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十篇

时间:2023-03-18 03:36:33

怎样教育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篇1

其一,模仿别人的结果。

在家庭里或亲友当中有人任性,孩子曾不止一次亲眼看到任性的表现,而且可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于是孩子就会模仿,学着表现任性。比如,许多亲友一起庆祝节日或外出旅游,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大人面前有任性的行为,而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教育他,反而迁就他,满足他的某种要求。这对其他孩子起了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有的是非不明的孩子,遇到适合的机会,就会模仿他的样子。有的成年人也任性,孩子同样会模仿。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有明显的任,都会直接影响孩子。

其二,家长迁就的结果。

有些孩子任性,是家长惯出来的毛病。孩子小的时候,常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迁就他,几次下来,孩子形成了心理和行为定势。比如,有的孩子偏食现象很严重,只吃自己喜欢的,别的一概不吃,家长怎么说也不行。这种任性的表现,就是以往迁就的结果。

其三,家长对孩子过度严厉或不尊重孩子的结果。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孩子难以达到,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久而久之,变得任性。还有的家长不尊重孩子,动不动就贬斥孩子,甚至在外人面前也随意责备,孩子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产生任性对抗行为。孩子长大了太任性,一点好处没有。在家里,不听父母长辈的话,我想怎样就怎样;在学校太任性,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身心不可能健康发展。怎样使孩子由任性变得不任性呢?分析孩子任性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前述三种原因,第一种如果是父母以外的人的影响,重点在分清是非,让孩子对任性产生一种讨厌的心理,不去模仿。如果是父母自身一方有任,则应认真反思,坦诚地与孩子交流,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对,教育孩子不要学。而且请孩子监督自己,帮助自己克服任性的毛病。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矫正自己的迁就行为。一方面教育孩子认识任性的害处,有实例说明任性会使人做错事,会碰壁,在集体中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最终影响进步。另一方面,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责任,无原则的迁就是不对的,孩子任性,自己应负主要责任。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克服任性,来个约法三章。比如,父母给孩子提出某种要求,先讲清道理,为什么这样要求;孩子不同意父母的意见,有自己的主张,也必须说明理由。如果双方有矛盾,就充分讨论,还可以请其他长辈、老师发表看法。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家长要在端正教育思想的同时,坚决改变过于苛求和伤害孩子的行为,要宽严适度,保护孩子的自尊。创造民主气氛,多给孩子讲话的机会。其实,任性就是不讲理。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突出了讲解的过程,任性就会改变。切记不可以任性对任性。让孩子在群体生活中改变任性的毛病。群体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个人的意愿与大多数人意愿不符,就会被否定。

怎样教育孩子篇2

怎样正确利用电视对孩子进行教育

现在的电视节目很丰富,我的孩子特爱看,可我不想单纯地制止,我想请教专家,有没有好的办法让我引导孩子看电视?

宝鸡习君莉

宝鸡习君莉:

电视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但是由于孩子的稳定性差,喜欢鲜明突出的事物,对此,家长要适时引导。第一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孩子需要玩、阅读、与人交往,电视看得多了会影响其他活动。另外,儿童眼睛的调节功能差,不宜长时间收看。第二要选择电视内容,动画片和少儿故事片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孩子可以从这些涉及科学、社会、艺术等节目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但对崇尚武力的如《奥特曼》等节目要限制为孩子的模仿力强,平时看节目时,家长最好陪着,边看边同孩子讨论,让孩子从具体的人和事中懂得什么是对和不对的。

为什么孩子什么节目都爱看

我的孩子总是爱坐在电视前面写作业,边写功课边看电视,而且是不管成人的还是少儿节目,他都照单全收,毫不排斥,孩子为会么会这样?

百色林晰

百色 林晰

只看电视的孩子,在识字、听写、作文等方面的表现是不尽人意的。鉴于此,就需要大人尽量抽时间陪着孩子,比如一起做游戏、做家务等,多做些动态的活动,可以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家长更要起到表率的作用,要知道孩子爱看电视的行为和父母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平时较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时,就会让孩子自己去看电视,久之养成了孩子“爱”上电视的习惯,还有些家长自已就爱看电视当消遣,孩子深受父母的影响,也就爱上了电视。针对这一种情况,家长就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单纯地喝令孩子不许看电视。

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作片

孩子喜欢看武打片,例如《奥特曼》等碟片,每次看完之后,他在家里就比划开了,左摔右打,劈来砍去,让人心烦,可又喝令不止,我们怎么对付这个捣蛋鬼呢?

银川马月茹

怎样教育孩子篇3

现在的电视节目很丰富,我的孩子特爱看,可我不想单纯地制止,我想请教专家,有没有好的办法让我引导孩子看电视?

宝鸡习君莉

宝鸡习君莉:

电视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但是由于孩子的稳定性差,喜欢鲜明突出的事物,对此,家长要适时引导。第一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孩子需要玩、阅读、与人交往,电视看得多了会影响其他活动。另外,儿童眼睛的调节功能差,不宜长时间收看。第二要选择电视内容,动画片和少儿故事片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孩子可以从这些涉及科学、社会、艺术等节目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但对崇尚武力的如《奥特曼》等节目要限制为孩子的模仿力强,平时看节目时,家长最好陪着,边看边同孩子讨论,让孩子从具体的人和事中懂得什么是对和不对的。

为什么孩子什么节目都爱看

我的孩子总是爱坐在电视前面写作业,边写功课边看电视,而且是不管成人的还是少儿节目,他都照单全收,毫不排斥,孩子为会么会这样?

百色林晰

百色 林晰

只看电视的孩子,在识字、听写、作文等方面的表现是不尽人意的。鉴于此,就需要大人尽量抽时间陪着孩子,比如一起做游戏、做家务等,多做些动态的活动,可以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家长更要起到表率的作用,要知道孩子爱看电视的行为和父母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平时较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时,就会让孩子自己去看电视,久之养成了孩子“爱”上电视的习惯,还有些家长自已就爱看电视当消遣,孩子深受父母的影响,也就爱上了电视。针对这一种情况,家长就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单纯地喝令孩子不许看电视。

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作片

孩子喜欢看武打片,例如《奥特曼》等碟片,每次看完之后,他在家里就比划开了,左摔右打,劈来砍去,让人心烦,可又喝令不止,我们怎么对付这个捣蛋鬼呢?

银川马月茹

怎样教育孩子篇4

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事情,家长们为此也是费尽心思。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作者|艾米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的,当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其行为就会具有自觉性,并内化成一种根深蒂固的高尚品格,这种品格会贯穿于人的一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每天按时休息,平时让孩子多做家务,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独立完成。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独立思考,睡前在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孩子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从书中受益。

我们都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身是很有好处的。

二、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很多父母不自觉的总是喜欢居高临下,用严肃的面孔来教育孩子,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常常伤害了孩子,还疏远了亲子距离。父母教育孩子,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给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三、多与老师沟通

家长和老师的有效沟通,是连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桥梁。家长积极与老师沟通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也能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足之处。

怎样教育孩子篇5

2、其二,我们作为家长的要理性的看待孩子顽皮的性格和行为。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这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看来这一切都值得去探索,就应该去做一做,但在家长看来感觉这是一种幼稚的调皮的行为,就应该制止。

3、其三:对待孩子因认识不够而做的调皮的事情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孩子是最天真的,像白纸一样纯洁,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学习,孩子其实就是一个家庭中大人的缩影。所以大人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一定要讲诚信,讲道理,否则孩子一旦发现就容易跟着模仿,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4、其四:对于天性好动顽皮的孩子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一般家长对于顽皮好动的孩子都很习惯采取责骂、惩罚的这种教育方法,在小编看来,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那么过分,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原谅,真的是很过分的,那么就应该分析道理给他听,让他自己做决定,从而让他逐渐有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5、其五: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应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让孩子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怎样教育孩子篇6

教育孩子:

首先要尊重儿童的权利,父母是不是一个现代的父母,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父母,能否尊重儿童的权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亲子关系的核心,就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孩子是通过父母认识权威,认识世界的;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父母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儿童有着独立的人格,应该平等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父母应该在家庭中培养平等,民主的气氛,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阅读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补充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需要父母不断学习,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要学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心理及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育儿的原则与方法,不断提高家教水平,父母只有时刻记住以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把握孩子成长发育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才能正确地教育好孩子。

(来源:文章屋网 )

怎样教育孩子篇7

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14―01

当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部分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智力投资,渴望子女成才,可在渴望和期盼之中,淡化了家庭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校德育常规教育,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教育偏差,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这种现象,学校也力不从心,家庭成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盲区。

一、提高家长对家庭德育的认识

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孩子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与社会发生联系,首先是从家庭这个渠道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难以起到的作用。为此,家长们一定要抛弃“树长自直”和“顺其自然”的思想。

二、家庭德育的内容

家庭德育的内容与学校德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从家庭的特点及目前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1.“五爱”教育。“五爱”教育是家庭德育的基本内容。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多,青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又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对社会的竞争认识模糊,导致心胸狭隘,这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家长要经常创造有利于教育孩子的客观条件,如读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获取各种信息。同时,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别人,进而关心和热爱学校、家乡、祖国和人民的崇高感情。

2.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德育的重点,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人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在客观上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规律,在孩子思想尚属单纯之际,给予正确的教育,儿童易于接受,易于形成习惯,易于稳定巩固,可以为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好基础。要注意培养他们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遵纪守法的优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家务劳动教育。家务劳动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从幼年就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逐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非常重要。必要的家务劳动不但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也可增强他们的体魄。

三、家庭德育的方法

1.统一要求。家庭德育必须与学校德育紧密配合,统一要求。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系统化的品德教育,因此家长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配合,特别是与班主任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孩子的表现,克服重智轻德的错误做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理解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也要配合一致,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父亲批评,母亲护短,妈妈责备,奶奶撑腰,必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是非不分。

怎样教育孩子篇8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个父母共同的愿望。于是,早期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怎样才能让孩子第一个起跑?并非教育专业出身的父母们有些手足无措。于是,各种早教机构红红火火地开满大街小巷。

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只有一次,失败了不能重来。作为深爱孩子的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这个专题,采访了早教领域的专业人士,同时采访了各位已为人父母和即将为人父母的读者,一同来探讨“早期教育,我们该如何进行?”希望父母们能够透过我们的专题,学会怎样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part 1专家观点

早期教育该教孩子什么内容?怎样教?这个是目前很多父母深感困惑的问题。于是,我们请来了四位教育专家,听一听她们对早教的看法吧!

早期教育就是环境教育

0~3岁孩子学习的特点是:对周围环境没有选择的吸收。因此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仅是指家里的摆设、物件。它还包括家里的人、父母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家里的气氛等。

其实对0~3岁孩子的教育并不是教给什么东西,而是按照孩子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施以优质的环境扶持,助其发展。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会给2个月左右的孩子,在床头挂彩色的玩具、听悦耳的声音?因为此阶段正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样的环境布置将会对其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当孩子会发音时,家长如果能及时地对他的发音给予回应,这也会进一步激发他的发音兴趣,同时也就促进了他的语言发展。家长是否能够给予及时的回应,对孩子来说,其实也是一种环境。所以,家长要与孩子一起玩、一起阅读,鼓励他们表达,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

有些父母会选择将孩子送到早教机构进行教育启蒙,我认为早教机构应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他们应该是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机构里的专业人员在教孩子的同时,也要教会家长回家后如何教孩子。此外,早教机构应该重在软件,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硬件的豪华。早教机构最好设在社区,这样方便家长就近寻求帮助。

早教不仅仅是提升智力的手段

很多家长对早教有误区,认为早教最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念几首儿歌,注重对孩子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孩子行为和心理的培养。为了迎合家长这种心理,很多商家把孩子的教育当成商品来买卖,把早教变成提升智能的手段。那种老师教、孩子学的教育模式,是把孩子当成木偶来操纵,也许短时间内会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教育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人类的早期开发在于婴幼儿期,这个时期孩子无需外在力量强化而最容易接受教育。这个阶段早教的目的在于为儿童将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成为一个生理和心理上都健康的孩子。

目前很多早教机构打出从国外引进教育理念的旗号,这些教育理念让家长一头雾水,只知道说好,但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这些教育理念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吸收其中适合为我们所用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变通。但是家长并不是教育专业出身,对此了解不多,无法辨别也没有能力辨别怎样的教育更适合自己的孩子。要改善目前早教市场龙蛇混杂的局面,必须从源头抓起,由专门的机构对此进行监管。

早教不仅面向孩子,更要面向家长

现在的家长普遍认识到3岁以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而家长本身缺乏这方面的教育理念,非常需要一个机构能够帮他们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早教机构就是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

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主要的衡量准则是我的孩子学到了什么,学到多少知识,这就导致了目前的早教非常注重表面成效。早教最重要的并不是学到什么知识,而是对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培养。而且早教的成果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显现出来,也许会经过一段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够显现。因此家长要调整心态,不要太过追求教育的短期成果,而要注重教育的长期渗透,这样才能保证早教市场正常、健康发展。

我在德国幼儿园考察的时候,觉得他们的教育非常自由。孩子是主体,学什么、什么时候学,都由孩子来决定。孩子支配教师,主动去学习。而国内的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教师支配孩子,孩子被动接受成人安排的各种学习项目。这种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因此早期教育不仅面向孩子,更要面向家长,不仅是教家长怎样做这个游戏,怎样教孩子唱歌,更要教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去玩,让孩子在玩的时候学会各种知识。

早教不要功利化

早教是指早期教育或早期教养的简称。原来的早期教育在专业上是指0~6岁的教育,但后来因为0~3岁的教育开始风行,所以早教便渐渐发展成了这一阶段教育的通俗叫法。这一阶段的教育与其他阶段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应该围绕着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是感官的刺激,尽可能地让孩子多看多听多闻多摸多活动,让孩子的多种感官都充分地打开、变得灵敏,这是以后所有学习的基础。二是生活的学习,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环节来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认知、情感和技能学习。三是习惯的培养,这个阶段是许多习惯的培养基础,尤其是饮食、睡眠、卫生、洗漱和交往习惯更需要从这一阶段开始培养。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发展一些生命成长所必须具有的基础性、全面性的营养元素,比如,让孩子自由地去感知各种物体的特性,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去探索。发展孩子的感官、语言和动作,学习适应不同的环境及与同伴共处的集体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周围的一切是新奇的、安全的、具有无穷探索乐趣的,可以发展孩子多种自然潜能同时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自由的、被爱的、被鼓励支持的。至于孩子的个性化适应,是指孩子的智能特长,比如具有音乐天份的可以多学一些音乐活动,具有数理逻辑潜能的可多参与一些思维性的教学活动,但基本上而言,这种区分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为时过早。

Part 2机构观点

随着早期教育的深入人心,早教机构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关注。在孩子的教育中,早教机构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听一听专业人士给你的建议吧!杭州市天童星宇早教中心

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一般比较符合婴幼儿的发展特点,能够有选择性地给予婴幼儿恰当的、有益的刺激,以帮助婴幼儿更快地建立起对世界初步的认识,人生开步,走得更稳更扎实。

如今父母工作大多忙碌,教子观念往往不太成熟。而早教机构则刚好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对孩子提供专业化训练的同时,对家长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认识到孩子的智力开发需要父母和早教机构共同进行,共同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孩子各

领域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给予正确有益的刺激,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l中心

早教最终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掌握知识和能力,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因此早教教什么,早教机构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创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在很多早教机构走入一个误区,就是教育小龄化。早教并不是越早越好,一定要符合规律,不能过度。给3岁的孩子传授5岁孩子才能掌握的能力,反而会减弱教育效果。

因此家长和早教机构必须达成一个共识:早教不仅仅是教孩子知识,更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生活。只有按照这个共识去进行早教,才是真正适合孩子、对孩子有利的教育。嵊州市五爱乐优宝贝早教

规范的早教机构是起到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承担孩子的成长教育任务,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应依赖父母本人。

作为早教机构,其实不仅仅针对孩子,更多的是针对家长,让家长在参与孩子的早教活动中感受、思考直至收获育人的正确理念与方法。所以早教机构并不是纯粹地“教”,而是激发、引导与开发。激发家长与孩子对早教活动的兴趣;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亲子之乐;通过有趣的早教活动,适当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比如开发孩子的音乐潜质、运动潜质,开发智力等。

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和目前市场上的早教机构,家长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又该做何选择?我们通过电话和网络采访了30位父母,对此,他们各有各的想法。

专家这样说

王晓燕:家长选择早教机构,一方面是出于重视早教自己却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依赖这样的机构来代替自己教育;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对教育的狭隘化理解,认为教育就是要送孩子去上课,所以自然就更依赖专业机构了。其实,3岁之前的早期教育更重要的导师还是父母、更全面的课堂还是家庭,专业机构只是起一个专业、高效的引导、示范和指导作用而已,更多的教育是需要父母在家庭中进行强化、渗透和熏陶培养的。一个好的亲子教育机构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家长与孩子互动,而不是单纯地训练孩子。

小编有话说

怎样教育孩子篇9

一、父母包办型的教育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比如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万能的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孩子越养越娇、弱不禁风,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从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那一刻起,家长们就好像已经把孩子作为家庭的成员中应尽的一份义务给埋葬掉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是孩子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父母忽视道德品质的教育

如今的许多父母什么事都替孩子们做得好好的,孩子只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行了。父母总担心“含在口中会化掉,捧在手里会摔了”。经济方面也比较宽裕,对于孩子的要求总是尽可能的去满足,包括各种各样的玩具和吃的东西。正因为父母亲的过于溺爱,才导致了如今的孩子自私自利的一面,更可悲的是导致了自立能力的缺失!

去年,我们学校有过这样一位学生:上课时候他穿着拖鞋进教室,老师问他原因,他竟然说他高兴。老师叫他回家换鞋子,他死活不去。最后老师打电话叫家长拿鞋子上学校。家长来了,说了孩子几句,孩子竟然不耐烦,嘴里还骂骂咧咧。我们就纳闷了:现在的孩子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更加要问:“我们家长怎么了?”其实,孩子的错,归根到底还是父母的错呀!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父母们要把自己的爱转化成孩子们人生前进中的动力而不是绊脚石!所有的父母,当你们付出爱的同时,要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才对啊!要是身为父母们一味的投入,而孩子们却总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了!

三、父母忽视言传身教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有家媳妇嫌婆婆年老、体弱多病,就用小推车把婆婆送到山里,准备连车一起丢掉。媳妇七岁的小儿子临走时非要把车子带着。媳妇问:“儿子呀,你要这破车干嘛?”小儿子说:“等你老了,我也用它把你推来丢掉。”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认识到什么?小孩从呱呱落地的一刹那开始,他所面临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她)以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看父母们究竟是怎样去引导、怎样去教育他们的。家庭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一个环境,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们的未来。

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父母的为人处事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现成的榜样,孩子的洞察力都是很强的,父母亲都做不好,还来要求他们怎样去做啊?所以,要想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那么必须自己先做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模范爸爸或者模范妈妈!作为一个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正确的行为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品性,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如要求孩子玩完以后要把玩具回复原位,作为家长在一日活动中,就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保持自己书桌的整洁,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身教重于言教,相信你以身作则的行为,一定比你说上一百遍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父母放任不管型的教育

诸多的留守儿童多半时间同爷爷奶奶在一块。本来就缺少父母的爱,爷爷奶奶更是不忍心说教孩子,反而更加宠爱。现在的孩子脑袋瓜又灵活,有时即便做了错事一撒谎就能骗过老人;而作为父母整天忙于赚钱,不能陪孩子,总感觉对不住孩子,心存着亏欠与内疚,所以每次回家时,给孩子买这买那,同孩子一块玩耍快乐,稍有心的父母还会顺便询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孩子随口一编,就能蒙混过关了。

我们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而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去爱护、期望和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家长糊涂地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老师管。因此,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寄希望于学校,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孩子的教育,学校固然负有主要责任,但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双方应该各尽其责,相互协调与合作,共同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即使在文化功底上辅导不了他们,但是也要在言行上、待人接物等方面模范言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父母专制型的家庭教育

我看过一个童话故事,说的是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一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了大衣。

怎样教育孩子篇10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孩子的引航,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然而幼儿教师是最重要的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孩子的启蒙老师。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认识到今天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孩子学习,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生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爱岗、敬业、爱孩子的人,我想,每位教师,以自己不同的经历,都存在一份或多或少、一样的、不一样的感触,带着这份感触,我们一起来品味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以孩子为中心,以每个孩子为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宽容。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在自己工作的道路上跨出一大步呢?我,一名青年教师,任重而道远。因为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对孩子,更重要的是对教师。“今天怎样做合格的教师?”

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刻意识到,我们担负着“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应做到“主动学习,广泛学习,终身学习,增强底蕴”。除了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孩子之外,还应该是一名时尚者,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了解吸收多元信息,勇于更新各种观念,乐于学习,努力使自己符合时代的精神,这样才能对我们的教育对象——那些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人施加某种影响。不仅如此,最主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认真思考,有所扬弃,有所创新,还要有所超越……总之,教育是无时不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接受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进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学习中,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从而认识了环境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了怎样才是真正尊重孩子,懂得了教师应成为孩子学习、探索的支持者,引导者,推动者,合作者。

在许多“业外人”眼里,幼儿园老师是最快乐、 最幸福的,因为天天可以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一起开心的游戏,愉快的探索,快乐的交谈。我也常常在想,幼儿园老师到底是什么?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几年里,我慢慢体会到,幼儿老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我门的工作虽然辛苦、琐碎、 细小,但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 一天天的成长,我们的心里是高兴的、欣慰的。因为有一群充满生命灵性、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教育过程是美的:因为在与孩子们互动式的发展中聆听生命之音,萌生灵感;教育结果是美的:因为通过教育,稚嫩的孩子们走上美好的未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