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节的诗十篇

时间:2023-03-29 07:44:50

关于母亲节的诗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1

小时候

母爱是一只摇篮

母亲哼着童谣

摇啊,摇啊

就摇到了外婆桥

长大后

母爱是一碗

热腾腾的鸡蛋面

和一件铺满新棉的御冬衣

热在心里

暖在身上

而后来

母爱是一些琐琐碎碎的唠叨

和临行前的千叮万嘱

儿啊,在家千般好,出门时时难

在外不好了,想家了

就早点回来

现在啊

母爱是握在手中的电话

和那牵引着的长长的电话线

家中的电话号码

游子夜夜往心里拨

母亲节随笔 文 / 麒瑞轩

繁花盛开的五月

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

望着一束束鲜红的康乃馨

仿佛

看到了慈祥可爱的母亲

可是五月的某一天

并非是我出生的时刻

奶奶说

儿的生日是娘的苦日

在我的心里

只有生我的那一刻

才是我的母亲节

只是

很少有人知道

很少有人记得

然而

每年的这一天

却有好多的亲友陪同

一起度过

感谢您

我亲爱的母亲

感谢您将我带到靓丽的世界

让我享有人间的悲欢喜悦

您是我一生永远

唱不尽的美妙的歌

感谢您

我亲爱的母亲

虽然今天不是我的母亲节

可我依然

送给您一束美丽的康乃馨

祝愿您永远的吉祥幸福快乐

母亲节 文 / 老枪

妈妈不在身边

我为她过节

——用心!

翻开往事

远逝的歌谣记载着

少年时赶着牛车

循着妈妈的呼唤

回村的日子

我知道

儿女的身高

烙在那双

包满老茧的手掌上

我知道

儿女的欢笑

刻在那个

顶风沐雨的额头上

节日的夜晚

妈妈不在身边

我聆听那古老的门环

突然叩响时

妈妈的目光

母亲节快乐(组诗) 文 / 望疯

1、桃花的话

桃树开口,尽是女人味道

起初粉红粉红的,想到母亲,便想到了青涩

站在枝头,不断的诱惑着

每一个敢于普通的人。

而青涩源于粉红却高于粉红

它敢于说话,脆生生的喜人,母亲弯着腰

或者抬着头、踮着脚

都是为了一个接近的更可能。

2、酉水河畔

酉水拐着弯的行走

走到最远的地方是沈从文的书里

或许,那里的美,便是海。

读初中时,我曾用酉水

洗过身子,用了十多个年头的夏天

酉水从没有被我弄脏过

仿佛,那年头根本就没有脏字。

酉水河畔一直住着竹子

它们的影子,在酉水里显得消瘦

一如吊脚楼悬挂着

其实是在踮着脚进行远望。

母亲其实知道,顺水容易

逆水难。如今酉水河水位下降

儿要回家,肯定还得等到来年

母亲节这天 文 / 滕小旭

母亲节这天

天上飘着濛濛细雨

母亲,忙碌的你是否还没顾的上吃早饭

父亲出门带伞了吗

远方的女儿好想给你端上一碗热乎乎的粥饭

母亲节这天

听着窗外飘落的雨滴

母亲的歌声又飘扬在我的耳畔

父亲的车轮仍在有节奏的旋转

远方的女儿让雨丝带去真挚的祝愿

母亲节这天

沙沙雨声伴着七彩电波

手拿听筒感觉着您的笑脸

心中感同于母亲的文字已经发表

内心喜悦的女儿耐心的倾听你的叨念

母亲节这天

女儿好想对父母说声:老爸,老妈,节日快乐

知道您们不需要这种做作式的祝愿

懂得您们最大的心愿

就是儿女们平平安安,盼望一家人团团圆圆

母亲节这天

小雨淅淅沥沥

我为孩子穿上小雨鞋,撑起小花伞

领他们感受雨中的浪漫

孩子,你们是父母的天使,一生的浇灌

母亲节这天

雨丝伴着袅袅炊烟

我把热腾腾的饺子给公婆的碗里盛满

公婆也是知冷知热的父母

你们的冷暖也在我的心头挂牵

母亲节这天

老公出门还在路上颠簸

人是漂泊的小船,家是停泊的港湾

你是辛苦的,我是爱你的

让我们共同营造美丽的家园

母亲节这天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2

题记:时光已匆匆,五月的天空,细雨打湿了梦中的思绪。风吹动了母亲的白发,仿佛是天堂里最美花,记忆里的笑容依然亲切。转眼已是十年过去。阴阳两界隔断温暖的传递。女儿总想再依偎在您的怀里,再喊一声妈妈,醒时您已转身离开,思念却在心头萦绕。有种爱失去了,就永远不能再拥有。

十年回首梦犹新,遥对天堂念母亲。

欲诉心魂无处去,碑前双泪已湿襟。

七绝·读爱菊诗友《武陵春·母亲节忆娘》有作 文 / 愚饱

一句凄吟一断肠,灯前笔落泪千行。

感恩母爱谌难报,来世娘还做我娘。

2011-05-09

七绝·和愚饱诗友《读爱菊诗友(母亲节忆娘)有作》 文 / 夏爱菊

最爱无求必是娘,愿将生命付儿郎。

从来水往下流去,几许回浇陌上桑。

附原玉:

一句凄吟一断肠,灯前笔落泪千行。

感恩母爱谌难报,来世娘还做我娘。

七绝·含泪墨诗祭母魂 文 / 祺帆

大爱无私似海深,终身难忘我娘亲。

若干点滴情恩记,含泪墨诗祭母魂。

2011.5.9.

注:母亲节到了!怀念母亲而作。

七绝·母亲节感怀二章 文 / 卢治雕

慈竹雍容寸草青,寿添萱禄淑媛宁。

春晖永驻恩难报,懿德生辉仰母铭。

教忠教孝淑情柔,勤俭终生育后优。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3

古典著作中有关父亲节的诗句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有关父亲节的诗词父亲节的诗词——《示儿》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父亲节的诗词——《北郭闲思》

【年代】:唐

【作者】: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父亲节的诗词——《观村童戏溪上》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情。

竹马琅锵冲掉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藕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

父亲节的诗词——《汝坟贫女》

【年代】:北宋

【作者】:梅尧臣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父亲节的诗词——《好了歌》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4

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母亲的诗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亲的诗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

(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3分)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写出四点)(4分)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把

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分)

把门推开

答案:

1.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

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2.环境描写;

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3.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4.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5.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5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金色花》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导入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

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纸船》

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①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

②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教师小结]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

问题研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学生交流,学生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作业

《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写在练笔本上。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6

《名作欣赏·中旬刊》于2013年第9期和2014年第10期的“师生论道”栏目曾刊登了宁波大学夕卜语学院钱志富副教授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诗评文章,获得较为广泛的好评,《山东诗人》以及相关网站等进行了全文转载,在诗歌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本期刊出的四篇文章是由宁波大学外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郑秀兰在钱志富老师指导下一人完成的,而且赏评对象诗人周苍林的四首作品也是郑秀兰依据自己的眼光选的.应该说,所选作品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的,而诗人周苍林的诗在中国当今诗坛也是有一定成绩和影响的.他也是中国新诗的佼佼者。

——牛殿庆(宁波城市学院教授)

郑秀兰[宁波大学, 浙江宁波315211]

借你的地开耕、播种/收获春华秋实的生活/借你的地修房造屋/远离风雨、繁衍子孙/借你的地笑傲江湖/浪迹天涯、追逐梦想/借你的地走了不少路/看了不少景、拿了不少物

只是,借你的地走南闯北/从没有走出你的掌心/借你的地搬东搬西/从没有搬出你的视野/原来,我只是你在尘世中/聘请的一个搬运工/借你的地/搬你的物/搬进搬出/我的手上都是空/最后,我把借你的地/一寸不少、连本带息还给你/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

于人类而言,土地是母亲;对国家而言,土地是尊严;对农民而言,土地是希望;对诗人而言,土地是生命中不能释怀的体悟和眷念。诗人们对大地咏叹的诗歌不计其数,其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据郭沫若自己回忆,这首诗是这样写成的:1919年12月末的一天,当时留学日本的郭沫若趁着放假去图书馆看书。突然,一阵诗意袭来,他急忙跑到图书馆后面僻静的石子路上,脱下鞋子,赤着双脚踱来踱去,然后又倒在路上与“地球母亲”亲昵。在这种迷狂状态中,《地球,我的母亲》诞生了。诗中,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地球,我的母亲”。不知周苍林这首《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是在什么样的灵感驱动下、什么样的环境酝酿下写成的,想必也和郭沫若一样,是在对土地的极度狂热下所作的。但对比两首诗的情感基调,郭沫若的诗更加慷慨激昂,周苍林的诗则基调平缓,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思考。

全诗一共两节。第一节写借大地母亲之躯,在上面开展一些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借你的地开耕、播种……借你的地修房造屋”,这是在大地上的物质活动,大地给我们提供了春华秋实的生活,躲避风雨、繁衍子孙的住所,大地总是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我们穿的衣,是大地的头发;我们饮的水,是大地的乳汁;我们住的房,是大地的骨头;我们走的路,是大地的皮肤。“借你的地笑傲江湖/浪迹天涯、追逐梦想/借你的地走了不少路/看了不少景、拿了不少物”,这是在大地母亲上的精神活动,人类光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行得便还不够,人类还得有更高的追求,我们还得旅行,追梦,增加阅历,陶冶情操,大地母亲又为我们提供了诗意的栖居场所。这一节的特点在于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反复、排比等,收到了条理分明的效果。平铺直叙,全诗丰富的想象和饱满的情绪均组织在一个层次井然的结构之中,行文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而且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第二节写无论我们用的物质有多少和进行的精神活动有多远,我们始终都走不出大地母亲宽广的怀抱。“借你的地走南闯北/从没有走出你的掌心/借你的地搬东搬西/从没搬出你的视野”。我们在大地上纵横驰骋,大地母亲只是敞开怀抱笑而不语,就像游子不论走多久多远,永远跳不出母亲那眺望的眼和牵挂心。然后作者明白,“原来,我只是你在尘世中/聘请的一个搬运工/借你的地/搬你的物/搬进搬出”。而诗人最后发现,“我的手上都是空/最后,我把借你的地/一寸不少、连本带息还给你/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人老了,没有精力春耕秋收,也没有精力远赴他乡追逐梦想,把一切都还给大地,最后寿终正寝入土为安,把身体也还给了大地。诗最后一句“大地,你还倒欠我一条命”,点睛之笔,照应标题,语言平实,但却意蕴深长,有这样无私奉献的大地母亲,谁不想重新再活一次呢?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先生说:“我以为,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诗人的文化自觉就尤为重要。无论他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还是面对他的灵魂和内心世界,真诚和诚实,正直而富有良知仍然是今天诗人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周苍林就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诗歌具有一种优美流畅的节奏,表达了诗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感情。在字里行间,我们没有感到一丝被号召的力量,而完全是荡漾在抒情之中。诗人用第一人称“我”在和地球母亲对话,这就是本诗的一大特点,它摆脱了那些象征性的号召语句,以平静的语气扣人心弦。“我”不单单指作者自己,而是泛指全人类。作者以巧妙的手法让我们自然地觉悟起来,比那些号召性的文字作用更大。作为人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不报答大地母亲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了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钱志富副教授的指导)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7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就要到来了,同学们那一天是什么节日呢?对!那一天就是父亲节啊!同学们你们知道父亲节的由来吗?原来它源于美国,在州士波肯市有一个杜德夫人,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的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触,她心里想着:「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

年那年,正好是斯马先生辞世之年,当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地想念父亲;直到那时,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的辛苦。

杜德夫人将她的感受告诉教会的瑞马士牧师,她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伟大的斯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

瑞马士牧师听了斯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为斯马特先生的精神与爱心所感动,他赞许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动「父亲节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年春天开始推动成立父亲节的运动,不久得到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她随即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提议,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于是美国华盛顿州便在年月日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聚会。

美国总统科立芝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国的节日;年,美国总统詹森宣布当年月第个星期日,也就是斯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为美国父亲节;年,美国总统尼克森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的六月第三个主日,订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

虽然今日一般人对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不像对母亲节一般的重视与热闹,但是上帝在圣经中教导我们对于父母的关爱却是一致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帝所赋予他的温柔角色;或许当我们努力思考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是否爱我们的父亲,像他曾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一生呢?大学生父亲节演讲稿:给父亲的诗

接下来让我们把一首诗送给天下的父亲:

是谁,用虬劲的臂膀,为我们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是谁,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园?

是您,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

父亲一座山,胸怀宽广,容纳百川

父亲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远离灾难

父亲一艘船,载着我们,乘风破浪,驶向爱的港湾!

在女儿的眼里,父亲您更像是一棵树

春天能倚着幻想您的爱像滴滴甘露,滋润着我的心房;

夏天能靠着乘凉您的爱像阵阵凉风,轻轻地拂过身旁;

秋天教我变得成熟,您的爱是累累硕果让我看到成功的希望

冬天教我变得坚强,您的爱是缕缕阳光赋予我自信和力量!

春夏秋冬,日月轮转

时光的痕迹,悄悄爬上您的脸庞

风雨的磨砺,使您饱经沧桑

忘不了,您谆谆教导的情景

忘不了,您骑车载送女儿上学的背影

忘不了,女儿迟归时您目光中的忧愁

忘不了,女儿生病时您脸庞上的担心大学生父亲节演讲稿:给父亲的诗

忘不了的一幕幕,忘不了的父女情……

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此时此刻我只想在您耳边说一句:爸爸,我爱您!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8

关键词:审美;古诗文教学;孔雀东南飞

我们在教学古诗、文言文时,是否能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多一些美的品味,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一、通读全文,了解结构之美

《艺苑卮言》说《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从此言不难看出其对《孔雀东南飞》结构艺术的赞美。整首诗歌人物形象众多,画面繁复,情节起伏性强,但由于全诗情节采取双线推进的方式,又善于裁剪,表现出清晰完整的结构之美。

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焦、刘夫妇的爱情,一是焦母与刘兄的逼迫及焦、刘的抗争。两者并行却又互为依存,交织发展,使诗歌结构明了,层次感强。同时,诗歌善于剪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安排情节,略去了很多与主题无关的部分。在诗歌开头没有叙述刘兰芝与婆婆在生活中的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而是比兴入题,通过兰芝“诉苦”,仲卿“询母”,焦母“怒责”等细节,将“爱情”和“斗争”两条线索连接在一起,引出下文。结尾处未详写两家失去亲人后的悲伤及具体的后事安排,而是采用两家合葬、鸳鸯合鸣的浪漫主义手法,与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奠定的顾恋、缠绵的感情基调一脉相承,首尾照应。中间叙事以兰芝为中心,焦母、刘兄等人穿插其间,用语精炼,形神兼备。全诗情节严谨清晰,剪裁得当,紧凑利落。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诗歌的结构之美,学会谋篇布局。

二、细细品读,感悟语言之美

《孔雀东南飞》语言不饰雕琢,字里行间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有质朴之美。如文中的“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等都明白如话,浅近易懂。本文虽有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但都是选取人们最熟悉的事物来“引类设喻”,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如描写兰芝辞别焦家时精细打扮中的“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喻体选用的正是民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葱根的长、白、细腻来表现手指的柔美;朱丹是古代常用的红色染料,借此描写兰芝嘴唇的红润也十分贴切。

此外,本文有时为营造一种艺术效果或气氛,常采用铺陈,大力渲染某个情节和事件;有时又惜字如金,尽显简洁,呈现出精炼之美。在教学时,对古诗语言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解析、翻译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其语言之美,以灵活运用于语文实践。

三、静心悟读,体会情感之美

文章浓墨重彩的写了刘兰芝、焦仲卿之间美好的爱情,我们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这场凄美的爱情悲剧,珍惜现在,也要感受穿插在字里行间的不易察觉的亲情,感受当亲情与爱情必须做出选择时的更浓重的悲哀。当焦母遣送兰芝回家时,焦仲卿苦苦请求,并发出了“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声音,而当焦仲卿无法改变这一切,“哽咽不能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述这一离别之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只留下这深情的誓言回响在分开的日子里,夫妻间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这只是表现深厚爱情的开端,那后来的县令遣媒为子求婚、兰芝拒绝后双双殉情,这些情节我们更能见出夫妻间的情深意重。刘兰芝再嫁也不失一种选择,尤其是求婚者还是县令第三郎——门第高于原夫家。对于焦仲卿来说,休了刘兰芝,他母亲也是作出允诺,“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焦仲卿既能娶得娇美的妻子,也能顺母亲的心意。但是,爱情在他们眼里比荣华富贵和生命更加重要,他们双双以死殉情,这是一首忠贞爱情的颂歌。

但焦母对自己的儿子就没有感情了吗?显然不是。她自以为自己还是考虑到儿子的幸福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休掉刘兰芝,可以再娶其他貌美温顺的女子。面对儿子决意赴死前的辞别,“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她也泪流满面,可见其对儿子有深深的爱。她的悲剧在于,站在自己家长的角度来决定儿子的幸福,滥用封建社会赋予的家长的权力,使得自己的爱和儿子的生命一起受到扼杀。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 我们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这种悲剧的美,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文学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1]冯建初.铺张渲染与《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J].湛江高专学报,1995,(01).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9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成诗却在1976年。无论是诗人的写作时间,还是发表时间,都在我国从动荡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这使得这首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内涵。诗中没有全部在歌颂,作者不但没有否认祖国母亲曾经有过的灾难与贫困的现实,反而在经过刻骨铭心的反思之后,真情呼告了祖国母亲即将呈现的新生希望和光明未来。

全诗共36行(苏教版),出现了16个第一人称“我”字,如果加上承上省略的地方,达20处之多,这是作者留在文本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是在微风中不经意扬起一角的巾幡,指向柳暗花明的渡口。

“我”是什么?“我”做了什么?“我”想了什么?“我”是谁?“我”是一组隐喻意象的本体。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文本具有明显的诗体特点。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也使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在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中,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水车、矿灯、路基、稻穗、驳船、贫困、悲哀、理想、希望、胚芽、花朵、起跑线、黎明”等近20个意象的组合,看似凌乱庞杂,实则自成系列,如果仅仅去关注这些意象本身,意义并不明显,但只要慢慢品味这些意象前面特定的修饰语,我们不难发现,“我”这个隐身于意象背后的本体,是时间和空间里高度浓缩的一个符号,是祖国母体中一个充满爱与哀愁的“胚芽”,是作者用心在摸索母体的每一个细节,用爱在亲吻母体的每一个晨昏。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祖国曾经经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体现的是祖国在经历过漫长岁月后,依然在“淤滩上”艰难前行的可贵。以“我”为本体,全诗以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也叫复唱或反复)的艺术形式不断冲击读者的视觉,撞击读者的心灵。在这里,“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固定的隐喻本体,而是一组流动的、凝重的画面。

“我”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全诗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无一字议论。掩卷沉思,我们都会被作者深沉激越的情感洞穿,但“我”却一直是一个冷静的叙述者、描绘者,所选择的意象既独特又很贴切,如“‘飞天’袖间……的花朵、古莲的胚芽”,既朴实又鲜明。在选择这些意象时,因为“我”的存在而显得独特、鲜明,而“我”的存在却是因为“我”对祖国母亲的百般情感,封存于心,如同久别故乡的游子,机缘巧合之下,他乡偶遇故知时,千言万语难以猝发或者无言拥抱都是情理之中的随,绝非有意而为之。所以,“我”在文本中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是作者情到深处的自然而然,不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故意。文本共分四小节,都是从“我”的视角出发,随着时间、逻辑的推移,自然成篇,情感的空间和厚度也自然升级,由悲哀到低沉,到欣喜,到高昂。因此,从结构上来看,“我”虽然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但作者的血肉灵魂,依次呈现,情感跌宕,涌动在字里行间。

“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诗歌创作虽然需要丰沛的情感养分,但单纯的情感往往容易陷入虚无和空洞,在情感的背后,需要一些有力的支撑,什么样的支撑才更有力呢?毫无疑问,是客观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通俗地说,如果我们只喜欢一个人的美貌和财富,这种喜欢很容易被替代,真正的喜欢和爱是包容对方的瑕疵甚至是缺点,也只有如此,才会爱得深沉和持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自然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对祖国母亲现状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朦胧诗体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结束后的人们大多处在迷惘、徘徊、怀疑、焦虑的情绪中,尽管已经阳光普照,但人们心中的阴影依旧存在。兴起于斯的朦胧诗体,既承载了对“”前后特殊历史反思的使命,也积极回应了千百年来古典诗词中一脉相承的文人的自觉意识;既宣泄了对个人命运的一些诉求,也张扬了诸多精神贵族的高贵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作者作为其中成功的代表者,奏响了朦胧诗文学价值的最强音。在诗歌中作者不只简单地表达出对祖国的爱,更将这种伟大的爱赋予了内涵和基础,即尊重历史,尊重客观,没有回避祖国母亲曾经的贫困和悲哀、曾经的积弱和艰难,更没有隐讳作者对母亲的复杂、纠结的情感因素。虽然母亲以“伤痕累累的”让“我”“沸腾”,但也让我有过“深思”和“迷惘”。所以“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我对祖国母亲有着不会更改的“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的炽热的爱,也有着悲怆、忧患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的哀怨,甚至还有对祖国母亲委婉的批判。

“我”是小我,也是大我。小我代表着个体,描写了个性化的意象和感受,抒发了一代人共同的内心情感;大我是祖国母亲,是刚刚走出历史阴影的伟大女性,正以不屈的传统的形象站在“雪白的起跑线”前,用“挂着眼泪的笑涡”迎接“正在喷薄”的“绯红的黎明”。全诗运用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在第一节中,作者反复使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第二节中,作者从精神层面表达了“小我”和“大我”的共同遭遇;第三节,站在崭新的历史当下,“雪白的起跑线”前,无论是“小我”,还是“大我”,都在等待着解放和发展;最高昂处的第四节,“我”和祖国融为一体,“我”既是“十亿分之一”,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既然祖国用“伤痕累累的”喂养过我,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用“血肉之躯”换得祖国母亲的“富饶、荣光、自由”呢?情到深处,行文于此,前三节结尾的轻叹“祖国啊”到了第四节的结尾,如同交响乐的华彩篇章,骤然变成不可抑制的热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法指导

现代诗的阅读

所谓现代新诗,是和古典诗词相对应的概念,即用白话文写作的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内容上多用生活中的一些个性化的意象和想象的手法,情感上注重独特的个性化体验。对于刚接触新诗的同学来说,理解诗中的思想情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创作者一般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诸多的意象来呈现,这对理解新诗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要破获新诗中常用的一些使用意象的手法,从而获得阅读新诗的愉悦体验。

新诗意象采用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传统意象的重复借鉴,这和古典诗词有相通之处;其二是现当代生活中的一些新采用的意象,这往往和创作者的特殊经历和生活体验有关,需要关注创作背景和作者个人的情感喜好,一般情况下,要通过广泛地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经验积累。如臧克家的作品《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第二节: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臧克家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其中“牛”“马”的意象,自然会让人想到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工作的形象,再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作对比,就更加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诗中表达的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就非常明白了。

其次,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创作技巧,比如隐喻、象征、通感、矛盾修辞和反讽等。

隐喻其实是比喻的一种,直接说出喻体,增加诗歌内容的空间,赋予读者想象的美感。如顾城的诗歌《小巷》: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这里面的“小巷、旧钥匙、墙”等都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去体会其中的多义性,获得审美愉悦。

矛盾修辞,也是新诗中常见的手法。如苏教版必修一读本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中,就运用了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修辞: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10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便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那便是母亲。天下之爱莫过于母爱。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关于母亲的故事流传古今;从《烛光里的妈妈》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赞颂母亲的歌曲处处传唱。慈祥、奉献成为母亲的代名词,崇高、伟大就是母亲的形象,母爱永远长驻而不会流逝。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当春姑娘翩然而至的时候,又一个全世界妇女共同的节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了!此刻,在这个春意盎然的节日里,我们隆重庆祝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首先请等同学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感谢第一组同学为我们朗诵了一首那么有感情的诗歌。的确,母爱是伟大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的人,就是母亲。我们永远报答不完的,也是母亲。现在请大家一起欣赏由等同学表演的课本剧《》。虽然这个课本剧是歌颂女性教师的,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我们喜欢杨老师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像大哥哥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请大家为杨老师送上雷鸣般的掌声。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世上最真诚的爱,也是母爱。下面我们欢迎等同学为我们带来课文朗诵《第一次抱母亲》。听了这组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让我们觉得母亲是多么的伟大,我们要用我们的一生来报答母亲的深恩,用我们的爱来安慰妈妈的心。让我们为妈妈们献上一曲《妈妈的娜鲁娃》。节目过半,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平时我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我们的生日、喜好妈妈一清二楚,那妈妈的生日、喜好你知道吗?下面我们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回答一些问题,看看你对妈妈了解多少。1、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1个)2、妈妈最喜欢什么颜色?(1个)3、妈妈最喜欢吃什么?(1个)4、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1个)5、你将用什么方式报答妈妈?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没有爱,幸福不会来。请听诗朗诵《》。在这个温馨的节日里,我们有几位同学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台童话剧《》,请欣赏。小小乌鸦也懂知恩图报,我们更应孝敬自己的父母,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和《》。梓:亲爱的妈妈,没有你们,也就没有爱;没有你们,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未来,祝福你们,妇女节快乐!玉: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节日的祝福,那么班主任老师又有什么样的祝福呢?(班主任发言)合:无私的母亲啊!让我们祝福你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应该好好的听妈妈的话,让妈妈不操心,最后,请听歌曲——《》(……。)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江苏常州天宁区局前街小学四(7)班四年级:王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