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8:34:32

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范文篇1

【关键词】中职校体育;体育课程;专项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的决定中,党和国家提出对体育教育的明确指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7号)中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强化学校体育课及青少年课外锻炼的要求已不再仅限于简单地保障学生体育课锻炼时间,而是进一步着眼于体育课程的实效性,把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落实《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推行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告》(上海委发201115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意见相结合的工作》组委会颁发(上海20123号)精神,上海市结合中职学校体育工作实践经验,开始尝试青少年体教结合新模式,组织开展中职体育专项化教学工作,探索中职学校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随着体育专项化教学工作的实施,上海市以服务学生多样化需求,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以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标,实现了以体育项目为引领,整体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同时,在中职体育专项化教学工作不断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层次强化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进一步帮助青少年树立终身体育理念,掌握体育技能,促进全面发展。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作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对学生进行优良品质的继承,培养和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应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在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2.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体育锻炼对一个人的意义是非凡和深远的。体育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的一技之长,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充分享受体育项目所带来的运动乐趣。增强学生自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能提高体育运动技能水平,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3.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在过去,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基本按照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等,项目多,课时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所有项目都要学,所有项目都学不精,虽然达到了全面发展,但教学效果一般,没有达到多能一专的教学目的。目前,较多的中职校体育课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普遍都很难充分调动,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愿意学习他们不喜欢的内容。体育课也就成了敷衍了事,应付老师。笔者认为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其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学未从实际出发,因生制宜。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和自由选择。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兴趣爱好,建立相应的专业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的构想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体育教学大纲,以及学校场地、设备和教师情况,把体育课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职学校体育课程一般都是每周两节课。普通必修课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大纲为依据的,可分为田径、体操、球类、健美操、舞蹈和武术等等。中职学校体育课程一般安排两年半学习,前四学期是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五学期是体育专项选修课,第六学期学生外出练习,不再开设体育课。2.根据学校条件和教师学生情况,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一般中职学校至少都有4-6名体育教师。因此,可以开设4-6个体育专项项目,每个老师负责一个自己所擅长的体育项目。把若干个班级组合后,再按照专项项目分组。如:可分为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健美操、篮球、体育舞蹈等。上课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形成统一规定和制度。

三、中职学校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1.符合大纲。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不是很完整,在开设专项选修课时,不可脱离教学大纲,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丰富选修课内容,要做到突出专项选修课,兼顾必修课,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切合实际。可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特点来选择,如:市场营销、会计、文秘、旅游与酒店管理等专业女生较多的专业班级,可多开展瑜伽、体操、形体、健身、健美操、舞蹈、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如:计算机、电子商务、烹饪、商务管理等专业男生较多,可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身、田径等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更加顺利地走向社会,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教师情况开设专项选修课,进行科学安排分组,不可盲目;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开展,项目多了无法组织教学,项目少了形成不了规模。3.安全风险。安全问题是影响学校体育专项选修课程开展积极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体育课程的专项化,必然对青少年进行体育运动的强度、技巧产生一定要求,相比常规体育课程的风险性更大,可能带来运动损伤,这也将会给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这些顾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项目选择与开展程度。

四、中职学校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的意义

中职学校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顺应了新时期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适应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反映“因材施教,对待不同”教学原则,基本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同时,从确定教学目标上着手,我们应进行分层组织教学形式,注重有梯度的传导知识、技术和技能。因此,要有针对性和方便管理的政策规定才能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自己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强身健体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与他人相识的机会,同时有助于学生放开天性与个性发展。当下课程的改革给体育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新时期新时代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懂得以学生为本,健身育人的思想,支持新课程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五、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建议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是最基于需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应从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要。目前,在中职校体育专项选修课程需求的信息获取与统计方面,主要还是根据学校课程开展的需求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而学校课程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的场地、设施以及安全等因素,并未完全按照学生的意见,课程的选择并不能完全直接地反应出学生的需求。未来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实施应逐步从学校需求向学生需求转换,让每一位学生经历“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从选择到体验到再选择”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大部分学生产生“我要运动”的意愿,真正愿意参与体育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孙耀鹏.体育兴趣的培养与体育课教学改革—为“专项选修课”立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7(2):69-75.

[3]周峰.对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76-77.

[4]赖志森.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58-59.

[5]徐崔华.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5(05):71-72+125.

[6]刘茂明.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3(12):200-201.

体育课程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体育课程;改革

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到我国高校教学的发展,更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体育课程的设置和科学化的发展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加快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育课程的科学化革新,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综合各个方面的问题,及时做好逐个突破,这样才能够有效健康的让每一位大学生茁壮成长。

1目前的状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我国的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身体健康发生了变化,在高校教育发展中面临着重大的问题。大部分的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一方面会形成身体透支过多,影响到学习,另一方面,在于高校没有注重其学生体质发展问题,从而使得学生体质越来越走向滑坡路[2]。为了改变这种发展的现状,就的考虑怎样才能够加快体育课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质,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总结,需要逐步展开分析,依靠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在通过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下,逐步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做好分析,找准方法和策略。

2体质健康影响体育课程分析

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很重要,在高校科学化管理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体质好有利于体育课程设置体质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目前的高校发展,更加注重体育课程的设置,提高大学生体质,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科学化的考虑,不能够出现单一式的追求体育发展,而忽视体质健康。在很多人的眼里,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做好体质方面问题的深入研究,然而,过多的强调体质健康也不能够达到有利于体育课程健康发展,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加快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从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考虑,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认真做好体质方面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一定要结合好体育课程问题进行探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落脚点。2.2思想认识不高目前的高校发展,还没能够有效的加快体育课程的革新发展,因为其思想认识不高,不能够有效的形成科学化方案,坚持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有力的推动体育课程发展。在过去的大学生眼里,没有重视自身体质问题,在实际体育课堂中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好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体育课程大完成[3]。往往即使抓好了课程的教学,也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体育课程发展中作用不大,效果不明显。2.3未通过体质健康来设置体育课程体质健康方面的问题很多,一定要结合实际,坚持做好问题导向分析,然而,目前的一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因素影响,从而达不到体育课程优化的最终目的。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我们要结合实际问题,将体质健康问题作为衡量体育课程发展的重点,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体育课程迈向科学化发展的轨道。往往一些高校没有准确找好发展占领的位置,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体育课程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结合体质健康问题来做分析,久而久之,将会淡化体质健康对体育课程设置的观念。所以,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分析,还需要逐步进行体质观念的提高,在实际纠错的过程中,需要加快体育课程的优化发展,从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着手,才能够有效的完成体育课程科学化设置。

3体质健康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策略

3.1与学生健康相关的测试指标提高,健康体适能课程效果凸显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主要指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3年的教学改革的成果显示,主要表现在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指标均大幅度提高,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身体成分指标有所改善,并且下降显著,尤其是女学生的2项测试指标均表现非常显著性差异,男学生表现为1项显著、1项非常显著。柔韧素质指标显示,女大学生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但男学生保持稳定。4项指标中,仅有肌肉适能不够理想,学生的上肢握力明显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但下肢爆发力减退。3.2继续增强课内外一体的活动形式,有效提高身体素质越来越多的静态生活方式正在挤压大学生的时间与空间,使大学生减少体力活动。“运动不足”、“肌肉饥饿”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大学生身上[4]。正常的体育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身体活动量。大学生参与活动的途径主要含四个方面:体育课程、课外体育竞赛、俱乐部和社团活动,以及生活中身体活动、锻炼等。我校进行的体育改革将体育教学、俱乐部和社团,以及训练和比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学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锻炼形成良性互动,为大学体育课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提供了新的途径。3.3提升学生健康管理能力,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大学生健康管理是对大学生健康的测试、评价、干预循环的过程,其中干预是核心[5]。其宗旨是调动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及整个学校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通过这样一个往复的活动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学习者对身体活动价值的认识,掌握身体锻炼的方式和提高身体活动实践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部分。

4结语

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需要通过实地研究和分析,并且需要找准研究的方向。在越来越多人们认识的思维中,还没能够充分的提高改变落后的面貌,要想真正将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结合好,就应该紧扣时展的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健康相关的测试、增强课内外一体的活动、提升学生健康管理等方面来形成科学化的策略[6]。本文结合实际,主要从分析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希望能够给予读者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郝小刚,高雪梅.“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的“冲突与共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3(5):434-436.

[2]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16,13(5):141-144.

[3]姜维强.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2):46-48.

[4]许文鑫,梅雪雄,吴燕丹.福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科学研究,2017(7):3.

[5]芦特.对大连市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2):95-99.

体育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高校;公共体育;改革

我国的民俗体育是中国特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民俗体育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传统节日当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遗留的珍贵文化保护资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视野下探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从炎黄子孙、孔孟之家等历史文化到各种传统体育运动如:蹴鞠、马球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各类资源多姿多彩,大多以传统节目为主,比如:舞狮、喷火、拳击、武术等表演型艺术类节目。各类体育运动也都具有它所代表的区域性民俗文化特点,也都传扬了中华民族强身健体的优良传统。例如:潮汕的英歌舞,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会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但很多地方并没有好好珍惜把我当地的特有民俗体育文化,也没有注重其特点和发展,“民俗体育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1]。民俗体育文化的推广可以使高校学生更加了解民俗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更是可以帮助我国树立更加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民俗体育文化加入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之中,可以促进高校现有的体育模式改革,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还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之中加入中国民俗体育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国家发展快慢的关键就是这些朝气勃勃,青春洋溢的学生们。他们的文化素养及身体素养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把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中是必要的。这样既可以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还可以达到加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的目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也需要充实丰富,许多民俗体育运动项目适合我国学校体育对课程与教学的要求。”[2]。所以要在学校的发展中用教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做到知识与健康的共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就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征之一。它是民族文化,区域性文化的代表。为了要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要把各种体育资源与师资资源整合,既可以传授文化知识,又可以传承民俗体育文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更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让学生们走出课本,充分体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的美好文化。这种民俗体育文化融入教学课程的行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本土教育文化”的认识,更可以提高他们参加民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同时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知识,达到创新改革课程的理念,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目的。“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3]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增加传统体育项目是非常有益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的。在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中,往往更关注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状况,例如800米成绩、引体向上的成绩、立定跳远的成绩等,而缺乏体育传统文化的输入。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学生文化自信的缺乏。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的公共体育课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贯彻落实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所以民俗体育文化在大学课程中的改革首要认知就是要增加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己主动喜欢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能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民俗体育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展状况

虽然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但当地很多部门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发挥不了它璀璨的光芒。在我国的经经济发展中,政府部门不能重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造成了体育文化发展经费短缺,在学校的教育中也不重视体育文化的培养,很多的体育资源,场地,器材紧缺,造成了体育文化发展停滞不前。尤其是民俗体育在学校的发展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对在大学,中小学校中的民俗体育项目普及较少,现在大多是各地区得民办中小学校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但也没有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比赛等。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很多的民俗体育项目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更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为我国积极向上的健康理念奠定了基础。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基本代表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程度。民族体育项目是最积极向上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表现。它不仅可以参加体育项目的人们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更可以带动大众运动的积极性,更可以减少当前人们很多的亚健康状态。传统体育项目以自己独特天然优势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区域性经济价值的发展。所以说发展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行动迫在眉睫,只有在学校中大力推广,并利用及创造传统体育资源,才可以是民俗体育文化得到长久的发展。学校是文化氛围最浓,传播知识最快的场所,在传统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们学习、开拓进取的积极性。这对我国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制约民俗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课传承的因素

民俗体育文化大多以传统体育项目的形式呈现。除了各地区的传统庆典以及传统节日,剩下的传承对象大多以中小学生、大学生为主。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状况,所以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中坚力量就是学生。但目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急需解决。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占用场地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学校中场地的占用问题,很多学校因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大,而放弃了很多的体育项目培训。其次,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材、规模、设施、质量上等很多地方不到位,造成了不能满足传统体育项目运动的要求。现在的很多人大多是抱着自己的目的而参加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说:为了身材而跑步、为了其它目的而学散打等,都不能抱有正确积极健康的心态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不是真正喜欢而去学习,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学。另外,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以校队的形式在校园中开展,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普及”。[4]这就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4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对策

4.1依托地域优势积极探索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多元,民俗体育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各民族、学校可以组织探索我国各地方的民俗体育项目,规范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体系,为高校民俗体育课堂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社会的改革就是需要创新精神,高校是推动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场所,随着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推广,现在很多大学课程都有了自主选择的体育项目。相对于竞技体育项目,民俗体育更富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民俗体育应该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各高校可以依托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开展民俗体育项目。也可以将当地的民俗活动进行改编,将古老的民间艺术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具有全民健身效果的,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样既体现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又体现了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高校还可以通过民俗体育文化讲座或者民俗体育文化活动表演来推动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4.2完善政策及师资队伍保障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起这一问题,加强完善高校体育课程政策,为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高校要自主研究民俗体育项目的重要性,研究出更加有力的学术保障,加快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课堂的脚步。民俗体育项目成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首要前提是要求广大的体育教师既要懂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又要掌握民俗体育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高校还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寻找懂得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师,以及研究出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民俗体育专项培训,邀请民俗专家学者全方位讲学授艺,为民俗体育融入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这样有利于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利于体育教师的多能型发展。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普及度比较高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易于开展的民俗体育活动,重新编制统一的竞赛规则制度,在高校进行推广。并作为高校考核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体育行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应该充分协作,以提高人力、物力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效率。4.3转变教学理念,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社会都是在一步步的改革中进步,教育也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提升、转变教育理念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教育水平。进一步深化大学民族体育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的结合当地,本校的文化发展需求,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课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文化水平的建设,还能发展当地特色民俗体育文化[6]。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教育大多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在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中,加入民俗体育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是大学课程多姿多彩,更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这种和谐体育精神为大学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方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民俗体育文化弘扬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条件。由于每所学校中,都有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这样可以使各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共同发展。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就是从每个学生,每个老师,每个学校中开启,这样不仅可以是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充分的传扬,更可以发展各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这也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民俗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推进我国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深化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汇,共同传承。因此重视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婧.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6).119-139.

[2]吴坦.民俗体育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互动式发展研究[J].才智,2015(22).186.

[3]潘桃铃,李先长,洪伦.基于文化强国战略下民俗体育文化现代化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04):117-120.

体育课程范文篇4

1.1关于课程的观点

国外最常见的课程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我国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自学内容的综合”,也就是说,课程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课程的本质是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具体化”,该文比较倾向胡德海的观点。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概念在教学概念的上位,课程的概念在学校教育的下位。课程应该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规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门课程,应该有成熟的知识体系,经过规范后形成课程。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社会的要求给学生规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体育学科课程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体育课程应该是在不同的学段对体育标准和能力的设计。一门体育课程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生活的目的。

1.3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按照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以体育课程作为媒介,师生双方互动、教与学相互结合的过程,体育教学是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领会了体育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培养意志和品质。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方法,体育教学是具体的实践,方法自主灵活。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2.1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由国家的行政部门来决定体育课程的设计,体育课程的设计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是学校体育的任务。我国的体育课程要体现出国家对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并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制定课程、编写教课书,体育课程具有指导性。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由教师设计具体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实现体育课程中的要求和体育的价值。体育教学的设计是一种很灵活的操作,带有教师自身的风格和主观性。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在设计的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2.2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不仅有体育教学,还有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中介,我国学校的体育课程要体现体育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要求,体育课程从宏观上提出规划,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要对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体育课程的规定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美国学者塞勒认为:课程仿佛是设计好的图纸,体育教学是照着施工。课程是编好的曲谱,教学是照着曲谱去演奏。体育教学的设计是如何把课程的内容具体落实。同样的一门体育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可能不一样。有的教师很有创造性,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效果很好;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古板,教学效果不好。

2.3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

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育课程的实施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体育教学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体育的思想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总体作用,体育教学是指微观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体育课程是通过设计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体育教学是通过主观努力,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4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班级关系、校园文化、社会价值、家庭教育等。这些课题也是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新的方向和新的课题。体育潜在课程在正式的课程内容编制中并没有提出,只是在课程的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不只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另外还有思想品德的要求。课程和潜在课程是互补的,相互结合,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潜在课程和课程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作用,排除负面影响是教师面临的新的任务。教师根据特定的教材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对体育的投入和体验,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心态,认识到自身健康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教学,使潜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学生会感到不满。教师要教育学生,消除心理的障碍。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师生关系良好,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下,潜在课程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规划运用好潜在的课程因素,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更好地做好创新教育。

2.5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体育课程是总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课程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教师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教学进度。教师不能自行设计课程标准,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时,一定要按照课程的计划和标准进行,不能超越教科书的范围。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育教学工作是实施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结论

(1)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对两者都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我们要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把学校体育课程教育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努力建设符合素质教育优质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确立创新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如果体育课程决策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高,体育课程的设计就很好。体育教学是对体育目标的落实。体育课程设计得好,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创造力。(3)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提供具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实施的过程。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要把体育课程设计好,然后有计划地完成教学过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研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该文的研究只是初级的探索,以后还会从其他的方面,比如哲学、教学论等观点综合论证,科学地构建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作者:刘易华 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亮.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赤子,2013(15):86.[2]唐岳年,黄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体育时空,2013(15).

[3]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73-276.

体育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教育质量保障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出现及发展,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观注重多视角、多元化思维,提倡不确定性和差异性,主张人际沟通与关系重建,等新的理念,为课程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小威廉姆E.多尔对“泰勒原理”进行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创造性的利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4R”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后现代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中产生不确定因素时,探索出新的内容,拓展教学的过程。

一、体育课程目标:多元性和生成性

课程目标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指引方向。多尔认为目标的设定为人类提供了有意识的创造或者摧毁的选择,且课程目标是产生于行动之中[1]。现代主义曲解了目标设定的意义,预先设置的课程目标,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却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注重目标的生成性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学习使运动技能提高后身体运动体验的差异,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为目标。

二、体育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体育课程内容一般都是预设,按照泰勒的教学模式:连续性即直线地呈现选择好的学习经验。教师课前写好教案,选择学习的动作技能,组织学生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确定性”,而多尔认为将知识的“确定性”解构,形成动态化的知识,使课程内容更为丰富。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曾体会的经验或维度,由于这体会的存在,使学生丰富了对课程内容认识的视角与解读方法,另一方面因为由于内容的体现,学生对真实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自己我不断认识中构建出新的课程内容。因此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三、体育课程实施:开放和对话

课程质量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期望。现代的体育课程按照准备好的课程方案,线性性和程序性的实施,其过程与结果都是预先存在的,阻碍了课堂中“自组织”的形成。在后现代课程观看来课程实施具有复杂性,封闭与静态的观点不可取,应该恢复课程实施的动态与开放的特征。课程与教学是一个混沌系统,“混沌”被认为是一种能产生自我组织的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状态[2]。因此构建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与学习环境(教师和知识、技能等)相互作用。课程实施作为对话。在解释学看来,课程实施是一个理解与对话的过程[3]。这里所指的对话并不同于苏格拉底的提问法,提问法是以回忆为导向,将知识“在那里”,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那里”,这样的对话并不具有开放性和生产性。多尔认为就激发对话而言,隐喻比逻辑更有效。[4]对话中用隐喻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看见了我们已经看见的”,而不是“看到了我们没有看见的”。在我国体育课程中教师总是在强调“注意观察”,“仔细看”,这种精确化、统一化的课程实践,只是教师在单向的向学生传递文本。对话仅仅是停留在交流层面,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线路进行学习,对于课程中出现的干扰和不平衡,教师则会尽力排除。后现代对话的重要特征是理解和反思[5],反思中干扰和不平衡又为关键。对于重复来说,干扰和不平衡是阻碍,而对于反思来说干扰和不平衡成为积极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反思过去的行为,“保持对话继续”,通过反思去促进和控制干扰与不平衡。解构过去和重新构建内容,对实施过程迅速判断并决策,这样才能为发展提供动力。

四、体育课程评价:协商性和发展性

现代体育课程评价基本上是对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这种课程评价是测量目标达成度的工具或手段,是为课程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但它“具有浓厚的管理主义倾向、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以及过分强调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后现代课程评价主张创设开放与多元的评价文化氛围,将评价看作一种协商性的意义建构。关注个体的内在体验,在意义建构的协商性评价过程中,评价不再是一种束缚个体发展的机械式框架,课程评价参与者在评价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个体的差异性存在获得了尊重,探宄未知的主体性得以释放。运动成绩绝不是衡量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亲身体验课程给自己的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喜悦与享受。课程评价成为一种反馈基础上的协调转变,而不是一种区别与选拔的等级划分过程。现代体育课程评价注重对于结果的评价,忽视非预期效果和影响的评价。一般认为,能使班级优秀率高,学生测试成绩高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学生最终测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其重视总结性评价,忽视发展性评价。体弱的学生通过努力大幅度提升自身体质与运动技能,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坚持顽强的精神等,都应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性质决定了应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最重要的准则[6]。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导向和激励,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应该注重评价的反馈。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发掘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实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目的。

作者:周险峰 浦长玲 单位: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1.

[2]张花.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李子健,尹弘彪.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21-33.

[4]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0.

体育课程范文篇6

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不明确。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方面内容,然而并没有更为详细地论述各方面的具体内容以及其中的联系。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更为具体的目标。另外,在目标的执行方面,二者的契合度不高。高校体育课程中关于健康教育的实践较少,更为注重体育运动,忽视了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然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学生健康观念的缺乏显然不利于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提高。1.2课程内容不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仍保持传统的教学形式,缺少创新性。这里所说的创新性主要指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应与学生实际密切相连,课程内容应是兼具娱乐性、健身性、有效性、文化性特点的。然而,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仍以传统的球类运动、田径课程等为主,对新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引进不足。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力求全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个体具有特殊性,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高校长期以来延续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学生热爱体育但不一定喜欢体育课,这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享受体育课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参与的过程,需要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有所突破和创新。1.3课程结构不合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主要在大一、大二学年,并规定体育课程考核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即使部分高校在大三学年设置体育课为选修课,但多数高校体育课程集中于大学生生活的前2年,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不佳。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规律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参与运动还需靠自身的约束,然而,多数学生由于竞争压力等限制并没有坚持体育锻炼。学生们将大学体育课程看作是“任务”,只要完成任务,拿到学分就可以,并没有清晰认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初衷,这种不合理的结构设置是导致学生错误认识的原因之一。1.4课程评价不健全。课程评价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评价主体单一。虽然评价形式多种多样,但评价主体较单一,高校体育课程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是体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单一的评价主体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仅以教师的主观判断为评价依据,缺少科学性。(2)评价内容单一。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以课内教学为主,很少有课外活动。重视身体素质的提升,却容易忽略心理素质的提高。注重技术的使用与传授,却忽视了学生体能的锻炼。一门学科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有直接影响,评价标准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5课程资源欠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足够的课程资源支撑,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不足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计划的实施。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运动器材、体育场地都是开展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技能水平与教学能力对学生体育运动有直接影响,我国目前存在教师性别比例失调、专项技能集中等问题,导致体育教学缺少针对性,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受限。体育运动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为学生提供的体育锻炼空间不足。有些场馆收费较高,开放时间较短,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体育场地面积不达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除了以上要素外,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体育信息宣传少,不利于学生对体育课多元化需求的满足。

2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对策

2.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身心健康理念。在现代身心健康理念指导下,重新审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发挥体育课程的最大效用。具体来说,高校学生体育课程目标应有:(1)健康意识培养。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首先应注重学生健康意识的灌输与传授,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健康意识的培养。阳光体育运动的初衷在于以健康为理念指导,健康的体质与心理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素质教育是我党重要的教育方针,其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高校体育课程面向广大学生,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承接高中体育课程。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与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体育课程设置要注重发挥学生个性及特长,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3)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宣传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自我锻炼得到提升,争取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掌握一项或两项兴趣浓厚的、且能长期坚持的体育运动技能。2.2完善课程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与实际情况。体育课程内容应有所创新,在保留传统经典运动项目的同时,开展新的竞技体育运动。(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并且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的技能与知识构成。(2)课程内容要具有生活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观念,需要不断促进生活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大学作为学生参与体育的一个阶段,学生毕业后体育观念能否形成或已经选择的体育运动能否长期坚持,与体育课程内容关系很大。开展生活化、职业化的体育运动,例如健身操、太极拳等,增强与社会的衔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一直坚持,为终身体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健身性体现在,体育运动要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是有益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娱乐性强调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娱乐性强的体育课程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2.3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多层次教学。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有长远眼光,致力于提高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待体育的意识和态度,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应增加体育课程学时,促进体育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到:(1)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采取低年级学生上必修课,高年级学生上选修课的课型结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等。开设运动类和健康类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2)授课形式可采取理论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理论教学内容在于宣传健康理念,传达健康意识。实际操作课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为主,提高运动强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运动机会。2.4健全评价体系,促进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化。评价体系是良好体育课程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为健全评价体系,(1)应改变评价标准的单一化现状,将课内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共同作为体育课程成绩的参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强项进行考试。(2)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体育课程成绩的评价不应仅由教师个人完成,应建立评价团队,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例如,对于学生健康水平的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平时的状态表现等评分外,也可让学生自行评分。(3)优化考核内容,创新考核形式。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考核,可以从学生组织能力、竞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考虑。对体育文化的考核,可以采取书面考试或论文写作的形式。2.5丰富课程资源,为阳光体育运动服务。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资源设置,首先,体育课程资源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要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建设。具体来说,扩大体育教师引进数量,扩大不同专项体育范围。提高体育教师质量,包括教师的运动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建立学习交流小组,分享教学经验;确保高校体育场地面积达标,增加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体育运动所需器材等建设;延长体育场馆开放时间,降低收费标准,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为学生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创造条件;结合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宣传体育教学、健康信息等,随时向学生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目标也是增强学生体育素质。

作者:侯丽婕 单位:河南省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小帆,史兵,胡柏平.“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不力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1,18(3).

体育课程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校公共体育;体育课程;三生教育

人的生命历程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组成的统一体。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以下简称为“体育课程”)是对大学生作用于“身与心”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必然对大学生的生命健康、生存技能、健康生活观念施以重要影响。“三生教育”是作为人在有限生命历程的一种全面教育[1],其实质是对人的生命健康活动,促进生存技能获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教育活动[2]。体育课程的起点是借助外显为体育行为的生命体验认知达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目的,也是以体育教育为手段对大学生的生理身体认知、心理身体认知与社会身体认知的生命历程体验,使大学生通过体育行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进而既能调节与控制生命,还能珍惜与掌握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生存意义、生活品质[3]。但是,传统体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命、生存以及生活的教育力度,当前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存技能、生活方式需亟待提升。将“三生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丰富课程的内涵,更有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存能力的思考,以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因此,明确提出将“三生教育”渗透体育课程,架构“三生教育”视域下的体育课程体系,是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发展和丰富其内涵的发展需要。

1渗透“三生教育”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依据

1.1生命健康是体育课程的目标追求。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世界、自然世界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以到达认识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和他人生命的存在价值,最终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促进生命健康健全的发展[4]。体育课程是以人体自身作为实施对象,通过向学生传授人体生命成长和规律等相关生理知识,以体育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教授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进而促进生命健康教育。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通过体育运动发展人体的肌肉、骨骼等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发展人体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工作能力等促进学生的生理机能,对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协调等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还对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发育、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生命健康反映体育与健康的共同目标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机体健康的追求更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价值追求。1.2生存技能是体育课程的任务要求。生存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存要义、提高生存能力,学会判断正确的生存方式,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存观,提高应对突发性的生存危机的能力和摆脱面临的生存困境的能力,能切实解决生存挫折及安身立命的问题[5]。生存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环境能力、防灾减灾能力、自救能力等应急处置能力,而这些基于各项身体素质表现出来各种运动能力在不同环境下能够顺畅、协调的发挥出来。向学生传授练就运动技能,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在突发环境下依靠自身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正确应变确保安全是体育课程承载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技能性”凸显的课程的本质属性的显性[6]。所以,运动技能获得是生存技能与体育课程的共同任务要求。1.3健康生活方式是体育课程的价值体现。生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掌握生活常识,获得生活体验,把握生活智慧,体验实践生活过程,感受生活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7]。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生理负荷、分组单练为主要特征,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更多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或是团队的协助与竞争,营造了生生、师生交往互动的环境,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坚强意志以及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优良品质[8]。另外,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当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会摈除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如痴迷网络游戏、宅男宅女、熬夜等,也能避免因不良生活观所导致疾病的出现。因此,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是生活教育与体育课程的共同价值体现。

2渗透“三生教育”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架构

2.1课程目标。生命教育层面的课程目标是影响大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与身体健康,强调运动参与意识的渗透,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并能深刻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生命健康的促进作用[9]。生存教育层面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强调理论与课程实践并重,使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实践,并切身体验到体育运动对生存技能的提高作用。生活教育层面的课程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10],强调运动习惯和运动技能是实现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生活教育的显著价值,并能使大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熟练的运动技能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11]。2.2课程内容。2.2.1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围绕体育课程渗透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使之深度融于体育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以生命健康引导为主线,增设生命教育理论内容,凸显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包含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人体生理和解剖要害知识、安全知识与智慧知识、突发事件意外处理知识、野外生存知识和救护知识、正当防卫等生命教育知识[12]。还包括生命的成长特点以及体育课程的实践性、体验性、技能性、负荷性等。体育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是指围绕体育运动参与意识与身体健康这一主旨,借助体育课程渗透生命教育内容,从而使大学生乐观接受主动认识生命、运动兴趣认识珍惜生命、运动态度懂得尊重生命、运动体验强调感悟生命、速度能力转变生命态度、有氧能力促进生命责任、反应速度与灵敏获得生命权力、发展力量实现生命价值八项指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实现运动参与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与内容。使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领悟生命教育知识,对锻炼强健的体魄与拥有身体健康是加强生命教育的实践认知有较高的体悟。2.2.2生存教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中的生存教育内容是指学生学习生存知识,练习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让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与生存教育的融合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树立正确的体育观[13]。以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为依托,以体育教学课堂为载体,增设体育生存技能内容。围绕大学生掌握野外生存自护自救技能、事故受伤处理技能、强身健体技能、运动技术技能等生存教育知识,并在体育课程实践教学中学会生存技能,使之运用生存技能强健生命本身。围绕大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这一目标。生存教育课程内容渗透运动体验提高生存技能、运动模仿强化生存意志、动作组合转变生存观念、班级体育获得生存感悟、体育竞赛克服生存困境、课外体育锻炼改善生存方式、社团体育开启生存智慧、技能熟练实现生存意义八项指标,通过各运动项目的教学和练习,学生获得具体运动体验,教师引导反思、分享与讨论,从而架构起相应的运动技能,并能主动迁移和运用的实际生存中。使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运动技能进而提升生存技能,对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是生存教育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感知。2.2.3生活教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中的生活教育是指培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以后参与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观念、生活健康、生活道德,提高生活质量,发挥其独特的体育价值。体育课程中增加健康生活方式内容,结合生活教育课程内容渗透认识生活提升生活意志、热爱生活敢于生活超越、努力生活改变生活观念、自我实现抵达幸福生活、自我决策遵守生活道德、应对危机成就生活健康、突发事件处理知晓生活常识、合作与竞争获得生活感悟八项指标,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历多种角色转换,切身体验在生活困境中帮助同学与被同学帮助的真实感受,培育自我健康的心理、群体间相互认可的运动技能,进而强健身体、升华健全人格、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社会实践适应能力等健康生活方式,脱离低级趣味、毫无营养价值的生活方式,为走上社会实现必需掌握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提高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实现在体育锻炼中升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与内容,对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健康第一”思想是生活教育的综合运用有极高的认识。2.3课程实施。2.3.1课程理论授课。课程理论授课的内容由生命教育理论内容、生存教育理论内容和生活教育理论内容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按教学班或合班进行理论教学的策略[14]。生命教育理论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人的生命及生命与体育的关系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是为实践奠定基础的理论课程。这一模块的实施要求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遴选工作,须结合体育的特点来选择以生命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生命与体育之间的关系。生存教育理论内容是指教师整合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出现的体育事件或案例,设置与感悟生命的珍贵、强健体魄的重要性等相关的问题,通过口头语言交谈互动的方式进行的教学设计[15];生活教育理论内容是引导学生将体育这一看似一种体力的文化现象提升到融入社会生命进而升华为精神生命的高度104来解读,体育就是通过身体的练习转变成精神的一个器官,进而显示出它的自由[16]。因此,体育课程理论主要讲授生命相关理论知识,生存相关理论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2.3.2课程实施路径。体育课程渗透三生教育的方式以谈话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人文式教学并重实施[17],以自然或丰富的多元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大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或具体体育知识进行学习与反思,得出抽象的归纳性的结论,并以此调节大学生后续的体育行为[18]。把体育教学渗透谈话式、体验式和人文式的教学方法的组织流程[19-20],构架高校公共体育渗透“三生教育”的体育课程实施路径[21]。一是准备活动。根据渗透三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导入具有针对性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热身游戏及与生存教育有关的准备活动,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热身的效果,为在运动项目中增强三生教育做好铺垫。二是项目体验。根据渗透三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运用谈话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人文式教学的教学方法灵活组合运动练习内容或改变运动练习形式渗透生命和生存教育,从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懂得对生活教育的美好向往,引导学生练习过程中强调练习的及时感受,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三是引导反思。项目练习结束后,教师通过谈话式教育联系三生教育知识问答学生在运动练习中的不足或是疑惑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回顾课程内容、主动反思练习中的生命感受和生存体验,并与同学作分享和进行讨论,真切感受认识健康生活对提升生活意志等重要生活内容。四是总结概括。在学生的反思分享之后,教师通过人文式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知识针对学生在运动项目体验中对生命教育认识的转变和生存教育提高的程度,教师结合课内课程教学内容和课外体育锻炼对运动态度懂得尊重生命和运动体验强调感悟生命、课外体育锻炼改善生存方式和社团体育开启生存智慧等指标进行与体育运动有相关的讲解说明,并进行抽象概括出建立“健康第一”思想的生活教育的方法,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望和运动技能的练习动力。五是再次体验。通过项目的体验和总结,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渗透三生教育内涵,从锻炼强健的体魄与拥有身体健康是加强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认知出发,以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是生存技能教育的表现形式为路径,使学生对运动项目技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以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健康第一”思想是健康生活教育的综合运用为归宿,激发大学生持久的科学的参与体育运动练习。2.4课程教学策略。2.4.1“知”与“情”的渗透。“三生教育”理念融于体育课程教学“知”的渗透实践过程,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规则规范的积极应用,并对他人和自己的体育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反思和再次体验,使学生在反复思考和动作练习的过程中获得乐于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更深层次的知晓和掌握某项运动动作易犯的错误和相应的动作纠正原理及练习方法,以到达学生对体育技能的重视和生存技能的掌握;体育课程教学“情”的渗透是学生根据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规则规范和运动技能评价他人和自己的体育行为而产生一种内心的态度体验。使学生个体的生命、生存、生活在体育运动参与中得到相互认同与尊重,进而获得身与心的愉悦,有利于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22]。鼓励学生在体育练习中施展运动技能培育学生的个性潜能,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实现。多次体验式的实施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将个体的态度和内心体验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进而酿造出和谐的积极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2.4.2“意”与“行”的渗透。“三生教育”理念融于体育课程教学“意”的渗透实践过程,是使学生实现体育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可以自觉调节体育行为、克服运动困难、培育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23]。通过项目体验培育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自觉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解能力等。利用丰富的多元的体育锻炼环境和适当的恶劣气候,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体育环境中完成体育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运动参与中更好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以到达铸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我认识缺失的不足教学目标。引导反思使学生在体育技能的练习过程中有意识的体验与评价自己的意志努力程度,反复体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体育课程教学“行”的渗透是学生实施运动参与、身体锻炼、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综合的体育行为,是从准备活动开始至项目体验的实施的全过程,是上升为积极引导反思,总结概括体育意识,落实到再次体验的体育行为,更是通过自身的体育行为影响或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全过程。2.5课程学习评价。高校公共体育结合“三生教育”的考核,既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不唯技能的单一考核,也是从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进行综合评价[24]。在具体操作上,生命健康方面采用运动参与和身体健康的形式考核,主要包括生命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考试、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感悟以及男子50m和1000m、女子50m和800m等。生存技能获得方面采用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的形式考核,包括对专项技能的完成动作量和质的掌握程度等。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方面采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形式考核,主要通过评判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参与各类体育比赛、体质健康等方面的表现,还包括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能否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相互合作,良好融入小组和团队及能否主动担当等。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包括理论考核借助笔试或跑步平台手机集中考试权重占比10%,运动参与以课堂参与率等权重占比10%,运动技能以课程专项考试权重占比20%;以下考核渗透于所有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心理健康以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权重占比10%,身体健康以男子50m和1000m、女子50m和800m权重占比20%,运动习惯以校园跑步(APP计入)权重占比20%,社会适应以体质健康测试权重占比10%。

3结语

体育课程范文篇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程是一项独立的存在,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其目的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之后,通过严格、系统、科学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课程主要就是在教学目标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社会发展形态形成的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目前,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构成环节,是学校基础工作得以展开的重要所在,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体育课程建设越来越全面、广泛,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构成环节,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

二、体育教学概述

体育教学是学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构成环节,在教学中,主要就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利用一些系统模式与结构体系,形成相应的系统化工作模式与流程。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一般均是利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有关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卫生健康知识等,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主要就是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互相独立的关系

利用现阶段科学角度进行分析与总结,课程论和教学方式应该是教育教学领域中两种互相独立的学科,由于课程与教学所研究的对象与理论体系是教育教学的两个分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形成了两种不同模式的概念与标准,但是其研究本质依然是互相独立、互相依存的关系。课程论是课程研究中各种教学课程与专业概述,而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学工作中实现教与学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理论指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利用课程整体规划、课程评价、课程视角标准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工作,而体育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展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课程概念主要就是突出学生个体与学生学习范围,强调教师行为的一种模式。一直以来,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体育课程研究中,一直把其当成是一种教学理论的研究,目前,课程理论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在教学体系之外的学科模式,得到了教学工作的公认。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得到了不断的引进,促使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改进与完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与此同时,其逐渐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往有人提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并不排斥,而是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完善与优化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明确其互相独立关系的同时,实现两者的促进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互相制约与促进的关系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紧密联系的关系。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处在不同的领域当中,也是互相不影响、以互补形式存在的,但是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理论的引进,使这两个平行交叉的学科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进而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体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设置内容枯燥、死板、种类繁多,并且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经常采取一些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进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有好的教学,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不只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转变被动的学习地位,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协作氛围、会话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轻松、愉快的学习,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是在外界刺激情况下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是教学中的领导者、指导者与组织者,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与传输者;教材不再是教师传递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对象;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构建协作氛围与会话环境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知识信息,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互相感情交流,与此同时,在教师一言一行与人格魅力的影响与感召下,不断感染学生的内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经常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主要就是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被动学习的状态,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显然,此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认真分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课程;现状分析;措施

不可否认,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将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碍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指导理念、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当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从而阻碍了体育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基于教学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需要重点发展体育教育课程,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构建特色体育教育课程,丰富课题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之与时俱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学内容也在逐步发生改变,以期能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同步。基于此种环境背景,我国应当大力开展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从而塑造出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为国家体育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长期发展下去,难以为社会培养出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1.1指导理念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仍然将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即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程,但如此一来,虽然能够让高校的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进行体能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但是弊端也是相当明显的,体育专业的课程特点非但没能完整体现出来,还会因课堂教学内容千篇一律,让学生逐渐对体育课程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引导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将无法为专业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教学能力普遍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1.2课程内容匮乏,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还是更多偏向于体能锻炼,与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学基本毫无差异,从而导致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对于体操类、游戏类等相关教育活动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影响了今后的体育教学质量。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部分高校已经将体育课程从最初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还是相当匮乏,缺乏针对性,学生不能够从课程教学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1.3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原则上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不但需要学生能够清楚地知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关键的在于学生还需要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去。但是,当下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因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只是一味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既不重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造成当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系统连贯的专业学习,将难以在今后的体育教育工作中立足。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措施

为了改善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使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始为体育教育学生构建特色体育课程,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从而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2.1改变教学指导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学指导理念也在随之变化,结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不但需要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提高体育基本能力,增强体育专业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组织能力,从而使得高校体育人才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具有竞争力。其中,体育基本能力主要泛指学生对球类运动、体育教育基本动作等方面的技能。除此之外,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期举行一些带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如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而体育创新能力主要是针对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在高校特色体育课程中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技能,为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2有效安排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至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一直都被列为“公共必修课”,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而发展,原有的课程教学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的时代需求。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将原来的“公共必修课”转化为“专业必修课”,如此不但可以让各大高校重视和大力发展特色体育课程,还可以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提高学生对特色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当下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应当将高校体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划分为三块,分别为单项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和体育基本理论模块。高校对特色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规划,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印象,还能够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促进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2.3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需要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我国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游戏”教育,突破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班级实际教学需求,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传统印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各项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

3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应该要重点发展和构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特色体育课程,通过改变错误的教学理念、科学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增长和提升,以期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教育人才,进而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前进。

参考文献

[1]彭佳贤,李春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64-65.

[2]张孙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建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9):43-45.

体育课程范文篇10

加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不但有利于丰富整个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领域的理论宝库,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改革中沉积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故而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不尽如人意的是,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领域我国体育学者至今鲜有人涉足,研究成果几近空白。所以,致力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同行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作出探讨。

1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释义

何谓“现代”?尽管关于这方面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对于“现代”何指,学者们至今各持己见。我国著名学者王岳川先生认为,“今天,‘现代’一语大概基本上是指已经过去的时代。”[1]按照我国史学界的观点,一般把1919年“”以后时期称为现代史阶段。鉴于此,本文所论及的问题是指已经过去的“”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问题。相对于“后现代”而言,“现代”表征为追求进步、技术、理性、效率、封闭性、确定性、同一性、中心性、普适性、控制性[2],了解“现代”的以上特征对理解后文的“制度课程”大有裨益。

所谓体育课程,是指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本文的研究也是把体育课程视为一门学科课程而言的。什么是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学是教学的下位概念,一般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规范下,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由体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双边教学活动。

2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

2.1分离的原因

2.1.1“制度课程”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主要根源“制度课程”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产生有其历史渊源。众所周知,现代课程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学者均把其视为一个20世纪的现象,正如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D.Tanner&L.N.Tanner)指出:“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4]博比特、泰勒就是早期著名的课程研究专家,以他们为代表创建的课程研究模式可谓代表了一个时代,该模式追求科学化的方法,以“技术——控制”取向为特点,以“技术理性”为原则,因而被视为“泰罗(有“科学管理之父”之称)模式”。“制度课程”就是这一模式的最好映照。所谓“制度课程”,是指特定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规定并实现的合法化的学校教育内容,具体体现为官方的课程文件(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材、教具等)及这些课程文件的操作形态[5]。但纵观其历史征程,不难发现其仍然没有脱离“制度课程”的范畴,是我国社会在每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学校体育作出的规划和规定。

“制度课程”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和内部功能。从“制度课程”的外部功能来看,是学校系统传递社会需求的方便且有效的工具,这一点从历届我国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上可见一斑;从“制度课程”的内部功能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管理和限制体育教师工作的规范框架,因为以往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最终是以广大体育教师为阅读对象的,于是为了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官方规定的课程指南往往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作出“苏州园林式”的策划,以排除教师可能作出的与官方认可的社会需求相悖的课程变革。

在制度层面,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极易成为两个分离的领域,二者的关系也被视为一种线性关系。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了学校体育“教什么”,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实施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了学校体育“怎么教”;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方向或目标,是体育教学过程之前和体育教学情境之外预先就有的“人工合成物”,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体育课程的过程,而不应该对其作出任何变革。故此,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就被割裂开来,二者之间产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并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2.1.2“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从认识论或思维方式进行深层思考,可以发现,形形色色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观点或做法均源于以下一种或几种性质的二元论。

(1)内容与过程二元论(content-processdualism)。这种二元论认为,体育课程即体育学习内容或教材,体育教学则是内容的传递过程与方法。其中,内容与过程、教材与方法是分离的、独立的。这种传统的二元论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而且在当今整个课程领域也很有市场。例如,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劳迪(H.S.Broudy)等人认为,“课程主要由某些组织成为教学规范的内容组成,……严格地说,教学方式不是课程的一部分”[6]。英罗(G.M.Inlow)也认为,“课程是一组学习内容,教学则是通向学习的方法、渠道”[7]。内容与过程二元论的实质是把学校体育的内容与内容由以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割裂开来。这样,原本有机统一的实体就被人为地分割为内容和产生及传播这些内容的过程与方法,导致两者相互独立,机械地发生关系。殊不知,正如某些学者所言,任何知识都既是探究的产物,同时也内在地蕴含着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还是未来探究过程的原材料[8]。

(2)目标与手段二元论(ends-meansdualism)。此种二元论认为,体育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体育教学则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同内容与过程一样,目标与手段也是分离的、独立的。走出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局限,放眼整个课程与教学领域,这种二元论的观点依然夺目。比如,约翰逊(M.Johnson)曾指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规定了教学的结果,但它并不规定用以达成结果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活动、材料,甚至教学内容。”[9]美国著名课程学者塔巴说:“课程是学习的计划。”[10]奥利沃(P.F.Oliva)则说:“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11]以上皆属于目标与手段二元论的观点。

目标与手段二元论的实质是把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原本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人的完整的活动割裂为目标(计划、结果)与手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种特定的手段也可以被泛化并被滥用于不同的目标。例如,为了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学校体育教学采用的“学运动技术”、“教运动技术”、“考运动技术”的模式一直沿袭至今,其手段已倍显单一和僵硬,然而,这一模式却一直被广大体育教师津津乐道地采纳。毋庸置疑,现今学校体育改革提倡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反诘这一模式的最佳利器:难道只有这一模式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吗?难道这一手段仍然适应现时代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吗?

2.2分离的结果

2.2.1产生了两个领域,两批专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导致了体育课程领域与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专家与体育教学专家的产生。体育课程专家建树于体育课程理论的研制,体育教学专家造诣于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两者分道扬镳,各守自己的一方净土。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虽然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自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方向拓展,但另一方面,实则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不符合当代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2.2.2束缚了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创生“制度课程”下的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和学生而言无异于“元叙事”(指能够为科学立法的哲学话语)[12]。体育教师和学生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而不是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体育课程的研制与开发被误认为是体育课程专家的事,体育教师和学生只能是体育教学的实践者,不能拥有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这显然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创生,不利于体育课程由静态的“跑道”(curriculum)向动态的“‘跑’(currere)的过程”的回归。

综上观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虽然有利也有弊,但全盘审视之,不难发现其弊大于利。因此,进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就不无意义。以上既可视之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结果,也可视之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原因。

3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3.1整合的理念

通过对以上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的理念。“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1.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进行总是包含着对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即使是在“制度课程”的层面也是如此,如上一世纪我国诸多体育学者在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探讨中,就曾呼吁要对传统学校体育竞技运动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其目的就是使体育教学内容具有适恰性,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因此,对学校体育内容的变革也是有效传递内容的手段。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开始指向人的主体性的提升,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而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与创造正是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展现。所以,体育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学校体育活动中不断变革与创新内容,从而不断建构自身的意义,正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

3.1.2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在从“技术理性”、“制度课程”走向“解放理性”、“体验课程”基础上的整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正体现着这一趋势。在此基础上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师生交往过程,而且是一种体育课程的开发过程。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体育教师创生体育课程的过程,这时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专家一样在“创作”体育课程,只不过是现场“创作”,而体育课程专家的作品是预先创作好的;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创生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创作”体育课程。由上观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与开发体育课程的过程。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教学过程中实现着课程的精细加工及再生和演绎[13]。

3.2.3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制度课程”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导致体育课程的编制只被看作是体育课程专家的事,体育教师和学生被看作体育教学的主体,而非体育课程的主人。这一现象是导致以往体育课程研制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体育课程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一顽症的症结所在。如何冲破以往体育课程研制的樊篱?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因为只有体育教师和学生才是体育课程的最终实践者,是体育课程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而且体育课程的创生需要由他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完成。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并不是指要体育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体育课程的编制,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是指体育课程专家和体育教学专家在共同研制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明白体育课程是为学校体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设置的,其内容要具有适恰性,适宜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不断创生“人本课程”。4结束语

20世纪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制度课程”与认识论上的“二元论”是造成两者分离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是形式上的合并,而是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和整个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整合并驾齐驱,也需要及时汲取其他学科以及整个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合理内核。因此,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8-159.

[2]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1-12.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1-312.

[4]TannerD,TannerLNCurriculumDevelopment:TheoryintoPractice[M].NewYork:Macmillan,1980:3-4.

[5]SeeDoyleW.CurriculumandPedagogy,inHandbookofResearchonCurriculum[M].NewYork:Macmillan,1992:487-488.

[6]BroudyHS,BO,BurnettJR.DemocracyandExcellenceinAmericanSecondaryEducation[M].Chicago:RandMcNally,1964:69-70.

[7]InlowGM.TheEmergentinCurriculum,2nded[M].NewYork:Wiley,1973:41-42.

[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9-80.

[9]JohnsonMJr.DefinitionandModelsinCurriculumTheory[J].EducationalTheory,1967,(17):129-130.

[10]TabaH.CurriculumDevelopment[M].NewYork:Harcourt,Brace&World,1962:213-214.

[11]OlivaPF.DevelopingtheCurriculum[M].BrownCompany,1982:5-6.

[12]LyotardJ.ThePostmodernCondition:AReportonKnowledge[M].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23-24.

[13]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7-28.

[1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71-172.

[15]陈侠.课程论的学科位置和它同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87,(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