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十篇

时间:2023-03-14 15:10:14

动物趣闻

动物趣闻篇1

人们一般都认为嗜酒是人类的“专利”,其实有些动物也会喝上两口酒“懈闷”的。

醉牛风俗

挪威新人举行婚礼后,新郎、新娘和客人回到家里,一头角上挂满桦树枝的母牛已在院子里恭候他们了。按照挪威古老的传统,新娘得给母牛端去一小桶专门为结婚酿的啤酒。

要是母牛爱喝啤酒,很快就会喝醉,四条腿开始不听使唤,这就表示新娘会事事顺遂,家庭人丁兴旺。一旦看见母牛走路东倒西歪,客人们马上落座,等他们一个个也有了醉意之后,就围着母牛跳起舞来。母牛于是更加来劲儿,也同大伙儿一起“舞”起来。熊酒鬼

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瓦休甘河上游被人称为瓦休甘平原的地方,栖息着一家熊瞎子酒徒――熊妈妈、熊儿子和熊女儿。

守林人叶戈尔・马尔采夫曾三次见过这娘儿仨醉醺醺的可笑样子。它们一个个都打着趔趄,像唱歌一样扯着嗓子吼个不停,在树林里不顾一切地朝前冲,还时不时被绊倒。后来守林人弄明白了,原来熊瞎子是吃了大量发酵的云莓,所以都有了醉意。

在冬季的一天夜里,熊瞎子还闯进村里远近闻名的酿酒匠阿尔谢尼家的板棚,打碎了所有的家什,地板也被糟蹋得一塌糊涂。母熊离开院子的时候是用前腿抱着两瓶酒直立走的,小熊崽则每人前面滚着一只酒瓶。乡亲们担心来年春天熊瞎子冬眠醒来后又到村里找酒喝,于是家家着手加固了板棚和院墙。

猫咪喝酒成瘾

在俄罗斯的特维尔,一个女主人给人们讲述了自家养的猫咪喝酒成瘾把小命送掉的故事。

猫咪名叫费拉蓬特,它让嗜酒成性的男主人培养成了一名“酒徒”。男主人生前一坐下来喝酒,都给它往小碟里倒一些,因为他不喜欢一个人喝闷酒。费拉蓬特一开始并不稀罕这东西,可不久便开始舔上一两口,后来还居然上了瘾。甚至到了3月发情期,只要主人晚上坐刀;来吃饭,不管主人是在喝葡萄酒还是啤酒,每次它都要大声地咪咪叫,让主人也给它倒上一份。但有一天晚上,它见什么酒也没给它倒,于是蹿上饭桌,来了一通歇斯底里大发作,主人就给他倒了一点白酒。

不久主人便离开了人世。费拉蓬特忍了两天,第三天便开始缠住女主人不放。它一而再再而三地撒泼,把女主人也弄烦了,终于让:它饮了一些啤酒。费拉蓬特喝够了之后,便像往常一样找个旮旯睡觉。就从那时起,它已经喝啤酒成瘾,开始是4天喝一瓶,后来改为3天喝一瓶、2天喝一瓶,最后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酒徒”,三年之后终于死于酒精中毒。

非洲大象会酿酒

1970年,南非克留克尔国际公园附近的火车站里突然来了几头特别亢奋的大象。它们到处追人,并且扑向火车。原来它们是喝醉了“酒”。当地有一种叫梅鲁尔的树,其熟透的果实含有酒精成分,味道很像用甜瓜酿的甜酒。大象就是吃多了这种果实,所以才这样发狂。

十多年后,人们才弄清楚了,大象经常到梅鲁尔林,吃下许多含有酒精的果实,尔后像一个“酒”鬼”在周围乱蹿,再找下一个“酒吧”。它们就是这样带着醉意袭击非洲的农村,再把村里的棕榈酒喝得一干二净。

动物趣闻篇2

科学家们发现蚂蚁的记忆力较强。如果将蚂蚁行走的路线进行观测,可以看出蚂蚁留下了一种特殊的气味,是从它们腹部末端的腺体里排出的一种分泌物,过去人们认为蚂蚁主要是依靠它来认路行走。近来又有人进行试验,把气味完全抹去,蚂蚁仍能记住原来复杂的路线。这说明蚂蚁不光靠嗅觉,还有记忆力。

蜜蜂的记忆力很强。科学家曾对蜜蜂进行过试验:每天固定时间用糖浆喂它,过了几天盛糖浆的盘子内没有糖浆了,蜜蜂仍会按时飞来。可见蜜蜂的记忆是可以保存好几天时间的。

章鱼也有记忆力。有人试着给养在水中的章鱼扔了一只大牡蛎,章鱼想吃里面的肉,弄了几小时也打不开。过了一星期,人们又将这只大牡蛎扔进去,章鱼看了一眼就不再理睬。这说明,对于一个星期前的事,章鱼还记忆犹新。

动物的记忆,与它们智力发展有关。高等动物记忆力要比低等动物强得多。有一匹马在矿井下拉车10年,这段时间它从没有上过地面。后来由于衰老的关系,有一天把它送出矿井,它马上直奔向离矿井很远的饲养场。10年光阴,一点也没有冲淡老马的记忆力,怪不得人们常说“老马识途”呢。

非洲有一种银粉蛇,凡是它爬过的路上都要撒下银色的粉末作为标记。因为这种蛇十分谨慎,从来不在洞外睡觉,但它的记性又没有马那么好,只得沿途留下银粉作记号,以便沿着记号回巢睡觉。

动物趣闻篇3

早期的西http://方新闻学者曾将好奇心、新闻欲作为新闻的起源。在新闻发展的历程中,这一说法早已受到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好奇心、新闻欲这一现象在整个新闻领域没有存在的价值。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在新闻传播中必然还具有自己的影响力,那么它们在新闻传播中能起什么祥的作用和怎徉发挥作用,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些探讨。

一、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的各要素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构成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这些要素必不可少,缺少一个传播就无法进行。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一言以蔽之,“合之则共存,离之则俱亡,变之则同变”。新闻传播中的接受者既受其他三个要素的制约,又制约着其他三要素。它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能动性的主体。它既参与新闻生产又是新闻信息的主动寻求者。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它是传播者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传播者发出新闻信息之前或之后,都要认真分析并理解接收对象,使双方达到默契。其次,接受者对新闻的接收,也是对新闻的加工过程。他们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新闻做鉴别和理解。再次,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传受双方信息共享,而这种共享是建立在功利基础上,接受者期望以此满足自己的新闻欲,传者则企盼以此对接受者产生某种影响。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好奇心、新闻欲主要发生在接受者身上。它们通过作用于受者,间接地影响其它各传播要素,进而对新闻传播起作用。当然,新闻传播中的传者同祥也有好奇心,在探讨好奇心、新闻欲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时,这一点不能忽视。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人们具有好奇心

休漠曾在《人性论》中有这祥的描述:“我们并不是对每一个事实都有求知的好奇心,我们想知道的也不只是知道后对我们有益的那些事情。一个观念只要以充分的力量刺激我们,并使我们对它极为关心,以至使我们对它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感到不快,那就足以刺激起好奇心来。”《人性论》1981:492)。这里休漠从人性的角度论述了好奇心的起因。这段话似乎有点令人费解。那么,我们不妨利用心理学丰富性动机理论再对好奇心作一个注解。好奇心如同饥饿是人的可靠有效的动机。但它不是追求生存和安全的需要,而是一种满足和寻求刺激的动机。心理学实验表明:长久地缺乏刺激不仅引起人的厌烦还可能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和失调。寻求刺激是人本能的动机。而好奇心则是人寻求来自新异事物刺激的一种本能。剖析了新闻传播要素及好奇心这一心理现象。

三、具体的分析好奇心、新闻欲在新闻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受者的好奇心怎样在新闻传播中起作用注意是对事物的集中和指向。它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一定意图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一个客观原因。而好奇心则指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和探究。所以好奇心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并能诱使人们对刺激物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但这种转化不是必然的。新异刺激物对注意的吸引和维持还与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即人的认知状态)有关。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毫不理解,它虽可引起一时注意,但却不能长久维持;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有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为了求得进一步理解,就会予以长时注意。所以,刺激物的新异性和人的认知状态共同决定了人对刺激物的注意程度。在新闻传播中,接受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事物的注意状态也主要由以上两个因素决定。而注意是理解和接受的前提,新闻信息能否吸引接受者的注意,是决定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的关键一步。新闻传播中,传者如何获取受者对信息的注意是首要解决的间题。受者的好奇心,催促和激励着新闻传播者提供充满新意的新闻来款待其服务对象受者。这就要求传者传播的新闻内容要新鲜,传播新人新事新风尚。而且表现手法要新,不落俗套。这两者缺一不可。受众求异行为表现出对奇怪少见和反常事情的强烈关注和浓厚兴趣。为此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人和新事时,要努力写出人物的个性和事件的特征。此夕}还要尽力去寻找奇特、古怪、反常能刺激人感观

转贴于 http://

动物趣闻篇4

【摘要】

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图像语言传递新闻信息,需要摄影者去思考、构思。新闻摄影的构思分为两个阶段:选题阶段的构思和实践阶段的构思。选题阶段的构思是对某个新闻事件拍摄之前的构思,实践阶段的构思是在拍摄现场的思维和瞬间构思。如何拍摄出与众不同、新颖非凡的图片,研究和探索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闻摄影构思 新闻表现手法 画面结构安排

作为摄影记者,平时拍摄最多的是日常新闻和社会新闻。这类新闻照片如果拍得好、拍得深、具有冲击力,报纸爱用,读者爱看。可惜眼下这样的好照片特别是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往往供不应求。有时变换一下取景的角度,调整一下快门的速度,经营一下画面的构图,抓住一个典型的细节,或巧妙地运用光线造型,都会使拍摄出来的图片产生较强的视觉效果,加大图片的趣味性和冲击力,使图片的内涵在新闻摄影的语境中获得来自现实生活又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丰富的表现和提升。

1 强调动感、空间感

图片虽然是静态物,但把握选择好瞬间,却能传递动态的信息。新闻摄影正是因为瞬间的凝固、强烈的动感而生动精彩。对空间感的追求,是当代新闻摄影对信息量的追求,同时,也是受众视觉上的一种自然需求。而由动感和空间感所共同创造出来的视觉张力,将进一步强烈地向读者传达照片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对事件的价值评判,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能否拍出富有动感和空间感的图片,是衡量摄影记者是否具有专业水准的重要体现。摄影师在拍摄时应注意选择与新闻主题内容有联系的前景,不仅有利于突出新闻主体,而且会有助于表达图片的空间感和纵深感,许多摄影记者在紧张的拍摄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另外利用玻璃、镜子、水面等反射物的反射影像,也是增加空间感的极好方法,镜子中的投影可以使画面有三维立体效果,给人以新鲜的视觉感受。

2 多视觉趣味点

一张好图片,应当有多个对比元素形成趣味点,引人回味。美国黑星图片社总裁霍华德•查普尼克(Howard Chapnick)

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摄影记者是那些能最简单、最直接地将最多的信息摄入底片的摄影记者。多视觉的趣味点就是这种论点的最好体现。其实在国内早就有人驾驭了这种摄影语言和表现手法,中国青年报社原摄影记者郑鸣,就是擅长使用多视觉趣味点视觉构成的好手,他拍摄的《倒闭后的滋味》《望长城内外》《监狱里的春节》等,都是这种表现方法的代表作。世界著名摄影记者大卫•伯耐特拍摄的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和翻译在苏美最高首脑会议上的瞬间――《苏美最高首脑会议》,堪称运用多视觉趣味点拍摄手法的经典之作。

运用对比。

对比是新闻摄影采访中很关键的表现手法。“优秀的新闻图片作品大多是作者利用长期培育和积累下来的新闻敏感,发现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差异’和变化并及时把它呈现出来的结果。”

这些“差异化”通常在图片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对立性矛盾――对比关系,如大小、明暗、虚实、曲直、强弱、冷暖、动静等的对比,这种拍摄手法往往会产生“抢眼”的视觉效果。

3 剪影和阴影

在背景光强度远大于主体所受光时,摄影记者通过捕捉人物或物体处于逆光中的剪影效果或投影效果,会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摄影记者在拍摄时要仔细观察现场,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剪影和影子。此类图片画面简洁生动,不落俗套,以独特的视角增加了图片的趣味性。这种高反差的形式,更能吸引读者的关注,常常会化平淡为神奇,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有别于常见的视觉效果,又能反映出新闻现场的真实气氛,此类照片主要是展现新闻的肢体语言,有点像我们传统的皮影戏的效果。

4 以小见大

在摄影中,微小的事物也能表现伟大的主题,事件中一个小小的场景也能变成乐曲中的主旋律。因为“新闻摄影的过程就是作者寻找表现对象的最佳视点的过程,它包括典型事实、事态切入点、摄影角度、环境选择等。事件的过程如同由无数的点组成的一条发展的线,而新闻摄影则是截取这条线上最能表现事件本质的一个点……应尽可能用一个瞬间画面传达画面以外的信息和事件”。

5 合理运用专题形式

一个新闻事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用一张或三五张甚至更多照片来表现。也就是采用单幅照片还是专题摄影。经过构思后,根据不同题材内容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单幅新闻照片是摄影记者在深人现场以后,熟悉情况,调动一切技术技巧,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语言,抓取事物最具特色的典型瞬间,使新闻照片具有感染力。专题摄影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成组照片,它们构成一个整体,反映一个完整的事件,表现同一个主题思想。因此,专题摄影拍摄必须从整体结构出发,有主有次,层次分明。要尽量突出主题形象,使之鲜明生动。要注重抓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情节。这是连接全组照片的纽带。拍摄时应考虑照片画面的变化,不能一律是中景照片,要做到大场面、中景场面和特写镜头变化交替出现,以活跃版面气氛。一组照片中还必须确定一张“主题照片”,以统帅全组。

把提高灵感一构思的瞬间飞跃作为一项基本功来锻炼。新闻摄影种类大致分为战争、灾难新闻“硬”新闻和和平时期的“软”新闻两大类。“硬”新闻需机智、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纪实性相对强;而在和平环境下,要完成这些所谓的“软”新闻,更多的则是需要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因此,新闻摄影如何运用构思,提高图像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值得新闻振影界研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 葛新德. 新闻摄影:“人与新闻”断想[J]. 中国记者 , 2005,(12)

[2] 杨发维. 非事件性新闻摄影策划[J]. 新闻前哨 , 2005,(10)

[3] 李洁军. 新闻摄影竞争趋势与问题[J]. 中国记者 , 2005,(09)

[4] 张越,陈建平. 解读新闻摄影中的不完整构图[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04)

动物趣闻篇5

关键词:幼儿;口语表达;语言教育

一、原因分析

在日常活动中发现,个别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因为不知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而退缩,有的则是以“暴力”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种幼儿很难融入同伴中,往往处于被排斥和被忽视的尴尬境地,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对幼儿以后多方面的能力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幼儿在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正确性方面比较弱,回答问题时,很多幼儿会词不达意,答非所问。更多的是说话不完整、不连贯,有的需要不断地提示,然后才蹦出几个词语,有个别甚至是不参与讨论,如一个旁观者。

二、实践与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需要凭借语言进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据研究表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忽略了对孩子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我摸索出如下教学方法。

1.采用多渠道、利用多种资源为幼儿提供“活”的语言环境

投放多样化的语言活动材料、创设语言环境,使孩子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首先是材料多样化,如绘本、碟片、电脑网络等。同时,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加强自身语言修养,因为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式是模仿,而教师是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做到发音准确规范、生动有趣,也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兴趣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于是我培养幼儿对新闻活动的敏感性,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1)谈话活动――小班幼儿的特殊新闻

托尔斯泰明确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育中对激发学习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而新闻活动也需要孩子对此产生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参与进来。

对很少接触新闻的孩子来说,这是抽象与模糊的,那如何将它具体化和变得清晰,让他们了解新闻、发现新闻呢?我发现谈话活动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在谈话中,孩子们尽情地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就是他们独特的新闻。我们开展了各种谈话活动,如《快乐的周末》,这样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问题,给予他们讲述的空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着:“星期六,爸爸带我去玩碰碰车,我们的车都碰在一起了。”“星期天,我去了外婆家,外婆买了苹果给我吃……”孩子们兴奋地说着自己的新闻。节假日到处是热闹的场景,这些都成了孩子眼中的新闻,在谈话中孩子们还了解了不少关于节日的、季节的知识呢!

(2)童心世界――中班幼儿的新闻敏感度

孩子进入中班以后,开始好问、好奇、好模仿,并有强烈的交往意识,但由于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限制,他们在交往时畏缩、胆小,不敢主动交谈,对周围的事物也缺乏关注。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特点,开展了培养幼儿关心周围事物、人的一系列的活动。

刚开始,我让幼儿收看《1818》,但他们对此类节目并不感兴趣,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大部分的新闻他们都难以理解,因此也无心收看,更无法开展播报。经过分析,我更换了新闻的内容,选择了《动物世界》,它的内容浅显易懂,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适合中班幼儿的心理和知识水平。如有一次,在《动物世界》中播出一条新闻:一只小老虎生下来后,虎妈妈就死了,它就喝猩猩奶……这让孩子们十分好奇,这条新闻理所当然地在第二天的新闻播报时间出现了。现在,孩子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他们喜欢的新闻,他们的视野越过了围墙,走入更加广阔的新闻世界。

(3)小小主持人――大班幼儿的新闻事业

经过小班、中班两年对新闻这方面的经验积累,孩子到了大班之后对新闻的理解更加深一层次。于是我让幼儿观看了新闻主持人的图片与视频,我想,能否让他们尝试着模仿,更加正规地主持新闻,于是“我是小小主持人”活动开展了。一开始,他们因为不识字,更不会写字,让他们搜集新闻成了一个难点。于是,我搜集了许多报纸,让他们在报纸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图片,我将图片剪下来,并把关于这张插图的新闻告诉幼儿,让他们知道报纸上也有新闻,激发了他们从报纸上搜集新闻的兴趣。之后我通过家园联系栏、家长谈话等,让家长帮助孩子从报纸上、电视上寻找新闻,陪着孩子讲一讲新闻,使得孩子第二天能进行新闻主持。家长们的参与让孩子们发现了更多的新闻,而新闻搜集活动也让孩子们的知识日益丰富,推动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2.投其所好,为幼儿创设“活”的多变的活动内容

(1)真正参与新闻活动

一星期一次的新闻主持,使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语言表达、自信心、认字等方面得以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时家长与孩子准备的新闻内容会比较狭隘,这是需要思考的。为了新闻内容的教育价值性与正面性,在之后的新闻主持中,我都会定一个主题,让家长与孩子有目的地去寻找,比如动物是怎么冬眠的,为什么会沙漠化……

(2)自制报纸,变废为宝

由于每天都有小朋友在主持新闻,堆积起来的新闻该怎么处理呢?每张新闻纸都是精心准备的,扔掉实在可惜。我们考虑为何不让孩子来编报纸呢?于是,大胆地让孩子进行尝试。报纸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向人们传递信息,为生活提供了方便,告诉人们世界各地刚刚发生的事情。我让幼儿自由组合,选出“主编、副主编”,大家一起动手动脑。经过数次尝试后,幼儿在争论中获得了喜悦,获得了经验。之后增加难度,让幼儿学习用作画、粘贴等方式编写报纸,这比起先困难很多,有的甚至剪一大段就贴满了整张纸,我们还在不断尝试中。

通过活动的不断实施与沉淀,“小小主持人”活动已经是我班的一个特色,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总之,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教师与家长都必须要把握这个时机,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培养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多模仿、多议论、多练习。同时,教师与家长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形式多样地对孩子进行培养,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动物趣闻篇6

关键词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03-02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科技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对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相当高要求,使得科技新闻的受众范围也比较狭小。科技新闻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功能,但我国目前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还没有树立比较强的科学意识,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足,这就对科技新闻传播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必要性与可靠性、存在难度的分析,阐述扩大读者群的相关措施。

1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必要性

1.1科技新闻科普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教育,是新闻事业重要的社会功能。而科技新闻的传播,也决定了科普教育功能必然成为其重要功能。它以新闻采编人员为传播主体、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以报道科技事件为特色的新闻宣传活动,向受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同时弘扬一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近年来,我国科学素养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科技新闻的传播,对我国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国家民族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必然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与科学素养的重任。

1.2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真正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要转变思想,努力提高全民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同时需要努力培养具有高水平素质的科技人员。而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全社会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努力。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必须做好全民的基础性教育工作,而实施义务教育、努力办好教育事业,则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最主要途径。在基础性教育阶段,通过加强科技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培养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可能性

2.1兴趣与求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石

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一种极强的猎奇心理,凡事都想问一个为什么,迫切地想知道事情的本来面貌,以及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了这种兴趣,他们便会化被动获取为主动地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有了兴趣,便会产生一种求知欲。而求知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心理满足感所需求的产物。而人类的求知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生产和生活实践;二是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由于自身的有限性,满足这种求知欲望,我们更多的就要依靠现代传媒,这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可能。

2.2求新与求实

了解新事物,获取新信息,增加新知识,这样人们就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不断进步,并努力改善自身,获得自身的发展。而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科技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科技新闻的传播能够带给受众对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这些新的内容便会不同程度地吸引受众的眼光,特别是当他们的关注点与报道内容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持续关注,从而培养稳定的受众群。

在信息社会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追求信息的表层,更多的强调信息对人们的有用性、实用性。科技新闻的传播不仅向人们提供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让人们掌握和利用先进科技,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如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功,对于提高单位亩产,改进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磁悬浮技术则关系着人们现在和未来的出行状况等等。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的诱因。

3 科技新闻读者群构建的难度

3.1科技新闻的专业性

科技新闻是科技信息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的是科学技术领域里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最新发现。而科技信息因其专业性比较强,涉及某些科技前沿信息,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与各种各样的理论公式繁多,内容比较深奥与枯燥,这就决定了只有掌握了一定相关基础知识的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更好地理解,从而导致了关注它的人也局限在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由于科技新闻所传播的内容距人们的普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其内容的晦涩难懂,这就让普通受众很难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使科技新闻的传播范围的深度与广度大受影响,进而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科技新闻的传播惯性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其主要表现在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真、失效。由于我国传媒资源里专门的科技新闻传播很少,加上科技新闻信息传播总量比较少,导致其传播“失重”;科技新闻报道中大量出现虚假新闻报道,其传播也追求娱乐性,再加上其传播问题的不足,产生其信息整体上的不真实,从而导致其传播“失真”;而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效”又必然会导致科技报道的“失效”,其最突出表现是新闻接受的缺位和新闻受众的缺席。而科技新闻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与传播惯性原因密不可分。当前,“传播新闻框架结构和新闻媒体类型的基本格局是:时速新闻占鳌头,经济新闻是重头,社会新闻有看头,娱乐新闻有‘户头’。”科技新闻因其内容的专业性,得不到传播者与受众的重视,从而产生了对科技新闻信息传播的不足。

3.3受众自身条件的限制

由于当前科技新闻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使得对它的读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对科技新闻传播内容的理解力也会存在差别,而那些知识文化水平低的由于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局限在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对于与日常生活关系不是很紧密且难以理解的科技信息,自然不会进入他们关注视线,同时由于专业性的限制,隔行如隔山,对非专业领域的受众也会存在困难,这就决定了想要扩大读者群就必须很好解决科技新闻信息的可读性。

4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措施的探讨

4.1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科技新闻读者群的扩大,首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科技新闻传播意义的再认识。只有真正的观念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行动方针的转变,实现读者群这一目标。我们的现状是全民的科技知识不丰富,整体水平不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这样才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用批判怀疑态度来思考观察社会现象,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4.2国家政策的扶持

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的改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帮助。针对专门的科技新闻媒体的不足,建立一批优秀的科技新闻媒体,并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需要建立适合不同文化群体阅读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新闻刊物,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传播科技新闻,推动更多的人去关注科技;另外,由于科技新闻类的发行,很难与都市类报纸和学报同台竞争,难以获得足以维持他们生存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发行量与广告收入,这就离不开国家经济上的支持,通过优惠的政策鼓励科技新闻的发展。建立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支持与帮助,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更好地推动科技新闻的传播与发展。

4.3媒体的转变

要扩大科技新闻的读者群,关键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科技新闻的接近性,即其内容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二是科技新闻的易读性,即解决科技新闻深奥枯燥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动物趣闻篇7

在对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活动进行定义的时候,因其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所以,尚未能做到明确的概述。在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可以说是不断推进的。就《新闻联播》来说,其作为我国目前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虽然说其颇高的收视率受自身权威性与播放平台的影响而得到肯定,这是一方面因素,但是,究其根本来说,其对新闻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借助于新闻编辑活动来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进而提高了整个电视新闻内容的质量,使得社会大众对其的认可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具体来说,编辑活动的开展,其主要的特征即是注重于创新性,即通过以下方面来做到的:

一是对稿件的计划组织,促使创新活动能够更好地通过新闻编辑来明确整体的方针,进而确定宣传报道活动的开展重点,将线索与内容相结合,让电视新闻内容的整体编排做到紧密协调,和谐统一。

二是提高电视新闻的内容质量,这需要对稿件的质量进行着重关注,一方面,需要做到对思想政治的把控,使得新闻内容能够符合党的方针路线,让其可以实现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另一方面,加强对文字的把控能力,避免稿件问题,做到对文字的深加工,提高稿件的自身质量。

二、电视新闻编辑活动的开展需要满足观众的需求

(一)突出新闻真实性,提高其说服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电视新闻的真实性,需要让社会大众对电视新闻信息的认可度做到提高,认为其是可靠且有效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在对新闻画面进行选择的时候,编辑人员应当选择现场感较强的内容,促使电视新闻的表现显得更加真实与自然。当这些内容可以在新闻事件之中得到很好表现的时候,电视新闻内容本身的深度与社会价值也就能够更好地得到实现。再者,多使用现场同期采录的声音。电视新闻现场声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记者在事件现场拍摄到的同期采录声音,如动物叫声、自然声音等等。第二类是具有实质内容的声音,包括记者采访和被采访者的回答等等。第二类是新闻的核心,第一类看似无关紧要,但是为了增强真实性,这类声音也必不可少。现场的自然声音、动物叫声等等,都说明记者是从现场采集的信息。

(二)提高新闻内容的信息含量

当然电视新闻区别于网络媒体的地方,在于其对信息的表现上显得较为局限。因此,怎样打破电视新闻自身的局域性,实现新闻内容的扩充,是促使电视新闻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做到:首先,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进行选择与删减,促使新闻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让电视新闻在编辑活动中具有较高的辨识能力,进而加强对新闻内容的表现,实现核心内容与相关线索的和谐统一。其次,还应补充与电视新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促使新闻内容可以显得更加的丰富,更有说服力。

(三)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认可度

想要让电视新闻更好地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需要做到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社会大众自然而然地去关注电视新闻的内容。当然,电视新闻编辑活动的开展,需要针对其受众的特征与需求所在来对所需的电视新闻材料进行选择与组合,促使编辑活动能够更好地进行,进而使得电视新闻的内容可以让社会大众认可。例如,增加当地生活信息,表达民生需求,站在社会大众的角度上来维护其利益等。

(四)增强电视新闻的趣味性

动物趣闻篇8

关键词:娱乐记者;新闻真;道德责任;公众人物;隐私权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36-02

如今大众传媒已发展为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巨大的信息传播网络日益渗透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娱乐生活,乃至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国内传媒市场化发展,娱乐产业越发繁荣,娱乐新闻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但由于这一领域的“娱乐性”“特殊性”,使得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原则和界限变得模糊,近来部分娱乐新闻的报道方式和内容频频引发舆论争议,争议内容多围绕报道的真实性、道德性、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当某一问题的衡量界线模糊时,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正常现象,但需明确的是娱乐新闻传播者作为大众传播队伍的一员,基本的工作原则与底线不能因为所报道领域的“娱乐性”“特殊性”而动摇,对娱乐新闻生产的原则性要求和标准也不应与其他类型新闻有所区别,如真实、道德、监督等标签是应当始终坚持的准则。

一、娱乐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本质的要求,新闻学界和业界也始终在强调新闻真实的原则。1950年范长江在华东新闻讲习班开学典礼上向新闻传播者提出的四个信条中第一条就是“消息绝对真实”;2009年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把“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1997年版中的第四条上调到第三条,并作出细致规定“不夸大、缩小或歪曲新闻事实,不虚构或制造新闻事件”。然而虚假新闻现象仍然在如今的新闻业界频频出现,严重损害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传播者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为应对激烈竞争而盲目追求时效性、忽视报道质量,还有经济利益的诱惑等,是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娱乐新闻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关注和报道的对象本就是具有高社会关注度、讨论度的娱乐、体育明星等,部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职业操守和道德责任的媒体为吸引公众注意力,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失范现象,打“球”一些未经核实的猜测,或断章取义歪曲事实,进行有倾向性的报道,对大众进行引导和暗示。

例如,依据所谓的“照片”和“视频”作为证明进行肆意解读与猜测,然而此类“证据”往往只是当事人同行、交谈、吃饭等内容,完全无法证明其所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这种方式属于投机取巧的手段,以“既然无法证明是假新闻,就可以说是真实的”这种逻辑,始终游走在真实与虚假的边缘。

前段时间“全明星探”平台爆出某体坛明星的家庭内部纠纷,后证实为不实消息。当事人提出了法律诉讼,后“全明星探”了致歉声明。还有多位明星被报道“疑似”恋爱、“疑似”出轨,以及被谣传去世等例子,屡见不鲜。由于部分报道涉及的是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领域,这往往是外人难以判断和核实的,而被报道的公众人物也不可能对每一条关于自己的消息予以回应和澄清,或是对不实消息的媒体进行追责,于是很多事实真相大众始终不得而知。有时即使当事人作出了回应,舆论的争议和公众的疑虑依然会伴其而行,对其生活、心理、名誉、事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有人认为明星享受了公众身份带来的巨大利益,理应承受隐私权减少所带来的后果。但这并不代表明星毫无隐私权益可言,相关界限应如何衡量,后文将进行阐述。

新闻真实与否带来的影响是多维度的,除了对于被报道的当事人外,对大众的知情权、媒体的公信力、乃至对整个社会风气及意识形态都会有所影响,其重要性无需再赘述。身份赋予了新闻传播者相应的权利及社会影响力,如果其无法做到自觉自律,担负起对公众及社会的责任,长此以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持续发酵,不利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良性发展。

二、娱乐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一直备受争议的话题。由于公众人物往往掌握着更大的社会权力和更多的社会资源,或成为普通民众的标杆和榜样,这使得他们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巨大的不可分割性,因而其隐私权较之普通民众更加具有特殊性,有时需要在公众知情权面前进行适当的让步。这便给了某些媒体可乘之机,以“保障公众知情权”“满足大众好奇心”“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等借口为侵犯隐私权的报道正名。须知虽然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之间的界限尚无在所有情境下都适用的衡量标准,但某些基本原则是可以厘清的。

出于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以及满足公众合理兴趣的需要,公众人物有义务容忍新闻报道可能对其名誉、隐私造成的轻微损害。比如对于明星酒驾、吸毒、等违法乱纪的行为,或代言假冒伪劣产品等伤害大众利益的行为,媒体是应当行使监督权力,对其进行追踪报道的。例如前几年对于某些公众人物拖欠私生子女抚养费、暴力夺子等系列报道,还有隐婚超生的追踪报道等,都是娱乐新闻媒体正当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当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新闻媒体毫无疑问应当以公众利益为先;而当报道仅仅是为了“满足大众好奇心”时,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公众兴趣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为依据判断该不该报道。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隐私,如运动员的伤势情况公众有权知情;明星以青春容貌牟利,那么其是否整容,也应在公众合理兴趣之内。而当涉及公众人物阴私、家事等方面时,如不影响公众利益,原则上其隐私权应得到保障。魏永征教授曾提到,“兴趣不是抽象的,有正当的兴趣,也有病态的兴趣。人性固有的窥私癖属于人性中的弱点和病态,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传播媒介,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提倡正当的兴趣,抑制病态的兴趣,而不是相反,助长这种病态的兴趣,甚至造成社会公害。”新闻人扮演着“把关人”的职能,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注意报道的界限。纵观当今市面上的娱乐新闻内容,对公众人物进行积极监督,对社会公众利益起到了正面作用的相对较少;而在满足公众好奇心的新闻报道中,迎合低级趣味的报道则始终存在。

三、新闻报道中的人性伦理

新闻传播者既应该对社会公众负责,也应该为被其报道的主人公考虑,尊重采访报道的对象。记者柴静在采访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的父母时,面对张妙母亲的哭泣,选择了停止采访;《南昌晚报》记者在《千余市民自发吊唁好刑警》的采访中,面对牺牲刑警伤心欲绝的妻子,也选择了放弃采访,这都是出于人性和道德的考量。反观另外一些媒体,在公众人物重病住院的情况下仍费尽心思潜入病房偷拍,甚至致其病情恶化;还有在明星离世后潜入太平间偷拍遗体,以及直播去世现场和殡仪车等,丝毫没有体现出对死者及其亲友的尊重。

在人性与道德的标尺下,“追求真实性”“追求新闻价值”一类标榜新闻专业主义的理由已不足以成为做出上述行为的借口,报道内容必须全部真实也不等同于真实的内容全部都要报道。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诱惑以及法律约束难的现状,新闻人做出怎样的选择往往依赖其价值主张和价值判断。“一个道德的媒体,其道德性只能通过所属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新闻行为中体现出来、实现出来。”作为新闻传播者,懂得尊重人格与敬畏生命,应是基本的素养与底线。

四、结 语

权利和义务总是相伴而生的,身份赋予责任,娱乐新闻传播者理应认识到大众媒介将对社会舆论及社会意识形态带来的影响甚至是构建作用,自觉遵守新闻传播者的普遍工作原则,履行应尽的义务,这一点不能因为所报道领域的“娱乐性”“特殊性”而动摇。公众对于新闻传播者的身份期待是要求其担任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权力的“监督者”、环境的“t望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与此相对应的身份责任就是监督社会,为公共利益鼓与呼。依据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的理论,大众传媒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如果不加以控制,其为恶的可能性更大。作为公众的议程设置者,大众传媒如果一味引导娱乐化风气,造成“全民娱乐”的局面,社会大众将被培养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失去独立、批判、严肃思考的能力。

除了期待新闻传播者的自觉自律外,法律的约束以及来自社会大众的监督也是规范新闻报道操作方式及行业道德的有力途径。法律和道德是底线,新闻人的职业精神和监督职能是追求――法律和道德决定了不该报道什么,事实真相结合公共利益决定了应该报道什么。希望不仅是娱乐新闻传播者,所有新闻传媒工作者都能明确并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及道德责任,在手握权利的同时,肩负起对社会大众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魏永征.警惕把“狗仔”合理化的取向――香港“狗仔队”文化的借鉴[J].新闻界,2014(10).

[2] 魏永征,傅晨琦.“公众人物”不是“狗仔”报道的挡箭牌[J].新闻记者,2014(5).

[3] 杨保军.新闻道德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动物趣闻篇9

只有导语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了,观众才可能有耐心把整条新闻看完。因此,电视新闻导语是最费心思的,也是电视新闻最出彩的部分。

电视新闻导语写作要点

1.凸显“新鲜”。

电视新闻要体现出新闻的“新颖”、“新鲜”来,也就是电视观众认为的亮点,要把新闻中的亮点、新鲜点写到新闻导语中,而且这个“新”、“亮”要突出在何时何地何事上,把关键性的“点”显现出来,激起观众的好奇和兴趣。需要强调的是,何时是指最新的一个时间点,即常说的最新动态。

2.简明扼要,立足于“短”。

电视新闻导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开门见山,用最简洁凝练的字句,把新闻中最精彩最重要的点凸显出来,力求一语道破新闻主题。记者不能像写小说或者记叙文那样铺开来写,同时又不能因为忽视了细节而导致留给观众一个“不知道新闻说什么”的印象。

3.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活泼。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一个区别在于,电视除了文字、画面外,还依赖于声音传送,因此,电视新闻导语不能忽视观众的听觉感受,要把电视声情并茂、视听兼备的优势表现出来,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导语,在贴切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同时,让观众倍感亲切,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

电视新闻导语几种写作手法

1.悬念式导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导语中避开直接交代事实,而是利用新闻本身来设置一个“谜”,引起观众的兴趣、好奇和思考,然后再在正文中揭示谜底,让观众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这是一种在电视新闻中常用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新闻导语写作模式。

2.叙事式导语。用讲故事的形式写新闻事件,将索然无味的新闻事件进行故事化处理,增加其趣味性。这是现代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趋势。故事化的新闻当然也就要求新闻导语采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叙事”,让导语会“叙说”故事,打动观众,吸引观众注意力。这样的新闻更加显得生趣盎然,让观众增加现场感。

3.拟人式导语。把对事物及动物的报道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国外及港台电视新闻节目常用的一种手法,在国内电视新闻中也可进行尝试。如报道熊猫“欢欢”在日本生活的一则新闻。由于这两只可爱的熊猫初到日本时对新环境不适应,身体状况欠佳,这则新闻的导语用上“茶饭不思”、“有点沮丧”等词语,使观众倍感亲切。

4.提问式导语。也就是问题式导语,即在导语中提出观众所关注的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然后将问题的现象报道出来,同时通过新闻分析与追踪,将现象背后的原因发掘出来,给观众以思考或惊醒。提问式导语比较适合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电视专题新闻。它和悬念式导语不同,悬念式导语侧重于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而提问式导语更倾向于站在观众的角度,把握受众的心理,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来引导观众思考、阐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见解,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5.参与式导语。也就是电视新闻在开始播放的时候,就直接说明记者以耳闻目睹的方式参与到新闻事件现场,用最简练的话语向观众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等,让观众仿佛跟随着记者到了现场一样。观众的真实感强烈,现场感觉突出,从而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新闻的最新动态。

总之,导语是一则新闻的灵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新闻想要争取更多观众,就要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让导语以奇句夺目,使观众一见而惊、不忍而去,必须在导语写作上下大功夫。

参考文献:

[1]尚立荣:《电视新闻导语写作》[J].《科技传播》2011年第24期

[2]刘洋:《浅析电视消息类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J].《媒体时代》2011第6期

[3]陈红梅:《用导语吸引观众的眼球》[J].《记者摇篮》2009年第10期

[4]蔡屏叶:《浅议电视新闻导语之“先声夺人”》[J].《今传媒》2010年第1期

动物趣闻篇10

【关键词】新闻素材;教学效率;阅读量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手机、电视、报刊、网站、微博、微信上形形的新闻信息充盈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初中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技能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使用新闻资源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闻资源,可以开阔语文教学平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基于新闻资源的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新闻资源的有效运用。

1.在课堂导入中引用新闻资源

课堂导入是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角度来说,课堂导入如同一扇引领学生走入知识殿堂的大门。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拥有开启知识殿堂大门的能力,设计好的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这就需要课堂导入结合教学现状细致地开展,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好习惯。而新闻素材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的特征,能在第一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轨道之中。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新闻素材来设计课堂的导入,以发挥课堂导入对教学活动的积极效果。如在教学《创新作文大赛———场面描写》这节写作课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对场面描写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2014年世界杯巴西与德国对战解说员的解说,以此导入课堂教学,然后让学生分析解说员的解说词。解说词描写了气势澎湃的比赛现场,并且把两队之间的交锋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予观众瞬间的感动,这些感动令人回味。通过解说员对足球比赛场景的描写,我们可以思考平时如何描写熟悉的场景。通过新闻素材的导入,自然抓住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为一节课的开始做好了铺垫。

2.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闻素材扩充阅读量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效融入就是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推动知识容量最大化地实现。运用新闻素材,可以培育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语言知识由理论变为实践的应用能力,这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习惯形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播放各种媒体对邓稼先的相关报道。例如《扬子晚报》在2016年7月29日这样报道:“邓稼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荣誉称号,他从辞世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13年了。邓稼先还是中国第一颗氢弹和原子弹的理论方案的设计者。可以说,他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在做人做事方面谦虚低调的‘普通人’。他隐姓埋名、不求任何名利,在病危之际,依然关心原子能的有效和平利用方面的问题。”[1]之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1999年9月中央电视台对“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事迹。这些科学家可能是邓稼先,也可能是其他致力于核武器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这些科学家不计较金钱与荣誉、为科学事业忘我的奉献精神、独特的个人魅力、高尚的思想品德,必然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学生对邓稼先这样的英雄人物就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对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网上对邓稼先的评价和介绍非常多。如果教师让学生采用大量的阅读方式,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采用新闻材料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对邓稼先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拓展文本视野,探究邓稼先生前事迹和主要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添加音乐,运用“披文入情”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由衷热爱科学,升华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3.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新闻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新闻报道素材,就是记者用提炼、精选、浓缩的方式,加工生活资料和生活事件。教师如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素材,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生活圈子,把视野由教科书转向丰富又广阔的社会,这对丰富学生的作文写作素材、活跃思维是非常有益处的。通过新闻素材,还可以引导学生多维思考问题的能力,拉近学生与时空、与丰富多彩世界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关注程度,培养深层次探究新知识、吸收新知识的分析能力。新闻素材在作文中运用,可以令学生的写作更加大气、有深度,避免稚嫩的“学生腔”,引导形成新闻文风特有的清新、简洁、明快的写作风格,从而面对任何主题的写作内容。在文字写作风格上,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在写作过程中表达真实情感方面,采用新闻案例,能用真实事件去打动人、感染人,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浪花———记一件事》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电视台热播的新闻《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来上写作课。笔者先让学生观看新闻,然后指出这些人物对2014年中国的影响在哪里,从哪些细节可以充分体现和证明。这样学生就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环境、心理、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些新闻人物的形象,进而学习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要成功描写一件事,必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着手。通过这些步骤,学生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写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