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含义十篇

时间:2024-04-11 11:25:05

创新意识含义

创新意识含义篇1

关键词:图形符号 象征性 多义性 原创性 个性化 平面广告设计

中图分类号: 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091-02

1图形符号与它的象征性

从来图形和文字就是全人类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图形具有传达信息直观、明了、美感、悦目、大众化等特点而独具魅力。特别是图形具有与其它事物多项关联的特性,这就使得图形符号具备了象征含义,从而也使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大放异彩。

1.1图形符号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符号是不可替代的内容之一。图形符号是现代设计中普遍使用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纹样和标志标识等更注重象征意义的图形。图形作为一种符号,是用以传达某种信息的载体,它代表或者指向某一事物。图形符号不同于记号。记号只是指明某一事实,它不能使人的心里转换到别的对象,而只能被解释为被其所规定了的某种事物或某种状态,它属于一对一的单纯识别关系。但是,符号却能引起观者的连锁反应,能够引起观者举一反三的思维,从一事物联想到多事物。符号包括有:主体、符号、概念、客体,具有概念的功能,能够反映某种意义而且易于识别。

苏珊・朗格曾经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他认为符号分为“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两种类型。“艺术符号”指艺术品整体传递出的符号,而“艺术中的符号“指作品中具体的符号。图形符号用于平面设计中,其艺术性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图形符号从“艺术中的符号”转换到“艺术符号”所产生的作用,而这一转换又是依赖于人脑的联想和想象完成的,这也体现出了图形符号的象征含义。

1.2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

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大多数图形符号被设计时都同时具有审美和寓意的双重目的,即使是完全从视觉美感出发的随意设计的图形,也将会对人们的大脑造成相关的联想而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他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做是代表其它东西的某种东西,”意大利符号学家艾克对它这样定义。 用看似毫不相干的符号来表述某一主题或概念,这时它就有了象征的内含。用视觉图形表述抽象概念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用“鸽子”的可视图形表达“和平”的主题,用“几何图形”表述“现代”一类的概念,用古老的“纹样”来表述传统的寓意等等。这正向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所说的那样:“所有的纹样原先设想出来都是作为象征符号的”。

1.3传统图形符号的象征性

传统图形符号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深入民心,丰富广博,多姿多彩。它包括建筑样与建筑装饰,历朝历代的服装样式于服饰,各个历史时期的器皿样式和图案装饰,园林艺术,民间服饰,民间艺术、书法绘画,雕刻雕塑、图腾美术等等。传统图形符号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演化而形成的,具有某种定式。由于历史发展的规定性,传统图形大都具有祈福避邪、祈求吉祥平安等象征意义。比如:牡丹图案象征富贵祥和,狮虎图案象征威严尊贵,梅兰竹菊象征君子雅士,龙形图案象征帝王至尊,就是花生莲子也象征着多子多孙等等。其中有借音寓意的:蝙蝠图案寓意幸福翩翩飞来,双鱼图案寓意连年有余,红枣、莲子、花生图案寓意早生、多生、且有男有女;有借形寓意的:福字倒贴寓意福到家中,五谷图案寓意人寿年丰,二龙戏珠图案寓意欢乐祥和;有借义寓意和多项寓意的:幼芽、大树、荷花、竹子、雄鸡、山形、水纹、祥云、风鸟、喜鹊、梅花、鸳鸯、连理……这些传统的图案纹样承载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情感,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反映出艺术的魅力和人的某些精神需求。传统图案枝繁叶茂树大根深,是设计中最宝贵的资源,是启发图形设计的极佳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4现代图形符号的象征性

现代图形设计与时俱进,变化无穷,视角独特,形式新颖,包罗万象。现代图形的题材更为广泛,出现了大量的抽象图形,包括计算机随机设计的图形,显微图形生成的图形,太空宇宙宏观图形等等。这类图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具有新的寓意和象征。比如:“几何图形”通过给人造成的视觉心理感受,体现它的象征含义:圆形具有团圆、祥和、柔美、完整、包容等寓意,方形具有稳固、肯定、明确、坚实等的寓意,三角形具有趋势、动态、进取 、求变,锐利、不安、危险、等寓意,不规则几何图案有无序、动荡、激越、变态、扭曲、活力等寓意。再如:X光拍摄的人体血管图对于网络时代的象征具有很强烈的现代感和独特的视觉美感。

1.5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多义性

图形符号象征性具有多义性特征,这是由图形与其它事物的关联性决定的。它有形态方面的关联,性质的关联,意义的关联,有直接关联,有延伸意义的关联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关联都会引起观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图形象征的多义性由此而产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传统习惯,,文化结构,民族性格,地域特色,职业等因素的作用,人们对同一图形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也体现出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多义性;再有,由于历史发展,时空变换,观念更新等因素,也使得图形符号的象征性产生了多义的特征。

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它有约定俗成的;有通过社会发展,文化交流,新事物诞生等原因不断形成新的象征含义的;也有正待被发现或生成中的。这些特点与平面广告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图形符号必须准确传达广告设计的主题概念,必须巧妙的象征主题含义。

2图形符号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和多义性。一方面,这种基本的象征含义容易形成某种定式,这使得它具有便于认知和解读的特点,但也易于出现雷同和缺乏个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图形的象征含义是通过人的联想和想象完成的,由于人所处的地域文化,社会习俗,职业特点以及关注角度等原因而形成理解上的差异,更形成了图形象征性的多义特征。为此,设计师应当把图形已经具有的基本寓意作为基点,运用联想和创想思维对图形的寓意做进一步的拓展,以赋予图形更多的象征含义,使图形符号能更好地述求于广告创意的主题。

2.1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功能分析

图形符号象征性具有能指功能和所指功能。能指功能指的是具体符号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着不同的指向性。它是一种用甲说乙、甲说丙、甲说丁……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要求设计师通过已知的象征去象征未知的主题,或者说用一个符号去象征指涉更多的主题。比如:龙形图案曾经象征皇权、国家、民族、祖先、天、地、水、火、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龙“又被赋予了精神、文化、传统、创造、传承等等寓意。又如:@是网络中的一个符号,它既有有象征电脑、互联网的含义,另外,还象征着现代、交流、信息、跨越、联络、沟通、等等,同时它也可以象征虚拟、空虚、陷阱、黑暗、距离、期盼、愿景等。所指功能指的是,不同的符号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内可以指向同一事物。它是指用乙说甲、丙说甲、丁说甲……的思维模式。如:我国传统图案中,长寿的主题可以用松柏来象征,用寿龟仙鹤来象征,用日月山川来象征等。

2.2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动态性

图形符号会随着时空的变化必然的不断的产生出新的象征含义。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图形符号象征性也是如此。它既有约定俗成的一面,又有不断被赋予新意的一面。时空的变化赋予了事物新的含义,而代表或象征事物的符号也在发展变化中适应着事物新的含义。这种旧事物的不断变化和新事物的相继诞生,就要求设计师去关注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动态特征,挖掘其新的寓意和新的指向。比如:2001APC会议使得“唐装“走向世界,08奥运使得“中国结”、“方块字”、“太极拳”风靡世界,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孔子学院”,当下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将“中国建筑”等一批批中国元素不断地推向世界。象征中国,象征崛起,象征腾飞的寓意在这些符号中尽显无疑。同时这些图形也成为了国际语言的一部分。

2.3图形符号的设计与创新

创新创意是一切设计的灵魂,是一切艺术活动中最鲜活最具感染力的因素,图形符号的设计更是如此。创新创意是思想的火花,是智慧的结晶,它每一次新的独具美感的、传达着强烈象征含义的有特别指向的设计,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审美理想。平面广告的图形设计是有明确主题指向的,利用图形语言准确巧妙地寓意主题概念,可谓设计中的设计,这种创作中的创新是依托创意实现的,它的定位是准确、新颖、巧妙。既指向明确清晰,表达婉约含蓄,机巧幽默。有如常听到的赞誉词 :妙笔生花、妙趣横生、妙不可言、奇妙无比,都是对艺术的肯定和欣赏,又如对另一类作品的“恭维”:索然无味、平淡无奇、牵强附会,好的设计会使观众得到赏心悦目、引人入胜,浮想联翩之效,在美妙的联想与想象中享受艺术体会意义,而面对那些平庸之作时,则会有隔阂隔离之感,不屑一顾或近进而远之。

图形符号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创想和创新的过程,首先是观念创新,题材创新,图式创新,图形符号象征含义的创新。图形符号设计中的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旧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融入新的概念,新得的结构,图形符号的象征要有新的指向和内含。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设计师需要具有先进的理念,宽广的视野,新鲜的角度,有对新事物的敏感,对原有符号的充分了解,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深刻挖掘图形设计中从视觉形象到象征内含的原创性和独特性。比如对“沟通”这一主题的诉求,可以用几何形、音乐、Email、@、短信表达,可以用江河、空气、道路、桥梁、植物、建筑、绳索、栅栏、梯子、交通、管线、水进行表达,可以用太极图形、文字符号、古装甩袖、中式盘扣、茶具、民族符号、会址、标志物、旗帜来表达,还可以用肢体动态、拥抱、手、嘴、血、等等进行表达。在图形符号的设计中,对旧的题材审视时要有新视角,新创意;对新事物新题材要勇于开拓,勇于涉猎。

2.4图形符号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图形、文字、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语言,由于图形符号具有的独特的象征含义,使得图形语言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应用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着广告设计的成败得失。平面广告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于图形符号的设计与创新。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下,图形符号象征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这也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全球眼光世界意识,必须紧随时代与时俱进,必须贴近生活关注时尚,必须善于收集信息发现趋势,必须拓宽思维努力创新,必须设计出富有新意的图形符号,使其能够更合理、更准确、更巧妙的指向或述求于广告的主题,从而获得具有原创性和个性化的创意设计,使图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

注释: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创新意识含义篇2

【关键词】创新 知识创新 知识创造

一、创新

1.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误解了创新的含义,以为只有重新发明才叫创新,而执著地不断改进原有产品不叫创新。创新只有两层含义:一、从无到有;二、新的排列组合。从无到有是指原来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把它发明出来了,比如爱迪生发明出电灯,这就是创新。新的排列组合是指发明家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已有的两个或多个事物,组合在了一起,出现了新的使用价值。比如MP3手表,手表是已有的事物,MP3也是已有的事物,有心的发明家把两者通过一定的手段组合在了一起,产生新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创新。由此可见,虽然天才般的发明创造的确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意义非凡,但如果我们能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努力使之臻于完善,也是莫大功绩。

2.创新的意义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要充分认识科学创新的时代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市场竞争也逐步加剧,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纵观全局衡量自己,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二、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获得新知识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将新产生的知识传播,转化,成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与服务。知识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新的发现、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

从知识流的角度来说,可以将科技活动看成是简单的由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开发三个阶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线性链接过程。“创新”的思路如果被纳入进科技活动,再将其引入经济的领域,赋予它经济的内涵,那么就能称之为“科技创新”了。国内外有不少学者都是通过这一角度提出科技创新的。

知识创新,即横向拓展“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知识创新为知识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知识创新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知识内容,而且在内容外延上也覆盖了知识领域和经济学领域。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技术创新也将在知识经济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三、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1.两者紧密联系

创新是基于较大范围的市场及非市场的知识流,创新贯穿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需要各个环节及参与主体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也可能会需要他们再继续创造相对应的新知识。每个参与主体都在释放和获取知识,与此同时还在进行着知识的配置,最后会形成一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现在各种产品、产业、市场和制度当中。这也就是广泛被学术界称之为“组织的学习过程”。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造,它贯穿在整个的创新过程中并且是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把知识创造从创新的过程当中单独分离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知识创新和其他各类创新活动分离开来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缺乏基本的科学基础,而且也阻碍了人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创新的科学含义,不利于掌握和了解创新的根本内在规律,也不利于创新活动正常、健康的发展。

知识创造即新知识的获取,因此创新过程其本质就是学习。当然,这里所指的学习绝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吸收外界知识的认识过程,而是指一个能动地可以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不论对组织还是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建构全新知识的过程。而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是组织的学习。所谓组织的学习,是指把分散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单独个体上的个人的,分散的,并且可能会因为个人的流动随时流失的,以及相当数量模糊的知识(也可以称为缄默的知识)逐渐组织化、群体化、明晰化、结构化,最终形成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创新绝对是个高度集体性的活动,“任何单个的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创新”。可见,创新就必须开放,不开放就无法创新。创新则是多种知识集成在一起的结果,没有集成也很难有创新。

2.两者相互区别

创新与知识创新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创新是指在经济系统中引入某种“新组合”,比如可以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一些概念都理解成某种经济行为,但是知识创新却是知识在市场上的实现过程。它们之间也并不是单纯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是有着严格的区分:从内涵上来讲,创新指的是运用旧的知识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而知识创新指的则是将所有形态的知识全部经济化;从目的上来讲,创新是为了追求新的发现,探索出新的规律,积累到更多的知识,而知识创新则是为了在市场上能够实现新思想、新知识的价值;从主体上来讲,创新的主体既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组织;而知识创新的主体却是“产”、“学”、“研”等,在这当中,“产”又是“核心的主体”,“学”、“研”则是“协同的主体”,因而体现出的是主导多维性;从形态上来讲,创新仅仅是指创造知识自身的活动,而知识创新却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具有某种经济学上的意义;从最终目的来看,创新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而知识创新的成果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生产力,是成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http:///view/15381.htm

[2]刘劲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概念的再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3]王东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创新意识含义篇3

第一,作为基础教学,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国内的素描教学沿袭着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态的素描教学体系,对造型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通过技巧的传授来获得保障,从而对造型能力的认识比较容易偏向于技术的层面。然而现代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和艺术观念,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趋向丰富和多元化,许多领域是传统素描教学未能触及的。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目标。其特点是,通过素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再现客观物象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技巧,而且通过素描教学能够使学生去掌握视觉艺术的规律、了解艺术的认知知识和增强艺术表现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使之具备完整的艺术的感知、评价和表现的能力。虽然对于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素描教学中也部分地有所体现,但不够全面和突出,而且缺乏相应教学模式的支持。

第二,素描教学应以先进的素描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运用素描语言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纳入素描教学的范畴。由于受到高考模式和传统素描教学的影响,建立在传统意义之上的素描理念影响着众多学生对素描的认识,造成了学生对素描缺乏完整的认知,并且影响到学生在素描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和表达能力。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对素描固有的认识,有必要在素描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素描理念去引导学生。那么,何为先进的素描理念?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准确、全面地理解素描的含义。关于素描的含义钟耕略先生有过这样的描述:“素描是一种用铅笔、粉笔等媒介,以线条来描写物体或景象等的艺术。素描并非只局限于描绘的技法和功力,素描应该是指导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和演绎其内心的理念的有力工具;素描应当主导艺术作品构成的方式、表达的层次、轻重的掌握、虚实的变化和感染力的凝练,是形成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内容。”②笔者以为以上所言比较恰当地概括了素描的基本含义。其次,全面架构素描的内容。时至今日,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写实绘画形态的主导地位。素描的内容不仅涉及写实绘画形态的知识材料和表现形式,还涉及到其他绘画形态的内容。素描知识不仅包括系统的规律性知识,还包括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素描的知识及相应材料去完成具有个性化意义的艺术表现。再次,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笔者认为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应该成为当前素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素描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使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来艺术地认识自我和艺术地探索世界的有效平台。

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对素描语言的认知服从于以真实地再现客观为基础的造型的需要,并集中于技术的层面,学生缺乏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未能全面认识到素描语言的艺术价值。因此,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类型和基础教学的内容,应该由原来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转变为进行艺术思维的方式之一。现代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语言的技巧,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把对素描语言的应用纳入更高的艺术要求和更为广泛的表达领域,而且通过素描教学使素描真正成为学生艺术地表达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学会艺术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这既是对素描本质的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改善当前素描教学的需要。

第三,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纳入教学的范畴。有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容一直是国内素描教学的软肋。其消极影响表现为:阻碍了学生在艺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目前在素描教学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内容是当前素描教学应当予以关注并加以改善的重点。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素描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调整:

第一,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树立以现代的素描观念为基础的全新的素描思维模式。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传统的素描思维模式可谓先入为主,主导着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由于传统的素描从观察方法到素描的表现方法都有着既定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于诸如素描的空间、虚实的认识,结构和透视等方面知识的认知,都存在着惯性的思维模式,学生只需照本宣科,并以模式化的素描样式为榜样不断地锤炼技巧。实践证明,学生因此具备较强的写实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弱,缺乏从事高级艺术活动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有必要采用包含了现代素描观念(这里提及的现代素描观念是指吸取了现代素描艺术的优秀成果,符合现代艺术思维方式的素描理念)的素描思维模式来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比如以现代素描观念所确立的全新的空间观、虚实观、结构观和透视观来充实或替代原有对空间、虚实、透视、结构等方面的认知思维模式,以此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素描思维方式。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对创造性思维规律的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建构学生以创造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描思维模式,最终形成学生的艺术创新的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而设置新的教学课题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以写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目前素描教学主要的教学形式。由于其固有的知识传习模式和相对狭窄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全适应现代素描教学所涉及的广泛内容和对教学形式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倚重。针对目前的素描教学而言,需要采纳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补充和调整原有的写生课堂教学,通过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拓展素描教学的内容和满足素描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要。

目前的素描教学还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随着国内素描教学改革的深入,对于素描教学相关问题(如有关素描教学的内容、素描教学的评价等)的探讨将进一步展开,并且针对素描教学各方面问题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化,由此,素描教学将趋向于更加完善和合理。

注释:

创新意识含义篇4

[关键词]施教者;引导者;转变;分数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37-01

生活中处处有分数,但是W生很少用到分数。因此,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后,学生虽然懂得了分数的概念,但是没能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逐层深化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含义。

一、设计导语,有效引入分数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教师在讲解一个新概念时,需要对学生逐步地引导,让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入手,感受概念的含义,提高理解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引入阶段,教师要为讲解的内容做好铺垫,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所要学习的知识中。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索,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属于相对抽象的概念,因此,我设计了趣味性的导语和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在授课开始时,我说道:“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各不相同,并且姓氏也多种多样。你们知道自己的姓氏吗?”学生纷纷报出自己的姓氏。我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将数学看成一个人,那么数学姓什么?”学生答:“姓数。”我继续引导:“很好,数学姓‘数’,这个‘数’又包含了小数、整数、分数等,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分数。在这之前,请你们说说对分数的理解。”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我说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你们之前对分数已经进行了探索,不过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吧。”

利用有效的导语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前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索,感知分数的意义

学习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很多情况下,学生仅仅理解了知识,但却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成为教学的引导者,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的深刻。

教学时,我对学生进行了逐层深化的引导,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的是承担一个引导者的责任,将很多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去探索。比如,我对单位“1”的概念进行讲解后就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个“1”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代表什么。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明白“1”既能代表1个物体,也能代表一个数量、一个年级等。接下来,我才引入单位“1”的概念。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分数,引导他们思考什么东西还能看作单位“1”。学生有说一个圆的,也有说一条线段的。我提问:“你们能够利用手中的材料自己‘创造’分数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拿着纸片进行折叠,将其分成2份、4份、8份,并指出整张纸片可以看作单位“1”,对应的每一份分别可以用1/2、1/4、1/8来表示。这样,他们就“创造”了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分数的理解自然就更加深入了。

三、交流总结,全面理解分数的含义

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需要给学生讨论交流的空间。很多教师觉得小学生自制力差,让他们去讨论交流很可能会导致教学秩序变差,最终难以把控。其实有效的讨论交流活动不仅不会浪费课堂时间,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设计合理的的问题,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最后的交流总结部分,我拿出学生折的纸片(纸片被分成了四份),将其中的三份用彩色笔涂上颜色,并问道:“带颜色的部分有几份?”学生表示“有三份”。我继续问道:“这个纸片一共被分成4份,而我们取其中的三份,那么这三份就是这个纸片的四分之三,你们能说说‘四分’是什么意思吗?‘之三’又是什么意思?其他没有涂颜色的部分又代表什么含义呢?”学生就此展开了讨论交流。最后,我对分数的含义进行了板书并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创新意识含义篇5

关键词:民俗;吉祥符号;再创造

1民俗吉祥符号的寓意

民俗是古代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也是国家需要传承,民族需要沿袭的一种文化。符号就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的对象,在某些事物中的物体结合在一起,使某些物体代表一定的事物,当这一规定被人们接受,从而成为人们的认知一致,从而成为事物的象征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民俗符号是最具独特的社会文化,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民族、宗教等文化形式,更包含了哲学、艺术、宗教、民族风俗。民俗吉祥符号都有自己特点的象征和寓意,根据不同民俗习惯,吉祥符号自然也就不同。

2民俗吉祥符号再创作

每个民俗吉祥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要想更好地将此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就得了解当地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习俗。将其提炼、在设计出具有民俗风格,又有当今现代气息的吉祥符号。两者时代的结合;不同元素的结合;地域习俗的结合设计,就是民俗符号再创作的一种手段。当然这种再创作,不是要改变原有的民俗符号,也不是要改变原有的民族习俗。只是基于原有的民俗符号形态,再设计演变成新的图形符号,惯于新的含义,供商业使用。这也商家们营销的一种手段,给予商品一种新的“外衣”。

3民俗吉祥符号视觉传达设计中再创作应用

3.1吉祥符号的再创作应用

如今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的追求也要满足方方面面,风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风水不是迷信,它只是一种心理暗示和精神上寻求的一种寄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带有暗示的符号和图形,吉祥符号更是大众们的首选。利用民俗吉祥符号的约定图案,通过再设计让人们心中形成另一种新的暗示和寄托。传统的吉祥图案“中国结”应用十分广泛,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整个标志是从中国传统的“循环长结”吉祥图案演变而来的。迂回和往复的线条代表着现代通信网络,这意味着联通公司一直处于有条不紊的良好状态,并且通信的业务通行无阻。它也象征着中国联通业务可以日久天长,公司发展可以连绵不绝。中国吉祥图形符号的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华文化图案的源泉。如“方胜”图案被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成司标。是民族意识与现代意识的结合,与自然贴切,无牵强感;符号注重概念,蕴含大容量,富有哲理,为人联想,形象多变,应用性很好。比如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的logo设计是结合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现代审美观。Logo设计的聪明借“方胜”设计的基本框架。“方胜”是具有中国文化的吉祥图形,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良好祝愿,并搭配“盘长”的图案,传达了历史的哲学,生生不息,相辅相成。这是饱含幸福的情感诉求,有积极的正能量的吉祥符号,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民间。

3.2吉祥符号再创作的象征意义应用

每个图形形态和吉祥符号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就是象征意义。不同的象征意义,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气息。以吉祥图形和吉祥数字为元素的企业形象符号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标志整体结构源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用约定俗成,在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吉祥符号。具有特别的民族情感元素的传统吉祥纹样的设计处理方式,以及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深刻含义的设计应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可以得到肯定和应用。视新广告公司设计的摩托罗拉公司年度报告书,也选用了具有象征意味的传统吉祥图案。

用了丹凤朝阳图像,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使美国企业融于中华文明精髓。在公司的年度报告,也恰当地运用了中国的象征和成语等表达手法,准确且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地区的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影响。利用民间吉祥符号进行应用设计,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意义,因为民俗吉祥符号的再创作的启发,源于老祖宗的文化奠基。所以,不要跟风使用古典吉祥符号,要把握其本质,去其糟粕、取其文化的内涵,然后自然地在设计中应用。这一点上,设计师们应该向靳埭强先生学习。将传统的民俗符号加以装饰后,新潮的符号和纹样就会便于世人使用设计,这是财富,留给现代人们的一大笔财富。古为今用,不断继承祖辈的东西,这是身为中国人民的福气,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资源!需要更多的人去创作、去发现、去利用。

参考文献

[1]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创新意识含义篇6

跨学科课程设计师。曾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天象馆任科学老师和天象解说员。本科于美国主修小学教育和早期教育专业,辅修跨文化研究

我是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关注“创客”及“创客教育”的。那时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很少能看到国内关于创客空间或创客教育机构的文字,只有在各大英文创客教育网站上瞎逛,并厚着脸皮进了一个又一个创客教育群,开始接受创客精神的洗礼。自从李克强总理今年1月参观了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八个字写进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忽如一夜春风来,我的朋友圈中关于创客的报道如千万梨花绽放。一夜之间,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创客”一词摇身变为“创业”的代名词。我猜想这种“新常态”除了与政府政策推动有直接关系外,也可能与我们的语言有着间接的关系。毕竟“创客”和“创业”两个词的中文字面同根,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而英文中的maker、tinker就很难让人立即联想到entrepreneur或start-up。

想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追根溯源为“创客”一词正名。语言这东西本身就是很私人的,是基于文化圈的(比如北方的你觉得“粽子应该是甜的”,而南方的我觉得“粽子本来就是咸的”),并且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比如我和我爷爷对“苹果”一词的理解就有天壤之别)。我决定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刚刚受了两个小小的刺激:一是在一个创客教育群里看到几位老师在聊是否坚持使用金属材质的创客套件,二是我在朋友圈里提了一下我最近在做创客教育的课程设计,一位朋友问我是不是针对想要创业的年轻人设计课程。在大家大谈创客教育时,我很想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说说我们饱含满腔热血做创客教育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创”

正在写这一段的时候,看到群里面创客老师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探讨“创客”中“创”的含义。很有意思的讨论,可对于我来说,从英文到中文追根溯源究其本意到底是“创意”还是“创造”,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必须明白我希望赋予“创”这个字什么样的含义。这会直接影响到我的课程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比如,我如果希望赋予“创”这个字“创意”的意思,那我会去反思:我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引导我的学生转变惯性思维,帮助他们孵化打破体制的真创意呢?如果我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让学生跟着我亦步亦趋地模仿,那我在自己的教学语言中,有没有真正体现出我尊重学生的创意,并要努力帮助他们将创意转变为现实呢?

同样,如果我想要赋予“创”字“创造”的含义,那我会进一步思考什么才能够称得上是创造。学生依照说明书或教学视频给出的步骤,制作出了一辆一模一样的火星探测车,这算得上是创造吗?如果算得上,那我这节课和美术老师教的手工课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仅在于学生作品的酷炫程度不同吗?我在给学生们布置动手制作任务时,我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否给学生过多的限制,或者任务定义得太过模糊,以致阻碍到学生们主动创造的积极性了呢?

除了“创意”和“创造”,我其实还希望能够赋予“创”字“创建”的含义。创建什么?创建联系。在一步步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我需要反思:我给学生们设计的每一次动手创造的活动,能否真正帮助他们创建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所处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生活细节探究式的关注?我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到底是采用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还是采用了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法,即用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创建他们在动手探索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重建或深化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关于“客”

大家在说“创客”时,好像都会直接忽略掉“客”字的含义。可能是觉得“客”字仅指“做什么的人”,没啥特别深刻的意蕴吧。钻牛角尖的我会很在意“客”的含义,因为在我心目中,“人”虽只有两笔,却是一个很有深意的字。我认为只有把“人”这个字理解好,我们才可能做得好教育。说实话,如果你对科技比对“人”更感兴趣的话,你可能只适合当一个安静的创客,却很难成为一位优秀的创客教育者。我目前接触到的创客教育课程几乎都以科技产品为核心:3D打印机、乐高机器人、可视化编程、MakeBlock、Arduino、Raspberry Pi、littleBits……所以一说到创客教育,就给人特别高大上的感觉,让人不禁心生向往。可我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教育创客群里面大家分享的创客空间与创客教育机构的文章中,都会附上很多炫酷的科技产品和智能玩具的图片,而我对这些好像一直都不太热衷,我反而会去追问:玩这些炫酷科技产品的“人”在哪里?我会去关心,这门创客教育课程“人”在整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的思考到底体现在哪里。我会很想知道,这节创客课有没有真正启发“人”去思考自己与科技、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关于“教育”

别以为创客教育听起来很潮,就一定很科学、很先进。其实如果你不懂教育,很有可能会把高大上的创客教育做成传统的授受主义(instructionism)。不相信吗?我这就打开我手边的《剑桥学习科学手册》(TheCambridge Handbook of Learning sciences )翻到第一章,一起复习一下授受主义的几大特点。

知识是有关世界的事实以及问题解决的程序集合。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这些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当人们拥有了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时,就被认为是受到了教育。

教师是大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持有者,他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首先,应先教授一些较为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再教授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简单”、“复杂”的定义,以及学习内容的顺序,通常是根据教师、教科书作者,或者是数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等专家的研究决定的,并非根据学生实际上如何学习而定的。

检验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方法,是测试学生获得了多少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逐条看过去,你是不是觉得每一条都很熟悉?你在你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的每一节课中是不是都能找到以上每一条的影子?

你告诉我,你的课程能够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但我深知,只有当学习者清楚在真实世界和实际情况中如何运用你所教的东西时,你所教的陈述性或程序性知识才能称得上是有用的知识。你的课程设计中如果仅体现了教师需要教哪些知识点,而没有一点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已掌握的先验知识的预评,没有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观点,没有让学生反思与分析自己的认知阶段的教学环节,没有给学生任何练习知识迁移的机会,你真的很难说服我相信,你是真懂如何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不甘心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来做创客教育,我想我们首先必须踏踏实实地学习支撑创客教育的建造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onism)的深刻含义,即学习者通过在动手制作可分享的作品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来学习(注:建造主义学习理论与我们熟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有区别)。我们要清楚一点,其实创客教育中使用的教学用具的基本属性是“能够帮助思考的物体”。不论是所谓高科技的金属套件,还是低科技的塑料或木质套件,我们使用这些教学用具的动机应该是,希望其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学习者的思考,而不应利用它们来提高自己教育的“逼格”。教育的“逼格”是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的。如果教学细节没有做到位,即使你使用再高大上的教学用具,或从常青藤名校引进再赫赫有名的课程体系,你所做的教育在我看来还是很低级。我说这些,并非企图否定你所做的一切努力,我只是期待你在教育上能有更高的追求。因为我相信,你如果看准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就一定能把创客教育做得更好,你的努力会让更多的孩子——这个世界的未来——受益。当然,如果你优先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吸引更多家长和校方的眼球和尽快抢占市场的话,那你确实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把产品设计得更加炫酷上面。

今天在读Invent To Learn: Making, Tinkering, andEngineering in the Classroom 一书时,读到美国教育家安吉娄?帕特雷在一个世纪前曾说的一句话“游戏室和游戏,动物和植物,木头和钉子,应当同文字和语言肩并肩坐一起”。这句话让我回想起前几天群里面老师们关于创客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之间对立性的讨论。和安吉娄?帕特雷一样,我也认为“木头和钉子”和“文字和语言”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它们应该是能够并肩作战的好战友。我了解到,现在有不少创客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成功打入体制内,为学生们提供机器人、可视化编程等拓展课程,很为他们感到开心。但我还是觉得,如果学校真的有心改革,仅仅做拓展课程是不够的。就像我之前一直在强调的,支撑创客教育的学习认知理论是建造主义,即通过动手制作可分享的作品来学习,这种学习理念应该被积极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比如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可视化编程解决某个数学应用题,或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或利用指定创客套件阐释某个物理原理……目前,体制内教育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参与方式以及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几个方面都太单一,一直饱受诟病。与其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和体制内教育争夺孩子们的时间,不如多花点精力思考如何能够利用我们擅长的动手制作和东敲西打(makingand tinkering)帮助完善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如果我们梦想推动更深入的教育创新,我们不仅要把信息技术老师培养成为创客教育者,还要想办法去影响文化课老师甚至学校领导,努力把他们也变成创客教育者。因为想要培养大量的变革者(change-makers),需要真正的教育创新,而真正的教育创新则需要更多的教育变革者(educator change-makers)。

创客教育不应该被狭隘地理解成一门技术教育或学科教育。虽然很多人会把创客教育同科技教育混为一谈,但我们这些真正想把创客教育做好的人心里必须清楚,科技教育不应该被视作创客教育的终极目标。创客是一种让学习者通过在动手制作可分享的作品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理念;创客是一种享受与人分享、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全身心投入游戏的生活方式;创客是一种对生活充满超出常人的好奇和对细节有着探究式的关注的人生。我们选择做创客教育,不应只是因为总理最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选择做创客教育,是因为我们真的相信,这是一种充满感染力的、能够帮助孩子们构建促进智力发展的深层知识的学习方式。我们选择做创客教育,是因为我们希望教育可以让学生站在新的点上看见无限的可能,并能够在无限可能的点上看见最好的可能。

创新意识含义篇7

关键词:隐含作者;分歧对话;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49-01

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韦恩・布思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隐含作者”,数十年来,这一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但也对叙事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这一个概念的争论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隐含作者”的定义的界定;“隐含作者”是否需要,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本文在此基础上梳理明确了“隐含作者”的现实意义,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一、隐含作者的概念

《小说修辞学》是韦恩・布思的著名作品,在文中他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即“隐含作者”就是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的形象,它的存在以文本作为依托,而非建立在作者真实存在或者历史材料的基础上。“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出世立刻引发了学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壮观局面。

1978年出版的《故事与话语》是美国叙事学家查特曼的代表作品,在文中,它采用叙事交流图的模式向我们展示了隐含作者是文本内部的一个要素,是信息的发出者。里蒙―凯南(以色列)则认为隐含作者是读者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材料,并结合自己具体的生活经验,推导建构出来的形象,有“第二自我”之说。叙事学家米克・巴尔(荷兰)给“隐含作者”下了如下定义,在他看来,对文本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就是隐含作者。在著作《新叙述话语》中,热奈特(法国)指出西方众多学者对韦恩・布思“隐含作者”本意的错误理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这里热奈特一一做出了纠正:他认为布思的“隐含作者”不仅是文本之内的而且是文本之外的;文本的生产者是隐含作者进行各种选择后的结果;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之间是有距离的。

面对学术界的争论不休,国内知名学者申丹在梳理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后对这一概念给予了全面、准确的概括。申丹依据布思的《小说修辞学》和他的新作《隐含作者的复活》认为,隐含作者不仅包括编码(作者),同时也包括解码(读者)。与编码相对应,“隐含作者”就是在某种创作状态下以特定方式写作的作者;与解码相对应,“隐含作者”则是读者依据文本材料推到建构出来的形象。隐含作者是创作主体和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形象的统一体。

二、“隐含作者”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究竟是否需要隐含作者,学术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形成了分歧和对话,但是不可否认“隐含作者”具有深刻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

首先,真实作者与作品本身存在一定的距离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重合,“隐含作者”有助于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以《西游记》为例,在吴承恩的笔下,孙悟空与天斗,与地斗,具有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追求自由平等,是当时底层人民的愿望,这样的解读或许是文学史上常见的,可有疑问的是,或许作者并没有如此的思想,只是批评家以真实作者的传记、自传、日记等史料为首要依据来判断作品。在后来的批评家对孙悟空悲剧形象的解读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也正是对于隐含作者的创作要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如果在隐含作者和文本之间能够找见某个平衡点,就有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全面解读。

其次,“隐含作者”使我们能够看到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持有的不同的创作立场。传统的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作者的创作倾向是稳定的,但实际上,同一作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观点,作者往往会根据具体的文本情景以不同的面目和姿态出现。以新写实小说作家的代表人物池莉为例,池莉的不同作品中隐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

20世纪80年代,池莉的作品主要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人生常态:爱情、婚姻、生育的烦恼,家庭事业的烦恼,表现的是小人物在生存的“围城”中生命的扬帆。90年代的作品,池莉完成了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生命哲学的突破,此时的人生烦恼已不是物质的匮乏和生命的卑微,而是物欲满足之后精神升腾的困扰。池莉新千年的作品中到处充满着精神的“伊甸园”,康伟业们和陆武桥们的精神缺失在这里也得到了一种补偿,这群精神的流浪者们找到了精神可以栖居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创新意识含义篇8

初中阶段,“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重在以程序设计方法和算法思想的体验为宗旨,属于信息文化教育的“个性塑造阶段”。通过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学生能够借助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初步了解程序的概念、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这一模块知识,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编程来实现。学习VB这部分内容,更需要用有趣的案例、有效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让学生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从玩游戏到设计游戏的提升,真正发挥游戏情境的作用,让游戏教学法更有深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信息技术教学特别强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能建立积极学习情感体验的情境,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创设包含丰富学习活动的真实情境,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VB教学中,可以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内容安排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体会算法的价值,并能够引用所学知识,实现从玩游戏到设计游戏的提升。下面笔者以“双路径决策机构――If语句”为例,着重谈一下游戏情境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游戏教学的设计背景

“双路径决策结构――If语句”选自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上。双路径决策包含了流程图的绘制与使用、If语句等内容,它是程序三大结构之一,在培养学生编程思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差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①双路径决策结构的含义;②准确绘制流程图。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难点是使用If语句编写程序。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笔者引入了“快乐旅游抽奖”程序案例。

游戏设计的趣味性、可行性、延展性分析

在创设游戏情境时,笔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兴趣点。游戏情境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初三学生对身边的生活情境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切身的体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现实体验,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通过这种情境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快乐旅游抽奖”程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编写的。从生活中的抽奖出发,笔者先创设了旅行社举办抽奖活动的情境,中奖的游客获得免费旅游的机会,因为学生对中奖非常感兴趣,所以在上课之初,利用游戏就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创设游戏情境时,笔者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情境的可行性,游戏情境是否贴近实际生活,是否符合教学需要,是否符合学生需求。综合以上分析,“快乐旅游抽奖”情境具有趣味性、可行性,是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案例。

“快乐旅游抽奖”案例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笔者在创设情境时考虑的第三个问题。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案例,才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知识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快乐旅游抽奖”案例先让学生体验抽奖,面对抽奖出现的结果,教师一步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双路径决策结构的含义,并能准确绘制程序流程图,最后学生能够利用If语句编写抽奖程序的代码。在此案例的激发下,学生能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的其他情境,如计算男女身高、通行证等。

游戏案例引入VB课堂的具体实施

1.游戏情境导入课堂

上课伊始,笔者就从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出发,创设了旅行社抽奖活动的情境(如图1)。

学生被抽奖活动的情境激起兴趣后,积极参与到课堂抽奖活动中,在学生体验完抽奖游戏后,笔者紧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①抽奖出现了几种结果?②能否利用图形语言描述抽奖的流程呢?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思考,并能够准确回答第一个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用图形语言描述程序的流程图(如图2)。

此时,笔者追问到:观看此图,程序出现了几条分支?出现分支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出有两条分支,分支的条件是选择小球为蓝球,如果选择蓝球,会中奖,不选择蓝球,不会中奖。学生有了这一认知体验之后,笔者总结出双路径决策结构的含义(在程序中,有符合条件和不符合条件两条分支的结构是双路径决策结构)。到这里,第一个重点就解决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什么是双路径决策结构,笔者随后又指出,用来描述程序流程的标准图形语言是流程图,同时用课件出示流程图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识记流程图各种符号及其含义,尝试画出“快乐旅游抽奖”的流程图。由于学生对“快乐旅游抽奖”这个情境非常感兴趣,对探究这一游戏案例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所以在自主学习的观看微课环节,学习效率非常高,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2.游戏案例贯穿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快乐旅游抽奖”游戏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快乐旅游抽奖”程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识记流程图符号、绘制流程图)和小组合作环节(利用If语句编写“快乐旅游抽奖”程序代码)中,都是围绕“快乐旅游抽奖”案例展开的,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沉浸在探索“快乐旅游抽奖”程序的活动中,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双路径决策结构的含义,能灵活使用If语句编写程序代码。整节课结构紧凑,学生学习知识更具有系统性。

3.游戏情境分层拓展――从玩游戏到设计游戏的提升

游戏情境结合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均衡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在课堂实践创新环节,笔者结合游戏案例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选取感兴趣的角度(教师给出一些生活情境,如超市购物打折、男女身高体重计算标准、图书馆通行证等),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自由创编程序,这就实现了学生从玩游戏到设计游戏的提升。从“分析问题―设计界面―编写程序”这个过程中提高了编程思维,同时,进一步感悟算法的价值和作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可以在课下继续完成,并将作品上传到相应的网盘。

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笔者则要求他们从界面设计等方面对“快乐旅游抽奖”程序改编(窗体的布局、按钮标签框、控件控制代码等),在改编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基本能力,真正理解了程序算法。

而对第三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完成教师提供的程序半成品案例(通行证半成品案例)。学生通过完成半成品,进一步理解双路径决策结构的含义,并使用If语句编写程序代码。

VB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1.调动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学习双路径决策结构时,笔者通过引入“快乐旅游抽奖”游戏案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先让学生体验游戏,在游戏中创设一种快乐的情境,使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感受,带着美好的体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也有极大提高。“快乐旅游抽奖”游戏优化了课堂教学,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课堂容量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双路径决策结构”这节课,选取生活中的抽奖这一常见的情境,加以改编创设成“快乐旅游抽奖”游戏,游戏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新奇性和趣味性,并且还具有挑战性。在体验完游戏后,学生能够乐意去探究游戏本身存在的价值,乐意挖掘游戏中包含的知识,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双路径决策结构的含义。整节课,学习内容贯穿在“快乐旅游抽奖”游戏中,学生从玩游戏,到感知游戏,再到设计游戏,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学习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快乐旅游抽奖”游戏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次快乐的体验,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主导性,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快乐旅游抽奖”游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饱满,课堂容量极大增加。

3.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重在让学生了解程序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在学习编程思想,通过学习,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提高。“快乐旅游抽奖”游戏情境,先让学生体验游戏,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微课视频、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感知游戏、探究游戏,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学生理解了双路径决策结构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绘制出“快乐旅游抽奖”游戏的流程图,还能正确编写程序代码,学生的思维在一步步提升,编程能力得到提高。在课堂最后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问题,挖掘包含双路径决策结构的生活情境,并尝试编写程序案例,同时给予适当的提示(超市购物打折、男女身高体重计算标准、图书馆通行证等生活情境),全班有半数的学生能够实现分析问题―设计界面―编写代码的过程,编写出超市优惠活动、体质监测等案例。

创新意识含义篇9

当我们步入晚年,知识将是我们舒适而必要的隐退的去处;如果我们年轻时不去栽种知识之树,到老就没有乘凉的地方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1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

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七、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八、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九、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l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⑵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⑴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⑵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l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⑴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① 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⑵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内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l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

第八课

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l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⑵联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l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l注意: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殊性。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抓好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一反三、先“试点”后推广,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l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l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⑴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⑵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⑶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作用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创新意识含义篇10

关键词:“三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34-01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在党史上是第一次把我们党的执政形象用“三型”政党来明确和设计,对于新时期增强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十报告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强调我党的政治本色,也就是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旗帜,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第二层含义强调的是时代特色,所谓“学习型”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服务型”更加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型”指的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三型”政党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

“三型”政党形象首先强调的是学习。无论是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政党还是一个国家,学习是永恒的课题。古今中外,一个成功的人士一定是有一个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良好习惯,一个先进的政党一定是一个善于博采众长、最大化地代表人民利益的优秀政治组织,一个富强的国家定然是学习成风、经济繁荣、秩序井然、人民幸福的大家庭。在2013年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指出:“我们的党历来重视学习,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在这次中央党校讲话中,重申了各级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也就是说在新时期我们的国家站在新的起点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发展正值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我们的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和本领不够的危机,学习就成为当今的主题,建设学习型基层组织,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公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古人讲,非才无以为贵,非学无以广才,所以十报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首先把建设学习型放在第一位,因为学习是前提,只有学习好才能服务好,才可能实现创新。那么我们的学习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等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等。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知识、政治素质、执政能力。

“三型”政党形象其次强调的是服务型。服务是由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十报告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由人民选择的,执政的合法性是以人民满意为唯一标准。正如中规定的: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90多年来对全体人民始终不变的承诺,也是我们党的唯一的、根本不变的宗旨。因此,我党提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而完成这个使命的唯一途径就是“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摆正位置,把服务人民作为党的价值取向,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按照十报告提出的“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决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做到身入、心入基层,坚持杜绝脱离群众、作风轻浮、消极腐败等不良行为。真正做人民的“公仆”,树立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使党在人民群众中更具有凝聚力、向心力,使党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努力实现提出的“中国梦”,让每个人都享有出彩的机会。

“三型”政党形象再次强调的是创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十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为此做出一系列部署,并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型理念。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党和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阶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执政党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必须在加强自身建设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勇于实践、不僵化、不停滞,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创新型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和实践品格。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我们强化创新的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唯本本,不断推进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敏锐把握时展脉搏作出的战略决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这三个方面的任务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建设学习是服务和创新的基础工作。总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新部署,是我们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的新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形象意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设“三型政党”路子,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确保这个目标的实现,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