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23 12:45:36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1

【题目】企业退休员工社保管理模式优化探析

【绪论】退休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探究绪论

【第一章】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 【第三章】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不足的原因

【第五章】完善企业退休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控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现状

2005 年 1 月 1 日是苏州市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正式启动的第一天,首批 2500 多名退休人员由于其原单位于 2004 年底前将他们的人事档案移交到了市区档案管理服务中心,率先纳入到了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中,他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从原单位剥离出来,改由所在社区承担。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苏州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第一节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体系基本建立。

一、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的信息管理社会化。

苏州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管理服务工作中,重点对企业退休人员的信息库进行了大力的建设。从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到社会化管理初始的个人档案信息的及时录入,到每年的资格认证的信息比对,再到对各项社会化活动的登记、走访实际情况的记录等,努力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信息库,建立健全退休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并加以规范化的管理。

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开拓创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银龄 E 家乐的建设,简化办事流程,增强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和智慧化水平,探索建立掌上操作、实时响应、多级联动的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服务体系。

社会化管理对象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需要更正或发生变更的,由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信息变更手续,其中涉及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变更的,及时到苏州市对应的市民卡服务中心办理社会保障卡换发手续。对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人员,其他的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变更,则是由社区社保工作机构直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修改维护,及时更新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信息平台上的数据。

二、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的配套服务社会化。

苏州在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化服务时,一方面做好日常基础工作,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及各项信息查询服务,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协助做好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在认真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特困、高龄、鳏寡、重病、残疾等特殊困难人员的关心和帮助,2017 年,仅苏州姑苏区就走访社会化管理人员 62.19 万人次,人均走访达 3.15 人次,努力通过制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慰问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另一方面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各项特色的社会化服务,如每年开展社保情文艺汇演等一系列老年活动,以及每年组织苏州各区退休人员参加春秋季旅游活动等。不但在物质层面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全力保障,在精神层面上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和交流平台。

三、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社会化是指经核定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保经办机构在银行为每位社发对象开立个人活期结算账户,用于养老金的统一社会化发放。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他们的养老金就不再受到原单位的经济效益变化的影响。每月养老金的按时发放,解除了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的退休生活在经济上更有保障。

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在苏州具体是如下操作,对 2013 年 3 月份后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其养老金直接发放至本人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中。退休人员从每月 10 日起,老年居民、被征地农民从每月 25 日起,凭发放存折或银行卡到指定银行的任意营业网点领取当月养老金。

社会保障卡领取养老金的社发对象,除可至苏州银行各营业网点领取外,还可至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市民卡指定服务网点,或通过任意银行 ATM 机领取。社发对象的社会化发放账户为银行借记卡账户的,也可持借记卡、居民身份证,到任意银行网点柜面办理苏银通存取款业务。社会化发放账户为存折户的,可到开户行换领借记卡,并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账户变更手续。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的社会化极大方便了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管理个人的退休金。

养老金是退休人员最重要的生活保障,为了避免异地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缩水,苏州市社保中心还和各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市区退休人员异地居住领取养老金一律免除手续费,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可以放心在居住地银行领取本人的养老金。

四、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的老龄医疗服务社会化。

开展免费体检工作,是保障广大企业退休人员身体健康、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务实之举。2017 年免费健康体检苏州姑苏区共组织辖区 9.6 万名 65 周岁以下的企业退休人员分批体检,实际体检 7.6 万人,参检率达 79.7%。自 2006 年该项惠民实事工程启动以来,12 年间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已开展了 6 轮,仅苏州市姑苏区已经累计安排 94.8 万人次的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免费体检。

为确保苏州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免费健康体检的工作顺利开展,各级退管部门在体检工作开始前充分动员、认真组织和责任分解,做好了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在体检工作进行过程中,征求居民对体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已经参检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汇总参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了解服务动态,及时反馈参检满意度。

第二节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试行的做法。

一、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的社会竞标机制。

在组织的一系列退管活动中,引入竞标机制:由退管中心确定年度重点活动主题和形式,在此基础上,各街道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以街道为主体申报活动方案。退管中心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各街道申报方案进行评议,综合考察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和退休人员参与度等因素,择优录取。此举,充分调动和发挥了辖区优势资源力量,使富有创新思维的活动方案脱颖而出。

竞标机制的引入,为社会化管理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使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充实。同时,各街道通过竞标机制,为老年朋友搭建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入社会组织参与竞标活动,集思广益、鼓励创新,更多地倾听老年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退管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技巧性,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二、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中自主管理机制。

在退休居民中选拔了有亲和力、有责任感、热心的老人作为自管小组组长,这些自管小组长义务为民办实事,对辖区老人关爱到家。各街道、社区开展企业退休职工荣归家园行动活动,与日常退管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形式欢迎退休人员正式加入社区这个新的家园,引导他们顺利融入社区,更好地参与社区建设与活动,接受社区服务和管理,同时也借助此项活动发掘新退休职工中的银龄人才和银龄志愿者,不断充实苏州的银龄人才库。

三、企业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灵活的认证方式。

(一)系统认证。

苏州市社保中心于每年 3 月底前,将认证对象信息与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凡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同时比对成功者,即通过当年认证。

(二)人工认证。

因户籍不在本市、基本信息不准确等原因,系统认证中未比对成功的认证对象,以及未实行系统认证的认证对象,于当年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间按以下方式进行人工认证:居住在姑苏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的人员,由社区社保工作机构采取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认证,认证信息通过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区平台确认。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降低了配合资格认证的成本,避免了邮寄认证容易丢失等问题的困扰,为居住在辖区内的异地退休老人提供了诸多便利。

(三)居外认证。

居住在上述区域以外的人员,由苏州市退管中心向其邮寄《异地居住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表》,认证对象持该表到居住地指定认证机构办理认证手续。指定认证机构包括居住地县(区)级以上社保经办机构、退管机构和居住地街道(乡镇)社保工作机构,退休人员可自主选择其一办理认证手续。

第三节 企业退休人员就医保障覆盖面较广。

一、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就医。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在门诊就医时,符合医疗保险结付规定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先从个人账户中支付。个人账户用完后,在每个年度即每年 4 月 1 日至下一年的 3 月 30 日内,退休人员个人自负一定费用后,由地方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在规定限额内按比例结付。

二、企业退休人员住院就医。

企业退休人员在定点医院发生的符合医疗保险结付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实行确定起付标准、超过起付标准部分根据全年费用累计情况分段按比例结付办法。

企业退休人员每次住院,起付标准以内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自负,也可用往年个人账户结余金额予以抵冲。

三、企业退休人员居外就医。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2

【题目】企业退休员工社保管理模式优化探析

【绪论】退休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探究绪论

【第一章】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现状

【第三章】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不足的原因

【第五章】完善企业退休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控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在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创新和突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值得改进。

第一节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相关配套不足一、管理服务人员配比不足。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人员不足,大批量的退休人员移交社区、街道后,工作量大量增加,工作种类也更加繁杂,区、街道退管工作人员配比严重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7 年至 2016 年十年期间,全国企业退休人数由4544 万人增长至 9024 万人,增长幅度达 98.6%,企业退休人员大幅增长。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截至 2017 年 10 月,仅姑苏区一个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就达 19.76万人,这近 20 万企业退休人员分布在姑苏区的 8 个片区,17 个街道,172 个社区(村)中。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人员配比情况大致为每个社区(村)配备一名退休管理协理员,平均每一名退休管理协理员需要服务好 1000多名企业退休人员,由于企业退休人员住所分布不同,甚至有些社区(村)的退休管理协理员需要面对 2000 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这种情况使得退休管理协理员在服务企业退休人员时常常出现捉襟见肘,应对不及时的情况。

在对从事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 112 名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详见附录)中可以看出,区级社保工作者仅有 5 名,在街道从事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工作的也仅有 12 名,大量的一线工作人员为社区退管协管员,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7 岁,他们在工作中的困惑点主要集中在事情繁杂和业务知识得不到提高,这也侧面反映了一线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的问题。

同时,社区基层退管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这就造成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而社区基层退休管理工作又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从接手到熟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有人离职后,新接手的工作人员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对本社区实际情况的不了解,造成相应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社区基层退管工作人员的配比不足不但给整个退管工作条线造成巨大压力,也不能真正做好对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

二、基础养老机构建设不足。

截至 2017 年 4 月底的数据显示,苏州市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达 172.8 万,占户籍总人口的 25.3%。这其中,又有达 96%的老年人都选择社区或居家养老,为此,苏州不断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苏州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助浴点、中央厨房;下一步还要建立护理站、老年大学等,都要纳入社区建设的体系。截至目前,苏州全大市建有各类日间照料中心 1180 处,要求它具备以下功能:第一是助娱,第二是助医、第三是助餐,第四是助浴,另外还建立了 18 个城市小型托老所和农村老年关爱之家、987 个助餐点等,同时全苏州市有各类养老机构 226 家,床位达到 65301 张。

但以上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仍不能完全满足照顾企业退休人员的需求。随着现代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对医疗水平的需求和对精神上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明显不足。

以苏州姑苏区为例,全区共有 1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姑苏区现有企业退休社会化管理人员 19.76 万人,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面对 1.52 万企业退休社会化管理人员,再加上其他居民的就医需求,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另外现有老年大学、老年兴趣小组等老年学习活动机构普遍存在超负荷运作,常常出现老学员不肯毕业,新学员无法入学的现象,这也反映了现有的老年学习活动机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退休人员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在笔者对已经纳入社保管理社会化的 367 名企业退休人员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自己单住和夫妻同住的共有 275 人,所占比例达 75%,同时问卷调查中急需要哪些养老服务项目的前两位分别是医疗保健和休闲娱乐活动,说明现在企业退休人员再生活能够自理的情况下,较多是老人自己居住,并且在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可以保障的前提下,更多的企业退休人员关注的是医疗保健和精神层次的满足,而这两项恰恰是基层社保管理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部分。

第二节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信息化程度仍不高。

一、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苏州市金保系统的上线及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信息化的整体进程,但由于信息化在近些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退休档案常常由于涉及到年代跨度长,保管条件有限的问题,退休档案数字化对于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原企业的档案室包括各地的档案中心的设备不是很先进,不利于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发展。另外,早期的档案主要由人工管理,即人工进行整理归档,在归档的过程中本身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退休档案电子化的过程中即使全部扫描电子化,也可能出现问题,所以说在企业退休人员档案保管及退休档案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同时有些退休人员的档案原来由企业本身保管,一些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好而倒闭,对这些人员档案保管不妥善,而一些人员在未退休时不重视档案,等到审批退休待遇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档案材料时有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影响退休待遇审批进程,甚至影响到退休待遇。另外目前虽然苏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退休人员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但仍有大量的异地退休人员牵涉到全国各地的档案管理,而各地的档案信息化水平各不相同,也会造成退休档案管理的混乱。

二、个人及家庭情况采集信息化不全面。

目前苏州市社保部门在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保社会化管理时,会对企业退休人员个人及家庭情况的基本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如企业退休人员的年龄、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这有助于苏州建立覆盖县(市)区、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的三级信息管理体系,使社区养老服务实现网络化管理。

苏州市社保部门收集的企业退休人员信息仍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覆盖人数不全面。通过金保系统收集基本信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项信息采集工作开展时间较晚,对于已经退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企业退休人员,或是一些居住在异地的企业退休人员的信息采集需要通过不断的走访来完善;二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覆盖内容不全面。目前对企业退休人员个人及家庭情况的基本情况进行的信息采集内容过于简单,不含家庭整体情况,如收入状况、健康状况、家人情况等,不利于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时进行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三、服务流程信息化不完善。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化已成为政府变革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作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其信息化的加强有助于发展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目前服务流程信息化做的还不够完善。许多企业退休人员由于缺乏及时的信息化沟通手段,对其本人可以享受的社会化服务不了解,不能及时享受到应有的社会化服务。

苏州现在为企业退休人员推出的社会化管理服务较为丰富,如定期春秋游、免费体检,以及各社区结合自身区域优势推出的特色社会化管理服务,但辖区内的企业退休人员没有一个比较方便的了解知悉相应服务流程的信息化渠道,随着移动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使用上了智能手机,这也突显了在移动终端的服务信息化的不足。

四、资格认证信息化覆盖面不广。

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不受损失,防止骗领养老金问题发生,也为了保障绝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人员的利益,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退休人员每年要进行生存资格认证。

目前针对苏州户籍企业退休人员,直接将认证对象信息与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凡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同时比对成功者,即通过当年认证。但有时由于信息更新不及时或信息化程度不全面,仍会造成资格认证出现比对不出的情况。如企业退休人员失踪多年,超出宣布死亡时间,且其家属未向相关机构说明情况的;又或者被判刑入狱的企业退休人员,依法不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未及时登记的,都会造成资格认证不能成功比对的情况出现。

另外目前苏州户籍企业退休人员的资格认证信息与公安部门的系统比对的频次为一年一次,即在每年的 3 月底统一比对一次,但一年一次的比对频次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在非比对期间去世的企业退休人员,其家属未及时申报,就会出现企业退休人员去世后仍旧正常发放退休工资的问题,直到下一次统一比对才会停止发放,之久牵涉到后续清退问题,增加社保经办人员和去世人员家属的办理手续。

对于居住在苏州市的异地退休人员,或是异地居住的苏州退休人员可通过全国网上认证系统开展异地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但由于全国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很多地方仍未加入全国网上认证系统,加上异地信息沟通不畅,加大了异地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的难度,使得部分异地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不能及时顺利完成一年一度的资格认证手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养老金领取。

第三节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管理跟不上。

一、运作主体不够清晰。

从苏州市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职能上来看,已经基本实现了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职能全覆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会出现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待遇审批后未及时将个人档案移交至相应社区,从而未纳入社会化管理的情况,单位往往在替员工办理完退休待遇审批手续后不愿再管,退休员工在不了解退休管理社会化的情况下,以为可以正常领取退休待遇即为正常退休,从而不能享受到本该享有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权益。正如笔者在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仍有极少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后好几年都没有参加过社保中心组织的免费健康体检,也没有参加过社会化管理部门组织的的种种文体活动,究其原因,就是单位以为员工已经纳入社会化管理,而所属街道、社区由于未接收到退休人员档案信息,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员已经退休,这就造成了这极少部分的企业退休人员没人管的境况。

另外,由于街道、社区条线众多,而社会化管理所牵涉到的多个部门,比如现在苏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由社保部门主要负责,而同时民政部门也会牵涉到慰问、走访等一系列的活动,多部门的各种活动也让基层单位疲于招架,而不能花更大的精力投入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活动中。

二、保障项目不够丰富。

随着苏州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在纳入社区社会化管理之后,得到的福利项目也越来越多,比如退休待遇的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免费健康体检,春秋季旅游,重大节日慰问,重病慰问等惠民举措都深得退休人员欢迎。

但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另外还有一些原本可以正常生活的退休人员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或是家庭变故(如失独家庭),他们的原本的生活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他们的生活会牵涉到日常护理、医疗健康咨询、精神慰藉等多重方面保障需求,而这些保障项目正是最初阶段所忽视的保障项目。

苏州外来人口众多,老年人退休后搬到子女所在得城市与子女一同生活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在对外来退休老年人来说,还不能做到完全纳入居住地的社会化管理体系,户口迁移、医保结算等多方面的保障都不是很便利,高龄老人享受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对发生意外的老年人及时给予救助,建立应急服务机制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此如何做好这些失能、失独、生活困难以及外来随迁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是苏州社会化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专业队伍有待组建。

由于面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运作具有其一定的专业性,这就要求各级机构在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中拥有业务能力强、态度认真、对待退休人员既有有耐心又有爱心的高素质工作人员。基于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的复杂性,这就要求这些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还要能做到听取退休人员意见,举一反三,高效办理的业务能力。

但在实际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由于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任务繁杂等问题,会造成比较频繁的工作人员流动,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顺利开展。因此各个退休社会化管理机构在面对这一困境时,需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加强退管协管员队伍建设,强化社区对协管员的考核机制,同时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不断提高一线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要让一线工作人员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树立自己的工作目标,真实记录每天的工作轨迹,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依托社区,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社区的资源优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传统服务为现代服务、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

另外,随着企业退休人员的人数增多,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牵涉到的社会化服务项目一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例如许多退休老人需要专人护理,这就要求有大量的专业护理人才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又比如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的日常心灵安抚,又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人才来提供相关服务。而目前在基层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构中,这些类别的专业人才是极度匮乏的。

四、管理方式不够丰富。

近几年来,苏州政府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主要以街道、社区为依托来进行社会化管理工作,最初时强调为退休人员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精神与心理层面的需求不是很重视。但这一情况已有所改观。

同时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管理主体较为单一,以社区管理为主,缺乏其他多样性的管理主体,使得企业退休人员在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出了问题除了找社区,就没有其他选择,变相加大了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利于企业退休人员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在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方式上以社区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机构直接管理为主,各个退休人员组织的自管小组互帮互助为辅,缺乏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一同来进行社会化管理工作。

第四节 企业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化医疗中的各方压力较大。

一、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缴纳的经济压力。

(一)企业退休人员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的条件。

2016 年 10 月 1 日后达到国家、省规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市区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待遇,且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男满 25年、女满 20 年的人员可申请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

(二)不足年限的一次性补足。

经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凡退休待遇审批时,男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足 25年、女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足 20 年的,需要按规定一次性补足不足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后,方可享受相应的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以当前苏州医疗保险费用补足的标准来看,月补足基数统一为 3778 元(持有经残联确认的《苏州市无业重残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表》的市区无业重度残疾人员按 3778 元的 60%),补足比例为 6%,即一个月的补足金额为 228 元,一年的补足金额为 2736 元,如果企业退休职工从未缴纳过职工医疗保险,那么男职工需要一次性补足 68400 元,女职工需要一次性补足 54720 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与此同时,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我国退休人员的退休养老金待遇已经连续十三年每年递增,但目前全国平均水平仍不是很高,这样的养老金也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由此来看,一次性的医疗保险补足费用,对企业退休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二、养老医疗体系压力较大。

根据苏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 年)的数据可以得知,苏州现有三级综合医院 11 所,二级综合医院 34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3 家,乡镇卫生院90 家,护理院 34 所,老年病医院 1 所。在面对苏州市一百多万老年人口的医疗压力下,医疗资源的配置仍显不足。病人数量过于庞大造成医生每天面临巨大压力,这些都不是一个运行良好健康的医疗体系应有的问题。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3

河北省1997~2002年企业离退休人员情况变化表

表一

单位:万人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企业离退休人数

104.5

111.8

110.3

111.9

118.7

比上年末增加(%)

7.7

7

-1.3

1.5

6.1

离退休人员与

参保职工之比

1:3.35  1:3.78

1:3.86  1:3.79  1:3.49

河北省2001年末企业离退休人员分布情况表

表二

单位:万人

合计

国有   集体

其他内

港澳台和外

企业

企业

资企业

商投资企业

离退休人数

118.7  88.2

18.3

11.5

0.7

占全部离退休

人员比例

100

74.3   15.4   9.7

0.6

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其指导思想是要实现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的分离,实行化管理。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不健全,特别是基金征缴与使用存在较大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仍然以企业为基础单位,离退休人员只能继续依附于企业,社会化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展。这种情况的弊端:一是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企业在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仍然要承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和诸多福利待遇等,负担和管理责任都很沉重。二是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管理对象仍然实行企业化管理,造成制度的不完善,也到这项制度所蕴含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发挥。三是由于离退休人员以原国有企业职工为主,过重的社会负担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离退休人员的企业化管理,也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向更贴近市场运作机制灵活的私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业的扩展,离退休人员企业管理成为养老保险完善制度、扩大覆盖和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两个确保”: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解决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中存在的缺口,全面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发放相分离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迫切需要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相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凸显出来。

近年来,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河北省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形式有:①对于“关门走人”的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②部分地方的工会组织开展了离退休人员退管工作;③一些独立工矿企业,因其距市区较远,基本上以企业为基础构成小社会,离退休人员依托工矿企业的管理组织进行管理;④部分县(市)离退休人员少,地域不大,由县社保机构统一管理;⑤少数地方开展了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尝试,但涉及人员不多。总的看,尽管河北省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其突出的问题一是不规范;二是数量不大。同时,从以上诸种情况,工会组织管理离退休人员尽管同企业行政脱离了关系,但就我国的工会体制来看,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的联系非常密切,这种作法很难成为严格意义的社会化管理。依托工矿企业现有管理组织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也没有同企业彻底脱离关系,但这种方式的存在受企业所处区位的影响,有其特殊性。那么,离退休人员同企业彻底脱离关系,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作法只包括①④⑤三种。①④两种作法,其实质都是由社保机构集中行使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第⑤种是依托社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分析社保机构直接管理离退休人员和依靠社区开展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两种作法,我们认为,第一种作法适用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期,社区组织自身建设和网点分布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离退休人员人数较少,社保机构管理跨度合理的情况,特别是在社区组织不熟悉社保业务,人手不足情况下,可以发挥社保机构的优势,保证工作质量。但是由社保机构集中实施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最大的弊端是管理服务的单一性,即主要围绕落实社保政策开展管理服务,同离退休人员生活、医疗、文化、组织活动等全方位的服务需要存在差距。因此,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应当通过强化社区功能,建立街道社区服务,引导社会力量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实现。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的作法来看,成功的经验大多是依靠比较完善的社区网络及其服务功能,建立离退休人员服务平台,提供所需的包括政策服务和生活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把企业从过多的社会事务中解放出来。据河北省民政部门资料显示,2000年末河北省居委会共有4471个,如果将企业离退休人员按居委会平均,每个居委会的管理服务任务为260人左右,健全的社区组织是可以承担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任务的。从河北省的具体情况看,推进这项工作要在5个方面加强工作。

1、依托社区组织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开展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要把强化社会保障职能作为完善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每个社区街道都要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在县、区社会保障机构的指导下,面向离退休人员开展各项服务,形成省、市、县(区)和社区街道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所需人员,可以结合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后社保机构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解决一部分,还可以从曾经从事过企业劳资工作的下岗失业人员中选用,其工作经费比照其他社保机构经费由财政部门解决。这种作法将社保机构集中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压力分散到各个社区街道,并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综合服务作用,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符合社区的方向和社保机构由征费为主向管理服务为主的转变。同时,可以避免实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将企业负担转移为政府负担。

2、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化退管服务带来的变化,在于离退休人员打破长期以来劳动保障部门和离退休人员习惯的以企业为纽带的管理方式,离退休人员遍布各个社区,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成为同离退休人员关系最密切的管理服务项目,由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离退休人员已经进入老年,行动不便,服务的快捷方便成为迫切需要。为此,必须转变政府部门传统的面向企业和大厅式集中服务模式,加大政府投入,运用机网络技术,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实现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深圳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市、区、镇三级社保机构服务网点、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有网点全面联网,24小时服务,离退休人员的各种待遇均通过网络解决,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离退休人员。河北省建立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网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把统一性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既要避免小范围区域分割的网络建设,又要避免各个社会保险险种各自为政。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险种在内的信息网络。二是要利用现有的银行、邮局等网络基础,将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同银行、邮局深入社区的服务网点以及社区社保服务机构相联通,并合理调整社会保险管理方式,使离退休人员在社区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保险费等。三是积极推广使用“社会保险卡”。离退休人员凭社保机构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险卡”,通过计算机网络结算,享受各种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

3、合理进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定位。当前作为社区组织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应当包括接收、管理离退休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生存认定,协调解决离退休人员同原企业遗留的各种联系,开展党的组织活动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结算通过网络服务来解决,管理工作无偿进行。社区服务要在国家出资建立基础设施和解决活动场所、提供无偿服务的前提下,本着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原则开展其他服务,包括娱乐健身、专项服务、社区卫生、养老院以及其他具有共性的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服务的原则是通过收取低廉的费用满足离退休人员的需要,国家对社区服务组织在工商、税收及其他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建立离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和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社区敬老服务。总的原则是,以国家优惠政策为导向,以社区组织为平台,围绕离退休人员以及社区成员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社会福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4、对现行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这四项中管理服务社会化和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具有更根本的性质。没有管理服务社会化和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险仍然同企事业单位责任不清,就丧失了这项制度的社会性。因此,我们在社会保险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社会化作为终极目标和根本原则,与之相违背的要逐步进行调整和理顺。具体地讲,一是企业统筹外项目要抓紧清理,企事业单位不能再出台新的统筹外项目,现有的统筹外项目应当在养老金调整中逐步冲销。二是加快社区建设和各项改革措施力度,在住房、用电、用气、子女入学等各个方面,抓紧实行市场化管理,企业相应的补贴要进行必要的清理,无法取消的,在调整养老金标准时逐步解决。职工住房是企业最大的福利项目,并附属了大量其他福利待遇,成为离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的最大障碍之一。要迅速启动和完善住房二级市级,落实各项房改政策,把职工住房推向市场,带动各项服务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使离退休人员融入社区。三是河北省普遍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政府对基本养老金发放不受企业缴费和其他因素。但是在医疗保险方面,包括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的报销、个人账户建立、日常就医管理等都是通过企业来实现的,并受到企业缴费情况的制约,这种医疗保险制度同管理服务社会化的要求不一致,也难以彻底解除企业负担。上海市将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由原来的医保基金、原单位和个人三方承担改为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同承担,从根本上解决了退休人员回原单位报销医疗费用的。这种作法解决了在医疗保险方面企业同离退休人员的联系,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值得借鉴和推广。

5、按照分类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首先,考虑到破产企业、改制企业以及“两停一亏”企业,其现有管理服务主体或者已经不存在或者经营困难,其养老金发放已与企业脱钩,其他福利项目难以落实,有些企业离退休人员已经由社保机构管理,可以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突破口,新退休人员要直接进入社区。其次,利用大中型企业原有退管组织管理服务设施齐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建立社会化的退管服务组织,打破企业界限,吸纳当地离退休人员接受管理,并在离退休人员管理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快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社会化步伐,随着社区硬件设施和功能的完善,实现同企业的彻底剥离。第三,针对各县(市)离退休人员少,城区较小,社区建设滞后,缺少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的特点,由社保机构直接建立县(市)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生存认证、党员组织活动等,实现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第四,对于独立工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可由原企业成立退管机构,比照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下岗职工的作法,首先将离退休人员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和社会保障事务同企业脱钩,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再解决企业同离退休人员存在的其他关系,逐步实现企业与离退休人员的分离和社会化管理服务。

【】

[1]张左己.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M].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论纲——从传统福利模式到新型福利制度[J].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1).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4

第一条为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县社会保障体系,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委办发〔2003〕22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办发〔2007〕214号)精神,以及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经委《关于加快推进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发〔2005〕5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县辖区内按法定条件、法定程序退休,并由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含个体参保的退休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目标任务是在实现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将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从单位管理服务转入社区管理服务。

第四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县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作业务指导,紧紧依托街镇乡社会保障服务所和社区组织,以人为本,完善服务,资源共享,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与促进社区建设相结合,企业退休人员按照属地管理,移交给企业退休人员户口所在地的街镇乡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为加强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大足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社管办,办公地点设在县社保局)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县委办《转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12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足委办发〔2003〕38号)的要求,根据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第六条由县府办牵头,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其主要职能是:指导和督促各街镇乡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通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主要工作内容

第七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配合县社保局做好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

2﹒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

3﹒跟踪了解企业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协助县社保局进行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

4﹒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死亡待遇;

5﹒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6﹒集中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7﹒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8﹒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等活动;

9﹒指导和帮助企业退休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等。

第三章服务机构、办公场地、设施

第八条县社保局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各街镇乡依托社会保障服务所,建立社区居委退管站,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平台,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承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日常工作。

第九条各街镇乡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办公及活动场地、信息网络管理等设施。

第十条各街镇乡社会保障服务所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活动经费向企业征缴,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贴。

第四章经费的筹集

第十一条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的来源:

1﹒企业缴纳;

2﹒财政预算;

3﹒社会捐赠。

第十二条**劳社发〔2005〕5号文件下发之前已经关闭破产的企业,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经费和人事档案管理费由县财政解决;**劳社发〔2005〕5号文件下发之后实施关闭破产的企业,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经费一次性缴纳288元/人(2元/每人每月,缴纳12年);另按每人100元的标准缴纳人事档案管理费。以上两项经费列入破产清算成本费用。关闭破产以外的企业退休人员由企业一次性缴纳768元/人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经费和人事档案管理费。个人参保人员退休后应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参照关闭破产企业的缴费办法执行,由本人承担所需经费。

第十三条积极争取市级部门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发放和管理服务工作经费的补贴,县财政也要将配套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十四条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由县社管办负责征收,使用财政票据。

第五章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经费主要用于接收街镇乡社会保障服务所、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所必须的支出。按每年人均50元安排。

第十六条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由县社保局进行管理,人事档案管理费主要用于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利用。按每年人均25元安排。

第十七条退休人员活动经费、人事档案管理费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纳入县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接受有关部门的审计。由县社管办在年初根据各街镇乡社保所开展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以及社保局档案管理工作等情况,编制年度经费支出预算,报经县财政审核后,拨付执行。

第六章移交程序

第十八条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主体是:

关闭、破产企业:破产企业清算组(破产企业清算组已解散的,由企业主管部门)和退休人员户口所在地街镇乡;

关闭、破产企业以外的企业:企业和退休人员户口所在地街镇乡;

县社管办为监交方。

第十九条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先由企业或其主管单位向县社管办提出申请,并做好移交前期准备工作:

1﹒企业或主管单位应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保持退休人员的稳定。

2﹒关闭破产转制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费、医疗费及其补偿费用等,必须移交前付清。

3﹒企业或主管部门核准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理清资产状况并按规定计算出移交的经费,列表造册;按照《**市档案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接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档发〔2004〕34号)要求对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进行规范整理。

4﹒企业或主管部门与所在地街镇乡就退休人员移交工作进行沟通,达成同意交接的一致意见。

第二十条在县社管办的指导下,企业或主管部门和街镇乡社会保障服务所签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移交协议》,同时移交有关资料档案,支付有关费用。

第二十一条退休人员活动场地的提供和移交按**办发〔2007〕214号和**劳社发〔2005〕5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各街镇乡社会保障服务所的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职责,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后,社区服务组织切实做好相应的管理服务工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各街镇乡社保所社会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二十三条各街镇乡社会保障服务所应对社会化管理工作建立台帐,按规定统计上报各种数据;并将各街镇乡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第八章附则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5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一、前言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职工办好退休手续以后,原企业将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交给社区和城市街道,并由社区的服务组织进行具体的管理服务。同时,养老金也实施社会化发放。1997年,我国在大连等地区首次对企业退休人员试行社会化管理,此后,全国各地也逐渐地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内。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仍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改进提出了相应建议,

二、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层,把企业退休人员划入社会管理范畴能够对促进社会稳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经济的和谐。按照中央要求,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划入社区管理,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系统进行统一协调。这是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举措,是对和谐社会机制的充分完善。因为社区是社会的基层,保障了社区的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而稳定社区则必须要稳定下岗和失业人群,退休和待业人群,农转非与农民工人群以及个体与私营业人群。解决了退休人群的社会管理问题,自然能够促进社区的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能够给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带来更充分的保障。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阶段。古语有云“养儿防老”,说的就是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老年阶段都是由后代家庭来承担的,由于家庭与家庭之间在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一些老人没有后代以及子女不够孝顺等原因,晚年生活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实行了企业退休员工社会化管理以后,由国家和社会对这部分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进行管理,能够极大地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使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

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有待完善之处

目前已经成型的典型管理模式来自大连、上海、深圳、成都及青岛等地。其中大连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管理核心,上海以社区居委会作为主要的管理主体,深圳以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主体,成都则以社保部门为主要负责部门。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社会化管理的范围还未覆盖企业全部的退

休人员。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范围还不够广泛,其覆盖面还比较低,一般局限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退休人员没有被纳入管理范畴。这部分退休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人群,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类是非公经济退休人员。对于非公经济退休人员的安置问题应尽快解决,因为非公经济目前已经将近占到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半,其从业人员的人数更是超过了公有经济的从业人员,所以,如何扩大社会化管理范围以便覆盖全部退休人员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社区和企业的基础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一些社区在组织结构上还缺乏完整性,服务人员的工作经验比较少,社会化管理无论从制度规范上,还是其他一些基础性工作方面都有待强化。虽然目前的社区已经具备了健全的居委会组织、街道组织与社会保障机构,但是组织结构仍然缺乏完整性,尤其是自我服务与自主管理的民间组织以及一些自愿者队伍的缺乏,都给社区的自组织机制的形成造成了困扰,影响了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提升。企业方面,很多企业认为职工退休以后由社区进行管理就是和原单位脱钩了,自己可以理所当然地卸下包袱,于是很多企业都想甩手了之,而社区方面则认为自身的工作本来就已经千头万绪,很难再管理退休职工,所以在二者的交接中会出现彼此不配合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了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的推进。(3)企业退休人员还无法得到理想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目前,我国的社区服务设施存在用地紧张的现象,很多硬件环境都无法得到满足。退休人员的养老主要还要依靠社区服务来完成,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的存在,社会服务设置很难在城市规划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比如说在一些老城区,资金和土地限制情况很突出,很多社区的居委会办公地已经非常局促了,再要为企业退休人员安排一些公益性活动场所更是难上加难。但在一些城市新的开发区中,这种情况往往会好很多,因为政府在规划时考虑到社区功能完善问题,所以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的条件基本较好。

四、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措施

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1)加快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进程。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企业退休人员比重偏大,另一方面,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正不断深入,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出现了停产、破产等现象,使得相应的退休人员失去组织依托与经济基础。所以,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及时足额支付他们的退休费及报销医疗费,并充分实现社会化管理已成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适当加快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推进,目前最紧张的环节当属资金支持的缺乏,所以在推进社会化管理进程时,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各项相关项目的投入与支出。比如,政府应加大服务经费投入,加大社区办公经费、公共设施和办公用房投入。(2)建立有序的管理模式。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服务移交,其次是信息采集与动态管理,再次是社会保险业务的查询与办理及养老金发放,此外还包括企业退休人员的资格认证与丧葬供养等待遇、对企业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与互助的指导和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文化体育等娱乐活动。社区在进行管理时可以建立五层式管理模式,分别为市—区—街—局—自管小组,这五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内容、管理职责的差异,各层间彼此协调、彼此配合,即使做好资金筹集与管理工作。同时,要积极加强对街道社区基础建设的力度,发展社区服务,做好社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可以通过社区自治等方式逐步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加快进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稳步推进的重要意义。要遵循分步实施及循序渐进的过度原则,社区要先做好社会影响大、人员普遍需求的工作,比如养老金的发放等,还要充分考虑先处理好负担重的项目,比如对退休人员中鳏寡孤独人群的服务工作。总之要依照重点顺序逐步落实好各项工作安排。

五、结语

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养老问题意义重大,我们要看到这一重大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针对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尽快进行合理处理和完善。目前,各地对于相应的管理模式也都有一些探索成果,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的探索成果,积极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

参 考 文 献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6

【题目】企业退休员工社保管理模式优化探析

【绪论】退休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探究绪论

【第一章】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现状

【第三章】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不足的原因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7

关键词: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办理完退休手续之后,工作人员的相关管理工作移交给城市街道及社区实行属地管理,养老金由社会进行发放。想要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理解社会化管理的意义

1.使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对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首先可以在经济上有所保障,不会造成财政危机。养老金主要由政府补助、社会集资等构成,社会化管理制度的实行使退休人员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2.退休人员的档案、保险得到安置。退休人员离开企业之后,他们的档案和社会保险等社会关系移交给社区管理,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会帮助老人处理相关问题,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老年人对于工资、优惠政策等问题不用再过分担心,只需要安心在家休息,就可以享受到良好的社区服务。

3.使退休人员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和父母住在一起,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工作繁忙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老人,退休人员空闲在家更容易产生孤独感。社会化管理能够为老人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使他们能够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实现老有所乐,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要做好

近年来,我国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发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因此想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例如,劳动保障部门要推进医疗保险改革,退休人员在看病治病时可以有所优惠。尽管我国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为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现建议如下。

1.将退休人员的的信息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社会化管理增加了退休人员信息资料的流动性,如果不能将他们的资料进行统一,无疑大大增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会降低社区服务的质量。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起退休人员数据库,这样极大方便了工作人员都退休人员信息资料的查阅和整理,使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现全国统筹项目。项目标准统一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统一管理,和退休员工信息资料的管理,实现全国统筹项目,使老年人的福利实现平衡,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能够做好的重要保证。

3.明确社会化服务的相关责任。街道劳动保障机构负责制定出具体的劳动保方案,还需与其他部门进行确认。企业应该与劳动保障机构一起,处理好退休人员的移交和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对退休人员的服务。

三、关于做好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退休人员作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由于年龄、身体、情感等各方面的原因心情和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的他们往往难以接受现实,也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状态,进而产生压抑、烦躁等不良情绪。只有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正确认识和面对生活状态的改变。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利于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关于如何做好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现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从实际出发,创新模式。每名退休人员虽然可能会有相似的情绪状况,但具体情况都不相同,因此,想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从实际出发,多从退休人员的角度思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另外,社会服务人员还要有创新思维,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在退休人员的听看形式等方面。当然,对于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单位,还要善于运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来加深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

2.坚持连续性原则。对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个短暂的工作,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这也是由退休人员的特点所决定的,刚刚退休的工作人员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心思敏感,较难接近,很难迅速走进他们的内心,因此很难短时间内就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心情变化情况。对于退休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长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转变心态,接受现状。老年人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快乐的生活,甚至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为退休人员提供新的工作机会

退休人员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是感觉自己仍然有工作能力,如果突然空闲下来难免会感到空虚失落。因此,我们在征求退休人员的意见之后,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找提供新的工作机会,这些工作必须是老年人力所能及且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还可以为他们聘请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老师,来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

总之,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社会退休人员逐渐增加,而我国的社会化服务还在起步阶段,对于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需要单位和街道机构相联系,共同做好退休人员的交接和管理工作。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不只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保障,更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温暖,摆脱不良情绪,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8

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宁城县离退休人员及遗属已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猛增到近5000人,已占参统人员总数的27.5。针对这一新情况,我局在努力巩固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实现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本着“诚挚关怀,热情服务”的宗旨,积极与老干部局、老年体协、文体局天义镇政府、民政局等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开辟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新领域,努力健全以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为主、社区管理为辅的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制,基本解决了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问题,从而为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前提宁城县的离退休人员较多,过去,由于责任不明确,保障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服务不到位。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多年沉积的问题就突出地显现出来,出现了“小企业管不了,大企业没人管”的局面,许多离退休人员不能及时足额领到养老金,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也直接影响了在职职工的工作情绪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情况,近年以来,我们在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社会化管理服务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一是认识到广大离退休人员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让他们安度晚年,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对离退休人员政策的落实,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二是认识到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三是认识到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我们社会保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主动与县老干部局、老年体协协调研究,经请示县政府,确定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在管理形式上,以社会保险局直接管理为主,社区管理为辅;在组织方法上,实行专群结合,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办法;在服务内容上,通过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业务手续,加强社会保险关系和政治组织生活管理,及时发放各种社会保险待遇,兴建“活动中心”等公共福利设施,组织开展政治文化学习、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从而使全县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向实体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迈进。二、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保证

实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十五”期间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把离退休人员的“养、医、乐、学、教、为”等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是保证。宁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建立了由主管县长为组长,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老干部局、总工会、文体局、民政局及企业主管部门等单位领导参加的宁城县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保险局,具体负责全县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经常听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方面的汇报,不定期的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请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了解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落实情况,帮助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部署新的工作任务。县委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纳入了目标化管理,列入考核企业法人代表及其主管部门领导任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认真管理服务的单位不予评选先进,不予审批文明单位。总之,凡涉及落实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都非常重视,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为加强对老年体育工作的领导,社会保险局主要领导担任县体协副主席。凡涉及社会保险工作的问题,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文体局等单位都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并给予大力的支持。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社会保险局和赤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 会保险局对我县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把我县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分别列入了自治区、赤峰市试点县,对“宁城县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建设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并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为“宁城县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顺利建成提供了保证。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王维山同志在20__年6月28日视察宁城县社会保险工作时对宁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给予了“做的比说的好”的高度评价。三、搞好硬件建设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离退休人员逐步脱离企业事业单位,实现以社区为主要依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让他们乐有场所,动有去处,从根本上减轻企业事业单位负担。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抓住机遇求发展,筹措资金搞建设”的工作思路,根据原有活动场所较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筹建“宁城县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方案。在原有800平方米活动场所的基础上,新建一处独立、宽敞、高档次的2560多平方米的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此项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自治区、赤峰市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让“中心”建设享受我县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并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在该项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抓好两条线的工作,一是抓好本职业务工作,各项业务工作紧张地进行;二是多方筹措资金,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使“中心”建设得以顺利进行。9月1日,该“中心”已经正式揭牌启用。该“中心”内设健身活动大厅、球类活动大厅、娱乐活动大厅、文化活动大厅、退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老年学校、舞厅、门球场、离退休人员档案室等,可同时供600人娱乐、健身、学习,是集娱乐、健身、学习为一体的离退休职工之家。四、及时足额发放离退休养老金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关键为了保证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我们严格按照中央“两个确保”的指示精神,及时足额把离退休养老金发放到离退休人员手中,并不断扩大离退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范围,目前已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自1998年以来,由于中小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化,许多企业被兼并、转制、拍卖或破产,一些离退休人员已经没有了依托单位。为了保证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使这些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我们提出了“企业改革到哪里,社会保险就跟踪服务到哪里”的口号,对一些特别困难企业、破产企业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措施,优先将这部分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发放范围。首先做好离退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养老金数据库,提高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其次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完善计算机管理个人帐户。一方面,充分利用离退休养老金发放中心的有利条件,由我局直接发放,我们建立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印制了《离退休养老金领取证》,离退休人员凭证按规定时段领取,保证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安全、准确、一步到位,真正做到了不欠一分,不少一人,不拖一天。同时在发放大厅设置了茶座,配备了签字笔和不同度数的花镜,为离退休人员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针对许多离退休人员居住地较远,直接到离退休养老金发放中心领取养老金很方便这一实际问题,我们积极和金融、邮政部门协调,委托银行和邮局代为发放。本着“就近、安全、方便、快捷”的原则,按居住地划分区域,在离退休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乡镇营业所和邮政支局设立了49个养老金点,并全部悬挂了“宁城县社会保险局离退休养老金处”的牌子。其中,邮政局点26个,发放1597人,中行点6个,发放1325人,工行点6个,发放767人,农行点11个,发放297人,社会保险局发放中心直接发放658人。每个离退休人员一个存折,他们可以随时凭折存兑,为广大离退休人员提供了方便。对72名孤寡病残等领取养老金不便的离退休人员及遗属,局领导和环节负责人分别把责任落实到人头,按月及时把2.2万元养老金及生活费送到他们炕头、床前。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将两个月的离退休养老金提前合并发放。自我县开展社会保险工作以来,始终全额发放离退休养老金,共发放养老金1.4亿元,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五、完善体制、组织活动是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宁城县4644名离退休人员分布在全县26个乡镇,必须采取分级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建设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才能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第一、在政治上关心离退休人员,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体制。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宗旨,不但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而且在政治上、组织上关心他们。20__年8月份,县委批准成立宁城县社会保险系统党委,党委本着“规范属地、就地就近、便于管理、逐步纳入”的原则,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将188名党员划分为12个党支部,建立了党校和党员活动室,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了党委12项制度和党支部7项制度,购置了图书,订购了党报党刊,供离退休党员职工们阅览。党委还认真进行党建规划,及时组织各支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党日活动,真正使离退休职工党员的组织生活达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具体活动中,我们力求活动的有效性、趣味性和多样化。如: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大精神,观看党的十六大及“两会”召开实况,参观我县“五大亮点工程”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听取戴成钧 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同时,积极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增感情”活动,实行了三个到位,即:一是国家为离退休人员提高待遇时,调标工作及时到位;二是企业改革时,社会保险积极配合,跟踪服务到位;三是为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组织活动,实行一条龙服务到位。第二、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县城为中心,辐射社区的管理服务网络。我县四龙煤矿是一个老企业,有离退休人员500多人。为了便于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我们采取就近就地管理服务的办法,协助四龙煤矿改建了离退休人员活动室,得到了离退休人员和广大矿工们的好评。在离退休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铁西街道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站,主要组织工作由街道居委会负责。同时,他们还成立了秧歌队,社会保险局为他们购置了服装,每逢重大节日或社会保险局有重要活动,他们都积极主动走上街头,扭起秧歌。我们还与电信局合作,在铁东邮电住宅小区设立了600多平方米的离退休人员活动室,解决了附近离退休人员的活动场所,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扬。同时,积极探索把部分职能逐步交给街道、社区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第三、积极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多年来,我们坚持离退休人员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的原则,先后举办了30多次大型的户内外文体竞赛活动和郊游活动,共接待离退休人员16万多人次。我县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20__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我们服务的宗旨是:对离退休人员有爱心,接待有耐心,办事要热心,解决问题要细心,工作要有责任心。为了方便离退休人员的娱乐活动,我们想离退休人员之所想,急离退休人员之所急,备离退休人员之所需,将参加活动的离退休人员的居住地址、电话号码、患病史等一些基本情况建立起数据库,以便在活动时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通知其家属;考虑到离退休人员年老多病这一实际问题,为防止突发病症,对管理人员进行了简易技能培训,准备了急救药品和简易器械;准备了各种雨具。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1998年成立了“银球俱乐部”,并已举办四次“社会保险杯”乒乓球赛;1999年成立了“夕阳红文艺队”,在重大节日多次进行以“社会保险好”为主题的演唱会。1999年在50年国庆期间,我们投资近2万元,与老年体协共同组织了500多人的大型秧歌队,几年来多次与老年体协共同举办了门球、乒乓球、台球、扑克、象棋、太极拳、健身操等比赛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既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又宣传了社会保险事业。回顾多年来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社会化管理服务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全社会的事业,今后还要认真总结,大胆探索,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社会保险工作的总体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闯出一条适合我县实际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9

关键词: 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进一步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对于保障广大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安定, 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维护社会稳定, 确保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底以前,南昌医保办曾多次动员电力企业参加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被我们“暂缓”了。原因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避免了效益差企业的退休人员的风险,但对我们效益比较好的电力企业的退休人员来说,却会降低原有的生活待遇,是我们的企业在撂担子,扔包袱,使他们无法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我个人认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社会大势所趋,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谁也无法阻挡住时代的大潮。而且,社会化管理对电力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并不如退休人员想象中的洪水猛兽,通过企业采取补充措施,他们的生活待遇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得到稳定有效的长足发展。

一、目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退休人员参与意识不强

由于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体制,社会福利资源高度集中和福利服务提供模式及其推行手段的行政化,导致了企业退休人员在思想上形成固有的福利模式,退休人员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他们认为自己是企业创造者、主人翁,干了一辈子革命,即使退休了,企业也应该保障。退休后直接推向街道社区管理、总有一种与企业难舍难分的情结。尤其是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退休人员更不愿意转入社区,担心进入社区管理,原享受的企业福利会逐渐取消。

( 二) 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有限

企业退休人员依托社区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政府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但由于起步较晚、资金不到位等问题,街道和社区社会保障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妨碍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推进。

( 三) 劳动保障部门在社区职能不明确

以社区为依托构筑的社会保障工作网络,给部门、单位间的合作,为社区居民的参与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平台。但是,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的社区平台蕴藏着的潜能究竟有多大,目前尚难以做出充分估计。要进一步深人开掘这种潜能,就必须按照社区的本身的功能和规律去设计和建立一套新的、完善的工作体制。就必须进一步明确完善劳动保障部门在社区的责任。

二、积极推进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

( 一)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社会大势所趋

当2 1 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前所未有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引导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城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时代的潮流,阻碍这个社会潮流,而仅靠企业内部几个人小打小闹是形不成为老年人服务的氛围的,并不能为退休人员带来真正的实惠,最终反而会被退休人员所抛弃。

( 二) 在企业效益比较好的现在多为退休人员的长远着想, 多为他们办点实事

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趁我们现在经济实力还雄厚的时候,多向长远看,“社会化”最大的功能是退休人员不至于在将来因企业的效益问题而享受不到正常的待遇,也就是说,由企业保障转化为国家保障, 保障程度的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就像买企业债和买国债一样,企业债可能利率高可风险大,保障程度不高。而国债利率低,但没有风险!

同时,把退休人员推向社会,应该要稳定有序地进行,不降低退休人员原有待遇是一个大原则。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并不是说不需要企业对他们的关心,我们电力企业还是可以通过大福利、互助会、入股等多种形式使退休人员继续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社会化管理后有退路,前有进路,上前退后游刃有余,能让我们的企业从本应由社会承担的繁杂事务中脱出身来集中精力搞好企业内部建设,为将来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夯实坚定的基础。

对我们国家来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同理,对我们电力企业来说,要为我们的退休人员多谋福利,最终还是要在发展我们的企业上入手,要让退休人员也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

( 三) 从退休人员来说, 在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同时, 也多了一份社区的归属感

人都要有一个团队归属感,从心理上说,退了休的人,他( 她) 虽说对原工作单位有较深的感情,虽说单位里有较好的活动场所,可他( 她) 并不愿常回企业,这种心理很微妙,但确实普遍存在。

从客观条件上看,电力企业在垂直管理的同时,又带有浓厚的属地性,不具备经常把退休人员从地域辽阔的各个地方集中起来开展活动的条件。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其基本形式是将企业退休人员直接纳入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和服务。不实行社会化管理,单位不想去,社区又去不得,久而久之,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人到老年后, 地缘文化观念更加浓厚,左邻右舍的情感维系更为重要,老年人一般都十分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社区社会化服务,就是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最佳结合部。我们现在应该为退休人员创造这个条件。

( 四) 退休人员是财富不是包袱

尊老爱老,关心曾经为我们企业立下汗马功劳流过血汗做过贡献的退休人员应该说是我们电力企业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化”在电力企业的暂缓也再次有力地显示了领导对退休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社会化管理后,退休人员通过横向比较,更能切实体会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

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是一名电力企业的退休职工的光荣感。同时也更能意识到企业经济效益对他们生活的休戚相关,从而更加关心企业发展。退休人员是财富不是包袱。通过与退休人员的沟通,把我们的优秀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形势告诉社会,通过他们,争得社会的谅解。退休人员从眼睛向内到向外,能为企业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从而为企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我们企业内部现有的员工也会从企业从退休人员的关心上看到自己的未来,感到工作有奔头,生活有着落,会更加热爱我们的企业,从而提高我们企业的凝聚力。关键是我们怎么利用这笔财富。我认为我们电力企业一直开展的退休人员节庆慰问、不定期上门探望等互动活动在社会化管理后必须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既为曾经共事的退休人员创造再聚的机会,也让企业有了解他们想法听取他们意见的机会。

三、结语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篇10

【关键词】 企业退休人员 社会化管理 发展现状 优化策略

针对建筑企业的退休人员,我国推出并实行了相应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将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部交给社会服务机构发放,对推进建筑企业退休人员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大力度。该服务体系独立于企事业单位,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加快了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和改革以及对我国企业办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加强,促进国有企业逐渐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与推进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难以解决,制约了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进程。

1 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发展现状

1.1 市辖区退休人员管理机制的健全

在市区成立由政府领导担任分管组长、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退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市区社保局设立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用于指导市区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从根本上抓起对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意识。

1.2 提高了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水平

以市为管理单位,在其管辖范围内包括街道、乡镇大量建立退休人员社会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社区居委会成立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中心,并且配置了相关的退休人员作为活动中心的管理员,健全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机制。

1.3 完善了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制度

完善了建筑企业退休人员规范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社区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登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政策及法律咨询、资格认证、节假日走访慰问等,给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区化管理带来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树立品牌典范社区,如示范社区等为龙头,加快和推动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4 细化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内容

各个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活动中心通过对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的特长、爱好进行了调查,并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设施及资源,积极开展了不同层次且丰富多彩的文娱建设活动,时至今日,各个社区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活动中心分别成立了建筑企业退休人员民间乐队、秧歌队、广场舞免费培训班、老年合唱团等初具规模的自娱自乐组织。使广大建筑企业退休人员在闲暇之时丰富了日常生活,更提高了每个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多彩的建筑企业退休人员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如今,各个街道、乡镇社区服务活动中心基本上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的文体娱乐健身活动。

2 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各部门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认识不一

各部门对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市辖区社区居委会及街道办事处认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与自身部门没有必然的联系,与社会保障部门直接相关,因此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表现不够积极主动。其次,企业养老保险的合作机构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认识淡薄,企业养老保险的合作机构只有端正自身的位置,才能真正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重视起来,减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困难。另外,建筑企业退休人员自身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不少建筑企业退休人员在与工作几十年的企业分离后,难以割舍对企业的深厚情怀,希望继续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对退休人员的社区化管理不愿配合。

2.2 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根据调查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只有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迅速的一线城市可以顺利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社区管理模式,并且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管理服务、档案移交等工作进行有序进行。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准备不够充分、启动过于仓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建设的速度无法一致,在相关政策的推行与实施的基础上,不能有效达到理想中的预计效果,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工作执行起来相对困难,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执行力也存在着欠缺。总之,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仍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各项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许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实质性工作仍然无法正常开展。

3 解决我国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优化策略

3.1 加快建立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统一认识

首先,要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作为完善城市发展、社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来抓,无论是社区居委会还是街道办事处都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与体制,各尽其职,齐抓共管,积极参与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设中来,在上级社会保障机构的指导下,面向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积极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相关介绍、讲解、普及,实现对建筑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的贴心、暖心、舒心,从根本上加快建筑企业退休人员对社区化管理的认同与接受。

其次,应进一步深入与企业养老保险合作机构的协调,做到认真、负责的对待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工作的认识,有效整合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的管理方式,实现社区银行网点覆盖与保险机构相通的管理模式,使建筑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后对养老金的发放、医疗保险费的结算等无后顾之忧。

3.2 认真落实管理服务机制,逐步推进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针对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在认真落实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逐步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借助大中型企业原有的退休人员组织管理机构中管理经验丰富、服务设施齐全的特点,依附于大中型企业建立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组织,这样不仅可以吸收当地的退休人员作为后勤保障而接受管理,更加快了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与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双向共赢。针对各县、乡镇退休人员相对较少、社区建设相对缓慢、管理技术匮乏的特点,由社会保障机构直接建立各县、乡镇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对各县、乡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社会保险等进行统一发放,统一管理退休人员的养老、医疗、生存认证,开展文娱健身活动,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4 结语

综合整篇文字所述,我国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的健全在一定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质性的问题和困难,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既存在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要高度重视起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工作,共同研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推进建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乔立军,赵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途径[J].发展.2008(05).

[2]颜荣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探析[J].中国外资.2011(21).

[3]邓大松,刘昌平.2006~2007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国劳动学会.社会保险基本形势和信息与动态,加强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研讨及经验交流会[C].北京:刘燕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