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6:35:20

关于桥的作文

关于桥的作文篇1

关键词:阅读;作文教学;桥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内容之一。从学生的作文内容来看,内容空洞无物,且缺乏真情实感,且存在严重的辞不达意,无法表达心中所想、所感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作文练习比较少,无法运用小学阅读到的语法、句式等来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一、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阅读与作文教学脱节严重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总是抱怨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重复上一段的内容,缺乏实质性的东西,不懂得运用学到的知识和观念等。从实际情况看,从上小学开始,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文章、诗歌,但却无法在作文写作中应用。笔者发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1)作文教学与课本教学脱节

学生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分数,作文教学的目的也正是围绕这一目标,因此,为了得到高分,学生不得不根据教师提供的范例进行写作。各类的小学作文大全便是一个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按照标准写作,而无法有效发挥,所以,写作的内容趋于一致、趋于空洞、言之无物。众所周知,作文并没有一定的成法,如果按照要求写命题作文,学生的思维便被限制了。

(2)教学内容与作文写作的内容脱节

学生从语文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考试中可以用到,但是在作文中却很少引用或者应用。因此,学生的作文中无课本中的知识,也就不足为奇。

2.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强调的是阅读量和范围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很狭窄。除了教科书之外,小学生几乎无其他的阅读经历,印象深刻的阅读经历。另外,学生认为阅读对学习帮助不起作用,或者是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由于作文教学注重分数,而通过阅读提升写作水平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学生阅读范围狭窄,加上没有经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则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法提高是必然的,作文内容必然空洞无物。

二、阅读与作文之间架设桥梁的方法

1.有效阅读与作文分层次训练的结合

学生在写作时,可模仿文本结构、修辞手法和句式等,然后再寻求个性表达,从而把文本内容的感悟运用到作文写作之中,让作文的思想活跃起来,内容充实起来,体现语言的趣味性,这样便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宋词的阅读中,由于宋词意境深远,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把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用白话文描述一遍,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等,使其感悟、体察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思想,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内功”的提升。

2.注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个性化的阅读方法,旨在通过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创造性阅读,二是发展性、思辨性阅读,三是批判性阅读。阅读贵在提出疑问,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敢于质疑课本,质疑教科书,让学生从“被动挨打”转变为掌握主动权的“舵手”。

3.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分析指出,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窄,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时,存在着“言不由衷”的现象,写下的语言往往无法准确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一方面是由于天赋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阅读量达不到,没有掌握良好的表达技巧。因此,教师在阅读训练中,应与学校配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既要阅读名家名作,又要阅读无名小作,吸收各种作品中思想精华,从而使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升华。

4.写作训练的科学化与系列化

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但是训练又不能盲目开展,如果训练缺乏科学性,则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第一阶段的训练中,可单一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活泼,不关注准确性,而在后一阶段,则注重描述的准确性等。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阅读与作文之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这样才能够把小学阅读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去。但是目前这一桥梁的架设还有很多的困难,比如,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严重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拓宽学生阅读面、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写作训练等,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有利.架设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J].语文教学:写作教学,2012(09).

关于桥的作文篇2

关键词: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检测意义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亦是中华文明,以易诗书礼乐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许多都曾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中名列前茅,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梁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我们的祖先也曾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少伟大的著作。但由于近代的封建制度闭关锁国,导致我国科技无法与世界沟通共同发展,大大阻碍了在桥梁建筑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1 公路桥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交通十分混乱,路大部分都是靠人走出来的,据当时的统计显示当时全国仅有30万米左右的公路桥梁,而且大部分都是沿用的古时候的老桥,桥梁的设计构造施工质量都很低,石拱桥的最大跨径也没有达到赵州桥的水平,较大的永久式公路桥也只有130余座。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包括我国的桥梁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建设时期。近几十年来,公路事业日新月异,公路桥梁的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新的好的设计层出不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几千座永久式的公路桥梁建成并且通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类桥梁约50万座,每年开工建筑的桥梁约为1万余座,并且大部分都是永久式桥梁,对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造了如东海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等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桥梁。同时,我国还在沿海地区修建了一些跨越海湾和通向海岛的大桥,如宁波舟山大桥,福建东山大桥,东海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等。中国正由世界“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

2 我国公路桥梁检测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桥梁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对待世界各国同样存在的桥梁老化问题。在近代桥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桥梁倒塌,高空坠物等事故频繁发生,究其原因一些桥梁由于建造不合理、使用时间过长且使用中未能及时保养维修,导致事故频发;另外部分桥梁由于质量检测相对薄弱,致使桥梁倒塌等事故也在逐年增加,这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个非常巨大的安全隐患。

从事公路桥梁检测的相关人员对于试验检测工作态度的不够认真从而使得试验检测未达到应有的监督力度,部分从业人员未能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试验检测,这样检测得出来的结果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没有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的施工也没有起到良性的帮助反而会使技术水平原地踏步。

部分试验检测参数检测时间较长,若生产时未能合理安排时间,极有可能在检测还未完成,无法出具检测结果,无从判断被检样品的质量时,下一项工作就已经开始。这样的话所谓的试验检测也就没有了最初的监督作用。如果真的是不合格产品但是没有及时被发现仍然建造使用,那么将对后续的运行有着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3 提高试验检测水平

加强对试验仪器的管理,包括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和日常维护等工作,确保试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是提高试验检测水平的重要因素。所有试验数据都是通过使用试验仪器检测所得出的,因此仪器的精准是试验准确的必备因素。日常管理时应做好仪器的三色标识标注仪器使用状态,并制定维修保养等计,划按计划进行仪器维修保养等。检测人员在使用仪器前要先对仪器使用性能进行检测,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试验检测,使用后仍然要进行检查并且及时做好记录以保证仪器设备完好。

原材料的质量也是影响公路桥梁的重要因素。对公路桥梁的原材料应严格把关,就可以扼杀部分隐患。对于砂石、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的合理运用,就可以避免公路桥梁的沉陷、塌陷等病害的产生。检测出哪种原材料不合格,就应该明确禁止不合格原料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

试验检测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一个重要组要部分,通过检测可以对整个现场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为保证施工质量,在建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人专职负责质检,精确、细致,不放过一个细节,要确保防患于未然,这样才不会出任何差错。因此试验检测人员要跟管理人员多联系多沟通,即使是工程施工内容顺利完成后,也应该对工程进行最后的检测,不可以放过任何一个步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4 公路桥梁检测的意义

在公路桥梁的建设中普通的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这也体现了对于公路桥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公路桥梁质量的好坏对于建造者来说影响的也许是名利,但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所以公路桥梁的质量至关重要,公路桥梁的检测的责任也就更加的重大。

公路桥梁的试验检测,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有着推动宣传的作用,它为工作人员提供教材,为同一学术界的人提供思路创新,新工艺、新技术的诞生可以推动公路桥梁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实现公路桥梁建设的不断开拓创新。

公路桥梁的建设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通,公路桥梁建设的好坏影响到以后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如果从一开始公路桥梁的质量就出现问题,那么就算未来的公路桥梁更加方便、更加有利于交通运输,却在质量监督上不过关,那也只能是没有创新,止步不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以历史作为参考的榜样,继承、学习并发扬光大逐步创新。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不仅要规范使用原材料,更要严格规范从业人员的素质,做到工作中完全符合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松懈,确保实际建造出来的是能够真正保证人民安全、便捷的公路桥梁。即使施工单位毫不松懈,但是现实中总是有着无法预料的意外,公路桥梁的试验检测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公路桥试验检测能够对公路桥梁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保障,也能使有关工作人员提高对公路桥梁质量的严肃认识和认真工作的意识。对于公路桥梁未来的发展来说,公路桥的试验检测对公路桥未来的发展、创新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兵.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2]张宇翔.浅谈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J].科技致富向导,2013.

关于桥的作文篇3

【关键词】:桥梁景观;城市建设;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桥梁景观角度略谈一下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浅言拙见。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1 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2 桥梁景观的特点

(一)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二)桥梁景观的时代性。

如前所述,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有一层重要含义既是“新”,如新事物、新发展、新现象、新景观、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等均可表达出时代寓意。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是使桥梁景观产生深刻时代烙印的主导因素。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使桥梁景观成为城市中的视觉识别要点,这就使桥梁景观对时代的表述延伸至城市。因此把握好桥梁景观的这种特点并恰如其分在城市中发挥是我们在桥梁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于桥的作文篇4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一、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一)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二)桥梁景观的时代性。

如前所述,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有一层重要含义既是“新”,如新事物、新发展、新现象、新景观、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等均可表达出时代寓意。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是使桥梁景观产生深刻时代烙印的主导因素。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使桥梁景观成为城市中的视觉识别要点,这就使桥梁景观对时代的表述延伸至城市。因此把握好桥梁景观的这种特点并恰如其分在城市中发挥是我们在桥梁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于桥的作文篇5

关键词:宁波老桥 纪实摄影 记录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19-02

中国的桥梁史,也是中国的文明史,桥既是路的延续,更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媒介。说到江南水乡的文化,桥文化一定是标志性的话题。水系丰富、桥梁密布,是宁波这座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桥,记录了生活,凝聚了历史,也寄托了情怀。

一、宁波的老桥

江南地区的桥梁工艺发展,肇兴于先秦,提升于南北朝时期,繁盛于唐宋,期间建桥工艺、造型材质、功能装饰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宁波唐时称明州,明洪武间改称宁波。宁波大地多江河水系,先民以舟代步,宁波因此也堪称“桥城”。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波就出现了独木桥,汉晋时代已有建桥的历史记载,在唐朝宋代正式形成“江南都会”的古桥,即旧时所说的“唐十、宋百、明千、清万”。桥的材料也由简便的木、竹材,逐步变更为石材。桥的型制也由简单的木梁、石梁平桥,走向拱桥、廊桥,由单孔变为多孔,由单拱变化为联拱、肋拱、直拱等。一座座老桥,是浙东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进步的象征。

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出行和交通便利发达,桥梁建筑从材质、风格到工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老桥随着城市改造被拆毁,宁波城内老桥数量骤减,随之而逝的不仅是桥梁本身,更是水乡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二、纪实摄影

就摄影而言,最先使用“纪实”一词的是20世纪初法国摄影家欧仁・阿特热。“纪实”这个词源于拉丁文的“docere”,意思是“教导”,纪实照片的功能不止于传达信息,它还教导观众从它所透露的真相认知社会的某个层面。我国摄影学者黄少华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提出:“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

纪实摄影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贴近生活,使人为平凡和不平凡的生活瞬间所震撼。纪实摄影作品的目的,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以纪实摄影的方式记录和保护宁波老桥,是其他技术或艺术难以比拟或取代的。

三、纪实摄影视域下宁波老桥的记录与保护

(一)记录对象的确定

宁波曾是“万桥之乡”,宁波市文化部门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对广济桥、百梁桥等优秀的宁波老桥进行了保护。90年代又对有代表性的数十座老桥进行重点研究与保护,分别将其列为各级文保单位(点)。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各级文保(管)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和文保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新发现了一批宁波老桥,使桥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

目前,保留较好且极具地方特色的宁波老桥,从形态上看有拱桥、梁桥,从材质上看有石桥和木桥。其中,拱桥有惠明桥、望春桥、五港桥、月湖桥、高桥、万安桥,梁桥有芳草洲桥、浣花桥、百梁桥、洞桥。由于木桥的防腐性能差,现代生活所见多为石桥。石质老桥的造型多,构造方便,材料耐久,维修省力,是民间最为喜用的一种桥形。

拱桥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惠明桥始建于唐,为浙东现存最早的双孔高拱桥。宋代杨蒙赞之:“汤汤其流,泛泛其舟,以溉以濯,以酌以游。” 五港桥为三孔石拱桥,桥东西两端各有18级台阶,两边桥栏用山石拼接而成,桥栏四端各置石雕坐狮一具,雕工精湛、流畅,造型别致夸张,憨态可掬。月湖桥又名湖心东桥,是一座石砌拱桥。高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以高大而名,为鄞西平原最雄伟之古桥。万安桥为二孔石拱木廊桥。传说千年洪峰,桃源溪上所有的桥都被吞噬了,唯有万安桥威猛稳健,独自抵抗着狂潮。眼看洪水快要淹到桥顶了,七位仙女飘然现世,她们仙拂一挥,洪水马上退避三舍,从此万安桥保住了。拱桥弧线组成的拱形,使它耐久性好,外形美观,存留至今。

梁桥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芳草洲为“月湖十景之一”,是月湖中的一个小岛,东西两端各有一小桥连接,西面的小桥采用设计独特的吊桥,如不开放就可以用钢丝绳把桥吊起来,与西岸隔绝。东岸就是芳草洲桥。浣花桥两墩三孔,全长16.05米,它建造得非常简陋,但实际上相当科学。桥墩的上口故意向两岸微倾,然后在边孔桥面的外侧,用4根条石撑住桥墩与岸台,条石的长度稍长于边孔桥面,使得桥墩与桥面都非常稳定,所以能够历经数百年而不毁。百梁桥建于宋元丰元年,桥上建有瓦屋桥廊,桥梁由124根大杉木架设而成,故称“百梁桥”。百梁桥是浙江省幸存的最长石礅木梁古廊桥,被称为“浙东第一廊桥”,是省级文物保护点。

洞桥建于宋建隆元年,为双孔厚墩木梁廊桥,桥墩特别大,是宁波现存古桥中最大的桥墩。桥附近有建于唐代的天王寺和兴教寺,有建于宋代的天兴寺和建于明清的回龙庵,是甬上名流望族向往之地。廊桥以建造材料多样化与功能的多样化为特色,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繁荣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记录内容

关于桥的作文篇6

关键词:江南古桥;古桥文化;综合分析;规划;保护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97-05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再加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繁荣发达,使得江南地域从古至今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天堂,而江南古桥从中孕育成长、成熟兴盛,故处处浸染和具备了江南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紧密相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近年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步伐的大幅加快,很多古桥因保护不力而遭受严重破坏,甚至是毁灭性打击,古桥本体和文化以及周边环境的长远保护规划已刻不容缓。

一、江南古桥本体及文化现状分析

(一)古代桥梁建筑本体现状

1.江南古桥内在价值探究。由于桥梁在江南地区的集大成性,江南古桥不仅显示出了古人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术,更彰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江南独特的地域特征,极具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总体而言,江南独特的区域环境以及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江南古桥呈现出数量众多、造型独特、功能俱全、工艺精湛、融入环境、意境深远、文化深邃等特征。

(1)艺术价值:众所周知,江南由于其地域特征,古桥数量庞大,遍布城乡,种类繁多,造型独特,江南古桥建筑基于江南特有的设计理念,很多古桥不仅体现出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更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展现出江南化的艺术表现形态和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在:在空间组合上,力求错落有致、变化有度、结构巧妙、组合灵活,体现幽而雅;在尺度比例上,要求工艺精准、和谐对称、规划严整、协调统一,体现准而和;在质感型体上,寻求精致美观、小家碧玉、温文尔雅、富有韵味,体现小而精;在韵律色彩上,表现简洁明快、淡雅自如、轻松愉悦、充满灵气,体现明而亮;在装饰点缀上,呈现实用质美、朴实自然、格调鲜明、画龙点睛,体现深而远,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独树一帜的江南风格和江南体系,为今人提供了鲜活的参照实体。

(2)经济价值:由于江南的水网纵横,河道交错的地理状况,毋庸置疑,江南古桥对于古代江南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江南的发展史上,桥梁在江南地区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桥梁已成为江南市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桥在集镇、城市的形成过程中起过促进城市开发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先有桥梁后有市镇,人们对桥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此桥梁也就越建越多,古代的桥头往往是集市、社交、乘凉、聊天、游览的场所,许多古桥都曾发挥过集市价值、关津价值、交通驿站价值、码头集散等价值,桥梁也就必然地成为了古代江南地区商业经济的枢纽。

对于现代而言,古桥的旅游经济价值同样不可小视,各级地方政府通常可以将保护较好,名声较大的古桥开发为旅游景点,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地方旅游经济,提升当地百姓生活水平,同时可以将江南古桥及其环境景观完美的呈现在世人眼前,并成为当地的地域标志和城乡名片,成为古代文明进步的象征,既让世人领略到江南古桥的风韵,感受到江南古桥的文化,也弘扬了江南传统文化,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文化价值:江南古桥历史悠久,文化深远,且美仑美奂,瑰丽多姿,构成了独特的江南地域的景观视廊,而与当地的社会风俗、奇人逸事、风水玄学、政治宗教等的紧密相联,更是组成了桥的可视性与非可视性文化景观。此外,江南古桥在漫长的文化承载过程中,还融合了建筑学、工艺学、美学、文学、语言学、书法、绘画、雕刻等等各类文化科学,发挥着交流、传承、演化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具体表现在江南古桥经典的设计、巧妙的结构、精美的装饰、优雅的造型等等,深度反映了江南建筑学、工艺学、美学、绘画、雕刻等方面的高超水平和精深造诣,真正称得上江南文化的集大成者。

2.古桥建筑体现状分析。江南地区自古土地富饶,经济繁盛,即使现今经济总量仍在全国居前,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给包括古桥在内的古建筑、古遗迹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地方政府以及人们对古迹和周边环境的保护意识会逐步增强,并上升到十分重视的层面,会采取一系列完整系统的保护措施;二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做法也普遍存在,因此会对古迹造成损伤甚或是永久性的毁坏。所以,现存江南古桥大多呈现出以下几种态势:

(1)保持原有自然风貌。即周边环境未曾改变或变动甚微,桥梁虽受风雨侵蚀但仍基本完好,较为稳固,甚至仍在当地作为重要或主要交通枢纽进行使用。此类古桥多存于江南山区以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现代工业以及城建渗透很小,未对其周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或拆迁,仍保持自古以来的原有风貌,如歙县的北岸廊桥、休宁的拱北桥等。

(2)因保护有方而风采焕发。此类古桥多分布在江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地方政府甚至是国家的大力维护和环境改善,使其不仅保持原有风貌,而且更加风采焕发,如同里、乌镇古桥、苏州宝带桥等。

(3)改造或损坏严重。现如今,城市面貌随着城建力度的不断加大而变得面目全非,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的古桥因其体量小或是地处偏远等因素,不能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带来多少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故而不受重视,得不到较好的保护,年久失修,险象环生;有的古桥周边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被彻底破坏,或被大型建筑挤在角落处,失去了自然的和谐性和平衡度;有的古桥虽被重修保护,但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昔有风貌荡然无存,古桥的风韵和灵气已早无踪影;有的古桥受到现代大型车辆的重压,桥腹又不断遭受行船的撞击,变得伤痕累累,此类古桥如南京赛虹桥,该桥已六百多年历史,但由于其本体归属不明、保护不力,至今未能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且古桥周边的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使这座在明城墙下、秦淮河畔的古桥破烂不堪。又如湖州五谷塘桥,被船舶撞坏,损坏严重,现已成为危桥。

(4)损毁殆尽或异地移建。在城建和拆迁浪潮的席卷和侵袭下,道路拓宽,航道改造,大兴土木,大量的古桥遭到拆除,古桥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有的古桥建筑材料甚至都被拿去他用或是遭到盗窃,也有的古桥是因为没有得到有力的保护受到风雨侵蚀而自然损毁消亡,再有的就是被整体拆移。因为江南古桥并非单一的建筑体,而是与地方环境不可分割的结合体,故而经拆移的古桥已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价值,几乎等同于消亡了。例如镇江丁卯桥,先遭河道拓宽拆除大半,后公路拓宽就彻底毁灭了;又如无锡的钓渚渡桥,原是典型的石拱桥建筑,造型古朴,优美匀称,风格稳重、雄浑,矗立在宽阔的谢埭荡上,风姿绰约,气势不凡,是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与景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但该桥被拆迁到常熟沙家浜后,再也还原不了当时的风采和原貌了,这是当地文物及文化的极大损失。

(二)桥梁文化现状

江南古桥的历史源远流长,江南古桥文化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演绎得有声有色,气象万千,在人们的愿望、兴建、使用和依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江南古桥文化是以江南古代桥梁为载体,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桥梁本体。具体说来,江南古桥文化由于桥的兴盛、区域的富饶、环境的和谐、人文气息的浓郁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呈现出精美的江南建筑风格,更是融入了江南的物质文化、经济文化、政治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心态文化、社会民俗文化、文学艺术、风水学和科技文化等等,具有本色原生态的江南特征,与江南的区域环境浑然一体,从方方面面折射出当地百姓社会生活的美好景象,展现出深邃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文化品味。

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大师级的人物,更需要官方民间的携手推广,然而,江南古桥文化两者皆不十分具备,再加之古桥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桥因各种原因的渐渐逝去,古桥文化也越来越淡薄,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具体表现在:一是桥梁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古桥形影相吊,成为孤桥,其原有的融合环境、美化环境以及成为地方风景线所形成的文化内涵随之消逝了;二是大量古桥的损毁或坍塌,使得依附其上的造型与结构艺术、雕刻艺术、诗词桥联、文学书法、宗教文化、社会功能等等都变得无影无踪;三是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桥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在民间的口耳相传以及随着古桥的离去而逐渐淡化;四是与古桥密切相联的伦理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节奏、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不相融合甚至是相去甚远,在缺乏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也不再传承。

二、古桥现有保护措施与呈现古桥保护严峻态势的成因分析

(一)已进行的相关保护措施

由于江南地区地域广阔,古桥保护因地而异,参差不齐,差距较大,虽然总体上古桥生存状态堪忧,但也不乏好的经验和做法。

1.部分地市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古桥保护领导小组,改变以往由单一的一两个部门管理,遇到复杂问题执法无力,且相互扯皮的局面,而是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展规划、财政、交通、水利、建设、文物、工商、公安、环保、旅游等多个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2.设立古桥保护专项资金,从政府财政预算中单列,并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捐助,通过各种合法有效的途径筹集资金,专门用于本地区的古桥修缮及保护。

3.细化监管措施,加强古桥保护。通过宣传和出台管理细则,动员各方力量,引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加强对各类涉及古桥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对古桥修缮工程和周边环境改造等工程做到提前公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择优慎行。

(二)古桥保护严峻态势的成因分析

之所以造成现存古桥和古桥文化当前此种严峻态势,经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城乡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造成了古桥本体及环境的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个地区均开展了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江南地区由于自古区域位置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建设步伐还是发展态势均在全国居首,成为全国城乡建设的桥头堡,然而其中有一部分成果却是以地方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为代价的,几乎绝大多数的江南古桥在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受到较好保护的古桥为数不多。

2.水利设施的大量兴建以及航运部门缺乏对古桥的保护监管。近年来,由于国力增强以及国家综合水平的提升,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涉及人民生产生活,尤其是农村的水利设施以及水环境改造等都十分重视,故而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河道改道、拓宽等情形尤为多见,古桥在此过程中均受到影响,或改造,或搬移,或拆除,极少为保护古桥而重新考虑水利设施及工程的建设方案。此外,由于江南水系发达,航运是江南地区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船只体积大,速度快且数量众多,而古桥是在古代设计建造,不具备适应现代大型船只通航的条件,故发生船桥撞击事件较多,然而较多的航运部门对此熟视无睹,既没有对保护古桥做出限航,又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案措施,致使古桥损坏或损毁。

3.地方政府缺乏长远规划并存有片面追求功利的思想。江南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成就在全国较为居前,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古迹及文化的保护意识也相应较高,但仍存有片面追求功利的思想,并缺少科学有效的长远规划,对于古桥及文化保护亦如此,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均在此处。

4.文化和文物主管部门缺乏对古桥及其文化的整体保护意识和有效措施。根据本人的实地调查和走访研究发现,在江南地区,一般较为著名的古桥或是整体环境现存较好的古桥多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但是大多数单体古桥,尤其是规模体量极小的古桥未纳入当地文化和文物主管部门的视线或是未能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办法,有的是因为资金匮乏,维护经费筹措渠道有限,致使没有条件进行有效保护,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虽有保护方案却未能系统深入地开展实施,仅仅停留在纸上或是敷衍了事;有的未经很好的评估勘察,使得很多有价值的古桥未能得到宣传、开发和保护,甚至是仍埋没于荒野;有的迫于当地政府的压力而采取一些不能有效保护古桥的简便措施等等。

5.现代工农业和重型交通工具对古桥带来的伤害。现代工农业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世人已有很深的认识和了解。现代工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诸如气候反常,旱涝、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频繁无律,或是雨雪雹雾等自然天气反复无常,造成酸雨对桥身的腐蚀,特大暴雪的对桥体的积压和负重,大冰雹对桥体的损伤,浓雾的频发致使车辆船只对桥身撞击的高发等等,还有工农业废水和垃圾对桥墩的侵蚀以及水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致使古桥整体环境系统的失衡等等,不一而足。现代工农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给地球环境带来的深重危害和对人类发展生存造成的重大影响人们有目共睹并深切感受,更不用说其对古桥的影响之大了。此外,现代陆路交通工具,特别是大型、重载超载车辆对于设计承载量均较小的古代桥梁的重压或是撞击势必加速古桥的损毁速度。

三、江南古桥本体及文化规划保护对策

江南古桥及其文化不仅是江南人民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和精神财富,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对于江南古桥及文化的研究、开发、规划和保护,可以造福今人并利于后代,着实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对于古桥的保护既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上,也不能依靠简单一时的措施,而是需要对古桥及其地域环境特征进行整体考量、评估、调研和探讨,从而制定科学长远的保护规划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案以及措施。根据本人对江南古桥大量实地调研所掌握的材料以及对当前国内发展形势的研判,对于江南古桥的实际保护方案和科学规划,现提出以下建设性意见和具体可操作性措施,以供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参考或借鉴。

(一)建设性意见

1.维护环境,保护生态。江南古桥虽为单体人工建筑,但其已融入了环境,江南古桥最大的成功之处和亮点则是和环境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目标和视线锁定在古桥建筑上,要做到“保护古桥建筑不仅要保护文物的本体,还要保护其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古桥一旦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就等于离开了历史,再也唤不起后人的记忆。”

2.加大宣传,营造声势。在当前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江南古桥除少数较为知名外,大多数无声无息,特别是附着其上的无形的文化资源,甚至连当地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对于保护古桥来说,整理归纳,并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尤为重要。宣传一方面能使当地百姓加深对古桥的了解,进而提高保护意识,增强重视程度,使其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能使古桥成为地方名片,形成品牌效应,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政府拨款、旅游收入以及其它途径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大量收入又能用来维护古桥、拓展宣传、营造声势等等,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在此基础上使古桥、文化和环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3.提升人文素养,提高保护意识。保护古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靠人的素养和意识,如果没有人为破坏,仅古桥的自然损毁则要少得多。因此大力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是保护古桥关键中的关键,根本中的根本。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宣传来改善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甚至是生活习惯,让百姓从内心里和行动上关爱古桥,保护古桥,并有意识的传承古桥文化,维护古桥环境,与古桥和谐共生。

4。建立长远且科学的保护规划尤为重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古桥的保护力度,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把古桥纳入文物保护级别,全方位、多渠道筹措古桥保护开发资金,建立古桥保护长效机制,并开展切实可行、全面深入的保护行动。

5。加强古桥研究。只有深度地了解江南古桥及文化,才能更好的保护它们。因此要从古桥建筑实体和文化方面深入研究江南古桥的历史、现在和将来,研究古桥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雕刻技艺、文化内涵等,并将古桥及文化的各类资料和研究成果归纳整理,建档立馆,从而挖掘和彰显其隐藏的光芒,发现和展示其新的亮点,让江南古桥及文化愈发璀璨闪亮。

(二)可操作性措施

1.各级地方政府或保护部门要将古桥作为地方名片,大力做好宣传策划。可以在车站、码头和公共场所及古桥周边设立广告牌,制作电视专题宣传片,利用各种媒介介绍当地古桥的历史及特色,并配以精美图片,同时弘扬地方古桥文化,举办各类与古桥相关的特色活动,建造古桥展览馆,用影视图像、名桥模型和实桥仿建等形式,并配有文字从多角度介绍古桥历史、古桥价值、古桥建筑、古桥文化等等,做到全方位地营销古桥,将古桥的形与神,意与境完美地结合让世人品味,在保护古桥的同时又拉动了地方旅游经济,既可以使人领略和感受地方古桥的风采,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市民爱护古桥的意识。

2.科学详细编制古桥及周边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子规划。规划的重要性就是表现在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区改造和城乡建设等与古桥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提前的预计和研判是十分必要的,各种建筑和水利工程可以在与古桥和谐共生的前提下设计建造。

3.将古桥全部列入保护名录并依法公布,受到法律保护,以设标志、立碑记等形式明示古桥文物,明确古桥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同时设立专项,在人员和经费上加大保障力度,以切实落实保护措施。

4.对古桥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考证、统计,建立古桥资源信息库、档案库和数据库,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5.对于重点保护桥梁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和桥梁状态监测设备,以全天侯实时掌握古桥动态,以便对古桥及周边环境包括水体、土壤、植被、生态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和优化,并对人为污染和破坏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及时解决问题。

6.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护措施。建立和完善古桥保护机构,出台政府制定的古桥保护条例和细则,并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古桥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采用新思路、新模式解决古桥生存发展问题。在城乡建设等与古桥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可采用远离古桥建新桥、建新楼、建新站的发展模式;对于古桥保护可以采用原地加固、以旧修旧的模式或是复原周边环境等方式;在古桥遗址外建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既可将遗址覆盖在内,做到全方位保护,又可供游人实地参观,通过比对提升保护意识等等。

关于桥的作文篇7

【关键词】桥梁;养护;维修;方案

中图分类号:U445.7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进步,使原料、机械设备等工业同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加上桥梁设计工程师的精心设计,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 ‘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依然是我国桥梁后期工作中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桥梁的后期养护及维修水平。

一目前我国桥梁失养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的大国,国内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快慢节奏完全不同,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桥梁的发展主要在于数量多、面积大的大中桥梁当中,这种桥梁目前依然是以预应力结构为主要形式。此类桥梁创建于60、70年代,在较大车辆荷载的推动下,桥梁技术现状急剧降低,在段时间内从一、二类桥梁降低为三、四;类桥梁,这种现实状况将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桥梁坍塌事故经常发生。

桥梁结构性能衰减趋势图

从整体状况分析,目前桥梁失养是诱使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经常会在中小型桥梁当中见到。此类桥梁的桥面铺装混凝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桥面坑槽问题的形成,这必然将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巨大的影响。更有甚者,有的桥面伸缩缝损坏非常严重,导致‘桥头跳车’问题广泛存在,这将会给桥梁养护工作的开展造成巨大的困难。为避免桥梁坍塌事故的发生,确保桥梁安全顺利的投入使用,加强桥梁后期养护及维修非常必要。

二桥梁养护及维修需采取的有效方案

2.1建立桥梁养护队伍

针对桥梁养护问题,需要根据桥梁的特征进行合理养护,规定设立相关的桥梁养护工程师,确保桥梁养护工程师工作性质的稳定性,不可以随便转变。 桥梁工程师的相关职责上,要制定桥梁养护工程师的责任制度、桥梁年度检查计划、组织开展桥梁的定期检查及维护,提交检查报告。从目前的桥梁养护队伍现实状况来浅析,桥梁养护工作者专业素养完全不一,不能够开展真正的专业养护工作。为此,需要各级桥梁部门加以特别的关注。对于桥梁养护工作,需要专门培养专业队伍,确保桥梁工程师的具体工作完全到位,介时把握桥梁的所有运用情况,及时的解决各类突发问题,同时保证桥梁问题在短时间内进行维修解决。

2.2创建完善的桥梁养护方案

2.2.1依据桥梁养护检查出的桥梁技术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制定切实有效的养护方案:正常保养-小修-大中修或者加固维修-专门检查开展荷载试验以确定最终的桥梁改建方案。

2.2.2依据裂缝检查来制定桥梁养护方案。只要裂缝超出规定的范围,则一定要对其开展有关加固处理。其中,对于裂缝形成宽度的规定范围内的情况的:裂缝发展迅速,6个月增加0.1mm以上;裂缝数量急剧增加;存在裂缝及严重性缺陷的情况下,也是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的。

2.2.3依据有关检查和浅析计算有效结合的方式评价来检定相关系数以确定最终的桥梁养护具体方案。

当K≥1的情况下则显示桥梁承载力达到有关设计方面的要求,可以进行正常保养;当0.9

2.3采取正确的加固方法进行桥梁维修加固

桥梁维修及升级改造皆属于桥梁加固方面的内容,在桥梁养护当中,加固是最为关键性的内容之一。

桥梁加固方法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桥梁能够正常的使用,提升桥梁使用时间,有关主管部门需在特定的时间之后对桥梁进行有关养护,相关部门需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来保证桥梁养护、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桥梁养护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依据各个地区的现实状况,提出能够真实执行的桥梁养护及维修目标及处理方案,以此推动桥梁养护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国家投资方式要专项多元化,这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提供从组的资金支持。

2.4严格做好桥梁缺陷评价工作

桥梁缺陷评价通常是经过对桥梁裂缝进行的评价,裂缝问题是所有桥梁当中所广泛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国《桥梁设计规范》中贵裂缝限值做出以下的规定:

加强措施、严格检查,是保证桥梁养护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养护队伍需要针对桥梁设计日常养护开展全方位的检查,详细的检查桥梁各方面的具体使用状况,最好能够做到一天一次养护检查,同时要注意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2.5全方位开展危桥改造措施

桥梁经过检查之后,如果查出符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桥梁技术评定标准中指定的四类危桥的桥梁,那么都属于危桥。一般包括桥梁主要部位存在的严重性病害,且存在有深入发展下去的迹象,其主要位置材料强度要达到相应的限值,存在钢筋断裂、砼压碎或压杆失稳变形等破损的情况,变形高于规范数值,桥梁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低于有关要求,桥梁承载性能低于设计规定的情况。上述状况的桥梁是一定要对其进行维修的,以争取能够提升桥梁的承载性能。针对桥梁的改造,各级管理部门需要引进竞争体制,开展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及合同管理制度。开展科学严格的桥梁质量经管,掌握好桥梁工程施工原料质量,强化桥梁工程监理,严格按照桥梁设计图来进行工程施工,以此确保桥梁施工质量,避免今后桥梁使用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出现。

三 桥梁维修方法

3.1梁(板)体砼的空洞、蜂窝、麻面、表面风化、剥落等应先将松散部分清除,之后依据具体状况使用高标号砼或水泥砂浆填补。

3.2梁体如果有漏筋或者保护层剥落问题的存在,需要把松动的保护层凿去,将钢筋锈迹清除,假设桥梁损坏面积不是特别大,可以使用环氧砂浆修补,但如果桥梁损坏面积较大,可以喷射高标号水泥砂浆修补。

3.3钢筋砼简支梁产生裂缝时,遵循一下办法开展有效处理:①当裂缝宽度高于限定数值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压力灌浆法灌注环氧树脂胶;②假设裂缝发展非常严重,则一定要查出问题出现的诱因,遵循具体状况采取加固措施,同时对其进行定期观测。

四结束语

桥梁的安全使用将直接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桥梁养护及维修仍然是我国桥梁管理工作中一项比较薄弱的环境,为此,强化桥梁后期养护及维修,则需要树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握好桥梁养护及维修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桥梁事故的出现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现象发生,同时桥梁后期养护及维修将对于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关键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锋.桥梁修复与加固[J].技术园地,2007,(4).

关于桥的作文篇8

关键词:桥梁景观;城市建设;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桥梁景观角度略谈一下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浅言拙见。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一、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一)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关于桥的作文篇9

[关键字]特大型桥梁 地质勘察 工作程序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136-2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加之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我国特大型桥梁工程的建设数目越来越多。现阶段,我国特大型桥梁数量超过了717座,特大型桥梁的长度一般超过千米。但特大型桥梁工程属国家的生命线工程,其施工安全和使用安全关乎到国家的切身利益,而桥基基础的稳定性是关键点。源于工程地质勘察的保障性地位,加强对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程序

现阶段,我国特大型桥梁工程勘察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而CAD集成系统和GPS的应用及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桥梁测设的精度和降低了设计的劳动强度。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通常由准备工作、钻探施工和土工试验、数据整理等环节构成。其中,特大型桥梁勘察的准备工作直接关乎到整个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准备工作涉及的内容包括:亲临地质勘察现场,全面收集现场资料(如现场的气象水文、底层结构、地形地貌和水域特征等);基于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地质勘察大纲;基于岗位性质和要求挑选最佳工作人员;基于工程施工要求和勘察要求挑选最佳钻探设备。

源于特大型桥梁工程的特殊属性,即特大型桥梁多横跨大江大河,如横跨黄河和长江等江河的特大型桥梁就超过717座(见图1)。水域钻探对实现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必不可少,则挑选出船型、船锚、船上平台均满足工程要求的水上施工船只意义重大。研究证实,钻探施工质量对钻探平台和钻探船只的稳定性具有直接性的影响,理由是钻探船只的稳定性关乎到地层划分的准确性、取样测试的质量等。

钻探施工往往与原位测试、岩土工程测试(见表1)、室内土工试验等工作同步进行。勘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要求就勘察资料和数据予以统计分析,以实现工程地质勘察目标。需注意,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安排应科学合理,而工作大纲应尽可能经专家团队审查后再投入运行,严禁片面追求进度和工期或无视工作大纲的指导性作用,以免勘察结果出错引起施工设备选择不当、工作人员安排不合理或实验项目存在漏缺等,进而确保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与工程设计要求一致。

2特大型桥梁地质勘察工作的关键性问题

源于特大型桥梁的特殊属性和重要社会地位,其地质勘察工作应特别注意如下问题:断裂构造带和地震带的勘察、不良地质构造带的勘察、地下水文分布情况的勘察等。

(1)断裂构造带和地震带的勘察

特大型桥梁工程属国家和社会的生命线工程,对其抗震性能的要求尤其高,而地震裂度区划图根本无法适应特大型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有关要求,则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地震裂度复核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证实,特大型桥梁的桥墩、桥位、埋置深度和基础型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建设地的断裂构造情况,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务必要准确掌握断裂结构的活动性,且就某些宽厚断层的倾向、倾角、走向、填充物和破碎带宽度等做全面地了解。总体而言,断裂构造带和地震带的勘察直接关乎到桥梁建设地的选定,则务必要坚持“避开发震断裂带、活动断裂带、强震震中区域”的原则。

(2)不良地质带的勘察

对特大型桥梁工程不良地质带的勘察要求就该地区特殊性岩土或不良地质的类型和分布情况做全面地勘察,且突出对桥梁建设地的极软岩、软岩、软弱岩层、砂类土的地震液化和岩溶桥基等的勘察。

源于极软岩和软岩的低承载力,其遇水崩解变软率和变形率极高。若把桩端设置在该区域,必须做试桩试验,以确定桩基的有关参数。针对桥基岩体内较薄的软弱夹层,由于变形模量和力学强度低、饱和抗压强度≤1/2干抗压强度,且遇水崩解率极高,其极易引起桥基滑移或沉陷变形。因此,桩端位置的选定务必要避开基岩软弱夹层,通常情况下,桩的埋深应达到软弱夹层下方的完整基岩层。在勘察岩溶桥基时,应先基于地球物理勘探就桥位区域的岩溶发育情况做初步地了解(包括岩溶发育特点和岩溶发育程度等);再基于深入钻探就岩溶的规模、基本形态、洞穴顶板岩层性状和厚度等做全面地掌握。需注意,岩溶发育地区的钻探应逐桩开展,以确保桩端下端的完整岩体为桩径的2倍。砂性土的地震液化是不良地质的典型代表,其分布范围极广,其要求桥基勘察结果的评估应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等。

(3)地下水分布情况的勘察

对基于深基坑沉井、开挖和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悬索桥锚定位置的勘察应就各含水层的涌水量和渗透性能、砂类土的地下水分布情况等予以全面掌握,而就锚碇地场的抽水试验可获取所需的参数,但就浅薄砂层的场地而言,应先做简易抽水处理。就地下水量大且含水层厚度大的场地而言,应做分段抽水试验,而抽水试验应与地面沉降观测工作同步进行,且注意观测点的设置位置应分布在锚碇抽水试验的影响区域,并以十字法进行布置。实践证实,水文地质试验是勘察含水层的含水量和渗透系数等、地下水水位和类型、地下水流速和流向、地下水变幅大小和补给方式等的重要途径。

关于桥的作文篇10

教学活动一:解读课文标题:“桥之美”的中心词是什么?“桥之美”的含义是什么?教师给出的答案是:标题中心词是“桥”,其含义是“美丽的桥”。

教学活动二: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作者写了哪些桥?作者笔下的桥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读课文不到2分钟之后,教师开始梳理作者笔下桥的特点。且看教师的讲解答案:乌镇的桥--神清气爽;江南乡间石桥—刚柔相并;长桥—神奇壮观;风雨桥—闲适之乐......

教师对标题解读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不再赘叙。课文是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文章从“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

课文随后举了四个例子,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的历史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就在于桥有着精心设计的轮廓。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是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猜测。如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象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为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综上所述,作者是以画家的眼光关注桥、关注桥之“美”的。

教学活动三:选择第7段的“鹊桥”作为拓展点:先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后又联系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总结美丽的爱情总是“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