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黑白十篇

时间:2023-03-17 03:53:52

中文黑白

中文黑白篇1

【关键词】基本颜色;共性;个性;隐喻;象征

0 前言

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颜色是不同语言所共有的,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颜色的认知具有共性,又承认其个性的一面。研究者们(Taylor,2001;Jameson,2002) 研究表明,人类对颜色的感知有如下规律:亮度最强和最弱的颜色最容易被人感知,而容易被人类感知又是焦点色的一大特点之一。因此,本文拟以英汉语言中容易被人感知的两个焦点色:黑、白色为例分析两种语言中相同的基本颜色词是如何经相同或相近的认知方式,受不同语言文化等的影响具有不同认知语义的。

1 黑色在中英文化中的对比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黑色在两种文化中对比理解。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中国人通常轻白忌黑,而在西方文化里则存在重白忌黑的传统。

根据我国最早的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现代版)(许慎,2005),“黑”指火所熏之色也。根据英语《朗文当代英语辞典》( Longman Dictionary,1995:120),“黑”为煤、黑夜等的颜色。所以,从辞源学上讲,我们可以说“黑”在现代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指某种具体物体的颜色,用认知语言学的术语讲,这是“黑”的原型意义,属于颜色域。下面,我们首先分析基本颜色词“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共性。

1.1 “黑”的语义共性

1.1.1 “黑”指代“愤怒、仇恨”

人生气的时候,脸色会变黑,所以在英、汉语中人们常用黑色来描写或指代人生气、愤怒或仇恨时的样子。例如:

1)She’s been in a really black mood all day.

2)他的语调逐渐严厉起来,但忽然间住了嘴,黑着脸蹦起来了。

1.1.2 “黑”指代“悲观、消极”

人的心情与颜色密切相关,黑色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消极厌世。因此,在英、汉语中人们都用黑色喻指消极、悲观的态度或看法。例如:

3)The future looks pretty black,I’m afraid.

4)他只觉得前途一片漆黑,无所作为。

1.1.3 “黑”指代“邪恶、狠毒”

邪恶事物都是存在于黑暗的角落里,狠毒的人也是在背后使伎俩。所以,英、汉语使用者都倾向于用黑色指称邪恶或狠毒。例如:

5)He is a black-hearted villain.

6)天下革命是一家,到处地主一样黑。

1.1.4 黑色象征肮脏,违法

汉语黑色有表示奸恶,阴险的含义,如“黑心”、“黑组织”。黑色中引申出来非法,欺负等意思,如“黑车”、“黑市”、“黑社会”。

在英美文化中,黑色也表示违法行为或组织。英语中的Black Hand黑手党,Black Shirt黑衫党,black mouth诽谤者,black money黑钱,black market黑市,black sheep白人基督教徒蔑视黑人基督教徒的一种称呼,引申为“害群之马”。

1.1.5 黑色象征死亡和不幸

在英语和汉语中,黑色是悲哀和不幸的颜色,中国老人在归西后要穿上黑色的寿衣,睡的是黑色的桃木。而黑色也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英美人参加葬礼的时候一般穿黑色礼服。wear black表示对死者的哀悼。a black letter day指倒霉的一天。Black tiding指不幸的消息。

1.1.6 黑色象征庄重和尊严

在现代的欧美国家中,黑色成了丧失和葬礼的专有色。人们认为黑色能使气氛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借以表达人们对死者的哀悼和敬意,所以穿黑色衣服显得比较庄重和威严。Black suit黑色西装,black dress黑色礼服是西方人最为推崇的传统服装。在庄重的场合中,社会名流,商界精英都喜欢身穿黑色服装。法官也是身披黑装,以体现法律的尊严。在中国古代,祭祀时皇帝和臣民穿的“皂衣”,“玄衣”也是黑色的。

1.2 “黑”的语义个性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人权运动的兴起,黑色不再用来指黑人,而是指皮肤黑的人。黑色成了人们引以为荣的标志。因此英语中出现了许多褒义和中性的有关“黑色”的词。Black capitalism指黑人资本主义,black culture是黑人文化。Black studies指黑人学,黑人文化研究,work like a black是工作非常努力。Black face指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或唱黑人歌曲的演员。

在商务英语中,黑色和红色一样是用来记账的,红色表示支出,黑色表示收入。In the black和black figure都表示“盈利”,“顺差”;black figure nation指做成了生意的国家,interest in the black指应收利息。

此外,在英语里,black coffee指不加牛奶或糖的纯咖啡,black tea 红茶,black and blue指遍体鳞伤,black eye指丢脸的事,black Smith是铁匠

2 白色在中英文化中的对比

根据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现代版)(许慎,2005),白乃西方之色也。用以指物色白。《朗文当代英语辞典》(Longman Dic2tionary, 1995:1633)对“白”的一个基本释义是:指牛奶、盐、雪的颜色。从辞源学的角度讲,我们仍可将“白”的意义视为指某种具体物体的颜色,这一语义仍视为“白”的原型意义,仍属颜色域。

2.1 “白”的语义共性

白色乃白云、白雪之色,往往给人以纯洁、纯净、素雅、明亮的感觉。英、汉语中皆有一些用白色来比喻其他事物的认知方式。由于社会与文化不同,英、汉语只享有少量“白”共性,大部分隐喻投射为各自独有。例如:

2.1.1 “白”比喻“纯洁、圣洁”

英、汉语中都有“白”喻“纯洁、圣洁”这一隐喻投射,但在英语中这种语言表达更丰富。

1)He is as pure and white as the driven snow.

2)南疆的和田美玉,色如凝脂洁白无瑕,特称“羊脂白玉”,最为名贵。

2.1.2 “白”比喻“疾病、受惊”

3)She went white as a sheet when she heard the news.

4)母亲有些晕船,脸色煞白,两眼只瞅着自己的脚尖。

2.2 “白”的语义个性

2.2.1 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暗含不祥、轻视等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李善注:“黔首,黑头无知。”在这里,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联系在一起了。“白”在中国封建时代,“白丁”、“白身”被用来指那些没有考取功名的平头百姓。在现代汉语里,白的派生词都含有轻蔑,轻视的含义如:“白眼狼”“白搭”、“白费”、“白送”、“白吃”、“一穷二白”等等。在中国的传统京剧里,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狡诈的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司马懿等。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亲朋臂挽黑纱,胸别白花,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敬意。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这与西方文化中对黑的态度相近似,而与对白的态度则大相径庭。

2.2.2 白色在英语文化里通常意指好的、幸福、美好、善良、希望和快乐

西方文化中的white除了表示“白”以外,还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因此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祭祀上帝的供品都是白色的。因此白色被当做节日的颜色,总是与好兆头联系在一起。对英民族而言,象征纯洁、幸福、希望、和平、光明、权力、美丽、善良,是英语“white”词义中的主导方向。如英民族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深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在The 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圣经》中,白色的绵羊white sheep指代的是美好而善良的东西,而“black sheep”指的是败家子、害群之马。在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中,撒旦和其他天使都是白色的,但当撒旦被逐出天堂打人地狱后,他被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魔鬼。又如英语中:white day 是“吉日”;white 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 man 指“高尚的人”;white hat指代“好人”;white lie 为“善意的谎言”。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你真诚实),white- handed(正直的),a white witch(做善事的女巫),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

3 综述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黑”的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分布大同小异。相比之下,汉语中“黑”的隐喻更丰富些,投射范围更广。英、汉语中“白”的隐喻投射相差甚远。英语中“白”的隐喻多是正面、积极的,但在汉语中,其隐喻义多是消极的。这种差异不足为奇,因为,两个民族虽然有相同的基本感知经验,但又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同一个概念的关注角度不同,得出的隐喻意义也就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关于黑白的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文化意蕴。这就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产生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把握和细究颜色黑色词和白色词的意义,包括许多微妙、特定的象征意。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研究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于跨文化交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Taylor, J.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Jameson, K. A. Culture and Cognition:What is Universal About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lor Experienc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2.

[3]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5.

[4]许慎.说文解字(现代版)[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中文黑白篇2

我们的童年并不是馥郁芬芳的,少年不是自由放任的,青年或许也不是意气风发的。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无情世界,因为人口众多,应试教育的古板,我们人生最绚丽的时光似乎只能消磨在如山的试卷前,而在生活、艺术中却无所是处:市第一名生活不会自理、校榜首不会洗衣服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我们失去的真的太多了。

仔细算一算,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给我们自己支配的。早晨六点钟起床,开始背English,然后到教室,再开始背古文,接着就是上课,一个上午的课间休息,减去老师的拖堂时间,剩下的大概也只不过十五分钟,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继续上课,晚上还有晚修,等下晚修到宿舍是,已经快九点了。一天下来,只有十一个小时不一定在面对课本,再减去必要保证的七个半小时睡眠,剩下三个半小时,而这三个半小时还要吃饭、洗衣服、晒被子、打扫宿舍、完成学习剩下的任务……真真正正属于我们的最多只有半个小时。这样来,一年就是一万零?九百五十分钟,也就大概八天而已。

这个数据可真够吓人的,好像比这个职业更辛苦的多不了几个了吧。许多人听到这个,都大吃一惊,对学生又同情又心疼。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一想,这种想法也许就会淡薄许多。

一年中我们还有两次大假期,如果减去假期那补课、写功课,还剩下大概一个月多。学习中,我们也可以开开心心的,老师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人,只要老师和颜悦色,我们也会轻松许多。更主要的,学习固然辛苦,但是现在的辛苦就意味着以后的轻松。只要望着远方的目标,目前的麻烦也就算不得什么了。而且,就在学习的生涯中,我们充实了自己,我们认识了好多同龄人,情感也会变得丰富。在和同学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明白了什么叫作珍惜,什么叫作帮助,什么叫作感激,真么叫作羡慕……因而生活也就有了点缀的色彩。就像一棵苍老的古树,枝干上也会萌出新芽。

其实,我们的生活并非只是黑白,关键是有没有想去感受我们生活的色彩。

中文黑白篇3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定的联想,激发特殊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内涵。汉语和英语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彩。特别是汉语,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不同,其内涵意义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下面就中西方文化中黑色和白色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带来些许兴致,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加深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一、黑色(black)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英语中的BlackFriday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同时,黑色都代表黑暗、阴险、邪恶。比如汉语有黑社会、黑帮、黑幕,而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如:blackmoney(黑钱,指来源不正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blackmarket(黑市交易或黑市意为暗中进行政府禁止买卖的商品或外汇的交易,或指进行违法的投机市场);blackmarketprice(黑市价格);blackday(凶日);blackfuture(暗淡的前途);blackmail(勒索);blacklist(黑名单)。

但是,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刚毅、严正、铁面无私、憨直、神秘等褒义。在戏剧脸谱中,往往用黑色脸谱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严正无私或憨直的性格。另外,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和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出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叫“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越货、干不法勾当的客栈叫“黑店”,把违禁货物叫“黑货”,违禁货物交易的场所称为“黑市”,利用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把有组织犯罪并以实施某些犯罪为目的而形成的结伙、帮派、集团或组织称为“黑社会”等。

在英语中黑色也有其自己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对英美人影响深远。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所以,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禁忌色,它象征死亡、凶兆和灾难,如blackdeath黑死病,towearblackforherfather为她父亲戴孝,blackwords不吉利的话,ablackletterday凶日;它又象征邪恶和犯罪,如BlackMan邪恶的恶魔,ablack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blackguard恶棍、流氓,blackmail敲诈、勒索;它也象征耻辱和不光彩,如ablackmark污点,blacksheep败家子,ablackeye丢脸、坏名声;它还象征沮丧和前途暗淡,如blackdog沮丧,意气消沉,Thefuturelooksblack前途暗淡。在英语中black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blackintheface(脸色铁青);tolookblackatsomeone(怒目而视);Hegavemeablacklook.他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在文学及表演艺术上,黑色代表虚伪(falsehood),错误(error),因而,blackhumor(黑色幽默)指的就是一种荒诞、病态、过分夸张的幽默。

有趣的是,商业英语的beintheblack却有好的意思,表示“有盈余”,再比如:blackfigure/intheblack(盈利、赚钱、顺差);blackfigure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

由此可见,黑色的英汉文化内涵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候英语的“black”和汉语的“黑”是不能等同的,比如:blacksheep“败类”;blackeye“丢脸”;blacktea“红茶”;blackswan“稀有罕见的东西”;blackleg“工贼”;inone’sblackbooks“被某人嫌恶”;blackcoffee(不加牛奶的咖啡);而汉语中一些有“黑”的词不也能用black表示,如:黑心evilmind;黑手evilbackstagemanipulator;黑幕insidestory;黑线asinisterline;黑话(argot)、黑暗(dark),黑面包(brownbread).这些都是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免陷入颜色误区。

二、白色(White)

“白”在汉语里常有不吉祥之意。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表示哀悼。旧时,迷信的人把给人带来灾祸的人称为“白虎星”。称智力低下的人为“”;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白”也象征反动、腐朽、落后,如“白色恐怖”、“白区”。这些都含贬义。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洁白如玉”、“白雪阳春”。白色还象征着“正义、光明、善良”,如“白衣天使”。正义的东西总是敢于公开的,是光明磊落的,因而,它又象征“正当、合法”。如“白色收入”、“白道”、“白市”。

西方文化中的white除了表示“白”以外,还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因此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祭祀上帝的供品都是白色的。因此白色被当做节日的颜色,总是好兆头联系在一起。对英民族而言,象征纯洁、幸福、希望、和平、光明、权力、美丽、善良是英语“white”词义中的主导方向。如英民族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Snow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深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在The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圣经》中,白色的绵羊whitesheep指代的是美好而善良的东西,而“blacksheep”指的是败家子、害群之马。在弥尔顿(JohnMilton)的《失乐园))中,撒旦和其他天使都是白色的,但当撒旦被逐出天堂打人地狱后,他被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魔鬼。又如英语中:whiteday是“吉日”;white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man指“高尚的人”;whitehat指代“好人”;whitelie为“善意的谎言”。Thisisverywhiteofyou(你真诚实),white-handed(正直的),awhitewitch(做善事的女巫),white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汉语中的“清白无辜”、“洁白无瑕”与英语中的white意义相近。这些都是white的褒义用法,当然在一定场合中white也可用作贬义,比如white用于形容心理情感的变化时;white-hot(愤怒的);whitefeather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white-faced不是皮肤白的,而是由于生病脸色苍白的。

英语中许多含white的词组汉译时常不能直译为“白”。例如:awhitenight(不眠之夜),whiteelephant(累赘无用的东西),whitealert(空袭解除警报),whitecoffee(加牛奶或奶油的咖啡),whitewar(不流血的战争),whitecrow(罕见之物),whitealloy(假银),whitearea(闲置地区),whitechip(微不足道的东西),whitesepulcher(伪君子,伪善者),whitefeather(胆小鬼,懦夫),white-hairedboy(得宠的人,宠儿),whitemarket(合法交易),whiteshoe(女子气的;未成熟的)和whiteroom(无尘室)。反过来,汉语中的“白皮肤”也不能译成shehasawhiteskin,而应译为shehasafairskin。在涉及到人的皮肤时英语的fair与汉语的“白”相对应。新晨

三、结束语

通过对汉英“黑”、“白”两种颜色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英民族对颜色自然本色的认识和感受大体趋同,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很大的差异。虽然“黑”、“白”两种颜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颜色词,也不能揭示出所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但是,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汉英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研究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于跨文化交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马贞如.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7).

中文黑白篇4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1914-1994)的《看不见的人》在1952年问世后,曾荣获了“国家图书奖”及“全国书刊出版者奖”,是一本划时代的小说,是 现代 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这部作品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和关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主题虽未脱离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以及黑人的抗争,却又远远超越了这个局限。它从更深层面来探索种族问题,涉及到了自我寻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中黑人“无形”的处境、“无形”的根源以及走出这一困境之路。

一、《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的“无形”困境

1.主人公

《看不见的人》的故事是由第一人称的主人公讲述一个无名无姓的美国黑人青年从中学时代起的生活经历。“我”出生于保守的南方,从小就迎合白人的意志,按白人的价值观来塑造自己,希望能顺利踏进这个充满敌意的社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我”在高中毕业的典礼上讲演,阐释进步的秘诀在于谦卑,结果被邀请去本镇白人头面人物的集会上再次讲演。到场之后,“我”发现白人们对讲演内容和成败毫不在意,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取乐,而包括“我”在内的十个黑人男孩就是他们的玩偶。白人们“先用一个全身脱光的姑娘来挑逗这些青年人的情欲,然后迫使他们蒙上眼睛互相打斗,眼看着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淋淋的样子而狂呼乱叫,兴奋不已。接着白人们又让这些穷孩子在通电的地毯上抢假硬币,看他们被电流击得浑身抽搐痉挛,滚倒在地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时,这些酒足饭饱的大人物才乐得前俯后仰,心满意足”①。“我”最后终于讲演时,已满嘴鲜血,还是重新讲述了一遍“黑人的社会义务”。白人不但对“我”的讲演不屑一顾,而且还讥笑一番,但最后还是奖励给“我”一个公文包和一份进入州立黑人学院就读的奖学金。当“我”成了黑人大学生,春风得意之时,不经意间带尊贵的校董去看了黑人学校中不光彩的一面。因此,“我”受到了黑人校长一番残酷而无情的捉弄。这使“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只是一个“无形人”,一个遭人们无视存在的人。“我”产生了寻找自我和探究自我在社会中价值的强烈愿望。为实现这一愿望,“我”满怀希望踏上了黑人祖先追求摆脱奴隶命运、争取自由的北上之路,来到了被誉为美国黑人之都的哈莱姆。然而,在这里的种种经历使“我”意识到,“我”被各种力量所欺骗、控制和利用,一直是生活闹剧中的一个小丑,一个傀儡。先是为了自谋生路,在白人爱默生的帮助下,“我”得到了一份油漆厂的工作,成为一名工人。可“我”却受白人和黑人双重的怀疑和排挤,最后在爆炸事故中丧失了意识而成为 医院 的病人。医生首先考虑的是白人社会利益而并非“我”的死活。所以,“我”在无法抗拒、无法自主的条件下接受了颅前额脑叶切除这种严重影响记忆力的手术。医生的观点是:“他将遭受不到动机的严重冲突,而更妙的是社会不至于他的缘故而遭受损失。”②“我”在苏醒之后忘记了自己是谁,来自何处,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母亲。在寻找自己身份的过程中,“我”目睹一对老年黑人夫妻因交不起房租而被赶出家门,就冲动地站出来,发表了一番言论,煽动了愤怒的人群与白人官员及警察发起冲突。“我”的讲演才能受到一个组织——兄弟会——的注意,招募“我”做兄弟会哈莱姆区的宣传鼓动员。然而,随着对兄弟会虚伪本质的认识加深,“我”的这一身份化为乌有。“我”在逃离兄弟会和躲避黑人兄弟拉斯(“我”在兄弟会工作时与之结怨)纠缠的时候,信手给自己戴上了一副墨镜和一顶宽边的帽子,而这一装扮竟使自己成了莱茵·哈特先生,获得了流氓、赌棍、情夫、牧师等多重身份。如此的身份变更引起了“我”的深思:“我”究竟是谁,是什么身份。在一次拉斯挑起的骚乱中,“我”逃离险境时跌进一个深洞,为了照明,烧了公文包里所有文件,而这些文件却是对“我”背景和身份的记载。这样,“我”失去了一切身份,成为了一个无名、无姓、无根、“无形”的人。“我”一心想找到自我本质,做一个真正的人,但结果总是徒劳无获,还落入别人的圈套,最后遁入地下洞穴,变成了被别人视而不见的“无形”人。“我”顿悟不能丢弃自己的黑人身份,不能漠视黑人文化,“我”用幽默、嘲讽的口吻叙述了整个故事,表达“我”对身陷“无形”境遇的愤恨与无奈,控诉白人社会对黑人的压迫和蹂躏。

2.布莱索

小说中的黑人大学校长布莱索博士是与“我”不同类型的黑人人物。布莱索已拥有无数黑人所向往的“一席之地”,在黑人乃至白人世界中均有影响,还拥有几辆名车和一位漂亮的浅肤色的妻子。布莱索与白人在一起时毕恭毕敬,每每出席会议,总要在白人客人们入席之后,才在一排椅子的末尾落座。他在白人面前时刻表现出对白人的顺从和谦恭,以自己的尊严和个性为代价来博取白人的信任与在白人为主流阶级的社会里的地位和权力。在自己的黑人种族中,他有着两张面孔。一张是和颜悦色的 教育 家、引导者的面孔,用以在自己同宗兄弟中骗取威望和影响力,另一张则是严厉、冷漠的面孔。他像白人一样叫黑人为“黑鬼”,有时毫不顾及种族亲情。“我”不小心让白人校董看见了布莱索博士不想让其看见的东西,布莱索就毫不留情地将“我”开除学籍。

由于布莱索身上的这种人性的矛盾和人格的分裂,使其既不融于白人之中也不属于黑人之列。在白人眼里他是一个黑色肌肤的温顺奴才,谈不上人格和个性。而在黑人那里,他已出卖了自己的种族亲情,他的灵魂已不再是属于黑人的。布莱索是一个游离于黑白世界之外的孤独者,他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归属之地,每一类人所看到的都不是真正的他,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他也是“无形的”。而这种“无形”也来自于白人社会中的重重压力。这种压力使得一个黑人在争取一席之地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尊严、人格、人性,在获取表面成功的同时,沦为一个没有自我的“无形”人。

3.布洛克威

在油漆厂地下锅炉房干活的布洛克威则是那些习惯于被奴役的美国老年黑人的“代言人”。他长年累月地在地下室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头脑麻木,没有任何怨言,对白人老板忠心不二,还为白人老板发明了“光学白油漆”技术。可是白人老板并没有因为他的恭敬、顺从和创造而善待他。在白人眼里,布洛克威这样的黑人并不能被称之为“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件工具,或是为白人谋利的机器零件,可以在磨损或老化之后随时被更换,被丢弃。布洛克威一类人总想融入白人社会,却被白人拒之门外,造成了他们的诚惶诚恐,却又不肯与黑人为伍,还仇视那些想要争取工人应有权利的黑人。白人们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又把自己遗弃在黑人群体之外,使自己陷入了“无形”的境遇。

二、美国黑人“无形”处境的根源

埃利森对当时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黑人受压迫、受歧视这一现象进行了思考,坚决否认所谓的种族差异这一论调,指出这一现象是“后天人为的,而非天生的,归根结底是社会与文化的建构”③。他从社会和文化两个角度来寻找造成美国黑人“无形”处境的根源。

1.社会 历史 根源

黑人在被强行带到美国后,在遭受长达200多年的没有行为自由和没有思想自由的压迫与剥削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个性和反抗精神。为能在恶劣的生存条件和惨无人道的压迫中存活下来,他们只能逆来顺受,不去反抗也不去奢求,在受苦受难之后还要心存感激。这就造成了大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那种谦恭、善良、毫无怨言的汤姆叔叔式的黑人。他们大都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忠心耿耿,听任命运(白人主人)的安排。尽管美国内战的结束给黑人争取到了“自由人”的身份,但是这种自由并未使黑人摆脱被压迫、受歧视的命运。所不同的是,对他们的压迫和歧视不再像奴隶制时期那样通过对其肉体的折磨来宣泄,而是转换成一种精神上的虐待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美国内战后的漫长岁月里,黑人不能去白人常去的地方,不能乘坐白人的公共汽车,他们的孩子更不能在白人的学校读书,似乎他们黑色的皮肤是一种能置人于死地的病菌源,上面仿佛又印有“劣等生物”的字样。即使黑人有愤怒者和反抗者,最终也逃脱不掉来自白人社会的镇压和惩罚,就如同理查德·赖特的力作《土生子》中的主人公别格一样,为了证明自我清白而误杀一个有钱的女白人而反抗追捕,最终被判死刑。

到埃利森创作《看不见的人》的时候,世界已进入20世纪中期。此时,美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正在迅速提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似乎开始注重社会中的人道和人性问题。这似乎也给黑人带来了福音。黑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表现好的学生还可以进入黑人大学深造,而且还出现了为黑人争取权利、伸张正义的团体和组织。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黑人被歧视和被压迫的命运,只是这种歧视和压迫更为隐蔽,其性质已从剥削和肉体折磨升级到了无视其存在的地步。小说中提到的兄弟会和其首领杰克兄弟表面上对黑人温和尊敬,要为他们争取平等和权利,但实际上,与南方小镇上的白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想把黑人变成完全由他们塑造、控制的人。因此,一旦有积极工作的黑人发挥出个人创造精神,兄弟会一伙人就会像杰克兄弟一样直言不讳:“……委员会负责思考……雇你是让你讲话……我们提供一切思想。”④而那些对命运有所意识和反抗者,要么如同“我”被四处驱赶,最后躲进地下室,要么如同兄弟会中另一个黑人青年托德·克利夫顿那样自暴自弃,最终死于街头。

2.文化价值根源

在美国社会中,同时存在黑白两种文化价值观。这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冲突。⑤一方面,白人由于自己有优于黑人的社会地位和强于黑人的 政治 权力,其文化在冲突中一直居于上风,占据主导地位,并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对黑人文化的统治;另一方面黑人为了得到白人的认可,而接受白人文化的主宰。这种文化冲突中的统治与被统治最终导致白人社会中黑人的个性和自我的丧失,沦为“无形”。

书中埃利森描写了一对老年黑人夫妇被白人粗暴地赶出公寓楼的场景,老人的东西被胡乱扔到大街上,其中有两张老人的自由身份证,一副黑人剧团演出的乐器,被黑人奉为神明的林肯总统的铁板肖像,黑人的报纸剪报等物件。所有被丢在大街上的东西都是黑人 历史 与生活的见证,是其文化的象征,这体现了黑人文化在白人社会中被否决和贬抑的事实。埃利森还揭露了以白人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通过 教育 和 政治 权力来贬低黑人文化并且建立凌驾于黑人文化之上的地位。书中白人校董通过学校这个机构教育黑人应对白人尊敬顺从,通过努力可实现与白人一样的价值和理想,从而造就了布莱索博士这种“新黑奴”。另外,白人医生通过对爆炸后失去知觉的“我”进行各种试验来使“我”可能给白人社会造成的麻烦降至最低限度,而最终制造了一个忘记了自己的名副其实的“无形人”。在一系列事件之后,兄弟会的本质被最终揭露,这个所谓的代表黑人利益的团体,都是以牺牲哈莱姆黑人的利益而达到本组织目的的政治骗子。实际上,这个团体的存在是白人对黑人文化压迫和统治的外在表现。这样的事例揭示出,白人企图抹杀黑人的一切文化的价值痕迹,使他们成为既可供其驱使、受其迫害,又全不知反抗、麻木不仁的并非真正存在的人。

三、美国黑人的自强之路

作为当代的美国黑人作家,埃利森不可避免地以一个黑人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传达出自己对社会和政治理想等诸方面的见解,对黑人在这个社会中受歧视遭迫害等种种处境都有着真实的精彩描写。如通过描写“自由牌油漆”中黑色添加剂在白漆中的作用,埃利森成功地表现了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无形”处境,他的看法深刻有力。《看不见的人》在创作出版时,美国黑人文学大多流于暴力、抗议的狂热阶段。对于社会不公现象,埃利森的政治主张和其他先于他或与他同一时代的黑人作家有所不同。“他摒弃了抗议小说的特色,把种族压迫感升华为社会压抑感。”⑥埃利森不屑于当一名“暴露”“揭发”“控诉”“反抗”社会黑暗的作家,在《看不见的人》这部作品中,对如何走出“无形”境遇做了深入的探索:要想在社会中争取到真正平等合理的地位,极端反抗或无度屈从的态度和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拯救自己。黑人不承认自己的价值就不能称其为完全的美国人。同样,白人不接受黑人,也不可算为完全的美国人。黑白混合的目的并不是要白人变黑,也不是要黑人变白,而是在交往中各自充分 发展 ,进而都可以对这一黑白混在的大熔炉做出贡献。埃利森的有关黑人自强的新思路,是建设型而不是毁灭型的,是适当反抗的进攻型而不是防守型的,是友善型而不是敌意型或投降型的。

1.埃利森的思想背景

埃利森提出的关于美国黑人在多民族的社会中通过寻找自我来走出“无形”处境这一自强之路的观点,不仅仅来源于他对于美国社会中同时存在的黑白两种文化以至黑白两个种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19世纪以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为主帅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最先来自于埃利森的父亲,他以这位名人为其子取名。超验主义者爱默生思想的最本质内容,是勉励人们走出对神灵的崇拜,走出对社会的依附,走出对书本的盲从,在大地上做一个自立自强、昂扬向上的个人。爱默生的观点在埃利森塑造的“看不见的人”——美国黑人青年形象——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个处于荒谬境遇中的美国黑人青年正是想通过摆脱别人强加于他身上的各种身份和价值观来构建自己的思想,按自己的判断来行事,从而逐渐使自己获得独立的人格,成为社会中实实在在的人而被别人发现,从“无形”的阴影中走出来。

2.埃利森对于黑人民族主义的否定

黑人民族主义是黑人对于被歧视、被压迫的 自然 反应。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处处受到白人的回绝和蔑视,无路可走,于是,思想极端的黑人们就会走向黑人民族主义。黑人民族主义者认为白人文明与黑人文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也因此否认、憎恨白人的一切,从而导致用暴力的手段来毁掉白人的世界,以便实现黑人的价值和理想。《看不见的人》中的拉斯这一黑人形象正是极端黑人民族主义者的代言人。拉斯作为一名狂热的黑人民族主义者,把摧毁白人世界以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奉为自己的行为指导原则和人生信念。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暴力的存在,而书中结尾处描写的一群暴徒因到处抢劫横行而造成骚动、混乱的场面也将是在所难免的。这个人物的塑造体现出埃利森对于美国社会中黑白两种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的担忧以及他对于用暴力来解决种族问题,为黑人寻找出路这一观点的反对。埃利森是个文人,崇尚大名鼎鼎的19世纪超验主义实践家亨利·大卫·梭罗所宣传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梭罗对印度的圣雄甘地和后来的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埃利森明白,美国社会中,白人无论在政治、文化、 经济 、 科学 、军事诸方面都占据主流地位,黑人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要暴力反抗白人统治,而无正确理论引导,只能催生一帮乌合之众,无异于以卵击石。在一个无序混乱的社会中黑人又如何谈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迷失于这种混乱中,继续迷惘,彷徨,痛苦,找不到方向感和归属感,仍然身陷“无形”的“黑暗”之中。

3.埃利森对黑人同化主义的否定

黑人同化主义是中产阶级的黑人们对因为迎合白人意志而获得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经历的自然反应。埃利森对黑人同化主义也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并非黑人的真正出路。同化主义的推崇者乐于接受白人的价值和标准,并对于自己身为黑人这一事实感到尴尬和羞耻,极力摒弃黑人的一切传统和文化。同化主义可以使一个像布洛克威那样的黑人发展到像布莱索博士那样的不惜出卖同宗兄弟、放弃人格尊严来向白人巧言献媚的黑人。“我”也曾试图用这种同化主义来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竭力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以白人标准来行事,但未能使“我”进入理想的精神文明,因为只有“我”在放弃所有思想而成为一个傀儡时,才万事太平,而一旦稍微有了自己的主张,就会遭到无情的驱逐。黑人同化主义只能使美国黑人丧失自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主张、也无根无源的附属品,并不能使他们获得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具有的人格和尊严、思想和意识,这也不是一条通往光明、走向自由的解放之路。

结 语

《看不见的人》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我”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这一艰辛的身份追寻之旅充分说明建构黑人文化身份的关键在于接受本民族文化,自我身份认证的本质就寓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中。

从小说的结局来看,“我”深陷地下室,仍被人视而不见,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起点,仍不能走出“无形”的困境。其实不然,“我”经过一番尝试和其中的各种经历,已经从起点处的对于“无形处境”浑然不觉的状态上升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认清了社会的本质,抛弃了一切幻想,也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和道路。“我”仍寄身地下只为等待时机,回到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这也是埃利森对当时社会的正确估量,在当时的社会中,仍存在阻碍黑人自救自强道路实现的因素,如 法律 上对黑人不公平的规程,黑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等等。但是埃利森认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这些阻碍因素将会被一一排除,并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我”在小说结尾处宣称自己在地下室的蛰伏不会太久了。此外,埃利森为主人公所选的“蛰伏地”也有其寓意。根据古老的非洲传说,地道通向自由之路,由此看来,“我”并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即将实现愿望、走出“无形”困境的准备者。

《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以其对主题的深入的探索,写作技巧上的大胆尝试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上去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界的关注,确实不愧为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①②④ 拉尔夫·埃利森:《看不见的人》,伍绍曾译,译林出版社,1992:23,215,431。

③ john heizey: ralph ellison.a co11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rentice-hall inc,1974.

中文黑白篇5

食品包装设计中黑白模式的运用 文 章 来自 3 e d u 教 育 网

黑白包装的食品文化蕴意

黑色、白色这2种普通的颜色,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之后也逐渐有了其一般性意义的文化含义,但在特定行业领域,黑白无彩色文化含义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类型人群心中产生不同的认知,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上。因为本质上,文化只是文明的表现形式,而文明来源于人们认同的价值观,所以,文化是承载着、表现着价值观的人们语言、行为的综合体。既然文化只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则不可避免地具有南北差异、东西方差异和古今差异,且一直都具有兼收并蓄和博览众长的动态特性。同理,对于黑白包装所体现的食品文化也一直是个变化的过程,需要采用动态的、开放的眼光来分析。严格来说,现阶段国内的食品包装或食品行业都不够重视文化战略。市场上所呈现的食品包装,一般都是从消费者的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方面着手,把人类的五感(视、嗅、听、味、触)及食物本身的属性放在食品包装设计的首位,在“色香味俱全”的思想指导下往往强调包装的“色”,即从视觉上引起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欲。这种包装思想和模式其实是最基本的,因为包装的食品本质上为商品,需要随着供求关系的调整而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的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上的消费,这迫使食品包装必须与时俱进地迎合此种消费观念,甚至引领消费观。从表象上看,与五彩缤纷的现有包装相比,黑白包装明显带着创新文化的标签,虽然黑白食品包装不能满足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但黑白食品包装所呈现着的“酷”、“炫”等个性标签及潮流文化,能使其很好地迎合部分特定的消费阶层。从传统饮食文化看,饮食的最高境界为酌情,即讲究情调优雅、艺术化氛围,这主要表现在美器、夸名、佳境3个方面。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引用过一句古语:美食不如美器,意思是说美食如果有美器的衬托,就是美上加美。这句话对人们的启示是“器”承载的是其本身的艺术美和文化美,最高的饮食文化境界并不只是为了“味”这种层次的追求,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怡情,那就需要“器”的配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包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很深的哲学意境,单在绘画中就有墨分五色一说:一种颜色可以把事物多彩变化的效果完美地呈现出来。从文化的蕴意上说,黑白模式的食品包装带来的“五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通感”,唤起了人们内心潜在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认同感。食品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当把黑、白这2种普通但含有神秘感的颜色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结合在一起,形成黑白包装模式时,就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黑白模式的食品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食品作为特殊的生活必备品,在对其进行包装时,除了要保证食品如何能安全、高效地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之外,还应该在包装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心理、文化需求。食品包装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设计,需要根据有形因素(感官可感受到的形体、图案、材质等)和无形因素(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思想情感)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别,所以包装设计很难说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包装颜色的运用同样如此,不存在绝对的禁忌色和永远受欢迎的颜色,这同样需要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迫使人们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再加以运用。根据文化的差异,案例以中外分开的形式进行考察,并兼顾包装设计方法,进行黑白模式的分类研究。

1国外成功案例研究 2国内食品包装中的初步应用 3国内外黑白模式在食品包装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黑白模式在国外食品包装设计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而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两者在包装设计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对色彩语言模式的认知。西方世界受《圣经》文化的影响,对白色有着很多心理上的认同感;黑色虽然在西方有着沉重的含义,但由于黑色本身的神秘感也越来越受到青年一代的追捧。在国内人们因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黑白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其实,黑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被接受的场合,也有被排斥的场合,不能一概而论。随着人们心理意识的变化和对色彩语言认知的变化,黑白作为一种传统的正色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且有愈加重视的趋势。

黑白模式在国内食品包装中的前景分析

黑白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运用到食品包装设计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不但是商品本身的信息,实际上更是一种文化信息。黑白包装模式的合理运用不仅需兼顾企业精神和文化、食品类型,更要考虑消费者群体特征及其消费观念、需求。饮食文化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特点,在赵荣光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8]中有较详尽的描述,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称为“饮食文化层次性结构理论”。该理论反映在食品行业,则可说明以下现象:白领阶层的食品消费明显不同于工薪阶层的食品消费;弱势群体食品消费水平与所谓“大款”阶层更是有天壤之别。同时,饮食文化层次性结构理论及社会上的消费现象,使得人们必须对传统的食品包装模式进行反思。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新一代消费者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及消费观念需要设计师重视。对此,传统的色彩包装或许遇到了瓶颈,如何把食品包装设计做得抢眼、特别、简单、素雅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构成了黑白模式良好应用前景的心理基础。从上文的黑白无彩色在现今新的文化含义和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来看,黑白无彩色模式在中国食品包装商业运用具有较强和较优的文化基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满足基本的吃、喝、住、行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这种需要在小康层、富裕层、富豪层等社会中上层阶级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身份的构建,所食用的食品包装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标志。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在现阶段黑白包装模式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充分挖掘黑白模式的强大生命力,针对合适的时机,充分、合理地运用黑白模式,能使企业和产品占有先机甚至引领市场,从而取得商业优势。

中文黑白篇6

关键词:后殖民;种族歧视;双重身份

拉尔夫·艾里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发表后反响很大,该书于1953年获得了美国图书奖。小说主要了描写生活在美国的黑人的被忽视被排挤的尴尬境地,美国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对美国黑人的文化、思想以及身份都有极大的限制和影响。多数文章从写作技巧、主题思想以及黑白文化等不同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解读《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的双重身份,分析在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黑人文化如何生存,黑人优秀传统如何保持并传承下去,指出黑人个体、家庭、社区、文化等被百人主流文化霸权侵蚀的情况下,黑人个体对自我身份确认的努力。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无名无姓的美国黑人,小说描述了叙述者“我”所感受的精神压抑,以叙述者从对外部世界天真幼稚的理解走向成熟,并最终觉醒自己所遭受的文化霸权为主线,小说揭示了主人公“我”如何在敌对的环境里获得对自己、对黑人传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为现代人的美国黑人在寻找自己种族、文化、身份的“他者”的心理变化。因此《看不见的人》的作者采取后殖民文学的视角,塑造了一个被边缘化、被隐形的美国黑人形象,揭示了殖民霸权统治造成的美国黑人的文化无根性, 无国籍性,同时也描写了美国黑人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殖民文化的反抗和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一、被边缘化的美国黑人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以主人公的口吻讲述了整个故事。在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个非裔美国人,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里拼搏。主人公在美国社会中的生活经历使他感到,在白人主宰的社会里,作为黑人他被一直被忽视。对于他的遭遇,白人社会视而不见,其他人拒绝看到他。由于他的“隐身”状态,他一直藏在世界的后面住在地下。白人运用教育、媒体和监视性工具,使黑人个体对社会的反抗无法实现。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在民权运动广泛开展下,展现了美国的私刑、哈莱姆暴动等历史事件,深刻地揭露了黑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所受到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美国黑人虽然生活在美国,但属于少数种族话语。约瑟夫·纳依提出“软权力”理论,他认为,文化扩张和文化权力是当前国际关系上的主权斗争的新领域,相对于国家、民族、领土等“硬权力”,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念等“软权力”问题是国际关系的新现象,世界出现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维护自身民族利益而争夺“文化霸权”的新政策。“黑白文化”对立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国白人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地位,是一种处于优势地位的价值文化,他们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处于劣势地位的美国黑人群体,而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文化一开始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挑战,母语面临着灭失,文化面临着衰退,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侵蚀和改变。美国白人统治阶级把非裔美国人形象模式化,认为他们都是野蛮的、劣等的种族,采取种种措施压抑黑人的声音,剥夺他们的自由,把黑人边缘化、他者化。在小说当中,作者反复提到的一个主题—黑人的隐身和奴役地位。书中出现的脚镣每就是一种物化的黑人受奴役标志,例如一心想向美国白人献宠的大学黑人校长布莱索长期把锁链摆放在桌子上,兄弟会的另外一个黑人成员带着脚镣生活了19年就因为他对白人说了“不”字。锁链的含义是捆绑或束缚,表明了传统的种族主义观念对美国黑人的迫害,象征着持续的奴役状态。

由于对主流社会和文化的依赖,黑人文化面对一种后现代、后殖民性文化,黑人处于一种疑虑、排斥、反抗的矛盾心态和处境中,这也造成美国黑人的双重意识、双重身份以及边缘化的状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也指出在这种后殖民氛围中,美国黑人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摆脱自己的模式化形象,超越外界的社会体系给他规定的角色,展示本民族的力量。

在小说《看不见得人》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的黑人男青年对自我身份的疑惑与重构,小说以男主人公的地下生活开始叙述,也以他的地下生活结束,他由最初受歧视和忽视的状况,逐步找寻生活的意义。叙述者一直在找寻自己作为黑人独立的不受干扰的身份。最开始他想摆脱自己的黑人身份,接受白人资助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已经认可了白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为了摆脱这种社会的权利关系,他到北方去找寻自由,在纽约,他看到黑人享有很大的自由度,主人公也想扔掉种族偏见,但是餐馆的服务员提醒他身上南方的特质。他在街上遇到一个小贩在卖烤山芋,一阵乡愁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南方,买了3块,一边吃一边感到一股强烈的自由。在路上他碰见白人房东驱逐黑人老夫妇,便发表了情绪激昂的演说,鼓舞人们去抵抗,人们把老夫妇的物品又搬回了房里,这是他开始反抗白人的控制的战斗宣言,后来他把白人给他的公事包里的东西都烧光了,暗喻他真正脱离过去了,承担起自己作为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二、国内殖民语境下的双重身份

后殖民理论是指通过对殖民文学的剖析,对欧美的帝国主义殖民话语所进行的反思和批判,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名义上黑人获得了和白人平等的权利,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埃里森在这篇小说中深刻的指出,美国黑人的主要痛苦不再是以往来自白人的显性的殖民主义剥削,而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即”看不见”的隐形的后殖民主义剥削。后殖民主义原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围剿和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美国殖民主义者长期推行种族歧视。他们把种族分为优劣两等。白人属于优等种族,天生高贵,创造了世界文明和文化,黑人属于劣等种族,他们的经济技术落后,文明发展滞后,天生应该受优等民族的奴役和控制。

在美国,这种黑白文化的对立,殖民的内化现象一直很严重,美国黑人从内战前就遭到奴役,由于自身的文化处于非中心地位,一些黑人逐渐接受了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对自己的本族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自卑感,简洁抛弃了黑人本民族 传统,部分或全盘接受了美国白人的文化。因此美国的内部殖民化造成美国黑人身份的复杂性和双重性。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导致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黑人长期处于自我否定和隐身状态。一些美国黑人为能被美国白人社会接受而自愿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还有些黑人则拥护极端民族主义,赞成用武力和暴动来解决问题。美国黑人在殖民内化的影响下,很大程度的丧失了自身主体性,成为了边缘化的“他者”。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美国黑人努力学习美国主流文化,试图重建自己的身份。然而他们发现美国白人始终欺骗、利用并排挤黑人。小说中呼吁美国黑人摆脱外界强加于他身上的各种价值观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因为只有明确自己的身份才能使他们的生命有意义。

主人公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黑人青年,他曾是南方的一个好学生,过着安静、驯服的生活,他受到镇上白人成员的赞扬。他在白人聚会上演讲,被迫带上眼罩和拳击手套混战,和其他竞争者爬过带电的毯子去抢硬币和纸币;他想要得到白人的认同,将脱口而出的“平等”改成“义务”。人们奖励给他一个牛皮公事包,里面是一份州立大学的奖学金。主人公带着希望和梦想,期待自己的人生会有所不同。进入大学后他以黑人校长为偶像希望能像他那样功成名就。校长安排他为白人校董开车、作导游,他认为这是一项关荣的工作,但是随着小说的发展,他的幻想逐渐被毁灭——通过他在大学的经历,在油漆厂做工的经历,总过他在兄弟会的政治经历,他终于摆脱了自己的愚昧,认识到自我价值的真正意义,即:尊重自己作为个体的身份。

三、黑人身份的建构

身份问题关涉到“我是谁”“我认同什么”的问题,它是一个种族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种族存在的根本。民族、族裔、身份、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现代美国黑人的身份不是单一的,而是相对复杂的。一方面他们作为黑人想要保持黑人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作为美国人,又必然会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所以受黑白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美国黑人的身份具有双重性是不可避免的。长期遭受美国白人的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一些黑人会逐渐丧失掉自己的民族传统及身份认同感。后殖民学者弗朗·法农认为这反映了美国黑人群体病态的、矛盾的心理。

小说主题是关于种族主义对个体自我身份的限制,例如小说中白人校董、黑人大学校长、白人医生、油漆厂主以及兄弟会的领导等等,他们都采取种种手段来欺骗和操纵黑人。艾里森敏锐地观察到,美国社会试图用白人文化去掩盖黑人的身份,去忽视差异。大学强迫主人公放弃黑人文化,接受低于白人的地位。兄弟会也限制了他的个性,要求他对组织要服从,不允许任何个人去思考,去表达,由于限制了主人公的个性,他被迫扮演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变成了隐形人。

最后在主人公从地上移动到地下又回到地上,最后从地下藏身处出来时,他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他所获得的自由非常具有代表性。当然,美国黑人要获得自由必定经历艰苦的斗争,在这个斗争过程中,他不能受白人主流文化的诱惑而丧失自己的身份。美国黑人作为美国社会里的少数群体只有坚持自己的真实个性,自我完善,才不会丧失自己的身份。 埃里森认为美国黑人身处于美国社会的包围之中,白人和黑人的关系如娃娃和牵线木偶,那些控制着黑人生活的人隐藏在面具后面,牵着线,控制着他们的生活,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美国黑人应该抛弃对左右其命运的各种力量所抱有的幻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解放自己。埃里森指出这种身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种族主义传统观念和种族制度。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追寻自我身份的历程,批判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美国黑人身份和意识形态的限制,通过男主人公的的反抗和成长提醒美国黑人要清楚认识自己的处境,指出只有黑人民族找到自己的根,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才能与白人抗争,获得重生,从而找到真实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罗钢,《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中文黑白篇7

关键词:他者理论 黑人 白人 小说《耻》 库切

小说《耻》通过对卢里和露西的描写,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概述了南非的社会现状和白人的认同危机。那时刚刚独立的南非正在经历剧变,这一剧变对该国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不少学者认为小说《耻》是对白人和黑人的共同启蒙,所以白人在尽力寻找和平共处的方法。尽管白人也很困惑,但他们还是跨越障碍并且承担起再一次与黑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责任。小说中,库切探索白人和黑人达成和谐共处的方法,并以某种方式反映着南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5世纪初欧洲白人来到非洲,他们从原住民那里掠夺了大量资源。殖民者为自己贴上“文明播种者”的标签并声称黑人在各方面都落后愚钝,欧洲白人是黑人的救世主,并在理论中建构黑人为他者的概念。殖民者突出了黑人负面消极的形象。

但在非洲人书写的南非历史中,黑人对自己的他者地位的命运从不逃避。南非白人试图野蛮解释每个意义,从而抑制殖民地的每一次暴动。最近四十年间,白人用监禁、审查制度、拘留、放逐甚至死刑来对待所有黑人的呼喊。黑人的声音不论多大人们都听不到。南非白人的神话历史和复杂的社会控制系统为南非黑人的他者地位提供了便利。但是,他者只是相对的,当权力变化时它也会随之变化。作为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称白人与黑人身份易于变化,这是由于文化和历史决定其地位,每一个人必然迟早会变成他者。在小说《耻》中,卢里和露西就是典型例子。在小说中,传统白人和黑人的角色互相颠倒,白人成为了他者。

南非1994年宣布独立,白人和黑人之间的殖民地时期的权利关系经历了巨大变化。以前的黑人奴隶成为国家的统治者。这一变化在某一程度上使南非的白人陷入绝境,他们不再享有特权或保护。《耻》正是发表于打破种族隔离体系之时,当时所有的价值体系都已变化。《耻》观察白人在社会混乱中所处的困境,以及在种族隔离消除之后黑人力量的崛起。

小说《耻》通过对卢里、露西、彼得勒斯的描述,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社会现实的全景图,也充分表现了南非黑人与白人的地位转化。卢里代表的是生活在南非城市地区的老一代白人。他不肯相信白人已失去高于有色人种以及土著人的特权,还带着那种如以往一样享受特权信仰生活着。他最终意识到,在种族隔离消除后,他的境遇与被丢弃的流浪狗一般。而他的女儿露西代表的是白人殖民者的后裔,他们并未回避历史或南非的现实,而是与残酷的生存环境做斗争。她勇敢地承担责任,去为她的先辈做补偿。在一定意义上,对于西方殖民者所犯的罪,露西可以说是戴罪的羔羊。彼得勒斯代表的是重新获得独立的土著黑人。南非黑人的地位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努力争取公民权利,成为他们国家的主人。

三位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充分说明,南非白人的权利在减少,而黑人在统治及南非土地的耕种中高人一等。因此,在后种族隔离时期,白人和黑人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那就是,白人被边缘化,成为其他人,而黑人成为真正的社会的操控者。黑人,从以前的奴隶变成了今天的统治者,而今天的白人被忽视,成为了黑人中的其他人,这一变化将白人置于绝境。种族隔离时期过后,残酷的生活环境的现实使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的特权,即使是基本的人权都被剥夺,并且面临着身份危机。

参考文献

[1] 石平萍.关注局外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J].外国文学,2004(01).

[2] 唐凌.诺贝尔文学奖用小说检视隔离之痛[J].中国社会导刊,2003(12).

[3] 卫岭.论库切小说《耻》的后殖民主义话语特征[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2).

中文黑白篇8

关键词:颜色词;中西文化;差异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定的联想,激发特殊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内涵。汉语和英语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特别是汉语,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不同,其内涵意义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下面就中西方文化中黑色和白色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带来些许兴致,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加深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一、黑色(black)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英语中的Black Friday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同时,黑色都代表黑暗、阴险、邪恶。比如汉语有黑社会、黑帮、黑幕,而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如: black money(黑钱,指来源不正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 black market(黑市交易或黑市意为暗中进行政府禁止买卖的商品或外汇的交易,或指进行违法的投机市场); black market price(黑市价格); black day(凶日); black future(暗淡的前途); blackmail(勒索); black list(黑名单)。

但是,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刚毅、严正、铁面无私、憨直、神秘等褒义。在戏剧脸谱中,往往用黑色脸谱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严正无私或憨直的性格。另外,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和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出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叫“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越货、干不法勾当的客栈叫“黑店”,把违禁货物叫“黑货”,违禁货物交易的场所称为“黑市”,利用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把有组织犯罪并以实施某些犯罪为目的而形成的结伙、帮派、集团或组织称为“黑社会”等。

在英语中黑色也有其自己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对英美人影响深远。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所以,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禁忌色,它象征死亡、凶兆和灾难,如black death黑死病, to wear black for her father为她父亲戴孝, 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 a black letter day凶日; 它又象征邪恶和犯罪,如Black Man邪恶的恶魔, a 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 black guard恶棍、流氓, blackmail敲诈、勒索;它也象征耻辱和不光彩,如a black mark污点,black sheep败家子, a black eye丢脸、坏名声;它还象征沮丧和前途暗淡,如black dog沮丧,意气消沉,The future looks black前途暗淡。在英语中black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 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怒目而视);He gave me a black look.他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在文学及表演艺术上,黑色代表虚伪(falsehood),错误(error),因而,black humor(黑色幽默)指的就是一种荒诞、病态、过分夸张的幽默。

有趣的是,商业英语的be in the black却有好的意思,表示“有盈余”, 再比如:black figure / in the black(盈利、赚钱、顺差); black figure 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

由此可见,黑色的英汉文化内涵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候英语的“black”和汉语的“黑”是 不能等同的,比如:black sheep“败类”;black eye“丢脸”;black tea“红茶”;black swan“稀有罕见的东西”;black leg“工贼”;in one’s black books“被某人嫌恶”;black coffee(不加牛奶的咖啡); 而汉语中一些有“黑”的词不也能用black表示,如:黑心evil mind ; 黑手evil back stage manipulator; 黑幕inside story; 黑线a sinister line ; 黑话 (argot)、黑暗 (dark),黑面包 (brown bread). 这些都是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免陷入颜色误区。

二、白色(White)

“白”在汉语里常有不吉祥之意。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表示哀悼。旧时,迷信的人把给人带来灾祸的人称为“白虎星”。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白”也象征反动、腐朽、落后,如“白色恐怖”、“白区”。这些都含贬义。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洁白如玉”、“白雪阳春”。白色还象征着“正义、光明、善良”,如“白衣天使”。正义的东西总是敢于公开的,是光明磊落的,因而,它又象征“正当、合法”。如“白色收入”、“白道”、“白市”。

西方文化中的white除了表示“白”以外,还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因此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祭祀上帝的供品都是白色的。因此白色被当做节日的颜色,总是与好兆头联系在一起。对英民族而言,象征纯洁、幸福、希望、和平、光明、权力、美丽、善良是英语“white”词义中的主导方向。如英民族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深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在The 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圣经》中,白色的绵羊white sheep指代的是美好而善良的东西,而“black sheep”指的是败家子、害群之马。在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中,撒旦和其他天使都是白色的,但当撒旦被逐出天堂打人地狱后,他被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魔鬼。又如英语中:white day是“吉日”;white 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 man指“高尚的人”;white hat指代“好人”; white lie为“善意的谎言”。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 (你真诚实), white-handed(正直的), a white witch (做善事的女巫), 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汉语中的“清白无辜”、“洁白无瑕”与英语中的white意义相近。这些都是white的褒义用法,当然在一定场合中white也可用作贬义,比如white用于形容心理情感的变化时;white-hot(愤怒的);white feather 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white -faced不是皮肤白的,而是由于生病脸色苍白的。

英语中许多含white的词组汉译时常不能直译为“白”。例如:a white night(不眠之夜),white elephant(累赘无用的东西),white alert(空袭解除警报),white coffee(加牛奶或奶油的咖啡), white war(不流血的战争), white crow(罕见之物),white alloy (假银),white area (闲置地区),white chip (微不足道的东西), white sepulcher(伪君子,伪善者),white feather(胆小鬼,懦夫),white-haired boy (得宠的人,宠儿),white market(合法交易),white shoe(女子气的;未成熟的)和white room(无尘室)。反过来,汉语中的“白皮肤”也不能译成she has a white skin,而应译为she has a fair skin。在涉及到人的皮肤时英语的fair与汉语的“白”相对应。

三、结束语

通过对汉英“黑”、“白”两种颜色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英民族对颜色自然本色的认识和感受大体趋同,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很大的差异。虽然“黑”、“白”两种颜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颜色词,也不能揭示出所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但是,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汉英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研究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于跨文化交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马贞如.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7).

中文黑白篇9

关键词:莫里森 《宣叙》 黑人 种族关系

一、引言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主要以美国黑人的生活为题材,写他们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努力追溯本民族的历史、寻找自我、探求出路的经历”。[1]322莫里森重视历史的价值,她将黑人的经历或明或暗地大量融入其作品,使人们通过了解黑人的过去来理解黑人的现状。“其作品一贯关注的社会主题是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这一特殊群体在黑白两种文化冲突对立中的挣扎成长过程。”[2]72

《宣叙》是莫里森唯一的短篇小说。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主要讲述了白人女孩特怀拉和黑人女孩罗伯塔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叙述者特怀拉首先回忆了自己8岁时在圣伯纳慈善学校(一家孤儿院)时和黑人女孩罗伯塔相遇成为朋友并共同度过一段时光的往事。她们肤色相异,而且和孤儿院里那些无依无靠的可怜孤儿不同,她们的母亲都在。可这二位母亲并称不上称职:罗伯塔的母亲患有疾病;特怀拉的母亲痴迷于跳舞,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这也许就是她们来到孤儿院的原因。由于两个小女孩的特殊性,她们被大孩子(真正的孤儿)孤立。在此期间,她们目睹了在厨房工作的残疾黑人玛吉被慈善学校的大孩子们欺负的事情。长大后,两位女主人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她们成年后四次偶遇,每次相遇都让她们回忆起并争论发生在玛吉身上的不幸,她们彼此对玛吉事件的认识和态度也逐渐深入并发生变化。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以罗伯塔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黑人对自身话语权的追寻以及黑人和白人间认同和理解的逐步建立。

二、白人眼中的黑人

从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上半叶,黑人一直遭受着白人公开的种族隔离和歧视,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迫也是公开进行的。美国白人精心构筑的种族“壁垒”对黑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权运动的开展,针对黑人的明显的种族歧视有所改善,白人眼中的黑人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宣叙》怀拉既是一位重要的主人公又是故事的叙述者,而且她是白人。通过她的叙述、参与和观察,从不同视角来塑造另一位主人公黑人女性罗伯塔。“与一般的叙述者不同,特怀拉实际上是在叙述两个人的故事,一个是自己的故事,另一个是罗伯特的成长历程,特怀拉这条主线从头至尾贯穿于整个文本,看似她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其实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告诉读者罗伯塔是怎样重构黑人新形象的。”[3]97

“任何文学现象决定于它所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状况”。[4]30在《宣叙》中,故事是由白人女孩特怀拉叙述的。其中有很多例子表明白人对黑人持消极的看法。小说的开篇,当特怀拉和罗伯塔相遇时,特怀拉“感到一阵反胃。大早就从家里床上被叫起来是一回事,和一个不同种族的女孩共住陌生的房间是另外一回事”。[1]323“那些人从不洗头,身上气味很怪。罗伯塔就是这个样子――我指她身上的气味”。[1]323此时特怀拉对于罗伯塔的认知,并非完全来源于自己的感受,而是来源于以往白人对黑人固有的歧视性思维定式。文中对厨房帮工黑人玛吉的描写“玛吉不能说话……她年纪很大,皮肤泛黄……戴着一顶笨拙的小孩帽子,”[1]324说明在白人的眼里,黑人就是形象不佳,暮气沉沉,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对一切都逆来顺受的。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黑人深受这种歧视之害。很多人因此而迷失了自我,甚至失去生命。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性命运就是因白人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对许多为生活而挣扎的黑人产生负面影响而造成的。

白人对黑人的看法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动荡、喧嚣,充满各种可能性。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风起云涌,价值标准、道德体系不断受到冲击。以马丁・路德・金为主要代表的民权运动对黑人民利的获得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特怀拉和罗伯塔在离开慈善学校后第一次见面了。特怀拉发现“她(罗伯塔)的头发长而蓬乱,以致我几乎看不清她的脸。但我认出了那双眼睛。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她身穿一件浅蓝灰色的露背装,配一条短裤,戴着一对手镯那么大的耳环。她涂着的口红和画过的眉毛,让当初的大女孩们黯然失色”。[1]327此时的罗伯塔与当年那个身上有异味的小女孩判若两人。

对传统意义上的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来说,只有沉默才是他们的权利。追赶甚至创造潮流,引领时代进步,无异于天方夜谭。而新一代黑人女性罗伯塔却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沿。她用奇装异服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反抗,用追逐文化偶像的方式来表达对参与社会生活的渴望和对自身权利的追寻。特怀拉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有进取精神的黑人女性形象。

十二年后,两人再次相遇。罗伯塔“变了好多……当初蓬松的头发也变得光滑,发型很好看。鞋子、裙子、一身名贵的夏装,十分动人”。[1]329对于这次见面,特怀拉感觉到“现在我们却像多年不见的姐妹”。[1]329特怀拉对罗伯塔的这种感觉,与故事开篇截然不同。她不再将罗伯塔看做是身上有异味的不同种族的女孩,而是把她当做自己的姐妹。这反映了白人对黑人消极看法的转变以及内心对黑人的接纳。此时的罗伯塔已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话语意识和民族意识更加强烈。在与特怀拉的交谈中,她们就玛吉是摔倒的还是被推倒的产生了争论。这其实是罗伯塔对于白人压迫黑人不满的表达和对黑人话语权的争取。当与别人的意见发生不一致时,她不再像当年的玛吉那样逆来顺受,而是大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表现出黑人内心的变化:他们逐渐变得自信,渴望并主动追寻自己的幸福和生活。黑人的形象已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玛吉了。

她们的第三次相见是在一个秋天,一场游行的队伍中。“问题不在于你我,特怀拉,事关我们的孩子啊。”“还有什么比这更关系到你我的呢?”“一个自由的国度。”“现在还不是,但终有一天,她的人民会获得自由”。[1]333新一代黑人的反抗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罗伯塔的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关心的已不仅是自身的命运和权利了,他们也在关注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发展进程,而且满怀希望。他们坚信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将不只是黑人的地位和命运,而且将使整个国家更加自由、民主、幸福。

三、黑人眼中的白人

在白人注视黑人的同时,黑人也在反观白人。这一点从《宣叙》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略见端倪。在慈善学校,特怀拉和罗伯塔的母亲去看她们的孩子。见面之后,特怀拉的母亲玛丽想与罗伯塔的母亲握手,却遭到了拒绝。“玛丽还是和往常那样头脑单纯,冲她笑笑,同时努力想把手从破口袋里抽出来,大概准备和她握手。罗伯塔的母亲低头看看我,又低头看看玛丽,一言不发,用空出来的手抓住罗伯塔,走到队伍最后去了”。[1]326这一事件体现出了黑人内心里与白人的对立和面对白人时的不自信。黑人在美国社会中长期受白人的压迫和歧视,边缘感、异化感和排斥感充斥着他们的内心。一方面,他们敌视白人,把白人视作压迫者;另一方面,他们深受白人文化的冲击,想融入白人占优势的主流社会。但因物质条件、生活背景的局限,大多数黑人无法实现这个梦想。因而在白人面前,黑人的自卑感难以掩饰。

随着黑人的抗争与觉醒,他们对白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巨大改变。在特怀拉和罗伯塔成年后第一次相遇时,罗伯塔穿着新潮,和朋友一起去见著名文化偶像亨德里克斯。而特怀拉却对此人一无所知。积极融入社会紧跟时代的罗伯塔对安于现状甚至有些无知的特怀拉态度很是冷淡和无礼。在罗伯塔看来,特怀拉似乎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懵懂无知,她唯一的身份似乎只是那个小餐馆的女侍应生。她也不再是童年的玩伴,而是一个无知的白人。

她们第二次见面时及后来两人关于玛吉的争论,说明以罗伯塔为代表的不断觉醒的黑人将对白人种族分子的仇恨放大到整个白人群体,将所有白人看做争取权利的对象,这是极端而偏激的。也正是基于这种心态,才导致了罗伯塔记忆的偏差。

在《宣叙》的结尾,罗伯塔和特怀拉再次见面。这次罗伯塔不再坚持是特怀拉推倒了玛吉,而是那些大女孩干的。罗伯塔说:“你没说错,我们没有踢她。是大女孩们干的。只有她们。但我确实想让她们欺负她。我说过是我们踢了她:我,还有你,但这不是真的。我不愿让你一直耿耿于怀。一切不过是那天我渴望做的事――我那么想,就认为自己那么做了。”[1]326罗伯塔以前坚持是特怀拉推倒了玛吉是出于对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对立感,在她的内心深处,白人与黑人的关系就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关系,被压迫者只有通过反抗才能获得自由和权利――即使她所面对的白人是一个曾经朝夕相处过的心地善良的白人女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黑人社会地位的改善,罗伯塔逐渐改变这种对立的看法。她承认自己的记忆存在偏差,就说明了她心中对白人的对立感逐渐消解。“我不想让你一直耿耿于怀”体现了她对特怀拉的关心,她想让特怀拉卸下玛吉事件的包袱,轻松地生活。由此可见黑人对白人的看法、态度也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四、在对视中走向理解

在白人和黑人的相互审视中,对于对方的对立态度逐渐消解,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认同和理解。黑人民族的世界应该置身于美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它不应该是孤独的、封闭的狭隘圈子,而应该是敞开的、和谐的,与整个社会水融的广阔天地。尽管美国黑人在百年历史中受过深重的苦难,尽管白人犯过不可弥补的错误,相互间心灵上的隔阂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但随着相互间交流的扩展和深入,彼此间包容和理解的加强,黑人与白人间也完全可能建立一种相互体谅、共同团结、共同发展的和谐种族关系。

参考文献

[1]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崔婷.种族意识的嬗变――读托尼莫里森的作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 李喜芬.重构黑人女性的自我――解读莫里森小说《宣叙》的叙事奥秘[J].外国文学,2005(1).

中文黑白篇10

一、阳奉阴违,见风驶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尚未取得经济独立之前,黑人在白人面前是敢怒而不敢言,他们在表面上毕恭毕敬,内心却对白人恨之入骨。而他们阳奉阴违的恭顺献媚只能使其处境每况愈下,为白人歧视他们提供更充分的理由。

小说《隐身人》开始部分的交待表明,主人公是奴隶的后代,父母教育他“呆在他的阶层中”。接受了父母的调和态度,他习惯性地彬彬有礼,变成了一个安分守己的黑人青年,被白人称为品行端正的楷模。但是,白人对他的夸奖让觉得自己有背叛罪,感到内疚,因为他明白,当表面上完全按照白人的意愿行事时,他实际上正在履行祖父的忠告:用迎合战胜他们(白人)。这种做法毕竟是危险的,毁灭性的:一旦白人真正明白之后,他们会更愿意让黑人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旦有一天白人意识到他的背叛行为他就全完了。但是,看不见的人仍然以讨白人喜欢的方式行事,因为他害怕别的方式。参加“兄弟会”以后,他希望通过良好的表现来得到白人领袖的认可,幻想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可不论他如何拚命地工作,还是事与愿违。他的独立人格仍不可能建立起来。实际上,他仍旧受着别人的摆布。他要发挥个人创造精神,却受到委员会的责难,正如负责人杰克兄弟所说,负责思考的是委员会,看不见的人只是他们的话筒。这些都使他感到他仍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过是个工具,一块原料,一个“看不见”的人。

进退两难的境地迫使一些黑人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措施:随形势需要而扮演不同的角色。为否定这一做法,艾利森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莱茵哈特这个“变色龙”。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他是个角色,不如说他是个变换身份的象征。他有着很高的声望,拥有多个变换的身份:皮条客,是那种让女人为他花钱的男人;兜揽人;赛马赌注组织者;从事违法活动的放荡者;谈论“隐身”问题的宣教者。一天主人公带着墨镜进入哈莱姆,很多人就认为他是莱茵哈特,这让他意识到莱茵哈特变化多端的能力能带来极为自由、极为复杂和充满多种可能性的生活。为逃避拉斯追捕,主人公戴上那副他会被认为是莱茵哈特的墨镜,结果破碎的镜片掉落在大街上,因而他未能避免与拉斯的交锋,从而最终打破了“变色龙”的神话。

二、自我异化,南辕北辙

黑人的自我异化是探寻自我过程中走的另一条弯路,小说主人公在前期对自己的全盘否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迎合白人文化,他迫使自己认为黑人的一切都是低级庸俗的。可笑的是,他到纽约后试图改掉南方口音以便保持同白人世界的关系。更有趣的是他拒绝吃具有南方风味的猪排骨、谷类食物和热饼干等特制早餐,就连他最爱吃的南方烤山芋都被拒之门外,以否定自己的南方黑人出身。这是抛弃黑人传统的一个典型象征。主人公主动同化于白人文化的做法于事无补,反而使其处境每况愈下:他不但没有能够在“兄弟会”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反而受到白人领袖的排挤,同时被以拉斯为首的黑人骂作叛徒。这不仅是主人公自己的悲哀,更是整个黑人种族的悲哀: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在主流社会中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是南辕北辙,距离实现真正自我的道路越来越远。

美国黑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焦虑往往产生于他们对自己在他性的主流文化中的“零意象”的认同。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白人的意识结构中处于一种异类的、消逝的或底层的状态,便开始寻找一个隐退的处所,而那里往往就像一个没有光亮的“黑洞”。黑人的这种隐退实际上是一种灾难性的,它并不是黑人真正的解救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艾利森束手无策,悲观失望。小说后半部分的描述表明,主人公开始觉醒,认识到以前做法的荒唐无知,不再为祖先的过去感到羞耻,他大胆承认自己是黑人,接受黑人的文化传统,公开承认了同黑人的亲情。

三、极端黑人民族主义――盲目排外

接受本种族的文化精髓是实现自我的根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文化,而小说《隐身人》中最强有力的人物之一,拉斯的极端黑人民族主义则盲目地排斥了白人一切先进的东西,他始终如一地将毁灭白人,解放黑人作为目标,形成了与白人格格不入,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他的狂热足以从人们对其称呼的改变中看出来:“说教者”(Exhorter)─“毁灭者”(Destroyer)。只要一看到黑人和白人在一起,他就气得发狂。作为说教者,他经常在哈莱姆区向人们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说,认为黑人应该站出来,打败白人,赢得自由。他情绪激昂地坚称,黑人可能得到的亲情只能是同其他黑人的亲情。“拉斯”(Ras)这个名字在埃塞俄比亚的一种语言中是“王子”的意思,其发音听起来像“种族”(race)这个词;而字母Ra又代表埃及的太阳神。这些含沙射影似的暗示恰恰抓住了这个人的本质:作为一个热情的黑人民族主义者,拉斯痴迷于种族问题;他没有显示出神的智慧,但作为一个有魅力的领袖,他在其追随者中有着神一样的地位。拉斯的主导哲学观对于赞成“抗议”主题的黑人来说是很激进的,他声称毁坏白人对黑人的控制,黑人就可以摆脱压迫和歧视,这种哲学必然导致暴力,是主张和谐的艾利森不愿看到的。

拉斯试图为全体非洲裔的美国黑人规划出一套预防措施,并声称他的理论是美国黑人的正确出路。黑人只要不按他的计划去做,在事实上就背叛了自己的种族。因主人公加入“兄弟会”与白人在一起,拉斯便称之为“受过教育的黑人笨蛋。”在哈莱姆的暴乱中,再次遇到拉斯时,他的武器已由刀子变为长矛,他已变成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毁灭者”。然而,他投向主人公的长矛转过来刺向他自己,重重地锁住了他的下巴,使他再也不能说话。小说在暗示我们,拉斯的观点和白人种族主义模式化形象一样危险:用一种过于狭隘的方式试图在种族内部找到自己的身份,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和权威,但最终却渐渐毁灭了自己。拉斯为自己和他人规划了不同的模式化角色,认为任何违背这样规划的人都是叛徒。但是,这种试图限制并设计美国黑人团体的行径才真正背叛了人民。拉斯的悲哀还在于他盲目排斥白人文化,对白人全盘否定,没有客观辩证地吸收白人文化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精华,只是闭门造车,自高自大,这种固步自封的做法,最终结果是落后挨打。

透过拉斯的狂热黑人种族主义,艾利森的观点不言而喻,即黑人要解放自己,就必须解放思想,虚心接纳主流文化中的精华为己所用,即“白为黑用”,黑白结合,所以艾利森种族融合的观点在字里行间溢于言表。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艾利森的非暴力倾向:反省自我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远比“抗议”这两个字体现的意思复杂得多。

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对白人文化的抵制无益于黑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黑人内部的纷争也无益黑人的壮大和独立。布莱索博士作为大学校长是小说中提到的惟一在当地白人和黑人中都很有影响的黑人,他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去为同胞谋利益,而是别有用心地同时利用白人和黑人以获取和保持自己的地位与舒适。令人发指的是他竟然做出了背叛黑人的可耻行为。

布莱索校长最初是主人公希冀效仿的楷模,但以后发生的事情逐渐暴露出他是个残忍的自私自利者,不但没帮主人公创造美好的未来,反而让他开始了更加不幸而多舛的人生经历,差点儿断送了他的前程。主人公无意间让白人校董诺顿先生了解到了黑人不光彩的事,布莱索大发雷霆,骂他是个“笨蛋”,狞笑着提醒道,一个微不足道的“黑小子”是无力对抗大学校长的。布莱索对此事耿耿于怀,没有公开宣布开除主人公,而是给了他所谓的“推荐信”让他到北方去寻找机会。主人公心怀感激,拿着信去找校长的熟人,结果每次他们看完信后就将他逐出门外。直到年轻的爱默生给他看了布莱索给父亲的亲笔信,主人公才看透其中的阴谋,从而认识到了布莱索的虚伪和歹毒。原以为这封信能给他带来光辉的前程,没想到校长在信中宣布了开除他的决定,把他贬得一无是处。这个他曾一度信赖和钦佩的大学校长在以后的日子里变得像恶魔一样经常出现在主人公的脑海中折磨着他,即使在他转入地下成为看不见的人后,布莱索还在他的梦魇中一边他,一边嘲弄地问他失去了幻想是何种感受。布莱索表面上功成名就,受人尊敬,可实际上却是个卑鄙可耻的小人。艾利森用现实主义手法塑造的这个“黑名人”不但没有让黑人民族感到骄傲,倒是暴露了发生在黑人内部的又一悲剧:黑人内部的勾心斗角,恃强凌弱。在这个反面的描述背后,艾利森实际上主张黑人内部相互团结,共同进步,这样有朝一日才会不卑不亢,以社会主人的身份站在世人面前。内部斤斤计较,彼此残害只能削弱黑人自己的战斗力,助长白人的嚣张气焰。

五、语出有因:边疆精神和黑人音乐

艾利森先生以朴实的语言冷静地描述了一系列黑人在实现自我道路上失败的例子,从反面亮出种族文化观:接受本族历史文化传统,培养种族自豪感;内部形成坚固的统一战线;与白人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奋发图强,提高自身素质。他所透析的种族文化观不仅对黑人,而且对白人,对世界各民族都有借鉴意义。作为一个黑人,艾利森何以有如此宽广的胸怀?这源于他的音乐情节和骨子里的边疆精神。

艾利森出生于俄克拉何马州,当时那里是西南爵士乐的中心,艾利森受到了十分出色的爵士乐和古典音乐的训练。音乐的魅力使年轻的艾利森心旷神怡,豁达开朗,没有在心中埋下极端的种族仇恨的种子。艾利森的音乐观强调实现自我的关键是承认自我,接受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强调了个体要有集体责任感和集体内部团结的重要性。爵士乐超越种族、地区和国家界限,是自由、创造力和美国黑人身份的伟大宣言。音乐中的创造性使艾利森创作出《隐身人》这部无与伦比的经典之作,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提出了与前人迥然不同的种族文化观。

与爵士乐有着同样影响力的是作者骨子里的边疆情结。西部边疆是对形成美国人身份作出重要贡献的地区,象征着希望和开拓,边疆精神的核心就是在约束中寻找希望和可能。二十世纪初的俄克拉何马城仍充满了边疆的开拓精神,艾立森从小生活在这种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形成了“你必须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且你有着实现的机会”这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