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1:29:09

新体系

新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层次创新主体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但绝大部分研究都过于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而忽视了那些与世界生产体系的联系并不那么密切的区域以及那些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区域,但这些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有建设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如何构建合适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以分析和指导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目前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中都回进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两个视角出发,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区域化处理,尝试性地为此类地区构建理论分析工具,以期帮助这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者寻找问题和明确定位。

一、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所有前现代的经济中,(以新产品数量衡量的)创新是缓慢的,也不是社会长期锁定的系统目标。然而,在现代经济体中创新却被赋予了明显不同的功能和地位。受篇幅限制,我们无法准确而全面地阐述创新体系功能这个跨学科的问题,只能尽可能简洁地提示我们认为至少不应该被忽略的几点: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同时也是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按照Luh-mann(1984)的体系理论(SystemTheory),现代经济体系的维持依赖于支付行为的接连发生,但每个生产者都面临着两方面的拒付可能,一是竞争促使产品不断老化(其结果是利润下降),这促使新产品的出现,二是新产品引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必须不断引入新产品,同时尽可能减少引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就是说,创新是现代经济体系维系的必要条件,—这个经济体系要么增长,要么死亡。

其次,不断的竞争会推动经济体系自身的“彻底合理化”(Durchrationalisierung),其结果之一就是各种“标准”(主要包括统一的生产标准、消费倾向、教育内容和游戏规则等)的确立,从而明确了竞争的话语权。这一过程也可称为市场一体化:它不仅仅指经济主体在某个市场内的整合(integration),还更多地意味着市场标准的统一(unification)。

再次,现代市场经济推动着全球化,而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吉登斯所看到的时一空分割的经济含义正迅速消减,还意味着各种“全球标准”的确立。最终,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实体将可能融合为“一个”而且是充分竞争的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国家竞争力。

第四,技术变迁的系统化,用卢曼体系理论的语言讲,就是科学体系的经济化和经济体系的科学化,即科学和经济体系之间强烈的互相渗透。这一点与19世纪科学以新知识生产为己任与经济负责技术运用相对独立的分工相比,是明显不同的。技术变迁不再是主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了,科研机构和政府也日益深入地卷入到技术变迁的进程中。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知识创新呈现出所谓“三重螺旋”的格局(EtzkowitzandLeydes-dorff,1998),也加深了技术创新对其所在的整体(而且主要是区域整体)环境的依赖,从而导致7创新的“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的转化(Isaksen,2001)。这一转化过程可以了解为创新的区域化过程,亦即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

在“一个”世界经济体形成的过程中,区域差异也在扩大。CookeandMorgen(1998)认为,目前只有在SiliconValley,Emilia-Ro-nlagla和Baden一Wiirttemberg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区域体系,因为只有在这些地区科研和经济体系之间的相互渗透才发挥到了极至(PeterFranz,1999)。这种站在全球高度审视区域创新体系尽管多少有些令人沮丧,但对总结理想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特征是有益的。也有学者争辫说,事实上,世界上所有地区都有某种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ToedtlingandKaufmann,2001):不仅仅在那些先决条件较好的地区,而且在老工业区、边缘地区,乃至农村地区都存在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因此,更为重要的研究工作应该放在发现不同的创新类型和比较创新能力强弱的影响因素上,这将有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参照体系并认清有关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不足。

笔者无意继续深入讨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而是给出两个限制性的条件:一是区域创新体系至少应该能系统地支持区域内新产品的出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必须有能力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这种趋势。

二、市场分割与创新层次

除了上述对创新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普遍因素外,时具体创新而言更为重要的还是它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因素,包括:(1)各个区域的发展不仅在层次上而且在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政治(包括区域政治)依然在很大程度决定(至少影响)着资源的流动;(3)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分割的;(4)资本、技术,尤其是人的流动还是受着各种各样的限制;(5)发明以及创新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受篇幅限制,这里主要说明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尽管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国家、跨区域以及区域的层次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感受到,但是总体而言,市场还是处于分割状态,而且这种状态还将在很大程度上长久维持下去。这部分是因为贸易政策的差别,部分是因为购买力和消费者偏好的差异,甚至也受到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尽管产品的升级和替代长期来看对生产者而言是不可进免的,就几十亿人都处于消费不足状态的现实而言,几乎所有类型和层次的产品都有潜在的消费市场。

从生产网络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分割的另一层涵义。区域间的交流虽然一直存在,但在现代生产侵入以前,各个区域都有相对完整的独立的生产网络。现代化、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在改造区域生产网络的同时也不断地侵蚀区域生产网络的完整性,但目前所有的区域还都有或强或弱的、完整程度不一样的、现代化程度不同的、技术层次差异巨大的生产网络。尽管,区域创新体系的隐含目标显然是要协助区域更好、更快地现代化这些生产网络,但无法否认,即便是那些落后的生产网络对于它们的区域而言还是有存在意义,至少在短时间内知此。—条件是,它们还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区域生产网络和区域市场只有部分重叠。这种不重叠性应该是现代经济的一个特征。

指出市场分割,对于企业创新定位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不一定要成为全球竞争者(globalplayer),甚至不需要成为全国的供货商;只要有合适的顾客群,它们也可以瞄准本地市场、其它区域市场。也就是说,只要不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所谓新产品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全球的、全国的、跨区域的、区域的、本地的、企业的。就某个时间点的同一种产品而言,全部市场规模显然是依上列次序下降的,但对于具体企业而言,其产品的市场或潜在市场并不一定会存在这样的序列。

对发明进行专利保护意味着承认知识的经济价值。保护层次的区别体现了创新类别的差异。比知,国内将合法的药类创新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国内外都没有上市的,第二类是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第三类是国外已上市,国内还没有的,第四类是改进型新药,和片别到胶囊,第五类也是改进型新药,和饮片#到注射液,第六类是仿制,分为受权仿制及国家特许。此外,企业还可以合法引入专利保护已经过斯或产品本身没有申请专利保护的新产品。本文将这些创新类型的区别简单地理解为创新深度差异,这样就可以看到,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的引入成本应该与创新深度成正比,即创新深度越高,则创新成本越高,反之亦然;而潜在的竞争激烈程度则与创新深度成反比。但是,在复杂、动态的现实中,创新深度与创新成本及竞争程度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潜在的市场规模却不一定与创新深度有线性关系,加上企业的营利情况受许多其它因素(管理、人力成本、利率等)制约,因此,创新深度与企业业绩不一定正相关关系。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即便是创新深度一样,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于知识及其它投入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些无疑都会影响企业创新的选择空间。

三、企业创新能力及区域创新类型

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企业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支付创新成本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市场营运的能力。创新成本可以源于创新知识的购买,也可以是自己研发和参与研发所产生的费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是源于自身的技术积累(包括人员培训、人才引进、设备投资等),也可以直接(但只能是部分)从市场上购买;市场营运既可以通过自己的营销体系,也可以委托其它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创新能力可以是内生的,也可以是外源的。由于技术层次差异、知识等级不同,由内生资源转化而来的企业内在创新能力也应该是有层次差异的。但是,一方面内生资源最初也来源于外部环境,而且对于初创的企业来说,合理地利用外在资源往往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成熟的企业也必需不断从外部环境获得补充、更新、升级。企业创新中运用的外来资源(知识、设备、资金、市场)从地域层次角度,可以分为区域内的、跨区域的、国内的及国际的;从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企业的、科研机构的、政治的;从支付的角度,可以分为市场的、半市场的、非市场的。正是通过在不同层次上同不同的主体产生不同形式的交换,企业创新与外在环境发生了不同的关系,而这些不同的关系又使我们可以从技术层次,从产业分类,从行业分类等角度区分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

在成都市的中小企业调查中我们发现,根据企业创新运用外在资源的程度和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创新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交换关系。抽去成都创新的区域特征,笔者可以得到更为一般的六个主要创新类型:完全市场创新、其它企业及研发机构的衍生创新、完全自主创新、企业间合作创新、与研发机构的合作创新、在政府创新服务体系帮助下的创新。这些创新类型显示在完全内生和完全外源的创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类型。单就这些类型而言,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同一企业的创新中在不同时期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类型。事实上,除了创新深度、创新频率外,整合不同创新形式的能力也是某个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因为创新事件是非常复杂的,有些还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因此,在企业的一些创新事件中,创新类型的交替出现是可以理解的。

和果能够确定这些类型出现的频率,并具体区分这些类型中创新的区域内因素的参与程度,那么就可以找出区域创新的主体类型;参照创新深度,可以区别区域创新的层次;参考参与企业的多寡、创新出现的频率,可以发现区域创新的活跃程度。将这些变量结合起来发现,我们就可以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区分区域创新体系的能力和类型。

四、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我们的建议

新体系范文篇2

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国际比较;区域竞争力

一、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概述

区域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范畴,并对产品、技术、市场、组织等创新活动进行了界定。在其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后人对创新理论不断进行深化和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弗里曼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使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世界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产业群的迅速成长,使人们注意到创新活动的强烈地域性特征。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了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Innovationsystem)理论。

较早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Cooke(1996),他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研究机构和高等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另外,Asheim(1997)、B.Carlsson(1999)、Cassiolato(1999)等也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而FrarzToctling(1999)则提出了区域创新的五个特征。近年来国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转向具体案例,如Doloreux(1999)、PhilipCooke(2002)以及BjornT.Asheim&ArneIsaksen(2002)等的研究。

在国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大量研究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2001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中国人民大学的陈秀山等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四川大学的顾新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发展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吴贵生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技术创新行为主休,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构成的开放性网络系统。

综观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还没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不仅概念界定模糊,研究对象也多侧重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地区。虽然如此,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却是可以被提炼出来的,主要包括:①主体是企业、研发(R&D)机构;②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技术)的广泛介入和政府的适当参与;③创造和转让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产品;④围绕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产品创造和转让形成的创新网络(innovationnetwork);⑤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国际比较

在世界范围内,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市场基础、文化传统等的差异。造就了各国不同的区域创新体系。

2.1英国的知识带动型

英国也是一个具有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英国人注重稳健和忠诚等保守主义因素,悠久的历史也使英国有着浓厚的文化知识氛围。英国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以知识的生产和加工为主要推动力的,知识创新性企业和研究型大学是英国区域创新的支撑载体。为了推动知识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英国政府鼓励科研型大学建立科技园区,19世纪80年代,英国46所大学举办了近20个科技园,1987年发展到37个,2000年则达到了53个。一些著名的科技园如剑桥工业园、赫利奥特瓦大学科技园、艾斯顿科学园、沃里克大学科学园等,大大加强了知识的研究和应用之间的联系。

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一直是英国政府在区域创新中关注的重点。为了鼓励知识创新,英国政府很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3年的《科学技术白皮书:实现我们的潜力》,标志着英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变自主研发为吸收扩散,强调知识的流动性,并通过加强技术扩散来降低知识价格水平。1995年又推出了《加速前进》白皮书,提出了“技术共享与转让的效益指标”四要素7个指标,并制定出一系列计划来支持技术扩散过程。如政府无偿转让由公共投资形成的知识产权、政府及研究理事会退出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线、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共同承担R&D”,以及“通过物化的R&D流动和专利化知识的市场分布”促进技术扩散等。1996—1997年,英国政府用于技术扩散的花费超过5000万英镑。为解决知识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英国主管科技和工业政策的贸工部甚至考虑设立“知识银行”,通过基金或者政府担保的运作方式支持企业进行知识生产和创新。

剑桥工业园是英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典型代表。1969年,为响应英国政府关于大学和工业界联合的呼吁,剑桥大学便于当年开始筹备建立剑桥工业园。2000年,剑桥地区约有1200家高技术公司,就业人数为35000人,年贸易额达40亿英镑。该地区的公司以研究与开发为主,集中了大量的高技术公司,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科学仪器和电子工业,还有13渐增多的生物技术、医药化学、空间技术等方面的公司。剑桥工业园还集中一大批大型跨国公司的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如诺基亚、日立、甲骨文、施乐公司、斯坦福研究所、微软等。剑桥工业园的成功与剑桥大学不可分割。剑桥大学在计算机、信息、物理和生物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通过知识产品化和技术转让得到充分利用。

2.2日韩的技术引进型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日韩两国在发展初期的经济基础较弱,知识和科技的研发力量不足,像英国那样搞自主创新缺乏现实条件。更何况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发挥学习效应,引进而不是独立开发是日韩两国的明智选择。因此,日韩两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技术引进的突出特征。当然,同是实行技术引进,日韩两国的具体做法并不完全一样。日本初期注重模仿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转向自主创新,而韩国在模仿创新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日本的区域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实行模仿创新。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一片萧条,没有基础象英国一样搞独立创新。为了尽快发展经济,从战败的废墟中站起来,日本采取了从欧美购买和引进技术的方式。但是日本战后的飞速发展不仅仅是依靠技术的引进,在引进基础上进行的模仿创新也是日本经济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原因。技术引入基础上的创新使日本企业在技术进步上的起点很高。日本企业具有重视新产品开发的个性,被引进的技术被日本稍加创新即生产出新产品,而且这些新产品很快被出口到技术引进国,赚得的外汇又可以用来引入新的技术成果,然后再创新,如此循环。所以日本企业往往会步入投资少、效益快、质量高的发展轨道。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也开始投入到原始创新领域,实施科技立国战略。90年代后,日本的实用技术成果层出不穷,便重点引导产学研结合。而日本在60年代开始设立的科技园和科学城,如筑波科技园、关西多核心科技城等,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区域创新体系。另外,日本的区域创新还很注重管理技术的创新,更好的发挥了工程技术创新的效应。

韩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经历了“工业集群——R&D集群——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的过程。韩国的区域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于自身的创新。在工业集群阶段,韩国的出现了大宇、现代、三星和宏达等大企业,并且这些大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R&D中心。在R&D集群阶段,韩国政府通过设立R&D集聚中心着力建设自主创新能力。1978年,韩国在大田特别市的大德组建科学工业园区(ScienceandIndustrialPark,简称DSIP)。到2000年,在DSIP已设立了25个研究与开发类研究所,1个教育研究所和1个国立大学,并建有112个企业研发中心。在工业集群和R&D集群的交互效应下,以技术引进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韩国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2.3印度的政府推动型

在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在软件业上与位居世界前三甲的印度相比。迄今为止,印度已在全国建立了l8个软件技术园,其中已有6228家注册企业,累计出口96.31亿美元,2000年园区的软件出口额达43.59亿美元,全国软件出口额达58.9亿美元。印度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印度区域创新体系的代表,如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到2001年已经拥有4500家高科技企业,另有250多家跨国公司(如IBM、Motorola、Cisco等)在这里开展业务。与其它国家相比,印度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推动作用特别突出,这与印度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不无关系。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开始在印度工业界得到应用。到80年代中期,印度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发展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于是印度政府在1986年出台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印度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软件人才。但是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市场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不足使得软件业的发展缺乏独立发展的基础,政府的责任当仁不让。1989年,印度电子工业局(现信息技术部前身)在制定了“软件技术园区”(STP)计划,并于1991年专门设立“印度软件技术园区(中心)”(STPI)来实施管理这项计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印度政府为了推进区域创新实施了全方位的措施:

在基础设施上,印度大力进行供水排水、电力煤气、电信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上,政府在软件园区设立各种公立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并且鼓励私人资本投资信息技术教育业,同时提倡企业内部设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在政策环境上,印度着力保证软件业发展的制度供给,如投资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倾斜、产品出口和质量标准等等,有力促进了以软件业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三、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区域创新体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个性。无论是知识带动型的英国,技术引进型的日韩,还是政府推动型的印度,不管是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都是各有特色。资源禀赋、市场基础、文化传统、技术背景等差异产生的竞争优势是区域创新体系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我国是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区域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都是刚刚开始。因此,借鉴国际区域创新体系的经验,建立个性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总的说来,国际区域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对我国有以下启示:

3.1知识和技术是区域创新的核心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早在300多年前,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的同时,就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创新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综观英日韩印度等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其共同的核心因素就是知识、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创新,企业、R&D机构、技术中介、政府、人员和资金围绕这一核心因素相互作用而组成创新网络。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传播、应用和创新离不开教育、科研机构、人才和产学研联合体等的作用。日本对于“创新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其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成就硕果累累,韩国和印度由政府牵头的科研机构聚落对于区域创新的作用意义非凡。对于我国来说,要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就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紧紧抓住知识和技术这个核心因素。

3.2区域创新体系要依据竞争优势

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E.Porter认为,一国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优势产业的建立和创新,而要素条件是选择优势产业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区域创新体系。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是区域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区域创新特色或个性之所在,而这正要以区域要素条件产生的竞争优势为依据。日本和韩国在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来发展经济,也是扬长避短。相比之下,印度之所以让政府在区域创新中主导,主要是市场、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落后,而选择软件业作为创新的突破口,正是发挥其软件人才竞争优势的体现。因此,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也要以竞争优势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方向进行突破。如在中部和北部,科研型大学比较多,则可以采用建立大学科技园的方式。同时可以结合韩国的做法,由政府牵头企业和R&D机构组成产学研联合体。西部落后地区则可以采用印度区域创新的方式,由政府主导选择合适的产业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特别要指出的是,促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是带动区域创新的必要路径依赖。

3.3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管是英国还是日韩、印度,其区域创新的路径选择各异,但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重点。英国通过灵活的人事制度和对企业的倾斜政策刺激了大量创新能力极强的新型高科技企业的产生。韩国设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局(SMBA)重点就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技术人才聘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等,尤其是技术企业孵化器(TBI)中心计划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日本则成立各种类型的育成中心来支持企业创新和孵育创新企业。即使是政府主导型的印度,也是主要是通过产权保护、税收优惠和出El鼓励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特别是吸引跨国大公司研发中心落户的政策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影响显著。Krugman通过技术转让模型对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时滞效应分析表明,技术引进和模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小,自主创新才是根本。所以从长远来看,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公务员之家: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下,在外贸上表现为出口产品大都是资源型,高科技含量不足,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在科技上表现为企业科技投入低、科技创新水平低。虽然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增强区域技术创新(如90年代原国家科委启动的“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等),但是我国目前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仍然比较低,特别是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层次性,即东南部高于中部,西部最低。因此,成立类似于国外中小企业管理局性质的政府机构或者中介机构,采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发展的宽松政策等是培养我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可借鉴之道。

3.4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适当参与”是政府在国际区域创新体系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好概括。英国的区域创新中,政府的政策倾斜是工业园区创新企业大量涌现的客观保证;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日韩两国,政府在组织、政策、融资和产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印度虽然是政府主导的区域创新类型,但是并不是说政府就包揽了一切,只不过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在很多方面比发达国家政府发挥更多的作用而已。总的来说,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区域创新环境的制度供给,这是政府“适当参与”的内涵所在。鉴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区域创新需要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备,因此,区域政府要在区域R&D机构建设、区域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企业融资和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方面为区域企业提供应有的保障。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制度创新上,需要政府做出更多的努力,为区域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制度供给。当然,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市场主体的舞台,区域创新还是要依靠企业,政府只能适度参与,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只能适得其反。

新体系范文篇3

论文摘要: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指标的理论预选,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1效能测度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包括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从创新行为主体要素构成的角度,它表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政府对创新的引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运行角度,它取决于对现有创新资源配置的绩效,是资源状况与配置力相综合以及创新环境对创新支持的结果。可见,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取决于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创新能力(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

2对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评述

2.1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

当今各类评价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很多,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①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技术指数。该指数由创新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扩散指数,工业品的出口和调查数据三部分构成。②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技术成就指数。该指标由技术创造、新技术的扩散、老技术的扩散和人类技能四方面构成。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它的指标体系分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部分,报告中的多数指标为各国进行横向国际竞争力比较提供了一个参考。④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综合评价表。该表由人力资源、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以及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市场17项4类指标构成。

2.2国内评价区域创新的指标体系

国内对RIS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在RIS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占很大比重,但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只是RIS效能的内在依据和潜在基础。②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工业技术创新力的评价。这几种评价实质上都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③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评价。徐建国认为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可由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部分综合表征。④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刘国新等在测度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时主要强调了三方面:一是创新创业要素投入,二是创新创业产出及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三是创新创业潜力。⑤对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在国内文献中,目前对RIS整体效能测度的研究非常少。李子彪等认为RIS的效能测度包括对RIS的创新发展能力评价,R]S对区域经济作用和贡献的测量,R]S自身演化的测。

2.3对指标体系的简评

由于国内外对RIS整体效能的评价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开拓阶段,对如何测度RIS的整体效能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尽管国家具有区域的一些共性,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本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但它毕竟是一个具有国家主权的特殊区域,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区域层次。而且,本文的资源型城市特指我国的一些区域,诸多国家层次的特征在这一区域没有体现。所以,尽管国外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建立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宜直接套用。

国内现有的RIS评价指标体系大部分是对RIS某一方面的评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学者们的意见存在一定分歧,而且缺乏RIS对某地区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每年编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作为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指标都具有连续性,而且其中的部分指标能够反映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部分内涵,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把该报告中的指标体系作为构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主要参考之一。

3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3.1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文利用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初步设计为四个层次,即总指标层、类指标层、组指标层和初级指标层。很明显,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就是设计指标体系的总指标层。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及其创新体系效能的含义,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四个维度:知识创造、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环境、创新体系的经济社会绩效。这四个维度构成了本文设计指标体系的类指标层。相对于一般RIS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将更侧重于资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以及城市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等与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密切相关的指标。3.2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理论预选及优化

经过理论预选,初步确定了23项组指标和78项初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选取7位富有经验的专家对所预选的组指标和初级指标进行十分制打分,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通过对回收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剔除隶属度较低的指标,再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科技创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所以对部分虽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暂不纳入指标体系,从而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经过一系列筛选,确定了14项组指标和47项初级指标。经过优化最后确定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4部分指标的解释

4.1知识创造

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区域创新的基础。企业是创新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尽管当前资源型城市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作用,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仍将是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在知识创造指标中从创新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即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两项组指标来体现资源型城市知识创造能力。

4.2创新资源流动

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转型时期,依据目前的现实状况只能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集中突破。在创新资源流动的类指标中,主要考虑了技术转移、科技合作、人才流向、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五个方面,最后由于数据的可操作性选择了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

4.3创新环境

由于创新外部环境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无法纳入评价范畴,在此只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内部环境进行评价,这包括对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评价。本文根据效能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两项组指标为代表对创新硬环境进行评价,选取劳动者素质和政府创造创新环境为代表对创新软环境进行评价。

新体系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其产品生产的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次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增大,从而使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性造成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比较困难,增加了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而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新工艺的积极性。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受行业分割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企业多限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或管理改进,而缺少一些原创性的科技发明。

2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中原地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缺少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贡献率比重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创新意识。

2.2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

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受到建筑产品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建筑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建筑产品生产产地的绝对唯一性和作业区域的相对扩散性,对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业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负担各自的创新费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2)受到支撑条件匮乏的制约。资金、人才与信息是建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资源。目前建筑企业利润普遍较低,缺乏转化资金,没有可靠的投融资渠道,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闲置,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信息市场的建设比较落后,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实施。3)受到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制约。建筑产品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的区别在于:建筑市场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进行商品的生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个工程项目往往被肢解成几个工程,由多家建筑企业同时承担施工作业,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影响了工程质量,限制了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4)受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严密的行业管制和具体的操作规程限制,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同样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转化成创新型企业,使研发制度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3]。因此,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观念与知识、制度与管理、研发与技术等各种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整体[4](见图1)。

3.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综合性创新。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克服旧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建筑企业观念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进行观念创新,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应围绕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好的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员工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5]。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激励,使其固化。建筑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层面上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由企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从调研中发现,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建筑企业中仍存在产权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激励方式共同对科技创新人员起到作用(见图2)。4)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建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应该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将工程项目做为媒介,持续不断地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协作、科技培训等过程[6]。5)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个系统(见图3)。6)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应该以企业的管理者为核心,形成合理的决策,建立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职工紧密协作开展创新活动。建筑企业应建立明晰的权力层级,明确的决策主体,妥善处理好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决策的形成过程,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适度分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及时有效性。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获取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尽早地整合优化企业的核心文化,改善组织结构和建设科技战略,强化管理创新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

4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4.1发挥企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

建筑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要将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整合效应。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为此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爱护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可以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增强建筑企业社会影响力,做好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品牌打入多个相关领域,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1)建立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普遍面临着工作环境苦、作业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业将人才引进与攻关课题研究相结合。2)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使用机制,对每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让员工时时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使每个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持续不断地自我挖掘和开发。3)建立以贡献大小和能力强弱为考评标准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人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以工程业绩为考核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系统,制定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奖惩严明,发挥创新人才评价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激励措施,积极寻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利技术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方式,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模式。5)建立能够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训机制。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建筑企业。要健全创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轮岗互换的形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4.3创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

科技创新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地汇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使科技信息资源能够充分高效地进行共享与交流,为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方位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7]。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项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开发与管理效率,为企业开展异地项目研发、扩大经营范围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经济学、科技创新学以及企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探讨了在中原地区应该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作者:王 颂 刘汉州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金维兴,陆散弘,尚梅,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31-36.

新体系范文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驱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高质量发展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其产业高度成熟,但产能高度饱和,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同时还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劳动力与能源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1]。应对纺织产业困境,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建成纺织强国;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比重,推进纺织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攻方向[2]。在这种大背景下,纺织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等活动结合并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的舞台[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体包括决策系统、组织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及规则系统等方面。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5]。我公司是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在实施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过程中成立的国有控股科技型企业,从创建初期就以“科技为本,市场为纲,人才至上”为发展理念,致力于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航天航空用高性能增强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我公司一直积极探索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目前通过较为完备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1打造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决策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决策,决策系统引导技术创新的选择与实施,是管理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大脑”,是由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活动以及与决策活动有关的机构所组成的有机系统[6]。我公司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1.1技术创新的基本理念。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走向市场,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算是完整意义的创新。我公司提出科技创新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基本理念,以技术创新及市场营销双轮驱动铸就纺织强企,在技术与市场之间建立牢固的纽带,一方面鼓励研发人员深入了解市场前沿及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项目立项和新产品研制;另一方面鼓励营销人员积极参与项目和新产品研发,提升对产品的全方位认识,为产品的市场营销做好功课,确保技术创新成果价值在市场上的充分转化。1.2技术创新方向的决策。我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确定了以市场需求、国家及行业需求、行业关键技术、医疗健康防护需求为技术自主创新的主攻方向,确保了技术创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建立研发和市场之间的充分协同和深度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打通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隔离墙”,使产品的开发从萌芽期就具有市场基因,保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面向国家及行业需求的技术创新,主动解决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满足国家及行业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研发的新型特警战训服面料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警用高端防护服装的长期垄断,多功能消防员防护服系列面料通过自主创新改变了我国消防领域防护服装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的局面。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政策,做强军工产品,研制的多款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已成功配套航天航空工业装备应用。对于面向行业前沿关键技术的系统创新,充分整合公司研发、机电、检测技术优势,围绕行业前沿技术,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标准制定、检测仪器开发、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在防静电、耐高温阻燃等多个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方科”牌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及其“领先一步,永久防护”的技术创新理念已深深扎根。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研制的医用防护隔离服、医用抗菌被褥及其他具有抗菌功能的医用手术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1.3技术创新的决策管理机制。为确保我公司技术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确定了以技术创新水平及成果转化预期为目标的双导向决策机制,形成了以学术委员会、经理办公会、科技管理部门和专家咨询团队为主体的决策管理机制。学术委员会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方向及内容进行决策,由技术专家和市场人员组成,在决策层面体现出科技与市场的结合;经理办公会负责对学术委员会决策的科研事项进行确定立项,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全力保障科研事项顺利实施;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对科技创新具体事项进行管理并督促推进落实,确保科研事项及时完成;专家咨询团队对部分重点项目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指导技术创新顺利攻关。

2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系统是由不同功能单元按照一定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能够保证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硬件结构”,是技术创新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我公司“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为核心,有效统筹内外部优势资源,建立了“一纵一横”的开放式技术创新圈,使技术创新在更广阔的组织空间内进行,实现技术创新价值最大化。“一纵”指基于产业链建立“纤维,纺织,服装,检测,用户”五位一体的纵向创新线,引领全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技术创新与发展;“一横”指基于“产,学,研,用”合作建立横向长效合作机制,与高校、科研检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信息、人才的流动和利用。此外,依托“一纵一横”的开放式技术创新圈,积极打造各类创新平台,牵头成立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研发检测基地、陕西省安全防护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安全防护用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获批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需求主体、市场主体,实施与高校的联合,推动行业技术攻关,实现技术创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与政府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在原材料采购、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服装加工、产品检测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与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电网、中石油及多个国外大型石油、电力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创新及业务合作关系,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及知名度不断提升。

3打造合理优化的资源配置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系统负责技术创新各类资源的筹集与配置,为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能源保障,是技术创新体系的血脉,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我公司紧密围绕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信息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1高水平的研发资金投入。高度重视科研投入,设立科技发展基金,保障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加强对科技投入的统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我公司近几年研发资金投入平均保持在8%以上,远远高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要求,为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3.2专业的人才队伍。坚持打造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青年专业科技工作者,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以老带新、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鼓励员工进行在职学历提升,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围绕高性能纤维应用和纺织技术研究,建设了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产业用高性能纤维材料应用工程创新团队,培养了涵盖材料、纺织、针织、染整、检测、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团队,为我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为进一步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研发技术岗位设立从研发助理工程师至研发中心技术主管的九级岗位,同时制定明确的岗位晋级与降级标准,畅通技术人才职务晋升通道,切实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员工提供发展平台。3.3充分利用业内技术信息支持平台。积极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合作,我公司成功承办了6届“中国安全防护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并将其打造为国内安全防护纺织服装行业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规模最大的技术交流盛会,以此为契机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信息支持。同时利用上级单位主办的期刊来聚集技术资源,积极参加其所举办的行业技术活动,利用其建立的包括院士在内的涵盖纺纱、织造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智库,为技术创新提供行业前沿知识信息及充实的人才智库支持。此外,我公司还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会,巡回走访国内外用户,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确保公司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和市场前沿。

4打造完备的技术创新规则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是指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原则、规定、程序和运行规范等,规定和制约技术创新体系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游戏法则”。我公司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是持续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从企业战略目标符合性、技术创新性及可行性、产业化前景等方面出发,制定并不断完善科研项目、新产品开发、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确定科研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技术及经济指标,必须取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专利、论文等科技成果;新产品开发需结合市场需求,产品要具有新性能,或是针对新市场的集成创新,确保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二是实施以“出成果,促转化”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引导技术人员既重视成果水平,又着眼成果转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热情和潜能,从项目立项、科技创新成果、成果产业化三方面对技术人员进行奖励。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包括科技项目完成奖励、科研成果获奖配套奖励以及标准、专利、科技论文奖励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奖励是在一定期限内分别提取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对参与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鼓励技术人员主动深入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项目申报奖励根据申报外部项目的不同级别进行相应奖励。

5主要效果

通过构建和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我公司技术创新效能大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传统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5.1企业经济效益稳定提高。在经济新常态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我公司仍然走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公司收入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技术创新带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逐年上升,企业发展后劲十分强劲。5.2科技成果数量水平不断提升。我公司近几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包括国家应急防护救援纺织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军队后勤开放研究科研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级别不断提高,项目水平更加前沿;修订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近10项,获得专利授权50多项;开发出新型警用战训服特种功能面料、双层阻燃功能性面料、带电作业屏蔽服面料、碳纤维三维编织增强材料等新产品50余个,产品广泛应用于军警、消防灭火、抢险救援、电力、石化、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系列科技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及行业协会奖励20多项,我公司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7年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荣誉。5.3带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作用明显。我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相结合,打造国内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科研产业高地。依托成立的各平台及联盟,实施多个科研项目,带动芳纶等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应用水平快速提升,为我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纺织企业和职业防护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公司研制的系列高性能纤维增强新材料大力推动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航空航天新材料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与西安相关大型国有纺织企业正在推进深度合作,助力陕西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家“丝绸之路”起点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6结束语

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保证其有效运行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公司相关经验,企业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确保技术创新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技术创新的开展一定要和市场结合起来,同时紧密围绕国家及行业需求,立足于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二是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建立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实施的开放机制,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技术创新效能;三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做好资金、人才等资源的保障,加强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技术创新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要积极构建“出成果,促转化”的技术创新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热情和潜能,提升技术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季承.以质取胜的管理理念探讨[J].棉纺织技术,2019,47(7):39-42.

[2]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A].2016.

[3]王超,石磊.浅谈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环球市场,2018(21):146-148.

[4]连燕华,于浩,郑奕荣,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22-23.

[5]刘春莲.合川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情况分析与对策思考[R].重庆:合川区人民政府,2020.

[6]连燕华,郑奕荣,于浩,等.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4):783-786.

新体系范文篇6

论文摘要: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内涵,并基于要素结构、产业组织、空间结构、制度结构、发展动力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不同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1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区域内.促进创新的网络结构的总合,是集成创新要素、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动力等的复杂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区域创新体系模式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表现形式,是这一系统的输出“熵”,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1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受所处时代背景与环境约束

发展模式是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发展模式,任何一个区域创新体系模式都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模式。区域创新体系模式选择不能离开区域分工这一大环境,也受自身构成要素、区域创新制度安排、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空间结构制约]。因此,模式是对自身发展的“合理”选择,而非“最优”选择;是对体现自身特色与优势的方式的总体把握,而非对其它成功“范式”的模仿。

1.2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对创新要素结构的描述与抽象

创新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与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创新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结构是决定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特征的直接因素。考察创新要素结构,至少要体现以下5个视角:

一是组织要素结构视角。区域创新体系作为推动区域创新的“网络”,是南各类要素组成的。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区域创新活动的执行主体结构上。执行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二是产业组织视角。产业创新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支撑。在产业和企业发展中,创新活动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创新资源的分布定位;产业组织形式决定了企业参与市场分T的方式,决定了企业与外部要素的联结形式产业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选择决定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重要依据。

三是功能结构视角从创新体系的要素功能看,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技术转移、知识技术应用转化等环节,这4个环节构成了区域创新的4个子系统。4个子系统结构反映创新资源的结构和布局,反映了创新系统的定位。

四是空间结构视角。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概念,空间结构是区域创新体系最直接、最基本的特色和形式。从区域视角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就是研究创新资源的空间布局,研究区域内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互动。

五是发展动力视角。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发展既有内在动力,同时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又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密切相关。

1.3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在一定外力“输入”下.形成的“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与整合”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构成系统的创新要素间是平行的、独立的,静止的。如果没有外力的输入,要素间的互动是不可想象的。政策制度、动力输入是激发创新要素互动并形成功能的“催化剂”。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内涵结构如图1所示。

一是政策制度。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形成的。制度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决定性要素,其实质是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市场(企业)是创新的主导推动力量,政府是创新活动的调控主体,政策制度结构就是两者博弈的结果。它是调控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二是发展动力。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发展既有内在动力,同时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与国际周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密切相关。

2基于不同视角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2.1基于要素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作为区域创新的推动“网络”,创新体系主要由两类要素组成:一是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二是政策制度要素。包括区域创新战略、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等)、政府的参与调控方式、技术市场等。这些要素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科技计划等形式作用于创新组织要素,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根据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的组合,我们将区域创新体系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模式、企业(产业)主导型模式、研发——企业(产业)互动型模式和投资主导型模式4种。

2.2基于产业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的总和,同样体现了区域创新资源的组合结构。基于产业组织的创新体系模式,就是在研究分析并确立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创新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既充满创新活力,实现有效竞争,又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性,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低效率。

产业组织和竞争形式的变化,使企业参与分工协作和竞争的同时,其创新网络——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重大调整。服务于生产方式的、以企业为单元的具有竞争形式的创新体系,转变为服务于企业群、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的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集群。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创新资源要素分别属于不同的企业和创新机构,属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应用等系统;另一方面.这些创新要素又面向特定产业服务,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创新要素按服务的方向,可分为一系列面向特定产业和目标的创新链。这些特定的创新链就是产业创新系统。面对产业组织的这一重大变化,不同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我们可以将区域仓4新体系划分为创新链联盟型模式、自主型模式、配套型模式。

2-3基于空间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创新资源的空间布局是指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配置.以及这种配置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并不正相关。通常,城市和产业中心是区域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是创新活动的重要舞台。但是.“模块化”革命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推进使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呈现“不对称性”特征。主要表现是,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了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制造的分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若干以研究开发和核心产品制造为主要功能的创新聚集区,和以零部件加工以及产品组装为主要功能的制造基地、制造聚集区。为垄断创新权益,跨国公司通过公司内贸易、技术锁定等手段.控制技术外溢,使创新密集区和加工制造区间缺少有效的互动。这些区域难以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成为创新“空心化”区域。可见,创新资源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是非均衡的。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的城市、地域承担不同的创新职能。这些地域间创新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地域创新互动。就是创新资源的空间结构。

区域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空间结构.是区域创新资源布局的结果,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特征。根据空间地域(城市、产业中心)间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分布情况和互动,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中心辐射型模式、板块型模式、孤岛型模式3种类型。

2.4基于制度要素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政策制度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载体,是创新活动组织和推进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而政策制度要素作为社会、政府对创新体系的调控体系,既决定创新体系的总体构架和区域创新的结构、模式,又是创新组织要素问关系的基本规范。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中.政策制度要素是确保创新体系有效运行并发挥效能的基本保证。

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制度要素的关键,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它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作用和影响创新组织要素和创新活动,是创新活动的调控主体。根据政府影响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的方式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区域创新体系具体又可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推动型和政府——企业联盟型几种模式。

新体系范文篇7

关键词:新闻;传播;信息;学科;马克思主义

传播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已使新闻与传播学科体系明显落伍,学科设置中存在的不合理设置也给教学和研究带来了迷茫。需重新设置新闻与传播学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形成新体系,适应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的新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

现已进入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媒介社会化、社会媒介化时代,新闻学在中国又有特殊的重要性,近年来数字化传播又继续突飞猛进、影响大增,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与传播学科。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2009年6月的,同年8月,新浪网推出微博服务,标志着社交媒介在我国也开始规模化兴起,新闻与传播业界和学界的格局由此大大改变,许多大学的有关院系把教学和研究重心也转向了数字化新媒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传播的发展,已把新闻传播与其它传播,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媒介都融合在了一起。图书馆、情报与文献领域也属于大传播范畴,现在也广泛采用数字化、新媒体传播。而我们现在的学科分类中,新闻学、传播学与信息情报、图书文献学等在一级学科就完全分开了,新闻学和传播学在二级学科也是完全分开的。且传播学只是二级学科,传播理论、传播伦理与法规、传媒经济与管理、数字化新媒介传播等只能归为三级学科,公共关系学还被挤到社会学去作为二级学科了[1]。此外,我们是按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在我国现行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新闻与传播学没有独立的门类,只能被归在文学类,被授予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然而新闻的最基本特质和要求是真实,文学则基本是虚构的,要求富于联想和想象;新闻作品要浅显朴实,文学则要妙笔生花;新闻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文学则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的文化生命(研究人的自然生命和自然环境属于自然科学),探讨人的文化生命存在和活动,如语言、诗歌、艺术等,形成语言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社会环境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前者总结和指导的实践较多地采用形象思维,也较多地受感性的影响,而后者总结和指导的实践则较多地采用抽象思维,较多地受理性的控制。新闻传播(包括接收)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的一部分,新闻学应富有人文情怀,因而新闻学当有很强的人文科学色彩,然而新闻传播不是主观思维的表达,而是客观信息的流通,虽然也要通过人,但要尽可能避免人为地偏离客观性。新闻学重点探索新闻传播的要求和方法、新闻活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新闻传播事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关乎人的社会环境和人与社会的联系,并较多地依赖于抽象思维。总之,需提升新闻与传播学科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学科级别,充实和调整学科内容与结构,同时解决其学科门类归属问题。2017年8月,笔者在同仁微信群中发起讨论本学科体系建设的问题,引起众多反响,本文加上新的研究与思考,再次抛砖引玉。

二、基本构架

下文是关于该学科的门类和学科群的设想,由它们形成该学科的基本构架:学科门类: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三个一级学科:1.一级学科:理论新闻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理论、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新闻与传播学其它学科(宣传学、舆论学、新闻社会学、新闻与传播心理学、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群体和组织传播、比较新闻学等)。2.一级学科:应用新闻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管理、出版与广播电视、数字化新媒介传播、传媒经济与管理、公共关系和广告、应用新闻与传播学其它学科(包括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和娱乐传播、国际传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老年传播、青少年传播等)。3.一级学科:信息与情报、图书馆与文献档案二级学科:信息与情报史论、信息与情报应用、图书馆学、文献学、档案学、博物馆学、信息与情报、图书馆与文献档案等其它学科。

三、构架说明

(一)关于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鉴于新闻与传播学的领域日益广泛,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已达到几乎“无孔不入”的地步,其下还可有三个一级学科,可将其上升为学科门类,与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并列。另外,在我国现行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专业学位的学科称为新闻与传播。而学术学位的学科称为新闻传播[2],一般理解为新闻的传播,也当统一为新闻与传播。有人提议:新闻学和传播学作为两个一级学科。笔者以为若如此,则新闻与传播仍分家,新闻传播理论、历史、业务、经营、管理和出版、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归为新闻学还是传播学?如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媒体各自的一部分归为新闻学,一部分归为传播学,比如传统媒体归为新闻学,新媒体归为传播学,或把各种媒体的新闻部分归为新闻学,其它部分归为传播学,那就犹如把鱼、鸟、猴、猿、人的非人归为病理学,人归为生理学,或把它们的神经系统归为心理学,其他系统归为生理学,显然是人为隔裂了。新闻须传播,新闻从信源到效果都是传播问题,新闻学离开传播研究只能原地打转。传播学以新闻传播为重要内容,无此则大大失血,价值跳水。在移动传播时代,新闻媒介与其他媒介更加融为一体了。因此,新闻学与传播学要进一步交叉融合,不宜在一级学科层面就分家。可参照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设置理论新闻与传播学、应用新闻与传播学这两个一级学科,仅在二级学科及以下层面适当区分新闻学科和传播学科。图书馆博物馆、信息情报文献档案等学科,目前归在管理学门类,而实际上它们属于大传播范围,有了新闻与传播学门类,就可归为该门类。(二)关于二级学科。第一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偏重于史论,尽管也有许多实践问题,第二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则反之,偏重于实践,尽管也有许多理论和历史问题。如此既有侧重,又不割裂。现行的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1]中,“新闻学”为二级学科“新闻理论”之下的三级学科,这也是不科学的。新闻学应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该目录中“新闻理论”之下的另一个三级学科“新闻法”,在新媒体时代的实践中已与传播法日益融合在了一起,如关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法规,其规范对象包括新闻性信息和其他信息。因此可把范围更广的传播伦理与法规作为二级学科,原有的三级学科新闻法、新闻伦理学归于其下,再新增传播伦理、传播法等三级学科。根据数字化、新媒体理论、实践和社会影响的迅猛发展,可把传播理论、传播伦理与法规、数字化新媒介传播、传媒经营与管理、公共关系和广告,升格为二级学科,而出版与广播电视,则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媒体格局此消彼长,可合并成一个二级学科。信息科学现在被归在工科,笔者以为在信息社会,社会科学中也应有它们的一席之地。在日本,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把新闻与传播研究扩展至社会信息研究,最具标志性的是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在1992年易名为社会信息与传播研究所(InstituteofSocio-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udies)。

四、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和联系

以新闻学涵盖传播学,或以传播学、信息学涵盖新闻学,都不尽合理。科学的设置,需建立在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完整深入认识之上。(一)研究内容之别。传播学是关于人类信息传播现象和活动的科学,包括:1.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或人内传播)———自己对自己的、人体内部进行的、“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处理和交流活动;2.人际亲身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主要为两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思想、感情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3.群体传播———社会群体的信息交流。如公共聚会、社区活动中的演讲、通报、讨论等,以及网络社群中的传播;4.组织传播———政党、政府、企业、文教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即有一定目的和任务、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的群体结构,在其内部或与其他组织的传播交流;5.大众传播———通过大众媒介,面向广大公众的传播,这是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新媒体传播中既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又有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被称为混合传播。可见传播学的研究范围更宽,新闻只是人类信息中的一小部分。但另一方面,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的许多研究,又是传播学视野之外的。传统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事业、工作和工作者,现代新闻学引入了传播学的媒介、受众、效果等研究,但仅涉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部分。(二)研究方法之别。新闻学和传播学都要运用思维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和类比、假设和验证方法,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方法。但作为传播学理论基础之一和重要方法论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则是传统新闻学研究所缺乏的。传播学大量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内容、受众和效果研究都可以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准确数据。传播学有实证学派和批判学派,前者主要运用定量研究。而传统新闻学则以定性研究为主,概括性较强而准确度较低。(三)传播学与许多学科相互联系和交叉,尤其是与新闻学。人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流通,都与传播有关,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既源于各种传播实践,又吸取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信息学、新闻学、心理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的成果。其中,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反过来,传播学也影响了这些学科及其相关实践。从新闻报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咨询,到竞选宣传、舆论引导、国家软实力打造等等,都可从传播学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还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如传播政治学、传播经济学、传播社会学、传播心理学、儿童传播学、老年传播学、环境传播学等等。传播学的主要分支是大众传播学,而新闻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内容,新闻媒介是现代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新闻活动是大众传播学的重要用武之地,新闻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也成为了传播学的重要依据和养料。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中的新闻理论部分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但在中国,新闻传媒的功能与作用、任务和方针、体制和管理,都与书籍、电影、广告等其他大众传媒有很大的不同,至今仍有许多独立的研究价值。总之,传播学是较为基础性的学科,新闻学是较为应用性的学科,但新闻学又不是完全在传播学之上或之中,而是与传播学相互交叉、补充、支持、影响,犹如医学与生理学的关系。(四)传播学有助于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传播学的综合性、关于受众和效果的理论成果、定量研究方法和经验,都使新闻学研究更加科学和有用,更加全面、深刻和准确。1.传播学扩大了新闻学的视野,帮助新闻学从各种信息传播的总体,从社会信息系统的总体,从传者、媒介、受众的各方面需要、条件、特征和联系,来把握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新闻事业。2.传播学给新闻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启示。传播学对信息和符号的研究、对传播现象和活动的研究、对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研究,以及对公关广告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等研究,都让新闻理论和实践受益匪浅。3.传播学给新闻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传播学大量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内容统计、控制实验等,这些都是传统新闻学研究中所缺乏的。传播学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也给新闻学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4.传播学使新闻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传统新闻学着重于自上而下的纵向宣传,现代新闻学着重于自下而上或横向的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传统新闻学着重于传者的需要和传出了什么,现代新闻学着重于受众的需要和接受了什么;传统新闻学主要进行定性分析,现代新闻学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这些转变中,传播学理论和方法起了重要作用。5.新闻学有助于传播学问题的把握、中国本土传播学的建立传播学是关于人类信息传播的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信息的传播,而新闻是信息的一种,是社会性信息的重要部分。新闻学既能给传播学提供许多素材和范例,又能给传播学提供理论启示和业务经验。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较早形成的新闻学给传播学打下了基础。例如,新闻学中关于舆论监督的理论,有助于对大众传媒社会作用的认识;关于新闻自由的原则、实现条件和方式的理论,有助于对传播自由、大众传播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控制的认识;关于新闻业务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有助于各种传播效果的提高;关于新闻史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认识人类传播现象和活动的发展演变,把握大众传播与社会的关系。6.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共同努力新闻学局限于新闻现象和活动,而传播学视野中的其他传播内容和活动,包括影视剧、体育、游戏、综艺、广告等,对新闻媒介的到达率(发行量、传阅率、收视收听率等)、传播力和影响力,对新闻传媒机构的生存、发展和经营管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深刻认识,缺乏对新闻传播、新闻事业的深刻理解,要深入把握新闻、公关、广告等传播,新闻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新闻传媒的发展变化和经营管理规律,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关于新闻媒介、公共关系、新闻传播的受众和效果,关于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和社会控制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综合研究。

五、他山之石

(一)美国。美国的学科设置[3]影响了加拿大[4]等许多国家,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被归为:学科群,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传播、新闻及相关学科。其下有:学科,相当于我国的二级学科:传播与媒体,新闻学,广播、电视和数码传播,公共关系、广告和应用传播,出版,其它。其下又有:专业,相当于我国的三级学科。各学科之下都有一些专业,如“新闻学”之下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图片新闻学、新闻学等其它专业。美国的现行学科设置制订于2000年,后来虽有所修改,但仍与数字化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有所脱节。其中有的名称也不够准确,如学科和专业中都有单独的新闻学,我国现行的学科名称或许也受其影响。在美国,新闻传播被作为各种传播中的一种,学科群名称中传播在前,新闻在后,专业数量也是新闻以外的不少。尽管如此,在学科群、学科和专业名称中都有新闻学,既由于该学科群是由新闻学发展而来,也由于新闻学仍很重要。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与美国不同,新闻传播特别重要,当在学科设置中有所体现。但时至今日,其他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已大大扩展,重要性大大上升,学科设置也可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二)日本。“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重建新闻学科,注重其与法学、文学和经济学、社会学的联系,起初新闻学就设在大学的法学、文学等院系里面,并很快扩展至传播学研究。1980年,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的英文名称改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12年后,该机构又把名称中的新闻改成了社会信息,标志着日本这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重心转移。该研究所设了传播媒体、信息传播、信息与社会3个研究室,主要研究媒体与新闻、信息与传播的法令政策、经济产业、社会影响与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方式、发展传播学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摘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摘要),2011.

[3]USAClassificationofInstructionalPrograms(2002).

新体系范文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2]。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13]。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

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14]。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

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15]。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16]。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17]。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陈敏克 何燕 逯楠 单位: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7-368.

[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www.gov.cn/jrzg/2012-02/01/content_2056357.htm.

[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www.ce.cn/xwzx/gnsz/szyw/201502/01/t20150201_4484945_1.shtml.

[4]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2(3):20-23.

[5]何燕,解睿.山西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5-1318.

[6]廖玲,杨立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14-15.

[7]高新楼.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0(8):9-12.

[8]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9]王佳,杨玲.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8-9.

[10]郭庆惠,尤芳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孙站成,傅裕贵,许炎生.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82-83.

[1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13]叶永钢,熊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358.

[14]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15]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09-113.

新体系范文篇9

1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

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是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构建首要前提和保障。如果两者没有有机结合,只是在形式上结合,最终就会导致两者貌合神离,无法真正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最终也无法达到推动广西休闲旅游行业以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其实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广西的休闲旅游行业完全地渗透着农业技术相关的内容,同时广西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要充分融入休闲旅游的相关元素。例如,铁皮石斛是广西的道地名贵保健中药,有“仙草之首”的美称,能够有效滋养五脏,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但在前来广西观光旅游的游客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广西有关铁皮石斛的相关种植知识及保健功能,而使得广西铁皮石斛种植行业发展堪忧。而通过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在观光客较多、人流量较大的旅游观光地区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及使用功能的相关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广西铁皮石斛,同时也可以与一些旅游公司合作,制定铁皮石斛宣传手册,生产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进行销售,或在农家乐、酒店等地方当作特色产品销售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铁皮石斛种植的地区组织安排游客进行种植、采摘体验,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广西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进广西休闲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2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富有地方特色

要想有效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广西休闲行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广西特色。当前,地方区域特色的严重缺乏是广西休闲旅游行业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其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其具有广西的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每一个前来观光体验的人们留下不一样的影响,使其有更加新奇的感受,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为广西经济放入发展提供动力。广西的休闲旅游企业应加强与当地农户的合作,引进资金来修缮农户住所,将其统一规划建设,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投入,组织当地居民加入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引进更多的休闲农业项目,引导游客住到农户家中,使其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广西当地民俗农业文化,在发展旅游行业的同时有效地推广广西农业技术。

3合理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合理地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是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旅游部门应加大投入,结合广西当地的景观环境以及农业发展特点,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目前,在桂平市的石咀镇小汶农业示范园,就建设有铁皮石斛种植观光区、十多种名优水果采摘体验区、钓鱼烧烤及农家餐厅,为人们提供观光场地,在休闲观光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水果栽培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同时,该示范场在304省道旁边,其不远处还有一处北回归线公园,从市区乘坐8路公交车就能够直接到达,交通十分便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除了建设示范园,将一些综合的农业种植园逐步改建成乡村旅游园区,也能够将广西的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创新结合,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

4结语

新体系范文篇10

因此,能否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科技资源的最大容纳力、吸纳力,取决于我们城市的整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加速提高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是加速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武汉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传统体制的惯性较大。从历史积累的因素分析,武汉经济运行模式中,存在着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及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实现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转轨:要通过企业和产业的再构造,实现由传统工业为主导向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由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显然,这种转轨离开了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要依赖于大批量民营创业企业的诞生。民营创业企业发展了,国有经济的比重就会逐渐缩小,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步增强。而没有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创业支持,这样势必使得创业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进而延缓武汉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其次,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是城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是实现城市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没有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智力的支持,更无法建成一大批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化企业,城市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就可能沦为空谈。

在全球“新经济”大趋势的推动下,为抢占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品质的升级,国内各主要省和中心城市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一种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知识(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武汉来说,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通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极为优越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对于加速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全面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创新机制、新的创新体制、新的创新制度和新的创新环境。检验武汉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否完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在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知识应用各环节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各创新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之间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协同配套;二是这个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地容纳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其直接标志是:在一定阶段,有没有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或企业群落诞生,有没有一批新型的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战略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十一五”期间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大幅度向企业集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神经中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决定着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发挥状况。要区别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层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和引导。

对于在武汉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要通过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此带动武汉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的前瞻性和高风险性,在创新投入上,政府应予以重点扶持,要通过政府资助、风险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形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般性的民营科技创业企业、区街乡镇企业,也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多方面的创新支持。

针对武汉地区绝大多数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非市属的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这一体制特征,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措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集中。要抓住中央、省属在汉科研院所转制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其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推动其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引导一批科技人才在本地区创业,引导—批成果在本地区转化。在开发性院所全面转制基础上,继续深化公益类和农业类院所的改革。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吸纳、稳定一批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大力发展高科技创业企业,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创业企业的摇篮,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科技人才创业的战略基地。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创业中心数量的扩张和素质的提升,创建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创业企业的机制,在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速实现本地区创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外资财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资本优势,全面整合社会闲置资本资源,发展各种产权组织形式的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以及大学科技园、留学生科技园等科技创业孵化组织。现代科技园区在本质上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基地。要加强园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使科技园区成为创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高地。

第三,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纽带,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作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要聚焦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技术领域,设立若干个能够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突破的科技攻关项目,集中目标,进行攻关,力争取得若干项原创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调动有实力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科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中央在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中央在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合作攻关。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基础上,推动双方共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建设成为实现武汉区域性知识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突破的战略基地。

第四,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根本大计是我们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事业是否真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抓住中央加大对中部地区投入的契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运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名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群,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并通过制定计划,落实资金,明确政策,以项目为牵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使他们愿意和能够为武汉的科技创新发挥才能,体现价值。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体制与法制环境,建立“产业导向”、“环境导向”和“资本导向”的人才配置新机制,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