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十篇

时间:2024-04-01 15:34:19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1

关键词: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点;长期性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与建构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倡导都凝聚了党和群众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社会文化建构必须对当前多元和分层的社会价值观进行筛选和整合,凝练出既符合政府利益和制度导向,又符合当代青年实际利益需要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任何政党都要建立自己“专属”的价值观体系,把能反映执政党意志的思想以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在社会范围内建立和推广。“否则,如果政府价值导向定位不准或内容空泛、缺乏执行力,就会导致社会实际上缺乏主导价值观,国家和民族就会陷入精神层面的混乱,引起社会价值坐标的震荡。”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论证之后,党的十以“三个倡导”的形式正式提出。从青年层面看,在多元分层的社会结构中和追求个体独立与自由的文化潮流下,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青年依据个体特点和社会风潮决定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所以,在规范和引领青年价值观的道路上必须充分考虑青年实际的价值状况和现实的利益追求。所以,当代青年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且面临着诸多难点,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相对淡漠的状况影响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建国六十多年来,国内政治局面的变化与青年政治参与热情的起伏一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已经从集中于国家和集体层面转向了对具体的个人和自我层面的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反映了国家在社会文化与价值观上的自信。然而,当前社会存在的部分不合理的政治行为和各种社会“潜规则”却压抑了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态度就可能是主动放弃参与或以消极态度来敷衍和应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代代青年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下,中国逐渐走出一条独特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道路。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也经历了从升温到降温的过程。“由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理想与激情,到‘’时的狂热与迷乱,再由80年代的反思与迷茫,到90年代以来的个性与张扬,几代中国青年在成长历程中,经历了服从协调――怀疑反叛――失落浮躁――充实更新――理性务实的思想轨迹。”[2]从改革开放到八十年代末的十几年间,青年活动或多或少都与社会政治相关。他们是一次次国内政治运动中的主力军、执行者和推动者,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力量。以“四五运动”为开端,青年开始对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政治路线、政治体制、社会负面现实等展开反思和批判。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思想斗争。在西方各种社会“新”思潮的“密集轰炸”下,全盘西化、反儒学、反传统、反权威等思想逐渐占据青年头脑。青年与主流思想文化间的冲突日渐暴露。“如果说1980年的‘潘晓讨论’是在人生价值选择方面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次碰撞,事隔8年之后的‘蛇口风波’则是在思想观念领域一次更广、更深的冲突。”[3]44此时,青年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已经充分觉醒,以往的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说教都很难再说服他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青年的政治热情逐渐被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所遮蔽。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价值观体系开始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在经历了政治热情到政治狂热再到政治冷漠的历程之后,国内青年的政治参与更加趋于理性,也更加的务实。“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宽容度的提高,青年现实政治参与的渠道不断拓宽,但参与人数有限,而参与层次、态度和强度都不高。”[3]2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倡导作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广自然会受到青年现实政治参与热情不高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受青年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与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当代青年在淡化政治参与热情之后,开始把目光转向对个人经济利益的高度关注上。他们不再讳言自己对财富与金钱的追逐,并希望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地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失去了“铁饭碗”的庇护,青年开始以新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生产之中,在不同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巨变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多重的生活压力。“当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压力、就业压力、购房压力、婚姻压力、成家压力等全面交织,使新青年世代成为压力最大的一代青年。”

[4]在这样的生活和就业压力下,青年高度关注自我实现和自身利益逐渐成为他们价值观的核心部分。这既符合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也就是说,个人利益特别是个人的经济利益在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当其内容与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完全一致时,青年价值观的选择就可能偏向于维护和固守自我价值。

互联网推广和普及为国内青年与国外青年的接触与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快捷的途径,也为国内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供广阔的平台。然而,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往往伴随着双方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相互渗透。青年在生活方式上既存在差异又存在共性且彼此渗透的格局,必然引发国内青年在价值观上的变化。国内众多青年亚文化的流行就是明证。任何时代的青年都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以国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的青年文化为例,天安门诗歌、朦胧诗、星星美展、西北风、文化衫、恶搞风潮等青年文化热点层出不穷,都反映出青年在社会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间的选择和价值诉求。当代青年的文化参与倾向于对大众流行文化的趋之若鹜,而对社会主旋律文化相对疏离。“具有强烈政治指向和高度关注社会的青年文化,现在已经被生活化的、个体的青年文化所替代。”[3]26伴随国内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宽松,青年的文化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层出不穷的青年文化热点不断丰富着社会文化的内容。而青年亚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日益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不同的志趣爱好,青年群体创造出众多“亚文化”。“亚文化”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后经伯明翰学派的不断发展被用来指涉青年的某种生活方式和特殊的青年文化群体,强调青年文化的边缘性和抵抗性特征。在青年“亚文化”标签下的青年现象逐渐开启青年文化的新篇章。因此,诸如动漫、游戏、粉丝、韩流等青年亚文化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必然会延伸到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疏远和抵触。

三、当代青年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和替代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因为,青年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必然会对新价值观进行某种抵抗或排斥。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以密歇根大学教授罗纳德・英格尔哈特为代表的价值观研究范式,即“后现代化理论”范式。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调查研究来分析从传统价值观到现代价值观再到后现代价值观的转型与变迁规律。从该理论的“社会化假设”来看,个体的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成年前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价值观的变迁非一夜之间完成。价值观作为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历史继承性特点,且需要代代传承。所以,当早先形成的核心价值观遭遇变迁时就会出现某种拒斥和抵抗,“既因为它要求用大量努力来改变一个成年人认知结构中的核心要素,还因为要人们放弃最核心的信念将会产生不确定性和焦虑。”

[5]对于个体而言,价值观的变革需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要顺利完成新旧的更替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为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生活状况,不同群体、同一群体内部不同成员,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都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志趣爱好等因素,并且会考量当前社会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来选择自身的价值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理论论证阶段转向了价值倡导和价值实现阶段。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解读可以使青年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其内容,但要实现从相对抽象的理论符号转化为青年生活化的语言和行为标准仍需要较长时间。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主要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现实仍存在一定的反差。当前政治法制、道德和价值体系中的种种“负能量”的存在必然影响到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奉与选择。受市场经济影响,个人主义和功利化的社会现实也让青年在多元和分层的价值观选择中进行反复的思量和艰难的价值取舍。所以,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需要与解决众多相关难题同时进行,经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于秀艳.社会转型背景下价值观多元化的内在动因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4.

[2]邱吉 王易 王伟玮.轨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7.

[3]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安国启 邓希泉.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9.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B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042-06

近年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成为国内学界的热点,相关的学术文献十分丰富,以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首。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学界的难点。至今还没有凝练出普遍认同和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以致于有学者称“什么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世纪性”、“世界性”价值难题。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恰当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将有助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观自觉与诉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背景及必要性

童世骏从社会现实、文化资源、思维方式三层面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状况的背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这一背景,但又有其自身特定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党和国家政策层面的价值观自觉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然成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中的高频词。与之相伴的是,相关的新观点、新论断接踵而至,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七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十七届六中全会),等。这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另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亟待进一步推进。在这个层面上,学界从党的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等维度阐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和迫切性。毋庸置疑,“我们今天积极地去探索自己的价值体系,表达价值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这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大突破,它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含有的一种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

(二)社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诉求

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高度自觉。归根结底是对核心价值观双重诉求的现实反映。(1)经过5年多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沈浩、杨善洲、郭明义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也出现了模范国企——青岛港。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过程中却不断遭遇让整个社会尴尬无奈的非道德和反道德局面。这与我国社会及价值观的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从传统到现代变迁的现代性挑战不无关系。(2)学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表述、传播等方面存在不足,如概念冗长、结构复杂、内容宏大,参与度、操作性、亲和力不够等。韩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框架体系,必须进一步凝练出指向更加明确、更加集中的价值观,以凸显主导价值观的“核心性”。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为了凝聚人心和化解矛盾、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元化的价值导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于更好的传播,贴近大众、深入人心,易为大众所接受和传播。

(三)中国应对国外价值观挑战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需要

在国际社会。与中国发展相伴多年的,不仅有发自肺腑的由衷赞叹,也不乏别有用心的杂音和伎俩,如“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机遇论”、“中国发展前景不确定论”、“文明冲突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还有指责“中国特色”放弃普适性的目标和标准搞“特殊主义”;一些国家对中国进行价值观渗透,意在阻遏中国发展,甚至“分化”、“西化”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的展开所带来的价值观冲突以及当代世界的现代性困境和价值危机,中国要实现与国际社会正常交流与合作,“需要建构既合乎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又合乎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和平崛起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动能和价值引导的需要。

(四)学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学术自觉

在国内政策关注、价值诉求与应对国外价值观挑战三重因素作用下,学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日渐活跃。通过文献梳理,可以明显地看出该研究的脉络。(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提出前,学界主要集中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等领域。关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献不多。(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提出后,学界掀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热潮。通过“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自“2006-10-08”到“2012-06-08”以“题名”为“社会主义”并含“核心价值观”检索,共有记录926条。相关著作和科研立项也逐年增多。这充分反映了学界紧跟时代步伐、聚焦理论热点、进行理论创新的学术自觉,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概念解读与辨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必要前提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后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学说的最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基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说明发展是首要的和居第一位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之所以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要是因为: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靠发展;解决人民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使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所指出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P265“发展才是硬道理。”[1]P377

毫无疑问,这里的发展是指全面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但首要的是指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P1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解放和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必须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基本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上层建筑,它是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靠发展;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要靠发展;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要靠发展;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终也要靠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原理而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就是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实现;就是要走共同富裕之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所提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要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方向,是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就是依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华民族能够继续不断发展、壮大,仍然是依靠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知荣抑耻,扬善弃恶,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途径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而又艰巨的伟大事业,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与此同时,在推进这四个方面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努力促进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从而最终达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永续发展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谓全面性,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要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不管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哪个社会阶层、哪个人,都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新闻媒体的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进行广泛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四位一体,缺一不可。所谓协调性,一方面是指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其他各项事业建设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要协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即要分清主次。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最根本的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方向。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动力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此外,还要努力协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其他社会思想,使它们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2]P34所谓可持续性,主要是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完成这项重大战略任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求我们不断总结新鲜经验。

四、“统筹兼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条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的宝贵经验。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要兼顾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要理顺不同区域、产业、行业、部门、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根本问题。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法。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情况。在城市,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比较高,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进社区活动。同时还要重点搞好广播电视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以简单的理论灌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宣传和教育,而要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第二,要统筹兼顾区域发展情况。对于东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都比较发达,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相对来说会比较少。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所遇到的困难就会比较多一些,如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山区,地方财政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基础文化设施也比较落后。对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适当倾斜。

第三,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要统筹兼顾。对于具有大学文化及其以上学历的人,要重点突破。因为他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同时也易于受到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对于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的人,要通过不断加强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观念进课堂、进头脑。

第四,对于领导干部与一般群众,也要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领路人。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对于一般群众而言,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不断提高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参考文献: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4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所以这也就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应当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文化的前提保障,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深入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下中国政治建设及文化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内涵及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政治制度的深入改革,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国际影响力大大地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紧密相连,政治相互影响,文化相互冲击,世界历史被全面的袒露开来,各国的价值观相互撞击,相互冲突,价值观危机随着世界的融合在不断的加剧。因此,要在世界站稳脚跟,赢取发言发展的机会,就必须加强本国正确价值观的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前提保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所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当下世界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中国、强大中国的必要选择。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分析探讨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实践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所谓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众多思想价值观占有核心地位且对其他价值观起到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必须有一个适用于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是政治制度的灵魂支柱,所以正确的价值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思想导向和动力支撑。社会主义是中国运动和发展的产物,在一次次的革命运动中,中国摸索探求出一种适用于本国特殊国情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无论是从其理想、运动还是制度来说,都反映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由解放的价值追求,其自身的价值选择具有独特性,与其他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质上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基本观点和综合要求。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几千年来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追求的继续,其摒弃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弊端,追求平等、和谐、自由、人道成为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义起初只是一个美好的构想,但在中国不断的革命探求中,最终理想照进了现实,社会主义理论演变为真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多个国家的应用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愿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评判标准建立在众多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且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满足这些基本理念才能被称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经济是政治实施的基础保障,政治是经济发展的思想导向,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主张人人平等,实行民主的政策,民主成为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的发展对经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推进中国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的核心价值即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基本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退去以往落后、封建、腐朽的外衣,从根本上实现民族的繁荣与富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破以往封建道德伦理对人性的束缚,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人性的解放与高度自由,这一美好愿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理想。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几点要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富强是实现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前提保障,民族、文明、和谐、自由反作用于富强。1997 年,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正式的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把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来。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保障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在提升人们生存资料消费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实现和扩大国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水准。所以国家富强成为社会和谐建设的前提保障,是民族发展的强大支撑,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前提基础,文明、民族、和谐是社会实现富强后的最终追求和目标。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和谐自由,就必须协调好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发展,富强、民主、文明是和谐、人性自由发展的前提保障。所以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真正的贯穿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就必须协调处理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几者的关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丰富内容,使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完善和成熟,从而有效的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通过字眼,能够清晰明了的知晓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来支撑和引导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核心价值观在众多价值观中占据核心位置,所有的价值观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区别一种文化形态与另一种文化形态的价值标准,是支撑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的有力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是因为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脱离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轨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照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是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思想产物,呼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其支撑以共产党为核心的各个党派与祖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正确价值体系的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壮大的关键性要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广义上来说二者没有较大的区别,但从狭义上来看,二者所侧重的点各有不同。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有基本的理论框架支撑和明确具体的体系内容。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思想观念,侧重于综合价值理念的构建。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种思想理念,他没有一个具体的理论构架,其较为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抽离出来的内核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要素是围绕核心思想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像是肉体与灵魂的关系,灵魂支配肉体的一切行为活动,肉体的存在离不开灵魂的指引,倘若失去灵魂,那只能是一具行尸走肉,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反之,失去肉体的灵魂也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再美好的理想也终将是一场幻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没有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催生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实践、不够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会扭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最终会使形成的体系漏洞百出,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纸上谈兵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失去其原有的存在意义。总而言之,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容分割,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都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在做出相应的体系变更和思想完善,其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的概念。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昨天,新时期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更高追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的发生质的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满足了当下社会主义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相对落后。现如今,世界的发展已经连接成一个整体,国家与国家之间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文化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撞击中,想要提升国家地位,增强国家力量,就必须坚守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要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所以现阶段我国要结合各个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世界发展的局势做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对于中国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时代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容和含义,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其规划出一个合理的发展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建立在众多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基础上,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其将来的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当今世界,继中国之后有些许国家采用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但各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有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及质量也会有所区别,错误的价值观念会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缓慢、停滞甚至崩溃的状况,然而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坚定的价值信念和信仰能够引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良好运转,使得建设的主体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和蓬勃的朝气,其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迅猛发展的动力,倘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这对中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应当建立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价值观不偏离现实发展的轨道,才能为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方面建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必须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的激流中,乘风破浪,稳步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为软硬实力发展提供基础导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义务,只有将国民团结一致,聚拢人心,确立其共同的理想,树立共同的远大目标,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激发国民创造的热情,使其积极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有利于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和文化建设的软实力。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已有众多的国家对本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申遗,近几年,申遗热和申遗门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国主流思想文化的交流冲击很容易使得一些国家丢失自我,本国文化被动摇、侵蚀,出现文化混乱和文化丢失的现象,一个国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质上是代表着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较高水平,软实力成为当下各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武器。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软实力中最关键的部分,它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水平。国家软实力的具体表现为本国公民的精神状态以及人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人心所向,有共同的社会制度建造的理想与愿望,对社会制度核心价值观的一直认同,才能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建设,提升软实力的水平。以此来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国民精神建设的水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国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和前进的动力支持。有位学者曾经论述过,一个没有文化和精神支撑的国家是弱不禁风的,在世界激荡的洪流中,无法实现长久生存和发展,最终会成为时展和社会竞争的弃儿。所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增强国家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还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的进步,从而加快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让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几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 .

[2]朱颖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J].科学社会主义.2012(05) .

[3]高建生.科学发展观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重大启迪[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 .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5

关键词 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教学 建构主义

1核心知识与核心知识教学

“知识”一词在传统上被最广泛的定义为“被证明了的真实的信念”,19世纪以后,认识论学者们又将其拓展为“有客观依据的或是被恰当论证了的信念”。 ①关于核心知识,在1996年的研究中,提出过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观点认为,核心知识是人类认知所依赖的一种单一的,通用的延展性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知识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知识领域系统的人类认知。②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核心知识是指随着人类进程也一直保留下来的无指令进化的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实体或事件,它所涵盖对物质,力量,生命有机体和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事件的最直观的理解。同时也认为核心知识是一种基于域的专业学习机制,孩子们大约在相同的年龄层开始学习,特点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推理,为知识更深的发展提供基础。③倡导核心知识课程的美国语言学家希尔斯认为,核心知识首先是纯粹的知识, 即从大量的知识中选择永恒的持久的知识建构课程体系,具有“共享、稳固、序列和具体”的特性。④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国龙宝新教授认为,核心知识指在一个教学单元, 如一个教学专题、一个学期, 尤指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集中精力、 全力以赴地去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核心知识不同于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也不同于一门课的难点知识, 而是在整个知识体系、 知识网络、 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 ) 中处于轴心地位, 并对周边知识领域起着统摄作用、 关联作用, 发挥着结点功能的课程内容。⑤ 由此,教学并不是师生之间单纯的教与学的动作过程,而是搭载核心知识的一种精神传递,目的是为了人类的普遍认知通过教学过程,如同生命延续一般传承和更深层次的建构。龙宝新认为核心知识教学是一种高效教学样态的实践形式,高效教学理应是立足、 聚焦、 围绕核心知识传授的教学, 是以核心知识为主干、 为依托、 为线索展开的教学活动。是非样板,非表演性质的以原生态知识传递为宗旨的教学形式,将之简称为“核心知识教学”⑥。有其他学者认为, 核心知识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依据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处于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中心地位,起着核心骨架作用,极富“再生”和“迁移”意义,能够统整学科中的许多知识,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知识,进行预设、互动、解疑、建构、表达、分享的过程。⑦

2建构主义理念中核心知识教学的内容

2.1在教学中求真,在求真中教学

知识是有客观依据的,希尔斯也提出核心知识具有共享性,可共享的部分即为已经证实了的真实的客观事实,可以为广大认知群体普遍接受并传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共享的教学内容的影响,建构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形成普遍的社会人格(即公民素质)并作用于社会。倘若在虚设的教学情境和内容中建构知识,内化于学生心中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偏差。因此,核心知识教学内容的真实客观与人格的健康发展,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息息相关,教学内容必须首先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作为传播核心知识的“正规军”,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系统的途径,其中,提供了大部分关于民族文化的共享知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教材的编纂者必须严肃对待。近年来,部分出版社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出现多篇课文不符合历史事实或常识的编纂以及断章取义删改作者文章的现象,违反了求真教学的原则,其中的一些课文甚至已经传承数年影响了数届学生的认知。这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来说,非常不利于他们对常识的学习和在学业上求真态度的培养,无法形成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认识。教师要在求真中教学,重视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挑选,确保使用该教材的学生拥有合理和全面的知识储备,为发展中的孩子浇灌有价值的养料才能有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2.2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应用范围

一方面核心知识涵盖对物质,力量,生命有机体和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事件的最直观的理解,源自于社会生活并最终会将不断建构的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建构主义的理论来讲,知识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范围的建构,因此教学内容应该丰富有效,扩大可应用范围,有助于认知主体全面思维的发散生长和与社会生活内容的接轨。我国古代传统的核心知识课程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比我们当前默认的核心知识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更具有丰富的整合性和有效性。虽然我国课程的安排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以外,还设置有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社会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培养计划中的核心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总会因为考试需求、升学需求而有所侧重,使得核心知识中又产生了另一层“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被占课、挪课、停课的情况习以为常。因此,体音美被长期默认为周边课程,不重要课程,被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潜意识中放在了“果皮”的位置。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缺乏思维发散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不利于踏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就违背了核心知识教学内容应丰富的初衷。因此,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也将有利于学生认知广度的扩大和应用,使之能够成长为有基本素质,基本认知和基本生活能力的社会公民,便于他们在踏入社会生活后能够有效的在工作中行使功能。

3建构主义视角中核心知识教学的策略

3.1设定情境,促进知识创生

朴素的核心知识教学并非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而是摒弃掉过多的由于教育技术的繁荣发展和应用导致的多余和繁琐的课堂媒体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对核心知识的在某一情境中的整合应用能力。就美国核心知识课堂模式而言,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核心知识课堂更注重“主题教学”,某一中心主题能够联结多门学科的核心知识,使这一主题成为学生思维发散的“生长点”,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⑧我国龙宝新教授所提倡的高效的教学策略也同样要求教学能保证教学内容多次地相互邻接,在不同的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境中,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概念角度,反复经历同一类知识,使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建构来系统地明确并扩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将活动设计和提问都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概念展开。两种观点都与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教学“情境化”是相辅相成的,情境决定性地影响学习者建构和表征经验的方式,也影响了对知识的新的应用,而迁移则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境。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具体方式即设定实际生活中可能面对的真实情景,让儿童思考难以直接判断对错的问题,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诱导儿童内化核心价值观,达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从而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

3.2整合引导,建立认知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按照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是否发生了意义联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学习无意义的联系材料或者是学习内容的意义未被学习者理解,过分注重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所传授的内容往往是零散、孤立、无序的知识,反而形成了知识碎片化,这些信息在学生的脑海中非常容易丢失,难以形成序列,不利于记忆,丰富的教学设计反而事与愿违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学习的桥梁。核心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就是要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地学习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而成的,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知识或者被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内涵,并获得暂时平衡;或调节已有的认知结构,直至达到认知上的新平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生理解、掌握、保持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重要条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接受、理解新知识,保存、运用已有的知识。⑨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并非传统的演绎组织方式,而是结合归纳组织方式,不仅直接呈现应学的概念与原理,节省时间,同时呈现观察材料,然后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之上概括出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形成对核心知识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学生能积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点,内心会激发学有所成的成就感,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促进了核心知识的内化。

4建构化的核心知识教学提升公民素养

美国教育学家希尔斯曾在1980年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这也是其最初推动核心知识课程运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文化素养”即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是一种“位于每个人拥有的日常知识水平之上但位于一些专家学者所知的高深水平之下的文化知识。”⑽即普通文化知识,而公民作为社会的认知主体,当他们的脑海中建构了很好的知识结构时,就能够深刻理解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主流价值观。人类的认知是随着世界的进化而进化的,知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教学手段来保留稳固的核心知识传承下去,帮助新知识的建构重组,因此,将建构主义理念与核心知识教育二者的相通之处发掘并结合起来,推进核心知识课程的优化,能够呈现出一种高效、稳固、持久,广泛的教学样态,使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从枯燥记忆转向一种不断发掘和探索的奇妙过程,有助于学习者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从广度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Carey, S., & Spelke, E. Science and core knowledge[J]. Philosophy of Science,1996,63,517.

[3]marjaana Lindeman,Annika M.Svedholm,Mikito Takada,Jan-Erik Lonnqvist,Markku Verkasalo.Core Knowledge Confusion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Sci&Educ.2011,20:440.

[4] 邓志伟.当代美国核心知识课程述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2(33).

[5]龙宝新.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2(6).

[6]辜伟节.核心知识教学的策略选择[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1(1).

[7]赵中建.美国核心知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下)[J].全球教育展望,1996(6).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6

[关键词]军人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军营文化;法规制度

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靠“军魂”强根、靠“宗旨”固本、靠“使命”励志的基本途径,要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官兵的思想,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军营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有利于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一、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打牢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把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努力在部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可靠的政治保证。学习教育中,要着力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官兵,坚定官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努力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坚定官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官兵,坚定官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和坚定官兵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信守。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自律机制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既是修正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提高境界的艰辛历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是形成和巩固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环节,是增强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基本保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应瞄好目标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做到自省、自励、慎独、慎微,始终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常思贪欲之害: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常怀律己之心: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进取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技一能,常想立身之本:以“夙兴在公,寝食难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常修为官之德。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增强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三、加强军营文化建设。营造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军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性质作风的重要标识。它是在军事生活中形成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环境文化、军事传统文化在内的复合型文化。军营文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愉悦性等特征,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平台。要把军营文化建设作为凝聚军心、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升华思想、育人成才的实践平台,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积极用健康向上的军营文化抵制各种消极影响。要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抓好政工网、局域网、互联网的应用,为官兵接受先进思想、获取健康信息、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成长进步创造条件。要大力宣扬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典型,倡导良好风尚,以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引领创新发展,以纯洁高尚的品质、奋发有为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求真务实的作风,提高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水平。

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政策环境

构建战略导弹部队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民军队的政治属性,体现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符合时展的形势需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政策环境,创造运用法规制度关心和保护军人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有利于保持军人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稳定恒久,有利于体现我军优良传统的精神积淀,有利于发挥人生价值理念的规导功能。因此,应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视野,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法规制度的“硬管制”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约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官兵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氛围条件,为官兵献身国防事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坚实的法制基础。

五、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增强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力量

典型就是坐标,典型就是方向。率先垂范,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引导力量。领导干部要抹开面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做出样子,用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说话,把思想转化为力量、把誓言转化为行动,持爱国之心、感养育之情、怀报恩之愿、砺图强之志,带头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政治要求,坚定信念,做到高举旗帜、头脑清醒:改变观念,做到为民当官、审慎用权:改进作风,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树好形象,做到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在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做先进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严格纪律的模范遵守者、创新理论的忠诚实践者、高尚事业的拼搏奉献者。

参考文献:

[1]姜思毅,《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3)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7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三个倡导”,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局面。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空间成为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交融的最前沿。加快网络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

 

长期以来,关于“舆论”的定义,不同学科和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代表性的学者有刘建明、李良荣、陈力丹等。刘春波从舆论的历史研究和现代诠释入手,从舆论引导的角度,认为舆论是公众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价值观。舆论引导是指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并进行议题互动,引导公众达成社会共识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将网络舆论理解为: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的、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与以往的舆论形式不同,网络舆论具有离散性、反复性、影响大的特点。

 

二、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理论教育、实践养成、文化涵养的综合作用,使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首先要理清两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网络舆论引导是帮助网络受众产生社会共识的一项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象。当前,我国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提出要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网络舆论引导担负着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在网络舆论引导者对网络中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导中,充当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于社会公众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导向。面对网络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否则网络舆论引导将失去意义,而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则会激化社会矛盾、增强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网络舆论场的民意失控必将影响到现实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统一性。网络舆论引导是手段、方法、途径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标、要求和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舆论引导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体而言,两者都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建设网络强国,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这些环境在网络新媒体的覆盖下都受到网络的辐射。特别是手机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网民运用网络的成本与门槛。网络舆论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之中,引导网络舆论就是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入整个虚拟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区域的环境之中,通过对各种环境的净化与引导,达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作用。

 

第二,网络舆论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形象。网络舆论引导重点在引导,是要主动为网民设置议题以转变网民意见态度,形成社会共识。引导要突出主动性、导向性,通过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的相关理论和舆论引导规律、利用“议程设置”等手段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得到积极正面的传播。就网络舆论、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传播的效果而言,网络舆论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加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和内容具有正强化的作用。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接受。接受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主体对核心价值观内容、形象的认同、内化、入心入脑,并最终转化为行为。网络舆论引导由于所面临的舆论本身的复杂性,在引导的方式方法上更具有灵活性,在对引导内容的表达上更贴近群众,如此方能了解好群众的所思所想,收集好想法、好意见。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引导能力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接受具有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已经成为面向7.1亿网民的共同的大课堂,通过鲜活的网络话语与符号表达,正确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渗透着、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在互联网时代,要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网络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和机制的构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内容体系 当前,从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需要在网络舆论引导的领导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反馈机制、问责机制等的建设上加大力度。

 

第一,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者的素养,确保网络舆论正确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格局,确保党和政府对舆论引导的管理,要提高舆论引导者的素养。一要转变观念,避免不愿说、不敢说和不会说的突出问题。遇到网络舆论危机,做到舆论引导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在场,主动积极运用网络媒体设置议题,引导网民。二要创新方法,注重网络话语权的争夺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多采用灵活巧妙、接地气的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传递舆论引导的正能量。

 

第二,建设网络舆情分析制度和平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监测预警能力。监测和预警机制决定着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机的把握和选取。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及时发现网络热点和焦点事件,预测其发展成为舆论的可能性,有利于对舆情信息的把握,赢得舆论引导的宝贵时机。及时发现,即时在场,有助于疏导网民的情绪,降低引发舆论危机的可能。此外,对网络舆论划分预警等级,有利于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运用“两微一端”和培养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也是提高舆情分析预警能力的好方法。

 

第三,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评价体系,合理调整网络舆论引导。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反之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而言,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历史上西欧各国先后出现的“颜色革命”充分证明了掌握舆论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重要。当前,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水平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馈,调整舆论引导的过程。

 

第四,明确网络舆论引导责任,避免网络舆论引导失效。面对突发网络事件,相关政府部门和个人由于观念、方法的不当,会引发网络舆论的“次生灾害”,导致政府公信力削弱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问责机制,促使网络舆论引导个体和组织提升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创新引导网络舆论的方法,避免产生引导网络舆论时的“失语、失实、失度”等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要求

 

第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网络时代,虚拟空间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空间,自由的网络空间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边缘化。“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必然去占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网络舆论引导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也必须以此为要求。

 

第二,运用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网络舆论引导是引导主体与网民通过互动的形式实现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需要遵循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根

 

据“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主动设置议题,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筛选,排除有害信息,传播社会正能量。网络舆论的发展往往具有反复性,网络舆论引导主体要抓住时机对网络舆论发展中人们关心的内容进行解读,将网络舆论危机转化为解决社会难题的机遇。离开网络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利用,我们的网络舆论引导将会失效,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注意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任何一项活动最终都要落脚于效果。具体而言,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过程中,要把“时、效、度”三个关键因素贯穿其中,在引导主体的方法方式选取上,在引导内容的灵活性接受性上,在舆情监测预警的时机把握上都不能忽视。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能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还要看引导的效果。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8

关键词:政法工作;核心价值观;政法文化

中图分类号:D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25-02

201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会上指出,要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把政法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加强政法机关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各级政法机关要广泛开展政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全体政法干警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正确认识与理解政法核心价值观,对广大政法干警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开展政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涵义

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对我国政法队伍建设探索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政法队伍建设的思想指南,同时也是广大政法干警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政法机关重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形成了内涵丰富、反映政法特色和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就其具体内涵而言,“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公正”就是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1]。 “忠诚”是灵魂,“为民”是目的,“公正”是精髓,“清廉”是基石,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一)忠诚――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忠诚是道德主体通过对道德课题的理性选择而产生的稳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2]。政法机关的政治使命和职业特点决定了忠诚是社会主义政法机关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标准,也是政法机关的灵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司法行政工作最大政治要求和最高价值追求。对党忠诚是政法工作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政治要求,是政法干警的崇高政治信仰和根本道德标准。它要求我们每一个政法干警必须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理念,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和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

(二)为民――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服务人民是司法行政工作最大政治要求和最高价值追求。服务人民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决定的,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根本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服务人民就是政法干警最高的价值追求。服务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三)公正――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公正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政法机关从事正义之举的内驱力,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对抗邪恶的精神动力。公正要求政法干警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结合起来”,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地执法,惩恶扬善、弘扬法治,维护执法公信力。

(四)廉洁――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是指政法机关在执行公务中本着公正为民,做到克己奉公、防腐拒变、清白做人、廉洁从政,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腐败思想的侵蚀。廉洁是对政法干警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政法干警秉公执法的重要基础。廉洁是政法机关的自律本色。政法干警具有高风险性和高压力性。奉献是政法干警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政法干警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等高尚品德融入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好在必要时刻甘于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准备。

二、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来维系,一个职业和群体同样需要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形成职业和群体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使每一个成员充满爱岗敬业的动力和改革创新的活力。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新形势下政法干警对党的政法事业价值观念的认知,是对司法行政工作实践的理论升华。当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复杂利益诉求的交织下,社会主义政法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坚定政法机关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是服务于阶级实现自身利益的暴力工具,超阶级、超政治的警察是不存在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观,保证政法干警队伍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确保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法干警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政法干警行为的目标和方向,反映着政法干警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对人民警察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政法干警听谁指挥、为谁从警、为谁执行的现实问题,着力增强政法干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政法队伍的政治本色。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增强政法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政法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者[3]。当前,政法机关承担者重大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担负的任务更加多样,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考验越来越艰巨。这对政法干警的政治信念、价值追求、思想境界、战斗意志等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政法机关要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及时发现、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政法干警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广大政法干警得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让广大政法干警克服疲劳压抑绪,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敢打敢拼的英勇精神,而且有利于凝聚广大政法干警的士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不断升华了广大政法干警的思想境界,为有效履行使命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为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日后全力以赴投入实践工作,打造一个坚强的思想政治后盾。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广大政法干警在价值取向、职业操守上不断提升和进步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不仅体现了政法干警的工作内容,也体现了政法警察应该具备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影响着政法干警的个体价值取向。在当前个体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政法干警的思想观念、价值评判、道德取向也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加强理性指导和正面灌输,积极引导政法干警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构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政法人文环境,营造有利于政法干警身心健康、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努力争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

三、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构建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法队伍建设和形象。不可否认由信仰危机、信誉危机和信任危机导致的核心价值观迷失,已成为困扰政法队伍建设的问题之一。为此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多元价值观中发挥引领作用。

1.要用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占领精神制高点。当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经济极易诱发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受此影响,政法队伍中不可避免地滋生背离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倾向,出现追求享乐、精神颓废、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玷污了政法干警的形象。因此,我们要把培育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政法干警的思想领域,占领精神制高点。

2.要用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树立先进典型。要通过报纸、期刊、电视、广播以及新兴网络媒体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培育和推广力度,大力弘扬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边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为标杆,大张旗鼓地宣传、激励。大力表彰、宣传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优秀业绩的民警和英雄模范。

3.要用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政法队伍形象。要充分发挥公安文化引领作用,进一步凝聚警心,弘扬正气,树立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以此赢得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杜榕.在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上强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者[N].人民日报,2011-10-20.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9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凝练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09-0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提出以后,随之出现了一个地方化的问题。只有通过地方化,才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向深化、实化。所谓“地方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贯穿于地方发展之中,在地方上落地生根。在前段时间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凝练和建构地方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的重大举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绍兴市于今年初启动了凝练和建构“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工程。通过绍兴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个案分析,可以提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的认识,推动其地方化的凝练和建构进程。

一、地方化动力:绍兴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价值旨归

价值观执行着三方面的功能,即推动物质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与繁荣发展文化的功能。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三方面的功能。

(一)为推动绍兴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观念,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深厚动因。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为。但是,观念创造出的‘世界图像’,时常像扳道夫一样决定着由利益驱动的行为的发展方向”[1]。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所发生的一个最深刻的社会变化,就是价值观念的变化。破除了“阶级斗争为纲”、“贫穷社会主义”的观念,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的新精神,其深层的变化就是回归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指导,这是近30多年来绍兴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未来绍兴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你追我赶的激烈区域竞争中,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没有一个能够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仅靠物质建设,是难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竞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地区兴衰的精神前提。而通过本区域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可以形成社会成员建设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以及由这种精神动力所带来的巨大的发展动力。

(二)为绍兴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基础

一个地方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除了要有健康的经济发展、良好的社会制度条件之外,还要有一些内在的东西从精神层面凝聚着人心。这种内在的东西就是核心价值观。

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就是要重建主导价值,进行价值观念的软性整合,克服一切不利于社会风尚文明、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引领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价值追求,在全体社会成员中间增强向心力、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基础。

(三)为绍兴建设文化强市铸造灵魂

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绍兴近来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强市建设的部署。

就整个文化系统而言,如果说承载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体”,那么价值观就是文化的“魂”。“魂”与“体”相互依存,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而丢掉了“魂”,文化的“体”就空洞无物。文化的“魂”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2]。

由于价值观处于“魂”这样的核心地位,在整个文化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甚至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因而,价值观建设对于文化建设来说至为根本。文化强市的核心是价值观强市,文化强市建设首先要加强价值观建设。

二、地方化的基本思路和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构

既要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又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是地方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基本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地方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不仅不能偏离其基本要求,而且必须以其本质内涵为依据。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度概括性、广泛性,如果与地方文化特征相结合,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核心价值观,无疑能富有成效地促进当地群众的认同和践行。

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言,地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构和国家层面有所区别,应主要从本区域文化精神和时代实践精神特质上进行提炼,在这一点上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其他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各个地方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本质上应该是共通的,但由于这三个方面每一个的内容都极为丰富,而地方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的选择只有几个,给予选择的空间很大,其选择当然要尽量从契合本地区文化精神和实践精神特质着眼,但是更重要的,是选择最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的关键词。

根据这一思路以及上文所述价值旨归,绍兴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务实求真、卧薪尝胆、开放包容、尚文共富”。

1.务实求真。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绍兴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务实求真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高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3]。

同时,就绍兴传统精神而言,不实浮华,唯稳重实,是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品格[4]。务实求真是对绍兴传统“疾虚妄”、重实功的人文精神特质的继承和弘扬。此外,务实也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主要内涵,绍兴核心价值观把“务实求真”作为主要内涵,体现了践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意志。

2.卧薪尝胆。把卧薪尝胆作为绍兴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可使绍兴核心价值观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卧薪尝胆”这一关键词在绍兴家喻户晓,在整个中国广为人知[5]。“卧薪尝胆”可谓是绍兴的精神标识。“卧薪尝胆”源于勾践坚忍不拔,励精图治,终于复国的故事,因其深厚的精神底蕴,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绍兴儿女。在前些年绍兴提炼的“绍兴精神”、“胆剑精神”中,“卧薪尝胆”也是重要的元素。我们现在所讲的“卧薪尝胆”是一种历史价值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主要着眼于其包含的反抗压迫、崇尚独立的精神内涵,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容规定一脉相承之处;着眼于其包含的艰苦奋斗意志品质,有与“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脉相承之处。

3.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和生动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与世界日益相融合的进程中,绍兴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今天绍兴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地区多有贸易往来。2011年绍兴实现进出口总额335.0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65.75%。开放包容还特别是体现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前提下包容多样化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开放包容”契合了绍兴当展的实际,更应是推动绍兴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和核心价值追求。

4.尚文共富。尚文共富是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的关键词。尚文即“崇尚文明”。这里“文明”作为一种观念要素,是从狭义上特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如同志所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6]。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应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崇尚文明,就是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共富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和本质体现[7]。在改革开放之初,共同富裕就被确立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8]。邓小平对此有过反复深入地论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9],“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0]。“富裕”相对于贫穷而言,表征着生活丰裕的程度,体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共同”相对于两极分化而言,鲜明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共同富裕内在地包含着公平、效率、平等、团结、互助、自由、民主、和谐等价值理念,是这些价值理念的具体实践[11]。尚文共富是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的关键词。

综上所述,“务实求真、卧薪尝胆、开放包容、尚文共富”,十六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又具有鲜明的绍兴特色。

三、路径选择: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

确立核心价值观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让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挥引导、激励、凝聚的功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一)扎实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各阶层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核心价值观只有被社会各阶层所认知,才能获得内化于心的心理认同,只有内化于心的心理认同,才能推动外化于人的社会实践。扎实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大力组织媒体宣传。要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绍兴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绍兴本地所有报刊要开设核心价值观讨论专区,电视台、电台要播出价值观专题节目。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提高核心价值观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广泛组织学习讨论。在机关、学校、社区、村镇、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中,通过座谈、辩论、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绍兴核心价值观”学习讨论。

三是积极组织典型引领。挖掘宣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先进典型,组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巡回宣讲,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鲜活的榜样,有效引领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

价值认同一般要经历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三个阶段[12]。理性认知是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评价,是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情感认同是在人们对核心价值观有了理解后产生的肯定、热爱等心理反应,是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的阶段。如果说媒体宣传、学习教育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那么典型引领就有助于加深情感认同。

(二)扎实开展多种形式践行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融入贯穿

核心价值观建构应以系列践行活动为重要载体,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和活动来支撑。没有有效的活动支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就可能“雨过地皮湿”,不可能真正落地生根。要通过具体的践行活动把理论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变成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近年来,绍兴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许多有益的经验,比如相继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等,都属于核心价值观建设范畴。当前,特别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学雷锋活动、文明餐桌活动、“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认真开展起来。年复一年都要有活动,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活动的核心要求,把活动当作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承载。只有通过这样持久的一个个活动,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才能得到不断强化。

通过这样持久的系列活动,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各个领域,渗透到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设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从而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现实化。

(三)扎实推进政策调控和制度建设,激励和约束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

政策和制度是价值维系和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13]。只有把核心价值观落实为政策和制度,才能真正使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政策是人们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政策调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引导性。如果政策调控的方向与核心核心价值观导向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政策调控就为人们接受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构建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这样绍兴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确立、巩固和提升。

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激励和约束,通过激励和约束控制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好的制度激励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约束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坏的制度激励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约束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制定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14]。要通过设置好的制度有效支持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以核心价值观为取向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这是核心价值观建设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

总之,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和强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政策和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出路在于公共政策的调整完善和制度的改革完善。

参考文献:

[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4.

[2]章传家.论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与“体”[N].光明日报,2011-11-09.

[3]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由简到繁”和“由繁到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两个向度[N].光明日报,2011-08-07.

[4]顾琅川.古越文化性格考略[C]//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4.

[5]柯文.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跨文化视角[C]//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427-45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

[7]钟哲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六字建议[N].光明日报,2012-02-11.

[8]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和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11]李忠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12]栾俪云.社区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12-08-13.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10

一、积极深入“市民社会”,强化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一)葛兰西笔下的“市民社会”。与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民社会”的定义不同,黑格尔与马克思等将市民社会限定在传统的经济领域,而葛兰西所说的市民社会还应该体现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领域。市民社会是文化与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统治者通过民间政党、教会、工会、学校等社会组织,以及报刊、杂志等各种学术文化团体的联合舆论发挥作用,对被统治者进行有效的思想文化控制,从而决定一个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因此与国家专政职能相比,国家的意识形态职能则更显突出。葛兰西认为国家的上层建筑等于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总和,他指出“目前我们能做的是确定上层建筑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能够被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民间的’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另一个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一方面,这两个层面在统治集团通过社会执行‘领导权’职能时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统治集团的‘直接的统治’或命令是通过国家和‘司法的’政府来执行的。”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的主阵地,在这里统治者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获取民众的同意和认可,取得政治领导权的同时从根本上达到夺取文化即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目的。

(二)“市民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探析。“市民社会”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必然需要群众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整个“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即为接受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大人民群众。当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民间组织团体和个人,他们不但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是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需要他们发挥自觉地、积极地能动作用。葛兰西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路径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方法论依据,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市民社会或者说人民同意和认可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让全体人民都能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是人民群众现实需要与理想信念的完美结合。要借助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团体的共同力量积极深入市民社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大力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丰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模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方式走进校园、工厂、社区等基层组织,最大限度地争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触了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认知理解进程。

二、大力培育“有机知识分子”,增进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

(一)何为“有机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主要从事传统的生产方式,其存在与消灭不会受到社会发展更替的束缚和影响,他们认为自己是独立自由的,不会依附于任何阶级而存在,因而在传播国家意志及意识形态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有机知识分子”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物,他们与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们可以明确表达或宣传自己所属阶级的集体意志,能意识到并且能很好的发挥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功能。葛兰西将有机知识分子的职能归纳为:“知识分子与生产界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与主要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那样直接,其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体系的‘调和’,而知识分子恰恰就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公务员’。”换言之,就是通过“有机知识分子”对本阶级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文化传播教育,为实现本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提供必要条件。因此,葛兰西认为夺取文化领导权要充分利用有机知识分子提供的支持与帮助,不断宣传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从而完成对整个社会由精神领域到物质领域的全面变革。总之,知识分子阶层在整个国家社会结构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要把“有机知识分子”当成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自觉践行者,成为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

(二)“有机知识分子”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是伴随着新经济结构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指同其产生的新阶级保持理论和实践上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是推行本阶级意识形态的生力军和实践者。但葛兰西依据的是当时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需要,这与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有很大差别,当前中国各界知识分子的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早已被明确规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仅成为国家各级政权的实际掌握者,同时是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的任务是要不断加强对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知识分子首先要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同时具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们各自领域不断研究和创新人类社会科学知识,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社会范围形成思想共识,提升全体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程度和效果。

三、广泛开展文化领域“阵地战”,推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践行

(一)文化领域“阵地战”的实施策略。葛兰西将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过程策略比作军事学里的“运动战”、和“阵地战”。所谓“运动战”是指在军事和政治上对敌人的正面、直接进攻,在葛兰西看来这种直接激进的运动战只适合在当时像俄国一样尚未开发市民社会的国家中运用。而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民社会已经构成一个相当复杂的结构,它可以抵御灾难性的直接经济因素的侵袭,成为本国整个上层建筑的“堑壕”与“碉堡”,资产阶级掌握的国家机器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机构和民主制度之外,还包括资产阶级控制的文化-意识形态传播机构,葛兰西将这种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比作像“水泥”一样,潜移默化地灌注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中去,即使摧毁了军事防线,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因此,葛兰西提出了夺取革命的胜利所需要的新策略,那就是转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夺取文化领导权“阵地战”。阵地战原本是指的以坚守阵地为基础,逐步扩大势力范围来全面夺取胜利的军事策略,在这里指的是无产阶级通过建立自己的文化组织团体来教育群众,提高群众思想觉悟,从而以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取得胜利为前提,最终再夺取整个国家。所以说,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阵地战”需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断的教育,以凝聚和重树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支柱。因此,要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依靠有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意识形态“阵地战”,从根本上打破被资本主义虚假意识禁锢的枷锁。

(二)“阵地战”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中的再运用。葛兰西的“阵地战”,是在资产阶级掌握文化领导权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文化组织和团体,不断攻击瓦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逐步建立自身文化思想体系,从取得文化领导权层面入手进而夺取革命的全面胜利。这种思想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这决定了不可能实行如葛兰西所说的“运动战”,而只能是经过“阵地战”作长期建设准备。葛兰西所说的“阵地战”,目的是要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阵地与队伍,以此长期与资产阶级斗争直至取得胜利为止。不同的是,我国现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也早已获得了文化上的领导权。因此,我们现在强调的文化领导权不是“夺取”,而是要将其继续“巩固”和“发展”下去,要将当前工人阶级的思想文化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使他们自觉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能量,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现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文化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把握好思想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巩固坚守自己所特有的先进主体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立足长远发展,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努力发扬民族精神,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民情民意沟通机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立与管理,重视文化意识形态的安全,防范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当前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的大力支持下,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动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