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3:55:45

时间艺术

时间艺术范文篇1

关键词:斯卡拉蒂奏鸣曲时间艺术表现速度节奏

多明尼哥·斯卡拉蒂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古钢琴演奏家,亦是音乐史上最具独创个性的艺术家之一。他虽然与巴赫、亨德尔同时生于1685年,而且所处的时期也正值欧洲巴洛克音乐盛行的后期,但斯卡拉蒂却以他独有的艺术气质,承载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斯卡拉蒂所创作的奏鸣曲使他成为键盘领域新技法的奠基人,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也以崭新的音乐体裁与结构原则,为后世的音乐树立了永恒的典范。我们在演奏斯卡拉蒂奏鸣曲时,要充分体验斯卡拉蒂音乐作品中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源于意大利唯美主义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同时还具有西班牙热情、奔放的鲜明节奏以及充满即兴的艺术情趣。以下是笔者对斯卡拉蒂奏鸣曲时间艺术的研究。

一、速度

1.速度标记

斯卡拉蒂所写的速度标记是很有限的,这些标记通常只限于简单的Allegro、Presto或Andante,偶尔才会出现一些Allegretto、Vivo或Vivace。有时斯卡拉蒂用Moderato或Cantabile这样的术语,它决不仅单纯代表速度的含义,同时还具有解释乐曲性质的意义,亦可将其视为表情术语来看。应根据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研究,要符合音乐性质、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从中试图去感受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及作曲家的情感、意愿,以便增强对音乐内涵的探索、想象和挖掘。现在有些版本中,对于这些标记擅自改动而不加以说明,演奏者对此应抱以谨慎、客观的态度。

例如,Presto,并不一定是要求演奏得很快,也不是让那些所谓的演奏高手用作炫技的。对此,我们可以更好地把它解释为生动、灵巧、活跃,或者是要求演奏者对作品中细腻、精致的变化做出敏锐的表达,以及显示乐曲高潮那一瞬间的亮点。虽然斯卡拉蒂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大师,但他那奇特的技巧和节奏的生动性永远是交织在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与和声细微的变化以及精雕细琢的节奏转换之中的。以上这些是演奏者在选择速度时必须首先考虑到的,而不仅仅只考虑自己的手指可以跑得多快。

再如,Allegro和Andante,在演奏许多斯卡拉蒂奏鸣曲时,我们会发现一些作品中,Allegro和Andante在实际演奏中的速度是十分接近的。当要充分表现乐曲节奏的细微变化和乐曲旋律、和声的内涵时,斯卡拉蒂的某些Allegro不比Andante快多少。当和声节奏进行快时,Allegro可以表现更大的和声密度,而Andante则用于和声节奏进行宽广的地方。也就是说,Allegro和Andante在速度上的准确把握,根本取决于和声节奏进行的松紧和快慢。如在3/4拍中的Andante,根据和声节奏进行来看,一小节一个和声,拍子也就应按一小节一拍来定。

此外,音乐中的运动速度也取决于乐句的呼吸或舞蹈性的动作。在多数情况下,Allegro标记的乐曲多与活跃的舞蹈有关,节奏异常鲜明丰富,也常出现跳跃性节奏的短句。而在大量的Andante和标有Cantabile的乐句中则除了具有歌唱性并时常有着忧郁的情调外,往往还具有平衡、统一、重复盘旋的节奏特点。这种节奏特点就像静止中的运动,在你察觉不到的状态中前进。有点像西班牙北部波来罗舞曲中的节奏,无始无终,在无穷无尽的空间中晃动,直到消失。如果演奏得太慢,反而会失去了节奏的韵律,而斯卡拉蒂就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魔力来吸引着每一位听众。

要掌握斯卡拉蒂作品的速度变化,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古钢琴与现代钢琴的本质区别,以及当时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情趣,既保持时代特征,又使速度做到准确而不死板。其中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现代钢琴上许多人演奏的渐慢,常常对应的是伴随力度渐弱变化,在斯卡拉蒂的时代人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当时的古钢琴只能表现有限的力度变化,所以我们对速度的掌握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风格。

2.速率

通常,斯卡拉蒂作品的速度往往会被演奏得太快。而且,听众们客观所听到的Allegro和Presto总是会比演奏者主观听到的要快得多。过快的演奏只注重了外在华丽、闪光的演奏技巧,却忽视了乐曲本身与众不同的性格。一般演奏者在选择速度的时候都会从旋律起伏中最快的音符和低声部潜在的和声进行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实际演奏中,拍子的单元(拍号)对于速率的把握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说在一首4/4拍的乐曲中,并不一定每小节都打成四拍,根据每小节音符的时值及其不同组合,我们可以把它打成八拍或者两拍,甚至一小节一拍,这就是速率的变化。确切地说,速率的变动是由乐曲中音符时值组合形成的节奏脉动或和声进行的疏密程度来决定的。比如,在奏鸣曲K54中,12/8拍的塔兰台拉舞曲,其中八分音符构成的旋律与和声进行节奏相结合形成的速率,同拍号本身要求的节拍速率是不同的。综上所述,速度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速度标记,还要剖析旋律结构,对和声进行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对节奏内在速率的变化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对节拍韵律做不同侧重点的选择。

二、节奏

在斯卡拉蒂作品中有很多精彩的节奏变化效果,而这种变化是紧紧环绕着西班牙民间舞蹈这一中心的。即使是简单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以及四分音符交织,斯卡拉蒂都会巧妙地加上装饰音和双音,使乐曲不仅具有鲜明的西班牙舞蹈节奏,同时还模仿出西班牙最具特色的民间乐器响板、铃鼓那特殊的声响效果。这样的节奏型活现了西班牙人欢快、奔放、热情的善歌善舞的生活。由于西班牙的民间舞蹈深深地融入了斯卡拉蒂的血液中,成为他最富特点的创作语汇,所以在把握斯卡拉蒂作品的节奏时,必须时时注意到这一点。

1.节拍

在斯卡拉蒂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节奏变化常通过节拍的灵活运用来体现。比如两拍与三拍的内在韵律转换就是最富特点的变化手法之一。在演奏这种作品时,如果只把这些节拍韵律上的转换当作普通的切分音来看,那就会失去节拍上的复合性,从而违背作者创作的本意。只有注重这些不同声部各自不同的节拍韵律以及它们相对独立但又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会再现作品的原貌。

2.小节线

斯卡拉蒂从不做小节线的奴隶,这也是他的音乐最具即兴性的原因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音乐中,每一声部中都是没有小节线的,斯卡拉蒂就是在意大利受过无小节线的写作训练,并著有很多无伴奏合唱,所以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决不局限于小节线的束缚。这种乐曲中的小节线和拍号往往只是预示给演奏者一个起点,是一个不同声部之间既独立又互相平衡运动的起点。同时通过对音符之间不同时值的组合与对比,形成了斯卡拉蒂音乐中的复合节奏。这些在当时是极富创新性的独特而丰富的节奏变化,这正是为什么斯卡拉蒂的古钢琴音乐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原因。

在演奏斯卡拉蒂的作品时应随时准备不同程度的忽略小节线,在这种情况下的小节线,往往是因为节奏的时值或和声的进行而不得不标示出的。在奏鸣曲中,小节线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开始旋律音型与小节线划分后的旋律节奏韵律是不一致的,如果这时我们去掉小节线,就非常容易找到旋律真正的节拍韵律和走向,从而发现并达到作曲家内心真正所要给予音乐的节奏动力。

3.节奏的组合

当我们要准确把握拍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奏的组合在整体结构上应该给人以协调感和精确感,而不能像机械般的死板。大部分优秀的、真正有说服力的演奏不仅仅是把音符的时值清楚、准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不同的音符时值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节奏的训练不能只靠单纯的数拍子来完成,而过分地强调拍子往往是最不具节奏感的演奏。音乐中节奏的准确把握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技巧的掌握、和声进行的速度和声部间的协调等,它们都是能否把握好节奏的重要前提。一旦音乐中各部分之间能够很好地协调,那么速度与节奏律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很有必要以旋律、和声为依据,分段来考虑节奏,把那些隐藏在音乐里面的节奏单元组织起来,并加以分类,形成不同的节奏型板块,然后根据上、下呼应关系再把这些板块恰当地衔接或转折。

当然,一个孤立拍子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与乐句产生互动关系并呈现速率上的对比变化,这一拍才会变得真正生动。当规则的拍子和不规则的节奏相互补充和对比时,才会产生音乐的紧张度。往往在规则的基础上融入不规则,节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表现力。有时丰富多彩的节奏会因为缺乏严谨规则的节拍而显得松散不协调;但过于注重规则的节拍,又会使节奏律动点的移位及其产生的旋律线条充分地展示。在快速乐段中,需要严格、精确地把握小音符时值;而在慢乐段中,这样的做法却会破坏音乐的线条特点。总之,要灵活、巧妙地掌握节奏律动,演奏就会既严谨又生动。

4.休止符

斯卡拉蒂作品中突然沉寂的休止,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休止符一般都会整小节休息并加有延长记号,带有一种超时空的潇洒。这种突然的休止符不仅仅会在节奏进行中产生悬念,而且还代表着一种疑问。对于这种休止符的处理,一般人们都会通过渐慢或延长前一小节的拍子来达到与休止符的顺利交接,而这样往往会失去休止符本身带来的无声的兴奋感,所以在休止符出现前一小节的节奏一定要准确。真正体察它的音乐实质,从而正确、严格地表现休止符。

总之,要在现代钢琴上弹好斯卡拉蒂的作品必须时刻用辩正的方法去思考问题。一方面要认识到斯卡拉蒂是如何运用他那个时代乐器的;另一方面又要洞察到斯卡拉蒂多种创新的手法正是他头脑中所追求的丰富、赋予变化的理想的声音效果。同时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不应该束缚演奏者的想象力,应以在尊重作曲家本意为前提的基础上更多、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实质,才能更充分、更广泛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时间艺术范文篇2

关键词:斯卡拉蒂奏鸣曲时间艺术表现速度节奏

多明尼哥·斯卡拉蒂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古钢琴演奏家,亦是音乐史上最具独创个性的艺术家之一。他虽然与巴赫、亨德尔同时生于1685年,而且所处的时期也正值欧洲巴洛克音乐盛行的后期,但斯卡拉蒂却以他独有的艺术气质,承载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斯卡拉蒂所创作的奏鸣曲使他成为键盘领域新技法的奠基人,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也以崭新的音乐体裁与结构原则,为后世的音乐树立了永恒的典范。我们在演奏斯卡拉蒂奏鸣曲时,要充分体验斯卡拉蒂音乐作品中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源于意大利唯美主义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同时还具有西班牙热情、奔放的鲜明节奏以及充满即兴的艺术情趣。以下是笔者对斯卡拉蒂奏鸣曲时间艺术的研究。

一、速度

1.速度标记

斯卡拉蒂所写的速度标记是很有限的,这些标记通常只限于简单的Allegro、Presto或Andante,偶尔才会出现一些Allegretto、Vivo或Vivace。有时斯卡拉蒂用Moderato或Cantabile这样的术语,它决不仅单纯代表速度的含义,同时还具有解释乐曲性质的意义,亦可将其视为表情术语来看。应根据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研究,要符合音乐性质、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从中试图去感受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及作曲家的情感、意愿,以便增强对音乐内涵的探索、想象和挖掘。现在有些版本中,对于这些标记擅自改动而不加以说明,演奏者对此应抱以谨慎、客观的态度。

例如,Presto,并不一定是要求演奏得很快,也不是让那些所谓的演奏高手用作炫技的。对此,我们可以更好地把它解释为生动、灵巧、活跃,或者是要求演奏者对作品中细腻、精致的变化做出敏锐的表达,以及显示乐曲高潮那一瞬间的亮点。虽然斯卡拉蒂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大师,但他那奇特的技巧和节奏的生动性永远是交织在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与和声细微的变化以及精雕细琢的节奏转换之中的。以上这些是演奏者在选择速度时必须首先考虑到的,而不仅仅只考虑自己的手指可以跑得多快。

再如,Allegro和Andante,在演奏许多斯卡拉蒂奏鸣曲时,我们会发现一些作品中,Allegro和Andante在实际演奏中的速度是十分接近的。当要充分表现乐曲节奏的细微变化和乐曲旋律、和声的内涵时,斯卡拉蒂的某些Allegro不比Andante快多少。当和声节奏进行快时,Allegro可以表现更大的和声密度,而Andante则用于和声节奏进行宽广的地方。也就是说,Allegro和Andante在速度上的准确把握,根本取决于和声节奏进行的松紧和快慢。如在3/4拍中的Andante,根据和声节奏进行来看,一小节一个和声,拍子也就应按一小节一拍来定。

此外,音乐中的运动速度也取决于乐句的呼吸或舞蹈性的动作。在多数情况下,Allegro标记的乐曲多与活跃的舞蹈有关,节奏异常鲜明丰富,也常出现跳跃性节奏的短句。而在大量的Andante和标有Cantabile的乐句中则除了具有歌唱性并时常有着忧郁的情调外,往往还具有平衡、统一、重复盘旋的节奏特点。这种节奏特点就像静止中的运动,在你察觉不到的状态中前进。有点像西班牙北部波来罗舞曲中的节奏,无始无终,在无穷无尽的空间中晃动,直到消失。如果演奏得太慢,反而会失去了节奏的韵律,而斯卡拉蒂就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魔力来吸引着每一位听众。

要掌握斯卡拉蒂作品的速度变化,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古钢琴与现代钢琴的本质区别,以及当时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情趣,既保持时代特征,又使速度做到准确而不死板。其中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现代钢琴上许多人演奏的渐慢,常常对应的是伴随力度渐弱变化,在斯卡拉蒂的时代人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当时的古钢琴只能表现有限的力度变化,所以我们对速度的掌握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风格。

2.速率

通常,斯卡拉蒂作品的速度往往会被演奏得太快。而且,听众们客观所听到的Allegro和Presto总是会比演奏者主观听到的要快得多。过快的演奏只注重了外在华丽、闪光的演奏技巧,却忽视了乐曲本身与众不同的性格。一般演奏者在选择速度的时候都会从旋律起伏中最快的音符和低声部潜在的和声进行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实际演奏中,拍子的单元(拍号)对于速率的把握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说在一首4/4拍的乐曲中,并不一定每小节都打成四拍,根据每小节音符的时值及其不同组合,我们可以把它打成八拍或者两拍,甚至一小节一拍,这就是速率的变化。确切地说,速率的变动是由乐曲中音符时值组合形成的节奏脉动或和声进行的疏密程度来决定的。比如,在奏鸣曲K54中,12/8拍的塔兰台拉舞曲,其中八分音符构成的旋律与和声进行节奏相结合形成的速率,同拍号本身要求的节拍速率是不同的。综上所述,速度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速度标记,还要剖析旋律结构,对和声进行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对节奏内在速率的变化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对节拍韵律做不同侧重点的选择。

二、节奏

在斯卡拉蒂作品中有很多精彩的节奏变化效果,而这种变化是紧紧环绕着西班牙民间舞蹈这一中心的。即使是简单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以及四分音符交织,斯卡拉蒂都会巧妙地加上装饰音和双音,使乐曲不仅具有鲜明的西班牙舞蹈节奏,同时还模仿出西班牙最具特色的民间乐器响板、铃鼓那特殊的声响效果。这样的节奏型活现了西班牙人欢快、奔放、热情的善歌善舞的生活。由于西班牙的民间舞蹈深深地融入了斯卡拉蒂的血液中,成为他最富特点的创作语汇,所以在把握斯卡拉蒂作品的节奏时,必须时时注意到这一点。

1.节拍

在斯卡拉蒂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节奏变化常通过节拍的灵活运用来体现。比如两拍与三拍的内在韵律转换就是最富特点的变化手法之一。在演奏这种作品时,如果只把这些节拍韵律上的转换当作普通的切分音来看,那就会失去节拍上的复合性,从而违背作者创作的本意。只有注重这些不同声部各自不同的节拍韵律以及它们相对独立但又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会再现作品的原貌。

2.小节线

斯卡拉蒂从不做小节线的奴隶,这也是他的音乐最具即兴性的原因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音乐中,每一声部中都是没有小节线的,斯卡拉蒂就是在意大利受过无小节线的写作训练,并著有很多无伴奏合唱,所以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决不局限于小节线的束缚。这种乐曲中的小节线和拍号往往只是预示给演奏者一个起点,是一个不同声部之间既独立又互相平衡运动的起点。同时通过对音符之间不同时值的组合与对比,形成了斯卡拉蒂音乐中的复合节奏。这些在当时是极富创新性的独特而丰富的节奏变化,这正是为什么斯卡拉蒂的古钢琴音乐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原因。

在演奏斯卡拉蒂的作品时应随时准备不同程度的忽略小节线,在这种情况下的小节线,往往是因为节奏的时值或和声的进行而不得不标示出的。在奏鸣曲中,小节线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开始旋律音型与小节线划分后的旋律节奏韵律是不一致的,如果这时我们去掉小节线,就非常容易找到旋律真正的节拍韵律和走向,从而发现并达到作曲家内心真正所要给予音乐的节奏动力。

3.节奏的组合

当我们要准确把握拍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奏的组合在整体结构上应该给人以协调感和精确感,而不能像机械般的死板。大部分优秀的、真正有说服力的演奏不仅仅是把音符的时值清楚、准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不同的音符时值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节奏的训练不能只靠单纯的数拍子来完成,而过分地强调拍子往往是最不具节奏感的演奏。音乐中节奏的准确把握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技巧的掌握、和声进行的速度和声部间的协调等,它们都是能否把握好节奏的重要前提。一旦音乐中各部分之间能够很好地协调,那么速度与节奏律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很有必要以旋律、和声为依据,分段来考虑节奏,把那些隐藏在音乐里面的节奏单元组织起来,并加以分类,形成不同的节奏型板块,然后根据上、下呼应关系再把这些板块恰当地衔接或转折。

当然,一个孤立拍子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与乐句产生互动关系并呈现速率上的对比变化,这一拍才会变得真正生动。当规则的拍子和不规则的节奏相互补充和对比时,才会产生音乐的紧张度。往往在规则的基础上融入不规则,节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表现力。有时丰富多彩的节奏会因为缺乏严谨规则的节拍而显得松散不协调;但过于注重规则的节拍,又会使节奏律动点的移位及其产生的旋律线条充分地展示。在快速乐段中,需要严格、精确地把握小音符时值;而在慢乐段中,这样的做法却会破坏音乐的线条特点。总之,要灵活、巧妙地掌握节奏律动,演奏就会既严谨又生动。

4.休止符

斯卡拉蒂作品中突然沉寂的休止,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休止符一般都会整小节休息并加有延长记号,带有一种超时空的潇洒。这种突然的休止符不仅仅会在节奏进行中产生悬念,而且还代表着一种疑问。对于这种休止符的处理,一般人们都会通过渐慢或延长前一小节的拍子来达到与休止符的顺利交接,而这样往往会失去休止符本身带来的无声的兴奋感,所以在休止符出现前一小节的节奏一定要准确。真正体察它的音乐实质,从而正确、严格地表现休止符。

总之,要在现代钢琴上弹好斯卡拉蒂的作品必须时刻用辩正的方法去思考问题。一方面要认识到斯卡拉蒂是如何运用他那个时代乐器的;另一方面又要洞察到斯卡拉蒂多种创新的手法正是他头脑中所追求的丰富、赋予变化的理想的声音效果。同时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不应该束缚演奏者的想象力,应以在尊重作曲家本意为前提的基础上更多、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实质,才能更充分、更广泛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时间艺术范文篇3

关键词:斯卡拉蒂奏鸣曲时间艺术表现速度节奏

多明尼哥·斯卡拉蒂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古钢琴演奏家,亦是音乐史上最具独创个性的艺术家之一。他虽然与巴赫、亨德尔同时生于1685年,而且所处的时期也正值欧洲巴洛克音乐盛行的后期,但斯卡拉蒂却以他独有的艺术气质,承载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斯卡拉蒂所创作的奏鸣曲使他成为键盘领域新技法的奠基人,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也以崭新的音乐体裁与结构原则,为后世的音乐树立了永恒的典范。我们在演奏斯卡拉蒂奏鸣曲时,要充分体验斯卡拉蒂音乐作品中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源于意大利唯美主义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同时还具有西班牙热情、奔放的鲜明节奏以及充满即兴的艺术情趣。以下是笔者对斯卡拉蒂奏鸣曲时间艺术的研究。

一、速度

1.速度标记

斯卡拉蒂所写的速度标记是很有限的,这些标记通常只限于简单的Allegro、Presto或Andante,偶尔才会出现一些Allegretto、Vivo或Vivace。有时斯卡拉蒂用Moderato或Cantabile这样的术语,它决不仅单纯代表速度的含义,同时还具有解释乐曲性质的意义,亦可将其视为表情术语来看。应根据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研究,要符合音乐性质、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从中试图去感受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及作曲家的情感、意愿,以便增强对音乐内涵的探索、想象和挖掘。现在有些版本中,对于这些标记擅自改动而不加以说明,演奏者对此应抱以谨慎、客观的态度。

例如,Presto,并不一定是要求演奏得很快,也不是让那些所谓的演奏高手用作炫技的。对此,我们可以更好地把它解释为生动、灵巧、活跃,或者是要求演奏者对作品中细腻、精致的变化做出敏锐的表达,以及显示乐曲高潮那一瞬间的亮点。虽然斯卡拉蒂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大师,但他那奇特的技巧和节奏的生动性永远是交织在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与和声细微的变化以及精雕细琢的节奏转换之中的。以上这些是演奏者在选择速度时必须首先考虑到的,而不仅仅只考虑自己的手指可以跑得多快。

再如,Allegro和Andante,在演奏许多斯卡拉蒂奏鸣曲时,我们会发现一些作品中,Allegro和Andante在实际演奏中的速度是十分接近的。当要充分表现乐曲节奏的细微变化和乐曲旋律、和声的内涵时,斯卡拉蒂的某些Allegro不比Andante快多少。当和声节奏进行快时,Allegro可以表现更大的和声密度,而Andante则用于和声节奏进行宽广的地方。也就是说,Allegro和Andante在速度上的准确把握,根本取决于和声节奏进行的松紧和快慢。如在3/4拍中的Andante,根据和声节奏进行来看,一小节一个和声,拍子也就应按一小节一拍来定。

此外,音乐中的运动速度也取决于乐句的呼吸或舞蹈性的动作。在多数情况下,Allegro标记的乐曲多与活跃的舞蹈有关,节奏异常鲜明丰富,也常出现跳跃性节奏的短句。而在大量的Andante和标有Cantabile的乐句中则除了具有歌唱性并时常有着忧郁的情调外,往往还具有平衡、统一、重复盘旋的节奏特点。这种节奏特点就像静止中的运动,在你察觉不到的状态中前进。有点像西班牙北部波来罗舞曲中的节奏,无始无终,在无穷无尽的空间中晃动,直到消失。如果演奏得太慢,反而会失去了节奏的韵律,而斯卡拉蒂就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魔力来吸引着每一位听众。

要掌握斯卡拉蒂作品的速度变化,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古钢琴与现代钢琴的本质区别,以及当时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情趣,既保持时代特征,又使速度做到准确而不死板。其中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现代钢琴上许多人演奏的渐慢,常常对应的是伴随力度渐弱变化,在斯卡拉蒂的时代人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当时的古钢琴只能表现有限的力度变化,所以我们对速度的掌握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风格。

2.速率

通常,斯卡拉蒂作品的速度往往会被演奏得太快。而且,听众们客观所听到的Allegro和Presto总是会比演奏者主观听到的要快得多。过快的演奏只注重了外在华丽、闪光的演奏技巧,却忽视了乐曲本身与众不同的性格。一般演奏者在选择速度的时候都会从旋律起伏中最快的音符和低声部潜在的和声进行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实际演奏中,拍子的单元(拍号)对于速率的把握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说在一首4/4拍的乐曲中,并不一定每小节都打成四拍,根据每小节音符的时值及其不同组合,我们可以把它打成八拍或者两拍,甚至一小节一拍,这就是速率的变化。确切地说,速率的变动是由乐曲中音符时值组合形成的节奏脉动或和声进行的疏密程度来决定的。比如,在奏鸣曲K54中,12/8拍的塔兰台拉舞曲,其中八分音符构成的旋律与和声进行节奏相结合形成的速率,同拍号本身要求的节拍速率是不同的。综上所述,速度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速度标记,还要剖析旋律结构,对和声进行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对节奏内在速率的变化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对节拍韵律做不同侧重点的选择。

二、节奏

在斯卡拉蒂作品中有很多精彩的节奏变化效果,而这种变化是紧紧环绕着西班牙民间舞蹈这一中心的。即使是简单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以及四分音符交织,斯卡拉蒂都会巧妙地加上装饰音和双音,使乐曲不仅具有鲜明的西班牙舞蹈节奏,同时还模仿出西班牙最具特色的民间乐器响板、铃鼓那特殊的声响效果。这样的节奏型活现了西班牙人欢快、奔放、热情的善歌善舞的生活。由于西班牙的民间舞蹈深深地融入了斯卡拉蒂的血液中,成为他最富特点的创作语汇,所以在把握斯卡拉蒂作品的节奏时,必须时时注意到这一点。

1.节拍

在斯卡拉蒂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节奏变化常通过节拍的灵活运用来体现。比如两拍与三拍的内在韵律转换就是最富特点的变化手法之一。在演奏这种作品时,如果只把这些节拍韵律上的转换当作普通的切分音来看,那就会失去节拍上的复合性,从而违背作者创作的本意。只有注重这些不同声部各自不同的节拍韵律以及它们相对独立但又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会再现作品的原貌。

2.小节线

斯卡拉蒂从不做小节线的奴隶,这也是他的音乐最具即兴性的原因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音乐中,每一声部中都是没有小节线的,斯卡拉蒂就是在意大利受过无小节线的写作训练,并著有很多无伴奏合唱,所以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决不局限于小节线的束缚。这种乐曲中的小节线和拍号往往只是预示给演奏者一个起点,是一个不同声部之间既独立又互相平衡运动的起点。同时通过对音符之间不同时值的组合与对比,形成了斯卡拉蒂音乐中的复合节奏。这些在当时是极富创新性的独特而丰富的节奏变化,这正是为什么斯卡拉蒂的古钢琴音乐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原因。

在演奏斯卡拉蒂的作品时应随时准备不同程度的忽略小节线,在这种情况下的小节线,往往是因为节奏的时值或和声的进行而不得不标示出的。在奏鸣曲中,小节线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开始旋律音型与小节线划分后的旋律节奏韵律是不一致的,如果这时我们去掉小节线,就非常容易找到旋律真正的节拍韵律和走向,从而发现并达到作曲家内心真正所要给予音乐的节奏动力。

3.节奏的组合

当我们要准确把握拍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奏的组合在整体结构上应该给人以协调感和精确感,而不能像机械般的死板。大部分优秀的、真正有说服力的演奏不仅仅是把音符的时值清楚、准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不同的音符时值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节奏的训练不能只靠单纯的数拍子来完成,而过分地强调拍子往往是最不具节奏感的演奏。音乐中节奏的准确把握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技巧的掌握、和声进行的速度和声部间的协调等,它们都是能否把握好节奏的重要前提。一旦音乐中各部分之间能够很好地协调,那么速度与节奏律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很有必要以旋律、和声为依据,分段来考虑节奏,把那些隐藏在音乐里面的节奏单元组织起来,并加以分类,形成不同的节奏型板块,然后根据上、下呼应关系再把这些板块恰当地衔接或转折。

当然,一个孤立拍子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与乐句产生互动关系并呈现速率上的对比变化,这一拍才会变得真正生动。当规则的拍子和不规则的节奏相互补充和对比时,才会产生音乐的紧张度。往往在规则的基础上融入不规则,节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表现力。有时丰富多彩的节奏会因为缺乏严谨规则的节拍而显得松散不协调;但过于注重规则的节拍,又会使节奏律动点的移位及其产生的旋律线条充分地展示。在快速乐段中,需要严格、精确地把握小音符时值;而在慢乐段中,这样的做法却会破坏音乐的线条特点。总之,要灵活、巧妙地掌握节奏律动,演奏就会既严谨又生动。

4.休止符

斯卡拉蒂作品中突然沉寂的休止,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休止符一般都会整小节休息并加有延长记号,带有一种超时空的潇洒。这种突然的休止符不仅仅会在节奏进行中产生悬念,而且还代表着一种疑问。对于这种休止符的处理,一般人们都会通过渐慢或延长前一小节的拍子来达到与休止符的顺利交接,而这样往往会失去休止符本身带来的无声的兴奋感,所以在休止符出现前一小节的节奏一定要准确。真正体察它的音乐实质,从而正确、严格地表现休止符。

总之,要在现代钢琴上弹好斯卡拉蒂的作品必须时刻用辩正的方法去思考问题。一方面要认识到斯卡拉蒂是如何运用他那个时代乐器的;另一方面又要洞察到斯卡拉蒂多种创新的手法正是他头脑中所追求的丰富、赋予变化的理想的声音效果。同时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不应该束缚演奏者的想象力,应以在尊重作曲家本意为前提的基础上更多、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实质,才能更充分、更广泛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时间艺术范文篇4

艺术,是指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生活,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及价值取向的一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其中塑造形象是手段,表达思想情感及价值取向是目的。艺术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而言,人们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将艺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文学属于艺术,是用语言表现的艺术形式。也有人根据艺术的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综合艺术。而时间和空间是以距离的形式而存在的,所谓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在本质上就是距离的艺术。艺术具有美的属性,是追求真、善、美的。既然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在本质上就是距离的艺术,那么艺术美在本质上也就是距离美。

艺术的核心任务是塑造艺术形象。无论是艺术形象所反映的思想,还是塑造形象所使用的手段、即艺术创造方法,都反映了距离产生艺术美。我们从艺术形象塑造的方法看:表演艺术如音乐旋律要通过高低、长短、快慢、升降来表现距离的变化,以达到状物象形、表现情景的效果。舞蹈要通过时空的排列组合、动作幅度和距离大小的变化,来创造运动的节奏与形态的美感。造型艺术如绘画要根据距离和光线的透视规律,从二维的平面反映出三维的景深和层次,从而表现出立体感;要用距离对比的手法,反映画面的疏密、远近、虚实关系,所谓“密不透风,疏能走马”即是此义。

语言艺术如文学创作更是在变换时空距离中创造成果,使用倒述、插述手法是变换时间距离,天南地北切变描写是变换空间距离。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是运用变换时空距离的手法。还有科幻故事如《寻秦记》《魔幻手机》等,利用现代关于时空隧道的科学假说,大胆构想,对历史或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创造出种种千奇百怪的故事情节。综合艺术如戏剧的“三一律”法则,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要在一个时间(一昼夜)、一个地点(一个场景)完成一个故事(情节一致),还要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这虽然存在人物性格类型化、戏剧结构程式化等弱点,但在艺术上却体现了时间和空间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的优点。是高度把握时空距离的高超艺术。我国戏剧家曹禺的《雷雨》,基本上就是按“三一律”的古典原则写成的。后人突破了“三一律”的规范性,享有了更多的处理时空距离的艺术灵活性,创造了更广泛的艺术成就。但无论是“三一律”的规范性,还是后人创造的灵活性,他们都属于戏剧创作在处理时空距离上的艺术性。都反映了距离产生美。

又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是一种将摄影机拍摄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美学原则及作者的观点倾向联结起来的手段。镜头的取景有不同的角度,如正拍、仰柏、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有不同的距离,如远景、近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等;有不同的时间长短,如长镜头、短镜头等。这些对角度与时空距离的选择运用,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凭借蒙太奇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段,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这种时间和空间所产生的电影艺术的美,也就是距离产生美。

时间艺术范文篇5

关键词: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一、影视艺术的有四个基本特性

一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电影电视都是通过画面和音箱,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占83%的视觉形象和占11%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形象,进行叙事、抒情、表意,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二是时间和空间艺术。影视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时又是在空间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特性。三是逼真性和运动性。影视是“活动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现生活,又能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运动状态和主体动作。逼真性和运动性是影视与生俱来的的本性。艺术家要努力发挥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将影视片拍的真实、生动、精彩。影视剪辑也要运用剪辑技术剪除虚假,剪出动感,剪辑出内在的真实与外貌逼真高度统一的影视片。四是综合性和艺术性。影视既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有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晶。影视是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综合性和技术性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的。

二、剪辑在影视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2剪辑(Filmediting)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剪接(cutting)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效果,但在有些国家,蒙太奇也是“剪辑”的同义语。

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

早期阶段的电影只是将舞台剧原封不动地拍摄到胶片上,实际上是舞台剧的活动照相。20世纪初,从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的拍摄方法,将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下来,譬如用近景、特写等镜头来突出细节,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一系列短镜头的快速转换来制造气氛和节奏,从而使电影摆脱了舞台剧活动照相的框框,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艺术,也由此产生了剪辑的艺术。

EdwinS.Porter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发明剪辑的电影导演之一。爱迪生公司早期制作的电影多是静止拍摄的短片,随着电影长度的逐渐增加,EdwinS.Porter拍摄了里程碑般的TheLifeofAnAmericanFireman(1902)。第二年他拍了TheGreatTrainRobbery,现在被当作早期剪辑术的范例。公务员之家

时间艺术范文篇6

关键词: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影视艺术的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电影电视都是通过画面和音箱,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占83%的视觉形象和占11%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形象,进行叙事、抒情、表意,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二是时间和空间艺术。影视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时又是在空间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特性。三是逼真性和运动性。影视是“活动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现生活,又能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运动状态和主体动作。逼真性和运动性是影视与生俱来的的本性。艺术家要努力发挥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将影视片拍的真实、生动、精彩。影视剪辑也要运用剪辑技术剪除虚假,剪出动感,剪辑出内在的真实与外貌逼真高度统一的影视片。四是综合性和艺术性。影视既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有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晶。影视是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综合性和技术性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的。

一、剪辑在影视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剪辑(Filmediting)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剪接(cutting)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效果,但在有些国家,蒙太奇也是“剪辑”的同义语。

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

早期阶段的电影只是将舞台剧原封不动地拍摄到胶片上,实际上是舞台剧的活动照相。20世纪初,从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的拍摄方法,将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下来,譬如用近景、特写等镜头来突出细节,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一系列短镜头的快速转换来制造气氛和节奏,从而使电影摆脱了舞台剧活动照相的框框,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艺术,也由此产生了剪辑的艺术。

EdwinS.Porter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发明剪辑的电影导演之一。爱迪生公司早期制作的电影多是静止拍摄的短片,随着电影长度的逐渐增加,EdwinS.Porter拍摄了里程碑般的TheLifeofAnAmericanFireman(1902)。第二年他拍了TheGreatTrainRobbery,现在被当作早期剪辑术的范例。公务员之家

时间艺术范文篇7

[关键词]影视艺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造型空间营造

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复合体,它既像时间艺术那样。在延续时间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幕形象,又像空间艺术那样,在画面空间上展开形象,使作品获得多手段、多方式的表现力。但是,在以往的影视创作中。比较强调影视艺术作为时间艺术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方法。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曾说:“在作为电影世界支架的空间——时间复合体(或空间——时间连续)中,只有时间才是电影故事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构件,空间始终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参考范围。”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长期以来我国的故事片大多数都是以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结构影视,它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是按故事情节开展的环境背景来考虑空间的,但影视故事与一般的故事是不同的,它必须以造型——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造型表现手段——光影、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构图、色调和影调来叙述故事,抒发情感,阐述哲理。因此,更确切地说,影视艺术应该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

一、环境的空间营造

苏联的瓦斯菲尔德说:“电影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无论是天文学的时间或形象的、蒙太奇的时间——总是在空间里,在一定的纪实性的或假定的环境里实现的,影片的结构便是一个空间——时间的范畴。”一部影视作品的空间营造应从整体上把握环境的气氛和氛围。选择典型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元素来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空间构架,如影片《金色池塘》的外景环境造型,一所座落在湖滨的别墅,风和日丽,绿林清幽,景色迷人。湖面流荡着金色的阳光,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富有地域特征。这一环境的选择。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怎样面对新生活的问题,是向生活举手投降,还是与生活进行抗争,振作起精神,面对死亡与之挑战。美国影片《乌人》的环境造型也具有典型意义。“鸟人”用不愿与人交谈的方式来作为一种对社会的抗争而被关在精神病院治疗,其环境把“鸟人”安排在一间带铁窗的病房,窗外是广阔的蓝天,自由飞翔的白鸽,而他身处的现实困顿和他心灵向往的自由天地从环境造型中鲜明地对比出来。环境的造型具有象征性的意味。

环境空间的营造要给人以物化情感的可能,空间环境能与人的情绪、心境吻合,人物的情绪就会自然而贴切地找到情感的外在物,内在的情绪便能在环境中延伸开来。影片《出租车司机》一开始拍摄了查尔斯一双清澈明亮、闪着青春和纯真但又不欢快的眼睛。坐在车厢里的主人公查尔斯与川流不息、五颜六色的汽车,与路旁不断闪逝的五光十色的纽约夜间街景构成了一组组色调反差极大、光彩夺目的画面,通过这些美丽动人的画面空间营造。把观众带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个既单纯、质朴、孤独又勇敢、执着、坚定的世界,把当代人的迷茫和追求的“组合性格”极好地表现了出来。

二、空间的再现

影视摄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首先是造型的,以艺术的造型(画面)贯穿在它的自始至终。那么在造型中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在这方面,影视摄影的先驱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与理论,例如:如何利用人的视觉生理映象的特点,强化线条透视和影调透视现象。利用斜线及斜向排列的物体向远处伸展和会聚来显示空间,利用多层次景物的逆光照明形成丰富的影调层次来展示空间等等,并通过影视特有的手段——运动摄影来改变空间的结构和位置,创造出一种真实动人的现场感。开拓了空间的视野。如影片《小兵张嘎》中的一场戏,伪装成汉奸模样的罗金保带着嘎子走进院落,(镜头中跟拉)他们钻进葡萄树下。(镜头跟移)然后曲里拐弯走到小栅里。罗金保挪开堵在门上的一捆草,从一道门钻进去(镜头拉开成全景),他们爬上房顶,再从梯子爬到另一个院落里(镜头随之降下)……这一连串的运动镜头既揭示了当年神出鬼没的抗日游击队的一种神秘传奇感,又较好地再现了一种空间的真实感。

在扩展空间方面,中国古代画论中总结了三个字。一个是“隔”,就是利用前景以及安排较多的景物层次,在选景时要尽可能利用门窗、篱笆、建筑物的局部做前景,并使景物有递进关系,在多层景物间弥漫烟雾,加强空间透视现象。二是“借”,也就是背景的选择。拍室内场景,背景处应有门窗透进光线或通过它看到远处景物。在室外则让背景中有远处的山峰、塔、建筑等成点状嵌在背景中。三是“引”,即利用线条向画面深处伸展和指引。如向远方伸展的道路、河流、水渠,成行的树木、电线杆等。它们在视觉上做斜向安排,在视觉上就有模拟第三空间的作用,如果它们向画面的对角线方向伸展,而消失点又在画面之内,就更有效地形成纵深的三度空间的幻觉。在画面上真实地再现空间,对表达情节内容表现人物的活动及心理状态提供了可信依据。如影片《公民凯恩》中,用了诸多纵深镜头来再现空间,正如影片导演威尔斯所说:“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东西是同时尽收眼底,在电影里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影片中当苏珊演出又一次失败后企图自杀时画面空间造型是这样安排的,前景是一只玻璃杯和一瓶毒药,中景是枕头上苏珊的面部,后景是房门和门下透过来的一线亮光。我们听到苏珊的喘息声和凯恩在门外拼命敲门的声音,这一空间的创造给我们一种既紧张又担心的心理感受。画面空间的营造由此可见会产生一种非同寻常的奇特效果。

三、空间表现

摄影画面并不只是以再现真实的空间为目的。创作者们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为了创造内心的视觉意象,还有意地利用各种摄影技巧改变人们对真实空间的印象,进行空间的变形,压缩多重空间的画面组合。来达到空间的表现性目的,空间变形拥有着很大的表现性和情绪意蕴。如影片《黄土地》中曾多次以画面展现翠巧在河边担着水桶向画面走过来。通过长焦镜头对空间的压缩,使人感到翠巧身后始终充满了黄河之水,感到黄河的温暖柔和以及她对翠巧的宠爱与主宰,使人物深深嵌入了黄河之中。影片《死神与少女》产房一场戏。摄影师运用小景深拍摄一排排刚刚降生的小生命,通过调节焦点,使画面的清晰点由第一个婴儿逐次转向最远的一名,产生一种飘浮感,犹如嫩芽破土而出。摄影造型空间表现手段还能构成意象性和抽象性的影像形态,利用这种影像形态,主旨不在表现对象,而在描写心意,在“神”与“形”的关系上,是舍“形”求“神”即“舍像求意”来着重表现强烈的主观情意,同时还渗透进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判断。如美国著名影片《现代启示录》。影片一开头就用了一组意像性的表现手法,黎明前的越南丛林。天有一丝亮光。静静的、伤感的男声独唱和伴奏的琴声从远处飘来,然后又从远处传来轻松疲倦的直升飞机马达声。随后两架直升飞机的滑橇徐徐掠过画面。这一“造型——空间”语汇给人的情感刺激是异常强烈的,我们感到丛林里曾经遭到毁灭或者将要遭到毁灭,或者丛林里蕴藏着人类的恶梦。故事还没有开始,这里没有情节,没有动作,也不是故事将要展开的具体地点。而是通过摄影手段的隐喻性体现出了创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和伤感,以及对大自然抱着的怜悯之心。画面随后是直升飞机叠印上尉的头部。头顶冲着银幕下方,好象整个人类世界都颠倒了,上尉的眼睛一开一闭注视着画外的人类世界,这究竟代表了谁的眼睛呢?是剧中人上尉的。还是创作者的,亦或是观众的?仿佛都是又都不是,总之这是一对注视着全人类的眼睛。再配以飞机的马达声。组成了一组极有抽象意味的造型——空间形象,这形象一经出现,就预视了影片的宏观视点。空间的变形实际上已经改变了物与人一般的空间比例,达到某种视觉上的强调和暗示。

同一画面的不同空间组合。是现代影视摄影画面空间表现的一种方式,也是画面内部蒙太奇构建的一种方式。这种组合的艺术韵味带给人一个复合的视象。使画面信息在同一欣赏时间内感受到不同空间的变化所展现的立体化、多元化。比如:在电视画面上处理一个歌唱演员的表演。同一屏幕画幅,出现一个全景和一个远景。将演员的姿态、风度和画部表情同时展现给观众。又如在电视中将人物的现实空间与幻想空间结合到一起,一幅画幅中容纳多幅画面,包容几个不同的空间,将会给影视空间带来一个新的纪元。

时间艺术范文篇8

第一,是要把剧目整理成为具有统一主题思想、一条线贯穿到底的完整艺术,庞杂的东西都不要。但是这件事情不是坐在书房里可以办成的,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把戏曲搞得非常统一,让这些艺术都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为一个主题服务,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二,戏曲把这么多艺术综合在一起,它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综合。综合是为了一个目的,要表现戏的主要思想,要创造性格统一的人物,而且要创造一种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相纠葛、矛盾。所以,戏曲叫综合艺术。但是这里面也存在若干困难,它综合的那些艺术,各有各的个性,很不一样,有最长于抒情的,有最能表现深刻内容、表现思想的。比如,戏曲里面的文学部分即唱词,这是最具有思想上的鲜明性的,而音乐则比较长于抒情。这样一类艺术,在表现内容方面的确有它的长处,但是另外一个极端则完全是技艺、武打。把这种东西和文学综合在一起,谈何容易!这样做,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一定要求它统一于一个内容,这就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复杂问题。

第三,戏曲是要表现内容表现人物的,那么所有的艺术到了戏曲中间来以后,就不能不把它放在其便于发挥所长的地方来运用。各种艺术在整个戏曲中间,有它一定的位置,有它一定的职能,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要把它的长处运用在戏里面,为整个戏的主题思想尽可能地尽应尽的责任。它的长处用得恰当,它就能够对表现高度的思想性起一定的作用。比如京剧《三岔口》这个戏,它前面有故事,后面也有故事,中间有这么一段戏,这段戏话很少,这几个人物,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观众是知道的,在这个地方去摸着、打着,它才能为表现人物的思想,发挥一定作用。

第四,这些不同的艺术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空间艺术,或者叫造型艺术,一类是非造型艺术。比如音乐它就不是造型艺术,是表现情绪的。音乐这类东西是时间艺术,你在一个大厅里奏交响乐可以,你在一间房子里把交响乐拿来放也可以,效果还是会出来的。当然,声间大小,真实感也会有些程度地不同。另外一类叫空间艺术,如舞台美术、服装等等。空间对于它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时间是无所谓的,这两种艺术是相当不相同的,现在,要把它结合在一个艺术里面,如何使它统一起来?这两种艺术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不能使人有还是两种艺术之感,这也是综合艺术里面的一个问题,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有个关键问题必须弄明白———那就是应当懂得表演。艺术有个特点,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统一在一个风格里,这很为重要。这里又有一个关键应当弄清楚,就是节奏性。因此,为了求得风格上的统一,就必须把所有艺术的节奏感强调起来。

第五,最后我想谈一谈,直到今天,戏曲的综合工作并没有停止,它还在不断地加进新东西。能够说,我们的戏曲到了这个时候,就再不要新的成分了吗?难道我们的戏曲已经达到饱和点了吗?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要表现现代生活的时候,它更要吸收很多东西。

时间艺术范文篇9

第一,是要把剧目整理成为具有统一主题思想、一条线贯穿到底的完整艺术,庞杂的东西都不要。但是这件事情不是坐在书房里可以办成的,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把戏曲搞得非常统一,让这些艺术都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为一个主题服务,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二,戏曲把这么多艺术综合在一起,它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综合。综合是为了一个目的,要表现戏的主要思想,要创造性格统一的人物,而且要创造一种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相纠葛、矛盾。所以,戏曲叫综合艺术。但是这里面也存在若干困难,它综合的那些艺术,各有各的个性,很不一样,有最长于抒情的,有最能表现深刻内容、表现思想的。比如,戏曲里面的文学部分即唱词,这是最具有思想上的鲜明性的,而音乐则比较长于抒情。这样一类艺术,在表现内容方面的确有它的长处,但是另外一个极端则完全是技艺、武打。把这种东西和文学综合在一起,谈何容易!这样做,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一定要求它统一于一个内容,这就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复杂问题。

第三,戏曲是要表现内容表现人物的,那么所有的艺术到了戏曲中间来以后,就不能不把它放在其便于发挥所长的地方来运用。各种艺术在整个戏曲中间,有它一定的位置,有它一定的职能,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要把它的长处运用在戏里面,为整个戏的主题思想尽可能地尽应尽的责任。它的长处用得恰当,它就能够对表现高度的思想性起一定的作用。比如京剧《三岔口》这个戏,它前面有故事,后面也有故事,中间有这么一段戏,这段戏话很少,这几个人物,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观众是知道的,在这个地方去摸着、打着,它才能为表现人物的思想,发挥一定作用。第四,这些不同的艺术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空间艺术,或者叫造型艺术,一类是非造型艺术。比如音乐它就不是造型艺术,是表现情绪的。音乐这类东西是时间艺术,你在一个大厅里奏交响乐可以,你在一间房子里把交响乐拿来放也可以,效果还是会出来的。当然,声间大小,真实感也会有些程度地不同。

另外一类叫空间艺术,如舞台美术、服装等等。空间对于它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时间是无所谓的,这两种艺术是相当不相同的,现在,要把它结合在一个艺术里面,如何使它统一起来?这两种艺术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不能使人有还是两种艺术之感,这也是综合艺术里面的一个问题,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有个关键问题必须弄明白———那就是应当懂得表演。

艺术有个特点,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统一在一个风格里,这很为重要。这里又有一个关键应当弄清楚,就是节奏性。因此,为了求得风格上的统一,就必须把所有艺术的节奏感强调起来。第五,最后我想谈一谈,直到今天,戏曲的综合工作并没有停止,它还在不断地加进新东西。

时间艺术范文篇10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影视艺术。全电脑三维动画主要是指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动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的设计、创作与制作,产生真实的立体场景与动画。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影视艺术,包括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等。真正的全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历史很短,可以追溯到8O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页设计也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在网页中出现的小动画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的运用领域还会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不仅仅是枯燥的广告而是逐渐的受到重视,人们对它的审美要求更高了。

二、三维动画的美学特点

1.意境美与精神美。动画创作者创造三维动画艺术,就是以虚拟性的动态影像和夸张性的叙事场景将人们的心绪和意识带入一种奇特的审美情景之中,产生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全电脑三维动画用虚拟而又不受现实条件限制的创作手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它能够创造出人类的视觉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光影景象,甚至拟造出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样在这种与原有视觉景象和心理完形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中,增强了动画受众的好奇心与欣赏欲望,并使其审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挥,迅速地融入到动画影片的艺术氛围之中,构成审美意境。同时,三维动画片依靠高科技手段,创造人类想象力所能抵达的任何情境、物像和人像,使人重温童年时代的梦想与异念,洞察在现代工业文明车轮之下的人与自然互相戕害的残酷,从而感受到无比强烈的精神震撼力。

2.运动美与造型美。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空间形式决定了它拥有美术绘画的色彩、光线、构图等造型特点,而“时间艺术”说明它能够体现力量、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对于造型而言,角色形态和场景的构成是屏幕视觉的中心,动画在虚拟环境中的制作手段突破了现实中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对三维动画的场景、人物的形、色、质进行塑造的时候,可以有意的放或缩小某些细节,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受众获得奇特而新颖的审美感受。同样,对于三维动画中的运动,是通过设计师意识的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对运动效果的模拟,它能够表现出其它艺术所不能表现的运动美,也正是这些运动构成了影视动画富于表现力和吸引力的美学特征。

3.技术美。技术美是技术活动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技术美与技术紧密相连,没有技术也就没有技术美。全三维数码动画艺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它的审美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环境,在全三维动画产生发展之初,每一次视觉上产生的新冲击,都与新技术的采用密切相关。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是电脑三维动画制作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目标,从皮克斯对三维动画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在形态方面,角色的造型和动作越来越趋于优美和流畅;在质感的处理方面,其质地也一步步地趋于真实;在效果的营造方面,其气氛的烘托也逐渐步入成熟;在光效方面,其画面效果也更加丰富和细腻。在这每一次视觉观感改变的背后,都是技术在做支撑,技术所能达到的这种虚拟的真实,让三维动画的受众不蘩一次次的感叹于技术所创造的视觉冲击。

三、网页动画形式美法则

人类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不仅熟悉和掌握了各种形式因素的特征,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多种形式美的法则。多种形式美法则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总规律,其它的形式美的规律都要统一在这个总规律下面,他是形式法则的高级形式。多样统一是指形式组合的各部分之问要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形式和节奏,使人感到整个艺术作品内部既有变化与差异,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式美的主要法则简述如下

1.节奏与韵律。节奏是韵律形式的纯化,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节奏富于理性,而韵律则富于感性。构成要素做长短,强弱的周期性变化产生节奏。最单纯的节奏是重复,节奏带有机械的美,韵律则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有一定变化的相互交替,是情调在节奏中融合,能在整体中产生不寻常的美感。韵律按其形式特点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连续型韵律;;交替型韵律;渐变型韵律;起伏型韵律。渐变韵律;旋转型韵律;自由型韵律。

2.对比与和谐。对比与和谐反映了矛盾的二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和谐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同”。对比是设计构成要素的差异和分离,是表达物象的基本手段,能使物象产生富有活力的生动效果,使人兴奋,提高视觉力度。对比,是对差异性的强调,是利用多种因素的互比互衬来达到量感,虚实感和方向感的表现力。和谐是表现形式之间的协调性,从差异中达到统一的重要方法,是构成要素的一致和协调。和谐,是近似性的强调,是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形成视觉上的统一效果。对比与和谐是相对的,是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段,不是简单数值上的差异。

3.对称与均衡。所谓均衡是指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式诸要素之间保持视觉上力的平衡关系。在视觉艺术中,均衡是任何观赏对象中都存在的特性,在审美上使人产生了视觉平衡心理,得到审美上的满足,审美中的均衡观念是人们从经验中积累而形成的。均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静态均衡形式,一种是动态均衡形式。对称的现象,在自然界从人体,动物,植物到抽象的图案构成里均可找到。对称之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威严等心理感受,并能给人以美感。均衡,是指不等质和不等量的形态求得非对称形式,它是对称的变体,在静中倾向于动。视觉设计美学上的均衡,是由形状,色彩,位置与面积决定的,利用虚实达到呼应和谐一致,造成视觉上的均衡。比之于对称在心理上偏于严谨和理性,均衡则在心理上偏于灵活和感情,具有动势感,应用与设计可以带来构成的无限变化,开拓表现领域。

[摘要]网络的普及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使网页动画迅速发展起来,网页动画的设计在网页设计中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之上的三维动画艺术也具有各自的美学特征,前者注重形式美,后者体现了审美的多样性。

[关键词]三维动画网页动画美学特点形式美法则

参考文献:

[1]沈梦忱.浅谈三维动画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