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英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9:13:08

意大利英文

意大利英文篇1

作者:高文芳 单位:武警工程大学指挥学院 教研部 语言教研室

昆士兰州风景如画的小镇Coolangatta,在土著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景色”。澳大利亚土著人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使土著居民的词汇大量的点缀了澳大利亚英语并成为其极为有益的补充。白人文化对澳大利亚英语词汇的影响澳大利亚英语早期由于受到英国统治地位的影响只能算是一种殖民英语,它体现了不同阶层英国殖民者的社会方言以及浓厚的英格兰特色。当时的英国刑法十分严厉,可被处以绞刑的犯罪有两百多种,小偷小摸也属于一种重罪,造成了全国监狱暴满,因此,除大批重犯被处以死刑外,还有许多罪犯被流放到海外。犯人及其家属由此成为了澳大利亚的第一批拓荒者和殖民者。在当时的澳大利亚社会,并存着代表伦敦上流社会人士的“文雅英语”与其他被流放犯人和下层移民的“粗俗英语”。一种土生土长的带有浓郁殖民特色的澳大利亚式英语在这两种极端中英语情态中慢慢发展起来了。澳大利亚英语在这期间借用了很多土著语词汇,流放犯们的日常用语也被大量使用。由此可见,在澳大利亚殖民之初,西方的白人文化成为了其主流文化,其语言的主要代表就是白人英语。直到1840年,英国废除了罪犯流放制度,澳大利亚的生产方式由犯人们的集体劳动逐渐转为自由农垦发展并开始吸收自由移民。在此期间大量的俗语和俚语融入到了澳大利亚英语中,如:cleanpotato意为自由的人、copshop意为警察局、apicnic意为难办的事情、lolly意为胆小的人等等。在罪犯流放时期之后,澳大利亚的农垦时期还出现了一个散发着浓郁澳大利亚风格的英语词汇“outback”,意为包括丛林和乡野的广大边远地区,并由这个词发展出了澳大利亚人引以为豪的澳大利亚精神,即“thespiritoftheoutback”,意为自力更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士兵结合其他国家士兵中的语言创造出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比如澳新军团纪念日(ANZACDay)的缩写为AustralianandNewZealandArmyCrops,这是每年澳大利亚为了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士兵的特殊节日。带有贬义的对英国移民的称呼(pom或pommy)在战时成为了英国士兵的代名词。“chocolatesoldier”用来形容带有满腔热情却不善于打仗的澳大利亚士兵。

移民文化对澳大利亚英语词汇的影响19世纪中叶,探险家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了金矿。随之出现的“淘金热”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的重要一个转折点。大量欧亚移民涌入澳大利亚为丰富其英语词汇创造了新的条件,许多新词也随之产生,如:digger意为淘金者、yellowfever意为淘金热、fossick意为淘金、night-fossicking意为夜里盗金、nugget意为金块等等。华人作为淘金热中的一员也在这个时期来到澳大利亚并生出了许多带有中国特色的澳大利亚英语词汇,这些词汇多以发音模拟为主,比如,kowtow意为磕头、chow意为仇、longsoup意为面条、kungfu意为功夫、ginseng意为人参。来自中国广东的移民还带来了由粤语发音而生成的英语词汇,比如yamcha在粤语中的意思为喝茶或吃饭,但是经过澳大利亚英语的演变,变成了Chineserestaurant的意思。大量世界各地移民的涌入给澳大利亚英语带来最多的就是表达事物的词汇,如中东地区的传统食物Kebabs(一种烤肉)、意大利的卤汁面lasagna、意大利腊肠salami、意式浓咖啡espresso、意大利面条spaghetti、法国奶油蛋卷brioche、法式羊角面包croissant、法式花色小蛋糕petitfour、德国熟食delicatessen、德国香肠wurst和雷斯林白葡萄酒Riesling等。美国文化对澳大利亚英语词汇的影响美国英语对澳大利亚英语的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各个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澳大利亚成为美军的后方基地,而二战之后的移民潮也为澳大利亚带来了众多的美国人,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式英语和文化价值观。随着美国电影、电视和书刊对澳大利亚无处不在的影响,大量的美语词汇编进了澳大利亚的英语词汇,如:candy(糖果)、closet(壁橱)、draft(征兵)、guy(家伙)、Saysyou!(胡说)等。逐渐形成的澳大利亚本土词汇澳大利亚本土形成的英语词汇具有缩略形式的风格和社会性,使用起来更能体现澳大利亚人的无拘无束和自然直爽。澳大利亚式的缩写规则就是把比较长的单词去掉一些不需要的部分,后面加上“o”或者“ie”。这些缩写形式真实地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对人的友好和亲昵的感情,如Aussie(澳大利亚人的昵称),hostie(空中小姐)等。还有一部分以-o结尾的缩写词带有轻蔑的含义,往往表示粗野、丑陋、笨拙,如abo(土著人),fisho(渔民),migo移民(尤指那些不受欢迎者)等。

澳大利亚式英语不仅是英语全球化的特殊变体,更承载了澳大利亚特殊的文化内涵。其在词汇和语音语调上的变异现象更是体现了澳大利亚的移民历史,同时也深受澳大利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通过了解在澳大利亚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澳大利亚英语,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变异和文化因素之间那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对于英语专业教学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文化背景补充,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意大利英文篇2

关键词:美利坚民族;民族意识;英格兰;移民

中图分类号:K7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1999)03-0067-06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美利坚民族简直不能算作一个民族。时至今日,美利坚民族中有讲英语的、有讲德语的、有讲法语的、有讲印第安语和拉丁语的。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生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差异很大。美利坚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是他们的民族觉醒意识和民族一体认同意识。研究清楚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问题,就能正确地认识美国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本文就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专家。

在北美东海岸殖民地,最早的移民几乎都是英格兰人。从1607年建立詹姆斯敦起,至建成十三个殖民地为止,英格兰人移民是这里的主体,其他国家的移民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移民,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意识,他们在血缘上、情感上都将自己看作是“美洲英国人”。北美人这种与英格兰民族认同的观念,直至美国独立后仍然存在。

十三个殖民地的移民中英吉利人最多,大约占这里移民总数的四分之三。因为他们是殖民地的创建者,英格兰文化便在这里深深的扎下了根。首先是英国的地名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北美,如曼彻斯特、巴尔的摩、伯明瀚等城镇的名称。还有将英国皇室成员的名字引用到地名上,如詹姆斯敦、纽约、查尔斯敦、伊丽莎白等城镇的名字。殖民地时期的三所名牌大学,一所命名为威廉一玛丽学院,哈佛大学的所在地竟用英国大学城的名字“坎布利奇”(剑桥)。北美殖民地使用的是英国的习惯法的审判制度,建立的是英国代议制式的政府。在政府的文牍和民间人民的交往中,人们普遍使用英语。英国的生活方式、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文化在十三个殖民地中居绝对统治地位。“其他非英籍移民,来自北欧各国,人数不多,他们的文化和英国的文化近似,因此,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英国式的生活。”[1](P5)这就是北美殖民地人与英国人民族认同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英国是自己的“母国”,他们仅仅是到北美拓殖的“英国人”。

欧洲移民初到北美,受到了巨大的外部压力,他们若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求强大的保护,英国人就能给他们提供这种有力的保护。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结成联盟多次向英属殖民地开战,十三个殖民地居民便以英国人后裔的身份,参加了英国对法印联盟的战争。1755年—1763年,英法之间发生了七年战争,北美许多知名人士,都象乔治·华盛顿一样参加了那场战争。英国人只有打败法国人,他们才能在北美大陆上安宁生活。他们越想获得更多的土地,他们遇到的外部压力就越大,外部的压力越大,他们就和英国的联系越紧密。后来,当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压力减弱了,英国人对北美殖民地人的种种限制增强了,殖民地人与英国人认同的意识才逐渐减弱。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移民们将英国文化全盘带入北美殖民地。在殖民地建立之初,移民中的文盲较多,殖民地没有自己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没能力创造自己的文化。英国的诗歌、英国的小说、英国的戏剧、英国的服饰和英国的家具等等,只要可以从英国运来的,他们都从英国运到北美。而此时的英国,也将殖民地当做文化产品的销售地。英国伦敦出版的《新英语初阶》初级课本,在美洲的小学中使用多年。殖民地没有神话传说,没有英雄时代,没有可供继承的东西,他们只有接受英国的东西。他们从意识的深层次将自己与英国人等同起来。殖民地人在文化生活方面是吃“英国的牛奶”成长起来的。这个时期,殖民地民族意识处于“未断乳期。”

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普遍有与英国人民族认同的意识,就是美国民族意识启蒙的先驱们,也都毫无例外具有这种思想。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当时他禁止在自己的报上登载争论性文章。1733—1735年间,正当英属殖民地与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尖锐时,他的报纸保持了与英国人高度一致的观点[2](P100)。1728年冬,富兰克林组织了“讲读社”(Junto),该社的成员在一起只谈论社会道德、自然科学。直到1760年,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殖民政府矛盾非常尖锐时,富兰克林仍说;“经验已经表明,除非发生了严重的苛政和压迫,反对英国人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既然组成整个殖民地同盟是不可能的,那末,部分殖民地起来造反的企图就一定是发疯了,因为那些没有参加造反的殖民地,将同母国一起来镇压造反。”[3](P79)由此可以看出,十三个殖民地人,还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来看待,他们之间的信任,远不如他们对英国政府的信任,他们之间的依赖,不如对英国政府的依赖,这就是当时英属北美人民民族意识的现状。

“七年战争”中,乔治·华盛顿誓死效忠自己的“母国”。在很长的时期内,华盛顿对母国忠贞不逾。他对乔治三世抱有幻想,希望乔治三世能给殖民地人民同英国臣民一样的权利。从感情上,托马斯·杰斐逊,是北美殖民地最具有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又是英国后裔的种植园主,他一直在为维护英属殖民地人民的基本权利而斗争,他所要维护的这些基本权利,也正是英国本土人民已经享有的权利。托马斯·潘恩是独立战争的鼓动者和宣传家,他在英国生活期间十分潦倒,潘恩来到了充满反英情绪的北美殖民地,很快地投入到反英的斗争中,写下了不朽的名篇《常识》。在《常识》中,他要人们成立殖民地联盟,要人们与英国决裂,号召人们拿起武器与英军作战。他又在政论文章《危机》第二篇中(1777年1月13日发表),提出了“美利坚合众国”一词。尽管这样,我们不难从潘恩的著作中,看出他的英国情结。写作《常识》一书时,潘恩用了“一个英国人”的笔名,他号召人们起来去争取与英国人相同的那份自由,他将英国比作“母亲”将美国比作“儿子”。美国的民族意识启蒙先驱是这样的认识,其他普通移民更是如此。

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是殖民地人民这种“英吉利民族”意识的最激烈的体现。七年战争后,他们希望得到英国政府的补偿,希望英国政府将他们与英国本土臣民一视同仁。但是,在北美殖民地开征了《印花税》和其他许多税目。这些税收侵犯殖民地议会立法权的行为,是殖民地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北美人士认为,英国议会中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英国议会所通过的法律就不能在殖民地生效;若殖民地代表在英国议会中有席位,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殖民地理应执行。

北美独立战争,并不是一次民族独立战争,美利坚民族独立的意义,在近一个世纪以后的美国内战中才显示出来。英国人叫独立战争是“兄弟之间的战争”,波斯顿人称这场战争为“茶叶战争”,佛吉尼亚人称它为“烟草战争”。“对任何有头脑的殖民地居民来说,独立战争似乎只是前一个半世纪英国历史的必然结果。按照英国辉格党的观点,这是第二次内战,是一场把1689年光荣革命的原则扩大到美洲,并使之地方化的战争。它为十九世纪,震撼了这个新国家的脱离主义传统提供了基础。为建立一个新国家而进行的斗争要到1865年或更晚一些时候才告完成。[3](P623)由此可见,北美殖民地并没有一个主流的民族意识,更不存在一个同质的民族与英国人作战,这些仅仅为了自身利益而战的殖民地居民所进行的战争,也就不能称其为民族独立战争。

美国移民别族而居,他们之间风俗习惯各异,五花八门,各族使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在美国形成了各民族分别聚居的特殊现象。从美国独立后至美墨战争爆发(1846年),美国人自认为自己是欧裔美洲人,或更直接的认为自己是佛吉尼亚人、宾夕法尼亚人、佐治亚人和罗德岛人等等。此时的美国人的民族意识,带有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

在美洲殖民地开拓的初期,许多欧洲移民结伴而来,他们在某一地站稳脚跟后,便马上将自己的亲朋好友,招引到自己的聚居地。荷兰人主要聚居在新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的纽约),他们从事航海贸易和农耕,他们使用荷兰语,信仰新教。最为典型的例子是“1846年53名荷兰人结伴而行,在密歇根湖畔的荒野上,建立了一个移民区,命名为‘荷兰’。”[1](P7)德意志移民这种聚居的意识更强。德意志人于1683年在费城附近建立第一个永久居住区,即日尔曼敦,于是许多德意志人纷纷拥向这里,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美国建国后,宾夕法尼亚三分之一属于德意志人,他们讲德语,信仰路德教。法国的胡格诺教徒和后来大革命中逃亡的贵族,他们聚居在新奥尔良周围,给美国带来了欧洲的高雅文化,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在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河流域聚居着大量的法兰西人的后裔,美国人称他们为“卡金人”,他们主要从事渔业和农业。犹太人很早就在新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自己的社区,他们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他们社区活动的中心是犹太教堂和其他文化团体,他们是非常难以同化的民族。此外,在美国还有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巴斯克人和葡萄牙人等等,他们也都别族而居,形成了许多具有排他性和自保性很强的移民圈。他们便以血缘、地缘和经济利益为纽带,开始与自己本州的人认同,认为自己与本州的移民是一类。

移民别族而居,是形成地方主义民族意识的根源,以地区为界,促使人们的以地区界线区分民族的意识形成。当时的新英格兰,是信奉英国国教的收容所;罗德岛是清教徒的保育院;马里兰是罗马天主教徒的隐居地;宾夕法尼亚则对所有的教派来者不拒;佛吉尼亚是信仰纯正英国国教的胜地;北卡来罗纳是逃亡者的避难所;南卡罗来纳是冒险家和海盗的乐园。宗教上的分歧,使他们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等许多观念,大相径庭。移民们的生活习俗,也大不相同。各教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和大学。美国建国后,几乎每个基督教派都有自己的学院,“新长老派建立了普林斯顿学院,浸礼会教会复兴派建立了布朗学院,荷兰改革派教会建立了拉特格斯学院,一个公理会牧师将一所印第安传教学校改成达特茅斯学院,圣公会教徒与长老派教徒合作建立了国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费城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4](P237)。宗教是以地区为界进行传播的,教会所建立的学校,也是以地区为界发展的,教育的发展更增强了人们的地方主义观念。在美国没有一个主流的教派,也就没有一个文化的中心同一地方民族认同意识的存在和发展,时刻威胁着合众国的存在。此时的美国没有宗教的圣地,没有文化的首都,没有经济的中心,甚至没有政治的中枢。美国人只明确自己是某州的公民,而并不强调自己是“美利坚人”。在当时的美国,许多上层人士都以所在州为自己的“国家。约翰.亚当斯在独立后还说,马萨诸塞湾是“我的国家”,他将国会中的马萨诸塞的代表团称为“我们的大使”[5](P629)。“直至1818年杰斐逊在写信给威廉.弗来明时,将佛吉尼亚说成是他的‘国家’。在当时,始终是提到各殖民地,而不提合众国。”(《杰斐逊评传》(美国)吉贝尔·希纳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75页)杰斐逊给自己题写的墓志铭,希望后人铭记自己的三项成就中,其中只有起草《独立宣言》,不是只为佛吉尼亚州做的贡献,另外两项一一起草《佛吉尼亚宗教自由法则》和创建佛吉尼亚大学——则完全是为自己的“国家”的贡献。当时美国的许多上层人士,是没有美利坚民族的概念的。他们的民族意识,影响了美国的立法。美国的早期立法中不强调美利坚合众国的概念,而强调各个州的地位。“直至内战时候,这个新国家通常都是用复数加以叙述的,这一点无意中表达了一种感情上的真象。”[3](P629)

此时美国人只以州为国,以州人为同胞。这就使得美国各个州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许多州有退出联邦的举动。各州之间也有许多矛盾,贸易的纠纷、边界的划定、税务的承担等等,各州之间时常发生冲突,有时是武装冲突。对西部土地的争夺,使各州的冲突达到了高潮。佛吉尼亚对独立后自己的疆界非常不满,它想占据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全部土地,宾夕法尼亚也想拥有这些土地,处于夹缝中的马里兰有随时被吞并的危险。领土争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美国地方间冲突的主要原因。直至后来,联邦制定了土地边界方面的法律,地方冲突才告一段落。更有甚者,一些利益得不到满足的州,要求退出联邦,使得联邦随时有瓦解的危险。

美国人并没有将自己的命运与联邦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州的利益,他们首先意识到自己是本州的公民。他们的民族意识,带有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他们的民族概念是本地化的,他们的国家概念是复数化的。

在美国,由于地理上的差异,造成了美国南方和北方经济制度的差异,进而导致南北文化的差异。北方人意识到了这种差异,企图缩小和改变这种差异。南方人意识到这种差异后,却在极力地扩大这种差异。大约在美英二次战争后,一个孤立的地区——“南部”在美国出现了,那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同质民族”。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从心理上排斥北方人。他们蔑称新英格兰人为“北佬”(Yankee),称北方为Yankeedom,北方人的作风被叫做“北佬气的”(Yankeeism)。此时,美国人的民族意识发展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北方人要求美国人大融合的倾向;另一种是南方人极力排斥北方人,强调自己的特性的倾向。这两种民族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强化,最后发生了激烈的冲撞。美国内战,实际上就是这两种民族意识冲突的表现。

美国独立后,北方逐步发展起来一些近代工业,如面粉加工、纺织、制糖等等,并且与世界同步,开始了机器的使用。北方的发展需要国内统一的大市场,需要国家的关税保护,也就需要强大统一的国家。而此时的南方,则大力发展奴隶种植园经济,他们种植的棉花和烟草,绝大部分出口给英国,种植园主又从英国进口回自己和奴隶所需要的生活品。因此他们要求降低关税,他们对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漠不关心。所以北方人具有强烈的联邦意识,强调美利坚民族一体的认同。南方人只强调南方人的利益,只强调南方的特性,他们认为南方人是一致的人,与北方人是不同的美国人。南方人相信自己是一致的,就努力使自己一致,南方人强调南方的特性,就尽力创造自己的特性。其实仔细考查美国南方的历史,就会发现此时的南方,是有许多特别之外”

南方的特性之一,是南方的生产目的非常单纯,只是满足少数种植园主的消费。种植园主越来越成为欧洲奢侈品的忠实的消费者,而没有成为北方工业原料的生产者。南方人的这一特性,不仅不为北方人见容,使得种植园主之间也都矛盾重重。南方的生产目的,只是为了南方种植园主的消费,南方的经济发展走进了停滞不前、原地循环的怪圈。

南方的特性之二,就是文化教育极其落后。种植园主在文化生活方面,只是英国贵族文化的消费者,而非美国文化的创造者。南方地区的教育萎缩,南方的一般人就不能象新英格兰人那样接受教育,在南方种植园主垄断了文化。威廉—马丽学院,是南方建立较早的高等学校,这所学校充满了贵族气息,当时许多美国人认为,它根本不能与哈佛和耶鲁两所大学相提并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院仅达到一所初级中学的水平,南方的教育比北方落后近半个世纪。北方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已有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初等教育都已经初具规模。北方的文化虽然不是那样雅致,但它根植于北美大陆的沃土之上,它有深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南方人不愿意接受北方的文化,北方人也不愿意接受被自己先辈所摈弃了的英国贵族文化。南方和北方,在文化领域中的冲突,南方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南方人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没有战胜北方人的武器。

南方的特性之三,南方人极力模仿英国绅士,甚至模仿欧洲骑士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美国历史发展的障碍物。南方人崇尚门第,南方生活的潮流是南方的几个大家族领导的。杰斐逊致夏斯泰的一封信中,比较了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性格,他说,北方人是冷静的,南方人是暴躁的,北方人是有节制的,南方人是骄奢淫逸的,北方人是勤劳的,南方人是懒惰的,北方人注意保护自己的自由,也注意保护别人的自由,南方人则维护自己的自由,但蹂躏别人的自由。[5](P15)可以看出,南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脾气秉性,是不适应美国的社会发展的。

南方的特性之四,是南方地区没有中心城镇,一直没有一个政治文化的中心,政治权力分散于一家一户的种植园主,南方的内部没有凝聚力。内战前夕,佛吉尼亚首府也只是一个季节性的城市,平时只住千余人。托马斯·杰斐逊在他的《佛吉尼亚纪事》一书中说“我们没有城镇。在我们的乡村许多地方贯穿着可通航的河流,由此通常贸易是送上门来……这也许是为何我们没有重要城镇的许多原因之一。”在南方,没有那一个城市,象北方的费城、纽约、波斯顿一样,成为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在南方,每个种植园就是一个政治中心,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就不可能形成象北方那样代表民意的舆论,代表民意的政治团体。南方最后的政治意愿的强烈表达,也只能是南方几个种植园主的微弱的哀鸣。

美国南方和南方美国人所具有的诸多特性,都不能使南方人融合成一个同质的民族。南方人中,从非洲捆绑来的大量黑人奴隶是不可能被融合的,无论在语言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与南方种植园主格格不入。南方人中的白人自由人和白人契约奴,他们也不可能完全接受种植园主的生活方式。所以自认为南方人是同质的一个民族,只是种植园主的理想和心愿。南方人事实上根本不是一个民族,他们抗拒美利坚民族统一融合潮流的行径,注定要失败的。

美国两种民族意识冲突的结果,表现为内战,战争之初南方暂时的胜利,被美国人称为“历史对地理的胜利,想象对现实的胜利”。美国人希望联邦统一,他们要打败南方的民族分裂活动,他们要确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民族国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在他的《美国人:建国的经历》中说:“为建立一个新国家而进行的斗争要到1865年或者更晚一些时候才告结束。”伍斯特.威尔逊总统也曾说过,内战“在美国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国家感。联邦不是得救了;联邦是复活了。”内战摧毁南方的经济制度,破坏了南方人的生活方式,将南方纳入整个美国发展的范畴。加之铁路交通和电报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南方与北方很快地溶为一体,南方人与北方人也很快融合为美利坚民族了。美国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美利坚人,是在美国南部重建时期。

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殖民地时期至美国独立后,此时美国人有与英国民族认同的意识;美国独立后至第二次英美战争,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某州人,他们具有与本州人民族认同的意识;英美第二次战争至美国内战,北方人已经具有美利坚民族意识,而南方美国人则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内战后至南方重建时期,美国人才最后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的整体意识和精神。

[参考文献]

[1](美)安·哈利斯·莱夫.美国民族百衲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美)本杰明·富兰.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丹尼·丁·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经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意大利英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①可见,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学好英语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21世纪的竞争属于人才的竞争,而具有高素养、复合型和国际视野的专业大学生则是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不过事实总是事与愿违,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于英语不“感冒”,甚至厌学等情况,导致我国当前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学习英语的热情也不是很高涨。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表现为望而生畏,举步维艰,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等特征,从而导致四、六级和专四、专八过级率低,整体水平下降,更谈何对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了。

那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主要有有以下两点益处:

第一,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运用语言。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英语厌学的情况,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之一便是学生经历了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尤其是高中“魔鬼式”的学习英语氛围加上大学里面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于英语产生了严重的厌烦情绪。语言的单调性则同样削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主要原因便是大学生英语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有的高校干脆让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过级。而加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力度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英语更多的魅力,感受到英语不仅仅是门语言,还可以作为文化存在,了解更多的人文地理可以避免英语教学的单一性,在了解了更多的人文背景的基础上可以使学生运用英语时更加准确,全面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招聘市场对于综合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十分青睐,用人单位已经将眼光放的长远,尤其是跨国企业,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还有应聘者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培养大学生英语的跨文化意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学生的涵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笔者认为,培养当代大学生英语的跨文化意识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第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强化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校的英语教材相较于高中英语教材来说,内容比较丰富,结构较为灵活,比较适合高校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教材的编排适合高校英语教师深度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内容,而且这类内容随处可见,相当丰富,当然教材并非书本本身,还可以是听力课或者阅读课,总之,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材”,将其进行深度挖掘,找到适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内容,继续强化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地点,也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地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教师利用教材之外,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②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对比法、讨论法和任务教学法等具体方法。使用对比法时英语教师可以将许多领域的文化知识进行对比,比如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中国节日和美国节日的不同、汉语和英语的构造和读法等,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国际知识;讨论法的使用可以师生共通,讨论氛围越热烈说明学生的情绪越高涨,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材以及当前世界的时政热点话题,提出有价值的讨论话题,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小型辩论;任务教学法也是比较实用的方法,比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 tree. 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类型:Extended family(大家庭)、Nuclear family(核心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单亲家庭),并且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则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

第三,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大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照顾”不周的地方。课外活动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

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不仅适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且对于学生本人来说大有裨益。大学英语教师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培养大学生英语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专业人才,而不是仅仅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注解

意大利英文篇4

关键词:电大英语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实践 资源建设

一、前言

远程开放教育电大英语教学是电大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电大英语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在教学中得以应用,给电大英语教学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全国各地电大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定了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教学计划。教师授课中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材及统一考核却给教和学带来诸多不便。因而,结合学生实际的电大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势在必行。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在教材统一的情况下,开发电大英语教学资源是体现“个性化”,满足学生“不同专业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

二、远程开放教育电大英语教学资源研究内容

远程开放教育电大英语教学资源(包括课内和课外以及网络教学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即供给课程与教学活动,满足课程与教学活动需要的一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英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来交际的工具,其教学资源表现出多形式性、多渠道性。学生要达到在不同语境下正确快速理解运用语言的目的,只有通过多渠道地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从不同侧面接触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深入地了解语言。

英语教学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其它还包括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

电大英语教学资源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宽泛,通常是各种电大英语教育资源的汇集,其内容包括:

(1)英语教材。英语教材除了学生用书以外,还有教师用书、音像带、多媒体光盘和配套读物等。英语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范本,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2)英语报刊。报刊具有新闻性,能及时反映国内与国际时事,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3)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包括新闻报刊、杂志、声音、文字图像资料库、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软件,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及校园网开设的英语学习栏目。

(4)广播电视节目。广播和电视中的英语教学节目。这些节目语音标准、语言地道,提供真实的英语运用场景,十分有利于英语学习。

(5)英文电影。英文电影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6)英语文学作品。英语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小说、神话、诗歌、戏剧和文学名著等是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

(7)英文歌曲。枯燥的英语学习,一旦加上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也会变得多姿多彩。

(8)生活英语。英语说明书、英语广告、英语标志等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远程开放教育电大英语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在电大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来补充和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力求做到立足课堂,超越教材,利用英语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英语文化素养和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我们既不能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完全抛开教材,而是注重结合电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立足于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依据教学大纲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使之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开发和利用英语教学资源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英语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勇于实践,强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拓展英语教学资源,改变把英语教学仅仅局限于书本、校内的教学模式,使英语课程由窄变宽、由静变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能主动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探究及实践。这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1.英文歌曲的利用

俗话说:“听歌学英语,效果没法比”。无论是在听、说、读还是在写作和翻译方面,英文歌曲对英语学习有着促进、催化、提高兴趣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听力课堂,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听一遍教材听懂大意,听第二遍后做书本练习,最后老师讲评校对答案。但是课还未结束,学生就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开始分散。因此,教师应经常更换听力材料,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英语说教换成大家都乐于接受的英语歌曲,并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听、说活动紧密结合,既有输入又有输出。

2.英语报刊的利用

当今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也要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而将英语报刊运用于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3.英语影视的利用

英语影视是一种动感的媒体,能表现运动的事物,逼真地再现语言交际场景,调动学生眼、耳、口、大脑,甚至整个身心参与语言学习;此外,影视资料的语言地道、权威、范围广,展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的言语,内容丰富多彩且不断推陈出新,语言显得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利用影视资源于英语教学有诸多优越性。教材多次涉及英语影视方面的内容,使影视资源的利用显得自然合理。

4.网络资源的利用

网络的两个显著特点(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为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既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素材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和搜索功能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之,利用各种资源充实教学,既补充了教材,又能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服务。教学中,多种教学资源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了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舒丽萍.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8).

[2]房定坚,陈振华.试论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4).

意大利英文篇5

【关键词】电教媒体;英语;听说读写

一、电教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声、色、形、光、视、听多种形式的结合,给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感体验。比如学生在观看教学录像片时,能够调动眼、耳、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更加集中注意力,增加了思考的积极性。

2.学习环境优于传统教学

应用现代化先进的电教媒体设备,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语音实验室。在语音实验室内进行听力课、听说课,能够更好地避免外界噪音和同学之间的干扰,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播放英语听力的声音和教师授课的声音更加清晰,并且能够通过“对讲”、“监听”设备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

3.发挥情景教学特色

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英语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沟通和应用。人的一切语言都是在情境环境中展开的,因此英语的学习不能是鼓励的词汇和语句,一定要展现情境教学。而电教媒体给情境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技术创设情境,通过投影、录音,将课文的内容更加生动的展示出来。

二、电教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电教媒体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就是依靠简单的录音机和磁带,方法形式非常单一。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电教媒体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听力教学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更加生动和有效的听力策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创设听力情境,根据听力的对话情境进行分类,利用多媒体设施创设适合不同对话的语言情境,对学生提前进行听力热身,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知途径。这种图、文、声并茂的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对课堂内容更加投入,也就增加了对听力内容的感知深度,提高了听力锻炼的效果。此外,相比传统的录音机和磁带,多媒体的播放方式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可以随意前进、后退,快速定位到想要的位置,方便老师带领学生重复分析听力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方便教师迅速找到学生出问题的听力段落,进行进一步讲解,保证听力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听力软件,让学生在享受中学习。

2.教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工具。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还是用来沟通交流,在当下的国际化社会,英语作为全球的通用语言,培养英语的口语能力也变得至关重要。

(1)语境创设。培养英语的口语能力离不开语言环境的建立,我国大多数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欠缺主要是因为没有提供英语沟通和对话的语言环境。电教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语境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进行真实、有意义、有目的的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英文视频,让学生针对视频的内容用英文进行组织语言和讨论,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网上交流互动。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用网络平台去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此特性和习惯,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国内甚至国外英语说英语的网友进行沟通交流。网络上的交流隐藏了个人信息,也没有直接面对的压迫感,可以减轻学生的羞涩和紧张,大胆的去说英语、用英文对话。或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让学生进行人机对话,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和核心语句。

(3)电教媒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传统意义的阅读教学都是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单词,然后学生进行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翻译课文的内容,并重点讲解核心词汇和句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利用电教媒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手段,扩充学生的阅读途径。比如利用互联网的电子书籍、数据库、网络图书馆、电子百科等,引导学生搜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选择适当的网络资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所选内容一定要新颖、具有时效性,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

(4)电教媒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写作能力也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写作的过程首先是信息和观点的采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搜集信息,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优秀的英文电影,然后学生用英文的方式书写对电影的观后感,班级共同分享典型范文。还可以利用blog、微博、空间等,让学生每天坚持用英文记录或者书写日记,班级同学可以相互阅读并且进行英文评论,长期坚持下来,英语表达能力肯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振华.如何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J].山西电教,2011,8

意大利英文篇6

英国文化可以认为是典型的贵族文化,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以及浓郁的人文色彩,然而,英国文化轻视商业精神,追求宁静安逸,贪图享乐,过于注重形式,也具有反对变革的保守习惯,这些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具有前工业社会文化的影子。英国工业革命前夕,人性解放、文艺复兴、新教伦理以及其后的启蒙运动,形成了英国民主、自由的思想,无论是政治革命还是工业革命,都没有彻底否定英国旧式贵族文化。工业主义和理性主义有时被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和绅士传统所阻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后,英国人仍然坚持乡绅贵族的生活观念,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是英国政治文化以及行政文化的最好注释。

(一)英国行政文化具有克制、协商和实用主义特征

英国行政文化中的克制,指的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不愿意走极端,治理国家也是以公众可以接受的方法来进行。英国近现代以来的政治活动存在这样的规律性,一个政党通过大选获胜,根据宪法和法律,可以组建政府并拥有理论上无限的政府权力,但是在政府活动中,政府很少无限制地使用权力,这固然与议会制约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及监督有关,同时也与政府系统内部相对克制的行政文化有关。英国行政文化中“克制”的特征应该理解为对英国公众特殊的文化和生活偏好的承认,英国人之所以采取这种行为倾向,是由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偏好在一种舒适、合作的社会环境中解决政治争端,英国文化具有的这个特点,使得英国选民在大选中充分行使他们的投票权。并且,英国政府面临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现实不得不保持理性和克制的精神,事实上,在复杂的相互依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政府掌握的权力是有限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需要许多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参与者共同合作治理国家,因此,英国公众不希望政府是全能政府,而是希望政府是有限并且有效的政府。英国在传统与变革、权威和自由、集权和分权等关系上都体现了协商的特征。回顾英国光荣革命时期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君主一直受到英国贵族的牵制,而光荣革命之后,虽然在制度中明确分权制衡的重要原则,但是中央集权的趋势依然存在。英国行政系统中,行政体制上调和折衷的特征有别于美国行政系统中的分权制衡的特点。英国行政文化使英国人追求实效,具有理性同时也偏重具体经验,这或许能够从文化的视角解释英国工业革命和体制为何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提出“第三条道路”的治国方略,充分体现了英国人的实用主义特点。③“第三条道路”的核心强调变革和创新,寻求“发展与公正”“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以改革、合作与现代化的精神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进行福利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体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等内容,力求建设一个强大而又充满活力的新英国,充分彰显行政文化中实用主义的特征。

(二)英国行政文化具有经验主义和个人主义特征

已有的调查研究表明,英国人不仅在处理政治问题时采取经验式的态度,而且评价和判断行政体制也具有经验思维,以民主制度为例,英国支持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度,他们的理由是议会民主行得通(Itworks)。美国学者哈特(VivienHart)比较了英国和美国的民主制度得出了结论:美国人民关注民主应该是什么样,英国人民关注民主能够什么样。①英国行政文化中的经验主义使英国人处理政治问题的态度中,具有本能的尝试和稳中求变的风格,即使对待民主制度的看法亦是如此。丘吉尔在大选失败后意味深长地说:我对我们千锤百炼的民主制度所体现的本能智慧充满信心。可以这样讲,英国人对待实际问题的经验主义倾向是和对历史、传统和习惯的重视与偏爱结合在一起的,历史传统和习惯本身就是经验的体现和经验智慧的凝结。英国人对政治活动的热情并不太高,可以从英国选民的参选率得到佐证,英国人的个人主义倾向也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的行政文化。尽管英国行政文化的个人主义被政治学者认为是“对政党的依附或依恋、对政治稳定的高度评价和对激进政治变革(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自身的变革)的怀疑”的态度。②但是,英国公众对政治和社会制度会有长期一贯的支持,从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政文化倾向无形中影响着英国人的政治行为和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英国人对政党以及其他政治机构和组织的支持具有继承性,有很多英国公众对那些或许有利于公共利益而不利于地方利益的社会发展政策,可能报以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英国政府制定与国家整体利益有关的政策时,不得不充分考虑地方利益。英国行政文化的个人主义体现在偏爱“安静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喜欢花更多的时间处理个人私事,用一位英国学者的话说:“与参与政治生活相比,英国人更倾向于在自家花园里浇水和剪枝”③。民意调查显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一个喜好非政治社会生活的民族,诸如酒吧和钓鱼协会之类的社会交际组织花费了英国人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可是,不能说英国人不懂政治生活的意义,英国人只不过是倾向于用“非政治”的形式来解决政治问题。

(三)英国行政文化比较注重合作和忠诚

英国行政机构在文官任用中比较重视通才而不是专门的技术人才。英国人认为,治理国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工作,治国理政者需要拥有极高的综合才能,以及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只有拥有高素质的行政人员能够胜任国家公职。英国没有国立行政学院或者国家技术学院,英国的文官学院只是对在职文官进行短期培训。④英国行政文化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合作性。通过分析英国近些年的重大行政决策不难发现,英国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咨询专家意见,成立专家组听取相关专业的官员和专家意见,共同研究确保重大决策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例如,在英国政府科技办公室的带领下组织的“技术预测计划”⑤,该项目的编制指导小组组长是英国政府内阁首席科技顾问,项目的成员由科技界、工业界、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人员组成。因而,英国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合作性也是英国行政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个特征可以解释政府除了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之外,还存在很多半政府组织。半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机构灵活多样,组织、人员和经费预算都比政府部门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更加高效地履行专业领域的管理职能,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合作方。英国行政人员对行政组织的高度忠诚也是英国行政文化的典型特征。英国司法部门的众多决议规定公务员是“王国政府的仆人”,法院根据工作人员受什么人任命明确其是不是政府公职人员,而公务员根据其对政府的贡献领取报酬。英国行政机构中公务员的报酬有着特殊含义,公职人员是王国政府的仆人,国王应当为他们提供包括生存手段在内的保护,英国传统观念中公职人员的工资是国王的恩赐,行政人员对王国政府绝对忠诚,尽职尽责。

二、英国行政文化的借鉴价值

意大利英文篇7

[关键词] 英美影视;文化要素;跨文化语用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使中国和英语国家之间的交往愈为频繁,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交际的基础是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而成功交际的保障则是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交流受到不同文化的约束,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必然会出现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鉴于此,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强调实现外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向“复合专业型”的转变。外语人才是否具备良好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将直接影响其在工作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及其在国际化的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也是评估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外语界已对外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英汉文化差异教学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必须进行文化导入。对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较之其他传统英语教学方式,英文原声电影在音效制作、视觉艺术、主题情节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优势。因此,英语原声电影也就成了外语学习中体验和学习英美文化,从而培养跨文化语用意识的重要工具之一,甚至在很多时候难以替代。

一、跨文化语用意识

跨文化语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努力沟通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在语用上的差异,使交际取得成功。跨文化语用意识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交际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制约着语言的使用,这就是语言的文化因素。英汉两种语言不但在语言系统、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为此,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变言语不通为声人心通。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何自然,1995)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语用意识的过程中,在重视语言语用意识与非语言语用意识的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与对不同文化的适应和转化能力。研究结果及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英美影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上述能力十分有效。

二、英美影视教学中文化要素解构及语用意识的培养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这种艺术形式既是审美的,又是文化的,同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形成各种复杂而微妙的联系。作为当代社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各个国家和地区均利用电影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表现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英语原声电影亦是如此。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英语原声电影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且易于获取,英语原声电影成为英语教学中实施语言与文化并教的常用工具。一方面,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原声电影能够真实、有效地再现英语交际场景,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时代感、饱含情感,能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英语原声电影以动态形式真实展现西方文化,允许学习者深入细致地观察目标文化。通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学习者能直观地了解到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作为一种声像完美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远比课本、听力材料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此外,英美影视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影视技术因素更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魅力,这对于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言语及非言语语用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

(一)言语语用意识的培养

最为理想的言语能力习得方式是置身于目标语环境中,但这种方法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不现实的,而英美影视作品的运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语用意识方面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英美影视展示的语言材料和交际场景是对生活的再现与艺术加工,能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个相对真实的交际场景。

尽管普通的英语听力材料取材于英语原文,录音大多数由本族语者完成,但由于这些材料的设计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有些则为了配合教材而刻意选择一些特定的句型表达方式。相较之下,影视作品中的原汁原味的英语具有自然、地道的特点。通过英美电影赏析,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用简洁、地道的方式表达思想,并且在真实语境里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会语用规则,从而提高语言使用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

(二)非言语语用意识的培养

人类交际活动有两种渠道:言语的与非言语的。非言语交际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毕继万(1999)认为非言语交际分为四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非言语交际的含义可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大相径庭,恰当得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可以更好地表达交际双方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造成障碍,甚至导致文化休克现象。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准确把握非言语交际形式在文化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才能促成交际的顺利进行。

英美影视对培养学生非语言语用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英美影视作品通过演员精彩的演技,把情感、体态等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融合在一起,从而把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能刺激学习者的模仿行为以及语言实践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剪切分析英美影视作品中任何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与研究交际场景中人物的身体姿势、手势表达的交际信息,副语言中的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的交际信息以及环境语中诸如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为戴茜小姐开车》《钢琴家》《公主日记》《阿甘正传》等一系列优秀影片通过纯正的发音、风趣的情节、多彩的画面将学习者带入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情景中,使学习者如同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魅力。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

影视作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影视作品必然承载着文化,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英美影视作品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了英美国家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些内容,包括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习俗等,从而加深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文化能力指的是对目标语文化的感悟力与适应转换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具备文化能力的交际者能根据交际场景临时搁置(suspend)或调整(modify)自己固有的文化习惯,去学习和顺应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灵活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使交际达到预期目的。英美影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全面把握一种新的文化甚至比精通一门外语更为困难,因为文化无所不包,但从培养学生文化能力的目的出发,我们可以通过英美影视作品让学生体验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价值观、世界观等。教学中可以选取《新木马屠城记》《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圆桌骑士》等优秀作品,科学利用其所触及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对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将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影视作品所展示出的上述独特魅力决定了利用英语原声电影进行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然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并不是观看一两部英语原声电影就能立刻实现的,需要教师长期在使用原声电影的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三、教学策略及建议

通过观看原声英文电影有助于将学生置于相对真实的目标语言环境中,从而达到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目的。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为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观看原声英文电影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实践教学中应注意:

第一,完善课程设计。从英美影视课程的实际出发,课程设计应根据以下几个要素开展:(1)制定课程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语用意识的目标与要求;(2)制定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语用意识的目标与要求;(3)制定课程对提高学生文化能力的目标与要求;(4)提出考核方案。

第二,恰当选择原声影片。选择原声影片时,应着重考虑语言、历史文化、审美情趣等因素。首先,影片中的语言应该尽量体现现代英语的共核部分。如《狮子王》《西雅图夜未眠》《简•爱》《美女与野兽》等影片中的语言自然、地道,体现了现代英语的共性特征。其次,影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应有鲜明、典型的西方文化特征,如《乱世佳人》《阿甘正传》《美国往事》《特洛伊》等影片对于拓展学生有关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颇有帮助。另外,审美价值因素也是选材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健全的跨文化交流人格的必备。《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简•爱》《傲慢与偏见》等优秀影片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升华情感,丰富内涵,完善人格。

第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原声电影中真实的交际场景改变了以往传统枯燥、单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主题演讲、电影配音、角色扮演、小组话剧、复述影视作品的内容、影视作品观感及反思、影视作品片段模仿表演、影视作品片段配音、故事结局预测等。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所设计的任务宜细不宜粗,宜小不宜大,宜开放弹性,不宜死板僵化。教师应利用原声影片有意识地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互动活动,更多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为语用意识的提高创造有利的环境。教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来指导、激励学生培养跨文化语用意识。

四、结 语

英语学习者能够通过欣赏英语原声电影体验其所承载的真实文化。由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英语母语者与英语国家文化,承载着丰富而真实的语言与文化的英语原声电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同时,如何合理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构建科学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模式仍需要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实践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意大利英文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新的英语教学目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球村的背景下,语言的灵活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仅要掌握语言相关基础知识,同时更要活学活用,重点培养实际运用能力。想要得体的使用英语就离不开英语文化意识的积累。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内的教育模式仍然采取应试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独特性和高考的压力,高中英语教学只注重重点知识的掌握,单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注重文化风俗知识的培养。因为存在语言、地域文化差异,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准确的掌握英语国家实际的风土文化,这也导致在英语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不得体、不礼貌的情况[1]。

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说"英语方面的培养,教授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填鸭式英语教学。学生们机械的重复划重点,背知识点,参加考试这一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缺失

在现阶段,高中学校采取的教材看似是将英语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但是全世界使用英语的国家不在少数,每个国家的风俗文化也不尽相同,学生对英语教材中文化知识的理解通常与现实风俗文化相背离,在与外国友人沟通交流时经常出现看似得体其实失礼的行为。

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进度,许多英语教师基本遵循教学大纲来进行英语教学。英语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是一门课程,但它同时也是一门语言,家长教孩子说话也不是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的。之所以设置教学进度[2],是希望教师在这个可控范围内灵活教学,而不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去按部就班的教授课程,设立教学大纲也不是让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课堂上只讲重点知识,忽略教授学生文化常识。

(二)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

为了应对国内应试教育模式,高中英语教师和高中学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手段上难免过于简单粗暴。例如,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英语教师在教授课程时重点讲述了单词的用法和语法,在各国英语实用的方面讲述的很少。对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学习英语就是背诵大量的单词和语法,做英语试卷,参加英语考试,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试卷中的英语阅读理解部分。

(三)高中英语教师自我文化意识浅薄

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经历过自己的高中阶段,在学生时代没有重视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那么这些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常识就很薄弱,教授给学生的文化内容就很少[3]。大多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来源于他们的老师,而老师对文化意识重视与否也决定了学生对文化意识的观念。

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自我文化意识的浅薄不只是意识问题,更是历史遗留问题。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风俗文化的不重视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只是简单的讲述课程涉及的文化知识,并没有深层扩展文化知识的表述。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观念,合理运用教材

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观念可以引导文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文化知识涉及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方面,它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想要精通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常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文化知识的讲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文化知识的讲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4],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例如,在讲授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Unit6 Good manners时,可以通过对比英国人和美国人的餐桌礼仪、饮食习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好的礼仪是怎样的。

(二)打破传统观念,丰富英语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积极的、风俗文化氛围浓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主观能动的去掌握异国文化知识。

将多媒体运用到英语教学中,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共同融合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在课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文化知识的资料,收看国外电视节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课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创建聊天群组,让学生在这个聊天群组里用英语沟通,交流一下最近看的英语电视剧或者英语电影。也可以提供一个英语文化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根据自身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在学生结束讨论后,英语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活动评价,总结一下这次讨论活动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

为同学们提供英语读物,可以增加一些英语报刊的阅读。英语报刊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涵盖了一些旅游、体育方面的人文知识。教师可以在课下让学生自行阅读,在课上简单讲述一下报刊的文章摘要,然后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来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

教师在现阶段仍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改善教师英语文化知识的架构,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可以有效增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5]。确保英语教师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正确性是规范学生文化知识的前提。由此而知,英语教师首先要成一名英语文化知识的接受者,而后才能成为英语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高中学校可以为英语教师创建文化知识交流平台,让英语教师们在这个学习平台上交流异国文化。同时,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出国进修的机会,在异国体验真正的文化氛围,学习正确的文化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英语文化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贯穿了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在这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积少成多,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修养。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徜徉在西方先进文化的海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异国文化知识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逊.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2(9):43-45.

[2]陈丽.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9):183-184.

[3]郑金秀.谈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7):4-5.

[4]马海燕.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探究[J].高考,2015(2):93-93.

意大利英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文化差异

当前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占据较小的比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还是过于注重教学语言的基础知识,课堂时间也大多数用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方面,对于英语背后的文化学习涉及面较窄,为此导致许多的学生很容易将汉语的思维带进英语学习中,无疑是加大了学习英语的难度。所以大学教师只有意识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英美文化,相信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着眼点

(一)对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适应性

英美文化对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是英语语言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时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主要表现之一。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语言作为人类变现思想和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民族之间具有的思维方式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式以及修饰成分等都存在着不同。就好比英美文化中英语中将句子的基本成分和修饰成分单独的放在一起,而汉语句子的基本成分和修饰成分等是交叉排列的。甚至一句英语句子中还可能具有连接词和关系词,整体看上去会让人感觉无从下手。比如“He sent her a letter,in which he said that he was sorry for what he had done to her.”这是一个由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非限制性定于从句。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情境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体会英美文化的英语思维。

(二)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语言是伴随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够较为直接的反映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任何一种新语言都离不开对该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学习英语更是如此。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只有增强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更加有助于学习英语。但同时还应该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及其文化,通晓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开始学习外语时就可以直接的找到学习的切入点,也会减少学习外语的压力和难度。比如汉族对狗的看法往往是是厌恶和鄙视的,在这方面也有较多的言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等;但是在英国狗则是很受欢迎的,他们很爱狗,比如:Love me,love my dog.

二、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平台

以大学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平台,主要表现在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英汉文化的比较,因为大学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主动去了解文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而且能够快速的吸收这些文化知识。比如在学习一些词汇或者是常用语时,教师不仅仅要讲解词汇和常用语的浅层的意义和用法,还应该更深层次的讲解他们的含义。比如举一些英美常用语:A Fly in the ointment令人扫兴的人或事;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完全是另一回事,风马牛不相及;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小事一桩,非常容易,很简单。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英美文化也是提高自身英语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英美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其实通过接触和学习文学,能够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某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场合以及包含的价值观念等。

(二)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仅仅利用在课堂的学习时间就像提高文化素养是不够的,还应该善于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比如英语角、英语讲座和英语竞赛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如今这个社会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中,抓住第二课堂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很重要。在这些活动中组织者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英美文化的素材,通过办理讲座或者比赛,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英美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平时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一些外文书籍、报纸或者杂志,阅读完之后还可以与同学展开交流;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的影片或者是纪录片,让学生根据影片和纪录片的内容写英文读后感;组织英语话剧表演和舞台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快的获取第一手资料,而且长时间积累下来,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利用流行文化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

当今世界通讯越来越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世界上不同地区之间的人们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了。其中尤其是英美文化逐渐的流入我国,并且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其中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对于外国文化的接受时间较快,英美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虽然英语水平不高,但是英文歌唱的很熟练;虽然觉得记忆大量的单词有困难,但是却能够轻易的记住自己喜欢的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虽然在一些流行广告语中英语句子很晦涩,但是却能够轻松的挂在嘴边。实际上流行文化在无形中已经对青少年的思维产生了影响,他们愿意主动去接触异国文化及其背后的含义。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兴趣通过将语言素材转化为流行文化的形式消除学生对外语的生疏感,增强学生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比如:“披头士”实际山这是一个组合的名字,他们的乐队叫做“Beatles”经典的曲子是《Let it be》,let it be,let it be,there will be an answer,let it be.披头士乐队对英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就好比中国的四大名著,被人们自以为常。而且其经常出现在欧美剧的一些经典电影或者剧集中。比如《Friend》中Phoebe发现自己与亲身母亲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是披头士乐队的歌迷。而在电影《我的山姆》中,山姆为女儿取名露西,也是因为披头士的一句歌词“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而且本身智障的山姆所能说出的一些有道理的话也是来自于披头士乐队。而且飞利浦公司的SLOGAN“LET’S MAKE THINGS BETTER让我们做的更好”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口号也是来自于披头士乐队的getting better.通过流行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而且学生也能够真正的吸收一些外国的文化。

文化素养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反之可能会应为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春.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拓展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以《高级英语视听说》为例[J].考试周刊,2014,17(20):67-68

意大利英文篇10

一、材料丰富、展示了跨文化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特色

《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一书的结构简洁,全书仅4个章节:“基本概述”“主要河流管理问题”“专业”和“教学附件”,但每个章节下呈现的学习材料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水利工程专业全部领域。在材料表述方面,以具体水利工程知识点为媒介、以专业英文翻译为工具,实现“专业+英语”的跨学科领域融合效果。例如“DrainageNetwork”部分中对“流排序”知识点的介绍,英语表达采用的是科技期刊语体,而在语料加工上对应我国水利工程知识体系,如“一级支流”“二级支流”等词汇只在中国水利工程领域使用,以此保障跨文化背景下语义的一致性。同时,本书所选用的材料来源广泛,如希腊境内的河流侵蚀景观、挪威境内的河流地貌发展动力、阿富汗境内的穆尔加布河等,这些材料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出现,不仅能够为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特点及技巧掌握提供依据,还能够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间接地渗透出来,作用于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二、主旨突出、呈现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技巧

该书研究主旨是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特点与技巧,就“特点”而言,作者研究视域集中于“CommonhabitsofChinesewriters”层面,重点分析中国水利工程技术人才在英文成果翻译上的常见问题,如专业词汇采用“中国式英语”表达,翻译思维存在“先中文、后英文”的割裂性等。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作者强调跨文化背景下英语翻译应遵循“本地化”特点,如文中举例“围垦区”的英文词汇是“Reclamationarea”,但水利工程如果处在荷兰境内,应以“polder”(圩田)表达,这样才能保障英语翻译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精确度。就“技巧”而言,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翻译技巧提升途径,包括大量专业词汇、例文修改等,最重要的提升途径为“撰写论文”,通过学习、模仿、借鉴国际水利专业期刊论文写作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中国水利专业人才的英语翻译技巧。此外,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阅读文本,形式上短小精悍,内容上契合章节主题,可做为一章节学习完毕后临摹练笔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