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师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7 16:39:26

中文教师

中文教师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语文老师训诂意识训诂原则训诂方法

所谓训诂意识.是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沽态度。是为探求词语乃至篇章的丰富含义、揭示词语演变规律、避免误训误注所把持的训诂观念。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不具备相应的训诂意识,单依赖课本的注解、参考书的帮助,对词语的训释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进一步追问也无法给以满意的解答,甚至出现迷信教材、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这些文言文阅读的大忌。根据大纲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文言文词语训释的特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至少应具备以下两大方面的训诂意识。

1.坚持基本训诂原则的意识

坚持基本的训诂原则,就是要坚持从语言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及语言事实等方面,对词语含义作全面考察。

1.1坚持从语言的社会性考察词语含义的意识。

语言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约定俗成这一特性上。约定俗成是词语的形式与含义得以结合的决定因素,它不但决定了某个特定的语词与某个特定的含义的结合,同时还决定了这两者的结合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如高二册《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课本注“厌,通膺,满足。”从字形上分析,很难将“‘厌”与“满足”联系起来。“厌”本写作“队”,由“甘”,“月(肉)”,“犬”三部分组成,是个会意字,象一只狗面对香美(甘)的食物,却将嘴巴转向一边不理,表示“吃饱”“满足”“不需要”。就本字来说是容易理解的,只是后来人们却借用表示“压”的“厩”字来表示这个意义,本字“厥”反而废弃不用,于是“厩”担任了“压”和“厌”两个意义。如《汉书·五行志下》“地震陇西,压四百余家”中“压”字就写作“厥”。《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中“厌”也写作“厥”。后来人们为区别字形,就在“l”字下加“土”而成“壑”,表示“压”的意义。加“食”成“膺”表示“厌”的意义,简化为“膺”。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语言的约定俗成大多数情况下是任意的,而一旦固定下来就难以改变。王力在《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一文稿中指出:“如果我们所作的词义解释只是在这一处解得通,但在别的书上再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那末,这种解释一定是不合语言事实的。”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传释词·自序》中也提出了.‘樱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的训诂原则,都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的重要性。

1.2对语言历史性的敏感意识。

语言的历史性是词语含义流变的轨迹和见证。有词义变化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如高一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课本注“按剑而踞,握着剑,跪直身子”,又注“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跪直身子。”这样解释是不错的,但如果对该句上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中的“坐”字,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坐一臀部放在椅子上支持身体重量”则难以说通,项王为何由“坐”而变为两膝着地跪直身子呢?这就要考虑到“坐”字在意义上的历史性。正如课本所注解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坐”的解释更为清楚,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如此,《战国策·秦策三》,“(伍子青)坐行蒲服,乞食于昊市”中的“坐行”其实就是膝行,跪着行走的意田

有些词语因历史原因已废而不用,对这些词我们既要弄清它的原义、用法,又须用现代词语作恰当的训释。《鸿门宴》中有句“沛公奉危酒为寿。”课本注“危,酒器”,但这种酒器今己不见,学生难以把握,必须弄清其容量大小。《王力古汉语字典》注:危,圆形酒器,容量四升。又注:春秋至汉时,一升相当于今200毫升。四升即800毫升。难怪齐人“左手持危,右手画蛇”(战国策·齐策》),为一危酒,三人喝显得多,四人喝显得少,最终留下了“画蛇添足”的千古笑诂。不过,项王赐给樊啥的“斗危酒”则要比一厄大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斗危者,危之大者也。”(第430页)。斗危,当然不是普通一危,即不只800毫升了,而应是足够几个人喝的酒,“啥拜谢,起,立而饮之”,一个勇猛、豪爽的英雄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1.3对语言民族性的察觉意识。

一定民族的语言所具有的含义,由该民族的文化环境所赋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词语的意义就发生变化。如关于星宿的分野,中国有,外国也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碰到文献中涉及星宿的问题,就不能套用国外的东西。如高二册《滕王阁序》“星分翼较,地接衡庐”,“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等句中,就只能按中国古代的星宿分野分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注:“据《越绝书》,豫章郡古属楚国地,当翼、较二宿的分野。又《晋书·天文志上》谓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的分野,所以言“龙光射牛斗之墟”。据此注:豫章既属楚地,又属吴地;在星宿分野上,既属翼、较二宿,又属牛、斗二宿。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关系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春秋战国时,豫章属楚国管辖,楚国属翼、转二宿分野。至三国时,天下三分,吴国占据江南一带,包括了上述的豫章(南昌),而吴国又属牛、斗二宿分野。作者这样写也正突出了滕王阁在地理位置上“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贩越”的显著特点。前后照应,古今贯通,滕王阁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可见一斑。

类似的如阴阳五行、干支纪年等都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常识,在文献中随处可见,不了解其中的关系,要阅读中国古代文献,往往就寸步难行。

1.4尊重语言事实,准确把握文义的意识。

语言事实是文献作品真实思想的唯一体现。由于文言词语难以理解,有关文言文的注释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只有在坚持前三项原则的基础上,从文献语言出发,运用多种训沽方法,才能作出合乎事实的训释。如高一册((勾践灭吴》一文中,主要叙述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文中既有外交上的能言善辩,又有内治中的卧薪偿胆。教材选用时,删掉了越国大夫文种游说夫差的一段诂:

(种)日:“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撤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日:‘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土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李,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以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在这段文章里,文种可谓极尽游说之能事,软硬兼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之以利,言之以弊。使一国之君的夫差“将欲听与之成”。有了这一心理基础,加上太宰豁的“美言”,夫差终于无视子青的忠告,“与之成而去之”。从而为吴越之间新一轮的斗争揭开了序幕。在教学中如不了解这部分,就很难领会全文的生动曲折之处。

2.灵活运用基本训沽方法的意识

在词语训释中,除了要坚持基本的训诂原则外,还要熟练掌握并运用以下四种常用的训诂方法:

2.1以形索义

这是从文字学上对词语训释的一种方法,也叫“形训”。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字的形、义之间具有可释性,通过分析字形,可探求字(词)的本意,再联系其它的训诂方法,即可求其引申义、假借义以及更深层的含义。如上文述及的“厌”字,就是运用了形训的方法。又如高一册《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教材训为“大”,为什么“景”训为“大”呢?从字形上看“景”从日从京,“京”甲骨文作“帝”,是人工筑起来的高丘,比喻为“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而“景”小篆为“景”,意为高达日头的高丘,其表示“大”之意相应比“京”程度高。因此在表示大时“京”一般是表有限的高大,而“景”则表示无限的或抽象的高大,如本例中的“景”即是。又《诗经·小雅·车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毛传:“景,大也。”《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毛传:“景,大也。”毛传对“景”字作了相同的训释,但显然,“景行”指的不只是一般的大路,而要比一般大路要宽阔,“景福”则是指抽象意义上的洪福了,正如今天我们所形容的“齐天洪福”。而“京”字则用如“京都”、“京师”,程度不如“景命”、“景福”高大。如再深究下去,同样表示高大的“高”字,甲骨文作“裔”,象一所高房子,其高的程度当然在“京”“景”之下,作一般高低的用法为多。通过分析字形,不但对我们所要训释的词语有深刻理解,而且对于同族字(词)也能触类旁通。

2.2因声求义

汉字虽是表意文字,但在六种造字法中,形声造字法是占据首位的,其数量占有汉字的大多数,可见声旁在汉字的表意中同样居重要地位。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序》中有云“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臂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挚其纲”。因此,从字音求词义不能不说是一种既重要又基本的训诂方法,这种方法传统训诂学上又叫“声训”。

我们常以读音上的相同来判别同音通假字,这就是声训的一种。此外,通过声训,我们还可探知一些字(词)在形体上的讹变。如高一册《逍遥游》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句中。“野马”教材注“游动的雾气,旧说春天山林沼泽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所以叫‘野马’。”其实这里的“马”字,原是“座”字,“座”意为尘埃。“马”“座”在古代同属鱼部、明母,属同音替代。《楚辞》里有“愈象雾其如座”。如“野马”训为“春天的雾气”,则此“座”当可训为野马”显然是不通的,玉逸注“座,也座”,亦可知“马”当为“座”,“野马”即地上飘浮的尘埃,与“尘埃”同义词复用,强调环境的污浊。这是符合庄子远离尘世,追求清静无为的理想的。

2.3比较互证

比较互证,就是比较同篇或不同篇文献中类似的用例,分析归纳其中不同词语含义的一种训诂方法。如高二册《病梅馆记》中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敬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一句,其中“姿”“景”“态”三字,如从单个字去训释,是难以解通的。如我们综合这三句的意思,异中求同,就容易明白这三个字都表示梅的风姿神韵,不必穿凿单个字的解释。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字分别表示,只不过是作者行文上的风格而已。在不同篇章中比较互训的例子如《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联系《庄子·逍遥游》的“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王勃在此用《逍遥游》中的句子“扶摇”指“旋风”,“北海”即“北冥”。在阅读常用文献中,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

2.4寻求词义理据。

中文教师范文篇2

首先,当前大学中文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未突出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大学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与了解更多的文学知识,而是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去领悟文学中所蕴含的高尚的人文精神,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将这种人文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从而使中文专业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能提升中文学生综合素质。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中文学生渴望实现其个性化发展目标,因此,在大学中文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文学作品与大学生个体的有机结合,注重大学生个体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其次,大学中文教学模式应用性较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文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在大学中文教学中,中文课程主要针对的是中文专业,而对于其他专业的中文教学课程内容安排明显不足,缺少重点内容的教学,不管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讲,并未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也未对学生的写作与应用能力的提升起到应用的作用,造成大学生中文学习的茫然感,这对于大学生成才与就业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方式选择不当,未能全面的介绍文学作品背景,忽视了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精髓,导致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不够深刻,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造成学生无法真正领悟文学内涵,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精神的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中文实际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

2我国大学中文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2.1大学中文教学模式应融入的相关要素

第一,创新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中文教学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涉及师生知识探究能力的创新,又涉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工具的创新。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中文教师应当在熟练掌握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充实中文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综合素质。第二,情感教育要素。大学中文教学并不是盲目的向学生传授中文知识,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学科,还应当通过中文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入情感教育要素,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共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与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抽象的文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内在情感与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身文学素养,形成写作与交际的个人魅力。第三,感知要素。通过大学中文教学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中文能力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知要素,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中文思维的锻炼,提升学生中文素养。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将中文知识更加直观的传授给学生,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2.2我国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未来走向

关于我国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未来走向,笔者结合当前中文大学教学实际及社会需求,将其总结为以下两个趋势。第一,向培养学生的中文应用能力方向发展。首先,大学中文教学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中文理论知识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精髓,大学中文教学要通过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领略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存在于当代大学生身上的内在品质。其次,从大学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来看,中文课程的学习是为了具体的应用,因此,大学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对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当今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第二,形成与完善中文教学模式管理监督体系。为保障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保障师生能够真正的受益于新的教学模式,就要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管理监督体系,它对教师运用与实施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有力保障。

3.结论

中文教师范文篇3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教学生动性、形象性、增进师生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使用策略不当,从而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不善于思考,且弱化了传统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但没有推动中文专业的教学发展,反而让更多的教师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教学实践,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自信。(一)极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理工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件的设计往往追求严谨和朴实,在应用多媒体设备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应用,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中文专业的教师情感丰富,在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总,将自己更多的情感融入了课程教学当中,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设计时,往往根据自己的品位和喜好,加入一些声音、动画等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虽然可以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旦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好教学重点,无法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花式多样的教学内容难免会然给学生造成不知道该学什么的错觉,从而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真正掌握到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从而影响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的提升。换言之,在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所谓的集中学生注意力功能实质上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出现另类的“分散”,严重影响学生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二)教学形象性大于教学思想性。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后,部分中文教师一味的追求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向学生全面展现,并使用了大量直观的图片和影音教学材料,教学形象性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凸显,但是却限制了教学思想性,导致学生对中文知识的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2]。同时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语言魅力,且与教师缺乏一定的互动沟通,并且由于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学思想性受到不良影响,严重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见,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后,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学形象性,严重限制了中文教学在启迪学生思想、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方面的作用,不利于中文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三)中文教师教学风格被弱化。在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后,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学模式化,导致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无法表现出来,对中文教学工作的良性开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3]。具体来说,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后,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以电子课件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教学活动也以课件的简单解析为主,缺乏针对教学内容实施个性化讲解,这直接导致中文教学呈现出模式化的发展状态,对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

二、提升多媒体技术在中文专业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策略分析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渗透,在各级院校各科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探索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必要途径。因此中文专业的教师要想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推进教学改革,就应该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的优化应用措施,规避多媒体技术的不良影响,充分挖掘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全面提升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具体策略如下分析:(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文教学活动中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要想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师就应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并且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时间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完成对知识的内化[4]。同时,要合理减慢课堂教学节奏,教师要有意识的对课程教学进行全程把控,能够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进而进一步增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全面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升中文教学效果。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教学进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真正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为未来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注重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多媒体教学过于形象生动会造成教学思想性被弱化的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注重使用启发性语言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引导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切实增强教学有效性[5]。和学生保持实时的互动交流,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具体看法,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使中文教学的思想性得到良好强化,为学生深入学习中文知识提供坚实的保障。只有真正和学生互动起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够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为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多媒体的技术只是展开课程实践一种教学工具,而不是教学重点。(三)更新教学方式,凸显教学风格。在传统的中文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存在模式化现象,教学氛围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制,学生的创造发展思维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要想提升多媒体技术在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教师还必须更新教学方式,不能够只是一味的为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更改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多媒体技术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同时,在探索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个性化教学风格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科内容探索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实施多样化的指导,进而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接受相对科学的教育和指导,切实推进中文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6]。只有这样,在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凸显,促进中文教学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推进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中文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必然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中文教师应该基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对多媒体教学进行重新审视,进而探索规避多媒体教学不良影响的措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升中文教学质量,为中文教育教学活动作用的发挥提供相应的保障。

作者:赵娜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参考文献:

[1]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93-94.

[2]丁国文.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161.

[3]何永波.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2(15):110-111,135.

[4]米一恒.探讨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界,2016(12):190.

中文教师范文篇4

关键词: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之精髓,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和宝贵的精神养料,古诗文阅读也是历年来在语文诗卷中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语文功底,就必须重视未来的语文教师———师范生的古诗文教学能力培养。目前,传统高校中文师范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时不足,选修课种类少;双师型教师匮乏,重理论轻实践;高校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不畅,另外,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实践针对性不强等因素,都制约着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低效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一.导致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较低的原因

(一)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时不足,选修课种类少“课程改革一直是高师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促进教师行为成熟、实现师范专业目标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职前教师培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1]高校中文专业是培养有“学者素养”的未来教师,而不是培养书斋式研究的学者,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对师范生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应有别于一般的中文专业。以诗歌教学为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必要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如“诗词鉴赏”“唐诗语言学”“诗词曲经典解读”等课程,以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曲的把握能力。目前,许多中文教育专业侧重于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相关课程,这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诗歌鉴赏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与其它如现当代文学史等课程比起来,课时是多一些,但从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很多院校所设课时量并不足,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也就是两三门。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西南大学,他们针对免费师范生开设的古代文学课,长达三个学年,总学时达288个。选修课也有13门之多,如《明代文学研究》《诗经导读》《史记研究》《李白研究》《苏轼研究》等,分别涉及断代文学史、文体研究、作品研究、作家研究等专题,但一般性师范院校,难以开设这么多课程给师范生以选择的空间。(二)“双师型”教师匮乏,课堂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需要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师院校中文专业擅长文学史、诗词鉴赏、教法的教师大有人在,而熟悉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古诗文素养现状、古诗文教学现状,并能对在校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扎实着手的教师并不多见。目前,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联络不畅,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高校的古代文学阅读教学,存在着李维鼎所说的以下问题:“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给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2]这与课时有关,也与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高校与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相互沟通、听课、调研,有针对性地探讨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如何培养、提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教学观念上,注重个人对文学史、文学理论的讲授,轻师范生赏析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讲授法,轻视对话、讨论、自学指导等;时间分配上,缺乏诵读、积累、赏析等必要的教学时间,闭卷考试,学生一般都可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但到具体的课堂一线,所展示的古诗文教学能力存在着明显不足,如赏析力差、言语表述生涩、古诗文习得积累量不足等。(三)实践教学方面,重形式,轻效果,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不畅高校中文专业语文教师人才培养传统模式重理论传授,轻能力训练和课堂实训,在一定程度上与基础教育脱节。大学四年,师范生实践机会偏少,教学实践多安排在大四中的一个学期,前三年为理论知识传授,几乎不经历教学实践的训练。三年的理论知识传授,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显然在时间上,有明显的不足。这种模式,在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如认知需求、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等都有待完善。另外,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针对性不强等因素,都制约着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见习是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环节,要真正落实这一环节,高校要应尽可能地将学生安排在跟专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单位。[3]而目前,高校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不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些高师院校的语文实践教育基地还不稳定,还存在着不愿接纳师范实习生的现象。其次,师范生有古诗文教学实习的愿望,而语文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不愿对接,表现为不愿给实践机会、不愿过多指导等。对此问题,本课题组曾做一调查。中小学教学一线教师由于多种原因,往往不希望实习生教古诗文,对于如何教化古诗文的指导也很难有质的保证。本课题组跟踪南阳师范学院2016年到南阳各地或洛阳、鹤壁、开封等地支教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生,发放“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实习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0份,回收率90%,有效率93%。经调查,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几乎有一半的指导教师,不愿意让师范生试讲古诗文。与老师座谈得知,指导教师一般担心古诗文篇目实习生讲不好,容易影响学生背诵、理解和记忆,甚至影响学生期末考试。实习生试讲不理想,指导教师还要重新讲解,造成课时的浪费不说,学生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容易影响整篇古诗文的理解。有的实习生,在学校进行了模拟试讲,想将试讲篇目在实习期间重新试讲,指导教师对此支持程度不高,经调查,其中原因有二:师范生的实习要求一方面易干扰中小学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有些篇目,在基础教育的某一年级段,其古诗文教学能力也有所侧重,并不像师范生原来设想的那么简单,可在自己实习的年级段自由试讲。一般来讲,指导教师愿意指导实习生试讲非古诗文篇目,在繁杂的教学任务面前,老师给实习生在古诗文教学能力方面有计划安排的比例不高,能对实习生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有定期总结和反思的指导教师也不多见。

二.培养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的对策

高师院校实习生要想走出古诗文教学能力培养低效的困境,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管理、高校与语文实践基地对接等方面做出努力。(一)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打破高校学术界与中学语文界之间的隔阂。结合实际,合理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中小学古诗文名篇研习”“中小学古诗文教学课例研究”“古诗文教学赏析口语训练”等选修课,使基础教育古诗文教学研究,在学术上的最新的发现、观念和视角转化,去服务师范生古诗文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避免将来中小学古诗文教学观念的滞后和老化,以适应新形势下古诗文教学的新要求。在教学管理方面,加强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要大胆借鉴“翻转课堂”新模式,“退教还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知识的传递由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视频、材料完成,通过参与课堂上贴近真实场景的交互性学习活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协助下完成知识的内化。”[4]如作家生平、经历、作品创作概况等陈述性知识,尽可能交给学生课前自学、吟诵,课堂时间留给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把古诗文赏析能力的培养,如对古诗文的感受与把握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落在实处。此外,还可开展师范生古诗文吟诵大赛,师范生古诗文鉴赏教学大赛,给师范生创造更多的古诗文教学能力实践及展示的机会。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背诵检查、裸读(是指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参考资料、注释甚少乃至于无的情况下,独立解读古诗文的阅读方法)[5]能力的考查,把古诗文背诵积累与理解实践落到实处,增加古诗文能力训练考查在期末考试成绩中的比重,彻底改变以闭卷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二)改变理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管理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要提高实习水平,师资队伍是关键。选拔富有先进教学理念、实践经验丰富、效果良好,具有古诗文教学特色的导师,为师范生指导教师。对实习师范生实行双导师制(一个为校外导师,即中学任教老师;一个为高校实习指导教师)。构建校内外导师合作机制,提高双导师制对学生课堂实践指导的有效性。在文化传承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下,高校应广泛调研,分析影响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训练存在的问题,科学定位高师院校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师范生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地方教育未来发展需要。采取“长流水、不断线”的做法,构建古诗文课堂试讲、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针对性语文课堂实习一体化的等实习模式。大学四年内,高校应组织师范生走访自己的校外指导教师,了解中小学古诗文课堂,并根据自己古诗文教学实践及走访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与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一起探讨自己实践能力训练的课题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古诗文课例,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为古诗文课堂支招,通过大学微课堂试讲,实习生之间相互点评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执教实习体验。另外,在语文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对古诗文教学课例进行观摩、研讨,训练教学小论文的撰写等方式,深化对古诗文教学训练的认识。(三)加强语文实践基地建设,增强有效对接目前,师范生实习期间,全面开展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让一线指导教师接受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基础教育实际情况,选择一所或多所学校作为固定的古诗文教学实践基地。结合实践基地优长,从师资、课型、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构建古诗文教学能力实习新模式;提升有古诗文教学特色的语文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丰富语文实践基地内涵,增强古诗文实践教学基地的吸引力,为师范生实习搭建高层次实践平台。高校应有力推进语文实践能力管理制度建设,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古诗文教学现状,注重将实践计划、实践落实、实践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分组合作,探讨古诗文教学实践的学习交流方式,构建以语文课堂实践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高校与语文实践基地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刘松来.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优秀师资培养模式——“高师中文教育改革实验”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33-35.

[2]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3]蔡爱国.高校中文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校内评价[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152-153.

[4]白玛德吉,次仁旺堆:《“互联网+”时代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1月第36卷第1期.

中文教师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问题;对策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们为文言文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然而,从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文言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以完善,以实现优质高效的文言文教学,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的文言文综合素养不高。首先,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断层,这就导致不少语文教师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其在教学中翻译一些充满哲学思想的文言文只能停留在表层,如《逍遥游》,而对作品所包含的深刻思想缺乏深入、全面的解读。其次,教师古文言语法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教师在开展高中文言文教学时,忽视了对学生文言文“裸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准确、自主阅读并掌握文言文深刻内涵的能力和基本功。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并且,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性,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多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其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提升。(二)按考试要求教文言文,体现了功利化的思想。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应付高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梳理全文大意、总结文言知识点为主,而忽视了对各类文言文的思想性、艺术表现方法及全文的文化内涵进行讲解。这种教学的功利化思想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难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力及出色的“裸读”能力。(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讲,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全篇大意,教师便采用了串讲法,即逐字、逐句进行讲解和翻译。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与背诵。这便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也得不到提升。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对策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文言文专业素养。高中语文教材选录的文言文均为我国不同历史时间著名文学大家的名篇佳作,其不仅包含着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渗透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文学价值,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优化作用。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讲述者,要提高自身文言文教学水平,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修养,形成深厚的古典文学内涵,以便能够游刃有余地胜任文言文教学。例如,在讲授《鸿门宴》这类反映某一段历史事件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层层分析、旁征博引,提高学生对那段历史背景、过程及结果的认识,使学生深刻感知当时群雄四起、各自争战的时代。再如,在进行文言文《赤壁赋》的教学中,教师可深入分析篇中人物形象及特质,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通过广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表达为学生提供一场文化盛宴,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1](二)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展开教学。文言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枯燥诲涩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师要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就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其中的语法知识进行梳理和汇总,并附上具体的课文出处,以增进学生对该语法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非常注重韵律,且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学生通过诵读能够激发自己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例如,《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以及《阿房宫赋》一课中“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等对仗工整、修辞华丽的排比句式,教师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感觉琅琅上口,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并能使其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裸读”能力,促进学生文言文素养的提升。(三)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裸读能力。文言文最明显的特点在于语言精简、直抒胸意、音韵和谐、内涵丰富。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使其在长期的学习积累中具备良好的裸读能力。例如,在《蜀道难》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生僻字词后,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名家配乐及配图的朗颂视频。当阅读者以饱满的激情呈现全篇内容时,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便被激发出来了,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学生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便能提高裸读能力。[2]

综上所述,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清晰感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推动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庆云.如何开展语文探究式教学[J].教育界,2013(19).

中文教师范文篇6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汉字文化教育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习好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其中文言文作为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一种载体,也肩负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任务。但现状是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薄弱,亟待我们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教育既可以培养高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又可以使他们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文学美感,这对于汉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汉字与汉字文化教育

(一)汉字的含义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我们伟大祖先创造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一个一个独立的方块形体———我们管它叫“符号”,每一个方块字,既是一个声音的单位———“语音”,一个字读一个音;又是一个意义的单位———“语义”,一个汉字一般都表示一个或几个“语义”。汉字具有集声音、形象和词义于一体的特性。

(二)汉字文化教育内容

目前中小学教育阶段,汉字文化教育主要分为识字和写字两种形式。汉字与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有着很多密切相关的联系。汉字文化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汉字文化教育。1.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了解汉字结构对于语文学习具有很大帮助。汉字结构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字义,如“日”字似高悬于空;“山”字似群峰连绵。最后,汉字结构也具有很强的美学内涵,汉字的构字方式和构字思维告诉我们,汉字的意与形是密不可分的。2.指导学生开展练字活动在开展汉字文化教育的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学生书法练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学好书法,练习书法是开展汉字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书法文化与汉字文化等各类文化息息相通。用练字的方式去复习和巩固学过汉字,练习正确笔顺,一边思考如何组词造句。使得学生的汉字文化素养得以提升。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教育的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绝不能忽视汉字文化教育。一方面,从工具性角度来说,我们要更好的完成交流及传达思想感情,更要传承并发扬汉字文化。另一方面,从人文性角度来说,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汉字中蕴含包罗万象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汉字、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然而,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汉字文化教育主要是教授汉字本身,对汉字本身的内涵少有涉及。例如:学生由于缺乏对汉字所蕴含文化的认识,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和文言文等方面的理解能力较弱。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重“言”还是重“文”的教学冲突,而近年来,往往忽视“言”而重视“文”,这会导致彻底失去文言文的魅力。文是言的基础,言也同样承载着文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一)文言文自身的特殊性

文言文是古代的语言,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和写作背景,与今天社会背景差距较大。而且文章中的语音、语法、句式结构等,经过时代的演变,也与今天现代汉语有所差别,学生容易望文生义。还有一个原因是,文言文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所写文章时的心情,需要在一定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理解。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逍遥游》一度被学生评为最难背诵和理解的篇目,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没有当时社会背景的基础,可能无法理解庄子的“逍遥”人格理想。

(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功利性较强

教师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语文分数,不自觉的把文言文中字、词、义背诵当作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标,却完全忽视汉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样可能会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沦为升学考试的附庸,应试考试内容成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指挥棒。在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都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心理,淡化汉字文化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内涵。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教育渗透的策略

(一)挖掘汉字内涵,促进汉字文化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词多义或通假字等知识,拓展延伸,例如《孔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翻译为我对她已经断绝了情谊,对你的要求决不会依从允许。表示态度坚决。“会”也读做kuài,在现代汉语中,常组词会计,为担任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工作人员。教师在讲解“会”字的含义的时候,可以进行扩展延伸,联系学生过去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的“会”字的含义来进行对比教学。譬如《口技》“会宾客大宴”中的“会”怎么不译为“聚会”而是“适逢、恰巧遇到”呢?“会”读音huì,作动词,在《说文解字》“会,合也”,本义“会合”之意,还有一层含义为“晤见”之义。当“会”作名词时,指“器物的盖子”,同时也有“时机”之义。当“会”作副词时,有“必然、一定”之义。这时,学生可以较全面的理解“会”字。

(二)抓准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精准把握课程,抓住适当的教学时机,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譬如《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很多人将这句诗歌理解为“憨厚的农家小伙子,抱着布匹来换真丝。其实并不是真换丝,是想找个机会谈婚事。”但其中“布”不单单指布匹,还有“布币”的意思,那就是说农家小伙子怀里揣着钱,借着买丝的名义,实际是来求婚。由此可知,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更要准确把握文言字词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师应抓准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兴趣。

(三)选取合适内容,科学讲解文言

中国汉字数量浩如烟海,想要全部理解认识,有些难度。虽然经过时代变化,汉字的结构组成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是深究汉字根源,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要选取合适内容,科学讲解文言。如与动物有关的汉字,“羊”甲骨文像是一个写意的羊头的形状,羊性情温顺,味道鲜美,很容易被人们猎捕,所以羊成为古代重要的食物来源,也经常用作祭祀物品,所以带“羊”偏旁的字,又很多美好的含义,如“祥、”“善”、“美”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科学地讲解汉字以及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培养学生更加适合汉字文化学习的阅读习惯

《论语》中有“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说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意识到了“博学”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博学”指的就是博览群书。他要求读书一定要做到广泛的涉猎。“博学”作为“为学之序”中的第序,备受世人关注。加上各朝各代多以儒家思想作为最基本的统治思想,这一学习方法被后世很好的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所以历史上的文学大家,无一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神”,才能给我们留下这么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要求就是在告诉我们教师一定要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在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查阅古汉语字典的习惯。除了这些以外,有关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化的阅读,实际上就是希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与主人公的灵魂产生碰撞与交集,从而得出专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读书体验。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哈姆雷特,也都知道不同的人读就会产生不同的哈姆雷特,这个说法实际上就是在说每个人读作品时对于这部作品的体验与产生的思想感情都是不同的。新课程标准在这一部分对于教学要求做出了相应的指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精读”、“略读”、“浏览”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学会“朗读”与“默读”,并且要求学生一定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学会阅读并且要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具体方法。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在网上搜集有关于文言文的视频或电影,或者像英语听力一样,每天选取一小段时间进行听力上的加深,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

(五)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谨遵四大原则

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而言,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全面提升,主要是因为进行文言文学习时,学生会经历人文精神熏陶以及养成的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语文教材是主要的依据,学生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不断拓展及衍生,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走出课本,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高尚的情操。高中语文教师实际教学环节,需要重点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提升,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汉字之王》、《国学知多少》等讲座,先让学生对文言文具有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继承的意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如在《汉字之王》讲座环节,教师可向学生传输这样的思想:汉字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至今还在不断展示着勃勃生机,可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此,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知识。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还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句式、虚词以及实词的掌握上;第二,需要重视学生对文言文中人文精神的学习;第三,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特点;第四,了解并掌握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表达方式。通过这样方式,明确教学目的。教师实际教导环节,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重要价值,不仅会在考试中获得满意的分数,也会提升自身审美感知,对语文学习意义重大。

(六)创设教学环境,提升整体认知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环节,通过良好学习氛围及环境的创设,会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知识的良好动力,并且,也会对学生创造性进行培养。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其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与情绪学习文言文。文言文中的文字较为生涩难懂,为更好的使学生理解文言文知识,教师可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环境进行丰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且,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及文化修养,通过有趣的教学语言开展实际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带领学生学习《鸿门宴》这一课内容时,可先向学生介绍项羽与刘邦的故事,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简单了解一下人物的性格,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进行文言文知识讲解时,不应只进行基本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分析文言文中的任务,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内涵与精髓,感受到文章美感。教师进行不同类型文言文讲解时,需要找准教学的侧重点。如,进行山水游记教学时,应将教学重点放在以景寄情上,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背景。记述文教学时,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历史知识以及社会背景上,使学生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情况。

(七)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促进学习理解记忆

通常情况下,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会接触到文言文,到高中后,学生会拥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也会对一些相关内容有所了解。教师实际讲解中,对于学生了解的内容简单讲解即可,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对于学生初次学习的知识,教师需要重点进行讲解,并且,还应做好后期的考查,进一步加深学生记忆。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与考试的一般特点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诗词散文上,以戏曲小说为辅,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详略得当地进行课堂教学。并且,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到点面结合,不同于现代文,文言文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文中会有较多的特殊句式、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还会存在一些现代不再使用的字词,均为实际学习带来了较大难度,是学习的重点亦是拿点,所以,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由点到面,不断提升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八)积累整合,强化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第一,培养学生三大习惯,一是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三是课后进行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意义梳理的习惯。第二,需要对每课训练重点中所列的字词句进行明确。对于训练重点中的字词句而言,均是通过大量的分析总结出来的,对这些内容进行积累并掌握,会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课堂教学环节,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作为主线,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与相应的语境进行结合,做好板书与小结。所有文言文课,均应根据训练重点进行实际训练。第三,高中文言文中存在的实词与虚词,往往会存在一词多用以及一词多义的情况,实际教学中,如果遇到曾经出现过的句式或者词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行回忆,并进行联系与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利于学生词语积累。除此之外,如果一个词频繁出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其用法以及意义加以总结、归纳,并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做出示范,同时,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随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则给予指导,检查。不断训练积累下,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强调训练。完成文言文学习后,需要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通过阅读实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学生练习不仅可以进行课堂练习,也可以进行课外练习。而且,高中语文教师应精讲精练,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也要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由于文言文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功利性较强,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教育较为缺乏。为将汉字文化教育渗透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挖掘汉字内涵,促进汉字文化教育;抓准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兴趣;选取合适内容,科学讲解文言;培养学生更加适合汉字文化学习的阅读习惯。如此才能使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巫妩.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2):22-24.

[2]邓斌.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1(25):73-74.

[3]王宗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119-120.

[4]柴艳红.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高效开展策略[J].读天下:综合,2021(11):1.

[5]陈龙凡,李延康,王丽欣.浅谈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2):2.

中文教师范文篇7

关键词:乡土文化;关中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备受关注的论题。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渊源与特色,激发他们认识和接受传统文化的情感需求。然而,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人们尚未建立“大语文观”[1]115,对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这使高中语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地方文化背景,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因此,乡土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分析乡土文化的内涵,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价值,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中文化概述

(一)乡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个地区人文荟萃,都有着极富魅力的乡土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2],是人们长期生活留下的印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地名沿革,还有民间艺术、名人轶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一个地域的文化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不断地磨合,积累下来的文化都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地域人群共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追求。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每个地区都有它各具特色的文化,久经流传的各类文化必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传承和弘扬哺育我们的本土文化是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二)关中文化。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之内的地域,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杨凌这五市一区。因此“我们所说的关中文化,就是指以关中地区为主的今陕西一带的古老文化。”[3]123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间穿过,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代的张良曾用“金城千里”概括关中的优势,受渭河冲积形成的关中平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因此农业生产十分发达,历经千百年的岁月积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农耕文明。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农业发达为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优越的地理环境、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关中地区在历史上成为一个王朝更迭的风水宝地,“秦中自古帝王州”便是对它最好的阐释,它先后见证了多个历史王朝的兴衰起伏。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是我国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关中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蓝田猿人,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系统。汉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自然也是关中文化最鼎盛的阶段,当时的关中地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当时的关中文化无疑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关中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为我国今天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无论是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还是贾平凹、陈忠实这些现代作家,他们都在关中平原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民族精神财富;无论是《史记》还是《白鹿原》都是中华文化的显著标志。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关中大地上的秦人来说,这片土地滋养着他们,关中文化熏陶着他们,大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并维护本土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

二、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2011年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进一步强调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课程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不仅是语文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也是对母语教育特点的正确审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基本上把教材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资源,不注重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结果导致语文课堂呈现出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并且使语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无疑违背了基本教学理念。我们生活在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等这些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开发和利用各地区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乡土文化资源,为语文教学增添新的养料和色彩。[5]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的民族,各地区的乡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乡土文化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不仅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以及完成我国基础教育使命的本质需求。(二)增强语文教育亲和度的需要。泰戈尔曾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也常有这样的感慨,有时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好似鱼与飞鸟的距离,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者心中往往奔涌着澎湃的情愫,而学生的反应却犹如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这无疑是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者缺乏应有的亲和度造成的,拥有亲和度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足以吸引学生的,因此,亲和度的构建是形成优质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学课堂有良好的亲和度,师生之间才能高度配合以达到心理相容、情感相通、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目的。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可塑性强、求知欲旺盛是他们最主要的特点。这一时期他们缺乏人生阅历、学习生活紧张枯燥,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教化。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文化的浸润,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做一些铺垫,学生所在地方的乡土文化恰好是绝佳的选择。所有的书本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教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育教学组织者如果能将书本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找到学习的契合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心灵上就会产生一种共鸣,这种共鸣会让二者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同时,家乡的山川河流、名人轶事、民风民俗与课本知识有所勾连,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甚至会影响和改变他们获取知识的心境。乡土文化是学生所熟知的,在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乡土文化的引入提高了语文教育的亲和度,能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学习的疲劳感和压抑感,增加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三)促进乡土文化发展的需要。高中时期是学生健全知识系统的关键时期,是个人修养形成的重要阶段。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本土文化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本土文化,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而且使他们从骨子里认同本土文化,从而使他们产生发展本土文化的使命感。同时,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乡土文化与教书育人水乳交融,学生因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而更加成熟,待到他们自己学有所成、有所建树以后,为家乡文化的发展增砖加瓦,贡献力量,二者做到相辅相成,促进乡土文化进一步发展。

三、关中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关中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具有了足够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搜集处理信息、深入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完善自我人格、提升自我修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者如能将独具地域特色的关中文化加以引入和渗透,关中文化的精神内涵必定能成为提高学生阅读境界的有效养料之一。如在《鸿门宴》教学中,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导入时可以以故事发生地新丰鸿门的鸿门宴遗址为引子,简介《鸿门宴》这一故事梗概,由发生在身边这片热土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文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鸿门宴事件对刘邦、项羽这两个主人进行形象对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史圣司马迁是关中地区有名的历史人物,这也是能激发学生自豪感和学习兴趣的关键点,他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创作的史学经典是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此外,《边城》(节选)是一篇极具地方特色的文章,它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由于地区的差异,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无法产生情感上的高度共鸣以致无法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对此,教师可将陈忠实的《白鹿原》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内容,让他们切身感受诞生在自己家乡的文学作品,更深入地了解并理解《白鹿原》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关中地域文化精神。再引导学生将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文化风俗习惯进行探讨比较,这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边城》这部作品,还能使他们深入领悟关中本土文化。诗歌阅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拓宽视野。流芳千古的盛唐诗人李白、杜甫等都曾驻足长安,长安的生活经历对他们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杜甫,他久居长安,被繁华恢宏、雄壮开阔的盛唐文化所浸染,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提高了他诗歌的思想层次和价值。在诗歌《登高》教学中,教师如能先介绍杜甫在长安的经历,那么学生就更能体会诗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穷困潦倒、流寓他乡的悲哀心境。在长安期间,杜甫的思想从奉儒守官到对统治阶级的不满经历了质的转变,他的诗歌更有沉郁顿挫的特点。另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虽被大家所熟知,但少有学生知道是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便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以讲解和品读,加深学生对诗圣杜甫及其诗作的认识。(二)在作文教学中融入关中文化。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而作文又恰好是学生思想水平层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学生才能让自己笔下的文章更富人文底蕴,更具人格力量。然而,高中生的作文缺乏素材、缺少思考是如今作文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学生本身对写作有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活动,才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将具有乡土气息的关中文化融入写作,不仅能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也会增加作文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有名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西岳华山为话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使用《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写作中还要赋予自己的真情实感。华山是关中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是一座风景名山,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它除了雄伟险峻的自然形态之外,也是中华民族坚毅昂扬的精神象征。因此,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更能从中学习它的坚毅品格。我们如果善于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延绵不绝的渭河水、庄严肃穆的兵马俑、雄厚方正的古城墙都是不可多得的写作素材,关中大地上的学子应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本土独特的文化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内容中去。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本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文言常识,而且它的写作特点也是值得揣摩和学习的。例如在《阿房宫赋》这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中,议论、描写与铺排的合理运用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学生领悟学习的,许多铺排的句子如“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由于作者处理得当,文章结构非但不冗杂反而恰到好处。句式的凝练简洁也是值得反复推敲的,如“六王毕”“蜀山兀”等简短形象的表达方式。阿房宫虽早已消失,其旧址在关中地区还是有迹可循的,加之作者用语言艺术对其进行再造,能勾起读者无限的想象,这是作品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此类作品的写作技巧。(三)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关中文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然而,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教学者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材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忽视,语文学习实践性不足。关中文化是流传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关中大地上的学子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感悟它、传承它。教师有责任组织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并感悟关中文化,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使他们更好地体验和领悟地方文化。秦腔是关中地区一颗璀璨辉煌的明珠,千百年来滋润着关中大地的子民,淳朴、粗犷、细腻是它最有特色的地方,它承载着深厚的秦地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的精髓。高中语文教学者可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关于秦腔的来历、发展过程以及表演形式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欣赏秦腔,感悟秦腔中的秦风秦俗,还可让学生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唱秦腔。然后组织一堂心得交流课,让学生就他们了解的秦腔展开讨论交流,让喜好秦腔的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切身体会浓郁地域色彩的秦腔文化。此外,陕西皮影也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观念、浓郁的风土人情的三秦文化,有着“中华一绝”的美誉。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学生可能对皮影的认识还不够多,教师不妨组织他们去了解接触皮影文化,在丰富自己文化内涵的同时,为皮影文化的传承尽绵薄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扩大语文的外延,协助学校组织各种彰显关中乡土文化、人文精神的活动,如交流阅读《史记》《秦腔》等名著的心得体会,以关中地区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为内容组织演讲大赛,组织学生参观兵马俑、西安古城墙、仓颉庙等人文景观,使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这些历史文化。

四、乡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乡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并非都可以直接为语文课程教学所用。因此,教学者在乡土文化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应用原则。(一)选择性原则。一个地区的乡土文化虽是历经多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但也有精华和糟粕之分,教师在使用乡土文化时要有选择性,要注意搜集、整理真正属于本土文化的精华部分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很多,他们可接触的乡土文化也相当多,基于学生精力的有限性和乡土文化的无限性,教师有必要选择那些真正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的乡土文化。(二)适用性原则。教师所选择的乡土文化,必须与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与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相适应。只有所选择的乡土文化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恰到好处的契合点,学生才可能提起兴趣去钻研教材中的内容,去了解与本课相关的本土文化,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三)计划性原则。每个学期教师都要尽早仔细地分析教材篇目,看哪些篇目适合嵌入乡土文化,做到有的放矢,这就是乡土文化应用的计划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既能促进语文教学创新,健全学生的知识系统,又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教材内容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乡土文化是课程资源开发用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必要手段,而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合理衡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切勿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胡丹萍.简谈“大语文观”[J].焦作大学学报.2017(1).

[2]魏晓斌.挖掘乡土文化促进写作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7).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朱新婷.高中语文教学渗透文化意蕴之管见[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8).

[7]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2013(20).

[8]金满银.历史文化知识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刍议[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中文教师范文篇8

关键词: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是指利用两种语言(在我国主要指汉语和英语)作为媒介在非语言类学科中进行的教学活动。生物化学是一门边缘科学,近几十年得到飞速发展,要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因此双语教学的实施十分必要。而且,随着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学生走出国门,在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双语教学的实施愈显重要。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开展了双语教学,特别是一些“985”、“211”大学医学院已成功实施了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并积累了一些经验[1-3]。我们学校作为一个非“211”的地方医学院校,从2007年开始在医学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中也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近十年我校在医学生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非“211”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1对象和方法

自2007年开始连续十年对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本科生生物化学进行了双语教学,选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一版由刘新光、、罗德生主编,第二版由周克元、罗德生主编)为中文教材,Ox-fordUniversityPress出版的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WilliamH.Elliott&DaphneC.Elliott主编)的英文原版教材为参考教材,授课时中英文比例大约1∶1。在学生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在双语教学实施前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问卷调查结果

2.1双语教学实施前。①是否通过CET4:通过2.4%,未通过97.6%,两者比较P<0.05。②是否赞成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赞成44.5%,不赞成30.0%,无所谓22.5%。赞成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③选用教材:中文教材26.8%,英文原版教材4.7%,中英文结合教材68.5%。中英文结合教材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④教学模式:中文展示英文讲解16.3%,英文展示中文讲解21.8%,不拘形式的中英文交叉58.3%,英文展示英文讲解0.04%。不拘形式的中英文交叉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⑤中英文比例:中文为主英文为辅71.%;英文为主中文为辅17.1%;中英文各半10.1%;全英文1.5%。中文为主英文为辅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⑥双语教学的实施章节:全部章节19.9%,部分章节80.1%,两者比较P<0.05。2.2双语教学实施后。①对英语学习所起的作用:明显促进作用5.8%,有一定促进作用48.7%,无明显作用29.2%。有一定促进作用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②对英语提高明显的方面:听力58.0%,口语14.2%,阅读25.3%,写作2.5%。听力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③对本课程的学习所起的作用:有促进作用43.4%,无明显作用29.8%,反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26.8%。有促进作用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④听课效果:完全听懂5.2%,大部分听懂46.3%,少部分听懂47.4%,几乎听不懂13.5%。完全听懂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⑤最大困难:听力差25.4%,专业英语词汇难记74.6%,两者比较P<0.05。⑥英文试题占整个试卷比例:57.5%学生赞成英文试题<5%,37.4%学生赞成英文试题为5%-10%,4.0%学生赞成英文试题为10%-25%,2.5%学生赞成英文试题为25%-50%,0.6%学生赞成英文试题为>50%。赞成英文试题<5%与其他选项分别比较均为P<0.05。

3思考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对我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实施的效果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3.1教材的选择。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各层次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材,有的高校选择原版英文教材,如丁学知等采用Hames等编著的教材Biochemistry[3];有的学校使用影印版的原文教材[4];有的学校选用一本原版英文教材和一本中文教材,以原版英文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5];有的学校学生用中文教材,教师参考英文原版教材[6];很多学校还同时结合使用自编教材[5-7]。从我们的双语教学实施前的调查结果来看,68.5%的学生希望选择中英文结合教材,明显高于希望选择原版教材者(P<0.05)。因此,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学生用中文教材,而教师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我们还自编了一套英文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中文教材、原版英文教材和自编教材协调配套使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笔者认为,对于医学院校用原版英文教材作为学生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不太合适,原因有:第一,医学生的学习任务本身就非常繁重,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影响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原版英文教材的编排与全国统编教材不一致,可能会对学生今后报考研究生或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生物化学本身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医学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太高,学生对原版英文教材理解的偏差可能会直接影响对生物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双语教学并非英文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还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若原版英文教材的使用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将得不偿失。因此建议医学院校进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时学生用教材除了原版英文教材外,一定要同时配套使用中文教材。3.2教学模式和中英文比例。目前国内外根据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可将双语教学模式分为3种(浸入式、过渡式和保持式)[8],而针对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分为4型(术语引导型、半外型、混合型、全外型)[9]。目前,全外型主要适用于留学生和研究生教育,几乎很少在医学本科生生物化学中实施,即使“211”、“985”高校在本科生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也采用的是“过渡式”、“混合型”模式[1,2]。我们根据双语教学实施前的调查发现,58.3%同学选择不拘形式的中英文交叉,而且71.%的同学希望中文为主英文为辅。因此,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刚开始采用的是术语引导型,后发展为混合型,英文从少到多,循序渐进,讲课过程中对一些重要内容用中文讲授,或者英文讲授后再用中文将一些关键点进行总结。双语教学实施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本课程的学习及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者明显高于无作用者(P<0.05),说明这样的双语教学模式较适合我校学生。3.3双语教学内容。我们在双语教学实施前调查发现,80.1%的学生建议只在部分章节中实施双语教学,因此根据我们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英文水平的实际情况,只在部分章节,如信号转导等开展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对于医学院校,开始不宜在整个生物化学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应该先在部分章节开展,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后再推广到整个课程教学中。另外,由于双语教学授课所花的时间比正常中文教学所花的时间长,而教学课时有限,特别是我校近年来已压缩了生物化学的总学时数。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不仅不可能全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而且笔者认为在某些章节进行双语教学时,不必将整章内容“全堂灌”,而是应该将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对需掌握的内容要仔细、透彻地讲解,以便让学生更易理解。3.4师资问题。“985”、“211”高校的师资较强,而地方医学院校具有很好的生化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师相对较少。我校生化教研室有5名留学回国人员,具有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基本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任务。但由于这些留学回国人员大多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没有人在国外大学参加生物化学的教学培训,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也感觉困难重重。而且,双语教学备课所花时间较长,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目前我校教师参与双语教学时的教学评估成绩普遍不太高,这些都打击了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学校采取诸多措施培养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措施有:第一,通过教师自己申请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出国进修;第二,通过学校出资派教师去英语为母语国家的高校交流学习,最好参与课堂教学;第三,教师自费或以国外高校资助的形式出国学习;第四,聘请外籍教师为本校的教师开展英语学习培训。这些措施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同时我们学校对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严格管理,必须要取得双语教学资格才能进行双语教学,而教师要取得双语教学资格,需通过严格的考核。另外,为提高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我们学校按普通教学2倍的工作量来计算课时数。但笔者认为,2倍课时数还是偏少,因普遍认为双语教学的工作量是普通教学工作量的3-5倍[8],因此双语教学课时数应该以正常教学课时数乘以3-5的系数来计算更合适[8];同时笔者还认为在年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也应给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一定的加分,对双语教学督导听课的评分标准也要更为合理,这样才更能提高教师投入双语教学的热情。3.5学生问题。生物化学本身难度较大,经常被学生称为“鬼门关”。而且,由于我们学校是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生物化学,大多数学生此时还未参加CET4考试,我们的调查也显示CET4通过率仅占2.4%,英文的听说能力大多不高。从双语教学实施后的调查结果看,尽管多数学生认为对英语及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完全听懂的学生仅占5.2%。分析原因可能与生物化学的专业英语词汇较难、学生听力较差等有关,特别是有74.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中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专业英语词汇难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后续的双语教学中,在课前就将一些重要的专业英语词汇(包括英文发音和中文)罗列出来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抽学生回答相关问题而加深印象,并布置作业要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这些专业英语词汇。另外,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好的学生一般对双语教学较感兴趣。我们的调查也显示通过CET4级考试的学生全部赞成生物化学进行双语教学,他们在上课时主动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因此笔者认为可通过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班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可能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6考核形式和方法。一些学校通过英语试卷来进行考核,有的甚至是全英文,同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来答题,这对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很高。何春燕等就曾报道,在武汉大学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期末考试中,仅问答题和病案分析采用英文试题,结果认为较难完成用英语答题的学生占64%,认为很难完成的占36%,没有人认为容易完成[1]。对于非“211”的医学院校,全英文试题(特别是用英文答题)对学生的难度更大,几乎无法做到。那英文试题在期末考试中占多少比例合适呢?我们双语教学实施后的调查显示,57.5%的学生希望英文试题<5%,仅0.6%的学生选择英文试题>50%。根据调查结果而且考虑到英文试题太多可能影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我们仅在期末试卷中出了10个英文单词,要求学生英译中。期末成绩的分析发现,开展双语教学章节的英文单词学生答对率达93.3%,明显高于未开展双语教学的章节(48.7%,P<0.05),说明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中文教师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或所担任的专业课程来讲授大学语文,于是就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犯的毛病:专业移植。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表现

(一)随意选择教学内容,破坏教材编排体例

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容量很大,内容很丰富。而大学语文课每周只有2~4节,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于是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上课。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新进教师或兼职行政人员身上。新进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新进教师,因为还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还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兼职行政人员往往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任务,上课也无非是完成职称评定要求的工作量而已,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利于轻松完成教学。对于多年担任专业课的教师来说,驾驭课堂是不在话下的,但他们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课题上,不愿在此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是,古代文学教师就完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来讲,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文学课老师就全选小说、散文来讲,作家生平、作品分析、社会意义、历史地位一一道来;语言课老师就说文解字,教师讲得风生水起,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大学语文全书选文数量确实远远超过课时量。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洪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下称陈洪版)为例,全书有选文67篇,其中现代文26篇,古代文16篇,诗歌21首,西文汉译4篇。再如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思和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下称复旦版)分十二单元,每单元五篇文章,共有选文60余篇,涉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以及文章写作知识。这样的排列和容量保证了教师充分的选择自由,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样的内容是需要组合的,比如陈洪版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的比例是26:16:21:4,具体到一个学期,按每周2节课安排,相应的比例也应该是8:3:4:1。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文体,具体课文可作一定选择“。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它要面对全体学生;它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该是程度不同地包含了上述内容。”[2]如果只选择单一文体,显然是违背选编者意图的,且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达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二)违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肢解课文

还有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理解,没有重点难点,没有教学目标,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和谐”,甚至取悦学生,投其所好。于是正史野史、大报小报、网络影视剧一起上,追求“三点”式教学:看点、笑点、兴奋点,唯独没有重点。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一下课却什么也没有了。有一位教师上《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两课时,共80分钟,用了70分钟介绍李鸿章其人逸事,最后十分钟才点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是《李鸿章办外交》。讲张爱玲的《天才梦》时,由于对张爱玲的情史非常感兴趣,最后将本课演绎成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由于学识与功夫不到家,教师对所占有的资料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无法迁移运用,作通盘考虑,因而也就不能提炼概括,只有不加选择地用许多无序的原始资料与知识来填充课堂与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讲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容易哗众取宠,引发不良学风。

(三)脱离学生专业需要,一面千人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外语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更注重的是母语与外语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上的对接,希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底子薄,又比较重视专业而忽视文化学习,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自己在理解歌词、理解专业艺术知识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很多理工科学生,他们专业能力很强,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却相对薄弱一些,其中不少学生还存在完成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困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往往是条理不通、词不达意。”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语言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方面的提高”[3]。由于大学语文教材是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所以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它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也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比如,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缺乏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所以学生认为学学语文对专业学习作用不大。其次,教材内容偏重古代、忽略现当代,与学生存在时代距离,这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厌学。再次,现行教材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太过明显,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文学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教材中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几乎为零,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能够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选择的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增补一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内容,大学语文应该还是会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负责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还在继续漠视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继续对文化底子薄、文化学习兴趣差的学生讲着自己熟悉的高深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修辞学”等。就这样,大学语文彻底地被学生“抛弃”了,大学语文教师也彻底地被学生“拉黑”了。

二、转变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定位,找准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呢?学界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各方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帮助修课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要达到大学语文的这个教学目标,不是某一门古代文学课或现代汉语课所能承担的,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2]。前一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效;后一个目标是显性的,可以立竿见影。笔者认为,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阶段性目标,甚至具体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可以体现为教学重点难点。比如外语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扎实,可以把汉语的知识与汉民族的文化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类的学生,知识的传授可立足于“精简、好懂、有用”的原则,把能读懂一般现代文,能文从字顺地表达情感,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应把提高实用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宗旨,才能胜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二)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共同进步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通识性课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负责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专家”,更应该是一个“通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有语文教学论的相关知识,掌握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兼课教师多是“各自为阵,专业移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搭建一个供大学语文教师交流的平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集体备课、专题讨论、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使大学语文教师也有学术前途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还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切磋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

(三)加大考核力度,促进成长成才

“无专业、无考核、无检查”的“三无政策”是造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现象的又一客观原因,这一原因又引发了教师主观上的不重视。所以,如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教学大学语文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明确新进的中文教师必须先上好大学语文课才能进一步上专业课,那么这些政策势必引发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进而引起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巧借“专业优势”,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由“文学课教师”“汉语课教师”“写作课教师“”普通话教师”担任的特点,故可借助社团、学生会等团体力量,经常性地开展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非专业的“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微信微博写作赛”“辩论赛”等,由大学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评委。这样既可以营造大学语文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师在活动中了解学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得到锻炼,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五)自编校本教材,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目前没有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本专业的需求,结合各校文化特色,自编大学语文校本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韩世姣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加法与减法的辩证法———兼谈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3).

中文教师范文篇10

《高等教育法》在我国的推行,使更多人清醒地意识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其价值、意义、地位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对中文教育重视不够,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普遍缺乏。由作者张栋科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径》共分为六章19节内容,该书立足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困境,聚焦于专业群建设的价值误区与逻辑偏差,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分析知识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的角色定位和反思高职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困境的观察视角从“社会需求”转向“个体生涯”,进而从“职业生涯导向”价值取向、“双联动”行动逻辑和基于生涯追踪平台的实施路径三个方面,尝试建构了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体系,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该书对于高职院校的中文教学改革和探索尤为值得借鉴和参考。

当前,高职中文课程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首先,是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高职教育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中文课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管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呈现出了一些不足,有些教师依然沉迷于多年之前编写的教案,殊不知,如今的教学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往,加之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引起了学生不满。中文课涉及面广、知识量大,蕴含着无限的乐趣。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根本不能带领学生感受到课程学习的价值,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以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不理想。其次,是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高职院校的中文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上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创新性,学生对课堂中的内容提不起兴趣,他们对中文课程的学习失去了信心,教学质量提升无望。这些都应该引起一线教师的注意。再次,是所用教材缺乏创新。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往往按照统一的教科书进行教学。教师并未针对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展,这就使得陈旧的书本知识无法满足朝气蓬勃追求新事物的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似乎只是一种口号,得不到有效落实,学生记住的只是书本中的知识,创新性、自主性都没有在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不能实现突破。最后,是课堂中的互动性不强。不管是教与学,课堂互动有效性的增强都是提质的有效方式,也能让课堂中形成更加融洽的氛围。经调查了解到,课堂中师生双方互动性不强,这对课堂效率产生了直接影响。尽管教师都能做到按时进入课堂,但他们课后从来不主动与学生谈心,只是把理论知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灌输给学生,没有以互动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如何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中文课程教育教学: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制定教学规划。高职院校要把握住当前的发展形势,树立良好的全局观,致力于课堂质量的提升,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确定了这样的出发点之后,制定合理而完备的中文教学计划。与此同时,也要分析学生的思想特征、心理诉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让课堂对学生产生无限的诱惑力与吸引力,能让他们轻松学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课程改革的要求能真正落地,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其次,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也在不断提速,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日渐突显,职业教育必须要承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发展与创作的空间,重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再次,是改变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尽管课外实践教学引起了足够重视,但中文课程教学却一直强调了理论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改变这种情况,以创意写作为改革着力点,尽管不以培养文学家为目的,但最起码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高职院校中文教育的开展,要服务于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目标的实现,因此,写作型人才培养也是一大重点。在中文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合,引领、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与学校,感受生活的精彩,在实践教学中接受磨砺,创建完善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