虚泄泻患者服健脾药主张清晨、上午服,因上午阳气渐生而旺,补气温阳药可借助人体阳气欲盛之势发挥药物作用[8]。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护理更应注重时间性,有学者主张由原来的餐前或餐后30min给药,改为8:00~9:00和15:00~16:00给药,这是因为此时用药可使药物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规律相适应,如氯磺丙脲口服4~6h血药浓度达高峰,而人体在进食后1h左右,体内血糖浓度可达高峰,3h后血糖浓度逐渐趋于正常,如在饭前或饭后30min服药,血糖浓度达高峰时,氯磺丙脲的药效尚未发挥作用,而待药效达高峰值时,血糖浓度已趋于正常或下降,所以将其服药时间改为饭前3h服用。同时,胰岛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糖尿病患者有“拂晓现象”,即4:00左右是对胰岛素最敏感的时间,此时给予最低剂量,能获得最满意疗效[9]。

临床药理学研究证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8:00用药产生的皮质激素最多,机体反应快,疗效最佳;心脏病患者对强心甙药物的敏感性4:00最高,为其它时间的4倍,而下午最差。降血脂药物睡前1次服用,可发挥药物在夜间控制游离脂肪酸的作用,这样既减少服药量,又避免副作用的发生,远比1日3次服药效果好。抗胆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夜间需给较大剂量,因18:00~6:00肺通气指标最差。局部麻醉药8:00所需治疗剂量最大,维持时间最短,15:00同样剂量可延长1倍时间,此时使用局麻进行手术最佳。治疗头痛清晨服药3片和晚间服药1片所起的止痛作用完全一样[10]。

糖皮质激素如果每日7:00~8:00一次给药,不但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对长期用药者也很少发生停药危象。此外,对作用时间长的糖皮质激素,如氟美松、去炎松等,还可采用隔日疗法,即将2日的总量于1日7:00-8:00一次给药,这样就大大地方便了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11]。消炎痛7:00给药,其达血药浓度的时间较19:00用药快40%;阿司匹林早晨用药,其生物利用度比晚间用药显著增大[12]。

由于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癌细胞的分裂存在着昼夜的节律变化,如果顺应这种变化择时给药,可增强抗癌药物的作用并减少其不良反应。如用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时,8:00和11:00给最大剂量,20:00和23:00给最低剂量,此种给药法较以前的常规给药法(没有时间区别),可使动物的存活率提高50%,且药物毒性亦明显降低[13]。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到各种药物的不同时效关系及其不良反应,正确把握药物的最佳使用时间,并注意药物在不同时间的使用剂量,这直接对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起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明天人相应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遵循因时制宜的护理法则,促进护理效果。

3.4综合分析系统评价

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对象的生命体征、证候的变化要结合时间节律的不同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以便客观、准确的判定病情的转归。

4小结

天人合一是中医整体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脏腑功能活动相互关联,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息息相关,临床护理中综合分析护理对象的相关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保障护理对象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程士德.内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104,92.

[2]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6.92.

[3]陈阳春,李震生,侯勇,等.从天人相应学探讨郑州地区脑卒中发病、死亡与时间节律关系[J].中医研究,1994,7(1):136-137.

[4]王永涓,潘小英.《内经》天人相应观与死亡关系刍议:附464例分析[J].吉林中医药,1995,(6):152-153.

[5]侯俊.消化性溃疡6338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1,16(7):580-581.

[6]童建.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J].自然杂志,1995,17(4):204.

[7]干颢,原卫清,吕卓,等.人心血管疾病的时间治疗[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1997,2(3):224-226.

[8]赵晓山.论天人相应与时间治疗学[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1):632-633.

[9]姚菊峰,薛原,赵春红,等.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给药护理中的实用价值[J].护理学杂志,2003,18(4):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