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核十篇

时间:2023-03-23 05:38:32

会计考核

会计考核篇1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目标;会计核算体系

一、企业会计核算目标

企业会计核算目标实际上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会计核算目标进行相关问题的解析。(1)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资本的税后利润(Rc)。如今的现代型企业需要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必须是以营利为根本目标。首先,企业的发展必定是靠资金的拥有者发展起来的。投资者主要是将自身的闲置资金以投资的方式进行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根据于此,企业纳税之后的利润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在本质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企业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是在于企业资本利润的归属问题。资本主义企业是以私人利润为主,而社会主义经济的企业则是以利益共同分配为主要原则。(2)企业经营的前提性目标—职工的薪金收入(Ri)。如今,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成本是物质资源的购买成本及劳动力的成本。企业要往长远的方向上发展一定是需要大力引进人才,给予员工一定的福利,以便让员工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员工的薪金属于企业需要付出的老动力成本,反过来员工的薪金收入是属于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要在市场中存活,必定是具备强大的资金运行企业的各项业务,有充足的收入支付员工的工资。同时,这可以将其视作是企业经营的前提性目标。(3)企业经营的社会性目标—国家的税收收入(Rs)。企业是社会属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纳税经营一方面试弥补企业经营中所消耗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即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社会这个强大的主体进行生存,经济活动的对象即是社会群体,因此经营成本除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还需要通过纳税的方式回馈社会,以实现企业、社会的循环效益,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

二、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1)企业税后利润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在其经营的过程中,税后利润会计核算的利益主体是资本所有者,最终的收入是税收利润,其中向外付出物质及劳动力的成本,这就是非常直接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严格控制成本的支出及建立起完善的成本预算体系,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用数学模型形象化呈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税后利润会计核算体系的服务主体是资本所有者,而在劳动者和国家的利益上思考,则是一种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体系。(2)企业薪金会计核算体系。这个体系的主体是企业员工的收入,实际上也是属于企业的效益。在这个体系当中,企业需要尽量减少物质的耗费成本,充分合理分配员工,将员工进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并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上的跟踪及培训,以实现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最大化利润,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员工自身的利益与福利,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企业税收会计核算体系。这个体系的主体便是国家或政府是重要的利益主体。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涉及许多繁杂的业务,直接导致了企业税后核算的困难与繁杂。这个体系最终是实现国家的税收。在税收会计核算体系当中,对企业消耗的成本需要进行严格细密的计算,以保证企业的最大利益化。然而,通常情况下由于企业资本的持有者不同,税收会计和资本所得的会计是一定会产生矛盾的。这主要源于利益分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是,两者的税收和税后利润都可以随着税利之和的增大而增大,以确保利润核算的正确性及最大化。

三、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

(1)建立建全会计管理制度。在信息化快速普及的现代化社会,企业必须是建立建去哪全面的会计管理制度,充分保证企业内部的安定,才有可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企业需要对会计岗位的职责进行严格的明确及划分,并且实施岗位责任制,企业根据充分利用人才,对员工的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及约束,对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效提出明确的要求,以确保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进行;其次,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规范性的管理,才能快速建立起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企业需要明确对会计核算和会计部门管理的任职资格的审定,严格对外招聘相关人才,以充分保证会计核算的高效进行。同时,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及定期进行业务上的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的能力,以跟上企业的用人要求;最后便是需要做好会计的交接工作。这包括有关会计资料及知识方面的交接,并对会计档案进行有效的保存与管理,便于企业后续的使用及查询。(2)创建规范性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指的是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企业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市场发展的趋势或是企业本身的局限性,一般是比较重视会计科目的发展,往往会忽略会计政策的相关情况。然而,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企业缺乏相关规范性的会计政策,企业中的会计信息会失去对比性,并不具备科学合理的核算依据。因此,规范性的会计政策涵盖的会计工作需要遵循的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编制报表的基础以及会计期间等,同时需要具备具体的会计政策,一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3)加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管理力度。企业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性,并且对企业成本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并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成本管理系统,实现企业效益的保障。企业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成立监督管理的体系,对其会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管控。

四、总结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财政制度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企业会计就显的更加的重要。因此,企业应妥善处理会计工作相关情况及明确会计核算的相关目标,以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者:施睿剑 单位:南通交通建设投资公司

参考文献

[1]孔庆根.企业如何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J].商业会计,2013,(4):109-110.

会计考核篇2

关键词:会计监督 会计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

1 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

1.1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由于企业内部进行独立的资金管理,有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状态,导致资金不能得到最优的分配,资金使用效率很低。此外,企业内部的一部分投资资金存在随意性投资和体外循环的问题,,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因此,必须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而会计集中核算则使得企业所有资本进行集中管理,开展资本的统一部署,加强监管的资本支出审批,降低财务费用,这对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1.2规范会计行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

会计集中核算后,根据实施的需要,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心成统一配备了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员,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所有的账务、报表等都严格进行计算机的处理,在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保证审批制度,最后通过网络来提供会计信息单元,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确保信息材料真实完整、及时与统一。

1.3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预算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一旦企业的下级单位在预算的执行的期间发生任何错误,将及时反馈到企业的管理层、企业的管理层应立即实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单位盲目、随意的使用预算外资金的几率。会计的集中核算,可以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和资本用于会计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有利于企业对所有经济活动的宏观控制与协调。会计集中核算,将企业的资金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可以从源头上终结基层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而,防止挪用公款等非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会计人员独立的进行会计工作,可使会计监督功能被完全利用,能够遏制基层管理者的独断专行等不良的工作作风,使得企业的管理更为规范。

2 会计集中核算现存主要问题

2.1核算单位工作积极性的减退

在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制度以后,每个单位的资金全部通过一个集体的账户进行核算,并且由核算中心负责对每个单位、各项的收支、资金的分配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使之前滥支滥用企业划拨资金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在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中,由于对此核算制度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涉及的一些工作人员以及领导,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制度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他们认为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其对资金的控制权和使用权,从而削弱了对财务的管理力度。这影响到了核算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其工作中表现为:核算单位地用支无度;开具虚假的发票,从而套取资金;缺乏理财意识,资产管理的混乱等。

2.2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低

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核算中心对各个单位票据的审批的程序都比较严格、繁杂,所以,为了使各个单位的各项业务程序的审核更加方便快捷、报账的审批程序更加简化,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积极采用了大厅式的服务模式。但由于核算中心所接纳的单位太多,仅一项简单的录入工作就能够让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非常忙碌,所以各个单位的报账人员经常会排起长队,等待的时间变长,因此使得效率很低,在此同时,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就无暇对所有单位的具体项目资金进行监管。

2.3会计的监督范围不全面

在以前的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核算人员对企业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查,这些都是以领导签批和审查保障为前提,现在由于实施会计的集中核算制度,使会计烦人主体与核算相分离,使得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忽视了对会计凭证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的审查,只能审查各种凭证的规范性。会计集中核算过程的这一漏洞,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用大量的原始凭证伪造成企业正常的业务支出从而套取大量现金,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4财务管理与会计职能脱节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预算单位原有的会计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例如不再设有会计和出纳的岗位,只设立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理企业的财务收支与会计核算,在这个过程中,核算中心只负责了会计核算的业务,而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则由各预算单位自行负责,这种独立的会计服务使得预算单位的管理决策功能被弱化。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行了集中管理、分户核算以后,虽然各单位不再具备私设“小金库”的条件,但是仍然有些单位通过虚构的原始凭证等方式截留、挪用甚至贪污财政资金;第二,由于单位的部分会计岗位被取消,所以单位人员无法为企业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3 对策及建议

3.1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与激励制度,从而提高核算单位工作积极性

在会计进行集中核算以后,为了提高核算单位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套健全、合理的内部的结算制度,在严格的核算制度基础上,核算企业财政收支情况与资金的使用情况,本着“贡献多受益多”的原则保证各核算单位对其自有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并在核算单位发生合理的需求时,通过核算中心提供融资以及担保的支持,尽量避免单位的滥用资金现象和无度使用资金现象。与此同时,核算中心要加大审计和监管力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消除不合理的对公对私浪费。此外,企业还应完善其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提高其公正性、合理性。财务部门要对核算单位的内部业务进行严格的考核,依据具体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完成的优劣对其进行评分考核,并依据最终的考核结果结合企业的相关政策规定对各核算单位进行奖惩。另外,要紧随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趋势,同行业的经济形势和企业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适时适量的对企业的内部考核与激励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这三方面的共同刺激,激励各核算单位对其资金的积极管理,从而推动业绩的增长。

3.2提高会计核算中心工作效率

要实现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其职能。首先,会计核算中心应当遵行《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建立、实施会计职务相分离的制度,落实会计的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相关职责,使其相互监督、制约;其次,定期的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使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贡任心、按规章工作的工作作风;最后,在熟悉了企业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之后,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监督作用。会计核算中心与相关的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若发现任何违法乱纪行为应及时的向上级部门反映。

会计考核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要求;问题;对策

一、新会计制度给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要求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资金数额不断的增长,高职院校的经济活动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不仅包括教学、科研等事业活动还包括后勤、国有资产等营利性经营以及对外投融资等活动,所以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和出台势在必行,新会计制度的落实使得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严谨和细致,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但与此同时,又给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首先,在成本核算上需要更加严谨、细致和全面化;其次,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加速了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拓宽了经济来源的渠道,所以要求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持续化和严格化;此外,新会计制度对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重新、全面的规范,所以要求高职院校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会计核算的方法,增强会计核算方法的可操作性。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上述新会计制度对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新会计制度下,及时的发现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的绩效,促进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而通过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职院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管理层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一方面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够强,好多会计核算人员都是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会计核算方法比较落后,成本核算不严谨,财产清查不彻底,会计报表编制的不合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会计核算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积极性低,会计核算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大打折扣。

2.会计核算工作监管力度不够强

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强是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又一比较显著和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会计核算人员对高职院校各项经济活动财务报表的审核力度不够高,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虚假账目、虚假报销等现象,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会计核算岗位比较混乱,容易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大大降低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力度,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降低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三、解决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强等问题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对于高职院校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所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加大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做好相关的宣传和引导的工作;其次,要鼓励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构建一支专业技能较高的会计核算队伍;此外,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大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养和考核的力度,配合相关的奖惩机制,切实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力度

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力度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绩效的又一重要举措,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人员首先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力度,加大对采购和报销的监管力度;其次,要严格审核高职院校各项经济活动的业务内容,确保其真实性,防止虚假现象和等现象的发生;此外,可以采用委派责任制来加强外部监管的力度,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合作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的绩效。

3.加大信息技术的推进和使用的力度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加大信息技术的推进和使用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所以一方面要积极的引进OA、ERP等现代化的会计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的意识,积极的向国内外先进的企业和单位学习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会计核算系统。

总之,新会计制度下给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时发现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自身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战略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江新.高职院校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的浅谈[J].价值工程,2015,(34):194-195.

会计考核篇4

1、电算化会计下账簿虚拟化

会计的电算化是将纸上的会计资料信息数据化,而在电算化系统中的账簿实际是“虚拟化”的。所谓“虚拟化”,指电脑系统中并不存在账簿,更不是电子文件和真实账簿一一对应。账簿上体现的数据基本有两种组成,一种是消耗额,另一种是余额。由于计算机强大、高速的处理数据功能,能清楚的对记账凭证库文件进行分类、汇总。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期输入的初期余额数据正确,之后各个会计期的最终余额也就正确无误。因此,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自动地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来的。可以说只要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

2、电算化会计下记账过程符号化

记账是会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从制作凭证到最后的编写报表中间的所有流程,实际上都是一个人工记账的过程。电算化系统中也是一个虚拟化的记账过程,因为没有一个实际的记账文件。“记账”就是将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已审核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能再对其做任何的修改。如果出现错误,只能采用其他办法进行处理,如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所以,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环节是可以完全取消的,即日常不登记日报账、明细账及总账,只保存记账凭证,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当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

二、会计电算化形式下会计核算形式

1、明细表核算形式

明细表核算形式适用于会计电算化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下,该形式是根据明细账来登记总帐,提供会计报表的数据。明细表核算方式中明细表是整个处理程序的核心,它包含每一个科目的期初、本期发生、期末和年累计金额,科目内容为企业所有发生的会计明细科目,其内部关系为:一级科目数额等于下属二级科目数额之和,二级科目数额为下属三级科目数额之和,依此类推。明细账处理上包含两个过程:登记明细账和累计明细表。记账时根据不同的科目登入相应的明细账,同时将金额累计到明细表中相应科目的发生额中,并计算出该笔业务发生后相应科目的余额。计算明细表是根据明细表的内部结构及关系,分别累计出各级的发生额,直接修改原明细表中相应科目的金额。一般先从一级开始,逐级累计到最后一级为止。

由于会计业务的每一笔数据都必须依据一定的会计科目,业务上的每一笔数据都可包含在明细表中,故报表的数据可直接来源于明细表;明细账在此只起分类的作用,但账与表的数据源只有一个,即记账凭证,各种账表的数据都是在记账凭证分录库的基础上派生形成。如按业务排列形成明细账;按业务汇总形成科目汇总表;按一级科目汇总形成总账。这样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科目与科目已失去了相互核对、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电算化条件下,可以不考虑账簿间的核对工作,而核对、制约工作主要靠正确输入凭证和账簿内部控制来实现。

2、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也是适用于会计电算化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计电算化下的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是基于手工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结合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特点提出的。这种核算形式的处理程序一般描述为6 个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2)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同时累计生成明细表;4)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三栏式总帐;6)根据明细表编制会计报表。从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数据处理程序来看,相比手工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增加了明细表,会计报表的数据直接来源于明细表,总账采用三栏式账页,而账簿的设置也不必严格分类。

3、记账凭证实时处理的核算形式

明细表和科目汇总表两种会计核算形式,在实现时基本都是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即记账凭证的一次输入,多次调用,多次记账,得到的账表数据只能是相对的动态数据,只有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下采用记账凭证的实时处理会计核算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每一时刻的动态会计信息,实现在线管理,在线计算,实现真正的网络财务,极大地丰富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

记账凭证实时处理的核算形式处理过程非常简单。整个核算的起点仍是从原始凭证开始,所不同的是记账是即时进行,记帐凭证形成的同时各种帐簿也已产生,即记帐凭证文件既是记账凭证又是账簿。记账凭证文件包含了本会计期间所有科目的期初、本期发生、期末、年累计金额,其内部关系同明细表。科目是按业务发生日期的顺序排列的,只要有新的科目记入,就会在记账凭证文件中逐笔登记该科目的发生额,同时将金额累计到相应科目的发生额中,并计算出该笔业务发生后响应科目的余额,这样就可根据会计人员的要求在凭证文件中得到每一科目任一时刻的动态信息,形成所谓的账簿,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年报、季报、月报和日报均能很便捷的即时产生。

会计考核篇5

[关键词]林业统计 会计核算 现状 思考

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林业工作良性开展,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持我国税收财政可持续的、良性的发展势头。就目前林业统计和林业会计核算的现状来看,统计和会计存在不协调性,评估方法、体系有着较大差异,笔者本文就现在林业统计会计核算不协调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会计和统计核算的特点

会计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主要使用货币计量,其他指标和文字说明只是附带的部分。会计有时也使用其他计量,其目的是改善货币计量的效果和扩大会计信息输出的范围。会计的反映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综合性,会计反映整个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并连续地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使用货币计量把大量的、分散的、不易理解的数据加以分类、汇总、排序,使之成为便于理解、能说明全面情况的信息。会计是核算已经发生的事实,具有可验证性,会计主要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实,为此,在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后,都编制书面凭证,并经审核,以保证其真实性,并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惯例对其进行加工,以保证提供的信息符合规范。因此,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可验证性。正是会计的这一特点,使对企业的审计成为可能,并且使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到社会公认。

统计核算是指对事物的数量进行计量来研究监督大量的或者个别典型经济现象的一种方法。单位中的统计工作,就是对单位在开展各种业务活动时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通过这种统计工作形成各种有用的统计资料。比如,产品产量、耗用总工时、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员工的年龄构成等等。

二、林业统计与林业会计核算不协调的成因分析

1、行政干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林业会计核算的数据来源统计,统计的数据的来源于林场的现场调查,地方政府凸显政绩,干预会计的核算,造成了统计和会计的数据的出入。审计就主要审核会计账簿,统计环节忽视了,所以会计数据显得不真实。

2、两者的核算的时间点不一致

两者的核算时点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即会计核算主要以经济活动中能够直接引起资金变动的因素为依据,在拥有或收到货款权利时才可以将其纳入到收入中,而统计核算主要以收支货币的权利为核算时点,货币是否兑现需以净产值所应该得到的销售利润为核算依据。

3、两者核算指标有差异

核算的经济指标存在不协调问题,如人工造林核算,会计核算主要以实际的作业面积为计算指标,以在荒地、荒山等新造林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工时费、种苗费等资金费用为依据,而统计核算则是以人工造林的面积为核心,对成活率达到85%及以上的人造林面积进行科学性统计 。

4、中间消耗方面的核算方法不协调

核算方法在中间消耗方面存在不协调问题,即会计核算主要根据费用性质进行归集,且核算结果归入到费用支出项中,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要求进行核算,将中间消耗划分为非物质品与物质品的消耗。

5、经济指标核算范围的差异

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指标核算范围存在不协调问题,即会计核算的核算范围为附营与主营经营活动在内的整体收支。林业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体系缺少内在的联系,各种经济指标核算资料的组合性、相互性、共享性较差,没有形成一套可全方位反应林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分类指标与指标体系,不能完全发挥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的长处。

三、林业统计和会计核算取得协调性的思考

1、统筹兼顾、内部协调

林业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目标:一是统一核算林业经济指标的口径以便于协调统一、相互利用,两者所核算的经济指标的范围、内容、计算方法、时间保持一致;如人工造林核算,等秋季造林验收后对成活率达到标准的新造林再拨付资金,即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又能和统计口径协调一致。二是构建完善的原始记录的管理机制以促进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提升国民经济在核算中所需的统计数据资料的质量,且原始记录需根据统一的表式与要求对林业单位所有的业务活动进行初期记载,是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前提与基础。

2、统计、会计核算方法原则的改进

林业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原则:会计核算需依据统计上宏观经济的需求,调整或者增设一系列会计账户并补充会计报表,帮助会计冲破微观经济中经济指标核算的范围,逐步向宏观经济方面延伸发展。在两者经济指标核算的协调性关系中,统计核算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统计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为丰富。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会计核算可以充分满足统计核算的要求标准,同时可有效探索总体经济现象在数量关系中的规律。

3、科学合理确定经济指标参数

要改革林业经济指标的统计指标,需做到:统计核算的林业生产经济成果需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跟踪企业的购销活动并以林业产品的销售收入为核心来统一计算现价的产值。这种方法的优势包括:一是统一计算林业工业总产值的方法与范围口径并有效优化工业总产值的核算程序;二是可以清晰反映林业产品的总产值;三是对于未销售的林业成品根据成本价进行核算,对税金与应得的利润不进行计算。

4、中间环节的劳务消耗的统一核算

会计考核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1、完善现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强化会计从业人员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培养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的优良作风。

3、提高员工认识,进一步顺应我行内部改革需要,。

4、建立一种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形成基于考核基础的、能够真正体现岗位和贡献差异的分配激励机制。

5、加强部门领导、主管、一般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的建设。

第二条 适用范围

1、本办法适用于市分行会计结算部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全体会计前台工作人员和会计结算部本部机关工作人员。

2、本办法中的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在出勤、优质服务、核算质量、内控管理、业务学习等方面进行日常记录、定期综合评定和根据员工综合评定结果对员工除按上级有关政策直接发放到指定个人的基本工资、奖励、补贴等性质外的所有货币化收入进行强制再分配的过程。

3、其他有权部门依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绩效考核办法。

第三条 考核依据

根据会计从业人员在被考核期间的出勤、优质服务、核算质量、内控管理、业务学习和其他工作表现情况为依据,会计结算部领导、营业机构主管对所属员工平时工作情况随时记录,严格考核。

第四条 考核原则

考核要求客观公正,有权考核执行人对所属员工的考核,尽可能用客观指标来衡量,尽量避免因各类弹性考核指标的不当运用而对员工工作实绩和能力出现考核结果失真,造成不公平现象。

第二章 岗位系数确定及绩效工资分配原则

第五条 机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系数

根据我行现阶段会计工作运营和劳动组合模式,结合各岗位工作性质、业务量、核算内容难易程度和内控执行要求将会计本部及所辖机构进行了共3类机构级类划分和6级岗位系数确定。

机构级类

所含机构

岗位职别

人数

岗位系数

涪城支行 营业部

会计主管

2

1.60

网点柜员

1.10

会计结算部本部机关

业务负责人

4

1.60

开发区支行 兴达办事处

会计主管

2

1.50

网点柜员

1.05

科学城支行 临园路分理处

平政桥分理处 火车站分理处

游仙分理处 剑南路分理处

富乐路分理处

会计主管

7

1.40

网点柜员

1.00

会计结算部本部机关

一般员工

1.00

第六条 综合积分的组成及扣减原则

1、

会计人员综合积分分别由以下几个考核项目按不同的积分权重关系共同组成:①、出勤情况 ②、优质服务 ③、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 ④、业务学习情况⑤、其他

2、

会计人员绩效考核按季进行,每个被考核人员当季各考核项目初始分值均为100分,各考核项目积分按一定的不同的权重关系共同组成员工的季末综合积分。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有权考核人将对其所属员工的日常实际工作情况,按考核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和及时记录,并根据实际记录情况按季进行员工季末综合积分的折算统计。

3、

本考核办法中所涉及的员工项目积分统计一律实行“单一扣减制”和分值“跨项目透支扣减原则”。“单一扣减制”是指所有考核项目积分分值只减不加;“跨项目透支扣减原则”是指当某项考核项目核定分值不足扣减时,可按顺序(①、员工出勤情况②、优质服务③、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④、业务学习情况⑤、其他)在下一考核项目中进行等值扣减,以此类推,直至当次需扣分值得到足额扣减。

第七条 会计绩效分配原则及流程

1、会计绩效工资总额=市分行当季拨付会计部可分配绩效总额

2、单位系数值=会计绩效工资总额÷∑(某类岗位人员人数X岗位系数)

3、某营业机构绩效工资总额=单位系数值X ∑(该机构某类岗位人员人数X岗位系数)

4、营业机构单位综合积分绩效工资对应值=该营业机构绩效工资总额÷该机构所有岗位人员当季综合积分总和

5、某员工当季绩效工资实际分配额=该营业机构单位项目积分绩效工资对应值X岗位系数X该员工当季实际综合积分

第三章 绩效考核内容、实施方法及标准

第八条 在区分不同工作岗位性质和业务属性的基础上,对各业务执行组及各会计前台营业网点的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日常监督和持续考核。

第九条

本办法中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①、出勤情况 ②、优质服务 ③、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 ④、业务学习情况 ⑤、其他 等5个方面,在对不同工作性质和业务属性的岗位进行考核时,上述考核项目中的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整体考核权重也有所不同。本办法将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会计主管及本部业务负责人、会计本部业务负责人、会计本部核算岗位人员、会计本部稽核岗位人员、会计本部业务检查岗位人员、会计本部ATM及现金出纳人员等几个不同层面对绩效考核各项内容进行明确定义,如在各层面未提及内容均与其他相关岗位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条

对会计前台网点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

出勤情况(5%):网点会计主管负责对网点一般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迟到、早退、中途溜岗(含上下班、会议和业务学习等方面)等在2次(含2次)以内,且单次在10分钟以内者,每次扣减员工项目积分1分;2次以上(不含2次)且单次在10分钟以内者,将每次扣减此项积分3分;迟到、早退、中途溜岗等单次在10分钟以上者,按每分钟扣减项目积分1分扣减员工项目积分,分值不足扣减时一律按“跨项目透支扣减原则”执行(下同)。②、原则上不允许请事假,如遇特殊情况员工需请事假,且在不影响所属部门总体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度的情况下,经会计部经理同意批准后准予休假,但每天须扣减员工项目积分0.5分;病假请销假一律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并酌情扣分。

2、

优质服务(10%):由网点负责人(行长、经理)和会计主管负责考核网点员工优质服务质量,其中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各占5分考核权重。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优质服务分对外优质服务和对内优质服务,对外优质服务实际是指柜面优质服务,对内优质服务主要是针对各工作环节中与其他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态度和能力。①、在受理柜面业务或与内部工作人员协作过程中,确因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客户或内部员工对其工作服务不满而受到投诉的,每次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给予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②、虽无投诉记录,但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人员的临时性查访或业务检查人员的例行检查中发现岗位员工有未按“优质服务手册”进行操作和服务的,根据其影响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0%):岗位员工此项得分情况直接来源于会计部事后稽核人员对该柜员会计凭证审查监督结果和业务检查组各类业务检查统计结果。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通过日常对会计凭证的事后稽核和各类业务检查等手段来检验岗位人员的核算质量和规范前台操作流程,以达到严格内控制度,规避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①、事后稽核部门对本岗员工发生的业务差错进行逐笔分类登记;其中一般差错每笔扣减经办柜员项目积分0.1分,重大差错每笔扣减经办柜员项目积分0.5-1.0分,违规差错每笔扣减项目积分1.0-5.0分;②、凭证传递不及时,直接影响会计事后稽核人员对凭证的装订和稽核的,每次扣减柜员项目积分0.1分; ③、会计稽核人员和会计业务检查人员在回访或日常检查中发现岗位员工未按要求对各类差错进行及时整改的,每笔扣减项目积分0.2分;④、在会计结算部业务检查人员(或内外部其他有权部门工作人员)对网点进行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一律按当次综合检查通报中所列示的扣分标准对被通报员工进行等额分值扣减。

4、

业务学习情况(10%):业务学习情况分为业务学习组织落实情况和学习质量两个方面。业务学习的组织落实主要由各营业网点会计主管(会计本部由业务负责人)承担,包括业务学习的纪律性和学习记录的完整性,此项除直接考核参加学习的员工外,还将纳入对网点会计主管(会计本部纳入对业务负责人)的绩效考核项目中;学习质量是指会计结算部针对学习内容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考试(包括笔试和现场口头抽问答题)得出的员工成绩。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员工明知学习计划安排,无故缺席者,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1.0分;②、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在参加会计结算部组织的各种形式考试中,未取得合格成绩或考试过程中有作弊现象者,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0.5分(会计主管或业务负责人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2.0分)。

5、

其他(5%):除上述4个考核内容外,其他经会计结算部研究决定需纳入考核并进行积分扣减的临时性事项(如:未按规定及时向会计部报送相关报表和未按质按量完成领导交赋的其他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等),扣分标准由会计结算部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第十一条

对会计主管及本部业务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

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及网点负责人(支行行长或分理处经理)负责对网点会计主管(本部业务负责人由会计结算部经理直接考核)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5%):会计结算部经理及网点负责人(支行行长或分理处经理)负责考核会计主管(本部业务负责人由会计结算部经理直接考核)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80%):会计主管及本部业务负责人此项得分情况直接来源于会计部事后稽核人员对会计凭证审查监督的综合排名和由各类业务检查形成的检查通报结果。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会计主管应在日常工作中督促网点员工加强业务学习,对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和核算质量要及时做出评估,对一些错误操作和业务差错要进行实时规范和责令限期整改,以提高网点整体业务水平和核算质量。①、事后稽核部门对网点柜员发生的业务差错进行逐笔分类登记,并按整体差错率的高低将全辖所有网点进行综合排名,每次综合排名为后3名的网点,其会计主管将扣减综合绩分1.0分;②、凭证传递不及时,直接影响会计事后稽核人员对凭证的装订和稽核的,每次扣减会计主管项目积分1.0分; ③、会计稽核人员和会计业务检查人员在回访或日常检查中发现柜员未按要求对各类差错进行及时整改的,每笔扣减会计项目积分1.0分;④、在会计结算部业务检查人员(或内外部其他有权部门)对网点进行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一律按当次综合检查通报中所列示本网点通报人次进行项目积分扣减,按每人次0.2分扣减会计主管的项目积分。

4、

业务学习情况(5%):业务学习情况分为业务学习组织落实情况和学习质量两个方面。业务学习的组织落实主要由各营业网点会计主管承担,包括业务学习的纪律性和学习记录的完整性,此项将直接纳入对网点会计主管的绩效考核项目中;学习质量是指会计结算部针对学习内容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考试(包括笔试和现场口头抽问答题)得出的员工成绩。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网点会计主管在学习的组织过程中,未及时通知需参加学习员工当次学习时间、地点及相关学习内容的,造成员工缺席或学习资料准备不齐等情况,每次扣减会计主管项目积分0.5分;②、网点会计主管无故缺席或未按原计划组织员工学习并做好相关学习记录的,每次扣减会计主管项目积分1.0分;③、会计主管在参加会计结算部组织的各种形式考试中,未取得合格成绩或考试过程中有作弊现象者,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2.0分。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二条 对会计本部核算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5%):由核算组业务负人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此岗优质服务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各工作环节中与本部人员及其会计前台网点人员之间的协作态度和能力。①、在业务处理和与内部工作人员协作过程中,确因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本职工作无法顺利完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关联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且造成一定后果的,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②、虽未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和造成一定后果,但在本部或其他有权部门人员的查访或业务检查时发现有未按“优质服务手册”进行操作和服务的,根据其影响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80%):内容和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4、

业务学习情况(5%)内容:内容和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三条 对会计本部检查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10%):由检查组业务负人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此岗优质服务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各工作环节中与本部人员及其会计前台网点人员之间的协作态度和能力。①、在业务处理和与内部工作人员协作过程中,确因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本职工作无法顺利完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关联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且造成一定后果的,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②、虽未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和造成一定后果,但在本部或其他有权部门人员的查访或检查时发现有未按“优质服务手册”进行操作和服务的,根据其影响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5%):主要是指通过接受上级行或其他有权部门(包括本部稽核人员)的内外部检查审计,检验其检查职能的有效行使能力和对各岗位业务核算质量及操作流程的规范、监督、检查效果。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是否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对所辖网点及相关岗位进行了有效监控和检查;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形成书面通报,是否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回访;③、是否对各被查单位进行了规定范围内的仔细检查,有无应查而未查现象;④、是否对各项业务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是否根据需要对业务人员进行了必要的业务培训,有无效果。以上各项如未切实履行,视情况每次扣减相关岗位员工项目积分0.5-5.0分。

4、

业务学习情况(5%):包括本岗员工自身业务学习和对业务人员进行适时业务培训。容和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除未按要求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次扣减本岗相关员工项目积分0.5-1.0分以外,其他考核内容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三条 对会计本部稽核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10%):由稽核组业务负人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本部检查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5%):主要是指通过接受会计结算部分管经理及本部业务检查组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对其日常稽核进度、稽核质量、业务稽核通报的完成质量的整体能力进行全面考查。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每周部门分管经理将对其稽核进度进行抽查,发现未按规定进度进行稽核或稽核进度严重滞后的,每次扣减岗位员工项目积分0.10分;②、部门经理或业务检查组在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该岗员工存在应发现而未发现的问题,每笔一般差错扣减员工项目积分0.2分,每笔重大差错扣减员工项目积分1.0-2.0分,违规差错每笔扣减员工项目积分2.0-10分;③、是否对当期各类业务差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书面稽核通报,通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如存在此类现象将视通报质量进行酌情扣减项目积分。

4、

业务学习情况(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三条 对会计本部ATM及现金出纳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分管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15%):由会计结算部分管经理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0%):徐处正在整理中

4、

业务学习情况(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会计考核篇7

关键词:技能抽查 考试标准 核心课程建设

一、引言

会计类专业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统计实务等专业,会计技能的培养关系到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开设会计技能实训课程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侧重仿真实训,注重实用性。会计技能考核标准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现实要求,是确定课程(或模块)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以标准化模式对高职院校会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抽查考试,以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是增强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考核标准来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可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会计政策设计和会计事项处理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知识水平和实际驾驭能力。会计对企业管理当局而言,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资金的低风险高收益。会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够尽量满足各利益团体的共同需要。会计人员除拥有基本会计技能外,还应时刻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敏锐观察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做出相应的决策,制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这种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是受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与参与意识等于多种因素影响的。在新会计准则、会计法规指导下的探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与技能考核标准,结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研究和制订相对较好技能考核标准,加强理会计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和提高实际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对会计职业的感性认识、达到预期教书育人的效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探索会计的性格特点、健康的心态,诚实的品质、培养如记忆能力方法、沟通技能、处理问题的思路、抗拒利益诱惑、保护单位和自己、让人放心、理财预算等能力,严格的训练下树立敬业态度,探讨人的性格与水平向好的方向转变,拟写要求学生审视自己性格和能力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统筹计划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发展决策。随着国际金融环境越发严峻,对财会工作人员日渐严苛,探索继续教育、学习充电的思路与对策,走专业发展的精深之路,走坚持走发展的道路,引导学生探索学习ACCA(特许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等项目。探讨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标准,对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掌握技术要求,掌握ERP软件系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定位、教学方式、教师素质的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构建会计课程设计思路。紧盯就业岗位要求,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行“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上,以培养学生对通用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为核心,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以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情景教学,模拟会计实务工作环境组织教学,充分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要实现“无缝隙”对接。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相结合。会计课程的动态发展设计,进一步提高对会计目标和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妥善解决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矛盾,解决实际财务会计软件与教学软件不同操作技能要求的矛盾,重视财务会计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会计技能考核方法改革,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保障。

二、财务会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发展概述

会计考核篇8

同志们:

今年人口计生工作统计时点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要结束,由于今年统计时点调整了,为此,今年11月、12月、明年1月连续几个月分别是区、市、省对我区各镇(街)开展20__年度人口计生工作抽查考核时间。区委区政府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于10月25日在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迎检工作部署动员会,会上钟国雄副书记亲自参加并作了重要指示。刚才,文生同志对我镇迎接各级20__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我完全同意。为全面做好我镇20__年度人口计生迎检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各级年度计生检查考核。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迎检紧迫感、责任感

今年,省年度人口计生考核进行了重大改革,在考核对象、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奖惩、考核时间以及组织实施等方面与往年有很大区别,省考核采取百分制(往年采取千分制),扣分比较重。因此,省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责任重大,全镇各单位、各村(居)绝不能掉以轻心。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票否决”制的工作。区年度计生检查考核是考核各村(居),代表的是__*镇,省、市检查考核抽到哪个镇(街),哪个镇(街)就代表市和区,因此,各村(居)要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切实提高认识,以对镇党委、镇政府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迎考准备,强化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打好迎接各级年终计生考核的攻坚战。

二、明确责任,过细地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镇计生办和各村(居)是迎接省计生年终检查考核的直接责任单位,省、市、区考核方案对镇党委政府和有关责任单位的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评分标准进行了量化,有关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20__年度计生考核方案细则,逐项考核内容抓好落实,特别是一项考核内容涉及到多个单位的工作,各责任单位要统一口径、相互配合,不能相互推诿扯皮,更不能出现空档。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迎考准备工作马虎了事、工作责任心不强等,而导致全镇人口计生考核成绩拖后,并受上级通报批评甚至“一票否决”的,要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由于各级考核采取听取汇报、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调查、抽取样本点等方法进行,因此,各单位要精心准备待检查的相关文件资料和调查的现场,量化细化工作内容,一个一个定责任,一件一件抓落实。村(居)主要领导要统筹协调、科学安排,深入一线督导,亲自过问迎检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工作成效。计生干部更要加班加点,查找漏洞,补齐资料,努力使准备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各村(居)要根据各级考核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做好过细的迎检准备工作,并要对社(组)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

三、强化领导,确保顺利通过区、市、省检考核

有关责任单位要加强对迎检准备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工作人员和计生联络员,确保迎考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落到实处。同时,各级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迎检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各村(居)要加班加点,确保人手到位,准备工作一定要往前靠,不能拖后,并要保证在镇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相关准备工作,今年11月12日开始至明年1月份是各级考核时间,在此期间,各村(居)和有关责任单位的计生领导、计生工作人员要全时全程保持在职在位,随时保持战备状态,做到联得上、拉得动、问不倒,确保考核时能经得起检查考核。

各村(居)更要加强对人口计生迎检工作冲刺阶段的组织领导,我在这里明确,从现在开始至省考核结束,各村(居)主任直接负责迎省检考核准备工作,在迎检准备的关键时刻,汇聚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计生迎检工作进行特事特办,抓薄弱、攻难点,抓整改、促提高,确保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责任到位。有关职能部门也要按照计生综合治理的职责要求,建立健全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及时提供和通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相关信息资料,为全镇顺利通过市、省检考核开辟“绿色通道”。

会计考核篇9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行政事业单位

一、政府会计实施背景及意义

多项制度并存,核算口径不一是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体系繁杂、内容交叉的核算制度所带来的结果则是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难以汇总形成较高质量的政府财务报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014年根据修订后的《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工作任务的之一是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现行的单一的核算模式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显然不能满足各级政府预算管理的需求。通过部门决算报表也只能反映预算收入和支出执行情况,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以及政府的运行成本。因此改革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势在必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它还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和建立现代财政体系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

二、政府会计核算体系

(一)“双体系、双基础、双报告”会计模式

会计核算模式的改变是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亮点之一,从传统的单系统预算会计体系转变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存的的双系统会计核算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体系”,即在财务会计中运用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要素进行核算,在预算会计中运用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进行核算,并把两种核算方式有机的统一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二是“双基础”,即将权责发生制作为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将收付实现制作为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三是“双报告”,在预算年度结束时,根据不同的核算方式同时完成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

(二)重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关系

《基本准则》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新的核算模式,兼顾了三个预算会计要素和五个财务会计要素,形成“3+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这一模式可以同时完成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使得政府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主要体现在:首先对预算管理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实行“平行记账”。相较其他业务而言,需要同时对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其次由于核算基础和核算范围不同所造成当期盈余数(即当期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与当期预算结余数(当期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差额)之间差异通过编制“当期预算结余与当期盈余差异调节表”得以实现,同时在附注中进行披露反映财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

(三)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要求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为了强化财务会计功能,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上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如原则上要求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增加了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明确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细化了投资核算方式,并提出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通常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在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经济适用房和无形资产核算中引入折旧或摊销,并加入坏账准备等减值概念;增加预计负债、递延费用和预提费用确认方法等。

(四)双报表体系的全面建立

新准则中报表包括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预算收入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组成了预算会计报表体系,为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提供了数据基础。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和附注组成了财务报表,反映单位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措施

(一)加强基础会计工作

新准则对会计要素和会计核算方法系统化的规定使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成为财务基础工作的中心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在把握新准则的基础上深化会计基础工作,通过统一化的标准,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和确认,形成最终的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完成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二)推进财务工作体系建设

新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理念和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确保会计工作在新的管理制度下顺利展开,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完善会计工作体系,逐步改变以会计核算为主的传统会计工作理念,将管理决策进一步深化到会计工作中,从而形成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相互分离的会计工作体系,以期符合新会计准则。

(三)重视会计人才培养

新准则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操作难度,对现任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障制度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职业素质培训和业务能力培训,以期财务人员在新准则下转变思想,深入理解新政策的细则和内容。首先在加强制度宣传的同时利用继续教育、交流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基本准则》及其细则,熟悉各项规定,理解政府会计改革的历史意义。其次多方培养,鼓励在职财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掌握国家新政。除此而外,单位还应根据需要聘用或引进专业人员,为单位人才建设补充新生力量,增加单位活力。

(四)注重新旧制度衔接

与现行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更加细致地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项资产、负债等相关会计要素。由于新旧制度在核算内容和核算方式上的不同给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重新学习3+5”会计核算模式,并且修订当前实行的会计制度,完善会计工作流程,确保基本准则的指导思想和框架功能在后能在会计工作中发挥作用。

四、结论:

《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具体准则的是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它使得政府会计行为有章可循,政府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制可依。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兼顾了现行部门决算报告制度的需要和部门编制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的要求。加强政府会计财务核算功能,对于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的科学编制、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

[2]徐翠美,山鸣,勇小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现状分析.齐鲁珠坛,2018(1)

[3]梁宏.新政府会计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浅析.财经界,2017(5)

会计考核篇10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全民预算管理;考核监督

就目前医院的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可以看出医院在这方面的管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优化医院预算管理的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管理的有效性,医院应设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考核和监督措施,优化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以此来提升医院的整体内部管理水平。

一、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利用财务部门给出的整体预算对医院各部门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另外,通过预算管理医院可以使开支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资源的分配更加有效,最终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综合效益。医院财务会计全面管理主要具有这几个基本特征:

(一)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财务预算、专项预算和经营性预算,涵盖了医院上上下下各项的预算,有各部门日常经济活动预算、一次性财务资金筹措预算等内容,内容覆盖全面、体系结构合理。

(二)全员性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和人员,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或项目,需要医院各个不同的部门及人员参与到中间,然后才能能使之在医院经营中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作用。

(三)全程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针对医院各个部门各个人员所有经济活动的控制,从开头到结束贯穿了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且全面预算管理也会对最终的经营运作结果进行评价和考核,所以可以说这是对医院相关经济活动很系统的动态管理。

(四)目标性

目标性也是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特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是基于医院制定的目标的,所以医院目标的科学合理是全面预算管理准备的一个基础和保证。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和其他企业的管理不太一样,因为医院是就具有公益性的,所以医院在制定目标时应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一套合理、明确、科学可靠的目标,从而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打下扎实稳定的基础。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机制分析

(一)设计思路

在时间上分析,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可以作为全面考核的两个重要指标。考核标准主要看财务指标,其次看非财务指标。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侧重点有一些不同,季度考核主要完成的任务便是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检查,年度考核主要的任务包括预算整体完成情况的考核以及奖惩工作等,会更加全面。在空间上分析,全面考核要从医院、医技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进行。医院方面,考核工作需以财务(主)和业务(辅)指标为准;医技部门方面和医院当面一样;其他部门的话,考核内容与医院整体考核工作一样,即财务和业务工作。

(二)考核预算的执行、完成情况

为对相应责任部门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总结,医院每年都应该对其开展综合考评工作,然后考核结果还需和职工的薪资福利计算相联系。综合考评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然后医院还可以结合奖金、工资、福利等奖励方式以及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综合型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方法分析

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当中,预算监督便是对预算情况的监督和控制。对预算目标进行定期跟踪和控制,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控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行的具体情况,从而加强对经营活动的操作,避免发生预算脱离的不良情况。

(一)预算监督主要工作

预算监督主要工作包括编制监督控制预算、监督和控制过程、调整预算、分析预算及考核预算。1.编制监督控制预算:编制相应的监督控制预算,为利于医院发展预算,应以医院目标为根本编制,并且编制过程中要保证预算内容均符合国家法律规定。2.监督和控制过程:对执行过程监督和控制能够协助医院及时了解医院的经营收支情况,以此让医院的收费更加合理。3.调整预算:对于全面预算,正常情况下,不会做大的改动,一般是以小规模的调整为主,除非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才会对此对此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也要遵守相应的审批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型调整。4.分析预算及考核预算: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及执行完成后,都应对预算管理进行分析及考核,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改正,从而可以完成更为科学的全面预算以及编制出更为完善的全面预算监督制度。

(二)动态化预算监督

现在大部分医院的数据都存在滞后的情况,导致了不可以随时反馈预算信息,预算的执行也没有完全反映持续动态。根据编制改进后的月度预算执行情况表中反映的信息进行跟踪,如果发现与预算目标偏差比较大的时候,应该剖析其中原因,然后选择相应的方法来纠正,及时改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从而确保成本符合预算要求。

(三)提高制度执行力

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已经构建了自由的管理制度和章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依旧寻在很多的违规违纪情况。所以,医院在调整与完善制度章程中,也应该重视实际执行过程中是否符合规范,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财务风险的管理,以防医院资产的白白流失。

(四)加强医院内部信息沟通

医院应制定反舞弊制度,企业管理者在医院内部实行匿名举报制度,针对举报的证据信息进行核实检查,若是发现存在舞弊情况,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严惩,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尽快构建健全的信息沟通体系,设立网络沟通的渠道,保证医院内部的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

四、结语

综上,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适合的目标,以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同时也对加强医院内部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虽说医院财务会计全面管理是一个繁杂艰巨需细心对待的工作,但只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的目标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吴肖红.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方法探析[J].财会学习,2018(22):94.

[2]郑鸿.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01):66-68.

[3]明立芳.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和监督[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5):12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