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雨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02:54:05

有关雨的作文

有关雨的作文篇1

 

Beginning this summer, even here the next several days of rain, the sun's anger at once extinguished, and the weather has become very cool that people are feeling refreshed.

When it rains, foam has been of coffee, sitting in his study playing online games, but can not help, but be attracted to the rain outside. Rain on the leaves, issued dull sound; rain hit the road, splashes of white foam; rain hit the racks, the issue sounds sweet tinkle.

Lie in the window sill and see rain, dense rain such as pearl curtains, hammer down from the sky, grab a hand, her lack of playfully escape, leaving only a trace of cool in the palm of the hand.

有关雨的作文篇2

[关键词] 冯伟林;余秋雨;散文;文体;比较

[中图分类号] I2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1)06―0094―05

Abstract:FENG Weilin’s prose and YU Qiuyu’s differ markedly in such aspects as subject selection, theme expression,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language style. All these differences are attributed to that in discourse, political discourse, which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writer’s identity of an official, or cultural discours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riter’s identity of a cultural scholar. Thus, a writer’s subjectivity forms the key element in his style.

Key words: FENG Weilin; YU Qiuyu; prose; style; comparison

冯伟林是近年来散文创作界的一匹“黑马”,他的散文创作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政治话语”,被评论界冠以“新儒生散文”称号,为散文又增添了一新的体式。在当代散文创作的记忆中,余秋雨散文的 “文化话语”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有趣的是,冯伟林的“政治话语”和余秋雨的“文化话语”有着相承的血脉,冯伟林就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过余秋雨散文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这两种散文话语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将这两种散文话语做一些比较,也许不无意义。

在文体批评的意义上,话语与文体庶几近之。文体是作家特定的艺术把握生活的方式,表现为文本就是话语形态,具体体现为作家对题材选择、主题凝聚、结构呈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审美取向。这里,题材选择、主题凝聚等审美取向构成文体的内核,呈现为作品话语的艺术内容特征;而结构呈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审美取向则构成文体的外貌,呈现为作品话语的艺术形式特征。由此,笔者拟从题材、主题、结构、语体四个方面对冯、余的散文话语做一些比较,以期获得对散文创作的一些普遍认识、借鉴和启示。

一 题材的异同

整体式、全景式的完完全全以“历史文化”作为抒写对象是余秋雨与冯伟林散文在题材上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使他们的散文不同于以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般意义上的散文,而开拓出了散文的一种新体式――历史文化散文。当然,这种开拓性属于余秋雨,冯伟林只是其追随者、效法者。

以“历史文化”作为抒写对象是余秋雨散文在题材上的总体特征。余秋雨散文的题材取向不是现实生活人事,而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余秋雨散文在时态上不是现在时,而是过去时,不是现实的感悟,而取回忆的态势,历史的回忆、追溯、思考构成余秋雨散文的主体内容。一本《秋雨散文》,涉及的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断片。纵观余秋雨散文的文题几乎是一个个历史文化的标签。因此,题材的整体创新与开拓也是余秋雨散文取得成就引起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出现并引起轰动后,自然就有了效法者,可以说,冯伟林就是其效法者之一。冯伟林的散文集《谁与历史同行》、《借问英雄何处》、《煮史论圣贤》、《书生报国》,从书名上看,就有一股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但冯伟林和余秋雨的散文在题材取向上只是大致趋同,即在大方向上都是面向历史,而在具体素材的经营上,很显然,二者具有不同的路数。艺术创作是以作家的文学愿望、个性和个人优势的充分发挥为其前提条件的,冯、余散文题材的这些不同特征与作家主体条件、精神气质和创作意识有关,也就是说,是冯伟林和余秋雨各自不同的主体精神决定着他们在题材上不同的审美取向,从而形成了他们散文题材方面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

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集命名为《文化苦旅》,一个“旅”字使他的散文多以游记形式出现。余秋雨散文中的历史文化总是与山水名胜古迹连在一起。这是自然的,一处山水,之所以成为名胜古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史文化名人在其上留下的足迹,得力于在此处发生的历史文化事件,山水借文化成为名胜,历史文化使自然山水变成了人文山水。余秋雨散文所选择的就是这些成为名胜的人文山水。这里,山水,只是余秋雨旅行地图上的一个个现实目标,而进入作家内心视野的是山水背后的历史文化。也许,余秋雨最初旅行的目的不是历史文化,但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文化就像一个磁场始终牵引着他,想摆脱也摆脱不掉,余秋雨从使人沉重的书斋走向山水,企图释放自己的身心,而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的惯性又使他在山水中看到的是沉重的历史文化,“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文化人的宿命。而这一宿命却造就了他轰动文坛的秋雨散文。余秋雨一边在山水间行走,一边以文化人的眼光打量山水,打捞历史文化,这种创作的情势使他的散文在题材上就呈现出山水人文和人文山水互为交织的特点。又因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伴随他的旅行而产生的,于是他的抒写对象就具有了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征。

如果说,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是从使人沉重的书斋走向释放自己的山水,那么,冯伟林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则是从喧嚣繁琐的办公室走向宁静沉思的书斋。不同的出发点,相反的走向造就了各自的散文成就。

稍作对比,就可发现,冯伟林散文的题材与余秋雨散文的题材有着迥异的特征。

第一,冯伟林散文的历史材料来自作者读书的资源,来自典籍,具有“实在”的特征。相对来说,余秋雨散文的历史材料除了他的读书资源外,还来自他的学术研究和广博见闻,甚至还来自他的想象(不然他就不会招致来自史实的批评),因而多多少少具有“虚化”的色彩。我们从冯伟林散文中看到的是勤奋与“厚积薄发”,而从余秋雨散文中看到更多的是才气与充沛激情。冯伟林是厚实的,余秋雨则是广博的。

第二,冯伟林散文抒写的对象主要是历史人物,而余秋雨散文所写的大多是历史事件,或者说,冯伟林是从历史人物引出历史事件,是围绕人物来写事件,写事件是为写人物服务的。而余秋雨是从写历史事件引出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只是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可能与他们不同的写作目的有关,冯伟林的创作是为了还原英雄,从而呼唤英雄,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被论者们评为“英雄符簇”。余秋雨的创作目的与他的文化学者身份有关,他关注的是历史文化事件中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人格的重建,所以他的创作视点自然不会落到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而是着眼于整个历史文化事件。

第三,冯伟林散文辐辏于湖湘文化,选材上有一个大体的既定范围,那就是与湖湘文化有关的历史英雄人物。余秋雨散文的取材则呈现散点的、流动的、随机的态势,凡属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精彩瞬间都可以进入他的散文视野。

一个作者的题材选择,与他的创作理念、审美志趣有关,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冯伟林选择湖湘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是一种基于自身内在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的自觉行为。冯伟林,一个被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孕育成长起来的读书人,一个有血性的湖南汉子,一个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官员,其积极向上、沉雄刚健的主体精神自然会选择心仪已久的大智大勇的英雄群像作为审美对象。

相对于冯伟林题材选择的审美自觉,余秋雨的题材选择则处于不自觉与自觉之间。“不自觉”说的是余秋雨选择历史文化题材创作散文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机缘促成,是他对书斋生活的一种厌倦而又受到外部的诱惑从而寄情山水的机缘促成,“自觉”则指他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对“人文山水”的必然向往和对山水中包含的历史文化意蕴的“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二 主题的对比性特征

冯伟林的散文与余秋雨的散文在主题上有着相承的一脉,那就是对历史人物的人格探询和对历史事件的意义追问。所不同的是,冯伟林更多的是对英雄人格和政治意蕴的探询和追问,而余秋雨则是从更普遍更广泛的意义上对文化人格和文化意蕴的审视和思考。正是这种整体主题趋向的不同也导致了冯、余散文主题整体形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冯伟林散文的主题具有鲜明单纯的形态特征,而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则正好相反,显得隐晦复杂。这是笔者阅读冯、余二位作家散文时在主题意蕴上的总的印象。

从整体上来说,冯伟林散文的思想情感意蕴并不复杂,显得统一而又单纯。冯伟林散文的主题概括来说就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思想,就是心忧天下、报效祖国的政治情怀。冯伟林的写作,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就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政治理念。他的散文反复吟唱的就是这一宏大主题。

余秋雨散文的主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奇怪的是,虽然强烈却无以名之”。(《文明的碎片》题叙)强烈而又无以名之的“文化感受”,作为散文主题自然隐晦而又复杂。说余秋雨散文主题“隐晦”,不是贬词,而是指阅读余秋雨散文时对其主题的把握状态,对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不是一个词两个词能概括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有时只能靠感觉,靠体会。这是由于其复杂多重造成。

如果将冯伟林和余秋雨的散文同时对比着读,就会获得如下一些相对应的感觉:

冯伟林呼唤英雄回归,散文中洋溢着对英雄的呼唤与赞美,显得刚健有余,深婉不够,缺少厚味;余秋雨倾吐文化感受,散文中充满了对古老文化的眷念与无奈,颇多唏嘘感叹,呈现出伤感阴郁的格调,温软有余而激愤不足。

如果说,阅读冯伟林的散文,一直被他直抒胸臆的政治情怀与报国激情所振奋,但释卷之后,激情之余,归于平淡;那么,阅读余秋雨散文,就会时时被文中流布的深婉曲致的文化情绪和心曲所感染,并留下久久的思索与回味,获得哲理感悟的同时还有叹惋和悲情。

冯伟林为湖湘英雄立传;余秋雨与古老文明对话。

冯伟林的主题取向外的姿态,寻找英雄和楷模;余秋雨的主题取向内的姿态,寻找自己,寻求精神的皈依。

冯伟林是从历史审视现代,而余秋雨则是从现代审视历史。

冯、余散文主题的表现有着迥异的路数,具有鲜明的对比性。总体来说,冯伟林采用的是“聚焦――放大”式,余秋雨采用的是“造像――推演”式。

冯伟林说:“我只是聚焦一部分历史人物,着眼的只是某一个侧面或某个核点,然后放大去写。仅此而已。”这个被作者“聚焦”后又“放大去写”的某一个侧面、某个核点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冯伟林散文“聚焦”的历史人物都是政治名人,都从不同方面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且都具有英雄的特质,作者将这些人物的英雄特质作为散文的核点“放大去写”,集中而又鲜明地表达了仰慕英雄,呼唤英雄的主题。

显而易见,冯伟林的创作目的和主题趋向非常鲜明,并与他的政治身份和政治理想契合统一。可以说,冯伟林的审美理想就是他的政治理想,或者说他是带着政治理想来创作散文从而形成他的审美理想的。对于这一点,作者态度鲜明,毫不矫饰。政治理想与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既显示了作者完美的人格,又体现了诚实的文体品格。

如果说,冯伟林笔下的人物是一群英雄,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么,余秋雨笔下的人物是一群文人,显出复杂的状态。冯伟林聚焦于人物的英雄特质,余秋雨的笔触指向历史上文人们不幸的命运。余秋雨不厌其烦地描述着一代代正直的文人不幸的命运,并由他们的命运轨迹推演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和整体“文化人格的演进”历程。余秋雨的这种主题表现模式有两个环节:一是为历史造像,即将文人命运中的一个片断描绘成一个历史镜头来凸显其文化意义。二是向文化推演,即由人们习而不察、熟视无睹的现象向着文明和文化主题推演开去,上升开来。余秋雨对进入他笔下的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不依不饶、层层深入、寻根究底、辩驳诘难、追逼拷问,最后“上纲上线”。余秋雨总想也总能从历史表象、寻常事件看到其背后深刻的文化蕴涵,这是他作为文化学者的思辨与学术惯性使然。如从“笔墨丹青”看到“对人格内核的直接外化”(《青云谱随想》);从“毛笔”看到对“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笔墨祭》);在《寂寞天柱山》,写故园感、归属感,提炼出了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叩问《乡关何处》,思索故乡与漂泊的命题;从《天涯海角》探求女性文明、母性文明、家园文化、地域文化。

在主题的表现上,冯、余二人还有一个对比性的特征:冯伟林散文的主题具有先入为主的预设性质,因而鲜明、稳定、纯粹;而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却是苦苦思量与追索的结果,时时处于思想的明灭间,如爝火,如晨星,晦暗、飘忽、朦胧、无可名状而又意味无穷。

三 艺术结构的不同形态

文体结构是作家写作思路和表述策略的文本体现,文章结构问题就是文章构思问题,而文章构思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取舍、安排、组织写作材料。就历史散文创作而言,写作材料是纷繁复杂的,它至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客观的历史材料,一是作家主观的现实感悟,而这两方面的材料都有感性与理性的成分。写作历史文化散文,在构思上就要处理好这些客观与主观、感性与理性等因素的关系。作为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冯、余二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以上构思问题,他们对这个构思问题的解决策略在文本上就体现为他们的文体结构特征。

冯伟林散文的结构艺术集中体现在驾驭历史材料及处理历史材料与主体情感的关系上。对历史材料的驾驭,在文本上体现为对历史材料的叙述,而要不堆积史料,不被史料牵着走,叙述主题的选择则是关键。冯伟林散文的叙事选择,整体上有一种主题趋向,既关注历史人物生前的丰功伟绩及其影响,还用相当重要的笔墨来抒写英雄的死亡并突出其影响,由此而形成“叩问生死”的叙事主题。这实际上就是作者驾驭宏大繁复的历史题材的一种文体策略。

读冯伟林的散文,明显地感觉到有一股贯穿全篇的情感之流在激荡。这股情感之流像一条红线,像一个磁场,显然在作品中起着文体凝聚的作用。贯穿冯伟林散文中的感情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及其人物的“温情与敬意”,另外一种是作者个人的政治抒怀。冯伟林对历史事件的叙写,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不是时空的逻辑。对写作材料的剪裁和组织都服从情感节律起伏的需要。因而,读冯伟林的散文,开始可能觉得在叙事结构上有点散乱,但多读几遍,用心体会,就会把握其中的情感节律,看出作者以事为纬,以情为经,以论为魂的文体结撰艺术。

如果说,冯伟林散文的结构艺术集中体现在驾驭历史材料及处理历史材料与主体情感(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上,那么,余秋雨散文的结构艺术则集中体现在处理情与理的关系和情理交融意境的营造上。在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内容要素上感性与理性、诗情与哲理、激情与冷峻一直构成一种矛盾与张力。余秋雨的抒情大都是与智性的深思沟通的,余秋雨力图把诗情和智性结合起来,从单纯的审美走向情理交融的审智。与冯伟林用情感为主线贯穿全篇做文体凝聚不同,余秋雨散文的深层结构是用他独创的“人文意象”来贯穿纷纭的信息。余秋雨散文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宏大而庞杂,而整合统一这些信息的方法就是提炼一个统一而单纯的“意象”,集中的意象把抽象的概括性化为可感性,而意象的感性与诗情蕴含着理性与哲理,于是就形成了情理交融的意境。如把满清一代的历史集中在承德山庄的意象上:“它像一张背椅,在这上面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这个意象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四 语体风格的差异

有论者指出,冯伟林散文的语体风格为“有温度的政治话语”。这是冯伟林散文的语体风格与其他散文作家的不同之处。有温度的政治话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政治话语词汇为主;二是“有温度”的话语情态。

政治话语词汇是与政治有关的词汇,主要指涉的是“我”与国家关系的话语,谓之“大我”话语。显然,冯伟林的散文与其宏大的题材、主题相对应,其话语词汇主要是指涉“大我”的政治话语词汇。冯伟林散文的政治话语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政治观念(思想)词汇、政治名词词汇、政治行为词汇、政治价值词汇。在这四类词汇中,行为词汇和名词词汇用来叙事,而政治价值词汇和政治观念词汇用来抒情议论。冯伟林散文的这些政治话语词汇都是高频词,在词汇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一般来说,政治话语都是抽象的、高调的、宏大的、冷冰冰的。而冯伟林散文中的政治话语却是冲满热情的,带着温度的。这“热情”和“温度”来自作者主体精神对文体的灌注,来自作者对笔下英雄人物的“温情和敬意”。二者的结合,使冯伟林的散文充满了抒情性的议论和议论性的抒情,并以此构成文体之魂。

冯伟林散文语体风格的总体特征为“有温度的政治话语”,这与他作为官员作家的身份相符,也与他创作目的与审美需求的自觉性有关。余秋雨是一个文化学者,是因学术研究颇感困惑、倦怠后“不自觉”地进入散文创作的。因此,他的文化智性和学术惯性自然会不自觉地带进散文创作中,影响他散文文体风格的形成。与冯伟林“有温度的政治话语”具有鲜明的对比性质的是,我们也可以毫不矫揉造作地把余秋雨散文语体风格的总体特征概括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其具体特征集中显现为以下两点:知性为其神骨,诗性为其体貌。

“学者散文”是余秋雨散文几成定论的称呼,“学者”之于“散文”的意义就在“知性”,或者说,“知性”是“学者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显著特征。有论者评说余秋雨:“他的散文语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在他的诗性叙述中,叙事语法被一种理主宰着,浸满了一种历史的思考和感叹。” 这个评价是中肯的,“理”即知性是余秋雨散文的主宰,由此,知性也就成其为散文话语的内在支撑――神骨。余秋雨散文的知性既体现在话语内容上,也体现在话语形式上。

王尧指出,余秋雨散文标志着散文创作领域的“知识分子话语转换”。[1]知识分子话语在话语主体上有一个特点,就是精英意识和启蒙立场。这一特点表现于话语形式就是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如《抱愧山西》一文,分析性文字几乎达到三分之一。其中对山西商人败落原因的分析竟长达五页之多。不仅文字比重如此,就整篇的思维结构也是偏重于分析性的,而不同于以描述性为主的散文:抱愧山西!为什么抱愧?是因为误解了山西。“误解容易解除,原因却深可玩味。”于是,思路就沿着这一分析性的轨迹出发了。思辨是余秋雨擅长而又喜欢的,这是他的专业优势啊,当然要发挥了。诉诸理性时,余秋雨当然要思辨,但即使是诉诸感性的抒情时,余秋雨也不会放弃思辨。这样就形成了余秋雨情理合一的语言风格。

如果说,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是出于余秋雨学者的思维惯性使然,那么,敢于界定,就是余秋雨精英意识自信心理的表现。像下面这样使用断然语气的文字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是比较多的:“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流放者的土地》)“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情义、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吧,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这里,“我敢断言”、“必定”、“一定”都是断语。换一个作者,可能把“必定、一定”改成“也许”。在余秋雨的散文中,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三者是统一的。有分析,有思辨,就必然有界定,界定是分析和思辨的必然结果,在行文中,有时也有先界说,再分析思辨,相当于议论文中,先提出观点,然后再论证。如在《抱愧山西》中,对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质就是先提出界说“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然后一一加以分析论说。

与“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相适应,余秋雨散文话语的知性特征还表现在用词上高频地使用学术词语,诸于“耗散”、“构建”、“表征”、“情结”、“文化人格”、“通用电码”、“意味”、“消解”、“机制”、“文化信号系统”、“生命信号系统”等等这样现代甚至当代性的学术词语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不时流泄。这与冯伟林散文中大量出现的“政治词汇”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有人评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联姻,便产生了学者散文,其代表作当是余秋雨散文。当余秋雨把‘思想装进了散文的美丽的容器后’,便创造了散文的新形式。”[2]学者散文,首先是散文,是艺术,它首先要受到审美规范的制约,“容器”的“美丽”是它作为文学存在让读者接受的前提。固然,“知性”(学术性)做为内在神骨,给余秋雨的散文灌注了智性气质,提升了文体的内在品质,但是,如果他的散文缺乏诗性表达的话,同样会面目可憎,令人无法接受。所幸的是,余秋雨深知这一点,他把这些散文写作确乎是当做文学创作的。对他来说,文学性或诗情的追求恐怕比知性的追求付出的心血更多,因为知性是他驾轻就熟的,而诗情则是要他“脱胎换骨”用心感受的。余秋雨散文话语的诗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枯燥的历史材料化为生动的叙述。

余秋雨散文不仅耐读,而且好读,读起来有味,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从不掉书袋子,不堆砌史料。不仅如此,他在选择史料,运用史料,叙述史料上都很用心,有时还匠心独运。首先,他尽量选择对读者具有吸引力的史料,这个吸引力不仅仅是新奇有趣,还有重大性、典型性(代表性)、秘闻性、哀情性、名人效应等特征。新奇有趣如《酒公墓》、《信客》中的材料;重大性和代表性如《抱愧山西》中的乔家大院发迹史;而《抱愧山西》中的日升昌票号老总和副总之间的纠纷和《风雨天一阁》中的许多材料基本属于秘闻性质;《这里真安静》中有关日本的故事和《抱愧山西》中“山西远行者的心酸故事”以及《流放者的土地》中顾贞观用《金缕曲》打动纳兰容若救赎吴兆骞的情节则哀情与秘闻性兼有;至于名人效应在余秋雨散文的史料特征中最为显著,他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基本都是历史名人,如《天涯故事》中写了冼夫人、黄道婆、宋氏三姐妹都是与海南岛有关的历史女名人。其次,他运用史料不堆砌,不板滞,他手中的史料就像一条游鱼,穿插于各个主题之间,显得非常灵动。《抱愧山西》所引用的史料是非常丰富的,有形象一点的史料,如“走西口”的民歌和故事,有各种文献资料,如《山西票号史》、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各种地方志,还有宋氏三姐妹的传记,还有众所周知的大寨全国走红的材料等。各种性质不同的史料,交错运用,服从于不同的主题,读来兴趣盎然。在叙述史料上,余秋雨更是有独到之处。他叙述史料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单纯的叙述变为激情评述。二是史实的陈述转化为形象的过程展示。有论者指出的“枯骨生肉”、“戏剧化手法”指的就是这个特点。最为典型的是《道士塔》对王道士历史行为的“戏剧化”描述。

第二,语言的诗性质地。

读余秋雨的散文,会时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诗意美,这种诗意美来源于散文语言的诗性质地,诗性的话语构成了余秋雨散文语言的主体。余秋雨散文话语的内在特质是知性的,而表达这种知性的外在体貌却是诗性的,这种诗性的外在体貌首先表现为意象化的形式。由此,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诗性特点之一就是用意象化的形式去表现哲理化的内容。这与上文谈到的“运用意象贯穿信息”的深层结构是相适应的。

文化意象一直贯穿于余秋雨散文的始终,从有关历史文化的传说到文化人格的建构,文化意象始终是余秋雨话语表述的中心。它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以文化意象为核心来组织他的话语结构。又因为“文化意象”中的“意”是对文化的理性思考和真知灼见(而不是单纯的情感),所以,在余秋雨的散文世界中,我们时时可以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诗情与理性的完美融合。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诗性质地更具体地表现为语言本身的形式美,关于这一点,已有许多论者论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五 比较的启示

通过冯、余散文文体的比较研究,我们获得的最大启示就是:一个作家文体风格的形成与他的主体精神密切相关。文体是作家特定的艺术把握生活的方式,一种文体的成熟与风格的实现,必然是作家主体精神与客观生活化合的结晶。冯、余散文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以及语体风格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这个差异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都与作家的主体条件(身份)、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密切相关,可以说,都是作家的主体差异性造成的。散文是“文学的测谎器”,[3]散文创作与作家的主体精神关系更为密切,散文创作更要服膺于创作主体的内在精神需求,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余秋雨和冯伟林作为“业余作家”之所以取得成功,这与他们的创作完全是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很少有“作”文的成分有关。或者说,正因为“业余”,就更为本色,更能与主体精神自然契合。这一点对于专业作家也是可以照鉴和思索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尧.知识分子话语转换与余秋雨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0,(1):35-38.

[2] 邵云霞.余秋雨散文的魅力[J]. 写作,1996,(5):9-10.

[3] 余光中.余光中散文•自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有关雨的作文篇3

(一)梅雨特征描述的细致化

到了宋代,由于南宋时期文化政治中心发生了南移,江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于梅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就有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记载。陆佃在《埤雅》中对于梅雨的地理范围、特征、发生和持续的时间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罗愿在《尔雅翼》中对梅雨的记载说其“连日不绝,衣物皆裛”,又说明了梅雨持续时间长、容易使衣物发霉的特征。地理环境能够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梅雨细密绵长的特征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敏感和消沉的情绪,而且梅雨天气一般伴随着高温、无风,会使人感觉到湿热、沉闷和压抑。文学作品中也对此有着很多的描写,如陆游在《枕上》中写道:“冥冥梅雨暗江天,汗浃衣裳失夜眠。商略明朝当少霁,南檐风佩已锵然。”写出了长时间的梅雨天气下空气湿度较大、万物容易发霉的特征。

(二)梅雨内涵情感的丰富

潮湿闷热的空气容易使人心情压抑、愁苦,而且淅沥绵长的雨丝往往会触动文人的愁情。比如王之道在《相山集》中写道,“昏沉浑似醉,憔悴不禁愁”,其中饱含了浓浓的愁思,还有刘敞和袁燮的两首《梅雨》诗,都写出了梅雨所蕴涵的这一感情特点。虽然梅雨的持续时间长,然而梅雨中农人们却可以借此时间暂将农事放下,享受一下难得的闲适和逍遥。宋代的文学作品里面有着很多这一类生活的描写,比如袁燮笔下有“小小闷人人莫厌,解教禾稼勃然兴”的诗句,表达了梅雨带给人们的悠闲惬意的感受。宋代文人经常赋予梅雨以“轻”“细”的特点,用“溟濛”“处处”等词语来描写如烟如幕的梅雨景色,如李纲《梅雨》诗中写道:“小麦青青梅正黄,连山雾雨湿溪乡。轻丝袅袅摇空界,重滴涓涓响暮廊。”着重描写梅雨的缥缈、细密、轻柔的特征。还有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把梅雨时节描写得清新自然,富有自然和生活情趣。梅雨有着如烟如雾、丝丝缕缕的自然状态,与爱情的缠绵悱恻极为相似,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梅雨来比喻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思。如晏殊的《鹧鸪天》、程垓的《忆秦娥》、向子諲《鹧鸪天》等诗词,都抓住梅雨的缠绵、轻柔、无绪的特征,梅雨的这些特征像极了男女的离愁别恨,因此能够恰当地把男女感情表现出来。

(三)梅雨意象和江南地域特征的联系

由于江南地区在宋代成为文人墨客聚集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且描写梅雨的作品也大大增加,梅雨的意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文学意蕴和艺术美感的得到了突出,这也就使得梅雨的意象和江南的地域特征有了紧密的联系。梅雨落在江南的暮春时节,其自然有序的情境很容易引发文人的春愁和感叹。梅雨意象的文学和情感内涵在宋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丰富,而且自宋代以后,梅雨和江南文学象征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如“烟雨江南”这一种意象的固定表达。

二、梅雨意象经典表述的形成

(一)“烟雨江南”经典表述的形成

自宋代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梅雨似乎已成为江南的标志。在王琪《望江南》中有着“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的诗句,描述了江南的一川无边烟雨中,碧瓦、杨柳、红墙相互掩映、若隐若现的场景,这是江南梅雨时节的典型写照。元代《平江记事》中细致地描写了梅雨对吴地居民生活的影响,这说明在元代,梅雨已经成为江南地区民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地理意义上看,说起“梅雨”,即令人首先想到江南。从美学上来看,梅雨意象的江南地域性在地域、心理和文化优势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强化,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上,“烟雨江南”即指的是梅雨季节的江南景色,如古诗中常用的“江南风物”“江南烟雨梅子肥”等词句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实际生活来看,梅雨和江南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茶叶出产自江南,而采茶的习俗和梅雨有着重要的关系,清代《续茶经》中关于梅茶的记载说明了这一点。古代作品中对于梅雨的描写大多和江南有关,比如“迷蒙”“烟雨”“溟濛”等词语,而这些词语正是如烟似雾的梅雨的真实写照,这在雨的意象中是独特和别有韵味的。

(二)苏州的“烟雨江南”意象

明清以来,浙江、江苏等地由于其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优势,不仅成为地理意义上的江南,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理认知中的江南,因此苏州也就逐渐成了烟雨江南意象的代表地。苏州地处江南,由于其地势较低,在梅雨的时节,池塘青草、树木、山峦、黛瓦粉墙在迷蒙的烟雨中若隐若现,别有一番韵味。以清代王士祯的“诗地相肖”的文学理论来看,梅雨和苏州正是绝妙的搭配,宋代王仲甫也有“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的诗句。

(三)明清时期“烟雨江南”表述的固化

在明清时期,“梅雨”和“江南”的经典意象表述组合已经逐渐固化,梅雨有着迷蒙如雾的状貌特征,迷蒙的江南正是对梅雨意象之美的最好体现者。在明清时期,描写江南的诗句中无不是这一点的突出体现。明代高启的《梅雨》诗中有“江南烟雨苦冥蒙,梅实黄时正满空”一句,写出了梅雨江南迷蒙满空、婉约缠绵之美。而“烟雨江南”这种极富诗意和离愁别绪意味的表述方式又成为明清文人常用来抒怀的意象,无论是诗句还是书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明代《清河书画舫》《续书画题跋记》,清代《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画典籍中,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意象。

三、结语

有关雨的作文篇4

雨花石,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皇后”,主要出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是六合区一张独特的名片。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将雨花石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师生“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格和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的校园精神。

与育人理念相融合

六合中专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主要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然而,这些尝试始终缺少地域特色。用六合中专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许本洲的话来说,这一探索过程充满了随意性,是“无根”和“无意识”的探索。如何让校园文化变得“有根”“有特色”“差异化”,彰显六合之魂的“雨花石文化”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

2011年,六合中专正式提出将“雨花石文化”融入校园,并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以“雨花竞技,技创风流”为主题,形成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体系。

雨花石的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历经数亿年的运动变化才成型,还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最终才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雨花石的这一演变过程被学校领导提炼为“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体现学校领导对教育的高远追求。

“经水濯而清华,遇熔炼而忠贞;呈胜景而纯朴,遭湮没而豁达;担重任而不倦,育群英而无私。”用诗一般的语言解读“雨花石文化”,丰富“雨花石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在育人方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挖掘“雨花石文化”的深层内涵,学校将体现“雨花石”精神内涵的“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确立为校园精神。这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拓展,也是关注师生成长过程、理解并尊重其成长过程中渐进式变化与幸福感的直接体验。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雨花石文化”的最高追求落实到教育追求上。雨花石的美体现在“品、纹、色、形、质、声、韵”等方面,根据这些特点,学校将教育追求总结为“七行诗”:育德当如石之品,润物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校景当如石之纹,序却随机,横竖侧看总相宜;技精当如石之色,悦目如心,行行出彩齐争艳;塑人当如石之形,方圆偏倚,天生我材必有用;治学当如石之质,脆硬润泽,因材施教当无憾;求学当如石之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意志坚;为师当如石之韵,坚柔稳严,桃李不言自淡然。

六合中专通过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般将雨花石的精神、品质、内涵等融入校园,打造“有根可循”且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并将“雨花石文化”与育人理念完美融合。

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

有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理论体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继承和发扬雨花石文化。六合中专领导很早就意识到,雨花石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正逐步形成一条经济产业链,传承雨花石文化、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大势所趋。学校先后开展了4次雨花石文化产业调研,邀请南京市雨花石协会来校进行了三次专业设立论证,最终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雨花石雕刻方向,以文化促进专业发展,以专业推动校园文化传播。

雨花石雕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从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五年历史,成为学校推广雨花石文化的中心和缩影。据许本洲介绍,学校主要从普及雨花石知识、建立专业标准、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完善专业建设。第一届学生是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共招收了20多名“学徒”,他们平时正常上课,遇到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实践则跟着受聘大师学习。

在雨花石知识普及方面,学校通过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校本教材《雨花石美学研究》,并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雨花石的形成、品鉴、工艺加工等知识;将历代歌咏雨花石的诗词文章选编成册,让学生通过晨读接受雨花石美好品性的熏陶。与课本相得益彰,学校还成立了雨花石校外资源调查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身感受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这一以雨花石雕刻专业为中心,吸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方式,让雨花石文化得以散播给校园内的每个人。

建立专业标准包含雨花石的雕刻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聘请雨花石雕刻工艺大师作为专业建设指导专家,规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营造浓郁的专业实训文化氛围。指导专家蔡康麟大师是六合区雨花石雕刻工艺的主要传承人,也是该工艺标准的主要制定人,经验非常丰富,拿到石头便能很快判断出其价值、可雕刻的形状、雕刻方式等。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常年在校“助阵”,既培养学生也培养专业教师,是校内推广雨花石文化的“形象大使”。

创新技艺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的雨花石工艺加工主要是抛光、拼装和制作简单的工艺用品,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低。学校在雨花石雕刻专业建设过程中借鉴了玉雕、牙雕的工艺方法,推出了雨花石俏雕工艺。一枚普通的雨花石通过俏雕后价值往往提高了数十倍,这也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学习雨花石雕刻工艺。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专业建设的主要职责,更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六合区48家雨花石工艺加工厂共同成立了“雨花石文化产业发展联盟”,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定期会晤、岗位技术培训、定标准培养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六合区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还邀请雨花石协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每年举办两三场讲座,让校内师生更近距离接受熏陶。

“精心打造雨花石专业文化,建特色专业,育特长学生。”学校五年来共培养了136名该专业毕业生,76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5名毕业生在掌握了雨花石雕刻工艺技能后创业成功,实现了职教富民的办学目标,成为传承和推广雨花石文化的榜样。

以环境与活动潜移默化

在六合中专,你会流连于雨花石文化墙边,徜徉于雨花石文化大道,漫步于雨花石文化长廊,晨读于雨花石实训楼,小憩于雨花石荷池畔,驻足于“天落雨花”雕塑前。如果你有闲情逸致,还可以慢慢欣赏雨花石文化墙上按照淘石、赏石、品石、赞石、藏石、咏石、刻石、颂石等八个主题制作的八块大理石浮雕,以及长廊两边雨花石展示柜里定期更换的雨花石精品……

学校以“雨花竞秀,技创风流”为主题进行校园道路与长廊文化、墙壁文化、雕塑和园林小景等环境的设计和建筑物命名,将雨花石文化镶进浮雕、嵌入石壁,刻进师生的心中。

“第四周‘雨花之星?志愿之星’1309班张家伟同学,作为1309班的语文课代表,他每天积极配合老师按时组织同学早读;作为校学生会生活部部长,他带领全体成员每天认真完成教室、包干区、绿地及宿舍的卫生检查,并组织公布在公告栏内。这件事虽然繁杂,但他从不抱怨,兢兢业业地为校园的干净美丽立下汗马功劳……”

每周一评的“雨花之星”是学校渗透雨花石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品格形成、能力提高而常设的活动,主要挖掘和表彰那些在劳动、学习、管理、志愿服务、道德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每周一评,每次评选一位。除给予证书和物质奖励外,还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进行同步宣传。学校还对“雨花之星”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凡是获得过“雨花之星”荣誉的学生各方面表现均良好。

其实,在六合中专的校园中,无处不烙下雨花石的印记。如学校先后举办了四届雨花石精品展,时间定在每年的10月份。每个班级都要上交作品,然后由学校组织专家选出精品,集中展出。除了学生的作品外,还有部分教师和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雨花石的自然美,体会其内涵美。

将学生社团冠以“雨花”之名,组织与雨花石文化相关的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将校园龙狮队命名为“雨花魂”,将校园舞团命名为“雨花飞炫”,依据雨花石的意韵编排节目内容,让学生对雨花石的内涵有更深的体验;成立“雨花情”志愿者协会,每年为社会提供5000余人次的服务,内容涉及环保、关爱弱势群体、交通安全、义务献血、公益宣传等;校园文学社命名为“石韵”,文学社主办的校报命名为“雨花真彩”,每月一期,集中展现校园文化的精华……

同时,学校还结合雨花石姿态万千、个性独立、本真至善的特质,推行“角色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引导学生在家做一名好儿女,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企业做一名好员工,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

有关雨的作文篇5

我们说,妇女解放的程度,标志着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而妇女解放的标志,是女性自己解放自己,是女性“身”、“心”二者的解放。该剧正是通过谷雨这样一个女性个体自我解放过程中艰难的情感选择和痛苦的心灵裂变过程,揭示了当代妇女解放的一个普遍困惑:走出自己还是回到原地。

《谷雨》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有着自己心上人的美丽女人谷雨,因“”的原因,最终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但却救了她的命的男人火生。这个男人因救她而落下了生理残疾,然而,仿佛事先签订了攻守合同一般,他们竟然在“文明家庭”、“模范夫妻”的假面下,“幸福地”生活了二十年,直至她曾经的爱人关山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原来“宁静的”、“有序的”生活终于被打破了……

这是一个苦涩的、苦涩得让人有些无奈的故事,因为造成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生活上不幸的罪魁祸首已经烟消云散了,像所有遭受了“”创痛的人们一样,他们只有默默地面对已经酿成的一切。美丽的谷雨要么继续她“幸福”的生活,要么舍弃所谓的“幸福”,重新投入关山的怀抱。然而,生活却远没有这么简单,倘若谷雨选择了关山,在世俗的眼里,她便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便会造成现有秩序的“动荡”和“混乱”,便会影响某些人(如乡长梅子)的既得利益;倘若谷雨继续她原来的生活,她终将被“文明匾”这一现代贞节牌坊无情扼杀。在两难处境中,女主人公的命运走向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谷雨与关山的情爱线,谷雨与火生的恩义线的复线交织和推进,逐步揭开了罩在“文明家庭”、“模范夫妻”之上的面纱,直指主人公生命本体的苦乐,谷雨苦楚的心灵裂变过程以及对真情爱的渴望逐渐升级,最终演变为一段人性复苏的绝唱:

二人(目光相对,又急忙闪开,同时伴唱)

山近人相远,

风雨二十年;

夜里想过多少遍,都在这片园;

多少不眠夜,

几回寒月残;

盼着说说心里话,欲言又难言!

谷雨(背唱)风中的柳絮雨中的花,

感情苦,苦难说,我……

我装了哑巴!

心底的秘密埋心底,

苦泪浇灌发苦芽!

柳靠风摆才潇洒,

花要靠雨露滋润才是花;

二十年孀不是孀来寡不是寡,

不孀不寡更把人心扎!

有男人如同水中月,

空守着家庭,如同没有家!

不敢说不敢道怕人笑话,

不敢分不敢离,只为一个美名,

一簇光荣花!

为保一块“文明匾”,

扎起了道道苦篱笆;

只说是今生已灰飞烟撒,

谁料想又见到梦中的他;

关山你莫怨我装聋作哑,

你怎知我心里结满疮疤!

关山呀!关山呀……

*9眼谷雨望着对方,突然冲向山泉,任汩汩

泉水冲刷着自己。

所爱近在咫尺,却又近他不得,这是怎样的苦痛,怎样的无奈呀!这里,我们的确感受到了作者对充满了爱情,充满了生命原欲的谷雨欲爱不能,欲罢不休的复杂心态的准确把握,感受到了“花一般的婆姨”因种种限制,自虐一般的生命呼号。渴望淹没了她,困惑淹没了她,“文明匾”的称号压迫着她,她透不过气,便只有压抑着、压抑着,“任凭汩汩泉水冲刷着自己”。

*9眼天幕上出现了年轻时的关山和

谷雨。年轻的恋人,感情爆发。

*9眼谷雨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的果园,她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

感情。猛地扑到关山怀抱中。

歌声起:

藤缠树,瓜缠蔓,

云生雨,雨生泉;

花一般的婆姨,山一样的汉,

太阳不发光,月亮它怎能圆!

在剧中,作者设计了象征两人爱情的果园,在这幸福的伊甸园里,他们曾经有过两次恩爱缠绵,而二十年后的这一次,是谷雨挣脱了捆绑在自己身上的枷锁之后,生命欲望的最终爆发,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纯真爱情、对人性美由衷的歌唱。然而,短暂的幸福却在丈夫火生扬起的巴掌中很快破灭了,那巴掌没有落下,却比掌击在两人身上更为沉重,因为,它引出了另一个弱者同样苦楚的命运。

有关雨的作文篇6

关键词:梅雨;特征;含山县

中图分类号 P426.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142-03

Climatic Variation of Meiyu in Hanshan County During 1957―2011

Liu Zhouhua et al.

(Hanshan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Hanshan 238100,China)

Abstract:The decadal scal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iyu time series in Hanshan County during 1957-2011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aximum entropy spectrum,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 etc.statistical technique.It is found that the Meiyu in Hanshan has a remarkably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climate variarion.Less-more-normal less three different climate phases are identified in the Meiyu time series for recent 55 years.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iyu rainfall and Meiyu duration and the ending data of Meiyu.The main periodic length of Meiyu series are four years.

Key words:Meiyu;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Hanshan County

1 引言

我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每逢6―7月份,当东亚季风北移时,在我国江淮流域和日本东部区域普遍出现阴雨天气,维持数周之久,该时段恰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故被称为“梅雨”[1]。

我国诸多气象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长江中下游梅雨气候变化特征、规律及其成因,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2-4]。例如,高由禧[5]曾对1946年的长江流域梅雨进行了高空天气学分析,得出夏季寒潮对梅雨的降雨有决定性的作用;谢义炳[6]通过增加的观测资料对梅雨时期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论证影响梅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大规模的流场和湿度场的特性;20世纪60年代,徐群[7]就1885年以来的梅雨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章淹[8]从近50年江淮梅雨的特征分析中发现从1950至今存在较为明显的转变,其中转变的特征有集中降水期减短、降水量减少等。王叶红[9]等分析了1951―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时节6―7月的降水情况,结果表明,近48年来该区域存在多雨期―干早期―多雨期3个不同的气候阶段,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由多雨期转为干旱期,20世纪80年代初由干旱期转为多雨期。

含山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梅雨显著,因此,对该区域开展梅雨的特征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局地气候变化,对短期气候预测具有深远意义。

2 资料来源和方法

本文利用含山1957―2011近55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三次样条函数[10]、最大熵谱分析[11]等方法,分析了含山县的梅雨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本文所涉及的梅雨特征量包括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期长度、梅雨量和梅雨强度等5个梅雨参数。其中梅雨量本文采用百分数表示,即各年梅雨总量分别与多年平均梅雨量的比值。梅雨强度用:M=(雨日总数/入梅日至出梅日长度)×总雨量来表示,M值综合考虑了梅雨起讫日期和梅雨量,因此M值的大小能较全面的反映含山县地区梅雨强弱及对当地旱涝的影响。魏凤英[12]等对本文所选取的5个梅雨参数作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梅雨量百分数和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最高,则两者关系最为密切,但梅雨量百分数这个参数的代表性更高,因为梅雨起讫日期和梅雨期与之的相关性要比梅雨强度的好。

3 结果与分析

3.1 梅雨量百分数的年代际变化 图1是1957―2011年含山县梅雨量百分数的年代际变化,其中使用三次样条函数,将近55年含山县地区梅雨量百分数以10年为间隔进行分段,对各段分别做最小二乘拟合,再将各段连接成光滑曲线,即为最终拟合曲线。因此,年代际尺度分量中既包含梅雨长期趋势变化,同时也包含10a以上的尺度变化。由图1看出,含山梅雨量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自1957―2011年,含山梅雨长期趋势变化整体上大致经历了偏少、偏多和正常偏少的阶段。

在近55a中,梅雨变化先后表现出3个不同的阶段,表1是不同阶段的梅雨参数的统计特征值。第一阶段(1957―1979年)属于少梅期,从表1可以看出,该阶段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7日,比多年平均迟1d,平均出梅时间为7月8日,比多年平均早2d,即梅雨期长度比多年平均短3d,其中空梅年仅出现在该时段的23年中,空梅年数多达3年,分别为1958、1965、1978年,因此,这一阶段梅雨处于整体偏少时期;第二阶段(1980―1996年)是近55年中的丰梅期,梅雨量高于多年平均32.2%,梅雨量偏多的年份主要出现在该阶段,在这一阶段的17年中,有6年梅雨量比常年偏多50%以上,例如1980、1987、1991年,该时段梅雨偏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平均入梅时间提早到了6月14日,其中1989、1991、1996年的入梅时间分别为6月3日、5月18日、6月2日,比以往明显提前,出梅时间也比多年平均晚;第三阶段(1997―2011年)这一时段是相对少梅期,梅雨的变化相对平缓,入梅与出梅日期均接近多年平均。

3.2 梅雨年际分量变化 宋巧云指出[10],以超出1个标准差(95.2)作为梅雨异常多的标准,低于1个标准差(-95.2)作为梅雨异常少的标准。图2是用三次样条函数分离出的含山梅雨量百分数的年际变化分布,从图2可以看出,在1957―2011年间,梅雨异常多的年份有1969、1975、1980、1991、1996和1999年;年份异常少的年份有1984、1985、1986、1988、1990和2005年。在异常多梅雨年份中,1991年的梅雨量超过了3倍的标准差,而在异常少的年份中,没有低于3倍标准差的年份,表明含山县地区更容易出现异常洪涝灾害。在梅雨异常多的6年中有4年入梅早,其余1年正常时间入梅,1年入梅偏晚,但出梅均晚;而在梅雨异常少的6年中,有3年是入梅晚,其余有3年入梅稍偏早,但出梅均较早。可见,梅雨量的异常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入梅和出梅时间的早晚,其中,特别是出梅时间的早晚对于梅雨量的多与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梅雨各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中(表2),关系最密切的是梅雨量和梅雨强度(r=0.974),这是因为在梅雨强度中包含了梅雨量的变化。但梅雨量与入梅日期、出梅日期和梅雨期3个参数的相关系数均比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要高,所以相较于梅雨强度而言,梅雨量这一参数更具有代表性。另外,表2还表明,出梅日期与梅雨期的长短正相关关系明显,相关系数高达0.718,远高于入梅日期与梅雨期长短的相关系数,说明出梅时间的早晚对于梅雨期的长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分析梅雨量的年际变化规律,对1957―2011年的梅雨量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图3)。由谱密度曲线可以看出,梅雨量4a左右的周期变化显著,其次还存在6a左右的周期变化,这一结论与张光智[13]研究的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6a周期是相同的,说明含山地区梅雨活动的周期除了受来自热带系统(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还可能受到全球气温变化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1)含山县地区具有十分显著的梅雨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年代际变化特征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存在两次梅雨的转折点,分别经历了由少梅雨到多梅雨、由多梅雨到少梅雨的转变。

(2)在本文选取的表征梅雨的5个参数中,虽然入梅日期和出梅日期共同决定着梅雨期长短,但是梅雨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出梅日期的迟早。梅雨量与入梅日期、出梅日期和梅雨期3个参数的相关系数均比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要高,所以相较于梅雨强度而言,梅雨量这一参数更具有代表性。

(3)含山梅雨量梅雨量4a左右的周期变化显著,该地区梅雨活动的周期不仅受来自热带系统(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全球气温变化的影响。

(4)因采用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表征梅雨的5个参数,没有考虑更多的影响因子,因此本次研究的结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给分析的结论带来偏差,今后将结合范围更广泛的气候资料来分析,以取得更客观、更准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朱乾根.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2]竺可桢.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J].地理学报,1934(1).

[3]陈汉耀.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时期的环流特征[J].气象学报,1957(1).

[4]欧阳楚豪.二十四年湖南之水灾与梅雨[J].气象学报,1936(3):141-152.

[5]高由禧.1946年长江流域的梅雨[J].气象学报,1952(Z1).

[6]谢义炳.中国夏半年几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研究[J].气象学报,1956(1).

[7]徐群.近八十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J].气象学报,1965(4).

[8]章淹.近半个世纪江淮梅雨的重大变化[J].科技导报,1997(9):58-60.

[9]王叶红,王谦谦,赵玉春.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全国降水和气温异常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1999,22(4):685-691.

[10]宋巧云.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气候变异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

[11]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有关雨的作文篇7

雨的声音真的是很好听呢!她有时会调皮地唱着“淅沥淅沥”的歌声而来。有时会悲伤地唱着“小情歌”,“哗啦,哗啦”,诉说着无法排解的愁思。这时,小草也垂下了它骄傲的头颅,花儿顿时黯然失色,没伞回家的人们孤零零地站在商店门口躲雨。她的歌声似乎穿透人们的心扉,把人们心灵最深的情感勾起了。就连那终年在外的流浪汉,也不禁在这沉闷的雨天流下热泪。这种歌声,叫人心酸,却有种独特的美。

春雨呢,她没有那么欢快,也没有那么悲伤。她只是很平静地唱着缠绵的歌,悠悠而漫长。小雨珠从天空而落,滴在屋檐上,滴在伞上,滴在地上,“滴,滴,滴……”小雨珠唱着小调,给春雨和音。小草呀,小花呀,大树呀,都陶醉在这迷人的歌声里。空气中仿佛夹带着芳香,嗯,是春雨姑娘让风先生带来的吧。这种香气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雨下了好久。在这场专属春雨的音乐会上,没人打扰,我想是没人想打扰吧。耳边只有春雨的歌声,歌声仿佛带着灵性,会把人的烦恼暂时赶掉。就连平时最吵的鸟儿,此时也一声不出。

有关雨的作文篇8

关键词:小流域;降雨;径流;泥沙测验;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35-1

小流域长时间的降雨很可能引起地表径流情况,而地表径流具有较大的冲刷力,能够将大量的泥沙带走,造成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对于一些雨量较大的地区来说,如何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成为水文工作的重点。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利用悬移质采样器、泥沙颗粒分析仪器等泥沙测验仪器,对小流域降雨径流的泥沙进行测验与分析,用以观察与测量小流域径流作用下,泥沙随着水体运动的形式、数量以及演变过程,从而找出治理的办法。

1 小流域降雨径流的泥沙运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些地区由于地质环境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较低、人类活动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地表土壤泥沙松散、容易被雨水冲走的局面。具体来说,在小流域降雨径流条件下,泥沙运动受到以下因素影响。地质地貌条件:一般来说,一些地表土壤层厚度较薄、土壤下面多是岩石,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等条件下,一旦受到强度较大的小流域降雨,那么就很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泥沙被带走的情况;植被覆盖率:种植植物是保持水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一些地区受到人为原因或者地质原因的影响,植被覆盖率较低。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土壤泥沙随着地表径流运动的问题;人类活动:人类的脚步已经遍布整个地球,他们对自然的利用,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地面完整性受到破坏、土地沙化,不利于水土保持。

2 小流域降雨径流的泥沙测验分析比较结果

相关工作人员为了找出治理水土流失、整治河道等方法,对小流域降雨径流下的泥沙运动进行测验,具体布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利用悬移质采样器、泥沙颗粒分析仪器等泥沙测验仪器,采用用控制断面读水位的方法,按照规定时间对水位变化进行记录,并分段采集水样,分析比较含沙量。(以高桥与峡江两地区2009年8月测验为例)

根据上表可知,在高桥与峡江两个地区,降雨量都是比较大的,而且峡江地区径流中的含沙量更大些,所以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另外,泥沙测验人员还针对高桥地区2009年8月的另一次降雨做了另一次测验。测验内容是在降雨量为92.5mm条件下,该地区的平均降雨强度是6.2mm/h,径流深是37.93mm,径流系数为0.41,泥沙输移比为0.68。由两次测验可以看出,在小流域的降雨因素中,降雨强度与径流深是引起小流域径流泥沙运动量变化的主要外在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拦截、拦蓄、分散径流等方法来治理水土流失或者进行河道改造等工作。

3 小流域降雨径流下的水土保持策略

要想有效地保持水土,就必须解决径流问题,以分散径流对泥沙运动的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提出科学调配并合理利用坡面径流的策略,以提高小流域降雨径流下的水土保持工作效率。科学调配并合理利用坡面径流策略通常的做法是将坡面等地的径流分割成若干部分,形成分散的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径流部分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比如,在径流上部挖成鱼鳞坑或者果树坑来达到蓄水与排水的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可以有以下的方法来进行水土保持。如在河道低洼处建立塘坝,并加设相关防渗布置以提高拦截水土的效率;还可以建立排水沟或者集水池,以聚集降雨,减少径流,也可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工作者对小流域径流下的泥沙进行测验,可以通过有效地分析得出小流域径流作用下的泥沙运动、数量以及演变形式等与地区的土壤条件、植被、地质地貌等都有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必须将这些影响因素都综合起来,从生态角度、地质地貌角度、自然气候角度等制定水土流失治理的策略,科学调控并合理利用坡面径流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防治水土流失问题,为地区的农业开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建恩,吴普特,牛文全.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力侵蚀模拟试验设计与验证[J].农业工程学报,2005,(10).

[2] 袁再健,褚英敏.四川省紫色土地区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

有关雨的作文篇9

关键词:降雨径流关系;变化现状;变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P3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10-1

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我国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气候变化、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洪灾和旱灾日益频繁,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加强认识,充分了解和把握流域径流关系的变化现状及其原因,然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应对,确保流域降雨径流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关系,造福于人类。

1 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现状

1.1 降雨量的变化不太明显,但径流量变化较为明显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分流域的年平均降雨量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变化趋势,并无特别明显的变化,但是径流系数和径流量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变化趋势。这就导致流域降雨径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在年降水量相同的条件和情况下,径流量却有所减少。

1.2 径流峰谷值的出现和降雨之间不同步,变化幅度有所不同

分析历年的流域平均降雨量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流域降雨量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并呈现出略微下降的特点;历年的平均径流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并且有一定的滞后性,相较于降雨变化来说幅度较大。而即使平均降雨量相近或者是相同的年份,所对应的年平均径流量也有所不同,甚至在一些年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1.3 流域内各段之间的降雨径流关系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从流域的丰枯段统计和年代变化来看,上游的年降雨径流关系之间不同步,但是在中游则具有同步性,并且径流系数、径流量、以及降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上游的偏丰枯幅度相较于中游来说要小。由此可见,流域内各段之间的降雨径流关系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2 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化的原因

2.1 自然因素影响

首先,降雨强度和量级的作用。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时,会产生较大的径流,使得径流系列出现较大的跳跃;而在干旱年份,由于降雨量稀少而使得径流系数呈现出负跳跃;其次,不同类型的降雨所产生的作用不同。流域内在发生中小降雨时,受到水土保持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降雨量对径流量的作用比较小;但是在出现大雨或者是暴雨的情况下,水土保持将难以起到有效作用。此外,自然条件的变化。当前由于人类活动对流域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使得降雨径流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一旦上游出现沙化现象就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减少入库的径流量;而在降雨量比较相近的年份,受前期土壤中所含水量不同的影响,也会使得径流量有所不同。

2.2 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用水和各行业的生产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上游用水量的增加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入库径流量减少,从而对下游径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2)水利工程的修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工程的建设拦截了地表径流,使得进入水库的径流量减少,影响了入库径流量的年内分配。3)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的平衡主要依赖于地下水的开采量和河川水的集流量,一旦地下水开采过度就会对河川基流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河川径流量减少。4)下垫面条件变化。当流域水土保持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会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影响到流域的下垫面,进而导致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变化。

2.3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根据对大量数据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来看,影响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因素在不同的时期是有所不同的,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的修建,而在八十年代以后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与下垫面的条件变化两种因素而引起的。并且根据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人类活动而使得下垫面的条件变化也主要是发生在八十年代之后。这就说明,当前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由于人类活动而出现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城镇化等都是造成流域内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为此,要想有效调节流域降雨和径流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在尽可能减少自然因素影响的同时,加大对人类活动的控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但同时流域降雨径流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流域降雨径流之间平衡关系的重要性,全面了解和把握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现状及其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明亮,张弛,周惠成,李慧赟.丰满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水文,2008,(05).

[2] 孙宁,李秀彬,冉圣洪,李子君.潮河上游降水——径流关系演变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05).

有关雨的作文篇10

一.

及时雨映射出农耕文化作为生命之源的春雨,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农民进行耕田、播种等农事必须要依春雨来的早晚、多少而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风调雨顺成为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共同的期待。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气象灾害无法像今天那样用仪器技术精准测量出来,只能向他们心中的神灵祈祷,保佑庄稼能像往年一样丰收,春旱求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琴瑟击鼓,以御天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榖我士女。《诗经》中这段文字记载就是先秦时期人们祈求上天降雨的庄重场面。此后,北宋时期苏轼在《喜雨亭记》中描绘出人们因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甚至把建筑名定为喜雨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出春雨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夜喜雨》是作者在历经安史之乱以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生活第三个年头写下的。当时的杜甫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亲自躬耕于田地之间,农耕的生活拉近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也使诗人有机会亲身体会农民耕作之苦。对于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春种、秋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而其中春雨又成为关键因素决定着他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之种是否能够在秋天获得丰收。诗人深知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在完成播种后,与其他农民一样期望有一场绵绵春雨为干涸土地带来滋润,让希望的种子得以萌发。当这场春雨如约而至地到来时,不仅缓解了人们迫切等待春雨的心情,更重要是缓解了春旱,滋润了禾苗成长。

所以,诗人才称这场雨为及时雨、好雨。首联中知时节,好像一下子就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好像似乎很通灵性一样,知道人类农作活动需要它,所以一入春便发生了。诗人赋予雨于主观意识与精神,使雨从无知变为有知,进而丰富了这场春雨好的内涵。表面上说是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实则是暗含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怀,这时的杜甫与其说他是一个诗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使他的诗歌作品总是多少都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影子。农耕文明为古代优秀诗歌发展的提供了成长土壤,而在文人诗歌创作中也不乏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印记,《春夜喜雨》正是折射射出是古代诗人对农民的怜悯之心。

二.

细柔雨尽显和谐之美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和的思想和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和是理想社会状态的重要特征。我国春秋时期的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主张里都包含有和文化因素,如儒家强调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在这里儒家强调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应该崇尚自然,依据客观规律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简而言之,所谓的和,就是适度原则,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小出生在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里,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的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不仅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而且杜甫也把这种思想带到了诗歌创作中。《春夜喜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具体体现在:

首先,诗歌内蕴上调突出人与自然的统一。颔联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点明了春雨发生的时间、对春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最重要的是这里体现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潜入夜不仅表明春雨选择在晚上悄无声息来到身边,使得人们能够在甜美的睡梦中去消除白天耕作的疲劳。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春雨选择在白天来临,那么就会耽误农民进行农事的进程,而且也会使加重农民劳动的负担。所以在杜甫笔下春雨是一个通人性的精灵,能够主动协助人类进行耕种。对句中的细无声,一个细字就点明春雨适量,常言道:雨露滋润禾苗壮,正是这场恰到好处的春雨才能起到滋润万物效果它像是一个天然的花洒,滋养着每一株嫩绿的禾苗。作者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春雨这种默默奉献、不张扬、节度适中原则都与传统的和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诗歌创作手法上也能寻觅到和文化的烙印。一是杜甫运用美学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对诗作进行整体构思。诗的首联先是实写了春夜在晚上来临,滋润着万物,而诗的尾联则虚写次日锦官城内姹紫嫣红景象,花重不仅表明花朵经过一夜雨水滋养重量略微增加,而且也进一步表现出雨后花朵开的更加艳丽,使雨后的锦官城呈现花团锦簇的景象。作者用春雨夜至这一实写来带动次日锦官城里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诗人这种以实带虚,虚实结合创作手法,将春雨润万物的景象与春雨带给作者和广大农民久旱盼雨的喜悦之情全都统一在一个画面里,体现了儒家和谐统一的思想。二是诗的意象也遵循了对立统一的原则。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由于下雨缘故,所以就造成天空乌云密布,笼罩在田间小路上,周围一片漆黑,唯有渔船上点点灯火在隐隐闪烁。作者将隐约朦胧的野径、云这两个意象与模糊闪烁的船灯进行对比,用似星点的船灯之明来反衬春夜之雨的黑,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不仅体现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也使锦官城内春雨之夜更加形象化。三是作者把视觉角度与厅局额角度相结合来进行诗歌创作,使诗从表现技巧上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增强诗歌美感。例如诗的颔联通过潜入夜润无声的听觉角度来描绘春夜之雨温润如酥的特征以及它无意滋润万物作用。紧接着诗的颈联又从视觉角度转而刻画春雨之夜用江边孤灯来衬托雨夜之漆黑,从而点出这场春雨能够下到明天早上,对万物的滋润也就更彻底。诗人将这两句与前两句从听觉上来写,进而为我们构造了一幅生动完整的春夜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