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功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2:53:26

隐性功能

隐性功能范文篇1

论文摘要:根据当代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认为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如同其显性功能一样,是体育教学所固有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只不过在于其作用方式、功能效果的不同和至今是否已被人们确认把握而已。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具体表现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学习主体的确立与情感的培养等方面。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隐性功能,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还包括使学生“人化”,即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这在当代工业化、都市化和知识化的社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此,学校教学必须确立综合发展的观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更加全面地理解教学任务,使教学目标日益综合化。前人已经确认与把握了体育教学的“显性功能”,尚需再进一步揭示体育教学功能的另一层面,即教学的“隐性功能”,以把握体育教学功能应有的整体,从而更科学与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

1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概念与属性

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教学,可以说,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所谓教学系统的功能是指教学系统所具有的功效、作用和能力。体育教学系统具有目的性(即体育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运行)、社会性(即与整个社会系统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开放性与动态性特点,同时又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构成的信息处理和发展能力的复合体,它具有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由于时机与条件不同,或明显或隐蔽,故我们分别称之为教学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所谓显性功能即是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已被教学参与者理论确认与实践把握、具有明确预期作用、直接外现方式、效果和实际的功能。现在我们普遍认可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模康水平,传探体育技术、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等教学功能即可归人教学显性功能范畴。而教学隐性功能则是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的,至今还未明确被人们理论认可与实践把握的内隐功能。显然,教学隐性功能并非就是教学过程看不见、听不着的功能,它只不过与显性功能相区别。由此可见,“隐性”与华显性”并不绝对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时机与条件下,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可以去其隐蔽外衣而跃迁为显性的功能.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相对于其显性功能而言,自有其本身独具的功能属性。这些功能属性表现为:

(1)非计划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施体(主要指教师)在功能作用于对象嗯p学生久之前,已对功能的量与质加以有效把握,功能作用的目的、方式与结果都以预定计划的形式构造在教学方案或施体大脑中,并在整个功能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控、检测,呈现出鲜明的计划性。隐性功能则相反,施体在功能作用发生之前对隐性功能本身的量与质缺乏充分认识,无论功能作用目的、方式还是结果都未能加以明确的定向设计,从而功能作用过程是一触发过程,表现出非计划性。

(2)内隐性。教学显性功能的作用方式与效果为外观、直接、显露,它通常凭借讲授、动作示范、身体练习、教具演示以及其它明了的方式作用于学生,促成学生身心变化,获得在自身与他人观测范围的显性效果,如动作技术的掌握等,隐性功能则不同,功能作用方式处于潜藏、间接状态,它往往通过存在于教学之中的互动、模仿、感染、认同及角色扮演等隐蔽方式间接作用于学生,使学生获得自身与他人未能觉察、检测的隐性效果,功能作用方式与效果表现出内隐特性。

(3)深长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因其作用方式的直接外观,导致功能的时间与空间有所局限,这种局限性使功能作用的性质一般带有间断性、可变性与浅显性。而教学隐性功能作用方式的特殊,使它在发挥作用的时间上是长久的、连续的,发挥作用上是稳定与深刻的,具有潜移默化之效。

(4)两极性。教学显性功能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加以计划、实施的功能,一般具有正面功能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也不排斥产生负向功能的可能。教学隐性功能则是一种非计划、非调控的自发隐蔽功能,既可能产生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正向功能效果,又可能产生违背教学目标要求、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负向功能效果。正负效果的两极性从积极与消极意义上都确证了认识并把握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必要性。

2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具体表现

2.1个体社会化功能

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过程中,学校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转变并不完全是教学的显性功能所致,而且也是教学本身的一种隐性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1)施予隐含的社会化内容。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建构成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的生活目标、社会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习充当社会角色。体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体育能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规范的制约下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也是现代人与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教学社会化内容的传授及学生观念的获得,一部分直接依赖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显性功能,但更重要的部分却是学生在与师生的交往中,从各种教学规章制度与纪律要求中,从集体舆论、传统、班风、校风以及亲自参加的课内外群际性的体育活动中间接地得以体验、学习并予以内化。这种社会化内容的体验与学习,因其获得方式的感性、自然而非抽象与强制,更易被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的体验。

2)培养潜藏的社会化能力。学生社会化能力的获得是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括社会职业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两大显性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仗带有一定职业和专业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与人际交往活动,诸如各种形式的练习、实习、教学游戏与比赛等。通过一定社会职业的角色扮演,逐渐获得该角色的体验及其所需求的职业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得到社会化能力的培养。

3)提供潜隐的社会化行为诱导与控制机制。学生能否产生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其社会化基本完成的最终标志。体育教学过程为学生行为的社会化提供着如下几种有效而较为潜藏的诱导与控制机制:一是教师行为。它对学生的社会模式产生直接的示范性诱导作用;二是学生同辈群体。学生个体的行为方式必然受本群体文化影响,遵守和奉行本群体的各种风尚与规范。三是体育文化。体育教学除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知识、发展身体素质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还要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道德行为与规范社会化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社会化行为产生导向、评价等控制性作用。2.2学习主体化功能

l)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形成。能动、自主与创造作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本构成,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确以隐性的状态存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以其目标、内容、方式及手段应有的整体化不断促进着学生生理、心理与文化结构的全面发展。正是有了这种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才得以实现。就学生学习领域外部而言,教师本身人格的示范与影响、师生同学间的交互作用与期待及教学中得以自我表现与自我锻炼的各种环境的建立与提供等,都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形成发生外在的教导、促进与引发的作用。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自身学习时空与方法的安置选择等,也为其主体性的确立施加种种内在的促进作用。概言之,学生学习主体性正是在这种外在影响与内在促进中,逐步隐性地得以发展与确立起来。

2)发展学生学习主体个性结构。学生学习的主体化不仅凭藉其学习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由学习主体意识与学习主体能力所构成。两者的形成与确立光靠理性的(知识、道德)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充其量只能提供认知上的条件),而其真正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学生自身长期的学习实践和实际锻炼的隐性作用。

2.3培养情感功能

l)唤起社会情感体验。高级的社会情感由理智感、道德感与美感三者所组成。学生在自身学习活动过程中,必将获得喜悦、沮丧等类的情绪体验,而这种内心体验的连续积累与稳固即是理智感的形成与深厚。学生道德感的形成主要与他能否掌握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如体育运动规范等相关联。美的感受来自美的事物。体育教学中传授美的内容,提供美的活动,并伴随着美的运动环境,使学生不断地获得美的体验,形成美的感受即美感。

2)构建情感触发情境。学生情绪情感的触发总是归因于一定的情境因素。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师情感触发。教师教学时所流露的表情与情感时刻都影响感染着学生,使学生的情绪情感产生相应的变化。二是教学情境设置.设置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如体育游戏、练习与比赛等,使学生亲临其境、情寓其中地学习。三是课堂心理气氛。以真实、理解与尊重为特征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促进情绪的分化与控制。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发展,教学影响越好,情绪分化、丰富与完整也就越好,情绪的自调与控制力也就越强。可见,学生情绪的分化、控制与教学的作用也有密切的联系。以上是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而理论的提出最终还是为了实践的把握,即如何具体发挥与实现体育教学的隐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著.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

隐性功能范文篇2

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教学,可以说,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所谓教学系统的功能是指教学系统所具有的功效、作用和能力。体育教学系统具有目的性(即体育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运行)、社会性(即与整个社会系统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开放性与动态性特点,同时又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构成的信息处理和发展能力的复合体,它具有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由于时机与条件不同,或明显或隐蔽,故我们分别称之为教学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所谓显性功能即是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已被教学参与者理论确认与实践把握、具有明确预期作用、直接外现方式、效果和实际的功能。现在我们普遍认可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模康水平,传探体育技术、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等教学功能即可归人教学显性功能范畴。而教学隐性功能则是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的,至今还未明确被人们理论认可与实践把握的内隐功能。显然,教学隐性功能并非就是教学过程看不见、听不着的功能,它只不过与显性功能相区别。由此可见,“隐性”与华显性”并不绝对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时机与条件下,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可以去其隐蔽外衣而跃迁为显性的功能.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相对于其显性功能而言,自有其本身独具的功能属性。这些功能属性表现为:

(1)非计划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施体(主要指教师)在功能作用于对象嗯p学生久之前,已对功能的量与质加以有效把握,功能作用的目的、方式与结果都以预定计划的形式构造在教学方案或施体大脑中,并在整个功能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控、检测,呈现出鲜明的计划性。隐性功能则相反,施体在功能作用发生之前对隐性功能本身的量与质缺乏充分认识,无论功能作用目的、方式还是结果都未能加以明确的定向设计,从而功能作用过程是一触发过程,表现出非计划性。

(2)内隐性。教学显性功能的作用方式与效果为外观、直接、显露,它通常凭借讲授、动作示范、身体练习、教具演示以及其它明了的方式作用于学生,促成学生身心变化,获得在自身与他人观测范围的显性效果,如动作技术的掌握等,隐性功能则不同,功能作用方式处于潜藏、间接状态,它往往通过存在于教学之中的互动、模仿、感染、认同及角色扮演等隐蔽方式间接作用于学生,使学生获得自身与他人未能觉察、检测的隐性效果,功能作用方式与效果表现出内隐特性。

(3)深长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因其作用方式的直接外观,导致功能的时间与空间有所局限,这种局限性使功能作用的性质一般带有间断性、可变性与浅显性。而教学隐性功能作用方式的特殊,使它在发挥作用的时间上是长久的、连续的,发挥作用上是稳定与深刻的,具有潜移默化之效。

(4)两极性。教学显性功能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加以计划、实施的功能,一般具有正面功能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也不排斥产生负向功能的可能。教学隐性功能则是一种非计划、非调控的自发隐蔽功能,既可能产生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正向功能效果,又可能产生违背教学目标要求、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负向功能效果。正负效果的两极性从积极与消极意义上都确证了认识并把握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必要性。

2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具体表现

2.1个体社会化功能

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过程中,学校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转变并不完全是教学的显性功能所致,而且也是教学本身的一种隐性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1)施予隐含的社会化内容。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建构成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的生活目标、社会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习充当社会角色。体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体育能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规范的制约下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也是现代人与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教学社会化内容的传授及学生观念的获得,一部分直接依赖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显性功能,但更重要的部分却是学生在与师生的交往中,从各种教学规章制度与纪律要求中,从集体舆论、传统、班风、校风以及亲自参加的课内外群际性的体育活动中间接地得以体验、学习并予以内化。这种社会化内容的体验与学习,因其获得方式的感性、自然而非抽象与强制,更易被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的体验。

2)培养潜藏的社会化能力。学生社会化能力的获得是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括社会职业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两大显性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仗带有一定职业和专业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与人际交往活动,诸如各种形式的练习、实习、教学游戏与比赛等。通过一定社会职业的角色扮演,逐渐获得该角色的体验及其所需求的职业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得到社会化能力的培养。

3)提供潜隐的社会化行为诱导与控制机制。学生能否产生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其社会化基本完成的最终标志。体育教学过程为学生行为的社会化提供着如下几种有效而较为潜藏的诱导与控制机制:一是教师行为。它对学生的社会模式产生直接的示范性诱导作用;二是学生同辈群体。学生个体的行为方式必然受本群体文化影响,遵守和奉行本群体的各种风尚与规范。三是体育文化。体育教学除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知识、发展身体素质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还要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道德行为与规范社会化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社会化行为产生导向、评价等控制性作用。

2.2学习主体化功能

l)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形成。能动、自主与创造作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本构成,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确以隐性的状态存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以其目标、内容、方式及手段应有的整体化不断促

进着学生生理、心理与文化结构的全面发展。正是有了这种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才得以实现。就学生学习领域外部而言,教师本身人格的示范与影响、师生同学间的交互作用与期待及教学中得以自我表现与自我锻炼的各种环境的建立与提供等,都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形成发生外在的教导、促进与引发的作用。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自身学习时空与方法的安置选择等,也为其主体性的确立施加种种内在的促进作用。概言之,学生学习主体性正是在这种外在影响与内在促进中,逐步隐性地得以发展与确立起来。

2)发展学生学习主体个性结构。学生学习的主体化不仅凭藉其学习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由学习主体意识与学习主体能力所构成。两者的形成与确立光靠理性的(知识、道德)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充其量只能提供认知上的条件),而其真正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学生自身长期的学习实践和实际锻炼的隐性作用。

2.3培养情感功能

l)唤起社会情感体验。高级的社会情感由理智感、道德感与美感三者所组成。学生在自身学习活动过程中,必将获得喜悦、沮丧等类的情绪体验,而这种内心体验的连续积累与稳固即是理智感的形成与深厚。学生道德感的形成主要与他能否掌握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如体育运动规范等相关联。美的感受来自美的事物。体育教学中传授美的内容,提供美的活动,并伴随着美的运动环境,使学生不断地获得美的体验,形成美的感受即美感。

2)构建情感触发情境。学生情绪情感的触发总是归因于一定的情境因素。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师情感触发。教师教学时所流露的表情与情感时刻都影响感染着学生,使学生的情绪情感产生相应的变化。二是教学情境设置.设置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如体育游戏、练习与比赛等,使学生亲临其境、情寓其中地学习。三是课堂心理气氛。以真实、理解与尊重为特征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促进情绪的分化与控制。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发展,教学影响越好,情绪分化、丰富与完整也就越好,情绪的自调与控制力也就越强。可见,学生情绪的分化、控制与教学的作用也有密切的联系。以上是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而理论的提出最终还是为了实践的把握,即如何具体发挥与实现体育教学的隐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著.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

隐性功能范文篇3

论文摘要:根据当代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认为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如同其显性功能一样,是体育教学所固有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只不过在于其作用方式、功能效果的不同和至今是否已被人们确认把握而已。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具体表现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学习主体的确立与情感的培养等方面。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隐性功能,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还包括使学生“人化”,即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这在当代工业化、都市化和知识化的社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此,学校教学必须确立综合发展的观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更加全面地理解教学任务,使教学目标日益综合化。前人已经确认与把握了体育教学的“显性功能”,尚需再进一步揭示体育教学功能的另一层面,即教学的“隐性功能”,以把握体育教学功能应有的整体,从而更科学与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

1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概念与属性

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教学,可以说,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所谓教学系统的功能是指教学系统所具有的功效、作用和能力。体育教学系统具有目的性(即体育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运行)、社会性(即与整个社会系统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开放性与动态性特点,同时又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构成的信息处理和发展能力的复合体,它具有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由于时机与条件不同,或明显或隐蔽,故我们分别称之为教学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所谓显性功能即是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已被教学参与者理论确认与实践把握、具有明确预期作用、直接外现方式、效果和实际的功能。现在我们普遍认可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模康水平,传探体育技术、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等教学功能即可归人教学显性功能范畴。而教学隐性功能则是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的,至今还未明确被人们理论认可与实践把握的内隐功能。显然,教学隐性功能并非就是教学过程看不见、听不着的功能,它只不过与显性功能相区别。由此可见,“隐性”与华显性”并不绝对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时机与条件下,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可以去其隐蔽外衣而跃迁为显性的功能.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相对于其显性功能而言,自有其本身独具的功能属性。这些功能属性表现为:

(1)非计划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施体(主要指教师)在功能作用于对象嗯p学生久之前,已对功能的量与质加以有效把握,功能作用的目的、方式与结果都以预定计划的形式构造在教学方案或施体大脑中,并在整个功能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控、检测,呈现出鲜明的计划性。隐性功能则相反,施体在功能作用发生之前对隐性功能本身的量与质缺乏充分认识,无论功能作用目的、方式还是结果都未能加以明确的定向设计,从而功能作用过程是一触发过程,表现出非计划性。

(2)内隐性。教学显性功能的作用方式与效果为外观、直接、显露,它通常凭借讲授、动作示范、身体练习、教具演示以及其它明了的方式作用于学生,促成学生身心变化,获得在自身与他人观测范围的显性效果,如动作技术的掌握等,隐性功能则不同,功能作用方式处于潜藏、间接状态,它往往通过存在于教学之中的互动、模仿、感染、认同及角色扮演等隐蔽方式间接作用于学生,使学生获得自身与他人未能觉察、检测的隐性效果,功能作用方式与效果表现出内隐特性。

(3)深长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因其作用方式的直接外观,导致功能的时间与空间有所局限,这种局限性使功能作用的性质一般带有间断性、可变性与浅显性。而教学隐性功能作用方式的特殊,使它在发挥作用的时间上是长久的、连续的,发挥作用上是稳定与深刻的,具有潜移默化之效。

(4)两极性。教学显性功能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加以计划、实施的功能,一般具有正面功能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也不排斥产生负向功能的可能。教学隐性功能则是一种非计划、非调控的自发隐蔽功能,既可能产生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正向功能效果,又可能产生违背教学目标要求、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负向功能效果。正负效果的两极性从积极与消极意义上都确证了认识并把握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必要性。

2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具体表现

2.1个体社会化功能

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过程中,学校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转变并不完全是教学的显性功能所致,而且也是教学本身的一种隐性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1)施予隐含的社会化内容。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建构成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的生活目标、社会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习充当社会角色。体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体育能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规范的制约下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也是现代人与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教学社会化内容的传授及学生观念的获得,一部分直接依赖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显性功能,但更重要的部分却是学生在与师生的交往中,从各种教学规章制度与纪律要求中,从集体舆论、传统、班风、校风以及亲自参加的课内外群际性的体育活动中间接地得以体验、学习并予以内化。这种社会化内容的体验与学习,因其获得方式的感性、自然而非抽象与强制,更易被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的体验。

2)培养潜藏的社会化能力。学生社会化能力的获得是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括社会职业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两大显性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仗带有一定职业和专业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与人际交往活动,诸如各种形式的练习、实习、教学游戏与比赛等。通过一定社会职业的角色扮演,逐渐获得该角色的体验及其所需求的职业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得到社会化能力的培养。

3)提供潜隐的社会化行为诱导与控制机制。学生能否产生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其社会化基本完成的最终标志。体育教学过程为学生行为的社会化提供着如下几种有效而较为潜藏的诱导与控制机制:一是教师行为。它对学生的社会模式产生直接的示范性诱导作用;二是学生同辈群体。学生个体的行为方式必然受本群体文化影响,遵守和奉行本群体的各种风尚与规范。三是体育文化。体育教学除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知识、发展身体素质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还要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道德行为与规范社会化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社会化行为产生导向、评价等控制性作用。2.2学习主体化功能

l)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形成。能动、自主与创造作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本构成,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确以隐性的状态存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以其目标、内容、方式及手段应有的整体化不断促进着学生生理、心理与文化结构的全面发展。正是有了这种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才得以实现。就学生学习领域外部而言,教师本身人格的示范与影响、师生同学间的交互作用与期待及教学中得以自我表现与自我锻炼的各种环境的建立与提供等,都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形成发生外在的教导、促进与引发的作用。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自身学习时空与方法的安置选择等,也为其主体性的确立施加种种内在的促进作用。概言之,学生学习主体性正是在这种外在影响与内在促进中,逐步隐性地得以发展与确立起来。

2)发展学生学习主体个性结构。学生学习的主体化不仅凭藉其学习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由学习主体意识与学习主体能力所构成。两者的形成与确立光靠理性的(知识、道德)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充其量只能提供认知上的条件),而其真正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学生自身长期的学习实践和实际锻炼的隐性作用。

2.3培养情感功能

l)唤起社会情感体验。高级的社会情感由理智感、道德感与美感三者所组成。学生在自身学习活动过程中,必将获得喜悦、沮丧等类的情绪体验,而这种内心体验的连续积累与稳固即是理智感的形成与深厚。学生道德感的形成主要与他能否掌握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如体育运动规范等相关联。美的感受来自美的事物。体育教学中传授美的内容,提供美的活动,并伴随着美的运动环境,使学生不断地获得美的体验,形成美的感受即美感。

2)构建情感触发情境。学生情绪情感的触发总是归因于一定的情境因素。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师情感触发。教师教学时所流露的表情与情感时刻都影响感染着学生,使学生的情绪情感产生相应的变化。二是教学情境设置.设置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如体育游戏、练习与比赛等,使学生亲临其境、情寓其中地学习。三是课堂心理气氛。以真实、理解与尊重为特征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促进情绪的分化与控制。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发展,教学影响越好,情绪分化、丰富与完整也就越好,情绪的自调与控制力也就越强。可见,学生情绪的分化、控制与教学的作用也有密切的联系。以上是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而理论的提出最终还是为了实践的把握,即如何具体发挥与实现体育教学的隐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著.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

隐性功能范文篇4

论文摘要:根据当代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认为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如同其显性功能一样,是体育教学所固有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只不过在于其作用方式、功能效果的不同和至今是否已被人们确认把握而已。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具体表现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学习主体的确立与情感的培养等方面。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隐性功能,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还包括使学生“人化”,即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这在当代工业化、都市化和知识化的社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此,学校教学必须确立综合发展的观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更加全面地理解教学任务,使教学目标日益综合化。前人已经确认与把握了体育教学的“显性功能”,尚需再进一步揭示体育教学功能的另一层面,即教学的“隐性功能”,以把握体育教学功能应有的整体,从而更科学与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

1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概念与属性

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教学,可以说,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所谓教学系统的功能是指教学系统所具有的功效、作用和能力。体育教学系统具有目的性(即体育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运行)、社会性(即与整个社会系统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开放性与动态性特点,同时又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构成的信息处理和发展能力的复合体,它具有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由于时机与条件不同,或明显或隐蔽,故我们分别称之为教学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所谓显性功能即是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已被教学参与者理论确认与实践把握、具有明确预期作用、直接外现方式、效果和实际的功能。现在我们普遍认可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模康水平,传探体育技术、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等教学功能即可归人教学显性功能范畴。而教学隐性功能则是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的,至今还未明确被人们理论认可与实践把握的内隐功能。显然,教学隐性功能并非就是教学过程看不见、听不着的功能,它只不过与显性功能相区别。由此可见,“隐性”与华显性”并不绝对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时机与条件下,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可以去其隐蔽外衣而跃迁为显性的功能.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相对于其显性功能而言,自有其本身独具的功能属性。这些功能属性表现为:

(1)非计划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施体(主要指教师)在功能作用于对象嗯p学生久之前,已对功能的量与质加以有效把握,功能作用的目的、方式与结果都以预定计划的形式构造在教学方案或施体大脑中,并在整个功能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控、检测,呈现出鲜明的计划性。隐性功能则相反,施体在功能作用发生之前对隐性功能本身的量与质缺乏充分认识,无论功能作用目的、方式还是结果都未能加以明确的定向设计,从而功能作用过程是一触发过程,表现出非计划性。

(2)内隐性。教学显性功能的作用方式与效果为外观、直接、显露,它通常凭借讲授、动作示范、身体练习、教具演示以及其它明了的方式作用于学生,促成学生身心变化,获得在自身与他人观测范围的显性效果,如动作技术的掌握等,隐性功能则不同,功能作用方式处于潜藏、间接状态,它往往通过存在于教学之中的互动、模仿、感染、认同及角色扮演等隐蔽方式间接作用于学生,使学生获得自身与他人未能觉察、检测的隐性效果,功能作用方式与效果表现出内隐特性。

(3)深长性。体育教学显性功能因其作用方式的直接外观,导致功能的时间与空间有所局限,这种局限性使功能作用的性质一般带有间断性、可变性与浅显性。而教学隐性功能作用方式的特殊,使它在发挥作用的时间上是长久的、连续的,发挥作用上是稳定与深刻的,具有潜移默化之效。

(4)两极性。教学显性功能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加以计划、实施的功能,一般具有正面功能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也不排斥产生负向功能的可能。教学隐性功能则是一种非计划、非调控的自发隐蔽功能,既可能产生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正向功能效果,又可能产生违背教学目标要求、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负向功能效果。正负效果的两极性从积极与消极意义上都确证了认识并把握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必要性。

2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具体表现

2.1个体社会化功能

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过程中,学校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转变并不完全是教学的显性功能所致,而且也是教学本身的一种隐性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1)施予隐含的社会化内容。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建构成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的生活目标、社会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习充当社会角色。体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体育能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规范的制约下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也是现代人与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教学社会化内容的传授及学生观念的获得,一部分直接依赖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显性功能,但更重要的部分却是学生在与师生的交往中,从各种教学规章制度与纪律要求中,从集体舆论、传统、班风、校风以及亲自参加的课内外群际性的体育活动中间接地得以体验、学习并予以内化。这种社会化内容的体验与学习,因其获得方式的感性、自然而非抽象与强制,更易被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的体验。

2)培养潜藏的社会化能力。学生社会化能力的获得是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括社会职业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两大显性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仗带有一定职业和专业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与人际交往活动,诸如各种形式的练习、实习、教学游戏与比赛等。通过一定社会职业的角色扮演,逐渐获得该角色的体验及其所需求的职业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得到社会化能力的培养。

3)提供潜隐的社会化行为诱导与控制机制。学生能否产生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其社会化基本完成的最终标志。体育教学过程为学生行为的社会化提供着如下几种有效而较为潜藏的诱导与控制机制:一是教师行为。它对学生的社会模式产生直接的示范性诱导作用;二是学生同辈群体。学生个体的行为方式必然受本群体文化影响,遵守和奉行本群体的各种风尚与规范。三是体育文化。体育教学除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知识、发展身体素质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还要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道德行为与规范社会化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社会化行为产生导向、评价等控制性作用。2.2学习主体化功能

l)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形成。能动、自主与创造作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本构成,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确以隐性的状态存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以其目标、内容、方式及手段应有的整体化不断促进着学生生理、心理与文化结构的全面发展。正是有了这种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才得以实现。就学生学习领域外部而言,教师本身人格的示范与影响、师生同学间的交互作用与期待及教学中得以自我表现与自我锻炼的各种环境的建立与提供等,都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形成发生外在的教导、促进与引发的作用。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自身学习时空与方法的安置选择等,也为其主体性的确立施加种种内在的促进作用。概言之,学生学习主体性正是在这种外在影响与内在促进中,逐步隐性地得以发展与确立起来。

2)发展学生学习主体个性结构。学生学习的主体化不仅凭藉其学习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学习主体个性结构由学习主体意识与学习主体能力所构成。两者的形成与确立光靠理性的(知识、道德)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充其量只能提供认知上的条件),而其真正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学生自身长期的学习实践和实际锻炼的隐性作用。

2.3培养情感功能

l)唤起社会情感体验。高级的社会情感由理智感、道德感与美感三者所组成。学生在自身学习活动过程中,必将获得喜悦、沮丧等类的情绪体验,而这种内心体验的连续积累与稳固即是理智感的形成与深厚。学生道德感的形成主要与他能否掌握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如体育运动规范等相关联。美的感受来自美的事物。体育教学中传授美的内容,提供美的活动,并伴随着美的运动环境,使学生不断地获得美的体验,形成美的感受即美感。

2)构建情感触发情境。学生情绪情感的触发总是归因于一定的情境因素。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师情感触发。教师教学时所流露的表情与情感时刻都影响感染着学生,使学生的情绪情感产生相应的变化。二是教学情境设置.设置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如体育游戏、练习与比赛等,使学生亲临其境、情寓其中地学习。三是课堂心理气氛。以真实、理解与尊重为特征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促进情绪的分化与控制。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发展,教学影响越好,情绪分化、丰富与完整也就越好,情绪的自调与控制力也就越强。可见,学生情绪的分化、控制与教学的作用也有密切的联系。以上是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而理论的提出最终还是为了实践的把握,即如何具体发挥与实现体育教学的隐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著.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

隐性功能范文篇5

1.1器械体操教学的形式器械体操动作教学的形式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六步骤:第一,教师讲解学习动作名称;第二,进行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点;第三,讲解并示范动作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第四,同学间相互帮助完成动作;第五,教师讲评与纠正错误;第六,学生独立该完成动作。

1.2合作的概念

合作是指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合作的方式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因而一致的目标是合作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以及必要的设备、器材、工具是合作的物质基础,在一致目标和物质基础的基础上,联合行动中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规则,进而形成一个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达到预期的目的。合作本质是,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依据合作的性质,合作可分为同质合作和非同质合作两类,同质合作是指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无差别地、无分工地从事同一活动;非同质合作是指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地从事某种活动。

1.3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概念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练习者在掌握自我保护技能的前提下学习某一动作过程中,教师或同伴遵循一定的规则,给予练习者助力或阻力并共同在空间、时间上进行配合,最终达到安全、准确地掌握动作,实现合作目的的过程。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含义,第一,练习者具有基本的运动能力,例如,初学单杠的练习者首先学会在完成动作时“不撒手”;技巧练习首先学会“前滚翻”等。第二,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属于非同质合作,表现在练习者所做动作其技术是唯一的;练习者在完成动作时教师或同伴给予的助力和阻力与练习者肌肉用力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第三,练习者和教师或同伴都必须遵循体操动作的技术规律去共同完成某一动作。第四,练习者和教师或同伴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练习者处于主动位置,而教师或同伴处于被动位置,即教师和同伴要根据练习者完成动作的状态完成自己的动作。第五,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使练习者完成该动作,并从中体会到完成动作的成就感,进而进行更加困难动作的学习,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练习者与保护与帮助者之间的合作精神,是保护与帮助的最终目的。

2器械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功能的开发

2.1保护与帮助的功能开发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m)从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两个维度,提出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ManifestFunction)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合的情况;而隐性功能(LatentFunction)与显性功能相对,其结果是事先未筹划的。从“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中对人的作用呈现形式看,目前在我国体操教学中的显性功能有两个:1、保护与帮助具有加速动作掌握的功能;2、保护与帮助具有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发生的功能。而保护与帮助的合作功能是本文开发的重点。

2.2保护与帮助的显性功能

2.2.1保护与帮助具有加速动作掌握的功能

由于体操动作大多是非常态动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而由于恐惧心理的出现,学生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动作要点上,这样不利于建立动作概念,还可能产生错误动作。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能有效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使他们克服恐惧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动作要点上,避免错误动作的产生,加速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可以省去因出现错误动作后进行改错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使练习者少走了弯路,从而具有加速动作的掌握的功能。

2.2.2保护与帮助具有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发生的功能

人们在完成了一个体操动作后所体验到的成就感,使完成者能够产生向更高难度动作挑战的勇气,在挑战新的难度动作时,保护与帮助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保护与帮助者的技能,保护帮助设施的不断完善,避免或减少了伤害事故的发生,才使得体操运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2.3保护与帮助隐形功能的开发

2.3.1具有磨炼毅力、改善人际关系的功能

器械体操教学内容丰富,器械体操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设计成为一个靠保护与帮助完成的动作,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集体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心理素质选择练习者和保护帮助者,对某一动作进行练习。通过器械体操的教学具有提高学生以下良好品质的功能:第一,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第二,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第三,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2.3.2具有分清各自工作岗位的功能

首先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属于非同质合作,这是由于练习者所做动作其技术是唯一的;练习者在完成动作时教师或同伴给予的助力和阻力与练习者肌肉用力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次练习者和教师或同伴所处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练习者处于完成动作的主体,而教师或同伴则根据练习者完成动作的情况给予助力后阻力。因而它具有让学生深刻地体验个人与班级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出班级更高昂的工作热诚和拼搏创新的动力,使班级更富凝聚力的功能。

2.3.3具有增强团队向心力的功能

由于练习者要完成一个事先设计的体操动作,必须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才得以完成。在完成该动作后,每个参与完成的人都能从中体会到完成动作的成就感,进而激发起大家学习更加困难动作的勇气。因而它具有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保护与帮助者的合作精神,能使班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增强班集体每个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的功能。

3实现合作的基本保障

3.1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防止伤害事故发生是体操教学中的主流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我们在提倡体操教学中的合作思想时,体操教学中的安全措施,不能有任何的放松,体操教学中原有的安全措施应该继续发扬光大。我们对50年代以后体操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预防安全措施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条原则第一,组织原则:教师要严格课堂纪律,在练习中禁止同学随意跑动做无关练习的事情。第二,热身原则:没有做准备活动,不做动作。第三,复查原则:所有的安全保护在准备完成后都要再复查一遍,消除任何的安全隐患。监护原则:教师对教学进行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应进行全程监护,消除任何操作误的可能性。

3.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要积极承担起设计者、促进者、参与者、表扬评定者的角色,并积极营造“组间成员竞争,组内成员合作”的氛围。在评价中应注重个体对集体贡献的评价。

4结语

隐性功能范文篇6

关键词: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化带来的变革框架下,当前的改革开放是革命性的、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它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变化是崭新的、多元的、复杂的,也是不容回避的。因此,如何提高在新形势下驾驭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便很自然很急迫地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面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认清新形势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要适应新形势下搞好政治工作服务保证的使命任务和职责要求,进一步强化与时俱进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的脑筋因循守旧、僵化不前,就难免会出现种种“刻舟求剑”的现象,“提高”无从谈起。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新的标准、新的思路,审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利弊得失,发现和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去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我们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更新观念,打开视野。一是改变“自我服务”的狭隘意识,确立服务于“中心”的观念。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设计、开展和评估,而不能自成中心,自搞一套,更不能就思想政治工作来评估政治工作。二是消除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意识,确立尊重客观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行为趋于多元,这就要求我们要客观认识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正确看待人们遇到的包括利益调整在内的各种现实问题。三是纠正“闭关自守”思想,确立“开放”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走出一条开放之路,要善于借鉴整个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一切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善于运用身边的活生生的事实作为教材,引导人们在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四是克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意识,确立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观念。在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决不能简单地靠这“禁止”、那“不准”来代替艰苦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更不能随意用种种土政策土规定来压服人。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探索

第一,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论新知识。面对新形势下需要回答的许多新问题,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现有的理论、知识显得落后、单一和陈旧。要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判断能力、说服能力和思维能力,途径之一就是要多研习新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小平同志的理论观点和战略主张是我们从事改革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解释、评判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最基本的依据。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当将此作为必修课,下功夫学懂弄通,真正把这把“总钥匙”掌握到手。途径之二就是要努力掌握现代化经济科学知识。改革开放条件下,人们的许多思想问题与经济现象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既要懂政治理论,又要懂经济理论,多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多了解现代经济和企业管理知识,多懂得一些经济法规,从而能够科学的看待经济现象,正确解决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途径之三就是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现代条件下,科技已经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构建了人类社会新的形态—网络社会,它和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相互作用,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必须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这样,我们析事论理就多一些视角,多几把钥匙。途径之四就是要努力掌握政治工作专门知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政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力争成为“行家里手”。第二,塑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具有示范、导向作用。好的形象能够增强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凝聚力与感召力。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着力塑造以下几个形象:一是自觉投身改革的开拓者形象。我们要求广大群众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首先自己就应当对改革开放事业充满信心,坚决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自觉地当改革开放的带头人;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勇于结合新的实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具有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只要认准了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利的事,就敢拼敢上,要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锐气。二是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的奉献者形象。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利益关系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触及许多人的利益。要求别人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理应标准更高,做得更好,要甘于奉献,避免急功近利。三是勤于学习的自强者形象。这不仅是提高驾驭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需要,也是适应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新的素质,带头立足本职岗位锻炼成才,把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作为增强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的过程。四是实事求是的务实者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切与实事求是相悖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必将受到越来越猛烈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更加求真务实,彻底清除唯书、唯上、唯名、唯利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心实意地从被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负责地解决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五是严于自律的廉洁者形象。在商品经济的“霓虹灯”下和“万花筒”中,人们容易晕头转向,沾上不健康的东西。要教育群众保持革命本色,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须时时刻刻从严自律,塑造好廉洁形象。要正确看待和使用好手中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权钱交易、权物交易,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本色。

隐性功能范文篇7

关键词:高中生;美术教学;德育;践行策略

现阶段,我国突出强调德育核心地位的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被赋予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新的时代意义。为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各学科均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传播手段的美术教学应充分发挥德育的隐性优势,深挖美术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寻找新时代适应高中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资源优势

高中美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课程,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新时代素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凭借好奇尚异、求知若渴的精神勇于探索、创新,但其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有效挖掘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凭借艺术特有的感性魅力,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观,以促进其完善人格的建构。1.高中美术教学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作为高中阶段审美教育重要环节的美术教学,渗透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视野,增强其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通过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立异求新的精神。鲁迅曾论及美术的德育功能:“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1]高中美术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美术素养认知和表达现实世界,提高其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和对事物美的洞察、分析能力,帮助其激发创造潜能,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完善的人格。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美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强化其感受自然美、体味社会美、创造艺术美的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健全人格的塑造。高中美术教材呈现了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艺术家丰富的思想感情。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璀璨夺目、异彩纷呈的中国美学精神与审美积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及爱国情怀,而且可以凭借艺术形象丰富的感染力使学生获得思想共鸣,通过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畅神怡情的过程中深化思想、升华灵魂。高中美术教学有效运用美术课程以美化人、以美启智的独特魅力,熏陶和浸染学生的思想品德与道德情操,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高中美术教学强调对学生健全人格潜移默化的培养,利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以美扬善、以美辅德、以美怡情,可谓与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通,在教学目标上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正是二者的内在同一性,决定了高中德育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加以开展。高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优势,深挖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将“以美育人、怡情益智”打造成新时代德育的有效形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推动德育的有效实施,通过美术教学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丰富德育的形式。2.高中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美术教学是高中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美育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以艺术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成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其实施路径往往是通过对艺术作品形式美、内容的欣赏,对艺术家审美理想的感知等方面进行。艺术作品的美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浓缩与提炼,是内容与形式的契合,是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典型,真实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夙愿和审美追求,其中凝结着艺术家深厚的思想感情。高中美术教学以美为媒介,通过作品欣赏、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美的洞察、认知、体悟及创造能力,引导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理想,同时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修养,间接促进其正确“三观”的建构,此为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隐性功能。恰当地运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隐性功能对学生开展德育,体现了德育风格的创新性与审美化特征。高中阶段是青少年道德素质塑造的关键期,以往的“填鸭式”德育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面对以往德育的弊端,教师应打破固化思维的束缚,采用革故鼎新的教学模式,以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为突破口,使德育模式更富艺术性与趣味性。教师应运用美术教学审美教育的隐性德育功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美术实践体验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形成认知、积极互动,进而使学生自觉树立道德规范意识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怡情益智,最终向着人格的最高境界升华。一言以蔽之,教师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美的元素,让艺术的感性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美进行结合,变填鸭式的强制灌输为启发式的以情化人,让信念支配行为,以达到以美育人、以美促德”[2]。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德育功能

美术教学本身具有教育功能。早在南朝时期,谢赫就在《画品》中阐明了美术的教育功能:“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3·]教育的本质与根本目的决定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融合统一的必要性。高中美术教学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功能,教师在传授学生技法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美术感性的学科特征,通过大量人类的艺术文化瑰宝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首先,通过美术教学可以推动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美术教学中的艺术作品往往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和饱满的情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如善良、勇敢、正直、勤劳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净化思想,最终将这些卓越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建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高度融合是艺术作品的永恒价值,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也是审美理想的最高呈现形式。高中美术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感悟及判断能力,帮助学生运用艺术美的规律建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美,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美术作品鉴赏、技法训练、社会实践等课程中,教师利用彩陶、青铜器、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民族艺术瑰宝,可以激发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景仰之情,从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强化其社会使命感与爱国主义意识。最后,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民族文化进步的不竭动力与永恒主题。历代大师遗留的璀璨瑰丽的艺术作品为我们展现的是人类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目前,我国教育存在忽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倾向,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传授技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欣赏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增强识美丑、辨善恶的能力,塑造其积极的审美理想;在实践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高中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践行策略

美术教学要紧扣时代脉搏,坚持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与中国美学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笔者从高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能力的学科特点出发,将德育从欣赏课、技法课、实践课三个方面加以渗透。1.通过美术作品鉴赏,利用审美教育提升高中生的德育水平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经典艺术作品不仅蕴含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及其对现实的理解与评价,而且是对艺术家内在特质和道德风貌的映射。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正确解读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挖掘并体味作品的内在意蕴,以此让学生在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能力的提升中升华思想道德与审美情感。教师应通过培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精神的审美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2.以美术实践活动推动德育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发现美,感悟人生真谛,从而树立健全的人格。如,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让学生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增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美、生活美,提升其审美素养,拓展其思维能力。美术具有开放、自由的艺术特性,相应的,美术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如校园文化展示、美术课外活动等。教师应打破以理论学习为唯一手段的固化的德育模式,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审美特质,以美术实践活动创新学校德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3.以美术技能训练增强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高中美术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临摹与创作我国的传统绘画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技能技法及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理念。我国的传统绘画在材料、题材及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生从艺术的视角出发,在对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层理解的同时,也被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折服,从而增强自身对传统美术形式的热爱,产生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由此得以深化。

结语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期,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与成熟,通过新时代高中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人文情怀;通过德育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渗透和融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以激发其爱国热情,提高其文化道德修养,促使其不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张望.鲁迅论美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56:3.

[2]李忆菲.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兼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

隐性功能范文篇8

【关键词】隐性课程;初中英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教育部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英语课程的本质是育人。“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理念(梅德明、王蔷2018)。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品行养成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原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学校的物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张华2000)。可见,隐性课程的开发是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重要途径。它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学校课程的全貌。晚近的研究强调通过隐性课程开发的计划性达到课程实施的目的。钟启泉(2003)认为潜在课程的研究已由注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这种概念的扩大对于潜在课程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下面着重探讨在初中英语显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发隐性课程的策略,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及其对学生意识层面影响的持久性功能,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主动吸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英语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弱。教师曾对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英语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达到了23.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学校或教师对英语校园(班级)环境创设不够重视。(2)学生内部动机得不到满足,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低。(3)教师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持续性正确引领。(4)教师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方面的实践性智慧不够丰富。大多数教师局限于教材等教学资源,偏重语言“灌输”、练习讲解等,对显性课程中隐性课程开发的长效作用认识不足。

二、在初中英语显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发隐性课程的对策

(一)创设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二语习得研究表明,二语习得是学习者、同伴及环境等学习资源互相作用的结果(骆凤娟2017)。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学科中的隐性课程,如环境育人课程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布学校的各个角落,体现在师生的各种行为上。在物质层面,如校园环境(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等)、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室布置等)、生活环境等。教师在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时,除了考虑有形的物质环境外,还要考虑无形的、对学生能形成积极影响的、意识层面的精神环境。1.布置有形的英语学习环境在七年级入学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对新环境的期盼心理,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通过对七年级新生做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理解隐性环境的创设对英语学习的好处。在教室里,教师除了布置一些固定的英语环境,如EnglishCorner外,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负责布置、替换一些与教材单元主题或节日相关的内容。环境创设彰显了“隐性课程”效应,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体现隐性课程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营造无形的英语学习氛围隐性课程具有渗透性(何玉海2004)。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积极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意识层面的渗透,使其对英语感兴趣,随时关注英语并主动学习。(1)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歌曲、电影等多种渠道开发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避免某些隐性课程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积极、富有正能量的教学资源丰富、提升自己,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世界。学生也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将会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持久的积极作用。加德纳(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学资源。对于擅长音乐智能的学生,教师可以开设拓展课程“唱歌学英语”,与学生一起学英文流行歌曲,如经典歌曲TheSoundofMusic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这门显性课程,还能帮助他们了解歌曲及歌手的背景知识,使其感受音乐无国界的文化魅力,领略不曾经历过的年代等隐性课程。对于擅长运动智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从网上了解更多有关NBA球员的信息,给英语课堂增加一些话题与乐趣,使他们因自己的体育爱好而喜欢英语。对于擅长语言智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画面优美,语音、语调纯正的Disney动画,在语音拓展课上组织趣配音表演,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还能使他们体验到语言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他们有“跳一跳摘苹果”的感觉,进而喜欢英语,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2)激励学生良好行为,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的内化机制。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须认真处理好隐性课程的可设计和不可设计、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双重层面关系(张华2000),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积极英语学习行为,通过“行为性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彭金艳2012)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肯定中内化,达到隐性课程显性化的效果。平时教师除了教学人教版(Goforit!)初中英语教材外,还可采用《悦读联播》作为辅助教材,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位学生每天在家自学《悦读联播》,并模仿录音背诵。教师得知后,充分肯定了他的自学习惯及语音、语调的进步,鼓励他坚持并超越自我。他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还动员其他同学每天通过QQ给教师发送语音打卡,从而带动了全班的英语学习氛围。由此可见,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对其积极行为要及时肯定,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性作用,这不仅可以提高个别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可以带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长效作用(何玉海2004)。这种长效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坚定毅力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但鉴于隐性课程开发的不可设计和不可控制特点,教师需要不断积累实践性智慧。(二)理解教材隐含的编写意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教材不仅是外显知识技能的载体,而且是社会观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的载体,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史晓红2003)。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挖掘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有计划地渗透德育,达到“隐性”因素“显性”化的目的(王光明、靳莹,等2003)。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通过“灌输”名人名言等方式实现情感目标。这种空洞的德育说教方式没有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服务,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他们因语言基础薄弱而丧失英语学习的自信。1.精准确定情感目标,增加学生的语言自信人教版(Goforit!)初中英语教材具备时代性与经典性特点。编者一方面把典型的社会现象编入教材中,如九年级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SectionB2b的阅读文本ShouldIbeallowedtomakemyowndecision?探讨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继续传承经典,如八年级(下)Unit7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讲授经典童话。教材中对当下的热点问题“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关系”也有体现,但很多教师不加以挖掘,不理解其中隐含的编写意图,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理解文章或背诵,以致失去了隐性课程开发的极好机会。比如,在讲授七年级(下)Unit8Isthereapostofficenearhere?SectionB2b的阅读文本时,教师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后,重点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通过对三个关键句子进行问题引领式的鉴赏加强他们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实现教材隐含的情感目标。学生模仿录音品读完体现“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的第一段主题句“Themonkeyssometimesfight.Theylooklikemyfriendsandmewhenwefight!”后,感同身受。这时,教师追问:“Whatdoyouthinkitwillbelikewhenyouandyourfriendfightorquarrel?”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WhenIfightwithmyfriend,wejustlookliketwocows,wedon’twanttosaysorrytoeachotherfirst.”“Welooklikeduckswhenwequarrel.Becausewetalkalot.”全班学生在哄堂大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纯洁友谊的珍贵。同样,对于体现“人与自然”主题语境的第二段主题句,教师追问:“Whatelsedoyouthinkisalsofree?”学生畅所欲言:“Ithinkthefriendshipisfreeandit’soneofthemostimportantthingsinourlife.”在体现“人与自我”主题语境的第三段主题句中,学生品读出了对自己良好爱好的珍惜。教师追问:“Whendoyouthinktimegoesquickly?”学生回答:“WhenIplaybasketball,timegoesquickly.”“WhenIplaycomputergames,timegoesquickly.”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积极的方向性引领,这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又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的融洽,使班级氛围更为和谐。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关注隐性课程的显性化。一方面,这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这可以通过语言运用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精准英语文化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知识指中外文化知识。《课程标准》“文化意识分级目标”的五级标准要求学生“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教育部2012)。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和设计教案时,要深入挖掘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外国文化精华,还能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比如,在讲授九年级Unit9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SectionB2b的阅读文本Sadbutbeautiful时,教师设计最后一个输出活动时,创设了“一位外国教师听了二胡曲子《二泉映月》后非常感动,他想了解更多关于阿炳和他的音乐故事,你能为他介绍一下吗?”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学生通过简述,不但巩固了文本,而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用英语传递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三)挖掘各类资源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各类资源的德育功能往往隐含在特定的主题语境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背后的隐性主题,为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提供载体,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1.挖掘资源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宽容是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宽以待人等美德的渗透。比如,七年级《悦读联播》中的Doesanyonewantmysister?一文以主人公山姆(Sam)的情绪变化为线索,以“Ihatemysister.”开篇,然后用虚拟语气“Iwishshewerelivingonthemoon!IwishIwereanonlychild,likeyou!Doyouwantmysister?”凸显主人公对姐姐的厌恶。但“She’sagoodcook.”,姐姐在他生日时做了一个大蛋糕,她还会做爆米花,结尾以“MaybeI’llkeepherafterall!”表达了主人公对姐姐的爱。教师首先通过变化语调、语气等方式让学生品读文本体现的感情色彩,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然后在拓展环节设计两类问题供不同学生选择:“Doyouhaveasisterorbrother?Whatdoyouoftendoforher/him?”“Ifyouhaveasisterorbrother,whatcanyoudoforher/him?”旨在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英语角色扮演、故事讨论、辩论等方式,设计以学生亲身实践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彭金艳2012),让他们在换位思考中感悟宽容意识的重要性并逐渐内化。2.丰富同话题的主题内容,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教育不断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势在必行。但在目前各项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实现国际视野教育是一个较好的途径。比如,在学习了九年级Unit10You’resupposedtoshakehands的“国家礼仪”主题后,教师找到题材相似的文本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布置拓展性作业,要求他们课后在网上搜索感兴趣的国家礼仪,以dutyreport的形式介绍各国礼仪以内化语言。学生通过同学的介绍,了解了更多外国文化知识,拓展了国际视野,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意识。

隐性功能范文篇9

隐性思维:主要是在运用已有知识点的基础上,尝试着解决新的问题,这一能力具备很强的灵活性,效果明显,作用极大。因为其不可见,所以被称之为隐性思维。建筑本身和人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建筑整体情况来看,它并不仅是人们居住的房屋,同时还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理念有着很大的影响。人们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不仅具备文化性,还具有多样性,其中,建筑文化多样性正是表现在不同国家、领域以及历史文化发展中。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和建筑文化,主体仍然是人,思维则是人的自然属性。在进行建筑设计期间,人们自身思维具有一定隐蔽性,这一点在建筑中有所体现。在对建筑展开设计过程中,人们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都会影响最后的设计结果,其具备现实意义。其中,建筑设计的方式比较普遍,主要为搜集相关数据,并且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此引进新的思维方式,进而有效开展设计工作。建筑设计思维不但具备分析能力,还要理性逻辑思维,同时还包含创造性和形象等非逻辑性思维。建筑设计的隐性思维是基于形象性和逻辑性基础上进行的,它重点说明了使用视觉的思维理念,而逻辑性正好相反,它重点集中在建筑设计本身是一个逻辑的解决问题环节中。

2建筑设计人员隐性思维的特点

2.1表里不一。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之所以具备独到之处,是来源于独特的思维方式。视觉上的思维性功能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利用图纸,展示出实际现状,从而进行思维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施工图纸将设计人员自身思维和理念全部展示出来,从无形转换为了有形,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无形思维,都可以通过草图、效果图等图形化语言,完整的体现在人们面前。另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很多职业化技巧,将自身灵感更为直观的表现出来,其他人员则需要根据自身以往经验和知识水平来判断这种具有自觉感悟的东西,这对于普通人员的判断能力而言,是一项极大地挑战。在认知学中,意识和论述里面的内容不一样。阐述表达和认知行为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一般设计人员最初的想法和最后成果都会形成很大的区别,设计人员自身所要表现的设计理念和普通人们认识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别。因此,造成这种想法和实际现实差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而言,能够从外界事物中,根据施工特点,做出快速的反应,通过自己的设计思维调整活动,将旁观人员意见和自身意见相互结合到一起,从而做出和设计理念相符合的施工方案,当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设计理念的时候,这种思维方式会使其更加具备独特性。2.2隐含性。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要想将其表达清楚,一般采用语言表述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设计人员一般用图纸的方式表述实际情况,这样较为直观,可是要想把设计人员这种隐藏很深的设计想法从大脑里面表述出来,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设计人员思维表达的基础为,表达和接收人员都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思想为基础,那么把设计人员潜意识内的东西表达出来是比较不容易的。

3建筑设计理念

人们自身所处环境和科学技术为思维提供了相应的动力。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有了明显转变,这些都体现了建筑人员的设计思维。同时,还为建筑人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确保人员、建筑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稳定发展。首先,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关注。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它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主要包含文化以及就业需求。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限制,关系密切。隐性思维的出现,则减少了这些因素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这种改变同时还影响了建筑。其次,从对建筑表象的关注扩展到建筑背后文化中。文化是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它对城市建筑有着决定性影响。文化存在于人们潜意识当中,历史悠久,它在基层中也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内部变化,出现改变。建筑形态作为功能之外比较独立的因素,则是受到更多文化的影响。因此,滞后性强,这决定了在信息化社会中,建筑功能的不同,建筑形态有很大的延续性。然后,对建筑使用主体的关注。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也要注重精神需求。因此,要求建筑不但具有功能,还要有灵魂。最后,对生产力以及生产方式的关注;在当前现代建筑设计思维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对建筑和城市设计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建筑本身是技术和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受到了生产方式和发展程度的制约。有什么类型的生产力,便会对建筑城市设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环节,是一个质变和量变相互交替的环节,人们自身生活方式、文化都会对建筑产生明确的影响。

4逻辑性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区别

4.1加强建筑设计中的逻辑性思维1.1隐性思维。建筑设计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逻辑性思维是建筑设计领域中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来说,在建筑设计中,应用逻辑思维是因为逻辑思维具有两种特点:①构造形式语言;②演算系统。在演算系统中,该特点是体现在现有的思维活动中,这样也可以转换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给于相应的指导。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三种不同规则的形状来进行设计,在设计期间,就是以这三种形状为主体的,并且建立起多样化的形态。如果缺少对演算系统的推算的话,那么设计人员所创造出来复杂形态就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逻辑演算参与的话,感性就直接创造的有关规律也难以实现,也是不会符合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因此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索,并且建立演算系统的建筑设计,这样,一切就变得正常起来。逻辑性思维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或者工具,以此来减少差距。4.2建筑设计中的非逻辑性思维1.1隐性思维。非逻辑性思维主要包含形象思维,形象思维问题它是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想向的空间开展思维方式,这样也是和其它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①建筑设计是成果也是艺术品;②从艺术角度来看,形象是艺术作品的基本特点,产品的角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是通过设计产品的视觉来进行探讨。一旦没有了形象,对于建筑艺术来说,也没有了相应的思想载体和所表达的想法,它和其它艺术形式不同。4.3两者关系1.1隐性思维。不管是逻辑性思维还是创造性思维,它们在建筑设计中都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有区别,前者是以理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为主,而后者则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活动方式。其中,两者关系表现在以下两点:①在设计中,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理性思考指导着感性非逻辑的应用,它们都是在建立演算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最终得出符合构造形象,满足需求的建筑;②在逻辑推理和逻辑运算过程中,包含了对形象的应用和理解。

5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文化艺术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从任何一个角度认识和创作建筑设计,都有可能产生合理的建筑形式,面对这种思维的多样性,需要加大建筑设计思维理论研究力度,这对建筑设计思维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力.从语言看显性思维与隐性思维的相互关系[J].汉语学报,2015,(3).

[2]刘爽.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245.

隐性功能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思想观念、理论教学、载体内容、表达形式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尚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一、“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在提升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在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出了倡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1]从此,“中国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元素,为重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各高校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梦”在“立德树人”任务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大了“中国梦”“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力度,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2.“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整合在加速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向度的。近年来,各高校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方面加大了“中国梦”渗透教育,发挥其引领作用,稳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突出人文素质、创新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突出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强化素养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其次,高校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修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黑龙江省高校还开设了“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必修课程。自2013年以来,在教材建设、师资培训与教学大纲修订等方面,各高校都加大了“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的力度,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趋向合理。3.“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运用在丰富随着“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不断推进,结合“中国梦”发展新战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与途径更加丰富多彩,如课堂理论教学的视频教学、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校内实践的校园调查、主题演讲、线上线下宣传,以及一系列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二、“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思想融入功能窄化毋庸置疑,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边缘化趋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也暴露出诸多弊端,没有达到“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高度。主要表现为重视融入的社会性功能,轻视融入的个体性功能,只见“中国梦”不见“个人梦”,带来了教育双主体地位的丧失;重视融入的政治功能,轻视融入的经济功能,导致了“中国梦”教育的泛政治化;重视融入的规范性功能,轻视融入的发展性功能,造成了“中国梦”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割裂;重视融入的意识形态功能,轻视融入的非意识形态功能,使“中国梦”成为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标签”,忽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期待与诉求。[2]2.目标融入层次模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回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的重大问题。高校作为“主渠道”“主阵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使“中国梦”伟大目标“进头脑”的工作。但一些高校在目标设置上脱离实际,凭空拔高,过分政治化和理想化,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和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导致教育目标的高、大、空,缺少层次性。3.内容融入整合生硬表现为滞后于新的时代要求,教育教学内容结构选择上沿袭传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式,片面强调对“中国梦”内涵、意义与途径的理论宣讲灌输与理解领会,以历史维度与文化维度结合重视理想性内容,忽视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过于强调系统性与逻辑性,可读性与生动性不强,针对现实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多;课程冗长,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相关“中国梦”教学多有重复,案例沉旧缺少新元素的注入,难以突出个性化、现实性、生活性等取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照本宣科,脱离学生学习、生活与职业生涯发展实际,忽视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性和复杂性,未能体现丰富的时代性特征,使教育内容呈现出封闭性和狭隘性,枯燥抽象,其真实性颇受质疑。由于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无法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内心认同感与获得感不强。4.方法融入处理不当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专题讲授与强制灌输,忽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多用显性教育方法,追求“短、平、快”,轻视隐性教育方法,教育教学合力作用不明显;重视单向方法,缺乏系统观念,沉醉于搞“单打一”的教育方法,轻视综合的、多元的方法,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习惯“三分钟热血”集中轰炸式教育方法,轻视“润物细无声”分散型方法,教育教学效果难具持久性;重视封闭性方法,轻视开放性方法,难以应对多元化、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三、“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理念方面:“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未占主导地位教育是人学,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的终极追求,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内在蕴含着“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一些高校在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恰恰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宗旨,要么一味地强调知识传播与技能培养,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要么空洞地说教,脱离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这些做法割裂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价值与个性培养,难以说服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人意,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预期。2.教育者方面:教育教学感染力与实效性不强一些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口头上形式上重视,实际上还是未把“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摆在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流于应景,不能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人财物投入,保障严重不足,管理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3.受教育者方面:大学生思想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处于世界深度调整期、中国社会转型期与新媒体时期“三期叠加”的时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仍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信赖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认知与思考多了些独立性与选择性、多变性与差异性,时展中的负面因素给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带来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4.教育环境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尤其缺乏教育工作的整合机制,表现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整合,思想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之间不能互相协调,“两张皮”的现象比较严重。学校与社会、企业、社区之间也缺少协调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得到社会的有效支持,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的良好育人环境尚未形成。[3]

作者:林韧卒 吴淑霞  单位:牡丹江大学

参考文献:

[1]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EB/OL].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504/c1024-2136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