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礼仪十篇

时间:2023-04-06 11:46:11

饮食礼仪

饮食礼仪篇1

“弟问:何为做人之道?何为非做人之道?

兄云:做人之道为公证、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知耻、谨慎勤奋。

虽不聪慧机智,如有这些,一切人皆能中意,亲属亦安泰。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戾、轻浮、、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身上若有这些毛病,一切人皆不会中意。”

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的饮食礼仪深刻地反映着藏族的伦理精神。平时,家人和邻里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信待人。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围聚火塘旁进餐,其乐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喝茶时,碗中的茶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若客人到来,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轻轻摇晃数次(壶底须低于桌面),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献给客人。客人接茶后不能急匆匆张口就饮,而是缓缓吹开浮油,饮啜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饮,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请下边同主人拉话边慢慢啜饮。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1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喝茶时不能必出“唏、唏”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

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极为丰富。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才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在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然后按顺时外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应用双手捧酒杯举过头顶,敬献给受酒者,特别对长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双手接过酒杯,然后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有的人口中还要轻声念出“扎西德勒平松措……”等吉样的祝词,然后再饮。弹酒三次是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

饮酒时不能一饮而尽,而要遵循“松珍夏达”(gsum--sgron--zhobs--dag)的“三口一杯”制。在弹酒敬神后,受酒者应先饮一口,敬酒者续满酒杯,受酒者第三次饮一口斟满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滴酒不剩者,才是最有诚意的。聚会饮酒时酒器是大家共用的,能在一起饮酒者,其关第可视为一家人,亲同手足,因此饮酒时不能分用酒具,否则被视为外或瞧不起。在过去,屠夫、铁匠、天葬师等所谓从事“下层职业”者一般不与大家共用酒杯,他们总是自带碗杯,各自单独饮用。

有酒就有歌,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向他人敬酒时,敬酒人一般要唱酒歌。若不唱,受酒者可以拒绝饮用。敬酒人献上酒,受酒者接过酒杯,即可要求敬酒人唱酒歌。有时敬酒者斟满杯中酒,走到宾客前即开始唱酒歌,唱到一半时,再将酒杯敬上,唱完酒歌再履行弹酒仪式及饮酒。在许多地区还流行罚酒制度,一般分“角羌”(mgyogs--chang)、“过羌”(vgor--chang),“替羌”(thigs--chang)等形式。所谓“角羌”意为快酒,即在敬酒者尚未唱完酒歌之前,饮酒人提前将杯中酒过快饮干。唱酒歌时,杯中没酒认为是不礼貌的,故而需罚酒一坏。所谓“过羌”意为慢酒,即在敬酒人已唱完歌之后,饮酒人还未饮完杯中之酒,被视为反应迟钝,也要罚酒。“替羌”意为滴酒,即在敬酒者唱完酒歌时,饮酒人也正好将杯中酒饮掉,但在杯底还剩有少许酒,哪怕是几滴,也要罚酒。人们认为杯中剩酒,是对敬酒者的不尊重或是无诚意,对这样的人要给予惩罚。不会饮酒的人,可以说理由,一般不会强迫饮酒,而藏族社会上很少有不会饮酒之人。如果敬酒者唱过洒歌后,有人偷偷地将酒倒掉,将被视为极端无礼的行为,会招致来历的处罚。以上罚酒是对饮酒者而言的。若敬酒人唱酒歌时将歌词唱错或是忘记歌词等,也要罚酒一杯。有时,敬酒者唱的酒歌极其出色,饮酒人可以接过酒杯,反过来向敬酒者献酒,这杯酒则称为“勒羌”(legs-chang),意为好酒,表示对敬酒者歌唱的赞赏,在座者会一致要求唱歌者饮下这杯好酒。饮酒接近尾声时,若将酒器中的酒倒在酒杯中,正好满了,则为大吉大利的征兆。酒器中往往还能空出几滴酒,则将其倒入手中,抹到自己的头顶上,认为会给自己带来福分与吉祥。饮酒给欢聚的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人们会想方设法制造各种机会使对方陷入圈套,让他多喝酒,或是多唱酒歌。

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敬酒人有时边唱边舞,声情并茂,也有即举演唱的,诙谐幽默。

要么就请喝酒,要么就请唱歌。饮酒唱歌之间,任你挑选一个,请听吧,文成公主,请喝吧,伦波噶瓦。

要么饮酒,要么唱歌,二者必居其一。酒歌还请出了最受藏族人敬爱的文成公主和名臣噶尔·东赞域松来劝酒,不善饮酒者也定会举杯豪饮。

我们在此相聚,祈愿永不分离。祝福聚会的人们,永远无灾无疾。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酒歌,在各地都能听到。酒歌歌词简朴却饱含深情,表现了人们对欢聚的祈盼与珍视,并表达了人们对无病无灾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深深祝福。

藏族的饮食禁忌中反遇在忌食某些类别的食物和对锅灶火塘的禁忌上。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绝不吃马、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鱼、虾、蛇、鳝以及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大多为青年)少量食用外,广大农区和特区的群众一般不食。兔子肉部分地方可食,但孕妇不得食用,据说违禁食用生下的孩子会成豁嘴。即使是吃牛羊肉,也不能吃当天宰杀的鲜肉,必须要过一天才食。当天宰杀的肉称为“宁夏”(意为“日肉”nyin--sha),人们认为牲畜虽已宰杀,但其灵魂尚存,必须过一天后灵魂才会离开躯体。对鸟类、山鸡藏族从不捕食,尤其如“拉恰贡姆”(lha-bya-gong-mo)这样的雪山鸡藏族人视之为神鸟,忌讳捕猎。

在肉食禁忌中,忌食鱼肉的情况较为复杂,忌食与否与地域密切相关。在藏东地区,人们几乎不食鱼,也不能触摸蛇、蛙等动物,认为鱼、蛙这些水生动物是龙神的宠物,若伤害或触摸会染上疾病。人们一般认为藏族不食鱼是受佛教不杀生观念的影响所致,而藏东地区不食鱼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昌都卡若遗址靠近澜沧江,至今鱼产丰富,却未在遗址中发现钓钩、鱼标、网坠等渔猎工具,也未发现鱼骨。这一现象是耐人寻味的。因此,考古专家们推测,卡若居民们(即藏东藏族的远古先民们)当时就有以鱼作为“禁忌食物”(TabooFood)的习惯,不食鱼的观念和习俗在佛教传入后进一步得到强化,以致藏东居民至今普遍不食鱼。

然后,雅鲁藏布江流域同藏东三江流域的情况却大为不同。雅鲁藏布江最大支流拉萨河流域的曲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民们从事渔猎生产的网坠,还有鱼骨。雅鲁藏布江的又一支流尼洋河流域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居木遗址、云星遗址、红光和加拉马等遗址和采集点均发现了捕鱼的网坠,如居木遗址采集到网坠3件。网坠“皆用扁平砾石加工而成。分两式,一式将扁平砾石侧打成两缺口;另一式将扁平砾石四周打成四个缺口。”这一现象说明,腹心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广阔范围内的藏族先民曾从事渔猎生产活动,普遍存在食鱼习俗。

藏族食鱼、蛙的习俗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诸多藏籍记载了吐蕃王统史上的一段有趣的史实。据史载,第29代赞仲宁德如娶塔布之地(塔布系一古地名,今山南桑日以东加查和林芝朗县一带)女子秦萨鲁杰为王妃,生一肓子名麦龙衮巴扎。王妃初来时容貌妖好,后来日渐憔悴苍老。赞普问其故王妃说她吃不到家乡的一种病退食物故而变丑变老。赞普让其速云备办此食物。王妃乃命心腹婢回故乡,油炸了许多青蛙带回王宫,藏于内库,取而食之,不久又容光焕发,美貌如前。赞普心想这种食物竟有如此之殊胜功效,也想取食,趁王妃不在时入府库查看,发现这些食物原来是酥油炸青蛙,足足装了几袋。赞普犯了忌讳,患了麻风病。最后赞普和王妃夫妻二人活着进入坟墓,葬于象达地方。有诗云:“仲宁王陵在象达,名为圆形活葬墓。”王和妃入墓前,叮嘱王子要供奉好“宁布桑瓦”的神异宝贝,请名医开启肓眼以掌国政。王子遵其嘱,延请名医治愈眼疾,睁眼时正看见对面虎山上羱羊在奔走,遂取名“达日宁斯”,(意为“虎山见羱羊”)。达日宁斯(又译作“达日年塞”、“达日宁塞”等)便是大名鼎鼎的第30代赞普,即松赞干布的祖父。

从这一记载看,当时藏雪不同地方的风俗差异是大的,塔布一带居民仍以鱼蛙为食,山南琼结、泽当一带对鱼有了忌讳(至少在吐蕃王室中是如此)。不过,直到近代和现代,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日喀则、拉萨、山南等地一直有以打鱼为生的渔夫和渔村存在,当地居民在一定的季节也食鱼。今天,卫藏地区的城镇居民分人吃鱼,而广大农区和牧区,尤其是藏东地区人们几乎不吃鱼、虾类食品。

饮食礼仪篇2

《红楼梦》描述贾府一次中秋赏月的宴饮活动,“凡桌椅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边是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边是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圆围住”。宴会在圆桌上进行, 座次仍是“尊卑有序”、“长幼有序”。贾母是“老祖宗”,在上面居中坐下。贾赦是大房,所以成左;贾政是二房,所以居右。这是封建社会诗礼之家的一套礼仪。 封建 社会的宴饮活动,不但座位安排很有讲究,“面东为尊”“左为上‘;而且迎接宾客要打躬作揖,席间宾主频频敬酒劝菜,筷要同时举起,席终”净面“后要端茶、送牙签等等,礼仪十分繁缛。现在时代不同了,过去那一套礼仪制度当然不适用了。 但是,我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宴饮活动中重视礼节、礼貌,几千年来已形成了文化传统,其中表现伦理美、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一直沿用到现在。 常见的现代家庭宴饮,座次灵活安排,总是以尊敬老人、尊敬师条、尊重宾客、爱护儿童为原则。台面碗盏布局,均衡匀称,主菜放当中,副菜围成一圈,菜肴徒刑下面朝向主宾。宴会中贯穿这样的礼仪、礼节, 并非是对吃的情趣的束缚,而是表现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形式美、伦理美、人情美。

饮食礼仪篇3

文/刘春援

精,是维系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质。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者指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

精,还包括血、津液的广泛涵义。因为血和津液都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中医认为,人体的心、肝、脾、肺、肾都可以藏精,但统归于肾,所以肾能主藏全身之精,是生命之源泉。肾精充足,则全身精充足,精充则化气生神,人体健而少病;精气衰少,则人体弱多病。注意保精,在养生与防病治病中都有重要意义。

《内经》认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男女两性之精媾合,形成先天之精,然后化生为胚胎,孕育生命,发展为形体脏腑,经脉气血。可见,先天之精是在形体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物质,在人出生之后,它仍不断气化,产生元气,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滋养与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后天之精来源于人体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它充养形体血脉,促进生长发育,并使先天之精保持生殖功能。所以,非先天之精无以立形体之基,非后天之精无以成形体之壮,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一般女子7岁左右,男子8岁左右,肾中精气开始充盛,就出现齿更发长的生理现象。当女子14岁左右,男子16岁左右,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就产生了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于是,男子就产生,女子就按期排卵,月经来潮,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人也进入了青春期。随着肾中精气由充盈逐渐趋向衰退,性腺也逐渐衰退,生殖能力亦渐趋下降,以至消失。因此,肾中精气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与衰老。

精气作为人的正气,还有固护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

古代的饮食礼仪

文/王尚

饮食礼仪篇4

沙拉的吃法:将大片的生菜叶用叉子切成小块,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块,不要一下子将整盘的沙拉都切成小块。如果沙拉是一大盘端上来则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则要使用主菜叉来吃。如果沙拉是主菜和甜品之间的单独一道菜,通常要与奶酪和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两片面包放在你的沙拉盘上,再取两三片玉米片。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食用,而玉米片则用手拿着吃。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酱,很难将整碗的沙拉都拌上沙拉酱,要先将沙拉酱浇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这部分后再加酱。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叶部分,这样浇汁就容易多了。

饮食礼仪篇5

德国的饮食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他们在“吃”和“请客”方面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德国的早餐比起午餐和晚餐是最丰盛的。在旅馆或政府机关的餐厅,早餐大多是自助形式。有主食面包、肉类、蔬菜、饮料、水果等,品种非常丰富,且色泽鲜亮悦目。面包有精粉的、黑麦的、燕麦的、白面和杂粮掺和的等等。蜂蜜、果酱、奶油、奶酪、牛油等,都装在比火柴盒略小的精美小盒内,撕去表面软纸,即可食用,既方便又不浪费。办公室内大多都设有专门煮咖啡和茶的房间,职工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各有20分钟的喝咖啡或茶的时间,他们同时还要吃一些糕点。这种点缀,可以防止中午和晚上因饥饿而过量饮食,是一种科学的“饮食习惯”。

德国的午餐和晚餐一般是猪排、牛排、烤肉、香肠、生鱼、土豆和汤类等。在德国喝啤酒,酒量不大者不必担忧,因为酒宴上,德国人互不劝酒也不逼酒,喝者各自量力而为。即使喝啤酒,他们也是先问你是否要,若不要绝不会给你送来。用餐是一人一份,食者大多会用面包将盘内的肉末或汤汁蘸着吃尽,绝不浪费。德国的饮食特点是营养丰富,方便省时,文明科学,吃饱吃好。

德国城市的街头小吃摊点满目皆是,车站广场上出售煎香肠、比萨饼、汉堡包的,随时可见。街上的大小餐馆很多,还有意大利、法国、土耳其、希腊、西班牙餐馆,当然中国餐馆也可见到。不过在中国餐馆里,中国菜的吃法已被西化了,每道菜都要配上一套公用刀叉、勺子和筷子。每位即席的人都用公用餐具往自己盘里夹菜,然后再用自己的筷子吃。

德国人请客,在我们看来,几乎是吝啬。德国的一个国家机构为中国一个学习班学员结业举行的宴会上,宴请大菜不过3道,形式隆重。晚上休息时,一位去过中国的德国朋友说:“你们也许觉得午餐不够丰富,但我们的国务秘书请客也不过如此。”在州里宴请,只有部长以上的官员有权因公事请客送礼,其他官员一律自费请客。德国有个规定,宴席中凡多要了饮料和啤酒的需自己付钱。

饮食礼仪篇6

古代吃饭礼仪常识

首先,中国古代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礼产生于饮食。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规格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

《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其次,古人讲究饭菜的摆放方式和宾主的坐席。

自周代开始,在贵族阶层设宴招待宾客的场合,尤其讲究餐具、菜肴的摆设规则,相关记载见于《礼记·曲礼》、《礼记·少仪》等史料中。席间,他们席地而坐,餐具直接放在席上。饭菜要这样摆放:左边依次为带骨的熟肉、主食(饭),右边依次是大块的熟肉、酒和饮料;在最里边放酱酪调料,外边放烤肉,右边放着蒸葱;干肉铺类的菜肴,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若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若是干鱼,则以鱼头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为什么要有这些讲究呢?原来这是为了敬客、尊长,以及食用方便。这些摆设次序,在家里以尊长的座位为准;宴请客人时,则以最尊贵的客人所坐席位为准,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激励祝福的话。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示不忘本。

再次,古人喝酒时也有很多礼仪。

无酒不成席。传统礼仪中,有专门的筵席礼仪。酒在筵席中不仅是礼的需要,更起着乐的作用,是故有“依酒成礼”、“借酒助兴”、“以酒作乐”等说法。《尚书·酒诰》就有如下规定:“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周朝对此有更细致的规定:进门不脱鞋,边喝酒边聊天是为“礼”,脱鞋席地再喝,是为“宴”;能喝者喝,不能喝者不喝,这叫做“沤”;大家一起喝,是为“沉”,喝得出不了门,叫“湎”。君子可以“礼”、“宴”,可以“沤”,但不可以“沉”、“湎”,也就是说前三种做法符合礼节,后两者是喝酒时应该严格禁止的。

古人在宴席上总是离不开酒,自然喝酒时的礼仪规范也不少。宴席上在祭食礼仪后,便接着行饮酒的礼仪。主人举杯向宾客敬酒,叫“献”;宾客回敬主人,叫“酢”;主人先自饮酒,再劝宾客饮酒,这叫“酬”。饮酒时,要小口细品,而不能大口喝酒,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否则就会大出洋相,甚至召来杀身之祸。

最后,用筷礼仪也是古人饮食礼仪中的主要内容。

筷子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一大特色。古代用筷礼仪很多,客人不得持筷过“河”夹菜,也就是不要将筷子伸得老远去夹饭桌对面的菜肴,宁可不吃。

饮食礼仪篇7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而追根溯源,礼发源于饮食。中国人素来偏爱在饮食上做文章,上至帝王将相的玉盘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饭,无不着上文化色彩,古人的哲学意境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其间。本文从处世哲学与治世哲学两个层面,分析探讨礼、义、和与道、法、术在宴饮文化中的体现,旨在粗浅地阐释中国古代饮食中的哲学,简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境,取古人的宴饮文化中的精华加以整理、综述。

关键词:

饮食文化;哲学;传统文化

一、引言

历史上谈及饮食的著作,多以编排古今菜谱、夸赞食物味道为主,但宴席能够得以流传成为佳话,很少是因为菜品的多样和味道的鲜美,更多的还是由于主客之间话题的深刻与谈话时的哲学意境造成的,例如三国“煮酒论英雄”。笔者把探讨饮食文化侧重点放在了古人在饮食中展现的哲学思想上,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宴饮文化的重点在于它的内涵,如果摒弃了古人的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意境,只能流于世俗,成为满足口腹之欲的“大餐”;二是因为中国饮食文化一说能立足于世界,确实是有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享受中华丰富食品的过程中,能够探讨几句饮食中的哲学意境,不失为一桩美事。

二、处世哲学——礼义和

(一)饮食与“礼文化”1.礼仪文化源于饮食有据可考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记》中有句话“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也就是说凡是礼仪规范,都是源于饮食活动的。虽然这么说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从其根本上讲,我国的礼仪发端是从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而祭祀礼仪又是从饮食礼仪起始的,所以“始诸饮食”确实有一定道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中的这番言论流传了数千年,虽然从客观现实来看,‘粮仓充足、衣食无忧’不是礼仪荣辱形成的充要条件,但是按现在的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饮食的发展对于礼仪文明的衍生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饮食过程中的礼仪无处不在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对于饮食的礼仪更是十分讲究。《论语•乡党》中通过孔子的言行记载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间的礼节,其中对于饮食礼节的描述尤为繁缛。而《礼记》中的曲礼篇、礼器篇、少仪篇也同样记载着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间平民的饮食礼则。这其中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礼仪、就餐礼仪,也包括了饮酒、喝茶的一些礼仪。直到当今社会,很多餐桌上的饮食礼仪仍然适用着,例如主宾座次,位序;点餐时的学问、禁忌;入席进餐的礼节;酒桌上的文化等等,不一一论述。虽然现代的礼节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是交际聚会时的饮食礼仪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由此可见,古人的处事哲学在宴席间体现的淋漓尽致,礼节无处不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尚礼文化始终贯穿于食文化中。

(二)饮食与“义文化”说到义,人们最多想到是义气,武圣关羽的形象跃然于脑海中。其实不然,古人的“义文化”所包含的不止是义气情谊,还包含了信念、责任和气节。“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是气节,是义;孔子又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陋室,一箪饭,一瓢水,如此清苦都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这是信念,是义。苏轼在给范仲淹的文章写序之时,盛赞他“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而不可得”,活脱脱的把范文正公仁义孝道的形象展现出来,范仲淹这也是义。从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盗泉、嗟来之食,一箪食、一瓢饮,或是形容范仲淹对于仁义孝道像饥渴之人对于饮食般不能忘记,这些对于“义”的褒奖,饮食全部贯穿其中,哲学意境油然而生。大义难以用三言两语道明其具体含义,而用饮食这一日常生活中大众每天必须接触的事物来形象的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既通俗易懂,又让人印象深刻,着实为古人的智慧叹服。

(三)饮食与“和文化”1.烹饪中的水火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可见烹饪,的确是有些学问的。单从简单的烹饪中水和火的应用上讲,古人便有着独到的见解。《淮南子•说林训》有句话:“水火相憎,鏏(weì)在其间,五味以和”。水和火本来是不相容的,但是用装有水和食物的小鼎锅放在火上却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小小的烹饪蕴含着为人处世的哲理,水和火相互辅助便可以做成一份佳肴,做事情、做学问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旧唐书》中“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便是以“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来讲明一个道理:人才的性情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和衷共济的。同理,先秦时的百家争鸣也是如同水火一样,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这也就是班固那句“其言虽殊,譬如水火,相灭亦相生”的由来,孔圣人也曾问道于老子,可见思想、言论虽有差别,却也会有共通之处的,就如同烹饪中的水火,虽然水火不融,但烹饪时还少不了它们共同作用,这便是中国“和文化”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2.味道的调和说起“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论其哲学上的应用也是连篇累牍,无论是伊尹借“味”的原理来教导商汤如何治国,还是先秦思想家鹖冠子说的“气”从“味”中产生的“味者,气之父母也”,又或是苏轼对能“知味”而“值那一死”,可见“味”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味”对于饮食中的“和文化”来说,又有一番哲理蕴育其中。《古文尚书•说命》中提到“若作和羹,惟尔盐梅”,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好咸酸二味,调和之道深谙其中。人们常说的古话“五味调和百味香”同样也说明了调和的重要性。烹饪是如此,处事也是如此,仁义礼智信,无处不体现“和”文化的精髓,古人谈论饮食中的“味”,不仅仅基于它的本身,往往都寄于其中深刻的道理,确实是有种别样的意境。

三、治世哲学——道法术

“道”“法”“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概念,含义丰富。群经之首《易经•系辞》这样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前人几千年都在追寻的东西,显然不是笔者一个只读过几年书的人可以说得清的事情,况且庄子也说过“道不可言,一言非也”,说出来就变味了,姑且把它看作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境界吧,按我的理解“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我这里借用“道、法、术”的概念,层次是由上而下,权且勉强套用来讲饮食与治世哲学间的关联,选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内涵,不能深究。饮食与政治,初听有些牵强,其实不然,古人以社稷代表国家流传至今,“社”是土地之神,“稷”便是谷子之神,可见饮食文化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

(一)饮食与“道”1.儒家经典中的饮食之“道”《礼记•王制》记录司徒做的事是修六礼、明七教、齐八政,而八政便是以饮食为首,简而言之,司徒所做的事,就是修明饮食之礼以养民。孔孟自身也好,还是他们所推崇的周礼,都表明老百姓能安心吃饭,便代表了政治清明。而孟子论证王道的时候引用饮食一说最为明显。《梁惠王上》中便有孟老夫子见梁惠王谈王道仁政的故事,而现在这篇文章也早已入选中学课本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而达到“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曾有也。”而在他批评虐政时说“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他论政时所谈到的仁政王道总是以饮食方面立论,深刻的体现出了儒家的关注民生这一政治哲学意境。2.道家论述中的饮食之“道”道家讲“无为而治”,老庄虽然讨论政治时关于饮食的内容不多,但句句都反应了他们的政治哲学,而有趣的是在于现在人对于这些观点的争论,有人说老子重于饮食政治学,有人说不是。《道德经》三章中说过“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这句便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说这是种圣人的政治手段,是让人民得到温饱,又让他们没有其他非分之想,顺应管理;笔者更倾向于另一种观点,圣人治世,应该顺其自然,控制可以控制的东西,放弃不能控制的东西。这里用“心”来说不能控制的,如心中的一些杂念,而用“实其腹”这一与饮食相关的来表明可以控制的行为等方面。王安石、静宜子等人倾向于前者观点,杜光庭属于后者观点,道家的饮食论政确实别有一番意境。而“乐与饵,过客止”也引发一些争论,一种观点是动听的音乐与甜美的食物让人止步不前,表示了对于贪念愚妄的批判性观点。而笔者依然倾向于后一种饮食的政论观点,这只是种比喻,家中有音乐饮食,那么过往的路人都为之留步,这就像帝王遵从道,使天下太平,那么所有的人民都乐意归顺于他了。道家的政治哲学比较抽象,寄于饮食文化中,更显得深奥,但却能够引人深思。

(二)饮食与“法”“法”就是规则、是制度、是规矩,也是刑罚、法律,这个相对就要具体一些。《周礼》上阐述的当时建立的庞大的饮食制度,从食官机构,礼制规定下的王室饮食结构和膳食制度,等级分明的食器使用等等一系列基于饮食的法则,明确了礼仪。那其目的在什么呢?其实也就是发挥礼的政治社会功能,保证上下有序的统治形态,达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饮食文化基于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应用,这也使周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最久的朝代。当然,从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很刻板的封建制度,但不妨碍从中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法”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是基础,这也就是现在说的“依法治国”,是保证一个国家稳定的前提。小到宴席间的饮食习俗、规矩,大到国宴上礼节,饮食文化上的“法”很多便是到了如今也适用着。前面谈到的尚礼文化,在饮食文化中一直是鲜活的存在着。

(三)饮食与“术”“术”一般说来就是指的方法、计谋,也指权术、阴谋。放在本文来讲,主要使用其正面的含义,就是正确的策略或者好的想法。相对于法来讲,术更是具体的对策和手段,合理的利用小“术”来治国,也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古人讲“术”更是经常联系饮食来举例。1.立世的术《楚辞》中屈原讲“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受过热汤的烫,就是冷食也要吹一吹,用此来抒发自己不得志向的苦闷。而陆游又说“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他的观点是过分小心是没有错的,出了问题就要立刻就去弥补。同样的话语却表达了不一样的立世观点,虽然两者都没能达成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立世的小术却通过热汤、冷食展现着他们的见解,小心谨慎确实是能在政治舞台上站住的基础。2.治世的术治国之术则有另一番景象,古人总是把“烹饪师傅”与“治国贤臣”联系到一块,常用“调羹”“调鼎”来象征从政。例如孟浩然志向难以达成,就说过:“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蒲道原在《郭某席间赋》也说:“调羹事业无劳问,深谢诸公愧无能。”就连钱钟书钱老也曾议论过烹饪和治国相通的现象“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更为有趣的是,很多古时候的宰相大臣也都是大厨师或是美食家,而他们谈论治世的哲理时也经常引用饮食方面的道理。最有名的就当属商朝的宰相伊尹和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易牙,其他如苏轼一类也都是大美食家。伊尹最为传奇,奴隶出身,善于烹饪,用烹饪之术大谈政治哲学,说服了汤王,成就了汤王的开国大业。而易牙取烹饪之小术,向齐桓公谄媚,居然用自己的骨肉做菜献于齐王,换来齐王的宠幸,虽然受人唾弃,但也是一种手段。有个和饮食有关的政治故事很有意思,齐国有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三位大将军,三人功高盖主、狂妄自大,齐景公对他们十分顾忌,想要除掉他们,但是又找不到合理的方法,就问晏子如何是好,晏子说好办,就买来两个桃子让人送到将军府,让三位将军自行评论,举荐功劳最大的两个人分吃这两个桃子。古冶子这时不在,公孙接就与田开疆两人各自分了,等他回来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自己功高而没有桃子吃,是个极大地侮辱,就气急自刎了。公孙接与田开疆一看这样,自以为二人都没有古冶子功高却贪桃,便也双双自尽。这就是古时有名的“二桃杀三士”,晏子借用桃子,用小术让三人产生矛盾,达到了君王的目的。而这种例子还很多,利用饮食之物这一载体,施用小计谋便达成了治世的政治目标,如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清朝时的“满汉全席”,楚汉相争时的“鸿门宴”,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煮酒论英雄”全是假借饮食之事施用自己的计谋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些均耳熟能详便不再赘述。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去向,物质上以科学家带头,精神上由哲学家领航。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饮食中的哲学思想意境值得人们去认真探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开篇便“以饮食为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林语堂先生也做《中国人的饮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古今政治家,文人墨客都很重视中华饮食文化。笔者仅仅是以古人饮食中的立世哲学为题,简略的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从实用上讲,增补些细微的哲学韵味,就是我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龚鹏程.饮馔丛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吴耀根.食文化和文化的侵略[A].“食文化与以人为本”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3]陈碧强.由外在之礼到内在之礼[D].复旦大学,2011.

[4]高姗姗.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高成鸢.食.味.道:华人的饮食歧路与文化异彩[M].紫禁城出版社,2011.

饮食礼仪篇8

关键词: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从本质上看,宴会礼仪文化不仅仅是饮食礼仪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标志。中俄两国宴会礼仪文化是因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产生的,因此也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民族特色。我国的宴会礼仪文化更关乎政治,而俄罗斯宴会礼仪文化更多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和历史的变迁。中国宴会礼仪存在的意义是为统治者的政治服务,对伦理和规范进行了强化,让传统儒家文化得以在宴会上面面俱到,变成引领不同阶层群众行为的榜样和制度。而俄罗斯宴会礼仪文化的意义在于反映社会和历史发展及变迁,将其中蕴含的物质理念转化为促进俄罗斯精神形成的主要方式。

一、中俄宴会礼仪文化中用餐工具的对比

宴会礼仪文化内容中,餐具占据较为主要的地位,因此笔者先从餐具部分入手,对中俄两国的宴会礼仪文化的不同做出对比研究。

中国老百姓在饭桌上最常见的餐具就是筷子,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经超过三千年。筷子最早的说法是箸,由于材质为竹子,因此以“竹”为部首。但是箸的发音有着停滞不前的意思,没有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因此我国人民将箸改为筷,意味快速发展的意思,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筷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中国人好吃的名声也来源于此,中国人只要有了筷子,一般什么食物都可以夹取到,可谓一“筷”在手,美味不愁。

俄罗斯饮食中使用的用餐工具一般为匙、刀、叉,在使用不同食物的时候,还需要根据食物的冷热、味道以及食材使用不同的刀叉,也需要配合以碟、瓢、杯、锅、碗等工具。据史料记载,俄国是在彼得一世之后开始使用刀叉匙开始进食的,因此刀和叉是俄罗斯在饮食文化中必须具备的工具,而且材质上也比较偏爱陶瓷餐具。俄罗斯公民在用餐时往往是右刀左叉,吃鱼类食物的时候要使用三齿叉,吃温度较低的菜式时使用较小的叉子,温度较高的菜式使用较大的叉子,面条、果冻、布丁、鸡蛋和鱼都是不能用刀切之后再食用的。吃面条的时候要右手拿着叉子,只叉起两三根面条,然后进行旋转餐叉,待面条卷在叉子上之后再放入口中,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用嘴吸食面条,发出声音也是不允许的。

二、中俄宴会礼仪文化中用餐氛围的对比

简言之,俄罗斯的宴会礼仪文化以静为主,中国的宴会礼仪文化以动为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大外交和政治问题都是在宴会上得到处理和解决的。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一种礼仪宴饮活动――“乡饮酒礼”,是由统治者从领地中请来各式各样的人才,按照宴会礼仪文化开设宴饮活动,在宴会上与其讨论国家发展等相关大事,因此可以说我国从古至今都有着宴会文化礼仪活动的存在。除此之外,中国人讲究排场在国际上也是很出名的。对封建时期的国家统治者来说,吃饭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利用饭菜的样式和数量体现其帝王的价值和地位。

俄罗斯的宴会文化礼仪和中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宴会上发出较大声音都属于不礼貌行为。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中,吃饭也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多的意义在于和朋友进行友好交往,宴会的主人会很在意客人对食物的评价,更会希望客人把餐桌上的食物都吃光。这不仅是对食物味道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客人对主人的尊重和感谢。俄罗斯人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家里,基本都会保持轻声细语的用餐氛围,像中国一样的小吃夜市和大排档的热闹氛围基本不会存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在很多中国人也开始学习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学会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宴会礼仪文化,但是也不能因此失去我国饮食文化的优点,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加速发展才是真正的大国之道。

参考文献:

[1]张清波.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D].重庆:四川外语学院,2011.

饮食礼仪篇9

清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圆满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餐桌礼仪在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则中国餐饮礼仪常识中国餐饮礼仪常识。

圆形餐桌颇受。因为可以坐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但身为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设宴原因有喜有悲

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节日如中秋节等,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的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中国餐饮礼仪常识默认。

灶君

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

吃的礼仪与迷信有何?

客人与传统的同桌用饭,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俗,用饭时注意不要多样的,因为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航行;此外,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入碗饭的,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著「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或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人的饮食礼仪

用餐俗例

在饭食方式方面,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人则有一定的用饭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饮食礼仪篇10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友好的邻国,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全球化趋势下,两国的跨文化交流的趋势尤为明显。然而,餐桌礼仪文化恰恰是这种跨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主宾礼仪、就餐礼仪、餐具使用等几个方面对中俄两国餐桌礼仪基本常识进行介绍,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中俄餐桌礼仪知识。

关键词 中国;俄罗斯;餐桌;礼仪;差异

作者简介:王岩(1983—),女,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1 中国餐桌基本礼仪

1.1 主宾礼仪

在中国请客吃饭办事是常事,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提前预定的地点,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反映出饮食文化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中国人不但热衷饮食,而且还很讲究饮食礼仪虽然他们有时说话声音较大,给人以吵闹的印象但在他们的餐桌背后隐藏着多种礼仪。

1.2 就餐礼仪

就餐时姿势要端正,脚自然放在自己座位下,不要任意伸直。手肘不要靠桌子,或放在临坐椅壁上。进餐时要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要急躁,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1.3 餐具使用礼仪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的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2 俄罗斯餐桌基本礼仪

2.1 主宾礼仪

俄罗斯人到别人家做客或者邀请人到自己家做客一定要提前邀请,可以口头邀请,电话邀请,比较正式的也用书面邀请。这样以确保被邀人在确定时间到达,以便主人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俄国人对朋友十分热情实在,不论家境贫富,烹饪技艺高低,都要像俄谚所说,“炉子里有啥,往桌上端啥”。

2.2 就餐礼仪

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刀叉的摆放位置是:叉子在盘碟的左边,刀和羹匙在右边,酒杯在盘碟的前面,用餐者应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完一道菜后,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上把儿朝右,服务员会把它们收走。如果下一道菜还要使用刀叉,盘子左右没有备用的刀叉,就要把刀叉放在桌子上。

2.3 餐具使用礼仪

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匙。其基本用法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汤匙的持法与握笔的方法基本相同,即匙柄置于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用中指在柄下拖住。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后半部,食指按在柄上。使用刀叉进餐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持刀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一般是切一块吃一块,不要一下子切完,每块大小要掌握在一口量为宜。

3 中俄餐桌礼仪异同之处

3.1 从餐具使用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叉和筷子,不仅他们的发源地出现的环境不同,而且使用也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餐具时中俄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

3.2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俄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俄罗斯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3.3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俄罗斯餐桌上的静是中俄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俄罗斯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俄罗斯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3.4 从餐桌话语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俄罗斯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

总之,各国不同的文化才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彩,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的餐桌基本礼仪进行介绍和说明,使我们对中俄两国的基本礼仪有所了解。通过对比了解到中俄之间的餐桌礼仪文化有很大差异,这主要归因于两国不同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地理物产和气候。但是,虽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热情、好客的,都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中俄礼仪文化进行详细的对比,通过各个方面来看中俄文化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各种快餐店,这中间就包括俄罗斯式餐厅,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俄罗斯快餐。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密切,礼仪文化不断的渗透两国的礼仪文化会不断的被传承下去。虽然礼仪文化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我们民族已根深蒂固的礼仪文化传统是不会变的。

参考文献

[1]朱一飞.俄语学习[J].2009(3,4.6).

[2]孙飞燕.俄罗斯餐桌礼仪漫谈[J].俄语学习.2009(03).

[3]丁昕.丁昕集[M]黑龙江大学出版,2007.

[4]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02).

[5]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6]张月明.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之俄罗斯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9]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Z].文汇报: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