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8:16:04

新体制

新体制范文篇1

针对当前党员监督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监督盲点多、空当多,监督缺乏必要知情前提,缺乏必要的监督意识、监督责任和有效的机制保障,监督动力不足,因而使监督经常处于“弱监”、“虚监”、“空监”状态等弊端,中国社科院重大国情调研组在对津粤江浙沿海四地发达地区的党员同志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激发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内在主体动力、营造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建立党员监督的长效机制、瞄准重点对象构筑保障监督者权益的制度防线、搭建党员监督的实现平台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条件,创新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员监督权利,让党员更好地行使自身的权利,并有效地开展监督。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监督权利,党员监督权利实现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然存在影响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诸多矛盾、问题和障碍,制约着党员监督权利发挥作用。

1.党员监督是党员权利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党内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党员监督权利是党员权利体系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监督权利是党员应当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最终都离不开监督权的实现。党员监督权是党内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员直接作为监督主体,在党内权力运行过程及执政管理活动中发挥的监督制约作用。

2.党员监督的主要对象是监督决策权、监督执行权、监督监督权。党员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党所拥有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权力运用重点环节,重点监督那些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领导干部。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质就是要加强对党内权力运行中枢系统和权力资源密集岗位的监督。监督权利只有紧扣党的权力运行过程才能有效实现,党员监督权也由此可以具体分解为监督决策权、监督执行权、监督监督权。不论是党代表会议的监督、党代表的监督、党的监督机构的监督,还是党员个人的监督,都要依法依纪,按照党的规章制度进行,而且监督的结果也要受到监督。

3.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主要障碍。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实践更加深入,党员行使监督权的形式呈多样化,出现交流式、评议式、提案式、研究式、举报式等多种方式,但是,党员监督权利的实现状况还不够理想,实现程度还远远不够,还存在不愿监督、不能监督、无法监督等障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党员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真正贯彻落实时遇到的阻力较大;二是权利和权力关系上的结构性失衡,致使党员监督处于弱势状态;三是党务工作神秘化,监督缺乏必要知情前提;四是监督缺乏安全机制保障,制约了党员监督权利的实现。五是党员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责任,党员监督动力不足。妨碍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根源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由于不分权、不让权、不放权,造成党员得不到监督权;二是由于施行程序、机制不当,造成党员监督权失效。

对于党员主观上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责任、监督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不知监督”的党员中少数是由于缺乏民主知识和对有关党规不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知情而无法监督,这都是思想教育和党务公开工作还不够扎实深入的表现;“不愿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主程序及监督机制设计还不够明晰化、人性化,让普通党员感到陌生深奥、无从入手,而惩治机制、反馈体系不健全则使得监督效果难以预期,这样,行使监督权既要额外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又不一定产生实际作用,很多党员在权衡之下自然流露出畏难情绪、不愿意再去监督;“不敢监督”则是因为缺乏合理的监督程序和科学的监督保障制度,造成党员想监督但是顾虑重重,从而不得不放弃监督权。

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对策措施

1.明确党员监督主体地位,提高党员的民主监督意识,将监督权返还给党员,改变监督主体缺位的局面,这是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首要环节。要明确“监督主体”地位,鼓励党员把参与党内监督当作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不可剥夺的权利,不断提高党员的监督能力,增强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打破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对某些应当向党员所通报信息的封锁,摒除那些认为党员了解不了解、参与不参与、监督不监督关系不大,普通党员参政议事影响党内决策效率、影响政治稳定等错误认识,帮助党员坚持党性、坚定立场,充分行使参与党内监督的权利。除了思想教育和观念更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党员的监督意识、责任感、兴趣和参与能力往往需要在有效的制度实施实践中培养。例如,可结合党内三项重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逐步建立征集党员意见的制度、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内听证会制度、党内对话制度等,对党员意见表达的渠道、受理的时限、反馈的方式都要建立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规定,使党员的建议、倡议和意见等,能够顺畅地反映给党组织,调动党员履行监督权的主动性。

2.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的浓厚气氛,疏通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渠道,消除党员监督工作的神秘感,是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条件。要切实推进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建立各级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党内重要情况的制度,党员或党代表查阅党内会议记录、文件制度,党内文件、材料保密期限及解密、公开、查询制度等。确保公开的时间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要公开党员领导干部购建房、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子女出国学习、配偶和子女从业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情况,拒收礼品礼金情况,出国境和跨省考察情况,执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情况,使用招待费、差旅费、电话费等情况;常规性党务工作也要定期公开,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或半年公开一次;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民主生活会情况等阶段性工作要逐段公开;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等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对于重大或复杂问题,要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加大对“敏感问题”的公开力度,让党员更好地享有知情权,扎实搞好“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公开,让党员清楚这些工作决策的来龙去脉,从而使他们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参与监督。

3.建立长效机制,设计合理严密的民主程序和制度,强化党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避免监督短期化、“作秀”化、形式化。强化党员监督权利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党员监督权要实实在在地渗透到党员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中去,贯穿于党内民主决策、科学执行、有效监督等日常权力运行各重点环节中,依靠合理严密的民主程序加以落实。这样,党员监督就会与党的日常管理决策活动融为一体,长期发挥效能。建立积极的监督意见反馈机制也十分重要。对党员通过民主评议、实名举报等监督形式反映出来的意见、建议等,应当建立相关机制进行及时处理并适时予以反馈,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处理进程、整改结果或进行解释说明。这样,一方面党员对自己行使监督权之后的党内监督处理工作进行动态监督,即“监督监督权”,让监督变得更有效;另一方面也会使其他潜在的监督者对监督有效性产生积极预期,从而激发他们的监督积极性。选好党代表,是建立党员监督长效机制、强化党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其核心就是保障选举能够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为此,除了要扩大选举比例、减少任命范围,扩大直接选举的层级和范围外,还应在选举投票的技术细节上加以改进,例如坚持秘密投票的原则,设立秘密写票间,不允许对划票人进行近距离拍照、录像,不允许用电子眼监控选举人的划票过程等,给选举人创造公平的选举环境。

4.瞄准重点对象,加大对权力运行中的重点环节和部位监督力度,加大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解决对“一把手”监督缺失的问题。《党内监督条例》《实施纲要》等均规定,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但是,在决策前要征集党代表意见,集体决策后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或公示,这无疑会全面提升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实现党员监督权利,就必须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度、述职述廉制度等现有党内监督制度中不断体现并充实党员的监督权,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党员领导干部必要时应当在参加民主生活会、进行述职述廉时,对发生的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向普通党员进行说明;在述职述廉前,党委党组要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述职述廉时可以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会议。

新体制范文篇2

党员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一组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权利集合,它贯穿于执政党的决策、执行、监督等诸项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特别是正确行使党员的监督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也是衡量党内民主程度的重要尺度。紧扣党内权力运行,全面贯彻落实党员监督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党员其它诸项权利的有效实现。

针对当前党员监督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监督盲点多、空当多,监督缺乏必要知情前提,缺乏必要的监督意识、监督责任和有效的机制保障,监督动力不足,因而使监督经常处于“弱监”、“虚监”、“空监”状态等弊端,中国社科院重大国情调研组在对津粤江浙沿海四地发达地区的党员同志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激发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内在主体动力、营造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建立党员监督的长效机制、瞄准重点对象构筑保障监督者权益的制度防线、搭建党员监督的实现平台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条件,创新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员监督权利,让党员更好地行使自身的权利,并有效地开展监督。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监督权利,党员监督权利实现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然存在影响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诸多矛盾、问题和障碍,制约着党员监督权利发挥作用。

1.党员监督是党员权利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党内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党员监督权利是党员权利体系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监督权利是党员应当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最终都离不开监督权的实现。党员监督权是党内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员直接作为监督主体,在党内权力运行过程及执政管理活动中发挥的监督制约作用。

2.党员监督的主要对象是监督决策权、监督执行权、监督监督权。党员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党所拥有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权力运用重点环节,重点监督那些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领导干部。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质就是要加强对党内权力运行中枢系统和权力资源密集岗位的监督。监督权利只有紧扣党的权力运行过程才能有效实现,党员监督权也由此可以具体分解为监督决策权、监督执行权、监督监督权。不论是党代表会议的监督、党代表的监督、党的监督机构的监督,还是党员个人的监督,都要依法依纪,按照党的规章制度进行,而且监督的结果也要受到监督。

3.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主要障碍。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实践更加深入,党员行使监督权的形式呈多样化,出现交流式、评议式、提案式、研究式、举报式等多种方式,但是,党员监督权利的实现状况还不够理想,实现程度还远远不够,还存在不愿监督、不能监督、无法监督等障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党员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真正贯彻落实时遇到的阻力较大;二是权利和权力关系上的结构性失衡,致使党员监督处于弱势状态;三是党务工作神秘化,监督缺乏必要知情前提;四是监督缺乏安全机制保障,制约了党员监督权利的实现。五是党员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责任,党员监督动力不足。妨碍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根源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由于不分权、不让权、不放权,造成党员得不到监督权;二是由于施行程序、机制不当,造成党员监督权失效。

对于党员主观上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责任、监督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不知监督”的党员中少数是由于缺乏民主知识和对有关党规不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知情而无法监督,这都是思想教育和党务公开工作还不够扎实深入的表现;“不愿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主程序及监督机制设计还不够明晰化、人性化,让普通党员感到陌生深奥、无从入手,而惩治机制、反馈体系不健全则使得监督效果难以预期,这样,行使监督权既要额外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又不一定产生实际作用,很多党员在权衡之下自然流露出畏难情绪、不愿意再去监督;“不敢监督”则是因为缺乏合理的监督程序和科学的监督保障制度,造成党员想监督但是顾虑重重,从而不得不放弃监督权。

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对策措施

1.明确党员监督主体地位,提高党员的民主监督意识,将监督权返还给党员,改变监督主体缺位的局面,这是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首要环节。要明确“监督主体”地位,鼓励党员把参与党内监督当作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不可剥夺的权利,不断提高党员的监督能力,增强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打破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对某些应当向党员所通报信息的封锁,摒除那些认为党员了解不了解、参与不参与、监督不监督关系不大,普通党员参政议事影响党内决策效率、影响政治稳定等错误认识,帮助党员坚持党性、坚定立场,充分行使参与党内监督的权利。除了思想教育和观念更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党员的监督意识、责任感、兴趣和参与能力往往需要在有效的制度实施实践中培养。例如,可结合党内三项重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逐步建立征集党员意见的制度、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内听证会制度、党内对话制度等,对党员意见表达的渠道、受理的时限、反馈的方式都要建立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规定,使党员的建议、倡议和意见等,能够顺畅地反映给党组织,调动党员履行监督权的主动性。

2.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的浓厚气氛,疏通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渠道,消除党员监督工作的神秘感,是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条件。要切实推进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建立各级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党内重要情况的制度,党员或党代表查阅党内会议记录、文件制度,党内文件、材料保密期限及解密、公开、查询制度等。确保公开的时间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要公开党员领导干部购建房、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子女出国学习、配偶和子女从业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情况,拒收礼品礼金情况,出国境和跨省考察情况,执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情况,使用招待费、差旅费、电话费等情况;常规性党务工作也要定期公开,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或半年公开一次;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民主生活会情况等阶段性工作要逐段公开;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等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对于重大或复杂问题,要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加大对“敏感问题”的公开力度,让党员更好地享有知情权,扎实搞好“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公开,让党员清楚这些工作决策的来龙去脉,从而使他们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参与监督。

3.建立长效机制,设计合理严密的民主程序和制度,强化党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避免监督短期化、“作秀”化、形式化。强化党员监督权利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党员监督权要实实在在地渗透到党员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中去,贯穿于党内民主决策、科学执行、有效监督等日常权力运行各重点环节中,依靠合理严密的民主程序加以落实。这样,党员监督就会与党的日常管理决策活动融为一体,长期发挥效能。建立积极的监督意见反馈机制也十分重要。对党员通过民主评议、实名举报等监督形式反映出来的意见、建议等,应当建立相关机制进行及时处理并适时予以反馈,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处理进程、整改结果或进行解释说明。这样,一方面党员对自己行使监督权之后的党内监督处理工作进行动态监督,即“监督监督权”,让监督变得更有效;另一方面也会使其他潜在的监督者对监督有效性产生积极预期,从而激发他们的监督积极性。选好党代表,是建立党员监督长效机制、强化党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其核心就是保障选举能够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为此,除了要扩大选举比例、减少任命范围,扩大直接选举的层级和范围外,还应在选举投票的技术细节上加以改进,例如坚持秘密投票的原则,设立秘密写票间,不允许对划票人进行近距离拍照、录像,不允许用电子眼监控选举人的划票过程等,给选举人创造公平的选举环境。

4.瞄准重点对象,加大对权力运行中的重点环节和部位监督力度,加大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解决对“一把手”监督缺失的问题。《党内监督条例》《实施纲要》等均规定,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但是,在决策前要征集党代表意见,集体决策后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或公示,这无疑会全面提升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实现党员监督权利,就必须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度、述职述廉制度等现有党内监督制度中不断体现并充实党员的监督权,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党员领导干部必要时应当在参加民主生活会、进行述职述廉时,对发生的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向普通党员进行说明;在述职述廉前,党委党组要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述职述廉时可以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会议。

新体制范文篇3

关键词:新体制;电费管理模式;电力企业;电力服务要求;电力供应

在电费管理工作中电费的收缴问题是困扰着电力企业电力管理水平的一大难题,也备受广大用户的关注,电费收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供电企业发展,而客户缴费难的问题会造成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下降,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严重时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1营销模式下的电费管理

1.1营销模式下的电费管理模式

受到营销模式的影响对电力的营销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利用互联网优势,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全方位的电力营销模式,营销的发展模式决定着电费管理的发展方向,电费管理需要以多维度、打破时间限制、打破空间的限制为发展的方向。三集五大改革下将原来的电费管理中心原有电费核算、账务业务与营业厅运营、用电检查、大客户和城区客户的抄表收费业务合并,成立了营业及电费室,使得电费业务更加顺畅地流转。

1.2电费的管理现状

1.2.1电费管理模式落后。在部分供电企业中,大营销的电费管理模式已经建立并逐渐得到推广,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而言,电费管理工作中还依然存在着不足,其中包括不健全的电费回收的考核机制,目前电费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是资产经营的指标考核,换言之就是对供电企业的年末应收的电费余额进行考核;第二是对电费回收资金结交率进行考核。在这两项考核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资产经营的考核,没有做到为每一位客户建立一个相应的账户,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地反映应收的余额;其中电费的回收资金结交率考核是通过考核实际收到的资金为主,换言之就是只要用户将钱交上即可,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百分之百保证电费的回收率与结交率,但是却造成坏账与潜亏的情况出现,也为基层单位电费回收弄虚作假提供了平台。

1.2.2网上营业厅的服务比重低。随着代收网点的不断增加,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缴费方式,方便了用户缴费,但是代收网点时常会发生拒收的情况,有些银行不断地减少办理电费业务的窗口,即使提高代收费用,也只是暂时的缓解缴费问题,不能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加之银行网点比较拥挤,客户在缴纳电费时需要长时间排队的情况依然存在,银行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造成用户投诉的问题日渐严重。网络缴费途径已经开通,但是普及的程度低下,有些用户还不能充分利用网络缴费的方式。

1.2.3传统的电费抄收工作效率低下。供电企业的电费抄收工作主要集中在同一时段,这样的抄收方式连带着用户的缴费时间也相对于集中在一段时间之内,负责抄收电费的工作人员态度不认真等都会对电费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应用降低了抄收工作的难度,缓解了抄收人员的工作繁重现象,且不容易发现偷电窃电现象。

2新体制电费管理采取的对策

2.1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进行电费管理

大力推广电费的抄核收工作一体化全自动作业,提高抄核收作业的效率,并逐渐完成取消传统抄表作业,尤其是在采集覆盖区域,将抄表数据按例日或者按需进行推送,健全核查与核算机制,进一步完善电费系统功能,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实现抄表数据自动核查,进行电费智能核算、实现电费账单的自动推送、用短信的形式进行费用预警提示、催费,进一步深化电子技术的一体化应用,实现电子对账和自动销账。电费管理部门需要构建采集数据、核算数据、发行电费数据、通知用户、收取电费等作为一体的账务全自动作业模式,将正常客户的电量电费抄核收全过程通过线上进行自动流转,将异常客户的电量电费情况快速进行线下处理,进一步提升全自动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寻找一条适合本地区的电费发行与结算方式,比如账期按月、随时结算,满足售电市场的需要。在票据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积极配合当地税务部门推行电费的电子发票。

2.2电力企业要加大线下管理的力度

在营销的管理思路下,供电企业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在进行电费的管理工作时,尽力争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减少外部干预电费管理,进行内部优化,企业各个部门需要积极地配合电费管理工作,加强部门领导与人力资源部之间的配合,优化业务界面、进行系统建设,积极创新电费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再造业务流程,构建一型五化的营销运营模式,其中一型指的是客户导向型,五化指的是业务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机构扁平化、协同化服务、实时化管控。建立健全电费的回收预警机制,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最主要的是做好销售电量和销售收入以及电量的均价统计与分析工作,加强对电费收缴的实时监管力度。对于用户的管理,可以采取评级用户信誉的办法,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管,密切关注用电风险高的用户,降低发生逾期账款的几率,减少窃电情况的发生,减少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供电企业需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在用户中推广预付电费机制,同时还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强对用户规范用电的教育,普及用电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不合法用电情况的发生,为电费的及时回收提供保证。

2.3推行互联网+的电费管理模式

在电费的管理上积极推行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企业可以大力地推广电力应用,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可以与软件开发公司相互合作及时将掌上电力普通版本、企业版本、电力电网版本进行完善与优化,在软件中增添异地购电交费以及电量电费的日查询功能等,不断地优化软件技术方案,将使用操作程序进行简化,以客户为导向改进客户体验服务,在普通版本中也需要具备电源客户购电费以及补贴付款等信息的通知功能,为大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平台,丰富软件功能,来吸引大客户的使用。积极探索增加公司合同能源管理等有偿服务功能。其中掌上电力电网版的研发,需要在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电费信息查询、电费业务办理以及用电处理等作业,可以与移动作业终端(PDA)相互补充,来提高电费管理的现场服务效率与水平。拓展用户的缴费渠道,积极推广网上营业厅服务,这样的缴费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综合服务成本,还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降低人工工作效率低下以及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不断优化网上营业厅服务质量,利用先进的运营办法以及网络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同时建设企业电费管理运营团队,建立健全运营绩效的管理机制,使负责人员做到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响应客户需求,在进行推广时可以借鉴网络营销中积分互换等营销策略,利用注册有礼和交费积分以及购电兑奖等奖励方式,来引导大量的用户在网上营业厅进行缴费,特别是掌上电力等公司渠道,建立客户交费以及履约信用评价机制,对于信誉度高的客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2.4调整负责电费的班组职能

将线下的电费抄核收业务组进行转型,将原有抄表班与采集运维班组进行整合,将现场复核电费异常与催收电费等职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现场作业效率,同时增加对于低压客户的用电检查、做好反窃电工作、表计装拆、采集现场的运维、现场电费的补抄、电费周期核抄、电费的催收工作、现场停复电等现场作业,强化电费的管理工作。对于负责电费核算人员的管理,明确设立电费会计岗位,并实行岗位责任制以及奖励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构建在电费管理部门分设收款整理部门、收费整理部门、现金整理部门,将电费的核算工作具体划分,充分结合营财一体化机构对原账务班组的人员进行调整,增加业财融合等工作内容,推进营销运营和售电侧市场的双核心结算收费模式,对于核算班组需要增加量价费监测分析和同期线损统计分析以及远程费控运行的监控等业务职能。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用户的不断增加对电力公司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对电费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电力公司面临着繁重的电费管理工作。文中对营销模式下的电费管理模式做了简单论述,针对这种电费管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管理模式的对策。

作者:曹帆 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郴州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小平.娄底电业局电费回收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陈媛.电网企业电费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新体制范文篇4

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畴内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这些社会产品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会使农村受益,但其中的受益范围又不局限于农村地区,具有层次性。它既包括中央政府提供的覆盖到农村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又包括地方政府和农村组织提供的受益范围局限于本地区或部分外溢到周边地域的地方性公共产品。

同样,根据农村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典型的农村纯公共产品有:农业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综合规划以及信息系统、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等。农村纯公共产品同其他纯公共产品一样应由政府免费提供。然而,现实中的农村纯公共产品是屈指可数的,绝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的。依据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及其在排他性、竞争性的表现不同,农村准公共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性质上接近于纯公共产品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田防护林、病虫害的防治等。(2)一般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如农村高中、职业化教育、农村水利灌溉系统、中低产田改造、农村医疗、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农村文化馆等。(3)在性质上接近于私人产品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如农村电信、电视、成人教育、自来水、农业机械设备投入、农业多种经营等。

二、现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适应性的分析

从运行特征上看,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仍然没有突破时期指令性强制供给的弊端,相对于农民需求的变化,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必须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体制的研究。因此,虽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可以说我国政府却长期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规范、整体不足以及机制失衡,因而,影响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步,增加了农民负担。

(一)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改革以后,中央财政的事权向地方财政转移,过去由中央政府包下来的大量事情现在要由县、乡政府承担。但是,由于基层政府制度内财政资金不足,而制度外资金的投放又缺乏有效的激励(相对于非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来说,投资于生产性产品并不能较快地给地方领导带来更大的“政绩”),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国家投资的减少并没有为基层政府投资所弥补。事实上,改革后农村基层政府动员农业劳动力的能力较以前已大为降低,加之财力弱、投资激励小,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更为不足。现行体制下,不仅新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且原有的供给水平也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水利设施淤塞、农田道路失修,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影响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膨胀,超过了农民的负担能力

与生产性大型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同,基层政府一般对非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有着较强的激励。这些产品主要为:(1)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各项服务,如县属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在乡镇的诸多派出机构,即所谓的“七站八所”等事、企业单位提供的各项服务、咨询。(2)上级政府所要求的各项达标升级活动。由于这些达标升级活动关系乡镇领导的政绩,因此尽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关系不大,其供给仍是富有激励的。(3)以筹集资金为目的向农民提供的各项低质量甚至是虚假的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强制性和公共资源筹集的随意性,造成了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恶性膨胀并最终成为农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因素。

(三)供给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供给多样性的要求

现行体制下,私人投资由于受政府政策和产权界定的影响,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政府仍是单一的供给主体。受决策目标和资金的限制,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多样性、高质量的要求,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和抵触。

(四)机构膨胀,“吃饭财政”日益严重,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强制性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必然要求有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的执行机构——公共组织自身的供给,从而带来乡镇机构膨胀、人员队伍庞大,并消耗大量的公共资源用于机构运行和人头费开支。而公共资源筹集的随意性又为这种膨胀在资金上提供了可能,最终形成“养人收费和收费养人”的恶性循环,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加重了农民负担。

三、构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的思考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陷入了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国家目前并没有为农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由此决定的现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不合理已极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亟待“与时俱进”;这种变革的要求,将随着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农村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而日益迫切。

(一)构建多渠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筹集机制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

针对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的局面,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明确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的职责。改变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配合农村费税改革,加大财政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要求各级预算的支农支出增长幅度要稍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并通过农业立法来加以明确。

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于落后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以保证地方政府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供给能力

由于地区间的自然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的千差万别,我国地区间的的财政能力差异十分明显。有的学者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于落后地区,农户收入低,乡镇政府的制度外收入——提留和统筹增长慢,满足不了刚性的财政支出要求,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近乎是唯一的选择。若将现行转移支付方法使用的“基数法”改为“因素法”,能精确地估计各地的财政能力,由此决定各地应得到的转移份额。加强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平衡,以保证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存在着差异的各个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民平等的生存权。

3.运用财政贴息机制,引导金融系统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财力更加紧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状况较差,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而金融系统又存在过多的剩余资金的状况,在农民一时无力提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所需巨额资金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应当建立贴息机制,引导金融系统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缓解财政负担,这可以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为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为将来偿还贷款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良性循环”。

4.加大城市支农、以工补农的力度

一直以来,以农补工,农工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市的发展。现在当我国城市化进程有了相当规模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抓住时机实行以工补农,加大城市支农的力度。可以考虑在城市中大量引入市场力量来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将部分本来用于城市公共产品建设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同时在城市工业税中设立附加税收,专门用于支持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

5.明晰产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

比如农村准公共产品可以按照政府补贴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和农民私人混合提供。地区性的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小型水利工程、农业科技教育、农技推广和农业机械推广、农村电力、节水农业等,通常既有社会受益,又有生产者个人受益的特点,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可以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农民按照受益程度的大小进行集资生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充分收集农民的意愿,拟订集资方案,由乡政府或村委会具体负责实施。这类产品也可以先由政府公共提供,然后按照受益大小,向使用者收取相应的使用费。

对于小范围受益的低级公共产品,既可以考虑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俱乐部的方式提供,也可以采用完全由农民自身提供的方式。比如灌溉,治虫,湖泊的渔业资源利用,种植、养殖的供产销联合体,乡村道路,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等,由于其外溢较小,且受益群体相对固定,属于俱乐部产品的范畴。对于这类产品,政府提供显然是不合理的,因而理想的方式是将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外部收益内在化,提高供给效率。

(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

现实中农村社会内部开办某项公共事业或兴办某项公共工程的决策,主要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做法,由乡村内部农民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而是根据社区领导者的意愿和社区外部的行政命令确定的。这种外生变量即来自社区外部的各种因素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真实需求,一方面造成了有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投资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无序供给,加重农民的负担。因此,要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

首先,要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为了防止无效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和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应该借鉴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按照农民的需求来供给,使一个村或一个乡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过程中引入农民的意志表示是完全可行的。这是因为:(1)现行的财政分权体系已使得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可以在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环境中做出。目前一个乡镇平均有2万人,一个自然村平均有1200多人,征求其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偏好是可行的。(2)同村农民之间相互了解,可以有效地防止搭便车的行为。(3)农民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有意识地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又进一步要求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建立一种民主机制,能够充分反映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其组织程序是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全体农民对本社区的公益事业建设进行投票表决,凡未经投票表决而动用本社区筹集到的公共资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再由村集体组织代表和选举出的监督员参加乡镇一级的代表大会,讨论乡镇政府在财政许可内应供应的公共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资源使用监督机制,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定期将收支情况公之于众。

其次,要加快农村基层政府的组织建设。改变农村基层领导人由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的做法,把主动权交给农民,从政治制度上消除影响公共产品决策的外在因素。即村级、乡级领导人应真正由本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而不是由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由农民自己选举出真正代表农民利益、对农民负责的社区领导人。通过选举约束,使他们真正对本地选民负责,把自己的政绩做给本地选民看,把增进本地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有一套使社区领导人相信他们的当选与否完全取决于本地选民,而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的制度安排。这样,社区领导人才敢于抵制来自外部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抵制各部门、各系统出台的收费规定。

(三)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机制而言,要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

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公共产品的供应呈现出分层次的特点,要通过合理划分事权,以事权定财权,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与范围。以此为准则,中央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时,主要是从事跨经济协作区的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网的建设、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民兵建设,与国民素质教育有关的义务教育等。另外,农民作为国家的居民,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还通过税费的上缴以及隐性的“剪刀差”在过去乃至现在为我国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有力支持,农民理应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因此,国家应本着公平的原则按贫穷程度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农村地方性公共产品包括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的供给予以支持。这些公共产品在短期内效用较小,农民常因财力限制不愿购买或因影响眼前利益而排斥,但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对于增强国民素质、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也应由国家无偿提供。

地方政府主要从事本区域内的农业基础性以及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的投资和管理。要积极进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事权范围,合理划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把乡镇政府的收与支纳入一级独立的财政进行规范化管理,使乡镇的财权和事权相符合。针对目前存在的地方税体系不健全、缺乏主体税种的问题,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使乡镇政府有连续、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并促使其通过加强税收管理等规范方式实现本级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另外,还要在乡镇政府职能、事权与财权收支合理划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自上而下的“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这样做,既有利于当前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又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同时在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把转变职能与减人、减事与减支结合起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同时要进一步理顺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关系,使村民自治这一组织形式在提供村级公共产品中发挥核心作用。村委会性质上属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自治引入的最初诱因,本来是要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各乡镇政府职能向村级组织的渗透,而把村委会变成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进行直接领导,村委会部分失去了应有的自治色彩,变成了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供给决策的执行者,扭曲了农民的意愿,这使得村委会与村民有了利益上的冲突,不能代表广大村民的意愿。因而,恢复村委会的自治性质,使其成为村民公共产品偏好的真实代表者,有助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优化供给。有了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方面各级政府责任的明确划分,便可防止上级政府将公共产品供给责任转移现象的发生,从而杜绝基层政府因事权与财权的不统一,以乱收费和加重农民负担的形式来提供公共产品。

[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民负担改革

[论文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相对于农民需求的变化,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已成为限制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构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文章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现状、对策选择基点进行探讨,对于构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新体制范文篇5

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国有化特征,导致我国银行业高管人员的任命基本实行行政任命制,行政级别观念强,使得银行管理人员片面追求行政级别,经营人员对政治前途过分重视,形成了与机关运行相一致的企业文化,缺乏市场竞争氛围。银行业既是竞争性行业,国家就没有必要在这个行业保持全额资本或者维持绝对控股地位,应当逐步降低国有股权在商业银行的比重,将银行产权主体落实到能真正行使财产所有权的主体上,使银行的投资者即银行财产所有者可以凭借其对银行投资额的比例真正行使管理银行的权力并承担责任和义务,最终达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这就需要银行业的股权改革,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要求,促进银行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放宽对社会资本参股商业银行的限制,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更多地引入民营企业或个人股东,以促进银行业的充分竞争。因此,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和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金融新业务层出不穷,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法律尚为空白。必须尽快做好对金融业务创新、存款保险制度和向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等方面的监管立法和制度建设,保证监管机构监督履行职权的有效性。

二、制订激励机制,刺激银行业自身完善风险管理

首先,银监会要严把银行类机构的市场准入关,在审核企业申办银行类机构的报告资料时,应特别注重审查是否有完善的管理金融风险的制度,否则不予审批;其次,银监会要向银行类金融机构实行监管员派驻制,实行专人专管,落实责任制。同时,监管员在被监管机构设有固定办公室和享有调阅该机构金融信息网络数据资料等权力,同时可以抽调各被监管对象内审部门检查人员,组织其进行交叉检查,并有权要求被监管机构监控、限制或减少被他们判定的风险;第三,制订风险评估办法,实施银行业分类管理,为银行业机构风险评估,定出级别,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分类。分级是一种激励机制,激励银行业不断改善自己管理风险的能力,而且银行业要向银监会交纳管理费,其比例按银行的风险级别而定,级别高的风险小,上交的管理费就少,级别低的风险大,管理费就高。银监会与好银行保持紧密、经常性的联系,对差银行则实行抽查,抽查某些具体类别或项目的贷款投资;第四,促进银行业改进风险管理能力,银行的级别每年都评,如果管理风险的能力提高了,银行就可以提高在监管类别里的地位;第五、核查银行自我监管风险机制。

三、加强内控机制监管,完善银行风险管理

1、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切实保护各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情况比较复杂,有的银行没有成立董事会,有的银行虽设立了董事会,但其董事会成员大部分是其经营班子成员。有的银行没有成立监事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缺乏监督。有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职责不清,银行董事会权力过大,既掌握了决策权又控制了经营权。有的银行董事会形同虚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人治”现象比较突出,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股东大会作为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在银行监管部门的检查、指导、督促下严谨、精密、完善。银行监管部门在政策法规上、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优势能够给予商业银行指导,不管是商业银行组织机构模式、领导决策失误还是内外案件或内部业务差错等,都是银行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和掌握并用以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风险。银行业务总是向前发展的,而制度一旦制订,就相对稳定,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总是落后于业务的,各种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制度完善超前,针对发现的风险点,督促有关机构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银行是高风险性行业,就在于银行的自有资本占风险资产的比例较小,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存款,因而银行的决策不仅使自身风险加大,也意味着存款户的风险加大。银行决策层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目标对银行经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不能随心所欲。要做到决策正确。第一,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必须真实、正确、及时可靠。这就要求银行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并建立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准确运行的内部管理制度;第二,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科学的决策程序是确保决策正确,减少决策失败的有效保证。

3、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对客户经理或职员实行按每月日平均存款余额的万分之三提取维护费用,由客户经理用于对客户的维护开支,但许多情况下花不了这么多钱,钱都落到了个人腰包。实际上,许多存款业绩是在玩数字游戏。一般是客户贷了款之后,让客户把这笔贷款存到银行做抵押,办一笔银行承兑汇票,然后把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再抵押,再办一笔银行承兑汇票,再贴现。玩来玩去都是玩银行自己的钱。对银行员工的业绩考核应当改变以前的重工作数量不重工作质量、重同事关系不重业务能力的考核方式,将对员工的业务考核与其工作贡献结合起来,加强对每个员工业务和对银行贡献的考核。在公开公平考核员工业绩的基础上,更多地将收入水平与业绩挂钩;根据不同岗位为银行创造的价值定不同岗位的收入水平;提高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将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和部门业绩联系起来;引进递延的报酬计划,把员工的收益和银行的长期效益、资产质量等联系在一起。

四、加强金融监管信息电子化网络建设,做好银行业信息披露工作

1、建立金融信息网络,构建监管信息平台。建立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为一体、能够进行量化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涵盖现场、非现场检查和分析等过程,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及时掌握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及运行情况,改善目前信息不对称、监管手段落后的状况,实现标准化、电子化的金融监管,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这是提高监管效率、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构建银行监管信息平台,即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程序实现银行监管信息采集网络化、数据核对、汇总、对比分析、查询、报表管理、上报和风险预警自动化,对各个环节的监管操作信息的连续监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新体制范文篇6

目前我国的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机构设置、人员的配备、推广的方式方法等均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形成了“条块共管,以块为主,按专业行政区划层层设置”的农业推广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条块分割,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相脱节,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相分离等体制上的弊端日益突出。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在农技推广体系组织结构上,机构林立而力量分散,队伍庞大而人浮于事,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使财政难以负担,从而直接威胁到推广体系的生存与发展。

(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从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看,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对上级负责,自上而下运行。考核推广机构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完成上级任务的情况。在人事管理上形成了论资排辈、终身制;在分配方式上形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在评价体制上形成了服务效果与服务对象的脱离(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不能参与对推广机构的评价),不能从制度上保障推广机构和人员充分履行职责,不利于调动其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因此,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不适应。

(三)推广队伍的结构及方式方法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农业推广机构比较普遍的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等问题;在技术推广方式上比较普遍的沿用一般化的号召,工作不到位,难落实,很多地方已无法有效地向农民推广最新的技术。

(四)推广服务功能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现行的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用的还是原始的推广手段,无法及时地向农民提供信息,难以向农民传授保证农产品安全的技术,致使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出口、流通受阻,农业的外向度难以扩张。

(五)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落后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设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购置或兴建的,即使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设的县级推广中心,也因资金投入不足、配套不够、设施老化、设备过时而服务功能下降。因此,难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由于以上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县、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被削弱或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国现行的推广体系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我国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转变推广理念、明确职能定位、理顺政事关系”这一关键性问题,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建立起以政府服务为主导,以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为辅助,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综合性服务与专业性服务相结合,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层次并存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为发展高效、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1)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原则。(2)坚持局部创新与国家推广体系相衔接的原则。(3)坚持与当地生态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4)坚持稳定、灵活、高效相兼顾的原则。

三、我国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与改革措施

(一)创新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

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是影响目前县乡农业推广机构稳定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切实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上下贯通、网络健全,更好地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必须创新机构设置,打破目前依附行政体制设置的单一格局,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职能分工,理顺县、乡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网络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县级设立农业综合机构。将县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等职能合并,组建县农业综合服务机构,下设:行政管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执法部门、经营服务等四个部门。四个部门中,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纳入公务员系列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各县财政全额拨款,其服务设备及日常服务纳入县财政预算;经营性综合服务部门属事业单位,但采取企业化管理,职工的工资待遇等与经营的绩效挂钩,自收自支。

2.按经济区建立农业推广区域站。按经济区建农业推广区域站,实现事、企分离和减员增效。分析造成目前乡镇级推广组织窘况的最根本原因是按行政区划乡乡设站,导致技术力量分散,推广效果不高。改革的重点是冲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打破乡乡设站的格局,结合县农业结构调整,以县内经济发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特色骨干产品和重点小城镇为依托,重新设立农技推广区域站,以增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规模,提高其服务能力。转变原各乡镇站的职能及人员身份,以达到优化队伍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目的。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实行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岗定人。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在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和当地政府领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本单位职工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参与竞争上岗的人员可根据其工作性质职能进行多层次、全面考核评价。再次,创新分配机制。打破分配上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实行绩效挂钩,除基本工资外,其余部分按贡献大小业绩大小适当拉开档次。

新体制范文篇7

一、案例分析:外资银行信贷创新产品

(一)公司类典型产品

外资银行的公司类信贷创新产品往往与其自身拥有的风险控制、跨国经营等优势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品牌美誉度,难以被竞争对手简单模仿。

1、依托现金流分析,发展无抵押小额信贷。2006年5月,外资银行推出“无抵押易贷金”产品,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小企业贷款品种。其具体做法是:(1)营业时间在两年以上、经营稳定的中资私营企业均可申请,无需任何抵押担保;(2)贷款额度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可达24个月,贷款利率根据企业信用状况确定,年利率约为15%-18%;(3)申请流程简易快捷,一般2周内可以审批放款;(4)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实行按月还款。截至2007年3月末,贷款余额已超过4亿元,呈快速增长态势;一半以上的申请企业成功获得贷款。这一产品通过风险控制等技术解决中小企业缺少抵押物或担保的难题,满足发展状况良好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外资银行的风控做法包括:(1)通过现金流分析技术识别偿债能力强的优质客户;(2)采用按月还款方式,降低企业一次还本的资金链压力;(3)通过试错法寻找合理利率,有效覆盖客户群的整体风险;(4)设立专门的服务团队,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经营管理风险。

2、把握客户动态需求,发展结构性授信产品。近期,外资银行把传统银行服务按照客户的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进行组合,推出结构性授信产品。例如,面对一家处于成长期的出口型企业,外资银行提供的结构性授信包括用于购买原材料的指定收款人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购买设备的进口融资,缓解财务压力的出口融资以及汇率避险产品等一揽子服务。与中资银行的综合授信相比,结构性授信的优势在于:银行可根据客户业务特点,度身搭配信贷组合;产品搭配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客户业务量、供应商以及购买商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确保支持的有效性和信贷资产的安全。

3、创新服务内涵,做强贸易融资业务。在传统贸易融资领域,外资银行尤其重视通过创新构筑竞争优势。其具体做法包括:(1)延揽熟知各国市场、法规,拥有丰富国际贸易经验的专家,建设遍及全球主要贸易城市的网点,寻找稳定的当地合作伙伴,以此为基础,设计个性化的贸易融资产品,如富有特色的结构性贸易融资、转运前后融资等;(2)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理念,不仅提供传统的信用证、进口贷款和提货担保服务,还提供配套贸易单据追踪、专业的应收账款催收和销售账户管理等各类非融资服务,满足客户全方位的业务需求。与中资银行提供的单一、无差异化贸易融资产品相比,外资银行能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贸易融资产品,成为客户真正的贸易支持伙伴。这一案例表明,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综合服务水平的高低日渐成为衡量信贷产品创新质量、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4、利用跨国网点优势,发展双保理业务。外资银行创新传统信贷产品的一种思路是,依托跨国经营的网点优势和人才优势,提高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准,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例如,2006年10月,外资银行针对国内的单保理融资模式,联合海外进口保理商引入双保理业务,融资额度可达应收账款的80%,平均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同传统保理相比,双保理对客户更具吸引力:(1)进口保理商提供可信的进口商信用评估,承担买方信用风险;(2)进口保理商的选择遵循“市场靠近”原则,可消除语言和法律障碍,降低贸易风险;(3)出口商只需与一家出口保理商签订协议,就可覆盖不同国家进口商的资信风险,节省了费用支出;(4)进口商可赊销方式付款,无需申请贷款,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

5、紧跟加息预期,拓展固定利率长期贷款。随着央行频繁运用加息手段,以“风险锁定”为特征的固定利率信贷产品成为创新热点。2006年12月,外资银行针对市场加息预期,推出人民币固定利率长期贷款业务。其具体做法是:(1)申请固定利率长期贷款的客户,除需遵循一般长期贷款的流程外,还需向银行确认预测的现金流量等信息;(2)银行根据客户提供的完备信息设计贷款期限结构,客户既可到期一次性还款,也可根据事先约定的还款计划分期还款。与中资银行类似产品相比,外资银行固定利率贷款期限更长,利率水平更低。

(二)个人类典型产品

相比公司类业务,外资银行个人类信贷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务空间广阔。目前,外资银行侧重采取以高端客户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客户群和覆盖面的发展战略,零售业务将成为今后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以房贷创新为例,可以看出外资银行的主要创新包括:

1、突破细节,定制特色服务。例如,推出“贷款额度预审批”服务,客户可预先获知贷款额度,先于其他购房者一步,更有计划地挑选满意的房产。

2、把握个性,创新还贷方式。例如,汇丰银行推出双周定额还款等4种还款方式,德意志银行推出“阶段性净息还款法”等9种还款方式。还款方式的创新迎合了不同买房者的经济实力和理财规划。

3、巧妙设计,降低财务成本。例如,针对外籍及港、澳、台人士,推出包括美元、港元、日元、欧元和人民币在内的多币种按揭产品,减低利息负担,规避汇率风险。

二、创新机制:外资银行竞争优势之源

(一)外资银行的信贷产品创新机制

多数外资银行都能秉承“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等经营理念,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境内分支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并逐渐成为国内高端信贷产品创新活动的引领者。

1、重视利用专利制度维护产品创新收益。外资银行高度重视通过开发专利技术取得自身竞争优势,获取排他性收益。例如,从1996年到2003年底,花旗银行已向国家专利局递交了19项发明专利申请,都是“电子货币系统”等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基础性核心专利。相比之下,同期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发明专利加起来只有15项,并且大多都是比较简单、容易过时的发明,和外资银行的差距较大。

2、重视提升风控水平拓展产品创新空间。突破风控手段和提升风控技术,为外资银行产品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例如“无抵押小额贷款”的创新,就是通过现金流分析、小额高频还款、财务跟踪支持等技术,突破以抵押保证为基础的传统风控理念,满足中小企业的无抵押融资需求。

3、重视建设产品创新的部门协作机制和矩阵管理模式。外资银行开发一项新产品的大致流程包括:(1)研究本地法规,探寻是否存在创新空间;(2)开展详细的市场调查,锁定目标客户群,搜集客户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反馈意见;(3)提出初步的产品方案,通过客户关系网络进行论证与修订;(4)参考其他同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情况,寻找独具特色的设计思路;(5)提出较为成熟的产品方案;(6)统一部署测试和推广工作。尽管涉及诸多环节,但是外资银行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管理体系使得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产品创新、营销、改进等环节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形成创新合力。这样,产品创新工作就是部门协作的共同事业,而非单一部门的自家活。

4、重视建设创新风险的事后化解机制。当某笔贷款出现问题后,外资银行通常都会成立专门小组,协助客户分析市场容量、竞争对手等情况,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咨询指导意见,而非急于抽走贷款,急于处置抵押物或提出司法诉讼。这种先进的双赢理念和实践,也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包容度,提高了产品创新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二)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

中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创新能力的对比。比较中外资银行的产品研发行为可以发现,两者差距是全方位的。产品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存在四大差距:其一,产品研发以移植模仿为主,自主创新数量较少,多数新推产品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实质创新,以名词创新和组合式创新居多,同质性程度较高;其二,研发动机明显表现为数量扩张型和体系完善型,注重巩固和争夺市场份额,而非创造利润;其三,受制于缺少长期的经验数据以及高效的成本核算体系,产品创新的效益评估水平较差,定价能力徘徊不前;其四,中资银行推出的许多产品并非针对目标客户设计,只是“攀比”思想产物,无法形成有效规模。管理方面,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主要包括:其一,缺少国贸、租赁等领域的业务专家,缺少金融工程人才;其二,产品研发的组织架构不够完善,缺少有效的资源调度、关系协调和规划决策机构,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其三,无法有效评估新产品的潜在风险,风险控制水平有待提高;其四,营销支持不足,缺乏客户资料数据库、数据挖掘和分析系统,产品创新的质量和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三、启示:推动国内信贷产品创新的思路

相比海外地区,国内外资银行的产品创新受到较多限制,创新活力仍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相比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创新能力优势明显,这已成为他们扩大信贷市场份额的利器。因此,可采取放松管制、加强引导、缩小差距、推动合作等综合措施,推动信贷产品创新。

(一)改善产品创新的政策环境目前,完善政策环境、变革监管理念已经成为金融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完善担保法规,简化担保物执行程序,提高处置效率,便利财产担保类信贷产品的创新;二是要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制订信息披露标准,强化信息披露监督,发展信用评级市场,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改善产品创新的信息信用环境;三是要推进功能监管改革,提高金融机构运作自主权和创新自主权,鼓励综合经营,积极发展衍生类和复合型信贷产品。

(二)加大产品创新的引导力度比照国外市场经验,金融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产品创新的引导:一是提高窗口指导、风险提示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帮助商业银行明确创新方向,降低创新活动面临的政策风险;二是明确信贷产品创新报批、报备的范围,简化创新流程,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三是定期汇总信贷创新产品,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产品创新的品牌效应和竞争效应。

新体制范文篇8

摘要国家创新系统作为提升一国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敏感时期,发展国家创新系统也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在构建国家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对象分层构权法,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给予评价,并与各国创新系统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绩效评价熵值法

进入21世纪,人类已悄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大小越来越成为决定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国家创新系统作为提升一国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下,我国在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但要客观了解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目前的发展状况,则需要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绩效进行评价。本文在对各国国家创新系统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合理化建议。

1国家创新系统综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1.1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的含义

绩效原为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概念。鲍曼和穆特威德鲁将绩效分为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他们指出,行为是人们工作时的所作所为,这些行为对个人或组织效率具有积极或者消极作用;结果是因为绩效而改变的人或事的状态或者条件,有益于或者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绩效的含义可包含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可理解为行为主体实现目标的能动性,客观方面可理解为目标的实现效果。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绩效应包含系统对创新的支持能力和创新实际效果两方面的含义。

1.2国家创新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的含义,本文在参考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将指标分为创新支持能力和创新效果两类,第二层则将指标细分为6类,第三层再分解到34项具体指标上。具体指标为:

1.2.1创新支持能力类指标

(1)资金投入能力。全社会R&D投入总额、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例、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投入比例、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例、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例、企业技术引进吸收投入比、政府R&D投入占财政收入比例、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基础设施投资额。

(2)人力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人员总数、研究人员总数占社会劳动力总量比例、硕士以上研究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比例。

(3)创新环境服务能力。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产学研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技术中介组织营业额、基础设施使用率、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程度、创新政策执行力。

1.2.2创新效果类指标

(1)科技成果。专利授权量、每万名研究人员专利授权量、国内外数量、每万名研究人员国内外数量、三系统收录论文数量、每万名研究人员三系统收录论文数量。

(2)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率、国内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外技术贸易额。

(3)经济结构优化效果。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GDP单位能耗、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废气排放量、万元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由于资金投入能力和人力资源投入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国家创新系统对创新的支持能力的强弱,在这两方面投入越大意味着创新产出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良好的创新服务环境可以保证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技术扩散和全社会创新成本的降低,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创新支持能力类指标主要包含资金投入能力、人力资源投入能力和创新环境服务能力三方面内容。

创新效果还可分为科技和经济成果两方面,其中经济成果由包含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优化效果两项内容。评价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效果不但要看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而且要关注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科技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效果。因此,本文将科技成果、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优化效果纳入创新成果类指标中。

2国家创新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特点和评价需要,本文采用算术加权平均法构建评价模型。权值的确定采用对象分层构权法,底部指标层的权值采用熵值法确定,中间层各指标分类之间,由于在重要性上无明显差异,因而权值的确定采用直接构权法,对同一大类之下的小类指标分配相同的权重。设某一指标分类下共有m项指标,评价对象有n个,则采用熵值法确定该指标分类下各指标权值的具体方法为:

(1)指标数据标准化。采用以下公式:

yij=*×100+1

其中,xij代表第j号评价对象的第i项指标值,yij代表指标标准化数值。上式末尾“+1”是为了保证后续运用熵值法计算时不出现自然对数真数为“0”的无意义情况。

(2)将标准化数据转化为比重值Pij。计算公式为:

pij=*

(3)计算各指标熵值ei。计算公式为:

ei=-K*PijlnPij,其中K=*

(4)推算权重wi。计算公式为:

w′i=1-ei,wi=*

得到了各指标分类下不同指标相对上一层指标分类的权重后,即可逐层运用算术加权平均方法得到各评价对象的评价值。

设评价体系中共有h个指标分类,每个类别中的指标数目为m(h),评价对象有n个;第j号评价对象中,第k号指标分类下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为ykij,该项指标相对上层指标分类的权重为wki,第j号评价对象的评价值为zj。具体评价模型为:

zj=**wkiykij

3国内外国家创新系统绩效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波兰和我国为评价对象。由于,受数据来源限制,上述指标体系中大部分指标在作国际比较时,不能达到数据的完整和统一,因此,本文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数据的情况下,整理出7项指标及其数据(见表1),用于国家创新系统绩效评价。

运用上述评价模型,经过数值计算得到中国的综合评价值为19.97,在上述8个国家中排名第六。排名第一的是美国,综合评价值为67.73;第二为韩国,综合评价值为50.50,第三为日本,综合评价值为50.06;第四为英国,综合评价值为32.32;第五为德国,综合评价值为31.69;第七为西班牙,综合评价值为17.93;第八为波兰,综合评价值为11.56。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的评价值较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这一差距不但体现在创新支持能力上,也体现在创新效果上。可以看出,我国R&D经费支出及占GDP百分比均较低,只有“研究人员人数”一项数值较大,但研究人员占社会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仍很低,且人员绝对数量大也并未引起创新效果的提升,“每万名研究人员中三系统收录科技论文数”和“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两项指标在被选的国家中均表现最差,“每万名研究人员专利授权量”也排名倒数第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3.1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企业对技术创新不重视,造成创新投入不足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企业已逐步成为了R&D活动的资金投入主体,如2007年,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额占全社会R&D经费总额的比例已超过70%,但我国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仍显不够积极。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总体小于销售收入的1%,而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达到3%。同时我国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资金投入也不足,消化吸收资金比平均在1:0.07,而日本、韩国的该项数据都在1:5~1:8之间。由此而产生了我国企业对跨国公司技术的高度依赖,大多数企业利润微薄,缺乏加大创新投入的能力。另外,行政执法不力、民事赔偿不足、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等因素,导致了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强,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我国企业R&D投入的积极性。

3.2产学研缺乏协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造成创新成果产业化效率不高

我国现存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均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配置,严重阻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科研绩效评价标准尚未吸收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指标,大学和科研机构往往只重视自己的学术地位,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另一方面,企业也缺乏参与科研机构和大学承担的国家科研任务的渠道,难以保持产学研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再者,公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尚遗留较为浓厚的行政机关烙印,机制不够灵活,创新意识不强,而因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民办中介机构又受到限制,使得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务难以有效开展,造成整体中介服务能力不强。

3.3教育投入不足,人才培养体制僵化,造成创新人才缺乏

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不足,2005年全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是2.16%,而1995年世界平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水平是5.2%。教育的长期低水平投入,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僵化,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因而教育系统难以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3.4社会文化不符合创新要求,造成全社会创新氛围不浓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庸思想盛行,人们多安于现状,思想保守。此外,传统文化突出上下贵贱的等级观念,造成人们唯上是从,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发展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

我国应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创新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此促进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主要措施应包括:

4.1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政府应加快建立以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以独立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成为自主经营、自主创新、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加大知识产权方面政策的执行力度,扶持和加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化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创新项目发放贷款,扩大融资渠道和数量,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充实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4.2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

各创新主体之间应采用合作研究、重大任务引导等方式交流信息、共享人才和基础设施、实现功能互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益性研究机构,加大对转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投入。改变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科研人员薪资发放制度,促使科研人员更加致力于技术创新研究。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国际交流活动,支持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究中心。

4.3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应改革公办中介机构管理体制,在中介服务领域引入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发展壮大,培育和扶持骨干科技中介机构,把培训作为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出明确要求,增强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的服务水平。

4.4改革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机制

改变目前教育投入预算模式,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完善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到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创造创新人才顺利成长并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制定吸引高级人才的优惠政策,充分全球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

4.5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

从中西文化的精华中提炼创新文化内涵,树立现代创新价值观,大力倡导创新促进发展的理念,弘扬学术民主,培养科研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培育既竞争又合作的现代团队精神,加强国际交流,在竞争中实现中外优秀文化的融合,形成促进创新的良好国际文化环境。(转自:科技创业月刊)

参考文献

1杨青.投资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2008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王海燕.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科学管理研究,2001(4)

4贾建闯,金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

新体制范文篇9

(一)促进医院的有效运行

在新体制改革下进行医院财务管理,有利于促进医院的有效运行,保证其健康发展。对医院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医院日常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严密的财务管理工作可紧密联系医院各个部门与全体工作人员,有利于医院的正常运转,对医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进行保护,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率,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医院的整体目标

构建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可有效完成医院对各项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实施的目标,获得更加安全真实的财务数据,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通过对医院财务的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不合理行为,并做出改进。不断推进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也有利于完善与发展其他各项管理模式,使得医院的管理模式紧跟社会现代化的管理要求。

(三)规避医院经营风险

作为医院管理的中枢环节,有效的财务管理可帮助医院规避风险,加强评估各类风险,控制管理医院经营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尽量规避风险。

二、新体制改革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财务管理中,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不健全,只依据一些简单的书面文件和规章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因此,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常见的现象就是无章可循,甚至是有章不循。导致的后果就是收入随意性过强,缺乏严格的预算制度与成本控制,财务内控制度执行力不强,以至于遇到管理问题时,常常强调灵活性,并不能严格遵循规定程序。例如在一些重大项目上,缺乏严格的事后追踪制度,无法全程监控项目的实施过程及结果,一旦出现事故,很难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医院管理情况混乱,无法合理规避风险,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社会可信度。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管理人员素质仍有所欠缺。许多医院财务管理者拥有很高的医学专业技能水平,然而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虽然具有很高的管理水平,但是管理理念过于陈旧,不符合新体制改革的形势。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责操守意识,影响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缺乏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医院财务管理监督机制负责监督与核查医院的财务管理情况,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作出评价。但是很多医院缺乏专门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一些医院虽然有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但审计人员不够专业,对机构的独立性考虑不足,误以为其下属于财务部门,削弱了财务管理审计监督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影响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评价。

三、新体制改革下医院财务管理理念

(一)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国家对医院财务管理的明确要求体现在财务制度上,财务制度也是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的主要政策依据,会计制度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是进行统一会计核算的依据。新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完善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基础之上的。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可促使医院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会计制度的目的不是将现有财务会计制度推翻再重新制定,而是以现有制度为基础,从医院自身情况出发,分析查找问题,为满足规范管理的需要,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对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二)提高管理者的理财意识

在新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成功与否的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理财观念的新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医院管理者的思想认识、综合素质与道德水平。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受管理人员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就是财务管理人员,因此,应首先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巧妙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丰富的专业知识。财务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应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提高其执行能力。对于在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再教育。建立完善的业绩考评制度并切实落实,做好责任分配工作,明确责任要求,使财务管理人员深切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管理责任。除此之外,还应向医院管理者宣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使其充分认识理财的重要性。

(三)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构

许多医院管理者误以为在短期时间内,内审监督机构很难为医院带来实际效益。然而实际上,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设置较为简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有必要设置兼具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设立举报专用信箱、专线电话等,保证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并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负责进行内部监督工作,做好事前、事中监督,并结合事后审计,对医院的财务工作等进行跟踪审计,动态监督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评价与测试医院的管理效益,综合评价医院经营管理对医院以及社会产生的综合效果,审计重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等,监督与评价医院管理层的决策,并为其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新体制范文篇10

创新理论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创立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依靠模仿创新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科技发达的美英等国在经历了1974至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普遍出现“滞涨”状况,为寻找发展经济的良方,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逐渐升温。技术创新在20世纪70年代末已成为国际性的热门问题,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中国技术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期限从1996年至2010年)、知识创新工程等。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活动继续深入进行,特别是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正成为技术创新工作的中心环节。

本文认为,所谓技术创新机制是指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得以不断展开和解决的一系列动力、规则、程序和制度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由为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方案设计、融资和投资的运行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协作机制,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对创新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以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及对技术创新效果进行绩效考核的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机制以及上述每个机制的众多子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的。而且,只有当这些机制之间协调时,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因此,各机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可以用一个简化的多元函数模型表示:T=F(d1D,d2I,d3R,d4G)

其中,T表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F表示函数关系,D表示决策机制,I表示投融资机制,R表示运行机制,G表示保障机制。由于以上各种机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本模型分别赋予它们不同权重系数d1,d2,d3,d4。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是四种力共同作用的合力。这四种力都是一种矢量:既有力的作用大小,又有力的作用方向。只有当上述各力作用的方向一致时,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二、相对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背景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已经从政府的附属物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自身法人产权逐步得到落实,正在逐步建立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机制,这使得国有企业第一次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政府的指令(完成国家计划)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第一次真正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第二,随着经济体制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已不再直接控制国有企业,而是通过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来管理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无法寻求政府的保护,它们直接面对的只能是市场,必须加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这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增大,同时,市场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需求,这又形成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巨大拉力。第三,由于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科技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国家为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这使得科学技术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力加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技术创新机制,将随着近期环境的巨大变化而面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运行机制权责并重。由于法人产权进一步落实后,国有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承担更大的责任;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增大;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更为严峻等等原因,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频率、重要性势必大为增加,这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建立更为严格的程序,更为严密的组织,进行更为科学的论证。由于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各种融资渠道大为拓宽,国家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直接投入却可能有所减少,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将更加多元化。

二是协作机制更加灵活。从协作机制来看,随着科技体制的改革,科研机构或被推向市场,或是与应用研究联系更密切,高校与企业的交往也日益增多;随着技术市场的发展及对外开放,企业从外部甚至国外引进技术的渠道大为拓宽;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同行业企业之间在竞争之余,也越来越重视技术合作甚至结成技术联盟;同时,随着资本市场逐步走上正轨,企业还可以通过兼并来获取其它企业的技术。

三是保障机制更显重要。由于企业权力更大,肩负的责任更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频繁、对企业的影响更大。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创新保障机制并能稳定、可靠地运行,以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

四是评估机制更加主动。随着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竞争的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由国家出面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评估的方式,将逐步转变为企业因市场竞争的压力而进行的自觉行为。

三、相对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既然国有企业所处的大都是关键性行业,政府对这些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的控制要相对严格,与这些企业的联系要相对密切,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大。再加上国有企业在中国本来就比私营企业起步早、规模大。这使得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相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是决策链条较长但程序更加规范。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国有企业所从事的技术创新项目对国计民生的意义更为重大,国家与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政府有时甚至亲自参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或者是国有企业的有些技术创新项目被纳入政府的统一规划中,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决策链条较长,甚至导致对于企业来说,它没有成为某些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主体。但由于国有企业的规模通常较大(特别是战略调整后的国有企业),其决策机构、决策程序通常较私营企业规范。

二是融资渠道更加畅通。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较为密切,国有企业通常更容易吸引到政府的投入;由于现在四大国有银行控制了大量的存贷款业务,而这四家银行及政策性银行无疑也受到政府的影响,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对于国有企业的上市融资,政府也会优先考虑。因此,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通畅。

三是协作关系更易结成。由于不同国有企业的资产都属于全民所有,其所有权都由政府代表,它们之间的技术合作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技术联盟也更容易结成;处于类似的原因,产业界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更容易开展;即便在引进技术方面,它们也会获得比私营企业更多的照顾。

四是保障机制更加严格。由于国有企业自身体制上存在“所有者虚位”或称“所有者缺位”,企业的管理者在不能被正确激励的情况下,其决策行为有可能严重偏离所有者的利益。这同样反映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上。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更为严格的保障机制。

五是评价机制的政府色彩更浓。由于政府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因此,长期以来政府主要行使着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权,而私营企业则根据市场的变化自主完成对本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

四、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大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加复杂,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表现在技术创新机制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层次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单位多,活动种类多,结构比较复。在每个层次、每个部门、每个环节上都有自己的创新问题。这些创新问题在性质上差异很大,很难由一个机构统一承担。因此,大型国有企业须在不同组织层次上建立相应的研究开发组织,形成多层次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二是多部门的技术创新协作机制。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本质上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不仅必须与企业内部的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并按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要求展开研究和开发活动;还要与企业外部的销售和生产部门以及其它研究开发部门建立起密切的协作机制。然而,由于大型国有企业的规模庞大,体系复杂,上述协作机制的建立要远比小企业复杂得多。

三是多元化的产品服务经营领域。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和充分运用自身经营资源的需要,其经营领域和产品线必然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大企业经营的着力点在行业和市场,而不在具体的产品。因此,大型国有企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行业的基础技术或基础工艺。

四是多对象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是因为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不在企业领导人的个人判断,也不单纯在少数技术专家的灵感,而主要在于大型组织的群体力量、对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动的长期跟踪和系统分析、项目决策上的科学程序,以及在长期训练和操作中培养起来的高素质操作工人。

五是多目标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评价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益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大型国有企业还承担者部分中观职能,还要考虑其由于技术创新扩散而带来的社会效益。

五、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便成为其继续深入发展的动力。而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要大力加强政策倾斜。在当前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的激励政策对于有效诱导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针对现实设计出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倾斜政策。

二是要尽快完善市场机制。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其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已经初步确立。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将是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