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碎片十篇

时间:2023-03-22 18:08:43

时间碎片

时间碎片篇1

就像做家务,不用劈柴烧火,不看时刻在一旁照看,用电饭煲就可以定时做饭。

洗衣机,扫地机,这些都释放了我们的时间,提前软件订票,解决了排队的时间。

但是因为晒衣服,倒垃圾,拿票等等,这些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做的,于是这样无形中,我们会多出来一小段一小段的碎片时间。

这些时间,零零散散看起来没有什么,可是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利用起来,而是用来刷游戏,煲剧,闲聊,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了,然后当你回头看看时间,一天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度过了。

看似电子产品帮我们释放了时间,给了我们更多可以掌控的时间,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利用,反而用来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此一来,这些时间原来做家务,亲自动手劳动还更好。

就像今天买了车票,因为怕赶不上车,所以提前早早地赶车,可到车站了,发现竟早了一小时。

时间碎片篇2

以前我会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刷微博,看微信,聊聊天,看朋友圈,其实想想也是有点无聊,看是浪费时间。

后来看到有些牛人,利用那些碎片时间阅读,即便是小文章,日积月累下来也是很不错的收获。

有的用来记录灵感,收集素材,用来写作。有的则会学单词,有的会处理一些杂事。

受此启发,我也开始珍惜起自己的碎片时间。虽然有时还是会玩微博刷朋友圈解解闷,但还是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现在开始会看看单词,还有此时写下的这篇文章,都是尽可能地利用碎片时间。

时间碎片篇3

在拥挤的公交或者地铁上,我们很难看到不玩手机或pad的人,他们或是刷微博,或是玩游戏,或是看资讯。回到家中,无论茶余饭后还是睡觉前,手机更是他们不能离身的伴侣。无聊且漫长的碎片时间被移动端整合在了一起,而整个时长,加起来也可达4-5小时之久。这也为商家带来了新的机遇,借助移动端、利用碎片时间与目标受众进行对话,成为品牌营销中的一条全新路径。

如何善加利用碎片时间?这是每个品牌在营销过程中都必须思考的事实,而借助移动社交媒体,无疑是一条捷径。目前,我国的移动社交媒体以新浪微博为首,用户已超5亿,其次是已超4亿用户的微信,两者早已渗透进手机网民的生活,无论哪个后台出现问题,都会哀鸿遍野。那么,又应如何利用它们“合理占据”目标消费人群的碎片时间,让目标消费人群也说yes?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2013年5月底,以“真果粒”品牌发起的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上同时开展了一场名为“寻找真实自我,真自游”的活动。该活动吸引了150万网友的热情参与,收集了数30万条网友的真实感言,仅新浪微博平台累积转发量就已超过80万,覆盖人群超过2亿,表现十分醒目。

纵观蒙牛真果粒活动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与目标人群产生共鸣。蒙牛真果粒针对的目标人群是都市白领,且以女性为主。无论在周迅出演的广告中,还是此次活动的口号上,真果粒都突出了“真实”二字,号召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寻找真实的自己,回归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这一点与白领人群的想法不谋而合,让消费者在第一眼看到活动时就已产生了参与的兴趣,事半功倍。

第二,选择最合适的沟通平台。正如上文所说,微博和微信的力量不容小觑,蒙牛真果粒也选择了这两个平台作为活动的主要阵地征集参与作品,同时打通微博的手机端与PC端,开设的微信官方账号除活动信息外,也在与网友积极沟通着关于“真实”的人生体验。

时间碎片篇4

养成类

时间消耗:1星

推荐人群:中青年女性

玩养成类游戏,玩家需要较好的耐心和平和的心态,正是基于以上两点,于是小编推荐给中青年女性来玩。一般来说,大部分养成类游戏融入很多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元素,像穿衣打扮、购物、美食这些游戏设置让中青年女性相对更容易上手,也相对容易玩出效果。玩这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什么时候玩都可以,什么时候停下来也都没问题。

代表游戏:《明星志愿3》

这是一款融合模拟、养成、冒险与益智的养成类型游戏。1995年一代首度发行。游戏中玩家扮演经纪人,处于旗下艺人被挖角、父亲心脏病发、公司负债上千万即将倒闭等困境,必须发掘培养出具潜质的明日之星来力挽狂澜。《明星志愿3》不仅角色较之前多,更针对每位艺人设计了不同的角色,并加入组团系统,玩家可将旗下艺人自由搭配组成多人团体。当玩家的经纪公司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便可选择是否投资开拍连续剧或是自制唱片,成为全方位的经纪公司。

时间消耗:3星

推荐人群:老年人

游戏小编之所以推荐给老人玩,其实并非不适合其他年龄阶段的玩家共享,只是类游戏不仅益智,更可以让老年朋友在游戏中体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也是一种通过玩游戏达到和外界接触的方式。家人不妨在网上给家中的老人约个把高手过招,如果能激发老人的些许斗志,或许还有返老还童感觉呢。

代表游戏:《》

《》是纸牌游戏。游戏最少由3个玩家进行,用一副54张牌(连鬼牌),其中一方为地主,其余两家为另一方,双方对战,先出完牌的一方获胜。该扑克游戏最初流行于中国湖北武汉市汉阳区,现已逐渐在各地流行。

经营类

时间消耗:2星

推荐人群:中年男性

经营类游戏需要玩家具有较强的条理性、逻辑性,因此更适合社会经验较丰富的中年男性。此类游戏多涉及地理、历史、商业方面的知识,所以相对来说知识性较强,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有“温故而知新”的体验。经营类游戏的游戏时间也相对较少,一般来说,完成一些常规性任务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游戏效果。当然,如果有更高的追求,特殊任务总要花点时间啊。

代表游戏:《虚拟城市》

虚拟城市是一款模拟经营游戏。在游戏里构建你自己的梦幻城市,一个居住乐园或是工业中心。建造住宅和工业建筑。生产产品将其送至大型购物中心。规划大运量客运系统,以供市民前往公园、电影院和体育场等地。回收垃圾、增设医院和消防站、种植树木、升级建筑以使其更为环保,来让你的城市更加宜居。

动作类

时间消耗:4星

推荐人群:青少年

动作类游戏最突出的特点是需要一定的反应能力,因此年轻人玩就比较合适。玩游戏谁都不希望玩得窝心不是,反应速度不够的话,这类游戏还真玩不转,任凭你急出几头大汗,过不去的地方依然很难过去。大过节的,还是休闲为主吧。这类游戏的游戏时间相对较长,完成的任务也环环相扣,因此很难半途停下来。

代表游戏:《刺客信条》

这是一款第三人称隐蔽类游戏,故事设定在欧洲中古黑暗的时期,主角是可以飞檐走壁、身怀绝技、除暴安良的白衣刺客Altair。《刺客信条》着重展现“圣殿骑士”(Tem-plats)与“刺客”(Assassins)两大秘密组织的矛盾,而他们的不同理念影响了我们所知的大部分历史事件。

竞技类

时间消耗:5星

推荐人群:青少年

电子竞技类游戏是青少年的最爱,所以小编自然是要推荐给青少年的。技术、战术、团队意识是这类游戏的精髓。青少年在进行游戏过程中的种种体验都是有益的。游戏带给玩家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有喜悦、有失落、有感动也有冲动。由于此类游戏多具有团队配合的因素,所以游戏时间往往要根据团队需要来决定,一旦参与就要考虑其他团队成员的感受,中途离场,你懂的……

代表游戏:DotA(魔兽争霸Ⅲ的DOTA)

DotA是Dofonso oftheAncierrts的简称,可以译作守护古树、守护遗迹、远古遗迹守卫,是指基于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的多人即时对战、自定义地图,可支持10个人同时连线游戏。Dora以对立的两个小队展开对战,通常是5v5,游戏目的是守护自己的远古遗迹(近卫方的世界之树、天灾方的冰封王座),同时摧毁对方的远古遗迹。

角色类

时间消耗:4星

推荐人群:青少年

角色类游戏与动作类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玩剧情为主,推荐青少年玩这类游戏主要是出于游戏的剧情体验适合年轻人。这些游戏往往与现实世界大相径庭,多以历史题材和神话题材为主,与动作类游戏类似,游戏时间也相对较长,尤其是一些游戏副本任务,半途而废的话,玩家往往很受“伤”。

代表游戏:《楚留香新传》

这是一款集角色扮演、养成、冒险解谜于一身,通过提炼重塑这位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楚留香,旨在为玩家营造―个快意恩仇的奇幻江湖。在《楚留香新传》中,你能穿越到古龙心中的江湖年代,与各色正邪势力周旋;你能拥有神兵利器,凭借绝世武功笑傲江湖;你能深入阴谋背后,在扑朔迷离中奋勇前行;你能登上武林巅峰,力挽狂澜谱写属于你的新传!

手机类游戏

时间消耗:1星

推荐人群:全人群

由于手机技术的提高,前面提到的游戏当中,很多部可以通过手机游戏平台参与游戏,尤其是用时少的游戏类型,热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另外,手机游戏当中的小游戏也因可选范围大、趣味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备受玩家青睐。下面介绍几款手机小游戏,让机不离手的你用游戏的方式换换脑子吧。

由于电视节目《奔跑吧,兄弟》大热,带动了一款同名手游越来越热,游戏以撕名牌、找线索、水枪式战、洞内探险等游戏内容为主。

时间碎片篇5

目前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就已经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而且这一数字仍然在快速增长。在全球从桌面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中,中国的用户基础庞大,将会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

全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正在塑造新型的产业链形态,应用商店模式成为了当前世界各大TMT公司纷纷模仿的对象。“愤怒的小鸟”以一个小小的手机游戏形态每天就能占据了全球人口的2亿分钟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奇迹正在上演,但这些都仍然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序幕。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在3G的普及和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由于3G技术的广泛普及,之前受制于流量和网速的各类服务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4月,尼尔森在线研究开展了一项有关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调研。数据表明,中国互联网用户在各类移动上网的设备选择中,手机上网以93%占据榜首,紧接着是笔记本计算机(81%)以及上网本与平板计算机(24%, 23%)。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出现了很多受人们喜爱的应用和服务,尤其是碎片化时代的来临更加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尼尔森在线研究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在使用频率上,56%的用户一天多次移动上网,72%的用户每天至少一次移动上网;而在使用时间上,21%的用户每次移动上网时长超过1小时,42%的用户每次移动上网时长超过30分钟。移动互联网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透过零碎时间的积累,掠夺传统媒体占据潜在消费者眼球的时间 。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上网频率和时长所形成的黏性,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发展移动互联网,必须研究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行为习惯,尼尔森在线研究通过此次调研发现,78%的用户透过移动设备上网来消磨时间,72%的用户在独自一人时会使用移动设备上网,70%的用户会在交通工具上移动上网。人们在独处,或者无聊的时候最容易使用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时间分配和移动上网随时随地地便捷,使得各类符合这些特点的移动设备应用和服务获取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以游戏为例,较难上手和较为复杂的游戏将很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取胜,而简单类型的会更容易获得成功,如何更加巧妙地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进行产品的创新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内容制造商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随着智能手机和3G的普及化,未来手机网上应用将会更加多元化,促进整个产业不断进化。根据尼尔森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一项研究发现,Top5应用下载类别和Top5应用程序类型分别具有显著的特点。

Top5应用下载类别的顺序分别为:沟通、信息服务、图片/图书、音乐和游戏。应用下载类别代表着手机上网用户的行为现状,更多的人通过手机等各类移动设备上网,主要还是以沟通为主,各类数字化生活为辅。与人保持联系和沟通始终是互联网时代重要内容,即时通信、SNS、微博成为了人们移动上网的重要因素。而虚拟运营也一直是互联网公司不断尝试的焦点之一,无论是小米科技的米聊,还是腾讯微信的推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互联网企业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的战略部署和初步尝试。人们也希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得到比当前电信运营商更好的通信服务。沟通、信息服务和图片/图书都符合当前碎片化时代的本质,也自然成为了用户首选的服务内容。

Top5应用程序类型的顺序分别为:网络聊天工具、音乐下载、电子书/图书下载、电子邮件和手机小工具。应用程序类型表明了当前的应用和服务提供商的产业现状,除了沟通类型程序以外,下载成为了内容的主题,由于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的流量费用问题,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先下载,再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浏览和使用,包括电子书、音乐等。另外,在交通工具上移动上网的信号问题也导致了人们更加愿意在信号充足的时候下载,在闲暇时刻使用的行为习惯。

时间碎片篇6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碎片化学习;学习者;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10-03

一、引言

2015年“互网+”升级为国家战略。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统计,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的总体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10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在线教育用户达到11789万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各行各业进入到在线教育的用户大军,同时,在线教育做得更加深入和细化,朝着更加多样化服务的方向拓展。

远程开放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业余时间学习的主要方式。据有关研究显示,一个组织中的正式学习(培训)所占比例不足20%,80%为包括碎片化学习方式在内的非正式学习手段。而信息更多的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再加上外界的干扰因素又很多,时间常常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进行专门学习。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面对这些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人们该如何选择,以网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远程学习者又该怎样适应,碎片化学习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 “休闲”的学习方式。

二、碎片化学习的定义

对于碎片化学习,虽然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国内的学者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却非常多了,通过中国知网的关键词检索,可以检索出与“碎片化学习”相关的文献72980篇之多。这些文献中作者大多给出了自己对碎片化学习定义的理解。例如,祝智庭指出:学习碎片化肇始于信息碎片化,进而带来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空间碎片化、媒体碎片化、关系碎片化等。[1]王承博、李小平等认为碎片化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工具,利用碎片化阅读或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来学习并挖掘有意义的知识碎片,并对知识碎片进行加工、存储、应用的建构过程。[2]王竹立将碎片化学习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碎片化学习指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而狭义的碎片化学习则局限在上述定义中的非正式学习范畴。[3]

以上定义的相似之处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碎片化的资源或内容,这里要注意的是学习,包括对知识的思考和重构,并不是简单的阅读或直接的被动接受。那么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碎片化学习就是指学习者通过利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PAD等)在互联网环境下、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加工和重构,并融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的一种学习方式。

根据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可以概括性地将碎片化学习分为知识的碎片化和时间的碎片化。这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在一定程上,碎片化的时间里,所学的知识基本上就是碎片化的知识。

知识的碎片化学习强调的是远程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切分,形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来进行学习或者是学习者按照需求对已有的现成的知识点碎片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很多网络课程的相关模块就将知识点进行了细分,例如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核心课程“公司财务”就利用微课堂的形式,将每个知识点做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用知识点所含的关键词来命名,这样就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复习。

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就是远程学习者利用自己闲散、零碎的时间来进行的学习,例如地铁的途中、排队、等人、等车、睡前等不确定的“零碎、闲散”的时间。这与建构主义主张的学习方式非常相似。建构主义主张在真实情境下开展自主、协作和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打破了原有的以书本为载体的线性知识结构,导致学习过程也不再是线性的了,而呈现出某种碎片化特征。[3]

三、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碎片化学习的分析

1.碎片化学习分析

碎片化学习是目前互联网学习中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从碎片化学习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互联网时代下的碎片化学习在学习时间上更加灵活;学习的内容概括性强,更有针对性且获取方式比较容易(朋友圈的分享、网站的智能推送等)。

虽然碎片化学习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但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碎片化学习的知识或内容大多是简化了推演过程的事实的集合,缺少逻辑关系,有些则是不全面甚至断章取义。虽然碎片化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进行碎片化学习时,会在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结构中会形成一个一个分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缺少逻辑主线,很难聚合成系统性的知识。由于碎片化知识有很强的针对性,忽略了根据实际环境分析问题这一步骤,缺乏环境的适应性。碎片化知识会让人忽略基础,沉迷于形式,盲目地接收这些“新知识”而不去深入思考。针对这些问题,网站问卷星就“网民在阅读不同的碎片化信息时,对他们信息处理能力”进行了一项随机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进行碎片化学习时,有36%的网民能够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但也有32%的学习者没有考虑过对学习、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这部分占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除了系统地学习知识、独立思考、仔细分析外,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将碎片化知识形成体系或将碎片化知识纳入自己现有的学习体系中。

2.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分析

参加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主要是在职的成人,他们的学习目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大部分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学历和文凭,也有一些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在职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考虑家庭和学习的需要。[4]因此,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来说,用于学习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们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即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可以很好地监控远程教育学习者中的碎片化学习情况。以国家开放大学的2015秋季学期“人体生理学”课程为例,该网络课程基于moddle平台建设,moodle 平台有非常完善的日志功能,2015秋季学期共12周,总部平台选课人数345人。通过对平台日志中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人体生理学”课程学生的平均出勤周数是5周,出勤天数11天,平均每周的出勤天数2天,那么在这2天中的学习时间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在不能保证充足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利用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远程学习者不得不选择的学习方式。

3.远程开放教育的有效碎片化学习

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教与学处于准分离,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者要围绕个人最近思考的中心问题来进行选择,因为只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用斫饩龅鼻懊媪傥侍獾哪谌莶拍艹晌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中心。[5]

首先,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自学)过程中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据需求才能知道自己如何进行选择,让学习行为围绕着思考进行。学会了思考,才能将知识碎片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开放的,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延展自己的知识网络。碎片化学习的结果是巩固已有的知识,拓展未知的领域,要注意避免碎片化的认知。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在线答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答疑可以消除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困惑,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脉络,验证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再次,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者通过课程论坛、微信、QQ等工具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享学习资源。例如,慕课学习者来源和分布很广,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学习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扩大视野,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6]

最后,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能有效监督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尤其对于碎片化式的学习,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有效过滤无用的知识碎片,保障学习者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内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

开放教育环境中的碎片化学习并不是一种暂时性学习,而是一种长久性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习带着思考,延伸阅读和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开放教育的网络化学习时代,学习者面对大量的学习资源,应该以思为主、先思后学。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泛在学习,需要学习的东西大大超过我们学习能力的极限,这些知识只通过简单的过眼云烟式的阅读、添加到收藏夹并不能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学会主动思考已经成为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据需求才能知道自己如何进行选择,让学习行为围绕着思考进行。学会了思考,才能将纷繁复杂的信息与知识碎片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可以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性地思考和学习,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国际观察与国内动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3).

[2]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张琳.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27.

[3]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10.

[4]陈国凤.浅析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J].社会纵横,2005(6).

时间碎片篇7

关键词:大学生 “碎片化”阅读 理性应对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4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媒介主体,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成为了大学生的宠儿,随之而来的“碎片化”阅读成为了当今社会无法避免的潮流趋势。在“碎片化”阅读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背后,我们更应看到“碎片化”阅读对于人们思想内容、思考方式以及阅读深度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理性应对。

一、阅读方式的时代变革

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青铜石碑到竹木简帛,直至造纸术及印刷术普及,先后兴起的新媒体诸如报刊、广播、电视,而今却都已成了传统媒体。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读书观念和阅读习惯进一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国民(18-70周岁)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的人群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幅达13.0%。在我国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90.6%的读者表示阅读过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同类纸质版。由此可见,阅读方式正在从实到虚,从纸质阅读转到屏幕阅读。一个以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为标志的快速、浅表性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正在加速影响着广大读者。

二、“碎片化”阅读定义及特点

微博、微信等以势不可挡之势使得大家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转而利用各种闲暇时间拿起手机打开各类软件查看五花八门的信息,形成一种新的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

1.“碎片化”阅读定义

所谓“碎片化”,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所谓“碎片化”阅读,一方面是指读者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终端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另一方面是指读者阅读的是短小的片断式内容,即随时可中断的零碎化、片段化、非结构化阅读内容。“碎片化”阅读的最好诠释就是大学生群体中受众率极高的微博、微信等软件,现在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已经习惯在课间休息时间拿出手机浏览各类信息,更有甚者俨然已经成为低头一族。“碎片化”阅读完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阅读内容“碎片化”。以微博为例,在字数140的限制下,人们总会想尽办法使语言尽量简洁以表达更多的内容。人们可以将一件事情以微博的形式切割成许多部分,随着事情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继续发微博记录事件的发展,也就是将新闻信息切割“碎片化”。而对于阅读微博的人来说也是“碎片化”的,因为受教育程度、思考能力的不同,微博用户对于同一新闻信息的理解与考虑也是大相径庭,这就代表微博信息中的内容被多元化,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各个方面,这也是“碎片化”的一种表现。第二,阅读时间“碎片化”。微博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人们打发时间,于是人们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打开微博,开始浏览一条条“碎片化”信息。人们习惯于将时间切割,在小段的时间内或浏览信息。在这些看似无事可做的短小时间内,能有像微博这样的软件让人们消遣,同时进行一定的人际交往,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是十分乐意接受的。第三,阅读形式“碎片化”。现在大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拍摄任何需要的图片,发表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些使微博信息的和接收方式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简而言之,“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体现在其内容、时间、形式的“碎片化”上,而大学生也逐渐适应这一阅读模式甚至没有察觉其危险性,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碎片化”阅读所包围,需要了解“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以便于理性应对。

三、“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1.“碎片化”阅读的利

“碎片化”阅读由于它可以随时中断,内容、时间、形式“碎片化”的特性,为适应于“碎片化”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知识、信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如今的网络用户在世界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也就说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逐渐加深。网上用户的增加,伴随着的是网上信息的多元化加剧。每个人对于网络信息的不同见解使得网络信息的更新换代加速,也让读者可以接受更多不同的信息,了解以前未曾获得的知识。

其次,知识、信息共享。网络用户们在网络上各抒己见,相互传阅各类信息,使“碎片化”阅读拥有了极高的受众率,也让阅读不再是某个群体的特权,人人都享有阅读的权利。这不仅是网络普及化的象征,也体现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不仅仅是大学生,只要是懂得网络的人,都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第三,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方便快捷。这大概是网络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的最大优势。不论你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学校里,都可以随意进行阅读,不再受制于书本,局限于地点时间。这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再背着厚厚的书本,也不用非要去图书馆借书,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信息。

第四,读者可以相互交流,参与人际交往。传统阅读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的信息无法与人交流,很难产生共鸣。而“碎片化”阅读则恰恰相反。它鼓励人们阅读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意见,并且在这种平等独立的对话中,会让人有新的启发,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更能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碎片化”阅读的主动性为读者阅读后进行交流,参与人际交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最后,有效利用零碎r间进行阅读,提高时间利用率。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人根本找不到合理的时间来进行传统阅读,而“碎片化”阅读由于其随时可以中断的特性备受青睐。读者可以在各种零碎时间进行阅读,有效利用了这些原本被荒废的时间,这也是另一种节约时间。

2.“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碎片化”阅读在时间的合理利用和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方面都是很有益处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美国科技作家卡尔认为:“我们牺牲了深入阅读的功能,变成只是信息的解码者,形成丰富的精神连接的能力被搁置。”由此可见,“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使读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信息,让人们关注的层次、方面完全不同,由此导致的对信息的注意力分散也是显而易见。阅读本身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然而在其“碎片化”特点的影响下,读者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于阅读,可想而知这样阅读的结果往往会是无用功。其次,容易使读者头脑浅薄化,思维“碎片化”。“碎片化”的信息使读者的思维受其影响,也被切割成许多部分,成为“碎片化”的模板。信息的“碎片化”、多元化其实也就意味着信息的浅薄简陋。许多网上信息都只是流于表面,单单叙述一件事情于我们的思维头脑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阅读后的反思与启发。而“碎片化”阅读恰恰弱化了这一最为重要的步骤,只是挑选出吸引读者眼球的信息大肆传播,却并没有给予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对于阅读来说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

第三,容易使读者形成惰性化依赖。“碎片化”阅读却让读者的思考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在阅读后费心去思考而是依赖于网上的见解。以微博为例,很多人喜欢刷微博,感觉这样刷了微博之后接收了许多信息,了解很多知识,然而一觉起来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并不是阅读,更称不上学习,这不过是走马观花,于我们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最后,使读者沉迷网络交流,忽视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明明家人、朋友就在身边,却非要在网络上对话,不论是一起聊天还是一起吃饭,人与人之间永远隔着手机,这样下去,人类的语言功能会不会就此丧失,只剩下手指还能继续活动?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是虚拟的,不可捉摸,根本无法与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不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交往,我们不能沉浸在网络的猎奇世界中,还是应该回到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人际关系。

四、如何理性应对“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科学技术变革与时展的产物,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快速移动,而在这移动的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多,时间也被切割为无数小块,使人们没有时间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真正阅读一本纸质读物,于是电子网络阅读应运而生。手机上各类软件,为人们提供了在零碎时间进行零碎阅读的平台,也就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既然“碎片化”阅读的大势已然不可避免,我们就不能妄图改变这一社会趋势,而应该改变自己,适应这股潮流。

首先,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依赖于网络上的知识见解,错把这些信息都当作是自己思考所得,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欺欺人,只会使阅读毫无意义,我们自身则毫无进步。

第二,我们要在传统阅读与“碎片化”中阅读中保持平衡。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然而不管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文字所承载的文字力量始终如一。不论是青灯黄卷式的纸质阅读,还是即时的在线浏览,我们都应该寻找其中的平衡,以达到阅读的目的。传统阅读的书卷魅力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经典,寻找自己的感悟;“碎片化”阅读则让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两者相辅相成,追求其中的平衡必然让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我们需要不懈地追求阅读品质。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我们都应该看重阅读品质。经典著作的生机活力源源不断,甚至历久弥新,即使已经越过千年,依然可以从中发现新的魅力,也唯有这样的书籍才能真正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开始自发的思考,从而获得启发。阅读品质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读者的精神滋养居于这些经典书籍之中,读者的反复咀嚼使这些经典焕发新的活力。对于阅读品质的追求不仅仅是对古著经典的继承发扬,更是心灵智慧与精神境界的传承。

五、结语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让人难以判断其正确性与可靠性。“碎片化”阅读在为我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唯有正视“碎片化”阅读在如今社会中的地位,懂得在“碎片化”阅读的同时,结合传统的纸质阅读,细细品味经典名著,再加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实现阅读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M].上海:南海出版社,2009.

[2]陈奕,凌梦.微博 “碎片化阅读”传播麻醉功能解读[J].编辑之友,2014(5).

[3]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OL].[2011-03- 22].http://.cn/dtygg/dtgg/201101/P020110119328960192287.pdf.

时间碎片篇8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碎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89-02

微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碎片化,生活的碎片化、信息的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等等,碎片化已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时代碎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碎片化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一、微时代与碎片化

1.微时代的到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传统的直接交流方式慢慢被数字化科学技术工具所代替。人们空间上的距离缩短了,可是单调的形式却增加了人们心灵上的漠然。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更亲近更简单的交流方式正悄然兴起,从微博衍生出来的各种新兴的社交微媒体正逐步迈入互联网舞台。

“微时代”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热门词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于微时代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在总结、归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微时代是指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自媒体获得广泛应用而随之兴起的特定命题,它通过新型的、可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为载体,信息传播更具流动性和快速化的一个新时代。在微时代里信息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可以说它是互联网时代的延续与发展。

2.碎片化的含义

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碎块[1]。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我们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将每天所见的事物、所有的感悟即时性地表达和传播出去。相应地我们每天所收集和接触到的也多是这种即时、凌乱、琐碎的信息和感悟,这给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而来,人们很难有大段的时间获取信息、交流情感,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

3.碎片化学习

关于“碎片化学习”一词,学术界目前尚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定义,不过在网络教育、移动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有所提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新型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中最能彰显其特征的是内容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和媒体碎片化[2]。首先,碎片化学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零碎知识,内容具有明显的碎片化、非系统特征;其次,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更倾向于利用忙碌之余的短暂碎片时间充实自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最后,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的形态,媒介自身迎合着时间碎片化的脚步向着短、平、快的趋势演进。

二、碎片化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

碎片化是微时代的特征之一,它影响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到高校中,碎片化对高校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碎片化对高校教育活动的影响

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所谓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3]。微时代碎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播个体的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思想理论信息的中心和权威的代表,而是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启蒙者和领路人。因此,在微时代,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更有利于任课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微时代碎片化的环境中,学生开始习惯于碎片化地获取信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授课内容传到网上,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进行答疑。通过及时便捷的信息传递终端,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互动,通过微信、QQ等与学生保持联系,通过微信、微博状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传统课堂讲授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学习中。在微时代背景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应该为高校所用,例如研讨式教学法。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教学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取长补短,提高高校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教学实现条件更加丰富。教学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高校促进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时,可以应用各种移动设备和应用软件。教师可以利用PPT、网络视频等方式讲授课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营造更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平台上传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和习惯性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学习的延伸,包括学习时间由课堂延伸到课余,学习的地点从教室延伸到无处不在。微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接收平台,可以满足学生碎片化的生活,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碎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时间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日益被切割成片段化。特别是高科技通信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手机的应用,占据了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学习时间。高校时间的碎片化主要表现为课上、路上、车上、饭桌上,大多数人加入了“低头族”。学生上课精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再加上智能手机的应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导致不能完整听取教师的授课内容。

其次,信息的碎片化,大学生所面临的信息更多的是网络数字化信息。而网络信息日益微型化,通常是一个符号、一个图片、一段视频,甚至一个表情,隐喻着一个碎片化的信息,即很难呈现出完整、全面的信息。再次,知识的碎片化,即当今社会的知识不再完整、系统,而变为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知识的碎片化可以使大学生在进行系统化学习后,对于没及时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学习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广泛弥漫于零碎的时间中,可随时借助移动智能通信工具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

三、高校加强学生碎片化学习效果的对策

微时代同样也是一个知识剧增与速衰的时代,面对爆炸式增长以及同样快速“老化”的知识,所有人都身处一种“知识超载”与“知识饥饿”兼有的尴尬境地[4]。在各类信息碎片化传播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分辨信息的真伪性,需要高校能够找到有效的途径,加强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能力。

1.适当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靠老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微时代的碎片化特征强调个体的主体性,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将大学生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体系、讲授方式,还要调查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碎片化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学生开始习惯于碎片化地获取信息。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进。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碎片化学习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将教学总目标烂熟于心,并具备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能力,将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分解,从而构建以主题为单元的碎片式学习资源[5]。要想使教学课程在碎片化的教学单元里能够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面,适当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只有随着教师的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才能得到更完美的实现。

3.充分发挥“微平台”优势

高校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主动创建高校“微平台”。通过“微平台”窗口,增进师生交流互动,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建立红色网站,树立“红色网络领袖”[6]的典型。各院系应该依托自媒体,搭建网络心理咨询的“微平台”,利用微博等手段,创建校园、班级微博群、微信群等公共信息交互平台,将各类学习资料及时上传,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自主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11-18.

[2]张克永.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3.

[4]陶侃.微时代视域中期刊编辑的碎片化学习[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5):59.

时间碎片篇9

微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碎片化,生活的碎片化、信息的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等等,碎片化已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时代碎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碎片化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一、微时代与碎片化

1.微时代的到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传统的直接交流方式慢慢被数字化科学技术工具所代替。人们空间上的距离缩短了,可是单调的形式却增加了人们心灵上的漠然。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更亲近更简单的交流方式正悄然兴起,从微博衍生出来的各种新兴的社交微媒体正逐步迈入互联网舞台。

“微时代”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热门词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于微时代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在总结、归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微时代是指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自媒体获得广泛应用而随之兴起的特定命题,它通过新型的、可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为载体,信息传播更具流动性和快速化的一个新时代。在微时代里信息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可以说它是互联网时代的延续与发展。

2.碎片化的含义

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碎块[1]。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我们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将每天所见的事物、所有的感悟即时性地表达和传播出去。相应地我们每天所收集和接触到的也多是这种即时、凌乱、琐碎的信息和感悟,这给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而来,人们很难有大段的时间获取信息、交流情感,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

3.碎片化学习

关于“碎片化学习”一词,学术界目前尚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定义,不过在网络教育、移动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有所提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新型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中最能彰显其特征的是内容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和媒体碎片化[2]。首先,碎片化学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零碎知识,内容具有明显的碎片化、非系统特征;其次,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更倾向于利用忙碌之余的短暂碎片时间充实自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最后,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的形态,媒介自身迎合着时间碎片化的脚步向着短、平、快的趋势演进。

二、碎片化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

碎片化是微时代的特征之一,它影响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到高校中,碎片化对高校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碎片化对高校教育活动的影响

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所谓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3]。微时代碎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播个体的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思想理论信息的中心和权威的代表,而是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启蒙者和领路人。因此,在微时代,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更有利于任课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微时代碎片化的环境中,学生开始习惯于碎片化地获取信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授课内容传到网上,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进行答疑。通过及时便捷的信息传递终端,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互动,通过微信、QQ等与学生保持联系,通过微信、微博状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传统课堂讲授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学习中。在微时代背景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应该为高校所用,例如研讨式教学法。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教学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取长补短,提高高校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教学实现条件更加丰富。教学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高校促进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时,可以应用各种移动设备和应用软件。教师可以利用PPT、网络视频等方式讲授课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营造更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平台上传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和习惯性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学习的延伸,包括学习时间由课堂延伸到课余,学习的地点从教室延伸到无处不在。微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接收平台,可以满足学生碎片化的生活,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碎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时间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日益被切割成片段化。特别是高科技通信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手机的应用,占据了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学习时间。高校时间的碎片化主要表现为课上、路上、车上、饭桌上,大多数人加入了“低头族”。学生上课精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再加上智能手机的应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导致不能完整听取教师的授课内容。

其次,信息的碎片化,大学生所面临的信息更多的是网络数字化信息。而网络信息日益微型化,通常是一个符号、一个图片、一段视频,甚至一个表情,隐喻着一个碎片化的信息,即很难呈现出完整、全面的信息。再次,知识的碎片化,即当今社会的知识不再完整、系统,而变为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知识的碎片化可以使大学生在进行系统化学习后,对于没及时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学习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广泛弥漫于零碎的时间中,可随时借助移动智能通信工具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

三、高校加强学生碎片化学习效果的对策

微时代同样也是一个知识剧增与速衰的时代,面对爆炸式增长以及同样快速“老化”的知识,所有人都身处一种“知识超载”与“知识饥饿”兼有的尴尬境地[4]。在各类信息碎片化传播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分辨信息的真伪性,需要高校能够找到有效的途径,加强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能力。

1.适当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靠老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微时代的碎片化特征强调个体的主体性,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将大学生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体系、讲授方式,还要调查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碎片化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学生开始习惯于碎片化地获取信息。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进。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碎片化学习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将教学总目标烂熟于心,并具备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能力,将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分解,从而构建以主题为单元的碎片式学习资源[5]。要想使教学课程在碎片化的教学单元里能够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面,适当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只有随着教师的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才能得到更完美的实现。

时间碎片篇10

文件碎片一般不会在系统内部引起问题,但文件碎片过多会使系统在读文件的时候来回寻找,引起系统性能下降,严重的还要缩短硬盘寿命。另外,过多的磁盘碎片还有可能导致存储文件的丢失。由于上述原因,及时地对电脑磁盘进行碎片整理显得非常必要。但是进行过类似操作的朋友们经常会有这样的苦衷:一般磁盘碎片整理工具在整理碎片的时候会占用大量的资源,导致在整理磁盘碎片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其他工作;整理磁盘碎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某些分区无法进行碎片整理,这是因为在分区中一些文件正在运行,所以无法正常进行整理。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让很多朋友觉得磁盘整理烦不胜烦。本文中笔者将为您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一款小软件Diskeeper来解除上述磁盘清理工作中的困扰,轻松完成磁盘整理工作,让系统运行流畅如新。作为一款久负盛名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Diskeeper 2008具备其他工具所没有的“实时监控碎片整理”、“后台碎片整理”等独有功能。

三、系统文件碎片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