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腐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3:37:53

隐性腐败范文篇1

“隐性腐败”,是相对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买官卖官等“显性腐败”的一种腐败行为。隐性腐败具有“隐身”的特点,隐蔽性强,常常包着人情的外衣,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进行,不容易被发现;温和性重,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和披着温情面纱,使官员在不知不觉中突破法律底线;腐败手法变化莫测,名目种类繁多,信息贿赂、感情贿赂、干股分红、期权交易等都属于隐性腐败。但是,“隐身”性能再好的腐败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是要和利益挂钩的,是行贿者用各种手段与受贿者进行利益交换的行为。因此,治理“隐性腐败”必须强化“零条件”执行、“零距离”监督、“零容忍”查处的“三零”工作机制,才能使其最终暴露在阳光之下。

强化制度执行“零条件”机制。近年来,中央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若干规定,如《廉政准则》在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查办严重行贿犯罪力度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查办严重行贿犯罪的力度,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贿、国家工作人员为跑官买官行贿、危害民生的行贿等八类行贿犯罪案件,被列为严肃依法查办的重点;中办、国办先后颁布《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管理提出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等。“零条件”执行好这些制度,是应对“隐性腐败”有力武器。重点要把制度执行的强制性、示范性、平等性统一起来。一要具有强制性。制度没有强制性就只能是口号,没有约束力。要根据制度设计的主要精神进一步明确落实的责任主体和执行机构,进一步细化惩处措施,确保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二要发挥示范性。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干部的示范作用就是落实的决定因素。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到先正己再正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三要保证平等性。不管是党员还是群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度执行面前都必须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严格杜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象发生。

强化管理监督“零距离”机制。逐步构建起包括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在内的完善、强大、严密的监督体系,用好“放大镜、望远镜、透视镜”等必要的监督手段,实现“零距离”监督。一要用好放大镜。对干部的监督要扩大范围,从八小时内扩大到八小时外,从工作扩大到生活。从过去发生的隐性腐败案件来看,隐性腐败之所以能隐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干部的监督范围不够大、不够广,只有让干部全方位进入监督范围,隐性腐败才会现身。二要用好望远镜。党员领导干部不可能时时都在反腐部门眼中工作、生活,因此,治理隐性腐败必须要有望远镜,并用好望远镜。反腐部门的望远镜就是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了群众的监督,官员无论到了哪里,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有无数的眼睛盯住他们,都能及时地被发现。三要用好透视镜。所谓透视镜,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就是其中之一。领导干部的重大事项,如财产包括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收入,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非上市公司、企业的情况等,都要向组织申报。凡是发现有疑问的都要认真审核,真正起到透视作用。

强化严处“零容忍”机制。由于隐性腐败的“隐蔽性”、“温和性”等特征使得社会对“隐性腐败”的容忍度较高,就算是发现了某些腐败现象的端倪,也是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要紧紧抓住案件线索、办案机制、综合协调三个关键环节,用“零容忍”的态度、铁一般的手腕让那些具有“隐形功能”的腐败现象暴露在阳光之下。一要抓线索,努力拓宽案源。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扩大案件线索来源;继续实行网上举报,鼓励实名举报举证;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活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同时还注意从执法监察、纠风治乱、专项检查等日常的监督检查中获取案件线索,变单渠道为多渠道,变被动为主动。二要抓机制,创新办案制度。建立具有突破大要案能力的办案能手、具有财会等业务知识的专业技术能手、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老同志组成的办案人才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办案协作制度、案件移送制度以及分片召开办案调度会和督导会等制度,强化目标考核,创新办案方式,完善办案激励机制。三要抓协调,形成办案合力。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加强与有关反腐部门的协作配合,特别是要采集和分析有关隐性腐败的信息、研究隐性腐败的可能性和规律,对于一些重大案件线索,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协调有关执法执纪机关,整合办案力量,发挥各自优势,突破大案要案。

隐性腐败范文篇2

要xx加快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怎样,环境:环人之境也,民营经济的外部环境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文、地理环境好,投资环境宽松,企业就能来到这个地方生根、安家,才能一心一意地谋求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最近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xx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打造效率xx、效能xx、和谐xx,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从_月__日至_月__日,我们会同市纪委、监察局等部门紧紧围绕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害怕什么,反感什么,欢迎什么,希望什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负责人及其员工对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执法监管部门的工作是满意的和比较满意的。他们认为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一年比一年好,领导一年比一年重视,行政效率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服务环境一年比一年改善。

比如,对xx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认为满意的占__._%,对本地政府提供便民服务的情况,认为好和较好的占__._%,对政府机关服务质量的情况,认为好和较好的占__._%;对本地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和较公正的占__._%。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认为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有许多值得改进、改革,甚至需要急待消除的方面。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害怕”、“七反感”之中。

一、我市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五怕:

一怕党政机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__._%的企业认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存在严重和较严重的三乱行为;

二怕政府部门不讲诚信,__%的企业认为xx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一般和差,认为好的仅占__._%;

三怕执法部门无端的检查,__._%的企业认为我市的行政执法情况为一般和较差,仅有__._%的企业认为行政执法情况好;

四怕司法不公正,__._%的企业认为我市的司法情况为一般和不公正,认为司法公正的仅占__._%;

五怕来自企业周边的干扰,__._%的企业认为他们的周边环境为一般和差,相当一部分企业反映,他们周边的农民、居民强行无偿用水、用电、用气的事经常发生,无理取闹的人和事也不少;仅__._%的企业认为他们的周边环境好。

二、我市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七反感”

一是反感执法部门的重罚款,轻教育,__._%的企业认为交通管理和服务一般和差,仅_._%的企业认为好。

二是反感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强调抓大放小,不少企业反映:“在xx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各级政府和部门不仅在政策上,而且上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放而不帮,放而不扶,只晓得收税,只晓得收费。照这样下去,xx怎么能够稳定,怎么能够发展,怎么能够和谐?”

三是反感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只看“外资”,轻视“内资”,优待“外商”,薄待“内商”,优惠“外企”,严待“内企”的做法。

四是反感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效率低。

五是反感税收预征。

六是反感垄断行业服务质量低。

七是反感中介服务管理不规范。

三、我市民营企业普遍欢迎的人和事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欢迎执法部门、管理部门现场办公;

二是欢迎党政机关、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直接联系企业;

三是欢迎公安部门在企业设立警备室或值勤点;

四是欢迎大中专院校与企业联姻。

四、我市民营企业迫切希望的人和事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希望精简行政审批项目;

二是希望实行阳光政务;

三是希望受处罚从宽;

四是希望能更便捷地使用土地;

五是希望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是希望建立专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

七是希望平等待遇;

八是希望畅通融资渠道。

产生以上状况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部分机关干部职工

在观念上对民营企业有偏见,一部分人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有明显的仇富心理。有的人认为个体私营经济者是剥削者,看不到其在税收,解决就业,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有的认为个体私营经营者素质差,层次低,看不到他们的变化和提高。有的人认为个体私营经济者财产来源不明,唯利是图,看不到企业起步和创业中的艰辛和合法谋利的正当性,一些领导干部“管本位”思想严重,对民营企业敬而远之,怕招惹是非,怕担嫌疑,不敢报道,不敢接触,不敢支持,一些部门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的信誉问题而导致对整个民营企业的全盘不信任,这是民营企业货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市的实际出发,从根本上来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发展民营经济是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现行的税制下,大型国有企业、中直企业的税收绝大部分交给国家和省级财政,民营经济的税收基本上交地方财政,而我市恰恰是大部分国有企业已改制成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因此,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更要注重发展民营经济,不仅要增加经济总量,更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市委、市政府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重要地位,更要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使广大民众,尤其是广大机关干部及各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呢?除了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外,一是要在我市党政机关中开展谁是财富的创造者?谁是社会的主体?谁养活了谁?你的工作收入中有多少民营企业纳的税等类似的大讨论。二是在机关中开展“三讲三看”活动:讲你的工作量中包含了多少为民营经济发展和服务的工作量,看你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投入和态度。讲你具体做了几件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实事,看你的管辖范围内民营经济的发展幅度,讲你和你周围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那些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事,看阻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三是通过三看三讲,再来考察我市民营企业是否在社会上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法律上有保障。不要因为一、两个民营企业失足落水,我们就来否定大多数,就变得谨小慎微。有些政策就变得宁左勿右。

第二,扼制公共部门的隐性腐败,降低民营企业运行成本。

腐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具有较高职位的从事政务工作的官员的腐败行为,其客体是用来分配经济利益的权力,标的是较大数额的经济利益。这是我们通常所认识并被社会所重视的腐败形式。第二种是较低级别的从事行政管理的公务员的腐败行为,其表现往往是“隐性”的,涉及经济利益较小,这种腐败行为主体是较低职位和较低级别的公务员,其主要的特点是人为设置障碍,拉长办事过程,将简单的程序复杂化,暗示来机关办事的组织和个人向其提供利益,得到对方利益后,放弃原则,随意简化办事程序,或使来机关办事的组织和个人得到额外的收益,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种隐蔽性腐败因其所涉及人员层次低,收益小,很难用现有的法律加以制裁,一般被看作是不正之风。但危害并不小,且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危害极大,因为其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大大降低机关的办事效率,隐性腐败会使本来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本来能早解决的问题,拖成晚解决,甚至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蒂索托实验”表明,同样是建一个服装厂,在隐性腐败文化较严重的秘鲁机关运作效率要比纽约低___倍。在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中,一些民营企业反映,政府的支持政策是好的,领导的讲话是到位的,可落实上总是有差距。文件上明明规定可以办的事情,不给好处就拖着不办。这些年来,我们有多少好的政策、文件难以落实,成为摆设,有多少投资者因为受不了种种刁难,弃我市而去。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政策也没用。因此,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个重要方向是下决心解决这个让企业说不清道不明的隐性腐败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要提高对隐性腐败危害性的认识,真正把它当作腐败来治理,使其不再具有隐蔽性,强化对隐性腐败的监督机制,加大处理力度;在人事考核任用上,设立这方面的考核指标,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隐性腐败的风险预期,二要加强立法工作,使机关日常工作运转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并公开办事程序。

第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薪金收入,使反腐败能有一个物质支撑。

工商联作为市委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在大讨论中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结合我们的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围绕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宗旨,要在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和谐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一、加强维权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借鉴省内其他市、州工商联维权服务经验,拟争取市委、市政府授权,成立“xx市非公有制经济维权投诉中心”,办公室设在市工商联,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兴办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种团体、组织、个人和行政职能部门损害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维护其合法权益,推动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全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开展法律服务。经领导同意,会同某省××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xx市工商联法律咨询服务部”,在工商联会员企业中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培训及法律事务,增强企业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和手段。

三、畅通信息渠道。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经济信息方面的宣传力度,畅通工商联与会员企业信息服务的渠道,利用《xx总商会》开办《信息动态专辑》,为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决策提供信息咨询。

四、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会员企业调查研究,及时收集和反映企业发展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对改善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隐性腐败范文篇3

关键词:隐性采访道德困惑道德规范欺骗客观记录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隐性采访被广泛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它采访手段难于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的实行舆论监督。然而随着隐性采访使用的频率不断增加,由其引发的质疑也在不断产生。就记者的身份和采访意图的隐瞒来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隐性采访都是一种欺骗,而这种欺骗不同于一般:其一,媒介与采访对象的地位不对等,前者出于强势地位;其二,它是一种主动欺骗,采访者是有预谋的;其三,经常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公开采访内容。一些新闻记者因为运用秘密采访手段进行采访而受到诸多非议,甚至因此坐上了被告席上。社会对记者和媒体职业道德素质的评判也成为隐性采访不得不面对得尴尬。

一、中西方国家记者在隐性采访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困惑

(一)在我国欺骗手法的普遍采用

在隐性采访的实施过程中,新闻记者为了完成既定的采访任务,往往会经常采用欺骗手法,从而采获得相应的新闻素材。这些欺骗手法主要有:

第一,采访主体的欺骗。新闻记者出现在隐性采访现场时,一定是隐瞒了自己身份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何昊在采访伪劣化肥问题时,就把自己的身份设定为“化肥客商”。

第二,采访工具的欺骗。既然是隐性采访,采访工具的欺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隐性采访必须借助微型采访机、摄象机、录音机等采访设备才能顺利完成。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采访工具的小型化、智能化、隐蔽化程度不断提高,使采访工具的欺骗变得越来越方便,其应用也就越来越普遍。

第三,方法的欺骗。记者要完成隐性采访任务,除了必不可少的观察之外,还必须想方设法通过提问等丰富采访的内容。提问是记者开展新闻采访的一个基本程序,但是,在隐性采访中,提问也是必须“隐陛”进行。提问不能引起采访对象的怀疑,也就是说,提问的内容必须与自己设计成的身份相吻合,否则,极易暴露记者身份而使采访难以进行下去。

在隐性采访中,欺骗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种“不可或缺”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道德的困惑。

(二)西方国家记者面对同样的困惑

在西方国家,欺骗带来的困惑令新闻界业内外人士苦恼不已。据美国佛罗城达中心大学新闻学教授罗恩。史密斯介绍,在美国,欺骗有三种形式,他们面对着不同的道德困惑;

第一,主动的欺骗。记者策划某些事件以揭露别的错误行为。美国CBS(60分钟》节目的制片人有一次听说诊所老板接受进行医学测试的实验室的非法回扣。这种行为导致医疗保险和补助系统每年损失近百万美元。

第二,被动的欺骗。记者假装只是公众中的一员,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其他人不知道有记者在场的情况下收集信息。《华盛顿邮报》记者厄尔·亨利为了报道华盛顿失业人员和无家可归者受到剥削的新闻,假份成无业者在华盛顿各施舍处游荡。

一天一个招聘人员问他是否想找份工作时,他便诚实地回答了该招聘人员的所有问题——他用的是真名和真的社会保险号——并说出自己愿意工作。但他没有主动说出自己是一名记者。他成功地采访到了他想要的新闻。

第三,化装采访。《费城问询报》的一位记者在医院采访时顺手拿了一个听诊器,若无其事地走进了警察正在查问一位嫌疑犯的急诊室,获得了大量有用内容……尽管一些记者在理直气壮地欺骗,但大部分记者认为告诉人们你是谁很重要。因为“我们不想同任何对我们的身份有误解的人交谈”。70%的被调查记者认为假扮其他人是不对的。尽管由于欺骗手法的不同,人们所受到的道德责难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能改变隐性采访所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

二、值得我们参考的一些原则

(一)公共利益为上原则

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定为于维护公众的利益。维护公众利益是记者和媒体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确定是否有必要用隐性采访手段和把握新闻事实的标准。如果选择的题材“与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相关,而除此之外又无他法获取信息,则可为;反之,如该事件与公共利益无关,或影响甚小,则不可为。”在对“广西南丹矿难事故”的报道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地方官员有意隐瞒事态真相和编织的地方保护网,这给记者的采访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采制揭露和批评性报道,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方法。在这里需要十分注意区分公众利益与公众兴趣的区别,后者是一种公众的心理需求,隐性采访只能在不违反法纪的情况下,让公众对国家事务、社会变化和与其利益有关的信息进行了解,而不可为迎合公众的好奇心暴露无关公共利益的个人隐私等不宜报道的内容。

(二)守法原则

守法是现代社会一切活动的最根本要求。隐性采访当然也不能例外。从根本上讲,合法性是合乎道德要求的基本前提,只有合法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

从公众的角度看不管其手段是否合法,由于其目的良好,所以往往会受到好评。但是,从法律的角度看,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从本质上讲就必然是一种非道德的,马克思说:“要求的手段既是不正当的,目的也就是不正当的。”

(三)客观记录原则

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中,新闻记者应该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对此问题,中西方的学者有过诸多描述。笔者始终认为,无论是社会角色期待博学,还是记者理想追求,记录者就应该是新闻记者最为适宜的社会角色。我们都习惯于讲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句话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新闻必须是真实的;新闻记者应该是历史的记录者。在微观的新闻采访活动中,新闻记者更应该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这一点,对于隐性采访而言显得很重要。

(四)公正原则

记者在选材和立意时应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事件,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违法乱纪和消极腐败现象,并从法理和道义角度加以批判,促进社会公正。同时要公正的对待采访对象,不能对采访对象妄下判断;要尊重被采访者的正当要求和权利,不能侵害其合法权益;对涉及的当事各方要平等视之,即使对批评对象也要注意把握分寸,留有余地。

(五)善意原则

隐性采访的直接结果往往是曝光社会的阴暗面,但是暴露社会的阴暗面并不是隐性采访的最终目的。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应该是善意的,是为了支持正当的言行、合法的权益,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意识和看法,既要告诉人们事实是怎样,又要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符合社会主义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

(六)真实原则

相对显性采访而言,隐性采访涉猎的多是违法乱纪的社会弊病,在采访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阻挠和困难,对事实加以深度了解和接触的难度会更大。在隐I生采访的两种方式介入式和观察式采访中,记者因为处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又极容易影响新闻事件的进程,因此避免新闻失真显得更加重要。隐性采访一旦失真,不仅削弱了报道针砭时弊的力度,对公众造成误导,而且极容易伤害采访对象的合法权利,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受到严重质疑,因此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要尤其注意新闻的真实性。

(七)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首先是指隐性采访的使用频率不宜过多。能用显性采访的尽量不用隐性手段。其次是指使用范围,在选题上必须是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从对象上说必须是不配合,不支持记者采访,而记者又无他法接近新闻源。三是指对具体事件采访的适度,记者应紧扣事件的性质、报道的主题,而对那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不使用为宜。

隐性采访多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暴力,色情,贪污腐败等,无论是对青少年的成长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有太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新闻报道要以正面报道为主,隐性采访使用的频率不宜过多。

隐性腐败范文篇4

一访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由于职责所需,他们经常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政策水平较高,政治敏感性较强,群众基础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看问题比较客观全面,也比较善于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到产生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访村、校、站、所等基层干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上要应付条条块块,下要领导群众百姓,工作接触面广,了解情况多,容易发现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对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看得比较清楚,对普通老百姓的意见和呼声比较了解,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较深切的体会,对一些来自于上面的腐败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却又敢怒而不敢言。当然,从他们身上有时也可以发现一些基层的不正之风甚至是腐败问题。

三访老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他们党性比较强,觉悟比较高,原则性强,正直爽快,敢说敢言,善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尤其是对不正之风比较看不惯,对一些腐败现象的分析也比较透彻。

四访经济带头人。他们在经济建设中容易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对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较早,体会最深,特别是对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敏感。

隐性腐败范文篇5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可行性构建

一、我国存款保险由隐性存款制度向显性存款制度的转变

存款保险制度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前者是-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说明或正式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后者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没有法律说明或者正式的保险机构提供保险,但往往在事后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提供兜底。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据一项较新的调查显示(DemirgucKunt、Kane和Laeven,2004),全球共有78个经济体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其建立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在法律上或者监管中对存款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的已有74个经济体(即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有人甚至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在过去的30年里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长了6倍多,由1974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的74个。建立一个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已经成为专家们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金融结构改革建议的一个主要特点(加西亚。2003)。这种迅速的发展得益于两股力量的推动:

一是1994年欧盟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新创立的单一市场的一个基本要求,欧盟的《欧盟存款保险制度管理条例》在欧洲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条例明确要求成员国必须全部建立国家层面的存款保险制度。欧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因此由1995年的11个上升到2000年的32个。

二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选择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1990年以来,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的国家集中在经济转型国家、加入或拟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国家是在危机期间建立或者修订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存款保险体系是在1996~1998年间创建的。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通过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存在很长时间。长期以来,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其实是由国家信用做隐性担保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储户才愿意把钱存在当时不良贷款巨大、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四大国有银行。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大面积的银行系统性支付危机,但并不能说明我国不存在银行破产的可能性。我国一直对“问题”金融机构采取行政处置的办法,并以国家信用向国有银行提供隐性担保,这本质上就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例如: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兑付危机被关闭;2001浙江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引发挤兑风潮;2004年6月,由于出现严重支付危机,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昆仑等8家农村信用社被撤销。由于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储户的利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这些金融机构关闭最后埋单人都是央行。仅在青海格尔木市8家农信社事件中,国家就提供兑付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的资金超过5000万元。这些金融事件使隐形存款保险的弊端显现无遗,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障碍。

首先,在风险处置中,国家对个人债权多实行全额兑付,虽然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带来了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关闭往往以央行再贷款的形式垫付。再贷款属于变相的向社会发放基础货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执掌货币政策的央行来说,一再发放再贷款,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很是尴尬,外界对央行的此种做法多有非议,不利于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其次,随着国有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必将引入更多的外部投资者;转型后国有银行已转变成股份制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经营。如果发生问题后依然全盘埋单,必将受到是否合理的质疑。

最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也给银行业开放埋下了隐患。依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银行业就将全面放开地域限制,如果那时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旦外资银行无力支付或倒闭,是否还要国家埋单?如果不埋单是否会有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嫌疑?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废弃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尽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长远看,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二、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从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国有银行是由国家投资主办的,由于没有明确地建立对经营不善的银行投入国家资金的最后援助等制度,所以国家扶持的对象倾向于国有银行,这种情况增加了存款人对国有银行的信心。国有银行依靠国家力量,这种体制可以导致存款人宁愿从其他商业银行里提款而增加国有银行存款额的现象。这样一来民间商业银行和国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就显得缺乏平等的地位。根据中国入世时的承诺,金融业方面也必须对外资银行开放。但是笔者认为,现在中国采用的制度对外资银行来说透明度不高并且平等竞争的地位也没有保障。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增加,中国没有制定存款保险制度而由国家来扶持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金融安全网体系是缺乏公平竞争因素的,会受到国际上的批评。

2、当银行倒闭时,中国目前实行的政府实施相关措施而补救金融机构的方法,因其政策的任意性可能增加道德风险。银行经营不善时,监管机构和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之间的特别密切关系是行政部门腐败的一个原因。国有银行一直依靠跟政府部门的特别关系来解决问题,那么,这些银行的内部管理、信用管理等也不会改善,国际竞争力不会提高。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规定对银行补救方法而用很模糊的标准来实施措施。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具有透明度的银行安全网,即存款保险制度、P&A和早期处理制度等银行破产法制度,除了系统性金融机构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存在以外,应尽量避免任意性的政府相关措施。

3、政府或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的办法,由于政府承担保全债权人利益,需要大量的国家资金。该办法使原来已过重的财政负担更加紧张。如1995年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中

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和中国新技术创业发展公司分别被托管,其全部债权债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实际上是政府承担了损失。从美国、日本的经验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其他办法来构筑公共安全网以解决财政负担过重问题。

最后,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如“道德风险”等负面影响相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等优点,比较起来利大于弊。因为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话,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非常严重致命的问题。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同时政府未能采取适当措施的话,银行的较高不良债权比率和大量的不良债权可能造成一些银行的经营危机,还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危机。综合上述四点理由,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阶段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增强、经营水平提升,为筹集存款保险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占据70%储蓄存款份额的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近年来的经营中不断得到各方支持,竞争力水平提升,经营能力提高,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资本充足率上升,如中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至6%。特别是,2002年人民银行制定实施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后,各家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逐年递增,对于不良贷款的覆盖率提高。按照《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的规定,2005年底中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达到60%,建行达到80%;2007年继续增长。这表明,以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利息差收入足以弥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损失,从而使商业银行筹措资金交纳存款保险费提供可能。

2.银行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的分离使存款保险制度具备了组织框架保证。2003年12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确立了银行业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的新金融监管体制。从而保证了人民银行专司金融宏观调控职能,做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工作,银监会专司银行业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构建完整的银行审慎监管体系核心。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审慎监管密切相关,互相制约。存款保险组织不能成为银监会的内设机构,否则,两种金融风险防范往往无法起到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作用。存款保险制度与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也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在最后贷款人之前需要设置存款保险制度为其前置防线。存款保险组织同样需要独立于人民银行,否则,人民银行一旦滥用权力,无法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使用不与最后贷款相混同。

由此看来,银监会独立于人民银行成立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构建了组织框架上的保证。

隐性腐败范文篇6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可行性构建

一、我国存款保险由隐性存款制度向显性存款制度的转变

存款保险制度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前者是-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说明或正式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后者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没有法律说明或者正式的保险机构提供保险,但往往在事后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提供兜底。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据一项较新的调查显示(DemirgucKunt、Kane和Laeven,2004),全球共有78个经济体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其建立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在法律上或者监管中对存款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的已有74个经济体(即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有人甚至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在过去的30年里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长了6倍多,由1974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的74个。建立一个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已经成为专家们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金融结构改革建议的一个主要特点(加西亚。2003)。这种迅速的发展得益于两股力量的推动:

一是1994年欧盟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新创立的单一市场的一个基本要求,欧盟的《欧盟存款保险制度管理条例》在欧洲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条例明确要求成员国必须全部建立国家层面的存款保险制度。欧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因此由1995年的11个上升到2000年的32个。

二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选择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1990年以来,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的国家集中在经济转型国家、加入或拟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国家是在危机期间建立或者修订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存款保险体系是在1996~1998年间创建的。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通过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存在很长时间。长期以来,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其实是由国家信用做隐性担保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储户才愿意把钱存在当时不良贷款巨大、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四大国有银行。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大面积的银行系统性支付危机,但并不能说明我国不存在银行破产的可能性。我国一直对“问题”金融机构采取行政处置的办法,并以国家信用向国有银行提供隐性担保,这本质上就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例如: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兑付危机被关闭;2001浙江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引发挤兑风潮;2004年6月,由于出现严重支付危机,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昆仑等8家农村信用社被撤销。由于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储户的利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这些金融机构关闭最后埋单人都是央行。仅在青海格尔木市8家农信社事件中,国家就提供兑付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的资金超过5000万元。这些金融事件使隐形存款保险的弊端显现无遗,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障碍。

首先,在风险处置中,国家对个人债权多实行全额兑付,虽然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带来了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关闭往往以央行再贷款的形式垫付。再贷款属于变相的向社会发放基础货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执掌货币政策的央行来说,一再发放再贷款,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很是尴尬,外界对央行的此种做法多有非议,不利于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其次,随着国有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必将引入更多的外部投资者;转型后国有银行已转变成股份制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经营。如果发生问题后依然全盘埋单,必将受到是否合理的质疑。

最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也给银行业开放埋下了隐患。依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银行业就将全面放开地域限制,如果那时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旦外资银行无力支付或倒闭,是否还要国家埋单?如果不埋单是否会有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嫌疑?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废弃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尽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长远看,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从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国有银行是由国家投资主办的,由于没有明确地建立对经营不善的银行投入国家资金的最后援助等制度,所以国家扶持的对象倾向于国有银行,这种情况增加了存款人对国有银行的信心。国有银行依靠国家力量,这种体制可以导致存款人宁愿从其他商业银行里提款而增加国有银行存款额的现象。这样一来民间商业银行和国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就显得缺乏平等的地位。根据中国入世时的承诺,金融业方面也必须对外资银行开放。但是笔者认为,现在中国采用的制度对外资银行来说透明度不高并且平等竞争的地位也没有保障。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增加,中国没有制定存款保险制度而由国家来扶持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金融安全网体系是缺乏公平竞争因素的,会受到国际上的批评。

2、当银行倒闭时,中国目前实行的政府实施相关措施而补救金融机构的方法,因其政策的任意性可能增加道德风险。银行经营不善时,监管机构和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之间的特别密切关系是行政部门腐败的一个原因。国有银行一直依靠跟政府部门的特别关系来解决问题,那么,这些银行的内部管理、信用管理等也不会改善,国际竞争力不会提高。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规定对银行补救方法而用很模糊的标准来实施措施。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具有透明度的银行安全网,即存款保险制度、P&A和早期处理制度等银行破产法制度,除了系统性金融机构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存在以外,应尽量避免任意性的政府相关措施。

3、政府或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的办法,由于政府承担保全债权人利益,需要大量的国家资金。该办法使原来已过重的财政负担更加紧张。如1995年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中

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和中国新技术创业发展公司分别被托管,其全部债权债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实际上是政府承担了损失。从美国、日本的经验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其他办法来构筑公共安全网以解决财政负担过重问题。

最后,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如“道德风险”等负面影响相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等优点,比较起来利大于弊。因为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话,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非常严重致命的问题。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同时政府未能采取适当措施的话,银行的较高不良债权比率和大量的不良债权可能造成一些银行的经营危机,还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危机。综合上述四点理由,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阶段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增强、经营水平提升,为筹集存款保险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占据70%储蓄存款份额的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近年来的经营中不断得到各方支持,竞争力水平提升,经营能力提高,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资本充足率上升,如中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至6%。特别是,2002年人民银行制定实施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后,各家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逐年递增,对于不良贷款的覆盖率提高。按照《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的规定,2005年底中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达到60%,建行达到80%;2007年继续增长。这表明,以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利息差收入足以弥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损失,从而使商业银行筹措资金交纳存款保险费提供可能。

2.银行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的分离使存款保险制度具备了组织框架保证。2003年12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确立了银行业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的新金融监管体制。从而保证了人民银行专司金融宏观调控职能,做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工作,银监会专司银行业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构建完整的银行审慎监管体系核心。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审慎监管密切相关,互相制约。存款保险组织不能成为银监会的内设机构,否则,两种金融风险防范往往无法起到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作用。存款保险制度与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也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在最后贷款人之前需要设置存款保险制度为其前置防线。存款保险组织同样需要独立于人民银行,否则,人民银行一旦滥用权力,无法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使用不与最后贷款相混同。

由此看来,银监会独立于人民银行成立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构建了组织框架上的保证。

隐性腐败范文篇7

存款保险制度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前者是-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说明或正式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后者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没有法律说明或者正式的保险机构提供保险,但往往在事后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提供兜底。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据一项较新的调查显示(DemirgucKunt、Kane和Laeven,2004),全球共有78个经济体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其建立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在法律上或者监管中对存款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的已有74个经济体(即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有人甚至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在过去的30年里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长了6倍多,由1974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的74个。建立一个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已经成为专家们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金融结构改革建议的一个主要特点(加西亚。2003)。这种迅速的发展得益于两股力量的推动:

一是1994年欧盟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新创立的单一市场的一个基本要求,欧盟的《欧盟存款保险制度管理条例》在欧洲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条例明确要求成员国必须全部建立国家层面的存款保险制度。欧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因此由1995年的11个上升到2000年的32个。

二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选择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1990年以来,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的国家集中在经济转型国家、加入或拟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国家是在危机期间建立或者修订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存款保险体系是在1996~1998年间创建的。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通过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存在很长时间。长期以来,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其实是由国家信用做隐性担保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储户才愿意把钱存在当时不良贷款巨大、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四大国有银行。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大面积的银行系统性支付危机,但并不能说明我国不存在银行破产的可能性。我国一直对“问题”金融机构采取行政处置的办法,并以国家信用向国有银行提供隐性担保,这本质上就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例如: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兑付危机被关闭;2001浙江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引发挤兑风潮;2004年6月,由于出现严重支付危机,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昆仑等8家农村信用社被撤销。由于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储户的利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这些金融机构关闭最后埋单人都是央行。仅在青海格尔木市8家农信社事件中,国家就提供兑付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的资金超过5000万元。这些金融事件使隐形存款保险的弊端显现无遗,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障碍。

首先,在风险处置中,国家对个人债权多实行全额兑付,虽然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带来了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关闭往往以央行再贷款的形式垫付。再贷款属于变相的向社会发放基础货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执掌货币政策的央行来说,一再发放再贷款,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很是尴尬,外界对央行的此种做法多有非议,不利于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其次,随着国有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必将引入更多的外部投资者;转型后国有银行已转变成股份制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经营。如果发生问题后依然全盘埋单,必将受到是否合理的质疑。

最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也给银行业开放埋下了隐患。依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银行业就将全面放开地域限制,如果那时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旦外资银行无力支付或倒闭,是否还要国家埋单?如果不埋单是否会有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嫌疑?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废弃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尽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长远看,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从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国有银行是由国家投资主办的,由于没有明确地建立对经营不善的银行投入国家资金的最后援助等制度,所以国家扶持的对象倾向于国有银行,这种情况增加了存款人对国有银行的信心。国有银行依靠国家力量,这种体制可以导致存款人宁愿从其他商业银行里提款而增加国有银行存款额的现象。这样一来民间商业银行和国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就显得缺乏平等的地位。根据中国入世时的承诺,金融业方面也必须对外资银行开放。但是笔者认为,现在中国采用的制度对外资银行来说透明度不高并且平等竞争的地位也没有保障。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增加,中国没有制定存款保险制度而由国家来扶持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金融安全网体系是缺乏公平竞争因素的,会受到国际上的批评。

2、当银行倒闭时,中国目前实行的政府实施相关措施而补救金融机构的方法,因其政策的任意性可能增加道德风险。银行经营不善时,监管机构和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之间的特别密切关系是行政部门腐败的一个原因。国有银行一直依靠跟政府部门的特别关系来解决问题,那么,这些银行的内部管理、信用管理等也不会改善,国际竞争力不会提高。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规定对银行补救方法而用很模糊的标准来实施措施。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具有透明度的银行安全网,即存款保险制度、P&A和早期处理制度等银行破产法制度,除了系统性金融机构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存在以外,应尽量避免任意性的政府相关措施。

3、政府或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的办法,由于政府承担保全债权人利益,需要大量的国家资金。该办法使原来已过重的财政负担更加紧张。如1995年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中

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和中国新技术创业发展公司分别被托管,其全部债权债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实际上是政府承担了损失。从美国、日本的经验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其他办法来构筑公共安全网以解决财政负担过重问题。

最后,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如“道德风险”等负面影响相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等优点,比较起来利大于弊。因为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话,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非常严重致命的问题。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同时政府未能采取适当措施的话,银行的较高不良债权比率和大量的不良债权可能造成一些银行的经营危机,还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危机。综合上述四点理由,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阶段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增强、经营水平提升,为筹集存款保险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占据70%储蓄存款份额的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近年来的经营中不断得到各方支持,竞争力水平提升,经营能力提高,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资本充足率上升,如中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至6%。特别是,2002年人民银行制定实施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后,各家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逐年递增,对于不良贷款的覆盖率提高。按照《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的规定,2005年底中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达到60%,建行达到80%;2007年继续增长。这表明,以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利息差收入足以弥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损失,从而使商业银行筹措资金交纳存款保险费提供可能。

2.银行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的分离使存款保险制度具备了组织框架保证。2003年12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确立了银行业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的新金融监管体制。从而保证了人民银行专司金融宏观调控职能,做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工作,银监会专司银行业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构建完整的银行审慎监管体系核心。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审慎监管密切相关,互相制约。存款保险组织不能成为银监会的内设机构,否则,两种金融风险防范往往无法起到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作用。存款保险制度与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也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在最后贷款人之前需要设置存款保险制度为其前置防线。存款保险组织同样需要独立于人民银行,否则,人民银行一旦滥用权力,无法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使用不与最后贷款相混同。

由此看来,银监会独立于人民银行成立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构建了组织框架上的保证。

3.金融生态环境受到重视,存款保险制度引弦待发。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体系运行平稳,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中国银行业会计准则不断改进并与国际接轨,银行机构的会计处理得到规范,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提高;金融法制体系逐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明年实施的《破产法》,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相关法律保障。

在以上基础上,设计得当的存款保险制度将是形成各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存款保险制度所涉及的各方良性发展,从而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社会各界对中国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基本形成了共识。

隐性腐败范文篇8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可行性构建

一、我国存款保险由隐性存款制度向显性存款制度的转变

存款保险制度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前者是-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说明或正式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后者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没有法律说明或者正式的保险机构提供保险,但往往在事后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提供兜底。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据一项较新的调查显示(DemirgucKunt、Kane和Laeven,2004),全球共有78个经济体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其建立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在法律上或者监管中对存款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的已有74个经济体(即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有人甚至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在过去的30年里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长了6倍多,由1974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的74个。建立一个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已经成为专家们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金融结构改革建议的一个主要特点(加西亚。2003)。这种迅速的发展得益于两股力量的推动:

一是1994年欧盟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新创立的单一市场的一个基本要求,欧盟的《欧盟存款保险制度管理条例》在欧洲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条例明确要求成员国必须全部建立国家层面的存款保险制度。欧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因此由1995年的11个上升到2000年的32个。

二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选择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1990年以来,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的国家集中在经济转型国家、加入或拟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国家是在危机期间建立或者修订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存款保险体系是在1996~1998年间创建的。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通过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存在很长时间。长期以来,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其实是由国家信用做隐性担保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储户才愿意把钱存在当时不良贷款巨大、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四大国有银行。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大面积的银行系统性支付危机,但并不能说明我国不存在银行破产的可能性。我国一直对“问题”金融机构采取行政处置的办法,并以国家信用向国有银行提供隐性担保,这本质上就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例如: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兑付危机被关闭;2001浙江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引发挤兑风潮;2004年6月,由于出现严重支付危机,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昆仑等8家农村信用社被撤销。由于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储户的利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这些金融机构关闭最后埋单人都是央行。仅在青海格尔木市8家农信社事件中,国家就提供兑付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的资金超过5000万元。这些金融事件使隐形存款保险的弊端显现无遗,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障碍。

首先,在风险处置中,国家对个人债权多实行全额兑付,虽然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带来了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关闭往往以央行再贷款的形式垫付。再贷款属于变相的向社会发放基础货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执掌货币政策的央行来说,一再发放再贷款,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很是尴尬,外界对央行的此种做法多有非议,不利于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其次,随着国有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必将引入更多的外部投资者;转型后国有银行已转变成股份制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经营。如果发生问题后依然全盘埋单,必将受到是否合理的质疑。

最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也给银行业开放埋下了隐患。依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银行业就将全面放开地域限制,如果那时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旦外资银行无力支付或倒闭,是否还要国家埋单?如果不埋单是否会有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嫌疑?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废弃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尽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长远看,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从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国有银行是由国家投资主办的,由于没有明确地建立对经营不善的银行投入国家资金的最后援助等制度,所以国家扶持的对象倾向于国有银行,这种情况增加了存款人对国有银行的信心。国有银行依靠国家力量,这种体制可以导致存款人宁愿从其他商业银行里提款而增加国有银行存款额的现象。这样一来民间商业银行和国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就显得缺乏平等的地位。根据中国入世时的承诺,金融业方面也必须对外资银行开放。但是笔者认为,现在中国采用的制度对外资银行来说透明度不高并且平等竞争的地位也没有保障。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增加,中国没有制定存款保险制度而由国家来扶持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金融安全网体系是缺乏公平竞争因素的,会受到国际上的批评。

2、当银行倒闭时,中国目前实行的政府实施相关措施而补救金融机构的方法,因其政策的任意性可能增加道德风险。银行经营不善时,监管机构和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之间的特别密切关系是行政部门腐败的一个原因。国有银行一直依靠跟政府部门的特别关系来解决问题,那么,这些银行的内部管理、信用管理等也不会改善,国际竞争力不会提高。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规定对银行补救方法而用很模糊的标准来实施措施。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具有透明度的银行安全网,即存款保险制度、P&A和早期处理制度等银行破产法制度,除了系统性金融机构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存在以外,应尽量避免任意性的政府相关措施。

3、政府或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的办法,由于政府承担保全债权人利益,需要大量的国家资金。该办法使原来已过重的财政负担更加紧张。如1995年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中

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和中国新技术创业发展公司分别被托管,其全部债权债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安排托管银行,实际上是政府承担了损失。从美国、日本的经验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其他办法来构筑公共安全网以解决财政负担过重问题。

最后,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如“道德风险”等负面影响相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等优点,比较起来利大于弊。因为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话,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非常严重致命的问题。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同时政府未能采取适当措施的话,银行的较高不良债权比率和大量的不良债权可能造成一些银行的经营危机,还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危机。综合上述四点理由,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阶段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增强、经营水平提升,为筹集存款保险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占据70%储蓄存款份额的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近年来的经营中不断得到各方支持,竞争力水平提升,经营能力提高,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资本充足率上升,如中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至6%。特别是,2002年人民银行制定实施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后,各家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逐年递增,对于不良贷款的覆盖率提高。按照《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的规定,2005年底中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达到60%,建行达到80%;2007年继续增长。这表明,以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利息差收入足以弥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损失,从而使商业银行筹措资金交纳存款保险费提供可能。

2.银行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的分离使存款保险制度具备了组织框架保证。2003年12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确立了银行业监管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的新金融监管体制。从而保证了人民银行专司金融宏观调控职能,做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工作,银监会专司银行业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构建完整的银行审慎监管体系核心。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审慎监管密切相关,互相制约。存款保险组织不能成为银监会的内设机构,否则,两种金融风险防范往往无法起到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作用。存款保险制度与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也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在最后贷款人之前需要设置存款保险制度为其前置防线。存款保险组织同样需要独立于人民银行,否则,人民银行一旦滥用权力,无法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使用不与最后贷款相混同。

由此看来,银监会独立于人民银行成立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构建了组织框架上的保证。

隐性腐败范文篇9

1.把住用人关口。反腐的关键在“用人”上,以“任人唯亲,任人唯近,任人唯明、任人唯庸”为用人原则,非但腐败不能除,还有丧民心、殃政权的可能。中纪委委员、江西省纪委书记马世昌在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要知道,提拔一个好干部,能激励一批干部,树立正气;反之,提拔一个坏干部,便打击一批干部,带坏风气。”可见,从严治党首先还是要搞好干部选调。在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过程中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以及四化”的方针,干部队伍纯洁了,腐败之风也就会渐小渐消。

2.划定权力界限。腐败与权力是休戚相关的,腐败多表现在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因此对于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一定的规范限制是很有必要的。中纪委书记尉建行同志尖锐地分析道:从陈希同,王宝森问题来看,一是对领导班子成员授权不能太大,更不能形成一个人大权独揽,……二是个人行使权力,要严格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不得越权,不得擅权,更不能侵权。”在日常政务活动中,要十分注意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将权力界限划分清楚,才能保证干部执行职权时的合法合理。

3.发挥合力作用。许多学者在提出反腐败对策上都强调监督机制及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合力”作用,亦即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监督与自我监督是监督机制中两个重要方面。监督主要指民主监督,主指人民群众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志在同黄炎培先生谈话时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可见,民主监督意义深远。如何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呢?第一,要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要赋予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力,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动员群众勇敢检举揭发腐败分子,要同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这同时也要健全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地发挥。第二,领导干部也要为民主监督开道,要真诚主动地接受群众监督,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要建立健全以公开化”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权力运行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过程,公开办事结果,以此来更好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谈及自我监督,当然是指领导干部依靠其内在的、主观自身的力量对其道德品质和行为的监督。自我监督的标准只能有一条,即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以此标准作为自我监督的衡量尺度,才能使自我监督实现其真正意义。对于广大干部来说,坚持自我监督,不断地自省自律,是能够起到拒腐防变的作用的。

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也绝不容忽视。邓小平同志指出,对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对党员干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其核心问题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拒腐防变。努力使领导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教育和自我教育,我认为自我教育作用尤为重要,这正如同外因和内因这两个要素,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是自省自律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应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断地进行对比检查,与先进找差距,深入持久地学习马列理论,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在内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力争自己成为先进、典型。由此,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作用才算真正地发挥出来。因此也可以看出,中纪委所提出的要不失时机地通过我们的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的要求,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4.适度提高收入。就目前中国国情而言,对于领导干部尚无法做到高薪养廉。但在我国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公务员的收入,使其能以合法收入满足其正常消费。另外,对于国家公务员,应大力增强其收入的透明度,将他们享受的待遇公之于众,使其隐性收入明朗化,而一旦他们牟取暴利或其他非法收入,就应将其免职。因此,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也是反腐败的一计良策。

5.加大处罚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来约束惩治腐败分子,但腐败现象似乎仍在蔓延,可以看出,惩治腐败的力度仍要加大,强度更要增强。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的事件时有发生,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失去威慑的本色,应有的强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对于腐败分子,绝不能姑息迁就,而应毫不留情,从严惩处。诚然,反腐败是一幅短期内难以勾勒完成的图画,它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隐性腐败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草药子宫炎乳房炎

1奶牛子宫炎

1.1奶牛子宫炎发病原因

奶牛子宫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炎多半是在输精、分娩、助产时消毒不严密或者操作不慎,使子宫受到损伤或者感染而引起的。患阴道炎、子宫颈炎、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布氏杆菌病等疾病往往并发子宫内膜炎。此外,公牛生殖器官的疾病,也可以传播给母牛,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牛发生流产及胎衣不下时,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粘膜伤口或上皮脱落腺窝,而引起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过程,或配种或人工授精时,病原微生物侵入生殖道也会引起子宫炎,或因产后机体抵抗力减弱,致使存在于机体其它部位的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大量繁殖,进而通过淋巴管和血管侵入生殖器官,表现出致病作用。

1.2奶牛子宫炎的特点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发情、排卵、妊娠,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多为急性子宫炎,发病时间通常在产后5~6d,而最危险的感染期是产后第1天。其发病特点是:子宫颈开张,微生物易于侵入;胎衣不下及恶露滞留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子宫阜组织的损伤易于微生物从子宫内膜创口扩散到机体;产后母牛抗病力下降,卵巢缺乏活性,生殖系统局部组织抗病力明显减弱。多为慢性子宫炎,这一阶段的炎症多为产后早期急性炎症转化而来。这时奶牛处于高产泌乳阶段,营养处于负平衡,体质消瘦,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干扰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过程,即使炎症病程局限化,但部分恢复差的病牛常由于炎性物质的大量渗出,在子宫腔内积聚炎症渗出物,所以在卵巢活动产生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颈管松弛开张,不时排出炎性产物。可根据卵巢机能恢复时阴道内流出分泌物性状,结合触摸子宫性状可将此期子宫炎分为3个类型。隐性子宫内膜炎:发情时流出黏液比正常发情黏液稀薄,黏性弱,且不透明。子宫形态、收缩均正常。卡他性子宫炎:分泌物混浊或含有絮状物,小脓点。子宫角粗,子宫壁增厚松软,收缩性微弱。脓性子宫炎:分泌物白色、黄褐色,有脓汁。子宫肥大而软,无收缩反应。对该病的治疗大多数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物疗法,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加和药物残留问题的突出,奶牛生产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药物。中草药具有资源丰富、副作用小、残留少的优点,而且中草药的抗感染作用与单一的西药抗感染作用不同,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产生多种生理、生化效应,通过强化机体本身对感染性病变产生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中药抑菌试验、中药对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等试验研究出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复方药物,

2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症状中药疗法

2.1胎衣不下

患畜常表现弓腰努责,如胎衣停滞较久,则从阴户中排出脓性恶臭带血的腐败恶露。重症者则伴发体温升高、拒食、停止反刍、腹泻、乳量剧减等子宫炎和中毒症状12]。中药方处置:雪莲花30g、小叶假耧斗菜30g,白酒200mL为引,研细末灌服1次。

2.2恶露滞留

由于产后饮用凉水、急性病或营养不良,母牛分娩两周后,仍从阴户流出淡红色或暗红色污浊液体。中药方处置:黄苠80g,白术30g,当归30g,艾叶30g,陈皮20g,益母草30g。水煎取汁,1次灌服。

2.3急性子宫炎

病畜体温升高,常卧地,反刍停止,磨牙,食欲废绝。中药方处置:白芍25g,海带25g,漏芦25g,没药20g,荷叶20g,红花25g,当归25g,狗骨25g,连翘20g,芦巴子25g,故纸25g,血竭15g,然铜15g,骨碎补25g,甜瓜子25g,龟板25g,黄酒120g,童便引,研末服。

2.4中药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

症状不明显,起初食欲不振,产乳量慢慢下降,发情延迟或不发情。如症状稍明艟的,可见弓腰努责,作排尿姿势,体温微升,常从阴户流出少量黏稠分泌物。直肠检查有时能摸到子宫角或子宫体粗大、敏感,甚至有波动感。基础方:金银花、野菊花、败酱草、桑白皮各30g。芙蓉花、代代花、绿梅花、土茯苓、地骨皮各20g,千里光40g。加减方法:①气血亏损者加黄苠、党参、白术各30g。②脾胃虚弱者加炒白术、山楂、麦芽各30g。③命门火衰加附片、肉桂、葵肉、五味子、枸杞子、女贞子各20g。④脓血者加黄连、黄苓、炒大黄各30g。⑤血瘀、气滞者加丹参、当归、熟地、川穹各25g。共研末,开水冲泡后温灌服,或粉碎后拌入饲料中喂服,ld1次连服3d即可。重新怀孕者为治愈,不怀孕视为无效。

3奶牛的乳房炎

3.1奶牛的乳房炎的特点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是一种复杂的、招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局部炎症。这些病原菌由细菌、真菌及病毒等组成,以细菌居多。在细菌病原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等最多。奶牛乳房炎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前者发病程度严重,但发病率低,隐性乳房炎虽无临床型表现,但用SMT可检测到阳性,细菌分离可查到病原菌,发生率高,对奶牛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影响。生奶生产是奶产业的重要环节,故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据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乳房炎的头数阳性率在48.2%一6g.7%,乳区阳性率在31%一51.2%,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隐性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的损失就达20亿美元。而据调查,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普遍高于国外报道。尽管西方一些国家对此病已进行了100多年的研究,但至今未能提出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而我国对此病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20多年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远未能达到彻底解决之目标。虽然使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抗生素治疗又会在牛奶中造成药物残留,长期饮用会造成细菌耐药和肠道的细菌菌群失调。我国的兽医工作者将目光瞄向了我国的传统中药,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2奶牛的乳房炎的前景

中草药在治疗奶辟乳房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已经有多种产品出现,一些中草药复方制剂和中草药提取物制剂已经在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治疗效果与青霉素等抗生素相当,有的效果还优于抗生素,从一些学者对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草药制剂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是通过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菌功能来实现的。因此,开展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不但是可持续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和绿色食品消费的要求。所以我们今后应该:①大力开展中草药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因为每味中草药均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有效与无效成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又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时又因其产地、采收季节、贮藏和炮制等不同,成分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首先应严格把握检验关,加强控制原料药的质量;其次根据中草药化学成分对制剂进行质量控制,以使制剂具有稳定的疗效。②大力开展中草药制剂的剂型研究。根据现代制药技术和方法,可以开展乳房透皮吸收剂、肌肉注射剂、乳房注射剂、穴位埋置剂等不同剂型,研制出适合兽医临床应用的剂型。③应用现代中草药提取技术,积极从中草药中寻找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成分,对这些有效成分进行结构表征,为进一步开展人工合成奠定基础。

4奶牛乳房癌的特点及中草药治疗

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是奶牛的一种多发病,发病率可达20%~70%,也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它不仅引起产奶量下降、乳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至泌乳机能完仝丧失。同时,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还有可能传染给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应用中药治疗乳房炎不影响牛奶的品质,无抗菌素残留。

4.1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应选择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或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中草药。中草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刘道钦教授等用中草药组方对患隐性乳房炎的泌乳期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实验,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患牛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隐性乳房炎显著好转,有效率达86%,或分别用复方黄连组分(黄连+蚊蜂+乳香、没药)和复方大青叶组方(大青叶+五倍子+乳香、没药)制成的中药乳头药浴剂,经5476例的304个乳区的临床实验证明效果显著∞J。单味木鳖子和神教瓜萎散单昧木鳖于和神教瓜萎散两配方各自研末,分别加g5%的酒精60ral,开水冲调灌服,1日1次剂,3d为1个疗程,用单味木鳖子治疗g头13个区,治愈率4615%,有效率为g2.30%,用神效瓜萎散治疗8头12个乳区,治愈率16.67%.有效率75%。

4.2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

“乳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治疗奶牛临床乳房炎的新型制剂。乳房注射10毫升/次,1—2次/d,3—4d为1个疗程。“乳炎消”是杭州高元兽药厂生产的中药油剂,乳房注射15ml/次,2次/d。以下几个方子治疗奶牛乳房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方1:瓜蒌60g,银花60g,蒲公英60g,大青叶60异,虎杖40g,桃仁柏g,王不留行40g,丹皮40g,黄芩40g,黄柏40g,木通40g.木香,lOg,党参40g,甘草30g,每天1剂.连用5~7剂。如食欲不振,加山查、莱菔子各3畦;孕畜去桃仁、王不留行,丹皮,若溃破日久,脓汁清稀.刨口难愈加黄芪,白术各40g;湿热、粪稀加黄连、车前草_5J。方2:蒲公英lOOg、金银花50g、连翘5诹、通草30g、丝瓜络45g、穿山甲30g、王不留行50g、当归50g、川穹50g、草红花30g,共末,捣入饲料.每日1剂.连用4~8剂,可使乳房炎阳性率由557l%降至35.17%_6J。方3:黄芪60g、炮甲株30g、皂刺30g、当归45g、川穹30g,共末,加白酒lOOml,水调灌服,适用于急性乳房炎。方4:双花、紫花地丁、芙蓉、黄花地丁各6吩.连翘45g,当归、穿山甲、青皮各24g,通草18g,每日1剂,早晚两次煎服,连用3~5d。方5:生大葱、蚤休、皂刺,公英各等份,以酒醋浸渍3~5d,过滤去渣,滤液煎熬成稠膏。患部洗净,涂于患部l“。方6:忍冬藤200g全瓜萎200g、艾叶lOOg,煎汤、洗浴,每日3—4次。

参考文献:

[1]伍义行,黄利权.奶牛乳房炎防治的免疫学和药理学机制[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3):40一44.

[2]张秀英,王新.付士新.等.催乳保健散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1,(1):28—29.

[3]付秀花.王恬.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5):16~19.

[4])张淼涛,王秋芳,效梅。等.复方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技,2∞l,31(1):24—25.

[5]岳春旺。杜仕军,孙茂红。等.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观察[J].中国奶牛,2001。(6):38—39..

[6]黎江,陈学文.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综述[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20(4):30l一306.

[7]林锋强。潘杭君,胡松华.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2,(2):40一42.

[8]杨龙骐,沈永恕。彭义,等.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进展[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3):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