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操作十篇

时间:2023-03-31 20:30:01

会计实务操作

会计实务操作篇1

【关键词】外贸会计实务;特点;操作规范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会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外贸会计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要求操作人员不仅具备基本的外贸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所以,认清我国外贸会计的特点、明确外贸实务操作规范的保障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贸会计实务的特点

我们在分析外贸会计实务特点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理论知识特点,一个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特点。这两点也是外贸会计熟练运用的基础。首先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理论知识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贸实务需要运用很多实例去了解会计核算的方式,而对于那些政策性比较强,操作难度比较大的报关的关税、消费品的消费费、增值税免抵退、出口退税等相关税收知识,以及对外管局和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企业间的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式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其次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贸会计实务的操作流程,外贸会计不仅需要掌握内销会计的操作流程,还要了解用什么时候的汇率来计算外贸收入、退税额按国税局出口退税率中规定的对应税率来计算、收入汇率与实际收汇的汇率差额确认汇兑损益以及每个月向国税局申报出口退税等,加上外贸操作还具备很强的法律性,要掌握国际相关法律法规跟国内会计法律法规的差别之处。此外,还要对外贸会计实务的操作业务有个清晰的了解,不同的外贸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由于自身业务的熟练程度不同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外贸会计执行力。所以,这些也是影响外贸发展的因素之一,必须给予重视。

二、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保障策略

1.加大外贸会计人员自身职能的转变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要认真看待外贸会计人员的职能转变训练模式。如何更好的对外贸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已经成为转变外贸会计人员自身职能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职能转变之后的技能培训工作,有助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会计人员岗位可能发生的变化,运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会计人员的业务培养问题,转变外贸会计人员的自身职能,强化外贸会计人员的应变能力。要从根本上提高外贸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能力,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培养外贸会计人员的岗位技能,还有国际化标准下的会计核算等工作,运用国际化的会计理论知识培养从业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根据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岗位使用能力来判断个人的业务能力,对于综合性比较高、有提升空间的人员予以相应的激励。

2.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训平台

对于外贸会计实务的学习人员来说,建立健全平台也就是加强其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对外贸实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个清晰的认识,在脑海中有个准确的衡量标准。要积极建立外贸会计人员的健康发展制度,明确其可持续发展规范。而各个高等院校在培养外贸会计人员的时候,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强化企业跟学校外贸会计人才的合作,打造外贸会计实务操作的训练平台,为学校外贸会计人才的实用性做好准备。在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的过程中尊重企业的意愿和实际需求。不影响外贸会计学生实际发展空间的前提下,有所吸收的采纳企业提供的用人建议和培养建议。在对外贸会计人员训练的时候要在每一个时间段开展一次实际训练,从而提高这些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事实上,在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在更深的程度上,可以适当考虑定向培养的方式,注重外贸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全面涉及,而企业的培养则可以适当的根据自身的用人需求进行调整,对学生的外贸会计实务实践知识进行培养。不断加强就业人员的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站在实用性这个出发点来考虑自身应用能力的改善,开展的发展规划也要具备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的外贸会计人才。

3.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

要想外贸实务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就要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从而更好的为进出口贸易服务,也能为对外贸易提供动力源泉。也可以说,外贸实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外贸会计实务操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提高外贸会计人员对于资金的责任感。比如,在对外贸资金的监管制度中,就要对外贸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规划与责任进行规定,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考核标准,用这个标准去考核外贸会计人员的工作指标,考评数据主要的来源是资金使用与出口退税的退回,之后从综合考评结果中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计算到考评体系中。强化外贸会计操作规范的监管,还要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遵循激励原则,对于外贸会计实务操作的正确行为进行奖励,错误行为给予处罚,运用奖惩制度来激发外贸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扩大外贸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培养新型外贸会计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加强外贸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建立健全外贸会计实务操作规范的监管制度,从而为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薛见萍.外贸企业会计内控研究[J].现代商业,2012(29).

会计实务操作篇2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资产减值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含义

资产减值会计是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披露的一系列规范。根据我国财政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这里的资产既包括单项资产又包括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可以客观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减少,全面、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实价值状况,揭示潜在风险,确认资产未来可实现的经济利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相关有用的信息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根本任务。

二、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一般认为,资产减值会计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494年现代会计之父的卢卡・帕乔利在其里程碑式的著作《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明确提出了不可高估存货的思想,因此,资产减值会计的思想最早体现在存货上。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起步比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在会计核算上根本不需要考虑资产是否减值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逐渐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实体。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等频繁地发生减值现象,客观上也要求企业对这种潜在的减值进行确认。1992年不管是财政部首先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还是随后陆续开始实施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都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998年1月财政部又颁发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和在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时计提四项减值准备,即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0年12月29日在我国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资产减值”概念,并在原来对四项资产计提减值的基础上,将资产减值计提范围扩大到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八项资产。并把资产减值明细表纳入报表体系,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第一附表。

2006年2月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这一准则比较具体地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强了实务中的可操作性。这一准则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和趋同,是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至此,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的执行从自愿性到强制性,减值的范围从单一项目到八项减值制度的完善,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稳健性。

三、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的问题

新准则的出台,使得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上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都有了更加明确与详细的实施规范,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实质,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是,新准则的实施,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虽然,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但在现实环境下,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必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预计可收回金额),也就是说,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时候,就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但预计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很多公司无法获得资产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真实而合理的市场价格,如果采用相关的计算方法确定可收回金额,那么在计算的过程中,折现率的确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使得依据相关的估计数确定的净值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正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资产减值金额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减值损失的禁止转回不能如实反映企业资产真实状况。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初衷是为了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例如,远大公司2007年取得一项价值200万元的固定资产,2007年年底的可收回金额为160万元。据此要计提4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若到2008年该项资产可收回金额恢复至180万元,此时该资产的价值已恢复20万元,但按准则的要求,恢复的20万元减值准备不予转回,账面价值仍为160万元。而此时的账面价值既不等于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等于历史成本,并未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

(三)资产组的确认难以准确把握。新准则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而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同时,在认定资产组时,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但对具体如何确定资产组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公司在对资产组进行划分时,可选择不同的划分方法,而划分方法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资产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金额多少等问题。

(四)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不够全面。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披露资产减值的分类、金额、影响和原因,同时还规定重大的资产减值要披露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外。这些披露内容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从而分析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资产减值的确定标准以及计算方法。所以,他们也就无从知晓企业资产减值的程序是否完备,计提的减值金额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情况。

四、解决措施

虽然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除了上述几个重要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但毋庸置疑,新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在资产减值会计上的一大进步,而新的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规范、会计实务的融合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要使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实际出发,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此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一味地照抄照搬是没有意义的,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二)继续完善会计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资产减值会计在具体的会计处理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忽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将难以执行。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法人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途径。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向财务部门反映各类资产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可以有效地约束会计人员,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减值会计外部监管机制。资产减值会计在处理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比如资产组的确认、预计可收回金额的计算等等,各个企业基于不同的情况,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每一个企业的会计处理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实际情况,这就有赖于外部的监管力量。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等都应加强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审核和监督。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

[2]于霄.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3]曲丽岩.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预期效果分析.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4]罗阳,吴莹.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的探讨.海南金融,2008.3.

会计实务操作篇3

第一、间接控股子公司的报表合并

根据95年财政部制定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要求,纳入合并范围的间接控股子公司包括: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合并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间接拥有是指通过于公司对子公司的子公司即孙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虽然母公司通过子公司可以对孙公司实施控制;孙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应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但在实际合并操作过程中,孙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首先是作为子公司的子公司,纳入子公司的合并报表中反映;其次再由母公司将于公司已合并过孙公司的合并报表,作为子公司的个别报表进行合并。

直接和间接合并拥有是指母公司除了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外,还通过于公司对被投资企业间接拥有股份,两种方式合并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对此类被投资企业的合并操作有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以直接和间接拥有比例直接加总计算;进行合并抵销。采取这种方法,抵销比例与母公司在被投资企业实际出资份额不符。方法二;以直接拥有比例与间接实际拥有投资份额(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份额乘以子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份额)加总计算,进行合并报销。采取这种方法,子公司若编制合并报表,其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及其收益形成其合并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母公司将于公司的合并报表作为个别会计报表进行合并抵销时,存在子公司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与母公司间接拥有份额的重复合并情况。方法三,母公司按直接拥有比例进行合并抵销的同时,由于公司将被投资企业视同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进行合并,母公司通过合并于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对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份额进行合并。相比较而言,第三种方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最强。

第二、统一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遵循的具体会计原则和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国家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均给与企业自主选择会计政策的一定权限。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前提条件是适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目的是为了更加合法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合并会计报表的前提之一就是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以便于在同一基础上进行报表合并。如:应当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计量币种(即进行外币报表的折算);统一和规范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等。

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活跃发展使企业集团的多种经营和跨行业发展成为必然,要求我们能够正确把握统一会计政策,切忌理解片面。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作出的具体选择;会计政策是针对某一类会计业务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比如由施工企业控股的集团公司中,可能会有产品制造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商贸批发及宾馆服务企业等,如果在编报合并报表时,绝对性地对集团内部成员企业按照《建造合同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收入,或者绝对性地对存货采用某一种出入库计价方法都是不符合规定的。同时要注意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运用。对子公司所采用的不同于母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时,如果差异较小,对报表结果影响不大时,可以不予调整,直接进行合并。

第三、内部交易(事项)的合并抵销企业集团内部国投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借贷资金、提供担保、资产租赁、支付主要管理者薪金等内部交易(事项)种类多、发生频繁,在合并会计报表时,要编制抵销分录将其报销。其一,要处理好客观性与重要性的关系。合并报表编报者要充分估计内部交易(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合理估计差错风险,对重要的内部交易(事项)(如投资事项)进行单项抵销合并;对发生频繁的内部交易(事项)(如内部商品销售)可以合并抵销;对金额较小,相对次要的内部交易(事项),可以不予抵销,直接合并。其二,要从基层子公司抓好内部交易(事项)基础资料的整理和填报工作。如对内部债权债务的签证核对,对内部交易资产的盘点清理,及时提供子公司利润分配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等明细资料,正确计算并提供内部销售的加权平均名利率(合并报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和内部销售额,结合本公司经营规模和利润水平,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应当采用一定的百分比指标),汇总提供(防止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一整套有关内部交易(事项)的基础性资料(最好采用表格形式)。为便于基础资料的审计核实,子公司应结合日常账目设置进行明细整理。对基层干公司会计报表实施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应视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为企业对外报告的组成部分,对不符合要求,反映情况不真实部分有权要求调整,或单独就此事项在审计报告中作出说明。其三,母公司应对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和分析汇总,据以确定集团公司整体的重要性水平和内部交易的加权平均利润率,编制批销分录,运用合并工作底稿或T型账户方法进行合并会计报表期的编制。

会计实务操作篇4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准则;追溯调整;暂时性差异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原来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分析了首次执行现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对暂时性差异的调整,实务中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常见情形及现行会计准则下当期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一、首次执行现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对暂时性差异的调整

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企业要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

企业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应当将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采用适当的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相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简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同时冲销递延税款余额,根据上述两项金额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二、实务中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常见情形

(一)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的确定比较复杂,权益法导致的暂时性差异问题,确认关键取决于投资方的持有意图,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如果准备长期持有,则需要考虑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否高于被投资企业的。如果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应按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2)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则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3)如果拟出售股权,则应以投资成本为计税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计算所得税影响时应采用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二)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是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暂时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上述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损益或权益。而税法规定按初始计量金额核算,不认可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当公允价值上升时,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公允价值下降时,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导致应收款项产生暂时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的,可以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而税法规定,只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可以按千分之五计提坏账准备,其他科目不得计提,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其他资产提取的减值准备,如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只有在实际发生损失时,其损失金额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时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四)累计折旧

1.计提折旧范围的不一致可能产生差异。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折旧方法和年限不一致可能产生差异。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税法则规定,原则上采用直线法折旧,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对折旧年限和残值率作了明确规定。两者在方法和年限不一致时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五)亏损及税款抵减

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在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可抵扣亏损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的常见情况包括:

1.纳税年度发生亏损。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2.免税重组。免税重组时,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可由合并企业继续按规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被合并企业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

3.债务重组。发生债务重组交易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债务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或债权人让步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或债务重组所得,占应纳税所得额50%及以上的,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4.股权转让损失。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开办费。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办期发生的费用,应当从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期间不得少于五年。而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在生产经营当年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6.企业分立。被分立企业的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离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接受分离资产的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7.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东以其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公司配购股票,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资产转让所得如数额较大,在一个纳税年度缴纳企业所得税确有困难的,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作递延处理,在投资交易发生当期及随后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内平均摊销转至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上述情形中,由于税法和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扣除时点不同都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六)工效挂钩企业的工资结余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作为负债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税法规定现行工效挂钩企业按照核准的额度计提的工资未实际发放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待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在税前列支;未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计税工资标准税前扣除,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以后年度也不得在税前列支。

(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1.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如果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属于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即使该交易或事项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也不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1)商誉的初始确认。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为商誉。按照税法规定作为免税合并的情况下,计税时不确认商誉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不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此种情况一般在企业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从而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利润分配政策时出现。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当期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通常情况下,企业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但当产生该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在发生时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其相关递延所得税调整所有者权益,即借:资本公积,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常见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情形

会计实务操作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企业会计核算从手工记账向电算化转化已成了普遍的事实。因此,会计电算化也就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主要涉及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在运用财务软件同时,会计的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及账务处理的理论知识一直贯穿于操作过程中。要将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却是一个不好把握的难题。正因如此,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在教学目标和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讲授会计电算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编制程序上,认为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与要求编制相应的软件;一种是重点讲授计算机操作和财务软件的使用,认为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是最重要的。第一种教学目标,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掌握软件编程是非常困难的,对于会计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软件编程方面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竞争,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显得意义不大。[1]第二种教学目标,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这样的目标是能够达到,但是教学目标仅仅是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财务软件的学习,掌握财务软件设置的原理、框架、结构、功能,以达到学习一种财务软件,掌握大多数财务软件的一般操作技能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都在计算机实训室进行,教师主要以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财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各个操作步骤,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会计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熟练的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而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大多数教师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直接受聘到学校任教的,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已经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再抽出时间到企业长时间进行顶岗实习,这种状况造成了教师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技能不强,从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2]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就目前各高职院校情况看,有的院校侧重于财务软件操作技能,有的院校则侧重于会计软件维护与开发。从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看,笔者认为高职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应定位为:通过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使学生掌握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操作技能、系统初始化设置,能对软件进行一般维护,了解各个模块操作对财报数据的影响,能够分析、解决模块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财务软件设置的原理、框架、结构、功能,以达到学会一种财务软件操作,掌握大多数财务软件的一般操作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

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实验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虽然教学方法多样,对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仍显不足。笔者结合本门课程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传统的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师授课时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财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这种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传统的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不同,采用自主学习法的课堂上,在学生开始进行软件操作前,先向学生说明本次课程的实训任务,大致的操作步骤,不演示具体每一步的操作,但是通过多媒体介绍本次课程中需要用到的软件模块的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接着学生根据实训教材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操作过程遇到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导解决问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很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并没有遇到问题,对于这些学生,安排他们帮助遇到问题的同学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同时让他们认识到了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法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2.分组训练在完成各模块的教学任务后,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指定不同的岗位,每个成员完成一个模块的实训任务,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总的实训任务。在分组实训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

(三)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师资力量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大多数教师是会计学专业出身并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直接受聘到学校任教的,教师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企业会计实践工作经验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教师要认真备好实训课。针对实训任务,上机反复实践,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后,将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汇总,为下一届学生的教学工作做准备。第二,加强与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积极参加软件培训,主动参加软件开发商组织的各种认证考试,及时更新知识。[4]第三,从企业引进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第四,到企业挂职,参与ERP的实施,向企业的专家学习如何解决在日常维护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以上几点是笔者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严莉萍.对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企业导报,2010(2).

[2]张晓萍.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会计实务操作篇6

一、会计印章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我国《会计法》、《票据法》有关会计印章的表述以及在传统条件下的应用实践,银行会计人员个人印章在具体业务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明确经济责任。会计业务经办人员处理业务过程中在自己经办的凭证、账针指定栏目加盖个人名章后,即明确了自己的经济责任,并按有关规定,承担审核与处理此项业务真实性、合规性的责任。

(二)实现内部控制。通过印章在凭证、账簿上各个环节的标示,明确会计业务从进人操作领域到过程结束的各个过程,一旦该项业务事后出现问题或需要说明,管理人员可根据经办人员印章信息进行责任追溯和事实认定,以便于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与防范,强化内部控制。

二、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印章作用变化的持证

在电算化条件下,尽管会计人员印章的作用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科技进步和会计业务流程的改变,使会计印章的应用环境、应用形式发生了以下变化:

(一)内部会计业务由“印章控制”向“密码控制”转变

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以后,会计人员由手工填制凭证逐步转变为操作人员按应用系统菜单提示进行每一环节的操作。在具体工作中,操作员使用各自独立的操作代号(此操作代号是唯—的,别人严禁使用),相应的会计凭证、账簿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来之后,特定位置上已标示了操作代码和操作人员姓名,客观上起到了明确责任的作用,勿需再用手工印章进行补充标注。

在会计业务电算化条件下,每个营业柜员除自己独立的操作代码之外,还有自己特定的、保密使用的“操作密码”。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只有操作人员输入自己的密码才能登录应用系统,进行各步骤的业务操作。从这一点上说,操作密码在很大程度上已起到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的作用。因此,如果再要求操作人员在有关会计凭证、报表上逐一加盖经办人印章,既无实际效果,又有可能因印章管理使用不当造成责任混淆,产生操作风险。

(二)票据防伪已由印章主导型向技术控制型转变

传统条件下,银行对外出具的票据(如支票、本票、商业汇票等)防伪主要依赖于对印章真实性的甄别。而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印章“克隆”变得轻而易举,金融票据诈骗也多以仿冒印章为手段。因此,依靠传统的肉眼鉴别印章真伪的做法,已不能有效防范票据风险。当前票据防伪工作,主要依据票面防伪技术和密押(压)使用,结合印章甄别技术综合判断。尽管从绝对意义上讲,密押有失窃的可能,压数机、票据防伪标记也可被仿造或伪造,但比起传统的鉴别方式,其防伪精确度有着质的改变,大大减小了票据被伪造(仿造)的可能性。加之银行间查询查复(尤其是传真查询、电子证书)制度的推行,使银行票据防伪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会计人员个人印章已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票据要素,其防伪功能逐步弱化。

三、改进用印方式,强化内部控制

综上所述,伴随银行会计业务逐步实现电算化,银行会计印章的应用方式、范围与作用都在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传统会计人员用印方式必须改革,否则,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不利于有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建议在确保会计工作内控及做好相关工作衔接的前提下,在会计业务的某些环节有选择地取消个人用印。

(一)前台业务

凡会计凭证各要素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操作员以特定代码操作和特定密码登录、处理后已明确标示操作员代码的凭证,可取消加盖会计人员经办章的做法对已实行综合柜员制,报表由计算机应用软件自动采集和生成,输出后自动标识操作员姓名的非制式报表,可取消加盖制表人名章的做法;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已打印出制表单位名称、机构代码的非制式报表,除外部监管部门要求必须加盖公章的以外,也可以取消加盖制表单位公章的做法。

(二)自助设备

对客户通过银行自助服务系统进行操作,银行内部已实现机器自动记账(如良动存款机、自动取款机、银证转账设备、pos机),凭证自动打印功能的业务,银行后台柜员可取消再补盖个人名章的做法,因为后台柜员不是真正的业务经办人员,不负有相应的经济责任。

(三)对外票据

银行会计人员对外签发的银行票据,除在编制过程中已实现电子自动标识有关要素和经办人代号的以外,按“票、押、印、密”各自分管的原则继续进行内部控制,同时,还应在票据相应栏目加盖单位和个人印章,以对外明确相应的责任,对内防范票据风险和道德风险。

四、会计人员用印制度改革后的配套措施

综上所述,金融电算化推动会计人员用印制度的改革,对传统体制下会计观念、管理方式势必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无论是印章控制型操作还是电子化条件下的密码控制技术的应用,都必须以明确经济责任、实现内部控制为原则,确保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和严密性。会计用印制度改革必须严格按程序、分阶段、谨慎操作:

(一)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操作员密码管理,严格执行前台会计人员一人一个特定操作密码,定期更换的规定。银行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操作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防止失密、泄密问题的发生,从源头上防范操作风险。

(二)严格实行会计人员交接班登记制度。前台会计人员离开岗位,必须退出操作系统,确保自己的密码不被使用(或盗用)。正常交接班时,接任柜员必须使用自己的操作密码进行登录,业务操作时间、业务区间必须及时、认真书面登记,由会计主管人员签字确认,以备查考。

(三)严格执行会计业务内部分级授权管理规定。计算机系统对超过操作员处理权限的业务必须设置内部控制环节,未经有权人员确认就不能完成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同时,计算机应用系统在打印出的业务报告上应详细标注业务经办过程。

会计实务操作篇7

【关键词】:加强 《统计与会计基础知识》 实操训练

技工学校《统计与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该“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必须是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并重。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是无法与大专、本科学校毕业的学生进行竞争。因此,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一直重视并思考着怎样去上好会计实操课的问题,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的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文秘与会计专业《统计与会计基础》课的实操能力。技工学校的其他专业都有进入工厂顶岗实习的机会,只有财会专业的学生,进企业实习相对困难,学校为解决文秘与会计专业实习难的问题,决定自办文秘与会计专业实习室,我想应该专设一个模拟财务、统计室,分设会计、出纳、统计、保管员等会计与统计的模拟实习岗位,让同学们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现将具体实习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接触模拟实际的业务

在《统计与会计基础》课的教学中,理论课都是用文字题表述发生的业务,同学们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字,提不起兴趣,很多毕业生回来向我反映,当初在学校财会、统计实操课安排太少,特别是接触经济实际业务不多,毕业后,在企业从事文秘工作时,经常接触到财会、统计业务,如签合同时,涉及合同款的缴交、发票的开具、税费的抵扣方式等,还有起草公司年终总结报告时,各种财务、统计的数字、分析的表述等,涉及到很多会计与统计的专业词汇、数据、分析,在学校里都没有接触过,到了实际工作中,无从下手。所以我认为:会计与统计课理论性强,对实际操作要求也高,特别是在账务处理、凭证审核、统计分析等方面,对个人业务素质、理论和技能都要求严格,应注重和加强学生实操课程建设,不能只是强调会计电算化的训练,要把上实操课程的所有资料,尽可能收集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或尽可能靠近实际情况的资料,包括模拟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学生由于和社会接触较少、分析问题、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中上本来就对实际的会计业务比较陌生;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用口述或者用文字在黑板上表达会计业务的内容、数字,是无法反映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全部,也使学生不易理解或理解不透彻,更不会对会计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因此,应在实操课准备这一环节,教师应多花些工夫,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范例,按真实的情况设计好凭证、账薄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还要自己想办法去校外多找一些资料,使同学们能加深对业务的理解。

比如,我们在讲述购买原材料的业务之前,事先准备好模拟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运费发票、支票、空白的材料入库单等。有了这些凭证或资料,我们就不仅仅只是枯燥地讲解分录的编制,还可以牵涉到:①合同能不能做原始凭证;②如何看发票如何记账③运费怎样计算;④仓管怎样编制材料入库单;⑤支付方式的选择、支票的使用等等相关的问题。另外,学生知道了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碰到同样的业务时,应该主动搜集哪些资料。这可比“某企业从外购买一批原材料,买价1000元,增值税170元,运费200元。款项已经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这样的文字表述来得更生动、更具体。

还可以将会计与统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近几年的会计报表数字列出来,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资料,指导学生运用相对数、平均数和各种环比发展速度等统计方法,对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与实际相联系,给学生的印象也比较生动深刻。

(二)采用当场纠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既然是动手操作,就难免在操作的过程中出错。因此,在实操课中还有一种教学方法叫“将错就错”。即教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出错。但当出现了错误的时候,应该按规定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而不是涂改、撕毁等做法。如:当记账凭证正确,只是过账的时候由于粗心过错了数,可以直接用划线更正法,即用红笔划直线,然后用蓝字更正,并盖上印章。当记账凭证有错时,就要用红字更正法,即用红字做一笔同样的分录,将原来错了的分录抵消掉,再用蓝字做一笔正确的分录。当记账凭证上只是数字金额记少了,可以简化用补充登记法,即将少了的金额补登上去。

使用将错就错法,既可以在实操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查找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练习更正错账的方法,一举两得。

还可以成立学生组成的查账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每个岗位工作情况,如凭证、账薄、报表的记录,进行查账,核对账务处理的方法、凭证审核、报表(统计)数字的真实、准确等内容,进行现场审核、评比,还可以现场利用各种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懂得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既让学生学习到查错的方法,又可以对学生的工作成果,进行现场评比,使实操课程,上得更加生动活泼跃。

(三)采用岗位轮换,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不同的工作经验:

在实操课中,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采用角色替代法,即在一次实践授课中,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去体会各自的操作。例如,在学习销售业务操作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做销售方,一组做购买方。两组同学分别搜集自己角色所需的凭证资料。如由销售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式四联,将其中的两联交给购买方做账。然后,两组同学分别做出会计处理。

在会计与统计的实操课中,还应采用岗位轮换法。所谓岗位轮换,是根据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工作设置需要符合相互勾稽、相互监督、轮换作业的要求,在实操课中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承担不同的责任和风险。比如有的做出纳,那么这些学生在小组中负责与货币资金相关的业务,编制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有的学生做仓管,负责材料和产品的收发,负责制单,填制存货的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对岗位工作业绩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实操过程中,学生体会不同工作岗位上具体的工作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对今后进入企业的不同岗位有较大的帮助。

(四)积极开展小组竞赛,让同学们在比赛中提高技能:

实操课上既要组织有序,又要适当地调动气氛。因此,我们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竞赛,来检测各种实操技能。比如增加会计法规知识问答比赛、账务处理比赛、珠算技能、点钞技能、识别假钞技能、计算器使用技能、电算化技能比赛等。在比赛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比,并归纳各组的长短处、优缺点。力争在竞争思想的推动下,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同学们在竞争中得到锻炼。

结束语:以上是我个人对《统计与会计基础》课程实操技能培训教学的看法,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技毕业生很快适应自己的岗位会有一定的帮助。

会计实务操作篇8

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尤以经营操作风险涉及面最广,它蕴藏在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而商业银行所有业务活动均需通过会计操作核算反映,随着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点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案件防控形势的严峻性,会计操作风险的管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从管理机制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会计防控

2013年是农村商业银行全面执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第一年,该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对操作风险的管控力度,并具体量化了对操作风险的核算要求。特别是针对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进行了全面定义。会计操作风险,贯穿于农村商业银行整个业务运作的过程,不论从业务受理、交易处理、会计核算、资金清算等各个业务环节,还是人员、流程、系统、外部事件等风险元素体现了操作风险无处不在。

一、当前会计操作风险防控中的不足之处

1、管理层次复杂不利于风险防控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上仍沿用省级行(社)、市级行(社)、县级行(社)的三级管理模式。风险防控办法的落实需要层层传递,逐级落实,各地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的差异导致效果不同。这种复杂的管理层级与会计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基层支行的具体实际已不相适应,导致操作风险防控的直接性和渗透力不强,效率不高,一些低技术含量的操作问题屡查屡犯,以前年度检查发现的问题仍有发生。

2、数据集中模式下的会计操作风险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会计数据可以集中汇总,相对于传统操作可以自动检验账户平衡,总分账户可以始终对等,对现金是否透支等进行检查和控制。这种数据集中模式使防控风险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例如:综合柜员制上线以后,原先一些记账、复核、出纳相互制衡的业务变为综合柜员单独完成,柜员卡和密码(或指纹认证)成为内控的重要手段。部分县级以下行(社)人员配备不齐,风险防范意识单薄,极有可能出现违规操作、违规授权,增加了新的风险。目前对于防范这种数据集中下的会计操作风险,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常规检查等传统手段,风险管理门大多数通过事后会计交易资料来判断实时风险,对会计操作的实时监控力度不够,还未形成更加可靠、完整的操作风险预警和监测体系。

3、依托于科技手段的事中、事后监督系统普及率低

会计操作风险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会计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都具有风险点,但目前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对于这些风险点的事中、事后监督还主要依赖于人工审核传票、核对登记簿和会计报表等,事后监督的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事中的监督控制手段和方式更是匮乏,无法及时实现风险导向和流程导向的有效监督。

二、会计操作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1、推行扁平化管理,提高总行对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农村商业银行综合业务会计核算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了高度集中,总行可以通过后台数据中心掌握各分支机构的会计业务处理情况。总行可以根据操作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完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推行会计扁平化管理,通过流程银行模式,减少操作风险的管理层次,提高总行对营业机构的控制能力,弱化支行负责人的个人权力对会计业务操作的影响。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防控操作风险政策的贯彻效率,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支行负责人个人权限引发的道德风险,减少内部欺诈的可能性。

2、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实现会计操作风险事中控制。在目前综合业务会计核算系统对异常信息自动生成稽核数据清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强这种稽核预警功能,利用系统的后台接口开发会计操作风险的预警系统。首先,在内部控制方面,预警系统要能够实时对会计操作信息进行跟踪分析,通过事先设立多种预警模型,自动分析和判断会计操作是否符合内控制度,各类账表和登记簿、台账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录入要素是否齐全、合规,往来账户是否配对相符等,实现对约时入账、协定存款日终自动转账、结算收费、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利息应收尽收等的控制和判断,对各类异常操作和处理予以自动留痕,对重要日志进行记载备份,进一步提高营运风险监控的质量、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将监测的重心前移到操作环节,充分利用系统自动发现违规操作行为,降低会计操作风险。其次,在会计监督方面,预警系统要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提供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行业监管指标、资产质量指标、财务比率、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非货币性信息,生成各类分析报表,形成完整的分析监测体系,为会计核算、内部审计、信贷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详尽的监督和决策依据。

3、设置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实行业务集中事后监督。设置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实现事后监督由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由手工审核向系统自动审核模式的转变。集中事后监督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前台会计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校验会计核算结果与原始凭证录入的准确性,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防范重大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通过将各营业柜面的事后监督工作集中起来,保证会计业务办理和监督的严格分离,尽可能利用系统自动控制审核标准和流程,建立统一监督标准、统一控制风险的集中事后监督系统,增强事后监督对前台柜员的约束力,促进柜员提高合规操作的自觉性。集中事后监督将改变目前每个营业机构均需配备事后监督人员,会计风险监督点多面广、监控难度大的现状,使营业机构从繁杂的传票审核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日常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目的。

三、总结

在建立操作风险数据库的基础上,总行或独立于营业机构之外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定期分析会计操作风险中的共性、个性问题,对各个营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价、识别和应对,并监控风险突出的营业机构,识别风险控制薄弱环节,判断操作风险的发展趋势,采取跟踪整改、建议现场检查、修补制度缺陷等应对措施,来全面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应对经营风险的会计防控水平。

参考文献:

[1]左振绵.强化会计工作抵御银行风险[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会计实务操作篇9

关键词:会计柜面业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运作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想要在金融市场中取得更高的成就,就必须放眼未来。即从细节出发,不断增强自身经营成效,降低经营风险。会计柜面操作作为银行经营的最基层面,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商业银行不仅应当清晰认识其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而且还必须全面认识柜面会计在日常业务办理中潜在的操作风险。

一、柜面业务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柜面会计职业素质与业务要求不适应。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将柜面会计作为最基础的岗位。很多柜面会计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缺乏专业的财会管理人才。由于自身专业素质(如:财会管理、财会操作技术等)不足,同时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岗位适应期,导致柜面会计常常在业务操作时,由于业务、政策等不熟悉而导致在具有操作中出现技术性差错,严重时可能引起重大经济责任案件。此外,商业银行结合宏观政策与自身发展等情况,需要经常修改内部制度,或是推出新产品。各项业务又涉及到了各项业务类型与不同管理制度中,增加了柜面业务的适应难度。此时很多柜面会计缺乏扎实的基础,难以快速地掌握并熟练操作,也进一步增大柜面业务风险。

(二)柜面操作的相关制度执行力不强。我国商业银行最初发源于国有银行。直至今日其管理制度还未能从国营企业的管理结构中脱离出来。其本质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不能完全吻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始终未能根治。正是由于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低下,导致柜面会计的操作容易出现不循章不遵令的情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度实操性不强。银行内部制度多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制定,未针对具体业务或具体岗位制定;部分制度制定不具体,难以落实;制度与实际情况存在冲突;制度制定过于理想,人力或财力成本过高;由于缺乏监督,使得柜面会计私下偷奸耍滑,应付了事。譬如,不执行预留印鉴审核操作而直接将支票做一折痕以图省事。

(三)柜面操作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柜面会计的道德风险是银行业务操作中的风险之一,容易诱发经济案件[1]。不同的人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不同,最后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会出现巨大的差别。特别是当前,柜面会计在专业学习和上岗工作中都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会计职业的特性。因此使得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忽略从业准则。同时我国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对社会经济分配制度产生了显著影响。利益来源的复杂化,使得柜面操作中容易滋生不正之风。此外由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管人员由于专业技能不足,未经过系统、专业的财务知识培训,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与经验,导致其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履行,这也进一步消极促进了柜面风险的增长。

二、商业银行会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控策略

(一)健全会计柜面业务操作的各项制度。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中应当重视建立包括柜面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化、全程化风险管理流程[2]。将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同的业务产品、不同的业务操作都归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之中。首先,完善柜面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财会管理及柜面业务操作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防范与控制制度。在制定操作规范管理时应当尽量涵盖所有的柜面操作及相关操作,避免出现制度盲区。其次,严格贯彻执行相关防范与控制制度,尤其是需要严格执行财会权限管理制度与岗位制度。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积极确保各项各业务操作都能依法依规开展,并善于发掘管理盲点与误区。通过不断调整、完善柜面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制度的适用性与科学性。同时将加强柜面会计的风险责任追究纳入制度之中,对于部分未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而导致发生风险者进行严肃处理。

(二)加强业务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优秀的团队做支撑,这样才有发展的可能。柜面会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强柜面会计队伍方面的建设步伐,并且要注重培养发展柜面业务所需要的“通用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以及“专家型”人才,从而有效加强柜面业务的凝聚力。商业银行应当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各类实务培训与理论知识培训。尤其是对于刚入职人员必须进行财务管理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训和电脑操作技能,提高其专业技能,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消除操作失误。通过人才引进以及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稳步提高柜面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从而逐渐培养一支拥有保险、理财、证券等复合型知识的人才队伍。

(三)提升柜面会计的风险防范意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包括柜面会计在内的很多的工作人员都缺乏风险意识。由于对银行信用风险不够了解,认识不够深刻,致使其工作表现跟当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衔接。因此,必须要培养柜面会计风险意识,定期开展风险教育,让风险意识深入到银行的各个工作环节。风险教育应当注重多种形式,努力形成客观公正、敬岗爱业,依法办事的工作氛围。譬如结合柜面会计容易出现的操作不规范与违规行为,开展案例分析;经常组织讨论会,鼓励柜员积极发言,共同查找不足。在开展风险教育时,还要积极引导柜面会计树立出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从业人员的规则意识是最主要的方向,这样不但让柜面会计清楚的认识到规则,同时也能够让其形成风险意识与规范习惯的愿望。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要求柜面会计积极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只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才有利于最大化的发挥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功效,才能够确保柜面业务操作合规合法。

长期以来不断完善的会计体系,已经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商业银行应当重视柜面业务的操作规范,从队伍建设、思想意识和内控建设多个层面入手,积极规避柜面操作风险。这对于银行防范经营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会计实务操作篇10

会计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只要一从事经营就必然存在着风险。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基础地位。商业银行的资金和资本运作、产品与服务,离开了会计操作都无法实现,巨额的资金流量、复杂的资金往来和大量的业务操作,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流程上的缺陷或操作上的失误,从而形成风险。会计不仅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也是操作风险产生的土壤。二是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会计肩负着银行经营全过程的收支、结算、核算业务,反映银行资金和资本运动信息,体现经营成果和提供决策信息,是实现商业银行安全、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会计操作出现了问题,不仅会造成业务难以为继,甚至会波及整个经营工作。会计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更是风险防范的重点领域。三是风险主体多、频率高、范围广、危害大。主体多,是指会计操作风险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多,涵盖窗口柜员、部门主管、机构负责人及各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等银行的各个层次;频率高,风险无时无刻不在,风险发生的频率要多于其他风险;范围广,不同业务种类、不同操作环节、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客户群体,都存在着风险源,而且职务犯罪增多、内外勾结案件增多,都说明了操作风险防范的广泛性、复杂性;危害大,我国商业银行虽然经过两年的案件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案件率明显降低,但大案要案仍然时有发生,这些案件多发生在操作风险上,影响大、危害大。

二、会计操作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会计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三大风险之一,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的工作。经过这两年较为彻底的案件专项治理和全面综合治理,案件有所降低,但仍然频率很高,金额巨大的案件不占少数,会计操作风险防范的任务仍然很重,不可掉以轻心。分析会计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问题。银行发生操作风险首先涉及到管理层即高管人员。这个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管自身职业操守和道德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及地方对银行高管人员采取的行政性官本位的管理、市场化激励及约束手段和监管及控制手段不完善及严重缺失,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或分支机构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更是“熊瞎子打立正一首遮天”,从而导致了很强的操作风险,这是近几年来银行业出现问题的关键;二是高管人员重经营轻管理、重效益轻内控、重规模轻质量的偏好,是造成会计操作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内控、管理、防范措施不到位,有章不循、执行不力、防范控制不足,都反映了管理层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风险意识上的差异。

其次,在会计操作风险制度建设上和业务流程上存在缺陷,而且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业务系统上线运行,制度及流程建设滞后,这些都容易造成会计操作风险。此外,在银行经营全过程及业务全过程的监控上,一是手段还不完善,二是监控和执行不到位,从而导致各种潜伏的问题及风险就会令人防不胜防。

最后,系统建设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网上银行,自助银行建设,银行卡业务及跨区域跨行支付结算系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系统风险防范的投入上、系统监控建设上还很滞后,也是造成潜在风险的重要原因。系统建设是把会计人员行为约束机制建设、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操作风险监控及机制建设等各项建设统一起来。

三、建立会计操作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建立会计操作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对于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方向,实现安全稳健发展意义重大。那么怎样建立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呢?笔者认为,应从思想建设、合规文化建设、系统监控建设、制度防范、责任追究等方面综合治理、相互结合上建立长效机制。

第一,把好两个关口。一是要把好人员入口关,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是关键。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严格按标准配备好会计主管、副主管、综合业务部主任和信贷部主任,同时,配好副主管形成制衡;二是把好业务准入关,研发的新产品要相应完善业务操作流程、会计核算设计和统一测试标准模板,强化新产品应用前的会计风险制约和控制。

第二,抓好队伍建设。一是经营层及各级高管人员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现代公司制度,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有效制衡,尤其是解决好对高级管理层及支行“一把手”的有效监控问题,使之自尊自律自我约束。二是会计即综合柜员、会计主管即主管柜员、事后监督人员、营业部主任、信贷科长等基层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从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入手,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并相应完善各岗位、各操作环节、各业务流程制度及各操作环节的管理与监控。三是股份制中小银行及大银行分支机构即分行会计结算、资金财务、信贷管理、零售业务等重点业务部门及人员建设,既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又起到有效的监控职能。四是强化稽核监察队伍的建设,使之有职、有权、有威、有为、有地位,有效发挥其内审、监督、把关的作用,把风险及损失控制在萌芽状态或最小化。

第三,加强会计风险监控系统建设。建立覆盖业务全过程的预警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反映大额存取、存折存单挂失、换单换折、账户信息修改、柜员信息变更、库存及重要凭证保管等方面,逐级实行会计主管对预警信息的核销,事后监督对预警信息的核销,主管部门对预警信息的核销。会计核销主要工作是,对所辖部门、岗位业务的考核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分析及日常分析,逐级管理、逐笔核销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主要作用在于对违规业务操作起警示作用,及时预警会计差错避免资金损失,防范内部人员违规和作案风险,加强业务操作的日常管理并贯彻始终。会计监控系统建设重点在综合业务系统的功能和监控预警信息的结合上,以及在对公业务、单折业务、银行卡业务、中间业务、特殊业务交易、信贷业务、内部核算业务等系统方面加以完善,形成健全有效监控的会计风险控制系统。

第四,制度防范,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的前提是严格执行制度,明确各岗、各操作环节、各级人员、各管理层责任,谁出了问题,产生了风险,就处理谁的问题,追究谁责任,严格按制度办,同时,实行“株连”政策,逐级追究责任,履职不力的下岗或撒换,问题严重的提交司法部门。