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德国十篇

时间:2023-03-14 12:18:15

意大利德国篇1

摘要:建筑的展示主题如何与建筑中的视觉元素有机结合,除了要把建筑外形与主题相呼应,还要做到建筑中每个细节缓缓相扣主题。文章以上海世博会中德国馆与意大利馆为例,探讨建筑中的展示主题与视觉表现。

关键词:德国馆;意大利馆;展示主题;视觉元素

中图分类号:C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20-0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出现了许多展馆艺术品,是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汇聚了世界各国的优秀设计,各种视觉元素让人目不暇接,在展示主题与视觉表现有机统一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展馆有德国馆和意大利馆。

德国馆的展馆建筑是多角体造型,是负荷力、承载力、托靠力以及支承力巧妙互用的象征。各部分建筑体间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和谐都市展馆整体稳固的平衡状态。德国馆外形美妙之处在于,4个主体建筑每个单独来看都不是四平八稳,似乎不太和谐,但镶嵌在一起就显得非常和谐,体现了德国馆的展示主题“和谐都市”。

德国馆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底层的自然景区和上层的展馆主体。本次世博会德国馆的中心主题是:在创新与传统、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寻求平衡。这一主题也表现在展馆建筑的内在设计上,与通常的建筑物不同,德国馆的内部结构是一个有着三维空间、可穿行其间和观赏的大型雕塑体。它没有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定义,更确切地说,德国馆前的广场以及紧接展馆的外景区流畅地融入了展馆建筑本身。4个主题展区分布在4个主体建筑内,而展区之间由长廊过渡,参观者或步行、或乘滚动电梯及自动人行道,一路穿行众多不同的展厅。细腻的布局,使人很流畅地行走在各个展区之间,衔接的巧妙也凸显出德国人严谨的设计理念。在各个展区里虽然展示的东西大不一样,但是却让人觉得整体很和谐,每个部分都环环相扣、相互撑托,让人感觉非常流畅和富有动感。这也是证明了德国馆成功地把它的展示主题与视觉设计表现结合到了一起。在这里每个小细节都特别有内容,你会停留下脚步发现很多有设计感的标识牌或者细致考究的字体排版,让你会觉得无论从展示内容丰富性来看还是从强烈的设计感来看,德国馆不得不称为做的最细致的一个馆。

意大利馆的主题为:“理想之城,人之城”,表达了意大利希望能够重新回归传统的居住环境,并通过人性化的新空间设计和创新材料的使用,将‘人’放在建筑的中心。我非常欣赏意大利展馆的设计主题,这个主题其实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理念即城市以人为本,现展中‘人’是最重要的元素,城市也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的。“城市以人为本”、“人之城”这样的理念,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有不同的诠释,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他们传统的城市设计就是这些理念最经典的诠释方式,所以,意大利馆将致力于向世界各国参观者呈现其传统的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经典城市符号,因为这些元素是意大利传统城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意大利馆还要通过人性化的新空间设计和创新材料的使用,将“人”放在建筑和城市的中心。

意大利馆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可以组成多样的图案,体现不同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意大利馆的外墙好像是一大片灰色的混凝土被镂空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长方形小洞,但仔细用手一摸,却发现这些所谓“小洞”其实是一种类似玻璃的透明材质。这种透明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树脂与水泥的混合,从而具有高质量的透明度。这种混凝土制成品如果使用大量的、颜色各异的树脂组合,可以折射五彩斑斓的灯光,使建筑颇具神奇的色彩之光。创新材料的应用也体现了意大利馆展示主题中将“人”放置建筑中心的设计理念。

意大利德国篇2

一、相同点

1.背景相同。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还处在严重的分裂之中。德意志在形式上是34个邦国和4个自由市的松散联合,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意大利不仅处在分裂中,而且大部分地区和邦国受外国控制。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展,德、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2 都有一个中坚力量。有可能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但是普鲁士具有更大的优势,如: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最后,统一的旗帜终于落到了普鲁士的手中。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惟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它位于意大利北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最发达的邦国,政治也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的旨在自下而上完成统一的多次武装起义连连受挫。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希望撒丁王国来领导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3 都有一个中心人物。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他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要实现德意志统一,最终要靠武力解决问题,他推行“铁血政策”,号称“铁血宰相”。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4 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德意志统一是通过三次战争实现的,先后爆发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1871年初,德国终于完成统一。1859年,撒丁王国争取了法国的支持,联合对奥地利作战。第二年基本完成了北部意大利的统一。

5 都有一个共同的敌手奥地利。德意志通过普奥战争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联邦;意大利借助于普奥战争摆脱了奥地利的控制。

6 统一后都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的状况,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但是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意大利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意大利的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自然资源又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二、不同点

意大利德国篇3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并不是一时的盲目之举,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国内、国外两个方面。从伊朗国内情况来看,以下情况值得注意:

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

伊朗长期以来坚持“第三方外交”,它是指为了实现伊朗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以出让部分国家权益为诱饵,将一个地理上远离伊朗、无利害关系的第三强国引入伊朗,以抗衡和制约伊朗的主要敌人,在伊朗历史上曾多次引入德国势力来维护自身安全。

首先,萨法维王朝联合德国制衡奥斯曼帝国。1523年伊朗国王沙赫·伊斯马仪向德国皇帝查理五世写信,希望与声名显赫的德国皇帝建立友好关系,建议两国联合夹击奥斯曼帝国,德国皇帝立即回信表示同意。1529年,德国皇帝派使臣访问伊朗,再次表示愿意联合伊朗共同反对奥斯曼帝国。查理五世及其弟斐迪南对奥斯曼帝国欧洲领地的进攻曾一度阻止了奥斯曼土耳其人对伊朗的进犯。1600年10月,伊朗国王沙赫·阿巴斯派团访问德国,以便联合德国抗击奥斯曼帝国。使团在德国受到皇帝鲁道夫二世(1576~1612年)的隆重接见,他派出军事将领和宫廷官员率领五千士兵去迎接。德皇接受了沙赫·阿巴斯联合反对奥斯曼的建议。1602年,德皇为了进一步了解沙赫·阿巴斯的真实意图和实现两国反对奥斯曼的联盟,派使团回访伊朗,之后鲁道夫二世完全同意缔结反对奥斯曼帝国的伊朗、俄国和德国的三国联盟,并表示将向开到奥地利边界的、业已威胁到维也纳安全的奥斯曼军队开战。

其次,凯加王朝大力吸引德国,以制衡英俄。1873年沙赫首次出访欧洲时,就曾与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举行会谈,签订了友好、贸易和通航条约。苦于无力阴止英、俄两国干涉伊朗内政的纳赛尔丁·沙赫国王,决定用争取其他国家友谊的办法来削弱英俄在伊朗的影响。1883年3月,赛尔丁·沙赫秘密致函俾斯麦公爵,随后于1885年,沙赫任命米尔扎·戈朗茂耶为首任驻柏林公使,一直想在中东找到立足点的俾斯麦则派布朗施魏格伯爵出任驻德黑兰公使,这样德伊两国正式缔结了外交关系,德国势力正式进入伊朗。伊朗还与德国秘密协商,希望德国帮助伊朗在北部修筑铁路,在南部波斯湾建立海军,伊朗的计划很快遭到英俄的联合反对。19世纪末,德国的统治者再次注意到中东地区的战略意义,便试图开辟一条从汉堡通往波斯湾的要道,以图在英国人独霸的海湾地区寻找落脚点。1896年在布什尔建立了德国领事馆。1899年,德国与奥斯曼缔结军事同盟,并取得修筑柏林—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铁路的特许权,这给急于向波斯湾渗透的德国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1906年,汉堡与波斯湾之间首次开航,德国势力大肆向波斯湾渗透。

最后,一战中伊朗再一次积极引入德国。鉴于伊朗周边战争关系错综复杂,伊朗政府大战一爆发就宣布奉行中立政策,不想卷入这场胜负难料的世界大战。结果事与愿违,战争爆发后,伊朗变成了敌对双方火拼的战场,伊朗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希望借助于德国来抵御英俄两国。德国同时在伊朗加强了反俄、反英宣传,试图拉拢这个与奥斯曼帝国相邻的伊斯兰国家参战,加入到反对英俄的同盟行列。一旦这个目的得以实现,就有利于争取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对德国的支持。德国进而可以联合阿富汗和印度,切断大英帝国的生命线。1915年3月,德国驻伊朗布什尔领事瓦斯穆斯联合伊朗的一些游牧部落,在亲德的瑞典军官指挥的宪兵队的配合下扫荡了法尔斯省的英军。一部分反对英俄的伊朗达官显贵公开支持德国,逃出德黑兰,在德国和奥地利公使的协助下在克尔曼沙赫市成立亲德的伊朗“临时政府”,并组建了—支约四千人的军队。1916年3月亲英的沃苏格·杜拉担任首相职务,开始驱逐德国势力。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驻在伊朗的俄军彻底瓦解,英国人趁机抢占了俄军放弃的全部地盘,大力清剿德国势力。

二、维护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战之后,礼萨·汗进行了自上而下推行的具有西方化、世俗化、民族化特征的现代化改革。这场改革,推动了伊朗历史的前进、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使伊朗告别了屈辱的过去、踏入建设现代国家的新时代。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西方化,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国家经济。德国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经济实力更是可以与英国相媲美,伊朗想利用德国先进的技术和专家推进伊朗的现代化,因此伊朗与德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近五千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伊朗工作,伊朗军队的武器全由德国装备,德黑兰大学、农业学校也由德国人管理。德国航空公司开通了从柏林到德黑兰的航线。数以千计的伊朗学生经常去德国留学。两国贸易也增长迅速。1937~1938年德国在伊朗的对外贸易中仅次于苏联,居第二位。1938~1939年德国占伊朗对外贸易的第一位。

其次,伊朗现代化改革包含了军事改革,礼萨汗创建了伊朗现代军队。海军的建设在现代军队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所处的战略地位使得发展海军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德国的盟国意大利为伊朗皇家海军的建立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对伊朗订购的船只的迅速建造和交货,积极培训伊朗年轻军官掌握航海技术和向伊朗派遣海军教官和顾问,所有这些促使伊朗在短时期内拥有了自己的海军,因而能承担起保卫波斯湾沿岸领海的职责。因此伊朗与德国的密切联系关系到了伊朗的经济利益、军事利益,继而影响到它的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

三、国内统治阶层和公众的情感影响

礼萨汗在年轻时曾在德国驻伊朗使馆当过勤务兵的,在巴列维王朝建立后,仍继续执行以德国为对象的“第三方外交”,与德国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伊朗驻德国外交人员的建议,礼萨王下令从1935年3月21日起将“波斯王国”改名为“伊朗王国”,即表示伊朗是“雅利安人的国度”。他认为,历史上德国没有像英俄那样对伊朗推行过帝国主义政策,德国又是英俄共同的敌人,而且德国的工业技术非常先进,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第三方国家。由于礼萨王的亲德倾向,从20年代起德国在伊朗的影响迅速扩大,开始大肆排挤英苏的市场份额。

伊朗与雅利安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居住在欧亚大草原上的雅利安部落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一批雅利安人向西进入欧洲大陆,成为日后日耳曼等民族的先祖。“雅利安”意为“高贵的人”、“贵族”。这个词后来转化为古波斯语的“伊朗”而“伊朗”也演变成为雅利安人居住地的名称。希特勒开始掌权后,纳粹宣传部门大力渲染德意志人和伊朗人同属雅利安民族,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两国应共同反对英国的帝国主义奴役和苏俄的共产主义扩张政策。因此,德国政府一时在伊朗深得民心,赢得大批伊朗人的好感。在伊朗人看来,当英俄共同侵略波斯时,欧洲强国德国不但没有趁火打劫,并未在伊朗刻意谋取重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而在某种意义上帮助了波斯。伊朗民众对待德国的善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外交政策的制定,毕竟公众的意愿是统治阶层必须重视的。

从国际环境上看,伊德关系的发展是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和德国内政外交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稳定的,它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的矛盾。伊朗作为一个中东的弱国,处在这种不稳定的体系之中,为了赢得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自然要充分发挥外交的作用,使自己免于成为大国竞争的受害者。因此,伊朗坚持的是中立的外交,但从实际上看,它是偏向于德国的中立,以此谋取外交上的有利地位,以亲德政策作为筹码,迫使英国让出一些其侵占的伊朗权益。

另一方面是由于德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转变。由于地缘的关系,安全始终是德国对外关系的核心问题:德国处于欧洲的中心,东部和西部都少有天然屏障,这使得德国很容易受到攻击。自中世纪以来为了谋求自身的安全,德国一直奉行的是均势外交。德国统一之后,俾斯麦还是实行大陆均势政策,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到了威廉二世时期,这种外交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威廉二世好大喜功,狂妄自大,推行所谓的全球政策,德国开始寻求扩张,妄图征服世界。这种外交思想将德国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在争夺“生存空间”的外交思想下,勾画了称霸世界的蓝图。德国外交由均势到扩张的转变,使得它不再只是着眼于欧洲大陆,而是放眼全世界。它看重了中东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其地位不言而喻。德国在中东的战略意图是先取高加索产油区,继而越过伊朗,就能掌握伊朗南部和伊拉克的石油,乃至印度的丰富资源,从而切断大英帝国的生命线;伊朗同样也是苏联运输物资的最佳通道,伊朗一旦落入德国的怀抱,希特勒可以对苏联进行两面夹击,从而占领苏联南部的产油区和产粮区。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在伊朗的第五纵队加紧活动,企图利用德国在伊朗的势力和伊朗的亲德情绪把伊朗拖入轴心国阵营,必要时在伊朗搞亲德。

总之,伊朗的亲德外交给了苏联和英国占领伊朗的借口,给伊朗带来重大灾难,这种外交政策是伊朗“第三方外交” 的历史延续,是伊德长期以来友好外交的发展。一战之后的礼萨汗现代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而德国在二战前的扩张外交以及世界帝国的梦想使其更加看重伊朗的战略地位,更加积极主动地拉拢伊朗。由此而看,伊朗在二战时采取偏向德国的中立政策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著.元文琪译.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D].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82.

意大利德国篇4

首先,从民主德国的视角研究德国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具有开拓性。近代以来,德国对欧洲及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德国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分割占领方式来严惩德国,然而美苏冷战导致了德国的分裂,新的德国问题随之出现。冷战期间,德国问题是国际政治斗争中的热点和焦点,两德关系成为东西方关系的晴雨表,柏林问题更是牵动冷战的神经。因而,德国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但是,在众多的有关德国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国内外学者多从美、苏、英、法和联邦德国等大国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开展研究,而从民主德国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比较少,更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德国分裂与统一问题和准确把握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

其次,该书研究视野开阔,开拓了二战后德国问题研究的新领域。国内外学界很少界定德国政策这一概念,本书将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从传统的统一和分裂立场拓宽为三个层面,即针对四大国的政策、针对联邦德国政府及其公民的政策以及针对民主德国公民的政策等。将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对象扩大为涉及德国问题的有关各方,这无疑更为明确、更加全面。该书在对德国政策进行具体研究时,是将该政策置于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尤其注重民主德国如何处理解决德国问题、维护民主德国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等三大目标,这有利于准确定位和把握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在民主德国政府确立和执行德国政策过程中,妥善处理国家(政权)利益与德意志民族利益是一个难题。该书抓住民主德国政策的这一核心问题,指出处于分裂状态中的民主德国的国家利益、政权利益以及民族利益存在特殊性,厘清民主德国国家(政权)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异同和相互作用,以及注重研究国内学界很少涉足的民主德国民族政策的演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邓红英博士的学术专著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出了一些很有启迪的新观点,如在坚持德国统一目标时期,民主德国努力将其国家(政权)利益与德意志民族利益相结合,其德国政策有利于加强统一社会党政权的执政基础和促进新政权的巩固;为了在向联邦德国开放国门后维护社会主义政权的稳定,民主德国却又不惜牺牲德意志民族整体利益,实际上是实行一种民族分离主义政策;民主德国消亡的原因众多,长期回避和忽视包括两个德国在内的整个德意志民族利益则是民主德国最终走向消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裂国家中,对民族整体利益的诉求和坚守,是实现国家(民族)统一的重要前提,等等。应当说,这些观点都是很有见地的。

国内的民主德国历史研究极其薄弱,几乎没有什么成果。作者选定《民主德国德国政策的演变》作为论文题目是要勇气的。民主德国现在已经消亡,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可能会将其遗忘。然而,民主德国是一个历史存在,在20世纪的欧洲历史以及世界历史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这样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存在,国内学者不能忘却,也不能因其难为而不进行研究,这是历史学者的责任。邓红英博士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值得提倡。她学习刻苦认真,治学态度严谨,具有开拓精神,在有关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及其消亡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很独到的见解。《民主德国德国政策的演变(1949-1990)》一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研究民主德国历史的空白,弥补了国内学者对德国史研究的不足,也弥补了国外学者对民主德国40余年德国政策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的不足。

尽管德国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但在民族分裂与实施统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分裂国家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了解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演变,有利于我们在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吸取别国的经验和教训。因而,该书的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很乐于向读者推荐这本学术著作,同时也希望邓红英博士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意大利德国篇5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Two Major Imperialist Military Blocs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德奥意三国同盟和法俄英三国协约。

英德海军竞赛AngloGerman Naval Arms Race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两国为争夺海上霸权进行的军备竞赛。

法绍达危机Fashoda Crisis1898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在苏丹爆发的战争危机。

摩洛哥危机Moroccan Crises1905年、1911年,法德两国为争夺摩洛哥爆发的两次战争危机。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Algeciras Conference1906年1月,欧洲列强为平息摩洛哥危机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会议。

波斯尼亚危机Bosnian Crisis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的冲突。

萨拉热窝事件Sarajevo Event1914年6月28日,奥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马恩河会战Battle of the Marne1914年、1918年,协约国军队同德国军队在马恩河地区的两次战役。

凡尔登战役Battle of Verdun1916年2月至12月,法德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地区的长期对抗战。

索姆河战役Battle of Somme又称“索姆河会战”。1916年7月,英法军队同德军在索姆河一带进行的大规模会战。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兴登堡防线Hindenburg Line1916—1917年,德国军队在西线设立的以德军统帅兴登堡为名的军事部署。

康布雷战役Battle of Cambrai1917年11月,英军在法国康布雷地区向德军发动的进攻。

默兹—阿尔贡战役Battle of the MeuseArgonne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法联军在西线法国的默兹-阿尔贡地区对德军发动的进攻。

七月进攻July Offensive又称“六月(俄历)进攻”。1917年7月,俄军陆军部长克伦斯基组织的对德奥军队的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

日德兰海战Battle of Jutland又称“日德兰半岛之战”。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为争夺制海权在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进行的大海战。

无限制潜水艇战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1917年2月,德国为封锁英国海上通道,宣布使用潜艇对任何驶往英国的商船不宣而战的作战行动。

君士坦丁堡协定Constantinople Agreement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5年3月,英法俄三国秘密签署的关于战后瓜分奥斯曼帝国的协定。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Treaties of BrestLitovsk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Armistice Agreement of the Forest of Compiègne(法语)又称“康边停战协定”。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同德国在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签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Second World War20世纪30年代至1945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反侵略战争。

远东战争策源地Source of War in the Far East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日本为同英美争霸,不断扩大和提升在中国和远东地区的武装侵略行动,使该地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策源地。

李顿调查团Lytton Commission1932年1月,国联成立的调查中国“九一八”事变的调查团,因团长李顿而得名。

远东慕尼黑阴谋Munich Scheme in the Far East日本侵华期间,美英等国在东方对日施行绥靖政策,企图牺牲中国,达到反苏、目的的国际阴谋。

亚洲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 in Asia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仿效美国“门罗主义”,鼓吹“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以排除英美势力,试图独霸中国和亚洲的阴谋。

不承认主义Doctrine of Nonrecognition又称“史汀生主义”。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因9·18事变照会中日政府,不承认日本占领东北合法,不承认中日之间任何有损美国在华利益的协约。

日本法西斯Japanese Fascist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国内出现的反民主思潮和极端反动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体制。

大东亚共荣圈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制订的建立亚洲大殖民帝国计划。

苏日中立条约SovietJapanese Neutrality Pact1941年,苏联与日本在莫斯科签署的双边条约。

珍珠港事件Pearl Harbor Event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Pacific War以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为标志的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战争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反侵略战争。

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中国以及亚洲各国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中途岛战役Battle of Midway又称“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美日海军主力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的会战。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瓜达尔卡纳尔战役Guadalcanal Campaign简称“瓜岛战役”。1942年8月,美日军队为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的军事行动。

菲律宾海海战Battle of Philippine Sea又称“马里亚纳海战”。1944年6月,美日海军主力在马里亚纳群岛西部海域的会战。

莱特湾海战Battle of Leyte Gulf1944年10月,美日海军主力在菲律宾海域莱特湾附近的会战。

硫磺岛战役Battle of Iwo Jima1944年12月,美军攻占硫磺岛的军事行动。

冲绳岛战役Battle of Okinawa1945年4月,美军攻占冲绳岛的军事行动。

美国投掷原子弹American Dropping the Atomic Bomb in Japan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Soviet Union Declared War on Japan1945年8月8日,苏联通告日本于次日零时起对日处于战争状态。

日本投降Japan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公告向盟国投降。

美国占领日本American Occupation in Japan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和管制。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1946年1月,在同盟国授权下,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在东京成立的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司法机构。

东京审判Tokyo Trials又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1946年5月,根据波茨坦公告成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日本战犯进行的审判。

伯力审判Khabarovsk Trial1949年12月,苏联远东军事法庭在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对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战犯的审判。

欧洲战争策源地European Source of War1933年1月,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及其元首希特勒执政,在中欧地区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策源地。

法西斯主义Fascism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前后,在富有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帝国主义国家首先出现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反动社会思潮、政治运动或政权形式。

生存空间理论Living Space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为发动侵略战争依附的反动理论。

墨索里尼执政Mussolini in Power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发动“进军罗马”的,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希特勒执政Hitler in Power1933年,德国法西斯党魁希特勒夺取政权,实施法西斯独裁统治。

德国赔偿问题Reparations Question of Germa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德国战争赔偿的数额、方式,以及执行措施引发的国际争端。

鲁尔问题Ruhr Problem又称“鲁尔危机”。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因同德国在战争赔偿问题上的纠纷派军队进驻鲁尔地区引起的争端。

消极抵抗政策Passive Resistance1923年鲁尔地区出现危机后,德国对进驻鲁尔的法、比军队采取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

莱茵兰非军事区Rhineland Demilitarization Area《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沿莱茵河两岸50公里内不许设防的地区。

重占莱茵兰Remilitarization of Rhineland1936年3月,德国军队重新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的军事行动。

伦敦海军裁军会议London Naval Conference1930年,美英法意日为争夺新一轮海军优势在伦敦召开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

英德海军协定AngloGerman Navy Agreement of 1935全称“德国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限制海军军备力量的条约”。1935年6月,英德两国为规定德国海军最高吨位限额签署的协定。

法苏互助条约FrancoSoviet Treaty of Mutual Assistance1935年,法苏两国为遏制纳粹德国签订的互助条约。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Italian Annexation of Ethiopia1936年5月,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意大利军队攻占亚的斯亚贝拉,吞并埃塞俄比亚(原名阿比西尼亚)的军事行动。

武装干涉西班牙Armed Intervention in Spain1936年,西班牙发生反对共和国的武装叛乱,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支持叛军的军事行动。

不干涉政策NonIntervention Policy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等国以“不干涉”为名,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西班牙的政策。

绥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又称“姑息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法等国领导人为了自己眼前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同法西斯国家妥协勾结的政策。

德国吞并奥地利German Annexation of Austria1938年3月12日,在英法绥靖政策纵容下,德军开进奥地利强行德奥合并的军事行动。

苏台德事件Sudeten Events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边疆苏台德地区的事件。

慕尼黑会议Conference of Munich1938年9月29日,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同德、意谋求妥协和勾结,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会议。

慕尼黑协定Munich Agreement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8年9月,英法两国首脑同德国、意大利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German Occupation of Czechoslovakia1939年3月,德国军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军事行动。

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Italian Invasion of Albania1939年4月7日,意大利侵略阿尔巴尼亚的军事行动。

钢铁条约Iron Pact全称“德国和意大利友好同盟条约”,又称“德国意大利军事同盟条约”。1939年5月,德国同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的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互不侵犯及附有划分在波兰势力范围秘密协定的条约。

英德秘密谈判AngloGerman Secret Negotiation1939年5月至8月,战争爆发前夕,英国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试图实现英德合作而同德国举行的秘密谈判。

英法苏莫斯科谈判AngloFrancoSoviet Moscow Negotiation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苏为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举行的谈判。

奇怪战争Strange War又称“西线无战事”“假战争”。1939年9月英法对德国宣战后,在欧洲大陆西部平静而没有战事的怪现象。

闪电战Lightning War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军队的快速进攻战略。

法兰西战役Battle of France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击败英法联军占领法国的军事行动。

不列颠战役Battle of Britain1940年夏季,英国抗击德国大规模空中袭击的军事行动。

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20世纪30年代,法国为防范德国在法德边境修筑的堡垒工事群。

敦刻尔克撤退Dunkirk Evacuation1940年5月,在德军的攻势下,英法联军30万人在敦刻尔克渡过英吉利海峡撤向英国的军事行动。

抵抗运动Resistance Movement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人民有组织地抵御德意法西斯侵略的斗争行动。

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囚禁灭绝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的主要集中地。

利迪策Lidice1942年6月9日,德国法西斯在捷克斯洛伐克利迪策村施行的灭绝性大屠杀。

巴巴罗萨计划Barbarossa Plan德国法西斯制订的对苏联的进攻计划,1941年6月22日正式实施。

大西洋Atlantic Charter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乘军舰在大西洋会晤后宣布的对战争局势的政策主张。

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me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以租借方式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援助的法案。

先欧后亚战略EuropeFirst Strategy又称“欧洲第一战略”“大西洋第一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以打败法西斯德国为首要目标的总体军事战略。

第二战场Second Front又称“欧洲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在欧洲大陆西线开辟的对法西斯德国的作战行动,欧洲大陆东线苏德战场是主要战场。

莫斯科战役Battle of Moscow1941年9月至1942年1月,苏德军队在莫斯科的攻防战。苏军保卫了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战役Battle of Stalingrad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大会战。

阿登战役Battle of the Ardennes又称“突出部战役”。1944年12月,盟军在阿登地区粉碎德军反攻的军事行动。

莫斯科会议Moscow Conference1941年9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商讨援助苏联的国际会议。

联合国家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又称“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二十六国宣言”。1942年元旦,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宣言。

北非登陆North Africa Landing1942年11月,盟军在法属北非的登录作战行动,代号“火炬”。

阿拉曼战役Battle of el Alamein1942年,英军在非洲阻击德意军队试图侵占埃及的作战行动。

大西洋战役Battle of the Atlantic又称“大西洋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同德国军队为控制大西洋海上通道进行的争夺战。

卡萨布兰卡会议Casablanca Conference1943年1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的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行动问题。

战略轰炸Strategic Bombing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采用的以轰炸敌方战略重镇为目标的大规模空中军事战略行动。

意大利投降Italy Surrender1943年9月3日,在盟军的攻势下意大利宣布投降,德意日“轴心国”瓦解。

“无条件投降”原则Principle of Unconditional Surrender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德意日法西斯不得附带任何保留条件的投降原则。

魁北克会议Quebec Conference1943年8月和1944年9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两次会议。

开罗会议Cairo Conference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

开罗宣言Cairo Declaration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会议结束时签署的关于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文件。

德黑兰会议Teheran Conference1943年11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的国际会议。

德黑兰宣言Teheran Declaration苏美英三国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签署的关于对德作战方针的声明。

诺曼底登陆Normandy Landing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在欧洲大陆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强行登陆的战略性军事行动,代号“霸王”。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又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第二次首脑会议,讨论结束战争和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雅尔塔会议公报Communique of the Yalta Conference全称“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发表的公开声明。

雅尔塔会议秘密协定Secret Agreement of the Yalta Conference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苏美英三国就对日作战条件达成的秘密协定。

柏林战役Battle of Berlin1945年春,苏联红军进军柏林并于5月2日攻占柏林的军事行动。

德国无条件投降Germany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1945年5月8日和9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同苏美英法四国代表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的第三次首脑会议,商定对已投降的德国的处理办法。

波茨坦公告Potsdam Proclamation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政府在波茨坦发表的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

盟国管制委员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驻德军事长官组成的对德军事管制的权力机构。

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Soviet Union,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and France Respective Occupation of Regions in Germany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四大国将德国划分成四个区分别军事占领的一种处置形式。

意大利德国篇6

[论文关键词]中国;道德规范;建构;启示

一、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精神

中国传统伦理源远流长,精微而博大,这对我国传统道德规范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与建构原理。这种系统与原理是传统的道德规范特质不可缺少的要素。这里我们抛开些先验的理论模式,从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本身的特质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总结。

1.家族本位

中国血缘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伦理精神以家族为本位,因此在道德规范中人们也以家族利益为核心。正如黄建巾先生所说:“巾土以农立国,国基于乡,民为聚族而居,不轻离其家而远其族,故道德以家族为本位。所谓五伦,届家者三,君臣视父子,朋友视兄弟,推为则四海同胞天下一家。”

这种家族本位主要表现在人伦关系中以家族血缘为原型,设计整个人际关系。血缘家族是传统伦理的根本,它在伦理生活,伦理精神中具有绝对意义。中国文化价值取向、出发点以及人的确立方式等都有着浓厚的家族本位思想,如孟子在“人伦”中把调节家族内部的核心关系——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列为首位: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腾文公上》)。《大学》提出“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表明了家庭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后来董仲舒制定的“三纲”中,“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内容,其中两纲属于家庭伦理。因此,家族精神既是人伦的原则与出发点,又是人伦的归宿;既是人格的出发点,又是人格的最高理想。家族的原理就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原理,家庭精神不仅是中国道德规范的根本精神,而且也是中国伦理精神的根本,这种家族精神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社会道德规范上,它使血缘关系成为整个社会的根基;在个体道德规范上,以考悌为核心;在思想上,以亲疏、亲尊为道德思维模式。其次,它确立了传统道德的核心一一维护血缘关系和等级统治的孝亲忠君,始终是封建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第三,以血缘为最高价值取向,“亲”成为价值的始点与标准,血缘宗法足社会结构的原理,形成一种家族式的集体主义。但这种家族的原理与精神,对家庭来说是比较满意的,而对国家则是灾难性的。第四,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伦理,也造就了中国的宗法家长制的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的社会。

2.重义轻利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是“重义轻利”,那么很显然在巾国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将“重义轻利”就作为一条指导行为的道德规范。所谓“义”,主要指道德伦理,后经董仲舒,朱熹将它哲学化和神化为“道”或“天理”。所谓“利”,指个人的私利、私欲,并不泛指国家、民族的普遍利益。在中国史上,体现“重义轻利”思想的例子数不尽数。如,孔子言:“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论语·里仁》)“子罕言利”(《论语·子罕》)苟子主张以义制利。他说:“正义而为谓之行。”(《正名》)即认为符合义去做,就叫做德行。又说:“利少而义多,为之。”(《修身》)“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而持义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到了汉代的董仲舒那里,在义利关系上,仍是重义轻利。其言日:“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权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矣……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意者,虽富莫能自存。”(《身之养重于义》)明清之际王夫之也认为离义无利。《尚书引义·禹贡》说:“立人之道日义,生人之用日利。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人害,人用不生……”但中国的重义轻利思想实际上是被当时统治者利用,最后变成了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应无条件服从统治者的利益,而且是绝对的服从,故有“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说法。这种义利观更加突现了中国人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上是以“重利轻义”为道德准则的。

3.个体至善

在中国伦理精神中,个体至善的传统也是表现的相当明显。因此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主要是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中国伦理强调道德修养,强调克己,提倡存理灭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这种追求个体至善的价值取向的体现。孟子提出的存心、养气、寡欲思想;孔子的“克己”、“修己”、“正身”的修身方法,等等,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人们个体至善的道德规范。根本旨趣是改变自己以适应或维持社会秩序。它以个人本性即善之人性为起点,强调个体的上心诚意与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实质上就是以“道德我”克服“欲望我”,达到道德上的超越。在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突出个体为善的主动性,强调通过个体道德主动性的发挥来完善人格。这种价值取向,它不是以追求社会及社会规范的公正合理为目标,而是以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自觉遵循即个体至善为条件,一是在政治生活中,就导致这样的现象:个体越修养,越至善,政治越专制,社会越不合理,也就是在造就“道德的人”的同时,维护着一个“不道德的社会”(封建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悲剧。

4.中庸和谐

中国伦理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的中庸境界,这种“极高明”的中庸境界落实到道德行为上就是求和执中,无过无不及,这种中庸和谐的伦理精神也正是社会所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严格按照孔子要求行动,求得个人伦理的贯通和谐,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达到人性的提升,由此也达到人伦建构与人性提升的和谐。中庸之道,就德性状态来说是执中,就价值取向来说是求和,就最高境界来说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和”包括个体德性的“和”与社会伦理的“和”,不论是个体德性的“和”还是与社会伦理的“和”,总的来说,就是要达到各种伦理关系之间的和谐,达到于天下一家的境界。这种“和”的境界,也就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的五伦境界,亦即是孔子“礼”的境界。“礼”的核心就是“和”,“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境界就是“和”的境界。总之,中庸和谐的精神是中国伦理的最高精神,而天人合一则是这种精神的最高价值与最高精神指向,它是中国伦理的整体精神形态。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规范。而我们今天要努力创建和谐社会,是与我国传统伦理中追求中庸和谐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5.人情主义

人情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突出特点,因此中国国民在道德规范中所体现的人情味是十足的,它用人情的法则建立起人们间的伦理政治关系,使人情成为宗法社会的深层的人际结构原理与社会结构原则。人情主义的本质是伦理政治,它是人们在主观精神形态上把伦理与政治融为一体。

具体来说人情作为一种社会主动机制,其表现为正己修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传统伦理中,“君之心为惠,臣之心为忠;父之心为慈,子之心为孝。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结果就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人情主义使社会生活具有较浓的人情味与人性气息,孔子的忠恕之道也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人情主义精神形态的最好表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那种人情味一直教导着人们要知恩图报。直到今天,中国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仍然比较注重人情,应该说是历史的人情种子留在了我们体内,不断的滋生着,约束着,也引导着人们的行为。

二、中国道德规范的重建

以上从家族本位、重义轻利、个体至善、中庸和谐及人情主义论述了我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有很多旧的规范已经僵化,并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桎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规范都不合情合理。因此,中国伦理中的道德规范精神哪些仍需保留,哪些需要抛弃,在这里就形成了问题的关键。中国伦理中道德规范的重建是势在必行了。

根据时代精神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起新的、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这是近代以后的中国道德规范发展的大趋势。如果把中国道德规范的建构放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国际大潮中,新中国道德规范的建构就是由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精神与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科学、民主的精神来源于西方,但是我们不能将西方的东西全盘引进。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精神是有很多问题,有些道德规范可能既不尊重客观必然性,又无价值意义;有些道德规范可能尊重客观必然性但元价值意义或有价值意义但不尊重客观必然性,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只有在传统道德规范了注入西方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才能给原有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伦理和科学、民主的统一,既是中国文化的新模式,也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突破,具体问题如下:

1.“家”与中国道德规范

在前面,我们谈到“家族本位”是中国道德规范精神的根基,血缘关系构成中国伦理关系的范式,家族道德规范成为个体德性的源泉,“家”在中国伦理中具有绝对的地位。家族本位给中国伦理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人伦建构上,它形成了“血缘一宗法一等级”三位一体的关系。它的优点在于在个体德性上强调孝道,人伦情感,整体至上等,这恰恰是尊重了客观必然性。这些好的方面,我们仍要继承、保留并发扬光大,但是这种家族本位的道德规范中也有十分明显的缺陷。它使人的伦理精神意向局限于家族之中,用血缘关系厘定社会关系,从而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产生了不道德的社会(封建社会),应该说,中国人精神结构中法制观念、自主意识,自由意识的缺乏与这个缺陷是分不开的。这却有违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直到现在中国人在这三方面意识中仍然完全摆脱不了此困境,因此,中国道德规范的重建,一方面要改变原有家族精神中的不足方面,保留并发扬其中具有优越性的特色;另一方面,要根据家族关系的变化改变伦理精神的原理和结构。概括地说,就是要改变家族本位的传统,由家族本位变为社会本位,使家族伦理变为社会伦理。同时要改变由家族权威而导致的尊卑等级的传统,形成民主、自由的伦理基础。中国伦理精神的家族本位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对其加以改造,形成一种新的伦理精神格局。只有这种既能保持优点又能克服缺点的新的道德精神,充分体现出它的客观必然性和价值意义的道德规范,才能被我国公民内化并发扬光大。

2.“人”的理念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对“人”是及其重视的,甚至将人放在核心地位。因此它强调“个体至善”“重义轻利”,当然“个体至善”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强调义务、轻视权利。因此,塑造了极高的圣人人格。这种伟大的人格在中国史上随处可以体现,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困忧民形象都是如此。

在这种人格力量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培养出…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但这些理想人格表现出一个共同倾向,他们的主体性只是道德的主体性,即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性,他们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基本权利,而是处处追求着道德理想,处处体现着献身精神。没有把自己放在“人”这个主体的显赫位置,也不注意对自我的珍视,如与之相联系的俗语就深刻地表现出了这一点:逆来顺受、唾面白干、看人脸色行事、得饶人处且饶人,等等。人活着首先不是以自我为主体,甚至不知道自己首先是个人,几乎是在为别人活着,很看重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这种价值取向,桎梏着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体毫无个性和独立性,有的只是无条件的认同和追随,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也毫无民主意识。这样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严重相悖。因此,中国道德规范的重建,必须倡导人们不仅要有道德的属性,更重要的是有政治的、经济的属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弘扬主体意识的同时,充分肯定个人的责任感意识,应充分重视人的权利,达到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而且要大力倡导民主,学习西方的民主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人情主义问题

中国人注重人情,直到现在可以说中国人仍然是比较有人情味的。这种人情主义道德观有它的可取之处,比如说,造就了知恩图报的人格,人与人之间宽容、互助的特征,以及就像在前厨说到的,在传统伦理中的那种“君之为惠,臣之心为忠”,“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优良传统美德。但是,演变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负面的影响,那就是愈演愈烈的人际结构原则和社会结构原则。这种人情精神的根基使得“亲亲”是出发点,亲属之间、朋友之间,任何事情都好办,无能也提拔,处处托关系,找门路。导致了我们今天颇于无奈的腐败现象。这一切不足我们想要的道德价值取向,因为愈演愈烈的腐败,只能阻碍社会的进步,社会最终元价值意义获取。如果国人将这种畸形的道德价值取向内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不可想象,甚至有被葬送的危险。因此,我国道德规范重建立,应该加大反腐力度,强化公平、公正原则,给每一个人创造一个合情、合理场所,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巾以科学的理念引领人,学习西方的那种科学的用人观念,才能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才能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意大利德国篇7

    一、共同的敌人、相同的命运,奠定了英苏合作的基础。为了战胜法西斯;两国间进行了广泛的协作与配合。

    二战初期,希特勒利用苏联与西欧国家之间的不和,通过“闪电战”方式,迅速占领了欧洲十余个国家,直至威逼英、苏心脏——伦敦、莫斯科。这样,英苏面临着共同的选择:要么被法西斯打败,要么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德苏开战当天,登基伊始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表示,鉴于国难当头,英国要义不容辞地援助“俄国的危难”。因此,以德苏战争为契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维护自身利益,英苏相互放弃了一战后久有的敌视态度,以打败法西斯、重建世界和平为目标,进行了广泛的战时合作。表现在:

    (一)经济上力所能及的相互援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天晚上9时,丘吉尔在广播中声明,英国将给予苏联以“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只要我们能办得到和对苏联有利”⑴。次日,丘吉尔审时度势,果断指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与俄国人民。⑵”旋即双方举行了协商、洽谈。1941年7月 12 日,英苏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对德作战中联合行动的协定》,双方保证在对德战争中相互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同年8月中旬,双方又达成贸易贷款和支付协定,英国向苏联提供了急需的军用物资、一次性贷款1千万英镑,而苏联则向英国提供了短缺的原材料,以助其扩大军工生产。到该年底,英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苏联提供了669架飞机、487辆坦克及其他武器,并与美国一同向苏联供应了价值约10亿美元的各种物资 150万吨。到 1943年底,英国向苏联共提供了1.877亿英镑的援助。

    史学界过去认为英国对苏援助甚少,不及美国,因而无足称道,而笔者则认为二战期间的英国援苏意义非能等闲视之。

    其一,英对苏援助不及美国,这是由其实力决定的,但英国提供的援助却是自觉主动、力所能及的。当时,大英帝国危机四伏,英伦三岛朝不保夕,对苏援助必然受到限制,但其援助却富有诚意。1941年秋,英国供应部官员哈罗德·麦克米伦说:对苏援助是“我们的圣经”,“我们保证兢兢业业、逐字逐句地予以执行”⑶,表明了英国援苏的原则立场。1942年上半年,丘吉尔演说时坦率表示:“如果考虑到俄国为消灭希特勒、为我门共同的事业所做出的一切,我们为俄国所做的事太少。⑷”丘吉尔的歉疚之情表明了援苏的诚意,但却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英国便设法促成美国对苏更多的援助。美国1942—1943年对苏440万吨物资援助计划的成行,就是由于英国坚持的结果。且在美国实施对苏联一千多万吨物资援助时,英国克服重重困难,承担了运输、护航的主要责任,贡献非小。

    其二,英国援苏更坚定了苏联抗德信心,促成了苏联与英国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在美国参战前,英国援苏消除了苏联对西方持有的深刻的不信任感,这种援助不仅解决了苏联前线的部分急需,更促成其与伦敦诸国流亡政府关系的改善。同理,互援是双方力量与信心的支持,对于双方坚决不妥协的对德斗争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政治上磋商协调达成谅解与合作。

    大战期间,两国以求同存异为原则,通过首脑或政府要员间的沟通、会晤、磋商等方式,共同策划了打败法西斯的方略,实现了两国政治关系的转折和发展。期间,仅斯大林和丘吉尔间的往来信件就达504件⑸。在1941年7月签订的《英苏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的协定》中,双方保证不单独对德停战或媾和,直至彻底击败德国,这成为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标志着英苏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同盟。同时,由于苏联转入反法西斯洪流并成为事实上的抗德中坚,加上英美的协调,流亡伦敦的九国政府也迅速与苏复交。同年9月,英苏等11国在伦敦举行同盟国家会议,共同声明遵循旨在维护和平、正义,彻底摧毁纳粹的《大西洋宪章》的原则。这样,由于包括英苏在内的盟国的共同努力,反法西斯的战时大同盟得以形成,它体现了英苏及诸盟国的共同意志,也成为战时合作的大舞台。此后,英苏政治协商不断加强,1942年5月下旬莫洛托夫应邀访英,签订了有效期为20年的《英苏同盟合作互助条约》,它规定:两国在对德作战期间互相支援,非经双方同意,不得单独缔结任何协定或和约,初步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并约定战后共同行动保卫和平。这一条约加强了两国的政治团结,其国家关系得到了空前发展。之后,通过1943年10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同年的德黑兰会议,两国关系得到了巩固,表明英苏等“盟国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巩固和持久了”⑹。更为可贵的是在整个战争中,两国始终遵循了通过协商解决分歧、促进合作的原则,第二战场的开辟、联合国的组建、惩办战犯、德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波兰重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先后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上得到了解决。尽管当中亦有不快及至龃龉,但能求同存异,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不仅如此,英苏还就有关实质利害冲突问题理智地达成妥协。如两国首脑在1944年10月通过谈判就巴尔干势力划分达成了秘密协定,即英国在南斯拉夫、匈牙利享有50%、在保加利亚享有25%、罗马利亚享有10%、希腊享有90%的影响,其他部分归苏联享有。这反映了双方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平衡,但这种平衡是在苏军已进驻罗、南的情况下做出的让步。丘吉尔认为是苏联给予英国的“特别的诚意”,“信守自己的义务”⑺的表现。因之,英(美)苏合作实现了共同的战略目标,不因矛盾打破战时合作。

    (三)军事上较密切的战场配合。

    德苏开战后,英国即从海上加强了对德国的封锁,组织北非战役,打击法西斯的北非力量。1941年冬,德军猛攻莫斯科,锐不可当,莫斯科岌岌可危。北非英军为了配合苏军行动,迅即向利比亚德意军发起“十字军行动”,促使莫斯科的部分德军移师地中海,隆美尔非洲军团又深陷利比亚沙漠之中,从而减轻了苏军压力,使莫斯科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尤其是1942年秋的阿拉曼战役与斯大林格勒会战密切配合、相互照应,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英军还参加了西西里岛战役及对意大利南部的进攻战,对于肃清德意北非军队、促使意大利退出轴心国,以分散牵制德军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使德国法西斯处于腹背受敌态势,有力地促进了苏军的反攻进程。同样,对于苏军而言,尽管主要是在本土作战,但它抗击的是最凶恶的法西斯——德国,牵制了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因此,对英国无疑是直接和最有力的配合与支持。“这场战争使英国无论在宗主国,还是在中东,都有了必要的喘息机会,以便整顿自己的武装力量”⑻,使英伦三岛在不列颠之战后能“风平浪静”。大战后期,苏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东欧德军,消灭了德军有生力量,配合了第二战场的成功开辟,使英美军队迅速推进德国腹地,对于最终摧垮法西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双方上述积极举动及重大胜利的获取,英苏首脑曾互相予以热烈的赞贺和高度的评价。

    英苏军事配合不仅表现在军事行动上,而且还表现在战略方针的制定、重大军事行动的统一筹划部署上,如英苏美三国外长曾共同拟定、谋划过击败德军的计划。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合作是英苏二战期间关系的主流,由于合作而加深了理解与信任,由战前的对手转为盟友,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反法西斯力量。

    那么,英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各异,积怨已久,为何能在大战中共释前嫌,携手合作呢?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同轴心国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致。就苏联方面而言,德国的背信弃义,撕毁了签订还不到两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二战初期的外交,终于对西方民主国家有了新的认识,并意识到法西斯是不共戴天之大敌,大战是民主与专制的殊死大搏斗。为了扭转德军闪击下被动挨打的局面,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孤立并打击法西斯,苏联愿意且必须与英国等合作互助。特别是就英国方面而言,援苏对其“命运”更为重要:首先,德苏战争爆发时,德国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震醒了英法绥靖政策的迷梦,使大英帝国面临着德国法西斯的全面挑战;德国入侵利比亚,对大英帝国中近东殖民地和海洋交通线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德国同时还加强了对伊朗、伊拉克的经济渗透与侵略,形成了对英国势力范围的全面争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危及了英国亚太地区的殖民地与自治领……帝国大厦行将倾覆。丘吉尔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感到处于危如累卵境地的英国,应该利用德军主力远离英国的有利时机,加强本土和中东防御;同时通过援助苏联、鼓励苏联的对德行动,以牵制德军,防止德国打败苏联后再挥戈西进,直捣英伦三岛。其次,援苏有助于维持英苏战时同盟,冰释苏联自30年代后期集体安全努力失败后对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深重顾虑和敌对态度。再次,可以一箭双雕:一方面可利用苏联力量击败德国,掘法西斯之墓,减少英国的牺牲;另一方面可使苏联在对德战争中削弱,“躺在手术台上”,从而为英国继续执欧洲大陆之牛耳,乃至主宰世界事务扫除障碍。因而,英国主动援苏,甚至亦不惜作出牺牲、付出代价。深谙韬略的丘吉尔真切地道出了其援苏主旨之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为了我们的利益的事。”⑼  

    返回本页页首

    二、不同的国家利益与战争目的,决定了英苏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其缓急程度随着二者所受威胁之变化而变化。

    苏联参加二战的目的是:打败德国法西斯,扞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建立有利于自身的战后安全体系。英国参加二战的目的是:铲除德国法西斯,借机削弱社会主义苏联,重振大英帝国雄风,建立以英国为主宰的欧洲新秩序。二者在打败德国法西斯这点上是共同的,这是携手合作的前提和动力。但二者国家利益不同,意识形态有别,积怨已久,陈见颇深,因而在其合作的统一体中,不可避免地存有矛盾与分歧。随着战争主动权移至盟国手中,矛盾也初显端倪,待胜局已定,矛盾亦愈演愈烈。反映在盟国三强中,在一些利害冲突上,英国或单独或联美抗衡苏联,从而播下了战后不和的种子。具体表现在:

意大利德国篇8

关键词: 道德修养 中国革命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通过引导他们积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定的重要举措。指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在对当代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他们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和投身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两个侧重点。“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当代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必须精准把握中国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深刻内涵。

一、什么是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1],以上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一般定义。其实,中国革命道德突出的是革命传统。因此,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把握,联系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道德的定义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

1.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要义。中国革命道德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要义:一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三是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的行动原则;四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除此之外,社会新风的树立、平等意识的增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等也是中国革命道德的应有之义。

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中国革命道德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困苦,经过长期的斗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一个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了这样一个高尚的道德灵魂作为支撑,任何困难在中国人民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革命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在中国甚至全世界建成一个人人幸福、家家安乐的共产主义新社会。

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具有中国革命道德的人的唯一价值追求。真心实意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是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要求。不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要代表的革命者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取得了中国革命一个又一个胜利。

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是革命者在革命时期的重要行动原则。正是由于革命者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才保证了革命队伍的团结统一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讲革命者必须“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2]。无数的革命先烈正是为了革命利益舍生忘死,才换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广大共产党人正是为了革命利益舍小家顾大家,才会在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革命道德大力提倡的。中国革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国人民的共同艰苦奋斗获得了胜利。“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这句激励人们斗志的话语就充分体现了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农村包围城市,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支持工业的工业化建设,中国革命的每一次胜利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中国革命道德的时间跨度。正确把握中国革命道德的内涵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中国革命道德这一理念的时间跨度。正是因为在时间跨度上缺乏明_的定位,所以才造成人们对中国革命道德内涵的模糊认识。从中国革命道德定义来看,它包含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革命时期,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个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跨度是从1919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的时间跨度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然,从1956年开始我们进入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中国革命道德从时间跨度上来讲,是从1919年到1956年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将近40年的时间之内,中国人民所培养和形成的一系列道德观念和精神,才可以称之为中国革命道德。只有准确把握住中国革命道德的时间跨度,才能准确理解中国革命道德的内涵。

3.继承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中国革命道德虽然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但它倡导的一系列道德理念和精神仍然存在于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革命道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仍然需要当代大学生大力继承和弘扬。

首先,中国革命道德为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道德有三个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二是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三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三个理论来源中,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当今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主要的道德基础。

其次,中国革命道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创造了先决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念基本上都是中国革命道德所蕴含的价值追求。通过几十年的中国革命征程,中国革命道德已经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信念中,融入最广大人民的血脉中,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的道德追求。所以,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时代的入脑入心和积极践行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最后,中国革命道德为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奠定了重要的道德基础。任何民族都是需要精神的。中国革命道德当中蕴含的诸如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大力提倡的中国精神,不管是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其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离不开中国革命道德的滋养。同时,中国革命道德本身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倡议下,一切先进分子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道德价值追求和良好精神风貌。它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先进道德追求,是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出现的最先进的道德形态。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更先进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初级形态。

1.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作为人类社会先进的道德形态,社会主义道德从内涵来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五个方面。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理念。在它的引导下,形成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个人品德。

从上述社会主义道德的理念体系来看,社会主义道德的内涵包含以下基本要求:一是为人民服务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理念。不管是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还是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以及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追求。二是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行动原则。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始终把国家和社会、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使是个人品德方面的要求,也依然强调爱国、敬业、奉献等集体主义理念。三是诚信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重点。讲诚信是社会主义个人道德建设的重点理念,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人诚信缺失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危害。四是法治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价值追求。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道德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同样法律也离不开道德的辅助。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个法治中国,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要任务。

2.社会主义道德的时间跨度。从时间跨度上讲,社会主义道德是指从1956年中国建成社会主义一直到今天人们所形成的道德理念和体系。社会主义道德跨越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两个时期。今天,我们依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社会主义道德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

3.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3]。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初级阶段,是形成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共产主义社会虽然还没有变成现实,但它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的人生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同样,共产主义道德也是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道德形态。共产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和升华。只有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好,才能追求更美好的共产主义道德。

其次,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把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泥浊水清扫干净,这样的市场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否则就和西方的市场经济混为一谈了。

第三,社会主义道德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和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支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扎实推进,不管是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还是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只有在全体中国人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实现中国梦。

三、中国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1.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国革命道德之间是有历史继承性的。中国革命道德先于社会主义道德而产生,因此中国革命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直接来源,是社会主义道德理念的形成基础,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正是在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系列中国革命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被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完整继承下来并加以弘扬和创新,才形成了今天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体系和内涵。所以说没有中国革命道德就没有社会主义道德,形成不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2.本质同一性。中国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从本质上讲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由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所信仰、倡导和践行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追求。所以,中国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中国革命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中国革命时期的雏形表现;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进一步发展。

3.内容包容性。中国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包容性的关系,即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可以说中国革命道德的一系列理念和精神都被吸收进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道德包含着中国革命道德,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包容性。

四、中国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

1.时间跨度不同。中国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差别。两者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时间跨度不同。中国革命道德的时间跨度是1919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道德是1956年至今。两者前后相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追求。

2.核心不同。通常意义上讲,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道德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中国革命道德虽然包含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它的核心是革命精神,这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的革命性。只有首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原则不同。社会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和服务于集体利益,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中国革命道德以革命精神为核心,就决定了它的原则是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坚持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才能做到以中国革命事业为重,才能激发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精神。

4.发展方向不同。中国革命道德的发展方向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它是社会主义道德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中国革命的目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所以中国革命道德就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演变为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共产主义道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全人类最终都要迈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一个科学的规律。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逐步演变为共产主义道德,从而成为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形态。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102.

意大利德国篇9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后来没落,他接受了当时最好的古典人文主义教育,这就使得马基雅维利通晓拉丁文、古典文学和史学,而且还使得他格外熟悉古罗马共和国的政制、西塞罗等人的论辩以及社会哲学。在中世纪后期的政治思想家中,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明显将政治摆脱道德和神学束缚的思想家,为政治学和法学走向独立学科开辟了道路[1]。其代表作《君主论》一直被欧洲历代君主奉为案头之书,被政治家奉为最高指南,被统治阶层奉为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准则,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可以和《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著作之一。

二、非道德政治观的内容

(一)政治的核心是权力而非道德

在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时期,政治和道德始终是合为一体的,道德与政治比较起来,道德始终处于领先的位置。但是面对当时的时代――近代欧洲政教高度合一的场面被打破,神学意识形态土崩瓦解,传统的仁慈观,善良意识以及宗教寄托已经不能够解决意大利的危机,只有“赤裸裸的权力”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2]。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至于谁能取得统治权在于谁具备取得统治权的手段,而不在于道德高尚或者上帝的授予,权力既是国家的核心,又是政治目的,认为统治者应该以夺取和巩固政权为目的。

(二)法律和军队是统治权的基础

维护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统治者应该将维护和保持自身的权力作为最终目的,这是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良好的法律和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他指出,法律是人类特有的,武力则是属于野兽的,但是前者常常有所不足,所以必须诉诸于后者。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贪婪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有时候法律也??无能为力,所以法律必须要以军队为后盾,君主要维持和巩固统治就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

(三)给人恩惠要一点一点来,但加害于人要一次性完成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要经常怀有一颗忧患之心,君主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应该到人民当中去生活,和他的人民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3]。君主在给人恩惠的时候,应该一点一点来,这样,恩惠的影响时间就能够更加长久些,人们更能够感受到恩惠的好处,更会持久地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君主要谨慎使用残暴手段,这是说君主要恰当的实施恶行,那些恶行必须是出于自身的安全需要而迫不得已,以后除非是有利于他的臣民,否则绝不再使用。加害于人一定要一次性完成,这样,受害者所尝到的痛苦滋味就比较少,损害对人所造成的冒犯感也就相对比较少,老百姓所受到的损害相对较少的话,那么老百姓的怨恨也就会少一些。

三、非道德政治观的影响

(一)非道德政治观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意大利的统一

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是建立在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基础上,人性是偏向恶的,一旦有机会人心就自然会堕落,他认为意大利分裂的总根源是罗马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自私贪婪,这些都妨碍了意大利的统一,因此他对虚伪的封建道德和神学政治观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4]。他所强调的这些都是为了早日结束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使之统一和强大,所以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对于意大利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2.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时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经济发展缓慢下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成为当时资产阶级最迫切的要求。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时意大利正处于崇拜竞争和功利的特殊时期,正是资本主义需要发展的时期,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16世纪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非道德政治观的消极影响

1.政治与伦理道德相分离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以人性恶为理论基础,认为应该将政治排斥在道德之外,政治高于伦理道德,为了到达政治目的,可以将道德抛弃,道德的善恶均可以因条件不同而充当手段[5]。马基雅维利否定了道德对政治的反作用,将政治和道德割裂开来,片面的理解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作为一国的君主,为了有效维护自己的统治,达到既定的政治目标,可以不择手段,这无疑会使政治陷入非道德主义的漩涡中。

意大利德国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和目标。和谐社会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这样一种社会境况的实现需要宽容、理解、尊重的伦理精神支持。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道德建设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道德是为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道德的存在“有两个前提,一是人的需要和利益,二是人际利害冲突。望无限而资源有限,这必然引起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冲突的一种途径就是约束人们相对过度的欲求,规范、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强调道德精神并不是要人们以忍让来对待自己的利益、权利,而是说道德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根本问题是关照自我利益,还是关照他人利益?是优先个人利益还是优先集体、社会利益?“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总原则,是使个体的生存发展适应群体的生存发展,而不是相反。"即道德调节的基本原则是人类的类利益。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从最本初的意义上讲是符合人类的类生存和发展的。从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来看,“道德是人类的道德,是同人本身、人的活动、同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变化紧紧联系着的。”口道德作为“人类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规范,能够“加强内部团结,巩固外部联系,约束和调节个人行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这也保障了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在道德发展、变迁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以维护人类的类利益为宗旨和目标,只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道德所维护的‘类”的内涵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维护的“类”利益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

    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首先,是由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道德调节的目的是处在社会主义形态的人类、社会、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其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道德调节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意识形态在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以集体、国家和社会利益为最高最后标准。即“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道德作为一定社会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从根本意义上讲,其调节者是掌握着国家、集体主动权的人(领导者),道德是操纵在其手中的工具,调节的目的是社会秩序的和谐,是人群关系的融洽,更是统治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道德调解时必然要求维护集体、国家、社会利益。

    市场经济固有的局限性和弱点,决定了道德调节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必要性。市场活动有其自身的缺陷,如趋利性、投机性等,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容易诱发各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和贪污腐化等消极腐败现象,干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会使不成熟的市场主体,更多的关注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和他人利益,导致利益主体的短期行为,这就要求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功利观,立足国家、社会、集体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立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铸造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合力、动力和凝聚力。

    道德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和影响因素,其自身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道德原则也是如此。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为了真正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囚从道德原则的一般性、普遍性、共识性和导向性出发,我们应该深人丰富、充实、发展、更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内涵,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一,和谐社会集体利益重于一切,这是道德调节集体原则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由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的。道德的最初和最终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类社会的存

[1] [2] [3] [4] 

在与发展,因为削弱了群体,个体也无法发展,甚至无法生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道德调节利益关系的立足点必然是国家利益,是国家的全局、整体和长远利益。“集体利益重于一切”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性质,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说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性质,佐证了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也说明了以集体主义作为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对我国和谐社会发展是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在实践中,“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为人们实施道德行为提供了出发点和立足点,由于和谐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社会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公民在实施道德行为时,更多的情况是集体、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双燕,“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都有增长”;在当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市场主体,多种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并存的情况下,社会上也必然存在多种道德规范、道德评价标准,处于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道德明确“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为和谐社会的人们提供了正确的道德选择标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行为选择。

    第二,和谐社会集体保全、维护、满足个体的正当利益。这是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重要内容,也是集体原则发挥调节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国家、集体利益两全共盔,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和更本质的意义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增益。两者中更为主导和主动的因素是个体,因为集体的利益和目标是通过个体的行动来实现和达成的。集体有必要而且必须保全、维护、满足个人正当的利益,以调动和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集体目标;只有个体的正当利益得到了应有的保障、维护和满足,个体处于较满意的生存状态,心情舒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中精力干工作,从工作中体会到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当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要求让度个人、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保全集体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这是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核心内容。由于集体、国家、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整体、全局和长远的利益,而个人则更多关注的是自我的和局部的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仍然会发生某个个体、局部利益和集体、国家、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这种是道德调节的极端情况,也是区分道德性质的试金石。此时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要求个体的局部的物质利益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原则性体现。这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性质.也符合道德调节的本意,更为重要的是符合人类的类生存和发展,同时也符合道德调节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惟其如此,人类才能长久生存繁衍,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文明才能进化,道德才能完善。

    第四,当面对人的生命财产时,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要求集体、国家、社会关注个人的生命财产,为保全个人的生命财产,不惜牺牲任何物质利益代价。人的生命是人的类生存和类发展本义。个体存活构成类的存活,个体生命的延续构成类的延续。所以,维护、保全个体生命是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物质财富匾乏,也由于缺乏“以人为本”观念、认识不到人的生命权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权利。我们曾经一度大力宣传、弘扬“为抢救国家、集体财产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英雄行为,对人的生命财产不够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改变这种观念,以人为本,核心是以人的生命权为本,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当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态度很积极,措施也很到位,我们已经看到,在各种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中,政府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救人,不惜一切代价,竭尽全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这也是道德调节的本意和道德调节集体原则的回归。

 二、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